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0:07: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矿产资源经济概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Mining is an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urately appraise the value of the mining right which has huge significance to perfect the mining market. The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results accurate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mining right market transactions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should choose different way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关键词:矿业权评估 资产评估
Key words: mining rights evaluation assets appraisal
一、矿业权及矿业权评估概念
矿业权指在依法有偿获得勘察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勘察或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矿产品的权利,是由探矿权和采矿权组成,其中探矿权又可分为普查权、详查权和勘探权三种。
矿业权评估指对矿业权市场上合法流转的探矿权、采矿权资产价值的评估,是一种动态化模拟在矿业权市场的经济活动中对矿业权资产用货币形式进行科学评定与估计。
二、国内外矿业权评估方法
矿业权评估在国外已经发展了100多年,澳大利亚的矿业权评估理论、方法较为成熟。我国矿业权评估方法主要有:贴现现金流法、可比销售法等。
三、矿业权价格评估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对矿业权评估方法的选择,针对评估对象和矿业权市场的发育程度作具体分析,进而做出确定。
(1)探矿权价格评估,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重置成本法。按被评估的矿产地的实际劳动投入的现时重置成本乘以风险系数、经济贬值系数(1-α)来评估探矿权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Pd = Sy・(1+F)・(1-ε)
Pd――矿业权的评估净值;F――风险系数;Sy――重置成本;ε――贬值系数。(1)Sy的估算方法一般有:a直接法:按资产成本的构成,根据实际投入的工作量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b物价指数法:在矿业权资产原始成本基础上,通过现时物价指数确定重置成本。公式:矿业权资产重置成本=矿业权原始成本×矿业权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矿业权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2)风险系数(F)。公式:风险系数=全部项目耗费的地勘费总额 / 有成果项目耗费的地勘费总额-1。(3)贬值系数(ε):由于矿床所处的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件,以及矿床的开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引起矿床的经济性贬值。
第二,贴现现金流量法。采用财务现金流量表,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按一定折现率进行折现,其结果作为矿业权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p――矿业权评估净值;Wa――年收益额= Epi-Sji-Ybi- Yqi-Ysi;Wb――部门平均收益= Epi・δ;Ep――年销售收入;Sj――年经营成本; Yb――年资源补偿费; Ys――资源税;Yq――销售税金及附加;δ――部门平均销售利润率;γ――折现率;n――计算年限。实质是将矿产资源开发的未来超额收益折现作为探矿权价格,只将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作为资源所有者出让矿产资源使用权的全部收益,结果并没有充分体现资源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评估探矿权价格不适合。
(2)采矿权价格评估
第一,收益现值法。采用这种方法评估采矿权价格与评估一般资产不同,是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未来超额收益的估算。对开采矿产资源的未来收益以一定的折现率折为现值,扣除初期总投资或企业资产净值则为采矿权价格。折现率由采掘业的基准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两部分构成。
第二,可比销售法。依据资源条件相近的矿山企业矿产品市场价格扣除成本、税金后的净价格的大小,按一定比例来计算采矿权价格。
第三,收益比例分配法,按勘查费用占采矿、选矿、冶炼费用的比例,折算出矿产储量价值,然后用矿床特征、社会条件等有关系数加以修正。
除此之外,评估探矿权、采矿权价格均可采用现行市价法。但是,我国矿业权市场尚未成熟,前提条件尚不具备。
四、结论
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不同阶段,矿业权评估的内容是不同的。在地质调查、普查、详查阶段只评估探矿权价格;在勘探阶段,变更探矿权只评估探矿权价格,出让、转让采矿权既要评估探矿权,又要评估采矿权价格。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评估方法才能对该矿做出一个精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四光,刘忠珍.矿业权评估方法初探,地质技术经济管理[J], 1998, 20 (2):28~31
[2]阳正熙,论探矿权价格评估方法,中国矿业[J].1999, 8(2): 29~32
[3]杨泓清等.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1999, 5
[4]袁怀雨等.矿业权评估方法若干问题之探讨[J].中国矿业,2004, 11
[5]廖作鸿,刘朝马.影响矿业权价格的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2006,5
关键词:矿产;地质;开发;现状;管理
正文: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各国能源战略国家利益最大化是目前我国矿产地质开发面临的总体环境,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矿产地质开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有效实施管理模式转换,实现机制体制改革深入,就必须认真从中国现有的矿产地质开发实际出发,分析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发展道路,为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开发切实做出贡献。
1 我国矿产地质开发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开产现状,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的能源工业大多需要从矿业资源开发提供,特别是很多的非再生性资源、工农业原材料都是从矿产资源而来,这些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物质来源。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对矿业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要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来,这种结构性矛盾显得日益复杂和严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地质矿产的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关键的原因是当下我国众多的对于矿产的需求速度逐渐赶上或者超过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地质矿的年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矿产勘探储量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矿产资源消费的增长需求也慢慢地超过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承受度,一些关系国家民生和重要命脉的的重要矿产资源的进口量比例总体上面临警戒层次,适当的矿产资源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需求。
2 地质开发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1)地质开发往往会发现我们需要的好矿难找,大多是贫瘠矿。尽管我国的矿藏中有稀土、钨这些优势矿种,但是在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主要矿种中铁、锰、锌、铝等矿产存在选矿难,贫矿多的特点,我们通过这些特点得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不利于综合开产利用。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我国用来制作高精度仪器设备的铁矿石品相低,含量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这就使得中国的优势变成劣势,在技术手段上需要国家先进技术的支持同时,在需求大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大量井口国外高精度的铁矿石作为生产原料,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高效的开发利用。
(2)中国人多地大,物产丰富,矿产资源具有绝对数量高的优势,但是平均到个人就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从目前可以知晓的矿产资源数目中,我们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已知170余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其他主要地质矿产资源的从世界平均占有率角度来衡量也远远不及,有些甚至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3)忽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不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根据我国对地质矿产利用率的调查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的平均回收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0.29,这一方面使我国大量矿产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子孙后代生活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近几年一些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事实屡屡发生,这样一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一方面使我国的深林覆盖率大大降低,非人为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地震,泥石流,沙尘暴、雾霾天气等问题日益成为当前阻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问题,值得我们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关注。
3 提高管理效能的创新思路和积极措施
(1)从源头上控制地质开发的准入条件。我们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出发,从不违背市场经济和地质开发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进行矿产资源开产。严禁大矿小开和在勘查阶段化整为零。对于具有地质矿产开产资质的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准入,同时严格审批权限,综合考核这些企业或者单位的整体实力,比如是否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一支富有经验的专家管理队伍,这些都是衡量一家企业或者单位是否符合开产条件的基本条件,同时还要在具体的开产过程中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投入产出最优化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探矿权、采矿权人拥有矿业权的个数、矿种要与其注册资金和资信能力相匹配。探矿权申请人的注册资金不得低于1000万元,探矿权申请面积不得小于1个基本区块,不得大于10个基本区块。相应地,我们的有关主管部分特别是地方部门要建立于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
(2)在审批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和各等级保护区的时候把是否占有矿产资源作为一个申请条件加以明确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压覆审批制度,除国家、省重大工程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和各类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建设不得压覆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要严格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审批程序,逐渐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地质开发机制。各地新设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生态功能区,应征求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尽量做到不占压或少占压矿产资源。已经设立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生态功能区内确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矿区或矿产地,需调整保护范围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批。
(3)对于矿山地质开发要注重后续环境恢复治理。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明确治理责任,新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要足额缴存保证金,按要求制定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方案,切实履行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义务。探矿权人及勘查单位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矿山开采前,矿山开采企业要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和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审批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通过审批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方可办理采矿许可证。矿山开采期间,要将各项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分阶段落实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同时进行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试生产期间,开展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向所在地(市)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核发排污许可证。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严格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准入和审批程序,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矿山建设期、开采期的环境监督检查。督促勘查单位与矿山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和矿山开采项目,限期进行整改。同时,严格审核试生产,核发排污许可证,督促企业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项目环境全过程监管机制。
结语
我们只有协调矿产资源供给和经济建设兼顾发展,才能面对地质开发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商业性地质开发的落后现状寻找出路,建立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和理性特征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好地构建出适合我国特有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真正从本质上解决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上失范的痼疾。
参考文献:
[1]龚兴祥,方良伟.贵州省煤炭矿产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11,3,37(3).
[2]夏邦栋.普通地质学(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0.
[3]姚凤良,孙丰月.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8.[3]罗梅,徐争启,马代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1.
[4]何艳梅,陈建宏.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02)
关键词 私募股权 矿业基金 产业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私募股权(PE)基金在投资行业的表现日益活跃,其光彩也引来了业内研究员和机构人士的不少注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海外投资的启动,私募股权基金也开始活跃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勘探的舞台。矿产资源行业具有其特殊性,这使得矿业基金面临着各种问题。对私募股权基金在矿产资源行业的现状分析,能够令我们更加清晰基金运作的障碍与前景,更理性地对待矿产行业投资的盈利与风险。
二、文献综述:
在私募股权基金研究方面文献不少,陆国飞2013指出私募基金是目前炙手可热的投融资方式。吴凡(2007)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范畴进行界定,比较得出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形式。另外,关于私募基金在海外投资的角色研究方面,赵骏,于野,(2011)指出私募股权可利用其丰富的经验与人才储备为并购提供支持。私募股权基金可通过发挥其优势助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业基金研究方面,胡胜国,佘延双(2011)提出了私募股权基金在国内外投资矿产资源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投资策略。佘延双(2012)从微观操作角度回答了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如何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问题。孙玉美(2010)认为本土私募股权投资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发展起来。综上文献可知,私募基金研究是具有很大的现实与理论指导意义的,它将更加有利于对目前的PE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本文就我国开始的海外投资与国内外矿业开发的行为提供有益的研究分析。
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矿业基金发展分析
(一)私募股权基金概论。
私募股权(PE),通常也被称为私人股权或产业基金。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狭义上讲是投资于有增长潜力的成熟、非风险企业。私募股权基金主要组织形式为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还存在不少的信托制,有些是以契约制形式存在的。产业基金分为创业投资基金、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矿业私募股权基金,专业投资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经营企业的股权投资机构。
(二)矿业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
1、矿业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情况。
矿业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矿业项目的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矿山建设和运营等不同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国自2009年以来矿业基金发展很快,矿业基金的壮大将伴随着整个矿业开发与开采的进程加速,对于整个行业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1)2009年2月成立的中矿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管理中矿联合基金,2009年5月发行,是我国首支矿业私募基金,首期规模5亿,面向全球范围投资矿产资源行业。(2)2009年12月成立的朝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是我国首支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用来支持山西煤矿整合能源投资。(3)2009年12月成立的上海中矿新能股权投资中心,管理中矿新能产业基金,是我国首支新能源的产业基金,投资新能源高科技产业,首发规模5亿。
2、面临的问题。
较之国外,我国矿业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需要大力改进与提高的地方也很迫切,主要表现在:(1)基金运营模式需要改进,目前国内的基金运营模式很不规范,操作流程冗余,需要结合我国市场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走出一条在本土能够生根发芽的运作规范。(2)市场环境需要调整。我国支持矿业的资本市场的环境还不完善,我国目前投资的矿业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退出机制。(3)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市场不成熟,需要逐步的发展与规范。我国的基金募集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国的GP(普通合伙人)和LP(有限合伙人)市场还不成熟,这就形成了比较稚嫩的募集市场,需要逐步的经验积累与发展。(4)合作对象范围局限性,需要加大与大矿业的合作。矿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需要与大型矿业企业合作,通过合作实现项目对接,拓展矿业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退出渠道。
(三)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业的主要障碍。
1、众所周知,矿产的开采周期漫长,矿业的周期性表现为价格的反复无常性。某种需求的变化将影响到价格水平,并将立即引起大量供应的相应变化,具备高不确定性。
2、大多数情况下,矿业公司对新建项目不太感兴趣,矿山生命周期是以10年为单位进行计算,公司高管注重短期利益,而矿业开采在其漫长周期内很可能发生资本支出不足的危机。
3、矿产的开采需要具备专业矿业知识的工程团队,基金的投资过程更加需要熟悉整个矿业流程与矿产专业知识的人员。然而私募股权基金以前投资主要集中在TMT领域,矿业行业内缺乏懂得私募股权投资运作的人才,矿业行业知识对于私募股权基金非常重要,实际上此类只是人才的匮乏阻碍了其发展。
4、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名声,增大了公众对矿产开采的抵触情绪。采矿公司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将涉及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开采阶段,容易破坏土壤、植被,严重的可能留下许多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导致生命损失。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矿业基金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矿业资源基金是非常有前景的投资基金,其具有行业特殊性,需要矿业知识专业基金团队的操作。矿业资源在我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与发展障碍,需要市场环境与运作模式的不断规范与发展。矿业基金正在改写矿产的行业历史,在我国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相信未来矿业基金将以新的表现来实现它的光辉。
此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族企业契约治理及融资结构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70973035;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研究生创新基金应用实践鼓励项目“基于生命周期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110163。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凡,私募股权基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硕士论文.
[2]赵骏;于野;论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角色与作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陆国飞,信托和私募基金在中国的融合,上海法治报,2013-1-23.
[4]佘延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论文,2013.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马玲.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J].消费导刊.2008(11)
[2]孙洪波.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的机遇、障碍和对策[J].国际石油经济.2009(03)
[3]孙贤胜,裴国平.海外石油作业公司建立国际化管理机制初探[J].国际石油经济.2008(09)
[4]冯保华.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2008(15)
[5]余立.应对世界石油石化工业新格局提高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水平[J].当代石油石化.2008(07)
[6]付晓东,文余源编着.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张汉亚,张长春主编.投资环境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8]卢进勇,杜奇华编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9]赵振智,胡婧潇.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的战略控制力研究[J].化工管理.2009(04)
[10]郭鹏,韩文杰,陈振贵.海外项目投资管理探索[J].中国石油企业.2008(10)
[11]赵鹏大等编着.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M].地质出版社,2003
[12]何晓群编着.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3]张敦富主编.中国投资环境[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14]KatsuakiKoike,SetsuroMatsuda,ToruSuzuki,MichitoOhmi.NeuralNetwork-BasedEstimationofPrincipalMetalContentsintheHokurokuDistrict,NorthernJapan,forExploringKuroko-TypeDeposit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2(2)
[15]刘鸿斌.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浅议[J].消费导刊.2008(18)
[16]MargarethaScott,RoussosDimitrakopoulos.QuantitativeAnalysisofMineralResourcesforStrategicPlanning:ImplicationsforAustralianGeologicalSurvey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1(3)
[17]唐金鸽,邵万钦.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05)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晏波.矿业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2]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4]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5]吕宾.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及征收细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6]史晓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地协同利用与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7]王全明.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8]王翠香.模糊数学在个旧东区锡矿资源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9]韩玥.基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能源政策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0]唐宇.新疆乌恰地区Pb-Zn资源成矿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1]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12]赵子铭.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3]汤军.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异常定量预测与评价研究--以山东临清坳陷东部德南洼陷综合研究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14]张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15]冯宇.资源约束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6]吴飞.个旧锡矿区地质数据的极值分布和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7]黄静宁.深层次致矿异常信息提取及其找矿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8]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9]Yamakawa,TomodaS.AFuzzyNeuronandItsApplicationtoPatternRecognition.ProctheThirdFuzzysystemAssociatCongress.1989
[20]KuemmerleW.Thedriver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toresearchanddevelopment: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9
[21]HLin,QWan,XLi,etal.GIS-basedmulticriteriaevaluationforinvestmentenvironment.EnvironmentPlanningBPlanningandDesign.1997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林闯,苏文博,孟坤,刘渠,刘卫东.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J].计算机学报.2013(09)
[2]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05)
[3]王鹏翩,冯登国,张立武.一种支持完全细粒度属性撤销的CP-ABE方案[J].软件学报.2012(10)
[4]杜春来.无线移动自组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王锦晓,张旻,陈勤.一种高效属性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2(S1)
[6]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07)
[7]刘志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8]袁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密钥管理和虚假数据过滤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
[9]麻浩,王晓明.外包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J].计算机工程.2011(09)
[10]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01)
[11]田胜利.基于l-多样性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2]付戈.数据库动态恢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3]汪志鹏.私有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4]时杰.关系数据库细粒度访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15]彭清泉.无线网络中密钥管理与认证方法及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6]郑健,刘广亮,李兆国.基于椭圆曲线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J].福建电脑.2010(03)
[17]黄志宏,巫莉莉,张波.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08)
[18]DENGRobert.CCA-secureunidirectionalproxyre-encryptionintheadaptivecorruptionmodelwithoutrandomoracles[J].ScienceChina(InformationSciences).2010(03)
关键词:铅锌多金属矿床;静态法;矿床开发;技术经济评价;矿产资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0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205-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102
1 资源经济发展形势
1.1 铅锌矿的资源形势
1.1.1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第一,世界铅锌矿产资源生产状况。自21世纪以来,全球工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由于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铅锌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铅锌矿的生产量逐年增加,2003年全球铅矿产量突破295万吨,到2013年全球铅矿生产总量达约540万吨,是2003年全球铅矿产量的1.8倍。2003年全球锌矿产量突破901万吨,到2013年全球锌矿产量达1340万吨,是2003年全球锌矿总量的1.5倍。
第二,世界铅锌矿产资源需求状况。世界铅锌矿产资源需求状况主要以铅锌矿产的消费情况表示,世界铅锌矿产消费状况并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但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指标来体现,如精铅产量及消费量、精锌产量及消费量。从2006~2012年世界精铅的产量及消费量、精锌的产量及消费量可以看出,世界精铅产量及消费量、世界精锌产量及消费量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1.1.2 我国铅锌矿的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第一,中国铅锌矿生产供应形势。到2013年底,中国铅矿生产量达到290万吨,锌矿生产量达到500万吨,分别是2003年产量的4.39倍和3.03倍。
第二,中国铅锌矿消费需求情况。从世界铅锌矿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趋势看,汽车行业一直是铅锌行业的主要市场。到2013年我国精铅消费量约470万吨,精锌消费量约596万吨,分别是2003年消费量的3.97倍和2.84倍。
1.1.3 国际精铅精、锌矿的宏观价格。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自2004~2014年十年中铅精矿的价格在886~2578美元/t中波动,锌精矿的价格在1047~2192美元/t中波动。
2 矿山建设条件分析
2.1 自然条件
矿区位于井冈山市西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境内最高海拔410.5m,海拔最低处254.1m,比高156.4m,属丘陵地貌。虽然地形较平坦,但切割深度较大,“V”型谷发育。已探获的资源量及矿体均分布于-67m标高以上,有利于坑采。
2.2 资源条件
本阶段区内已求得333+332矿石资源储量XXX万吨,金属量Pb+Zn 12.55万吨。共(伴)生Ag 4252千克、Au 197千克。其中333金属量Pb 5.69万吨、Zn 3.84万吨;332金属量Pb 1.64万吨、Zn 1.38吨,具有较高的资源保证程度。
2.3 矿山的开采技术条件
2.3.1 矿床的地质条件。矿区一级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带之罗霄―雩山褶皱带中段,表现为加里东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侵入体―宁冈花岗岩体的侵入。二级构造单元为区域性的断层在矿区没有出现,矿区F1、F2、F3逆断层为三级构造单元。
矿区围岩为花岗岩,化学性质不活泼,成矿作用仅在断裂破碎带中及裂隙范围进行,并在断裂破碎带内发生交代充填作用,经矿物结晶分异后成矿以充填作用为主,形成构造蚀变脉型铅锌矿床。
矿区铅锌矿成因类型为产于断裂带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内生铅锌矿床。
2.3.2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依试验结果得知:该原矿定义为易选铅锌矿。应用试验研究成果,根据该矿石性质特点,选矿工艺最终确定为:原矿经过浮―浮联合流程,具体是在小型试验、系统的条件试验及不同浮选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的基础上,选矿工艺流程最终确定采用优先浮铅,得到铅精矿;浮铅尾矿经过处理后再浮锌,得到锌精矿和浮选最终尾矿,从而可回收得铅精矿、锌精矿,金、银有价元素大多一并综合回收在铅精矿中,该矿产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用浮―浮联合流程,优先浮铅,顺序浮锌。在磨矿细度、矿浆浓度,药剂制度合理的条件下,铅、锌回收率分别可达93.9%、90.83%以上。伴生有用组分金、银能有效地回收在铅精矿中,其回收率分别达56.26%、80.77%。
2.3.3 矿床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条件。
第一,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表现为,控制矿体的F2断层充导水性一般较弱,地下水补给来源有限,地表又无较大的水体补给,因此,对矿体开采无灾害性充水危害,往往只是小量的涌水,一般情况下对矿坑充水影响小。本区花岗岩含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富水性较弱,矿坑揭穿花岗岩风化带时,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可直接进入矿坑。未来矿坑充水因素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以及地表水可能沿断裂构造渗透,大气降水通过第四系松散层和岩石风化裂隙、老窿、断层下渗补给。
未来矿山生产坑道主要在坚硬的花岗岩中掘进,故矿区总体属以顶板间接渗水的风化裂隙充水矿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鉴定,矿体顶、底板岩性均为花岗岩。钻孔岩心质量指标分回次计算,质量指标达92%~98%的大于整个统计回次的一半,质量指标达75%~90%占20%左右,质量指标
第三,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位于全国地震烈度分区6度带,历史上附近无发生地震的记录,只有远离矿区达200公里以外的定南、寻乌、龙南、大余等县城曾有过4~5级的中强地震,可以不予考虑,所以矿区及矿区周边稳定性好。
临近矿区无工矿企业的废水排放,地表、地下水水质良好(达Ⅱ类水质标准)。矿区内废石、废土分布极少,废石中无有害组分解影响到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类型属良好类型。
3 经济意义及可行性研究
3.1 方法的确定
鉴于采用静态法进行评价,选用评价指标为潜在总价值、总利润。本次经济概略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估算了资源量的Ⅰ号矿体,概算的指标主要是矿床潜在价值和矿床工业价值、潜在总利润。
矿床潜在价值=金属量×产品销售单价
矿床工业价值(总利润)=年销售利润×服务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T):
T=可采V石量×采矿回收率/年采矿石量(1-废石混入率)。
可采矿石量=333矿石量×0.6+334矿石量×0.3+设计损失量。
333资源量的可信系数取0.6,334资源量的可信系数取0.3。设计损失量为总资源量的10%,采矿回收率为90%,废石混入率为8%。
3.2 有关参数的选择
根据各矿床特征、矿石类型、开采技术条件和调查、访问及类比等资料,参照有关扩大指标来确定本次评价的相关参数(见表1)。各数据采用本次工作的测试数据结合民采调查资料进行修正。
3.3 经济效益评价
3.3.1 总价值(Vg):
将表中各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得,矿床主要组分铅锌潜在总利润(Fz)约为7600万元。如果计入共(伴)生组分价值,潜在总利润可增长20%以上。
3.3.3 可采矿石量:
可采矿石量=333矿石量×0.6+334矿石量×0.3+设计损失量=24万吨
3.3.4 矿山生产规模:
根据区内资源保证情况,拟定日生产规模100吨矿石量,每年生产时间按300天计算,则年生产规模为3万吨矿石量。
3.3.5 矿山服务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可采矿石量÷年生产规模=24万吨÷3万吨/年≈8年
3.3.6 矿山建设投资:(1)矿权购置与地勘费:矿权购置与地质勘查费用共计800万元;(2)基建投资:包括采矿投资、选矿投资、土地使用费,合计为450万元;(3)流动资金:按基建投资的15%计算,流动资金=450万元×15%=68万元;(4)矿山建设总投资(包括地勘费、基建投资、流动投资):矿山建设投资=800万元+450万元+68万元=1318万元。
3.3.7 总生产成本:
总生产成本=入选矿石量×企业综合成本=24万吨×235元/吨=5640万元
3.3.8 总产量:
铅总产量=可利用金属资源量×选矿回收率=5650吨
锌总产量=可利用金属资源量×选矿回收率=5400吨
3.3.9 总销售收入:
矿产品价格按铅金属价格13500元/吨、锌金属价格10100元/吨、总销售收入=13100万元
3.3.10 税金及费收:
产品增值税按13%计算,资源税按5元/吨矿石计算,矿石资源补偿费按年销售收入的4%计算。
产品增值税=(总销售收入-总生产成本)×13%=970万元
资源税=入选矿石量×5元/吨=120万元
资源补偿费=销售收入×4%=96万元
合计税金及费收=1186万元
4 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采用静态评价方法对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进行概略评价。
4.1 矿床工业价值(总利润)
矿床工业价值(总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税金及费收-矿山建设投资=4856万元
4.2 年利润
年利润=总利润÷矿山服务年限=607万元
4.3 投资利润率
矿区投资利润率=年利润÷矿山建设投资×100%=46%
4.4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矿山建设投资÷年利润≈2.2年
5 结语
有色金属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区经济技术评价分析该矿床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需求程度的日趋加剧,本矿床开发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也会随之增大。做好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可为矿山工程设计、基建提供依据,使矿山技术经济指标优化,提高矿山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矿山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类比可为同类矿区矿床开发技术经济评价作为借鉴。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4.
法律顾问的邀请函范文一尊敬的XX商会领导:
您好!
十分感谢您于百忙之中阅读本函件。几分钟宝贵时间的耗费,不平凡经营理念的诞生,我相信您一定会物有所值的!
当前,我国许多单位对于聘用律师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有麻烦、打官司找律师,即诉讼律师的层面上。然而事实上,律师在投资、融资、改制、提供见证、认证等方面,也可以起到十分积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聘请律师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防患于未然,企业有许多经营活动,如果事先有律师参与,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则完全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诉讼和纷争,从经济效益角度讲,前期花一些律师顾问费,要比出现问题后再聘请律师效益更高。
因为,在各类复杂的法律事务面前,非专业人士处理起来往往力不从心,事倍功半,有时甚至误入歧途。对于法律的漠视与无知更有可能招致无法挽回的败局。当深陷危局之时,才想起律师,殊不知,此时已经冰冻三尺了。这时不管聘请多么高明的律师,都难以在短期内化解危机,付出的代价将可想而知。
聪明的企业决策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为成功地避免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致命性风险,聘请专职执业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听取律师的建议,可以成功地避免后患,其睿智程度无异于以极小的代价购买多份兰德公司的报告结论。
因此, 我所愿竭诚为贵商会提供常年法律服务。为了能让贵商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我们拟定为贵商会提供一次免费的法律服务。服务的形式可以是讲座、培训、法律咨询或是其他形式,具体方案会在于贵商会沟通后及时提出。
若贵商会对我们的这次免费法律服务感到满意,愿意聘请我们做为贵商会法律顾问的话,我们将会为贵商会及会员提供如下服务项目:
一、专业诉讼服务
民事、商事、刑事、行政等诉讼案件,劳动仲裁、普通经济仲裁等仲裁案件。
二、非诉法律服务
法律顾问、法律咨询、各类合同审查、律师函、参与重大项目合同谈判、出具专业法律意见书、法律风险尽职调查等非诉法律服务。
顺颂
商祺!
XXXX律师事务所
20xx年十月二十一日
法律顾问的邀请函范文二尊敬的 黄耀和 律师(老师):
为了提升律师办理企业并购与重组业务的技能,提高企业并购与重组律师服务的品质,我们决定开办一期并购与重组律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该班拟聘请国内资深并购与重组律师、高校知名并购重组学者、政府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并购重组纠纷审判专家联袂授课。
鉴于您在业界的学术地位、成就和影响,我们真诚地聘请您为点睛网高级培训师,并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为本班授课。现就本班的有关情况向您报告如下:
一、本班名称
本班名称:并购与重组律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 二、时间安排
1、20xx年3月26至20xx年 月 日之间,共授课8-10天。 2、授课时间为上午9.00时-12.00时,下午1.30时-4.30时,晚上(如有)6.30时-9.30时。
3、每天面授上课共6个小时,即8节课(45分钟/课)。 三、授课方式
1、本课程开设面授班和远程班,采取面授、网络、光盘等立体覆盖教学模式。即北京学员在现场听课(同时录制网络课件);外地学员在网上听课;不能或不愿上网的学员,通过课件光盘、讲课录音和教材讲义等方式学习。
2、特别敬请各位老师理解本班的立体教学模式,并许可我们在面授的同时以网络视频、光盘课件或讲义教材等方式使用本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使用,并取得相应回报与收益。
3、如无特殊约定,每位老师每次授课安排半天(即3小时,4节课),每次详细讲授1-2个实务技能专题。
四、听课对象
1、面授班即在现场听课的对象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执业在二年以上的律师,计划招收70人。
2、远程班即在网上听课的对象为全国各地的执业在二年以上的律师,每班计划招收学员100人。
五、授课内容
1、详见附件一(课程单元表)。
2、我们建议您的授课方向为《并购与重组律师业务概论》。具体内容请老师确定大纲,填入回执表反馈我们。我们收到您的反馈意见后进行统一协调平衡,最终确定您的讲课内容。
3、重要建议:选题尽量考虑律师业务的实用性、不宜太大,小题大作为好;以案例教学;课后可留15-20分钟互动;尽量每20分钟左右讲完一个章节,以方便网络课件的分集制作。
六、授课时间
我们希望您20xx年 月 日上午(或在此后至20xx年 月 日间的周六或周日,预选一个半天)前来授课,并填写回执告诉我们,或者电话商量具体授课时间。 七、课酬回报
1、课酬:授课老师每小时课酬标准为1000元,讲课半天为3小时计3000元整。如果您认为以上课酬太低,请将您所期待的数额反馈我们再行商定。
2、杂费:授课老师的交通费、住宿费由我们安排报销,中午工作餐或晚餐我们负责招待。
八、确认邀请
授课老师如果同意接受我们的聘请,可以下列方式反馈意见: 1、填写以下回执(见附件),通过email或传真发回我们。 2、直接在电话中确定讲课时间和讲课内容。 邀请函回执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XX(教务)XXXX
XX(主编)XXXXXXXX
邀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法律顾问的邀请函范文三尊敬的各位同仁:
20xx年是国家xx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盈科律师事务所亦将紧随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布局,调整思路,开拓进取。近几年矿产行业和矿业企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中之重,越来越稀缺的矿产资源势必掀起更高的投资热潮。而基于矿产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的矿业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将随之迅猛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 20xx年,盈科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已与国内外各矿业投资机构、各矿业协会、tcm矿业总裁班等诸多矿业精英群体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达成共识,同时结合盈科律师的专业优势及人脉资源,一个集矿业投融资和法律服务为一体的全国性矿业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盈科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决定,邀请有意于矿业发展方向的律师同仁加盟本部,共同打造盈科矿业服务体系,以总所矿业部为纽带,在各分所联合设立分所矿业部,组建一支不少于四十人的矿业服务团队,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矿业投融资平台和专业的矿业法律服务平台。
现将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分所矿业部(或专职矿业律师)设立及人员要求。
1、分所矿业部(或专职矿业律师)设立要求:根据分所实际情况可选择设立分所矿业部或专职矿业律师,并设固定联系人一名,专人一对一地与总所矿业部联系。每个分所以个人名义加盟的专职矿业律师原则上不超过2名。
2、人员要求:由于矿业服务的专业性与特殊性,申请加盟盈科矿业
的律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分所矿业部负责人或专职矿业律师;【法律顾问邀请函】
. 拥有矿产资源类企业 3年以上工作经历;
. 拥有为矿产资源类企业提供过 3年以上的法律、会计、金融或相关服务的工作经历; . 拥有 10位以上矿产资源行业的客户或者有意投资矿业的投资类客户。
加盟律师须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能够完成总所矿业部的工作安排,包括但不限于承担矿业部期刊相关专题的撰稿工作等。
3、具体流程:
(1)加盟律师,须填写申请表(附件1),并请同时附上个人简历(附件2)、相关业绩及近期个人照片,由当地分所主任签署同意,于20xx年3月20日前发送至邮箱:。
(2)加盟律师须做出声明,同意总部可将其信息用于宣传推广和业务投标;
(3)总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将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和评价,审核通过的律师,须与本部签订《盈科矿业律师合作框架协议》,方可成为本联盟的正式成员律师。
二、总所矿业部的优势及支持。
1、总所矿业部的优势:
(1)资源优势
在十几年的酝酿期中,我们与诸多矿业投资机构、矿业协会、勘察机构等已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拥有充足的客户群,掌握了大批的矿业投融资项目。
(2)人脉优势
经过多年的经营,矿业部亦与各地相关政府机构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其中包括国土资源部、各省国土厅等司局级单位。同时也与多家教育及培训机构、勘察机构、矿交所等建立了紧密
的战略合作关系,平台广阔,人脉资源丰富。
(3)见解独到
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一流法学院,团队核心成员兼具矿业从业背景,对矿业产业的现状和前景无论在整体把握还是局部分析上均具独到见解,认识深刻、视野开阔,并具实际可操作性。
(4)信息共享
受矿业本身专业性强的影响,矿业法律服务受众面相对较窄,因此如何对外推广是各个分所矿业(或专职矿业律师)加盟后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总所计划通过定期举办矿业法务讲座、召开全国性或地域性矿业行业会议、发行矿业部专业期刊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向客户进行推广,在维系既有客户群的基础上挖掘潜在客户群。同时,这部分信息也将免费提供给各加盟律师。需要提醒的是,各分所加盟律师签约后应积极掌握矿业行业动态,增加矿业相关知识储备,紧跟总所推广步伐。
2、总所矿业部支持:为了把盈科矿业打造成全国性的行业平台,提升盈科矿业服务的影响力,更为了律师个人在矿业领域内的快速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专业矿业律师团队,矿业部将居中协调,为资源的整合保证畅通的沟通渠道。矿业部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加盟律师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加盟律师树立专业形象,使相应客户群体能以最直接的方式看到并了解团队律师在矿业法务、投融资领域的优势。. 总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将对成员律师进行具体、实时的业务指导;
. 成员律师可以成为中国矿业交易网的正式会员,可以利用该网络平台免费、获取、交流矿业信息;
. 定期举办矿业律师专业研讨会;
. 定期出版专业期刊《盈科矿业法律专刊》;成员律师可以担任期刊的编委、撰稿人,可将该期刊作为专业资料寄送客户;该期刊将对成员律师进行包装、推荐。
. 合作开展各项矿业法律服务,如交易信息及投融资渠道的共享、合作开展矿业并购项目等;
三、收益分配
矿业律师的收益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来自专业的矿业法律服务,二是来自项目居间信息服务。矿业法律服务项目包括矿产能源投资项目的收购与重组,矿产能源企业的反向收购、私募、海内外上市与融资,矿产能源企业矿权法律事务等多个方面;项目居间信息服务主要是矿业律师通过各种方式帮助项目转让方和受让方对接,最终促成交易完成。
收益分配原则,按所里规定办理,具体项目可特殊处理。
四、结束语
随着xx各项规划的展开,矿业行业面临更为深化的全面洗牌,各矿业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和纵向整合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近几年各地方政府对推进矿业企业的改革的关注也持续升温。这对法律服务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盈科律师事务所矿产能源法律事务部本着快速发展,
合作共赢的理念,诚邀所内有识有志之士加入矿业团队,互助互利,共同打造金牌矿业法律服务团队,共创美好未来!
联系方式:XXXXXXX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种较全、储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发现有矿种116中,以开发利用的70多种。其中煤、铁、铜、铀、钽铌、稀土在华东地区甚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分布集中,已探明储量的几种矿产主要是萍乡-乐平拗陷带的煤和铁,赣东北、赣西北的铜,赣西的钽铌、赣南的钨和铀。优势矿产多,储量较大,开采利用前景好。伴生矿床多,综合利用价值高。全省已开采矿山7 000多座,从业人员36万余人,年产矿石量2亿多吨左右。
2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
江西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全省工业化进程提供矿物原料,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的危害。产生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采空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破坏、废石排放等。
2.1矿山采空地面塌陷对环境影响
矿山开采后形成的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萍乡-乐平坳陷带的煤矿区,其次是赣东北、赣西、赣南等金属矿区。全省采空塌陷面积约
200 km2,塌陷中心深度达10余米。
萍乡-乐平坳陷带的煤矿区最为严重,仅乐平采区新形成塌陷面积1 800公顷,丰城洛市矿区采空塌陷面积450公顷,高安八景矿区塌陷面积520公顷。塌陷造成矿山停产、农田毁坏、经济损失,对附近居民造成不良影响。
2.2矿山岩溶地面塌陷对环境影响
江西省岩溶塌陷始于20世纪,每年均有新的塌陷产生,较集中的分布在萍乡-乐平坳陷带及九江-瑞昌成矿带。因煤矿开采疏排地下水而导致的岩溶塌陷最为严重,如:丰城尚庄煤矿曾因井下排水形成180处塌陷和地裂缝;丰城河西煤矿曾由于排水造成矿区附近的岭下村、坞下村等地面塌陷,房屋开裂,水井干枯。
2.3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对环境影响
崩塌、滑坡、泥石流是露采矿山常见的地质环境问题,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停产及采场报废等灾难性后果。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以来,江西省先后发生较大规模的露采矿山塌陷、滑坡、泥石流灾害共80多起。
露采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德兴、于都等地。在矿山采石场周围及废石堆尾沙库下游的沟谷中经常发生。在采场筹建期间,因修公路,采场爆破等形成大量松散堆积物,暴雨后极易发生泥石流,如1967年德兴铜矿泥石流导致下游5公里内河床抬高0.1 m-2 m;1998年富家钨矿泥石流导致矿山场房、设施大部分被淹埋,直接经济损失
3 000多万元,富家钨矿因此而破产;1985年以来,于都县铁山钨矿隘上矿段多次发生泥石流,导致房屋倒塌,农田被毁,直接经济损失数百
万元。
2.4地下水破坏
由于我省地表及地下水丰富,雨量充沛,加上个体采矿对地表露头矿和大矿保留的保安矿柱非法偷采,造成地表水与地下水贯通,多次发生井下淹井事故,造成停工停产和设备损坏损失,给矿井的正常生产及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
多年来的持续开采导致地下水破坏,对矿区周围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仅以乐平市涌山镇为例,目前涌山镇居民生活用水主要取自井田地表的涌山河洄流水,由于涌山河水补给源受采煤沉陷影响而缺乏补给,涌水河已变成了半干枯,河水量甚少,且水质也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给附近的农田灌溉,植被生长等都造成了相当的
影响。
2.5废石排放
废石的自燃、废气释放及占损土地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同时经常出现废石滑坡现象,导致周围农田、公路、建筑破坏,废石山上下滑的废石打伤行人时有发生。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
3.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导因素,它在地理区域上决定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赣江平原分布有众多的井采矿山,从而多发生采空地面塌陷;赣北赣南丘陵地区起伏大,坡降大,沟谷发育,山体覆盖土层受剥蚀、侵蚀、流失严重,矿山开采强烈改造了原始地形地貌,随意堆放的矿山废土、废石、废渣等甚至充填了冲沟,在强降水作用下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
3.2气候因素
降水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和动力,降水强度和历时等均能影响到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短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降水,或是长时间持续降水,都会在矿山准灾害体中产生强大的动水压力,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
3.3地层岩性
在软岩、含煤碎屑岩分布区,由于岩性脆弱,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弱,遇水易软化,岩石抗压、抗剪强度低,易形成采空地面塌陷。如萍乡-乐平坳陷带的煤矿区采空地面塌陷多数都与顶板泥岩的抗压、抗剪强度低有关。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富含岩溶水,抽排岩溶水往往引发岩溶地面塌陷。在丘陵山区碎石土、粘性土的分布区,在采石场坡麓地带和废土、废石、废渣堆场,由于土体结构松散或具有一定的膨胀性,极易产生崩塌、滑坡,甚至泥石流。
3.4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矿山开采是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一种体现。
长期以来,许多矿山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盲目开采矿产资源,轻视或忽略了矿山环境的保护。企业侧重于经济效益,缺乏足够的治理资金,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投入不足,客观上导致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时常发生,经济损失巨大。
矿山企业盲目发展,小型企业不断扩大,部分小矿山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开采矿石,争抢资源,乱采滥挖小煤矿、小铁矿以及灰岩矿产,加之设备简陋,开采条件差,使矿山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
4.1矿山采空地面塌陷发展趋势
在未来10-20年内,大量矿井扩建,江西煤炭、火电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煤炭开采量加大,地下采空区逐年增大,采空塌陷面积也在扩大。据推算2030年江西省的采空地面塌陷面积将达300 km2。
4.2矿山岩溶地面塌陷发展趋势
丰城老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已基本稳定,岩溶塌陷扩大的趋势减缓。八景塌陷区随着老矿区闭坑和封堵矿坑水,减小排水量,塌陷发展趋势缓慢。总体看,老塌陷区可能复活,或产生新的岩溶塌陷。如九江-瑞昌一带、乐平矿区等地开采岩溶水,当外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则有可能出现新的地面塌陷区。
4.3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十多年中,江西省将加大建材矿产的开发,以此推断,省内的建材矿山,尤其是小型的乡镇、个体矿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而特别要注意的是赣东北及赣南地区的矿山。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建议
5.1治理重点
地面塌陷与地下水破坏是我省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的两大主要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各自独立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矿区采煤,深降强排地下水,频繁疏干地下水含水层,形成疏干漏斗。岩石在地下水侵蚀、溶蚀作用下,易发生变形、断裂,导致地下水含水层顶板压力减小,破坏采空区顶板岩层的隔水性,形成地面(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同时伴生地裂缝地质灾害。此外,由于采空区塌陷,诱发地表水、地下水沿塌陷、断裂处涌入矿坑,发生矿坑突水、顶板脱落等地质灾害。各矿区开采引起的抽冒和地表裂隙,使地表水与井下水连通,从而造成地表水的直接下灌及雨季时矿井的巨大排水量,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
同时,地下水水位下降,容易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同时伴生地裂缝的产生和复活等。
地下水水位上升,容易引发矿区周边斜坡、矸石山(排土场)等岩土体变形、崩塌、滑坡类地质灾害,对建筑物产生变形、破坏作用。
鉴于此,本文治理的重点是地面塌陷与水患灾害。
5.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5.2.1露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淘汰开采规模小、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缺乏环境保护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合格后方可开采。规范矿山开采操作规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遵循资源优质优化原则,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实行固体废弃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制度,对表土或耕作层采取预先剥离堆放,闭坑后用于复垦的措施。
5.2.2井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加大矿山开采管理,划定塌陷区影响范围,实施居民搬迁,禁止塌陷危险区内人畜进入,禁止在塌陷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及非法采矿。圈定塌陷稳沉区范围,实施土地复垦。严禁任意堆放废土、废石、废渣,加强“三废”的再生利用研究,防止堆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加强尾矿库坝基稳定性和渗透性检测,防止尾矿坝溃堤,加固有溃堤隐患的尾矿库坝。
5.2.3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
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办法,从重点矿山着手,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
5.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措施
5.3.1采空地面塌陷的治理工程措施
地下采矿无论其采矿规模大小,采矿方式的差异和所采矿种的不同,长期开采后,多会发生采空地面塌陷,圈定采空地面塌陷易发区,细分土地功能区,及时规划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复植、复建,营造新的环境区。
5.3.2岩溶地面塌陷的治理工程措施
隐伏岩溶分布区的地下采矿,由于矿坑疏干排水,易引发岩溶地面塌陷。主要治理措施有:划分岩溶易发区,建立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地面形变的矿区监测网,对矿区存在岩溶地面塌陷隐患的隐伏岩溶溶洞进行灌浆帷幕,夯实土洞,隔离岩溶地下水与矿坑排水的联系。
5.3.3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治理工程措施
露天开采矿区,由于多采用劈坡开采,形成高而陡立的采矿宕口是崩塌、滑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大气降雨入渗的引发。主要治理措施有:露采矿山必须用台阶式采矿法,科学依据废土、废石、废渣的特征,确定堆放高度,预设排水沟、渠,及时植树造林、种植固土植被。
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乱采滥挖、采矿废弃堆土量大的丘陵山区。主要治理措施有:禁止乱采滥挖,实施矿区边开采边绿化,保持矿区的植被覆盖率,避免水土流失,减少表层岩土和废弃堆积物被降雨直接冲刷的面积,减弱地表水对岩土层的侵蚀,消减地表洪流。加强闭坑矿坑及采矿废土、废石、废渣的治理,修建挡土墙、排水沟,植树造林,土地绿化。
5.3.4地下岩溶水治理
治理方法是隔断岩溶水补给煤系地层的通道,使岩溶水不与煤系地层发生水力联系,恢复地应力平衡。主要是沿煤系地层底部与下覆灰岩的不整合接触面布置钻孔进行帷幕注浆。
参考文献
[1]颜春.江西省矿山开发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新世纪首届学术论文集江西省地质学会,2002.
[2]刘剑峰.江西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状况及防治浅谈.新世纪首届学术论文集.江西省地质学会,2002.
[3]金太平.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加强地质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江西省地质学会,2006.
>> 适应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障碍因素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开发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知识转移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架构下的海洋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浅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配置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背景下广西地方高校的作用和发展对策 北部湾经济区形成背景下温泉景区促销优化的思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分析 北部湾经济区视角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下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关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外语人才联合开发的思考 浅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背景下的广西中医药英语人才培养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广西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与合作机制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 王杰,高敬,南兆旭.哈佛模式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426.
[8] 颜春杰.新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6.
[9] 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5.
[10] 姚裕群.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8-150.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 土地资源;闲置地处理
《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中国国土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中国要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民生用地供将应优先保障,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同时也提出了,土地供给相对不足与土地利用粗放浪费并存,要大力整治清理闲置土地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闲置地的处理与有效利用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解决的问题。
1. 闲置地处理的必要性
1.1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构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在利用与保护的过程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彻底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从而为推动国土资源保开发利用、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路径,为人类理性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1.2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国土资源尤其是土地、矿产等资源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完善国土资源开利用和保护的各项制度,不断促进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重用轻养”向“用养结合”转变。
1.3 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明智选择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不断加快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各项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使之制度化,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通过对各类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既可以增强地质勘探能力,延长矿业的产业链,也可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 解决闲置地的有效策略
2.1 彻底调查,不留死角
调查摸清土地利用现状是开展闲置地清理处置的前提。只有克服资料查找难、取证配合难、面积确定难、性质认定难等问题,才能全面掌握本县土地利用现状。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加强组织领导,选好配强工作专班。政府高度重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是有效开展彻底调查的前提基础。在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定性依标准,确保不留争议。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准确分类,合理定性,是最终处置到位的依据和保证。科学制定分类标准。根据调查确认的土地利用现状,对清理出的土地,按照相关规定以项目投资额度、建设进度、土地利用程度等作为标准,划分为闲置土地、用而未尽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其他土地四大类。
2.2 充分研究,分析原因
土地闲置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针对我县国土资源局的调查,认定了七种主要原因:自身资金不足,盲目扩大规模,圈占土地;囤积土地,待价而沽;被查封冻结,无法使用;产业政策改变,市场行情变化,投资目标难以实现;规划调整,土地用途改变;拆迁困难,交地不及时;基础设施不配套。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2.3 制定方案,科学处置
坚持科学的处置原则,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实施强有力的处置措施,是处置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明确处置原则。一是分类处置的原则。对闲置地依法依规严厉处置,对用而未尽土地加快利用或用于二次招商,对低效利用从严从紧管理,对其他土地理顺关系,合理救济,方便使用。二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用地单位自身因素造成的土地闲置,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依法处置。三是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情况明确、没有争议的案例,迅速处置,限期结案;对于情况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例,充分调查,慎重处理。规范处置方式。对闲置地采取协议收回、收购储备、调剂使用、限期开工、地块置换、征收闲置费等方式进行处置;对用而未尽的土地,采取限期利用或政府有偿收回的方式处置;对低效利用的土地,采取限期利用、重新出让方式进行处置。
2.4 完善机制,动态管理
整合建立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对所有批后土地强化录入,实现时动态和事实录入相一致,随时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完善投资审查机制。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注重考察投资企业的实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特别是解决好项目用地的规模控制和规划布局问题,防止企业“囤、炒、圈、占”土地或盲目超规模占用土地。
3. 小结
总之,对闲置地的有效处理,要以“十二五”为指导,切实转变管理理念、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要挖潜、盘活存量用地,当前特别要重视盘活低效利用、批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严控新增用地。要以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行政区域、产业园区、规划审批、项目审查等多层次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完善并严格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标准。
参考文献:
[1]倪绍祥.我国国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百明.土地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1 国土资源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和用地数额的攀升,与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土地质量的下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一趋势如继续恶化,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产生不利影响。
1.1 目前,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数量少。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随着人口增长和农用土地资源的转用,差距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非持续性因素加强。
1.2 矿产资源不断开发,造成土地生态破坏日益严重。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矿产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一直存在着粗放经营的问题,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进行超前、过渡地开发,造成土地后备资源的大量消耗,因此严重地制约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1.3 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政策调整了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利用结构,而加快林业、果树、牧业、渔业的发展。
1.4 土地资源质量退化严重且区域间不平衡。不适宜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措施使土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质量退化方式与人类土地利用不合理有关,表现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耕地资源不仅数量少,质量问题也十分严峻。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相对较低用不均衡、区域差异大;二是对土地资源的综合整理缺乏制度管理和资金支持,致使土壤污染速度习快于治理和控制的速度;三是土地资源的价格和产权关系不明晰,地价的调整和权力的改革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与开发
首先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强土地市场管理,提高资源配置市场比率。
2.1 大力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一方面,对增量土地要强化土地出让的竞争机制和透明度,尽量采用拍卖、招标方式,提高市场化比例。尽管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配置范围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截止2008年底,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配置的面积仍只占城市国有建设用地面积的30.45%,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面积占当年出让总面积的28.6%,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比率仍有待提高。一方面,对存量土地要以深化企业改革和旧城改造为面契机,结合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通过各种方式使原划拨土地进入市场,达到优化土地配置,发挥土地资产收益的目的。
2.2 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完善调控手段。要建立完善市场竞争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信息系统,定期确定和公布基准土地价格,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完善土地租、税、费体系,建立国家土地调控基金,增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2.3 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是当今世界发展经济的趋势,更应成立为我国经济发展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好现有的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卫生,必须着眼长远,兼顾当前,统筹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紧紧围绕土地资源可持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建立土地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把水、土、矿、森林、生物、海洋等资源的管理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实行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增值并重的政策。
3 拓宽土地资源利用空间,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能增加基数量,但可通过增加土地肥力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从而对其重复利用。土地资源的这种特性,使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合理经营和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充分挖掘土地生产能力,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就要充分发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资源的资源和资产双重特,克服各种制约因素,以最低的土地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4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和健全土地管理机构。
4.1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业各类用地规模的问题控制作用。首先要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注重内部挖潜,减少对耕地占用。全国城市内部约有4%-5%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约有35%处于低效率使用状态。通过旧城改选,提高建筑容积率,每年可节约耕地50%。今后,城市总体规划要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农建设用地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为前提。
4.2 开发后备资源,复垦废弃地,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土地详查表明,我国目前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累计数约1.95亿亩,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复垦利用潜力很大。
5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用途的管理制度,是为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制定土地用途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进行控制监管。
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土地质量退化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综合措施,如产权制度创新和各种经济诱导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土地长期投入,治理土壤退化,改选中低产田;利用经济机制,引导农户对现有25度以上坡耕地有计划的改梯田或退耕还林、还牧、实现小流哉治理,防治土壤侵蚀。对荒漠、半荒漠化草原、现有退化草场进行科学改良,提高单位土壤载牧能力和产出率。对林业用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林、果、牧结合,不断提高林产品蓄积量和林、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及生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杜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
[关键词] 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风险勘查;现状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缺乏资源保障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矿产勘查是运用一定勘探方法和地质科学理论,对客观地质体或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矿产勘查客体的这种潜藏性和矿产资源具有的自然赋存性决定了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大的风险和勘查成果的不确定,致使勘查市场天然具有风险高、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由于地质勘查分为不同阶段且各具特征,决定了风勘市场的多样化和复杂性,通过建立风勘资本市场在为矿业企业拓宽融资途径的同时丰富我国现有资本市场体系,形成更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国际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矿业企业面临资金困境,衍生出各种融资方式。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国际矿业资本市场,并成为矿业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矿业企业并购活动日益活跃,勘查开发活动的地域范围变得广阔,矿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并形成了矿业专业交易场所。作为响力最大、矿业融资居首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集团(TSX)在2013年的矿业融资额69亿加元,融资数量1409笔。
TSX是加拿大最大的证券交易所,TSX的矿业资本市场特别是TSXV(TSXVenture创业板)是矿业公司进行风险勘查融资的最集中场所,全球矿业股票融资总量的45%和矿产勘查资金的20%都来自于此,完成了超过81%的矿业融资交易。TSXV是为了适应矿业公司的资金和发展需求、便利矿业公司融资活动而专门成立的,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两层制(Tier1 and Tier2)融资系统。Tierl主要适合有一定资金实力和资源的大型矿业公司,Tier2主要适合初级勘查公司。每层融资系统都有其最低的上市要求,融资企业在符合Tierl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转板。
二、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在21世纪初就倡导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的开放,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推出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各地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等四板市场和证券公司柜台市场日益兴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矿业的行业特殊性,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矿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据统计,截至2013年8月,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中上市的矿业公司仅有50余家,基本限于采矿类公司,且绝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公司,鲜有勘探类和民营企业,从而造成矿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
由于矿业形势连续低迷,矿产勘查投入呈现出严重不足,国家加强了对地勘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对中央地勘基金进行了重新定位,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在勘查行业的投入,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矿业权市场、培育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国土资源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共建天津国际矿业金融改革示范基地合作备忘录》中提出双方设立矿业金融改革示范基地,以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为平台建立风勘资本市场;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其“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提出要设立风勘基金,创新风勘企业股权融资交易方式,推进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促进矿业行业风投市场的发展。为了推动地勘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和规范矿业权市场,满足国家矿政管理需要,各地相继建立起各种矿业权交易机构,这些机构虽然名称迥异,机构性质也不同,但是绝大部分隶属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从事本区域或者辖区范围内的矿业权出让、转让、交易鉴证等业务,具有明显的属地化特征,矿业权交易在实务中基本无法进行跨区域交易,不仅无法满足矿业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与国务院倡导的统一、集中的矿业权交易市场相悖。
因此,构建风勘资本市场成为解决我国矿业企业尤其是矿产勘查企业融资难、利用市场力量助推矿业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矿业权交易市场,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制矿业权交易平台仅有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和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作为首家风勘资本市场平台,已经推出了初级和高级两个板块,首批11家初级板挂牌企业在2014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正式签署了挂牌协议书,江西地矿局下属纪元公司作为首家高级板上柜企业与中信矿业签署战略投资协议,标志着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正式启动。
三、结语
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发展不可能脱离资本市场固有的演进规律。因此,要建立统一、有序的风勘资本市场,必须借鉴国际矿业市场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矿业权评估、储量评审、信息披露等配套制度,建立矿业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诚信数据库,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引进国际合资格人制度,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严格的风控和监管制度,减少非系统性风险,积极与证监会进行对接;同时开展多元化融资,以天矿所为试点,探索矿业企业股权融资机制,开发多样化融资产品,推动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
[参 考 文 献]
[1]王艳娟,张洵,张建,等.浅议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探矿权评估方法[J].资源与产业,2014(6):55-61
[2]韦玉芳,喻学惠,莫宣学.对建立我国风险勘查机制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6-28
[3]程前.国际矿业资本市场融资概论[J].消费导刊,2009(12):27-30
[4]Halifax, Nova Scotia (PRWEB). SNL Metals & Mining Releases Annual World Exploration Trends 2014 Report [EB/OL]. http: // prweb. com / releases / 2014 / 03 / prweb 11630460. htm,2014-3-2
[5]Deloitte. Mining in Canada: Opportunities through Mergers & Acquisitions[EB/OL]. http: // www2. deloitte. com / content / dam / Deloitte / ca // Documents / Eand R / ca_en_energy_Canadas_mining_industry_MA_102309.pdf, Fall/winter 2009
[6]吴岗,吴梅.国土资源部天津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10-27
[7]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金融改革创新“十二五”规划的通知[N].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14):2-7
[8]李刚.矿业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探析[J].当代经济,2010(5):62-63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3]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
【关键词】贵州;岩溶;石漠化治理
1、自然概况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是贵州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过渡地带,是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支流的分水岭,主要河流有拖长江、乌都河、新桥河、楼下河等。境内地势西南高,中南部隆起,东部和南部较低,平均海拔1700米。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5.2℃。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铅、锌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著称。依托其煤炭资源优势,盘县将建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
2、石漠化现状
岩溶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环境背景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盘县土地总面积4056km2,碳酸盐岩类岩石面积达2635.98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典型的岩溶县。据《盘县石漠化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县石漠化面积1225.21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2%,其中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544.33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42%;中度石漠化面积528.43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03%;重度石漠化面积144.67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57%;极重度石漠化面积7.78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9%。这些数据显示盘县是一个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石漠化直接导致该县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3、石漠化成因分析
盘县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协调好当地的人地关系。
3.1自然因素
岩溶环境区的岩石成土作用,相比起非岩溶区速度较慢,原因是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易于淋溶流失,只有一些不易溶解的物质残留下来形成土壤,成土速度远远低于流失速度,地表难以生长植物,保水能力较差。区内广布碳酸盐岩类岩石,岩石质地纯、易溶蚀,这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岩性基础。并且在新构造运动中,地势的间隙抬升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切割,形成了境内起伏较大,层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高原山地地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丘陵地占9.2%,坝地占2.4%,这些为岩溶石漠化的发育提供了地貌基础。此外,全境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均降水量1400多毫米,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雨热基本同季。雨季降雨强度大,暴雨常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为岩溶石漠化提供动力条件。可见本区的降雨侵蚀力很大,具备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外部条件。
3.2人为因素
石漠化是到了本世纪才产生的事情,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盘县受地理环境影响,山高谷深,土地贫瘠,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农业人口大部分生活在这些山区,由于没有更多的平地用来开垦,人们只能开垦坡地来增加粮食产量,使得坡地不断向石漠化发展。区内至今依然存在还落后的生产习惯,如粗放耕作、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以及陡坡开垦、毁林开荒、放火烧山等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总体来说,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土地产出率较低,林业、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较小,农业仍处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一方面破坏植被,促进石漠化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石山和半石山的生态恢复。
当地群众生活能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然而植被在自然界中对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传统的畜牧生产,粗放的经营方式严重地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形成了千羊过一山,荒凉一大片的景象,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不断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促进土地石漠化。
盘县的支柱产业是煤炭产业,但由于管理粗放,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渣,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进程。
4、治理对策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素有“地球癌症”之称,治理难度较大。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盘县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结语
虽然石漠化的防治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国家、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石漠化防治的试点示范工作,并且在局部地区取得了成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贵州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石漠化防治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石漠化地区的人地关系,以保证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卢耀如.岩溶——奇峰异洞的世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卢耀如.中国岩溶-景观、类型、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3]任美锷,刘振中,主编.岩溶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熊康宁,苏维词.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域恶劣区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波玉河流域为例[J].贵州科学,2000(1-2).
[5]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6]《贵州省情》编辑委员会.贵州省情(修订本)[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7]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贵州地质概述[M].贵阳:贵州省地质局出版社,1982.
[8]杨明德.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1).
[9]李阳兵,王世杰,容丽.关于中国西南石漠化的若干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