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1:3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水利工程的历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丰满;水利工程;洪水重现;TOPMODEL模型
中图分类号:TV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5083205
Historical flood recurrence under the impacts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SUN Xinguo1,ZHOU Huicheng1,WU Jian2
(1.Schoo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2.Heb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Tianjin 30025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l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of population,a large number of hydraulic projects,such as reservoirs,levees,flood storage,and flood detention,were built in the upstream of Fengman Reservoir of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which changed the natural water flow and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flood discharge and process.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easured hydraulic engineering data,the impacts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on the flood were analyzed and applied to simulate historical flo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flood simulation increases from 57% to 86%.The flood recurrence meth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operation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TOPMODEL model.Under the condition of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this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recurrence of historical flood in the upstream of Wudaogou in the Fengman Reservoir,which showe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ical flood process and measured process.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lood control in the river basin.
Key words:Fengman;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historical flood recurrence;TOPMODEL
河流上水库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水流的天然时程分配,破坏了水文资料的一致性,给传统的水文分析计算带来影响,致使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天然状态下的流域洪水预报模型难以满足精度要求[12]。在汛初或前期久旱无雨情况下,降雨后大部分地表径流会被中小水库、塘坝拦蓄,造成实测径流远远小于预报值;而当前期降雨充足,水利工程大都蓄满时若突降大雨,流域内的水利工程可能出现泄流或溃坝的情况,使得预报洪量偏小。这些偏差对流域兴利效益和防洪安全造成威胁[3]。为满足水文分析计算对资料系列一致性的要求,需对水文资料进行统一处理。传统方法一般采用还原计算的方法来恢复其一致性,即将受水库影响年份的资料通过各种方法还原到建库前的天然情况,如李伟佩等[4]采用库容曲线法、进出库水量相减法和水量相关法三种方法计算水库调蓄量,从而还原水利工程影响下的径流;陈守煜等[5]提出水库人库断面洪水还原的不恒定流迭代解法,考虑了动库容的影响,洪峰计算更加准确。但是很多中小型水库工程的观测资料相当缺乏,因此采用传统方法对这些地区的洪水进行还原将十分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加之还原的洪水只是用来研究天然状态下的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并不能够模拟实时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洪水。针对这一情况,很多学者研究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洪水预报方法,如熊金和等[6]考虑入水利工程的影响调整原洪水预报方法;张瑞勋等[7]通过洪水频率分析,还原后的洪水一致性更好说明水利工程的影响;沈清德等[8]将上游水利工程聚合成虚拟水库,加入其定性调节分析,得到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洪水预报过程;雒文生等[9]在天然流域产汇流预报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考虑上游大中水库及小水库群(包括塘堰)在防洪、灌溉、发电中的调蓄作用及运用基本规律的径流预报方法。这些方法较好地模拟了水利工程影响下的历史洪水,然而在实际洪水预报调度作业中,常常更关心当前水利工程条件对历史暴雨洪水的影响。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TOPMODEL水文模型通过历史洪水来率定水利工程对洪水的影响规律,将该规律耦合到水文模型中得到基于水利工程影响的洪水预报模型。据此得到历史暴雨洪水发生到当前水利工程影响情况下的洪水过程线,不但可以解决洪水资料一致性的问题,而且与实时防洪调度需要的洪水预报过程相一致,从而可为流域实时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1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洪水重现模型
本文选用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模型[1011]是一个以地形为基础的流域水文模型,它以地形指数反映下垫面空间变化,模拟变动产流面积的概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TOPMODEL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与传统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特征相比,TOPMODEL模型可以根据地形指数和流域平均缺水量计算出了流域各点的缺水量,能够反映现实下垫面含水量的变化[13]。由于水利工程蓄水量多少与土壤饱和程度直接相关,因此通过历史洪水资料率定模型参数与水利工程蓄放作用之间的影响规则,将其耦合到TOPMODEL模型中,则可得到在现状水利工程影响情景下的洪水重现模型。模型构建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洪水重现技术路线
Fig.1 Technical flowchart of historical flood recurrence
under the impacts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OPMODEL模型中,Suz,i表示在点i处的非饱和区土壤含水量;SDi表示非饱和层土壤的蓄水能力;α=Suz,i/SDi表示水分变化最活跃的土壤非饱和区干旱湿润程度。通过对历史洪水的分析可知,时段水利工程拦蓄或放流作用与前期土壤饱和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提出以下假设:α≥A,水利工程表现为放流作用。B≤α≤A,水利工程表现为无影响;α≤B,水利工程表现为拦蓄作用。其中A,B为(0,1)之间的常数,场次洪水总拦蓄量小于洪水开始时水利工程空余库容量V1,总放流量小于洪水开始时水利工程蓄水量V2。
V1=(1-α)・V,V2=α・V
式中:V为水利工程年代最大影响量。
根据有水利工程运行资料的典型洪水过程中水利工程库容变化分析,得出各类型水利工程的最大蓄洪比,应用到所有水利工程中则得到各年代水利工程最大影响能力。
2 实例应用
2.1 研究流域概况
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流域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区,分布在东经125°18′-128°45′、北纬41°40′-44°05′之间。为提高水库预报精度,将丰满水库流域划分为三个区:丰满水库蓄水区(I区)、五道沟以上(II区)与白山水库以上(Ⅲ区)。在丰满水库上游流域,除上游松江河梯级水库群,干流的白山、红石、丰满大型梯级水库群外,仅在白山―丰满水库区间,还修建了小型水库近2 000座,塘坝更是无以计数,总库容已超过10亿 m3。其中五道沟以上(II区)的水库与塘坝的控制面积达到7 421 km2,占相应流域面积的63.98%,对洪水总量预报的影响最大[1415];因此本文以丰满II区流域为典型流域开展研究,其流域内水系、水库与站点情况见图2。
图2 丰满II区流域图
Fig.2 Fengman subarea II basin
2.2 水利工程情况统计与分析
研究流域调查显示,流域内共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2座,小Ⅰ型水库86座(其中23座有运行资料),小Ⅱ型水库390座,塘坝则无以计数。各量级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丰满II区各量级水库基本情况统计
Tab.1 Basic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servoirs in Fengman subarea II basin
2.3 水利工程最大影响量
研究流域水利工程众多,显然要获得这些水利工程在场次洪水中的运行资料是很困难。对于流域出口断面,更应关注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作用,因此适宜的方法则是研究水库群的拦蓄特征和运用规律,因此需要解决各类型水利工程对洪水最大影响量的计算问题。
(1)大型水库影响量计算。根据历史实测运行资料结合水库水文特征和水库设计参数分析可知,水库在低水位时会对洪水有明显拦蓄作用,在主汛期水位会出现高于正常蓄水位,但只是为了调洪。一场洪水结束时水位基本维持在汛限水位而不超过正常蓄水位,因此可知其影响能力为兴利库容值。
(2)中型水库影响量计算。由于中小型水库大都没有明确的调度规则,根据有运行资料的水库分析可以看出实际运行中正常库容要略大于设计正常库容值,各水库兴利库容值占总库容约70%,因此以中小型水库总库容的70%作为其影响能力。
(3)塘坝影响量计算。塘坝在洪水过程中基本上属于需要水时有多大库容就蓄多少,人工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将其总库容作为影响能力。
根据各类型水利工程响量计算方法,结合各年代各类型水利工程库容,可以得到各年代水利工程最大影响量,见表2。
表2 丰满II区流域各年代水利工程最大影响量统计
Tab.2 The maximum influences of hydraulic projects in Fengman subarea II basin
2.4 历史洪水率定结果
选取1953年-1955年间6场洪水来率定检验天然期模型参数,选取流域1956年-2010年受水利工程影响期的14场历史暴雨洪水进来率定模型参数与水利工程蓄放作用之间的影响规则,最终得到A=04,B=028,场次洪水模拟结果见表3。
表3 考虑水利工程影响前后模拟结果对比
Tab.3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act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由表3可以看出,不考虑水利工程影响规则,14场历史暴雨洪水只有8场合格,合格率仅为57%。不合格场次洪水中,19600824场次为汛末拦蓄,19640816、19910722和19910731场次均为主汛期前期土壤饱和,水利工程放流。考虑水利工程影响规则后,模拟精度明显高于不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模拟结果,合格率为86%,说明率定得到的规则能够描述水利工程对洪水的影响。
2.5 历史暴雨洪水重现分析
根据率定的模型参数与水利工程影响规则,结合现状水利工程分布情况得到现状水利工程条件下的洪水重现模型。将历史上比较大的降雨过程输入到模型中可得到历史暴雨洪水的重现过程,见图3。
图3 历史洪水重现过程示意图
Fig.3 The processes of historical flood recurrence
由图3可以看出,受水利工程的影响,历史上的暴雨过程若发生到现在,其流量过程与当年实测流量过程相比,有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受水利工程拦蓄和调蓄作用影响,洪峰和洪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变化趋势有利于防洪安全。另外洪水发生年代距今越远其变化程度越大,如19640811和19860804场次洪水重现过程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19910722和19950731场次洪水。
3 结论
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会造成径流的时程变化规律、洪水形成与演进规律发生一定变化,使得观测到的水文数据失去了一致性,对再建工程项目资料收集造成了困难,也使得现有河道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不明确,流域洪水预报精度下降,而且对流域防洪规划修订及河道设计防洪流量确定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使用TOPMODEL模型通过历史洪水率定得到模型参数与水利工程蓄放作用之间的影响规则,结合现状水利工程建设与分布情况得到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洪水重现模型。重现结果显示,如果历史降雨过程发生到现在,洪水过程朝着对防洪有利的方向变化,说明水利工程整体对防洪安全有积极影响。
重现后的洪水不但能够反映历史暴雨在现状水利工程条件下的洪水过程,对指导流域防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使得流域洪水预报方案中的洪水恢复了一致性,对于下一步流域设计洪水和河道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评定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模型误差,水利工程的影响量特别是水利工程放流加大重现洪水过程的情况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来,如何将水利工程的影响与模型本身误差区分开来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慧S,张弛,王本德,等.基于模糊聚类的丰满上游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水文,2009,29(03):2831.(LI HuiYun,ZHANG Chi,WANG Bende,et al.Analysis of changing trend of rainfall and runoff in upstream of Fengman watershed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2009,29(03):2831.(in Chinese))
[2] 曹明亮,张弛,周惠成,等.丰满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水文,2008,28(05):8689. (CAO MingLiang,ZHANG Chi,ZHOU HuiCheng,et al.Change trend of rainfall and runoff in upstream of Fengman basin under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2008,28(05):8689.(in Chinese))
[3] 郭生练,王金星,彭辉,等.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丰满水库洪水预报方案[J].水电能源科学,2000,18(02):1417. (GUO Shenglian,WANG Jinxing,PENG Hui,et al.A flood forecast mode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uman activity impa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Hydroelectric Energy,2000,18(02):1417.(in Chinese))
[4] 李伟佩,王玉峰,刘红珍,等.对受水库影响的洪水资料还原的有关问题探讨[J].人民黄河,2000,22(12):1415.(LI Weipei,WANG Yufeng,LIU Hongzhen,et al.The discussion of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flood data affected by the reservoir reduction[J].Yellow River,2000,22(12):1415.(in Chinese))
[5] 陈守煜,方荣.入库洪水还原计算[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3,22(1):131136.(CHEN Shouyu,FANG Rong.The returning calculation of flood waves in reservoir[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83,22(1):131136.(in Chinese))
[6] 熊金和,郭丽娟,同斌,等.受水利工程影响的乌江流域洪水预报方法浅析[J].人民长江,2011(6):3537.(XIONG Jinhe,GUO LiJuan,TONG Bin,et al.Analysis on flood forecasting method of Wujiang River Basin affected by hydropower projects[J].Yangtze River,2011(6):3537.(in Chinese))
[7] 张瑞勋,张涛,雒文生.考虑上游水利工程影响的枫树坝水库洪水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8):2931.(ZHANG Ruixun,ZHANG Tao,LUO Wensheng.Analysis on flood of feng shuba reservoir basin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hydropower projects upstream[J].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2008(8):2931.(in Chinese))
[8] 沈清德,全鸿烈.水库上游水利工程对中小型水库洪水预报的影响[J].东北水利水电,2002,21(3):4344.(SHEN Qingde,QUAN Honglie.Influence of upstream hydroproproject to middle and small flood forecast precision[J].Water Resources&Hydropower of Northeast China.2002,21(3):4344.(in Chinese))
[9] 雒文生,王祥三,宋星源,等.受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流域径流预报方法的探讨[J].水文,1991(3):1319.(LUO Wensheng,WANG Xiangsan,SONG Xinyuan,et al.The approach of forecast method of yield runoff in basins influenced by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Hydroelectric Energy,1991(3):1319.(in Chinese))
[10] Beven J.Rainfallrunoff Modelling[M].England:John Wiley&SonsL td,2001.
[11] Beven J.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ling:Applications of the TOPMODEL Concept[J].Advance i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997(11):10691085.
[12] 刘青娥,左其亭.TOPMODEL模型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23(4):8286.(LIU Qinge,ZUO Qiting.Discussion on TOPMODEL[J].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23(4):8286.(in Chinese))
[13] 刘青娥,夏军,王中根.TOPMODEL模型几个问题的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3,2(6):4144.(LIU Qinge,XIA Jun,WANG Zhonggen.Discussion on some issuesof TOPMODEL[J].Hydroelectric Energy,2003,2(6):4144.(in Chinese))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缺陷和问题不断增加,如部分坝工设施的缺陷严重,影响整个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设施不全,影响工程管理;坝容坝貌有待改善;主坝副坝、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附属设施及其他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很难解决。
2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维修养护情况
2.1维修养护项目经费来源
根据2002年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为根本解决陆水枢纽入不敷出的问题,2003年经中编办批文,水利部批复陆管局改为事业单位编制和水管单位职责,落实了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005年至2007年,由国家财政拨款649万元作为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专项资金。主要内容为测报、通信设备及通信电缆修复,主体工程修复,机电设备维护,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①测报、通讯设备及通信电缆修复237万元;②主体工程修复326万元;③机电设备维护31万元;④水库大坝安全监测54万元。2008~2011年,在水利部、长江委的关心和支持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经费(273万元/年)正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初步解决了经费保障问题。2011年,在原273万元的基础上另新增维修养护项目经费1426.55万元。2012年,经水利部审核批准,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增加到764万元,大大提高了维修养护工作的经费保障程度。
2.2方案编制及报批
从2008年开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项目。陆管局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修订方案》,结合实际,每年编制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年度预算实施方案,并报经长江委批复后组织实施。
2.3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情况
从2008年开始,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分为九大类(表2),即主体工程维修养护、闸门维修养护、启闭机维修养护、机电设备维修养护、附属设施维修养护、公共调整项目、物料动力消耗、勘测设计及监理。每大类项目又分为若干小类,每年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绝无重复和违反规定申报。由于陆水水利枢纽建设年代久远,坝工设施及运行管理环境相对落后,因而投入主体工程维修养护方面的资金最多,达1552.29万元,约占40%。主要用于混凝土空蚀剥蚀磨损及裂缝处理、坝下防冲工程维修、土石坝护坡工程维修、金属件防腐、观测设施维修养护、交通桥及机架桥维修。其次为附属设施维修养护,投入资金为640.44万元,主要用于机房及管理房维修养护、坝区绿化、围墙护栏维修养护、上坝公路维修、管理标志管护。
3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成效
3.1主体工程部分缺陷得以修复
在2008~2012年的5a中,及时修复了陆水水利枢纽主坝、2号副坝、3号副坝混凝土建筑物的碳化、风化等表面自然损伤5处;修复了主坝升船机排架、主坝下游牛腿、主副坝混凝土栏杆等表面裂缝;处理了主坝廊道表面渗漏现象。通过修整1号副坝、6号副坝、8号副坝、9号副坝挡土墙,修复3号副坝、2号副坝消力坎,有效防止了泄洪及雨水冲刷对坝体的伤害,保证了大坝设施完整、安全运用。1号副坝、6号副坝、10~11号副坝砌石护坡的表面勾缝处理,减轻了副坝迎水面的水浪冲击力度,大大加强了大坝坝体的抗洪能力。金属栏杆、爬梯、门栅的除锈刷漆和修复,延长了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观测设施的定期检查和养护,保证了设施的完整和观测的精确度。
3.2水库工程管理条件有所改善
1号副坝、2号副坝、主坝门岗、8号副坝管理房及水工综合管理房的改造和修复,极大地改善了副坝值守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办公条件。2号副坝工程管理道路、3号副坝溢洪道观测检修道路、8号副坝上坝公路、9号副坝上坝公路的修复,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观测和检修,确保了防汛道路的通畅。几年来,坝区周边绿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从1号副坝至11号副坝,随处可见都是绿草成片,绿树成荫,坝区花园式建设已初见成效,坝区已评为湖北省旅游行业AAA景区。
3.3提升了陆管局枢纽工程管理水平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使陆管局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年青一代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建设管理、施工管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参与工程施工的市场竞争力。陆管局按照“项目法人负责、部门和专班监理、维修养护队伍保证”的原则,建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监理单位分级、分层次监督的监管体系。实行了水管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维修养护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运用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及时组织了维修养护项目验收,并处理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维修养护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及时提交完整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的发展是很快的,水利工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也知道祖先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索一直就没有止步。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现在保存完好的都江堰都反映出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方面的巨大成就。建国以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了优厚的条件。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的 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水利工程的机械化水平,改变了过去的以人力为主的局面。随着我国在建筑材料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广泛的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施工的管理,极大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所有这些优厚的条件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使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长期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又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事业。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混凝土坝施工是以水工混凝土为筑坝材料,修建坝的过程。施工方法包括现浇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两种。(1)为了满足大坝高强度浇筑混凝土的需要,在拌和、运输及仓面作业等方面,配置了大容量、高效率的机械装备;(2)采用风冷骨料技术对大型工程混凝土实施温度控制,采用喷淋冷水浸泡法预冷骨料,具有预冷相对简单、效率高、效果稳定等优点,(3)广泛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其裂缝,应用低热微膨胀水泥混凝土筑坝技术,简化温控,缩短工期,节省投资,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1.2混凝土的大面积碾压技术
混凝土的碾压技术是一种近几十年来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的筑坝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此技术是通过充填土坝石的一种大型运输,碾压干硬的混凝土混合物,通过大面积碾压,进行浇注的方法。碾压混凝土有其独特优点:(1)采取薄层铺料;(2)干硬的混合物;(3)碾压表面坚实坍,(4)落度是零。碾压混凝土的材料与一般混凝土材料在有很大的区别:(1)碾压混凝土的粘稠度范围较窄,(2)掺有较多的粉煤灰;(3)水泥量较少;(4)含砂率比较高;(5)骨料的直径不能过大等。
1.3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一项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锚固技术。它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等,预先对基岩或相关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状况的目的。预应力锚固的施工具体包括:造孔、编束、放束与锚固、张拉和防护5个步骤。
1.4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技术是施工导流与围堰。选定何种导流方案,事先设计要做到周密谨慎,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等。施工导流是一场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进行的与河水争地与争时的斗争,如何安全度汛是最关键的,导流工程与施工总进度密切相关,必须做到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中做到细致有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总进度要求;水域上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解决施工导流问题时,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修筑围堰。
1.5水工隧洞施工的衬砌和支护技术
水工隧洞施工的主要内容是开挖、出渣、衬砌或支护及灌浆等,常用的衬砌和支护形式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和喷锚支护,现浇衬砌的施工程序和一般水利工程的施工程序基本相同,具体可包括:分缝(段)、分块、立模、扎筋、混凝土运输入仓以及振捣密实等工作内容。
1.6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在此实际需求下,混凝土外加剂成为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需品,同时也是水利施工建设的重要材料。在我国,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因此,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积累。通常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可以改善表面色泽的;(2)可以提高抗力学的;(3)可以提高表面强度的,(4)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的。
1.7系统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对各种坝型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编制相对应的施工模拟软件,并在多项工程中予以验证,且根据工程所处地区的气温及施工条件,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以设计规范、自然条件、浇筑能力、坝块尺寸及冷却措施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建立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用于单块实体混凝土浇筑块温度控制措施设计。
2、水利施工管理重点事项分析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以下重点探讨关于施工目标、施工计划、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1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措施五种。
(1)组织措施包括:落实项目进度、控制部门的人员;具体控制任务和职责分工;进行项目分解、建立编码体系;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包括协调会议的时间、人员等;对影响进度目标实际的干扰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2)技术措施是指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
(3)合同措施主要有分段发包,提前施工以及各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的协凋等。
(4)经济措施是要保证资金供应。
(5)信息管理措施主要是指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等。
2.2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从施工准备开始直到维修期满,都应该注意各项影响安全的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的各个阶段要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如下:
(1)施工准备阶段
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以前,项目经理及其项目组主要负责人,要对施工区域的周围环境,地下管线,施工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如施工区域内有地下电缆,水管或防空洞时,要派专人进行妥善处理,并给出所在位置,使施工人员事先知晓;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施工设施对周围居民的安全、住宿和交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安排施工进度时,要妥善安排每个工序的进度,防止进度过紧或工作时间过长。
(2)基础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主要是防范土方坍塌或深坑井内窒息中毒。在深坑部位,应采取支护措施,并计算边坡荷载能力,采取必要的加固边坡的措施。在雨季施工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时,要做好基坑支护和排水措施,并密切注意防止基坑两侧土体滑塌。在深基坑内施工时,要注意防止沼气或有毒气体因通风不良造成施工人员窒息死亡。
(3)结构施工阶段
在结构施工阶段,建筑物的高度不断上升,要特别注意高空作业安全,尤其是注意作业人员的坠落或被坠落物扎伤。为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结构施工层的外防护,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做好结构内各种洞口的防护,防止落人落物;加强起重作业的管理,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特别注意危险工种的安全保护。
2.3做好施工过程管理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在图纸会审时,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要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质量和降低资源消耗且增加工程效益几方面考虑,并提出修改意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时办理进度结算:施工方案的优化是工程成本有效管理的主要途径,编制时应在技术标的基础上做,好优化细化工作。
写好施工日志。施工日志记录每天的施工情况,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准,每月为一册,进行收集。施工文明资料的收集。施工文明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材料的堆放、场地的整洁及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等资料。原材料的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资料的收集。机械设备、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进场报批资料的收集。试验检验资料的收集。试验检验资料主要包括土方填筑的压实度、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混凝土拌和原始记录、钢筋焊接、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验等资料。
抓好工程资料收集。单位工程验收资料主要包括单位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及施工管理报告。施工合同验收资料的收集。业主及监理下发外来文件的收集。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的收集。向业主上报的其他文件的收集。工程变更有关的文件报批资料的收集。施工图片资料的收集。其它资料的收集。
关键词:概念;内涵;思路;目标 ;内容;途径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为适应水利现代化需求,而创建一流、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其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是软件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主要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高标准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和先进的调度监控手段、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管理队伍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细化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个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在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即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 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单位整体效益。概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将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如果管理没有达到精细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同样,如果说实现了管理现代化,那具体管理工作也一定是做到了规范化、精细化。
2 实施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2.1 基本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树立民生水利工作理念,以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工程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体制,研究制定、完善工程管理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工程信息的基础上,以标准化推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以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2.2 具体目标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梳理, 认真开展工程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编并入库,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建立数学模拟系统,逐步实现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系统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公共通信传输线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实现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安全评估和预测预报,实时掌握工程的运行状态,为快速、准确、科学制定工程维护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科学调度服务。
3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重点需要加强工程管理设施与监控手段建设,结合完善有关工程基础资料、管理标准与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精细化、现代化。
3.1 管理体制方面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实施内部改革,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推进维修养护队伍市场化工作,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3.2 管理制度方面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与管理规程,结合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 认真开展水利工程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工程管理标准、运行检查表格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为实现工程“精、准、细、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3 管理设施与手段方面
3.3.1 监视系统建设
建设工程视频监视系统,监视工程的日常情况诸如河流流势,大坝、闸门运行情况以及破损情况等,节省人力物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防洪调度及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提供准确的实时依据。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监视点布局合理、数量足够,信号传输系统快捷、清晰,保证监视的全面性、实时性。
3.3.2 监控系统建设
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根据工程管理的需求,建立工程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监控点的图像、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实施监控,并结合远程视频技术的应用,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远程控制工程的操作(诸如闸门起闭等),实现统一操作,统一调度,体现工程管理现代化。
3.3.3 监测系统建设
完善工程监测设施,建立仪器先进、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监测点全面、传输及时的监测系统。对工程发生的裂缝、渗水、沉陷变形等情况及时监测,准确地传至管理中心, 从而做出及时迅速的处理,在改变现有工程设施远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要局面的同时,也为地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3.3.4 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建设
工程维修养护是日常管理重点工作之一, 加强维修养护工作, 实现维修养护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选择典型堤防段试点建设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将非常必要。结合网络技术、地理编码、地理信息技术、GPS、GPRS、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 建立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具备考勤、位置查询、巡查问题上报、信息查询及问题协调处理等,从而推动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程序化、精细化。
3.3.5 安全评估系统建设
安全评估系统是“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件,工程管理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大量的, 各种数据都需要按一定结构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存储及处理系统建设, 构建工程管理数字化集成平台。
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对自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对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等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各种尺度的实时模拟,形成一个面向具体应用的虚拟仿真系统,对工程信息进行安全评估与综合处理,为准确揭示和把握工程在运行中遇见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3.6 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内容全面的决策支持库,涵盖诸如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历史上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专家评审意见,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工程规划的布局及其具体要求,各种工程管理的模式、运行管理情况,工程管理考核情况,工程管理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等,形成方案决策的大背景,将数学模拟的各种方案结果置身于此大背景下进行优化分析,从中选择一个可行方案。同时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后台处理,使之以较强的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为决策者研究、讨论、决策提供支持。
3.3.7 建设管理系统建设
该系统对在建工程各种信息及参建单位有关信息实施网络信息数据库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缘由、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投资管理等。
3.4 队伍现代化建设方面
水利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水利管理人才,为确保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着力改善人才结构,大量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水利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强化管理队伍的技术培训,研究管理队伍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真正调动好、运用好、发挥好管理队伍的积极性。
4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基本途径
4.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近年来,国家针对工程管理实施了系列活动,进行了水管体制改革,中央及地方财政每年下达一定的维修养护经费,工程运行管理得到了根本性保障,但是人们的“重建轻管”思想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对建管并重、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建管并重,从水利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逐项强化和落实责任,提出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将具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并及时了解工作实际,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从而实现水利事业的更大发展。
4.2 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进一步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围绕保证维修养护质量、降低维修养护成本, 进一步研究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程序,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维修养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建立工程维修养护竞争机制,尽快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并通过研究制定维修养护市场准入机制、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维修养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良性运行行为。
4.3 实施科技创新,实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管理上的运用
进行科技创新,是水利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途径。因此,必须进行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积极研究、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建立安全监视、监测系统, 实现工程运行自动化控制,增加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实掌握和了解工程运行状态, 评估工程安全状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推进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
4.4 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人是工程管理的实施者,是管理的主体,如果没有一大批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高水利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使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全面适应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同时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真正涮动人才的积极性。
4.5 狠抓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作为促进工程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需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加强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领导,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围绕各自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沟通、指导,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国家级水利512程管理单位建设,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
4.6 继续狠抓工程日常管理以及调度运用管理
按照工程管理要求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库大坝、水闸及堤防险工等主要工程设施检查检修,特别是汛前的的隐患排查,确保设备完好、正常运行;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调度运用方案,实施科学调度,确保工程安全良性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整理
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是指水利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水利工程施工量大、周期长,因此,需要整理的资料工作量大,内容多且复杂,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的形成过程
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资料是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完成的,根据水利工程的实施进展,按顺序进行跟踪和记录,与水利工程同步进行的施工资料整理过程。因此,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资料要与外业施工工程进行同步,保证每一步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在水利工程的交工验收之前要进行装订成组。不能出现在施工完成之后再对施工资料进行整理的情况,保证施工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和规范性。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分配不同的人员对施工过程的资料进行整理,每一个岗位由不同的人员进行负责。同时,要有专人对施工资料进行管理,将每个人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规范成册,管理人员要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和管理。对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资料整理工作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工作人员要态度端正、工作认真,面对繁琐的工作内容,要做好记录、收集和整理。从表面上看,资料员只是从事一个简单的收集整理工作,工作难度不高,技术含量也不高。但不是水利专业的人员操作起来却很困难,会出现资料整理不齐全,整理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资料工作要格外重视。
二、高度重视资料整理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作为承包施工合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表明工程资料对整个工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工程施工完后将所有的施工轨迹都印于其中的历史记录,它让一个工程变得有追溯性。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有时候将它忽视掉,轻看了它的存在。在众多工程管理者的眼里,工程施工无非就是质量、安全、效益,只要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效率,最终取得效益才是硬道理,正因为这种观念的过分追求,而遗忘了对工程资料的重视,许多施工过程都未有详细记录,出现资料漏缺的情况,实际发生了,但未做记录,最终档案资料一部分是空白页。
三、水利施工资料的管理
施工资料的管理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工程项目部应该重视现场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按时提供真实、准确、齐全、规范的施工资料,为工程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保证工程完工能及时验收移交,减少施工管理成本。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并收集汇编文件或资料的统称,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施工现场资料包括:1、质量保证资料:材料及中间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2、质量检查评定资料:工序评定表、单元与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等;3、施工技术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等;4、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施工现场资料是工程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也是日后工程管理运行、检测、维护的基础。现场施工资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验收进度及质量评价,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场施工资料的形成又牵涉到工程参建的各个单位和众多岗位及环节。就施工单位而言,其外部相关单位有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单位,上级档案管理部门。
四、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收集在一个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资料的内容较为复杂,涵盖量较广,作为一名资料的管理者,必须了解资料的形成的程序。档案资料形成的初级阶段就是资料的收集工作,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明确哪些资料是应该收集的,清楚一个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资料所囊括的内容都有哪些。资料的初始收集起始于一个工程的招投标等前期资料,施工阶段,终止于竣工交验的完成。
五、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强化各部门的实施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同时,建立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把资料管理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加以层层落实,列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中,既要列入分管领导的目标责任制,更要具体落实到有关人员的职责中,年终要有总结,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真正地把岗位责任制贯穿于从建设项目立项到工程建设结束、资料管理通过验收的全过程。
六、培养专业人才
有句俗语说,隔行如隔山,这就表明什么都要讲专业,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也不例外。从表面看来,资料员就是收集、整理、资料归档,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谁都能胜任。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好多的实例证明了,不懂水利工程专业的人员搞起资料来很费劲,而且最终的资料整理结果也很不理想,档案资料收集不全,资料整理较为混乱,到最后企业还是要委派专业人员进行重新归整和完善资料,这对档案整理工作和竣工资料交验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就目前的形势看,水利工程施工资料员是比较紧缺的,特别是专业的资料员。所以,要使水利工程施工资料归档顺利达到竣工验收的标准,培养和聘用专业性的人员进行资料工作的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七、结束语
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是对整个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整体记录,贯穿于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一个完整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使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整理这项工作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慧.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的整理[J].北京农业,2013,09:222.
[2]王慧芳.浅谈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资料的整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1,06: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