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与心理学范文

心理与心理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心理与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心理与心理学

篇1

关键词:;整体思想;意元体;参照系;整体心理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291-02

整体心理学是在东方整体思想文化环境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现代心理学的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学体系。它是以研究功能整体为基础,研究人的参照系与功能整体的关系,从而研究意识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意识的结构和自我的发展以及社会中人的本质等,和现代心理学相比,整体心理学有3个不同特点,完全的唯物论、整体思想和功能本体论。由于定义的整体含义不一致,整体心理学与格式塔心理学本质上也不一样。与中医心理学相比,是中医学在心理学上的继续发展和创新。

1 唯物论

坚持的认识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心理学上的主体地位,坚决否定一切唯心主义思想;意识、心理活动都是功能本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功能本体是物质高度发展下的人脑的结果,意识和心理活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继承维果茨基的主体心理学的优秀思想,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客体关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关系的实现却离不开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在思想和东方整体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延伸发展,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心理的功能本身――本体,人的心理、思维活动的功能本身,在研究本体的功能、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心理,探索脑、本体、人格参照模式的相互关系。

世界观是一个心理学派的主导和灵魂,它决定了一个心理学的最终走向。现代心理学则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意识形态、机械唯物主义或者其他唯心主义思潮下产生的,这种思潮下产生的心理学不可能是完善的,而且也会误导人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它主导的心理学则可以科学的正确认识意识和心理的本质。

中医心理学必须由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走出来,接受科学的指导,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且指导人类未来的发展。

2 整体思想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以及人的心理是在自然界的进化中发展过来的,自然界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和意识,客观世界不但形成了心理的本体而且也成为心理、思维的对象,这是人的自然本质;人与社会也是统一的,社会是形成人的意识的基础,人从出生开始,正是社会促使了社会的人和意识的形成,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段引文着重阐述人的社会特征。整体心理学建立的目的也是为了阐述人与社会统一的生理基础和本质。

而由还原论主导的心理学对于百亿计的神经元细胞和更多的突触联系而组成的功能整体是无能为力的,也根本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更不可能解释人的社会本质。

3 功能本体论

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意元体是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脑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种功能整体。神经细胞的特点是除了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吸收、排泄实体物质功能外,还有接收和发放信息的功能。当神经细胞聚集到一定程度而形成脑时,可以把每个神经细胞接收的局部信息整合成整体信息,对具有反映特性的脑功能整体,称之为脑元体。当脑元体能进一步抽象形成概念,并能用概念进行思维时,称之为意元体,这就是心理的本体,这是人的思维、意识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的本体,人的本我。人的本我是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神经元细胞大量连接而现成的统一功能整体。

中医学的元神则是功能整体与后天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的统一体,婴幼儿的元神与意元体有些类似,但是婴幼儿的元神包含着空白的人格参照模式,即使是空白也是有。中医心理学开创了整体心理学的先河,是中医现代化的开端,但是由于中医心理学拘泥于传统模糊的观点,则不能真正揭示心理与意识的本质,不能与现代科学真正接轨。

脑的生理基础是形成意元体的物质条件,是意元体形成的基础;但是脑与意元体是有一定区别的,神经组织是意元体的有形体现。意元体是人的本能体,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平衡而独立存在的本我存在。这与佛洛依德的本我是有本质区别的,也是与当代心理学主要区别。现代心理学的本体则是脑本身,当代心理学从结构出发则不可能找到认知的主体和人格的本质,而从整体出发则是中医药学的优势。有很多脑实体出现了损坏而可以正常思维的病例,这是当代心理学不能解释的。

4 整体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整体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界的整体心理学亦称“整体主义心理学”。与元素心理学、原子主义心理学相对,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观点和理论取向,而非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基本观点:(1)坚持整体观,反对元素主义;(2)主张整体先于和大于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表现其实质和作用;(3)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非单纯决定于个别刺激物(元素)的性质及其相加的总和。凡是以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为哲学基础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取向,基本上都属于整体主义心理学的范畴。从德国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开始,斯特恩(stern,w.)、斯普兰格(Spranger,E.)等人的人格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机体论心理学,一直到美国人格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非常强调研究整体的人(全人)和人的整体(人格),采用现象学方法、整体分析方法和个案研究。整体性原则是心理学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整体心理学建立在东方传统整体思想的基础上,整体的概念与现代心理学界的整体心理学定义的不是一回事。中医药学的整体概念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气”的体现;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在功能上是相互作用而统一的。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心理学是基于本体、人与社会、人与观察对象的统一,研究的对象不但包含了心理本体的整体性,而且也包含了所观察现象的整体性,人的意识的社会性,这是当代心理学所不能相比的。

5 整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整体心理学是基于功能整体――意元体和参照系的统一的;对于人来说,有同样的功能基因,而差别的只是调控基因的基因序列,因此功能基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功能整体也同样差别很细微,因此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整体心理学不是将功能本体简单定义为人格的组成,而是定义为人格幕后的真正操纵者;而真正有差别的是后天所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整体心理学则定义为参照系,由于个人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所形成的参照系也是千差万别的。

人格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性、社会性、整体性以及个体特异性,而人格心理学没有完全注意到。整体心理学研究的是在社会整体中人的参照系的形成,人的本我与参照系之间的矛盾统一以及人的社会本质。人的发育成长伴随着的是参照系形成的过程,从空白到逐渐形成,直到一个独立的人的形成。参照系是调控和定向意元体的功能形式,也决定了一个人喜怒哀乐思的形式,这些形式形成了精气神平衡模式,也就是人体的应激模式,因此又决定了个人的健康。中医心理学的阴阳人格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6 整体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的主体是功能本体,而不是神经结构。人脑的主要功能在于接受、处理和储存信息,信息的储存单位只能是基因序列,不可能在蛋白或者其他大分子,更不可能是唯心主义的空间。脑功能基因组之间处在相互调控中,相互联系的手段就很有可能是短分子的基因序列,相互传递也只能是文化信息基因序列。传递的过程也有基因组之间传递的内容决定。至于神经元细胞之间传递的文化信息如何排列,这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大量研究。这也是中医药学的理论优势。

华东师大林龙年和美国波士顿大学钱卓两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大脑记忆的编码单元与大脑密码的解读方法。数字化的编码形式使科学家们能对不同个体乃至不同种群动物的大脑活动进行直接比较和分析。但是他们没有深入脑基因组研究。最近科学家发现RNA与记忆相关,但是RNA与DNA、突触信息传递的关系却没有揭示。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是人类解译大脑密码的捷径。

篇2

禅学,是佛教禅定之学的通称,包括禅宗之学在内。禅定在佛教修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小乘“戒、定、慧”三学实际上是以禅定为中心,禅定贯彻三学中最重要的定、慧二学,大乘六度中禅那、般若二度,禅宗“见性成佛”与密乘“即身成佛”之道也无不是统摄于禅。佛教认为,通过“禅”的修习,可以“探究身心世界之奥秘,认识自己,开发本性潜能,激发出般若智慧,解脱以生死为中心的一切系缚,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常乐我净的彼岸,从而净化人心,庄严国土”。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广义而言是指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改造能力。

探讨佛教禅学和心理健康之关系,首先要区分两个问题:第一,佛教禅学对心理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其发生机制又是如何;第二,能否把佛教禅学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作为预防、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禅定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佛教一向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被视为佛法心要的高度概括。在佛教看来,我们内在身心乃至外在山河大地,无非都是因为心所造的业力所成。大乘经总结为“万法唯心”,宣称世间三界五道、出世间的声闻、独觉皆是由心而生。然而,包括人类在内的三界,一切众生的心都被无明所覆,产生贪、痴诸种烦恼,而有生老病死等无尽的苦果。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佛教提出了“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的心理发展路线,而达到解脱的终极目标。禅定正是佛教知心、宰心、净心的具体实践。如大乘《解深密经》卷三说:“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婆舍那(止观)所得之果。”通过禅定的修习,人可以如实了知心的体性、本质、各种功能,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灵,将之净化,最终达到常乐我净的解脱境界。

为什么禅定能有如此大的力量来改变心灵呢?按佛教的解释,这种力量是我们的心本来具有的,禅定只是用来激发这种力量的工具。这种力量,佛教解释为“般若”,即出世间的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其中最重要的修慧,就是通过禅定的修习而证到的如实智、自然智。只有激发出出世间的般若智慧,才能真正证得“心”的本性,进而自净其心。小乘三学、大乘六度,乃至禅宗定慧一体之禅,无不是围绕这点展开的。

禅法在心理健康中的运用

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对自己心理探索的渴求,此时人们突然发现,早在人类古老的过去,东方就流传着心灵锻炼和探究的特殊方法。东方的瑜伽、气功、禅等散发出神秘诱人的气息,吸引着空虚繁忙的现代人。于是,一些学者试图把佛教禅法应用于心理保健中,从东方古老的智慧中寻求现代人心灵保健的良药。

佛教的禅法有其严整次第的体系,在修习禅定之前还应具备种种条件,并不是人人均可修习。《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说,修习止观(禅定)的人,要先具备五种条件:即持戒清净、衣食俱足、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可以理解为具备身心的健康、一定的物质基础、安静的修习环境、充足的修习时间、真正懂得禅法的老师指导这五个条件。在当今时代,其中很多条件都不易满足。现代社会的紧张繁忙,使人们难得拥有安静的心理环境和充足的时间。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状态也不容乐观,环境污染、人炸、不良的生活嗜好,造成种种身心疾病的泛滥。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禅定的修习,如何能指导别人修习呢?从这些条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佛教禅定的修习以最终觉悟人生为目标,因此它的起点就很高、很严格。而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治疗心理疾病、维护心理的健康、提高现代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二者的目标虽然都是提升心理层次,都是向内的探究,但毕竟仍是有质的差异。从现代心理保健角度看,心理的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理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在佛教看来,这些正是修习禅法的基本条件,而且仅仅是高楼大厦的基础而已。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心理教学;心理干预

1引言

社会不断进步,伴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现阶段高职院校多以培养学生专业化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应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心理层面上完善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心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和引导之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使学生更加直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明确的规划和认识。

2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心理情况因情况的不同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高职学生存在厌学以及情绪不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未来的认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对现阶段的学生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

2.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性人才,在人才的培养和指导上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而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教育也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指导更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行,给学生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趋势,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现阶段的高职心理学教学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行明确,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学习,在明确了学习的动机之后,为学生指明未来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未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指导中,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对学生的性格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多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励学生进行更好地教学,在心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基于这种明确的教学目的,采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更加直观地为学生展示所学的内容,在多个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行深入的教学和指导。

2.2重视师生之间交流,完善课堂整体设计

在高职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心理教学指导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规划也比较模糊不清,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有效性。在进行心理指导之前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和沟通了解现阶段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在根源出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的指导。网络环境也给这种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心理咨询的平台,学生可以登录这样的平台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互动,对现阶段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进行释放,而老师也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未来进行心理指导的时候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进行心理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网络环境可以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具有多元化,同时也更加便利。

2.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

心理学教学和指导是针对现阶段学生心理层面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品质,拥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力。而在进行心理指导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这对完善教学机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心理学层面上,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评价机制对教学中出现的不足进行反馈,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提出自己所感兴趣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心理学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和心理指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心理的指导也变得更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干预,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3结语

网络环境下给心理学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进行的心理教育和干预也会更加有效。有效利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莉.高职学生挫折心理的形成及调适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0,(10).

[2]李磊.高职学生就业倦怠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4,(18).

[3]韩瑞.高职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危害及消除[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篇4

关键词:时间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津巴多

时间是切实存在的,人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在计数着时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人类从婴儿到成年,逐渐发展、构建起完整的心理品质。时间又是抽象的,它不能触摸也无法控制,我们时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时而觉得很慢,但时间却是不为我们意志而改变的,它是历史的车轮,固执地向前,不快不慢也不曾停止片刻。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认识时间,形成自己独有的时间观,时间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那么,人类对的时间的认识是何时建立起来的,时间又是如何影响人类发展的,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和过程,来简要阐述这一问题。

1 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

津巴多是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的时间心理学理论在时间心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贡献。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上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时间观,积极的时间观和消极的时间观,依此作者创建了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ZTPI),运用此量表可以测出被试在六个维度的得分,以此判断被试的时间观念。

书中引用众所周知的童话故事,开启了人们对时间的思考,例如丑小鸭的故事,小时候丑陋的外表却经过时间不经意的操纵变成了美丽的天鹅;灰姑娘的故事里,她由魔法变来的漂亮礼服和马车却在午夜变回乌有。我们曾经只注意了故事的戏剧性,却忽略了时间的造化。

我们看似无限珍惜却又总是忽视的时间,在形成我们特有的时间观后,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1.1 过去时间观

在对过去的阐述中,津巴多指出,过去发生的事在我们的记忆中并不是被完整记录下来的,它会因为我们的思想、态度而在记忆中发生变形,因此他说“你对已发生的时间的态度比事件本身对你的影响大。”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着积极和消极的事件,因此,大多数人对过去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态度。

具有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会带着过往痛苦的眼光去看当下的生活、看未来的生命,于是天空都被抹上一片灰色。这类人的行为特征会更多焦虑、更易发脾气、抑郁,更少锻炼,缺乏自控力、自觉性、自信心、缺少幸福感。他们对过去的态度总是倾向于痛苦的重现,对过去失败的遗憾和抱怨。而具有积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在行为特征方面则表现出更健康、更成功的行为方式。他们对过去的态度是美好的,怀念的,觉得过去的经历大部分是快乐的,回忆过去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心怀感念。

因此津巴多指出,要培养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过去发生的事,去过就像一盏引导我们前行的灯,为我们积累经验。用乐观的精神去重建对过去的认识,可以放飞自己去追逐现在与未来的美好。同时,不要沉溺于过去,要带着积极的态度去结交新朋友、尝试新事物。

1.2 现在时间观

现在时间观导向分三种,现在享乐主义者、现在宿命主义者和现在整体论者。

现在享乐主义者喜欢所有令其愉快的事,而逃避所有痛苦的事。而且他们是主动寻求享乐,追寻新鲜刺激的事物。这种人充满创造力但经常从事危险性的活动,如吸毒赌博等。他们的行为特征是较少考虑未来后果,较少自控,较多精力、创新、愉悦。

现在宿命主义者一般认为命不由己,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现实的命运。他们较少开放、较少考虑未来,较少愉悦。

整体论者完全地关注于现在,既不是过去的努力,也不是未来的手段,现在既是你的意义。

津巴多指出,现在时间导向也是好坏参半的,享受现在对于提高对生活的积极感受是有帮助的,但过分沉溺于现在也会让你迷失而错过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1.3 未来时间观

在未来时间观测试量表得分高的人是未来时间导向者,这类人通常来自稳定的家庭和社会,受过教育,有工作。未来导向的人生活得更健康,他们会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努力健身,吃健康食品,定期体检,及时缓解压力。他们更倾向于制定计划,规划未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认真工作,守时进取,认为成功是一步步努力实现的。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挫折后重拾信心,不放弃希望。

但过分专注于未来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过于执着于追求未来的成功会给个体造成很大压力,比如对浪费时间产生罪恶感,每天总是行色匆匆,追求高效率,变得焦虑、易怒。同时,有些人会愿意放弃娱乐时间、和家人朋友欢聚的机会,有时甚至牺牲家庭、朋友、个人爱好而一味追求事业的成功。

1.4 超未来时间观

除了上述三种普遍的时间观外,还有一种超未来时间观。对于这类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脱离现世的后世。很多理论分析这与宗教有关,津巴多也认为这与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有关,但更复杂。超未来时间观者大多具有淡薄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和消极的未来时间观。

综上所述,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为我们展开了不同时间观念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各类时间导向者的行为特征。他以此帮助我们分析自己的时间观,并通过调整使之更利于我们的心理发展。

2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

很多心理学家都对人类认知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观点,如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世界各国心理学发展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结构或图式是其理论的核心,他依据认知图式不断建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前运算阶段,儿童就开始了用符号表征外部世界,从而开启了对自我之外的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记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逐渐形成积累,有些记忆稍纵即逝,有些长时记忆也将伴随一生。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出现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越来越多的去思考,为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道德准则,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打基础,积累经验阅历。

还有很多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华生、班杜拉的行为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等等。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儿童的发展是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所共同影响的。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儿童将外界事物逐渐内化成自身的思维,儿童不是简单的把事物原封不动地刻入自己的世界,而是通过构建的方式,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形成独特的认知。外部世界影响着儿童,儿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着对世界的认识。

3 利用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理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3.1 时间点

从儿童有简单的思维开始,儿童就已经在构建世界了,因此我认为对儿童进行时间观教育是要贯穿于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

3.2 构建时间观的顺序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类自始至终都在平衡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当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占据首要位置的时候,会趋于形成享乐主义,对于儿童而言,世界才刚刚开始展现它的广阔,过去是短暂的经历,很快会被眼前的事物代替,而未来是遥远的、模糊的,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因此,我认为,先要给儿童树立正确的现在时间观,然后是过去时间观,最后是未来时间观。

3.3 如何建立正确的时间观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首先,建立正确的现在时间观。外部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丰富多彩充满无限新奇的,也是危险的,儿童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会因为恐惧挫折而停止不前。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现在时间观,让他们充分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积极勇敢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给与系统性的引导,使兴趣爱好得到积极的发展,成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手段,但又避免了丧志,由于过分沉迷于某一事物中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要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对于世界是开放的,包容的,面对困难时有勇气采取积极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轻言放弃。

第二,建立积极的过去时间观。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童年时期的记忆会影响儿童的一生,成年后的很多心理问题追其原因都来自儿童期的心理创伤。因此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过去时间就至关重要。

要给儿童创造和谐的稳定的民主的环境,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内探索世界,当儿童遇到挫折时,要给与他们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从困难中找到方法走出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失败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儿童建立开阔的心怀,乐观的精神,更友好的人际姿态。

第三,建立良好的未来时间观。帮助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制定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计划,目标可以是由多个短期目标组成的长远目标,计划也可以是大框架不变小细节可调整。这样既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同时又不增加过大的压力。

总之,过去、现在、未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互相制约形成三角形,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要帮助其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互相促进,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伴随儿童成长乃至影响一生。

参考文献

篇5

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是生存之道;也一样盛行于中国家庭,所以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但心理学,也许可以将中国的家务事解析清楚。

讲讲中国家庭那些常见的严重浆糊逻辑吧。现在明白,它们多源自婴儿期的心理:你我不分(即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整个世界都浑然一体,且婴儿“我”是绝对的世界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符合我想法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敌意的。

第一条浆糊逻辑: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设想家中有ABCDE五个人,而你是A,依照这一逻辑,你就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并且,你深切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变BCDE。

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处理AB、AC、AD、AE的关系,至于BCDE间的关系,除非很特殊,否则你不干预;浆糊逻辑则是,BCDE如何相处是我的事,而我和谁相处,也是每个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们都要知道,都该为我说话。

第二条浆糊逻辑,是中国家庭总是一锅粥搅不清的关系,且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并且,那个最想管事的人,他常常正是家庭各种冲突的根源,因他搅到了每个关系中,因而制造了大量问题。守住界限这一点很重要,也特别想说,别拿你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过度干涉别人,特别是别人间的关系。

第三条浆糊逻辑:我和你之间是透明的。即,你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是怎么回事;我不用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这是婴儿对完美母爱的渴求,成年人若持有这一逻辑,会很可怕,会造成无数误会。并且,这一逻辑总伴随着偏执,即,你怎么会不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呢?!你就是这么回事,我当然知道!

在中国家庭,界限之所以难建立,是因为对于普遍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来说,界限和清晰,意味着亲密感的完全消失,有来访者说,界限就等于死,她的意思是,确立界限,就意味着被抛弃。对于更多人来说,不能建立界限,是因为我们整个文化没有界限意识。

第四条浆糊逻辑:你们:你;我们:我。即,你家(族)中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烦;你让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烦。反之亦然。譬如,你和婆婆起冲突,你找老公麻烦;你和老公起冲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烦;你和小姑不顺,你找老公麻烦。

就此澄清一下。当然,婆媳关系的关键是那个男人,他若能来调节,那是最容易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个人有了问题,你都要让这个男人去解决。并且,常常是,男人恰恰因各种心理原因,他总是最容易退缩的那个人。这个时候,作为妻子,你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很重要,而不是只要一起冲突就找老公,并且将他们家族给你的所有不快,都转给这个男人。

第五条浆糊逻辑:所有事都黏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当下。无数人发现,伴侣(特别是女性)记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坏他们永远记得。并且,他们将这些坏揉成一个整体,带着这个整体去看当下。结果是,现在这一刻你做得再好,也永远是沧海一粟。

通常这个痛苦整体都指向一种感觉:你对不起我!

这种心理常见于女性身上,可能是,第一,中国女性的心理创伤普遍重于男性;第二,我们的文化强调,男人要为女人负责,特别是儿子为母亲负责。因这种心理,太多中国女性的一生,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她人很好,就是恨老公。必须承认,已经总结的这五条浆糊逻辑,多见于女性,特别是女性恰好是大家长时,那会对整个家庭造成很大的冲击。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教育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

一、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厌学心理

学生在进行高职院校选择、专业选择的时候,由于其心智发展、年龄、阅历等因素,其择校与选择专业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往往听从他人的建议或者是“头脑一热”,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实际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这个学校,或后悔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相对比义务教育,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更重视,对学习态度的要求并不严格,这让已经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更不会去学习,从而加重其厌学心理。

(二)情绪不稳定

高职阶段的学生,年龄趋于年轻化,这类学生其正处于躁动的青春期,初入高职院校,往往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舞台的中心,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情绪波动较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冲动、易怒的心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加上对新生活的不适应,而显得孤僻。

(三)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群体也存在着很多自卑心理。高职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社会以及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容易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一些偏见,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产生“我不如人”的思维,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积极性。自卑心理的危害很严重,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终身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的目标是指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层次目标和阶段目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具体有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排除心理障碍,尽快完成心理康复;第二层次,在学生未出现心理问题之前,有计划地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之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方法,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者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第三层次,着重于优化学生内在心理机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高职院校要基于这个总目标开展高职心理教学以及心理干预,以解决学生的情绪、心理问题,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的现状

(一)观念误区

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归纳到人才培养的指标中去,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培训咨询也类似摆设。

(二)师资力量单薄

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重要性这一方面的意识都很薄弱,更不用说再配备基础性的硬件设施或聘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由于编制限制,除了少数心理健康课教师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很多心理健康课程都是由兼职教师担任,而这些兼职教师还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块儿就明显精力不足。其次,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心理课程往往变成了单纯的聊天或者单纯的传授知识,因此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也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失去了课程本身存在的意义。最后,由于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再遇到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教师往往难以对症下药,无法进行恰当的疏导,反而会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化。

四、网络环境下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的措施

(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才需求出现了变化,不仅要求高技能,还需要具备健全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皆有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以及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在心理指导与心理干预中,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进步。首先,要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让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利用多媒体教学、希沃白板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育的互动性,提升教学的质量。其次,利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比如将翻转课堂结合合作教学手段等纳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后,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等教学资源,对本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心理教师要对学生在不同期间的角色进行分析研究,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将会对他们的在校学习、校外实习及未来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中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传统的教学集中在课堂,然而心理教学与其他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区别,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老师,向老师倾诉或提问,面对不熟悉的教师、多人的环境,很多学生不愿意吐露心声,也不愿意暴露自身的问题,这使得大部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心理教育以及面对面交谈的心理干预流于形式。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下,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趋向于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信息终端的那个“他”,这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放松,从而卸下防备,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想。所以,高职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搭建网络技术信息交流平台,以匿名交流、私密交流等让学生敞开心怀,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信息交流平台还能缓解高职院校心理专业教师缺少而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平台,学生登录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三)确立网络平台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实现师生友好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部分,不可忽视。我们也知道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学生的部分问题就是由于和教师的沟通不通顺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多元、及时的交流机制,建立网络评价机制是提高师生有效交流的途径。教师可在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可通过平台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不仅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疑惑。同时,老师也能更好的给予学生心理指导,加强学生的社会性。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师的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资源数量不足、专业技能不扎实、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加强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势在必行。教师需要通过定期参加学习,了解到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及技能,只有提高心理专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增强教学效果、服务学生。因此,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在网络背景的发展下,可以利用实时会议等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篇7

一、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理论基础之一;而英语教学则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主要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联想心理学

它主张学外语先听后说,不主张先见文字;不经本族语的翻译;不主张系统地学习语法。

1. 联想是记忆的基础。

2. 动觉记忆是联想心理学在外语记忆中的体现。记忆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耳听、口念、眼看、手写、心想,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比单一的视觉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所以,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辅之以直观手段,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言语动觉器官都充分动员起来,一起开动运用,有利于记忆。

3. 用联想加强记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

(三)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的习得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来掌握语言结构;学习句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学习语言要有意识地学。它主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中操练外语,那种无意义的模仿记忆、不理解而过多的死记硬背都是不可取的。在处理听说读写关系方面,反对听说领先,主张口语和书面语同时并进,一开始就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但要恰到好处,不可滥用,讲解语法时,可用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二、心理学原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外语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提高。为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像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2. 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教学目的应兼顾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在目的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外在目的。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彩浓厚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觉兴趣表现为求知欲;潜在兴趣表现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加强信心,产生学习动机,并培养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3. 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由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决定的。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①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②课堂教学注意直观性和游戏性。③多用启发式,多提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④师生关系要平等、互爱,团结合作,互相促进。总之,教师要教书育人,教学中做到动之以情,寓教于情,教与学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篇8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家就开始专注于研究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桑代克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对教育学与心理学进行了最为深入的研究。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学》就是第一本讲解教育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著作,我国也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桑代克在他的书中分别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心理学教育的观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后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与之大致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教育心理学的开山之作。现如今,教育心理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它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课题方面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它已经将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学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将原本理论化的观点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进行检验。这种实践行为也促进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教育心理学独立性发展

在20世纪前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心理学体系脱离而出,但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学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并没有持续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自觉扩展教育心理学内容,并尽可能地脱离课堂式、说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学走进社会,从而实现了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这两大心理学的最广泛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该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不断涉及新的领域,提高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它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结合后的一种服务于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研究课题的变化上看出其研究重点的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方向性的改变。其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维特罗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解,他将教育心理学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实践教学,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推广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传播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试验对象,这种复杂的关系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后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开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教育对象的学习方法方面进行转变。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学改革为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很多学生理论丰富,但实践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心理医学领域独立工作。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独立性。因此,传统心理学的纯理论研究方式向实践教学研究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转变必将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学启发与影响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理论教学到互动式实践教学,还是从单纯的心理学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统一,都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受这种启发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国教育界为例,加德纳就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过批评,他认为教育要结合文化,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直接影响到智力的发展,早期美国对外界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和政策,导致美国民众无法了解中国,更不用说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在心理学界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之后美国逐渐放开了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的限制,将中国文化作为美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也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包容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是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政府决策进行影响和启发。

5.总结

篇9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之下,文学也逐渐走向边缘化。在消费的刺激下,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文学也被异化泛滥成了迎合人们欲望的消费品,使文学原有的高尚地位不复存在。

古往今来,众多的心理学流派对文学价值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为文学价值的发现与确定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主要的有三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首先,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贡献是他发现了个人心理中的“潜意识”层面。弗洛伊德认为支配一个人的行为的是一种潜在的、盲目的、混乱的本能冲动。在这些方法中,审美活动与文学艺术的加入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荣格对文学的贡献是他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荣格关注的是对于“人类集体智慧”的开凿与揭示。荣格认为文学艺术是种族乃至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的象征与呈现。他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蕴藏着神秘的内涵,是“原始情境的发生”,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和无可替代的启迪作用:“艺术的社会意义正在于此:它不停地致力于陶冶时代的灵魂,凭借魔力召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艺术家得不到满足的渴望,一直追溯到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这些原始意象最好地补偿了我们今天的片面与匮乏……”[1]

最后,马斯洛则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同伴们要做的是:在西方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商业社会,物质社会中,寻回失落已久的心灵美德,寻回人的天真、质朴、正直、善良,寻回人的自尊、自信、理想、信仰,寻回人的爱的能力,审美能力,寻回人的创造精神,献身精神,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2]。

“基本需要理论研究”与“高峰体验”。《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小说的女主人公汉娜形象的分析可以对马斯洛的这两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对文学价值的发现做一个解释。本文就以汉娜心灵的衍化过程为中心,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汉娜这个艺术形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价值、挽回做人的尊严,实现自己的灵魂救赎,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性回归。

81 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动态的影像世界阐释了对纳粹发动惨无人道战争的质询、汉娜和米夏之间一段忘年之恋,更着重塑造了汉娜这一进行灵魂自我救赎的道德自觉者的形象。在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中,超越型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指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更丰富超越体验的人。他们更重视高峰体验的意义,更关心人类的命运,更尊敬他人,能更平等地对待人,更重视精神生活。

马斯洛曾由衷地写道:“音乐,在我内心深处是毫不犹豫地被接受的,因为对我来说,它是最高的艺术,是我生存的缘由之一。它甚至同爱,这一生命中最重要的目的相提并论――在音乐中,我找到了最基本的根基――音乐充满了我的生活,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重要的一份礼物。”[3]《朗读者》中“朗读”于汉娜而言也同样具备如此巨大的魔力和动力,使她能超越生命中一些最基本的需求矢志不渝的追寻“朗读”这一终极目标。

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之下,文学“边缘化”现象愈发明显,文学被异化泛滥成了迎合人们欲望的消费品,文学原有的高尚地位不复存在,‘文学性’已经在整体性的娱乐化中被消解或转化了。心理学的介入是文学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为文学存在的必要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以上的分析就是心理学的介入对与文学的影响,更是心理学的介入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对于重建人和社会新形象的贡献。文艺心理学,让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寻回失落已久的心灵美德,寻回人的信仰,爱人的能力,寻回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注释:

[1]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 技校学生 赏识鼓励 快乐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的进步,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技能人才培养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加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技工荒”,具备中、高级职业技能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关注。因此,将在义务教育阶段饱受自卑与沮丧情绪困扰的技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急需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技工教育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笔者认为,应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采用赏识和鼓励式教育方式,校正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促进技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一、积极心理学的引入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倡导人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提倡主观幸福观,致力于研究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使人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

所以,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强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提倡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特征

作为技工教育的对象,技校学生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往往不自信,对学习无兴趣,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有:

1.自卑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他们通常是在老师的批评声和家长的责骂声中成长起来的,总觉得自己基础差,不讨人喜欢。对学习、对成绩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对批评反倒习以为常。

2.厌学

技校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厌学的课堂表现就是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做或抄作业。对自己定位较低,到技校上学不是为了求学,只是来找些玩伴,混张文凭。

3.行为规范差

技校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差,行为习惯不好,自由散慢,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迟到、早退、违纪时有发生。对老师的批评,要么听之任之、不以为然,要么心理逆反,与老师对着干。对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善于处理,往往喜欢在小事情上争强好胜。

三、传统教育方法的缺陷

对待这样一些厌学且行为规范差的技校学生,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采取更为严格的高压手段:严肃的课堂、严格的考核、严酷的面孔,动不动就批评、惩罚、处分,甚至除名了事,以维护师道尊严,结果适得其反。过多的批评使那些学生更加自卑,对落后状态习以为常;过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导致大批学生不及格,更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心理上的消极,使得他们的行为习惯更为散慢。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与我们期望达到的培养目标更为遥远。

四、把积极心理学引入技校教育

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它所强调的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拓展和有意识地培养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品质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过多地约束、控制。

因此,针对技校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状态,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技工学校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和改变技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化消极为积极。

1.用主观幸福观让学生快乐起来

要让学生从过去的失败、沮丧中走出来,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客观地对待过去,学会忘记过去的失败经历和不愉快,或者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读。如对于父母的训斥、老师的批评,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视为爱的表现,是一种希望自己长大、期望自己成才的爱,这种亲情与表扬和鼓励一样值得珍惜。通过诸如此类对过去的满意的回忆,让学生逐渐地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从而获得快乐。其次要让他们幸福地感受现在,教会学生用积极、善端和美德来感知现实世界,多注重老师的苦口婆心,多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多感受学习上小小进步的美好和工作中点滴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的学生永远与快乐相伴。

2.用赏识和鼓励让学生自信起来

技校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地鼓励其点滴进步。多表扬、多鼓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从而提升其自信心,获得努力学习的动力。

3.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为未来奋斗

引导学生从“我没有一个好的未来”这样的悲观情绪中走出来,代之以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他们对未来有了乐观的憧憬、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对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热爱时,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渐培养起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效地消除自卑、沮丧、厌学和消极,从而走向幸福的彼岸。笔者所在学校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性情古怪、内心自闭,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他,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出言不逊,甚至殴打本班的女同学,学习、纪律都很差,大家普遍不喜欢他。但是,班主任没有放弃他,而是努力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班主任发现他虽不喜欢上课却很爱看书,尤其是一些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班主任就称赞他,并特意在课后与他交流读书心得。此外,班主任还发现他对母亲很孝顺,想早点工作为妈妈减轻负担,班主任就经常表扬他;他经常上课迟到,但有一次按时到校早自习,班主任就对他说:“今天来得挺早嘛,不错不错,有进步。”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他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进步了,上课准时了,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了,任课老师也不再批评他“捣蛋”了,他本人也变得开朗快乐了。

实践证明,赏识和鼓励的确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催人奋起、助人成功。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印证了这一点。鉴于技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当有效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并把其溶入到学校教学、德育教育、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师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变得阳光、自信起来,让他们在激励中奋发努力,在快乐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第23卷总第87期.

[2]阳志平.积极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11

关键词:哲学主义;文化主义;文化时代;心理学时代;反思

1从哲学主义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展评述

1.1哲学主义心理学时代。心理学研究在哲学主义历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漫长,而且也是人类对心理问题研究的最原始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哲学心理学主要是指在研究人类的性格、精神以及人格等内容时,哲学家和思想家做出的思辨性猜测或者反思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松散的知识模式。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哲学家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哲学方面的探索,而系统的心理学语言并没有形成,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心理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认识成果,很多都是通过哲学典故或者习俗来渗透心理学知识。当人类将心理学更多的发展成为对心灵本质的理性思考时,心理学才渐渐的开始独立,心理学也有最初情感化的时代过渡到了后来的理性时代。人的灵魂和内心都具有变动性和不可捉摸性,所以在哲学心理学中必须要使用的手段便是猜测、观察和推断等方法,但也正是这种缺乏科学力度支撑的形式,让当时的人们对哲学心理学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1.2科学主义心理学时代。哲学心理学后来随着不断发展,融合了生物学、生理学等多种科学知识,也逐步进入到了科学时代。显而易见,科学心理学主要强调在研究人类心理的过程中突出客观性和准确性等内容,这种研究形式对于改变哲学心理学阶段通过思辨进行思考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时代使得人们在研究心理学本真个性时借鉴了很多科学活动的若干技术特征,这就使得当时相关专业人员对于心理学活动的认识变得更加狭隘和肤浅,并且在人类的主体需求上,科学心理学也无法进行满足,破坏了心理学真正的精神。1.3人文主义心理学时代。为了对科学心理学时代进行思考和批判,便诞生了人文主义心理学。顾名思义,这个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将人作为研究的主体,企图能够通过对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能够对人进行整体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出了很多人类心理活动的新领域,比如人们的潜能、动机等,但是这种研究从本质上来讲关注的还是人自身的本能特征,即生物潜能的变异与进化,而对于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并没有做出很好的研究,所以对于人与社会之间的连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割裂。1.4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相对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时代而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融入了“文化”这一个新兴知识体系,并且能够通过文化研究人们最实际的心理状态,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取向。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将研究活动和文化进行真正的融合,文化只是一种标签,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并且受到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心理、心理学和文化之间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的关系。虽然心理学时代经历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但是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每个阶段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互相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2心理学文化时代构想

文化主义心理学时代需要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把握人类和文化以及历史之间的本质关系。心理学文化时代具有几点特征:第一,文化心理观确立。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之所以将“文化”放到一个提前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心理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理解,能够总结出心理学中多个元素所具有的不同文化特征。尽管在科学主义心理学阶段,通过科学的手段能够让心理学在科学和学术上获得一定的认可和荣誉,但是同样也使得人们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所谓的心理学,既包括个人心理价值观上的诉求,也包括全人类价值观的探索。所以确立文化心理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科学心理学的实证观精神。第二,重新认识常识性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当心理学在心理观上发生转变后,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就越来越宽泛,尤其是在科学心理学时代忽视的常识心理学被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这不但能够说明心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隐喻着科学心理学家在其科学研究中渗透着日常性。第三,心理学者追求的生存方式。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摆脱自然精神的束缚,最终进入到一个丰富、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其实在这个层面上,心理学者已经从不证自明性进入到了一个在现实境遇中通过文化个性来研究客体的对话。这项工作对于人类的心理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学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社会责任感来进行不断的自我鞭策和自我推动的。第四,心理学隐喻回归。所谓的隐喻回归主要是代表着心理学研究思维方向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并且人文精神从理性和逻辑的演绎过程中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篇12

或许正是对于文学的这一份热爱使得我不愿意在中国的学院里面学习它,我不想毁掉自己的一个梦。我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很偏激。我选择心理学是因为我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还不够细致,而且很多经典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都被应用到文学作品之中,意识流作为一个文学大宗本身就是在追求心理描写的细致,所以我试图换一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文学梦。

除了对于文学的爱好之外,我选择心理学肯定也是受到心理学的神秘性吸引的,觉得这个专业肯定特别有意思,也觉得那些通过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看透一个人的内心的大师真是很酷很牛气,也很羡慕那些很快就能判断出来一个人的心理疾病而且让其得到治疗的心理咨询师神乎其神。

但是到了大学学习了心理学,我才发现其实这个专业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玩”,甚至会有些枯燥。因为我是一个文科生,学了心理学之后还要整天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心理学被列为理科专业,我们虽然是文科生考进来的,但是毕业时获得的将是理学学士学位。好在实验还算简单,操作起来并不难,多数是重复前人设计的实验,验证他们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或是一些心理现象的存在。

这些理论学起来或许显得有些枯燥无味,但是它们是很多心理学派,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它们的治疗方案和研究方向都是建立在这些理论之上的。

心理学的课程很多,我们学校开设的有:普通心理学,讲述各种基本的心理学现象;发展心理学,最初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衰老各个阶段的生理机能和心理体验;心理学与生活,我们用的是一本外国教材,里面也讲述了好多的心理现象,很亲切,很贴近生活,让人像看小说一样;心理学史,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心理学的各大流派的争夺……另外还有心理统计学、心理测理学、实验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等。

比较搞笑的是,教我们心理学史的老师是个很艺术的男老师。他很害羞,每次上课都会低着头,然后走路的时候会一直在笑,让人总觉得他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个人很推崇弗洛伊德老先生的精神分析流派,而我个人更喜欢弗洛伊德的徒弟荣格。弗洛伊德,强调人的本能和性,按照人的性需求的不同把儿童按照年龄分成了口唇期,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而荣格并不赞同他的恩师的泛性论,注重人的情感和社会功能。

我的专业方向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所以也把这方面的课程做一个特别的说明:首先要学习心理诊断,通过对来访者的言行举止和言语交谈来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判断;然后要学习心理咨询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延伸出来的,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爱好专攻某一种;接下来要学习心理测量技术,主要是进行一些小的心理测验,从而辅助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判断。此外,我们学校还开设了临床心理学,因为师资原因,我们当时是在当地的一家心理医院上的课程。

篇13

艺术设计如果要考虑心理因素应该有两个方面:创作者与受众:相比之下艺术作品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创作者本身,而受众是否接受或者接受的程度如何要看观看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本身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被设计物所处的市场环境,而这种市场的形成却是由大众所决定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设计要考虑的是受众的心理。

设计产生的结果是消费,无论是何种设计,最终要面对消费群体,所以消费心理对于设计的效果尤为重要。这种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在广告设计之中。好的广告推动了一个企业或者品牌的重生与再造,而产品能得以最大的销售和提高知名度,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欲。弄清消费者为什么想要购买和想要买什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往往决定了一个广告的决策。广告是售卖一种商品,而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广告完成过程中的视觉元素,色彩的冷暖变化,以及构图、角度、动机都要考虑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受重面,从中抽取个例,编辑到整个消费群体,之后做一系列的市场调研。进行汇总而最终形成的。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个性特点也是在广告活动的影响因素之一。广告还有其人性化的一面,广告也有自己的情感,而情感的诉求点就是针对消费者这一群体的。弗洛伊德(消费行为除受意识到的动机影响外,还强调了潜在的动机的影响),荣格(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凯利(理性诉求)也对此进行过分析,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学对广告设计影响的决定性和深远性。

广告中的社会心理学体现为:

一、可信性

设想下列情境:门铃响了,你去开门,发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门口。他身穿俗艳的花格运动衣,领带松散,领口已磨损,裤子没熨,脸也没刮。他与你说话时,眼光总越过你的头顶向四周张望。他手里拿着一个顶上有缝的盒子。力图说服你给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慈善机构捐几元钱。尽管他实际说的话相当有道理。但他能让你拿出钱来的机会不会很大吧?让我们再回到几分钟之前:听到门铃响。你打开门。站在门口的是位中年人.他身穿一件朴素大方的外出服装,剪裁合身、熨烫平整。他的眼睛正直地看着你,自我介绍是花旗银行的副总裁并问你是否愿意给一个慈善机构(你从未听说过的)捐几元钱。他所说的话与第一个穿花哨格子运动衣的家伙说的完全一样,这回你是否更有可能捐出几元钱?

所以说。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而且当一个问题意见分歧又不能缺切断定时。更是如此。

二、增加可信性

显然,可信性是决定广告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使产品在别人看来是可信任的呢?方法之一是反自我利益而行之。假如一个人说服别人而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会失去什么),人们就会信任他,他也会因此而更有影响力。举个例子,大街上经常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吆喝:“跳楼大甩卖,赔本大奉送。本店因拆迁,所有东西都是一块、两块。你可以不买,但你不能不看,每一样都是一块、两块。”这种在广告专业人士看来很憋脚的广告语往往很有效,至少也会让人们走过来看一看热闹。

三、吸引力

篇14

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都是从哲学领域发展演变而来的,独立之后成为了新的学科,从本源角度来讲,两者同出一处,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早在古时,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已在其著作中融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思想,他所倡导的“德治教化”思想便是集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质,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首先从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人人身上都有可学之处的观点,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人都有长处,都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对待他人要谦虚恭敬才能促进自身的学识增长,体现一种集大家之所长,时刻保持学习状态的教育理念,更是在其中融入了儒学文化中的”谦”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德育”。除孔子外,我国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如古时的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大家的著作中,可见许多涉及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因此,从古时及可考究的资料来看,便可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渊源颇深。而国外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学者的经历及其著作可见其发展轨迹。国外文献资料中记载中,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是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逐步发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性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将其从哲学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与此同时,许多著名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如赫尔巴特、杜威,他们撰写的著作不但包含有哲学领域,同时也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学、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融合性与相通性,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与分化,教育学、心理学才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本质看两者的融合

这两门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包括现今的教育心理学,都是融合了两门学科衍生出的新学科。在《教育科学纲要》书中谈到了科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不与其他科学相混淆。

2)自成系统,不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与逻辑上的谬误。

3)有客观事实作为研究依据。

4)具备普遍性与永久性。教育学与心理学都具备了上述特征,作为都是研究人的学科,我国近些年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也较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即:使学科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讲求以实证来验证现象,而不是单纯以现象为科学定性,体现了一种学科发展与科研的严肃性。我国师范院校自1904年起,在《邹定学堂章程》的指导下,按要求讲授“教育学”,从这时起,教育学的教学便延续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中,也有着新的发展和进步,教学课程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育学与心理学本身就是包含了人性特点与哲学思想的学科,尽管已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所遵从的流派与观点不同,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具备高度的复杂性,任何一位心理学专家教授或是心理学研究人员都会潜意识里受到某种流派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与引导模式,从两门学科的塑造上,有利有弊。优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接触不同的思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相对的缺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时,不能死板地理解书本,对某种观点或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存在即为合理”,如果一个现象用这种方法或思想无法理解和解释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试一试,这也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无论学的再多,最终也要归于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师范院校的幼师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然而学习的目的不是只是理解书本内容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学生了解人性的本质,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幼师生涯,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么样与幼儿进行沟通,及展现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内涵,这都不是教学大纲可以规划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探索,然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三、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