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11:17: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

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2

关键词:现代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1202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3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问题;解决方法

1、引言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林业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必要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有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地位。长期以来,人类的频繁活动与伐木使用,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伤害,我们国家近期来实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修复和维护了现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具有非常严酷的考验,因而,我们必须加快实行以追求生态环境最大平衡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令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多方面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持续良性运行。

2、甘肃南部山区林业状况简述

2.1大致情况

甘肃南部属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和青藏高原区域交汇地带。区域内,白龙江林区是全国九大重点林区之一。区域内林业生态建设单位,是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单位,也是长江与黄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更是甘肃这样一个地处内陆、干旱少林地区不可或缺的绿色宝贵资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濒危物种零星分布种类较多,是从事科研与保护获取生物基因的天然宝库。

2.2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辖区内有效资源开发建设不完善。特别是江河水系小水电无序开发建设表现最为突出。大小水电站密罗其布,上一个电站的出水口就是下一个电站的进水口,河道要么是蓄水池、要么就是断流干枯;生态活水,一度成了暗流和人造水池。河水流动的天然净化功能大大减弱,江河流动生态动能一度被转换为电能,江河流动生态动能产生的蒸腾作用锐减,森林小气候环境遭到破坏,对护林防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遭到了灭顶之灾,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遭到破坏。2.2.2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与旱涝灾害频繁。山势陡峭,河川狭窄,地表径流加快,降水很快通过江河流失,极易集聚形成洪涝灾害。舟曲县2010年“8.08”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14个社区村落的沿河房屋冲毁倒塌,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1000多户家庭,无论平凡或富裕,无论幸福美满或矛盾门争,顷刻间荡然无存。旱涝灾害已成为制约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2.2.3发展和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区域内绝大多数市县为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内的乡村贫困发生率至今依然高达41%,农林牧交错,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保护矛盾较为突出。林木盗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2016年迭部“2.02”森林大火就是因为偷砍林木人为引起的。加之我国粮食策略和土地策略整改之后,各种以开发建设为名目侵占林地的案例增多,一面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面是生态建设保护,人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降低,无疑会制约生态建设后劲。

3、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3.1用全新理念指导林业生态建设

3.1.1生态示范区(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原料林基地、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致富工程、山区综合开发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建立短、长期协同的发展大方向。3.1.2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涉及到林业方面的各类问题、重大策略以及大型项目必须认真调查和实地考察。以祁连山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受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问题引以为戒,对区域内开发建设进行重新评估审定。3.1.3在资源和环境可接受和可维护的范围之内进行原有资源的维护与合理使用,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不能单一依靠不断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不能发生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遭破坏等现象。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维护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几方面协同前进。靠山肯定是要吃山的,但是怎么吃,决定了能否吃得下去,能否吃得长久。

3.2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依法保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检、法专业执法队伍优势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作用,强化与地方政府各部门间的强强联合,开展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做好保护与开发、经济与生态、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3.3依托科学方法、齐头并进,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效率。3.3.1大力宣传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满足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多方面展开节约能源,减低消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有效实施碳汇补偿机制。3.3.2资金筹措、政策扶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强化政府职能,重点实施“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地)、“三滩”(江滩、河滩、湖滩)、“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地旁)、“两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绿化。3.3.3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林业生态建设着重以提高林木保有量和森林碳汇总量为目标,彻底改变重造轻管、只造不管的现象。

作者:刘东汉 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2]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5

“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系统内各要素有机作用、协同进化所取得的成果总和。它汇集了人们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以全面整合的方式展现了新型文明的特质、面貌与风采。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系统生产成果的总和构成。任何社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文明。”[2]因此,我国“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化的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现代文明,对生态文明地位和意义进行了深刻和精辟的阐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突出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也系统地简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是一项整体性工程,技术的发展即可以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科技创新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系统科学分析

文明本身是多元的,社会是多元文明的的复合体。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必须改变西方国家的老路,“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战略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途径。从系统科学视角分析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系统科学的出现揭示了世界的全新图景,系统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生物学、通讯技术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随之发展起来的控制论和信息论研究系统的控制与反馈、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耗散结构论、协同学、混沌理论等系统自组织理论揭示系统的演化机制和规律。甚至人们把系统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等看作是现代科学革命的先导。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由此也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变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技创新也必然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3]

“现代科学技术在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方面则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当前的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需要更多更好的新型技术。目前,国际国内广泛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科学技术进行固体、水、大气污染的治理。”[4]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都在争夺科技制高点。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还要依靠科技创新。随着经济全面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对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表现它的不可替代性。“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引导科技创新生态化的转型,以适应和推动自然、经济与社会复杂系统协同演进。人类社会整体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代演化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现实因素。”[5]

“科技创新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解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科技观,更多包含了人与自然对抗的思想理念,自然在人类眼中是一个征服的对象,人们似乎忘了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员,在不断的所谓的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大地异化了。而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则更多地蕴含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并进,共荣共生的思想,要求从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重新复归于自然,总之,以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科技创新是对工业文明的科技反思基础上的创新,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注重环保与生态。”[6]系统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它组织,系统需要通过外部的力量和因素组织自身,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二是自组织,系统的发展演变都有其内因,内因就是自组织的因素、自组织机制,通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达到有序运行。生态文明这一系统是两种组织形式的合成,既是自组织的结果,也有他组织的形式。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系统自组织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进步。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向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科技创新在相关产业上的应用所产生的前向、后向、旁侧的扩散和渗透效应,大大地促进了劳动分工,并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而也使不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7]

3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要素的多样性特点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果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保护环境不去发展也可取,寻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有序发展对于建设创新性国家尤为重要。要实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的生态化为目标。“经济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前提的,而自然界接受经济发展过程中向自然排放废弃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一,可促进经济增长,并在不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和能力。高新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现代高新技术,可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供应短缺的矛盾。第二,可促进经济系统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由粗放型、资源型、劳力型经济向集约型、生态型、知识型经济转化。我国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从而造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步伐,推进我国关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第三,可推进各地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与竞争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更好更快建立的坚实有力的技术保障。”[8]

经济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篇6

2."意图谬误说"与性别创作主体林树明

3.吾谨文学思想考论冯小禄,张欢

4.论民主及党内民主带动作用的根本前提王宏

5."巧实力"与中国的和平发展贾付强

6.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境遇——一种政治哲学的研究视角卢德友

7.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刘明华

8.地方性医药知识的传承模式及其内在机制和特点——湘西苏竹村的个案梁正海,马娟

9.文化能量学说视域中的"原生态文化"麻勇恒

10.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原生态审美文化探微——以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杨昌鑫

11.我国知识增长与经济效率关系实证研究——基于Geweke分解模型的检验钟鸣长

12.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法治政府"基本内涵探究王文惠

13.新时期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毕节试验区为例史开国

14.公序良俗原则与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毛永俊

15.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赵翔

16.当代城市文学的精神嬗变、价值与可能寇国庆

17.矛盾与融通终结共总结——周密文学思想之特征及其意义任竞泽

18.新时期城市文学研究综述谢廷秋

19.审视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经验促进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伍鹏程

20.增强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阳黔花,李小利

21.面向生活的有效课程策略研究王慧霞

22.现象学视域下的教育研究林仕彬

23.英语、汉语普通话及贵阳方言节奏分析——贵阳方言学生英语节奏学习探究习晓明

24.语义、表现法与民族思维方式差异——英语抽象名词汉译的三个理据胡晓

25."好生"的来源与演变更替张振羽

26.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范向阳,滕建隆

27.再论口语戏乐自然优生流程——乡语改调中"地、心、语、乐、情、美态递为反映"之个案朱显碧,宋运超

28."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支持人语

1.《矛盾论》三题王炯华,WANGJiong-hua

2.马克思式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对货币魔术师和流通魔术师的批判黄瑾,HUANGJin

3.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的活动演变的必然性龚振黔,GONGZhen-qian

4.中国法学应用型教育模式初探——以经济争议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为视角张冬,ZHANGDong

5.求心理合一以自得的儒家圣人之学——青年王阳明的作圣之功述评陈多旭,CHENDuo-xu

6.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解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刘卫星,LIUWei-xing

7.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危机事件产生机制分析朱军,ZHUJun

8.荧屏上的"红流":电视剧李俊,LIJun

9.略论中央苏区的反腐倡廉建设龚大明,杨圣,GONGDa-ming,YANGsheng

10.贵州苗医药传统知识的专利保护杜小卫,DUXiao-wei

1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梁正海,LIANGZheng-hai

12.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几点思考——以四川为例陈明红,CHENMing-hong

1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基于人口城镇化进程中资产建设的视角王昌锋,WANGChang-feng

14.建立贵州反贫困战略的几点意见何康宁,HEKang-ning

15.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陈柳钦,CHENLiu-qin

16.美国的文艺复兴——超验主义与美国民族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郎玉珊,LANGYu-shan

17.从作者到读者——兼论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李长中,LIChang-zhong

18.从"止乎礼仪"到"诗不匿情"——王夫之《诗经》学中的诗情观初探郑晶燕,ZHENGJing-yan

19.再论《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贡献张先坦,ZHANGXian-tan

20.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参与构词的理据、来源及其他宋宣,SONGXuan

21.释《上博五·三德》简十六王晶,WANGJing

22.汉语量范畴研究综述赵国军,ZHAOGuo-jun

23."要"的语法化琐议范井玲,FANJing-ling

24.虚拟大学发展乏力的利益链分析任胜洪,RENSheng-hong

25.传播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体地位初探刘占祥,胡凯,LIUZhan-xiang,HUKai

26.试论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化过程朱平,ZHUPing

27.从新闻访谈的话轮转换分析看语用原则的运用史红梅,SHIHong-mei

1.论作为社会保障法价值基础的人道主义董溯战,DONGSu-zhanHttP://

2.启动消费信贷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之举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邵彦敏,SHAOYan-min

3.农村中介组织网络的基本功能及其构成要素分析徐顽强,李华君,XUWan-qiang,LIHua-jun

4.论影响日韩影视剧在中国传播的政治与文化因素温朝霞,WENZhao-xia

5.济南事件后"抵货"效果之多维审视周石峰,ZHOUShi-feng

6.简述冷战后东南亚的海盗活动及对策胡杰,HUJie

7.屯堡文本符号化空间的关键词与核心句法朱伟华,ZHUWei-hua

8.贵州苗族女性服饰的审美内涵姜(日韦),JIANGWei

篇7

关键词:车队;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内涵

一、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发挥凝聚作用

车队企业文化是联系职工与企业追求的重要纽带,是车队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的源头。车队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作用,尤其是在车队企业创业之初和危难之时,这种凝聚作用更能发挥重要力量。受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对职工的思维与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车队职工的思想观念随着车队企业文化的发展不断发生转变,进而凝聚在一起,发挥巨大作用,增强车队企业的凝聚力,推动车队企业的发展。

1.2 发挥激励作用

车队企业文化对人的因素做到了充分的重视,强调对人的尊重与信任,为职工营造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车队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作为尺度,可有效发挥车队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力,提高车队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发掘职工潜力,最终实现车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 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从长远角度来看,在车队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车队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车队企业的发展是以良好的车队企业文化氛围作为基础的,车队企业文化促进和影响了车队企业的发展,可以说,车队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先进的车队企业文化。

二、车队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一部分车队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清晰认识,只是通过开展一些公共宣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职工娱乐活动等建设车队企业文化,并没有充分认识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内容,没有确立企业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等。还有部分车队企业以视觉文化作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例如统一着装、标识、进行形象宣传等,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肤浅和形式主义。

2.2 车队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

企业文化因其独特性才得以不断发挥凝聚作用,团结企业职工。然而许多车队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文化,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许多方面与其他企业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企业标识不够新颖,甚至许多制度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企业自身的文化色彩被埋没,车队企业独特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也很难显现出来,难以凝聚职工。

2.3 车队企业文化不够系统

车队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够系统,过于随意。首先,看到其他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就跟风行动,但只是一时兴起,不能长期坚持下来;其次,对车队企业文化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于随意,缺乏完备的策划方案。车队企业文化建设是为车队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因此,在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结合车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将企业的文化力巧妙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在车队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得以真正落实;再次,车队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车队企业的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管理,甚至并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总之,缺乏有效的制度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保障。最后,频繁修改对车队企业文化体系的表述,随意改变企业文化要素。

三、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对车队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

虽然车队企业文化有许多种定义,但是车队企业文化内涵并不复杂,它实质上是车队企业管理的一种艺术、思想与科学。车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象与支撑是企业理念、标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体体现是以该价值观作为核心的企业行为。切忌将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混为一谈,同时,也应充分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车队企业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车队企业职工对车队企业文化内涵有清晰的认识,提高车队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使其能够自觉践行车队企业文化,真正发挥车队企业文化的价值。

3.2 打造独具特色的车队企业文化

优秀的车队企业文化必有其独到之处,才得以脱颖而出。因而,应对车队企业的个性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在建设车队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将自身特色突显出来。这就需要对车队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对企业的发展史有全面的把握,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准确的定位。探索符合车队企业发展需要的文化,深刻阐释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理念等,避免出现抄袭、雷同现象。除此之外,还应尽量体现车队企业的行业特色、经营特色,如成立车队感情互动室等。

3.3 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站在车队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考虑。制定中长期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保证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连贯开展。制定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年度计划,明确文化建设的目的。在车队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重视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加强对车队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保证车队企业的广大职工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做好日常工作,推动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可发挥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然而,当前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车队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车队企业文化不够系统等,对此,应加强对车队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打造独具特色的车队企业文化、对车队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加强车队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洪伟.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J]. 当代工人(C版),2012,05:86-87.

篇8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廊坊市 城镇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

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为我国赢得巨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传统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廊坊市东临天津市,北接北京市,西部和南部分别与保定、沧州两市接壤,全市总面积6500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420多万人。下面简述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地域之间差距较大

尽管廊坊市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廊坊市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差异较大。主城区、三河、霸州三市城镇化水平最高,在50%以上;大厂、香河、文安次之,在28%以上;其余县城(市)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在20%―29%之间。在大城县、永清县这些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推进缓慢,城乡二元结构较明显,农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才比例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高端人才匮乏,难以支持高端产业发展。

(二)城镇空间结构不成体系,受北京天津的影响明显

目前廊坊市共有省辖市一个,县级市两个,县城六个,县城以下建制镇52个。廊坊市域被分成北三、南七县(市、区)的行政区划格局,在地理上相互分离。廊坊中心城区在北京、天津两个超大规模城市的挤压下规模偏小,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在全省城镇网络中的等级地位不高,没有形成辐射全市的经济中心。主城区首位度仅为3.1,正逐步演化为京津两市的高科技研发和生产基地、工业基地、食品供应基地及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

(三)城镇职能结构总体上趋于低端化

廊坊市域城镇职能主要来自于京津城市的辐射配套,低端化特征较明显。目前只有廊坊中心城区具有相对高端的研发、会展商务、休闲娱乐等职能。廊坊市域多数城镇仅具备自给自足的偏向于农村的低端服务,对外中心服务职能不足,尤其是南部三县部分商贸型城镇还停留在传统集镇的发展阶段。城镇制造业职能也相对低端,大多以工矿资源初级加工、木材初级加工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城镇职能对外部依托较强,依赖相邻的北京、天津等重要产业外溢形成了一系列的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城镇。

二、廊坊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有较大差距外,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新型城镇化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具有新的内涵,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产城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外延与内涵统筹。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领导干部和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主要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其次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缺乏信心,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难度较大。

(二)城镇建设基础差、规模小

一方面中心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比较缓慢。与周边县特别是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县域城镇发展比较滞后,县城和小城镇发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产业、人口的承接承载作用。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难度大。

(三)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一是老城区规划落后,新城区规划落实不够。二是县城总体规划层次偏低,修编不够及时,对县城框架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争取土地、项目等扶持政策带来了诸多限制。三是规划执行不够到位,依规建设的意识不强,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

(四)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

廊坊市经济发展基础不够强,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部分产业集聚区在前期引导企业入住时,没有考虑产业集群发展,使众多关联性不强的企业“扎堆”。

(五)保障措施跟进不够

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六)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城镇监管不够到位。二是城镇居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城镇居民法规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文明意识不强,城市文明风尚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环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些都为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一)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是要处理好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确保当前城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又要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二是要处理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用“三化互动”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三是要处理好突出重点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实现城镇化的统筹和谐发展,用既有的财力、人力、物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二)统筹规划,发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发展规划必须着眼廊坊市“生态、智能、休闲、商务”的城市定位,充分考虑适应未来人口与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抱着对城镇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大幅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高标准地制定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三是要立足廊坊发展实际。四是要体现特色。五是打造亮点。

(三)完善体制政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民变市民,而户籍二元结构的存在限制了农民进城。建议进一步放宽条件,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把在城市有固定住所、长期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和在城市工作或缴纳税金具有一定年限的人员及谋求在城市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登记为城镇户口。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及时转为城镇户口。

二是改善进城农民各种生活保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有力保障。首先要提高住房保障,对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提供廉租房,允许在城市就业具有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申请廉租房。其次要强化就业保障。最后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争取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使农村居民进城后与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障;要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纳入城镇医疗、养老保障范围,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城镇路网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县城和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气、暖供应系统。三是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优先规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加快推动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在进一步完善道路、水电、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加大产业集聚区商务、物流、通信等设施建设。建议把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化发育不充分阶段培植和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好功能区建设,打造具有带动城市经济向高端发展的产业集群,优化电子信息核心开发区,拓展先进制造业园区,提升新型农业园区,促进多园区整合联动,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中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真正发挥其对区域产业引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着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廊坊市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加强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重视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议一方面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针对我市传统服务业发展“小、散、弱”的实际,积极引进外地大型企业或集团,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生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和开发、商务会展等,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创新发展农村产业。在构建新型城镇建设体系中,应根据农村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建议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粮食、果木、蔬菜、养殖等产业为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京津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六)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扩大城市道路、公园、游园、居住社区的绿化面积,提升绿化的层次。发展城市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二是打造现代文明城镇。重视城镇文明形象的打造、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三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现代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城镇管理职能,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

四、结语

本文调查了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廊坊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廊坊市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得到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的质量也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 科学新闻2003,9

[2].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3]廊坊市政协办公室.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廊坊:廊坊市政协办公网,2012,5

篇9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指导思想;生态建设;发展思路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so has many problems, faced with severe situation, therefore, should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project pace, further impels our country economy,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guiding ideolog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中图分类号:F316.2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项目,恢复和改善了现有的生态环境,但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要继续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林业生态工程简述

1.1 内涵: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1.2 特点: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1.3 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2.1 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林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2.2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设与管理、保护与治理、兴利与除害并重、并举,以此实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2.3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即将增加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加强资源保护做为工作重点,把林业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3、林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为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的主体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种环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 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资源,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结构实行最佳组合。

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生态经济学讲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思路

4.1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①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②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③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4.2 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①大力加强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突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②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③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乡结合部要大力发展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农村牧区要重点构筑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发展庭院林业。

4.3 科技引导,强化工程的技术含量①要重点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并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做好国家森林抚育试点;②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③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5、结束语

总之,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加快崇明生态岛建设》现代园艺.2007年第12期.

篇10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风景园林施工,是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建立人工植物群体,从而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休闲、景观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系统。通过在城市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体系,不断改善生活空间和生活质量,在降低对大自然的破坏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以及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从城市发展来看,优美的生态风景园林能吸引众多投资商进行投资,从而带动该地旅游业以及各种产业发展。

一、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作用

逐渐融入生活的生态园林景观,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风景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绿化工程营造了美的景观,改善了生活居住的环境,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近年来,空气环境污染的加剧,城市生态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随着吸收大量的有害物体,导致其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净化空气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更加需要加强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一个管理完善、建筑精美、运转有序、设施齐全的城市生态风景园林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的健康。

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现状

1、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施工单位应该与设计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施工单位应该深刻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将其设计内涵充分的展现出来,达到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却缺乏与设计师的沟通,在施工中,无法将设计师的真正意图表现出来,缺乏生态绿化的意念,对于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也没有合理的安排,致使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标准不高。

2、在园林施工中,参建的单位众多,会出现工种交叉作业,由此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好每个环节的进程,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致使出现工序混乱,衔接不当的情况出现,不仅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对于工程质量也会有所影响。

3、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项工程建设广泛的开展起来,由此施工队伍的数量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充斥了很多不规范的施工单位。有很多的施工单位都是自发组成的,施工技术不专业,组成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对其进行管理中,组织纪律性比较差,在施工中不能够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导致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差。

三、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

1、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图纸审核问题

在生态园林景观施工中,设计图纸作为整个园林建设以及施工验收的依据,设计成果直接影响整个园林景观施工效果。因此,在生态园林施工中,必须从图纸设计着手,管理人员必须从该城市地形环境、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统计和测量;在严格按照工程整体功能以及细节布置的同时,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精细的审核,通过邀请城市环境规划、保护、建设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园林景观图纸审核工作,让最后确定的图纸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可行。

2、施工中应注意的定点放线问题

定点放线是根据施工图纸在现场侧出苗木栽植的株行距和位置。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放线时遇特殊情况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

(1)方格网放线法

这种放线方式本身就不是一种严谨、精确的方法,而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法,它的运用一方面受到地域地形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又与放线的实施人的判断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异。当地形较为复杂或施工地域较大时,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参考,更多地要依靠现有地物进行放线。对于地域范围大,又缺少地物时,这种方法就难以进行正常工作,即便是能将线放出来,其结果也是偏差很大。但方格网对放线设备没有更多的要求,在缺乏相应设备的条件下,能完成小范围的园林施工放线工作。由于它是估算型放线,所以这种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放线方法,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施工放线。

(2)平板仪联合法

平板仪联合法比单纯用方格网法进行放线,在理论上更为精确。平板仪联合法的用法在于,用平板仪定出目标点的方向,用测量工具在这个方向上定出距离,从而确定这个目标点的位置。这种方式对于平面园林的布局放线有一定的优势。但平板仪联合法放线也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因为平板仪放线时,要把设计图纸展在平板上,所以对其影响首先是天气条件,刮大风可能影响平板仪的稳定,下雨则会淋坏图纸从而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其次是受地形限制较大,由于平板仪自身的结构,在地形塑造过程中或者原始地形复杂的地块则不能正常展开工作;又如在放线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必须与平板仪上的图纸接触,可能会引起定向的移位,从而带来方向上的偏差。当图面上的目标点太多时,需要多次换站点,所以其工作效率较低。不论是方格网法还是平板仪联合法,它们在地形塑造的放线过程中从理论上就存在误差。因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平面数据处理系统,不具备立体数据处理能力。

四、施工中注意事项

1、土壤处理问题

在生态风景园林景观施工中,土壤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因此,必须从生物学角度,保障土壤质量,让土壤质量拥有足够的养分,再根据施工要求,使用消毒、基肥以及客土措施,保障施工质量。尤其是土壤土坡施入量、客土质量、地形平整度、翻挖高度、基肥腐熟度等都必须满足园林施工质量标准。

2、材料质量问题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施工工艺和方法直接影响园林工程质量,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材料投入中,材料铺装、苗木规格、设备控制、亮化条件、管线设施等都必须满足施工材料标准,从源头上避免材料不达标,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3、植物储存、保护问题

在生态园林施工所用植物运出前,为了保障植物成活率,必须按照起苗、调运等相关措施将植物打捆、挖出、包扎,进而方便运输过程。其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保障植物根系湿润,避免过热、冷冻造成的伤害;对于已经在施工场地,当天不能及时栽种的植物,必须将其假种,或者存放在阴凉地带。

结束语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目前存在着只重视量的增加,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上,就必须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对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并加强施工后的养护管理,在经过专业人员的勘测确认后进行种植工作,确保后期养护,保障植物的优良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园林种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浅议[J].中国园林2012,(2)

篇11

[关键词]古城堡遗址;保护传承;创新开发

一、平凉古城堡遗址分布简述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平凉“当陇山之口,距六盘之险”,是古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东部重镇,境内有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诞生地古成纪,黄帝问道广成子崆峒山,也有闻名遐迩的泾川王母宫,周文王伐密祭天的古灵台等著名历史文化遗迹。其中代表不同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古城堡遗址有30多座,现将分布在各县(区)的主要古城堡遗址简述如下。

成纪古城,享有“人类开元第一城”的美誉。成纪是传说中伏羲、女娲的诞生地。据《世本》载:“赤光照室之夜,雄皇成纪之辰。”(1)《帝王世纪》载:“伏羲孕十二年而生,故伏羲降生地名成纪。”(2)可见,成纪名称的来历都与伏羲氏的传说有关。西汉初属陇西郡,北宋又移上镇(今天水市)。《水经注・渭水》曰:“瓦亭水又南,经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庖羲所生之处,汉以为天水郡县,王莽之阿阳郡治也。”另据《后汉书・隗嚣传》注云:“成纪,县名,故城在今秦州陇城县西北。”(3)陇城,即汉略阳道,隋改名陇城,地点在今秦安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陇城镇。可见,北魏以前成纪城的地理位置在成纪水流域。成纪水即今治平河(又名南河),发源于通渭县义岗乡,全长约100公里,流经寺至、陇川三乡后进入静宁县界,在静宁流经长约55公里,经新店、治平、李店三乡,于仁大乡汇入瓦亭水(今葫芦河)。据考证,今天治平河的实际水道,与郦氏所述成纪水相符,最早的成纪在今静宁县治平川的古成纪水旁,正如魏晋贤先生所说:“古成纪在静宁这个结论,久为学人共识。”。

成纪古城遗址内文化堆积层深厚,叠压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上,基本呈正方形,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今存约14万平方米,边长约490米,西、南两面城垣因河水冲刷早已塌陷,有一部分现为河滩农田,东、北两面现存部分城墙,基厚12米,顶宽1.5―2米,夯土层14―18厘米。夯土中夹杂着大量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陶片及汉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内外还发现有大量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回纹砖和陶器残片,城外四周有秦汉墓葬众多,曾出土了大量多饰有双云纹、单云纹、葵花纹的瓦当,有的还发现刻有“长乐未央”或“帛美禾大”等字样。(4)另外,城址内还曾发现有似筒形的5口水井,对两口进行清理后,测量井深12米。一口井底有战国和汉代时期的陶罐残片和大概是井废后填充的汉瓦片等杂物;另一口可能是废弃后被一座西汉墓覆盖。从大量的城址遗物推断,古城应建于战国时秦统辖时期。

密须古城,即古灵台遗址。《大明一统志》载:“隋析灵台县,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义。”史载,密须是黄帝的后裔,很早就在泾、渭河之间的土地上生活,后来成为号令泾水一方的氏族方国,《诗经・大雅・皇矣》云:“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俎共。”以致引起文王的愤怒,于是“爰整其旅”“明年,伐密须”。《史记正义》曰:“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其东接县城,即古须密国。”(5)最终灭了密须。这一事实,在1977年陕西周原考古队在凤雏西周甲组宫殿基址11号窖穴中清理出的周初甲骨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6)而且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的最新成果,可以断定文王伐密所筑灵台应在公元前1057年,文王先后两次伐密和伐崇并筑灵台。《诗经・大雅・灵台》载:“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政之,不日不成。经始勿亟,庶民子来。”(7)可见,文王筑灵台是顺应民意之举。

密须古城遗址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达奚河岸二、三级台地上。遗址东一公里处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据《民国旧志・灵台专集》载,1928年县南城塌陷,无土复筑,加之驻军占地修建营房,当局计划掘灵台故址,遂被夷为平地。台下出土周代的祭器数件,但均已遗失。后来为了观光所需,又加以修缮,但在“”中灵台有被当做“四旧”被拆除。1984年,又从旧址前移于断面之下重修灵台,依崖拔地起建,底筑基台,上面树立四层楼体,顶建仿古殿堂,里面供奉文王塑像,通高78尺、周长288尺,古朴典雅。192方各种修缮旧碑,铭记着古灵台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变迁。(8)

长武古城,位于泾川县泾明乡长武城村泾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临泾河,东、西两面是深沟,南面是人工开辟的断面。城址有内外城,内城呈“吕”字形,是夯土所筑。内城东、西墙长均约1200米,北墙长约1000米,南墙长950米。现存墙高为3.5米,墙基厚12米,夯土层厚8-10厘米,从痕迹来看,是用圆形的夯具所筑。城南墙外有人工城壕遗迹。城内还有数条暗渠引入城外泉水,且为竖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战国时期的提梁铜壶、汉代铜鼎、唐代造像及瓷碗、牌饰、弩机等,城址东南还发现有铜矿石、铜渣。

泾阳古城,位于崆峒区安国乡油坊庄村的颉河北岸100米的二级台地上。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800米,城址内地表存有大量汉代绳纹瓦片和陶片以及铜簇等遗物。在城垣断层中夹有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筒瓦。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六年(前301)“泾阳君质于齐”,(9)应是以地名封君,《括地志》记:“乌氏县,周之故地,后入于戎,秦惠王取之,置乌氏县。”《汉书・地理志》记,安定郡领21县,泾阳、朝那等排在“乌氏”(10)之前,有学者认为排列顺序系以置县先后为准的,所以泾阳应是战国时代秦所置县。现定为西汉置县遗址。

庄浪古城,位于庄浪县西北部庄浪河河谷。秦汉时在这里设受渠亭,唐称结公城。蒙古太宗时在此设庄浪路治所,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年),城“周围一里一百七十步”,时设东、南、北三门。南门名镇远,北门名拱极。明成化五年(1469年),城周长扩至三里。嘉靖十三年(1534年)于南门建城楼,至清康熙五年(1660年),城的南北垣先后塌陷。乾隆三十三年(1694年)整修时增筑瓮城,改南门偏向东,名朝阳,北门名迎恩,各修二层城楼。现旧城垣尚有残迹,附近有新石器遗址和汉墓群。

潘原古城,位于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北依山岭,南临泾水,西靠小路河。遗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宽约500米,东西长1500米。残墙厚6米,夯土层为9-11米,夯窝圆形。墙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汉时的陶片。遗址内砖头瓦砾堆积甚厚,多为汉、唐、宋代物,间有子母砖。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经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飞天、三世佛、经变等佛经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镌有“景明四年”字样,“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号,“四年”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遗址内曾出土数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时“熙宁”和徽宗时“崇宁”铜币。古城始建于西汉,后经北魏阴,至唐时为潘原县城。

石门堡,位于庄浪县朱店镇与万泉乡交界处石门口东南小湾村西侧山巅。《水经注》载:水洛水“迳石门峡,谓之石门水。”此地“山石如门,其路斩截”,故名。清乾隆《静宁州志》记为“石门高山堡”。古堡筑于1087年,为水洛城所辖二堡之一。遗址呈椭圆形,东墙残留30米,内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台一座,残高8米。遗址内有齐家文化灰层灰坑。

胡谷堡,位于崆峒区安国乡土桥村北颉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东西长429米,宽319米,墙基厚21米,夯土层为10-12厘米。现存残墙高15米。原有东、南、西三门。遗址内散见瓦片、瓷片多为宋代遗物。

二、平凉古城堡遗址的保护措施

众多的古城堡遗址昭示着平凉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平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古城大多是由夯土筑就,饱经风蚀雨侵,目前尚存的也只是些断壁残垣,为了合理的开发这些土遗址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才能持续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但同时,因为对文化遗产的过度或是超载开发,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的破坏,正如徐新民所说:“在遗产受到诸多破坏因素中,旅游业开发破坏位居第一位。人们对文化遗产破坏的指责中,最大的批评指向是对遗产进行过度超载的经济开发。”(11)平凉古城堡遗址主要是土遗址,保护时间较晚,破坏严重。因此,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期,更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合理地保护这些文化遗址。

一要深入调查,彻底摸清平凉古城堡遗址的现状和可开发利用的程度。然后,向民众宣传这些历史遗迹的价值和保护开发的意义,加强教育,增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将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开发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丰富地方文化生活,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

三要建立健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让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永久的保护,才能保证对其可持续开发。

四要对一些残存的古城遗址进行墙体加固和围护,树碑立传,尽量保留其完整的文化层,对一些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的,更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郝艳芬指出“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开发原则”(12)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进一步调整旅游产业布局,优化配置文化旅游资源。建立不同的旅游文化区域,打造旅游文化品牌。(13)平凉古城堡遗址就有其本身的地域特色,这也是本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平凉古城堡遗址的开发意义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获得初步发展。北宋时期,在陇右南道东段北线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经平凉翻越六盘山至隆德、静宁、会宁,再翻越华家岭,经定西至兰州的新线路,称为中线。(14)平凉是古丝绸之路甘肃东段的重要重镇,众多的古城堡遗址是当时经济文化繁荣辉煌的集中体现,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这些资源,将在以丝绸之路文化带和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历史文化区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城堡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是将文化产业转化为商品的根本途径,以文化资源为招牌,开拓旅游经济领域,发展地方经济。正如阮仪三所说,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提升和增值”。(15)

第一,对古城堡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社会发展的科学探索。

第二,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可以繁荣地方经济为建设文化大省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将古城堡遗址的保护开发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探索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平凉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俗民族文化,古城堡遗址各具特色、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有利见证,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这些文明符号的象征,有利于民族团结。

平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大有作为,而对平凉古城堡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是实施这一重大举措的重要方面。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特色文化名市。

注释:

(1)(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张澍集补注本・氏姓篇》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1―82页。

(2)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65版,第513页。

(4)平凉市地区编纂委员会:《平凉地区志》(下),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06页。

(5)(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8页。

(6)甘成福:《平凉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7)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诗经?大雅?灵台》,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28页。

(8)甘成福:《平凉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189页。

(9)(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0页。

(10)(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5页。

(11)徐新民:保护整体性是大遗址的根本,《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3期。

(12)郝艳芬:浅谈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山西建筑》,2005年第2期,第24页。

(13)李勇锋:简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2009年第8期,第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