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外贸易的优势范文

对外贸易的优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09:59: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外贸易的优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外贸易的优势

篇1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采取措施

改革开放30余年来 ,中国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在02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能否保持良好的速度继续发展,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发展。

在此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劳动力优势始终是我国对外贸易赖以发展和实现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坚持实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1:3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国家仍然是被公认的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甚至于近年来,外贸顺差连年扩大,尤其是受美国次贷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下滑,外贸发展严重受挫。这一切都说明,我国的外贸仅靠劳动力优势是不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创造综合比较优势来获取外贸中更多的比较利益。

根据《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排名上升了两位至第27名 。报告认为,与去年相比,中国在大多数领域的表现都很稳定,其主要优势是其不断发展的巨大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稳定性、相对成熟又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尽管劳动力市场确实很高效,但缺乏灵活性,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够获取更多的比较优势利益。我们应该着力在利用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之上,积极培育和形成与劳动力相联系的资本与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如何让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贸易强国与贸易大国各自的特点,只有明确知道各自的特点才能更好的让中国成为贸易强国。通过对世界贸易强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外经济贸易强国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高度发达。作为经济强国,它们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其次,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强。贸易强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贸易强国作为世界产品和资本的主要供应者和需求者,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左右着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的变化方向和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20年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423.6亿美元,而1998年美国、德国、 日本商品进出口分别占世界总额的14.7%、9%、6%。在此我们必须区分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和对外贸易发展程度高的国家。第一,他们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技术的竞争优势,在质量和技术上保持着世界的一流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所占的比重大,其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能以较小出口产品换回更多的进口物品。第二,凭借国内充裕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投资,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从国际融资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然而贸易大国指的是在进出口数量的大,忽略在整个贸易当中的所处的地位、贸易结构以及贸易模式。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相比,很多的产品生产停留在初级阶段,对外贸易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整个世界的对外贸易当中处于劣势,不能很好的运用本国资源进行产品优势的转化,从而贸易模式没有得到优化,不能很好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即将面临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从而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取得有利地位,促进中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1. 我国必须培育资本优势,实现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从而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首先,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通过将劳动力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收入部门,转到低能耗、低污染、高收入部门:减少低附加值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量,增加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缓解出口贸易受阻的压力,保持稳定的出口增长率来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应该着力对我国外贸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大力改造。要从过去长期为他人代工的模式逐步转向品牌开发,实现ODM生产,改变过去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态。

再次,通过职工教育培训增大人力资本投资。这种在职培训,不仅包括正规学校毕业的城镇劳动力,还应当扩大到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此外,还应当逐步引进战略性投资者,加快由劳动力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型。大力引进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经济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带来设计的新创意、生产的新技术、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对加快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必须培育技术优势,从而实现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首先,应该通过技术进步逐渐形成和提高我国外贸的综合比较优势。我国作为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已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断推动国内产业和技术的创新,逐步形成内综合比较优势——技术优势,才能增强自主发展经济的能力,逐步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品牌,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非价格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其次,要充分调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要使企业认识到其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增强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发挥技术进步在比较优势转换中的决定作用。

再次,政府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一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新产品的资金投入,对创新产品提供税率优惠,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必须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降低创新成本两个方面入手,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要具有技术创新的永久动力,就要有保证企业能够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应有高回报的良好环境。因此,应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及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为所有的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鼓励企业“两条腿”走路,在依靠自身力量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外适用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缩短研发进度,降低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开发的跳跃式发展。

总之,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要想在对外贸易中获得长远的优势,就必须实现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化,优化贸易结构,从而使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中国门户发展网

[2] 经济研究杂志

[3] 国家统计局网站

篇2

一、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中国采取的动员性金融,使金融规模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在数量上不断扩张,实现了充分的金融动员。虽然存在资金的损耗和运用的低效率,但在动员性金融支撑下的粗放式的金融总量增长,无论是输入国有企业还是漏损给非国有经济,都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供给。金融总量的增长,扩大了资本形成规模,加快了资本形成速度,并与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促进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发挥,而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金融体系提供的外部融资支持,更是满足了这些行业的巨大资金需求,促进了规模经济的获得、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乃至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导致金融总量的增加,其作用不仅仅体现为促进资本形成,改变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获取规模经济以及通过内生发展等途径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经济转轨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本短缺,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则一直强调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对外贸易在积极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政府也一直在寻求通过提升出口商品的品质,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等途径,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这些政策意图,必然导致金融资源被大量输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之一就是,通常需要长期而巨大的外部融资支持。如果没有外部融资总量规模的保证,就会造成业已形成的大量资本要素被闲置,无法进行生产,正在培育或者已经获得的比较优势,无法得以实现或者充分发挥。因此,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金融总量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向经济体系提供外部融资支持,促进资本形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积累,实现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以及比较优势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各行业的融资需求,缓解了经济体系的融资约束,配合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迁,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持续发展得以保证。非国有经济虽然未能直接或者更多受益于金融总量的增长,但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特别是转轨初期,非国有经济获取的金融漏损(卢峰,姚洋,2004),对于其起初的创立和发展还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非国有经济在经济转轨初期,大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基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融资需求特征,融资约束并未成为非国有经济利用并发挥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障碍。可是,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通过资本积累,正逐步进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或生产阶段,而此时非国有经济所面对的融资约束也越来越成为其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从整体上看,动员性金融形成的金融总量增长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向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漏损,对于促进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形成、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比较优势的变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整个经济体系融资约束的缓解,也保证了后期形成的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在提供融资支持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效率化和市场化,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国有企业、战略产业的金融支持与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歧视并存。从金融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并不是遵循市场经济要求的效率性原则,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在中国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下,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得到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并享有各种利率和期限上的优惠政策,这对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的产品价格优势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获取的廉价金融资源,大多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其外部融资价格最终将回到均衡价格水平。如果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没能在丧失租金前形成企业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仍将导致价格竞争优势的丧失、比较优势的无法形成和企业的被淘汰。不可否认,政府通过对金融体系的控制,提供廉价资金着力支持某些特定企业和行业,可以使其获得低成本的外部融资,并可在短时期内促进其快速发展,但其负面问题则可能是资源配置上的扭曲,比较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并使比较优势的变迁受到阻碍。得到过度金融支持的企业或行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并导致其贸易条件的恶化。同时,由于获得大量低成本的外部融资,相关企业或行业也可能会失去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动力。对于非国有经济来说,在经济转轨初期,资本投入十分有限,而劳动力较容易获得并且成本较低,因此,非国有经济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生产环节。这些行业和生产环节通常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积累,以简单劳动投入为主,生产周期较短,资金投入不多,并能较快地收回,且企业多以小而散的形式存在,因而资金需求的主要特性是少而灵活,一般通过内部融资即可得到解决,内部融资也恰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需求相适应。但这种单纯依靠内部融资的生产方式只适应于发展初期的非国有经济,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进入到追求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的阶段后,就会对金融体系提供的外部融资产生强烈的需求。由经济体制、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体系的经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国非国有经济外部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导致其即使通过自身积累拥有了较高内部融资能力,也无法实现经营方式和生产领域的转变,只能单纯依赖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长期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生产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即使通过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但由于金融发展水平低导致的融资约束的存在,也延缓了甚至阻碍了非国有企业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换。

(三)中国金融发展的结构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金融体系居于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通常规模较大,而在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又通常以中小企业为主。金融体系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在获取外部融资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是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就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中国金融体系以国有银行居于垄断地位的市场结构,不仅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水平,制约了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领域获取比较优势。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历经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低加工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进入繁荣期或衰退期,面临产业退出和转型的压力,而以大量资金投入为特征的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进入形成期和发展期。如何在原有的产业格局下,实现新技术和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资源的合理转移和重新配置,就成为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对外贸易结构由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向金融体系不断提出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不断更新金融体系供给特性,使其与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金融需求相适应。因而,金融发展对于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与经济体系中新的比较优势形成相适应,同时不断推动比较优势变迁的过程。但从相反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的滞后则也可能成为比较优势变迁的主要障碍。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尽管还可在信贷资金支持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迁,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1)股权投资是以获取长期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可以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连续的外部融资支持,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2)证券市场具有产业选择机制;(3)证券市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衰退产业的退出提供了资本流动机制。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不足与低效率,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对于处于初创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面对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但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在成长性。可是,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灵活多样的直接融资方式,也抑制了高技术、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总之,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获取外部融资,也因此限制了其发展并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

二、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金融发展政策取向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金融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制约。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乃至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一些政策建议:

(一)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利率更好地反映资本的价值,减少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促使企业真正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促进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

(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在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中,中小企业占有一定比重,通过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拓宽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更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为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应积极改善银行业的垄断市场结构,大力建立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形成一个存在多元化市场主体的金融体系。

(三)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要素禀赋结构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的原有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虽然,民间金融是内生于非国有经济内部的金融组织形态,但是,由于民间融资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地将民间金融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对民间金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减少民间金融对经济体系乃至社会生活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改善金融体系服务

降低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对于增强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着力改善金融体系服务,降低外贸企业的融资成本。

(六)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控

金融效率的提升,企业监控能力的加强,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促使外贸企业在科技含量高和出口附加值更高的产品领域从事研发和生产活动,提升出口商品的层次。

(七)构建企业信用制度

篇3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隐患;应对措施

一、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益,发展了绝对贸易理论。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二、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贸易的作用以及带来的隐患

(1)比较优势对我国贸易的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各国遵循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来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和资源,我国的比较劣势则在于资本和技术。所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这种出口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得到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进步,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在世界货物贸易额由2001年的第6位跃居到2010年出口的世界首位,占全球份额10.4%,进口也位居世界第二,据此成为对世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及影响的国家。

(2)比较优势给我国贸易带来的隐患

上述贸易结构提升了我国贸易位次和出口地位,但同时这种以低廉劳动力为优势进行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导致虽然我国出口规模在扩大,但收入却增长缓慢,这种贸易出口方式在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隐患。

首先,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及引进,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国际贸易结构依然没有改变,出口品仍然多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制造”成为价格低廉,质量低下的代名词。

其次,作为贸易大国,我国这种出口模式会导致我国总体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与收入弹性都比较低,我国经济规模又比较大,随着我国商品不断涌入,这类产品的供给持续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若市场容量一定,价格必定下降,进而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再次,除了我国生产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企业生产这种产品,这样就会使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产生贸易摩擦,我国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使我国对外贸易在扩张同时也变成最大的贸易争端困扰国,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最后,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短,因此商品附加值低。(1)我国加工贸易目前仍处于简单加工或组装阶段,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极短,生产能力集中在下游产业,过度依赖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将会失去发展后劲。(2)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极低,大量利润外流。在整个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我国企业承担的往往只是对零件或原辅料的初步加工、组装等环节,导致产品附加值无法提高。

所以,我国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却也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目前我国国内工资成本上升,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持续下滑,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劳动力优势在不断消逝,仍依赖传统的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中国经济无疑将陷入危机。

三、面对隐患,中国国际贸易要如何应对

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由低谷逐渐走出,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困难和风险。我国加入WTO的10年约定到期,我国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开放度增大带来的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带来了众多弊端,针对这些弊端,中国必须采取恰当措施。

(一)将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走市场化改革之路,促进市场机构转型

比较优势认为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仍然可以通过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对外贸易倾向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出口导向与国内经济联系较少,对促进国内经济作用有限。这种方式是一种粗放式增长形式,不能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因而,基于劳动力与丰富资源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实现对外贸易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契机,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加快企业改制和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和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加快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科技含量,占领对外贸易竞争制高点。

(二)政府与企业完善应对机制,减少对外贸易摩擦

(1)政府方面,首先应该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引用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调查,提出异议,澄清问题,敦促相关国家修正该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最终取消对我国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措施。其次,建立完善的反倾销应诉机制,加强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最后,强化规范对出口竞争秩序,设置有效地出口经营管理机制,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有效措施。

(2)企业方面,首先应该调整经营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其次,应优化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现出口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以及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最后,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该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化被动为主动。

(三)提高加工贸易零件及原材料的本地化率,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

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原理,加工贸易企业应增加料件的本地采购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提高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率,需要做以下调整。首先,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我国的上游产业发展一直滞后,而国家的优惠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倾斜的。因此要改变对中间投入品的现行政策。其次,政府应该给予资金支持。为使本国企业的材料和零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等方面达到加工贸易出口要求,国家应该提供资金推动国内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并鼓励形成民间“风险融资”机制。再次,倡导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在本国采购。一方面,因为国内来料加工企业的多数产品将出口国外,对其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属于间接出口,所以可对这部分产品实行出口退税,减少来料加工企业国内采购成本,从而激励来料加工企业国内采购;另一方面,对进料加工企业的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征相关税收的优惠政策。(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艺洁,刘佳,付心刚.《我国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中的理性选择》.《商场现代化》.2006(5)

篇4

 

一、导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战略是基于劳动力资源优势上比较优势战略。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 GDP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峻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日渐消退,这使得我国出口商品中低端、低价值的产业难以为继,出口产品结构的挑战迫在眉睫。但这不代表劳动力已经不是我国优势所在。本文目的在于对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即劳动力依旧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在此基础上优化我国贸易结构。

 

二、传统贸易战略在中国的应用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各自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我们国家由于劳动力充足而资本匮乏,决定了我国应该发展本国优势资源,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出口贸易商品的结构来看,商品一般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属于工业制成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即工业制成品。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初级产品比例占到超过5成,其中资源密集型的石油占据了很大的出口比重;而工业制成品也占到接近50%,其中主要包括纺织、织物等制成品,但是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仅仅利用了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开发劳动力优势。在对外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只占了工业制成品的 21.8%,而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6.54%。从这种数据上的变化来讲,我国已经摆脱了依附于资源优势的贸易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成为主导。

 

可以看出,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变化,从起初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工业制成品占据主导。这就能够体现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实践运用。

 

三、传统贸易战略的局限

 

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基于劳动力资源占据优势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力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仅为97.5亿美元,而2011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8983.81亿美元,于此同时出口贸易排名也跃居世界第一。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但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受到挑战。我国优势资源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开始丧失优势,劳动力价格上涨明显,劳动力红利时代正逐渐逝去。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加薪潮,一次是企业自发的加薪趋势,第二次则是以广东南海本田零配件厂罢工事件和富士康的跳楼事件等劳动集体行动事件为导火索引发的家薪酬。这段时间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类型的企业给予了巨大的冲击。2012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3.7%,降为1117.2亿美元。我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我国的外贸出口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当更多的生产并且出口其资源禀赋更为丰富的产品。而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效益都在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为继。我国实行传统贸易战略的局限性表现在:

 

(1)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技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但工资增长了,致使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2)随着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上高科技产品的涌现,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价格水平呈下滑趋势。

 

(3)我国将进入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时期,有效劳动力的降低,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下降,也会使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发展受阻。

 

四、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战略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巨大突破,对外出口贸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以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日渐削弱,出口贸易结构亟需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依旧存在的劳动力具有优势的现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

 

贸易带来的不仅是资源上的优化,还通过技术外溢带来贸易部门的制度创新,优化了要素禀赋向更高级的发展。当前,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仍然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我国仍属于一个资本相对匮乏的国家。目前,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优势。因此,我国决不能一味的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忽略当前的贸易结构。反而应当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其竞争力。

 

(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在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我国所具备的的世界加工厂的优势正日益虚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更快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三)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创新。

 

竞争优势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理论前提,考虑怎样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而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利益。因此竞争优势更适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现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当适时的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知道指导转为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

篇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贸快速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和浪费、环境严重破坏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十年来,随着全球资源配置一体化程度的深化及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对贸易的影响引起了经济学者的充分关注,有学者提出环境对贸易影响的“污染避难所假说”。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标准都显著地低于发达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污染类”产品生产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将导致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业或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污染类产业的避难所,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有两个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充分关注:一是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贸易大国;二是中国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要讨论的即是:中国是否因为贸易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避难所?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否还具有比较优势?

二、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区分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估计产品的污染密度,即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第二种是采用“污染治理和控制支出”(PACE),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生产者的污染成本大小来确定污染密集型行业,单位产出PACE高的行业则为污染密集型行业。Low(1992)计算了美国各行业的相对治污成本,根据这一计算结果,Busse(2004)对污染行业进行了划分, 即 PACE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高于18%的行业最终确定为污染行业,包括: 纸和纸浆行业、工业化学行业、钢铁行业、非金属矿产业、非铁金属行业。本文使用Busse(2004)对污染行业的分类标准,采用两个指标计算了我国16种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

一种是贸易竞争指数(TC),它表示一国某类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 以及净进口和净出口的相对规模, 以此来判断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TC = (Xit-Mit ) /( Xit+Mit)

上式中Xit、Mit 分别代表第i类产品t年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 取值范围介于-1(表示该类产品只有进口没出口)和+1(表示该类产品只有出口没进口)之间。当TC>0时, 表示一国某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 是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当TC

一种是Balassa(1965)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计算公式,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一般认为,当RCA≥2.5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RCA≤2.5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0.5≤RCA≤1时,说明该国在i产业上国际竞争力不明显;当RCA

RCA=(Xi/∑X) /(Xiw /∑Xw)

式中Xi表示一国i产品出口贸易值,∑X表示一国出口贸易总值;Xiw 表示世界i产品出口贸易值;∑Xw表示世界出口贸易总值。

如果“污染天堂假说”成立,作为一个人均收入较低的发展中贸易大国,中国应该拥有污染类产业的比较优势。而通过采用两个指标对我国16个污染程度最高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发现,产业污染强度的高低与其国际竞争力并未呈现对应关系。从表中可以发现,中国这些高污染产业的贸易比较优势不仅没有增强反而有减弱的趋势。

从总体来看,低碳经济时代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不利方面:

(一)环境成本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出口构成一定威胁

从生产角度看,环境规制的实施会影响到厂商的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环境规制政策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该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如排污收费制度实行以后,企业将支付一笔排污费,企业生产成本将会提高。生产成本提高使得企业要想获得原有利润就必须提高产品价格,对我国主要竞争力表现在产品价格上的企业而言,其结果是排污收费制度的实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下降最终会导致产业竞争力的降低。

(二)发达国家运用“绿色壁垒”对我国进行贸易限制的机会增多

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我国实行相对宽松的环境标准,其实质相当于政府对企业及其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以致于未将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中,当这些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到目标市场国时,就会被进口国以“生态倾销”或“绿色补贴”为由,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等。

(三)发达国家通过投资形式或技术转让形式实现其污染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由于发达国家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限制或淘汰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以投资或技术转让的方式向中国大规模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的环境问题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契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与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今后的竞争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低碳经济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