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法理学的特点范文

法理学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6 16:55: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法理学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法理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编排;法律适用

一、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体系梳理

学生们的学习惰性与目前高校中的功利主义有直接的关系,对此,有学者指出:“这种功利主义学习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反映论知识观,将知识视为对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绝对真理,学习变成了无媒介的人脑被动反映过程,学习活动被贬为以观念为对象的大脑细胞突触联结。”[1]但通过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改进,能够克服这一现象。案例教学是课程改进的重要选项,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但案例教学一直是目前知识产权法学教学的短板。由于受传统知识产权法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同学在学习知识产权法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记忆甚至是死记硬背。不可否认,记忆在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学习中是最为基础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上,不仅是学生们的悲哀,更是整个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悲哀。记忆属于最低层面上的东西,在记忆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记忆的知识并在记忆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应用,是衡量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对此,王泽鉴先生认为:“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而且还要担负起培养掌握各类法律技能、实际胜任法律工作的法律人的重任。”[2]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属于法学体系的两大分类,案例教学主要针对应用法学而言。知识产权法学属于应用法学,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在高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学者认为:“法学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这种认识本身不存在问题,但应用法学涉及的部门法众多,如果整体打包而不考虑不同部门法的属性,机械地联系立法和司法实践,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总结不同部门法案例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案例编排至关重要。在这个背景之下,笔者选择应用法学的知识产权法学这个部门法,针对性地研究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的学科特点与案例编排。

二、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的学科特点

就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的学科特点来讲,其取决于知识产权法自身的特点,与其他部门法有很大的区别,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法具有公法性、国际性、分散性、易变性。在这个基础之上,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的学科特点也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跨越了公法和私法

知识产权案例教学虽然立足私法,但仍然有大量的公法性质的案例需要面对和解决。例如,《著作权法》第47条和第48条分别规定了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其中第47条规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仅仅承担民事责任,第48条规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如果同时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承担民事责任的同时,可能还会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由此,在案例选择、分析上,必须要求学生们已经学习过民法和行政法,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产权案例法律关系分析的完整性。否则,很难准确、全面地把握案例。

(二)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跨越了国内法

很多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例具有国际背景。这个国际背景不仅仅体现为当事人的涉外性,更体现出的是法律规则本身的国际性和案例处理的国际性。如果还是抱着国内法的思维去分析知识产权案例,无疑会落入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的境地。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知识产权案例教学,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

(三)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应结合主讲教师的特长有所进有所退

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就基于这些传统的知识产权法来讲,主讲教师也是有所偏重的。有的主讲教师《著作权法》研究得比较透,著作颇丰;而有的主讲教师可能《商标法》研究得比较透,对《商标法》轻车熟路。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任课老师在这三个领域均做得十分出色。之所以这样,就在于知识产权法有分散性特点。虽然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法当中提炼出知识产权法的一些共性,例如智力成果的创造性、权利客体的无体无形性等。但这三个法更多的是个性而不是共性,这就需要主讲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所进有所退。

(四)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知识产权法相对于其他有关部门法来讲,法律修改相当频繁。专利法至今已经修改了四次,商标法也修改了四次,著作权法修改了两次,现在仍在酝酿对专利法和著作权法进行修改。我们进行知识产权案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新修订的规则对案例进行分析适用,而不能仅仅套用该案例的当初判决结果。否则,对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害的,还不如不进行这样的案例教学。例如商标法修改后增加了在先使用权人在原有商标使用范围内的在先使用权,这就意味着分析此类案例必须依据新的规则,而不能因循守旧、误人子弟。

三、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编排

主讲教师选择适当的案例之后,应该对案例进行相应的编排。这种编排既包括对案例的归纳总结,使案例描述本身简洁,增强可读性;也包括对案例争议点的归纳和对法律规则和理论知识的总结。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学框架。在进行案例编排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炼案情必须忠实于案件事实本身

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是法律适用的过程,而不是事实认定的过程。我国沿袭大陆法系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事实认定、证据收集一般不会在案例教学中予以体现。编排案情的过程中如果事实认定有争议,根据一般举证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应该把法院最终认定的事实体现出来,不应该在案例当中体现出事实争议。此外,案情的提炼应去粗取精,在尊重案情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案情,能短不长,只要能把案例教学涉及的法律关系描述清楚,就没有必要在提炼案情的过程中花费太多的篇幅。对此,有学者指出:“要使案例教学能被学生广泛接受,教师所用的素材和论据必须既要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又要具备相关性和令人信服性。”[4]

(二)准确归纳案件的争议焦点

当事人就知识产权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权利诉求存在极大的争议,既然有争议的存在,就必须准确提炼出争议。争议焦点的归纳应围绕法律适用进行,如前所述,如涉及事实认定,则应该回避,直接得出法院认定的事实,千万不要把事实争议归纳为争议焦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在证据缺失或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让学生讨论事实争议,不仅该争议无法解决,而且徒增精力之耗费。可能有人会说可以进行事实推理,进而在事实推理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符合逻辑的事实结果。我们认为这样的看法是有待商榷的。事实推理在事实认定中确实相当重要,但作为一种技巧,这不是作为实体法的知识产权法所能解决的,应该在法律逻辑学等课程中进行学习。

篇2

1.想象力的概念及分类

想象是人脑对以后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根据想象的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想象力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按照可实现程度不同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2.想象力的作用

2.1有助于数学学习

想象力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对于数学概念、空间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推导规则。这些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2.2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2.3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活跃校园氛围,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使教师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有质的飞跃。

3.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3.1想象中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多,从简单复制到独特创造;从具体直观到逻辑概括。

3.2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会由原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为有意注意占主导。

3.3想象符合客观现实。小学生中低年级的学生的想象常常会现实,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增多、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会符合客观现实。

3.4幻想的丰富性。小学生的幻想会逐步由肤浅到深刻、单一到丰富的发展。

4.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4.1教材方面

4.1.1“读教材,想画面”。通过以读教材、积累教材为出发点,让学生心中的想象充分发挥。

4.1.3通过看图,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人的大脑思维是由外界信息的不断刺激而活跃起来的,而外界信息的获得要不断地学会仔细观察,观察是通往想象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画,培养想象力。

4.2家长方面

4.2.1续写故事,让孩子续写故事,或者讲故事结局改编。

4.2.2平时善于假设情境,巧妙提问。

4.2.3比较差别,在生活的情境中,拿具体事物作比,让孩子观察、发现并找出其差别。

4.3教师方面

4.3.1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客观环境,包括课内的与课外的。课内环境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有趣、轻松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课外环境则要求学生生活在蓬勃发展、健康向上的的环境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随之而来的是身心健康,视野开阔。

4.3.2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教师在上课期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想象,不要把每堂课的内容排得过满,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否则便可能使学生养成惰性,形成光听不想的坏习惯。所谓的空间,指教师提出的需学生想象的问题在课堂上完不成,就布置到课外,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4.3.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质疑,也是培养想象力的途径之一。

首先,教师应该有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有自己的观点,敢于提问题,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自由空间。这里所说的问题包括一些异想天开、异类的问题。对于提问题,教师要给予保护,对所提问题不可求全责备,而应鼓励或肯定,科学引导,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再次,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吃深吃透,要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去想象。

4.3.4引导学生敢于突破思维常规。突破思维常规往往能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思想,它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常规,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3.5培养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时,我以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平铺直叙,要生动、活泼,充满情感,并配以图片、实物、音乐、语势等直观手段,让学生觉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4.4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

4.4.1品词析句,展开想象。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4.2感情朗读,训练想象。诵读时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

4.4.3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想象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4.5在作文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立足课文是想象的基础 ,要把想象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如语文教材中《落花生》一文,让学生从父亲的话中体会花生默默奉献,不夸耀自己的品格,随之引导学生以《蜡烛》进行联想:由蜡烛照亮别人,联想到清洁工、老师的无私奉献。创造假想条件,开阔思路。由已知推未知。如《田忌赛马》让大家推测之后的故事。体验生活是想象的源泉。

篇3

【关键词】自发性;临床特点;护理;脑出血

临床上,自发性脑出血是在非外伤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自发性的破裂从而导致的脑出血,其主要特点是起病迅速、发展快及病死率高等,是比较常见的急重病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对其临床特点的正确掌握及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可对治疗的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对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接收诊治的6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总结了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接收诊治6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依据CT、MRI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确诊。所有患者均依据由中华神经科学会及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当中的自发性脑出血的判断标准诊断,并排除了继发性的创伤出血。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在1-78岁之间,平均(34±5.8)岁。其中1-8岁5例、9-30岁29例、31-50岁20例、51-78岁8例。主要发病原因为高血压28例、脑血管畸形16例、淀粉样脑血管疾病5例、瘤卒中8例、白血病2例、原因不详3例。经影像学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脑实质内出血23例、并破入脑室8例,脑室内出血12例。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为突发性的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及呕吐29例、偏瘫22例、伴有失语17例、癫痫11例、视力障碍2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自发性脑出血的病灶大于等于2个的有8例。

1.2方法所有患者依据具体病情采取手术治疗41例,非手术治疗21例。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全面的护理。首先要熟悉掌握该病的病情特点,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并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及时的心理护理。并在患者入院前后进行BI评分比较。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篇4

现将笔者多年来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6例,男74例,女52例。年龄60~85岁,平均74岁。病例符合1999年WHO确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Ⅰ期高血压54例,Ⅱ期高血压42例,Ⅲ期高血压30例。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感觉,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因此对老年人定期测量血压是必要的。

精神心理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精神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这都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

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本组76%的患者对何谓高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了解甚少,认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对长期治疗缺乏心理准备。这些因素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同时由于家属和患者道听途说,使其产生恐惧感。

治疗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长期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因素。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但是在长期服药中,往往以自我判断而中断用药或减少剂量。不少患者不能认真遵守医嘱,按时吃药,影响效果,与不良遵医行为有关,尤其是文化程度低者更为明显。传统观念认为“是药三分毒”,部分患者担心长期服药其不良反应会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当病情得到控制、症状缓解后,自己感觉不服药也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因不良反应或医疗费用高而不服药,未坚持规律服药或多服、漏服,对医生指导误解,记忆力减退等,故未能较好执行医嘱,造成不良后果,悔之晚矣。

不注意合理膳食:缺乏饮食对高血压病影响的认识,重视不够。高血压病患者宜低盐饮食,而部分患者因长期饮食习惯,认为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甚远,未能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不注意戒烟限酒:本组74例男性病例中,58例吸烟多年, 44例有饮酒的嗜好。其中92%的患者认为吸烟引起肝损害、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而缺乏烟酒对血压的影响、认识、理解。

结 果

126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血压均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遵医行为良好,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

应用医学知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授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病知识。如: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等等,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患者和家属容易理解和接受。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疾病的健康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及科学的医学理论知识,掌握饮食、心理、营养、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为患者更好解除痛苦,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避免情绪波动,减少应急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使血压增高,故而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还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强化遵医行为: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用药原则对治疗的重要性,讲明坚持用药与疾病控制的利害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正确合理用药不但取决于医生,更重要的是患者配合。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者药物服用的监护工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医从性,达到治疗的目的。让他们认识到服药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这是使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延缓靶器官损坏的一个重要环节。

篇5

【关键词】原发性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护理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目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 140mmHg(18.6kPa) ,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 160mmHg(21 .3kPa) ,舒张压大于或等于 95mmHg(12.6kPa) 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 141-159mmHg(18 .9-21.2kPa) 之间,舒张压在 91-94mmHg(12 .1-12 .5kPa) 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对73例住院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3例研究对象均是于2009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74岁;男49例,女24例;一期高血压19例,二期高血压31例,三期高血压23例。所有对象均符合WHO确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2诊断标准

Ⅰ期高血压:临床上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头重、失眠、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Ⅱ期高血压:血管持久痉挛而致硬化、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大于97.5mmHg。实验室检查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Ⅲ期高血压:由于长期舒张压升高,动脉硬化,心、脑、肾供血不足而致纤维化,在此基础上出现功能障碍。

1.3方法

对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以及宣教,使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3.1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升降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主动安抚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需要,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治疗情况及预期结果,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精神鼓励,可适当让患者听一些适合老年人听的消除精神紧张的音乐,参加有趣的活动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1.3.2饮食需三低二高。指导患者食用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多食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食油选用豆油、菜油、麻油或椰子油,避免进食花生油和椰子油。体重超重者则需饮食清淡,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不抽烟,不酗酒。

1.3.3控制体重,根据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体重增加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病情恶化【1】。避免长期静坐或修养,鼓励病人除保证足够睡眠外要多加运动,比如说饭后步行15~30分钟,练气功打太极,调节气血有助于控制血压。

1.3.4定时排便。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影响血压。病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1.3.5发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如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症状,应考虑发生高血压脑病或高血压危象的可能,在通知医生的同时,准备快速降压药物、脱水剂和止惊剂备用。

1.3.6按时、按量、按规定服用降血压药物。端正病人用药意识,遵守服药原则。有些老年病人按自己的意识擅自停药、减药,认为血压正常了后就不用吃药,还有的病人记忆不好,忘记吃药或者晚吃药,护理人员应统一按点发药,督促病人准时吃药。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者药物服用的监护工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医从性【2】,达到治疗的目的。

1.3.7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不用过热的水洗澡,禁止长时间站立。

1.3.8定时监测血压。老年人血压波动比较大,如洗澡、活动后应静坐30分钟再测量血压,老年人应多次测量血压,并注意观察有无靶器官损伤的征象。

1.3.9避免突然改变,起、坐、站、卧要平稳。老年病人行动比较缓慢,要协助帮助病人活动,睡觉的时候打起床旁围栏,注意安全,防止跌倒、摔倒。

2 临床特点

2.1自觉症状不明显:有的患者高血压病后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感觉,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因此对老年人定期测量血压是必要的。

2.2精神心理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精神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这都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

2.3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本组76%的患者对何谓高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了解甚少,认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对长期治疗缺乏心理准备。这些因素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同时由于家属和患者道听途说,使其产生恐惧感。

2.4治疗顺从性差:不能按医嘱长期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因素。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但是在长期服药中,往往以自我判断而中断用药或减少剂量【3】。不少患者不能认真遵守医嘱,按时吃药,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

2.5不注意合理膳食:缺乏饮食对高血压病影响的认识,重视不够。高血压病患者宜低盐饮食,而部分患者因长期饮食习惯,认为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甚远,对医务人员的讲解不理,未能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2.6不注意戒烟限酒:本组73例病例中,49例有吸烟嗜好多年,24例有饮酒的嗜好。其中92%患者认为吸烟仅仅引起肝损害、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而缺乏烟酒对血压的影响、认识、理解。

3 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

3.1药物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选择6大类药物控制血压,即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由于降压治疗常需终生用药,因此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4】。联合用药原则:第一线降压药利尿剂,应根据病情联合CCB或ACEI;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心率慢的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用β受体阻滞剂而首选CCB或ACEI;心肌肥厚、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首选ACEI,但血肌酐高者慎用。需要ACEI而不能耐受ACEI副作用者,选用ARB。

3.2药物选择:

3.2.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使用小剂量。如氢氯噻嗪每天剂量≤25mg,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

3.2.2CCB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还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如硝苯地平5~10mg每日2~3次,尼群地平10mg每日2~3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每日1次。

3.2.3ACEI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用卡托普利12.5~50.0mg,每日2~3次,依那普利10~20mg,每日2次。

3.2.4ARB适用于需要ACEI治疗,而不能耐受ACEI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副作用者。常用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

3.3疗效观察:①治愈: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即降到140/90mmHg以下,无明显靶器官损害和影响预后的并存的临床情况可视为痊愈。但应注意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定,通常需要终身治疗,经过降压药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服药,中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②好转:血压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标准,靶器官损害和/或影响预后的并存的临床情况有改善但仍然存在。③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

4 健康教育

4.1一般知识宣教 例如什么是高血压及其临床表现;高血压的诱因和危害性;血压的正常和异常范围;血压控制的目标;高血压各类并发症的预防;饮食要求;适量运动、坚持用药及注意事项;烟酒与高血压的关系等。

4.2减轻体重 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4.3减少脂肪摄入,给予低盐饮食 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忌食肥甘厚味、油腻煎炸之品,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蛋黄等,高血压患者烹调宜选用植物油,如豆油、麻油、菜油等,以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利于血压的控制。在改变食物钠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食物色、香、味,以及增进食欲,这样才能使患者自觉接受低盐饮食,减少酱油的用量,使用代用盐。

4.4戒烟和控制饮酒 每日不超过相当于50 g乙醇的量(男性20~30,女性15~20g)。因为饮酒不仅可导致血压升高,并且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饮酒可兴奋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类固醇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吸烟的消耗量与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系,吸烟者,高密度脂蛋白醇低,所以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量。

4.5适量运动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或太极剑等有氧运动。

4.6生活起居指导 慎起居,避风寒,防外感。高血压患者起床时应避免因改变,血压突然降低而引起昏厥,发生意外,故改变时应尽量缓慢,尤其是夜间起床更要注意。防风寒,冬季外出注意保暖,避免人体受到冷刺激,身体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洗脸、刷牙时应用温水。

4.7饮食结构合理 尽量软质饮食,多样化,清淡营养,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定时定量,不宜过饱,忌暴饮暴食。因为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所以高血压患者宜多食维生素丰富之食物,如菠菜、萝卜、青椒、橘子、葡萄等。

4.8定期检测血压、家属的配合是关键:教会患者或家属测定血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血压计,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血患者可以自己测知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

4.9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使血压增高,故而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朗、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还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4.10强化遵医行为: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用药原则对治疗的重要性,讲明坚持用药与疾病控制的利害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正确合理用药不但取决于医生,更重要的是患者配合。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者药物服用的监护工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医从性,达到治疗的目的。让他们认识到服药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这是使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延缓靶器官损坏的一个重要环节。

5 结果

73例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小结

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标尺。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建议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g/d。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武阳丰,吴锡桂,李莹.减重对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23:207.

[2] 陈爱萍,张维娜,蔡虻,等. 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 .护理研究, 2002,(03).

篇6

关键词 老年 血小板减少 紫癜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2月~2007年10月对25例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施以精心护理,其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岁;急性型12例,慢性型急性发作13例。就诊时均有皮肤出血点或紫癜,有口腔血疱14例,鼻衄、牙龈出血15例,黑便8例,球结膜出血2例,胃出血2例,脑出血1例。有并发症者17例,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及护理方法:根据病人血小板计数及个人身体状况,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支持治疗。护理方法:①血液病常规护理;②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

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酌情加强陪护,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而激发或加重出血。

一般护理:①活动与休息指导。当血小板

出血的护理:①皮肤出血、紫癜:老年人皮肤抵抗力全面下降,对不良刺激防御能力减弱[1]。老年ITP患者应穿宽松、棉质、少装饰少纽扣的衣服,保持床铺平整无碎屑;及时给老人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扎止血带不宜过紧,治疗集中进行尽量减少穿刺次数;血压计袖带充气压力适宜,避免引起皮肤血疱。②鼻衄、口腔黏膜、牙龈出血:少量鼻出血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冷敷,鼻出血严重者请五官科医生行止血术,术后用石蜡油或呋麻合剂滴鼻,避免鼻腔干燥。③消化道出血、脑出血:严格执行消化道出血、脑出血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病情,遵照医嘱,及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以尽快提升血小板。

用药护理:①丙种球蛋白可在短时间内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在急性重症ITP、难治性ITP中应用广泛。本组均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静滴时开始滴速约为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但不得超过60滴/分。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减慢滴速,物理降温,视情况给予口服抗过敏药处理。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首选药,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③免疫抑制剂用于应用激素无效或疗效差者,可与激素合用提高疗效及减少激素的用量。最常用的是长春新碱,其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末梢神经炎,应注意询问观察。

出院指导: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嘱患者坚持治疗,定期门诊复查。急性型治疗缓解后,每1~2周查血小板计数1次,持续6~12个月;慢性型易反复发作,应长期随诊观察,每0.5~1个月复查血小板计数。

结 果

患者出院时达到临床治愈11例,好转13例,除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外,均取得满意效果。

讨 论

本组老年ITP患者多伴并发症,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状态。在该组病人的治疗中,通过护士密切观察病情,耐心细致进行心理护理及用药、保健指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篇7

初中物理教学,很多情况下是老师在对一些简单物理模型进行分析讲解后,推导出相应的物理公式,解题时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前提下,找出相应的变量和条件,正确的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计算的正确于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解题正确与否的关键。突出的是一个“算”字。

进入中专物理后,知识的范围迅速展开,其研究对象由过去的静止和匀速运动,变为变速运动(匀加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力的概念也由于有了力的矢量性,力的合成和分解,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等而变的丰富多彩,特别是电磁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和重力的复合作用下的运动,更是使许多物理题目富有多层次的展开。这个时候对学生的要求重点是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也就是对整个运动过程和物理现象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解析,合理引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套用相应的物理定义和计算公式,列出解题方程,之后才是计算,所以这个时候更强调的是一个“解”字。

对于那些刚入学不久,思考方法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初中学习习惯中的学生,这些无疑都会有许多的不习惯。对此,尽管每本教材中都例举了很多传统经典的实例,但除此以外老师的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和对大量生产、生活中的举一反三、概括归纳则是开拓学生思维、加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重要因素。

一次,我在讲到“加速度”所描述的变速运动时,请同学们尽自己所知举出身边存在的事例:

有同学举手:“小贝罚球时球在空中的运动。”

有人说:“刘翔刚起跑时的运动。”

……:“在房上掉下的一块瓦片。”

……:“赛车时的发车过程。”

……

一位小女孩不好意思的问:“老师,周杰伦唱的歌是不是啊?”

哗……,教室里晕倒了一片。

不得不说,同学的一些想法十分幽默。

经过分析讲解、概括总结,再进行习题练习时,发现这个班级运动学部分的知识掌握的出奇的好。

感受:活泼的气氛能够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并能很好的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在又一个班级讲到抛物运动时,推倒出运动公式后我提出问题:

假设一个人站在离地面高h米的平台边缘上,以初速度v(0)向上、向下、水平等不同方向抛出手中的小球时,若不计空气阻力,求出小球落地时的末速度v(t),并分析各自的特点,找出它们的不同:

经过20多分钟时间的充分讨论、研究、演算,同学们得出结论:

(1) 小球在空中运行的时间不同。

(2) 小球在空中走过的路程不同。

(3) 三钟情况下小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一样

V(t)2=v(0)2+2gh

(4) 垂直抛出与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的方向不同。

通过题中小球向上、落下、再向下分阶段的研究,同学们发现小球经过向上再落回原处时,速度的大小没变,只是运动的方向变成向下(这一点在后来机械能守恒定律给出进一步的证明),完全等同于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垂直向下抛出小球。因此,也就明白了不同情况下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一样的原因。

经过分析概括,很多同学似乎一下子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把自己从单独问题的思索中提高到一个综合的层面,上了一个台阶一样。同时为以后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其它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次这样把相近、但有区别的问题放在一起,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推算、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区别,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指导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分析各种物理现象,解答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我在后续的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它的优点。

篇8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不同表现,这里简单介绍小学生心理变化特征,重点介绍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情感、性格等心理的不同表现。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实际案例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sensery perception)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开端,是思维活动的基础:然而人的感知觉中又渗透着思维的成分,受思维水平的左右,小学儿童的感知觉中也体现出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1.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有了新的发展,随意性、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比绝对感受性的增长快的多。如果一年级儿童对颜色的差别感受性假定为100%,那么三年级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平均提高45%,而五年级儿童则平均提高60%。小学儿童视力调节能力增强,10岁儿童的这种能力发展最快。小学儿童在音乐学习和训练的影响下,辨别音调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同样,通过学习活动,小学生的语言听觉和语言运动觉发展也很快,已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在书写、绘画制作等教学活动中,小学儿童手部的肌肉、关节、力量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手动作的精细性和灵活性也日益增强。

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儿童入学后,学习算术、地理、自然、图画等课以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促进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的发展

①形状知觉(from perception)。入学的儿童疏忽客体“形状”的特性,而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所以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的错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一个孩子写“都”字总是把左右部首颠倒,类似这样的左右结构有很多。比如,“陈、阵”不仅有左右颠倒还有就是两个字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不断学习这种情况也就越来越少,以后辨别形状的正确率逐渐增强。

②方位知觉(position perception)。据调查刚上学的儿童有30%会把左、右转弯搞混;这主要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知觉感。当老师组织孩子做早操的时候,需要向左右转的时候,老师就用左右手示意。向左转的时候老师就伸出左手,向右转的时候老师就伸出右手。7--9岁儿童已能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这个年龄主要是在小学生低年级,也就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基本能够分清左右。这在小学生上早操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有老师在前面喊向左右转的时候孩子们基本都能反应过来。说明他们能掌握左右的相对知觉。9―11岁儿童已能在抽象概况的水平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这个年龄阶段主要是小学三、四年级,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在孩子们上数学课的时候,可以证明这些。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有一节课是“位置与方向”,这时候老师组织孩子们分行进行实际感受方位知觉。从教室出来到电教室的路线,孩子们个个都兴致勃勃去体验了一把,回来后把自己走过的路线用图画出来,最后把自己的路线表述给同学们。结果显示正确率达到97%。这说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③距离知觉(distance perception)。小学儿童可以确定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关于距离知觉,孩子们的上课表现可以说明这一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通过学习“位置和方向”这一节课有关的练习题涉及到距离问题,当在校园内表达有关距离的问题,孩子们基本都能说对,即使说的不准确,但是也很接近。描述学校到自己家的时候就不能很准确的表达,具体方位孩子能说明白,究竟有多远孩子不能很准确的表达。这说明孩子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二)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

1.小学儿童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intenionaI memory)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则越来越显著。小学生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观察显示:美术课和音乐课是大多数孩子们喜欢的课。上音乐课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开心,每当音乐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能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当学习一首新歌曲的时候,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保证能将歌词熟练的背下来,而且在下课的时候学生嘴里还不停的哼着所学过的歌曲。这说明孩子的记忆和他们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记忆的就快,当然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记忆就相对慢了。小学生的记忆已从学龄期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但是,小学生很大程度上靠无意记忆来积累知识。

2.小学儿童的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从机械记忆(rote memory)向理解记忆(comperhensivememory)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又一个特点。由于理解意义与逻辑思维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个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根据沈德力(1983,1985)、陈辉(1988)、丁祖荫(1964)等人的研究,在小学阶段,两种记忆效果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3.小学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记忆和具体形象的联系容易建立,与形象记忆有直接联系的词(实词)其联系也较容易建立。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imaginalmemory)。在实习期间有这样的记忆实例比较形象有趣,小学三年级上英语课,学习家庭成员的时候有men,women这两个词的记忆。老师要求同学们讲述记忆的过程,问谁有好的办法能够将这两个英语单词一下子记住。一个学生非常有趣的说:“women中的‘w’就好像女人的头发批下来的样子。Women中的‘o’好像女人在尖叫时的口型,因为女人总是爱尖叫。Women中的‘men’可以解释为:女人必须和男人在一起,所以就形成了‘women’这个单词”。这个同学的解释把所有的同学和听课老师都逗乐了,同时老师非常形象的配合着学生的解释做出了夸张的尖叫动作。瞬间同学们在开心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men和women这两个英语单词。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对英语单词记忆探索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各有不同记忆方法。这一个实例充分说明小学生低年级的记忆还是以形象记忆为主的。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可以提供老师上课教学的方法一定要得当,要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随着教学的影响、知识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抽象记忆(abstract memory)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并逐渐占据优势。当然,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是相辅相成的,两者 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从形象片段、模糊向着越来越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方向的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有进一步发展。还是英语课关于men和women这两个词的记忆。不同学生有不同记忆方法,根据前面有趣的记忆,一瞬间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一个学生说:“‘men’可以记做‘门’,‘women’可以记做‘无门’”。这样的谐音简单好记确实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这都是学生自己经过想象得出。这也体现了小学生的记忆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想象也是丰富的,他们进行想象有时候是不合逻辑的,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小学三年级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处景色。其中一个同学他没有写什么景色,但是老师给了很高的分数,因为他能够抓住所描写的对象进行充分的想象。他把自己楼下小区想象成一个天堂般的乐园。早晨,那里是老人的乐园,每当凌晨四点那里有很多老人锻炼身体。中午和下午,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小区里有很多孩子玩耍。晚上,那里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里有隐隐约约的情人漫步。这些话虽然简单,但是能够抓住小区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人在那里活动。听了之后让所有的孩子有一种想去乐园的冲动。而且,写出了乐园适合不同年龄人玩耍,不愧为孩子眼里是天堂般的乐园。这说明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是发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对具体想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间接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四)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低年级小学生虽然已经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在小学道德发展中,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生表现出外部和内部动机相协调的标志。

有关小学生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稳定这一特点,通过调查得出结果。他们对老师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比如说问小学生:“你喜欢那位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回答是:“我喜欢我的班主任,因为她很漂亮”。三年级的学生回答是:“我喜欢某一位老师,因为她从来不骂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回答是“我喜欢某一位老师,因为她工作很认真,从来不给我们耽误课,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很认真”。通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孩子回答同一个问题,但是得到的结果竟然不同,我们可以得出孩子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越来越稳定。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也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在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韩进之1983,1900)研究证明,这种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了。进入小学期以后,小学生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的初步倾向。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在孩子生长发育、接受教育关键时刻,家庭教育不容忽视。人们都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肥沃土壤。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父母实际上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不可替代的特有的感情联系。因此,家庭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长应该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责任。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1998.5。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

[3][美]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4]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辅导员

独立学院是由国家普通本科学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主要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所出现的新事物,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由于独立学院借助了公办高校的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近几年招生规模一直在扩大,在不愁生源的情况下,学生数量的激增也给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有针对性的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开展学生工作,是独立学院辅导员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来源和特点剖析

独立学院的学生之所以说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学生,根源在于生源的特殊性。按照国家目前的招生要求和计划,独立学院属于三本批次,这就决定了其主要生源是介于二本和三本之间的一个学生群体。这类学生的高考分数基本低于二本国家线,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强烈的上进心。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属于达到二本线,本身学习不错,学习热情也较高,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或填报志愿失误而未被录取,又不想再复读一年,不太情愿的或抱着无所谓的心态选择了独立学院。总的说来,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和弱点非常明显,优势在于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而弱点比如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缺乏明确的目标而常感迷茫。

因此,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只有认真的总结和剖析学生特点,辅导员才能有效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策略,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

1.集体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

独立学院的学费比普通的本科院校高很多,能承担如此高额学费的家庭,相对来说,经济条件都比较好且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宠儿,娇生惯养,甚至父母都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他们有非常强烈的自我优越感,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薄,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对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功利心强,有的学生一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千方百计想办法得到,与自己无关的事就不闻不问。在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中,不愿意主动的去适应集体生活,一旦出现问题,习惯性的把所有过错往别人身上推,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改变而不懂得反省和改变自己,甚至家长也是一味的庇护偏袒自家孩子,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管理。独立学院学生的这个特点与其成长环境密不可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2.思维活跃,兴趣广泛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最大的优点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勇于创新,自身的兴趣广泛,热爱文体活动。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二的,尽管在学习上他们缺乏动力,但是他们普遍头脑灵活,重视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勇于接触社会,虽不愿待在课堂上接受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自己主动的走进社会寻找机会,这一点也是与他们的个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独立学院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由于家庭条件较好,父母从小比较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少学生有一技之长,如舞蹈绘画演讲等,他们乐于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敢于斩头露面展现自我,并取得不错的名次和成绩。这些优势如果能得到积极的引导并发扬,也能帮助学生成才。

3.自负又自卑

从某些方面来看,独立学院学生在很多方面有着强烈的自我优越感,例如家庭条件的优越,物质生活的良好保障,家人对其的纵容以及“周到的”安排就业等,让他们缺乏危机意识。一路走来的顺畅导致他们自我评价不准确,往往是过高的评价自己,助长了自负的心理。但是,作为“三本”的学生,在与社会接触时,尤其在面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得不与“二本”或重点大学学生一起竞争工作机会,这时或多或少的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被别人另眼相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因此,一些学生对外常常刻意隐瞒回避自己的“三本”身份,又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最为明显的就是自负与自卑同在,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目前独立学院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良好运转的重要环节,对独立学院而言也不例外,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变得活跃开拓,主张个性张扬,但是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大都仍然在沿袭过去的“为了管而管”,主张把学生管在眼皮底下,担心学生出事,过于严格。在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这一点表现的更为明显。

1. “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其工作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和作用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和作用到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鲜明,个体差异很大。然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忽视了这个问题,仍然在用“一刀切”的模式在管理,导致学生不愿接受或是抵触学校的种种规章制度。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宣传教育学生也经常是召集班会,在班会上将学校制度提出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讲的一清二楚,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这样的方式起不到实际的效用,甚至有些学生故意逆水行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不可将学生进行“一刀切”的笼统管理,这样只是犹如蜻蜓点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没有起到真正的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

2. 过于制度化,缺少人性化

独立学院,尽管依附在公办高校下,但又是相对独立的院校,那么必然的也有自己的学院规章制度。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加上他们的学费昂贵,种种因素导致独立学院不得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确保学生在校的人身财产安全,有的辅导员甚至强制性的把早自习和晚自习纳入考勤制度,限制学生校园外的兼职活动。这种严格的“圈养”制度明显不适应学生的发展,也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辅导员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人性化管理,有的放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成才。

3. 忽视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一般的高校辅导员大体相同,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在实施管理中,主要的注意力大部分还是放在了日常的琐事处理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不健全的人格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而相关的措施出台总是在发生极端事件之后,而各高校在事件发生之前不能及时发现,杜绝此类事件发生,这与高校辅导员一直以来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忽视有密切关系。辅导员要把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要重视学生人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应注意的工作方法

鉴于上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剖析,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 他们既具有其他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共性, 又有相对比较鲜明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存在给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学生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和特殊。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

1. 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我们的每个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个体之间必然的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成长环境p思想p性格等,个体差异的不同决定了辅导员在教育培养学生的时候,不能对任何个体笼统的采取一种方法,也不能用同一种方法贯穿整个大学四年。辅导员应该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基础上,再去找出这种差异,尊重学生身上的个性,不能“去个性化”,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最大可能的去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根据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变化,及时的调整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所有大学生一样,基本都是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成年人那样成熟的想法和思维。因此,目前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仍然采取的是“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很多事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尤其是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处处小心,把本该学生自己做的事一手包办好。如此一来,学生的个人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独立学院的学生本身自我管理能力就比较缺乏,建立学生自我管理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寝室p班级p学校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包括安排个人时间p管理个人情绪等,提高自我约束力,从“被管”到“自管”,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3. 注重人格教育,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事是学习,那么还有一件事比学习更为重要,那就是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它以精神面貌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主导,是人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受遗传、教育、环境、学习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我们在授予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学生具备健康人格。大学是每个学生最为重要的人生阶段,在大学的这段时间,正是他们接受新知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候,他们能否塑造健康人格直接决定今后能否成才。辅导员应该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教育,打造他们坚毅的品质和进取拼搏的意志,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具备了健康的人格才是未来成功的保障。

总之,独立学院的特殊体制和办学目标决定了其学生不一样的特点。但是,独立学院学生这个群体是一股新鲜的活力,在新形势下,社会高速发展,为了给社会输送优秀的合格的人才,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的工作方法上应该有新的突破,不断开拓新渠道、探索新思路。辅导员应该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优势之处,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努力开创独立学院辅导员管理培养学生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湘桂, 李冬霞.论独立学院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2).

[2] 仕钱.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J] .绍兴纹理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4(6).

[3] 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03-07-08 .

[4] 张 琦,黎俊初,杨志明.由独立学院学生现状浅谈辅导人员队伍建设[N].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特点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21世纪对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和家长对体育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偏见,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提出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小学阶段是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学校的开端,很多儿童由于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对按部就班的校园生活感到不能适应。这时候,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在他们心中相当于权威的存在,他们对教师有着天生的依赖和服从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小学生的向师性。作为小学教师,要珍惜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对不能适应校园生活的学生多关心和帮助,在关爱学生中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发生感情的迁移,由喜欢这位教师到喜欢该教师教授的学科。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在平时多关爱学生,用童真的心和欣赏的眼观与学生相处,在教学中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会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和谐。

(二)以直接动机为主。小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能力培养间接动机。而直接动机的培养,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供班级群体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并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加以培养,让学生养成几种体育运动技能,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创新,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把体育教学蕴藏在游戏活动内,让学生在玩乐中锻炼身体素质。

(三)兴趣的不稳定性。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不易长久保持,尤其是当教学模式固化、游戏活动单一时,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抓住时机,通过有效地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使学生能有一时的不稳定的兴趣培养成稳定的、长久的爱好。广泛的体育运动爱好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较高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性格,让学生在阳光运动中爱上运用,体会体育学习的快乐。

二、根据小学生心理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课堂教学主要是关于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这类教学教师要做到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要善于把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的运动结合,设计具体的运动情境,通过教师亲身的动作示范,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运动视频等,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积累。根据小学生喜欢童话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把体育教学放入童话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讲授武术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影功夫熊猫的片段,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体会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和伟大魅力。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由于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案例,比如,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体育与保健》这本书中就列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与例子,教师通过扩展这些例子,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想象力有时会带给教师很多启发,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新课标提倡要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外活动等环节时,要制造机会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比如,通过学习小组的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体育运动活动。比如,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给学生以跑步技能的训练为主,自行设计有趣的活动。有的学生受到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的启发,设计了撕铭牌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意犹未尽,而且该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跑步能力,又锻炼学生近身擒拿术的能力。教师有时候适当把课堂教给学生,也会在学生充满创意的活动中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教学效果。

(三)课外教学要设计有趣的活动。很多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往往直接进行动作技能的示范和讲解,用单一的肢体运动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这种过分直奔主题,不考虑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相当枯燥乏味,因而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教师在设计课外教学活动时,要避免用成人思维代替学生思考,过分成人化、模式化的体育课堂既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乐趣,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适当投其所好,使体育课堂充满乐趣。比如,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竞争游戏,像拔河比赛、单脚跳等活动,通过竞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教师还应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根据个人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比如,认虻难生一般喜欢不太激烈的活动,性格开朗的同学喜欢有表现力的活动,像篮球、足球、击剑等,女生则喜欢温和的运动项目,像跳舞、跳绳、健身等。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要善于总结,激励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进行体育锻炼。

篇11

【关键词】高中学生;管理特点;班主任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工作随之变得尤为的重要,其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的保障,高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上发展的重要的时期,所以要对于高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在教学的管理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实际上出发,科学合理的对高中生进行管理,保障高中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一、高中学生管理的特点分析

高中教育是中等教育的最高的层次,其在当前我国的教育机制当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是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的重要基地。一般的高中学生和优质的高中生相比,大多数的基础知识都比较的薄弱,相应的文化功底不是非常高,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自我调节的能力也比较的弱,这样就不利于学会的学习。此外由于高中生的此种特点对于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想要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工作,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针对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加大对其的教育的力度,按照高中教育相应的教育目标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并且健康的成长。

二、班主任管理方法分析

1.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坚持创新管理理念

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首先就应该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制定相应的班级制度,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其次还应该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将管理作为人性化的服务,为教学的良好进行提供帮助,加强人才培养的意识,对于学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明白学生的所需,对于学生现阶段面临的难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针对的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正确的引导学生,坚持创新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保障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作为主要的主体,其本身控制能力将会对其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身对于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不能够一味的进行强制的管理,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从而很难达到管理的效果。所以就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促进学生自觉的形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其自律自制的能力,这样就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为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更好的支撑。

3.重视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针对一名学生的教育,而是一个集体的教育,所以应该加强班级的建设,教师应该积极打造班级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在班级中营造出积极进取、奋发学习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的学习的氛围,为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提供保障。要使班级的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归属感,在班级建设的过程当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对于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还应该平等的相待,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监督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加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4.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

在高中的教学工作当中,学生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为了保障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就应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很好的引导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养成勤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好习惯。主要的方式是可以组织各种的学习竞赛活动,例如:数学竞赛、英语竞赛以及演讲竞赛等活动,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氛围。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当中选取优秀的学生,让其向学生们传授学习的经验以及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找出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这样才能够取得进步,使学生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总而言之,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形成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且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营造出良好的班风,积极的开展各种的文化活动,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保障高中教学工作的良好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利君.分析高中学生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02):154-160

篇12

关键词:电厂 化学水处理 特点 趋势

中图分类号:TM6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50-01

1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管理体制现状

(1)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控制设备比较多,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工作负担。大多数化学水处理系统都有各自的控制室,而且工艺系统大都是单独设计的,每个控制室都配有三名左右的运行管理人员。由于控制系统是单独设置的,控制设备繁多,这就使得电厂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工序复杂,控制区域比较分散,这就增加了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随着电厂化学水系统的改革,新仪表、新工艺开始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但是这些仪表和工艺都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来操作,而当前水处理系统人员配备仍存在“短板”,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仪表的分析检测工作,或是责任心不强,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2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正呈现出以下特点

(1)水处理系统的设备布置及生产控制日趋“集中化”。水处理系统设备布置及生产控制的分散,不但不利于整个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会增加管理人员负担。同时,这种分散布置和分散控制也不能适应电厂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加大对水处理设备布置及生产的集中化控制管理。首先,加大对水处理设备的集中化布置,水处理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繁大的工程,它包含很多处理设备,包括净水预处理、锅炉不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等,要改变过去这些设备“各自为营”的布置局面,就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化布置,确保其处于一个紧凑、立体的平面内。这种集中化布置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厂厂房空间,节约成本,而且更便于管理人员实施统一管理。其次,要实施对水处理生产过程的集中化控制,要改变过去各个系统各自工作运行的局面,要把各个系统合为统一的控制管理系统,这样不但可以及时发现水处理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还可以集中监控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

(2)要采用新型的水处理工艺,要实现处理手段和处理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技术的利用,水处理系统工艺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厂水处理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更好地进行电厂的水处理工作。比如可以采用膜处理技术来处理水质,采用先进的化工材料技术来处理各种水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先进工艺不但能够极大地省去水处理系统的各种繁杂工序,而且能够保证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

(3)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要以循环利用为目标,要坚持“环保为本”。电厂水处理系统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准则,不然的话就会让水处理工作陷入“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的局面,而且电厂水处理系统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因此,水处理工作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要做到“绿色处理”,要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要力保不污染环境。同时,水处理系统应该以循环利用为目标,要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才是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1)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实现对各个设备工艺的简单有效控制。传统的水处理系统中,因为采用不同的设备工艺,因此在控制上往往显得“有心无力”,无法准确把握各个设计工艺的联系点,因此工艺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而水处理系统的未来发展首先将会注重对设计工艺的改造,会增加一些手动控制阀门,让各个系统之间成为有联系的统一体,这样就能实现对各个水处理系统设备工艺的同一控制。其次,可以实现对水处理系统加药工艺的先进控制,比如随着高科技的利用,变频技术和计量泵等加药装置将会被逐渐应用于加药工艺,这样可以实现加药工艺的高效自动化,有利于减少传统加药工艺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可以极大地将低加药成本。

(2)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将实现监测技术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当前,水处理系统的监测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整个电厂水处理系统的监测功能,而未来水处理系统的监测技术将会实现这样的功能,利用微机技术完成监测工作,它可以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监测,并能准确记录监测数据,并滚动显示监测数据,让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同时,根据这个结果可以自行对水汽过程进行调节,并可以自动报警,便于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3)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排除故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综合控制系统以后,既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又可以统一控制设备工艺,同时可以实现对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监测,这样可以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检查和修复,避免事故扩大。可以极大降低了水处理系统的运行风险,降低了其运行过程中因局部故障引发事故的机率,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4)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化学水处理系统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一点是任何其他单一的化学水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首先它可以实现对各个设备的统一监测,集中控制,这样就省去了各个控制所产生的浪费,可以极大地节省运行成本。比如在没有应用综合控制系统以前,化学水处理系统各个设备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而综合控制系统应用以后,由于其具备集中控制、统一监测功能,不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员进行监测工作和控制工作,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还减少了人员投入。除此之外,综合控制系统的实现、局域通信网的应用等都极大地减少了电缆及安装的基建投资费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电厂化学处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中还存在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而采用综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极大地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阳.PLC控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2).

篇13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的特点;人才培养;课堂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生力量日益壮大,独立学院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定位是: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只有认清其学生群体的特征并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因此,对独立学院学生,结合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育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实行课堂教育侧重于实用和够用,而不侧重于理论性、前沿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多注重应用,这样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宽基础、强能力、应用型”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基础知识较弱,个体差异较大。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所以,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往往显得比较吃力,部分学生常以此为借口和理由逃课、旷课,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有少数学生在中途就干脆放弃学业。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又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有不少学生进校后由于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因而,这部分学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等各类考试中,往往都能取得较好成绩。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并有一技之长,喜欢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比赛活动中,并在比赛中能够取得较好的名次和成绩,这些情况表明,只要学校有好的教育管理者教育有方,引导得当,独立学院学生同样能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不喜欢动脑筋,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独立学院生源为本科三批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入学成绩低于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学生。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本科三批与二批的分数落差大约为30~80分。分数的差距背后隐藏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这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最大劣势,这些差距在大学的学习中也逐步显现出来。

3.学习不主动,投入时间少,偏重社会活动

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控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比较随意,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主动避开,不肯钻研,不会迎难而上;独立学院学生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潜力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具备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个观点,必须对独立学院传统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数学教学内容改革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的需要。1)教学计划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要大胆突破母体学校教学计划的框框,要体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首先,独立学院教学计划要符合本科教育的框架,确保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达到本科水准;其次,要充分考虑生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基础课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比重,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使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大学生。2)注重课程的实用性。独立学院必须科学定位。“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基础教育分层次,专业教育分模块,总体加强实务性课程、实践环节和能力训练环节”的原则,构建应用型专业体系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形成“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2.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以往的数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等,尽管这种教学方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事实证明它不能有效地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欲,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如今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独立学院应定位在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线所急需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总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体现出“宽基础、强能力、应用型”的特点。

三、实施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具体探索

1.调整教学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独立学院学生群体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计划既不能照搬传统高校的本科教学计划,又不能与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相类似。及时更新每门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剔除陈旧内容,避免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兼顾知识的连续性与先进性,提高课程的知识含量。每门数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做到结合学生特点和人才需求来设置,构建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具有本院特色教学计划。

2.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特点,独立院校本科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因此,学科内容应该作调整,按“少而精”的原则,删除大学数学中繁、杂、难的内容。比如删除实数的连续性定理及R2的连续性、小和与大和、可积准则、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等,克服学生因数学难而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另外,把讲课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着重传授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增强直觉能力,学会逻辑思维,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通过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引入探究性教学法。所谓探究性教学法就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以及对某一定理正确性的证明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对学习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再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并且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学生则可以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2)引入讨论式教学法。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以合作学习、合作探索以及研讨式教学为具体形式,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集思广益、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可以克服教师单调、枯燥地讲解知识,将知识强加于人的弊端,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引入实践教学法。采用实践教学法,把一些实际问题引入大学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加强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数学课堂的吸引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起来。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两者都可以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实现教育主体观的转变,使教师和学生均作为教育主体,并使学生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活动中,真正获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一步推广多媒体教学,加强引导性和启发性,以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地分2个部分完成:理论知识部分和应用部分。具体可以分五个环节来完成:

1)背景部分

在讲每一部分知识之前先介绍本次知识的来源及典故吸引学生兴趣,同时介绍该部分知识同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会有一个很清楚的脉络,知识的理解会很深入,也很容易记得牢固。但记住这部分少花时间。

2)概念或定理部分

对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最忌讳的是铺垫太多,他们的思维比较直接,你要明确的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需要你理解什么。所以,在介绍完知识背景后,及时引入本节主干概念或定理。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

教师精讲内容时,能理清要点,用严密的数学语言把主要内容概念化、系统化、结构化,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地使用典型例题进行示范讲解。

3)例题及拓展部分

讲完概念之后,就要配以适当的例题来说明概念。例题的选择不宜太难,应具有典型性。独立学院学生的思维很直接,很多概念的理解通过例子来说明效果会更好点。其中,在黑板上写出已做完的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即练习题题解,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随堂练习

例题的讲解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概念,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应用,必须要让学生动手练习效果才好。在练习后,教师可以总结该题的思路和方法。

5)简单回顾与总结,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简单回顾与总结能使师生积累有益的经验,促进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在回顾知识要点和总结方法时,教师要把重点、难点讲到点子上,讲得恰到好处。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通过师生协作或学生合作,指出学生积极的课堂表现,汇聚学生进步的闪光点,形成有效的过程评价。因此,教师要给出学生平时课堂学习及表现的量化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过程评价。

最后,在考试方式上,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考试”主要具有两种功能。其一,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考试检查、评判、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适当评判教学效果。其二,对学生而言,考试可以起到督促、引导学生主动复习的作用,使学生分阶段、分科目总结和归纳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加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技巧,巩固学习成果,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独立学院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关系独立学院教学效果,选择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与考试制度是独立学院实行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以上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给出了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和相互配合。同时,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我们教师不仅要加强责任感,拓宽知识结构和提高学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数学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更新数学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主导教学活动,数学观念的更新要比数学知识的更新更为重要。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师仍沿用落后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那么前面所述合理的改革措施是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的。因此,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对自己的数学教育思想进行自觉地反省,对思想中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的成分进行澄清和否定,自觉地对照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去分析、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2.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校教育今天在谈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发展,数学教育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数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教学活动的归宿终将回到学生身上,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自身数学修养。“修养高”应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所谓理解就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内化则是知识的一种升华,不仅理解,而且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知识满足”的思想,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学多思,努力提高专业修养、教学水平和数学修养。只有这样,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才能以精深渊博的专业知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娴熟高超的教学技巧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保证上述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

总之,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只有这样,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创新,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本科的数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收到良好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2]王子兴.数学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4]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

[5]罗箭华.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及其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2002,10.

[6]沈卉卉.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创新意识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0(4).

篇14

①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官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高,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增大和反射波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可超过40mmHg。而且大动脉舒张期压力失去了反射波的协同作用,衰减加速,舒张压下降。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增大,而脉压增大与恼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②血压变异性大、易发生低血压: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造成昼夜、季节和变化时血压波动较大,收缩压尤其明显。在变动时(从蹲位到站位或起床后由卧位到站位)如速度偏快,可发生头晕甚至跌倒,通常此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 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称性低血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激素包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的水平下降,β受体敏感性也降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节有效血容量的能力差,容易发生低容量性低血压。故要求医护人员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如患者有不适感觉应随时监测血压。③假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即普通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明显高于动脉内血压直接测量数值,其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一般有以下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直接测压完全正常,但袖带测压高于正常,如果发现老年人血压读数高,但无靶器官受累,周围血管触诊时缺乏弹性感,应怀疑假性高血压;第二种情况为直接测压高于正常,但袖带测压更高,临床上如发现肱动脉、桡动脉触诊有条索感,X线胸片提示主动脉强直、僵硬、钙化者,可能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并非患者真实的血压。此时可用Osler法鉴别假性高血压:先触之患者肱动脉或桡动脉,再将气袖加压至超过收缩压10~20mmHg,此时若能触之肱动脉或桡动脉者为Osler阳性,提示患者有显著动脉粥样硬化,其血压计所测值可高于动脉内实测值约10~15mmHg。

另外老年人可存在白大衣高血压现象,老年患者中(尤其是肥胖、打鼾者)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比例较高,而OSAS与高血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老年患者若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增生等。

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特点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①老年人饮食宜清淡,避免过成或过于油腻的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②每天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指导老年人做老年保健操等。③尽量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娱乐活动,比如老年书法、绘画比赛等,提高老年人生活情趣,陶冶老年人生活情操,以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之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以保持老人身心愉快。④生活有规律,适量活动,保正休息和睡眠,避免焦虑、紧张、兴奋和过分激动等,学会自我调节生活和情绪。⑤做好健康教育指导,让老年人懂得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学会怎样预防和及早发现血压升高,以及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等。

护理:①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过度波动,服用降压药时要勤测血压,避免血压过分降低。②心理护理,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视病人如亲人,服务周到,和蔼可亲,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亲切而又耐心的询问,使患者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在病人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应大度,能忍则忍,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要清淡,需要适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食盐。但长期低盐,可导致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现象,所以不能无盐。要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红柿等,要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防胆固醇增高,为了保持血压相对稳定,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避免食用有刺激的食品,如辛辣调味品。红茶中的鞣酸易和药物结合沉淀故服用药物时忌用茶水吞服,以免影响降压效果。④生活要有规律,保证休息和睡眠,任何疾病的好转康复都需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因此必须创造安宁的环境,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与睡眠。保持心情舒畅。⑤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改变时,特别是大便蹲位时间长时,更应注意。由于老年人血管调节能力差,不能很灵活的适应的改变,易引起一时性脑缺血,出现头晕、黑现象,甚至摔倒,必要时要有人陪同老人上厕所。⑥密切观察老人降压药的疗效,经常询问老人的自我感觉,有无头晕、头痛、胸闷、憋气等,观察其精神状态,以评估最佳血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