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0 10:44: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 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 当前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和途径 重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浅谈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档案信息在共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基本措施 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地铁建设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 GPS RTK应用于线路测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分析企业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城市消防水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给排水系统建设中的问题探讨和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化建设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当前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试论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 山西输配电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浅析宣威市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李平.柳州市启动“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作[J].广西林业,2011(1):1.
[3]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柳州年鉴[Z].2010.
[4]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2011年―2015年“绿满龙城”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Z].
[5]林业经济增收提前完成三个100%[N].柳州日报,2012,9(25)
[6]侯元兆.科学地认识我国南方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6(3).
[7]梁启英.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争论的思考[J].桉树科技,2005(1).
[8]庞正轰.中国桉树害虫现状与防治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1,30:169-179.
关键词:农村客运;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客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由于其市场较为混乱、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等原因造成。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交通工具安全性能普遍较差
农村地区由于交通管制不够严格,加之经费有限,许多交通工具的使用年限都较长,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地区,摩托车等就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普遍价格较低,符合当地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但实际上,这类交通工具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行车安全也难以得到保证。需注意的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原因和道路等问题,这类安全性较低的交通工具在我国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相关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这类交通工具不仅耗油量大,其存在的不稳定性和危险性也是极需处理的潜在隐患。2.农村客运存在着运量与运力的矛盾农村地区由于大型交通工具的缺乏,所以客运量和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且越发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交流日渐加强,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由于交通工具的缺乏,以及相关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交通工具的承载力,强行增大运量,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和道路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客运量和客运能力的矛盾更加明显,甚至有部分人员为从中谋取暴利,忽视了交通工具的基本安全设施的配置。
3.市场秩序长期混乱
由于许多不法分子趁机从中谋取利润,许多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都没有合法的驾驶证书和驾驶资质。这类人群的出现对当地的市场运行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也为当地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具体交通管理制度并不完全相同,车辆的挂牌政策规定的也有所不同。许多车辆驾驶员便趁机打法律的球,披着“合法”的假外包装进行非法运营。这类现象在当前的农村地区仍旧比较普遍,导致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市场混乱,管理难度也比较大。
4.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由于资金、管理人才等缺乏,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管制都缺乏一定的管理效力,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相关的执法工作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农村交通市场的混乱和安全隐患的长期存在。农村的交通线一般具有线路较多、路况质量差等特征,由于交通管理部门的警力有限,加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缺乏,交通管理人员难以顾忌到每一条交通线路。此外,由于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的缺乏,交通管理人员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实地调查也比较少,缺乏有效的、全面的管理体制,导致许多农村交通道路处于失控的环境,违规现象、安全事故等时有发生。
二、强化农村安全管理的措施
1.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网络
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网,是促进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性提高的重要措施。可尽量争取获得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由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交通管理条例的改进和完善。例如制定交通管理对农村交通工具种类的明确限制和规定,对超过运载能力的现象进行更严厉的惩罚等。通过制定严格的交通规范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完善每个分区的交通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和相关的设备配置,加强对违规现象的惩治,加强对“三无”车辆和驾驶人员的惩治力度等。通过完善交通管理制度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性。
2.推行农村便民利民措施
推行便民利民措施主要是指给予农村地区居民的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聘请驾驶技术娴熟的驾驶人员;政府加强农村主要交通线路的修缮;以及交通部门多进行对居民的实地调查,提供更多的服务等。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使交通工作人员能够实现从劣势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了解,和对基层情况的掌握,以便于更好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并且,交通部门人员可主动上门服务,为居民开办车辆牌证等,并对居民进行交通基本常识、交通管理奖惩制度等知识的普及,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有效解决农村“三无”车辆带来的安全隐患。
3.健全农村交通标志的设置
健全农村交通标志的设置,是促进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渠道。农村地区交通线路路况较差,道路规划等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许多交通道路甚至缺乏必要的交通提醒标志和路标等。甚至许多根本无法允许车辆通行的道路,也由于道路标志的缺乏,使得许多车辆强行通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此类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修正。一方面,加强对路况较差的道路的补修,提高其安全性,以使其能够满足基本的行车需求。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的基本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严禁危险路段的通车。
三、结束语
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概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网络、推行农村便民利民制度,以及健全农村客运管理制度等方式,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管理的健全和完善,提高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作者:彭志伟 单位:广东高州市第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邱兆文,张广昕,孙晋伟.县域城乡客运安全问题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3,(2):69-71.
关键词:贵州;土地规模化;存在问题;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85
贵州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通过对贵州地区土地规模化相关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更深入、更彻底的了解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难题及解决对策,下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 贵州当前土地小规模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推广
贵州是高原山区,地形破碎,境内山岭纵横,河流深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1.34%,丘陵地占20.97%,山间盆地、岩溶洼地和河谷槽地等坝地仅占7.69%。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76万hm2,耕地面积只占到了其中的27%左右,在这27% 的耕地面积当中坡耕地和石漠化耕地比重大,分别占到了16%和15%,这就决定了贵州地区的天然耕地不具备机械化的自然基础。再把这样的耕地分割给各农户,人均宜耕耕地仅为773.72m2,各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是非常困难的。
1.2 不利于农业经营优秀者更好地发挥才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有2方面原因。年轻一代的农民缺乏农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家里土地闲置撂荒;部分转入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转让自己手中的土地,而是把农业作为自己的副业来经营,投入的精力少,资金投入少且不到位,导致了农业的变相撂荒。
1.3 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市场节奏
总体上说,贵州地区的农业发展体系是比较落后的,他们所生产的农产品往往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没有统一的种植安排,种植经验有限、种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他们的销售市场过于狭小,基本局限在村、镇上,而一般同地区的农产品成熟期大都集中在同一时间内,使得市场需求不振,销售成为一大难题。
2 贵州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2.1 解放思想,加强宣传与引导
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农民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力军,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引导与教育是激发农民自主、自强走上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的1个基本保障。为此要加强引导,通过学习、参观、算账、对比等形式来引导农民切身感受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同时,要依据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原则,建立典型示范区,引导农民深切感受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好处,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力度。
2.2 建立高标准示范区,增强规模化经营的动力
农民因为缺乏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经验而怯于放手尝试,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动员那些经济实力雄厚、有深远影响力的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各合作组织等共同努力,搭建地区发展载体,增强规模化经营的动力。建立高标准示范区需要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包括苗种供给、技术支持、资金借贷等。此外,为了保证能够彻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还需要着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以项目、产业、园区为发展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3 建立与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和谐新农村
农村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立法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疾病救助、失业保险等方面,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为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动力和保障。
2.4 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为此,需要建立灵活的流转模式,并制定完备的流转法规,确保农民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之下积极主动的连片出租、承包土地,对于出租年限10a以上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偿,真正实现化土地为资本。要有效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将这些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并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
3 结 语
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我们对贵州地区实现农业规模化的2个重要问题有了深入了解,以期能够为贵州地区的农业规模化提供有益借鉴,推动贵州地区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吴剑平,马怀家. 论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J].岱宗学刊,2008(04).
一、___县农村客运发展现状
___县地处鄂西,东邻荆门,南接当阳,西连宜昌,北靠南漳、保康,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全县现设6镇1乡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9.5万人。___县一无水路,二无航空,三无铁路,公路运输是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现在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300公里,营运总里程达到700公里,农村客运车辆42台559座,农村客运线路25条,通客车7个乡镇80个村84个班次,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促进了___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___县客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量的非法面的车参与客运经营冲击了农村客运市场,严重干扰了农村客运秩序,形成了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对于打击非法经营黑面的,___县政府从20__年起至现在,每年都成立县政府牵头,交通、公安、税务、工商、城管参加的整顿客运市场秩序专班,但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岗职工的参与,不易查处,一旦扣车,频频上访,一级级一直上访到宜昌市政府;二是取证难,稽查人员在稽查时都是谎称“亲戚”坐车,如果取不到证则很难查处,弄不好反当被告;三是关系网难于打破;四是横搅蛮缠,以死相威胁;五是暴力抗法,今年9月___县运管所副所长带队稽查时,被“黑面的”司机打成轻伤。由于以上原因很难查处,对此现象,基层运管所的同志苦无良方,对此很伤脑筋。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在于对面的车参与农村客运经营尚未放开。
三、对规范___县农村客运市场的几点建议
一方面,面的车以其方便快捷还拥有相当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他们无证经营,严重干扰农村客运市场秩序,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因此,运管部门要采取疏导与打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宣传,按照农村客运发展计划引导愿意合法经营的面的车参与到村级客运班线经营中来,对于不愿意合法经营的“黑面的”,坚决打击,形成高压态势,使无证经营“黑面的”无经营市场。同时,因现在村级道路硬化,路宽仅3.5米,只适合面的这种小型客车从事农村客运。
(一)降低门槛,严格准入标准
开放农村客运市场,有计划开通通村客运班线,让10座以下的面的车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严格准入标准,凡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面的车,必须经过交警部门安全检测和运管部门的综合性能技术检测合格,车辆使用年限须不超过两年。从事客运的驾驶员必须符合《道条》规定的客运驾驶员标准,持客运驾驶员营运资格证方可参加经营。
(二)核准标准,规定经营范围
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面的车,经检测合格后,核发道路运输证。由职能部门核准规费标准,缴纳客附费、税金、工商管理费、运管费和保险费,由运管部门设计面的车的农村客运标志,以便区别。根据___县实际,乡镇以下的客运线路可划给面的车经营,并制作线路牌。凡不按上述要求从事客运经营的面的车,按非法经营论处,对无道路运输证,没有悬挂客运标志的车辆、超范围从事客运经营的,予以严厉打击,以保证农村客运市场的有序和规范。
(三)统一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面的车按乡镇规属分别由县内各专业车队管理,这样便于相互监督和运作,畅通客运站统一设立售票点,对所有客运车辆进行配载售票,月底按规定提取站务费,凡参加经营的面的车统一进站经营,实行滚动发班,统一售票签章,统一进行场检、门检,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不准载客上路,确保安全运输。
(四)农村冷热客运班线实行捆绑经 营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问题;对策;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95-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能够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阶段进行有效结合。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行业中为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相继颁发了多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这也为交通基础设计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大交通工程建设力度,可以有效缓解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并为农村地区、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地依据。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大,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伴随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出现城市交通需求压力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交通运输的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交通基础设计建设薄弱、资金压力大、城镇建设不均衡、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显著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应选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
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保障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公路建设与运输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政策力度在经济形势转变后出现了倾斜状况。现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计的建设还处于紧张阶段。从目前公路工程建设来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造价提升,导致建设成本的极大提高,但现阶段银行信贷政策与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致使严重限制了银行投资,减少了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城乡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
我国地域广阔,进而增加了公路建设的难度,同时又受到施工条件、地方配置及资金等问题的限制。目前在交通运输经济建设中我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的供需矛盾,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发挥路网的功能。但农村公路因其具有较低的技术标准、较差的路况质量及较低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导致城市与农村公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严重制约了公路网的完善和农村的发展。
(三)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日益增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道路运输必须提升其安全性,确保在乘客、货物空间位移次数与范围增加的同时,加大其安全保障措施。造成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运输单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制度不健全,对安全运输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真正做到安全行驶。二是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为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客货运站安全管理如无法达到管理需求,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三是道路客货运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现阶段,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普遍存在客货运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低,安全服务意识低等。在执行运输任务时部分驾驶人员存在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大量出现,将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道路运输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的经济意义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也就是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在道路交通运输中,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自20世纪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状况越来越严重,这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基础下,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性成本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交通运输减排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运输结构合理性较低、代替燃料推广力度不足、车辆减排标准不完善等。这种情况下,在大力发展交通经济的同时,必须为其产生的外部性成本买单,这样将给道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五)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各地区在2010年上半年就突发事件报道中造成道路阻断的信息就有1660条,在总比例中最多的就是恶劣天气,总比例在80%。特别是第二季度,我国大范围集中降雨就发生了9次,暴雨下公路损坏情况各不相同,交通中断、受阻的道路中高速公路为28条、国道为15条、省道为10条以上。路基冲毁累计为11000公里,路面冲毁累计17000公里,桥梁损坏累计1425座,产生的坍塌位置就有67000处。相比2009年,2010年我国上半年公路因自然灾害损坏的数量就比2009年全年还多。
二、应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是解决公路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政府在这个环节中必须明确责任,进行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制度,以此对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公共设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以政府作为主要责任主体,担负着公路投资、建设及养护的主要责任。为此各级相关部门必须承担其自身的职责,完善公路网体系,确保道路畅通。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投融资环境、体制加以改善,确保社会各方力量都能充分参与到公路工程投融资体制中。为实现公路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必须对社会捐赠、企业捐赠及个人捐赠加以鼓励,并对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收费性公路积极引导,确保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处于均衡的状态。
(二)加大综合管理力度
现阶段我国公路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况,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等。在决策部署中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东西部、城乡地区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对公路工程、车辆等进行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水平。基于此,应进行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设置,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特级、一级市场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等负责,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一级、二级市场规划、建设等负责,以此类推,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公路工程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意识
在做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违法运营行为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对驾驶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对营运车辆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严格监督,完善公路安全设施等。二是对危险货物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其运输行为加以规范,提高应急与防护能力。三是实行合同运输。对《合同法》中的相关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将合同运输广泛应用到交通货物运输中,这也是对交通运输市场进行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合同运输的实行可以对运输人员的责任心进行有效增强,为货物的安全到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有利于实现运输市场的有序性。
(四)对外部问题的有效处理
在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同时,必须对其外部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降低运输外部成本时,必须以市场手段为主。如收费制度、征收燃油税等。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行政强制措施,如汽车禁行区、限速等。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及环境污染加重的情况,可以推行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
(五)加大科技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各种新型交通运输管理模式也不断产生。为加大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力度,相关部门必须对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并快速模拟分析经济信息,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以此提升工作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道路运输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道路交通运输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还是资源配置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为完善公路网体系,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必须重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及时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分析与探究,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区域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3(30).
[2] 侯永慧.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12).
一、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我国通过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运输能力的矛盾,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区域间交通发展不平衡,运输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只有通过加强管理,采取合理措施,不断扩大运输需求,才能缓解交通运输问题。
二、科技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距不断延长,运输规模日益扩大,同时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及运输方式的多元化,都将大大促进交通运输能力及运输效率的提高。科技对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及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进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条件恶劣的地区,任何一个技术难题都将会阻碍交通运输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克服一个个长期困扰交通建设的技术难题,唯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输安全问题突出。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交通安全,交通一旦出现问题,会给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交通局统计,近三年里,交通事故案件数量持续增加,而且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惨重,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要将安全放在首位。
2.区域发展下面临着严峨的挑战。我国的交通运输一般都是以区域为主,但是区域内的服务功能混乱,没有为交通运输提供高效的服务,而且区域的规模比较小。尽管区域内的交通运输范围小,但是发展交通运输花费的资金多,过多的资金给区域经济带来压力。最重要的是,在区域内交通运输没有一个正规的制度,而且发展运输依旧采用陈旧的手段,技术落后,思想保守。
四、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的措施研究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国的交通中一个重要的主体就是个体运输。而影响个体运输的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的交通运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国有、集体以及个体。国有运输占据主导位置,集体发挥从属作用,而个体运输的发展速度快,三者在我国的交通中的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其能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下发展,才能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整体提高。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业中,要转变集中发展国有运输的观念,国有运输的地位的确不容动摇,但是也要提升个体运输的地位。
2.加强监督,搞好个体运输业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个体运输带来的利润逐渐加大,其地位也在缓步上升。个体运输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效益,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因此,为了保证个体运输的形象,要加强运输队伍的文化建设,使其队伍的文明水平保持一个较高的高度,从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对个体运输队伍文明的建设可以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是队伍自身的管理;第二种是依靠当地政府的管理。队伍自身的管理就要在个体运输的内部建立管理组织,组织中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解决队伍中的矛盾。而政府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法律法规,使个体业主的守法意识提高。政府也可以利用行政以及手段,控制运输市场,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现象。
3.制定支持偏远地区的特殊政策。我国的整体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各别地区的发展滞后,例如西藏、青海等地,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位置远,水平落后,贫困地区多,而且人们的生活条件以及生存环境较低。因此,对于这类的地区,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要制定特殊的政策,支持当地交通运输的发展。例如:在藏族地区开通乡镇的客车,为客运成立基金,支持藏族的客运发展。一些地区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资金少,而中央就要对贫困的地区的道路建设,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或者是全额补助。还有一些地区在运输货物的时候,不是通过道路运输而是水路,因此国家要改造渡口渡船,保证货物正常运输,在改造中也要给予补助。
4.加强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管理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可以通过合同制度,我国为交通运输的合约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管理交通运输的时候,可以运用相关的法律,保证交通市场的稳定,使货物能够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运输。我国某地区在管理交通运输的时候,参照合同法管理,运输纠纷减少。同时交通运输的企业也要进行内部管理,企业员工的上岗标准明确,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范围也要在法律的规定下。
5.加强区域合作,确保农村道路均衡发展。制约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关键因素就是道路问题,尤其的农村的道路。在开展农村道路建设的时候,一些贪图利益的人,用高价钱购买低质量的材料,造成农村的道路路面质量差。一些运输重物的车辆在路面上经过,使路面的状况更差。而且道路质量管理部门,在农村的道路建设上,管理的力度不够,使农村道路的质量与城镇的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以上现象,在农村开展道路建设的时候,中央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对农村的道路的实际状况要充分的了解,合理的部署建设规模以及质量。确保农村的道路能够符合国家道路的标准,减少城乡道路质量的差距。在建设道路中,要保证城乡道路的平衡,使我国的道路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结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甘肃农村经济;甘肃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05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代,农村金融改革也在步步推进,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农村金融问题成为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瓶颈之一。
一、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总人口261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1.39%,达1869万。农村的发展情况对全省发展形势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但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很多问题都还未解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方法也还没有形成。据调查显示:甘肃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1.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民人数较少,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技术落后,信息滞后。而且部分农村“两委”领导不利,导致村民缺乏归属感,很难有效的集中农民办事。
2.农民发展的成本普遍提高,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的“惠农”政策。此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农民需要。
3.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缺乏主见,“跟风”现象比较严重,看到什么价格高了便开始进行生产,当产品生产出来后市场价格却又降低,致使农民收入不高。
4.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购销关系中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损分当,农业产业化的大环境比较紧张,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二)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瓶颈之一是农村金融问题
在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瓶颈之一是农村金融问题。
二、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1.目前,甘肃省已建立基本完善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甚了解,一部分农民不愿意加入,加入者仅占小部分;一部分即使加入了也并不真正清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农民补贴政策,将真正的实惠带给农民,但是,此间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农资的价格就在不断的上涨。化肥、地膜、柴油的涨价,使农民成本增加,影响了收入。
3.大部分的购销意向并没有签订合同,真正签订单的仅占少部分,而且存在严重的违约现象。农民和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并不一定遵守合同,他们之间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利益。
(二)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用意识缺乏,企业、农户普遍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信用环境不佳,导致各方关系紧张,如银行和企业、农户信用之间的关系,给农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2.信息获取不通,导致农户和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使各方难以掌握正式的交易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很多交易行为难以进行,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农村农民法制意识淡薄,金融法治力度更是相当薄弱,在法治单薄的农村建设金融更是难上加难,在现行法律体系中,也缺乏如《农村金融法》等专门法律的规范,有关法律对金融债权保护力度也不够。
三、实现甘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参考方法
(一)在大环境中,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铺好发展道路
以公平高效为目标,完善市场金融体系,维护农民主题的平等地位,维护经济发展地位,构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协调发展的体制。
(二)消除经济束缚
明确社会各个主体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决定机制,建立多方式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集渠道。
(三)强化农村金融功能,使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
农村金融改革一度陷入误区,所以现在应该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金融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时一定要遵循其发展规律,不可盲目推进。加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制度建设,使农村金融产权结构不断优化,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服务范围的同时加强金融业务结构的重组,将农村农村金融业务深化到农村经济中去,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能力。
当然,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发展并非一日即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农村金融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农村金融的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谨慎地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以上研究希望能为促进甘肃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毅,胡士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7).
[2]李明.西部开发的见解[J].商业研究,2010,(08).
[3]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11,(04).
随着“互联网+” 计划的提出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互联网在甘肃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促使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农产品、 林果产品、 民俗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依托电子商务平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社农资连锁店、 农村邮政局 (所) 、 乡村快递网点、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 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甘肃省作为农业省份,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创造环境。
2 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交通不发达, 物流节点少, 且互联网普及程度低, 农村物流服务信息不健全, 导致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缓慢。相关调查显示, 截至 2016 年底,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仍未能达到我国平均水平,物流节点相较其他城市少了大约20%, 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较平均水平相差40%左右 [1] 。由此可见, 甘肃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发展。
3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比较低
电子商务包括网络购物与网络销售两种,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搭建一个购买农资材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平台,使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越过各级经销商, 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因而, 互联网+时代,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甘肃省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机会难得。 但是, 甘肃省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不高, 对互联网的掌握程度低, 再加上对互联网推广等技术手段的不了解,导致甘肃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很低。 这不仅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而且很难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企业的对接,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3.2 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配送成本高、 速度慢
服务质量一直都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主要指卖家的服务态度、 产品的真实程度以及物流配送的速度, 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来说, 配送成本与速度将直接影响着成交量。 目前,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从订货到送货的时间比较长,且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线下送货的过程中,往往在最后一个物流节点上配送速度是最为缓慢的 [2] 。同时, 甘肃省地域广阔, 尽管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但乡镇分布分散, 道路密度低, 且尚未成立农村物流企业, 快递公司的送货系统仅在县城, 没有覆盖乡村, 使得甘肃省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客户满意度较低, 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此外, 信息技术滞后、 快递网络的不发达,冷链物流的缺失, 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
3.3 农村物流节点较少
甘肃省农村面积较大, 且大多数乡镇区均位于山区, 交通不便, 增加了快递揽货与送货的成本, 致使部分快递公司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增设物流配送、 揽收网点, 对甘肃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极为不利 [3] 。 目前, 通过调查显示, 甘肃省只有邮政开设了乡镇快递网点,但自然村一般都不提供揽件与派送业务; 卖家不得不自己送件, 致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买家自行取件, 使买家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提高农村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 实现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
首先,要提高农村电商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认知程度。例如: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电商平台推广技巧培训, 介绍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电商平台的推广方法,让农村电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最佳的推广方式; 通过引导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 返乡高校毕业生等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扩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也可以通过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使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致富, 进而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 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 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高效联动。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 增加道路覆盖面, 加大道路的密集程度,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利用已建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 提升农村流通信息化和时效性。快递物流企业应尽快探寻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配送体系和生鲜特点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甘肃省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交通运输、 供销、 邮政、 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信息共享, 完善乡村物流快递服务体系。
4.3 增加农村物流节点, 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甘肃省的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较为落后, 导致物流成本比较高, 影响了各大物流公司开设农村物流节点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建立巨大的县级以下末端配送点, 进行全省的物流规划, 通过大面积大范围配送点的设立,保证省内物流快速、 便捷、 安全发展 [4] 。末端配送点的建立,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快递物流中的主体作用和布点广、 覆盖率高的优势, 解决由乡镇到村 “最后一公里” 快递配送瓶颈问题。另一方面, 各乡镇、 村等可以将农村超市建设成物流节点,并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商品的揽收、包装以及信息处理等, 为网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总而言之,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积极解决其在实际运行时遇到的问题, 进而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刘岩.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现代商业, 2016, 13(11):31-32.
关键词: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主要问题
泸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有着在城乡教育、社会稳定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城乡文化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这就是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泸州作为西部城市,在这一问题上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在泸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统筹泸州市城乡文化发展,从而为泸州城市与乡村整体统筹发展做出其贡献。但是,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以便加以解决。
一、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泸州市精神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这也容易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协调。泸州市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着重视城市、忽视农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导致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发展极其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泸州市政府应该坚持遵循党和政府对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泸州地方实际状况,在政策法规制定上加大力度,促进城乡文化统筹及和谐发展。泸州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1、泸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状况。在在改革开放后,泸州市政府紧随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在从所有制形式、行政管理、人事制度、分配机制、领导体制等多层面加大了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其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供给则严重滞后,这也是导致泸州在城乡的文化发展中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以及利益分配等政策法律法规安排极其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泸州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2、泸州市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体现在投入机制上。存在着在城乡文化发展的二元投资体制,这就是文化发展资源多是向城市倾斜,特别是城市不仅在公共文化设施上有很大优势,而且还集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而泸州市的广大农村则存在着文化建设落后,特别是文化资源短缺,随之带来的是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障碍。民间资本多流向城市的文化建设,这也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投资空间大、机会多、报酬率高。
3、泸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得泸州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存在差距。现在存在的基本状况是泸州广大农村还存在着文化消费内容和结构的单一,农村广大农民在各种劳动之后,根本享受不到城市多样化的文化生活。这就造成农民文化生活的单一,而且在很多时候在文化消费上,城乡之间的交流过少,这就造成城乡文化消费水平的两极化。这就需要泸州市要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从而来构建小康社会的高度,这样才能促进泸州市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来促进泸州市和谐社会的建设,缩短城乡发展差距。
4、泸州城乡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在文化投入和发展水平的两极化。经费不足、设施老化、文化机构运转困难、①公共文化资源偏少等现象现在仍然是泸州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主要的文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多少存在于泸州市内,这也是导致泸州市农村与城市在文化发展中存在巨大的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泸州市各级城乡政府而言,在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同重视,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上没有树立重要的意识和理念。而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缩短城乡差距。
二、泸州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泸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城乡二元文化发展现状,使得泸州市城乡文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也就使得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泸州市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要首先从城乡二元文化的历史起源去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当前我国发展道路之上,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就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泸州在城乡发展问题上也脱离这个历史发展的束缚。正是城乡二元体制加大了泸州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落差不断加大,而这种文化发展上的差异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就使得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更加加大,针对于此,需要找到症结所在:
城乡文化差距的根源主要在于经济发展差距。泸州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有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还有着泸州市自身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泸州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还是居于发展中重要位置,相比其他地区,工业化程度还是较低。而且,泸州市的城乡管理制度也是遵照全国城乡管理制度,这就是户籍管理制度,把农村、土地、户口结合起来,同时把城市、就业、社会保障与户口结合起来。其实,城乡存在自中国古代就存在,不过古代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当前存在的状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今的城乡二元化主要就是指工业化之后形成的不同的两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就把普通公民划分为了市民和农民两大群体,这也就使得本已存在的两大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方面差异在逐渐的加大。同时,也使得双方在文化生活等各方面资源的分配和享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城乡文化统筹发展,逐渐实现城乡发展的平衡,改变其不平等性。(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一、开工建设农村公路1500公里,竣工通车1000公里。
农村公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将达到4.2亿元,完成路基1600公里,路面基层1200公里,路面面层650公里。目标完成后,我市除了与未改造省道、哈肇公路、铁通公路的干线公路连接的乡(镇),其余乡(镇)将基本实现由水泥路(油路)连通,65%以上的建制村将实现由水泥路(油路)连通。
存在的主要问题:1、今年对于省确定的我市20*年农村公路建设二批计划,市政府至今未明确是否给予资金补贴,各区、县(市)由于资金补贴政策不确定而无法落实项目计划。2、由于各区、县(市)地方配套资金没有落实到位,影响了部分项目开工建设。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督促各区、县(市)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争取尽快落实资金,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二是根据《质量年活动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对农村公路进行两次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
二、新增、更新公交车辆120。
新增、更新公交车辆161台,完成134%,进一步提高了乘客乘车舒适程度,改善了市民乘车环境。
下一步工作安排:鼓励公交企业自筹资金新增、更新公交车辆。继续筹集资金,加快更新车辆步伐。
三、开辟、调整、延伸公交线路10条。
已完成5条,开辟了335路支线、夜班1路,调整21路、86路由木材街至团结街终点。改造郊区12支1路授予编码370路。通过开辟、调整公交线路,重点解决太平庄区域农民出行和道里、南岗、香坊区百姓夜间出行不便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1、因燃油大幅度上涨,公交企业资金紧张。2、新建小区设施不全。3、松北区域现有道路运输车辆安置问题。
下一步工作安排:针对松北区和市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松北区域内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松北区开辟公交线路进程,并积极推进市区公交线路调整延伸工作。
四、新建乡镇客运站10个。
完成了方正大罗密、五常卫国、兴盛、木兰吉兴4个乡镇客运站基建工程。其它乡镇客运站正在筹建中,已完成全年工作量60%,目标完成后,可以解决30余万农民候车、乘车问题,改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客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客运站建设用地费用大、建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差。2、客运站建成后,后续维护和管理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深化调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场站规模和布局,以确保规划用地等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协调建站当地政府,调动当地政府积极性,为农村客运站建设提供保证。三是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各方资金,鼓励社会办站。
五、开辟延伸客运线路10条。
已开通延寿集资至适中、苗家至延寿、方正至向阳、方正至珠河、方正高楞至西沟林场5条农村客运线路,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占计划50%。目标完成后,能使16个未通车行政村全部通车,客运线路贯通100余个自然屯,受益农民7万余人。年底实现我市城市中心区域以外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运班车,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提前两年完成农村客运通村目标,使农村客运组织结构不断完善。
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客运经济效益低,影响客运企业运营积极性。2、广大农村地区路况差、客流小、效益差,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农村客运业的发展壮大。3、我局从行业管理角度,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经营者发展农村客运。同时,建议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在税收和相关费用上给予农村客运一定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村客运的进一步发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我局将从惠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出发,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二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深入细致的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农村偏远地区群众需求,掌握乡镇、村屯常住与流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第一手资料,科学合理地开辟、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线路,进一步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三是强化监管,优化环境。严格审查经营业户、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防止不符合条件的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进入农村客运市场。抓好源头管理,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保护合法经营者权益。
六、改造危险桥梁100座、1000延长米
危险桥梁开工16座,237延长米,累计完成投资323万元,已完工6座,104延米。年底前将全部完成目标工作任务。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抓紧时间与发改委沟通,尽早确定计划项目,落实市政府补贴资金,以保证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二是督促各区、县(市)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开通10个班次“村娃班车”
已开通郊8城高子至香红小学、365路义发源至友协二校、365路团结村至黎明九校3条郊区公交线路,6个班次。完成60%。为4所中小学校近280名师生提供出行服务。通过开通学生班车,能够使更多的农村娃进城接受教育,促进“农村教育”向城市的“平行”移动,提高教育水平。
八、延长20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服务时间
已完成6条公交线路的首末车时间延时,即365路的二道沟至果园街,郊区5路红旗大街至平房牧养场,217路哈西大街至哈西头道街,210路正黄三屯至东戴家,341路建国公园至水田农场,202路旭东街至靖宇二十道街。
对于剩余14条公交线路的延时工作,现我局通过调研已基本形成延时意见,做出了具体工作安排,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在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公交线路延时服务工作目标。
九、采用质量认证措施,选择驾驶员培训学校4家,推行驾培全行业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
我局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和建议,制定了采用质量认证措施在全行业推行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案。提出了在驾培行业建设技术先进、流程清晰、操作简便、管理科学的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已在哈尔滨市驾校、汇通驾校2家培训学校进行了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实践和运行。完成50%。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在工作流程上设置更加科学、透明和顺畅,充分体现了监督制约的机制;在操作使用上更加人性化,体现了简单、方便的原则。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审核,使车辆、场地、设备设施与培训能力相对应,发票的管理也更加规范。管理系统还加强了锁定功能,对未达到培训学时、没通过结业考试的自动锁定,不进行下一程序。管理系统还具备综合分析汇总功能,一些需要驾培单位人员来回取送的有关表、证、牌,可以在系统中完成,减轻了驾培单位的负担。从而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减轻驾培单位经营成本,推进驾培市场规范化建设,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在试运行中继续就一些工作内容进行完善,吸收具有实用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管理系统进一步成熟。二是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培训步伐,提高使用者的操作能力,充分发挥智能管理系统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
十、全市列养干线公路好路率要达到73%
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完成好路率77.51%,超计划4.5个百分点。
一、时间安排
4月16日-4月22日,镇党委、政府配合各村完成全面自查,并于4月22日上报自查报告。
二、具体内容
重点排查2015年以来,利用扶贫资金实施的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硬化道路的工程质量和项目手续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情况,原始房屋鉴定,施工、竣工验收等程序手续是否完备。重点查看危房改造后的贫困户居住使用和房屋质量情况,是否仍然存在应改未改,改造后原住宅未拆除等情况;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厕所改造是否能够达到使用标准,粪污处理是否有合理渠道,
2.精准扶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工程各项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水质是否达标(分散式供水采取“望、闻、问,尝”四种方式查验是否达标,集中供水工程查验相关水质检测报告,按规定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工程的维护、看护情况,水源井周围的保护情况及村民安全饮水的现状。
3.扶贫资金建设的农村道路、桥梁情况,查看工程的审批、质检、监理、验收等项目手续,相应的资料归档情况,实地查验硬化道路工程质量。
三、任务分工
镇党委、政府成立自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对本辖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硬化道路等民生工程开展全面自查。镇直相关部门成立三个专项督查组,对各村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专项督导组:
第一组负责督导危房改造
第二组负责督导安全饮水
第三组负责督导项目情况
四、核查方式
1.各专项督查组入户核查情况,将情况汇总,于4月22日前,上报镇扶贫办,指导各村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确立整改时限。
2.各督查组原则上在各村完成自查工作后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在督查期间自行安排督查工作进度,督查结束后形或专项督查报告。于4月27日前报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五、工作要求
1.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行业的具体查验方案,明确检查标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对问题多发、易存在风险的方面要着重强调。指导各村落实好本次“回头看”工作,
2.各村、行业部门对本次自查“回头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查真改,真实反映工作情况。能立行立改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组织整改,需要长期坚持的要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人。要建立台账,细化梳理各类问题,实行销号制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坚持问题导向,保证问题整改到位,防上发生反弹。
3.层层压实责任,工次查验整改结果需村级书记、第一书记签字背书,对虚假整改、欺行了事的相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调研组各位领导: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现将××交通突破性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建议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交通现状
××县北依秦岭山麓,南接巴山,汉江由西向东依城而过,××交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交通主要依靠汉江航运,上通汉中,下经××达*有新旧两条子午道通关中。民国时始建汉白公路、解放后进行改造,并相继新建西万公路,××公路和部分地方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上*发展战略,先后建成*二级公路70余公里,新修改造*三级公路60公里,铺设*通乡油路74公里,新修大中型桥梁(仅指地方道路上)22座计1740延米,建成便民桥80座,新修村道800余公里,完成*县火车站进站路及站前广场改造,建设1个二级客运站,2个农村客运站和*4个招呼站等多项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326.87公里,99%的行政村通公路,全县公路普及率87公里/10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出境公路二级化,通镇公路黑色化目标。*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将彻底改变我县外出大通道,公路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建设发展更是刻不容缓,由于投资体制和实际条件的限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少,地方财力拮据,农民底子薄,按照现行的交通建设投资政策,无法使农村交通得以迅速发展;二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上级无投入,造成重建轻养的现实问题;三是交通建设投资管理环节多,层层肢解、占用,降低了补助标准;四是交通建设需求火工材料量大、分散、时间跨度长,无法按照要求每个项目建设专用保管室,同时也占用了仅有的建设资金等。
三、突破性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目标和建议
按照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规划,围绕*发展战略和“畅通公路出口,提高道路等级,完善路网体系”的建设思路,力争达到“出境高速化、境内国道二级化,县乡干道黑色化,村级道路砂石化,桥涵挡护配套化,重点村道黑色化,进出口通道多元化”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按照我县建设规划,将建成境内*高速公路43.1公里,*二级公路改造11公里,三级公路改造铺油96.9公里,新建、改造通乡、出境公路150公里,改造重点村道40条490公里,建设大、中型桥梁33座、小桥109座,建成*沿江码头7处,公路建设共计投资34.28亿元。
为进一步加快陕南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使交通取得突破性发展,我局建议:一是提高交通建设投资补助标准。我县属省贫县,但不属国贫县,交通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同时,我县地处秦巴腹地,山大沟深,公路修建难度大,特别是现在解决通路的地方,大都是多年没有啃下的“硬骨头”,工程艰巨,造价高,投资需求大。目前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地方自筹、省上补助的办法,这是发挥几方面积极性,也是加快农村公路的有效途径,但从我县来讲,经济落后,贫困面大,财政拮据,自筹能力极其有限,只能依靠上级补助搞建设。二是建议提高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补助标准,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养护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困难。提高财政对农村公路投资水平,引导社会各方支持,多渠道筹措农村公路资金,是缓解农村公路发展资金困难的基本出路,也是逐步建立规范稳定的农村公路投资和养护机制的根本所在,地方自筹资金无能力落实,对山区、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建议加大对山区农村公路养护的投资,增强贫困山区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三是建议交通建设资金投入直接由省到县,减少中间环节。目前建设资金由省到市再到县,本来每个工程项目上级补助极为有限,层层肢解资金,实际到县用于单项工程建设的资金更少,地方财力有限,地方自筹只能通过减免地方有关公路建设税费、占用土地调整、低标准拆迁或无偿拆迁等形式的间接投资,无直接投入资金,这即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难以满足公路建设的资金需求。在自筹资金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减少工程量或降低项目建设标准的办法,如保证数量,质量就很难保证,要保证质量和数量,公路建设负债又成为突出问题,由于负债压力和担心引发不稳定因素,也造成长时间无法兑现建设资金的矛盾和想修路而又怕修路思想,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更不利于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四是对公路建设的火工材料的安全管理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实际,按照火工材料安全管理的条款就近安排,不能每个工程都需建设一个专用火工材料管理库,不到一年又得拆除,使用率低,浪费大,挤占了建设资金。
“公路通、百业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保障资金到位,才能促进交通建设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各行各业的全面进步。
关键字:成都市;农村地区;交通设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交通是地区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于近日就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同时不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按照“东 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使我市农村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品位不断提升。
(一)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农村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 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农村交通的瓶颈问题。
(二)交通整治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我市周边农村地区规模的扩大和村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交通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交通秩序,带来了诸多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地区形象。为此,今年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
二、当前我市农村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周边农村地区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首先是道路网络不完善,也没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车辆随处乱停乱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 0.85‰,与全国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极少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安全系数不高。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
由于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运营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周边农民乘车困难。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村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部分公交车的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公交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
(三)进一步提高农村交通教育管理水平
实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农村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勤务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如每家每户,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村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车事件进行爆光,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增强交通宣传教育的效果。
(四)道路拥堵解决措施
日益增多的机动车使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拥堵不堪,使环境空气质量降低、环境恶劣、污染严重。所以,控制机动车数量是目前最关键的,我们不能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 措施1:限制购买机动车。如今,无论是车管所还是车管所的便民服务点,排队等待的人数全面井喷。据估计,成都市周边农民购车量持续上升,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拟定出了以下限购方案:1、提高车价。随着车价的猛涨,许多购车村民都会因车价高而取消买车念头,出行将选择公交车。2、限定村民拿到驾照后几年后才可购车。这个提议虽暂时缓解交通 堵塞,但从长远角度上看,地区的轿车量仍在逐渐上涨。 措施2:修建道路时扩宽路面。近年来,交通堵塞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车辆增多,道路过窄是原因之一。但若扩宽了公路,将解决无法错开大型货车等情况,也大大的增加了道路安全系数。
一、农村道路建设的意义
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民生工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符合新时代主流的要求,也是党的十三中全会的具体要求。农村道路的建设,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直接可以为农民造福,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更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石。
首先,农村道路建设的好,有利于农村走向现代化,走向小康社会建设,刺激发展非农业项目。减少前往大城市打工的人口流失,激发农民创业致富的想法,增加农民近距离的就业机会,更有利于农村家庭的正常和谐发展,减少孤寡老人和无助留守儿童的存在。
最后,建设并完善农村道路,可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大化的保证城乡物资流通,提高其生活水平的质量。
二、当前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村级公路修建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农村道路建设中“村村通”工程使大部分村庄的泥路变成了水泥地面,既整齐又好走,原来绿化树成荫的村庄小镇逐渐被水泥所覆盖,道路的建设同步伴随农民房屋的改建和拆迁。村庄内部许多的树木和植被被清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新房和废墟。村外很多田园耕地因道路建设而被破坏,每逢夏天,街道上纳凉的景观也消失不见,只剩下光秀秀的路面。即便是再建设支出由绿化存在,可最终却是偏离了广大农村人的生活习惯。
2.村级公路修建标准不统一,质量令人担忧。村级公路的建设一般都是本地施工,并无专业设备仪器用于建设中,修建之后,车辆行驶中颇感颠簸,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此外,村级公路建设缺乏规划,路面比较狭窄可不适合打车同行,且经常有超载车辆穿行,导致路面被损严重。这一情况在村级公路的修建中最为明显和突出。
3.农村道路建设后期修缮严重缺乏。(1)重建轻养现象严重,建养关系不协调。不少地方存在以建代养,甚至只建不养的现象。(2)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资金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正常的养护需求。(3)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体系不完善,大量的乡村公路缺管少养,只能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组织沿线居民进行简单的季节性或临时养护。(4)养护技术水平低下,扫帚、铁锨扔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工艺粗放、设备简陋,养护质量难以保证。(5)养护管理的行政法规、技术标准不健全等。
4.资金不足。我国尚待建设的农村道路数量众多,所需投入基数也较大。农村道路建设所需的资金是仅靠国家补助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筹集无非是以下几种:国家政府补助一部分资金,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一部分,建筑工程对承包一部分,而大部分的资金则需要农民自身承担。但是,我国农村常驻人口流失严重,大多选择外出劳工,导致资金筹集困难,靠国家补助仅是杯水车薪,许多道路工程对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
5.缺乏管理。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管理而是出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是我国大部分农村道路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农村道路建设监管办公室只有少数城乡政府有设立,保留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人力外,其他城乡政府都没有设立必要的管理机制。严重缺乏规范的管理。在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缺乏对道路建设进行监管的执行者,很难以保证建设出来的道路质量。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不说更是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资金浪费。甚至有些农村道路建设好以后,不懂的也没有资金对道路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降低了道路实用的寿命,对必要的经济联系沟通造成阻碍,不利于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的相应对策
1.建立健全道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公路道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规范安全生产的程序和管理。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与方针。
1.1道路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培养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负责监理道路施工现场相应的安全管理。起到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应该做到每天都进行检查“日毕日清”。
1.2按照不同的岗位和权力或者职责,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签订安全管理和生产的责任书,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扫除安全管理的死角,待证上岗。
1.3建立约束领导部门有效进行安全管理机制。将安全生产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与领导的提升和奖罚挂钩,遇到事故发生,直接追究责任人的领导管理不力的责任,并按照有关法纪,根据情节的轻重缓急,进行严肃的追究处理。有法可循。违法必究。是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
2.完善筹集资金方案。要进行农村道路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的筹集。只有解决了资金困难,才能保证农村道路的建设顺利进行下去。首先农村自己应成立相应的农民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在政府与闲散农民之间形成一条纽带。由于国家政府机构与农民阶层缺乏联系,农民或多或少在建设过程中有欺瞒,再加上政府无法切实了解到农民的所想所需求,导致于国家拨下来的补助资金远多余农村农民实际收到的资金,导致补助资金沉淀。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成员必须有良好的诚信,不能两头欺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向国家上报,拟定真实的资金补助方案。这样以来,使农民有了组织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方向,建设起农村道路来更省心省力。还可以加强对农村农民贷款的宣传力度,在政策上鼓励并支持银行贷款给农民。同时,农村内部也需要加大监察,确保可以定期定量的还款。对于有困难不能及时还款的个人,需给其帮助,保证其信用度,只有大量良好的前期投入,才会有更好地后期回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在质量上,各级政府应加大监督和评审力度,严把质量关。村级公路建设是涉及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道路的建设既要满足当前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有长远规划,满足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所以在道路修建的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把质量放在村级公路建设的首要地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道路的固化质量以及道路的宽度和路面的平整程度。所以,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政策性的诱导,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建设质量的把握。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它的质量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来予以保证。最好是把村级公路的养护纳入到当地公路维护系统之中,这样便于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监管。
4.明确农村道路养护主体,增加护养人员和设备。政府成立农村道路护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决定、协调和解决农村公路保养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农村公路保养的各项工作,制定保养管理政策和规范,协调处理保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总结交流经验,收集、整理和反馈保养信息。同时增加适当的保养所需的设备。
5.建立农村道路养护制度。农村道路养护质量管理工作应达到:路基边坡稳定,路肩整洁,排水畅通;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构造物,桥涵等结构完好,大、中修工程完成较好;沿线设施完善,无侵占,破坏道路现象。在道路养护过程中,县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主要工作有:组织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监督乡村人民政府的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负责协调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用地、取料等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