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范文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0:44: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也随着迅猛发展。作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它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形象、城市个性特征、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的体现。城市道路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影响到人们出行是否便利,同时还与城市的诸多其他方面紧密相连,例如城市的给水、排水、供热、燃气,以及绿化、照明等等,由此可见城市道路设计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道路建设的相关设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设出完美的道路工程,使其不仅能够很好地应对当前的各种要求,更能较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就好像是城市的骨架和命脉,支撑着整个城市的提升和发展。而城市道路设计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标准和水平。城市交通的基础是道路,城市道路不仅影响受运输物流载体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而且也是创造良好舒适的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现代化高水平道路建设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展。作为一个强大的系统,道路设计涉及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的铺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必须确保合理化方案的设计,才能使其在未来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城市道路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问题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最常见的一种节点形式,包括无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有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环型平面交叉口等几种类型,它们对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平面交叉口的线形与纵断面。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线形宜采用直线并尽量正交,道路中线的交角应不小于45度;两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坡度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度应作相应的调整;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困难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3%,桥梁引道处应尽量避免设置平面交叉口。2.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通畅,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等因素,合理确定交叉口设计标高。

(二)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不合理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飞跃发展,如何合理设置指路标志和其在道路系统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而有些设计人员不遵守设计的要求,不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勘测,这就造成城市道路指路标的设置不合理。

(三)设计使用文件深度不足。

这类问题大约占总数的25%,常见的该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交叉口竖向设计图,缺雨水口、检查井周围混凝土质路面加固相关设计图、缺挡土墙纵断面等方面。类似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各设计单位在管理以及单位规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设计人员对于相同的一个项目会有自己的一份理解,同时每个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以及责任心也是不同的。但是工程方面的语言永远是相通的,不论设计文件时发生任何问题,存在任何困难,都要表达清楚设计文件中所要体现的主体问题,以此来满足施工时的需要。

(四)市政道路规划缺乏合理性

道路的整体格局对整个城市的交通也同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格局设计的不合理会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效率严重下降。整体格局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的道路以及与道路有关的因素绿化、景观等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就当今城市整体格局规划设计分析,有很多城市过分注重道路工程的指导,只能看到局部交通却忽略了城市整体交通的格局设计,导致道路之间的跨度缺乏科学性的设计,对整个城市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线性分配及坡度等方面的规划上也缺乏周全的思考,降低了设计道理的实际意义

三、城市道路设计的改进意见

(一)科学规划道路的干道分配和坡度

提升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科学性,首先要科学地规划主干道和支干道的数量、位置。基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道路时,都过度重视主干道或立交桥,并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其中,却不够重视支干道,甚至因为在主干道的建设或在立交桥的建设中过度投资而压缩支干道的数量或降低质量,以弥补资金缺口。这样做使得道路网络体系变得不再完整,加大了支干道的交通压力,造成拥堵等情况,严重背离了科学设计的理念。因此,要想提升城市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就要有大局意识,不可忽略支干道在交通网络中的作用,要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中主、支干道的配比。另外,还要科学规划道路的坡度,这对道路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道路断面和道路布局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对于限速较高、车流密集的道路,一定要将坡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停顿或视线干扰;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道路,可以适当降低其平顺度,尽量贴合地形以降低工程成本。

(二)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已成当务之急。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使道路绿化更好发挥绿化功能,协调道路绿化与相关市政设施的关系,利于行车安全,有必要统一技术规定,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

(三)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人员是设计的核心,人员素质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设计人员素质的控制,这样就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也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因为,设计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人员之一,其对于整个工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选用懂得设计技术同时也熟知管理学基本理论的人员来担任工程的设计工作。

(四)重点关注市政道路节点设计

首先,应根据道路节点的功能对节点的设计进行分类,主要针对交叉口车辆流向进行分类,如果,在交叉口通过的车辆状态是高速、通畅、连续的,那么我们必须再对其节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其次,市政道路节点设计要有针对性的原则,尤其是对于一些交通比较拥挤的交叉口,必须做好全面的考虑,并且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不同进行设计,其中有很多地区处在地震高发区、多雨期等,因此,在设计节点时,也要考虑到发生自然灾害对交叉口的交通造成的影响,做好城市道路节点设计的综合性分析,将通过的车流量作为主要参考数据;最后,要注意城市道路节点设计的节约性,节点设计是一项大工程,对整个城市交通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本着节约的原则,要以人力、财力、物力等最少的资源投入量,来完善对整个城市各个节点的设计工作。

(五)坚持“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理念之一。科学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要想实现“以人文本”的城市道路设计,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解决噪声和车辆尾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合理设置隔离带,做好道路两旁的绿化工作。在选取交通干道位置时,不宜离居民区过近。2.按照空间功能划分道路空间――步行区域、自行车区域、公共设施区域、公共交通区域、机动车区域和其他区域,使空间的划分更符合系统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同时,要严格规范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和分布,保证残疾人可以安全出行。

结束语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文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从施工图审查中发现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找出了目前我国该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希望可以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相关行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晓敏.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09.

[2]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2003.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特色;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其建设水平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城市道路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城市道路设计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乃至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城市道路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对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1 道路线形设计

城市道路的性能以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道路线形设计的影响。一般来说,优秀的道路线形设计,在确保城市交通通畅以及安全的同时也兼顾了道路两边的自然景观,使二者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司机和乘客在道路上能够保持心情愉悦,减少驾驶和乘车的疲劳和乏味。道路线形设计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交通的安全因素,其次就是道路景观,应该确保主干道尽量减少弯道,从而保证较好的通过性,而对于非主干道路可以使用比较舒缓的曲线,使道路两边的城市景观不断的发生变化,减少乘车过程当中由于单一的景观而造成的枯燥和疲劳,可以有效的防治司机因为长期驾驶而造成的疲劳,确保交通的安全。

2 道路特色设计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的考察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使道路在设计风格上能够融入当地的景观环境之中,而不会出现突兀和不协调的感觉,使城市道路能够反映城市的特色,突出城市的个性,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市道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兼顾其原本的交通运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生活性以及游览性。

3 道路横断面设计

3.1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

一幅路是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应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

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近年来随着自行车流量的逐年减少和机动车流量的迅速增加,机非混行的影响已很微弱,取消了自行车道(即不划线方式)的两幅路将逐渐成为城市采用最为广泛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三幅路是在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随着自行车的减少与消亡,其原本机非互不影响的最大优势已成为过去,而且其利用分隔带单独建设的自行车道对道路用地的资源浪费和机动车道的拓宽处理方式也成为道路横断面改造的首要问题。

四幅路是在三幅路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但与三幅路的原因相同,四幅路不再适合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最终将被两幅路所取代。

3.2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

第一,充分坚持以为为本,在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当中本着对人的关注来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以及其它的城市景观进行考察,使设计能够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使二者能够协调共存,防止出现不和谐的情况。

第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将交通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在此基础之上确保交通畅通。尽可能的将行人和车辆进行分离,保护行人的安全,防止行人对车辆的干扰,可以使车辆畅通无阻。

第三,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考虑路线的实际情况,了解各种管道、线缆的埋设情况,尽可能的避开地下有埋设物的路线,防止对各种管道合适和线缆造成破坏。

第四,大力发展公交事业,保证公交畅通,从而方便人们出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量,缓解交通压力。在此基础之上,为小汽车的畅通提供便利。在道路的重要设置隔离带,确保自行车过马路的安全。

第五,做好道路两边绿化带的绿化工作,尽可能的提高绿化率。通过绿化带的设立可以有效的减少噪音和灰尘,同时也可以缓解司机驾驶疲劳。

4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面

4.1 交通性道路

交通性道路主要是为了确保车行畅通无阻,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以简洁明快为主。在一些特殊的地段之前应该提前设置一定的交通标志,使司机能够及时的发现提示,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整个道路的设计应该充分的突出其使用性能,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

4.2 生活性街道

生活性道路中行人以及非机动车的数量比较多,为了确保其安全,可以将路线设计成多弯道,使进入的机动车需要降低速度,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减少机动车的数量,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同时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来说,弯曲的道路更适合欣赏两边的景观,更具情趣。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产生不应进入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和前行。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

5 道路设施设计方面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 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

篇3

关键字: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城市“骨骼”及“动脉”的城市道路,它一方面决定着城市发展的物理布局,另一方面负责源源不断地输送城市发展所必需的物资与能源,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适应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规划前瞻性不足,制约城市道路的建设标准

在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升温,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同时配套建设了很多的城市道路,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流动性也在增大,对交通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重点线路和区域的交通经常在上下班高峰期和重要节日期间出现拥堵现象,这一方面原因是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加重了公共交通的压力,但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规划的前瞻性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城市道路带来的交通问题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

2、投资渠道单一,制约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护水平

资金匮乏是市政道路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可以解决项目范围内城市次干路及支路的建设资金,但绝大部分的城市道路建设与管护资金仍需要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来解决。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道路的建设必需的大量资金已成为各级财政的严重负担。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管理体制都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运行,城市道路的建设往往是已经是在刻不容缓的情况下,才会由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项目的建设,而市政养护部门每年计划安排的资金往往只够用于日常规模的维护,无法对超期服役的城市道路进行翻建,导致大量的城市道路超负荷运行,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

3、管理不到位,制约城市道路功能的完全发挥

城市的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城市道路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受配套管线建设的影响,需要不断破路及恢复,造成道路质量缺陷;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机动车道设置的不合理,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的建设不配套,也易使道路的通行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对道路停车管理的人性化和合理化,同样对交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有效引导公共交通的使用

当前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私家轿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而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由于主干道密度低、距离远,已经不能满足私家轿车对于道路的需求。我国提倡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大都以公交或自行车为主,但是城市中的公交要么是在一些重点路线由于容量不够,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要么是是由于路线设置不合理,造成出行的不便,使居民依旧倾向于使用私家车出行。此外,对于选择自行车的出行方式,则易受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占用的影响,被迫与机动车混行,大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安全隐患。

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城市的定位与规划先行,前瞻性地对城市道路网进行规划

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城市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而城市规划则肩负着塑造城市性格与灵魂并指导城市建设的重任。为避免城市道路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必须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经验,前瞻、科学、合理地对城市路网进行规划,预留足够的拓展空间,才能正确地指导城市道路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保驾护航。

2、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而仅仅依靠地方财政往往无法满足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需要。借鉴“资本运营城市”的理念,只有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护转变成市场行为,才有效地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资金。对于城市道路,也可以像供水、供热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一样,探讨建立行业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合资、独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3、坚持高标准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城市道路功能的实现

城市道路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通功能,此外还担负着城市分区,展现城市风貌及防灾救灾等功能,而城市道路功能的实现,直接取决于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城市道路的设计方面,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路幅、平面交叉、立体交叉、通行能力、雨水排水、景观绿化、照明及交通设施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协调道路红线范围内下设的各种市政管线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避免出现掘路施工的现象,影响道路的整体使用寿命。

城市道路施工的过程是道路实体形成的过程,而施工质量决定了城市道路最终功能的实现,因此城市道路项目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在前期手续办理方面项目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监理及配合跟踪审计等;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施工组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在机械配套、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好协调和控制,尤其重点控制道路下设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如地下管线的基底处理,回填土质量等,确保为道路结构层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从根本上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

提高城市道路设施的经营意识与道路管理水平

城市道路通常是作为国有资产,建成后移交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由其在职责范围内对道路进行必要的养护和管理。由于缺乏竞争,城市道路的管理者往往缺乏“经营”意识。随着现在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运作的不断成熟,可以探讨“管理委员会+主体开发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组建具有政府背景,能够贯彻政府意图,实力强大的主体开发企业,由主体企业代表政府进行投融资,实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合作格局,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服务职能与区域开发建设工作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可持续的科学化运营管理体系,利用企业的运营活力,使城市公用资产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合区域公交体系的建设,强化道路的公共交通职能

高效城市公交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高标准的公交整体规划,以及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城市公交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在设计、建设和管理阶段都要优先考虑公共交通的必要设施。如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道路断面形式、配套设计公交首末站、停靠站、人行天桥、交通岛等附属设施,为城市道路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设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的硬质隔离、合理规划公交专用通道、缩短公交发车间隔、强调公交优先等管理手段,可以加强非机动车的行驶安全、提高公交的运输效率,有效引导城市居民的绿化出行,提高城市道路的公共服务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问题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一些发达国家也进行了许多有效地改革,我们应该立足国内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放眼全球的最新经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努力做好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严正.中国城市问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Abstrac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is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e good and important channels, and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e of the increasingly in recent years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henzhen area in recent years mor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ia work study from participation in time, object, cont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are working suggestio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ia for road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关于城市道路噪声的环保投诉已逐年增加,新建市政道路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时有居民阻扰施工、上访等现象发生。而环评可以作为预防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管理手段,与其较为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密不可分。一个好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成为政府与市民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且重要的渠道之一。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颁发,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方法为仅规定了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方法与要求。而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其环评公众参与也不能一而概之。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近年来多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研究,试图在该暂行办法的框架内,探索一种在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中,更切乎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评公众参与办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1 城市道路建设特点

1.1 选线方案少

与城市之间的城际公路各等级公路不一样,城市道路的建设受用地限制,其走向一般在规划阶段已经确定,可供另行选线的方案往往很少。若规划阶段未能有效规划好城市道路与居住区、学校等声环境敏感目标的位置关系,对后续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将带来较大的压力。

1.2 与敏感点距离近

同样是受道路建设用地限制,各道路红线往往与居住区、医院、学校等敏感保护目标用地红线重合,造成道路与敏感点距离很近的状况。

1.3 公众心态矛盾

城市道路两侧敏感点的公众,往往具有明显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道路尽快建设,且与本区域沟通越顺畅愈好;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道路离自家太近,以免交通噪声影响到自己。因此,紧邻道路两侧的敏感点公众,可能对道路的建设有一种排斥感,而非紧邻道路两侧的敏感点公众,则一般赞同道路的建设。

2 公众参与建议

2.1 参与时机

城市道路建设很多情况下是按需而建,其建设具有很大的目的性,就是为了解决部分路段的拥堵问题。该类道路往往会在民间经过一番讨论,最后由城市道路建设主管部门提出设计建设申请。此时,道路的走向、标准、规模已基本确定,方才开始委托环评工作。

环评介入时间较晚,为了充分的征询沿线工作意见。受委托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将拟建道路的基本情况进行公告。

2.2 参与对象

正如前面所说,道路沿线第一排居民受道路的环境影响最大。因此,公众参与公示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网络、媒体公示等,还应进行敏感点现场公示公告。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需全部张贴公示公告。

非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张贴。

2.3 公示内容

城市内居民教育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第一次公示内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 28号)的要求进行后,其内的信息往往不能满足公众对项目情况的深度了解需求。因此,公示内必须标明进一步索取更多资料的获取方式,而可以公开的内容,应事先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

第二次公示应在报告主要结论出来之前进行,比《暂行办法》稍早。这样是为了留更多的时间给公众进行讨论。第二次公示张贴的敏感点,不应少于第一次公示时。在第二次公示时,可于沿线小区管理处、业委会、社区工作站、学校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等敏感点处,预留部分公众参与调查问卷,供公众填写。

2.4其他建议

问卷调查是直接与公众进行交流的好时机。为取得更佳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公众参与最好由建设单位主导,环评单位及设计单位作为重要参与者,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

2、在调查问卷发放前,根据各敏感点人口分布情况,按比例发放调查问卷至各敏感点。各调查问卷应统一编号,有助于后期的统计。

3、对于部分敏感点,其参与的公众数量可能大于发放调查问卷的数量。此时,应提供调查问卷模板,供其复印。复印的调查问卷,不应统计为有效问卷。但应在环评报告中如实描述,并作为附件,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供其审批时参考。

4、部分项目的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公众不愿意填写调查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该类问题应如实记录至环评报告内,但环评单位应取得相关凭证,表明曾组织过该类工作。该类凭证一般有小区门卫放行条等。

5、公众参与热情较高的项目,一般为公众反对意见较多的项目。该类项目应不限于调查问卷一种形式进行,还可以通过座谈会等形式,由建设单位、地方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环评单位、公众代表共同参与,最大限度的解答公众疑惑以及其关心的问题。

6、对于持反对意见的公众,应全部进行回访,回访形式不限于电话、当面沟通,可再次设计相关表格供其填写,也可复印原来的问卷,在电话回访中直接记录回访时反对者的意见,并与其他公众问卷一起作为附件。所有反对理由应如实记录,第一时间交建设单位,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7、对于公众参与意愿较低的项目,笔者认为仍应如实记录,而非为了达到所谓的份数,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额外组织。亦可避免压力之下,部分单位对公众参与工作进行造假。

3 结语

在城市土地利用日益紧张的今天,城市道路建设逐渐呈现出的典型“厌恶型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特点。环评工作的开展,应紧扣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才能在公众参与工作中,体现沟通桥梁的作用。

总体而言,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多种途径,提供良好的政府、社会沟通平台,如实记录相关利益方的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邵道萍.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 兰州学刊, 2006, (02)

[2] 王孝华.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2)

[3] 张尚斌.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 甘肃科技, 2009, (12)

[4] 贺文博, 常芝英.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19)

[5] 金相灿, 倪栋, 王圣瑞, 何连生, 孟宪洋.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初步研究[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09, (02)

[6] 李勇, 班福忱, 蔡苏兰. 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7] 李风云.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题浅议[J]. 科技资讯, 2008, (27)

[8] 余秀娟, 肖攀.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9)

[9] 幸红.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04)

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对策

1.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性

道路就像是城市的命脉,道路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的进行,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水准和层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道路的设计涉及到运输、公共设备敷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因此要保证设计方案的最合理化,才能在日后的建设过程中事半功倍。

2.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经济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城市道路建设不只是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在相同条件下使工程施工造价尽量降低,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参考交通流量及性质等不同特点,对城市道路现状及公共设施布局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地形实际情况对线路与断面型式进行合理选取,在保证较高车速的同时还要确保具有较大交通量的主干路通行顺畅。而部分道路由于对交通具有集散作用,可降低一定标准,使工程投资成本得到明显节约。

2.2环保性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各大城市不断出现环境质量日益降低、交通日益产生拥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采取诸如道路采用降噪路面、将隔音屏加装至桥梁等重要位置及在道路两侧增加绿化面积等较为适宜有效的环保措施,才能明显降低道路对环境产生的各种污染。

3.当前城市道路设计的常见问题

3.1道路规划不科学

城市道路规划与交通安全存在直接的关系,城市道路规划应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如:人口、城市交通量等等,为道路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非机动车的数量非常多,再加上机动车日益上涨的交通量,道路规划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实际城市道路规划严重缺乏科学性,不能满足路面交通的需求,同时由于道路规划不科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非常多,而降低了道路规划的效益性。

3.2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越来越多。但是,道路设计中也伴有一些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非常容易造成道路交通的堵塞。例如,在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中由于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设计,设计缺乏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能力,而引起交叉通堵塞。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道路设计中,缺乏对道路交叉口的车道线、红线等设计,城市道路设计有着一定的规范标准,而有很多道路设计的车道线和红线却与道路设计规范不符,尤其是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导致城市交叉口的车辆通行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造成对其他路段甚至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力的下降。另外,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一旦出现阻塞现象,再加上过往行人,使得城市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也大打折扣,道路设计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也会导致城市道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偏低。

3.3城市道路缺少生态、低碳的绿色出行环境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数量成倍增长,以广东某城市为例,2010年,该市机动车保有量净增57000辆;2011年,机动车保有量净增103000辆;截至2012年5月,机动车保有量净增59373辆,机车总量已逼近50万辆。由此可见,机动车保有量净增均是成倍增长。各大城市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道路建设也随着交通量饱和迅速扩容。道路建设一味追求“平、直、宽”,道路建设范围内大量的动迁、原有绿化植被的砍伐以及大填大挖造成地形变化,都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这就需要道路的后期设计在兼顾道路通达性的同时,还应注重保持生态环境,满足绿色低碳出行的需求。

3.4交叉口设计不合理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规划的一项重点,部分城市道路规划中的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干扰道路周围的环境。例如:某城市规划道路交叉口时,未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了道路所处的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浪费物资,该城市交叉口的周期内,铺路与挖坑同时进行,缺乏合理的规划,促使路面出现多处损伤,最终该道路交叉口施工超出方案规定的日期,引发延期风险。

4.改进城市道路设计的建议

4.1科学的进行车道数的设计

在车道数较多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良好的交通组织,很容易出现车辆超车、违规停车等现象,使道路的行驶通畅度下降,同时还会导致交通过分集中,加重交叉口的负荷,引起交通混乱。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同向车道而言,如果靠路中心线的车道通行能力为1,从左到右其他车道的通行能力分别为0.9、0.8~0.9、0.7~0.8。由此可见,增加车道数也无法改变道路的通行能力,盲目的拓宽不仅增大了交通的负荷,也无法有效的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根据以往经验和对我国城市道路的数据调查可以得知,城市主干道的双向机动车车道数最好不要超过8条,如果增加了车道数也无法改变交通混乱的现象,则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网、修建平行道路、调整交通组织、合理改善城市布局等方法来疏通城市交通,使道路负荷得以降低。

4.2科学的设计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

虽然城市中私家车和公交汽车日益增多,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采用步行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作为出行方式。在当前的道路设计中往往忽略了对这部分群体的出行考量,使得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交通情况,无法切实的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也使得这部分群体养成了不看红绿灯和指示,随意穿行的现象,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因此,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也应是道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到其对于交通的影响。

4.3体现城市生态环保的道路设计

由车辆增长产生的蝴蝶效应体现在汽车产生的尾气、噪声给市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道路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道路设计时可以利用播种一定面积的草坪、种植可吸收尾气的植被、路灯或灯杆上安装消音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物链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在新科技新能源的运用上,有章可循,根据实际情况做到节能环保,例如,在风能光能充裕地区利用风电能解决城市道路照明。很多城市就适时提出,新建道路等级为主干路的市政道路两侧,应设置不小于50m的街坊绿地,这就是提升市民居住质量,创造美化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

4.4合理的对交叉路口进行设计

在对交叉路口进行设计的时候,应采用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认识到交叉路口的合理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合理的对左右转弯车道的宽度进行设计,尽量将转弯的交通流在进入交叉路口前从直行的交通流中分离出来,减少直行车辆在交叉口的不必要的时间,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其次,应增加减速车道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5.结语

道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它涉及并影响到道路的各个方面。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从而确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提高

1.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特点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改变了以往自筹、自管的运营体制及工程指挥部直接管理的落后模式,实现了以市政规划管理部门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广泛的工程建设实践中,我们看到了集中管理、短期会战的优势,同时,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长期受以往自建、自管模式的深远影响,因而逐步显现了质量管理建设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市政道路工程的项目开展往往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了减少项目投资成本,对施工工期的严格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因而一些项目管理者将工期提前作为检验工程建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却忽视了工程项目本身的质量控制,使施工计划安排缺乏系统性与周密性。同时,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市政道路建设常常会在繁华路段、交通枢纽路段或拆迁工程量大的地段展开作业,其施工场地的狭小也增加了工程进度控制的难度,使高质量建设变得难上加难。在实际施工中,城市道路建设常常会遭遇各类管线的阻碍,如供热、供水、煤气、通信管线等。而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施工人员对管线布局掌握的有限使盲目施工等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既阻碍了施工工期,又造成了资源建设的极度浪费。

2.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

2.1采取有效的预防、施工管理措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将造成市政道路工程的全盘皆输。因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我们应毫无松懈的构建完善的事故预防管理体系,依据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全面的预期,并制定出风险评估体系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施工人员提供完备的质量建设依据。在质量管理中一旦发现偷工减料、质量建设差的工程时应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不合格的施工队予以清理或替换。当然在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上我们要本着来源于实际的原则,即不过低要求、又不过格,应根据具体的问题做细化、分阶段的制定目标并逐一击破。

例如,在铺筑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前期,我们首先应对其下承层的质量做必要的检测,合格后便可在路缘与混合沥青的接触面涂抹粘结油,为水泥混凝土材质路面加铺改性沥青层面,同时注意对破损路面的修补、填坑、补充裂缝,注意表面的平整与摊铺前的必要清洁。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则采用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的方式。在路基的碾压处理环节,我们应采用分层碾压、预留台阶的碾压方式,从路基量边向中间逐步碾压并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先慢后快的频率进行夯实碾压,同时严格控制碾压的次数,使压实度在合理的含水量控制下达到既定标准。

2.2完善材料检查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监控

工程施工材料好坏、适用施工环境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我们应牢固树立质量建设与材料控制紧密相关的管理观念,加大对施工材料的性能控制,完善各项检查环节,使之强化工程建设使用寿命,发挥施工建设的最大服务价值。在道路施工中,道路及其附属结构的养护和畅通十分必要。众所周知,市政道路在城市的交通服务中,长期受恶劣环境的侵袭、暴风雪的考验、烈日的考晒,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更是要饱经风霜。因此,为提高道路施工的防变、抗变能力,我们必须贯穿始终的在施工原材料上做严格的把关,完善材料检查、抽样、复试的严密环节,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严格予以取缔,切断供货源,在严格控制材料进场的环节中使优质的工程建设最大限度的造福于人类。

2.3严格实施现场质量跟踪的完备质量监控体系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每个施工项目建设的宗旨,市政道路工程也不例外,为了能最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施工状况、建设质量,我们只有严格的实施现场质量跟踪,对一切检查工作都做到亲力亲为、深入实地的开展死角检查才能及时的发现施工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与安全隐患,从而避免质量建设不完善造成的更大损失。在现场质量跟踪时,我们还应对发现的问题做好及时的记录与汇总,跟进问题施工的解决进展,重点检查混凝土的砂石料、水量是否合乎标准、钢筋的焊接是否牢固、绑扎的长度是否达到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紧密牢靠,并实施合理的阶段工程改进质量验收。在规范的质量监控中,我们还应考察承担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单位是否取得相关的资质认证,并能依据证书的许可职能进行承揽工程施工,同时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合同进行规范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设计、更不得偷工减料,依据施工实践发现设计偏差时则应上报市政单位管理部门审批并听取修改意见。对检查优秀的施工部门给予坚定明确的肯定与鼓励,而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程建设则限期整改并做出相应的处罚,从而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不再发生于道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中。

3.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使我们看到了市场竞争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我们认清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市政部门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强化市政工程的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强化项目质量控制,构建质量监控管理体制,履行现场跟踪的职责,才能最终使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成为城市健康发展中的亮点。

篇7

【关键词】社火舞蹈民俗文化旅游

社火活动最源于先民对土地神和火神崇拜。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和祭礼过程叫做社。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们对于土地能长出养活人的庄稼五谷这一现象产生恐惧进而感激以至于顶礼膜拜的时候,便产生了社火活动的原始形式――社祭。顾颉刚先生认为社为土地之神,上至天子下到普通百姓都以社神为信仰,每当秋去冬来的时候,先民们便备好丰富的祭品,杀猪宰羊祭祀社神和祖先。在这个时候,劳作一年的人们进入农闲,于是他们便头戴花翎,花脸纹饰,载歌载舞以示庆祝,这就是最初的社火。《辞源》说社火为:“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社火一词始于宋代,宋朝人范成大解释:“民间锣鼓,谓之社火”。社祭活动中出现了“琴瑟击鼓”的场面,社祭的场所已经突破了统治阶层所设置的梗桔,而成为民众聚会的一个场所,祭祀己经成为一个民众性的节日,社神由过去的周王的保护神变为各诸侯国以至每个家庭和民户的保护神,社祭已不再是单纯的对于神的祈祷而成为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社火舞蹈。

1.当地文化和贾村社火舞蹈的关系

1.1贾村民俗文化介绍

贾村民间流传着“每年一小赛,十年一大赛”的传统。贾村还保存着自明代相传的《周乐星图》赛社礼乐用本,该本依照宋元旧规,按宋徽宗“大晟”礼乐规制,记录着由“四十大曲”而来的队舞队戏以及宋元杂剧。直至清末民初,贾村赛社历代相承,各届赛社均由当地“乐户”承应伎乐,演出队戏、院本、杂剧。在活动中,乐户穿戴的服饰样式特殊,头戴七折八扣小帽,箍以额翼(又称花抿),上插雉尾,象征翼星崇拜;身穿前短后长的“龙褂”,从前面看似马褂,从后面看又像长袍,或穿有领无袖的“开氅”。赛社乐户的传承多为家传口授,平顺西社村王家至今仍有乐户的后人执业吹打,1985年山西省文化厅对此项活动进行录像时,王家献出遗存的杂剧抄本,并由第四代传人王福运口授了院本《土地堂》,对赛社文化遗存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也有学者在考察中搜集了一些文字和实物资料,并对当地乐户做过深入的调查,对于贾村民俗文化向外界的展示与传播意义重大。

2.作用

2.1贾村社火舞蹈对当地文化推进作用

2.1.1申报“非遗”对贾村社火舞蹈的影响

200年潞城贾村社火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社火文化“活化石”;随后引发了当地政府官员、学者、当地赛社活动组织者和当地村民们更进一步的关注。由于当地政府对当地文化的重,所以在元宵佳节都会举办民俗文化活动而贾村社火舞蹈活动往往是这个活动的重头戏。以前是村民自己集资推向市场,申报后由政府跟企业赞助,而村民自己集资推向市场,申报后由政府跟企业赞助,而村民也会以这样方式得到报酬。无论社会怎样变化,在这些庙宇中祭祀只有在封建社会才会有官方参与,从封建社会结束后,几乎祭祀没有官方的参与和授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其对人们思想的松绑,1996年后,每年正常进行社火活动。我认为重要原因也在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大家也开始对社火舞蹈进一步了解,“官方”也开始参与研究。

在当地政府大力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中,他们还高度重视特色民俗对旅游业和民众教育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当地名胜古迹保护,并且投巨资打造一些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项目,促进了当地人民的收入。2009年,潞城市被评定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并且这几年当地政府通过不懈的努力正积极准备申报中国“迎神赛社”文化之都,打造中国孝道文化之乡。

民俗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受到当地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制约的。它既要以民族物质文化状况及思想认识水平为基础,又充分表现着其物质文化的文明程度,特别是思想认识的发展程度。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以农耕经济为主,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晋商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时票号钱庄遍布各地,大有成为金融霸主之势。他们为山西带来经济的富足的同时也将各地文化引入山西。在晋商的推动下,山西人的物质文化水平与思想认识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而这种先知先觉的思想觉悟又深深的影响着社火舞蹈的传播与发展,它为社火舞蹈适度的创新和观赏性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和文化基础。

2.1.2“非遗”后,由于贾村社火舞蹈的出现,带动了其他民俗文化的繁荣

潞城市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当地举办具有当地民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每个乡镇都会有自己当地的文化活动,在2013年的活动时,刚开始由100多名潞城市退休老干部组成的表演方队最先入场,也拉开了历时3个小时文艺活动的序幕。接下来店上镇的百狮闹春表演队,翟店镇的民间社火表演队,微子镇的群龙迎春方阵,合室乡的旱船表演队,潞华办事处民俗仿古旗队和具有传统民俗的经典剧目――社火《水漫金山寺》等等,都使得当地文化在推进,而这些文化在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些材料中有这么讲,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的传承不是说它有多久的历史有浓厚的影响力,但是它要保持生命力,就得必须注入新鲜血液,如果一味的拘泥于前人的成果,很容易阻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这种说法以前我一直觉得都有理,可是现在不得不思考,究竟怎样才是文化的传承。无论人们主观是否愿意,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随之改变的,这个改变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

2.1.3(三)“非遗”后,让当地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本来就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和传统生存方式、优越的城市化生活与农村生活的贫困单调等,以西方文化为基因的都市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中国仅存的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受到侵蚀。同时,这样的状况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们保护民间社火这种民间文艺,除了发挥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职能、研究保护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外,更应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倡导。

【参考文献】

[1]晁福林:《先秦民族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2]廖奔:《社火与队戏[J]》中华戏曲,2002(01)。

[3]《山西通志[M]》清光绪十八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

[4]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田荣军:《社火文化研究――以宝鸡县天王镇社火为个案[D]》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6]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文论文,2007年11月。

[7]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8]刘文峰《中国戏曲文化史[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 竣工验收 环保验收调查 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2;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61-01

1 前言

近年来,青岛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较多,因此,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以下简称验收调查)的此类项目比较集中。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验收调查工作的经验,针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关注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以期对今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竣工环保验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主要从工程变更情况调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2 工程变更情况调查

2.1 主要问题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的工作,因此,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环评阶段相比有所变更,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需对这些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因为一些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到了验收阶段,时过境迁,建设单位人员更换对变更原因及其环境影响说不清楚,项目也没有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等工作,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对工程变更情况很难掌握。遇到的变更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线路发生偏移;

(2)线路节点发生变化;

(3)工程量发生变化;

(3)敏感目标发生变化。

2.2 建议

(1)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期间,遇到工程发生重大变更,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或分析、说明;

(2)验收调查单位应加强与环评单位的交流、沟通,使验收调查工作能快速的有清晰的思路、能更准确的抓住工作重点;

(3)针对重大变更或其他难以确定的工程变更情况,验收调查单位需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相关单位进行一一核实;

(4)验收调查工作尽早介入,以便较多的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3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3.1 主要问题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对环评批复及环评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一一对照说明落实情况。可调查中发现,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随着环境恢复措施的落实,一般都已经消失。由于现阶段验收的项目在环评阶段均未要求实施环境监理,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未开展环境监理,对环境的影响及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程度只能通过施工期监测计划及走访当地群众来了解。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制定的施工期监测计划执行率不高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通常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期监测计划,但从目前验收的情况来看,执行率并不高,从而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及环境管理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工程施工阶段的实际环境影响、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的实施效果,大大降低了施工期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效果。

(2)走访调查效果难以保证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一般较长,城市道路通车至少两年后才开始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时间跨度较长,调查对象基本对施工期的印象已经模糊,再加上调查对象素质不一,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不易发现。

3.2 建议

(1)建设单位应自觉执行环境保护要求,及时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

(2)环境监理单位应严格、规范地进行监理,及时做好记录并存档;

(3)环保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应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评及批复要求。

4 环境影响调查

4.1 生态环境调查

(1)对环评阶段提出的生态措施进行定量化核实问题

生态措施无法定量化是普遍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例如,环评文件中对施工迹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基本都是要进行生态恢复,而没有定量的细化的要求。这就导致验收调查时无法判别是否真正符合环评要求。在作者的验收调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①植草皮面积小或太小太分散;

②植树太稀疏;

③绿化植物管护不善,成活率低。

建议:在环评阶段提出具体要求,如植物盖度、乔灌草结合、乔木比例等。

(2)对生态影响的调查仅停留在微观阶段

目前,线型工程的生态影响的关注仅停留在保护区、保护物种、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等层面,还没有从更大的地区和整个生态系统角度研究,更没有相关法规和保护性政策的制约。

建议:国家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宏观层次的生态影响调查研究,并采取可行的对策,为生态影响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3)水土流失调查缺少水保验收支撑

有些地区水土保持方案不是项目前期手续的制约因素,环评阶段没有水土保持方案的支撑,水土保持章节论述不够专业、具体。到了验收调查阶段,项目根本没做过水土保持方案,或者做过水土保持方案,但未进行水保验收,作为环保验收调查人员,根本不具备水保专业知识,无法对水土流失、水保措施建设情况进行专业的判断,从而使得水土流失调查无据可依,只能泛泛而谈。

建议:当地发改部门应重视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严加要求,也将水土保持方案作为立项条件之一;当地环保部门重视水土保持验收工作,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验收工作,不受理环保验收调查文件。

4.2 噪声环境影响调查

(1)噪声执行标准平等性问题

在城市道路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发现,经常出现在城市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相邻的区域执行1类标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标准时经常会出现矛盾,即距离城市道路近、受到噪声影响大的敏感目标不超标,无需采取措施;而距离城市道路远、受到噪声影响小的敏感目标超标,从而必须采取措施。

建议: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应对这种情况充分重视,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并充分考虑相邻性及平等性原则来确定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和可行的降噪措施。

(2)噪声监测避让问题

噪声验收监测时,噪声应包括工程引起的贡献量与环境背景值两部分。这里的背景值往往不容易判断,会受到其它噪声源的干扰,不能正确判断城市道路噪声的实际贡献值。

建议:撇清真正的背景值与周边噪声污染源,需要避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的虫鸣狗叫要避开;学校、幼儿园等敏感点的上课声要避开;敏感点周边其它噪声污染源要避开。

4.3 社会环境调查

社会环境调点在于调查拆迁安置问题。拆迁安置工作通常涉及建设单位、当地政府和搬迁户,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经调查研究,群众反映的拆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拆迁款不到位或对补偿不满意;②只拆迁一定范围内的房屋,保留同一家庭的其他房屋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③回迁房屋因多种原因,迟迟不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仅能如实反映事实,无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待于国家修订工程赔偿方法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篇9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绿化景观;设计;施工;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城市化建设中,城市道路建设部分对于城市人们的出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与施工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生活等的影响,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建设。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城市的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以及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于城市人们的生活以及出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总结来说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于城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绿化植被在城市道路中进行移栽、种植对于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自然气候的调节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其次,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城市道路建设部分对于城市的空间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部分,在一定的作用与程度上,城市道路建设对于城市的人文变迁以及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见证作用,城市道路建设对于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城市的品味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于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设计以及施工部分对于城市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情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导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出现问题,从而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以及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对于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常见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建设设计部分,由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设计形式的单调或者封闭等问题,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不具有特色和创意,并且缺乏城市应具有的活力。其次,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由于进行移栽的道路绿化植被的品种选择时,对于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的生长适应环境等考虑不周,因此造成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后期部分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整体建设效果根不上。还有就是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由于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对于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忽略,从而造成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形成矛盾。

2、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及注意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是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施工的重要一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情况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建设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首先应注意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前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进行认真的调查与了解,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设计中能够运用和避免。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的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的了解与调查内容主要有进行施工的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以及进行绿化种植地区的土质情况、绿化景观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

其次,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施工部分包括道路绿化景观施工中的行道树部分以及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道路绿化的中心环岛、道路绿化施工的林荫带部分。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这四部分的设计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施工设计,在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完善和美观上,更具有不同的功能特色。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景观的施工设计以及绿化植被的种类选择应有不同。比如在进行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中,对于城市道路中的主要行道路段的绿化植被可以应用一些行道树进行绿化建设,并且不会对于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产生影响;对于城市道路中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进行绿化景观的施工设计时,应注意选择种植一些比较耐修剪的绿化植被进行种植;对于城市道路中的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应注意结合该路段的功能,并结合路段的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等。

最后,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进行绿化景观施工的道路的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以及行车速度等进行考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选择,总之选择的道路绿化植被应该以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和美观大方为目的。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还需要注意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以及配合以及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等,以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是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进行施工开展的。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展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等进行审查以及了解,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并注意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前期的一些施工清理工作,保证道路绿化施工的顺利开展。其次,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于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中注意保护树木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并注意做好相关保护,以便进行移植栽种后树木能够成活。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移苗以及栽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于树苗的伤害,栽种过程中,应注意对树坑的深浅以及浇水量进行控制,提高树木栽种成活率。树木移栽过后应注意施加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做一些固定支架等,保障树木的成活。

4、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情况以及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等,选择合适的道路绿化植被,按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的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在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基础上,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育红.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3).

[2]尹桂娟,孙广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施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3]左文.浦东新区川南奉公路(南段)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与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4]梅红,赵放中,梁磊.改土排盐工程措施成功应用——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四号路绿化[J].中国城市林业.2011(1).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各个城市都加大了绿化工作的力度,将建设“园林城市”纳入到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规划视角下,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提高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对一座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形象的最好展示,因而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有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更加凸显,城市建设内容逐渐繁多。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现代交通工具大批量出现,而且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人们平日乘车所看到的外部环境景观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与城市建筑、市容风景融为一体,一起承担着城市环境建设的职责。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风格很大程度上由城市整体规划情况所决定,也就是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作为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特色要复合这个城市的设计发展情况,并以城市规划为依托,融入时展元素,力求创新,正确分析与处理与周边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调节气候,从而为确保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展示出该城市的良好形象做出贡献。

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保证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尽量营造出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结合该城市的实际自然与地理环境,合理选种植被种类,体现出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二)安全性原则

对于道路中央的绿化带区域,在进行绿化设置时,需要考虑到视线引导和道路指示,体现出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组织相协调,符合行车标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防眩晕设计,尤其是在交叉口路段,需要对驾驶员的安全视距等要求进行充分分析,以免对司机的视线造成阻碍。

(三)服务性性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把城市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而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同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还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突出该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有特殊意义建筑群落、植物造型及市花及特定的标志符号还向人们传达出该城市的发展历史,传播出城市文明。

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的工程,在城市规划视角下,需要对城市发展中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性考虑与分析,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绿化景观进行精心设计,体现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一)科学选用植物种类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中,要合理选用绿化树种及其他种类的植物,尽量要体现出地方植物特色,体现出植物选用的科学性。通常,城市道路中绿化用地的确定具有多方影响因素,往往都会把道路建设施工中人为损坏较为严重的地段作为绿化用地使用。因而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景观建设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以客土栽培作为前提,因地制宜,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使绿色植被发挥出减少扬尘、调节空气的作用。由于城市道路是行人和司机的重要活动空间,在保证道路畅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因而要对植被的层次与色彩进行合理搭配,突出特殊植被的点缀作用,使道路景观的色彩丰富,打破单一、固化与单调的绿化模式。

(二)注重端点与节点处理

城市道路绿化,需要对分车带的端点和道路的交叉口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端点与节点处进行妥善处理。在实际绿化工作中,要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衔接性与连续性作为前提基础,在你对道路进行绿化处理时,必须注重行人和通车的安全性,提升视线指引功能。例如,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一些具有低矮特点的彩叶花卉在端头处种植,这样来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同时还可以对人们起到了安全提醒作用,发挥了绿化景观的指引功能,另外也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三)合理确定绿化形式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而言,绿化形式是关键,因而如何确定城市的绿化形式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绿化道路的性质,同时要对该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特色有所了解。其次,在绿化施工中,需要科学确定管线位置,并对相关管线进行深埋处理。最后,要合理设计绿化面积。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以后,并结合本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天气、地理等条件,合理设计景观绿化方案。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发挥出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J].现代园艺,2013,05(25):14-15.

[2]贾秉玺.基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01):21-23.

篇11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原则;物种多样性;树种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兼具绿化美化、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等作用。对城市中的人们而言,一个城市总体印象主要来源于其在道路上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只是生硬的混凝土外表,也包括道路旁的绿地植物,所以说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是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在这样情况下,有必要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观念,探索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这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化及其生态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景观元素在道路上的排列具有方向性,人们沿着不同的交通路线活动,所看到的景观序列也不同。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绿化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能遮荫、防尘、防护、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最宝贵的绿地资源,有着巨大的生态意义。①城市道路两旁多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空气中有很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而城市道路绿化对这些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收和净化能力;③防尘。诸多事实证明城市道路绿化对粉尘有明显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尤其高大树木;④杀菌。例如,景天科植物的汁液能消灭流行感冒一类的病毒,松树放出的臭氧能抑制结核菌,等等;⑤衰减噪音。城市道路两旁的林带能防治噪音,原理是声能投射到树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利用树叶振动来消减噪音。

2 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建设使城市硬化地面面积日益提高,城市绿地空间日益缩小。过多的硬化地面积为城市带来了以下危害:①硬化地面渗水性差,导致地面雨水径流过大,倘若城市排水设施的输送能力低的话,一旦下暴雨,雨水无法及时排出;②城市道路材料主要是混凝土,这种材料会吸收和反射太阳的热,增加城市的热效应,从而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④大量的城市道路建设虽然缓解了交通压力,却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失衡,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进步,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接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更要保护自然,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特别是在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的当下,更要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措施。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强化城市中的自然体系,通过植物的生态作用消除硬化地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生态型城市。所以,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建设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有效方法,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无论对城市发展还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3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

所谓的生态规划是指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土地的利用。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受制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要利用其生态价值去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遵守城市生态特性原则和物种多样性原则,对树木、植被等植物物种的选择、种植面积、种植数量要有严密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应。

3.1 遵守的规划原则

3.1.1 城市生态特性原则

(1)物理特性。城市道路的土壤肥力低、水分不足、透水性差,加之空气质量不高,在这样恶劣的物理体性下,要做好乔木、灌木、地表植被的选择。乔木主要作为行道树,有美化街道、遮荫等作用,宜种植生命力强盛、病虫害少的树种,如雪松、法桐、国槐、合欢、垂柳等。灌木主要应用于分车带和人行道绿带,有衰减噪音、遮挡视线等作用,易种植紫荆、连翘、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

(2)生物特性。病虫害是威胁植物旺盛生长的主要因素,从生态学角度看,易选择本地生态系统中有其病虫害天敌的树种,以确保旺盛生长。例如,东北地区易种植樟子松、侩柏、黑松、梓树、山杏等树种,抗病性强,便于管理。

(3)社会特性。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树种的选择要与城市文化、周围建筑等相协调,构建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时要尊重传统文化和街道独有的色彩,与街道背景和城市文化结合造景,才是适宜的生态设计。

3.1.2 物种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的树木能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单调性,营建多重结构的食物链,有效防护病虫害,茂盛生长。

(1)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是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载体,规划布局合理的道路绿化才能确保物种的多样性。

(2)城市道路绿化在规划设计前,要对树种生态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综合考虑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长习性来合理配置乔木、灌木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生态系统。

(3)绿化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是衡量城市绿化生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面积内种植的树木越多,复层指数越高,所以选择树木时要考虑种植面积及种植数量,以提高复层指数。

3.2 具体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景观的灵魂。城市道路绿化的布局和物种选择要密切配合,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相适应,做到景观和环境的相对统一。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结合整体规划结构布局,讲究层次美、季相美、整体美,注意乔灌花、乔灌草的搭配,以及竖向空间的分隔等,力求形成点线面组合的多样空间形式,以达到最佳的生态作用。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按照生态规划原则和国家道路绿化条例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设置隔离绿化带,人行道路一侧也要设置路侧绿化带,用于衰减噪音、防尘、净化空气之用。在树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土壤肥力、养护管理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最好是具有抗污染性强、观赏价值和长势好的,能满足防尘、遮阳降温等需求。

(2)在树木种植上面建议采用立体栽植设计,尽量种植多样的树木。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作用,规划设计不要过于强调景观效应,一味引进美、奇、新的植物,否则会降低生态作用。

(3)道路绿化带的宽度要高于7m,只有在足够宽度的土壤上才能种出种类搭配适宜、密度适当的绿化带,维持正常的生态循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密度大的城市干道可能没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带,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创作一些土壤、地理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多孔性小空间。

(4)用长远的眼光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问题,不易经常更换树种、植被,以免影响本地生态循环系统。出于生态安全性考虑,对引进的外来树种要相当谨慎,只有经过三年以上的生态安全性即生长适应性观测的树种才能种植,以维持生态平衡。

(5)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线条件,确保视野开阔,避免遮挡行车、行人的视线,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除了规划设计要着重考虑这一点,养护中要注重修剪,既可以避免遮挡视线又可以美化市容市貌。例如,道路交叉口不种植高大、茂盛的树木,以低矮灌木为主,保持视野开阔。

(6)在交通量、人流小的路段,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要预先留出一条不铺装的种植带,种植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宽度要适宜,便于行车、行人停靠。在交通量大、人流大二人行道窄的路段,易设计树池式绿带,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易种植花草等。注意树池要低于路面,便于雨水渗透,确保土壤的渗透性、多孔性良好,以便植物生长。

(7)除了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外还要考虑养护管理问题,如果重种植、轻养护,绿化、生态效果会降低,因为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条件差,不易于生长,要特别注重人工养护管理。例如,及时补充水分、养分,除病虫害,修建等,使树木长势旺盛,所以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也改善着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一些中小城市为寻求经济繁荣,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道路来绿化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其生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发展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并重原则,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要做好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合理配置道路两旁的植物,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人们营建舒适、绿色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张一奇,应君,蒋建松.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海宁市钱江路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王卓琦,顾蔚文,施拥军.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3]姜多,贾文婷.浅谈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4]王睿.城市道路功能与景观结合性设计初探――以营口市东部新城渤海大街东段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王亚茜.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年5期.

[6]殷九玲,穆瑞丹,寇博.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1年9期.

篇12

利用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道路绿化有效避免了这种状况,在城市道路中间运用植物打造成分车绿带,可以遮蔽驾驶员对面车辆所折射的灯光,达到防眩目的。其次,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具有时间长、速度快等特点,若整个道路沿线没有一点绿意,景色十分单调,极易导致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的状况。利用绿化植物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建设,能够给予驾驶员一个宽阔良好的视觉空间,对驾驶员安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

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特色,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对于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城市特点及地方特色进行合理化选择,并且还考虑所选择的植物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功能效果与艺术效果。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一般情况下会采用灌木、乔木及地被植物。

2.1灌木选择

灌木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较为常用,其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人行道的隔离带与绿化带中,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的灌木需要具有降低城市中的噪音污染,不能遮挡道路行驶的视线,净化城市环境等作用。在选择灌木时需要注意3个方面:首先,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要保证灌木的株形优美、枝叶丰满、花期较长、花多并且能够显露出来。其次,应保证灌木的植株少刺或者无刺,叶色之间有一定的变化,具有层次感与错落感,并且为了确保灌木在城市道路中的长期生长,应选择一些耐修剪,能够人为控制其高度及形状的灌木。再者,灌木还要具备繁殖容易,对路面污染与灰尘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灌木的使用价值,降低城市道路环境污染。(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2.2乔木选择

乔木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主要被作为行道树来应用,其具有遮荫及美化道路环境等多种功能。为使乔木在炎热多雨的季节依然能够完好生长,就需要对乔木进行精心选择,在乔木选择过程中要合理把握2点。第一点,从乔木外形上来说,乔木株形应该美观整齐,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且易于成型,同时还应该结合当地人们的审美习惯及要求进行选择。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所选择的乔木其叶子最好能够在秋季变色,从而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城市道路绿化增添一份魅力,一份生机。为了避免城市道路在冬天的单调,还可以选择一些常绿花木,从而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使冬天的道路依然不缺乏生机。第二点,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的乔木生命力应十分顽强,且对其生长状况的管理费用较低,栽种后不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以免影响城市整体环境质量。

2.3地被植物选择

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还需要一定的地被植物,对于地被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温度及湿度等多种条件选择草种草坪,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就目前地被植物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的应用状况来看,北方诸多城市基本上都是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还有多种低矮花灌木也被应用到地被中,例如,金焰绣线菊、金山等植被。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3.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3.1.1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以城市发展及人们需求为中心,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能够带动城市道路环境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让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城市引以为傲,让他们在所居住的城市中感受到城市的自然魅力。

3.1.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是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损坏城市本身环境,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城市经济发展保持一致,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对道路生态环境的多种需求,合理规划城市生态景观,同时还应该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为城市居民提供宽广的生态资源与环境空间,促进城市生态景观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和谐与进步。

3.1.3整体优化与发展原则。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要具有全局观念,遵循整体优化与发展的原则,合理将城市道路绿化与城市生态规划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积极作用。

3.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3.2.1多景融合,呈现异相景观。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保证城市道路生物的多样性,对道路绿化景观采取多种设计方式,运用多种多样的绿化植物,使整个景观设计既具有统一性,同时又具备变化性,给观赏者或者城市居民一样的景观感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资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促进城市稳步发展的必要途径,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绿化景观资源的应用率,实现其使用价值。

3.2.2遵循美学法则,进行动感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景观设计的独特之处,同时还要充分彰显城市独特的地方特色,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需求及植物良好生存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中要遵循美学法则进行动感设计,避免景观设计的单调性与乏味性,使整个景观设计看起来充满活力与生机。

3.2.3结合当地文化,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一个城市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要想凸显自身城市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就应该结合当地优秀文化。因为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当地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史载继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在设计中渗入优秀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层次,提高道路景观设计水平。

4总结

篇13

关键词:现代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首先,畅通的道路可以吸引居民和相关企业,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城市热点建设已经放在对城市道路建设上,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具有“人性化”的道路建设可以提高人们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再次,舒适畅通的道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尊重历史。城市道路的建设在追求创新追求完美的同时,还要继承传统道路景观建设中的优点,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结合传统与现代道路建设理念中的精华,将传统道路建设中的优点延续,注入新时代的城市道路建设理念,使传统道路建设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尊重历史,为城市道路塑造新形象。

2、整体统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考虑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 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另一方面,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等,把一条道路单纯地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从细节到整体,从整体到细节都能做到整体统一。

3、以人为本。街道景观设计应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使用者的利益和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对城市道路进行细节化、人性化的处理才能真正实现街道空间的丰富与活力,让使用者觉得舒适。认真考虑每一个环节,表现人性化、人文化的关怀,如盲道的设计,路灯的高度、射程、破路的设计、道路两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的特殊卫生间等。这些细节上的建设,更能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另外,道路排水沟的设计,道路附属物(如街灯、雕塑、座凳等)的设计都要注重既实用又美观。只要是城市街道,人们都追求它的舒适性、安全性、实用性,为此,在做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行车视距的要求、盲道走向要求、绿化带设计要求、路面宽度要求等方面问题。

4、可持续发展。每一座城市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都要考虑由于时代的发展为城市带来的建筑上的创新冲击,城市道路也一样,在建筑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道路设计要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1、道路线性设计。道路设计不能把核心放在道路的绿化设计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道路本身的设计上,比如道路的平坦性、道路的顺畅性,这些因素对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但目前人们对道路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道路设计线形优美,优美的道路空间线形应是:平、纵、横线性良好的配合,线性平顺流畅, 会使人产生愉悦之感。为达到对道路景观设计的优美追求,道路建设要采取一致的标准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路面的宽窄比例协调,尤其那些山水城市,道路弯曲起伏,道路的宽窄显得尤为重要。只要保持标准的、统一的宽窄更能显出道路的线性结构。其次,体现道路本身的实用性,在道路的节点处或特殊地带,设置一些标志性的标牌,以连接过渡路段。独立中又不失道路的整体统一。

2、人行道的设计。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为行人提供行走空间,现在很多城区市民更习惯于走在人行道上赏风景,为此,人行道在满足人们行走的同时,还要做到美观、畅通。那些附属物(如:公交车站牌、路标、垃圾箱、护栏等)各归其位。做到路面的整体合一,畅通、美观。

3、街道景观设计。街道景观对于美化城市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道路上开车的司机,还是人行道上行走的路人都希望能随时欣赏沿途的风景,这对于司机解除眼部疲劳也有一定的作用。街景主要是有街边的建筑物和一些街道设施构成的,为此,在设计街景时要时刻提醒设计师将这些建筑物和设置设计得与众不同,各自成为各自的风景,同时又不失联系,道路街景与道路本身融合为和谐的一体。

4、道路绿化设计。道路的绿化设计时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最基本的部分,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基础,良好的绿化设计能调整道路使用者的心态,减轻其行车的紧张状态,消除视觉疲劳,加强了行车的安全性。城市道路绿化对城市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绿化带可以防火、美化城市。净化空气、降低扬起、降低噪音。(2)城市道路绿地可以为行人遮荫、为司机解除眼部疲劳,增加行车安全和人行安全。

5、天桥景观设计。天桥作为横在主要道路上方的人行设施,它的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环境的协调性。桥型的设计、色彩的选择都要考虑到天桥的周边环境,不可以独立显现,应该与整个道路环境和谐统一。可以在天桥的外观造型、结构形式上进行精细化设计,尽量使桥型美观大方,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崇华,张景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3】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庆费著,城市绿色网络极其构建框架,城市规划汇刊,2001,1.

【5】孙英杰,赵文姣,母荣华.公路景观的灵活性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3):267-268.

作者简介:

篇14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道路建设,规范性,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城乡区域整合,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增大,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关键影响;城市道路建设是城市连接乡镇,工业对接农业的重要纽带,是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合理性、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

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学科,世界各个国家对其定义各不相同。作者认为国内的城市规划是综合运用各学科,以促进城市发展为中心,通过区域化的合理建设和合理配置方式,打造适合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所的手段。综合来说,城市规划最终是服务于使用者,为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间接刺激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物质文明水平,从而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1、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规范的模式:

城市规划需要遵循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来自多种形态赋予,有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必须要做到规范设计,规范规划。从一个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城市规划在本质上就是对城市功能区域进行规范划分,根据城市发展的空间定位、城市发展的需要、人口居住的密集度,规范的划分出对应的功能区间,譬如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发展区等等,进一步推动城市规模扩大与城市发展。

2、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合理的布局:

如上述,城市规划的本质就是规范的划分城市功能区域,所划分出来的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发展区等功能区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合理的布局是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娱乐等各项活动的基础手段之一,譬如休闲广场、购物商场、饮食饭店作为生活、娱乐活动场所,三者必须考虑合理的布局构成商业休闲中心区域,从而产生区域经济效益,扩大区域经济辐射,且对城市规划反作用,使得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加符合自然生活规律的进化。

3、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来自统一筹划,既要为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要留足空间,又要为今后城市发展谋划预留空间。作者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统筹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天时”代表城市规划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要考虑城市与乡镇,乡镇与社区,社区与村组之间的联系,以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谋求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乡镇、社区走特色创新之路,创造改革试点机遇,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助力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地利”代表城市规划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要考虑“因地制宜”,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村镇发展,通过上述的规范模式、合理布局,围绕先天的地理位置、地域条件,坚持向城市中心外环发展,坚持向城郊结合部发展,减少城区与郊区建设差距,改变城市仅一个中心圈的格局;“人和”代表城市规划的“添加剂”,要充分考虑人口聚集区所处的位置,聚集区人居环境的改善,围绕“人”这一主观要素,有针对性的统一建设,统一筹划,统一调配,促进城市规划的成果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人居”。因此,“天时、地利、人和”营造了城市规划上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城市、乡镇发展中的差距进一步缩短。

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道路建设包含城区道路建设、城郊道路建设及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入力度,能有效的缓解城市居住环境拥挤现状,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道路建设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建设路程最长,道路建设量最大的国家,所以城市道路建设必须要有超前意识。

1、城区道路建设

城区道路是城市商业区、公共场所、写字楼等城市功能场所的联系纽带,决定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便捷性和效率性,城区道路建设必须要超前规划,超前设计。以南京为例,至2002年底,南京市城市道路总长度为5368.53公里,全市人均道路面积11.31平方米,主城以绕城公路、内环路以及八条放射状连接线的“两环八射”快速路系统初具雏形,“经五纬八”的主干道网络已经形成[[1] 解读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N].扬子晚报,2004年2月25日 ][1]。但是南京城区道路建设仍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区域交通道路瓶颈尚未消除,缺乏建设的超前意识。

2、城郊道路建设

城郊道路是城区通往乡镇,乡镇联系城区的重要通道,城郊道路建设必须要跟上城市发展需要,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位置以及规划布局。以南京新城区江宁区为例,作为南京中心城区南向发展走廊的主要城郊道路,南京老城区进入江宁区的最主要交通枢纽,江宁区仅有两条城郊道路将军路、宁溧路。伴随着南京市城市圈范围的扩大,城郊道路建设严重滞后,建设比例失调,阻碍了南京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在南京南站建设后配套建设高架路等支干道,仍不能达到城区快速通行的要求和缓解日益增大的通行压力。

3、农村道路建设

农村道路建设是满足乡镇第一、第二产业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道路保障,为乡镇居民“衣食住行”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为乡镇居民发展特色农业提高输出的“生命线”,为乡镇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机遇。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代表农村,农村代表农民。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推算,大陆范围农业人口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绝大部分农民还处于生产资料匮乏、生产力中下的环境当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道路建设落后于生产活动的需要,从某方面也助长了城乡差距的增大。有句俗语:“要致富,先修路”,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管理,必将为引进现代化生产工具增加农副产品产值,提高农民收入和缩短城乡差距带来便捷。

城市规划与城市道路建设两者的影响和利用

据世界银行研究,通常发展中国家交通需求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两倍以上,城市交通普遍落后于城市化进程,解决交通问题将是我们长期面对的艰巨任务。作者认为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城市规划与城市道路建设的衔接,加大道路建设投入,让城市规划服务于道路网络建设,让道路网络建设来规范城市规划,两者相结合来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加快。

城市规划影响城市道路建设的合理性。如果不考虑城市规划的影响,遇阻修路,遇山开路,势必造成城市格局条块分割,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阻碍城市转变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需要。所以,规范、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科学的城市规划理念加强对城市道路建设管理,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道路建设制约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如果为了城市发展,为了区域经济平衡,盲目的跟风学习欧美发达国家,规划营造出花园城市,风景城市,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城市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所以,利用自然风景、天然环境通过城市道路建设的延伸,展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的同时转移城市中心圈,加快城市发展。

结语

自古有人活动的地方形成村落,逐步发展成乡镇,再而发展城市,可以说城市的发展始终围绕“人”这一根本;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城市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都是“以人为本”,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为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