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11:36: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1

关键词:粮食生产;发展;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07.11;F326.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398-03

Main Problem and Strate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LIU Jin-r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refore, deeply exploring the problems of developing grain production existed in Hena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and seeking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which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ain production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not only hav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but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whole natio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Key words: food production;development; Henan province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愈来愈向主产区集中。就河南省而言,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8.99%,产量占全国当年粮食总产量的10.15%[1]。因此,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省粮食生产状况,不仅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中提出的“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关键,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依靠。为提高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探求有效的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2010年10~11月,笔者到位于豫北的滑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和豫南的遂平县进行实地调研,以了解当今粮食主产区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一是水利灌溉设施损毁严重。滑县30多条干渠全部都有通水不畅的问题,其中1/4完全不通水;200座水闸中90%存在漏水等毛病,有的已无法提水;全县2 600座桥梁中的半数承载能力不够或损坏;全县36 000眼机井每年报废约4%。该县作物灌溉几乎全靠机井,然而目前很多水井没有通电,只能用其他动力进行灌溉,如此一来灌溉成本比用电增加180元/hm2。二是农业综合开发进展缓慢。2005年河南省耕地面积792.63万hm2,其中水浇地309.26万hm2,占39.02%;到2010年水浇地面积324.18万hm2,占40.98%。5年来的综合开发治理仅增加了14.92万hm2,提高了1.96个百分点。三是小流域亟待治理。遂平县位于河南南部,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当地农民基本靠天吃饭,没有主动进行小流域治理,区域内的小河流难以发挥作用。

1.2 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受阻

河南是人口大省,向来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土地的保障功能明显,农民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丧失土地的承包权。根据调查发现,在流转的土地中农户自发流转的占85%以上,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的土地不足15%,且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多发生在村组内邻近的农户之间,流转到种粮大户的比例不足30%。即使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单方面停止承包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一来,种粮大户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可持续性经营受到严重阻碍。

1.3 农业机械化进程难以推进

由于土地流转困难,现行的农民购置农机补贴政策又没有体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科技的要求,因此,河南农业机械化存在“三多三少”、“三高三低”问题。“三多三少”是指农机数量方面:小型农业机械多,大中型农业机械少;耕种环节机械多,其他环节机械少;农业机械拥有数量多,单台机械使用时间少。“三高三低”是指机械化水平方面: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夏粮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秋季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丘陵山地机械化水平低。在遂平县一个拥有3 634人、266 hm2土地的行政村,2010年底全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台、小型拖拉机586台,联合收割机2台、玉米收割机1台、玉米脱粒机15台,耕地用小型机械572部、小型旋耕机57部、大型1套、小型播种机131部、喷灌机20台。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0.45 hm2,每台机械每年使用时间平均不到50 h。这种低水平、低效率的重复投资不仅严重浪费了农村稀缺的发展资金,而且制约了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和一些关键农艺措施的推广,对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造成了障碍。

篇2

>> 山西省苹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山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思考 湖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博白县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遵义市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山西省A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北省粮食生产的集聚研究 山西省钙果(欧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山西省煤炭清洁生产问题研究 郎溪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 富顺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 嘉祥县粮食生产现状、做法及存在问题对策 信阳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考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山西省投资现状与经济增长研究 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01)[2013-03-11]..

[3] 2012年山西省粮食外购情况点评分析[EB/OL].(2013-04-20)..

[10] 高铁生.发展现代物流增进粮食安全[J].中国流通经济,2008(6):12-15.

篇3

关健词:粮食生产;生产标范化;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15-1

1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随着粮食丰收,粮食市场供应压力趋缓,群众家中存粮比较多,农民群众对粮食安全的警惕性降低,认为粮食多了,够吃就行了,生产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农忙时节缺劳现象突出。象邓州市的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有些乡村,青壮劳动力60-70%都外出务工,并有部分人举家外出几年才回来一次,他们的承包地都由留守在农村的老弱劳力或非劳动力人员经营,每到农忙时节,这些户常常成为困难户,影响生产,贻误农时。

1.2 传统耕作方式

从总体上来讲,当今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粮食生产还是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看到,牛耕马拉耕地;人工撒种,人工插秧,人工收获粮食作物;人工整晒粮食产品,肩扛背驮粮食商品出售。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粮食生产耕作方式,不可能促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1.3 生产标准缺失

在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户承包长期不变政策下,农户种植粮食有了高度的自,种植什么品种农户说了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几亿农户种植的粮食品种多而杂的现象。很多地方一家几亩地,一个季节同一品种的粮食作物,就种植几个不同的品种。在土地耕作、肥料使用、农药喷施、田间管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农户有不同的作法,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就造成生产的粮食品种杂乱,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1.4 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我国现在农户生产的粮食产品质量不高。主要粮食产品如稻米不如泰国,小麦不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不要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就是在国内很多城市居民都不愿意吃国产的粮食,就连农民生产的粮食也将品质差的粮食出售,而将品质好的粮食留给自己消费。所以,我们一方面说粮食产量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粮食又大量积压,难以销售。主要原因就是质量差,产销不对路。

2 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生产

2.1 促进土地集约化,有利于规模经营

一家一户生产粮食投入大、产出低,既不利于农民获得适当的利润,又占用大量的劳动力。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粮食收入太低。在此情况下,我们就要因势利导,促进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让农户将耕地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农民暨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入(租金、股金等),又可以离土外出打工,或者给土地经营者打工。土地经营者由于有了规模化的耕地,就有可能以规模经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获得规模经营利润。

2.2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知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农民群众传授新技术、新知识、新品种,近距离培训、零距离指导,手把手地教,真正使农民朋友融会贯通,运用到粮食生产上。

2.3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扶植力度

财政除了对种粮大县奖励外,还应增加对种粮大乡(镇)的奖励。增加种粮补贴,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种粮补贴政策,改按种粮面积补贴为卖出给储备粮库的粮食补贴或购买的种子补贴,确保种粮补贴真正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不种粮的农户得不到种粮补贴。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一年补贴一次为一年早、晚稻补贴二次,真正做到种一季水稻得一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种早、晚稻得二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真正发挥国家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修缮好山塘、水坝、渠道、排灌机埠等水利设施,修缮好机耕道,创造有利于种粮农民的劳动条件。

2.4 促进生产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粮食商品率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于粮食的消费就出现不同的变化。在我国人民进入小康水平的阶段,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更侧重于吃好。这就要求作为主食的粮食生产要达到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粮食产品。土地集约经营后,经营者就可以实现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出售。标准化的生产,必将提高粮食的商品率。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统计局.衡阳市粮食生产状况、问题及对策初探.

篇4

关键词:甘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84-1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越来越少,加之历年来对几大粮食作物良种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已基本达到极限,甘薯的生产并没有引起各级粮食生产部门的重视。而甘薯是高产、耐贫瘠、适应性强的作物,只需栽培技术,品种更新,加大推广力度,甘薯单产就能有很大突破,对东川粮食生产安全,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甘薯生产对我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及现状

甘薯在我区栽培时间很长,常年种植面积在三万亩左右。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按2013年大春粮食作物生产指导计划,甘薯占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是16.38%和18.25%;是坝区、半山区主要饲料作物。它具有丰产性、稳产性和用途多三大特点。甘薯是碱性食物之一,抗氧化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自从栽培以来,甘薯一直都被视为懒庄稼,基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从1984年以来,水稻,玉米已推广良种良法,产量大幅度上升,马铃薯近年来也逐年地推广脱毒马铃薯和加工型、高淀粉型等优质品种,但甘薯仍然沿袭已往的种植方法,从根本上影响了东川区的粮食生产安全和产业调整战略。从生产性和适应性来说,甘薯比玉米高产,且稳产性较好。我区干旱、风灾天气较多,同时还不同程度地受8月份低温危害。其他作物产量长期不稳定,起伏性较大,而甘薯产量相对较稳定。从潜力上来说,全区水稻、玉米经过近20多年的推广,单产已跃进一大步,甘薯生产潜力相对来说就比玉米、水稻大得多。目前甘薯单产还比较低,只有200~300公斤。仅从单产这个环节上也有大有潜力。为此,提高我区甘薯单产将对我区粮食生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甘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地品种基本灭绝,现有引进品种又比较混杂,种性退化。栽培技术落后,多数地区不施农家肥、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多数采用单垄栽培,而且密度都只在3000~4000株。部分秧苗都是采用老藤越冬繁殖苗;一些地方还存在翻秧提藤现象;忽视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也不够重视。以上诸点阻碍和制约了我区甘薯生产。

3促进甘薯生产,主要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3.1政府部门、粮食生产部门、技术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甘薯生产

相关部门应当像抓玉米、水稻、马铃薯高产创建那样来抓甘薯生产,争取省市粮食增产推广项目的支持,同时必须引起东川区政府部门的重视,把甘薯生产列入等同的几大作物对待。

3.2改进栽培技术,推广良种良法

3.2.1选用良种选用徐薯18或当地现目前推广的高产良种。如红红1号、农大红、华北52-45等。

3.2.2改老藤苗为种薯苗老藤越冬(老兜红薯)是导致种性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种薯苗当年可比老藤苗增产11.8%,连续坚持数年后效果更好。

3.2.3改用下段苗为尖苗我区普遍惯用下段苗扦插,反而把尖苗丢掉,理由是“尖苗娇嫩难成活”,这与甘薯的生长习性恰恰相反。据试验,尖苗亩产2749.1公斤,比二段苗每亩多收225公斤,比三段苗多收451.1公斤,比四段苗亩多收599.5公斤,这就是说苗段越向下,产量越低,证明使用尖苗是甘薯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3.2.4改迟插为适时栽插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条件成熟就能生长,薯块发芽最低温度为16℃,但发根缓慢,17℃~18℃发根正常,温度增高发根加快,茎叶生长宜在18℃~35℃,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低于15℃停止生长发芽,10℃以下持续时间长或霜冻造成地上部份枯死,地下部份受冻害,早插更能利用增加有效积温,多长薯块。

3.2.5施足底肥,N、P、K配合据试验,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2000公斤、3000公斤分别比不施的多收甘薯147.1公斤、223.4公斤、306.7公斤。甘薯一生中需钾最多,其次为氮,再次为磷。据有关资料,每生产500公斤薯块,需吸收纯氮1.75公斤,磷0.75公斤,钾2.75公斤(1∶0.5∶1.7),根据N、P、K比,施钾肥对甘薯增产最明显。

3.2.6合理密植,改单行为大垄双行一般每亩6000~8000苗最适宜,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垄距1米,株距0.2米,每个大垄插植两行,两行间距0.2米,对空插,成45度角插植,深度入土两个薯节为宜。

3.2.7改露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甘薯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温、利涝的特点,同时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薯块的积累膨大。

篇5

摘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前,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粮食形势不容乐观。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区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我省粮食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对策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粮食安全是全世界各国政府与机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2]。我国应尽快扶持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和积极性,以避免世界粮食危机的困扰和影响。

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全省耕地1151.6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0亩;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平均亩耕地水量468立方米;天然草原面积约433.3万公顷[3-6]。

其中,主要耕作土壤为黑土,典型的黑土面积约为7万平方公里[7],属世界性的稀有资源,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全;地势平坦,并且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优势。2007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92.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2%,农民人均纯收入4132元,比上年增长16.3%,再创历史新高。

1.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我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2007年,粮食总产量为396.55亿公斤,夺得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7]。

我省2007年粮食生产具有五个突出特点:

一是面积扩大。

二是高产作物增加。

三是投入增多。

四是标准提升。

五是品质提高[8]。

1.2粮食人均占有量提高

我省的粮食人均占有量提高,2007年达到1037公斤[8-10]。黑龙江省的部分农业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布见表1[9]。

1.3农业种植结构优化

省级各部门以扩大粮食种植规模、发展高效作物为重点,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099万公顷。

2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困扰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以温度上升为主要特征,与气候变暖相伴发生的气候变率的增大,则明显增加了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及病虫害和杂草等灾害的发生几率,致使我省成为我国粮食单产波动最大的区域之一。

2.2水资源缺乏,威胁粮食安全

据权威气候变化专家警告,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世纪我国农业的最大威胁。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5月27日,黑龙江省受旱面积已达到9254万亩,为耕地面积的53%。干旱将严重影响我省粮食产量。

2.3土壤退化加剧,影响粮食安全

我省土地开发过度,耕地扩大过多侵占了湿地、林地与草地。另外,开发方式不合理,如顺坡承包、顺坡耕种等加速土壤侵蚀。此外,有机肥施用量普遍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土壤养分亏缺严重。

2.4龙头企业缺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我省龙头企业少,数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的稻米质量优良,除“五常大米”“方正绿宝石优质米业”已形成品牌外,其他水稻加工企业小而分散,经济效益差。

2.5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粮食安全的隐患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32元,绝对差距达到611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2.48:1。

2.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制约粮食安全

目前,生产资料上涨和相关利润被流通环节攫取,这种状况倘若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来源于/

据统计,黑龙江部分地区种一亩大豆的成本已涨到143元,按亩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2.4元计算,毛利只有360元,除去人工费几乎无钱可赚。

3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3.1提高对粮食安全的认识程度

近年来不少干部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已过关,“粮荒”是很久远的事。从国际经验观察,日本政府宁愿让农田抛荒,给农民补贴,也不愿将土地挪作他用。从国际上进口粮食,就相当于进口一部分稀缺的土地资源,还可缓解国内耕地和房地产开发之间的矛盾。

3.2重视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

我省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土壤培肥技术体系,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民科技和农机合作社。还应引入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3.3发展物理农业,实行环保补贴

发展物理农业是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即以物理的技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减少化肥使用量,达到保持作物稳产、增产,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实现农业的长久、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粮食增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3.4提高水资源利用,构建节水战略

我省首先应制定防治水土流失政策。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政策体系。其次,增加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另外,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广中水灌溉。

3.5政府调整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

为了适应农村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另外,应完善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同时,还应调整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3.6鼓励龙头企业,加快物流建设

政府应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各环节的产业链进行规划,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建立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最终构建面向全球的粮食市场竞争体系。

3.7建立预警系统,关注市场动态

粮食安全预警是指跟踪监控粮食运行态势,在发现粮食不安全运行状态下,政府能根据预先预案,采取相应干预粮食运行的手段和措施。据预测,东北地区提供的粮食可满足中国50%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11],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的耕地进行预警研究。

总之,粮食安全——后危机时代,黑龙江省应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我省粮食安全生产和加工,促进我省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明建,叶文琴.发达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6):74-78.

[2]宁哲,王兰,韩微.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4).

[3]黑龙江省统计局.2005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内蒙古统计局.2005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吉林省统计局.2005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6]辽宁省统计局.2004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7]刘兴土,阎百兴.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粮食安全[J].中国水土保持,2009,1:17-19.

[8]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2008:168.

[9]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哈尔滨:黑龙江省统计局,2005.

篇6

关键词: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3日

2009年国务院正式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纳入国家粮食战略,是实现河南乃至国家人民“饱暖”的重要举措。2014年河南夏粮产量667.8亿斤实现“十一连增”,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但距河南省委、省政府编制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即河南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多亿公斤稳定提高到650亿公斤,还有不小差距。

如何采取措施改善河南粮食生产条件,夯实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基础,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促农发展格局,就迫切需要解决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突出问题。从战略高度进行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主体力量的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然而,长期以来河南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和监管机制,故研究河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实现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和渠道选择

(一)河南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一种高收益率的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显著。自此,人力资本投资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舒尔茨(美)就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更重要”。他主张以经济视觉将教育当作投资,把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成果当作资本,即人力资本。卢卡斯和罗耿也认为人力资本具有“滋出效应”和边际生产率的递增效用,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提高一国的长期增长率,即“新增长理论”。因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受教育训练程度、读写能力和身体素质决定了其劳动的边际产品。同样,内尔森和菲尔普斯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存量增加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更大程度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导致了产出的增长”。

河南是一个农业人口和农业生产大省,因此如何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河南来说,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无疑可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受教育训练程度、读写能力和身体素质,产生“滋出效应”,发挥边际生产率的递增效用。所以,完善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综合收入,还有利于实现河南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选择。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渠道的选择上,河南的投资渠道与一般人力资本投资一样应该全面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健康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等五种形式,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政府应从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上着手完善教学条件、引进优良师资,加大教育投入。在职培训,主要是对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深加工产业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它可以提高其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健康保健主要包括抚养子女、营养、衣服、住房、医疗保健和自我照管、锻炼、娱乐等。做好健康保健可以保持人们的卫生与健康,恢复农村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流动主要包括劳动力国内和国际的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二、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漠。我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困境在河南尤为明显,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状况的影响,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十分有限。河南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子女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对子女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使用“放羊式”管理,顺其自然。特别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根本没有引起农村家长的重视,甚至严重缺失。根据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海克曼研究,从出生到五岁期间,对儿童进行早期培养开发将对其成年后的社会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人力资本的早期投资具有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高效特征。由于农村家庭对早期教育投资意识的淡漠,使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城市的孩子,形成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差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恶性循环。

篇7

关键词:贵州省;玉米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需求不断增加,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大力推广玉米生产技术。

1贵州玉米生产现状

贵州玉米的种植面积广,由于旱地面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因此玉米的种植面积由东向西逐渐增多,西部的毕节、六盘水和黔西南是贵州主要粮食生产区,其它地区相对较分散。伴随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玉米的需求逐渐增多,在推广玉米技术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玉米生产技术的广泛推广,例如播种面积小、玉米生产总量不足、科技投入力度小和农田条件差等等,所以为了使贵州省粮食生产总量不断提高,国家应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促进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1]。

2贵州省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2.1杂交玉米的技术原理与应用

2.1.1紧凑型玉米的技术原理

紧凑型玉米主要表现形式为株型紧凑,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透光性能良好,同平展型玉米相比紧凑型玉米有较强的透光性;叶面积指数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平展型玉米为3.6,最高不会超过4.1,成熟时为2.5左右,然而紧凑型玉米大多为5.0,最高在5.6~6.7,在田间管理成熟的条件下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产量相对较高,经济系数也随之提高,调查显示我国紧凑型玉米面积不断增多,紧凑型玉米生产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杂交玉米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1.2高产栽培中紧凑型玉米的生产状况

1991年贵州从山东省引进了玉米生产技术,取得成效之后,相关人员决定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紧凑型玉米只能在铜仁、遵义等地区应用,在引进技术方面相关管理人员也比较盲目,不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缺陷逐渐暴漏出来,例如紧凑型玉米的植珠和营养体相对较小。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玉米的生育期短,调查表明引进的技术不适应当地的地理条件,条件的变化使得植珠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生育期的缩短不利于玉米吸收营养[2]。

2.2施肥技术原理与应用

2.2.1施肥技术原理

施肥的主要作用加快玉米生长发育的进程,使粮食获得较高产量,依据玉米施肥基本规律和粮食高产经验,玉米施肥技术可以概括为:以追肥为主、积肥为辅;化肥为主、有机肥料为辅。玉米是产量较高的作物,需要从土地中不断吸收营养物质,主要吸收氮磷钾元素,以及其它微量元素,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土地中缺少磷、钾元素,所以种植户应通过施肥增加土壤肥力,进而逐渐提高玉米产量。

2.2.2施肥技术的应用情况

现阶段在玉米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施肥不足和施肥时间不适宜等问题,大部分地区缺少氮磷钾元素,通常情况下,底肥的计量不到30%,但是对于紧凑型玉米和高产栽培,底肥的用量必须在50%以上,在施肥方面贵州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2.2.1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平衡施肥技术方面缺少资金支撑,由于平衡技术的广泛推广需要测量土地性能,然而土地的承包权是个体农户,耕地面积分布相对分散和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土和施肥技术指导工作,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短缺不利于平衡施肥技术的广泛推广[3]。

2.2.2.2市场化肥种类相对单一,平衡施肥技术很难落实到实际生产中。种植户能够得到平衡施肥的配方,但是市场却供应不上相应的配方肥,主要有氮肥和磷肥,缺少钾肥等微量肥料的供应。此外种植户在选择肥料时,大部分都只看价格,价格便宜就买价格贵就不买,这会影响平衡技术的有效推广。

基于以上情况,种植户应转变思想观念,更新肥料的使用种类,使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依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承受肥力的状况,选择适当肥料,使贵州玉米产量持续稳固增长。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贵州玉米生产现状以及主要的生产技术措施,能够看出玉米生产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不断提高贵州粮食产量,需要国家和种植户共同努力、合作,国家应给予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粮食生产奠定经济基础;种植户应转变思想,逐渐适应并接受新的种植技术,以不断增加经济收入,进而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云斌.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J].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9(06):113-115.

篇8

湖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

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及温暖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雨量充沛;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两大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设施比较健全,非常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对粮食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和供应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上由南向北、由东向中部位移,供应上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其中湖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10,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要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使中部地区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发展状况及其变化对中部崛起至关重要。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还要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我国和湖北省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科技资源丰富湖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大省,农业科技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湖北省现有农业科技研发、教育机构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000余人,其中有涉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可为湖北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增长潜力大2010年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为406.84万hm2,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78年(554.48万hm2)减少了147.64万hm2,减幅为26.63%;比历史最低年份的2003年(357.27万hm2)提高了49.57万hm2,仅增加了13.87%。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和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湖北省还出现了大量的冬闲田和抛荒地。因此,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还有较大的增加潜力。湖北省粮食单产在1994年突破了5000kg/hm2,2009年达到了5754.7kg/hm2,15年间增长了14.00%。国内自然生态条件相似的浙江省粮食单产在1993年突破了5000kg/hm2,1994年达到5122kg/hm2,2009年达到了6117kg/hm2,15年间增长了19.43%。因此,与浙江省等农业强省相比,湖北省粮食单产还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湖北省粮食总产自1985年以来基本稳定在2000万t以上。2010年湖北省粮食总产2315.8万t,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2634.4万t)还少318.6万t。因此,通过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湖北省的粮食总产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湖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外,阻碍湖北省粮食发展的内在原因还有如下4个方面。3.1缺乏高产、优质、广适性的作物新品种与全国其他粮食生产大省相比,湖北省粮食作物的育种水平严重滞后。以水稻为例,品种问题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外省引进品种多,本省选育品种少,在湖北省140万hm2杂交中稻面积里,本省选育品种的覆盖率只有11%;引进品种的生态不适应性造成了湖北省杂交中稻生产的不稳定性。二是两系杂交稻品种多,三系品种和常规品种少,水稻品种的同质性较明显,导致水稻对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的抵抗能力不强。三是一般优质稻多,高档优质稻少,稻米品质大部分只达到国标三级优质标准,而且品质的稳定性不强,年度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已成为制约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缺乏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是除了品种外影响湖北省粮食大面积单产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良种良法”才能高产,而湖北省粮食大面积生产上栽培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与品种不配套的情况比较普遍,生产上缺乏精量高效栽培技术和综合集成技术,或技术没有规范使用,不能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此外,由于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利于土地集中连片实行规模经营,不利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利于采用良种和推广新的适用技术,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维系近几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使农民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增强。但由于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加上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仍然偏低。据测算,全国粮食与棉花效益比约为1∶5、粮食与蔬菜效益比约为1∶4。由于比较效益偏低,农民不愿增加投入和精耕细作,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双季稻生产,不愿主动采用新技术、新良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单产提高。种业发展滞后,粮食科技发展不足湖北省缺乏有影响力的种子企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种子企业进入全国种业10强。过去湖北省水稻生产上有“楚国种稻,吴蜀供种”之痛;近年来,小麦生产上“湖北种麦,河南买种”的痛楚较之水稻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一是湖北省本地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二是小麦等常规粮食作物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良种繁育体系[12];三是湖北省粮食产后的损失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如马铃薯种薯、鲜薯、加工原料薯的产后损失高达20%以上,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因此提高种子企业综合实力、研究解决粮食作物贮运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篇9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补贴改革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粮食问题永远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最近两年来,我国出台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措施,经过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强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符合我国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的要求,对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逐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

一、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粮面积并没有持续增加和粮食也没有持续增产。在出台初期,补贴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普惠制补贴方式缺乏边际激励效应,补贴政策无法持续促使农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经过调查,农民种粮总土地面积仍不断减少,弃荒现象严重,粮食补贴资金在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部分农民群众甚至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太大关系。

2.补贴政策引发土地纠纷和制约土地流转。补贴带来利益关系调整,以往强迫农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不到位的,农民要求纠正或提高补偿标准;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弃城返乡,他们有的索要原有承包地,有的将原转包给种粮大户的耕地转交自己的亲属耕种,担心自己失去土地,从而引发新一轮土地承包纠纷(张明梅,2004)。同时,也使种粮大户的规模变小,影响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方式。

3.缺乏针对粮食购销、加工环节的专项补贴。入世以来,购销和加工环节薄弱的问题对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通过补贴政策引导工商企业投入粮食购销和加工环节势在必行。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实际上是针对加工业实施的,而且包含各种农产品加工业,甚至包括加工进口农产品的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风险大、盈利水平低的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很少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限制了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此外,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存在公布时间晚、执行时间短等问题。补贴资金在主销区和主产区不匹配。粮食补贴是为了激励农民种粮,尤其是主产区的农民做种粮。但由于主销区政府财力充足,给予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往往要比主产区高出数倍,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规模仍然很小。这既违背了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原则,也增大了国家粮食安全成本,损害了主产区农民的利益。

二、改革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1.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直接补贴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和重点,从根本上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改善。

2.粮食直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具体方式包括:改革并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来源制度设计上应该给予主产区更多的倾斜扶持政策。国家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并逐步提高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国家匹配的比重(王海全、龚晓,2006):建立产销区之间的粮食直补资金转移机制,销区直补资金向产区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及产区与销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可尝试把我国的粮食直补资金从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中分离出来,建立单独的粮食直补基金或粮食安全基金,吸纳销区向中央财政缴纳的直补资金,然后由中央财政转移到产区财政,最终直补到产区农民手中。

3.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针对我国人世后粮食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质差等问题而出台的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其中,良种补贴主要着眼于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农机具购置补贴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进程..良种补贴则根据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特点采取了直接补钱、招标补种等不同方式,也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资金发放办法。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按照农民购置农机具的发票向农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并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扩大了补贴机具范围。这表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从收益、成本、科技、装备、市场等不同角度和环节相互补充,充实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调控手段,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兼顾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入的粮食政策框架。

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逐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作,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如农发行政策性贷款问题,粮食企业的入市资格问题,放开出口问题等,都应抓紧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少敏: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因及其实施效果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7,(12)

[2]谢凤杰 谭砚文: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

篇10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国家补贴;农业科技

粮食是特殊商品,是战略物资,粮食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安阳市是个农业大市,我市7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都从事农业生产,2012年我省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粮食产量的九分之一,安阳市粮食总产量达34.9亿公斤,实现连续十年增产,全市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占到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多,我市滑县连续21年位居河南省第一位,同时滑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的县。安阳一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现在正在大力进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豫北粮仓,这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更是我们安阳市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负责、庄严承诺和重大贡献。

1 国家惠农政策不到位

国家惠农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问题。农业税的取消、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都对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尽管我市2012年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两项补贴资金44898.3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7990.31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6908.08万元),已通过“一折通”(汤阴县实行“一卡通”)的形式,兑付到全市111万户种粮农民手中,这也是我市实施两项直补以来,补贴资金兑现最早的一年。但在现阶段,这方面又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怎样解决一家一户小田块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实行现代化农业生产问题;怎样解决种粮收益相对偏低,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怎样解决地方在改善基本生产条件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问题、怎样解决粮食主产区因承载着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重任,二、三产业严重滞后导致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困难的“粮食大省(市、县)、财政穷省(市、县)”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

可以说,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政策还不够完善,与粮食主产区承担粮食安全的责任不对等。一方面,粮食主产区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当地财政的收入,导致产量主产区陷入“产量大省(市、县)财政穷省(市、县)的怪圈”。国家粮食核心区为了改善农田生产基础设施,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从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但同时,国家缺少对于拉动粮食生产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扶持政策,这显然与粮食主产区承担的粮食安全责任不对等。举例说:我市滑县粮食生产有着耀眼的光环,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50多万亩,粮食总产量100万吨,除农民自给自足的口粮和一小部分库存外,大部分粮食外销,年商品粮贡献量达80万吨以上,这多出的80万吨粮食都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了贡献,但现在涉农涉粮建设项目中,很大一部分要求市县财政配套,每年都给滑县造成了非常沉重的压力。经济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一直受困于“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全县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次位在全省108个县市中都排名在90名以后,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与工业大县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将沿着影响地方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由粮食主产区买单,造成事实上的财政穷省(市、县)补贴富省(市、县)。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财政困难,国家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贴,但是粮食风险基金是由中央拿出一部分,主产区地方政府掏一部分,而粮食主销区虽然消费了很大一部分粮食,却没有承担调入商品粮风险基金筹集的任务。2009年滑县粮食总产为26亿斤,国家的奖励是5700万元,相当于一斤粮食国家给补2分钱,如果国家和主销区能够1斤补0.5元,就是13亿元,加上现有的财政收入,就能达到全国县级财政的平均水平。另外,随着主产区粮食调出时,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又随着工农产品巨大的价格差,全部补给了粮食调入的经济发达省份,造成了“穷省(市、县)”补贴“富省(市、县)”不公平情况发生。

2 丰产不丰收,种粮农民积极性受到挫折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由传统的劳动投入为主进入到资金投入为主的阶段,粮食生产过程和投入要素可以简要概括为-个公式:农民+机械化(半机械化)+工业肥料+良种=粮食产出。可以说粮食生产已进入了全要素购买的时代,不仅购买良种、化肥,还要购买农机、灌溉、植保等各种服务,甚至自掏腰包接受技术培训,粮食生产过程在大部分农户中已由劳动消耗过程转变为资金消费的过程。

粮食虽然连年丰收,但是农民种粮收入却很低。正常年景,一亩地种两季粮食,按照现在的产量和价格水平计算,农药、化肥、种子等每亩投入超过400元,除掉口粮,一年纯收入仅三四百元,一家一户种四、五亩地,收入一两千元,娶妻生子、人情往来、生老病死、孩子教育等等,实际支出大约4000/人,如果没有其它收入来源,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开销。许多农民外出务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善衣食住行条件,也是为了补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支出所需。近几年,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也逐渐加大,但是,随着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国家惠农补贴给种粮农民带来的实惠逐渐被抵消,这些迅速增加的资金投入多是依靠他们从事非农产业劳动所得。

同时,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也严重损害了种粮农民的利益。我国实行的是低粮价政策,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农补工、以农补商的政策。虽然国家调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但仍然难以弥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内外粮价剪刀差”。 “国内外粮价剪刀差”是继“工农剪刀差”之后出现的新困境,严重挫伤了“政府抓粮、百姓种粮”的积极性,体现出粮食主产区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因此,粮食低价、农资高价,种粮收益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使得所谓的“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人)部队”成为从事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主力。

3 农业科技因素不高

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主要包括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技推广体系,农机装备水平,良种选育能力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等,这些都亟待加强。随着教育的普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近年来虽然有很大提高,但还是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农民技术培训不到位。一是培训对象对培训认识不足。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妇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较慢,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民技术培训平台建设不健全。现在农民技术培训师资力量较弱,培训场所设备简陋,且培训时间短,大多是给农民发一些技术明白纸,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经营粗放。部分县(市)、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技术棚架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乡镇仅有的1名农业技术服务人员,还经常搞中心工作,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这导致土地经营粗放,产量降低,效益低下。如有些小麦品种对播时、播量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有的农民对此却了解不多,施肥、打药更是没有针对性,基本是依靠老经验或看别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增加了种粮成本,减少了种粮效益。

现在夏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收割,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问题,而且可以解决适度深耕、精量播种,提高农田管护水平等技术难题,但目前农机品种还相对单一,不能有效满足不同粮食作物和不同生产环节的需求,当前特别需要尽快突破玉米机械化收割的技术难题。

良种相对于普通品种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十分明显,提高单产水平可在5%-15%之间,个别甚至达到20%左右,目前我市良种普及率已稳定在95%左右,现在要解决的主要是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更新问题,迫切要求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攻关力度;

土壤肥力直接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化肥的普及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农家肥某些有效元素缺乏的问题,满足了作物生长的需要,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但近年来氮肥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地板结,反而影响了粮食增产。

4 粮食生产安全保障不到位

粮食生产安全保障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占用的耕地面积,灌溉除涝设施完善程度,耕地质量,田间生产交通和林网防护等条件。从安阳来讲,由于多年来农业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差造成基础不牢,载体不固,是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粮食播种面积增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关键变量。在既定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气候条件下,粮食播种面积越大粮食总产量就越高,但由于耕地有限,粮食播种面积无法无限扩大。随着我市城镇化、工业化的急剧推进,耕地不断减少,粮食稳产压力很大、增产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降雨分布时空不均的情况下,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灌溉就成为粮食丰歉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过去多年来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偏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仍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我市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农田水利末级体系大部分处于瘫痪状态。虽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70%以上,但由于末级渠系不配套,井灌体系不完善,所谓的有效灌溉面积中有一部分还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灌溉,还有一些地方只能灌不能排,洪水内涝灾害频发,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突出因素。由于水利等基础条件差,每年农民群众都要为此而减少从土地里的收益。农民反映,仅因用老机井浇地所花的电费都要比用新机井多一半左右。以滑县为例,全县现有农用机井48000眼,目前已有4000多眼已报废或接近报废,另2000眼出水量不足。机井分布不合理,密度大的地方40-50亩/眼,部分边远地带、荒地达100-150亩/眼;若将当前的大水漫灌改为地埋管道灌溉,可以节水30%以上,并提高粮食产量,目前全县只有65万亩耕地进行了地埋管道节水改造,如果全县195万亩耕地全部改为地埋管道灌溉,仍需要资金达9亿多元,虽然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强烈要求各级政府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抗旱除涝能力,由于财力有限,都无法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中低产田改造包括改善土质、增加肥力、兴修水利、提高抗旱除涝能力等综合措施,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或低产直接变高产,平均每亩可增产粮食300斤左右。对于安阳来讲,农业投入不足,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艰巨。我市现在还有370多万亩中低产田,但每年的改造面积不到10万亩,远远满足不了粮食增产的需要。

篇11

粮食是我区农业的传统产业,但受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影响,近年来粮食种植面积始终难以提高。如何有效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区以**镇**村为试点,创立了“**”模式,即通过组建一家种粮专业合作社,为全村农户提供早稻生产“五、十统一”的全程社会化服务。通过资金整合、资源整合,有效降低农户的种粮成本,使该村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提高近7倍。“**”模式为全区早稻生产扩面工作提供了借鉴,在区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各产粮乡镇纷纷开始推广该模式。截止 4月13日 ,全区共建立种粮专业合作社115家,其中今年新成立100家。

各地干部群众到底对“**”模式认不认可,推广得怎么样?这一问题无时无刻挂在我心上。 4月2日 ,我抓住区学习实践办统一开展“蹲点调研周”活动的良机,选择一个有种植早稻习惯且面积较大的村--全旺镇**村蹲点调研,调研的重点是了解“**”模式面上推广情况,帮助农民解决发展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扩粮增收的有效途径。

上午,我和粮棉站、植保站的同志一起来到**村,全旺镇的责任农技员、**村的村干部陪我们去看了该村的早稻示范片,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谈,通过交谈,使我对该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全旺镇**村共有19个生产队,农户386户,总人口1408人,以粮食、柑桔为主要收入来源,20x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低于全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全村耕地面积共1376亩,柑桔1010亩, 去年早稻面积760亩、单季稻350亩。今年,通过宣传发动,该村落实早稻种植面积1500亩(包括从附近村承包种植的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目前,已成立了“衢江区新粮农粮油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随后,我又邀请村干部以及种粮面积较大的农户,在村会议室召开了以“多种粮、种好粮”为主题的民情恳谈会,倾听种粮农户的想法和要求。通过座谈,了解到村民们都比较认可“**”模式,认为“**”模式是节本增收的好法子。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整合政策资金、地方政府扶持和规模化经营,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户种植早稻的积极性,实现了节本增收。农户加入合作社,接受全程社会化服务后,可比散户增加收入277元/亩,增加的收入包括早稻订单补助、政策补贴资金以及规模经营后节约生产成本等。二是减少了耕地抛荒。农户可结合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流转托管、全程、部分托管的服务模式,既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和无力耕作农户空闲田的季节性抛荒的问题,又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管理成本。三是提高了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五”(代耕、代育、代管、代收、代订单)、“十统一”(统一机耕、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植保、统一机收、统一保险、统一订单、统一测土配方和统一农资采购)等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生产所解决不了的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等问题,使耕地经营权和耕作服务逐步向合作社流转,既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又使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合作社掌握更多的耕地经营权,促进粮食生产逐步向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的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都能稳定在较好的水平上。

同时,村民们认为,当前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种粮面积扩大。一是农资成本高。今年,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相对于原油价格的下跌,降幅过小,农资仍然偏高。二是土地流转难。目前,村集体早已将土地分到家家户户分散经营,要从每家每户承包土地的难度较大,影响大户连片承包,增加大户生产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发展有顾虑。对国家早稻扶持政策的连续性没有把握,大户不敢与农户签订长期的承包合同。

在与村民座谈过程中,我了解到村民遇到了直播稻栽培的草害难防治、油菜田种植早稻季节紧张等难题。对直播稻栽培的草害难防治问题,我要求区粮油蔬菜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周爱珠当场给予解答,详细讲解直播稻草害防治的技术。并且,粮棉站已于近期举办了一期培训班,对粮食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进行先进适用的种粮技术培训。对油菜田种植早稻季节紧张问题,我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双季双抛栽培技术,告知村民可以通过塑盘育秧技术解决油菜田种植早稻季节紧张的问题。

蹲点调研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依然触动很大。在走访座谈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农民有多种粮、种好粮的愿望,也很希望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实现增收,毕竟农民有种植粮食的传统习惯,只要粮食种植效益上去了,农民还是很愿意多种粮食的。今年,市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各县(市、区)把早稻扩面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而要实现早稻面积大的突破,彻底改变目前粮食生产的被动局面,最直接的办法是提高粮价,大幅度增加种粮的经济效益。但粮食价 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粮价受到国家严格调控的前提下,只有采取宣传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一步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完善考核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实现扩粮增收。为此,在粮食生产发展上,我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模式要全面推开。实践证明,“**”模式是扩粮增收的好法子,各地群众对“**”还是模式比较认可的。对于“**”模式,各级领导都给予高度评价。茅临生副省长批示:请农业厅将各地好的做法在面上推广,送新闻单位宣传。衢江区的这一做法贵在抓得实,既服务了农民,早稻面积有望增两成,也把政府的扶持资金用在点子上。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区长蔡晓春也都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大力推广“**”模式。为此,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大“**”模式的推广力度,加大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凡早稻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要逢村建社,或几个村联合建社,着力扩大国家种粮扶持政策的受益面,尽量将省市种粮补贴政策用足用活。当然,也要避免仅仅为了套取补贴资金而建社,各种粮专业合作社一定要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作用。

二是督查考核要动真碰硬。当前,我区的粮食生产指标考核办法主要采取年终一次性考核的办法,这种考核办法存在很大缺陷。因为粮食生产是有季节性的,早稻、晚稻有不同的收割时间。而水稻一旦收割掉,要检查种植面积也就无从谈起。为此,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考核应该注重平时,早稻、单季稻及连作晚稻都要采取季节性实地抽查验收的方式,以真正发挥考核的监督约束作用,改变各级政府目前对待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的“喝个口号、开个会议、下个计划、填个报表”搞数字游戏应付了事的现象。同时,粮食生产考核办法要根据各乡镇(街道)的实际,科学制定考核目标,考核目标可以分为硬性指标和目标指标,简单地采取“一票否决制”并不科学。要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将粮食安全工作与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的年度奖金、人事任免等相挂钩,通过直接的经济或行政手段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

三是农村土地要加快流转。家家户户种粮,为的是家里的口粮,图的是有饭吃。而大户种粮心里想的是要通过规模连片经营,让土地多产粮食、多赚钱,从而能够提高土地的粮食产出率。在目前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多元化、就业门路日趋宽广的形势下,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十分有必要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壮大,实现土地向种粮能手的适度集中,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步伐,提高我区粮食生产的整体水平。为此,建议区政府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通过政策激励,提高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加大种粮大户培育力度,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同时,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好流转信息的收集、,指导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工作。

篇12

一、粮食安全现状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土地状况

4个被调研旗县地处我区中、东部地区,地形地貌为典型的山丘沟壑或沙区、坨沼区。年降雨量少,无霜期短,粮食种植条件非常差。位于东部的宁城县、库伦旗、扎赉特旗年降雨量250-350mm,分布极不均匀,无霜期85-110天,旱灾、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距离首府仅128公里的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延伸地带,土地贫瘠且干涸,属水源枯竭区,地上地下无水,靠截留雨水、雪水维持日常生产生活,人畜饮水极度困难,虽然年平均降水量达到410mm,可是年蒸发量却高达2577.2mm,为降水量的6.3倍,干旱年份时可达14倍。

4个旗县土地总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被调研的1004户农户占有耕地面积2.1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4.8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和旱作基本田建设面积分别为1690亩和3877亩,人均只有0.4亩和0.9亩,其余全部为不宜耕作的坡地、沙地、沼泽地等。

(二)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状况

4旗县总人口127.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4%,其中农业人口106.7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7%。被调研的1004户3890人中,劳动力人数为1510人,占农村人口的38.8%。赤峰市宁城县58.99万人口中,仅农业人口就有52.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8.3%。劳动力结构上,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女性人口为主,而身强力壮、稍有文化的劳动力大多输入城镇进入二三产业。

(三)粮食供求状况

*年,被调研的1004户农户粮食总产量136.3万公斤,平均亩产6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1004户中有562户2233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粮问题,其中缺粮1个月145户6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3%;缺粮2个月209户8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2%;缺粮3个月以上208户79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0.3%。受国家和自治区粮食种植鼓励政策影响,预计*年粮食总产量可增加到137.1万公斤,粮食生产增幅不明显,缺粮状况稍有改观。在粮食供给结构上,4旗县中赤峰市宁城县是我区较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粮食总产量在5亿斤左右,在充分保证粮食自给的条件下,还可有30%的输出余地。通辽市的库伦旗、兴安盟的扎赉特旗粮食供给也只能维持在低水平的自给状态。相比较,清水河县情况就更差一些,要吃饱肚子基本上靠国家退耕还林草粮食补贴和民政救济。在粮食种植品种上,我区贫困地区粮食作物大多以玉米、高粱、谷类、杂豆等粗杂粮为主。

二、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匮乏,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贫困地区粮食供求矛盾突出。我区国土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地域非常辽阔,可是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和湖泊占到了总土地面积的71.3%,土地荒漠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可利用耕地资源十分匮乏。我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而且不匀,大部分旗县属水资源紧缺地区,加上发展农业所需水电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波动非常大。全区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三市及中部呼和浩特市5个旗县和巴盟的河套地区。这些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而这几个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0%,其余50%的耕地只生产30%的粮食,粮食供求矛盾相当突出。

(二)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由于传统的粗放性耕作习惯和连续多年农业和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直接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严重不足,“靠天吃饭”现象十分严重。如前所述,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大多出外务工,剩余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意识和能力差,粮食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普及和推广,导致粮食种植品种单一,经营粗放,产量低,科技含量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农业和农民增收缓慢。

(三)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尽管党和国家始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但粮食价格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的现实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的地区种粮收入不抵种粮投入,结果农民宁可撂荒也不种粮食。事实上,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产业的天然弱势和粮食产品消费弹性小的特点,致导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特性更加明显,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一再遭受挫折。

(四)对粮食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80年代初期开始的土地承包制,极大的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我国的粮食生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出现了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给一些人的感觉是我国的粮食太多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又有一些人片面认为,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靠的是走工业化道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被忽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剧。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改善耕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我区贫困地区主要应搞好以水源建设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或4亩高标准旱作基本田,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用粮需要;同时做好坡改梯和水平畦田建设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保证群众有一个稳定的粮食生产条件。

(二)确保粮食主产地种植面积,做好粮食作物的转化增值。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确定自己的粮食主产地,结合粮食补贴等优惠政策,采取一定措施支持粮食主产地的粮食生产,首先保证本地区粮食自给。把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统筹考虑,以粮食为重点开发对象,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延长粮食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转化增值。

(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尤其要开展好以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普及粮食优良新品种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地区粗放耕作、粗放经营的粮食生产现状,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水平。

(四)严格耕地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对占用耕地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和惩罚措施。贫困地区要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同时,各地还应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出台适合当地时实际的保护耕地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类组织或个人开发治理荒山、荒地,做好保护现有耕地和努力增加耕地面积两项工作。

篇13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篇14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布局 探讨

1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 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 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 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 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 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 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 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 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 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 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 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 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