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现状范文

汉语言文学现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16 16:55: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汉语言文学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本文阐述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其就业趋势,提出了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具体对策。要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人才;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关键词】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就业现状;对策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学科,为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高校人数不断扩招、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差异性等原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专业的对口性、就业的满意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所有学科中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出了汉语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计划不相符,同时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急需改进与优化。实践中,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往往只重视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已构建了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网路技术、法律、经济等学科的知识涉猎与掌握较少,缺乏对于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使得学生实践锻炼的时间与机会较少。部分院校为了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增设了商务礼仪、新闻学等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形成优势学科,不能突出其专业特色。

2、教育方法与理念具有滞后性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人才需求标准的多元化,在科学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观点与现象也呈现出了时代特色。但是在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多元化人才需求标准不相协调,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时代性。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引导,然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启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大学生对于新媒体充满了兴趣。注重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在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思考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预测

1、就业区域的变化

以前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为了众多毕业生向往美好生活,实现人生理想,追求梦想的重要选择地。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步伐逐渐加快,人才的大量聚集,虽然机会较多,但是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毕业生发展而言,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近几年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在经济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中西部的就业机会与发展机遇逐渐增多,同时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生活成本与压力都相对较小,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政策的重要支持,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中西部以及三线城市、乡镇企业等都会成为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选择地。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今后选择就业区域时,愿意到基层发展的人数将会有所增加。

2、企业和基层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公务员、事业单位是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职业选则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近年来公务员热的持续升温,公务员考试的竞争也日常的激烈,尤其是大城市的公考,可谓“万人同挤独木桥”,最终成功的人数比例还是相对较小。更多的毕业生还是会走向企业、走向基层就业。由于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等的优惠,对到基层、西部就业毕业生的奖励与支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与条件。将来也会有更多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走向企业、走向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3、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将供不应求

在社会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不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而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既掌握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又懂得经济、网络技术、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敏捷的思辨能力、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过硬的文字功底与写作能力等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其顺利实现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与基础。

四、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具体对策

1、优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科学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文学的实效性与服务育人功能的体现。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学科建设、大学生文化教育、应用型能力培养的诸多功能。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将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有机集合。高校是培养社会发展、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最终会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与理想而不懈奋斗。因此,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出时代特色,与社会企业所需求人才的标准与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其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其应用文写作功底,口语表达能力。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大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与结合。

2、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及文学审美经验。传统的培养模式大都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注重文学史知识及文学理论的传授,文学审美实践成为文学知识的演绎和附庸,忽略了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如果将文学知识的传授与当今流行的网络、影视、游戏、动漫等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3、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传统的培养模式写作课较少,即使有也多为基础写作,讲授写作的基础知识或专业写作,或以体裁为主进行分类讲授,但课时远远少于文学类其他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写作课的课时,开设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写作课程,如策划书写作、文案创作、公文写作、故事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脚本写作、影视评论、文学评论等,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就业需要。

五、结语

在高校不断扩招、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因此,探讨其就业现状,分析未来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提出提高其就业率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辩证地来看,优势即是包袱,所谓“优势”背后总隐藏着与之相应的巨大“困境”。困境之一:专业名称“老旧”,“大而无当”,就业指向“模糊”。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众化教育语境下,悠久传统虽然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了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经验,但同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困惑”:能否适应新的“水土”。仔细想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名称的“大而无当”和既有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实导致了其就业指向性的“模糊”。当价值准则指向实利和工具后,我们就必须直面学生的质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在何方?我们只能宽慰他们,就业面很广!然后,“引用”此专业毕业生在诸多领域已取得的不俗成就来论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途之光明,乍听起来让人信服,但实难获得他们内心的认同。就业面“宽”,造成了学生就业目标的模糊和就业指向的“游移”,学生入校前的“朦胧”逐渐转变成入校后的“困惑”。公务员、教师、研究生、记者、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目标越多,诱惑越多,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或获得,“可能性”越“丰富”致使他们的努力方向就越模糊,知识和能力的“图谱”很难清晰地建构和完善。困境之二:新教师难以引进,既有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就业需要,地方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对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许多与之适应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具备新闻传播和办公文秘的知识和能力开设了《新闻学》、《秘书学》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设了《办公自动化》类课程,为了改变学生“应用性文本生疏”现状开设了《应用写作》类课程,为了让学生懂得“待人接物”开设了《交际美学》、《礼仪交际》类课程……这一切调整势必意味着新闻类、文秘类、公共关系类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外引内培”几乎是所有地方性高校强化人才储备的“良方”,但这些学科高学历人才的“全国性”匮乏和地方性高校人才政策的普遍“高端化”,使得此类人才的“外引”工作举步维艰。学科惰性使教师难以舍弃原有专业背景,甚至不愿在新课程方面“分心分力”,使得此类人才的“内培”工作“进退维谷”。而且,积习难以颠覆,传统专业的教师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与新传媒时代的学生需求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文学类课程教师,按“生平—思想—艺术”的模式组织教学;[3]语言类课程教师,依然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更新观念,吸纳新知,岂能驾驭当下学子呢?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衍生出来的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多是在旧有专业课基础上增开新的若干方向课程。而这些新设课程,很少能为已有教师承担。废除因人设课,提倡因需设课,此理大家都懂,但谁愿意干这费心费力的活呢?困境之三:学生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和“应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强烈冲突。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应对的挑战。十多年的连续扩招,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学生本能地拥有了为就业而学习的功利心理。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近年的毕业生做过抽样问卷调查,“77.3%的同学反映有许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还有待开设,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化训练,单靠短时间实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还不足以应付岗位的特定要求。”[4]如果不虑及市场需求和学生功利心理,必然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市场的排斥,专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毕业生中做过一些调查,45.5%的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经过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后来的工作环境。[5]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理性和前瞻性,不能一味迁就当下的市场需要和学生心理,因为市场需要具有某种“应时”的特征,学生心理也未必是“真理”。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必须围绕着其“应该”具备的知识谱系和能力结构制定,追求人文素养的整体养成和“能说会写善思”能力的综合培养。重视就业导向和建构应备素质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我们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形势下的顺利转型。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对策及路径

大多数人都现实地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下对策应该是继承性保护和创新性改造相结合。[6]在积极呼吁倾斜政策之余,更需“自力更生”。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优势,直面本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中所处的困境,寻求自身转型的对策与路径。

对策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导向确定了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它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科理论的单纯关注,以培养高层次学科人才为其目标;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专业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式的以培养技工为目标的全程职业化训练。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培养层次,既要“上承”学科研究成果,又要“下接”职业技能训练,让毕业生具备相当的素质与修养以支撑其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第一,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来,它从来都是以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为其单一目标,包括语文教师、新闻工作者、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部门的文职人员,从事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即能胜任。但现代社会已经日益多元,职业分工重新整合和建构,单纯的语言文字功底已经不能胜任各工作岗位的全新要求。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究,重新定位。在保证其学好既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拥有“能说会写”的“核心能力”前提下,还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并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形成“基础保障”与“特长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1994年开始在既有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上尝试拓展了“应用中文”专业,后又把其凝练为文秘方向,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02年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流为师范方向、新闻文秘方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模块选择,让就业导向和学生选择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更具目标感和针对性。第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平面的“传统型”向立体的“应用型”转变。所谓平面的“传统型”人才,是指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人才,只与书本等平面媒介打交道,不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立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能熟练使用汉语,也能熟练使用现代传媒科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文学)日渐被基于IT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文化所分割或取代,传统的文职岗位变成了需要现代办公技术和综合能力的职位,更多的新文职岗位还需要学生拥有各种现代传媒技术。从近些年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看,这种语言文学、影视传媒、网络传播和现代文秘等方面知识能力兼具的创新型人才倍受欢迎。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落实强化实践环节,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来说,必须以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来做根基,现代技术媒介等技能之“花”才会愈开愈美丽,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果之花。

对策之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坚持以能力构建为基本指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改革。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7]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就必须正视本专业在当下所处的种种困境,研析就业市场的多重需要,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重新梳理和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保持专业的固有特色和既有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业需求的吻合。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从“强化应用”与“彰显特色”两方面着手。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随着各种新型就业岗位不断涌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仍是各种现代文职人员和各种媒体工作者的主体。依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应用类课程开发上加大力度,提升学生在多种电子设备方面的使用能力,以适应工作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当然,在追求应用性的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绝不能失却其固有特色。必须继续开设许多的“该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貌似“无用”,但在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方面堪当“大用”,拓展其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可以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板块构成,大致比例为4∶4∶2。公共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科类、经贸管理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技能类、师范教育类五类,旨在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基本建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各类课程,如:新闻采写、公共关系、公文写作、秘书实务、广告设计、信息处理等,每门课程课时不多,但指向明确,内容丰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侧重的选修。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就业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自适性,拥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之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尝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尤其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课堂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尝试,寻找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规律的成功教学模型。探究式、自学-辅导式、研讨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等各种均可,亦可融汇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型往往会激发学生把兴趣和精力聚焦于某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提升,养成乐于阅读、乐于思考、乐于操作的良好习惯。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建构起一批有效的教学模型。如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文学类课程中实施了“内外交叉—深度互动”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为了实现建构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宏观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作家作品审美鉴赏能力的微观目标,搭建了一个“一中心-三平台”的教学架构,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自我建构。作为架构“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问题设计”为核心,以“是什么——如何是”为脉络,按知识逻辑关系来结构教学内容(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密度大,连贯性好,节奏紧凑,其优势在于能够深度落实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不是纯形式的为互动而互动的问答。同时,可以搭建辅助教学的“三平台”:一是精品课程网站,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平台;二是教学博客、QQ群、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它们无障碍互动的特性,使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的课外深度互动的重要媒介;三是学习性活动,举办“读书俱乐部”、话剧节、影视改编与制作、专业考察等课外活动,深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课程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这个教学模型实施后收效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能够做到课前预读和课后复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提问,习惯于思考;学生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能够主动体悟,主动鉴赏。

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教学 现状 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魅力的缺失,并且总是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汉语言教学,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造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教材成了束缚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枷锁,诸多的语法、课文、词汇、写作和阅读等课程,使学生对汉语言学习产生出一种乏味和厌烦的感觉,这样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我们刻不容缓必须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手段方式及方法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当然汉语言文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以往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基本采用的都是古板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教学中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质量一般。

(三)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许多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尚未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忽视对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重点应从教学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与当前教育形式接轨。就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培养掌握知识的学生,而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通过系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浓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抛弃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此来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研究性的学习思想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以汉语言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特点为根本出点,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深层语言规律。教师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而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建议应当适当地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自主式教学法,使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完善课程结构

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不断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渗透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另外应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加大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比重,并在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学科范围,将一些与之相关专业的知识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当中,通过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进而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各个学校应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助推作用,促进汉语言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并推进汉语言文学发展与时展同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只要合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就能够尽显其独特的魅力,进而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始终趋于领先地位。

(五)渗透德育教学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应将德育教学渗透于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就如我院的人品塑造工程项目贯穿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文学教育课程,起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成效,还有利于加快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应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汉语言文学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中国精神文明和新时期人文关怀建设的重任。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抛弃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此来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应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等,并熟练掌握一些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文秘专业和新闻专业等;其二,应了解一些与教育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其三,应具备终身学习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研究性的学习思想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田玲.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篇4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其主干内容是我国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关切,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甚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随着就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中职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针对复合型人才需要量的日渐增加,这就促使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进行一场教学改革,在创建好学生的道德系统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应用性能力的培育。

    二、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因循守旧。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许多学校的教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长期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同时,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未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

    2、教学观念落后。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学校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而不少学生和家长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敲门砖,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只要会说,会读,会写,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对汉语言文学的专门学习上。结果,汉语言文学被边缘化,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等单一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不够到位,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课程结构体系,使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具有经济实用性,是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形势,也是新课改的全新要求以及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课程结构体系是课程之间及其内部各成份的结合方式,它的优化与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及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观,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内部结构,为优化课程设计、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提供理论保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在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中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归根结底,学校的课程设计就是要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尽可能做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需要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此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点,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感情,对东方文化亲合力和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形成。所以,中职汉语言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志,思想上要勇于拓展,力求指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归纳和进步。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传声筒,要适当通过文化评论等各种形式激励学生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实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均能够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

    3、转变教学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改不但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展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视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展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去摄取知识。

    4、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改变过去的“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运用实际训练、软件教学、多维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得以前枯燥的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让学生冲破枯燥而令人窒息的学习气氛,让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汉语,真正地走进中职学生的内心。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发展现状;问题;探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文学研究技能,就业方向侧重文学类的工作,例如新闻出版、文学评论、文学教学等。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其发展来源是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形成现代化的学科是19世纪末,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文字、人文情怀、思想行为、道德风尚、习俗礼仪等一系列的我国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称,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我国民族的精神面貌,指引着我国人民的行为规范。在高等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浓缩为一门研究汉语言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素养。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单一的理论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应该运用探索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得汉语言教学更加现代化和生动化,摒弃以往的单一式理论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作为落脚点,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高高在上,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吸收知识,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困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尚未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知识老化严重,与现实社会相脱节。在这种“学术型”的教育模式中,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定位于理论性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学生无法形成系统性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注重于理论构建,对于实践运用汉语言文学的方式方法很少加以传授,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无法同步[2]。例如,在学习文学批评史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过于注重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的讲授,对于批评文学的方式方法很少提及,也很少引导学生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实质批判。而且,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构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之间衔接性问题,写作和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计虽然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由于授课教师在上下年级之间会进行更换,导致汉语言文学的细节性的衔接落不到实处,各门课程之间往往形成片面化的知识,结果学生的系统性的汉语言文学框架就显得极为薄弱。同时,汉语言的考核制度也过于单一化,只注重死记硬背,没有将评论性写作、创新性写作、文学辩论等考核方式融入其中,使得汉语言文学丧失其时代性和批判性的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彰显教学语言的魅力,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难于让学生配合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化。学生不能进行自我发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

二、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的发展道路

(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计方面,高等院校应该避免选取各大高校统一的教材,应该结合时展,依据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选取适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的教材。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实用性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将评论性写作、创新性写作、文学辩论等富有实践意义的教学融入其中。所以,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构建要以时代需求为落脚点,将学生打造为具有语言交际、文学写作和文学审美的专业型人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设计转变教学方式,确保汉语言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并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从而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时展上的优势和重要性,使得学生乐于学习汉语言知识并富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转变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单一式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想法,加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染能力。

(三)培养汉语言专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缺陷,导致许多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技能偏弱,往往无法满足现实的岗位要求。汉语言专业毕业生会从事语文教师、文秘、公务员、营销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文案编辑人员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口才,较广且扎实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等等。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都得到具体落实。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就业面临的困境,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其铺垫一条专业发展道路。

三、结语

学习汉语语言专业,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品行,丰富一个人的知识面,开拓一个人的思维和眼界。在日常生活上,汉语具有广泛的运用,与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语言工具。在高等教学中,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课程构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要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春波,黄立珠.浅析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参花(下),2015,11(2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