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10:07: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心理健康的感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

篇1

【关键词】西部留守妇女;性心理健康;婚姻主观感受

一、问题的提出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留守妇女因丈夫长期外出打工致使夫妻两地分居,性的权利和义务因空间距离而难以实现,也使留守妇女普遍缺乏安全感,饱受性压抑之苦。同时有研究表明,在农村离婚人群中,有近五成以上是因为夫妻一方外出务工而导致离婚。我们在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因性需求和性心理达不到满足而导致其性压抑的同时,发现其婚姻幸福感缺失。性心理对她们的婚姻是否产生影响?性心理健康与婚姻主观感受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文对600名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进行抽样调查,在获得第一手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将农村留守妇女的性心理健康与婚姻主观感受进行比较研究,用量化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反应农村留守妇女的性心理健康与婚姻主观感受的关系,以期丰富有关农村留守妇女研究问题的理论成果。

二、研究工具

(一)性健康量表(Sex Health Seale)

性健康量表(XJK)是贾黎斋等人采用专家分析法编制,包括19 个项目,2个因子( 健康、 性心理偏离)。每一个项目为7级评分,7为“完全符合”,1为“完全不符合”。其中总分和因子1(健康)分数越高表明其健康程度越高,因子2(性心理偏离)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程度越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arriage Perception Scale)

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PS)是王宁中等人为了有效地评定人们的婚姻质量而编制的量表,共20个项目、3个因子分别为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夫妻冲突。每一个项目为7级评分,7为“完全符合”,1为“完全不符合”。其中第1、2个因子和总分越高表明其婚姻质量越高,第三个因子越高表明其婚姻质量越低。该量表的2周重测信度为0.76,内部一致性为0.89(P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性心理健康和婚姻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表1 留守妇女性心理健康与婚姻主观感受的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留守妇女性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使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同时还进行了性心理健康与婚姻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说明婚姻主观感受与性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性心理健康总分与婚姻主观感受总分及3个因子均为正相关(P

表2 婚姻主观幸福感对性健康回归分析

以性健康总分为因变量,以婚姻主观感受3个因子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夫妻冲突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夫妻互动、夫妻冲突呈现显著性,其F=25.557,说明婚姻主观感受中夫妻互动、夫妻冲突与留守妇女性健康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可以对其进行解释和预测,其解释度为45.8%。又根据逐步回归得出,对于留守妇女的性心理健康程度,夫妻互动因素的解释度为6.0%,夫妻冲突因素的解释度为26.3%。

四、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妇女性心理健康与夫妻互动、冲突及家庭关系维度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与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呈正相关,与夫妻冲突呈现负相关。并且夫妻冲突维度,对性心理健康有着较高的解释度。说明通过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推测留守妇女性心理健康程度。

由此可见,由于丈夫在外务工, 一方面留守妇女的性需求没有合理的途径得以满足;另一方面,劳动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某种程度上也掩盖或消耗了她们的生理需求,使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换言之,她们的婚姻关系处于“低性满足”状态,婚姻本应具有的性需求满足功能在大部分时间无法实现。这也是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程度相对低下、性心理偏差程度相对较高的根本原因,即多种留守妇女性问题事件层出不穷的主要矛盾所在。

【参考文献】

[1]姚雪梅,方明,姚传健.中国农村留守妇女性心理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2011,9(20):132.

[2]贾黎斋,王宇中,赵江涛,王中杰.性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92-594.

篇2

关键词 心理干预;围手术期;癌症患者;心理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8月在我科择期进行癌症根治术的年龄65岁以下的患者20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胃癌71例,结肠癌48例,直肠癌19例,乳腺癌29例,甲状腺癌15例,肝癌11例,胰腺癌7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43例,女57例,平均年龄(48.00±15.52)岁。干预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6.12±18.54)岁。

1.2 方法

对两组围手术期癌症患者,在入院早期采用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进行第1次心理状态评估,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3]进行比较。对照组作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状况,另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1.2.1术前心理护理:

①术前访视患者,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恐惧心理,缓解焦虑,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适应状态。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

②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③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消除家属的不安和焦虑。

④术前让病人了解术后恢复室,介绍术后护理措施,让病人有心理上的准备,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⑤对肿瘤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采用抗癌知识介绍,康复方法座谈,放松训练,沟通与鼓励等方法,均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4]。

⑥在与癌症病人交往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发病时间的长短,掌握说话的分寸。护士应做好保护性医疗制度。做各项治疗时,不可草率解释。当病人得知病情而陷入痛苦之中时,护士应体贴关怀病人,善意引导其慢慢接受现实,从而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术中心理护理:

①在使用约束带前主动地与病人交谈,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尽量做到让病人好似在家的感觉,如冬天给病人盖好被子;某些创伤性术前准备,如插导尿管时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待麻醉起效后再插,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排斥感和恐惧感。

②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情过度紧张时与患者亲切交谈及时安慰,鼓励指导病人更好的配合手术,如腹部手术在牵拉胃肠,探查腹腔脏器时会感到不适或呕吐,此时嘱患者张口平稳地深呼吸即可克服呕吐。否则会引起血压升高、腹腔胀气、心率加快等不利手术的不良反应。

③器械护士尽量避免或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

④术中少讲话,多做事,特别关于病人病情、隐私、家庭等问题应避而不谈。

1.2.3术后心理护理:

①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回到术后观察室或麻醉清醒时,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手术效果,并进行安慰鼓励。告知切口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处理方法。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方法,鼓励患者大胆咳嗽排痰,并告知适当的活动,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②帮助病人缓解疼痛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病房环境、噪音、光线等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疼痛。暗示可以减轻疼痛.

③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准确地了解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处细致照顾,如喂饭、协助写信等。

④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对于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脏器切除、截肢等,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注意病人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并主动关心和体贴,给予同情,勉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生活,消除心理负担,争取早日康复出院,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1.3 判定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定量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情绪状态。用“满意度”评价心理护理效果。“满意”得3分,“基本满意”得2分,“不满意”得1分。如患者的满意度高,表明护患关系良好,是心理护理效果好的标志。反之则表明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带给病人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应视为心理护理效果不理想。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入院后与术前日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计分比较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入院后SAS、SDS标准计分亦无明显差别(P>0.05);而心理护理干预组手术前日SAS、SDS标准计分明显减少;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标准计分(x±s,n=100)

SAS SDS

入院后 术前日 入院后 术前日

心理干预组 43.8±2.5 38.5±2.8 42.7±2.7 38.7±2.8

对照组 42.4±2.9 45.1±2.6 41.8±2.9 43.9±2.1

注: P

2.2入院后与术后1天两组SCL-90评分比较

入院后两组患者SCL-90的10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心、抑郁、焦虑、敌对、惊恐、偏执、精神病性、其它)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SCL-90的10因子进行评定显示,除抑郁和焦虑外,干预组患者的总均分及其他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 评分比较

项目 干预组 对照组 P 值

躯体化 1.390.21 1.610.23

强迫症状 1.370.27 1.590.25

人际关系 1.410.23 1.680.24

抑郁 1.430.18 1.280.27 >0.05

焦虑 1.490.17 1.370.22 >0.05

敌对 1.110.21 1.360.24

恐惧 1.190.26 1.480.31

偏执 1.050.16 1.270.23

精神病性 0.920.13 1.320.26

其他 1.200.21 1.430.21

总均分 1.280.13 1.590.26

讨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需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目前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恢复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在患者接受治疗,尤其是接受诸如手术等的特殊治疗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在手术前、中、后患者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焦虑和心理恐惧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引起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人没有医学知识,对于手术和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病人往往焦躁不安,顾虑重重,怕出现麻醉意外,担心手术是否顺利以及有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本研究中未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的对照组在术前日的SAS和SDS标准评分明显比入院后明显升高。有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容易存在悲观和绝望。有的病人情绪低落,有时会产生自杀念头则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有研究发现多数病人术后都有一种变态心理反应,即是指手术本身没有问题而病人术后却有剧烈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缺失感、易怒、多疑、性格孤僻等。术后病人发生的这种变态心理反应,与病人的心理素质关系密切,但也不排除环境的作用,这需要给病人以有效的心理引导使他们的医学知识科学化。本研究通过对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通过量表评定(临床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满意度评定,评价心理护理的效果,为癌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计划和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琳.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进展.医学文选,2006,(10):126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5-127.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于本次研究的是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十堰市城区儿童281名,其中包括留守儿童216名,男生117名,女生99名,非留守儿童65名,男生35名,女生3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4.28±1.35)岁。

1.2方法

1.2.1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问卷(MHT) 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分量表。8个内容分量表包括对人焦虑、学习焦虑、孤独、自责、过敏、身体症状、恐怖和冲动倾向。

1.2.2应对方式问卷(WCSQ) 应对方式问卷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解决问题、幻想、自责、退避、求助、合理化,总共62个题目,题目均采用"是"或"否"来作答。

1.2.3一般自我效能感表(GSES) 一般自我效能感表采用1~4级评分,得分越高就意味着自我效能感越高,该量表总共有10个题目。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评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见表1。

表1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表现为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表现为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幻想、退避表现为负相关。

以上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2,P

3 讨论

3.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前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提出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会造成他们人际关系差,容易焦虑,自卑,无助等不健康的心理。但本文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虽然高于非留守儿童的总分,但是差距不明显,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问题,不过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有关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方面焦虑程度都比较高,说明无论留守与否,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存在严重的学习压力,两者没有差异。但就孤独倾向来看,留守儿童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这是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的。

3.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留守虽然给儿童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可能因为一些个体内在保护性因素的调节,缓解了伤害程度。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差,原因是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在身边的教导,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就缺乏自信和鼓励,导致遇事退缩或应对能力差。在应对方式方面,留守儿童处理方式一般顺序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由此可见其应对方式还是以积极应对为主,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儿童身心发育特点有关,此时的儿童自我意识比较强,渴望独立,渴望自主解决问题,渴望得到同龄人及别人的认可。因此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在应对方式上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

3.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说明自我效能感总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好的认同,心理更加健康。当个体认为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时,自我效能感便高涨,遇到困难时,会尽更大的努力去解决困难,一旦困难被解决,那么就会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而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感觉自卑,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从而导致心理状态越来越差。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退避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如果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可以帮助缓解紧张,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此外,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我效能感高的儿童能够更好的促使其积极的应对问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儿童由于缺乏自信,往往更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方式应对问题。

综上所述,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应对能力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许华山,沐林林,谢杏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人格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5,04:559-564+569.

[2]赵丽丽,许华山,焦东亮,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1:72-74.

[3]贾文华.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J].心理科学,2012,01:142-147.

[4]储,赵宜生,刘翔宇,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2,03:147-149.

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也让中学生群体的视野扩大,但是中学生思想单纯容易受到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形成性格的逆反心理:不爱学习、只爱玩耍。音乐课程也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运用音乐教育让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欣赏音乐“美”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获得洗礼与震撼,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也成为了一种精神动力,通过音乐舒缓心情、排解焦虑、获得勇气与自信,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述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众所周知,健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社会适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与要求有所提高,身体与社会方面都达到健康标准,之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备受关注。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它不是消极的进行日常活动、预防、矫正、治疗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学科,而是有自己清晰意识去行动,对自己能全面正确分析,对未来有所憧憬,为达到梦想而去坚定信念挑战,逐步完善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1]。心理健康的明显特征有:智力正常、有健全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强等。[2]

2.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1学习上的问题:(1)中学生学习负担重造成心理压力大:当前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堆积如山的试卷、没完没了的考试,种类繁多的作业,家长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各种补习班轮番上阵,让学生长期挣扎于高负荷学业中心理压膨胀,因而造成厌学的逆反心理。(2)考试紧张,心理素质差平时小测验成绩不错,一到重要考试就心理压力大,发挥失常,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越希望考好,反而更紧张,考不好[2]。

2.2与人相处的问题:(1)师生关系:教师对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了解,一味追求成绩,个别老师带“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讽刺、嘲笑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与耐心,给学生心理留下阴影,对人对事更加消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2)同学关系:中学生贪玩,也更需要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但是不懂得调适心理,会出现嫉妒、排斥、敏感、自卑等心理,让同学关系不融洽。(3)与家长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不良性格也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变得暴躁、冷漠、仇视等。[3]

2.3青春期问题:(1)闭锁心理:中学生情绪容易失控,若是受到不良刺激,会采取消极厌世心理,将自己与世界隔绝起来。(2)早恋:青春懵懂时期,受到影视剧影响,也产生爱慕心理,在朦胧中恋爱,是一种早熟,处理不当也造成不良影响。

二、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1. 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意志力:婉转动人的音乐作品,能让中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心灵上有所震撼,当前各种考试与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而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在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尤其教师挑选健康向上的题材,能在无形中带给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2.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与良好情绪:音乐就是有感而发的结晶,也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透过音乐让情感完成一次心灵历程的救赎。需要教师多搜寻蕴含丰富感情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情感的共鸣与启迪。尤其是一些欢快、喜悦、轻松、愉悦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真挚感情熏陶良好情绪。

3.培养学生高尚品格与团队合作精神:音乐是无国界的,各种音乐作品,只要是带给人美的感受,就应该加以借鉴。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各种活动,舞蹈、独唱、合唱等让学生能一展才华,尤其是合唱中,要教育学生去学会团结合作、融洽和谐的工作完成。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发大脑:音乐教育过程也就涵盖了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欣赏、表演三部分,音乐作品是经过思维的发散而进行创作,表演过程中将新形象与新感触融合在一起就能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学生欣赏中也带着极大的热情去感受这部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些都是音乐让学生领略到的无与伦比的“美”。[4]

三、音乐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践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亲切的环境中,获得心灵的释放,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妙趣横生的互动,例如布置一些音乐故事、音乐家的小贴纸,让师生能聆听音乐中畅所欲言,也记忆深刻。

2.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学生,教师一视同仁微笑的讲课,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除了音乐课外也要在其他方面真诚的关心学生,拉近师生关系,透过音乐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

3.精彩健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因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能代表学生心情的音乐,让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同时音乐课堂也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演唱、去舞蹈、让学生不觉得枯燥而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4.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课堂外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小型晚会、音乐比赛或者请知名音乐人来给学生演讲交流,不但丰富学生知识,也拓展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吴雅芳.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魏玮.论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 高畅,樊婷.用"新"养"心"――浅谈用新意的音乐教学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大众文艺,2010,(3):181-182.

篇5

【关键词】医学生 乐观心态 压力 心理健康 作用

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未来他们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医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无论是经济压力还是频繁的考试压力,都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乐观心态对人的情感以及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与悲观者相比较,乐观的心态能够增强个体的免疫力,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

一、医学生乐观心态、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80份。然后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压力以及乐观情况进行了测量。

(一)对压力的测量

采用10条目压力感受量表评估学生的压力状况。该量表采用了五点制计分,从未感受压力与经常感受压力会出现不同的分值,最高的分值为40分,表示较大的压力感受。测量得出有16%以上的医学生被焦虑不安、神经衰弱以及抑郁情绪等问题困扰,有20%的学生感到苦恼。

(二)对心理健康的y量

采用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有8个条目,采用7分制计分方法,将条目得分进行汇总就会得到量表的总分,分值较高则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该量表在不同人群中被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心理健康量表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这些医学生中有17%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达到严重程度的学生占5%~7%。

(三)对乐观心态的测量

采用6条目生活定向测试方法进行测量,采用5点制计分方法回答对每一条目的认同程度,分值从1分到5分,得分汇总最高的表示乐观程度高。综合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表明,持乐观心态的学生压力较小,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医学生的乐观心态对压力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分析

(一)乐观心态、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压力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压力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多,而乐观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持乐观心态的学生心理健康指数相对较高。乐观心态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一种平衡作用。

(二)造成医学生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从调查分析总体状况来看,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整体压力感受较大,受到专业课程紧、学业负担重以及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除此之外,还受到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些具有不良个性特征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些学生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在理想和现实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不对自身的状况加以调整,从而导致消极情绪的出现。

(三)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的对策

1. 学校方面。

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可以制定切实有效的减压政策减少学生承受的压力,也可以在教学或者是实践过程中降低作业任务要求,减轻任务量,避免这种压力对学生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调查研究中还发现,乐观心态在压力和心理健康当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作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或者是合理安排教学形式提升学生乐观心态,从而减轻学生的压力,改变压力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学校还可以通过聘请心理专家对学生开展讲座,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以及相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改变生活的态度,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掌握医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通过交流减少抑郁状况。

2. 家庭方面。

家长应该加强对学校之间的沟通,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且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此外,作为家长还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对子女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减轻他们的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 社会方面。

社会支持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的压力就会越小,从而避免更多的压力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社会各个部门应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使他们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社会。

三、结束语

综合所述,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学生应对压力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和相关人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学生的各种压力,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三种教育途径的合力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石猛.医学生的乐观心态对压力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学理论,2014(33):52-53.

[2]杨平,胡志,肖圣龙等.卫生应急实践中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应与转变[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04):394-396.

篇6

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教育机构及家长的普遍关注。调查分析表明,2至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其中34%儿童的表现为社会退缩,这些儿童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喜欢孤独、畏缩、害羞;而38%的儿童具有攻击行为,表现为虐待欺侮别人,不合作,不会分享,在家不听话、任性、打架或威胁他人;29%的存在忧郁行为,在幼儿园或在家中过度恐惧、焦虑、不活跃、有自卑感。5至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7.3%,其中24%为多动、活动过度,表现为精神涣散,注意力不持久,坐立不安,学习效果差。虽然《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感受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容易,但是如何科学的关注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需要长期探讨,摸索、实践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一、 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基础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幼儿心理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里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

蒙台梭利①有一个精彩论断:儿童拥有一份吸收性心智。儿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

我们知道,“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还包括心理健康。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

二、干预者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前提

在开展《3-6岁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干预者的素质、干预能力、干预方式等,都会对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研究实施中,发现部分家长和老师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一边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一边又不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不得不反过头来对干预者重新进行培训。

作为干预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朋友关系,帮助幼儿学习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使幼儿感到安全、温馨和愉快。对孩子充满爱心,一视同仁,多鼓励、表扬进步尽可能不要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干预者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如果干预者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会在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干预者要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干预者应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心理知识的缺失是不可能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

三、 适当满足幼儿心理需要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条件

坚持正面引导,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干预者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要让幼儿接受我们的爱,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我们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用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环境,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四、 尊重幼儿、重视个体差异是科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核心

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 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成人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

篇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

(1)“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2)“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指在适应环境和努力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以促进心理健康,使心理处于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人即“自我实现者”。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体的潜能和价值得到最有效的挖掘与运用。马斯洛概括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有以下15个方面:

1、正视现实:对现实有良好的知觉。

2、接纳自我、他人和自然:心理健康者能够接受别人、自己及环境的不足与缺憾,而不会为这些缺憾所困扰。

3、言行坦率、表现真我:心理健康者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能够真实、坦率地表达自己。

4、热爱事业、以工作为中心:心理健康者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对工作刻苦、专注、并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5、独立独处:心理健康者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他们依靠的是自己。

6、与环境关系和谐: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能保持相对对立性。

7、欣赏日常生活能从平常经验中看出新意。

8、具有高峰体验:心理健康者即使从平凡的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强烈的醉心、狂喜、无限美好。

9、同情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道德。

10、人际关系深刻:心理健康者注重友谊和爱心。

11、待人民主平等:心理健康者能够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并能向能够教给自己知识的人们学习。

12、.信守道德标准:心理健康者能区分行为手段和目的,认为目的比手段更为重要。

13、富于幽默感:心理健康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

14、富于创造性:心理健康者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革新的特点。

15、不随波逐流:心理健康者具有自立、自强的人格,他们不随意迎合他人的观点行为,他们认为人必须有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不应太顾及传统的力量和舆论压力。

(二)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参照国外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特定的社会角色,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情绪积极稳定。5、社会适应良好。6、人格结构完整。

三、心理健康的促进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1、生理与心理统一:健康是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整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个体与群体协调: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个体的心理健康维护依赖于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3、理论与实践结合:心理健康的维护既取决于心理卫生知识与理论的掌握,也取决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4、防治与发展并重:对那些心理疾病患者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提供干预,改善社会适应能力。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学习、成长、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篇8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应激

自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被提出以来,在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探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当前广泛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获得来自他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适应存在积极影响。目前有三种理论解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机制,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能提供一种普遍的增益效果,而缓冲机制模型认为社会支持能够为个体在应激状态提供缓冲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强调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阶段性动态变化。本文从近几年来的实证研究入手,分别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应激的关系三方面探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一、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程素萍等研究者分析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具体探讨了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各个成分的作用。结果显示对心理健康影响最明显的是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除了一般群体,也有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在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中,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反向预测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另外以服刑人员为对象的研究中,靳海风等人发现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服刑人员卡特尔人格特质中的因素Q4、因素O与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服刑人员而言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通过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而产生的。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方面,大部分研究者采用问卷测量法都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充分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这对多数群体而言都是一致的。然而,这种积极作用并非是完全由社会支持直接产生的,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等其他内部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也有不少研究者从主观幸福感入手探讨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张艳宁等人的研究引入了情绪智力这一因素,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相关。对于拥有较高情绪智力的个体而言,他们能够较好地领悟和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绪,当其拥有较充分的社会支持时他们也能够充分使用这种条件,从而影响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而对于情绪智力较低的个体,即使拥有充分的社会支持,也很难对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在这层作用机制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主观幸福感起普遍增益的主效应,并且这种作用的产生也需要个体内在因素的协同作用。吴国强等人研究发现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并且,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应对方式则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积极的、幸福的感受,但社会支持能够缓解这种压力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即验证了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同时,在这种影响路径中应对方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即生活事件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而后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

三、社会支持与应激

另一些研究者从应激的角度来考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缓冲作用。生活事件是诱发各类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对于缓解个体的应激有着重要的作用,即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社会支持不仅能够对不良心理症状直接产生影响,也能在生活事件与心理症状间起到间接的缓冲作用。涂阳军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对于生活事件引发的负性情绪而言,个体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有重要的作用。伍新春等人分别在雅安地震之后半年和一年半考察了当地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发现,个体的创伤暴露程度和主观害怕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是社会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别是在灾后一年半的时间里,社会支持能够显著缓冲主观害怕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上述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仅是一种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个体特质、应对方式等内部因素间接起作用。同时,社会支持不仅通过普遍的增益作用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还会通过缓冲作用降低生活事件或者应激事件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静.社会支持在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7):998-1000.

[2]靳海风,曾祥岚.社会支持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格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18-1021.

[3]张艳宁,孔风.成人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50-51.

[4]程素萍,张潮,贾建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35-37.

[5]吴国强,黄杰,鲍旭辉,李越.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8):618-622.

[6]伍新春,周宵,毋梦薇,陈杰灵,赵献梓.创伤暴露程度、主观害怕程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的追踪研究: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5):595-603.

篇9

【关键词】 应激;适应,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42-03

现在的高中学生不仅承受着繁重的学习压力,而且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应激性事件,若个体不能良好地应对,将会引发一系列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研究人员对此高度重视,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1-6]。大量研究表明,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专业的中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对2 482名中学生进行了测试,较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应激源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为维护和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浙江省8所中学抽取高一至高三2 569名学生,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2 482份,有效率为96.6%。被试的分布情况:高一学生936名(男生465名,女生471名);高二学生770名(男生378名,女生392名);高三学生776名,男生388名,女生388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中学生心理诊断量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3个部分。

1.2.1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7] 共包括39个条目,从学习压力、教师压力等7个方面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况。量表采用5等级评分,0表示没有发生过或对自己没有影响,4表示极重度影响。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94。

1.2.2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8] 共包括36个条目,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该量表采用4等级评分,1表示不采用,4表示经常采用。本研究所得到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88。

1.2.3 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9] 共有69个条目,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9个因子。该量表采用5等级评分,1表示从无症状,5表示症状严重。本研究所得到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92。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应激源、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法对应激源、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应激源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r=0.286,P<0.01),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也有显著相关(r=0.365, 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也达到显著水平(r=0.478,P<0.01),见表1。

2.2 应激源、应对方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的比较 由表2可见,在应激源问卷中,中学生总体压力感受较轻, 影响较重的2个因子是学习与自我压力。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应激源感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除学习压力外,其他压力均大于女生。在3个年级中,高一学生的压力普遍大于其他2个年级。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男、女生除孤独倾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明显差异,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更为严重。

在应对方式量表上,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其次为寻求合理化解释,男、女生在应对方式上差异明显,不同年级学生除在寻求支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心理健康模型的路径分析 以应激源、消极应对方式作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建立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大于其通过消极应对方式而产生的间接效应,应激源对应对方式的效应显著。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中学生对应激源的总体感受程度较轻,所感受到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和自我压力。在应激源的性别维度上,与其他研究认为女生感受到的压力有所区别,本研究表明,男生感受到的压力大于女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有关,由于男、女生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同,社会期望也有很大的差别,因而男生往往被寄予更大的期望。

学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首选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其次是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和寻求社会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并未表现出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发展趋势,也未表现出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即“中学生在应对风格上存在年龄差异,高年级的个体出现消极应对的比例加大”[1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取样所致。有研究表明,16岁是适应学习生活的转折期,而高中学生已过了这个转折期。本研究只调查了高一到高三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年龄上差异不大,并且经过了多年繁重学业压力的考验,已逐渐学会了正确对待学习、生活的方式。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应激源主要对消极的应对方式起作用。说明个体面临的应激事件越多,越容易出现消极的应对风格。现阶段的中学生面临激烈的考试竞争和升学压力,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挫折后,很容易出现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面对应激,经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经常主动解决问题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与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一致,如姜乾金等[5]研究发现,消极应对与心理问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ndrew[11]研究发现,处于高应激状态的个体,如果应对方式不良,发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倍。

相关分析以及路径模型分析发现,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而且比通过应付方式所起的间接作用要强,这与应激理论有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应激源之所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是通过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价及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认知与评价来实现的。认知与评价在应激过程中,一方面实现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影响个体对该应激源的应对方式。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不同,就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认知和评价所造成,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正确评价自我,既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又不盲目夸大个人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应激源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提示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注意多种因素,一方面从减少应激事件的发生频率入手;另一方面着重培养中学生对各种应激事件正确积极的态度,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自助能力,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使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各种应激源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 34-36.

[2] 肖计划,许秀峰. 应付方式问卷信度与效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3] 郑全全,陈树林,郑胜圣,等.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1,24(2):212-213.

[4] 余欣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5):17-20.

[5]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

[6] SEIFFGE-KRENKE I, KLESSINGER N. Long-term effects of avoidant coping on adolescents' depressive symptoms. J Youth Adolesc,2000,29(1):617.

[7] 郑全全,陈树林.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45.

[8] 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 2000,8(4):211.

[9] 郑全全,温,徐飞舟,等.《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构的探索及修改.应用心理学, 2004,10(2):3-7.

[10]黄希庭,余华,郑涌.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 1.

篇10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企业时刻面临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特别是私营企业,由于工作节奏快,职工的压力较大,因而更具有特殊性。任何一家企业的正常运营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但是私营企业往往无限度的给员工加压,这种压力不仅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负担等因素,也包括企业过度忽视员工的工作感受。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消沉,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员工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

工作不安全感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1]。目前理论界对工作不安全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Greenhalgh和Rosenblatt认为:“工作不安全感是雇员在一个受到威胁的工作情境中,对于维持所希望的继续性的一种无力感。”[2]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在不同程度上对于组织、家庭、以及个体都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一些可以阻碍和减弱工作不安全感消极后果的缓冲或者调节变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社会支持。

目前,国内关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在国内私营企业管理方式还存在很大缺陷的情况下,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总体状况如何?它对私企员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吗?社会支持是否能够减弱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损害呢?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华人心理健康量表对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员工进行现状调查,并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探索社会支持是否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随着员工身心健康不断出现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关注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影响的重要性。Sverke等人的元分析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雇员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会形成极大的威胁,但相比之下,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高于身体健康,这说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更大影响[3]。Cheng和其工作伙伴对中国台湾25-65岁之间的8705名男性雇员和5980名女性雇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在职业人群中的总体流行率达到50%,而且在调整年龄、控制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社会支持以后,雇员的工作不安全感仍旧与较差的健康状况之间仍存在强烈的联系[4]。Strazdins(2004)研究发现,存在工作不安全感的员工通常都有一定的抑郁、焦虑问题[5]。

相比于国外二十多年的研究积累,国内对工作不安全感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国内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如冯冬冬等人对广州某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不安全感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6]。胡三??和李中斌(2010)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中国企业中的工作不安全感由五个维度构成,即工作丧失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工作执行不安全感、过度竞争不安全感以及薪酬晋升不安全感[7]。

基于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1: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2: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3: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4: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5:薪酬晋升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1.私企员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已有一些研究指出,社会支持水平对员工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如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8]。另外龚德英等人(2008)在关于外企员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中也证实,员工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9]。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研究,该量表将社会支持分成三个构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率,在国内研究中被广泛的使用。研究表明,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0]。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2:员工社会支持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1:主观支持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2:客观支持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3: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

2.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Sverke等人在其工作不安全感整合模型中提出,社会支持可能在工作不安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检验如何减少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特别要检验工作不安全感与结果关系中调节变量的作用。

国内学者如胡三??、佐斌等人对工作不安全感影响的因素及其各种后果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1]。但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对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健康之间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极少,那么,在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下,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会如何呢?

基于Sverke(2002)的工作不安全感的调节变量整合模型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3: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1: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2: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3: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4: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5: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薪酬晋升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按照随机取样原则,选取绵阳市私营企业中的员工共300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数据收集的过程是在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领导的支持配合下完成。

在此次调研中,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263份有效的问卷,回收率为87.7%。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

(二)变量测量

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本研究尽量采用现有文献已使用过的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适当修改作为搜集实证资料的工具。

员工工作不安全感:采用胡三??与李中斌所编制的25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我害怕丢了现在的工作再难以找到与之相当的工作了”、“我害怕自己没有特别努力就会被单位淘汰”。员工基于likert-5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09,五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88、0.799、0.768、0.709、0、785,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员工社会支持:采用肖水源(1994)所编制的10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员工进行评价的评分方法为:第1~4,8~10条,每条只选择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A,B,C,D四项,将四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果选择“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若选择“下列来源”,那么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659,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员工心理健康:采用我国杨廷忠教授经过中国大陆适宜性研究后,对台湾学者郑泰安所编制的量表进行调整之后的12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请问您最近是不是觉得头痛或是颈部有压迫感?”、“觉得神经兮兮,紧张不安?”。员工基于likert-4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1=比平时严重的多;2=比平时严重些;3=和平时差不多;4=一点也不)。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07,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控制变量:以往的研究表明,员工的背景变量(如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位层次、月薪)会影响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胡三??2010),工作不安全感又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员工的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作为控制变量处理。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章首先检验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其次,根据调节效应的判定原则,探讨社会支持水平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和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关系中起到的交互效应。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考察,从相关系数矩阵表可以发现,各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私企员工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

(二)假设验证

1.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将可能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的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等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第一层,再将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第二层,结果如表4-2所示。多重共线性的VIF检验值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说明进入模型的各个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该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接受。

从表4-2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工作丧失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053,P?0.05,未达到显著,研究假设H2-1-1未得到验证;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046,P?0.05,未达到显著,研究假设H2-1-1未得到验证;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工作执行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154,P

2.社会支持对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检验

(1)社会支持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

通过上述相关分析,我们了解了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与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然而通过相关分析只能说明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无法说明变量之间具体有怎样的关系,也无法看出研究假设是否支持,因此,此部分将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层次回归的方法来检验各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及验证相关研究假设。

从表4-3数据运行结果来看,私企员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292,P

(2)调节效应检验

值得说明的是,工作不安全感共有五个维度,社会支持共三个维度,因此,如果两两维度之间进行交互项讨论的话,就会产生15个交互项。在很多现有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也经常把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整体构念来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会把社会支持视为一个整体概念,检验其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社会支持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自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将调节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四步,放入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项。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则说明存在调节作用。为了避免在进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分析时回归方程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需对交互项的各变量进行中心化转换。

模型1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的回归,F值为2.390,P值?0.05,模型不显著,模型1的调整后的R2为0.021,模型解释了员工心理健康2.1%的方差。

模型2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的回归,F值为9.547,P值

模型3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以及调节变量(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1.124,P值

模型4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交互项(工作丧失不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0.620,P值

模型6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交互项(工作执行不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0.628,P值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示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绘制社会支持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效果图4-1。

从图4-1可以明显看到,工作不安全感高的私企员工在获得较少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得分尤其高(即其心理健康水平尤其低);而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私企员工其心理健康虽然会受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但程度却并不大,即便是体验到高工作不安全感的私企员工在感受到高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得分也较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一结果再次说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

五、结论

篇1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总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64-01

关于幸福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人们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质条件或客观环境等同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比程度低甚至不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人的总体幸福感主要体现在处理三种关系的过程中,即人与环境、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高职学生群体虽然还未彻底走向社会,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是与处理这三种关系密切联系着,并与总体幸福感直接相关。

一 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都与以往的环境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高职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生源地,在接受高职教育前的生活理念和学习环境各不相同,家庭经济状况也很不一样,这些都会给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关键。

高职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都会对新环境有所不适应,比如,有些外地的学生远离家乡,容易产生孤独无助和怨天尤人的感觉,有些对自己期盼较高的学生由于没有考入本科学校不得已进入高职院校,因此容易对自己所处的境况灰心丧气,对环境产生敌对心理,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的质量,从而消减对幸福的体验程度。事实证明,心理健康的高职学生能够勇敢面对客观现实并主动去适应现实,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要不断去改造现实环境,使自己可以与环境和谐相处。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就是对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耽于幻想。这样可以为自己积蓄更多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自我的追求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总体幸福感也随之上升。

二 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离不开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往往体现着个体的人格修养与道德品质状况。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与他人的相处,尤其是在和同学老师相处方面。心理健康的高职学生更愿意与周围的人打交道,乐于接受环境的人,也乐于接受他人、欣赏他人、承认他人的重要性,并在理解与关怀他人的过程中学会更好地关怀与理解自己。高职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将自己融入集体中,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更能体会到在与同学、挚友相处时的快乐,让自己的心灵充盈着友善、包容、同情、信任。人之常情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在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中,人们更容易敞开心扉,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幸福。反之,高职学生如果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脱离于群体,或者与人不能和谐相处,都会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尤其是刚入学的高职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敏感度较高,容易产生较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时要多注意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在与人交往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

三 个体与自我的关系

在古希腊太阳神庙的大门上刻有一句亘古流传的话:“认识你自己。”可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尤为重要。有些人可以处理好与环境、与他人两种关系,却独独与自己过不去,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悦纳自己,一个不能肯定自己的人是感受不到幸福的。

高职学生可能在认识自己方面存在着一些固有偏见。如觉得自己的学历不是非常高,所就读的院校不是非常出名,周围的朋友也是水平一般等,这些观点有些是社会上的普遍偏见,有些是由自身认识不足造成的偏见。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人才可以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一个心理健康的高职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具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有清楚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就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期望与要求,能够合理制订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不断努力学习、完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人同时也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懂得喜怒哀乐都是人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人会经常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积极状态,偶尔出现消极的情绪也能很快化解,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乐于接受各种挑战,在不断超越自我中感受幸福。

现实中,有很多人可以积极适应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但却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其他两种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因此,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要与自己和谐相处,只有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和人群中,高职学生只有接受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创造出自己想拥有的。在这种程度上处理好生命个体与自我的关系是总体幸福感知度的基础与核心。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处理好与环境、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上,能够做到适应、利用、改变环境,同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够悦纳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也即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燕.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篇12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6岁前的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为亲密与长久。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3.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如果儿童生活环境的气氛不融洽往往会导致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增进和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

1.丰富有关遗传方面的知识,少生、优生,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使幼儿健康成长,首先要把好遗传这一关。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和受孕时机;注意产前检查和诊断将对新生儿是否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幼儿生理成熟健康发展,要建立和健全幼儿医疗保障制度,家园共建及时处理幼儿所患各种疾病,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创造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减轻幼儿心理压力 对幼儿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应成为良好的育儿环境,以向幼儿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和谐的生活气氛。理想的家庭生活气氛是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带来轻松的、欢乐的、积极向上的感受,将有助于不断巩固家庭关系,从而消除幼儿紧张等心理压力。父母对幼儿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幼儿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现代家庭已将家庭环境提到了首位。家庭中有了孩子,环境布置的要求应向儿童倾斜,就是说要考虑环境布置对儿童的影响,家庭中物质环境是无声的教师。

(3)文化生活渗透。必须提倡高尚的文化生活,因为它对儿童将产生精神影响,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书籍、歌曲、影片、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游戏等,将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健康成长,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活。试想:如果家庭中以赌博为娱乐内容,将会给幼儿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为此,家庭应慎重的选择安排家庭中的文化生活。

3.社区、家庭、托幼机构相互融合,是幼儿心理健康的有力保证

(1)托幼机构必须把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的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打破班级界限,由大、中、小班各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幼儿交往的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性和合群性。

(2)托幼机构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托幼机构环境创设必须给幼儿轻松、愉快的感受。教师应尽可能的关爱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为:学习积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个性健全,品行端正,适应性强等。教师应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将儿童成长过程显现出来的幼稚心态和偏移行为误归为心理不健康的范畴。

篇13

【关键词】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16-0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面对教书育人这种负责而艰巨的工作,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愈加重大,来自各个方面的种种压力,让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糟。而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一、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学家莫格西里(1959)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备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表现在: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教师们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压力。由于教育改革力度增加,学校之间、同事之间竞争激烈,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学校教育期望又过高,这些都加大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高校教师不仅面临来自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压力,还面临学历职称、论文课题、竞聘上岗、评等评级等各种压力。此外,还有家庭关系、经济原因及自身的身体健康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师的压力源。一些人正承受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的困扰,比如焦虑、忧郁、烦躁、易激怒、压力过大、人际矛盾等问题,甚至个别人还可能发展为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正因为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性,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

(一)职业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不能满足某种需要而感受到紧张或焦虑状态从而造成与其职业要求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首先,职业道德让教师承受着职业压力。他们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诱惑,力求表现完美。其次,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青年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大学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心理、生理发展日渐成熟的青年,要求从事大学教育的教师们更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第三,科学研究、教师评价等是构成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源头。作为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共同都得做好。公开的数量、课题申报、职称晋升、工资调级、受聘任职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都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标率达85%以上。作为专职工作的教师至少要要学会处理三种人际关系,即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调查发现,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1.49%。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等。

(三)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

社会和学校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而教师个人则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而爆发。

(四)生理健康受损

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往往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当教师面对压力事件或情境时,神经系统与腺体会进行一系列活动来对抗或逃避,容易导致身心耗竭,产生疾病或加速老化。另外,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特殊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保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从外部因素上来说,学校在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时,应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从内部因素来说,教师本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学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进行自我调节。

(一)高校领导要重视教师身心健康,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节技巧,导致产生心理问题或者出现情绪失控等状况出现。因此,首先各高校应对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为青年教师广开心理宣泄的渠道,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工作量,避免过度超负荷工作,保证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第三,要不断完善教师工作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

(下转第154页)

(上接第16页)

(二)把自己融于社会大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积极乐观、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工作效率也会高;反之,则易心情郁闷、性情孤僻。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成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教师要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可以经常沟通,为别人的成就真心喝彩。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就能把自己融于社会大家庭中,随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注重自我调节,积极面对

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客观条件的改善,但是教师自身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其次,应培养自己某些方面的兴趣爱好,多方面的爱好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的不良情绪状态。最后,找信任的特别是性格开朗的知心朋友倾吐自己的压力、烦恼等,听听他们的建议,调节自己的心理失衡,这样,才有利于摆脱沉重而消极的情绪。

(四)维护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基础。教师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节奏,合理饮食,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首先是注意营养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锻炼活动有助于释放体内能量,消除学习及工作在体内积累起来的压力和紧张等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后是要适当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情绪,控制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

(五)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

家庭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的放松和温馨,家人的理解和关爱,会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美满的家庭,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幸福的家庭是教师面对诸多心理困境的良药。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其次,有了家的和谐与安宁,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能把那份和谐带进校园带进班级。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总之,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看远远超过了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很强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让学生能随着教师一起健康成长。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良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新时代培养身心健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14

1.大龄聋生心理波动、不健康的表现如下:

1.1 意志力不强,形成两个极端,容易产生盲目骄傲和自卑心理。

1.2 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大,但由于受听力的限制,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还很低,无法对语言文字有更深刻的理解。容易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引诱,特别是社会聋人偷盗、抢劫团伙的引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3 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1.4 自私、自闭。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有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老师、家长、同学沟通。

关于聋生心理波动和不健康的表现还有很多,这要求我们聋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2.对大龄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序、和谐、文明的校园,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对聋哑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经常,能使聋哑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但一味追求教学效率,会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2.1.1 要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和谐校园

2.1.2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加强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

2.1.3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融洽班级气氛。

2.1.4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一个健康档案。把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状况记录下来。

2.1.5 帮助特殊学生,开展个别辅导。

3.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融入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