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概述范文

茶文化的概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5:14: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茶文化的概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文化的概述

篇1

他们在行为、言论、思想上都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认为保持一致、顺其自然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五)人际关系的差异———仁义对人与利益为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根据儒家的原则,基于共同利益上的社会关系非常重要。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注重情义,轻视物质利益。在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这种现象致使中国人把人们之间的交情或友谊看成是最重要的,为了友谊而牺牲物质财富也是理所当然的。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美国人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追求人人平等和个体的优先地位。与中国人的重情重义不同,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3]。由于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并且崇尚竞争的个人主义,美国人在争取个人利益和福利时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人打交道时十分直接,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人情较为淡漠。由中美文化心理差异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尊崇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性本善的人性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主张过去价值取向,具有追求稳定的民族性格;美国的文化则崇尚天人相分的世界观,性本恶的人性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张未来价值取向,具有喜爱冒险、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格。而文化又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最持久、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环境因素。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信念等将长久地影响着本文化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4]。因此,同一国家的消费者在消费需要、消费对象、消费决策、消费时机等方面会表现出共性,而不同国家的消费行为模式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中美消费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影响消费者的观念,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行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美两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差异。(一)消费需要的差异消费是由人的需要推动的,是人的需要的一种主观的选择形态和特定的满足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美消费者对消费需要的态度是不同的。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求稳”的文化心理,“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中国人在消费过程中竭尽全力回避竞争和冲突。所以,在生活消费方面就会有所节制,中国人有节约的美德,不会盲目消费,每个家庭收入再少也要存点钱。同时,在传统的宗法观念和知恩图报观念的影响下,“人情”消费也就成为一种突出的消费行为特征。在美国,很多人信奉基督教。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消费是创造财富,挣钱是为了花钱,有钱就花是与创造财富联系在一起的,而留遗产是不为上帝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认为人生要付出,付出就该享受,年轻时借款买房消费,退休后将房抵押给银行“倒按揭消费”,付出与收入均等,无须以积累防患于未来[5]。因此,美国人从来不压抑自己,他们崇尚及时享乐,强调实用主义,希望商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消费需要来生产产品,他们的消费行为都与自己的需要息息相关,不存在所谓的“人情”消费。(二)消费对象的差异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一种重群体轻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主要是以群体取向为基础的。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体现在家庭生活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一个家庭看做一个整体,在消费时从整个家庭进行全面考虑,注重产品对于维持家庭正常稳定运作的作用,每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与整个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家庭成员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需要,更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需要,对整个家庭都有用的商品往往会比对一两个家庭成员有用的商品更容易被选择,在作决定时也要求全家人一致同意;另一方面,体现为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和亲慈子孝的心理,子女孝敬父母,父母更是为了子女的前途不惜倾囊投资。因此,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中国人所作出的决定往往综合考虑老人和孩子的需要,特别注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美国,清教主义的文化价值核心是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美国人认为每个人均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不是寄期望于父母和任何外部力量。由于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美国人的消费也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消费行为也比较注重商品对自己的用处,而不是对整个家庭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有用性。(三)消费品牌选择的差异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他的生活方式、社交活动等。这些因素又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他所青睐的品牌和对品牌的选择。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不仅把“安居乐业”当做永恒的幸福,而且认为“安居乐业”能促进国家的稳定和进步。所以,中国人在消费品牌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一些常用的、多数人使用的、长辈们也用的商品,对新奇的高科技产品或新型产业大多抱有怀疑否定的态度。美国人崇尚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和性本恶的人性论,在价值取向上主张未来取向。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追求成功的竞赛,均等就意味着人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这场竞赛并取得胜利。为了获得成功,美国人讲求竞争,追求创新,很少循规蹈矩。这种追求冒险、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格,引发了对新奇事物的消费投资倾向。美国人对一些新奇的、富有创意的品牌更为青睐。(四)购买决策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意识,要求个人服从整体。美国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权益。这一文化差异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具有多重体现。在购买决策方式上,中国人往往以集体为单位进行决策,如家庭成员的大部分收入都集中起来由一名“当家人”统筹安排,在具体购买特别是单笔支出较大的购买决策中,还需要家庭成员的集体讨论。而美国人在购买决策上通常由自己做主,有自主生活能力的成年人一般都对自己的财产具有独立的支配权,无论购买什么,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自己决定。在购买决策的最后确定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性有限价值原则,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因此,中国人的收入变化对购买决策具有迅速和直接的影响。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会很快节省开支,降低支出,先前开支额较大而又非必需品的购买意图将被最先取消或者暂时搁置起来[6]237-242。而美国人在付出就该享受的思想支配下,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常规的消费和随机的消费。常规的消费是必须支出,如各种保险费支出、学费支出、房租、购房和汽车开支等;随机的消费具有弹性,旅游、运动支出属于这一类。美国人的消费一靠收入推动,二靠预期推动,三靠信贷推动。据报道,美国70%的家庭都把信用卡借贷作为家庭财务的应急手段[5]。由此可见,美国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不可逆性,不会因为收入的变化改变对产品的购买,大多数人会通过借贷来满足即时的消费需要和欲望。(五)身份消费行为的差异在中国,身份消费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身份所具备的含义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的功能要复杂很多。首先,中国消费者通常具有更强的身份意识,维系身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消费行为非常频繁。其次,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紧密相连,彼此高度依赖,这使得身份消费的目的、功能和形式也出现异化。因此,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所购买的产品是不是真的好,往往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别人说了算。他们在购买时,通常特别看重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他们带来社会性结果,并对于产品的外在可见特征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人们在消费中需要顾及自己的社会身份,保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面子,出于维护面子的需要,中国人会在消费中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和身份地位相符合。这同美国个体主义文化下的消费者很不一样,美国消费者强调“独立自我”,倾向于将自己看做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他们的消费选择更多地反映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态度,而没有羞羞答答的面子观[7]。

篇2

由于中国早期是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受到农民画的影响,农民画色彩艳丽、复杂、粗俗、过度夸张对比的色彩,形成艳俗的地域风格,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等因素也影响其色彩,导致了现今包装市场的粗俗化,在本土的设计中,很难有能够吸引眼球的设计出现,大量的外来设计再次冲淡了大众口味的本土设计,在食品包装设计中,颜色可以代表产品的性质特点,色彩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差异,日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而中国认为紫色代表着浪漫,象征女性、爱情,所以在化妆品的包装设计中,大量地运用了紫色,甚至在有些女性衣服的手提袋设计中也运用了紫色,寓意了温馨、浪漫的情调,其实有些在家装中窗帘和灯饰也运用了紫色。绿色,在日本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所以很难看到有全绿颜色的包装设计,只有少量的采用一些,是一个日本茶叶的包装,色彩的运用是根据产品的特性来考虑的,在日本,而围绕着“日本传统色”的应用,从传统绘画、图案、服装、食品等领域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色彩语汇,并在包装上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色彩。国槐绿在中国被认为是中国奥运的指定色彩,绿色包装设计中被大量运用,食品包装、化妆品包装、饮料包装、药品包装等等,通常被理解为绿色的、向上的、健康的、自然的意思。想象一下如果在日本药品包装设计用的是绿色,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总体色彩运用来看,中国所使用的花俏色彩被日本人认为是不可理喻,而日本人清淡朴素的色彩被国人认为是苍白无力,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日本的包装设计中,色彩多为白色,是因为受禅文化的影响,白色表现了一种离尘、空灵、脱俗、纯净、与自然融合的和谐。

二、包装造型结构的差异性

日本的木结构建筑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样式,比如伊势酱油的纸盒包装是传统木结构建筑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设计者把包装结构的合理功能性与日本传统建筑的外形特征构建相联系了起来?,把简洁明快色彩与日本古代传统建筑的常用色结融合,甚至把现代设计的简约、直线风格与高度单纯的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理解插图的意义必须要熟悉传统建筑的日本消费者,而中国消费者理解起来较吃力,图案由的白描的手法表现,也体现“实中有虚”与“虚中有实”的传统艺术理念,伊势品牌稳中有变、特色不改的悠久历史感也尽在不言中。而中国的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连包装设计也讲究规规整整,大多的酱油瓶都是圆柱体的玻璃瓶,如果有设计感的作品会加入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但只是作为图案出现,而不是形状出现。这个鸢尾花型的包装其实并不是一个标准包装袋。它的结构和前面提到的那个类似。当拆解开的时候,它的折痕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传统折纸技术。如同传统折纸技术一样,这个“包装袋”仅是一张方形纸形成的立体构成而已。不同的是,日本的包装设计打开的过程是一直被专注的。就像从一个形态到另外形态的转变,从购买商品的那刻起,开始被吸引到拆开包装时的期望,一直到见到商品的惊喜再到欣喜,这一过程被人们极大的关注着。整个礼物的拆解过程中,花费的很多的精力,也无形中使得礼物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以不再仅仅是关注内在的那个商品,而是从接收到,拆解,知道到找到心灵礼物的整个过程了。这就是日本文化中“礼”的精髓。然而在中国的包装中,普遍都已经西化了,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同样是糖的包装,一撕开就可以吃,速战速决,中日在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注重过程,一个注重结果。

三、包装设计中的人文思考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习惯,每当打开中国的磁带盒、VCD或DVD包装时,都感到非常的麻烦,常常把塑料盒弄坏。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特性,具有把东西层层密闭起来的技术,似乎认为包装、密封是生产厂家的责任,而把它打开要靠消费者的努力。只要密封好,后面的事就不管了,不像前面所谈到的具有人性化的后续,而在中国为消费者提供开启产品时的方便却考虑不够。在日本,卖板栗都有板栗专用“开启器”奉送。那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金属件,有了它就能让板栗壳轻而易举地裂开,这就是对生活的细节思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简单却贴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在包装设计中,中国的方方盒盒都是用胶水粘死的,属一次性产品,用完就丢弃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日本受当地的“结”文化影响,大多的包装中采用了丝带打成结的模样,整个外盒用完后还可以重新装东西再次送给别人,不断地循环利用,而这时候中国人很纳闷为什么用过的东西还可以送人呢,在中国甚至送礼送的就是各色的精美包装,过度的包装只能是浪费资源,由于日本是个节约的民族,本土资源有限,他们不会在乎是不是别人用过的,照样能够接受,所以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地理条件使得设计作品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同步观察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和2的实验内容。两个实验采用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基本相同,将两个实验合并操作同步观察,两种装片,一目了然。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一、实验材料的处理

1.洋葱幼根的培养

剥去老皮,稍去老根,置于玻璃槽内,注水以浸没根基部为宜。25℃左右下约4~5天根基部即长出大量2~3 cm长的幼根,提供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

2.低温处理

在实验前1天,待幼根长出2~3 cm左右时,将实验所需材料移入4 ℃冰箱中,继续诱导培养24~36 h。

3.苯酚品红的改良

母液A:取3 g碱性品红,溶解在100 mL的70%乙醇中。母液B:取母液A 10 mL,加入90 mL的5%苯酚溶液。取B液45 mL,加入6 mL冰醋酸和6 mL的37%甲醛,此为苯酚品红染色液。改良苯酚品红:取10 mL苯酚品红染液,加入90 mL的45%冰醋酸和1.8 g山梨醇即可。

二、方法步骤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采用“统一时间”“同步操作”的原则;

2.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间组进行,按表操作,上课时,在第一时间剪取根尖解离;

3.在等待的时间里,做实验设计方面的探究;

4.采用“镊子背敲打法”制片,两组间对比观察。

将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按照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设计,经过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检验,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展示了探究性实验的魅力。用“镊子背敲打法”制片,显微观察效果的确很好。

参考文献:

[1]郭丽红,王淑静.提高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效果综合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3-14.

篇4

一、茶文化概述

首先,茶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它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融为一体,独成一派,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平利的茶文化,又有其独到的地域特色,我县已把茶文化作为女娲文化与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着力营造全民饮茶、懂茶和爱茶的茶文化氛围;我县还把平利茶做为对外开放的名片着力打造,先后参加了中华茶艺之墨竞赛、杨凌农高会、北京农高会、西洽会、青岛农产品博览会、广交会以及在俄罗斯卡罗加州举行的俄罗斯•中国年活动,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推介平利茶产业。继2005年以来成功举办“中国•平利茶之旅文化节”,把宣传活动推向,使平利的茶饮产品知名度大增,备受消费者青睐。如今,逛典雅茶楼,观精美茶艺,听优美茶歌,品女娲绿茶已成为社会风尚。如今,茶文化已经不只是一种饮食文化,更体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茶园遍布,陈陈相因。丰富的茶园景观,厚重的茶文化积淀,淳朴的民风与茶俗,相映成趣。我县也策划了以发展茶叶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因此,我校引入茶文化,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而为之,非常有必要。

二、将茶文化引入中职教育对中职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1.茶文化有利于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

对于茶文化,每个学生都处在同一起点。学习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其精神世界。

2.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生的审美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文化内涵。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和发型上的另类。而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茶文化可以促进中职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研究茶的人和文化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常常比较浮躁。让茶文化走进课堂,可以让他们抛却浮躁,恢复纯净的心灵。

4.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篇5

闽茶文化产业园在近年来给福建省带来了较大的收益。但事实上,闽茶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其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首先对福建茶文化和茶文化产业园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然后分别探讨了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意义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建造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国内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闽茶文化;产业园;功能分区;选址

市场经济风起云涌,一成不变的产业发展模式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壮大的隐患。在这种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大众的视线。从字面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运用创意能力开发文化资源的产业模式。闽茶文化产业园属于福建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闽茶文化产业园概述

1.1闽茶文化

闽茶文化指的是我国福建地区的茶文化。福建地区不仅有着丰富的茶叶品种,同时还有着引人惊叹的品茶方式。当代历史资料就对福建地区的茶文化进行了记载,足以证明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在诸多品茶习俗中,斗茶习俗发源于唐代,但兴于宋代,给当地的饮茶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清时期,福建地区茶叶出口到欧洲,从而促进了该地区茶产业的发展。闽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茶产业应该汲取茶文化的重要成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1.2茶文化产业园概述

茶文化产业园是基于茶文化产业的经济园地。一般来说,茶文化产业园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传统茶产业园相比,茶文化产业园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其不仅包括茶文化旅游业和茶文化休闲产业,同时还涉及到茶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当然,茶文化产业园有多种划分方式。其既可以根据茶叶品种和功能属性进行划分,也能够按照文化主题和发展模式进行区分。茶文化产业园是茶文化发展的产物,要想推动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开发者就需要重视茶文化因素的作用。

2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意义

闽茶文化产业园是茶文化产业的聚集区,虽然闽茶文化产业园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1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完善

在福建地区,茶文化产业往往因为组织机构上的问题,导致其所收到的规模效益较低。相比之下,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则可以使茶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实现重组,这样就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形成。此外,闽茶文化产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单一,这种经营方式不足以应对市场风险。相比之下,茶文化产业园则可以使各个茶文化产业相互联合,有利于规模效益的形成。闽茶文化产业园有利于推动企业之间联动发展。换句话说,大型闽茶文化企业在带领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榜样,这样中小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2.2有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茶文化产业园可以按照“产业聚集群”加以理解。在产业园内,各个茶文化企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茶文化产业集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加快资源的整合,同时还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茶文化产业园的形成使得园区内的企业可以相互合作,通过取长补短来优化自身的产业布局。比如说,有的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很擅长,但是产品创意性的组织却是其短板,这样的企业就可以寻求创造力较强的企业合作,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推动福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茶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可以给福建人增加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除此之外,茶文化产业园可以缓解社会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除此之外,茶文化产业园还将茶文化特色产业聚集起来,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从这一层面出发,茶文化产业园可以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为当地文化旅游业带来新的旅游资源。

3闽茶文化产业园的问题分析

福建地区的茶文化产业园依托当地的茶文化产业实现自身的发展,调查统计,闽茶文化产业园在近年来给福建省带来较大的收益。但事实上,由于闽茶文化产业园是新生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其更深层次的发展。闽茶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四大主要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其一,当地政府过分干涉产业园的发展。事实上,闽茶文化产业园是在福建政府的帮扶下形成的,所以产业园的发展自然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可以规范产业园的发展,因此是可取的。但是,过多的政府干预则可能出现“政企不分”的现象,从而严重阻碍茶产业的发展。其二,茶文化产业园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由于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前景较好,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该领域进行投资。投资者想通过投资茶文化产业园来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应该予以鼓励。但是,投资者的盲目投资行为不仅无法促进福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能会造成茶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市场空间是有限的,过多的茶文化产业只会引起恶性竞争的问题。其三,茶文化产业园的产业化水平较低。虽然茶文化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其过低的产业化程度实在令人堪忧。很多茶文化产业只是徒有其表,产业园管理者全然忽视了茶文化的重要性,长此以往,茶文化产业必定难以为继。其四,茶文化产业园还存在定位错误的问题。茶文化产业园对于园区选址和定位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商家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资金投入进去,却由于种种因素而无法获得收益。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选址就是“地利”因素,要是选址不好,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可想而知。

4建造闽茶文化产业园的方式

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对于福建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近年来,闽茶文化产业园在福建地区兴起,但是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产业园发展的潜在隐患。开发者在建造闽茶文化产业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开发产业园。

4.1注重科学选址,增加开发潜力

选址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地址选择,其还涉及到诸多因素,比如交通和待开发资源等。对于茶文化产业园而言,开发者不仅应该考虑园区面积,同时其还应该注重茶区的交通便利性、资源可开发程度和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比如说,茶文化产业园的定位如果是演艺产业,那么开发者就应该将产业园设置在城市演艺产业聚集区,这样可以使茶文化产业园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不同的产业发展需要决定着产业群的选址,开发者需要在产业园建造前就注意选址的科学性。

4.2完善功能分区,提高生产效率

茶文化产业园是茶文化产业的集聚,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功能分区相当于产业园的骨骼,要是功能分区设置不当,就意味着产业园出现“骨骼错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茶文化企业的发展。很多开发者只是简简单单将所有企业聚集在一起,而不按照功能分区对其进行分类,这样就影响到了产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对功能分区进行完善,将其分成生产区和营销区,从而可以使不同的产业之间实现更好的互动和合作。

4.3融合文化主题,增加园区特色

福建地区的茶文化产业园的数量虽多,但是其创意程度却不高。很多茶文化产业园对于入驻产业园的企业没有严格要求,这就使得各类企业出现在茶文化产业园内。虽然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但事实上茶文化产业园一旦运行起来,就会陷入创意缺失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茶文化产业园开发者应该在开发产业园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主题因素,赋予产业园更加鲜明的特色。比如说,根据古人将茶作为婚姻聘礼的习俗,开发者可以按照婚庆主题进行产业园设计,并吸引那些与之相关的茶文化企业。根据婚庆主题,开发者可以聚集闽茶企业、茶包装设计企业和茶联开发企业等,使茶文化产业园的特色更加鲜明。再比如,开发者还可以以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主题建造产业园。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可以聚集茶文化生态旅游企业、茶馆设计公司以及茶事活动策划公司等,提升产业园的生态旅游特色。

4.4构建产业链条,优化合作机制

产业链条的构建是茶文化产业园建造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产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产业链的影响,要是产业链存在问题,那么企业的发展就难以维系。同样,对于茶文化产业而言,开发者应该在园内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茶文化人才的缺乏,开发者还应该注重人才培养,这样才可以改变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动力不足的情况。通过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可以有效优化产业园各个产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5结语

闽茶文化产业园对于福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闽茶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的同时还伴随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产业园发展的潜在隐患。开发者不仅应该注意产业园的选址和功能分区的优化,同时还应该在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融入文化主题因素。除此之外,开发者还应该重视产业链对于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余瑛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48-49.

[2]员旭彤,肖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试验荡地资观规划设计———探寻茶文化与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结合之路[D].陕西: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5):209.

[3]张京成,刘光宇.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78-83.

篇6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引言英语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体现出英语的魅力,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而茶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茶文化与英语语言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深受中国人民以及西方国家人民的喜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大学英语与英国茶文化的关系概述

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并深深影响着世界的茶文化发展。其中以英国茶文化最具代表性。随着现代人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许多院校已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保证开展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同时讲解茶文化的背景以及文化理论,让茶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知。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西方国家同样重视茶文化,因此,可以适当引入西方的茶文化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更准确的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由于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语法、句法以及语言场景的使用,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背景,不断融入茶文化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对英语教学更感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截至目前,多所高校已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相结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利用价值,并确保在融入茶文化以后的英语教学课程变得更有意义。学生了解基础茶文化内容以后,可以更准确的理解英语词汇,并掌握重、难点英语语法和句法的使用方法,既保证学到了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又可以对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进行学习和弘扬,让英语课程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2高校进行茶文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随着中国茶文化流入英国,英国本土渐渐接受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并将其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内容。

2.1增加选修课

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式不同,茶文化的教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可以以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由于学生掌握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学习其它文化科目的同时,可以适当引荐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并要求教师对相关茶文化历史进行讲解,加深对其他文化的印象。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陶冶情操,顺利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

2.2不同的渠道推广

茶文化在我国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也在课堂上大力宣讲茶文化的内容,因此,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来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对茶文化进行推广。为确保学生了解更多的茶叶品种,并在推广的同时,融入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各大院校可以在图书馆设立茶展览区,并提供相关介绍书籍,让学生完成茶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任务。适当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诗词大会,要求学生在大会举办之前,不断积累茶文化的知识和内容,以便提高答题过程的精彩程度。校园内部也应大力宣传茶文化的知识,鼓励更多学生普及茶文化,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茶文化的相关理论,确保我国优秀的茶文化可以传播得更快、更广。利用校园广播的宣传方式,能够迅速提高茶文化在校园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对茶文化的知识进行宣讲,满足了茶文化爱好者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2.3将茶文化与学生自身的专业内容结合

由于学生需要学习英语课程知识,因此,教师将茶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上推广,能够弥补学生茶文化知识的空白。教师引入的文化内容以西方茶文化为主,英国的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代表,为避免学生对学习茶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证满足学生对汉语文学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播英国茶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茶文化知识的精髓,进一步体会茶文化内容的价值。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英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在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容以后,可以满足特定语境的交流需求,让交流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3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不同,融合了中西茶文化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搭建英语课程基础,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弥补知识的空缺。由于学生首先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在对英语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不同的内容,并有阶段性的进步和提高。

3.1阅读中西茶文化文学作品,丰富英语教育内容

学生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语的重要内容,可以先从阅读西方茶文化文学作品开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茶文化文学作品。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课程,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了解英语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技巧。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因此,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加强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阅读原著,以免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受盗版错误翻译的影响。学生积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知识,感受作者在茶文化氛围中的思想和情绪变化,才能更真切的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最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提出对阅读作品的看法,检验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状况,才能顺利完成下一步教学方案的制定任务。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以及最为著名的《傲慢与偏见》进行阅读。这些作品各有各的艺术风格,且与茶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对英国饮茶方面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学生,或定期的举办英语优秀作品心得交流座谈会、恳谈会等,这将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中不断的增长自己对英国茶文化以及不同区域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东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基于英语文化理解英语知识的能力。

3.2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观

诸多高校开展英语教学课程,都要先让学生了解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同时,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规范用语习惯,才能确保学生在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时,语言更为严谨,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由于中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学生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的内容应避免与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避免翻译以后的文章难以被理解。教师应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由于某些学生存在英语成绩较差的状况,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茶文化的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理解歧义或无法理解茶文化根本内涵的状况,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自行上网查阅与茶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然后教师针对这一类学生增设培训科目,比如单独出课后复习题,让学生的个人能力有质的飞跃。学生需要谨遵教师给出的教学方法,接受教师的指导性意见,才能经过不断努力,既可以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特点,又可以以英国本土的茶文化思想,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注重茶文化导入的层次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英语专业的教学课程需要教师有阶段性的开展教学任务,也需要学生个人能力有层次的提高,才能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并适当的将茶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宣讲,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顺利的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茶文化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语境,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步提高。由于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更有逻辑性,学生学起来也更为方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指导性办法,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另外,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或者找老师进行询问,弥补茶文化知识的空缺。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将制定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实际,让学生的个人成绩稳步提高。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避免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灌输过多的知识内容,假如学生无法消化和理解,那么这些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教学课程,还需教师有阶段地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慢慢融入这种学习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传,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就可以从茶文化方面入手,通过优秀茶文化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重点、难点知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入英国茶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品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阅读西方优秀文化作品为基础,先让学生在茶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从而用茶文化去感染、熏陶每一位学子,丰富学生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去阅读英国优秀的著名原著作品,若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汉互译本,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英国茶文化,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语感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学军.《失明抒怀》语言层面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5):2-4.

[2]袁宏.从语言层面谈儿童绘本的翻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1-14.

[3]彭富强.论文化与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4(8):35-36.

[4]肖辛格.例谈影视作品标题的翻译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3(3):45-46.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

当下,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每逢节假日,与家人朋友外出游玩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与之前的传统旅游方式相比,现在的人们却愿意选择更节能环保的方式。作为节能减排的代言人,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引领了一股新的旅游风潮,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旅游业变得越来越绿色环保。而低碳旅游的发展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大有裨益。茶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生态化的旅游乐国,它不仅能够让人们看到恬静的茶园景色,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因而,在此背景下,分析低碳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将会为经济旅游模式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1低碳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1.1低碳经济概述

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之前只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相比,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低碳经济的主旨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土壤。在全民上下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由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国家的政治高度。低碳经济模式的实施也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可见,低碳经济不仅是某个人的事情,或者某个组织的事情,它更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达成的共识。在全球化经济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改变某些国家对这方面认识的不足,提高他们对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1.2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旅游业也迅速的改变了之前的发展模式,朝着更加绿色、更加生态的发展模式前进。在有限的全球资源下,如何制造可再生的能源,实现经济的可循环利用也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也更注重提高自己精神上的幸福指数。因此,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理念也为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做出了不少贡献。而将低碳经济引入到旅游业中,也必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2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在当地茶叶资源以及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整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人们打造的一个更为贴心和环保的茶旅游方式。相比于其他行业,茶文化旅游本身就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茶文化旅游也开始着手筹建新的发展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中国,饮茶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活动,更是促进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在重要的商业密会还是在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以茶会友的习惯。可见,茶文化早已经深入到我国人民的心中,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茶叶为主线,结合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够大大的增加当地的经济,更能促进当地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茶文化的弘扬。而茶叶生长的环境大都温度适宜,环境优美,这些先天性的条件也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可行性基础。同时,茶文化的内涵也为当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都为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文化条件。

2.1合理配置:科学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路线

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路线的规划往往直接决定着旅行的舒适度。因而,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路线的规划,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制定合理的路线,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每个城市茶文化的特点,才能够利用这些优势打造专属的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与茶有关的城市也有不少。而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不同,茶叶的味道也各有千秋。为了凸显当地茶城的特色,我们一定要对当地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配置。在设计茶文化旅游路线之前,我们要对茶城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调查,包括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其次,我们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并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删减,当然,这其中涵盖着可能对茶文化旅游造成污染的项目,也包括了可能破坏当地茶文化特色的因素。剔除了这些不符合低碳要求的项目之后,我们才能打造一条低碳环保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而适度的开发机制也是维持茶文化旅游城市长久发展的前提。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茶文化旅游区的开放程度进行慎重的考量,并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测试,才能够促进茶文化旅游路线的优化升级。

2.2主打特色: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中,旅游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茶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标配,成为了带动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必需品。与茶叶有关的药品和保健品业已经成为旅游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当然,在研发与茶叶相关的新产品中,我们一定要将绿色安全、低碳环保放在首位。因此,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我们也要对产业链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在包装销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资源的浪费问题,特别是包装纸的运用。践行低碳节能的发展理念,使用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作为茶叶包装,突显旅游产品的茶文化特色。当然,同花哨却毫不实用的包装纸相比,人们更愿意购买环保实用的材料。所以,绿色节能的茶叶包装更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茶文化低碳旅游模式下,有的城市还开发了茶文化生态游、茶文化健身游的项目,这些项目符合了低碳茶文化旅游的主题,能够吸引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游客前来游玩。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有的茶城还将当地的茶叶制成低碳茶饼,不仅方便收藏,更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可见,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增加当地的专属茶文化特色,更能为游客量身定制专属的旅游路线,为他们留下愉悦环保的旅游体验。

2.3保护底蕴:深入挖掘茶城的文化内涵

旅游中真正打动人内心的绝不仅仅是美食的诱惑以及别外洞天的美景,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后,茶城如果想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历史所赐予的文化优势。例如: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中,与色彩绚丽的服饰相比,更让人心之所向的是一段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可见,文化内涵能够为这个城市建造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是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而这些不仅能够牵动人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更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以及心灵上的鼓舞。民族文化特色是强烈的印记,而少数民族自然的生活状态也能够增加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让茶文化旅游低碳的主题表现得更为明显。深入挖掘茶文化也能够让本地悠久的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让这些尘封起来的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熟知,这对于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侨香风情,文化圣海,人们在获得了低碳生活的感受之后,更获得了心灵上的低碳享受。

2.4贴心服务:营造轻松自由的旅游体验

传统旅游之所以被人所诟病正是因为大量的被迫消费。强制性的消费行为不仅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也使得旅游的质量大大的下降。因而,基于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一定要改变传统高消费给人带来的感受。在低碳经济的引导下,茶文化旅游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美好的低碳体验外,其他任何不好的印象都不能留下。而贴心的服务不仅能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沉浸在自然的茶园美景之中,更让人们不受强制消费的迫害,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情。

2.5立足创新:打造茶城文明的茶文化品牌

旅游是城市对外宣传的平台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媒体中,仅靠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往往不能够让人们全面的了解当地的茶文化,只有亲身进入到当地,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才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茶文化的韵味。在茶文化旅游中,茶城应该注重打造自身的专属茶文化品牌。例如: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测,打造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注重茶叶食品的开发,为人们献上风味独特的茶餐饮。这些不可替代的茶文化特色都能够为茶城不断积累名气,也为茶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一个品牌了解一座城市,这才是茶文化旅游对于这座城市最慷慨的回礼。而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低碳经济模式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人们得到最舒服、最自在的体验,才能够让每个人成为城市的发言人。这种力量要比广告强得多,通过亲身经历建立的信赖提升城市形象,从而让茶乡的知名度愈来愈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之下,茶文化旅游如果想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应该深入的挖掘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构建合理的旅游路线,搭配自由轻松的旅游体验,并在其中建立具有形象力的茶文化品牌,才能够使茶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吴雅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0-12.

[2]李琴.低碳经济背景下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6(7):126-127.

[3]郑晓曦,吴肇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本策略[J].福建茶叶,2016(7):137-138.

[4]张耀武,龚永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旅游研究,2011(2):39-42.

篇8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学生心理教育;影响;价值研究

学校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摇篮,而其校园文化是只有在学校这种环境中才存在的特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专门以全体师生为中心制定的相关规章、活动实践乃至其所承载的精神财富。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通过茶这一载体进行各种文化的传播,不但可以促进我国茶企向世界各国销售茶产品,而且可以促进我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的传播。茶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艺术审美、社交礼仪、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思想上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精华,集各家文化的深刻内涵于一体,不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展现了我国饮茶之文人雅士的道德风范,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及发扬传统、修养身心的作用。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在学校课程中合理的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是现阶段我国开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各项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心理教育的独特内涵与茶文化精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尤其是其功能意义,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的应用茶文化进行教学具有重大价值。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整体及内涵概述,茶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持的影响及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系统的分析探索。

1中国茶文化概述

茶文化是由我国古代人民以茶为载体,融合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发展积淀而衍生出的,具有一系列的丰富内容,但仍是以茶为核心。我国古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以至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出来的、系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是“中介文化”的所属范畴之一,并且在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其内容与内涵的整个体系更加趋向于健全与完善。茶文化的文化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茶的发展历史、生长环境、地域风俗、茶业发展科技乃至茶的种类、茶具、茶艺、茶诗、茶画、茶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由茶这一具体物质发展延伸至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精神,如茶德、茶道等,但总体上来讲,茶文化在结构体系上共分为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从行为文化的角度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制作与消费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多种约定俗成的茶事活动,通过茶礼茶俗及茶艺表演等形式进行演绎。我国在古代即已经形成了敬茶的习俗,茶被应用于多种礼仪风俗中,如客来敬茶、以茶敬佛、婚礼敬茶、以茶祭祀等,而且不同的民族、地区、社会地位及不同的茶叶种类等有着不同的茶礼习惯,各有各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心态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茶客饮茶品茗的身心意境、审美意趣及价值观念等几方面,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的积累表现出来的,从而体现出茶叶的生产过程及茶区茶农们的生活常态,将茶艺文化与人生哲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茶文化上升到精神思想哲学的高度,进而形成了茶道等精神文化,同时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精髓所在。

2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2.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茶文化的精髓核心是茶德、茶道精神,而这种思想精神的表现又与茶人的思想精神息息相关,茶人精神是指茶人所具备的面貌、风范、气质与素质所塑造的茶人形象,其最朴素的精神表达是从茶树的风格品性中引申出来的人的社会精神,即“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人类谋福”。对于高校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从丰富的优秀茶文化中汲取其蕴含的营养,并充分的吸收应用,学习茶事活动及茶艺心态所代表的茶人精神,从而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向与原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茶文化,以茶文化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载体,通过学生对茶道精神的深刻领会体悟,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方面的健康保持及强化,从而帮助学生定期的自省,以良好的心态认识自己,以平稳和悦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社会人际关系,平和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2.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与人类的精神理想追求息息相关,其本质就是从泡茶、品茶过程中领会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韵味。在这种文化本质的促使下,人们通常可以通过细微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来感受茶道精神,从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有效的细致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茶文化引导的心理教育中达到自我认知层面上的自我超越。茶道精神蕴含了我国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与诚信,而这两种美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是学生素质修养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将茶文化引入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品茶与学习两者互促,领悟深厚的茶道精神,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更加注重人与人交往的仁义与诚信,改变自己原有的性格中的劣势,重新在修身养性中塑造自己的人格,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利人利己。

2.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学生的高校学习时期是学生的“三观”正确保证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各方面技能素质都在逐渐的成长完善,所以,将茶文化融入于高校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之后,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健全的文化体系,且其精神内涵意蕴博大精深,对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效。此外,茶文化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包容了美学艺术、礼仪风俗、哲学思想等理论精髓。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接触茶文化,不但可以体会到华夏千年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理念,改善自己的心理、言行与价值观,了解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特色,以茶道精神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修身养性的方式升华自我。

3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研究

3.1思想引导价值———行为规范的丰富

茶文化对于茶客的行为、礼仪及社交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价值观念也是淡泊悠远、积极向上,是目前浮躁喧嚣社会的有效补充。教学活动尽管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目的,则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上形成急功近利的局部价值观念引导,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而通过融入茶文化,使学生的心态保持积极、清新的状态,乐观豁达地看待将来会遇到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帮助完成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3.2文化学习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茶文化作为一个完善的知识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在之前传统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的依赖于心理教材,仅仅是传授理论内容,不仅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心理课程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心理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将茶文化与心理思想课程的教学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但直接丰富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渊源与知识体系,加深高校学生对于心理知识内容的印象,以其特有的文化学习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3.3人才培养价值———理性、健全价值观念的形成

目前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知识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忽略了学生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甚至是某些如利益导向等的片面错误的观念,从而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培养与同学、集体、社会中的情感友谊。茶文化的精神蕴含包括了修身养性、与人为善和淡泊宁静等思想价值内涵,而这正是学生的人生成长所具有一定程度缺失的理念。所以,通过高效心理教育课程对于茶文化的合理借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健全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达到心理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最终培养出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语茶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涉及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领域,包含了宁静致远、仁义诚信、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哲学思想及处世原则,将其应用于心理教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为有益,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方向,从而实现综合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华,高旭晖,金哲.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6-48.

[2]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15):58-58.

[3]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4]兰岚.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5]刘芬.论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教育价值[J].文教资料,2013(11):4347.

篇9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英语;英语教育;融入路径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将其引入到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同时茶文化与英语教学进行融合,也是高校实现英语教学改革,促进茶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需要针对茶文化与英语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入路径展开分析和探讨。

1茶文化与高校英语概述

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时展要求的人才,我国开始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也在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入一些传统优秀文化来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活力和英语教育的文化性。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将其融入到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1.1茶文化内涵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随着茶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茶文化,而茶文化经过历史的洗涤和沉淀逐渐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具有的内在含义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内在体现。在饮茶活动中形成的茶艺、茶精神、茶礼仪等文化内涵,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茶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茶道精神和礼仪文化都是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的茶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关注并喜爱茶文化,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但是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礼仪精神和中国文明的发展。

1.2高校英语概述

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涵盖到词法、句法和语法等语言方面,如果将茶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以为其提供深厚的文化内涵,使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同时二者的融合还能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但是从当前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来看,英语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茶文化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联系不紧密、衔接不顺畅等,由于教师对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联系不够了解,所以无法将茶文化有效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充分分析并利用中西方茶文化具有的差异性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句法、词法、语法等知识的运用方法,就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1.3茶文化和高校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茶文化对教师的教学心态有一定的影响。经研究调查,目前多数人对高校英语课堂教育缺乏自信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高校设置的英语过级考试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多数教学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在此状况之下,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对于教学的态度变得较为散漫,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总是以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教育教学中能够缓解教师存在的心理压力,有效改善当前的不良现状。其次,茶文化可以为英语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当前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课堂氛围较为压抑等等。另外,部分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会采用播放国外经典电影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是国外经典电影都是为了对其国家的文化进行宣传和弘扬,并不是提升英语听力的正确路径。如果长期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获得更多的娱乐精神,并不一定能够起到获得学习精神的作用,而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能让学生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最后,茶文化有助于形成合作学习模式。目前高校学生依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英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同时还会影响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如果想要改变这种落后的英语学习方式,就必须要结合高校英语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来创建一种新型的英语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自主性。英语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再将茶文化融入到其中,更有助于提升合作学习模式的效能。

2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2.1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茶文化

茶文化是饮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而且具有特别鲜明的文化特征。我国的茶文化因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隽永含蓄的历史气韵而在世界文化中绽放光彩,并深深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将我国的传统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中,将会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再加上,近几年网络发展较为迅猛,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侵袭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观念都产生了偏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人们在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等方面的缺乏,更是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国民心中的地位。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传统茶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理解茶文化的内涵。而如果将茶文化渗透到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可以为传统茶文化提供更好的传播渠道,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2有助于高校形成多元化英语学科体系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但是高校英语教育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具体来说,高校在开展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化英语人才提出的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日常口语之外,听说读写能力都较为低下,根本达不到英语岗位的用人标准。但是,如果将茶文化引入到高校英语教育中,用茶文化的思想来影响高校英语教学,一方面会在茶文化的影响之下,不断深厚高校英语的文化内涵,而茶文化具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也会被逐渐渗透到英语教学设计思路中,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考虑,不断改进并创新茶文化英语教学方式,以此来帮助高校形成多元化英语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在将茶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到英语教育体系之后,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英语教育教学的开展。此外,教师也会充分考虑茶文化英语具有的强化的德育功能,以此来构建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茶文化英语体系。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无形之中强化对传统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3.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不够新颖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具有的文化形式也是多姿多彩,茶道、茶艺、茶礼仪、茶学、茶故事等等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并不是一词一句就能言明的。而且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茶诗、茶画、茶故事等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示给人们的,并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将这些茶文化尽情的展现出来。高校在开展茶文化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落后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成果的判断标准,这就影响了茶文化英语教学的水平,更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茶文化英语的精髓。除此之外,我国的茶文化英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够新颖。高校在对茶文化英语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程度进行分析,以至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对茶文化英语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却觉得教学内容太过肤浅,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茶文化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

3.2教学方式落后,趣味性不足

目前多数学生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教师应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趣味性不足所导致的。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经学完了全部语法知识,因此,在高校就不用在对新的语法知识进行学习,只要对高中时期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将其转化成英语语言能力即可。换言之,就是高校英语更具有应用性,开展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交流。但是,多数英语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的转变,仍然在教学过程中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不是学习机器,而是有思想的个体,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式,使其具有趣味性。以便学生能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将英语知识转化成语言交流媒介,提升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

3.3英语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英语教学是一项文化知识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开展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采用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总体来说,主要是因为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师资力量缺乏所造成的。

4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路径

使茶文化与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育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和职责,而对传统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是他们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茶文化和高校英语教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例如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让这些问题阻碍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全面推动茶文化与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为高校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优秀人才。

4.1要保持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深入,同时也使中国传统茶文化国际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由于我国的茶文化英语发展较晚且缓慢,没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出巨大的文化作用,影响力不足。因此,高校在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教育教学中的时候,可以从国际化角度进行考虑,对茶文化英语进行改进和优化。茶文化英语要想发展,就必须要通过跨文化交际来实现,无论是从事茶文化英语的工作者还是高校开展的茶文化英语教育,都要对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正确的对待和认知,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只有对跨文化差异进行正确的认知,才能保证高校茶文化英语教育符合国际文化发展需求。此外,高校还应该从当前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及时引入衔接的教学理念,并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茶文化英语教学进行创新。除此之外,高校还要与时俱进,紧随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以此为依据来实现茶文化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

4.2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

高校在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时,不会只看学生取得的成绩,而是会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而教学方式就是考察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英语这种语言学科而言,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才能使学生自发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首先,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不能只是照着教学资料给学生们念教材,而是要发挥最大化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高效开展课堂教学。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对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就要尝试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先进教学方式引入到英语教育教学中,并通过情景创建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3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加强茶文化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可以为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所以教师的水平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如果教师的水平较高,学生的能力自然也不会太差。相反,如果教师的水平较低,学生的能力自然也不会太强。因此,高校应该先要提升茶文化英语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并构建高质量的茶文化英语教师队伍。高校应该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出发点,转变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设置新的课程目标的方式让茶文化英语教师的思想得到转变。此外,茶文化英语教师还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茶文化逐渐渗透到英语教育教学中,通过探索并发展二者实现融合的互通性元素来提升茶文化英语语法、句式和词法的运用水平。同时,高校还要让高素质的茶文化英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身边的教师不断进行提升,打造出一支能力强大、素质较高的茶文化英语教师团队。

5结语

综上所述,将茶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进行融合,既可以让学生对茶文化具有更多的了解,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还有能帮助高校形成多元化英语教学体系。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路径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秦雯.传统茶文化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融入路径探索[J].福建茶叶,2021(08):159-160.

[2]闵亚华.论传统茶文化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融入[J].福建茶叶,2020(11):158-159.

[3]李军娇.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路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2):93-96.

[4]刘婧.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融入[J].福建茶叶,2019(06):189.

[5]李萍.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21(02):132-134.

[6]文宇.高校英语教育引入茶文化的思路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20(12):329-330.

篇10

中国茶文化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表现,也是茶道在生活中的表现。茶文化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包括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美术、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事掌故、饮茶习俗、茶艺表演、茶馆茶楼、冲泡技艺、陶瓷茶具和茶食茶疗等多个方面,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可作宏篇大论。几千年来,茶不仅让中国人们在物质上得到享受,而且在精神上使人得到愉悦。中国茶文化带有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情节和生活气息。中国茶文化重视修生养德,追求平心静气,向往和谐。在深邃的文化思想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下,茶文化与中国养生学精神相一致,启迪着中华民族的养生观,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在古代,茶文化以茶为载体,融合了儒、释、道等学派的思想,将茶与人们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茶文化特征明显,“以茶表敬意”、“以茶利礼仁”等俗语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中国茶文化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互促进,让人修身养性,促进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茶文化还与中国文人有着特殊的情节,其中的韵味,不言而喻。

二、茶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结合

平面包装设计经常要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有时还会将这些图形进行相应的变化与重组,从而表现某种情感或思想。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在图形中渗透一些传统的图形或文化理念,让民族神韵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中国茶文化具备传奇的神韵和美的意境,其历史底蕴为包装设计提供了素材和意境,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加强,中国茶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强,平面设计师在茶叶包装设计上越来越多地从茶文化中获得灵感,并融入了现代元素,用全新的审美观念去审视茶文化的应用。要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取得突破,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茶文化的特色,并依据包装设计的要求提炼中国茶文化精髓,挖掘茶文化的亮点。中国茶文化在平面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让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了巧妙的结合。现代平面包装设计采用数字化,让一些难以实现的想象成为现实,茶文化的融入增强茶叶包装设计的意境美,进一步拓展了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中国茶文化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与时代相结合,呈现出新的内容。平面设计对茶文化的吸收和利用,是对历史文化神韵的传承,让设计突显出文化厚重感。

三、中国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一)茶文化在色彩设计中的渗透

要让茶叶包装吸引人的目光,离不开色彩的渲染。色彩能直接调动人的情绪,在视觉艺术中拥有先声夺人的力量,极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不同色彩会有不同的审美,绿色让人联想到希望,红色让人感到热情,蓝色让人沉静和清爽。不同颜色的茶叶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绿茶清新,红茶醇厚,花茶香纯,这些特殊的品质都需要依靠相应的色彩来表现。由于部分茶叶颜色为绿色以及茶生长在青山绿水的环境,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很多设计都以绿色为基调。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绿色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的意境。设计选择倾向于绿色,给人自然、清新的感觉,同时,搭配同色系颜色或中性微冷色如紫色,能够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气氛。红色是热情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喜庆,而黄色是古代帝王权利的象征,在文化中表示高贵、辉煌。中国人对红色和黄色的喜爱不言而喻,很多设计者都在设计中借鉴了这两种颜色,来显示喜庆与尊贵。褐色属于深色系,有些茶叶如普洱茶,冲泡后的颜色就是褐色。在设计中采用褐色能流露出古朴、庄重的气息,给人一种文化厚重感。此外,金、银、黑、白也是茶叶包装设计中常采用的色调,金、银高档,黑色神秘,白色素淡。例如,有的设计者茶叶包装上设计向上延伸的白色曲线,暗示茶香的悠远绵长,营造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茶文化在图案设计中的渗透

传统图形为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设计者依靠图形的隐喻来传达信息,将悠久的茶文化融于现代思维。中国茶文化中的图形包括茶叶、茶具、茶诗、茶俗等,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其表现方式主要以视觉的直观感受为主。有关茶诗、茶具、采茶的图像经常被平面设计师使用,让包装设计更显得顺应自然,茶歌、茶舞、茶画、茶宴、茶建筑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茶叶包装设计借鉴了它们严谨而内敛的印象,呈现出真、和、静、美的特点。茶文化的图形众多,构造复杂,茶叶包装设计要充分运用点、线、面和各种纹样等表现方法,让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当然,设计师也不仅仅满足于自然的再现,其中还包含了他们的理念与情感,让茶叶包装更加理性化和意境化。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图案选择并不仅限于茶具和采茶图,一般采用古茶树或古茶山图片,有时还选择侍女图或山水画进行装饰。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摄取茶叶形状、色彩、冲泡的色泽、产地风光等来获得图形,可以更准确地体现设计的真实性。茶叶生长环境的运用,让设计图案更具绿色理念,山恋重叠和云雾缭绕的环境更让人产生美的意境。传统文化底蕴下的图案,让茶叶包装更生动、更形象,给人一种有内涵、超凡脱俗的感觉,这也符合大部分饮茶人的追求。

(三)茶文化在文字设计中的渗透

篇11

引言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体验经济时代下,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也越来越享受,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种丰富的精力和感受。近年来,文化旅游受到了高度推崇,文化旅游的目的就是寻求对文化的体验活动。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为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茶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之一,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产品有着了体验,相对就会降低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其本质上更加突出强调产品的“体验性”,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购买产品。而要想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应当设计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以此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概述

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这一种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让消费者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消费者的不再是商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茶文化旅游也必然走向体验的大趋势。在体验经济时代里,旅游者不再满足于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是希望参与到消费活动中,亲身体验产品消费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的经历。

二、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功能

(一)健身体验功能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性为及消食利尿有着一定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同时,茶还有提神、抗疲劳、抗菌、抗辐射的作用。在茶文化旅游中,让游客在品饮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

(二)文化体验功能

茶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的一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茶文化,各地的饮茶习俗也会不同。如蒙古族的奶茶、傣族的竹筒茶、土家族的擂茶,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在茶文化体验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在旅游当地聆听茶叶史话,同时还可以目睹茶叶制作工艺,亲身体验到茶叶制作工艺中去,在品茶、赏茶、识茶的文化氛围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三)休闲娱乐体验功能

在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也渴望得到走出生活、工作环境,去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惬意和娱乐。在茶文化旅游体验中,旅游者可以看到绿油油的茶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片刻安静;同时还可以参与到茶叶的采摘过程中去,使旅游者可以得到更好的休闲娱乐体验。

三、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个性化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体验经济时代里,体验性的特点使得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变得更加突出,对于茶文化旅游而言,其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获得更多的客源,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就必须重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加大个性化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根据游客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来进行产品开发,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带给游客全方面的感官体验,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地引起游客的共鸣,让游客享受旅游带来的同时,也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让游客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购买。

(二)加大茶文化体验内容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里,旅游市场已经有单一的观光旅游朝着多样化、专题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就必须加大茶文化体验内容的研究,丰富茶文化旅游体验内容,将茶文化体验内容与书画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相结合,从而为游客体统一次完美的体验机会。如白族的三道茶,在茶叶采摘的过程中融入白族地区的相关音乐,让游客可以在采摘茶叶的过程中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同时,在茶工艺制作过程中,还可以融入当地的舞蹈,让游客一边体验茶工艺的,同时还可以让游客欣赏到舞蹈,带给游客一种更好的体验。

(三)加大茶文化体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

在茶文化体验旅游过程中,专业的人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游客体验旅游过程中,游客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导游提问,而加大专业茶文化体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茶文化旅游的乐趣。在禅文化体验旅游从业人员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从业人员对茶文化体验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对茶文化的认识,其次,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培养一直专业的人才队伍。

四、结语

篇12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问题;对策

我国是茶叶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进程中,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显现出不可比拟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这就为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创设了极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享受到奇妙的茶文化之旅,体验到浓郁的茶文化清香,感受到茶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然而,我们还要充分意识到在茶文化旅游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推动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1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是在茶叶发展历史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逐渐由物质层面上升为精神层面,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习俗、心理审美特征。茶文化旅游则应当归属于一种休闲文化范畴,它也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分支,在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充分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深度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挖掘,使旅游者可以获得茶文化的体验和享受,享受到一场别致的文化旅行。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可以打造成不同类型的茶文化旅游模式,诸如:山地观光旅游、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式的旅游等。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结缘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1自然环境

中国的产茶历史悠久,具有适宜于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由于茶叶喜温耐润,适宜生长于温度为13℃~25℃的区域,我国大部分区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适宜于茶叶生长。同时,我国大面积的山地、高原和丘陵地质构造,也极其适宜于茶叶的生长。

1.2人文环境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和渗透,生成了形神兼备的文化体系,并激发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共鸣,形成了深厚的茶文艺;在人们制造茶叶、烹煮茶叶、品茗茶叶的过程中,又精练升华而成独特的茶艺;在茶叶的贸易交流活动中,又形成了无可替代的茶文化历史遗迹。在这些与茶相关的人文环境的滋养和浸润之下,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使茶文化旅游大有潜力可挖。

1.3社会经济环境

从我国的旅游产业升级的角度,可以看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通过赋予旅游资源以茶文化内涵,可以极好地弥补旅游资源的匮乏状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业可以借助于深厚的茶文化软实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对于茶文化产业而言,茶文化旅游也可以极好地推动茶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使旅游产业为茶文化的推广平台,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使人们参与到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来,更好地传承和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

2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1.1茶文化旅游成为新兴的旅游产业主题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迅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和大众旅游方式,而注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深层次文化体验旅游,人们渴望从旅游中获得更多的关于文化、历史、生活、艺术方面的认知和体验,感受不同旅游区域和文化所带来的神奇、迷人的魅力。

2.1.2茶文化旅游需求日益昌盛

茶是一种天然饮料,茶文化的神秘与优雅、独特的茶风茶俗,对于向往休闲养生的现代旅游市场来说,茶文化旅游是一种迎合了大众需求的旅游方式,它以其独特的休闲方式,成为了人们的旅游盛宴。

2.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强有力的茶叶品牌支撑

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存在各自经营的现象,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少区域性的茶文化资源整合和组团,缺少了强有力的名茶品牌支撑,则会使人们的茶文化旅游缺少参与激情,无法使其成为人们品茶斗茶的主要议题。

2.2.2缺少高档次、高品位的亮点景区

在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之中,开发最多的是乡村旅游景区,尽管也有一些茶文化旅游节、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动,但是其拥有的亮点较少,档次也跟不上去。在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开发一些茶园观光游览、茶家乐等茶事体验活动,然而,还缺少一些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强,项目的整体文化内涵较少,产生的效益不够明显。

3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与提升的应对策略分析

3.1加大对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拓宽客源市场茶文化资源种类的差别

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会有着不同的影响,要对茶文化旅游产品加以不同的包装,制作成具有自我风格和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宣传品,并利用茶文化旅游网站,通过网络媒介对外宣传茶文化旅游资源,拓展茶文化旅游的电子网络渠道,便于旅游者及时、快速、便捷地获取茶文化旅游相关信息,可以自主地根据旅游者自己的选择,实现茶文化旅游查询、链接和检索,更好地选取特色化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茶文化旅游不同景区还要开展联动促销,联合宣传和推介,打造多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使旅游者有更多的范围游览,并能延长旅游体验的时间。另外,对于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农民还要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方式,强化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用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热情的待客礼仪赢得更多游客的回头率,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

3.2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挖掘茶中的文化底蕴

品牌效应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软实力。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打造特色化的品牌形象,挖掘和开发区域内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避免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同质化和过场化现象。具体应当从以下内容加以设计:(1)品牌定位。要寻求与旅游者相契合的基点,使之成为特色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方向,充分融入茶文化旅游的自然地理优势、人文优势、历史优势、社会经济优势,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2)品牌的推广。可以借助于名人效应,吸引旅游者的眼球,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制作片、户外广告等形式,促进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3.3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突显特色文化品位

在人们推崇生态旅游的形势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成为了人们的推崇和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它源自于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内在需求。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区域的茶文化的内涵,并使传统的茶文化与时代风尚相融合,使旅游者感受到传统文化所焕发的时代光彩,为之所吸引,而产生浓郁的再次重游的欲望和兴趣,并逗留较长的时间,以感受其茶文化特色所带来的新奇体验。以安溪茶文化旅游为例,这里产茶历史悠久、茶种资源丰富、茶文化资源极为绚烂多姿。因而,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具有浓郁茶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具体包括:(1)做大做强安溪铁观音品牌茶文化,不仅使其具有物质属性,还要具有与旅游者心理相契合的精神和文化属性,引发旅游者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2)将安溪茶文化与安溪的宗教朝圣文化相融合,拓展茶文化旅游的外延,深化其茶道哲理意蕴。(3)实现安溪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建构安溪茶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街,增进旅游者对安溪茶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度。(4)联合周边的知名品牌旅游项目,打造复合型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整合的链条下,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辐射效应。

3.4基于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为了合理、有层次地开发和设计茶文化旅游,还需要根据旅游者的不同个性化的需求,开发和设计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避免茶文化旅游的同质化现象,要将茶文化产品设计成多层次的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等,划分为高、中、低三档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产品与人文古迹、宗教朝圣、生态养生、休闲健身相融合,设计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形成对旅游者强烈的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如:茶文化夏令营、茶文化爱情体验旅游、茶文化创意设计旅游等,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4结束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生态旅游日益繁荣的局面之下,要合理分析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面对茶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设计,要充分利用茶文化旅游中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等,更好地组合茶文化旅游路线和项目,并运用有效的茶文化旅游宣传策略,吸引人们的驻足和旅游的欲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和设计具有不同风格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体验到丰厚的茶文化底蕴、悠久的茶历史,享受到茶文化给自己所带来的轻松和欢愉。

参考文献

[1]谢钦玲.安溪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师晓华.浅析黄帝陵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6):74-75.

[3]朱竑,戴光全,保继刚.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4(4):94-101.

[4]徐仁立.论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150-151.

[5]胡柳梅,谢红彬,胡荔香.“坦洋工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58-62+69.

[6]刘志芳.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4(41):69-70.

篇13

关键词: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艺术气质;人文内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蕴藏着独特的人文艺术内涵。茶文化音乐是在深厚的茶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其不仅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粹,而且也集传统美学理论元素于一体。艺术家们结合茶农们的劳动生活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茶文化音乐。钢琴是现代音乐文化的催生物,其带有浓厚的现代音乐文化特征。近年来,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从传统的高雅艺术殿堂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钢琴音乐的学习中。而将茶文化音乐与钢琴相结合,则是将传统文化寄寓到了现代音乐文化中,是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必然结果。

1高校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的特点分析

1.1艺术性

我国向来崇尚“以美育人”,强调通过美学教育来净化人的内心思想,使大众在美学元素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同时,美学教育也成了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教育作为美学教育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性情的陶冶与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钢琴课程中注入茶文化音乐内涵,则是将茶文化音乐传统的美学因子与现代艺术气息浓厚的钢琴文化相融合,而无论是哪一种音乐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茶文化音乐自身就是在美学元素的渐染中形成的,采茶谣、古丈茶歌以及赣南采茶戏都是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是我国音乐文化艺术形式的具体表象,具有一脉相承的茶文化艺术属性。茶文化音乐与高校钢琴课程相交融而形成的茶文化钢琴音乐,则是将茶文化音乐的艺术之气与钢琴音乐的典雅之质相糅合,是以现代音乐的演奏方式奏响传统茶文化音乐的号角。

1.2人文性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在数千年的演变中,经过了祖祖辈辈的传承,才形成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茶文化钢琴音乐是音乐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是茶文化音乐与钢琴这两种音乐元素共同组合而成的。茶文化音乐是以茶事活动为基础而进行创作的,其自产生之初就被打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而且不同地区的茶文化音乐所展现出的地域属性也有所不同,不同时代的茶文化音乐所彰显出的时代文化内涵也有所差异。所以,茶文化音乐在无形中被打上了人文属性的印记。此外,茶文化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音乐文化,采茶戏的演绎手法、采茶歌中的方言特色以及采茶谣的传唱方式都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而且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寄寓着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化主张。另外,钢琴作为现代音乐的演奏工具,其对茶文化音乐的阐述与表达具有鲜明的烘托作用,能更好地衬托出茶文化音乐的人文属性。

1.3实践性

音乐一直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艺术方式而存在,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不可触及的东西,而是切实存在的一种实践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所有的艺术都是在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的。正如茶文化音乐一样,其是在茶事活动实践中衍生而出的艺术形式,其所有的创作都是以茶事为原型而进行的。而茶文化钢琴音乐只有通过钢琴家实际的演奏才能将茶文化音乐具体的物化出来,否则也终将只停留于理论阶段。因此,茶文化钢琴音乐的实践性是与生俱来的,其必须以实践的形式展现出来。毕竟,音乐不是一个有形的物态,唯有通过真真切切的演奏方能阐释其文化内涵。当然,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无论是弹奏演绎还是理论概述的讲解都具有实践操作性,学生在茶文化钢琴音乐的学习中,必须通过聆听与欣赏才能准确地把握茶文化音乐的情感,然后才能在演绎中将其传神地表达出来。

2我国高校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

2.1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形式单一目前,随着现代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钢琴音乐教育也在各大高校广泛地建立起来。然而,高校的钢琴音乐教师结构体系却并没有同步构建起来。据了解,由于钢琴音乐教师的缺乏,使得高校直接从毕业生中选择钢琴教师,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学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无论是钢琴教学能力还是外出演奏能力都不足,而高校专职的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师更是极为匮乏,专业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师的缺乏使得高校的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停留在浅层的表面阶段,也抑制了学生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学习欲望。同时,高校的钢琴教师对于茶文化知识缺乏基本的认知,进而导致其在茶文化音乐课程的讲解中呈现出功力不足的状况。另外,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师习惯了以现代钢琴的演奏方式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但是在茶文化音乐课程中,教师仍旧以固有的教学方式展现茶文化音乐内容,忽略了茶文化的音乐本质,单一的教学方式掩盖了茶文化钢琴音乐的魅力之光。

2.2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教学体系不完善高校虽然引入了茶文化音乐进行钢琴教学,但是却尚未建立与之相应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而且,高校对于茶文化音乐持一种漠然的态度,甚至认为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随着钢琴文化在我国的全面兴起,现代音乐也在华夏土地上遍地开花。但是,我国传统的茶文化音乐却在时光的角落里被遗忘,曾经辉煌灿烂的茶文化音乐,在物欲膨胀的现代社会里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一方面,高校教师没有全面审视茶文化音乐内涵,进而导致其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应付茶文化钢琴音乐的教学工作。同时,由于茶文化音乐中夹杂着许多民族特色元素,很多人认为方言气息浓厚的地域音乐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于是大部分都缺乏对于茶文化音乐的认同归属感。而高校的音乐教师在茶文化钢琴课堂中,也没有结合钢琴的音质对茶文化音乐进行现代式改编,而是直接以生硬的茶文化音乐曲谱套用钢琴的现代演奏方式,毫无创新且不带任何感彩的茶文化钢琴音乐也愈发遭人冷落。此外,高校的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学体系也不合理,其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直接进行一刀切式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在“吃不饱”和“吃不透”中游离,也隔绝了茶文化音乐的传承之路。

3解决我国高校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问题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提高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其对于教师的要求极为严格。唯有专业水平造诣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卓越的人才,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亦是如此。因此,高校的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应该事先从改善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师结构上着手,以不断提高钢琴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契机,构建完善的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师人才体系。首先,高校应该积极主动聘任知名的钢琴演奏家来讲授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使其将深厚的音乐底蕴与茶文化音乐的艺术气质相结合,并以别具匠心的方式将茶文化音乐进行重新演绎,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的喜爱之情。另外,高校也应该大力培养年轻的钢琴音乐教师,为其营造广阔的空间平台,使其在天空海阔中尽显其能。然后,以老教授带动新老师的方式,逐步培养钢琴音乐教师的骨干队伍。当然,钢琴音乐教师也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茶文化音乐素养,主动探索茶文化音乐的深层内涵,将茶文化音乐与钢琴教育课程进行相得益彰的融合。

3.2与时俱进,构建科学的茶文化音乐钢琴课程体系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其在历史的长廊中不断被湮没覆盖,然后才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标志。因而,任何时期任何元素的音乐文化必须与时代的潮流相契合,才能不被其裹挟而去。所以,茶文化音乐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当今的音乐文化主题为立足点,对其所包含的音乐元素进行创新性引用,从而创造出与当下时代文化相适应的茶文化音乐。而高校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圣地,其在引用茶文化进行钢琴教学时,更是应该主动承担起茶文化钢琴音乐的改编使命,结合当前的社会音乐文化因子,对茶文化音乐进行突破性地创新,从内容与形式上对其进行全面改写。在内容上,根据钢琴音乐的教学特点,对茶文化音乐进行改编,将其一种全新的方式对茶文化音乐进行重新定义,以钢琴演绎出茶文化音乐的不同意蕴,从而使茶文化音乐在高校内广为流传,促及茶文化音乐的弘扬与传播。在形式上,高校应该引进国外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以一种艺术化的专业手法对茶文化钢琴音乐进行别样诠释,从而使茶文化音乐的耀眼之光更加绚烂。当然,高校也应该着力构建科学的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体系,在综合考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对茶文化钢琴音乐课程进行分阶式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结语

我国高校的茶文化音乐钢琴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校对于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而且由于传统文化的衰落,高校对于茶文化音乐的认知度也较低,进而导致茶文化钢琴音乐教育在高校的进展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但是,倘若高校能深入挖掘茶文化音乐内涵,并以此构建科学的茶文化钢琴音乐教学体系,以创新的方式对茶文化钢琴音乐进行全面演绎,那么茶文化音乐将会在多元化的音乐社会里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作者:王燕如 王翼如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露尹.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合理构建[J].今日科苑.2009(4):254-255

.[2]何雨梦.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合理构建[J].科教文汇旬刊,2009(7):217.

[3]周晓凡.探析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合理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37-38.

篇14

关键词:英语语言;茶文化;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其国际地位也逐日攀升。同时,在我国当前的文化教育战略中,英语这一学科的地位曾一度超过汉语,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度远远高于其对于母语学习的关注度,所以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儿,其不能有效地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而运用到日常实践活动中。所以,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更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原始动力,利用语言与专业相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融入现状阐释

自从英语被作为一门基础语言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基本单位之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上至教师下至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呈现出过度化趋势,进而使得我国教育体系愈发畸形。教育体系中引入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我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然而自从英语被纳入教学后其甚至超越了汉语在广大师生心中的地位,一跃成为了排名第一的语言类学科,而我们的母语教学却以没落之势渐渐衰微。另外,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所培养的学生也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不能将其以英语的形式输出到世界大舞台。

1.1茶文化失语现象严重

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早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就已经形成了,因而我国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茶书、茶画、茶诗、茶歌、茶故事都是茶文化的不同表象。然而,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茶文化缺失现象异常严重,虽然茶文化已经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对于茶文化英语都持一种漠然的态度,对于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其不仅不能用英语将茶文化用语正确地表达出来,甚至连用汉语口述表达我们传统茶文化的核心要义,都是一件极为费力的事。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失语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说出国外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但是对于传统的茶文化精神其却无法一一道明。

1.2背离了跨文化交际原则

跨文化交际是指母语文化者与非母语文化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文化交流,其是通过彼此间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输出而形成的。通常来说,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特征最为明显,不同语言国界背景的人在同一空间内就不同文化意识进行探讨,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然而,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茶文化融入却与跨文化交际原则相背离,跨文化交际强调的是双向沟通,既注重外来文化的输入,也会兼顾本土文化的输出。但是,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片面强调了外国茶文化的输入,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输出却不甚重视,进而导致了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的文化失衡,无法以茶文化为契机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性分析,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文化教学陷入了交际障碍的泥沼中。究其原因,我国英语语言教师仍沉迷于崇洋的怪圈中,使得文化交际中的传统茶文化被外国文化所侵吞。

1.3创新意识不强融合程度不深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其最终是为了加强交流,因而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大多是以英语思维模式而进行的,但是,我国茶文化却由于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难以与现代英语语言教学进行相得益彰的融合。而且,我国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的融合依然停留于较为浅显的阶段。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完全展现出来,茶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也没有对英语语言教学产生文化熏陶作用,更遑论学生对于传统茶文化的感知力了。另外,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方式也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固守着原有的教学方式,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茶文化英语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进而导致茶文化英语课程索然无味,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对于传统茶文化的学习兴趣。

2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2.1茶文化传承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路腾飞,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并且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大国形象也愈发鲜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也备受瞩目,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迈向世界大舞台,全球已经陆陆续续设立了孔子学校,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大放光彩。而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茶文化却在当前的社会里渐渐没落,被岁月的黄沙所掩埋。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连茶文化的基本内涵都不甚明了。所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既能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也能将茶文化引向世界。毕竟,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建设者,其通过茶文化英语的学习将会加深其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度,并进一步促进茶文化在不同范围内的传播。

2.2时展的要求

全球大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不同的意识形态孕育了多元的世界文化。很多国家也顺势而上,以文化交融为契机不断地将其本土文化进行特色性输出,进而全面提高其国家软文化实力。因而,传统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是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其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因为英语作为流传作为广泛的一种国际语言,其语言文化魅力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而言,具有明显地推动作用。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可以通过英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茶文化也能为世界大众所知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是宣扬茶文化的有效工具。另外,茶文化作为无形的意识文化,其必须借助媒介载体才能展现出来,茶文化的不同物质表现形态在英语语言文化的渐染下将会更加多样化。总而言之,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其与英语语言相融合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结果。

3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路径概述

3.1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形成全面系统的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

我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在引入传统茶文化时,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并不合理,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科学构建。所以,茶文化在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时,应该以传统的茶文化内涵为立足点,结合英语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对茶文化英语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革。首先,高校茶文化英语教师应该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出发,对茶文化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全面提高。而后,高校也应该以时展需求为切入点,针对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储备能力与英语语言学的运用水平,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革新化设计。再者,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语言文化教学的新理念,以优秀的国际教学模式为切入口,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情景化设计。从茶文化英语课程教材的编纂出发,对茶文化英语课程的授课模式与内容进行全面科学构造。

3.2转变教学理念,以跨文化交际为指导构建双向性的交流平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却一直如影随形笼罩着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分数成绩为中心而展开,却直接忽视了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导致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巧妙地将茶文化英语运用到日常实践中。所以,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突破点,将茶文化内涵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特点进行全方位地融合,构建双向的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分数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动力,对茶文化英语课程进行科学化设置,为传统茶文化的输出与为国外茶文化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在搭建茶文化交流平台时,高校也应该以跨文化交际原则为指导,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多方位地阐释,利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挖掘,从而促进多元化的双向文化交流平台的形成。

4结语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骄傲,其结构体系庞大复杂,文化底蕴异常深厚。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体系与传统茶文化相融合,不仅促进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推动了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形成。虽然,我国茶文化英语语言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抑或是教学理念都存在不足之处,但是随着茶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的深入融合,茶文化英语教学体系将会愈发完善。同时,科学合理的茶文化英语课程将会极大地激发高校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的喜爱之情,更能迎合茶文化英语专业人才市场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李娅琳;陈晓靖.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41-142.

[2]刘彦斌.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7):50-51.

[3]张亚.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4):189-190.

[4]慕雪莹,高中英语课堂融入文化的必要性及其策略优先出版[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9):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