发布时间:2023-12-20 10:44: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B
一、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 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 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in sim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on the domestic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evere,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is the only way this view, then, is how to keep the focus on gr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deep discussion.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Living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无论是建筑自身,还是建筑周围的环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原始的穴居到现代的智能化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获得了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如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建筑材料使用量激增、建设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极为恶化的地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绿色建筑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人口基数巨大的影响,每年新建建筑都在世界上居于首位,因而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工地”,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无论是对于国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相对宽泛,它所坚持的主要是这样一种理念,即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无论是在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要提出既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对环境加以改善的现有资源合理利用方案。所以,绿色建筑所遵循的是一种循环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核心内容,生态学是基础内容,在施工和应用过程中,通过高科技成果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对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绿色建筑也强调居住条件的舒适与健康,以便最终打造出一个适于居住的室内环境。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不仅包括空气品质、通风换气效率、温湿度、光照等物理量,也包括环境色彩、建筑布局、建筑材料、空间利用、人际关系和谐性等心理因素,最终目标是节约并科学有效的利用资源。另外,绿色建筑强调材料的本地化,同时兼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建筑的设计也要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避免统一的格局给当地人民的居住带来不适感。
2.2 绿色建筑的特征
(1)资源消耗量少。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来降低所需消耗的资源总量,同时,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2)较高的品质与优异的性能。高效利用资源的前提条件是高技术含量的材料,建筑所使用的各类材料都应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
(3)环境污染轻微。绿色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均为低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度因此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施工会尽可能应用清洁能源。
(4)生命周期长。能够充分发挥建材在使用年限方面的潜力,做到资源节约、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以此减轻建筑给环境带来的额外负荷。
(5)循环使用。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会尽可能避免排放或废弃,让资源能够被循环使用,从而将最终废弃物的总量压缩到最低。
3 国内人居环境现状
建筑业是我国的能耗大户,据不完全统计,社会终端能耗总量中有约28%为建筑行业消耗,全国年新增住房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有近85%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量是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2~3倍。同时,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人口约1000万,按这个速度,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农村将向城市转移几亿人口。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虽然表明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也带来了各种资源消耗总量的激增。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约300亿m2,若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节能手段,则这些新增建筑将会使我国电能与标准煤的年消耗量分别增加1.2万亿度和4.1亿吨,约为当前全国建筑总能耗量的3倍。另外,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较低,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土资源等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峻的挑战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想要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建筑是一条必由之路。
4 如何保障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1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生态教育,积极提倡绿色消费,从而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出行、居住、娱乐、休憩的过程中都能够自觉消除奢靡心理,主动选择那种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节能生活方式。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追求绿色建筑的潮流,才能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迅速转型,使市场的发展紧密围绕在绿色建筑的建设周围。
4.2 加强资源节约
节能的重点内容在于是否能够在长期的使用中降低能源消耗的总量,例如通过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方式来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机的使用;通过高保温材料的使用与护结构的合理设计将建筑运行能耗压缩到最低。节能的关键内容在于城乡的统筹规划,能翻新的不进行重新建设,能节约的不扩大占地范围,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缩减服务区以及道路的面积。同时,要严格限制已经明令淘汰的实心粘土砖,使用那些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为原料的新型砖。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研发也应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节约应以循环使用为重点,在实际执行时,可采用水价杠杆、用水习惯改良、补贴推广节水设施等手段。另外,就是要做好对自然降水的回收利用,屋顶雨水可加以收集,地面径流可通过可渗透路面材料深入地层,保障水体循环。
4.3 完善制度并形成评价体系
相关部门应在建立健全关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技术标准的支撑系统,并针对性的成立行政管理监督部门,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同时,也要注意针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不同项目形成各自的标准体系,以发挥指导、规范施工的作用,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4.4 形成激励机制
道德的力量,环保的长期收益都无法促进绿色建筑的有效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辅以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以此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欢迎度,例如,可形成优惠的税收或补贴政策,为绿色建筑的开发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消费者能够真正得到实惠,最终让行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5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急需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运作方式,除民间交流外,政府部门也可通过各种形式为技术的交流与引进搭建平台,使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所用,加速国内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步伐。
5 结语
实行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或损害,但是同时也不应对当代的需要造成影响,所以,国内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问题应从全局的角度加以考虑,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的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终实现各方皆可获益的多赢局面。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物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就我国现在的建筑来看,资源型和生态型的建筑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可持续建筑受重视的程度较低,所以,需要在建筑施工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建筑的认识,引导并且鼓励建筑单位进行可持续建筑施工的试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建筑法律法规,利用政策指导可持续建筑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一、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分析
传统建筑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人们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3%,其中生物能源的消耗量占商业用能总量的52%。不仅如此,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化严重的污染,针对建筑本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减少这一影响因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建筑和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建筑施工的不同环节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建筑的设计要求走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尽可能使用绿色建材产品,使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的材料,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绿色能源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筑物内部的能源使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使用,其次,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可以借助于自然风光和通风条件为建筑物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重点及方法
(一)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重点分析
可持续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四个设计重点,首先是坚持重点目标,当今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发展和环境的主要矛盾,因此,可持续建筑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高效利用洁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设计重点;其次是坚持重点部位,通过对建筑室内设计目标和室外设计要求的平衡,加强建筑内外空间维护结构的分割成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所以,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重点部位是对建筑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紧接着是重点方式,建筑设计中以被动设计方式为主,机械设计方式为辅,最终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资源节约目的的实现;最后一个是重点内容,可持续建筑的重点内容就是加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洁净能源在采暖、制冷以及通风方面的使用。
(二)可持续建筑的主要设计方法
1、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原则,强调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配套设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增加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加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地下空间的微气候稳定对防风暴和防尘的作用,意识到微气候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环境质量。建筑设计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优先发展地下车库以及地下商场等。
2、选择生态材料作为建筑的基础材料
生态材料是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生态建筑材料主要是指环保性材料、安全性材料等。生态材料的利用对地球的负荷最小,同时对人们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将生态材料主要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两种形式。生态建筑建设在材料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在选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设计中采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材料可以增强生态效益,同时也可以加强现有资源的使用,利用地方资源来取代外来的特殊资源。
3、建筑设计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材料的再生和循环利用可以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建筑生产中的相关处理程序。建筑构造中可以使用钢材、铝材等一些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建筑物垃圾。此外,新型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强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加强自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使用。在建筑物布局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能够增强建筑内部能源的消耗量,自然通风可以解决建筑内部空气流通问题,确保建筑气候的良好,从而增强建筑内部的空间质量和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投资改善建筑内部的小气候,使整个建筑的环境更加协调舒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建筑数量的增加,当前的建筑设计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建筑设计也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考虑到可持续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建筑的所有环节,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的使用者以及建筑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加强能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建筑建设中的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取代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增强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建筑施工中因为材料使用问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树立科学的建筑设计目标,确定建筑设计的重点,将建筑艺术和人类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建筑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侃.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策略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2412-2413.
[2]褚冬竹,魏书祥,塔战洋等.可持续建筑计IMGESB方法的建立与实验[J].新建筑,2013,(4):20-26.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发展;困难
1.引言
建筑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产业。主要体现在: a.作为最终产品的建筑物十分庞大;b.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c.建筑物使用期间源源不断的供电、供热维持;d.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处理时的能源消耗。所有这些,无疑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将建筑活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建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持续性建筑遂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观。
2.发展可持续建筑的意义
可持续性建筑观不仅仅强调形象和风格,更主要体现的是设计思想和技术,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综合考虑建筑所造成的影响,通俗的讲,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接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在日益追求绿色环保的今天,发展可持续性建筑已成必然趋势。其原因显而易见,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如果不改变以往的建造方式,庞大的建筑市场所带来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是可想而知的。
3.可持续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1)可持续建筑在国外的发展
Nieuwland是一个卫星城市,埃姆斯福特开发的在荷兰中部的城市,它的设计、施工、操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总是能够尝试各种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方法:更换破碎的瓦片来代替20%砂混凝土;用于国内和欧洲生产的木材而不是热带雨林木材;使用水性涂料;用埋入玻璃的方法来分割的停车场;用天然的边坡、不光滑,将碎瓦放入金属网做成周围噪音墙,储存雨水的功能就交给了池塘和河流,要保持水的自然净化功能水生植物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公共设施要通往市中心,根据优先的原则来设计行走和自行车的交通方式。
(2)可持续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现在可持续建造更多的体现在住宅产业化上面。自2007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万科推出住宅产业化开始,产业化建筑面积从过去的4年中增加16倍。到2011年底,中国万科产业化新建筑面积已达到272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产业化建筑面积的2.55倍。数据显示,住宅产业化将直接减少水、木材、煤炭和其他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比传统建筑减少20%到30%。几个开发人员尝试使用“可持续建筑”的概念来构建新建筑。如2011年上海打开“积木式住宅”,用于生产工业化住宅,在工厂生产组件然后运到现场,并组装成高品质的商业建筑,住房或任何你想要的建筑形式。工厂预制构件可以做到2毫米的精度。数据显示,“积木式住宅”可以使建筑垃圾减少了91%,,脚手架的使用可以减少50%以上,节约钢材2%,混凝土节省7%,节电10%以上,节约用水40%以上。如果是使用期限的到达上限,拆除后的废料可以回收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
把可持续建筑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的还有远大集团公司,数年来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2009年8月,由远大公司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全钢结构可持续建筑在长沙惊艳亮相;2010年3月,上海世博会最晚开工建设的远大馆,6层高楼就像搭积木一样在一天之内完工;同年6月,长沙远大城,200名工人在48小时内建成地上15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610.83平方米的商务楼――“远大低碳新方舟综合示范楼”,颠覆了“可持续建筑不能建高层”的断言;2011年12月,远大仅用15天时间,在长沙湘阴县神奇地矗立起一幢30层高的大楼。这幢名为T30的酒店大楼设计寿命500年,采用全钢结构,墙体是水泥纤维,三层窗户保温隔热。地板上的瓷砖在工厂里已经贴好。电线藏在天花板里。风格简洁,以白色为主打色,配原木家具。 当全世界数亿观众对360小时建成T30的视频惊呼“不可思议”时,他们不知道视频中的那幢建筑后面还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a.实现9度抗震,用钢量却比常规建筑少10~0%,混凝土少80~0%;b.实现5倍节能、20倍净化,建造成本却比常规建筑低10~0% ;c.实现低成本,楼宇自动化水平却比世上最先进的智能化建筑更高;d.快速施工,工地却无一人受伤;e.精装修,工地却无火无水无尘无味,不用焊割、不用水泥、 不打砂布、不用有毒漆胶,建筑垃圾不到常规建筑的1% 。
4.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困难
可持续建筑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在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瓶颈和困难:
(1) 工程造价高,成本增加10%:单以抗震烈度为例,每增加1度,工程造价会大幅度增加。受制于设计和成本,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房子会超过最低的抗震烈度的要求。
(2) 配套设施(如消防安全等)与基础设施设计不同步,在我国,摩天大楼的消防安全还是个难题,而且钢架结构的建筑耐火性能相对要低,美国911事件中的国贸大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远大2013年高调开工的长沙“城市天空”项目开工仅仅1个月后就搁浅,业内纷纷猜测或因技术和资金双重压力,其中消防安全是头等要解决的大难题。
(3) 技术上尚缺乏经验,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和高技术支持。
(4) 社会管理力度需要加强,国家质监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技术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
当然,可持续建筑的推广发展,不仅需要建筑业的参与和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宣传、支持、推广以及居民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性建筑不仅是从事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人的问题,也是居住在建筑里的每个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5、结语
现今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选择低碳,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共识。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已成必然之势,而可持续性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为中国建筑业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出一片纯净的绿水蓝天。(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月琴,陈兴帮.可持续性建筑初探[J].湖南农机,40,(3);238-239.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室内;建筑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发展时期,每年增加的建筑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但当前已有的建筑中,有95%是高能耗的建筑。而新的建建筑只有15%-20%执行了可持续建筑的标准。我国建筑能耗和建筑物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由于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因此,实行建筑的可持续设计至关重要。只有在建筑设计中大力推行可持续的设计方式,如节能技术、材料、节水等,才能达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建筑的定义与效益
关于可持续建筑定义较多,一般来说,可持续建筑一词中的“持续”既有“可承受”、“绿色”的含义,也有“继续”、“后以为继”的含义。总之,“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留有后劲,能持续,而不是“竭泽而渔”。“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Construction)是Charles?Kibert博士1993年提出的,他想以此说明在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业的责任。可持续性建筑至今并无精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可持续性建筑可表述为:“建筑业的各项活动(包括各类建筑物和环境设施的地址选择、规划设计、建造、建筑物和环境设施的地址选择、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以及所用建筑材料、构件和部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等)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以牺牲当代其他地方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本地人的利益;既要达到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又要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
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社会效益:如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居住其间的人们身心健康。环境效益:由于可持续建筑及其环境设计可通过选择环保的建材,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等手段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建筑的初始建造价可能较高,但是建筑的整个使用期内,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2 室内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可持续建筑要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环保、节能、健康及舒适等为设计理念,由多学科原理共同整合构建,最终实现以最低的环境代价满足适宜的人居质量。当然还包括舒适性、能耗低运、零运行排放等。对于可持续的建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给出了四个原则和一个评定因素:四个原则是资源的应用效率原则、能源的使用效率原则、防止污染的原则(室内空气质量、CO 2 的排放量)、环境的和谐原则。
具体到室内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要考虑到以下这些细节:首先要重点要解决好墙体、门窗材料和构造的节能,要选用绿色节能材料。控制窗墙比在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窗墙面积比,减小因开窗面积过大带来的辐射传热。在南方,遮阳系统要精心设计。要注意自然通风设计,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和通过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透的房屋结构可以节约能源,特别是夏天,可以节约空调、电风扇,能能保持通风和凉爽。日光照明上,要运用大自然的光线,巧用自然光源,减少电耗。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防止光污染,房间要光照充足,在北方要强调满足日照要求。
在建筑材料的节材节能方面,要在节能的前提下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生态策略的选择应注意被动式设计策略优先,优化主动式设计策略。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对太阳能利用、雨水、污水的回收利用等。室内植物的配置,增加绿量,并且尽可能选用地方树种,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绿视率,形成“生态核心”。
结构体系优化:结构体系优化结构体系包括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承重结构需满足可回收、耗能低且对环境破坏小的要求;而围护结构则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特征,采用环保材料及适宜构造。承重结构采用钢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可回收利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室内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的举例
合理的设计能更好的解决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实行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下面以荷兰乌德勒支大学乌绍夫校区的明纳尔特大楼为例,来进行说明。由于荷兰当局对墙体隔热保温等有严格的法规。但是这导致了一种负面的情形。由于建筑物内灯光、人和设备等在不断散热,而过于封闭的表皮使内部过多的余热无法散失,室内不但不要求升温反而需要大量散热。于是在位于二层中央的交通枢纽大厅设计了一个中庭,中间有一个10m×50m见方的水池,顶部有5个斜插的泻槽。泻槽将收集的大量雨水,经过过滤净化后,从隐蔽于底部的开口处泻入水池。池中雨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天然冷媒,通过管道穿行在室内。经白天的“内循环”吸收室内余热可升温2℃,吸收热量升温的水,晚上则被泵送到屋顶泻槽中,向寒冷的夜空自然的散发着吸收的热量,等冷却之后再排放到水池中,形成降温的“外循环”。这样在天气热的时候自动降温,冬天时这些泻槽则可以给室内引入丰富的阳光。雨量充沛时,多余的水还可以用来冲洗卫生间,超量的水则排到室外,而当池中水位过低时,可借助自来水及时补充。中庭空间在节能、通风、改善室内微气候方面的的确效果显著,因此在设计计中应当合理选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另外,北京奥运场馆结合建筑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可持续的设计原则。在造型设计上,选用低能耗护结构和节能门窗。采用环保空调,以及热回收技术、自然通风与采光、空气净化、加湿除湿等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灯具设备与节能控制技术。同时,结构功能要求进行声学效果与噪声控制、室内环境控制等专项设计。对节能、环境舒适度的塑造都达到较高的要求。
4 小结
室内建筑环境是人们居住、工作和活动的重要空间,建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空洞的口号。应该在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本文在理清可持续建筑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在室内建筑确实的可实行的设计方法策略,并以具体案例为指导,希望能对现行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梁建红.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约设计[J].职业时空,2010(1)
[2]刘修坤.关于可持续建筑之一—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及实施可持续建筑的必要性[J].中外建筑.2002(5)
[3]栗德祥.可持续建筑设计探索[J].城市建筑,2007(4)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方法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ecosystem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point of view on human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mod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history,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hilosophy;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造、运营和拆除的全寿命期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持续建筑应当立足于综合环境效益的提高,提供给人们一个经济、舒适,具有环感与文化感的场所。
可持续建筑的核心内容主要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理念。
二、当前在我国实现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建筑的可持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而其中能源可持续是最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三个内容。在我国,人均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在使用粘土砖、石材、混凝土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生产加工、制作安装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水,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2、大规模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对原有地理环境产生破坏,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区域原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到冲击,地貌地质条件产生变化,生存条件趋于恶化。
建筑耗能在我国社会耗能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早在2001年我国建筑年消耗已达到3.76亿吨标准煤,占总消耗的27.6%,现在建筑耗能已占到全社会耗能的三分之一(不包括生产建筑过程中的耗能)。另外,我国目前在能源回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水资源和生产生活垃圾中有效能源的回收再利用。当前严峻的现实让我们重新思索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认识到在规划和建筑领域实现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历史
我国古人创立和信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论,与今天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谋而合。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影响,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可持续的建筑手法可以借鉴。其中最典型的理论就是中国风水学,其实质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这种理念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包括:规划选址、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和施工营造等,我国现存的大量古城池古建筑中就有许多可持续建筑的典范。
在西方,许多著名建筑师都非常注重生态。例如: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他所遵循的将建筑与环境溶为一体的设计原则,体现了深层生态学的设计原则。由于设计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赖特认为没有一座建筑是“已经完成了的设计”,建筑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使用者的生活,也就是说可持续建筑必须是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溶为一体。代表作流水别墅就是他最好的例证。
四、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可持续建筑主张在设计时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与自然环境共生、建筑节能及环境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型的建筑、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等。这些概念正逐步得到建设主管部门、开发商、消费者、建筑师的认可。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就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实践。
(一)、设计理念
1、建筑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本身应与环境协调,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包括:⑴建筑应与地形地貌相结合,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⑵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加工技术和设备;⑶注重建筑节能,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如大部分的照明,采暖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空气产生等,避免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导致能源紧张、大气污染;⑸节约用水,可在建筑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净化循环系统,使生活污水多次利用,用于景观水体、绿化浇灌、清洗冲厕等;⑹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维护生态平衡,可利用屋面、墙面、窗台、阳台等处种植花草,使建筑群成为城市立体绿化园林的主体;⑺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2、内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建筑内部功能设计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设计过程,是通过建筑的可变性,使其达到较长时间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实体材料的寿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即重全局、轻细节的设计思路;⑵结构方面采用新技术,如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无梁楼板等,以求以少的承重体系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其可变性提供前提条件。如日本1997年建成的新神户公寓,结构方面框架用了反梁法与架空地板,天花板处不露梁,便于隔墙的移动,设计者列出了多达31种的隔墙布置方案供住户选择,充分体现了它的可变性设计思路;⑶建筑体形应力求简洁,减小建筑体量,门窗位置应尽可能满足多种室内布置的需求,为内部的改进创造条件;⑷管道井、楼梯、卫生间等不可变部分可作为一单元集中布置,以求加大可变部分的面积和灵活度,适应建筑的发展。
(二)、设计方法
可持续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目前世界上已建成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计方法。针对大量运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设计的案例的分析,以下这些设计方法经常被运用。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2、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⑴采用新型环保墙体材料,放弃消耗大量资源的粘土砖而改用更环保更节能的墙体材料;⑵采用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利用各种保温材料对外墙作内外保温处理,如保温砂浆、保温板等;⑶采用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利用挤塑板作屋面保温材料,利用架空层、架空板作隔热层;⑷使用高性能玻璃和门窗材料,包括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各种新型环保门窗材料等。
3、室内外空间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通过设计手段使建筑物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在总体规划上,注重考虑区域的风环境、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上,注重对流、穿堂风的运用,做全明设计,强调适宜的窗地比;注重窗户的透光率和通风面积。
4、采用热回收技术:建筑物中有可能回收的热量有排风热量、内区热量、冷凝器排出的热量等。合理有效地回收这部分热量不仅能降低空调系统本身的能耗,还能减少对室外环境的污染。
5、使用建筑遮阳:在夏热地区,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建筑遮阳的种类主要有:窗口遮阳、屋面遮阳、墙面遮阳、绿化遮阳等形式。
6、充分利用太阳能,特别是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区。应用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照明、暖房等。
7、推行灵活多变的空间设计:在城市及建筑设计中,推行合理的多功能组合,防止片面地强调单一的功能分区,创造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小,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8、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采用低能耗的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产品在消耗能源的同时具有可循环和回收利用价值。
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考虑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办公建筑,由于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可以通过利用自然采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在办公空间中更多地设计自然采光是首选的方案,在办公建筑中空调耗能所占比重最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对于居住建筑,在充分考虑自然采光通风时,应做好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因居住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应做好废水回用措施,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成熟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居住建筑采用了中水系统。
五、结语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绿色BIM;环境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引言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要求在传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体系结构上以后,刺激变革了建筑环境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耗竭的水平。工程设计和施工行业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碳排放,虽然“绿色环保”和“环境可持续性”理念在建筑行业已经问世多年,但在我国该行业的各种措施实施不到位。建筑拆除物在发达国家约占所有的固体废物的40%。随着资源和能源成本上升且日益增加的稀缺性,减少能源消耗和该行业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使我们面临着日益紧迫的挑战。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化浅析
在过去二三十年通过计算机(CAD)设计软件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辅助软件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格式和施工的格局。BIM的定义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模型技术用于支持在协作填充信息和模拟的规划,设计,建设,设施操作的过程。在许多国家BIM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以协助设计构思和施工及设施的操作。它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它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以时间,成本,安全,质量,建设项目的功能为基础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建筑业的过去几年里,绿色BIM成为盛极一时的术语和概念,尽管它无处不在,但我们对绿色BIM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异议,本文旨在从实践中体会绿色BIM的真谛。
三、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可持续建筑分析
绿色建筑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可持续建筑和高性能建筑的概念,高性能建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从环境保护机构方面理解,绿色建筑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负责对资源节约理念。
四、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绿色BIM的讨论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基本的起点,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精确的规划设计决策能够帮助在可持续过程中提高效益,传统的设计环境很少能够为设计师和其他项目成员提供可视化的可行性,也不利设计师做出更精确更环保的设计决策。在九十年代末期绿色BIM的优势已经凸显,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绿色BIM较传统设计方面节约成本,节约时间,节约资源,节约能耗。
绿色BIM可以提高建筑物交付业绩,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由于之间的设计错误或缺乏沟通而对各方造成的影响。
2.建筑施工阶段
绿色BIM的施工过程是低碳施工的过程,更清洁更环保的工地已成为建筑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占整个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因此需要低成本的有效的机制监测排放量,这一项研究在近十年的美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排放源和排放量的分析和可视化,该研究在刚开始时因其监测的狭隘,一度遭到抵制,所以开发出可视化的监测工具可以提高项目成员评估施工过程中碳排放水平。
施工过程中操作能量消耗(或使用)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主要能耗部分,这个阶段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因此运用绿色BIM工具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对环保提出几点建议:1.供暖和制冷需求分析;2.确定采光机会并减少照明负载和兼顾随后的能量负载;3.选择适当的建筑设备并减少能源使用
Autodesk绿色建筑工作室涉及创新的软件计算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和评价。
3.建筑维护保养阶段
在建筑维护保养阶段,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可以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效率,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安全和更清洁的生活环境。建筑行业各部门都在想办法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可持续性。这样做的目标包括并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降低运营成本,限制环境影响和提高建筑的持续性。所以通过绿色BIM综合考虑对建筑物进行改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建筑拆迁阶段
近十年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对于施工拆迁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升级,不断增加的拆建废料在堆填区弃置,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如北京,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政府意识的不断增强,行业都不得不考虑有效拆建废物管理措施。
回收被认为是一个可持续的选择道路较传统的拆迁和填埋的方式。全面和综合的拆建废料管理框架应该可以使大部分建筑物拆迁物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并在一个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限制建筑垃圾处理量,实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战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BIM一直主张其在环境可持续性的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和协作。绿色BIM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节能性能分析工具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它也被应用到现场碳排放估算和可视化,以帮助预测和监督建设项目的碳足迹。但是,绿色BIM发展才刚刚开始,其发展在业内还需学者进行长时间的探讨。下面对绿色BIM的文献归纳三问题:
1.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拆除阶段的研究比较受阻。2.缺乏基于BIM环境可持续性的仿真工具。3.绿色BIM工具的大数据库的整理和管理。
未来绿色BIM领域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本人的见解如下:
1.在BIM可持续系统中加入再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概念。
2.在BIM系统中与设施的运行维护紧密相连,整合操作出更全面的低碳管理模式。
3.开发一个更实际的BIM工具并得到绿色建筑的认证。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nings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alysis our country real estate industry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necessit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al estate green building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situation, preliminary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medium and small town's economy, local features such as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explore a really suitable for broad medium and small towns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road.
关键词:绿色建筑 房地产业中小城镇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small towns
绿色建筑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由此可见,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建筑行业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建设领域也出现了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可持续建筑以及低碳建筑等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充满了期刊、网络、报纸等媒介,使许多人产生了迷茫,甚至连专业人士也缺乏明确的概念。
“绿色建筑”最早起源于1970年代初期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当时因为石油缺乏的恐慌,兴起了建筑界的节能设计运动。今天的绿色建筑,是在“节能建筑”的基础上,结合了后来的“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物多样性设计等地球环保设计理念,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对于正在加大城镇化进程的我国建筑业来说,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而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绿色建筑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提倡。2004年8月,国家建设部将“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并且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1]。在2006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在对相关建筑概念的辩析中,我们应该看到:首先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都应该是节能建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理解为小区绿化和景观,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绿色建筑在日本称为“环境共生建筑”,有些欧美国家则称之为“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可持续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在北美国家则称之为“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由于“绿色”的用语在国际间已成为地球环保的代名词,许多“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照明”已成为民众朗朗上口的时髦用语,因此在美洲、澳洲、东亚国家,大多使用“绿色建筑”作为生态、环保、可持续建筑的通称。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是两个概念,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绿色建筑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建筑,都包含建筑节能的内容,节能建筑也从有效利用常规能源、充分利用新能源的单纯模式发展为能源、气候、环境等并重的综合模式。
国内房地产业实施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2.1实施绿色建筑是彻底改善我国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的脚步,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逐年上升,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不断攀升,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住宅建筑使用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总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7%左右[3]。因此,房地产业走绿色建筑开发之路是保证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也是彻底改善我国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绿色建筑,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的具体体现,更是有效应对当前欧美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各类“碳勒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2 实施绿色建筑是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正式确立了房地产的全面市场化方向,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完善和成熟。当前的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土地、建筑、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多链条、多部门的重要产业,同时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属性也已充分的显现和发挥作用。近几年来,国家一直不断加强对国内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房价开始逐步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呈现平稳渐进发展的趋势。当前全国有房地产商3万多家,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处于激烈竞争形态。如何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上突显其产品的价值,培养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生存之本。而建造低碳低成本的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业乃至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实施生态、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会议中心;可持续;能源;回收;再利用
可持续建筑如今已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但是“可持续”往往被误看作是普通建筑的锦上添花,然而实际上可持续建筑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建筑自身的被动节能,并非普通建筑的基础上施以主动措施。
国外建筑师很早便开始有关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探索,试图通过可持续设计的手段使建筑的美观、坚固、实用与建筑的舒适度、能耗量及周围的环境相联系。很多优秀的可持续设计案例相继诞生,它们很好地结合了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下面将要讲述的多功能生态会议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多功能生态会议中心位于英国某个生态主题公园中,此公园的原址是两个废弃的煤矿厂。当然生态公园的会议中心也是以绿色节能为主题,大量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无毒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传统材料的依赖,运用各种被动技术以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了在建造、使用、废弃拆毁工程中的可持续。
建筑师在主被动技术的应用方面,着重设计了建筑的自然通风、采暖制冷和自然采光系统,以尽量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并用尽量少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而传统的常规能源只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补充。会议中心是个覆土建筑,一半的体量掩映在山坡中,屋顶的绿植是它与周边的山坡融为一体,建筑自身也变成了园内的自然景观。屋顶的草皮土壤为建筑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层,冬暖夏凉,屋顶顺势山坡形成一定的角度,减少了不利风向的影响;建筑的结构墙构造也是着眼于节能可持续的特殊结构,它是内部填满混凝土块的金属筐,并在中间夹一层300mm厚的隔热层,暴露在外侧的混凝土块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充当保温材料;窗户为三层夹气玻璃窗,内充氪气,玻璃的反射涂层一方面吸收太阳能一方面减少玻璃的热损失;另外建筑还有良好的气密性设计。基于以上的一系列设计措施,会议中心的具有强大的保温隔热系统。
与此同时,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采光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也大大降低了对常规能源的依赖。
会议中心采用的热交换自然通风系统,与BedZED住宅项目的自然通风系统概念相似。建筑实现自然通风,从而避免了主动制冷制热技术的使用,比如空调系统,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环境和使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热交换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风带来的热量损失,使建筑达到真实的节能效果。
主会议厅的屋顶上安装有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这是此建筑太阳能采暖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增大太阳光直射的接触面积,主会议厅屋顶向南倾斜,为太阳能集热板提供了吸收入射太阳光线的最佳角度。此处安装有两种不同性能的集热器:晴天时,主要是平板集热器吸收太阳能;阴天时,敏感的真空管集热器起主要作用。建筑的基础则被设计成一个混凝土蓄水池,其上附有400mm厚的隔热层。因为这个超级隔热层的存在,在冬季,夏季储存的热水可以用来采暖。另外,场地上安装的风力发电机和屋顶上的太阳能光电板可以提供电能,一部分被水泵用来使水在建筑中循环,一部分用作室内的照明。在冬季极度寒冷时,水的温度往往偏低,不能满足热舒适度的要求,此时安装在休息大厅的高效燃木锅炉将会起作用,继续加热使水温升高以满足室内热舒适的要求。而用作高效燃木锅炉燃料的木材都来自速生林,管理良好,每砍伐一棵树便栽种一颗树来补充,以实现对环境的零影响及建筑的可持续性。
在材料可持续性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是:减少新材料的使用,尽可能使用旧场地中回收的可再生材料,以避免新材料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建造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此会议中心的材料约80%是直接回收或者再生后的,因此会议中心也被戏称为垃圾建成的建筑【1】。
作为可持续建筑,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建造及使用过程的耗能外,适当减小建筑废弃拆毁后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在建筑设计选择材料时,建筑师对每种材料产品的生产耗能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精细的对比调研,放弃使用含聚氯乙烯等有毒化学物质的材料,真正意义地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
结语
多功能生态会议中心,本身是生态技术和可持续理念的教育基地,在绿色节能技术的推广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的设计和营造过程,对以后的生态建筑项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A. Pearson. These buildings are rubbish. Building. January, 2001, pp. 40-45.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一、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1、场地设计
可持续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场地给建筑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地利用场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场地合理规划、安排交通成为场地设计的关键。此外,运用绿化设计保持自然降水,营造局部小环境也是场地设计的重要因素。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可持续设计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值得强调的是,在室内和室外充分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和其它自然水源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例如:德国北来茵威斯特伐利亚兰特科技园,因为在建筑一侧挖了一个湖泊,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作雨水蓄留池。还因为建筑靠湖的一侧采用了生态幕墙,夏季可以享受湖面的空气,并降低室温。
3、能源和空气质量
可持续设计是最优化能源利用率的设计,因为它充分考虑到了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无污染能源。比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的利用。自然采光的合理化和最大化可以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同时,采用有效的隔热保温材料又可以减少制冷或采暖设备的使用,降低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自然通风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创造一个健康的、适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室内环境。据统计,合理有效的可持续设计可以帮助建筑节约70% 的供热和制冷费用。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
1、设计重点
从当代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实例中可以看出,设计者大多抓住了以下4个重点。
(1)重点部位。在综合平衡室内设计目标和室外环境要求中,分割内外空间的建筑护结构(外墙、外窗、屋顶等) 无疑成为问题的关键。在当今成功的建筑实例中,建筑护结构始终是设计与研究的重点部位。
(2)重点目标。由于人类发展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因此高效利用洁净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必然成为设计的目标。
(3)重点方式。以设计(被动)方式为主,机械(主动)方式为辅,是目前实现高效利用洁净能源同时减少污染和浪费的重要方式。
(4)重点内容。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在采暖、制冷、通风、采光等4个方面的应用是目前此类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
2、常用设计方法
针对建筑外墙、外窗和遮阳系统等重点部位,常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1)外墙。一般采用不同的外墙开口,结合架空地板,加上风扇、吸音材料、过滤材料等简单构造材料与设备措施,形成能满足多种功能的“可呼吸外墙”,从而使室内外空气和水分通过墙上的孔洞得到交换,在平衡和调节温、湿度的同时,过滤灰尘和减少噪音。另外,可以引导室外空气通过加热或制冷管道进入室内,以实现空气的热交换。引导室内空气从屋顶通气孔排出,带走多余的水分、杂质和有害物。这种自然被动的空调方式一般是人工可控的(即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的控制和改变墙的开放和通透程度)。其优点是,在创造健康自然的室内气候质量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浪费。
(2)外窗。一般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其主要优点是节约能源。一般来说,他们的隔热性能比普通单层窗高出2-3倍,而费用仅多15%-50 %。另外,他们的隔声效果也比单层玻璃窗有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了单层窗采光好、视野开放等优点。如果建筑周围外环境质量较差,则需要认真探讨外窗究竟采用密闭的形式还是可开启的形式。如要采用可开启的方式,则容易引入外界的空气污染、灰尘、湿气、噪音等不良因素,同时可能导致热P冷流失,降低隔热效果,并带来安全隐患。
(3)遮阳系统。一般是在向阳的外立面或采光屋顶上采用可控制、可调节的组合遮阳系统,以达到不同时间、根据不同需要遮挡、反射和引光入室的目的。
对于夏季隔热、降温,通常采用以下4种方法:
①利用储热实体吸热和制冷,优良的储热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固体,如混凝土、石膏、生土等(其储热性能与其中的含水量直接有关) ;另一类是液体(水)。它们的功能不仅是在夏季夜间吸收和储存凉气,并在白天释放出来,而且是在白天吸收室外热能和阻滞其向室内传递。地下、半地下建筑以及地下通风通道等就利用了生土材料的储热性能,在传统和当代建筑中都可以找到这类应用的实例。
②利用水体降温。一类是利用储热性能(如前所述) ,如采用将水循环充入楼、地板的方式,以达到夏季降温的目的。 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渗漏、防污染等问题。另一类是利用水蒸发降温特征,在建筑的内外环境中设计湖面、水池、喷泉等。这是一种常用的环境设计手法,设计中应注意水蒸发增加的湿度对使用者、建筑及设备的不利影响。
③利用庭院和植物降温。根据房间的朝向和环境需求,通过适当种植植物来遮日晒、隔离污染、提供新鲜氧气和宜人景观的方式。在当代高层办公建筑综合体中,这种传统、自然的方式得到继承和新的发展。
④通过设计和采用多层“外壳”或“皮肤”的手法防晒降温。主要包括遮阳百叶系统和多层窗系统两部分,遮阳百叶系统是根据当地日照方位、高度、强度和室内光、热需求而仔细设计的可调遮阳百叶、遮阳反射板等构造系统;多层窗系统是由双层或三层的透明、半透明、有阻热、吸热和反热等特殊热工性能的玻璃,加上反射涂层和夹层遮阳板等组合而成的构造系统。 通过对以上两套系统的综合设计运用,可以满足对室内提供自然遮阳、反光、采光、通风和景观等综合需求。遮阳系统不仅被用于立面,而且被用于屋顶天窗及侧高窗之中。复杂多层的自然遮阳、采光和通风系统,几乎已经成为当代大型生态建筑外立面的普遍特征。
对于冬季供热、保温,通常可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直接或间接吸收太阳能。通过开窗直接吸收太阳热能,是可持续住宅建筑在冬季的重要自然供热方式之一。而商业、办公或教育建筑,通常用经由中庭、太阳房、走廊和内天井等辅助空间间接吸收太阳热能的方式,效果较好。②建立封闭良好的护系统。这也是冬季保温的关键措施之一,设计和建造中应尽量避免冷风渗漏和冷桥的产生。
要在上海繁华地段
造一幢“可持续建筑”
上海一些建筑看上去很炫,但能耗很高,室内空气很糟糕。这就好比一幅油画赝品,看上去很昂贵,实际上一钱不值
“即将建设的世博远大馆,将是一座标准的可持续建筑。”远大空调总裁张跃说。
远大是世博场馆唯一指定空调供应商,是世博会十三家全球合作伙伴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世博给了远大3000多平方米场地建企业馆。
美中不足的是,世博企业馆都属于临时性建筑,世博会结束后就得拆除。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上海有很多标志性建筑,惟独缺少一幢代表人类建筑未来的可持续建筑,一些建筑看上去很炫,但能耗很高,室内空气很糟糕。这就好比一幅油画赝品,看上去很昂贵,实际上一钱不值。
“远大愿意来填补这项空白,在上海繁华地段造一幢永久性的可持续‘样板’建筑。” 张跃说。
在他设想中,那栋建筑占地不必太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就足够了,但建设选地一定是人口稠密之处,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从这幢楼里获得新的领悟。
同样的“样板建筑”,张跃准备复制到全世界50个城市去,每个城市一幢,国内20家,国外30家。这项“样板计划”未来一年内就完成,投资额预计为1.5亿元。
那将是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最有影响力的地点。
8月21日下午,湖南长沙东郊远大城一幢安静的办公楼里,张跃跟记者畅谈设想中的“可持续建筑”。
当天上午,就在离这座办公楼不远处的一块草坪上,张跃开始了一个开创性试验:完全按照设想中“可持续建筑”的程式和规则,建设一座面积54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作为世博远大馆以及远大全球“可建”工程的厂内演练。
张跃的名片上还有个头衔: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建筑及建造促进会副主席。半年前,受联合国环境署委托,他带领一个60人的专家团队负责起草“联合国环境署建筑节能准则”,该准则的目标是使全球建筑能耗总量,在10年内降低80%。
目前该准则已经完成初稿。联合国环境署计划9月份、10月份分别两次修改这项准则,以便提交给年底召开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他自掏腰包来做。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想给正在起草的“联合国环境署建节能准则”作个实际的注脚。张跃大拇指习惯性地触了触嘴唇,声音沉稳而肯定:“我要告诉世人,做‘可持续建筑’其实并不难。”
“建筑节能,是事关世界60多亿人口未来的大事。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我们有意识、也有责任在建筑节能上作出示范,为应对全球气候威胁作出自己的努力。”
张跃说,“全球可建示范工程”要达到以下目的:
这是为全世界建筑节能作出示范。目前全世界在这个问题上说得多、做得少。日本建筑节能做得不错,但日本对建筑本体节能并不重视;美国没有制定出自己的建筑能耗指标;欧洲做得相对好一些,但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建筑节能上缺少示范效应。而远大的作为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白。
这是为全世界避免建筑灾难作出示范。全球气候变化,地震、风灾、水灾、火灾等极端性自然灾害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不可预见,给建筑的安全性带来更大的考验。可持续建筑在抗击各类灾害方面将具有更高的要求。
这是为全世界在室内空气质量上作出示范。粉尘污染、细菌滋生、通风不畅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全世界建筑界。“可持续建筑”则在空气洁净上作出示范。
“可持续建筑”九大要素
比节能建筑环保等级更高的是可持续建筑,它包含了从建造到废弃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污染和社区规划等因素,以及更多的人文关怀,但节能指标仍是根本
远大自己来建设“可持续建筑”,是上海世博会给“逼”出来的。
根据规定,博览会结束时临时性场馆需拆除。场馆拆除,免不了带来材料浪费、环境污染,这样的事情远大从来不干。“能不能在闭馆后,用三、五天时间就将房子完好无损地拆下来,然后异地重建,从而将建筑材料浪费降低到零?”
张跃这样一问,就问出了为期三个月的试验:一种完全在工厂制造、符合“可持续建筑九要素”的“可持续建筑”诞生了。
谁能想到,一种可能改变历史的“可建”,起因竟如此偶然。
第一座试验性“可持续建筑”,是从8月21日上午8时开始在远大城开建的。楼房“建设”过程看起来就像儿童搭积木,一台吊车从平板车上吊装起特制的钢材、墙体泡沫板、管材、地板等配件,安装工人将其组件依次装到预定的位置。
现场没有挖掘机、水泥搅拌机,没有建设工地常见的扬尘,也没有常见的瓦刀、线标等工具,安装工人腰间系着装有扳手、螺丝刀等物件的工具袋。
该楼建设使用钢材26吨、泡沫板5吨,造价约为3000元/平方米。“形成规模后,有望将成本控制在1000元/平方米以内。”远大节能公司总经理傅立新说。
两天的建设过程中,张跃一直在关注着。他不时到现场指挥吊车、安装工人作业,向前来参观的省市领导干部解说,与前来采访的各地记者谈心,不停地描画着“可持续建筑”的未来图景。
“可持续建筑”原本叫“绿色建筑”,远大公司专门设立了“绿色建筑部”。“后来发觉‘绿色建筑’这个词被填进了太多含糊不清的东西,张总就改为内涵更为清晰的‘可持续建筑’,我们的‘绿建部’也正式改称‘可建部’,专门负责公司‘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实施。”傅立新说。比节能建筑环保等级更高的是可持续建筑,它包含了从建造到废弃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污染和社区规划等因素,以及更多的人文关怀,但节能指标仍是根本。
远大公司的名片上,“绿建部”的字样还在。名片还没有来得及换。
多年来,张跃一直在不少国际场合为“全球可持续建筑”奔走。在他看来,“全球可持续建筑”,有着非常清晰的九条标准,他称之为 “可建”九要素:
舒适。包括冷热舒适以及空间、视觉、触觉舒适等;
安全。含抗震、消防等;以上两条全社会已有所重视,下面几条就不行了。
健康。必须做到通风良好,空气洁净、建材无毒;
节能。世上约40%的能源是建筑使用中消耗的。必须把隔热、通风、照明及冷热源设备的节能看得比美学更重要。如要很多能源才能舒适,再美的建筑也很丑;
省材。世上约有50%的原材料是被建筑用掉的。所有对建筑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耐用性无贡献的材料消耗,都应尽力避免,这就必须改掉盲目追求造型的风气,并对每个细节作深入的研究和试验。省材的含义还包括减少建筑垃圾,工厂化建筑才可少垃圾;
耐用。不论从经济、环保方面,还是从文化、历史方面,一幢建筑都应该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欧洲古建筑是榜样;
用途易变。房间尺寸和用途应可随着需求的变化而轻易改变;
可回收。建筑拆除时,大多数材料可再用或加工后再用;
社区化。一幢建筑不论有多少环保的优点,如果住户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购物,它就不是可持续建筑,交通污染也应算在建筑上。
8月22日下午6时,试验房正式“结构封顶”。傅立新说,这座房子试验是成功的,形象化地体现了“可建”九要素。
首先,它是无垃圾建筑。整个建筑是由数百个在工厂制造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既无“土建”,也没有“装修”, 所以也就没有垃圾。而一幢同等尺码的传统建筑呢?至少要产生30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排放垃圾总量的40%。
第二,它是超安全建筑。全钢结构,设计抗震设防等级8度。同一设计模式的高层建筑的模型即将交国家级抗震测试台检验。更重要的是,建筑的所有承重承压部件均可轻易揭开外表,进行内部检查,不留任何隐患。这幢楼还配置了喷淋灭火系统。
第三,它是超节能建筑。墙体、屋顶采用170毫米聚合发泡材料保温;窗户采用三层玻璃塑框窗,并设有自动窗外遮阳和自动窗内隔热;通风采用热回收新风(升温)。墙、窗、通风三方面的“零容忍”隔热措施,使得这座建筑冬天即使不用暖气也不会冷,夏天的冷气只针对人体、照明和电器的发热,大概仅用传统建筑的20%就行了。
除了建筑本体节能,这幢建筑的屋顶是用太阳能集热板做成的,空调和卫生热水能源主要取自这个看似极为平常的“屋顶”。而采用热能来制冷,当然只有非电空调才可做到,这是远大的绝招。
第四,它是超洁净建筑。室内通风极佳,每小时彻底换气3次,比五星级酒店还多一倍。更重要的是,它是采用远大独创的带有静电除尘器的新风机,室外脏空气经过机器进入室内时,99.9%的尘埃和细菌都被过滤了。呼吸这里的空气,胜过饮用最放心的纯净水。
推进建筑节能
应对金融危机及气候变化
张跃的焦虑与努力,出自一个企业的国家利益和全球关怀,与个人利益无关。“如果说有关的话,那也正是相反的关系,让自己的空调市场大幅度缩小。”
在探索可持续建筑的标准、规范的同时,从2008年10月份开始,远大就将自己28栋办公楼、公寓、酒店等楼宇进行节能改造,重点是进行建筑隔热试验,使空调负荷减少80%。目前已经完成5栋改造,目标基本达到。
记者下榻的远大方舟宾馆,是2008年12月改造完毕的。其改造总结称,整个宾馆总节能81%,其中采暖节能82%、制冷节能77%;年节能折合油40吨,减排CO2139吨,等于种7596棵树,年省钱24万元。
8月21日中午,长沙温度达摄氏37度,记者下榻房间没有开空调,只有一台远大空气清新机开着,感觉仍然比较舒适。
顶着正午的阳光,傅立新带领我们参观一个个改造工地。他说,他们要在改造工程经历一个寒暑周期的考验后,形成更完整的工程数据,摸索出更简捷、更实用的改造工艺流程,从而为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开辟一条新路。
现代建筑节能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欧美日经过30多年的探索,整理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技术措施。
其中,有四项措施占80%以上节能比重:墙体用100~400mm厚的保温材料,节能比重约30%;窗户用2~4层玻璃塑框窗,节能比重约20%;窗外遮阳,节能比重约10%;新风与排风热交换,节能比重约20%。
相比起来,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冷热源设备效率改进等,反而相对次要。张跃说,以上四项措施极为简单易行,我国已全面掌握其材料生产和安装技术。
今年6月,张跃上书向国家建言,要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应对金融危机及气候变化。
张跃说,对我国城镇150亿平方米不节能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可供500万个农民工工作10年,这是一项可以立竿见影地拉动就业的措施。
据初步调查,我国城镇约有150亿平方米不节能建筑。其中部分建筑因民众暂时收入水平低而约束用能,将来随着收入的提高,自然成为不节能建筑。根据国内外经验和公司的实际测验,每个农民工每年约可改造300平方米,技能培训只需5天左右。
建筑节能还可以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墙体、屋顶保温是农村住宅节能的关键。采用秸杆、粘土等当地材料可制成冬暖夏凉的住宅,并对防震、节约资源和降低建材行业污染极为有利,更可减轻农民对取暖薪柴和煤炭的依赖。
张跃认为,建筑节能可大幅度提高民众福利水平。严冬和盛夏是我国疾病高发期,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住宅、学校等民用建筑热舒适水平较低,尤其在黄河以南、两广以北的广大地区。
要想让全国民众住上冬暖夏凉的房屋,不可能依赖有限的能源,唯一的出路是采取建筑节能措施,并且不是50%或65%的节能,而应像德国那样达到80%~90%的节能。根据公司对长沙远大城的办公楼、住宅、宾馆节能改造的实际测验证明,能耗降低了约90%,舒适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张跃说,开展建筑节能,还有助于我国回应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将于今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我国处于经济成长期,各方面需要大量使用能源。如果全面而彻底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就会为国家发展留出巨大的能源空间,同时为保护气候作出贡献。
张跃焦虑着。“你看看吧,我国每年新增建筑庞大,早一天行动少一分后患。并且目前我国急需拉动就业,而建筑节能改造投资当月就可创造就业,其速度优于所有行业。如果投入2500亿元资金,当年至少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
关键字: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战略性工作
中图分类号: 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由来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在全球建筑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则是建设领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倡导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是顺应时展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世界建筑的总体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欧洲称之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美国则称之为绿色建筑。中国根据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的定义,将其称为绿色建筑。但是,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性,绿色建筑不仅是人与建筑的关系,而且还是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的优化关系。
二、我国建筑的基本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传统的建筑业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缓解环境危机,自上世纪60年代,建筑界提出并开始建设绿色建筑体系。如今,绿色建筑己成为世界建筑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建设绿色建筑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实施新建建筑绿色化和已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它们将继续大量浪费能源、危害环境。另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从能源的供求来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煤炭的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1%;人均天然气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因此,我国对国外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能源、资源的依赖度不断加大,导致能源问题突出。现阶段,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
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之下,我们更需要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强化绿色建筑思想,让建筑可以真正做到绿色,环保,低能,可持续。
三、改变现状的措施
绿色建筑是对传统建筑价值观和技术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建筑在生产制造、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理念和方法上产生质的变革,从而引起整个建筑业的技术系统的创新与发展。
发展绿色建筑,就是要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节约型发展模式。针对建筑全寿命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全方位体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创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提高建筑的功能、效率与舒适性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转变城镇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一些几个方面来实现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太阳能光热的利用
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无尽的、非常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来自太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太阳能光热的利用:
附加阳光间式
屋顶蓄热池式
2.绿色建筑的声环境组织和设计
嘴和耳朵是人的两个器官,正因为有了它们,才使得虽有生命却不会思考的人,从单纯的存在转化为在地球上长有一定地位的人。声音对一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声音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空间设计的好坏,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建筑也是如此,组织好声环境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发展,达到人来与建筑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2.1吸声材料及吸声构造
2.2墙体隔声
2.3门窗隔声
2.4撞击声的隔绝
2.5轻型屋盖
2.6设备降噪
四、总结
1.绿色建筑,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以后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关键环节。
2.绿色建筑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哲学角度,一个是技术层面。
就现阶段而言,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哲学角度来看
绿色建筑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主张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价值观方面,绿色建筑价值观认为自然界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强调地球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内在价值、系统价值。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表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文化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确定了人对自然、对后代、对社会的三重责任。
第二,从技术层面来看
绿色建筑更加注重合理地利用自然,在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方式,对气候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使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自然采光、隔音等的室内环境质量大大提高。
绿色建筑强调使用本地材料、采用与本地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技术,使建筑随着气候、资源和地域文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绿色建筑是一种全面资源节约型的建筑,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水、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消耗并产生最小的直接环境负荷。
绿色建筑因可再生能源的大量使用而使能耗大大下降,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使“零能耗”、“零排放”建筑的建造成为可能。
绿色建筑不但关注建造的经济成本,同时也关注建筑带来的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虽然比普通建筑相对较高,但由于其有效改善了建筑室内外环境,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质量,节约了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同时还保护了自然环境并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建筑学研究的是复合生态系统中建筑的理论和实践,其研究对象是建筑与相关的各级人工生态系统及其关系,试图谋求二者协调统一。
对于上文所说的各级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历来存在着四种观点:
①自然生态观:把人类的外在环境视为以生物为主体、包括非生物环境在内的,与人类产生作用与反作用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建筑上则偏向于研究物质景观和开敞空间,尤其注重研究在人工环境中,生物和景观、气候、水文、大气、土地、水体等物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②经济生态观:研究人类参与下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从产生、发展、兴盛到衰亡的新陈代谢过程。通过对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物流能流等过程的研究,探讨生态经济效益的调控方法。
③社会生态观:以人为主体,重点研究人的需求,相互作用和反应。认为生态系统是人性的产物。这类研究建立各式模型探讨人的生物特征、行为特征和社会特征对环境生成的影响。
④复合生态观:认为人工生态系统既有自然地理属性,也有文化属性。
同时从生态建筑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①整体有序原则:近期远期效益的统一,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②永续利用原则:对再生资源,保持消费量低于生长量。
③循环利用原则:对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回收利用、循环利用以延长使用期限。
④反馈平衡原则:保持生态平衡,保持发展和利用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
⑤有偿使用原则:经济法令政策的干预管理。
总之,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建筑体系,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体系,能够使人类摆脱环境危机,健康的面向未来所需要的体系。它的发展对我们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编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绿色建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建筑物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清华大学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付祥钊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绿色建筑热湿环境及保障技术》,郑洁、黄炜、赵声萍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声音.人.建筑》,(英)L.H.肖丁尼斯基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关键词: 可持续,DGNB,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在德国,建筑业被认为是对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行业。而在目前的我国,正在全面建设与发展,建筑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些反常天气和一些地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都在给我们敲响警钟。这些负面的环境变化,都说明了,我们的环境在恶化。而导致这些负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业。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除了制定相关的建筑节能标准、政策外,还从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物和建筑设计从节能、场地选择、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德国最新一代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DGNB,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本文对中德两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更加完善。
德国DGNB评估体系的产生和特性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较长,建筑供暖能耗成为德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目前,德国建筑能源的消耗占初始能源40%左右。德国80%的住宅是1979年以前建造的,当时没有建筑节能的概念,建筑能耗水平相当高,这些老房子能耗水平大约相当于新建筑的三倍,因而具有很高的节能潜力。德国建筑供暖和热水消耗的能源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3左右,因此德国十分重视建筑设施的节能。德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承担了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政府将节约能源、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宣布逐年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2005年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水平减少了25%,住宅节能工作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2006 年起,德国政府着手组织相关的机构和专家对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研究,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DGNB诞生了,它包含6方面内容:
1、经济质量:包括使用期内的耗费、面积使用率、使用灵活性、价值稳定性等;2、生态质量:包括水、材料、自然空间的使用,污染物、危险物和垃圾的回收和处理;3、功能及社会:包括热工舒适度、空气质量、声学质量、采光照明控制,个性化需求、社会环境、环境设计的协调;4、过程质量:包括设计、施工、经营的管理,能耗管理和材料品质监督;5、技术质量:包括防火技术、室内气候环境,控制的灵活性、耐久性、耐候性等;6、基地质量:例如基础设施管理、微观和宏观质量控制、风险预测、扩建发展可能等。其中生态质量、经济质量、社会文化和功能质量、技术质量各占了22.5%,过程质量占10%。基地质量也是评估六大领域之中一条,但是基地质量是单独进行评估的。
DGNB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组织德国建筑行业的各专业人士共同开发。德国在绿色节能建筑方面秉承的理念是绿色建筑应该包括资源保护、可持续性和气候保护三个方面。德国想通过这样一个新的高标准可持续建筑标准体系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在整个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减少污染,降低成本。DGNB是整体的系统,为建筑的规划和运营提供整体的指导方案同时进行质量认证及颁发证书,目标不仅包含生态、环保,同时非常注重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建筑使用者在建筑内的工作效益和居住质量。DGNB的优势是它不仅仅是绿色建筑标准,还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在成本方面,它还含了生命周期的成本计算,包括建造成本以及将来的回收成本。因为DGNB是推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建筑的方式,建立在认同的核心体系之上建立的全球化的评估体系,所以DGNB在发展过程中设定了非常宏伟远大的目标:使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建筑能够有共同和完善的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要点及内涵
1、节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空调设备功效比、采暖系统效率、照明设计合理性、建筑物对外部能源的转换效率等参数对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进行评价。
2、节水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建筑物方案设计、系统规划、设备选用等方面对建筑物绿化灌溉、节水设备、雨水收集等方面做出要求,同时对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性能做出强制性规定,以期达到节水的目的。由于我国城市水资源匾乏矛盾突出,把节水和雨水利用放在重要位置,虽然己经颁布一些标准法规如《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标准,但是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城市建设和建筑领域,径流污染的控制还没有列入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范围。
3、节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物节材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集中在节材和运营管理两大项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对建筑物节材性能评价指标的设计中,结合本国国情,鼓励建筑材料的就近预制化生产以避免现场现浇所导致的材料浪费和质量问题,并大力推动对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以减少材料浪费。2008年新颁布的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就体现了对垃圾回收的重视。
4、节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场址选择、住宅设计要求、绿化要求、最大化空地、褐地再开发、地下空间开发、雨洪设计、社区连通性、替代交通、热岛效应等十项指标。节约用地主要通过褐地再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来加以实现,前者要求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或在废弃场地上进行建设;若为已被污染的废弃地,需要对污染土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5、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空气环境结合国家现有的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设计必须满足基本的窗地比、日照标准、隔音降噪和空气质量标准,为室内环境评价提供了起码的前提条件。但是5项前提条件里,只有一项是甲醛、苯等达标问题,其它4项是日照、采光、通风、隔音降噪性能,由此看来中国对室内空气质量关注的还不多,更多的是采光、隔音降噪等基本性能。
结语
本文对中德两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从内容条款上和各自的特征上着手,德国DGNB体系是一个更加注重整体的评估体系,它会从设计阶段一直指导着建筑的产生建造直至完成,并且继续影响他今后的使用;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涉及的指标比较简易,目前看尚有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经济性评价、评价标准模糊、覆盖面不够全面等。希望本文能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凤,黄晓蕾.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给中国的启示[J].华东科技,2010,(l).
[2] 杨秀,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英国公共建筑能耗情况初探[J].建设科技,55.
[3] 周晓兵,车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LEED标准关于雨洪控制利用的比较.[J].给水排水V0l, 35No3,2009·
[4] ]GB/T50375-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涂逢祥.英,法,德国建筑节能标准近期进展.建筑节能(37)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2·
[6] 刘民:《“被动建筑”在欧洲的实践——记隆恩教授和他的被动建筑》,《四川建筑》,2007 年 02 月,第 27 卷第 1 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其历史悠久。原生的绿色建筑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世界各地的原始住居及其发展所形成的体系已延续数千年,度过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人类部分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1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1.1 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某些无知而又贪欲的人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发展的负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3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至此,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
1.2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2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V・O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这一切标志了绿色建筑的兴起。
3 关于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其他几点认识
3.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建筑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已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土和木。土取自于大地,当建筑结束寿命时又回归于大地;木材则是可再生资源。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本质在于“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笔者认为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却没能很好的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下来。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传统建筑的实践中,环境观只是一种模糊、自发的观念,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和完整的理论。
3.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已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传统的高物耗的发展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它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4 结语
目前,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在笔者看来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绿色建筑的新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 夏 云,夏 葵,施 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绿色建筑[M].朱 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赵 群,周 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33-34.
[5] 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2005(3):59-60.
[6] 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2):68-69.
作者简介:
董振芳、女 、1977年10月、河南林州人、助理工程师
工作于:林州市永盛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