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能源发展规划范文

能源发展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0:26: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能源发展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能源发展规划

篇1

一、“十五”能源发展回顾

(一)“十五”能源工业取得的成就

1、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我市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河南省重点采煤区之一。“十五”期间依托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我市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全市煤炭产量为372万吨,其中:地方国有煤矿产量为222万吨,乡镇煤矿产量为150万吨,比2000年净增加89.4万吨,增幅32%。*年经过全省煤炭资源整合后全市共有煤炭企业27家,其中地方国有煤矿10家,乡镇煤矿17家。

2、电力建设速度加快。全市现拥有发电企业6家,其中统调企业1家,地方发电企业4家,企业自备电厂1家,到*年底,总装机容量为114.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63.7亿度,比2000年增加16亿度,增幅33.5%。其中:统配电厂1家,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8.3亿度;地方及企业自备电厂5家,装机容量为34.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5.4亿度。在电网建设方面,“十五”期间安阳供电区共新建220千伏变电所1座(梅元变,即安钢2#变),变电容量24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所9座,总变电容量780.692兆伏安;全市农网一期、二期改造工程已顺利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通过农网一、二期改造共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10台,变电容量349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14座,主变21台,变电容量107.7兆伏安;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173.7千米,35千伏线路313.51千米,10千伏线路5350.15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4891台,355.398兆伏安,占总台数的90.46%。

3、气源保障更加充足。西气东输豫北支线工程全长约208公里,总投资2.4亿元人民币,该工程于*年2月18日开工,11月18日正式试压通气,设计年供气量6.39亿立方米,现已实现稳定供气条件,日供气量为52万立方米,远期(2010年)可望实现年供气量6.39亿立方米。该项目的完工,使得我市成为豫北地区唯一拥有双气源的城市,为安阳市利用清洁能源提供了充分保障。截止*年底,中原油田气实现年供气量7700万立方米,西气实现年供气量18920万立方米,为我市“十五”期间清洁能源利用、调整能源结构,做出了较大贡献。

4、新能源开发及能源综合利用取得较大进展。沼气利用方面:“十五”期间我市利用国债资金、专项资金及农户自筹资金建成农村沼气池50985个,大中型沼气工程73处。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沿安楚路的安阳县谢奇村、小裴村、东北务、李寨村等“一池三改”示范带;沿鹤台线的汤阴县仝庄村、小坡村、葛庄村等高效农业示范带;沿安林路的安阳县北固现、武旺、东夏寒、西麻水等庭院经济示范带;沿107国道的文峰区三十里铺村、内黄县东庄镇北方能源生态模式示范点。在典型示范的带动下,全市沼气建设呈现全面发展,规模推进,整体提高的建设格局。

乙醇汽油推广方面:车用乙醇汽油在全市得到推广应用,自*年12月开始推广以来,截止*年底全市年销售量为11.042万吨,同比增长约60%,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少排放78%,氮氧化物少排放100%,有效改善了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净化了我市成品油市场,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秸秆利用方面:我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基地,每年秸秆产量300万吨以上,为了充分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秸秆发电在我市开始起步,目前宏源电力有限公司生物质能(秸秆)热电厂新建2台1.2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项目核准所需的各项支持性文件已基本取得,通过省核准后即可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可以利用秸秆15.48万吨。

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我市利用焦炉煤气、高炉废气、窑炉尾气建设非煤发电项目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利用焦炉煤气、高炉废气、窑炉尾气建设的非煤发电装机达到9万千瓦,年可利用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约46亿立方米。太阳能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年太阳能利用面积达到约10万平主米,农村秸秆气化、碳化工程得到推广。

(二)能源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我市虽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煤炭行业存在重开采轻加工、重生产轻利用的倾向,煤炭采掘能力较大,但就地进行煤电转化、煤化工转化、煤热转化的比重小,小煤矿数量相对较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2、电力行业结构不尽合理。在我市电力企业现有装机规模中,单机5万千瓦(含5万千瓦)以下机组数量多,占全市机组总数量的83%,机组运行煤耗高,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电网方面,部分220千伏、110千伏变电所变电容量不足;市区及部分县市110千伏电网结构单薄,互供能力较弱;部分输变电设备老化,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3、资源勘查工作滞后,后备资源不足。长期以来,只注重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勘查工作的开展,随着资源勘查工作难度的加大,投入的勘察资金不足,安排的勘查项目极少(除1996年进行了彰武—伦掌的找煤项目外,工作程度较高的地质工作没有开展过),导致后备资源不足。

4、煤炭安全生产形势趋紧。部分煤矿安全生产欠帐较多,安全技术与装备水平较低,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差,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5、节能降耗工作亟待加强。尽管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市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效益与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人们节能意识比较淡薄,节能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能源发展需求分析

(一)全市一次能源需求及消耗预测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人口的变化等相关因素,结合“十五”期间,我市能源供需现状,按照一次能源种类对我市“*”一次能源供需状况进行如下预测:

1、煤炭:受自然资源条件限制,煤炭一直是我市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即使在目前我市不断加大利用清洁能源的情况下,安阳市今后也还要使用相当数量的煤炭。

发电用煤预测:根据“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计“*”期间将新增发电装机177.4万千瓦,按发电机组平均煤耗300克/千瓦时,发电小时4500小时计算,到2010年我市仅发电企业用煤将新增239.49万吨。加上现有发电用煤389.7万吨(其中含2亿千瓦时外调电量所消耗的原煤,约34.4万吨,折合标煤24.58万tce),减去关停小机组16.3万千瓦所减少的发电用煤44万吨(机组煤耗按600克/千瓦时,发电小时4500小时计算),预计2010年,我市需要发电用煤585.19万吨,其中本地消耗量为550.79万吨。

集中供热用煤预测:我市集中供热分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散小锅炉供热三种方式,由于热电联产机组耗煤已包含在发电用煤中,所以集中供热用煤主要考虑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散小锅炉供热两种方式。根据安阳市城市供热规划(*—2010年)及安阳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2010年),我市现有燃煤小锅炉223台,其中10吨/小时以上容量锅炉10台,10吨/小时以下容量小锅炉213台,目前年耗原煤量45万吨。随着城市热电联产机组的大量投产,10吨/小时以下小锅炉将逐渐被关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2010年全市锅炉房集中供热用煤需11.9万吨,全部在本地消耗。

煤炭洗选、炼焦用煤预测:安阳地区钢铁等重工业发达,每年需要大量的洗精煤和焦炭,近年来,安阳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煤炭洗选、炼焦基地之一。目前,全市共有洗煤厂20余家,年选煤能力近500万吨(其中,约60%销往外地,不在本地消耗)。“*”期间随着市场对洗精煤和焦炭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市洗选煤能力还将有大的提高,根据“*”煤炭工业发展规划,随着龙山洗煤厂、铜冶洗煤厂、龙都洗煤厂的改扩建,积善洗煤厂、宏源洗煤厂的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我市煤炭洗选年需原煤将达到720万吨,外销量仍按60%计算,本地消耗量约为288万吨。

安阳市洗煤厂新上、改扩建项目规划表

单位:万吨

企业名称性质*年入洗量2010年入洗量新增规模

龙山洗煤厂扩建35405

龙都洗煤厂扩建255025

积善洗煤厂新建0150150

宏源洗煤厂新建04040

合计280220

工业用煤预测:根据安阳市统计年鉴资料,*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原煤消耗量为828.54万吨,参照其他地市做法,增速按2%计算,*年限额以上工业原煤消耗量约为862万吨,扣除发电耗煤389.7万吨,炼焦耗煤72万吨,*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耗量为400.3万吨。“*”期间综合考虑各县(市、区)新上工业项目所增加的用煤量,预计“*”期间全市工业企业将新增耗煤量667万吨(不含电力、热力、炼焦业用煤),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用煤量为1067.3万吨,全部在本地消耗。

全市电力以外主要工业企业新增原煤消耗量项目表

单位:万吨

县(市、区)项目名称新增耗煤量

林州市林州“*”冶金、建材行业专项规划项目37

安阳县安阳县“*”规划新增钢产量400万吨,水泥450万吨,考虑国家产业政策a要求,其需求量按新增钢200万吨,水泥200万吨进行预测

220

殷都区中联钢铁公司36万吨炼钢项目、辉煌钢铁公司40万吨轧钢项目15

龙安区贞元集团10万吨二甲醚项目30

安钢集团2800m3高炉、2×150吨转炉热连轧、冷轧薄板项目200

安化集团20万吨甲醇、20万吨复合肥项目165

合计667

市场用煤:以居民生活用煤为主,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资料,*年居民生活用煤按人均38kgce进行统计(已扣除天然气用户、沼气用户、液化石油气用户、热力、电力用户用煤量),目前,我市人口534万人,按上述人均用煤量进行计算,*年全市生活用煤量预计为20万tce(原煤约28万吨);考虑到我市在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居民的终端消费应以油气燃料、电力、热力为主,煤炭的清洁利用则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按我市2010年人口达到553万人计算,2010年全市生活用煤量预计为21万tce(原煤约29.4万吨)。

综合考虑以上几方面预测数据,预计2010年全市煤炭需求量约为2413.79万吨,本地消耗量约为2019.39万吨。

2、天然气:考虑优化能源结构、替代煤炭、成品油、进一步改善环境的需要,应尽量提高燃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根据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市安钢1750冷轧专线管网工程、中联钢业专线管网工程、安烟专线管网工程及林州、滑县城市管网工程等一批天然气利用项目的开工建设的需要,*年全市总用气量达到2.9678亿立方米(其中,西气1.9678亿立方米,中原油田气1亿立方米),*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6.3559亿立方米(其中,西气2.8259亿立方米,中原油田气3.53亿立方米),*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8.1060亿立方米(其中,西气3.496亿立方米,中原油田气3.61亿立方米,川气1亿立方米),2008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13.651立方米(其中,西气4.041亿立方米,中原油田气6.61亿立方米,川气2.5亿立方米),2009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14.6039立方米(其中,西气4.5189亿立方米,中原油田气7.265亿立方米,川气2.52亿立方米),2010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5.26亿立方米(其中,西气5.0492亿立方米,中原油田气7.67亿立方米,川气2.55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38.7%。

3、水电:我市目前现有小水电装机2.218万千瓦,按目前每年发电小时数1686小时计算,*年小水电共计发电量3700万千瓦时,由于受我市水力资源现状限制,新上水电机组非常困难,所以“*”期间仍维持现状,年发电量按3700万千瓦时考虑。

综合以上分析,2010年我市预计一次能源需求量约为1921万tce,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2.7%(见下表),其中煤炭占89.7%,天然气占10.06%,水电占0.24%。

安阳市一次能源需求量预测表(按品种预测)

年份煤炭天然气水电合计/

万tce

折标准煤/万tce实物量/万t折标准煤/万tce实物量/亿m3折标准煤/万tce实物量/万kwh

*年9741363362.96784.637001015

2010年17242413.79192.615.264.637001921

(二)各品种能源需求量分析

1、电力需求分析

安阳市电力需求增长迅速。1990年安阳供电区全社会用电量为24.25亿千瓦时,2000年为53.11亿千瓦时,*年达到82.79亿千瓦时,“八五”、“九五”期间年均递增分别为9.07%、7.24%,“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1.74%;1990年安阳供电区最大负荷为382兆瓦,2000年870兆瓦,*年增至1340兆瓦,“八五”、“九五”期间年均递增分别为8.97%、8.18%,“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1.4%。*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为92.7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1540兆瓦,同比增长11.9%、14.9%。人均用电量为1745千瓦时,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3%。“十五”期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年全市发电企业装机规模119.218万千瓦,完成发电59.6亿千瓦时,同期电力供需缺口33.1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40.67万吨),需网供电量解决。

我市电力需求主要由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含黑色及有色金属加工)、化工、机械工业、矿业四个行业拉动,*年这四个行业的用电量占第二产业用电量的74.6%。“*”期间随着安钢扩建工程、林州铝业公司扩建工程、永兴钢铁公司扩建工程的实施,安化20万吨甲醇项目的投运,安玻集团一系列的扩建,河南华安煤业集团,超越集团伦掌煤矿的投产,安阳市龙泉镇、马投涧乡、善应镇的煤矿改扩建及洗选矿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市电力需求必将进一步增长。根据市区及各县(市、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区综合法,先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用电情况预测其电力需求、最大用电负荷,然后进行综合得出安阳全区的用电量、最大用电负荷(结果见表)。根据以上结果,预计2010年安阳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61.3亿千瓦时,“*”期间年均增长11.7%,人均用电量为2917千瓦时,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39%左右。预计全市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600兆瓦,“*”期间年均增长11.0%。2010年全市发电企业装机规模280.318万千瓦,预计发电约125.55亿千瓦时(机组发电小时数按4500小时计算,折合标煤约154万吨),同期电力供需缺口35.75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43.94万吨),需网供电量解决。

安阳市“*”全社会用电预测表

单位:108kwhMW%

年度199019952000**20102015

全市用电量24.337.453.182.892.7161.3221.5

年均增速9.17.211.811.76.5

最大用电负荷3835878701340154026003600

年均增速9.08.212.111.06.7

市区用电量12.7317.6325.5536.8040.1371.3792.58

年均增速6.77.79.512.25.34

最大用电负荷20127841858670912721636

年均增速6.78.511.112.45.16

安阳县用电量0.651.391.953.413.607.1710.06

年均增速10.95.311.612.07.0

最大用电负荷2440528590158222

年均增速10.95.311.612.07.0

水冶镇用电量5.037.2610.0916.4518.2833.0852.97

年均增速7.66.812.612.69.9

最大用电负荷77111160260290522917

年均增速7.77.612.612.511.9

林州市用电量2.144.517.0115.7617.4928.0732.81

年均增速16.09.220.19.93.2

最大用电负荷4185129270282438530

年均增速15.78.716.99.23.9

内黄县用电量0.971.391.822.112.273.184.47

年均增速7.55.54.67.07.0

最大用电负荷3954708585122.5170.0

年均增速6.75.34.07.66.8

汤阴县用电量0.831.652.322.965.1010.4518.12

年均增速14.77.017.115.411.6

最大用电负荷28375671119188311

年均增速5.78.416.29.610.6

滑县用电量1.592.763.644.074.506.318.77

年均增速11.75.64.37.06.8

最大用电负荷4276100120127171228

年均增速12.85.74.96.15.9

2、煤炭需求分析

煤炭工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市煤炭需求主要由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拉动,*年全市消耗原煤约1392万吨,其中电煤消费占煤炭消费的28%,而且随着电力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电煤总量会进一步提高,而同期全市煤炭产量仅372万吨,且有12万吨外运,供需缺口1032万吨,约合标煤737.14万tce,全部从外地调入。考虑到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电力等能源消费对煤炭终端消费具有的替代作用,及冶金、建材行业的发展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结合全市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外送与吸纳外来电量、水电、新能源发电、火电装机规模等多方面分析预测,预计“*”末,我市煤炭需求为2413万吨,年均增长14.4%。其中电煤需求为585万吨,占24%;钢铁、建材、化工的需求为1067万吨,占44%;煤炭洗选、炼焦行业需求为720万吨,占30%;其他行业和民用煤需求为41万吨,占2%。同期全市煤炭产量预计达到1011万吨(折合标煤约722万吨),供需缺口1402万吨(折合标煤约987.86万吨),仍然全部从外地调入。

3、成品油、天然气需求分析

安阳市*年全市成品油消费约40万吨,预计2010年达到71万吨,折合标煤约96万吨,年均增长15%。随着“西气东输”豫北支线的建成通气,安阳市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年总用气量达到2.9678亿立方米。根据预测,预计*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6.3559亿立方米,*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8.1060亿立方米,2008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13.151亿立方米,2009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14.3039亿立方米,2010年全市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5.86亿立方米,折合标煤约185.11万tce,年均增长28%。因我市受自身资源条件限制,2010年成品油、天然气需求全部靠外地调入,受油源、气源的影响非常突出。

安阳市主要能源供需情况表

能源品种*年2010年

供给量需求量缺口数供给量需求量缺口数

原煤(万t)36013921032101124131402

电力(亿kwh)59.692.733.1125.55161.335.75

天然气(亿m3)2.96782.967815.8615.86

合计(折标煤万tce)813.681224.24

三、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立足市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产业,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

具体的发展方针是:以节能优先、保护环境为根本,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煤为基础,多种能源协调发展为方向,优化能源结构;以现有能源供给现状为基础,积极拓展能源供给渠道,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能源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

节能优先、保护环境。要充分认识我市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约束日益突出的现实,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增效的重要性,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忽视挖潜改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为基础、多能发展。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新能源全面发展将是我市长期的能源结构,要把握我市能源资源特点,把优化二次能源结构作为能源结构调整重点,特别是把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性作为中心任务。大力推进大型、高效、清洁煤发电,提高洁净煤发电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推进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经济、清洁的终端能源供应。

立足现状、积极开拓新的能源供给渠道。要充分认识我市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在努力保障现有能源供给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能源供给渠道,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要充分利用紧邻煤炭基地山西、石油基地中原油田的资源优势,在提高我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邻近的能源资源。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创新,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能源工业的自我创新能力。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加快能源体制改革,创新能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调控为辅,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能源工业体制。

(二)“*”能源发展目标及2020年展望

按照上述能源发展指导思想,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及2020年我市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能源发展具体目标。

(1)煤炭

2010年全市煤炭生产能力力争达到1011万吨,其中,国有地方煤矿产能达到846万吨,占全市煤炭产能的83.7%;小煤矿产能控制在165万吨以内,占全市煤炭产能的16.3%。完成对单井生产能力15万吨/年以下矿井的改造或关停工作,使矿井单井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含15万吨/年)以上。原煤入选率和资源回收率均达到50%以上。在建和新开工国有大中型矿井规模405万吨。

(2)电力

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突破280万千瓦,“*”装机年均增长26.8%。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2.218万千瓦,占总装机的0.8%;燃煤火电装机240.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86%;新能源和综合利用发电装机37.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3.2%。“*”新增装机177.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16.3万千瓦。单机30万千瓦火电机组占全市火电装机的64.3%,燃煤火电机组单机容量提高到10万千瓦以上,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建成以热电机组为主体,网架坚强,各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转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满足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成品油和天然气

在现有天然气管网的基础上,完善、充实天然气输配网络,新建天然气市政干线,加快安阳市门站建设、市区管网扩建和安林天然气工程建设步伐,使天然气管网覆盖所有用气县(市、区)及工业企业。据预测2010年天然气用气量达到15.26亿立方米。完善成品油批发、零售网络,保障我市成品油市场稳定,2010年成品油销量预计达到50万吨。

(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积极推进新型能源煤层气、地热等的开发利用,2010年争取实现年产煤层气3000万立方米,通过安阳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服务行业,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继续加快秸秆气化、秸秆发电、沼气池建设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步伐,到2010年新增沼气用户15万户,全市建成100座大中型沼气工程。

2.2020年能源发展展望。

到2020年,我市能源要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发达地区水平,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安全预警体系,实现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根据《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的发展目标,预计2020年全市GDP达到1765万元,人均达到3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0%,预计能源消耗量3231万tce(按国家能源消费量增速3.5%计算)。

洁净煤技术普遍采用,煤炭工业技术面貌、综合利用效率、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煤电比重逐步下降,洁净煤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普遍采用。现代化的、坚强的电网基本形成,与全国、全省联网更加紧密。电力工业的装备水平、资源节约、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有进一步的提高,达到全省的先进水平。电力需求侧管理得到大力发展,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总体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四、能源发展重点

(一)煤炭

以资源勘探为先导,加快煤炭勘探开发,合理布局,结合中小煤矿整顿改造,整合资源,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形成稳定、安全、环保和有竞争力的煤炭供应体系,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间煤炭工业发展重点:

一是加快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对我市资源较为丰富的安阳县彰武—伦掌矿区要加大勘探投入力度,尽快开展河南华安煤业有限公司漳武—伦掌南部煤田、超越集团伦掌煤田等项目的资源详查、精查工作。重点抓好河南华安煤业有限公司漳武—伦掌南部煤田180万吨/年、超越集团伦掌煤田150万吨/年、王家岭煤矿新井90万吨/年、白莲坡煤矿新井30万吨/年等新矿井的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建设大型煤炭企业。根据省里对煤炭资源整合的要求,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资源或资金为纽带,加快对乡镇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与重组,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资源整合,到2010年底,全市小煤炭企业保留17个,每个煤炭企业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以上。

三是加大技术改造,提高煤矿产量及安全生产水平。利用国家支持矿井技术改造的政策,重点抓好红岭煤矿由60万吨/年扩建为90万吨/年、主焦煤矿由45万吨/年扩建成90万吨/年、大众煤矿由30万吨/年扩建成120万吨/年、果园煤矿由9万吨/年扩建成30万吨/年、三泉寺煤矿由6万吨/年扩建成21万吨/年、九龙山煤矿9万吨/年扩建成30万吨/年、龙山煤矿由30万吨/年扩建成60万吨/年等现有矿井改扩建工程,“*”末,使产量净增520万吨/年。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煤矿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推广应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手段。突出抓好瓦斯和水害防治工作,采用新的瓦斯、水、矿压等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矿井灾害监控和预防水平。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矿井抵御各种灾害的综合能力。到2010年,我市煤矿力争能够有效遏制瓦斯、煤尘、水、火、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事故发生,煤矿安全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四是加强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煤炭从开发到加工转化全过程的洁净煤技术,抑制各矿区和产煤县因采煤造成的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发展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抓好矿井水净化、清洁生产、无公害矿井、矿区土地复垦、塌陷区治理等一批示范工程。抓好瓦斯综合利用工作,着重解决瓦斯的提纯和储存、煤层气民用、瓦斯的工业化利用、煤层气发电等问题。

五是充分利用紧邻山西煤炭资源大省的优势和铁路、高速公路交通快捷的优势,加快输煤通道建设。重点配合河南省地方铁路局做好长泰铁路建设工作,争取该项目早日建成通车,提高外调煤炭的运输能力,满足我市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

(二)电力

优化电源布局,调整电源结构,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机组、综合利用发电机组,适度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加强电网建设,加快建成500千伏变电站,加快形成220千伏网架,进一步优化110千伏网络,完善110千伏以下电网,形成网架坚强,结构优化,安全可靠,运转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

“*”期间电力工业发展重点:

一是优化电源布局,积极发展“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项目。要充分发挥我市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距离煤炭基地山西近的优势,开工建设大唐安阳发电厂二期2×30万千瓦热电机组、广源热电厂2×1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宏源电厂2×14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机组和宏源电力有限公司生物质能(秸杆)热电厂2×1.2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等项目,提高我市集中供热比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大力推进林州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安阳热电厂改造利用天然气发电调峰等带动作用较强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在全市范围内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实施“以大代小”政策,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火电机组逐步关停。

三是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网架结构,提高输电能力,使电网变电容载比满足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和拉动经济增长。

四是落实煤电价格联动制度。推动煤炭、电力企业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电煤供应,保证我市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成品油和天然气

以中原油田为依托,以我市现有天然气输气管线为优势,利用西气东输天然气为后备气源,在落实气源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居民用天然气、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天然气汽车、商业用天然气,通过天然气的利用,逐步淘汰直接燃煤锅炉,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提高到12%,稳步发展工业用天然气,从而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并培育一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新的发展项目。以市区管网扩建为主体,继续加大县城天然气的发展,并建立天然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将天然气管网纳入微机自动化管理,从而有效保障天然气管网的输气安全,同时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重点做好安阳至林州、安阳至滑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及林州、滑县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安钢1750冷轧项目天然气专线管网工程、中联钢业天然气专线管网工程、安阳烟厂天然气专线管网工程、安化集团煤化工项目天然气管网工程等工业管网建设工作(具体项目见下表)。继续加大全市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工作,净化成品油市场,并积极做好全省生物柴油的推广和利用工作。

天然气利用项目及天然气需求预测统计表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内容总投资

(万元)分年度用气量(万m3)

*年*年*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总计439990296786955987060137510149039158692

1、城市燃气项目

安阳市区管网工程现有100001220019100257002775031340

林州市管网工程新建管网220km,年供气900万m31100012002500300035003960

滑县县城管网工程新建管网38.57km,年供气3543万m3160010002000300032003500

2、天然气发电项目

安阳市热电厂网工程新建全长2km,年供气1亿m32001200012000120001200012000

3、工业燃料项目

安玻集团天然气工程现有196783425940960464105118956492

安钢1750冷轧专线管网工程新建全长6km,年供气4亿m3680240002400024000

中联钢业专线管网工程新建全长12km,年供气5亿m314000054005400540054005400

安烟集团专线管网工程扩建设备技术改造及管道扩建15000020002000200020002000

4、天然气化工项目

安化集团煤化工项目扩建设备技术改造及管道扩建130000100001000010000

5、其他

天然气汽车项目新建1500310060001000010000

安林长输管线工程新建全长36km,年供气3960万m33600

安滑长输管线工程新建全长37km,年供气2148万m32910

(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积极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小水电、沼气、秸杆气化、太阳能等常规成熟技术和风电等具有规模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技术为重点,统筹规划电力、天然气输配工程、农村沼气、秸杆发电、秸秆固化等与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设施建设,加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力度,促进农村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农村沼气用户由现在的6万户发展到21万户。秸秆发电项目重点抓好安阳县广源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1.2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并进行全市推广,力争内黄、滑县、汤阴县各新建一座利用秸秆集发电、供热于一体的电厂。

五、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能源工业既是能源的生产者,又是能源的重要消费者,是节能工作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市能源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政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节能与环保目标

2010年主要产品能耗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部分产品能耗要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96吨标准煤,较*年下降20%左右。“*”期间年均节能率为4.4%。2010年全市火电机组煤耗下降到360克/千瓦时,较目前下降190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下降到5.6%;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全网综合网损率下降到7.2%左右。

2010年,安阳市所有燃煤火电必须装设高效静电除尘或布袋除尘设施,全部淘汰低效的除尘设备,全市燃煤火电的烟尘排放量应稳中有降。2010年,全市所有新建燃煤机组必须装设脱硫设施,已有火电机组必须进行脱硫改造。抑制各矿区因采煤造成的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发展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工程。煤矿土地复垦率达到80%,煤矸石与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60%。

(二)重点领域和措施

1.煤炭工业

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提高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

一是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坚定不移实施资源整合,加大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小煤矿数量,实现煤炭资源向优势煤炭骨干企业聚集,培育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二是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能耗。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节能技术,加强技术改造,降低煤矿采掘、通风、排水等主要耗能设备能耗。新建矿井尽可能选用节能设备。

三是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大力推进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对粉煤灰、煤矸石等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积极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提高煤层气利用率。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与煤、电、钢、建材、化工等实行综合开发,努力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煤矸石和矿井水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煤炭生产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水环境的保护治理,矿区污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矿井排水处理后应尽量资源化,将其做为矿井自身、附近单位或城镇的供水水源,选煤厂煤泥水采用浓缩、压滤处理工艺实现厂内闭路循环不排放;加强大气影响的保护措施,积极防治扬尘,主要采取密闭隔离和洒水滞尘措施;积极防治地表沉陷,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定期对地表移动变形进行观测,为地表沉陷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2.电力工业

做好优化电源结构、改善火电装机结构、加大老厂技术改造、降低输电损耗等工作。优化电源结构,积极发展热电联产、水电、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满足电力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改善火电装机结构,加大小火电关停力度,大力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的火电机组;加大老电厂技术改造,提高机组可靠性和技术经济水平,降低发电能耗和厂用电率;加强用电侧管理,优化输电、供电系统网络结构,继续加大中低压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简化电压等级,缩短低压供电距离,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推广节能型变电设备,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努力降低电网输电损耗;做好新建火电机组的除尘脱硫和已有电厂的环保技术改造工作。

六、能源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一)严格贯彻国家、省能源政策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能源政策、法律和规定,做好能源工作,保证充足、可靠的能源供给。做好能源项目建设和布局与省里的衔接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省的有关政策,积极推进我市能源建设工作,促进我市能源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因地制宜地实施一批重大能源项目,保证我市“*”能源目标的实现。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等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快能源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项目目标责任制,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区域内关系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能源项目。

(三)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在项目建设资金筹集方面,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采取贴息、发行债券、企业相互参股等多种手段,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资金投向和政策引导方面,重点支持煤炭资源勘探、煤矿技术改造和洁净煤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保证能源发展和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四)加快制定鼓励清洁能源利用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制定出台减排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鼓励政策,对脱硫、洁净煤发电、新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在税收、上网电量等方面予以优惠。逐步实现“三废”资源化,并继续抓好洗选煤矸石和煤泥在发电上的应用,扩大矿井煤矸石、粉煤灰在建材产品和筑路、复垦、回填等方面的应用,拉长产业链条,支持发展煤炭深加工产品,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环境保护。

(五)努力提高能源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煤炭工业上,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和资源开发程度,大力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在电力工业上,新上项目要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发电机组,降低发电成本。要抓好能源工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有重点地开展科技攻关,把能源工业的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篇2

明确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有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的讨论经历了不短的时间,作为国家层面的提法终于尘埃落定。规划里明确了以新能源汽车为产业技术转型主要战略取向,同时发展节能汽车以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我的理解是:纯电驱动代表看汽车产业未来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汽车普及过程带来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具有战略性意义。而燃油、天然气等能源还会长时期扮演汽车主要能源角色,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汽车技术是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的有效技术路径,况且深度混合动力技术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要的技术基础。

提出了近5年与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数量目标

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我的理解是:“力争”而不是“必须”,隐含着这些数量目标实现存在一定难度与不可预测性。有记者采访我时关注2020年的500万辆目标能否实现?我倒是认为2015年的50万辆是最难的。虽然这50万辆里可以包含一定数量的比较易于实现的公共领域的车辆,但多数还是要依靠私人购买来实现,难点诸多。

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指标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规划要求,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L/100km,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L/100km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L/100km,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L/100km以下。

我的理解是:根据规划的要求,主管部门还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与奖惩政策,促进与引导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一个企业要达到规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要求,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调整车型结构,采用先进内燃机技术,采用先进底盘与车身技术,发展柴油机汽车,发展天然气汽车,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电动汽车。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心环节

篇3

为了让更多的LED灯具走出国门,照亮世界,江西检验检疫局南昌高新区办事处(以下简称高新办)积极策应南昌高新区,全力打造以LED产品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融入,加快转变监管方式,全面对接,大力助推高新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重点项目服务

目前高新区LED产业链制造企业有晶和照明、晶能光电、联创光电、唯冠国际、荣晶科技等一批大型企业,产业集聚规模初步形成。为帮助LED产业链企业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检测、研发仪器和专业模具,高新办建立并完善了“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缩短工作流程,加快验放速度,量身打造服务举措,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及时投产和推进科技研发提供便捷。

MOCVD是LED照明光源核心设备,企业需从国外大量进口。高新办一方面为企业详细介绍检验检疫政策法规和进口设备检验流程,另一方面及时指出设备中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技术法规要求的内容,同时提出整改方案,使企业设备早投产、早运行。据统计,相关企业进口的此类设备已达4000万美元,目前均运行稳定。

帮助企业突破壁垒

近几年世界各国不断提高LED产品进口门槛,如美国对进口LED照明产品除了安全、电磁兼容要求外还提出了能效要求;欧盟要求进口LED产品必须通过CE认证,符合RoHS和WEEE指令的环保要求以及ErP指令中的能效要求等等。

高新办充分利用部门信息优势,帮助企业收集国外相关技术指令和法令法规,指导企业按照进口国认证要求准备申报材料、送检样品、迎接国外机构考察,通过获得国外的“认证认可”来跨越出口贸易技术壁垒。

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针对部分LED照明产品生产企业对质量控制不明确、标准要求不熟悉的特点,高新办主动派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检验标准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和分析讲解,帮助企业梳理原材料采购、进料检验、关键工序控制、成品把关等环节的制度流程,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和质量管控水平;依托中检集团江西分公司的技术平台,帮助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水平;利用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的检测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对出口和退运产品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检企在标准研发、科研攻关方面的深入合作,优势互补,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提高货物验放效率

篇4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圆满*“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企业响应、社会认可的能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节能目标

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率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6%,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20%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创新县能源办工作思路,增强主动性,提高协调能力,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的牵头作用。选好配齐乡镇能源管理专干,举办一次乡镇能源管理专干培训,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推动乡镇能源管理工作。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能源管理岗位督查,督促企业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能源管理员。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点能耗企业、水电油气消耗、节能产品开发生产、落后产能等四项专题调查,摸清全县能源生产、消耗情况,建立全县能源数据库。同时,围绕我县循环经济和高耗能企业两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二篇调研报告,提供领导参考。

3、认真编制节能规划。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情况和未来五年发展态势,认真开展能源工作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加强部门衔接,认真编制“十二五”*县能源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4、强化能源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宾馆酒店招待所执行市政府通告、空调温度设置、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员、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执法行动,增加执法频率,提高执法效果,扩大执法影响。

5、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实施长沙电厂、海旭实业余热利用工程;争取政府支持,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配合市能源办实施光明村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和星级宾馆酒店智能电子卡管理工程。

6、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提高项目节能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二是做好长沙电余热、废渣等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工作,推进铜官循环产业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循环示范园区。三是配合县政府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依法关闭电镀、化工、水泥、粘土砖等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7、加强能源信息报送。掌握国家能源政策,总结节能典型经验,了解能源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市相关部门报送我县能源工作信息,做到全年向县报送信息不少于30篇,向市报送信息不少于20篇。

四、主要措施

1、开展能源宣传,扩大能源工作影响。一是召开全县能源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年能源管理工作,明确节能考核,交流节能经验,表彰节能先进,提升县能源办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创新能源宣传模式,利用短信、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努力营造节约资源氛围。

2、争取政府支持,健全能源管理机制。一是争取政府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节能技改项目贴息和节能示范单位奖励;二是争取政府批准实施*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办法,对新、扩、改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价,力争将节能评价工作列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

3、强化节能考核,落实节能工作责任。细化对乡镇、部门的节能考核指标,力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严格实行节能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增强乡镇、部门节能工作责任。通过节能考核推动全县节能工作。同时,精心组织省、市百家能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考核,进一步做好市对县*年节能考核的迎考工作。

4、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办法,申请调整省、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开展能源审计,指导并规范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按时报送年度《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跟踪长沙电厂、黑麋峰电站、中航飞机起落架等企业能耗情况;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指导、监督和服务,充分发挥重点用能单位在全县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篇5

企业的在行动

节能减排对于企业是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一票否决”将成为考核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钢性指标。

“从央企负责人第二任期(2007-2009年)经营业绩考核开始,将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马上就要签第二任期业绩考核责任书,第一任期9月份‘结账’。”这是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讲这番话的。

据了解,此次国资委拟按照能耗情况将央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30家“重点型”企业;第二类是66家“关注类”企业;第三类是58家“一般性”企业。在30家重点企业名单里,中石油、中石化、宝钢、中国铝业、中煤、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五矿、华润、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国电、中远、国航等煤电油运以及钢铁、建材类企业几乎尽在其中。三类企业的考核的奖惩力度又细分重点户重点考核、重点管理,一般户一般考虑、一般管理。

“分类主要是考虑到占的比重,比如钢铁、水泥、造纸这些耗能、耗水、耗材的大户就是管理的重点,因为它下降一个百分点,可能上百个轻工企业才消耗这一点。”李荣融进一步解释到。

企业与政府签下了“考核状”,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加大。

近日有关部门公布了一份另人惊喜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5月,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0.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长0.5%,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

政府在推动

9月4日,国发改对外公布了《再生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是继《“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后的又一份规划。

短短几年内,国家前后出台了两份《规划》,这种做法不是常规性的。两份《规划》的侧重点有很大不同――前一个五年《规划》包括所有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它规划的时间是五年;后一个《规划》则侧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且时间更长,十五年左右。一定意义上讲,《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我们国家的未来非常重要,它是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整个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10%;再经过十年,到2020年要达到15%左右。这个目标目前在国际上是很多国家所没有制定的,这对我们自己来说应该是很大的挑战和具有前瞻性的。”国发改副主任陈德铭对媒体讲到。

篇6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认为,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贯彻落实关于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做好能源规划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提高能源发展质量为中心,着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会议强调,遵循五中全会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谋划: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成熟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争取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快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能源创新发展的体制约束。大力推动能源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市场化机制。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调控煤炭、火电、炼油产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推进能源系统优化,实施电力和天然气调峰能力提升、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等行动计划,显著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两增加、一提高”三个目标(即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继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重点领域用能方式变革。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重点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周边和沿线能源国际合作,推动重大能源项目落地。继续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特高压输电“走出去”,带动相关装备、技术与服务贸易“走出去”。

篇7

“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以、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为重点,建成太阳能电站500万千瓦以上。”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发展核电。加快沿海省份核电发展,稳步推进中部省份核电建设,开工建设核电4000万千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的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蓝图。

经济转型需要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2009年增长5.9%。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强。

“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相关专家表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长期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不合理。

2009年,我国的全部化石能源消费约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90%。以煤炭、石油为主要燃料,导致对环境的污染,加上化石能源储量有限,继续依赖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步骤。”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张征宇表示。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成10个规模较大的新能源基地,有近百座城市提出要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新能源产业将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使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具有刚性。”张征宇表示,一方面能源需求增长加剧,另一方面传统化石能源总量有限。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可避免地要寻求新的供给渠道,新能源正好适应了这一历史需求。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到2010年年底,新能源年利用总量达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9.6%,为降低排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到“十二五”末,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1.4%。新能源产业迎来巨大政策效应和经济效应,因此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革命代表着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

规划美好未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6个陆上和2个沿海及海上大型风电基地,新建装机7000万千瓦以上。专家认为,与近几年的实际发展速度相比,这个目标并不高。

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2005年,我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开始了百万千瓦级风电规划,2008年启动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2008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万千瓦,排名全球第二,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22%;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1202万千瓦,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33%。至2009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由126万千瓦增长到近2412万千瓦,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远高于世界风电平均发展速度。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1年1月联合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显示,2005―2010年,国内风电装机经历了5年的翻倍增长。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4183万千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

在发展太阳能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区为重点,建成5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电站。

“对于我国太阳能资源来说,这个目标并不高。”专家表示,我国太阳能资源被分成4类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很丰富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一般的地区。最丰富的地区,比如、新疆南部、内蒙古等地区;第二类的比如华北地区,甚至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稍微差一些的,比如云南、四川、贵州。总的来讲,太阳能资源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充裕,都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只不过发电小时数有些区别。在我国,太阳能资源比水电和风电更加均匀,几乎所有地方都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

针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表示,“十二五”期间,就运行核电规模来说,我国将进入世界核电大国行列。今后5年,将会有30台左右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将达到3200亿千瓦时,核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2%。

近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强烈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故引发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我国目前核电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核电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此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实际上已指明了我国核电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2010年我国建成两台新的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机组增至13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080万千瓦,占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3.75亿千瓦的2.88%;2010年我国新开工建设10台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达到28台,总装机容量为3097万千瓦,占全球在建核电总规模的40%以上。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风能、太阳能、核能几大新能源领域发展迅猛,多项指标已经跨入世界前列,但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比如,由于政策效应引发的风能与太阳能产业重复建设和分散经营,进而导致的相对产能过剩现象在全国已相当普遍,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直接影响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进程与整体研发水平。

“与常规能源成熟的技术和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普遍偏高。”专家表示,如果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小水电的发电成本为1.2,生物质(沼气)发电为1.5,风力发电为2.3,光伏发电为4。高昂的成本是阻碍新能源市场化和商用化的直接原因。

“光伏电池在我国普通消费者中几乎没有市场,这与光伏发电的高成本有很大关联。”专家表示,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占据全球市场1/3的份额,但有近90%销往国外,国内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篇8

[关键词]烟叶 规模化种植 优质丰产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51-02

随着大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烟叶生产模式困难重重。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种烟收入比重降低,影响烟农的积极性,部分烟农弃烟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从事二、三产业。二是植烟地块生态环境变化给烤烟生产带来潜在威胁,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差、保护地栽培面积越来越多等影响着烟叶种植。三是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对烟叶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农民种粮得到的实惠逐步增加,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部分地区的农民回现了种地热情,惜地情况显现。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导致烟农队伍日趋老龄化,年龄结构和知识水平呈下降趋势。所以发展烟叶规模化种植是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选择。

结合阜新地区近年来推进规模化种植烟叶的实践经验,可分析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基础是规模化种植。实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主动转变生产组织模式,充分优化土地资源是发展烟草规模化种植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亟待研究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影响烟叶规模化种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方式不健全

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很多是农户间自发进行的私下流转,流转双方多是亲戚、朋友,流转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规模。烟草企业和地方政府很难进行行政干预,对适宜烟叶生长的土地不能有效进行连片集中整合规划。绝大部分烟田的土地承包权都掌握在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面积土地上,很难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分配。烟草部门即使有主动意识,但是缺乏调控的权利和手段,对集中调整完的土地也缺乏控制的主动权,很难形成约束力。这也使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对前茬作物的选择权上也处于被动地位。加之阜新地区烟田列当发生较重且难以根治,造成烟田连续耕种两三年就难以维持烟叶正常生长的现象,土地如何轮作倒茬,适应烟叶生产规模化发展,更成为影响土地合理利用的障碍。

2.从事烟叶生产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由于国家对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政策的不多深入,使得传统意义上靠种地为生的农民越来越少,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头脑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放弃了自己土地,到城市或者乡镇企业务工发展。这使得烟叶生产劳动力也随之大幅减少,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不复存在。粮食作物与其它经济作物在价格上的不断冲击,和劳动力价格的水涨船高,使生产环节繁琐且生产投入较大的烟叶生产以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很多“老烟农”都放弃了曾经使他们发家致富的烟叶种植改投其它行业,现有烟叶生产劳动力逐渐向老龄化和妇女化转变。

3.薄弱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的生产形式与规模化种植的差距很大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地区育苗设施、农事操作机械欠缺的问题。如烟水、烟路、烤房、烟站等综合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灌溉能力差、室内温度与湿度调控能力较弱,造成烟叶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生产机械化及信息化程度较低。绝大所数烟农

4.单一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

解决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推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促进我区主要的烟叶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区主要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种户多、区域分散、户均种植面积小等问题,导致烟叶种植集中度低。其次,改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绝大部分烟农自己实施整个过程,从而难以完全掌握技术难度较大的环节。烟叶生产水平低、烟叶质量差异性和波动性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导致的管理粗放。

二、提高烟叶种植规模化水平的对策

1.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明显加快,流转规模扩大,从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已呈现多样化。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极大的有利于促进烟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首先,烟草行业一定要牵头联合县、乡各级政府,制定基本烟田保护政策,对个人、村、集体土地的集中与分配都要有不同的划分,坚持形式多样化的原则。对重点发展烟叶生产的乡、村要进行基本烟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并根据规划进行宣传、指导,鼓励引导盘活土地资源、明确土地流转的形式、补偿及期限、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并做好流转合同的鉴证和备案工作。加强补偿植烟土地流转力度,加大支持对土地流转承租者的资金、技术、物资等的力度,并妥善处理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有效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积极鼓励土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要打破传统旧观念,转租种植,整合烟地资源,发挥规模种植效益。实施土地流转还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正确有序进行流转规范,从而促进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对烟区进行布局和规划,将烟叶生产逐步向烟叶种植适宜区转移,要根据各地区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因素的科学分析。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保障烟叶原料上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合理开发、集约、集中连片土地资源。同时,充分考虑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区域。在尊重烟农意愿的前提下,建立以烟为主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烟叶合理轮作。

2.探索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近几年来,我国烟叶产区出现了烟叶生产合作社、烟叶农场、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等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我地区也产生了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烟农协会和互助组的主要作用是服务烟叶生产,维护烟农利益,管理模式比较松散。结合近几年生产实践,我地区烟叶规模化种植的组织形式以烟叶生产合作社和烟叶农场最为适宜。各级烟草部门也大力号召基层单位扶植发展烤烟专业合作化组织。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

烟叶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烟农从事烟叶生产,自己管理自己的股份制、群众性经济组织。它实行“入股自愿,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原则,其目的是组织烟农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提高品质,增加收入。烟农以土地和资金入股,依托烟草公司技术、物资扶持,按照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方案搞好生产技术服务和生产销售。合作社多采取模式是“公司+合作社+种烟户”。根据生产情况划定烟叶生产区域,对规划片内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在烟农不能自行流转的情况下,由集体进行反租倒包,有效提高了规模化种植水平。这种由烤烟合作社出面引导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方式在烟草行业被积极探索采用,这是当前种烟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一个发展方向。承包经营者根据烟叶统一规划及自己烤烟种植面积向烤烟专业合作社申请再由烤烟专业合作社向外出打工、有闲田、想出租的农户手中有偿租田,达到各自的目的。

烟叶农场是一种以租赁承包形式集中土地并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种烟户数量较少的区域,一部分有技术,有意愿的,可鼓励烟农发展成为、规模种植的种烟专业户,兴办种烟农场。一般由烟草公司或烟叶大户租地,进行机械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可以安排转让土地的农户到农场打工,这样既满足了烟叶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又解决了转让土地的农户的就业问题,同时便于技术员统一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它能有效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利于持续改进烟叶质量,加快科技兴烟进程。

3.科学布局同时要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工程,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实施烟叶基础。在国家实施烟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我区生产配套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为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从规模化种植方面,烟叶基础建设还需要继续改进及完善。要以“规划先行”的观念,注重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适度规模”的原则设施建设烟叶基础,发挥综合效益。同时要经得起烟农、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就要实时注重工程质量和工程管护,使烟叶基础发挥长久效应。

三、发展规模化种植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阜新地区已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规模化种植模式,但我们面临的难题还有很多方面。一是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烤烟规模化种植管理体系,并与烤烟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衔接。二是如何把合作社和农场化等生产组织模式更好的纳入到规模化种植中来,使之互为其用。三是土地流转方面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形式和办法。这些问题都要我们在今后的生产中积极探索实践,为不断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N].中国烟草学报,2005年03期.

篇9

7月9日,国务院正式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不仅解答了种种疑惑,更是指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不过,“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媒体和公众对《规划》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微博精彩评论

MINI_E中国实路测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近期将由国务院实施,业界人士表示,该规划若能实施,有利于鼓励、扶持资源节约型消费,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拥有了大力的政策补贴,MINI E似乎已经看到电动汽车的春天喽!

中国智能电工网: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颁布,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成为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的基调最终明确。要形成产业化,还需要解决电池技术怎样突破,政策利好如何落地,配套设施如何完善,商业运营模式怎样建立等等问题。

拓拓侦探:7月初,国务院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事实上,虽然节能与新能源规划中的长期发展方向是发展纯电驱动,但近几年内,由于纯电驱动还有技术上的难点尚未解决,最终产业化比例最高的将是混合动力汽车。

事件综述

关键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关注度:

7月9日,国务院正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均简称《规划》),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总体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超500万辆。

技术路线: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产业布局: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媒体视角

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迟到鼓掌。《规划》尽管两次失约,但理性思考下,等待还是值得的。假如《规划》在2010年如期出台,1000亿元补贴诱惑只会制造更大的泡沫,酝酿出更多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放慢脚步,稳扎稳打,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广百利而无一害,毕竟,政策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最重要推动力。

此外,报道也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路绝非一日之功,弯道超车终是泡沫踏踏实实造车才是正途;政策推动的关键在于补贴直补到人。

——网易汽车

原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总工赵向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其明确了以纯电动汽车为目标,而这一目标任重道远,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其中包含了现阶段对车厂和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暂时的‘容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作为一项指引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规划》获批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为长期徘徊于几大技术流派间,又始终纠缠在理论分歧中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卸掉包袱,而这实质上就相当于按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启动键”。

——《证券日报》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购车补助,应对使用、售后服务维保、车辆回收、人员培训等环节未出台相应的鼓励配套政策,同时出台车辆购置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

——新华网

实现《规划》目标,需要汽车企业大手笔投入研发、市场推广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电动车电池等关键技术仍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让我国车企在技术、市场推广方面走在国际前沿,难度非同小可。企业是否看好市场前景,是否愿意响应政府号召,目前还不好说。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仔细翻看阅读《规划》后,他的感受是:内容很空,没有提到实际支持措施,且目标制定得太高。

——新浪网

篇10

关键词:电力;规则;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电力发展规则的重要性

为电力用户提供充足、优质、可靠的电力,是电力企业的首要责任,同时,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电力企业经营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同时,由于电力工业复杂的社会性,它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设备和一次能源供应、资金筹措、人力资源管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电厂的建设和运行增加了废气、废水、灰渣的排放,产生噪音(火电),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也可能造成居民的迁移(水电、核电),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电力规划进行统筹考虑,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发展电力工业;输电线路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矛盾,需要彼此协调,将电力规划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电力系统的运行可能生产一定数量的电磁波、谐波等,对家用电器或电子产品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另外电力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一次能源供应、人力资源等,需要与整个社会协调发展。

2电力发展规则的主要原则

电力发展规划必须进行近期、中期和远景规划,做到近细远粗、 远近结合。近期规划是解决问题, 远景规划是发展问题。

3.电力发展规则的内容

电力是系统性工程、牵涉面很广, 电力发展规划应在有关设计规程、导则的指导下,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经过论证比较, 形成多方案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必须进行近、中、远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现有电力系统概况。分析现有电力系统规模,电力市场构成、供需状况,电力系统的设备和运行状况,与周边地区电力系统的关系,系统存在的问题等。

电力需求预测。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分析研究电力需求发展、组成及负荷的特性,进行广泛的社会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电力市场发展的趋势及电力消耗的各项主要指标,分析政府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找出与电力需求发展相关的因素和规律,从而得出电力需求预测各项指标。同时,必须预测所在系统的电力负荷特性,进行分区电力需求预测。电力需求预测必须有多方案的预测结果,以适应发展的不确定性。

电源规划。电源的种类、分布、特性及规划方案直接影响到电网规划方案、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是电力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规划应根据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对规划的全区及分区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在考虑满足电力需求发展需求和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前提下,根据自身能源状况进行电源规划。同时,根据相邻地区的资源状况,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论证区域间电力交换的可行性和数量,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电源规划必须进行多方案优化。以实现区域资源最大优化效益。

电网规划。合理、强大的电网是发电、输电、用电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电网规划必须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分布、区域间功率交换、设备制度供应、技术条件、建设条件、资金供应的因素来规划网络结构,在进行多网络结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可行、满足需要的电网规划方案。电网规划必须进行配电网规划。

联网系统。考虑与周边系统联网的可能性和实施方案,通过不同地区负荷自然互补特性,降低系统整体备用容量,节约投资,以提高系统运行抗风险能力和整体效益。

一次能源和设备供应。电力生产需要大量一次能源,主要有煤炭、油、气、核原料等,根据电源结构及能源供应市场,对能源供应做出平衡、规划。同时,针对国内外电力设备供应状况、价格、资金市场,对设备供应做出评价。

环境评价。电力工业同样产生污染,必须对电力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做出研究和评价,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估算电力发展所必须投入的资金以及筹措途径、方式,提出规划期内的资金流;对电力发展做出比较详细的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预测电价。

人力资源规划。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管理、技术人才。根据电力规划方案,提出企业对各种人力资源的结构、需求和配置方案,应考虑人才储备和培训。

4.电力发展规则管理

电力发展规划管理是保证电力规划得以完善和实施的重要手段, 是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电力企业必须制定一整套电力规划的人才、技术管理细则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电力规划的完善和实施。电力规划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导重视是电力规划管理的关键,各级电力企业公司应确定电力规划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实行领导负责制,负责本电力企业电力规划的编制、滚动,协调各种相关关系。负责规划编制工作或管理的部门,应配置足够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负责电力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而且,电力规划人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连续性。另外,必要时应对规划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加强人才储备。

其次是技术管理。电力公司应组织对规划的成果进行审查,形成最终规划方案后,上报有关政府部门,使电力发展纳入社会发展规划范畴,成为法律性文本,有利于电力工作的开展,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

各级电力企业公司应根据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体规划不变的前提下, 定期对电力规划进行短期滚动修改,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依据,在社会因素或电力工业发展产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应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规划与工程实际实施肯定存在差异,电力公司应要求规划者不断总结、比较,从而提高规划工作的水平和规划的质量。

第三是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对已通过审查的电力发展规划,应作为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在新的电力发展规划出台之前, 电力系统的建设要严格按照通过审查的规划方案实施,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5 结束语

电力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现况、电力需求预测、电源规划、电网规划、一次能源和设备供应、环境评价、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人力资源规划等。多年来, 电力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不断创新管理理念, 努力夯实企业基础性管理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也展现了许多管理亮点经验, 彰显了企业管理活力。

6参考文献

篇11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00座新能源示范城。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订关于新能源示范城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及配套政策,有望今年年底之前出台。尽管申报工作尚未启动,但一些地方已先行而动。早在2010年5月,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表示,中央已批准在新疆吐鲁番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而《德州市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2011年~2015年)》,已获国家新能源局通过。敦煌、呼和浩特等地也在为进入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大名单增加砝码。

日前,《敦煌新能源城市发展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作为国内首个通过新能源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敦煌正在积极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按照规划,到2013年,敦煌市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量将达到城市能源消费总量的98%,基本实现不靠化石能源;2013年以后,敦煌不仅能够实现能源需求全部采用当地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而且可以向其他地区输出可再生能源。截至4月底,国家在敦煌开工建设的两个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两个9兆瓦和1个30兆瓦的光伏发电场也已开工,今年年底可建成投产。

继成功打造“中国乳都”后,呼和浩特市2010年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该市2007年提出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太阳能光伏材料产业,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太阳能发电示范城市”;2010年9月,成为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1年1月获得“2010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能源城市”和“中国低碳政府榜样”殊荣。目前,该市已编制完成《呼和浩特市“十一五”及2020年风资源利用发展规划》、《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规划,力争在5~10年内建成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基地。

另外,作为科技部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新余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核心,以动力和储能电池、风电、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为补充的“一大三小”新能源经济板块,成为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加速挺进新能源示范城市之列。

篇12

1、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

2、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3、2019年9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将继续壮大清洁能源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3

中国风电发展空间广阔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未来5年全球风电新增,累计装机量的增长预计将分别为20.62%、12.45%,预计2012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量为2.4亿千瓦,2020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量预计为10-12亿千瓦,届时可占垒球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12%。

据统计,2008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7056M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20791MW,同比增长28.7%,增长速度依旧迅猛。美国新增装机835gMW,中国新增容量6300MW,印度新增容量1800Mw,位居新增装机容量前三甲。

然而,中国风电行业发展比较晚,尽管近四年经历高速发展,但相对国外风电行业的发展情况,中国国风行业发展依旧比较落后。07年风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比例只有0.14%,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是同样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1/7.5。

根据预测,2020、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分别为14%,占欧洲风电总装机容量的55%和66%,而目前只占欧洲装机容量的10.3%,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中国。

我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10米低空陆上可开发的约有3亿千瓦,近海可开发的约有7.5亿千瓦,如果是50米以上的高空风能将达到20亿千瓦以上。如果其中1/2的能源被开发,将有3倍于水电资源,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市场需求依旧强劲

风电场收入主要有售电收入和CDM项目收入。目前风电电价采用招标加核准的方式,即通过招标方式产生,电价标准根据招标电价的结果来确定。由于风能资源和价格形成机制等因素造成风电电价差异较大,风电特许权项目的电价远低于非特许权项目电价。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中确立的一个机制,通过“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交易通过CDM机制,发展中国家可以将减少的CO2排放量出售给有减排义务,但又无法完成减排指标的发达国家,从而达到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目的。CDM项目已经成为风电可依赖的长期利润来源。

根据国家的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前重点建设数百个十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风电场,11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形成6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项目的建设脚步加快。

风电场的开发建设给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因此,各地方政府建设风电场的热情高涨,纷纷制定风电发展规划。根据中科院统计,2010年各地政府规划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115万千瓦。从各地政府风电规划情况来看,存在着互相攀比的现象,总体有所偏高。考虑到各地政府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将会对风电场增加投资建设,我们认为至2010年规划建设风电场累计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比较合理。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10年和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电网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达到1%和3%以上。参考中电联的统计数据,我们测算2010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需要2650万千瓦才能完成该规划的目标。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差别和一些非大电网覆盖地区的风电装机,我们认为吊装总装机容量需要3400万千瓦。

据全球风能协会统计,截止2008年末,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63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221万千瓦。通过比较各地政府风电发展规划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结合风电行业实际发展状况,我们预计2010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400万千瓦左右,2009-2010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67%左右。

政策规划拉动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的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前重点建设数百个十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风电场,11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形成6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项目的建设脚步加快。

风电场的开发建设给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因此,各地方政府建设风电场的热情高涨,纷纷制定风电发展规划。根据中科院统计,2010年各地政府规划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115万千瓦。从各地政府风电规划情况来看,存在着互相攀比的现象,总体有所偏高。考虑到各地政府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将会对风电场增加投资建设,我们认为至2010年规划建设风电场累计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比较合理。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10年和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电网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达到1%和3%以上。参考中电联的统计数据,我们测算2010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需要2650万千瓦才能完成该规划的目标。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差别和一些非大电网覆盖地区的风电装机,我们认为吊装总装机容量需要3400万千瓦。

长期看好龙头企业

风电板块上市公司中,我们最看好的仍然是东方电气和金风科技,原因如下:

进口替代:2008年内资合资企业占据了风电整机市场76%的市场份额,较2007年的56%大幅提升。预计2009年进口替代的趋势仍将延续,内资份额将达83%。主要原因是:(1)内资厂商的技术、工艺逐步成熟,国内风电设备产业链趋于完善,(2)市场走向充分竞争,用户价格敏感度上升。尽管根据我们此前的分析,价格和毛利率并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但国际厂家的价格劣势将进一步压缩其市场空间。

篇14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的GDP已经从1978年的3624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城市人口1.72亿增加到7.31亿。2013年,中国有城市619座,20117个小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3.37%。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导致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碳排放量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14.5亿吨,增长到2012年末的79.5亿吨,增长近5.5倍。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解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问题联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是城市规划研究者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低碳城市规划定位

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建设和碳排放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应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低碳城市规划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低碳理念及技术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对城市进行空间和发展时序的制度性安排,通过明确城市低碳发展目标,识别确定低碳发展任务,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探索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现行的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制度化安排,具有法律效应,在空间安排之前,对城市性质和经济社会主要特征有概要性规定。其二是城市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功能定位与目标、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规模、人口与劳动力、城市公共服务、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 的发展规划,主要是时序性和目标指向的而非空间性的。其三是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城市市域土地利用的制度性安排,从用地角度合理配置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土地利用结构,是指标性 和空间性的结合。虽然供地也具有时序性,但非目标 性,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法律效应。

以上三项规划的共同特点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城 市的整体建设发展进行规划,是多目标指向或非目标 指向的。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是从低碳化目标出发来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因此是单目标指向的,其规划的重点更多在于城市社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由 于城市空间安排和土地利用指标的配置对城市低碳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应该在低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础上,对城市空间规划和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给出方向性的规定。

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基础

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前期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城市低碳发展现状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分析现 阶段城市低碳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 内外部发展机遇和挑战。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规 划不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强调碳排放约束下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编制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基 础是掌握城市能源及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一)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低碳城市建设的前提是清晰、准确地掌握城市各个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通过研究城市温 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排放水平,可以清晰地掌握城市 温室气体排放结构和组分,辨识温室气体排放量和 其排放特征,准确掌握城市能源利用中的低效和不 足,发现节能和碳减排空间。

温室气体清单是城市减排可测量、可报告和可 核查的先决条件。只有基于全面、详尽的温室气体 清单,分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减排潜力和成本, 才能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减排方案。能源统 计数据基础薄弱导致城市不能准确掌握碳排放的 分布和趋势。这也是国家发改委要求试点城市建 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的原因。

对于城市来说,不仅要建立碳排放清单,而且 要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时序研究,这是基于 它可以更为直观地分析排放变化趋势,评估减排效 果,并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和措施。

(二)城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估

对城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估,是在现有和预期的。碳排放约束下,对城市间碳生产力、消费模式、技术 水平和资源禀赋及低碳努力程度等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低碳经济所做的定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碳排放、高碳生 产力和阶段性特征。衡量一个经济体向低碳经济 转型的基础要考虑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 和消费模式四个因素。并根据以上认识,从低碳产 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个层面构建 了低碳经济( 城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纵观中国社会科学院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核心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单位产品能耗或单位产值能耗、非化石能源占一次 能源消费的比重、碳能源强度( 单位能源消费的碳 排放因子) 以及森林覆盖率等。这些宏观碳指标, 与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吻合,能 够使城市在落实国家低碳经济总体目标时,达到“三可”的要求。对城市低碳发展现状的评估,能够帮助地方政府正确认识自身现状,找出优势和劣势,明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各个城市区位优势和功能定 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低碳发展模式和要点,进而制定有针对性可实施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三、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手段

建设低碳城市应注重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实现低碳设计。

(一)低碳城市系统构建。

在中国现有的发展阶段,高速城市化仍旧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如何协调城市化与低碳化,就要求城市规划在现有目标上作出调整,在保障城市基本功能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前提下,探索中国现阶段高速城市发展与低碳目标的协调与契合,其碳排放与城市系统耦合关系研究是寻求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均衡发展的关键。

(二)大城市地区规划低碳编制。

大城市地区规划低碳编制技术进行相关创新研究:1运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构建“巨型城市”;2设计多中心、“紧凑型城市”大都市空间结构;3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功能性城市区域;4避免重复的城市空间功能分区。

(三)城市总体规划低碳编制。

城市总体结构方面的低碳对策无外乎包括减少碳排放对策和增加城市地区自然固碳效果两个方面。可以从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固碳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四)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低碳编制。

由于城市中不同地区的功能、开发建设强度、建筑――空间形态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系统进行整体研究的基础上,还应针对城市中功能相对集中的地区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弄清楚各类地区在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方面可以实施的减少碳排放的规划设计技术对策和实际效果。

四、低碳城市规划案例――以昆明世博生态城为例

昆明世博生态城的优越区位、绿化保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世界罕见的,具备了打造世界性人居典范的优势。世博生态城是一座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新城,最后被列为亚洲唯一推荐的“IN 的家”项目。

世博生态城为昆明打开了国际化的居住文明,在近 5,000 亩城市珍藏的大自然地带, 中国东盟会务中心和世博新闻中心、东盟首脑别墅、世博城邻里等高尚建筑群掩映在绿色山林间,与自然融为一体。世博生态城的发展连接着昆明这个城市的传统和现代,它不仅是东盟各国首脑与会期间的诗意栖所,更是一个森林环绕、鲜花遍地的心灵牧场,作为昆明登上世界品质巅峰的力作,世博生态城所要体现的是居住之美与自然之美的珠联璧合,让中国、亚洲甚至世界为之倾心。

世博生态城代表了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建筑特征,实现了家的长久生命力。在世博“IN的家”,充分利用太阳能、热能和生物能源,最大限度的节能, 并通过生活污水的净化、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利用等,以实现最少的资源产生极大的效用, 为人们营造了环保、节能之家。智能方面,运用科技来关怀人,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源自英国一流科技,既倡导利用智能技术让人们享受科技便捷,又最大程度地关注和保护环境,全面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