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0:44: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

篇1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B

一、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 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 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in sim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on the domestic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evere,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is the only way this view, then, is how to keep the focus on gr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deep discussion.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Living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无论是建筑自身,还是建筑周围的环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原始的穴居到现代的智能化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获得了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如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建筑材料使用量激增、建设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极为恶化的地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绿色建筑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人口基数巨大的影响,每年新建建筑都在世界上居于首位,因而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工地”,由此可见,发展绿色建筑无论是对于国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概念相对宽泛,它所坚持的主要是这样一种理念,即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无论是在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要提出既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对环境加以改善的现有资源合理利用方案。所以,绿色建筑所遵循的是一种循环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核心内容,生态学是基础内容,在施工和应用过程中,通过高科技成果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对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绿色建筑也强调居住条件的舒适与健康,以便最终打造出一个适于居住的室内环境。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不仅包括空气品质、通风换气效率、温湿度、光照等物理量,也包括环境色彩、建筑布局、建筑材料、空间利用、人际关系和谐性等心理因素,最终目标是节约并科学有效的利用资源。另外,绿色建筑强调材料的本地化,同时兼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建筑的设计也要尽可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点,避免统一的格局给当地人民的居住带来不适感。

2.2 绿色建筑的特征

(1)资源消耗量少。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来降低所需消耗的资源总量,同时,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2)较高的品质与优异的性能。高效利用资源的前提条件是高技术含量的材料,建筑所使用的各类材料都应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

(3)环境污染轻微。绿色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均为低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度因此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施工会尽可能应用清洁能源。

(4)生命周期长。能够充分发挥建材在使用年限方面的潜力,做到资源节约、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以此减轻建筑给环境带来的额外负荷。

(5)循环使用。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会尽可能避免排放或废弃,让资源能够被循环使用,从而将最终废弃物的总量压缩到最低。

3 国内人居环境现状

建筑业是我国的能耗大户,据不完全统计,社会终端能耗总量中有约28%为建筑行业消耗,全国年新增住房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有近85%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量是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2~3倍。同时,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人口约1000万,按这个速度,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农村将向城市转移几亿人口。人口的大规模转移虽然表明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也带来了各种资源消耗总量的激增。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约300亿m2,若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节能手段,则这些新增建筑将会使我国电能与标准煤的年消耗量分别增加1.2万亿度和4.1亿吨,约为当前全国建筑总能耗量的3倍。另外,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较低,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土资源等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峻的挑战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想要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建筑是一条必由之路。

4 如何保障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1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生态教育,积极提倡绿色消费,从而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出行、居住、娱乐、休憩的过程中都能够自觉消除奢靡心理,主动选择那种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节能生活方式。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追求绿色建筑的潮流,才能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迅速转型,使市场的发展紧密围绕在绿色建筑的建设周围。

4.2 加强资源节约

节能的重点内容在于是否能够在长期的使用中降低能源消耗的总量,例如通过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方式来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机的使用;通过高保温材料的使用与护结构的合理设计将建筑运行能耗压缩到最低。节能的关键内容在于城乡的统筹规划,能翻新的不进行重新建设,能节约的不扩大占地范围,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缩减服务区以及道路的面积。同时,要严格限制已经明令淘汰的实心粘土砖,使用那些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料为原料的新型砖。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的研发也应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节约应以循环使用为重点,在实际执行时,可采用水价杠杆、用水习惯改良、补贴推广节水设施等手段。另外,就是要做好对自然降水的回收利用,屋顶雨水可加以收集,地面径流可通过可渗透路面材料深入地层,保障水体循环。

4.3 完善制度并形成评价体系

相关部门应在建立健全关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技术标准的支撑系统,并针对性的成立行政管理监督部门,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同时,也要注意针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不同项目形成各自的标准体系,以发挥指导、规范施工的作用,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4.4 形成激励机制

道德的力量,环保的长期收益都无法促进绿色建筑的有效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辅以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以此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欢迎度,例如,可形成优惠的税收或补贴政策,为绿色建筑的开发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消费者能够真正得到实惠,最终让行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5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急需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运作方式,除民间交流外,政府部门也可通过各种形式为技术的交流与引进搭建平台,使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所用,加速国内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步伐。

5 结语

实行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或损害,但是同时也不应对当代的需要造成影响,所以,国内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问题应从全局的角度加以考虑,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的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终实现各方皆可获益的多赢局面。

篇3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可以使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物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就我国现在的建筑来看,资源型和生态型的建筑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可持续建筑受重视的程度较低,所以,需要在建筑施工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建筑的认识,引导并且鼓励建筑单位进行可持续建筑施工的试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建筑法律法规,利用政策指导可持续建筑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一、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分析

传统建筑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人们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3%,其中生物能源的消耗量占商业用能总量的52%。不仅如此,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化严重的污染,针对建筑本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减少这一影响因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建筑和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建筑施工的不同环节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建筑的设计要求走能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尽可能使用绿色建材产品,使用可以循环再利用的材料,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绿色能源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建筑物内部的能源使用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使用,其次,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可以借助于自然风光和通风条件为建筑物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重点及方法

(一)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重点分析

可持续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四个设计重点,首先是坚持重点目标,当今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发展和环境的主要矛盾,因此,可持续建筑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高效利用洁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设计重点;其次是坚持重点部位,通过对建筑室内设计目标和室外设计要求的平衡,加强建筑内外空间维护结构的分割成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所以,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重点部位是对建筑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紧接着是重点方式,建筑设计中以被动设计方式为主,机械设计方式为辅,最终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资源节约目的的实现;最后一个是重点内容,可持续建筑的重点内容就是加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洁净能源在采暖、制冷以及通风方面的使用。

(二)可持续建筑的主要设计方法

1、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原则,强调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配套设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增加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加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地下空间的微气候稳定对防风暴和防尘的作用,意识到微气候对生态平衡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环境质量。建筑设计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优先发展地下车库以及地下商场等。

2、选择生态材料作为建筑的基础材料

生态材料是生态建筑的物质基础,生态建筑材料主要是指环保性材料、安全性材料等。生态材料的利用对地球的负荷最小,同时对人们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一般情况下,将生态材料主要分为天然建材和人工材料两种形式。生态建筑建设在材料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在选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材料的使用目的。建筑设计中采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材料可以增强生态效益,同时也可以加强现有资源的使用,利用地方资源来取代外来的特殊资源。

3、建筑设计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材料的再生和循环利用可以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建筑生产中的相关处理程序。建筑构造中可以使用钢材、铝材等一些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建筑物垃圾。此外,新型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强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加强自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使用。在建筑物布局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能够增强建筑内部能源的消耗量,自然通风可以解决建筑内部空气流通问题,确保建筑气候的良好,从而增强建筑内部的空间质量和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投资改善建筑内部的小气候,使整个建筑的环境更加协调舒适。

结束语: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建筑数量的增加,当前的建筑设计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建筑设计也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考虑到可持续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建筑的所有环节,同时也涉及到建筑的使用者以及建筑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加强能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建筑建设中的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取代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增强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建筑施工中因为材料使用问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树立科学的建筑设计目标,确定建筑设计的重点,将建筑艺术和人类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建筑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侃.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策略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2412-2413.

[2]褚冬竹,魏书祥,塔战洋等.可持续建筑计IMGESB方法的建立与实验[J].新建筑,2013,(4):20-26.

篇4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发展;困难

1.引言

建筑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产业。主要体现在: a.作为最终产品的建筑物十分庞大;b.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c.建筑物使用期间源源不断的供电、供热维持;d.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处理时的能源消耗。所有这些,无疑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将建筑活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建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持续性建筑遂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观。

2.发展可持续建筑的意义

可持续性建筑观不仅仅强调形象和风格,更主要体现的是设计思想和技术,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综合考虑建筑所造成的影响,通俗的讲,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接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在日益追求绿色环保的今天,发展可持续性建筑已成必然趋势。其原因显而易见,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如果不改变以往的建造方式,庞大的建筑市场所带来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是可想而知的。

3.可持续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1)可持续建筑在国外的发展

Nieuwland是一个卫星城市,埃姆斯福特开发的在荷兰中部的城市,它的设计、施工、操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总是能够尝试各种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方法:更换破碎的瓦片来代替20%砂混凝土;用于国内和欧洲生产的木材而不是热带雨林木材;使用水性涂料;用埋入玻璃的方法来分割的停车场;用天然的边坡、不光滑,将碎瓦放入金属网做成周围噪音墙,储存雨水的功能就交给了池塘和河流,要保持水的自然净化功能水生植物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公共设施要通往市中心,根据优先的原则来设计行走和自行车的交通方式。

(2)可持续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现在可持续建造更多的体现在住宅产业化上面。自2007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万科推出住宅产业化开始,产业化建筑面积从过去的4年中增加16倍。到2011年底,中国万科产业化新建筑面积已达到272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产业化建筑面积的2.55倍。数据显示,住宅产业化将直接减少水、木材、煤炭和其他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比传统建筑减少20%到30%。几个开发人员尝试使用“可持续建筑”的概念来构建新建筑。如2011年上海打开“积木式住宅”,用于生产工业化住宅,在工厂生产组件然后运到现场,并组装成高品质的商业建筑,住房或任何你想要的建筑形式。工厂预制构件可以做到2毫米的精度。数据显示,“积木式住宅”可以使建筑垃圾减少了91%,,脚手架的使用可以减少50%以上,节约钢材2%,混凝土节省7%,节电10%以上,节约用水40%以上。如果是使用期限的到达上限,拆除后的废料可以回收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

把可持续建筑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的还有远大集团公司,数年来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2009年8月,由远大公司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全钢结构可持续建筑在长沙惊艳亮相;2010年3月,上海世博会最晚开工建设的远大馆,6层高楼就像搭积木一样在一天之内完工;同年6月,长沙远大城,200名工人在48小时内建成地上15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610.83平方米的商务楼――“远大低碳新方舟综合示范楼”,颠覆了“可持续建筑不能建高层”的断言;2011年12月,远大仅用15天时间,在长沙湘阴县神奇地矗立起一幢30层高的大楼。这幢名为T30的酒店大楼设计寿命500年,采用全钢结构,墙体是水泥纤维,三层窗户保温隔热。地板上的瓷砖在工厂里已经贴好。电线藏在天花板里。风格简洁,以白色为主打色,配原木家具。 当全世界数亿观众对360小时建成T30的视频惊呼“不可思议”时,他们不知道视频中的那幢建筑后面还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a.实现9度抗震,用钢量却比常规建筑少10~0%,混凝土少80~0%;b.实现5倍节能、20倍净化,建造成本却比常规建筑低10~0% ;c.实现低成本,楼宇自动化水平却比世上最先进的智能化建筑更高;d.快速施工,工地却无一人受伤;e.精装修,工地却无火无水无尘无味,不用焊割、不用水泥、 不打砂布、不用有毒漆胶,建筑垃圾不到常规建筑的1% 。

4.可持续建筑发展中的困难

可持续建筑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在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瓶颈和困难:

(1) 工程造价高,成本增加10%:单以抗震烈度为例,每增加1度,工程造价会大幅度增加。受制于设计和成本,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房子会超过最低的抗震烈度的要求。

(2) 配套设施(如消防安全等)与基础设施设计不同步,在我国,摩天大楼的消防安全还是个难题,而且钢架结构的建筑耐火性能相对要低,美国911事件中的国贸大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远大2013年高调开工的长沙“城市天空”项目开工仅仅1个月后就搁浅,业内纷纷猜测或因技术和资金双重压力,其中消防安全是头等要解决的大难题。

(3) 技术上尚缺乏经验,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和高技术支持。

(4) 社会管理力度需要加强,国家质监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技术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

当然,可持续建筑的推广发展,不仅需要建筑业的参与和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宣传、支持、推广以及居民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性建筑不仅是从事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人的问题,也是居住在建筑里的每个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5、结语

现今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选择低碳,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共识。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已成必然之势,而可持续性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为中国建筑业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出一片纯净的绿水蓝天。(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月琴,陈兴帮.可持续性建筑初探[J].湖南农机,40,(3);238-239.

篇5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室内;建筑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发展时期,每年增加的建筑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但当前已有的建筑中,有95%是高能耗的建筑。而新的建建筑只有15%-20%执行了可持续建筑的标准。我国建筑能耗和建筑物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由于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因此,实行建筑的可持续设计至关重要。只有在建筑设计中大力推行可持续的设计方式,如节能技术、材料、节水等,才能达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建筑的定义与效益

关于可持续建筑定义较多,一般来说,可持续建筑一词中的“持续”既有“可承受”、“绿色”的含义,也有“继续”、“后以为继”的含义。总之,“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留有后劲,能持续,而不是“竭泽而渔”。“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Construction)是Charles?Kibert博士1993年提出的,他想以此说明在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业的责任。可持续性建筑至今并无精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可持续性建筑可表述为:“建筑业的各项活动(包括各类建筑物和环境设施的地址选择、规划设计、建造、建筑物和环境设施的地址选择、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以及所用建筑材料、构件和部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等)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以牺牲当代其他地方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本地人的利益;既要达到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又要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

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社会效益:如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居住其间的人们身心健康。环境效益:由于可持续建筑及其环境设计可通过选择环保的建材,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等手段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建筑的初始建造价可能较高,但是建筑的整个使用期内,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2 室内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可持续建筑要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以环保、节能、健康及舒适等为设计理念,由多学科原理共同整合构建,最终实现以最低的环境代价满足适宜的人居质量。当然还包括舒适性、能耗低运、零运行排放等。对于可持续的建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给出了四个原则和一个评定因素:四个原则是资源的应用效率原则、能源的使用效率原则、防止污染的原则(室内空气质量、CO 2 的排放量)、环境的和谐原则。

具体到室内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要考虑到以下这些细节:首先要重点要解决好墙体、门窗材料和构造的节能,要选用绿色节能材料。控制窗墙比在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窗墙面积比,减小因开窗面积过大带来的辐射传热。在南方,遮阳系统要精心设计。要注意自然通风设计,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和通过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透的房屋结构可以节约能源,特别是夏天,可以节约空调、电风扇,能能保持通风和凉爽。日光照明上,要运用大自然的光线,巧用自然光源,减少电耗。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防止光污染,房间要光照充足,在北方要强调满足日照要求。

在建筑材料的节材节能方面,要在节能的前提下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生态策略的选择应注意被动式设计策略优先,优化主动式设计策略。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对太阳能利用、雨水、污水的回收利用等。室内植物的配置,增加绿量,并且尽可能选用地方树种,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绿视率,形成“生态核心”。

结构体系优化:结构体系优化结构体系包括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承重结构需满足可回收、耗能低且对环境破坏小的要求;而围护结构则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特征,采用环保材料及适宜构造。承重结构采用钢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可回收利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室内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的举例

合理的设计能更好的解决通风、采光、节能等问题,实行建筑环境的可持续设计。下面以荷兰乌德勒支大学乌绍夫校区的明纳尔特大楼为例,来进行说明。由于荷兰当局对墙体隔热保温等有严格的法规。但是这导致了一种负面的情形。由于建筑物内灯光、人和设备等在不断散热,而过于封闭的表皮使内部过多的余热无法散失,室内不但不要求升温反而需要大量散热。于是在位于二层中央的交通枢纽大厅设计了一个中庭,中间有一个10m×50m见方的水池,顶部有5个斜插的泻槽。泻槽将收集的大量雨水,经过过滤净化后,从隐蔽于底部的开口处泻入水池。池中雨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天然冷媒,通过管道穿行在室内。经白天的“内循环”吸收室内余热可升温2℃,吸收热量升温的水,晚上则被泵送到屋顶泻槽中,向寒冷的夜空自然的散发着吸收的热量,等冷却之后再排放到水池中,形成降温的“外循环”。这样在天气热的时候自动降温,冬天时这些泻槽则可以给室内引入丰富的阳光。雨量充沛时,多余的水还可以用来冲洗卫生间,超量的水则排到室外,而当池中水位过低时,可借助自来水及时补充。中庭空间在节能、通风、改善室内微气候方面的的确效果显著,因此在设计计中应当合理选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另外,北京奥运场馆结合建筑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可持续的设计原则。在造型设计上,选用低能耗护结构和节能门窗。采用环保空调,以及热回收技术、自然通风与采光、空气净化、加湿除湿等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灯具设备与节能控制技术。同时,结构功能要求进行声学效果与噪声控制、室内环境控制等专项设计。对节能、环境舒适度的塑造都达到较高的要求。

4 小结

室内建筑环境是人们居住、工作和活动的重要空间,建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空洞的口号。应该在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本文在理清可持续建筑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在室内建筑确实的可实行的设计方法策略,并以具体案例为指导,希望能对现行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梁建红.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约设计[J].职业时空,2010(1)

[2]刘修坤.关于可持续建筑之一—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及实施可持续建筑的必要性[J].中外建筑.2002(5)

[3]栗德祥.可持续建筑设计探索[J].城市建筑,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