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化市场分析范文

农业机械化市场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0:44: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机械化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机械化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国民经济;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10-1

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出发。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合理造成农民的耕地减少,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造成很多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加深等很多问题。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的高品质的提升。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四个问题,分别为: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小以及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民生产观念落后,农民收入增长慢以及国家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1 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小及农业结构不够合理

农业的发展不能离开也不可能离开农业技术而存在,现今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现代农业起步晚,在农业技术上和农业机械化发展上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落后一些,发达国家现在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但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范围还有局限,推广的方式也不够先进,亟需提高,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上,我国还没有完全跟上国际的脚步,由于地理的原因,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在农业结构方面,我国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在农业种植这方面,没有创新思维,只是在强调种植的量,没有注意种植的质量,更加没有结合当地的环境因素,科学种植不但要讲究数量,更要讲究质量。另外很多地区的种植模式很单一,难以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种植某种农产品的时候,没有进行市场分析,造成这种农产品大量积压或者某种农产品大量缺乏的现象出现,所以必要的市场分析是十分关键的。信息时代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才能把握第一市场信息。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2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点,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地区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出量,开始大量的砍伐树木,围湖造田等,导致土地的荒漠化加剧,破坏了生态平衡。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但是人口总量在增加,城市用地逐渐向农村扩展。另外很多土地资源由于工业发展受到影响,造成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农民收入这方面,许多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少,城乡差距增加。虽然最近几年我国颁布了鼓励政策,对农民的生产给与予补贴,但是在农民收入这方面,增加的速度还很慢。造成很多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出外打工,这样不利于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更不利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农民生产观念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我国一部分农民在接受新鲜事物,新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因此这一点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另外在农业发展中,有的农民朋友只重视种植业的发展,思维不够灵活,不能和其他产业结合起来,造成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更加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文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国家的投入力度还应加大

我国进入现代农业阶段比发达国家晚,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农业技术方面还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都比我国快一些,因此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例如很多发达国家很早就采用机械化的种植收割方式,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和机械化处理。我国在最近几年才采用这种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很多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仍采用手工为主的种植方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又占有很大的比例,国家的投入还不能完全的满足农民朋友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农业发展方面上,仍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 闫宝芳,刘芳,王淑梅,宫文明,刘波.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1,(03).

[2] 许晓蕊.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特区经济,2011,(02).

[3] 田玉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3,(10).

篇2

近几年来,大型农业机械在购机政策的扶持下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平原地区,机械化作业面积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作业效率十分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之下,丘陵山区的机械化作业发展却显的滞后。

在我国丘陵山区面积占三分之二,要推进机械化全方位覆盖并非易事。其主要原因是:地势的形状弯弯曲曲不规则;地块大小不等;坡度处于大、中型机械操作极限;种植结构不合理。面对这诸多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我们需要有个从新认识和长远规划。

目前丘陵山区农机化已成为我们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重点,特别是从事农业机械研发的专业精英们,他们把目光也重点放到了适合丘陵山区机械研发上。今年三月初,在福建省漳州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农业机械展览会上,400多种适合于丘陵山区的机具展示一新。这为我们今后从事农机推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做好丘陵山区农机推广工作,改变农业机械生产落后,实现农业机械全覆盖,笔者认为从事农机推广人员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各地区要建立农业机械信息化网络平台

1.信息化网络平台是保障农业机械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架

创建卫星平面区域分布图,利用模块颜色掌握田地种植种类及地块的大小形状分布图,利用模块色颜的色差区分地块的坡度。这样通过直观的网络地理结构,有利于统一安排机械化作业,掌握机械保有量分配,不盲目购进富余产品或不适宜产品。

2.建立地方网络农机产品推介会

建立地方网络农机产品推介会,有利于农机推广人员及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户对于农机产品全面了解,并能时适的掌握农业机械发展动态,选择最适宜的农机产品。

3.建立网络办公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网络的建立,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与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户及村、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研究指导机械作业方案、种植结构,合理调配机械作业。通过网络对话可以节省推广人员的时间,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指挥整个区域作业。

4.建立农业产品市场价格分析

建立市场经济分析,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更重在的意义是可达到统种统收的原则,促进机械化推广,合理安排机械作业。

二、组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户要长远规划

建立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户是我国目前唯一可行的有力措施,也是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全覆盖的安全保障。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组建的农机合作社已具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已凸显出组建农机合作社合作的优势,特别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丘陵山区合作社的组建,在一定程度上就可借鉴他们先进的方法,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广出一个更具特色组建形式。要做好这项工作,建义从以下几方面组建:

一是靠优惠政策扶持,利用优惠政策促使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机户或热衷于农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立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道路上来。组建的形式可以多种方法,比如:农机户与农机户之间联合;村与农机户之间联合;农机科研与农民之间联合;纯资本之间联合等等。以解决机械全覆盖为目标,以工商注册为主体。

二是组建规模性农机具停放场地。对于农机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言道“兵马末动,粮草先行”,组建农机具停放场地也是如此。要具备现代化农业装备,必须有可靠的管理体制。

三是要按区域面积合理组建农机合作社,确保区域机械作业。未来的农机专业组织都要靠市场经济收入生存,所以组建农机合作社或农机专业户都要科学合理的设置,不要造成机具大量闲置,合作社收入不稳定等现象。因此,对于农机合作社的组建要有长远目标和规划。这样就需我们从事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市场分析导向能力。

三、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快速发展现代农业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丘陵山区适龄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对中、小型农机具需求日趋迫切。未来的土地闲置、荒废更为显现。

面对即将出现的新形势,对于我们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也是一项考验,掌握农业市场经济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区域土壤适合种什么,用什么的结构种植,种什么相对收入高,都是要有科学依据的。农民对于科技治富非常重视,如果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搞的好,就会有利于农民,提高了说服力,也为我们今后的农机推广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人员

篇3

关键词:农机化;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无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为推进农机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2]。

无为县地处长江中游,与芜湖、铜陵两市隔江相望,土地肥沃,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作物为主,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农业大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有了适度规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无为县农机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机化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节约、增效,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并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农机化发展现状

2000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尤其在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全县农机装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到2009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61.5万kW,比2008年增长5.1%。各类拖拉机1.92万台,其中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350台;联合收割机452台,其中油菜联合收割机34台;水稻栽植机械132台。农机资产总值达3.7亿元。2010年,无为县中型动力机械和复式作业机具保持较高的增幅,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生产作业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无为县一家一户小而全的小农机逐步被大中型农机作业服务所取代。随着土地逐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机作业也向大中型专业化方向发展。2009年全县机耕面积5.97万hm2,机播(插)7 733.33 hm2,机收5.5万hm2,机植保5.87万hm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以跨区机收、机耕、机植保为主的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全县农机户总数达到4.9万户。以跨区作业为品牌的农机作业市场不断扩大,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200多个各类农机作业队组活动在江淮大地,农机化资源正在整合和共享,作业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2009年全县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6.42亿元。农机服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县有200多个农机大户的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无为县祥胜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在购机补贴的带动下,一次性投入8万多元购置了2台高速插秧机,在有效拓宽了合作社的作业面,提高合作社作业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合作社在各地农机作业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并在六安等地承接了逾167 hm2的机插秧作业业务;牛埠镇种田大户项江品通过购机补贴购置了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中拖等农机具,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所承包的逾33.33 hm2耕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2009年实现纯收入20多万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社会化服务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目前,全县4.9万农机户当中,加入专门服务组织的不达总量的10%,大多数仍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单打独斗,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还不够高,服务范围还不够广。组织化程度低已严重制约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进程。

2.2社会化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

据调查,目前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人员均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接受教育的途径非常有限,局限于跟着别人干,风险意识、竞争意识相当缺乏。大部分农机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农机及相关部门、有关企业的培训,基本上都是自我摸索。

2.3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比较弱

随着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及从业人员迫切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信息及技术等公共服务。从目前情况看,乡镇一级农机化推广机构普遍无办公场地、无技术推广机具、无办公网络设备,公共服务能力非常薄弱。

3对策

3.1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要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以政府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为保障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3]。

3.2规范引导,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有组织才有规模,有组织才有效益。要积极引导农机经营户加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组织和引导农机大户、农机能手、龙头企业及村组干部牵头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吸引更多的农机经营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实现规范化运作,紧密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经营农机业务,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扩大农机作业范围和领域,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利用当前国家加大对农业的帮扶力度,尤其是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标准和范围这一契机,帮助和引导农民购置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高性能的农机具,要积极争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优惠的信贷政策扶持,减轻农机手负担,要为农机户组织跨区作业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增加收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提高农机服务范围。

3.3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级农机校的人才输入和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培训。要创新农机培训形式,采取“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开展帮扶活动”等农机从业人员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要积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机从业人员。加强基层农机组织机构建设,改善办公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农机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机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传递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咨询、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重要及时信息,及时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等方面信息,提高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4]。

3.4利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推进农机化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和组织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农机销售、维修、信息化网络建设及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供技能培训、减免税、信贷扶持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农机市场化建设。各级农机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推广和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利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载体对农机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人才队伍,为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人才、组织和制度保证。

4参考文献

[1] 童纪氚.慈溪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机,2009(6):6-8.

[2] 孙德祥.我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42,344.

篇4

近年来,福建省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施规模逐渐增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建省相继引进和发展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中小塑料温棚栽培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等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花卉的生产中;到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塑料薄膜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得到了相继发展并进行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设施园艺种植面积共37333.33万m2。其中遮阳棚、小拱棚面积30793.33万m2,大棚面积6266.67万m2,现代化连栋温室面积达220万m2。设施养殖场已有两万多个,其中封闭式养殖场200个,面积约15.6万m2;窗式养殖场约5000个,面积约95万m2;开敞式养殖场约1.5万多个,面积1300多万m2。其中仅2006年度福建省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了20302.47万m2[1]。2010年福州市农业局调查,福州市设施农业面积1214.47万m2,比2009年的791.27万m2增加65%,其中钢架大棚577.93万m2,占91.2%;标准竹木大棚55.67万m2,占8.8%。福州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设施农业效益明显[2]。以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福清绿叶公司为例,2008年这家公司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150t/hm2,纯收益高达15万元/hm2。2012年福建省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福建省新建各种设施农业大棚1400万m2,带动新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0826.667万m2,补贴新购置农业机械19.46万台(套),安装节水灌溉微滴灌设备2400万m2,受益农户达10.0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7.5亿元。在果树设施栽培上,福建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为3627.13万m2,其中主要为葡萄和草莓,分别为776.33和850.8万m2,果树设施栽培,提升果树生产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果树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福建省设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数集中规模经营。全省分户经营的设施栽培农户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通过农户-经纪人(或外地客商)-市场(或公司)的市场链进行销售。国有农业企业(如蔬菜公司)以及招商引资建设的农业企业建设的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资金投入量大,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已建立基地-工厂加工-市场(出口)的模式经营。

2福建省设施农业主要做法

2.1积极协调,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是影响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建省各地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福清市通过村委牵头,或成立镇村中介,或网上信息等方式组织流转;长乐市通过每亩耕地年租金600元、流转服务费100元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有序流转[3];永泰县发挥村两委作用,积极帮助设施农户做好流转土地协调工作,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2.2财政支持,利于设施建设

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设施装备等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2009年该省增加了喷、滴灌设备的补贴;在中央追加补贴资金下达后的补充目录中也将标准配置的设施钢架大棚列入补贴,每平方米补贴7.8元,每公顷大概补贴75000元。将乐2011年新建农业设施连片面积10000m2以上,每亩县补贴1500~10000元;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冷库菇房起补室内占地面积应达1000m2以上,库房高度4m以上的,县财政每平方米库房补贴标准为30元;微灌设备起补面积连片达33333m2以上,县财政每666.67m2补贴标准为150~200元。同时整合有关农业项目资金,投入500万元(除购机补贴、县财政补助等)完善配套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福清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安排500万元,重点补助连片2000m2以上钢架大棚的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以鼓励蔬果大棚连片规模发展;长乐市政府拟对蔬果大棚按福州市级补助标准1∶0.5进行配套补助;连江县拟对钢架大棚按1∶1进行配套补助。

2.3开展培训,促进农技服务

为了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福建省一些科研单位、政府等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推广集约化育苗、大棚反季节栽培、遥控微喷灌和膜下滴灌、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耕作等设施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农科院通过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等系统开展全省性主会场远程培训10期,讲授41个课程,140多位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现场解答240多个问题,各地开设分会场9255场次,共培训农民85.9万人次,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平台。还有,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培训,以将乐县为例,2010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受训1080人次,大多种植农户掌握了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福清市通过969155热线开展农业科技下乡30多场次,培训3200多人次。永泰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技人员组成百人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日常性的入户指导,把先进生产技术传递到设施农业基地。

3福建省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3.1地区发展不平衡

福建省各地设施农业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政府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强度大,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稳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也有部分县市对设施农业重视程度不高,设施农业发展阻力重重,资金短缺,设施过于简易,零星经营,无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整体提升,不利于福建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设施农业已向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方向发展,虽然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目前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基本上由企业和农户自筹,在闽南地区有不少设施农业设施是由台商投资建成的,各地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一些龙头企业中也有少量的政府投入,但所占比例不高。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农业科研是提升设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的进行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近年来福建省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但整体看来,政府对科研开展、科研工作的环境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3.3机械化程度不高

设施农业应是高效农业,体现的是高效率高效益,因此每一个设施农业园都应尽可能运用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措施。但福建省用于设施农业的装备还比较少,自动控温、喷(滴)灌设备、药物喷施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企业的连栋温室中,而农户建造的小拱棚、竹木大棚等农业机械的使用几乎为空白。目前福建省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绝大部分作为均为人工进行,生产效率低。造成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资金困难导致农户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机械操作问题。农户机械操作技术掌握不足,或机械生产企业售后服务缺少,让农户在购机前心存担忧或存在使用障碍[4]。

3.4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低

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增质提效,但目前福建省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许多生产管理还是以经验为指导,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产品生产标准有待完善;二是生产标准化宣传及推广力度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与价格标准等。目前,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一些无公害的生产标准存在一定瑕疵,例如标准繁琐,增加了农民劳动量,或是制定的标准技术含量低,或是针对性不强,无法明确适用于何种设施与品种,由此导致了这些标准难以被农户接受并应用,从而阻碍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提升。同时,全国尚没有一个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和价格标准,让农户对购买这些设施心存担忧。仅靠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还不足以推动标准化生产的进行,加强宣传及推广力度才能让标准化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设施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是靠农民个人或企业自行投入,表现为生产基地规模小,设备落后,零星分散,拳头产品少,产业链短,品牌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

3.5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设施农业要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经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在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福建省已初有建立,但尚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市场定位不清,生产与市场对接错位,设施农业企业融资难,农资市场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市场销售体系以及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户生产与销售脱节,产品流通环节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户效益的提高。目前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体现在信息总量少,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缺乏市场分析预测、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准确性与代表性不高,从而导致农户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减弱。

3.6设施农业研发技术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设施农业人才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但要知道农业栽培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环境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福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多数毕业于农科或工科,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没有或很少接受设施新技术的专门培训,缺乏适合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复合型人才。福建省现代化农业设施生产基地中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人才不多,仅数百人,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效益不高,制约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常发现一些城市,领导为了业绩或者检查,建设了高规格、高科技含量的实施农业,等检查或验收过后,不懂的管理使用,就栽种一些科技含量很低、效益很差的作物,有些设施大棚甚至杂草丛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4发展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对策

4.1发展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与其他农业发达的省份的现代设施农业各有特点,表现为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福建省要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应加以借鉴,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引进其先进的理念、技术等。福建省是农业不发达地区,且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每年有多次台风天气出现,年降雨量大,丘陵山地较多,平地较少,地形变化较复杂,有些区域交通不方便,各地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参差不齐。鉴于福建的地域特点,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作物种类和设施类型的选择、设施结构等方面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创建适宜的生产模式。例如设施作物种类可更多地选择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设施类型则注重地膜覆盖、避雨设施等小型设施、简易设施,以降低成本;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的抗风能力与排水能力。因此,福建省各级政府在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性、目的性,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省份的模式,而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适宜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福建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4.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福建省政府应该推出减化农业贷款手续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来促进带动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激励农户、企业等行为主体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在贯彻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基础上,允许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土地原则,进行土地的转让、互换、转包等,通过让土地自由的流转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促使设施农业集中种植,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监督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措施和投入补贴政策,加大对设施大棚建造以及设施设备购置等的财政补贴力度。

4.3大力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其他省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福建省的设施农业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农业设施生产者的素质。政府要依托科研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田头示范、远程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各级政府从支农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培训,切实解决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同时,政府要定期组织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去先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等,帮助其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巨大优势与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4打造品牌,提高设施农业的示范作用

设施农业一定要结合品牌战略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不管是借牌子还是树牌子,一定要进行品牌化经营,发展品牌农产品[5],有利于拓宽销路,改变供求格局,提升产品价格。在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发展园艺设施栽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山地竹林设施栽培、畜禽规模设施养殖和水产设施养殖,打造设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福建省每个县建设2~3个设施农业示范区,发挥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设施农业基地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设施农业示范区通过新品种以及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确作业、精细管理等新技术手段和农艺措施,不断发挥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引导作用。示范园区集科研、推广、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全省重要的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发挥设施农业园的示范作用,极大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5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或财政奖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设施农业相关科研研究,并激励其提高科研转化率的方式,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科技基础。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6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设施农业要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保险机制、安全监管机制、市场机制等。

(1)健全保险机制

设施农业生产受农产品生长周期影响,对市场反应表现迟缓,再加上农产品不耐贮运的特点,导致设施农业生产风险高于其它产业,故应完善相关保险机制,尽可能地扩大参保农产品的品种范围,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如组建相关的担保公司或引进期货机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设施农产品的农残超标问题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落实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对投入生产的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出台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禁止或限制销售与使用的具体规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以及质量追溯体系,真正做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我国的农业逐渐地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经营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建立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可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让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农民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料,企业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或是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实现一体化[6],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元化资本支持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采取多种方式投资设施农业。目前,促进设施农业增收的机制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各项机制的健全还有待于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创新的思路。

篇5

关键词 现代烟草农业;现代烟农;对策;意义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26-03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主产烟区的支柱产业。2007年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并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一基四化”的发展目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给烟叶生产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却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束缚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解决好“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3个问题,尤其是要综合运用现代设施、现代管理等手段,培育现代烟农,解决好“谁来种烟”这一关键问题,努力转变烟叶生产方式,从而稳定烟叶生产规模。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烟农队伍[1],培养现代烟农在转变烟叶生产方式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在现实烟叶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直接限制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的突破;另外,长期进行小农生产的烟农协作与组织化意识不强,烟农素质普遍不高,缺乏职业技能,烟农队伍不够稳定,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1]。因此,从有利于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如何培育现代烟农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一项势在必行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传统烟农现状

目前,传统烟农现状与现代烟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烟农素质普遍不高;二是烟农老龄化严重;三是烟农掌握运用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四是烟农缺乏协作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营。

以丰都烟区的烟农为例,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截至2011年,小学文化程度占43.45%,初中文化程度占51.85%,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4.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35%;烟农年龄偏大,年龄分布为:20~30岁,占2.75%;31~40岁,占19.72%;41~50岁,占41.8%;51~60岁,占22.22%;61岁以上占13.51%。可见,烟农年龄主要分布在41~50岁。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的倾向性更高,从事烟叶生产的烟农主要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低素质和高年龄势必会影响到烟农对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因此,如何加快培育现代烟农将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关键[2]。

2 现代烟农的基本特征

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内涵,其基础是规模化、方向是集约化、保障是专业化、装备是机械化、关键是信息化、出路是科学化。具体来说,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烟草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烟叶生产,用现代手段管理烟草农业,用培养新型烟农发展烟叶生产。这种新型烟农与传统烟农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懂得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善于市场经营[3],这种新型烟农实际上就是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现代烟农。

烟农在烟叶生产中既是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又是生产资料和土地的所有者,是生产关系中的主要因素,这就决定了烟农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体作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现代烟农,现代烟农是烟叶产业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现代烟农与传统烟农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以烟为生、精于种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烟农。现代烟农的基本特征表现为:①有文化。即具备现代烟草农业知识,具有现代烟草农业的观念和意识,受教育程度较高,遵纪守法,规范经营。②懂技术。要具备接受和掌握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能运用现代农业机械从事烟叶生产,适应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既可以成为种植大户或农场主,又可以从事专业化服务。③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是实现专业化服务的需要。现代烟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经营目标,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将发展烟叶生产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④会经营。即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够合理配置人、财、物以及土地资源要素,掌握成熟的经营模式,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在当地烟农致富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 培育现代烟农的建议

3.1 发展烟区职业教育,培养现代烟农队伍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功能发挥程度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如何提高烟农技能素质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关键所在。发展烟区职业教育,把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培训作为地方政府和烟草部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不仅要加大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还要积极宣传现代烟草农业经营管理理念,让烟农能种烟、会种烟,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得到实惠。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拥有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3.1.1 根据不同层次的烟农特征,对烟农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差异化管理,尤其是要加大对种烟大户、专业户和职业烟农的培育力度。把种烟面积稳定、以烟为主的烟农作为主要培养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对烟农进行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培训,使烟农掌握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有所专长,可以满足专业化服务需要。更为迫切的是,要努力培养有文化的青壮年成为种烟能手,用优惠政策、技术扶持、补贴倾向等一系列措施,打造成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烟农队伍,持续提高种烟收入占烟农家庭收入的比重,让烟农以烟为生、精于种烟[3]。

3.1.2 要实施人才兴烟战略,重视基层烟站技术力量,创新用人机制,引导鼓励专业素质高、能吃苦耐劳的烟草专业大学生到基层烟站施展才华。技术岗位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原则进行调整,技术岗位中三分之一从事科研试验示范,三分之一从事专业化服务引导指导,三分之一从事适用技术推广,为培养现代烟农提供智力支持。

3.2 实施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要特征,是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由于严重限制了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烟草农业内部的流动,分散经营、土地利用率低的传统生产方式依旧占着主导地位,导致传统烟农的种烟比较效益缺乏明显优势。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闲置耕地现象突出,为适度规模的要素配置提供了可能。

实施土地流转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有力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促进规模化种植发展。实施土地流转,可以化零为整,将闲置土地及种烟水平差的烟农土地集中到种植大户和现代烟农手中,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为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提供条件;二是提供劳动力资源,促进专业化服务。通过土地流转,把非烟农民和种植水平低的烟农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烟农专业合作社鼓励这部分人以土地参股形式投资烟农专业合作社,实现资金、技术、人力、土地资源的高度集中,有效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提高,提高种烟比较效益,稳定基本烟农,为培育现代烟农走出一条规模效益的路子。

因此,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加快制度改革和创新,使要素突破家庭界限。按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的要求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发挥村委会和乡镇等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出台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发展土地租赁、土地置换和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烟区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是烟农之间的自发流转模式,该模式的不稳定性特点对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具有限制意义。因此,要实现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可以在烟农专业合作社框架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对基本烟田范围内的适宜种烟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科学规划,把土地资源优先向现代烟农配置,发挥规模种植效益,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稳定烟农队伍,推进烟叶种植规模化。

3.3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推动专业化服务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合作社对于现代烟草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专业化服务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要着力解决好“为什么要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什么样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如何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合作社”3个问题,坚持“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发展方向,以基地单元为单位,积极推进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分工,重点推进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构建“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受益”的服务体系,全力实现“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全程专业化”的目标,全面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要积极引导烟农成立综合性或分环节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资产权属清晰、行业有效掌握、烟农普遍受益、设施长期使用、服务全面到位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另外,要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越来越依赖机械化[4]。机械化也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有效保障。要加强行业内外技术合作,鼓励自主创新,加快研制功能集成、适用于山地烟区的先进烟草农用机械,提升机械装备水平。将专业化合作社作为机械设备的管护载体,因地制宜地拓展机械化作业的范围和领域,优先解决机耕、起垄、植保等用工量大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

3.4 建立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烟草农业,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科技支撑[5]。但是,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和烟农被动所造成。要强化技术队伍建设,以产学研为渠道,以分公司、烟站科技服务为主体,采取多种技术培训和服务方式,提高现代烟农和技术人员素质;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化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力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科技项目的实效性和指导性;加强重点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包括品种培育、测土施肥、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烘烤调制、农用设施开发等方面内容;要创新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合科技服务体系中的各级主体、各种资源要素,满足现代烟农、烟叶、烟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和专业化分工服务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建立健全科技人员考核奖励机制,鼓励基层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烟叶战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5 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切实保障烟农利益

要以维护烟农利益为突出重点,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风险基金制度,积极引入商业性保险推动地方政府、烟草行业和烟农共同投保的烟叶政策性保险,减轻严重自然灾害给烟农造成的损失,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为培育现代烟农解决后顾之忧。

4 参考文献

[1] 苏新宏,郭三党,蔡宪杰,等.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烟农的意愿和行为特征[J].中国烟草学报,2010,16(1):76-84.

[2] 王现军,李成贵.市场化条件下烟叶政策选择[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5):3-8.

[3] 谢兴源,练华珍.培养新型职业烟农以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02-203.

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工业化;农业发展;技术进步

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型农业机械的出现导致农业耕作大规模机械化;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产品;农业新技术尤其是杂交技术使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畜产品大幅度增加。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工业化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经济效益,使农业技术不断地走向工业化的道路,“本来是主要的人类传统的职业的农业,从欧洲较富足的国家开始,正在迅速变为一种越来越带科学特征的工业”[1],农业技术工业化似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以工业化的模式谋划农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

一、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工业化是指以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为核心,用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先进物质技术基础取代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以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取代个体生产的方式,从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取代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本文更多地把工业化理解为为了追求经济目的,发生在农业生产技术中的工具、方式、观念、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引起的农业本身及其与人、社会、环境关系的改变。

工业化社会具有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的特点[2],工业化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方面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

以工业化模式谋划农业的发展,其中心内容是农业技术工业化,即工业化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工业产业模式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工业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等。从实质上看,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农业技术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工业相关的技术发展上,从传统技术中的手工工具、畜力过渡到使用自动化的、功率庞大的大机器,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实行联合作业和自动控制,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第二,工业化是一个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技术在“生态上以逐渐简化的种群来取代相当复杂的生物群落系统,在技术上以化石能(主要是石油能)驱动的理化技术系统取代人、畜力驱动的手工工具与传统农艺,在经济上或是以附属于工业资本的日趋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的农业取代附属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3]。机械、能源、科学技术的密集投放,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使农业由粗放到集约,农业不再是劳力集约,而成为资本、技术、知识集约的产业。因此,农业技术工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变革过程。

第三,在认识上从以经验为主的认识模式转化为建立在实验科学之上的农业科学理论。认识、预测、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四,工业化的高效率、最大化导致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农业的大规模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化肥、农药、利用矿物能源的机械的大量投入,依赖石化能和化学产品,造成了特定农业生物的专业化、单作化、连片化和多头(羽)化。

第五,工业化的农业技术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因此追求农业外部投入与农业产出比的最大化,导致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使原来以有机循环为主的有机农业变为依靠无机投放的无机农业,动力系统、土地的营养平衡、病虫害防治都靠无机的方法来维持。

由此看来,农业技术工业化表现在动力强大、突破了客观自然的限制、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依赖变为征服,工业化农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经验型知识结成统一整体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是复杂的知识整合体系。

二、农业技术工业化的困境

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效益已经使工业技术至上主义根深蒂固。人们相信工业是先进部门,农业是落后部门,农业迟早要工业化,农业技术迟早要工业技术化。于是天然肥料被化肥取代、木材被钢铁和塑料取代,人们恨不能用工业合成物来代替食品。然而工业技术理论体系忽视了生物有机体的有机联系,无法完全代替生物理论。农业技术工业化过分单纯地接受了工业技术理论,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地采取了这些生物成长自然过程以外的技术措施,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面临着停滞或者倒退的危险。工业化不仅仅在技术本身,而且在制度、政策、人的观念等方面不顾农业的特殊性,产生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1、工业技术理论体系的缺陷

工业技术理论从根本上拒绝生物性和整体性[4],表现为:

第一,工业技术的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之上的,忽视了生态学这一基础。农业技术与生物有机体打交道,农业生物本身、土壤、自然环境等是具有生命的活的有机系统,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才能健康。

第二.工业技术的建造机理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物重组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一些新技术虽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它们也要求应用能耗更大的耕作方法,其中包括大量使用高成本的化肥和农药[5]。

第三,工业技术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传统物质生产的目标是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而线性的、非循环的工艺是最简单、最节约的,因而在生产工艺上形成“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运行模式。

第四,工业技术以狭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对于自然的认识意味着对自然加以统治。

2、农业技术工业化政策的偏差

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政策支持并刺激了工业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如化肥、农药、排水系统、过度开垦和销毁森林、减少轮作和休耕、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污染、家畜和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加速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农业景观破坏[6]。工业化农业技术还造成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断,“农业重新与自然(而不是人工)生长因素相互联系。要求技术重新本地化。……因此,农业的可持续性将再次要求‘技艺的本地化’;也就是说,重新发明和评价‘农耕的技艺’”[7]。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状况、不同的劳动技巧、不同的劳动过程和不同的农业产品,工业化农业技术政策鼓励割裂农业的这些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种地域知识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中不仅关注普遍规则的应用、生产过程和人工制品,也必然伴随着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具体回应。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经济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偏差

工业化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表现为它是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资本代表工作的潜力,是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获取的。一旦这些资源减少,资本本身就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经济中存在着一种用资本代替劳动的强烈趋势。资本和劳动都可生产出财富,但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当然,资本并不都是罪恶,它同时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但是它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许多方面。工业化农业生产是靠能源密集型机器和灌溉系统来进行的,并且使用大剂量的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杀虫剂和化肥。这些方法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有机平衡,并在我们的食物中产生出有毒的化学物质。然后食品工业又把农产品变成过度加工、过度包装、过度作广告的食品,然后再长途运输到全国各地的大型超级市场去出售,所有这一切都要过多地消耗能源,因此引起燃料价格飞涨。动物养殖也是同样的情况,它受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大力推动,因为生产单位动物蛋白比生产单位植物蛋白所需要的化石燃料能源要高出十倍以上。“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工业,它的生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能源、技术、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原材料及其它许多因素。因此,正如核战争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会使农业遭受破坏一样,经济生产活动的紊乱也同样会使农业生产蒙受损失。农业生产手段越精细,其遭毁坏的危险就越大”[8]。美国生产的大部分粮食都不是供人消费而是喂养了供人吃的家禽,结果导致大多数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平衡,进而导致肥胖和不健康,从而又引起了保健费用的上涨。

4、工业化大型化、高效化观念的偏差

工业化更多地强调大型化,机械化系统的最伟大之处是通过规模化获得的。更大的力量意味着更大的输出,输出越大越好,但这并不符合生物系统的有机特点,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规模服从于功能[9]。机械化和大型化不一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制胜法宝,而且由于工业化的特点,“对自然界的统治的规模。在工业中比在农业中大很多,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10]。工业化农业技术所产生的效益,也并非是最合算、最合理的,“自从普遍采用昂贵的机器以来,人被强行消耗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的平均力量”[11]。

三、农业技术工业化困境的解径

1、纠正技术理性的偏差

技术理性是指围绕着技术实践所形成的有目的的、合理的行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基本文化价值观念,如人类征服自然、自然的定量化、有效性思维、社会组织生活的理性化、人类物质需求的先决性[12]。

正是由于技术理性,我们才会有今天的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也正是由于技术理性的如此成就,才被社会广泛接受,成为统治社会的权威,进一步形成了技术至上的思想。技术理性主义以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技术理性无力解决人的个体性、自由意志、道德情感、本能欲求等非理性问题,而这种非理性世界是内在于个体的,它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理性主义的极度发展,必然造成非理性世界的严重危机,使人类迷失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技术虽然延伸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同人的某些方面的生理机能相适应,但人的很多生理机能却遭到了可怕的压抑。在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可替代的、可化约的、可按照人的意愿随意改变的,人自己也成了市场上一个可计量的市场价值物,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中一个可以随意更换的部件。技术理性追求效率,在这种思维方式盛行的情况下,人们所注重的将是效率与计划性,而不是人的需要或价值。人类从蒙昧中解放出来,却又被理性自身的创造物——机器、商品和官僚制所奴役。

对于技术理性,“不应该成为霸权主义理性,陷入绝对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13],也不应成为禁锢人类发展、离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力量,而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指导农业技术向合社会目的的方向发展。

2、健全相关社会制度

首先,加快技术发展和技术预测。要清醒地认识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在技术设计时消除或减少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利,选择合社会目的的农业技术。为了消除化学化农法或工业化农法,摆脱现代农业的困境,削弱现代农业技术的异化,就要选择生态化的、绿色化的、适用的技术,摆脱对工业技术的崇拜而不回避技术的发展。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绝不能回避问题。西方先进工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所谓“替代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等,我国也在积极尝试以生态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为基础的高新农业技术园区的试验。其共同信念是,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与自然相对抗;农业生态体系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土壤的培肥;重视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持久的农业生产力。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异化带来的弊端,除了寻找现代农业技术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现代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及其生活环境的过度伤害之外,更关键是超越传统自然观,破除工业技术万能的幻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协调和均衡的机制,利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意志去自觉地实现一种“均衡”的发展,实施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应该尽量遵循自然流动、循环的规律,减少对农业生物体生长方式的改变,减少化学物质等人造物的投入,尽量保持农业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均衡的天人合一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知识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技术的预测也越来越明确,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发展观将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化。另外,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协调,必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现代农业技术达到这种“均衡”,异化的削弱甚至消解完全可能的。

第三,完善新技术研发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机制。技术评价是对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做市场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可能采用的技术,还要分析其使用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污染等,通过研究分析决定是否选用该项技术或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评价是测定农业技术的功能属性,对研究、发展、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从而为农业生产管理者进行农业技术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社会公众评价是将农业技术的新发明向社会公众进行告知,以征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行使,减少社会公众对新技术的恐慌和排斥。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新技术的使用。必须通过较为完善的技术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前面分析过农业技术的功能,农业产品是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健康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社会后果不仅要通过专业研究评价机构的评价,还要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可;不仅要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还要通过社会、生态、人文伦理的评价;不仅要进行短期的评价还要进行中长期评价;不仅要进行积极效益的评价还要进行负效应和风险性评价。通过技术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技术的负效应,降低技术的风险性,保证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四,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的立法。新技术研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新的农业时代开创了无限的可能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夹带着无限的未知与危险。新技术可能使未来社会的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加集中,拥有高技术、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与信息匮乏者、未接受新科技的族群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体系更易受到破坏,人们的落伍感、代沟感、贫乏感、差距感会加强,挑战频繁而至,新问题将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法规将不足以应付新时代的需要,起码是瞬时的混乱局面将难以避免。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引导和规范,防止滥用、误用技术。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农药使用规范、生物制品使用法规、转基因农产品标签法等。

3、“适度技术”的应用

从技术主体的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异化的重要原因是对技术的过度使用带来的技术负效应,如前面谈到的化肥技术负效应。选择适度技术避免了单纯追求高、大、快。如合理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在密植技术中,种植密度越大,作物的茎杆越细,越易倒伏。密植与倒伏是密植技术中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培养矮株品种抗倒伏,而植株过矮又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适度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合理密植,又要考虑到合理的植株高度。

适度技术的应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保证农作物和畜禽原有自然生物性状稳定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如巨型猪、巨型蔬菜和含有肉味的蔬菜等就改变了生物体原有的生物性状,不仅带来一定的风险性,而且对公众心理造成压力。其次要遵循综合性原则,适度技术不是单项技术的使用,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应用,农业技术体系既包括种养技术,又包括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适度技术也要在各个单项技术之间寻求一种综合的、相互融合协调的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技术形态。

[参考文献]

[1][英]贝尔纳著,伍况普等译.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p480.

[2][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p152.

[3]邓宏海.新的农业革命——从工业化到生物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4]曾欢.浅析生态技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1998(专辑):p183.

[5][美]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p15.

[6]JoyOgaji.SsutainableAgricultureintheUK[J].Envi-ronment,DevelopmentandSustainability,2005(7):p253-270.

[7]VanderPloeg.Thereconstructionoflocality:technolo-gyandlabourinmodemagriculture[A].T.Marsden.UnevenDevelopmentandtheRuralLabourProcess[C].London:DavidFultonPublisher,1992.p37.

[8][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p277.

[9]Peter.Drucker.Post-CapitalistSociety[M].NewYork:HarperBusiness,aDivisionofHarperCollinsPublishing,199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191.

[11]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595.

篇7

1.1构建了强力支撑、多级联动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了从自治区到村级的“五级”联动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了一支熟悉农业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能胜任信息筛选和的6000多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三是构建了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电信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涉农信息服务合作基本框架。1.2构建了“龙头”带动、纵横交融的基础网络构建了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协同广西水产畜牧兽医信息网、广西农垦信息网、农机化信息网、农业区划网、三农科技服务网等门户和专业网站,连结全区150多个市(县)涉农子网站的基础信息网络。以广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广西农业网站群每年涉农信息50多万条,广西农产品贸易网网上促销成交累计914.29万t、成交金额232.35亿元,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实现了上接农业部,下连全区各市(县)农业局,横向与自治区政府各有关厅局互联互通。1.3构建了“进村入户”、结构多元的服务模式为进一步丰富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广西以“三电合一”模式为基础,充分利用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宽带进农村的建设成果,开辟了12316热线、农技110、农讯通、新农通、甜蜜通、网站手机版、网络电视等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服务通道,成功探索了多元“三农”信息服务实践模式,有效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1.4构建了智能互动、高效管理的应用系统2003年以来,广西农业厅、科技厅、农垦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等涉农部门成功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糖厂综合农务管理信息系统、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等30多个农牧渔业产业运行保障系统,及种养产业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系列智能化支持系统,开发了农业信息基础数据等多个农业数据库,完善由构件库、知识库、模型库、数据库四大部分组成的农业专家系统(吴华瑞等,2003),开启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政务、生产经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的应用新阶段。1.5构建了安全稳定、综合运行的应用平台2012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金农工程一期项目,构建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农业综合运行平台。该项目覆盖了广西区本级、14个市、106个县(区)和300个乡(镇),实现了省部级数据交换、共享和良性互动,并通过对县级平台、乡(镇)信息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点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信息站点的覆盖面,为农业行政管理、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生产数据。

2制约因素

2.1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虽然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启动较早,但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对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缺乏基本了解,片面地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只是拉网线、配电脑、建网站、发信息等技术工作,而对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服务、信息法制等信息化建设诸多重要因素缺乏足够认识,信息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2资金投入不足,受益面较窄多年来,广西虽然较早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设想,但真正列入财政投入计划的较少。以广西农业系统为例,2003~2012年广西区本级农业信息化投入仅9200多万元,其中互联网专线租金、视频会议系统及设备维护等基本运维费就占了4600多万,市、县农业系统投入也仅有3800多万元。由于投入少,经费缺乏,目前77个县级农业网站中有近半无法正常运行,“三电合一”、“12316三农热线”无法正常发挥后续作用,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过窄,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2.3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广西各地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区14个市农业局(农委)中,仅有4个市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身兼数职等现象,技术人才缺失严重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导致掌握的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2.4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受部门职能分工的限制,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此外,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收益慢,同时缺少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和长期规划,社会资金和各类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快速发展。

3发展思路

3.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积极推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GIS、3G、4G无线传输等技术,建设集遥感信息、农田土地信息、地籍信息及农作物种植信息,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广西大宗农作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辅以智能分析和规划、查询展示和数据自动分类存储等系统。引导种养企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等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环境监测能力及智能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确保精准施肥、精准投料、精准预警防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自动化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自治区、市、县3级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对农田墒情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和决策,全面提升广西土肥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推进土肥信息化建设。开发广西植保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和农作物病虫害远程诊疗系统,建立植物检疫情监测和防控、农作物种苗检疫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阻截、防控的服务能力。3.2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指挥及应急调度能力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管理各领域的行业监管能力,推进农业行业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实现农业应急、远程会商、指挥决策、预测分析等多方协同功能,确保与广西区应急平台的数据共享与指挥协同,为广西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保障。3.3努力提升市场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建立农产品产销价格监测点,加强纵横协调,对大宗鲜活农产品生产、收购价格、流向等产销信息进行收集、监测及深度对比分析,实时预判预警、把握大宗鲜活农产品产销走势,定期市场分析报告,提出未来产业发展对策。同时,要加强广西农产品供求联盟与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一站通系统的对接。此外,要建设并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价格及产业损害等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包括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市场价格、相关税费政策、贸易相关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及程序等信息资源,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服务。3.4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二维码包装标识、索证索票等信息化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农药化肥、农机及种子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协同涉农企业实现农产品基地、品种的电子化档案管理及质量安全信息控制、跟踪和追溯;建立农药化肥及种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张玉香,2005)。3.5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农村经营管理,重点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服务、耕地流转管理服务等监管系统,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数字化、管理流程化及产品销售电子化,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现代化经营水平,拓宽网上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结合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建立减轻农民负担或国家强农惠农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增强涉农政务信息的透明性。3.6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新成果,加强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研手段信息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加强农业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自主创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快速实现科研部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等的转化和应用。3.7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加强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农产品贸易网及全区14个市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子站点、109个县级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点的建设。优化市、县级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供求信息及相关动态信息等的为农服务功能,提升与农业部“一站通”对接效能,实现农产品供求信息全国大覆盖、大联播。联合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在线交易,逐步创建快速、便捷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3.8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各类应用系统和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以农业云计算平台和农业资源核心数据库为基础的广西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存储共享和数据融合。加强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突出信息的地域性、实用性,使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具有针对性,突出地方特色(顾君等,2013)。建立规范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农业部门力量,加大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洞察和捕捉能力,提升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及开发利用能力,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综合信息。

4保障措施

篇8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产业化;影响

1相关概述

1.1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概念

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农户将自己的一项重要的权益———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等方式而让他人耕种,但这是需要建立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即他们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而转让其使用权。这种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不是随意进行的,是建立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有双方平等的协商和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的原则、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的用途等原则[1]。

1.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将工业和商业运用到农业当中,即把市场看作主导因素,将效益放在中心位置,以此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从而积极带动农业的进步、促进科技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将农产品不断加工和再加工,使之精细再精细,体现出产品的专业化特征。同时,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将农业向农业、工业和商业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农业的生产系统,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又能够提高农民的素质,推动农村体制创新[2]。

1.3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1.3.1土地流转规模小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其规模还比较小,而且发展还不够完善,并不能将土地流转的作用很好地表现出来。主要原因是农民向承包户索要的租地费用很高,再加上承包户种植的农作物特色少,以及农民的利润收入不稳定等。还有一种影响土地流转规模的因素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比较少,不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而且流转的土地不集中,有的承包户承包的土地分布比较零散,给管理带来不便。1.3.2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我国土地流转的形式过于简单而且大致都一样。大部分以转包和转让的流转形式为主,因此,难以更大范围地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土地资源的配置。再加上土地流转的不规范性,使得土地在农村的流转成为一种口头的协议,甚至没有书面合同,这样导致农民和承包者之间的承包关系很不清晰,容易造成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增多。1.3.3土地流转占有率不高我国有67%的农户从来没有进行过土地转让。而在那些将土地曾转让给其他人的农户中,有65%的农户只将自己的一部分农田进行转让,有35%的农户把自己的全部土地进行了转让。但这35%的农户中,虽然将自己土地全部进行转让,其形式也仅仅是口头上转让给同村的亲戚,并没有支付过租金。所以,不能被看作是一种市场间的土地流转交易。1.4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土地流转能够集中分散的土地进行耕种,这样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带动土地流转的发生。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他们又能相互制约、相互依赖[3]。一方面,土地流转化解了家庭分散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冲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将土地逐渐实行集约化管理,扩大了生产的规模。然而,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有制约作用。土地流转发展的不成熟会使得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会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比较弱,加之土地流转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农民不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丰富土地流转的形式,让土地流转能够更加专业化、合理化,并且能够让更多的土地进行集中管理,形成农产品产业链条。但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稳定会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纠纷较多,而且会导致农产品种类减少,并且使土地流转没有一个好的服务平台作为依托。因此,积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出两者相互促进作用的最大效果,认识到它们的制约因素,才能将消极影响最小化,使它们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

2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影响

2.1化解家庭分散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冲突

我国农业经营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经营比较分散、土地规模比较小以及农作物加工效率低等,这使得农产品与现代市场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冲突。在农村,农业经营缺乏劳动力,以及足够的经济和技术支持,所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比较大的市场需要下是很难运作的。因此,需要解决由于土地分配所造成的土地规模过小的问题,把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没有大规模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散的、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和没有区域特色产业的单个农户生产单位进行统一,在有偿的情况下将其交给有条件经营的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土地流转是有必要的,并对农村土地的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使传统农业朝全面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使之在本地区进行推广,最终发展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这样既带动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也化解分散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冲突。

2.2推动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土地经营权流转就是将生产规模比较小且比较分散的土地集中在一起,把工业手段利用到农产品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再将商业加入进去,进行相互融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其表现形式是将农工商3个行业进行一体化发展,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即用合同或协议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融为一体,互帮互助、共同承担风险,而且互利互惠。到目前为止,农户对农作物的原料还是处在对其进行买卖的现状,而直接买卖农作物获得的利润非常少,而且没有市场竞争力[4]。如果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可以游刃有余地突破这种机制,农户可以利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农作物制作加工成农产品,再进行销售,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可以借鉴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的经验,重视对农业机制的调控,给农民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并以调节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来保护农民利益,从而防止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2.3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

实行土地经营流转可以把比较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而且便于进行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现代化科技以及管理方法运用到农业当中,能够提升农业给农民所带来的利润和效益。现如今,土地集中规模运营的前提是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和集约化,但是小规模的运营对于现代农业来说是一种阻碍,其技术的发展速度缓慢,而集约化生产能够将土地的利用率发展到最大程度,能够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种植更多的农作物,而小规模的生产则会使土地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甚至有人认为土地太小,种植某种农作物不划算。因此,实现集约化发展和农业机械化就要利用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

2.4提高劳动生产率

发展现代农业是在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高效产业的需要,适度规模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够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实行针对农业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对每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布局以及规模化的发展,能提高土地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以及提升劳动生产率[5]。土地流转可以很好地对农业生产成本、劳动力以及土地等因素进行整合和调整,并将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有助于合理分配土地资源,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步以及规模化的发展,对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意义。

3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消极影响

3.1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我国龙头企业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导致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小,并且没有高科技人才的参与,创新能力不足。尽管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其中的客观问题还是存在的。例如,对农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不足,很多加工企业没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作支撑,加之缺乏人才等,导致其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如果能很好地发展龙头企业,就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并且不要只关注于出售农作物,而应该将农作物进行加工,使其变成农产品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确实推动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除了这些国家级的龙头企业,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龙头企业还存在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的问题。而且农业龙头企业大多数没有和农民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利共赢的长期关系,只是买卖关系,并非合作关系,农民的利益因而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这样会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6]。

3.2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

由于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小,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产品在现代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远比不上其他商业化较高的产品。农产品在质量上也满足不了现代市场需求的变化,表现为所生产的农产品比较多,质量好的新产品比较少;质量一般的产品比较多,针对性强的产品比较少。我国农业的产值与加工业的产值之比为1:0.6[7],而欧美国家在农业产值不变的情况下,比我国高5倍。说明我国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存在严重不足。比如,在对小麦的加工上,发达国家可以将小麦通过加工转变为2000多种产品,而在我国只有几百种。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严重不足,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将科学技术引入到农业应用当中,没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尤其没有把农业生产与市场销售进行适当的连接。

3.3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认识不足

土地流转的表现形式是将土地集中而进行生产的,这会使一些农民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搭建几个大棚或者是建几个农贸市场,导致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中有一定的伪农业产业化的现象出现。如他们建了几个农产品市场,盖了几个大棚进行农作物耕种,就称之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这说明农户还是不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真正含义。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包括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还要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到其中,并且土地也要形成大规模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生产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加工是农产品附加值增值和市场开拓的重要手段,销售是实现经济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不是单纯处理种什么、种多少以及养什么、养多少的问题,更不是简简单单地办几个农产品加工厂或是建几个农贸市场,而是要把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生产和加工、加工和销售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考虑,要有全局的观念。

4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

4.1推动龙头企业发展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农业加工业的发展,要合理分析农业发展的各个要素。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需要提供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要进行市场调查,合理分析市场需要哪些东西,从而确定产品生产方向,使产品与销售对接,而不是盲目销售。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积极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将科技应用到其中。还要积极推动并加强大型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和引导,进行更专业的市场分析,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民从小农生产者逐渐转变为地租的收益者,能够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8]。

4.2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民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设好生产基地。如何建设好生产基地,这需要根据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做不同的规划,而且既要考虑到当地的资源优势,又要考虑市场需求,使其凸显出不同的区域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是否树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龙头企业形象。因为龙头企业是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一个重要桥梁,只有积极鼓励其发展,才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并实时保障农民的利益。农业龙头企业能够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并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引导农户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便更好地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发展。同时,当地政府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对当地农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对龙头企业进行优化重组,还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并使其与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与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互利互惠关系,提高农民收入。

4.3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主动并积极领会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农业科技实施的主体就是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教育为依托的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普及并推广领先的科学技术,培养一批高素质新型农民。与此同时,要统一思想,提高农民的认识,加强对农民的领导。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一项很艰难的工程,如果只通过一部分人来完成这个工程,难以达到合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所以,必须通过激励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先刚,熊楚国,邱兴,等.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以金沙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J].农技服务,2008,25(12):141-143.

[2]王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土地合理流转的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8):93-95.

[3]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7):14-18.

[4]李小斌.土地流转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12(4):73-74.

[5]李尚宁.土地流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4(11):37-40.

[6]关建勋.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刍议[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6):47-51.

[7]彭昕.平原农区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篇9

一、2007年中国期刊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2007年我国期刊业获得了稳步增长,不同类型期刊的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公益性和经营性期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非时政类期刊的产业属性进一步凸现。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其中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期刊5068种,社会科学类期刊4318种。期刊业已成为年产值超170亿元的一大文化产业。若加上广告、会展等经营收入,期刊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可以说,期刊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较强思想舆论引导能力、文化信息传播能力、社会资源聚合能力和文化市场开拓能力的重要文化事业和产业形态。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2007 年全国报刊广告市场总额为808.71 亿元,其中报纸广告为 728.56 亿元,杂志广告为 80.15 亿元,报纸、杂志的广告经营额之比为 9.9:1,而2004 年这一比例为 11.3 :1,由此可见,虽然杂志的广告总量仍然较少,但其在报刊广告中的比例却在不断提升,报纸、杂志广告之间的不均衡性正在逐步改善。从增长情况来看,2007年报纸广告比去年同期增长 6.82% ,而杂志广告的增长率为 15.73% ,杂志广告增速是报纸的2.31倍。

当然,杂志广告的分布并不均衡,广告收入增长较大分别是机动车行业、体育健身类、社会新闻类、旅游休闲类、母婴类、城市生活类、健康类、财经类杂志,这些杂志的广告增长率大多在 15% 以上,其中,机动车行业增幅达43.0%,体育健身类增幅达39.8%。原因在于,2007年机动车消费增长迅速,广告需求旺盛;在奥运会之前,体育类产品消费成为时尚,故而体育健身类杂志广告走俏。相比之下,计算机行业和电子行业的广告增幅有所下降,显示出这类杂志的广告需求在减弱。

二、2007年中国期刊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⒈世界期刊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期刊迎来世界目光

国际期刊联盟(简称FIPP)成立于1925年,是世界期刊业界自发组合的非政治性、非营利性的国际期刊行业组织。2007年5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精英汇聚一堂,把脉世界期刊业发展态势,共同探讨期刊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届大会以“杂志丰富你的世界”为主题,会议议题主要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商业与专业期刊:从传统出版业向多媒体的转变”、“提高期刊广告在整体广告中的份额”、“期刊从传统出版向媒体服务的转型”、“期刊高效发行的战略布局”、“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市场”、“期刊读者阅读品位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等热点问题展开。中外知名期刊的负责人,包括美国IDG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副总裁特瑞斯・阿德逊、美国赫斯特国际期刊集团总裁乔治・格林,法国桦榭媒体集团总裁奎洛特,日本小学馆总裁相贺昌宏,日本讲谈社副总裁野间省身,以及来自中国的《读者》《家庭》《知音》《时尚》《瑞丽》《故事会》《特别关注》《中国国家地理》等就各自的期刊运营交流了经验。

世界期刊大会素有“期刊界的奥运会”之称,此次期刊大会也是继1997年在日本举办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其他34届均在欧美发达国家召开。世界期刊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体现了国际期刊界对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对富有潜力的中国期刊市场浓厚的兴趣,也有利于中国期刊业与国际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学习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对今后中国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⒉整体转制,期刊经营体制创新迎来新曙光

2007年,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获得重要进展。机电商报社在2006年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小组审议,被批准改制为文化企业。2007年年初,改革方案获得总署批准,经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机电商报社整体转制成为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这年9月,机电商报社整体转企改制并正式挂牌。这是国内首家集报刊主办、出版、经营于一体的报刊出版企业,同时也是第一家实现整体转制的科技类期刊出版单位。卓众出版作为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独资设立的国有文化企业,拥有《机电商报》《农业机械》《汽车与驾驶维修》《车主之友》等1种报纸和10种期刊的出版权。

国内目前的科技期刊虽然数量庞大,但多数“大而不强”,或者由于分散在不同的体制内而成为“散兵游勇”,体制上的束缚,包括人才、资金、经营自的限制,严重制约着科技期刊的做大和做强。作为首家完成转制的科技期刊社,卓众出版的“试水”必将带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模式,为解决中国本土科技期刊在新环境下如何生存这个命题迈出了第一步。转制后的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转变机制,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高新科技应用和集约化经营,重塑市场主体,实现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两个效益不断提高的目的。

⒊电子杂志持续高涨,《开啦》引领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杂志”、“互动期刊”等新媒体业态从理念变为现实,并成为期刊新一轮发展的热点。2007年,电子杂志呈现双重格局:一方面面临着资金链断裂、裁员、易主、转型等经营“阵痛”,另一方面是更多的传统杂志继续推进电子杂志革命。2007年电子杂志中表现最突出是徐静蕾主办的《开啦》。其下载量已经超过7000万,阅读量突破1亿大关,并获得可观的广告收入。尽管业界有人对《开啦》充满争议,但其快速发展的局势无疑值得传统杂志反思。其实,《开啦》成名不仅仅是由“徐静蕾”的名人效应所带来短期内知名度的飙升,而在于她独创性的内容。《开啦》从第一期就陆续推出王朔、韩寒的专栏文章以及徐静蕾以记者身份进行的独家专访,另外它还成立了专业的团队来负责制作、营销和推广。可以预见,在专业团队的经营下,电子杂志凭借网络低成本传播平台所赢得的强大注意力,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⒋走出去经营再成热点,《中国新闻周刊》登陆日本

期刊传播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著名期刊都已经发展成为跨国性的传媒集团。我国的《读者》《女友》《中国国家地理》《知音》等期刊虽然已经开始探索“走出去”经营的方略,但总体上困难重重,事倍功半。2007年5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的日文版《月刊中国新闻》在日本东京上市,吹响了中国期刊“走出去”运营的新一轮号角。《月刊中国新闻》在吸取中国同行的经验教训,参考美国同行的出版路径后,为《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选择了一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道路。《月刊中国新闻》确定了“日本腔原汁原味”的编辑原则,将原版文章打散,重新组织结构。日本刊物很讲究边边角角的新闻做法,将原版内容重新细化,以专栏形式增加背景式资料,帮助读者阅读。日文本身文风谦和,论述讲究谦和与客观,没有强加于读者的感觉。因此,《月刊中国新闻》编辑部先对原版内容进行自我消化,然后再以符合日本读者口味的形式出版。

中国国力的强大成为《月刊中国新闻》得以在日本出版的必然条件,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需要“走出去”。近年来,中日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尽管依然政冷经热,但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却日渐高涨。日本主流日报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主流杂志(政治、时事、娱乐类)也都要关注中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大,这为《月刊中国新闻》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因而,中国期刊走出国门的条件逐步具备,如何运用多种语言符号,传播中国的声音,成为摆在中国期刊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2007年期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⒈期刊结构仍不够合理

期刊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单模仿、盲目跟风品牌期刊,如《格言》《意林》走红后,一些诸如《智言》《箴言》《智慧》《妙语》《笑语》《意汇》《百花意林》等数十本类似刊物跟进效仿;《特别关注》成功后,出现了《特别文摘》等大量刊名近似的文摘刊物。另外一些期刊在编辑思想、栏目设置、内容稿件等方面变相模仿。盲目跟风导致期刊内容严重同质化,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巨大浪费。二是面向一些特殊群体的期刊,如针对农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性期刊依旧缺乏。如美国非营利组织AARP Foundation于1961年创办的主要为老年人服务的《Modern Maturity》双月刊,现已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单期发行量达2000多万份。在我国,面向老年人、农村、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性杂志明显偏少。

⒉期刊“一号多刊”问题严重,新闻出版总署集中整治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颁布实施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不得用同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须按创办新期刊办理审批手续。但近年来,国内期刊“一号多刊”现象愈演愈烈,一些期刊由双月刊变成月刊,分为两个内容和定位完全不同的版本;月刊变成旬刊,成为三个内容迥异的版本;甚至月刊有变成周刊,分为四个版本。一些学术机构主办的期刊不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随意出版增刊,且未在封面注明“增刊”字样。或是以出版增刊或出版专辑、论文集等形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牟取钱财。此外,刊号出租、转让、期刊封面标识混乱、版权页表述不全面等问题较为严重,给期刊市场管理造成困难。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对全国9000多种期刊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出版规范检查。督促各刊社对照检查,规范出版行为。对于轻微不合格的期刊,要求限期改正;对买卖刊号、一号多刊等严重违规的不合格期刊,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当然,政府主管部门亦将调整刊号审批政策,适度加大刊号供给,制定更为科学的期刊进入和退出制度,以维护期刊业的健康发展。

四、2008年期刊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⒈期刊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广告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2007年我国期刊广告占广告市场总份额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巨大差距。如2005年香港地区共有752份期刊(包括多份电子报刊),据香港广告商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香港地区广告市场总投放额为455.24亿港币,其中杂志拥有16%的份额。此外,法国杂志产业占有20%的市场份额,美国杂志产业占有广告市场15%的市场份额,日本也占有12%的市场份额。由此推断,我国杂志产业还将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杂志广告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⒉期刊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进程将加快

我国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3000种发展到今天的9468种,数量上的激增使我国成为期刊大国,但我国期刊中,发行量超千万册的仅《读者》一家,超百万册的也只有20余家。目前仅有《家庭》期刊集团一家正式挂牌成立的期刊集团,《知音》虽然已被批准成立期刊集团,但未正式挂牌成立,《读者》属出版集团而非期刊集团。这种状况与发达国家期刊集团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国外一些著名品牌期刊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跨国、跨地区、跨媒体兼并、规模滚动发展的历程,许多出版集团还拥有自己的电视台、电台、出版社等,而不是单一的报纸或者杂志。就发行量和总收入来说,国外名刊大都有上千万份或上百万份的发行量,美国《电视指南》发行量1500多万册,总收入全美居首,达到10亿多美元;法国《妇女周刊》总发行量曾达到2000万册,收入也达数亿美元;德国贝塔斯曼集团的年营业收入高达200亿欧元。国内期刊集团化建设进程缓慢,无力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国内大多数杂志社规模小,实力较弱,无法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国家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给新闻出版单位更多的自,鼓励意识形态不强的期刊进行改制和运营创新,此举将推进期刊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⒊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快

虽然传统期刊在此前受新媒体的冲击并不很大,广告收入和经营状况还比较稳定,但新媒体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期刊市场的突破口,2007年电子期刊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今后传统期刊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一步朝“无纸化”方向发展,网络杂志、手机杂志和互动多媒体杂志等新型阅读市场将成为热点。目前各界对电子杂志发展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电子杂志已从早期的发行渠道为王,步入到技术和制作至上的成熟阶段,不远的未来电子杂志将取代传统杂志。也有人认为电子杂志“赚了眼球却没赚钱”,它虽然发展很快,却存在资金不足、商业模式不明晰、盈利模式单一以及公司治理不足等问题。但无论如何,电子杂志作为新媒体的一员,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众多元素,具有互动、直观、丰富等优点,而内容和品牌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两者虽然存在一定竞争,但如果从内容扩展,进而增加媒体商业价值的角度看,两者的合作能够带来更大的共赢。

注释:

①张乐:《中国期刊业成为年产值超170亿的文化产业》,新华网,2007-11-17

②佚名:《美国杂志零售市场分析》,《世界经理人》[J],2004(4)

篇10

关键词:农忙实践;特色农科人才;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42-04

当前存在于农科人才培养、就业方面的争论不断,一方面是中国农业需要转型升级,对农业专业人才的结构、层次、数量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迅猛增加,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农科专业发展难、就业难的尴尬局面。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本原因主要有:(1)高等农业的教育结构与社会发展要求严重脱节。高等农业教育结构、发展及内容,多数仍然沿用过去的模式,针对新的形势改变不多,形成社会所需的人才缺乏,而培养出的人才不受社会欢迎,出现所谓的虚假农业人才过剩;(2)社会对农业的偏见造成负面影响较大,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为农已经成为农科人才普遍选择的方向。尽管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和关注农业,但主要倾向的是农民、农业和农村,而对农业人才的就业环境、工作待遇及发展关注不多,已经严重制约了农科大学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性;(3)农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的期待差距太大。农科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比较浮躁,真正形成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往往要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学生在校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加之培养经费的短缺、就业形势的压力,学生能够开展有效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的时间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扬州大学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多年来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同质化的激烈竞争和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依托特色化办学思路,依然实现农科大学生的高就业率。如此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学校注重特色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农忙实践在特色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农忙实践提早扭转学生的不正确专业思想、专业理念,前置化特色农科人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业和创新,重视学生实训质量和效果,形成了独具扬州大学特色的农科人才:知识新、能力强。使得所培养的农科专业学生一直成为社会的香饽饽,并在社会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几年的实践表明,面对不利的发展局面,挖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突出人才培养实效,构建自己的发展特色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自己的一席发展之地。

一、利用农忙实践提前转变学生思想

许多研究表明,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报考农科专业学生的动机千差万别。受社会思潮和个人目的的影响,农科大学生的思想相对稳定性差,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心想摆脱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城市生是怀着对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望选择农科,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后,思想明显出现波动。相比过去农科人才的培养,由于就业目标明确、就业待遇优厚等诸多因素,学生的思想相对容易稳定,专业意识容易形成。当今社会发展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或多或少明显影响或左右着农科大学生的思想,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一旦形成稳固的思想意识,是很难加以有效扭转的。所以,加快农科大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的正确建立,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特色农科高等人才十分重要。为此,扬州大学充分利用农忙实践这一有效形式开展了对农科大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取得了明显成效。农忙实践是密切农业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践过程,对农科专业学生而言,是全方位、全实景农业发展概貌展现,涉及的农事作业、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市场分析、样品处理等丰富内容;涵盖了农学、园艺、植保、农化、草业、园林、水利、食品、工程、药学等宽广知识;触及农事安排、生产管理、试验设计、样品采集、数据整理、市场调查、规划设计、成本分析等实际层面;集中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参加的分工协同合作的复杂过程。整个农忙实践具有计划周密、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指导规范、场景多样、考核及时等特点,是开展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的极佳时期。

1.现场集中进行农业基本知识的辅导,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农业发展实际,为学生在一定高度上去认识农业、了解农业、热爱农业奠定基础。农忙实践开始阶段,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老师将学生带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农业科学研究现场进行农业基本知识的普及,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化解存在他们思想中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纠正他们对农业的片面认识,同时注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渐唤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对专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再通过分组或集中参加具体的农事活动,如整地、施肥、除草、调查、观察、采样、测定、统计等,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受艰辛和快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不同类型科研课题的教师研究团队,参与一定的具体科学研究工作,与开展毕业实习的本科生、正在学习和研究的硕士生、进行论文准备的博士生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学农爱农的兴趣,成效非常明显。一项调查显示,通过农忙实践,农科大学生对农业的认同度提高了40%左右,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增加了60%左右。

2.强化本校优秀师生的事迹宣扬,更有利于激发了学生学农、爱农信心,为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由于多数学生对农业的了解常常停留在表象,有的学生认为“农业”就是“种田”、“农业机械化”就是“使用拖拉机”,这些观念往往会误导学生对农业产生偏见。利用本校比较著名的农业专家、教授的成长事迹,让学生知道农业发展的真正内涵。通过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与这些专家、教授接触,轮流加入到这些专家教授研究团队参与具体的科研活动,从中感悟专家教授的治学精神、科研态度和成功历程,明白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道理,农业也大有作为,从敬佩转变为实际行动,早定目标、早作努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注重实践指导教材的编写,突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编写农忙实践指导手册的方法,强调开展农忙实践的目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农忙实践的思路、方法、内容、要求及目标,让学生尽早明白为什么实践、实践什么、目标如何、影响是什么。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清晰、要求突出、危害告知,使学生实践有方向、任务早知道、危害早认识、问题早形成,并在不断实践中去感悟目标的重要性、收获的踏实感。同时在实践指导手册中重点突出本校教师的突出科研成果,增强学生对专业发展的信心,尽早咬定方向,脚踏实地并干出成就。

4.通过不断变化的实践任务,增加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的机会和开展实践的兴趣。单一的实践任务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农忙实践时间短暂,但提高学生农忙实践效果更加重要。具体的农忙实践中,通过不断调整实践内容、实践场所的办法,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能够接触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增强学生对各环节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阅历,为他们确立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提供思考机会。学生在参与具体农业生产过程中,学会如何有效运用农业生产资源,简化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效;在参与农业科学研究中,了解科研的方法、过程、要点和创新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二、利用农忙实践对学生进行前置技能培养

目前,造成农科发展困局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农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实践体系与现实的就业环境存在脱节。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实践体系中,前两年为基础教育,很少有涉及专业的实践,所谓的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形同虚设,由于就业形势的压力,有些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四几乎不再学习,主要奔波在人才招聘的现场,如此一来,农科大学生的质量难以确保,形成恶性循环。作为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扬州大学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主动调整了实践模式,将过去留置在大三、大四开展的部分实践内容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进行,有效扭转了农科人才培养的困局,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成效非常明显。

1.将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培养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兴趣和实践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及早形成。过去的农忙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体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相对计划经济时代是非常有效的;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培养方式和就业形式方面发生深刻改变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上议事日程。现有的就业状况,给各高等农业院校提出新的考验,一方面是确保学生能够实现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力培养时间有限,因此,改变传统的实践实习模式势在必行。将学生大三、大四开展的部分专业技能实训提前到农忙实践阶段,一是为了提高农忙实践的技术含量和实效;二是解决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创业创新的需要。从一项调查看,多数农科专业学生在入校前或多或少参与过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具有一定的农业概念,无须等到接受过专业知识学习后再开展技能培训。

2.将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培养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可以降低实践成本、减轻学生就业压力。随着社会变革和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科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成本出现明显攀升的状况,仅有的实践实习经费往往难以维系教学计划实践实习的需要,也是导致“黑板”教学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将一些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可以明显降低实践实习的成本,提前实训为学生提早做好就业竞争能力准备提供机会,同时也避免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过度专业化、狭窄化的难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3.将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培养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可以提高实践效能,促进农科实践体系的全面改革。当前,人们关注农科人才发展的焦点是农科人才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形势,而对农科人才的能力发展关注度不够。造成目前困扰农科专业发展和农科人才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实践体系改革力度不够。围绕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迅速发展的改革思路不多,有些体系显得过于落后和僵化。扬州大学针对现有农科人才发展和就业的要求,在实践体系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调整,将一些基础的、宽泛的实训内容,前置到农忙实践来开展,有效化解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社会选择性小的矛盾,将那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实践内容安排在系统专业学习后进行,有效地整合了实践资源,提高了实践资源的利用价值,减轻了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压力,对培育特色农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利用农忙实践塑造特色人格魅力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当今的农科大学生基本素质最为担心的是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一代农科大学生,表现出文化知识水平高、思想比较灵活和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浮躁、行为懒散、自私自我、缺乏耐心、社会责任感欠缺等特点。作为现代农业,既需要高科技支撑、新思维创新,更需要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未来农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如今学生的基本素质,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加以引导和纠偏,也是摆在各高等农业院校目前的非常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运用农忙实践开展农科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过程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依据实践需要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安排一定的实践任务,让各小组独立完成。实践中会发现这一现象:协同性好的小组,能够迅速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一旦完成会很快结束实践而离开实践现场,根本不顾及本班其他小组是否完成实践。当发现这一现象后,在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时会发现,有些学生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他们认为自己的实践任务已经完成,结束实践理所当然。如果从任务来看,无可厚非,但从情感看,的确存在不妥,至少一个班级是实践的整体,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相互关心和帮助是当今农科大学生缺失的人格魅力的一个方面。农忙实践中通过有意调整安排,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互帮互助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重新塑造合格的人格魅力形象,取得明显成效。运用个别交流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加强人格魅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利用农忙实践启动学生创业创新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明显不足是所培养的学生创业能力欠缺,学生的就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扩招所带来的就业紧张,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各高等农业院校虽然开展了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训,但成效不明显,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创业培育偏晚,学生无法在毕业前掌握应有的创业技能,甚至有的学校将创业竞赛等同于创业教育。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起步过晚,扬州大学已经关注到这一点,并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引导提前在学生大一、大二阶段,特别是利用农忙实践这一实践形式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取得实质性成效。学生通过系统而完整的农业生产流程和管理的参与和实践,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希望和问题所在;通过农业战线创业成功人士案例的实践现场分析和引导,激发学生参与和开展创业实训,为学生的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曾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创新已经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更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迎接挑战的战略需要。开展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创新不可能凭空想象,需要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去创新。农忙实践是农业的完整微缩版,涵盖了农业的生产、科研、经营、加工和市场过程,是相对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农业全貌展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节会产生不同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机会。多年的实践表明,充分利用农忙实践功能,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明显。曾经有学生在农忙实践过程中将人体抗病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到水稻中,让人们在日常食用大米的过程中,增强抵抗能力,该创意曾经参加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较佳成绩。因此,围绕农忙实践,学生可以在农业生产方式、技术管理、品种培育、栽培措施、病虫防治、生物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创新愿望和实现创新梦想。

五、体会与展望

打造特色农科人才,并非简单的农忙实践就能涵盖全部,利用农忙实践主要体现在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纠偏和巩固的提前,将内容繁多的实践内容适当前置开展,突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如果将现有的实践实习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必将更能发挥特色人才构建的作用。实践经验表明,加强和重视实践指导队伍素质、能力和制度建设,完善实践实训体系,对提升农忙实践效果至关重要。扬州大学在创新实践方式、突出人才培养个性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面对多重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需要就学生创业模式、创新道路进行探讨,在今后的办学道路上走出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充分利用各种实践资源,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研究出新、创新突破,为中国新型高等农业教育探索出新的方向。

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存在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如何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跳跃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方面,需要转变办学模式、调整培养思路、加强学生实践场所投入与建设、重视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和素质建设、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按照国际化人才发展目标,建设好农科大学生实践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人才质量和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丽娟,杜建明,周树红.当代农科大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5,(6).

[2]杜玉根.对农科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3-5.

[3]田爱民.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存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434-437.

[4]王丽娟,郭志宏,胡凯等.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3):150-152.

[5]张美俊,张景书.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研究[J].商业经济,2010,(04).

[6]马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01):90-92.

[7]欧阳慧.阻碍农科大学生赴农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8,(02):145-146.

[8]蚁秀清,傅国华,韩立越.在校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为例[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13(02):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