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1:3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品营养与健康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引言
《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是针对广大在校中职学生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中职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各种食品的特性,以及如何均衡搭配能吃得更营养更健康,再加上体育锻炼,给学生提供一个强健的身体。《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的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的现状
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多人因为吃得不健康,搭配不均匀吃出了营养病。有缺各种微量元素的,有营养过剩身体饱受折磨的。这些问题随着大家生活水准的提高越发被关注。中职学生在关于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为了帮助学生们吃得营养与健康,福建经贸学校开设了《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由于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意识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存在不专心听课的现象。老师认为这门课程不是考证的科目没有那么重要,因此照本宣科,趣味性不够,这样就导致这门课程的价值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再加上课本教材的编写人员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忽略部分知识的传授甚至会误导学生。
(二)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改革的意义
《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开设是顺应时代要求,根据人们的生活水准、社会现象而出现的。现在老年人都喜欢看养生和保健节目。养生除了要睡得好,也要吃得好。吃得好就是要做到吃得营养与健康。开设这门课程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对于食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吃得营养健康的重要性。面对以前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不高、老师教学不积极、课本教材内容陈旧这些问题,这门课程需要改变,只有改革课程才能让全校师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甚至对于全校师生的未来都是有帮助的。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授课模式与考核标准简单
福建经贸学校开设的《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意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往往忽略学校把这门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深意。再加上这门课程内容比较简单,讲授起来比较容易,也就很难引起老师的重视,没有将这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就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简单,没有什么实际的教学意义,无法理解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于是在上课的时候,就可能做与这门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在课下认真地学习教材,上课认真听老师教授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结果发现老师教授的知识点与课本上的是一样的,感觉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完全照搬到课堂上,再朗读给学生一样,导致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也就大大降低。以上两种存在的情况是课堂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现实的情况对这门课程进行教授,这门课程的内容肯定比较丰富精彩,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将有所提高,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经贸学校在这门课程的考核上也有些过于简单。平时在课堂上都存在个别学生玩手机,不带教材的情况,教学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除了讲授PPT课件外,很少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进行课堂问答互动环节,来达到随堂考核的目的。没有进行课堂上的师生教学互动,只进行单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认识。没有了随堂考核,师生教学互动,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就只有传统的期末考试这一方式。而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质量一般比较简单,包括选择,填空,判断和简答,这样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给学生成绩时就容易产生不公平情况。
(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食品教研组在安排这门课程时,根据课程的难度,综合考虑安排了大概每周两节的课时。相对来说课程的课时比较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要求。但是由于教学老师对该课程的不重视,基本在讲授该课程时,很少花时间去备课,也很少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去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比如:关于食品与营养的相关新闻,视频,图片等。这样的教学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沒有利用到课堂上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甚至在讲授这门课程时,由于个人的私事,让学生自己看,就一走了之,下次在上课时直接跳过该章节,进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可能让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再加上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少等原因,导致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乏味,失去了原本的教学意义。
四、食品营养与健康教学改革方式
(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改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教学工具,通过视频,图片,新闻,热点等资讯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内。老师先对重点的知识进行精讲,然后根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三聚氰胺,苏丹红,硫磺熏馒头,石蜡大米,地沟油,廋肉精,脚臭盐以及塑料紫菜等事件进行相关讨论。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择相关的话题进行下堂课的讨论,让学生们准备需要的视频,图片,新闻稿等,然后在下次课堂上带上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课堂论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各种学习能力。另外在老师教授课程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多媒体文件,相关的视频,动态图片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到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二)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学校在制定考核模式时,学生成绩的组成是两个部分: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70%,这个模式中存在两个弊端,其一,平时成绩除非表现特别差,一般都是优良;其二,期末试卷试题过于简单达不到考核的目的。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就导致考核的公平性、检测性无法体验出来。因此本课堂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考查模式,改变为动态的考核模式,考核从这门课程起始就开始,贯穿到这门课程考完试,进行全程考核。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要提高到40%~50%,但是考核的方式要多样化,考核成绩要量化,具体化,才能达到考核的目的。其中平时成绩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平时课堂的上课签到情况,大概占到平时成绩的30%,不来上课3次取消该学生的平时成绩;第二,平时的课堂作业质量,关于地沟油安全问题的相关论述,对于解决瘦肉精问题的相关论点,以及经过该作业所表现出的该同学的学习能力等进行评分,大概占平时成绩的20%;第三,学生一学期的课堂表现,包括上课参与度,问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相关资料的展示,关于某论点的辩论情况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他们自身在演讲方面的能力训练。这部分占平时成绩的30%;第四,课堂小测试,针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随堂小测试,比如:“早餐怎么吃才营养,它所要补充的营养要素包含什么”,“对于不吃早餐的现象你怎么看”等问题结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这部分占到平时成绩的20%。降低期末成绩所占的比例,大概在50%~60%。对于试卷的试题一定要紧贴生活与社会热点,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提高了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能考出学生的水平。通过这样的考核模式能进一步加强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结束语
为了达到提高福建经贸学校广大在校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这门课程教授的理念。在选用教材时,一定要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精编教材内容;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成绩考核标准,从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蕓.食品营养与健康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月刊,2015,(2).
[2]李宇,孙钟雷.公共选修课程《营养与健康》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9).
[3]王少康,孙桂菊,王灿楠,等.在非医学专业开设营养与健康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21).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构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网络
为了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管理员为副组长,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督查工作。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校成立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校长
副组长:安全管理人
成员名单:年级组长、全体安保人员
二、建立规章制度,重抓落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制定和完善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各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做到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法可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落实,监督到位。学校还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并为每个工作组配备一名监督员,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由于制度健全,职责到位,责任落实,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我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堵住源头,规范采购
把住食品采购关,将不合格食品从源头堵住,是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为此,我们根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共合作的要求,食品采购中,始终坚持对供货商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为《く工商行政管理登记证》《健康证》《税务登记证》《质检报告》等进行严格审查。大宗商品的采购,实行“集体考察,集体定点,集体定价的采购机制,对小宗商品及蔬菜的采购由组长,副组长共同询价,把关质量,通过阳光采购,从源头上堵住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学校,保证了进入学校的粮油蔬菜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新鲜安全,保证了师生的饮食健康为学校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莫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四、加大投入,着力改造食堂及卫生设备标准化,规范化
我校在教委的大力支持下,自筹资金,对学校食堂,根据卫生监督所的规划要求进行其导文了全面整改,食堂建有“三池”(洗菜池,清洁池,消毒池),三房(主厨房,烧火房,库房),购买不锈钢餐具,添置垃圾桶,消毒喷壶,让每位炊工穿戴制服口罩上岗。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増强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精神,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把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食品营养;食品健康;调查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民越来越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众所周知,许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与饮食营养联系密切,如果膳食模式不合理,很容易患上慢性消耗性疾病[1]。为研究公众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现状,以便为今后开展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我们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年对100名居民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1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其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39.5±8.6岁,其中包括小学学历者20名,初中学历者23名,高中和中专学历者25名,大专以上学历者32名。1.2调查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包括以下4项:(1)一般情况:被调查者的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等[2]。(2)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一共10道题,每题的分数为0~10分。主要包括平衡膳食宝塔的知识和食品中营养素的知识等。(3)对待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的态度:一共4道题,每题的分数为0~25分。该项内容包括是否愿意学习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是否关心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新闻等[3]。(4)日常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的行为,一共10题,每题的分数为0~10分。该项内容包括是否每天按时吃早餐、每天食用主食的情况、每天食用肉类及肉制品的情况、每天食用水产品的情况、每天食用蛋类的情况等。最后将这几部分问卷的分数加起来计算出总分,超过60分即为合格[4]。1.3统计学方法研究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2.1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00名居民中只有48人进行问卷调查的总分在60分以上,合格率为48%;有86个人(占86%)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认知度较低;仅有25个人(占25%)了解平衡膳食宝塔内容。其中,男性居民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低于女性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学历低的居民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低于学历较高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2.2对待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待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的态度较好,其中95个人(占95%)问卷调查的分数合格,并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愿意学习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2.3日常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行为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62个人(占62%)有合理的日常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行为,其中有家庭食用植物油人最多,共86人(占86%),能够每天食用牛奶的人最少,共14(占14%)人。
3讨论
关键词:食品营养;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如何将健康意识融入我国经营战略中。促使保健时代产生的原因是食品科学、肥胖、医疗费用等。人口的老龄化,消费者开始加强对食品的控制,日渐严重的健康隐患及肥胖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也是驱动健康与保健的因素。
一. 保健时代下的食品与营养
(1)食品引领保健趋势
保健所要达到的水平为生活没有压力、自我感觉健康、合理饮食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族群进行相应的保健。全球保健的趋势是:市场营销、生活方式、法律规定。有机食品成为了饮食的主流。在北美一些国家,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在不断的增长,近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人们开始重视有机食品,亚洲的进口有机食品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的消费群多数是收入高、学历高的人群,中国的政府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国本土的有机食品的种植,消费者希望清楚的知道产品的成分。目前,英国的不含添加剂成分的食品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2)保健与营养、健康的致胜因素
科学是最重要因素,启动全球科学及营养专家进行评估新的科学技术和科学主张,公共事物很重要,与健康和保健相关的食品与广大的消费者密切相关,如何关注公共领域,需要消费者了解全球的趋势进行分析和监测,同时可以对营销策略和信息做出适当的调整,食品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建立一套有关危机的管理系统,并且经常的进行更新和演练。
(3)健康与保健因素的思考
作为商家如果你欺骗了消费者,消费者会非常的清楚,在当今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很容易揭穿你,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如果对消费者提出的质疑不做回应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不被认可,也就摧毁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同时也影响了销售额,如果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高,花费更高成本来解决问题,现在开始行动,澄清误会,对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的建议,使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新的关系。
二. 食品与营养的市场分析
(1)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对营养食品消费更理性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有一定的营养知识,大部分家庭开始不同程度的重视家庭成员的健康及营养状况。三分之一的人口有购买营养食品的消费经历。人口的城市化会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所以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
(2)百姓收入增加,具有消费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较快,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在不断的增长。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是最根本的,是做所有事情的基础,拥有健康就会拥有希望,拥有幸福。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定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同时也完全有能力消费营养健康的食品。
(3)国外的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市场
每年我国的健康总量增加千亿美元,对于13亿大众的健康产业而言,已经成为各种投资机构角逐的战场,07年健康行业的风险投资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其中保健食品行业占的比重偏多。有多数的保健生产企业表示在未来的5年里还会增加产业的投资。将全面提高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等的发展水平。
三. 未来食品营养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提高。人类从婴儿到儿童到青少年到成人,女人从怀孕到产妇到更年期,各行各业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人们产生对各种营养与食品的需求。例如,少儿的长高益智、女士的体态苗条、老人的延年益寿等等。
根据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安全食品的基础上人们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在我国儿童肥胖症患者偏多,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字我国步入中老年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女士们注重体态美,因此大力发展延缓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利用医学及营养学的结合,根据不同气候、地区及不同人群的需求,发展抗衰老、抗氧化的生物色素黑色食品,是未来改善食品结构的重点之一。
四. 结语
由于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习惯、习俗的不同,对食品理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普通食品,既有营养功能又可以饱腹的食品。二是保健食品,适合特定人群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三是营养健康的食品,有利于加强生理功能还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所有食品都是通过规范、标准的管理进行规范的。由于我国对营养食品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申报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英国的科学家李约瑟说:“世界文化中,唯独中国的养生是其他民族没有的。”在我国中医药学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的方法和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发挥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如果将这种思想引入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中,一定会扩大国内及国外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沈群,沈再春.中国方便面营养与安全的现状及趋势[C].//第六届中国面制品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亚洲面食产业大会.2005:26-29.
[2] 费星.近江牡蛎净化工艺及其生态冰温保活过程中营养、呈味成分变化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09.
1改革开放对以来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现状
为了分析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市场,首先要了解我国当前的营养健康食品与市场现状。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得到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国际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影响,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日益增长的发展速度。而且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主要是啤酒、饮料等,到了21世纪初期,饮料行业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划分为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不同的种类,同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还包括速食行业、调味品。
很显然,不同食品行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从当前食品行业特点来看,与国际各国相比,我国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继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健康食品会逐渐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新秀。目前,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正逐渐转好,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于这一现状的出现,主要由营养健康食品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决定。
2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
2.1国际市场发展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末期,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出现了许多虚假广告以及虚假产品,对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对消费群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扭曲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看法。为此,日本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规范化措施:其一,对营养健康食品建立也严格的审核体制,对所有的营养健康食品进行检测与审查,直至2005年初,通过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审核通过的种类共有470多个。这一举措,重新树立了营养健康食品在日本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改善了其对营养健康食品的消费观念,促进了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其二,简化审核制度,采用标签与行业协会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①要求营养健康食品的材料高质量,即采用功能与成分接近天然以及有机的食材,保证产品安全;②严肃打击过渡包装、虚假宣传,以降低产品的营销成本。自营养健康食品的概念替代原来的保健食品以来,不仅包装上更加简单,销售额也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多。
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初期,我国消费者认为所谓营养健康食品已经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才会出现在市场上,于是对营养健康食品产生了过高的期望,感觉其应和药物具有相同的效果,而且能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在加上生产企业的过渡宣传与推销,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度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打击很低的现象。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处于缓慢阶段。为此,我国也开始思考是否对营养健康食品设立专门的食品检测和审核制度,恢复和发展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2.2医疗费用高速增长的思考从医疗上来看,主要的消费包括治已病与治未病两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医疗总费用是145亿元左右,到了2007就猛增为10966亿元,增长了近76倍之多,人均也达到了844元。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居民医疗支出占到人均总消费的约55%。可以说,医疗费用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一项主要消费,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处提到的治未病与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病等有所差别,这里主要是指人们对身体疾病的预防。无病防病已经成为维护我国乃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预防能够使人们对治病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而且效果较为显著。若不能及时做到防病这一措施,医疗费用必然只增不减,从预防的角度考虑,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迫不及待。
2.3食物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食品生产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养殖方式、食物种类以及土壤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食物的组成成分也和以往有所不同。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测定的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1963年降低了很多:菠菜降低了79%,油菜、茼蒿降低了60%,白菜降低了49%等。
另外,在进行食品的加工中,添加的一些酸、碱、氧等物质,加热以及生产设备等都会造成营养成本的破坏或者降低。食品的精加工会对食物造成更大的损坏。比如,精面粉中的核黄素要比全麦面粉中的低80%左右,烟酸降低75%左右,硫胺素降低60%左右,叶酸降低40%左右,锌与铁分别降低了70%与64%左右。总而言之,当前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且整体含量不平衡。如此以来,对于每个居民而言,几乎已经无法实现饮食搭配的营养均衡。
3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分析
3.1人们健康意识增强,逐渐促进营养健康食品消费市场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中80%以上具有相应的营养知识;75%的家庭平时比较关注家庭成员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大于30%的居民有已经的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经历。2010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已经超出了45%,人口城市化在改变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带动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
3.2亚健康人群呈增加趋势,促进市场对营养健康食品需求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从提倡饮食中摄入的钙的含量还不足人体摄入标准的一半,有5.8亿居民处于缺乏维生素A的边缘,约2亿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还有1.6亿居民的蛋白质摄入量明显不足。我国新生儿体重偏低的占到总数的15%左右,6岁以下的儿童有发育迟缓现象的占到总数的30%左右;2亿人体重超标,其中30%处于肥胖状态,高血压居民数约1.5亿,高血脂居民数约1.6亿,其中25%患有不同程度的血糖疾病。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亚健康居民总数已经占到我国总人口的60%多。而且2005年我国的老龄化(60岁为界)人口已经达到1.5亿,以后仍将以3%左右的速度增加,老龄化人均将会成为营养健康食品的主要需求群体,因此必然促进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继续发展。
3.3人均收入增长,具备消费能力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品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且速度较高,1978——2006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都出现了7%的涨幅,而且城镇居民的存款增长速度达到了25%。对于人类而言,健康是最基本的条件,是保证居民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城镇居民而言更是如此。从以上数据推断,到2022年的左右,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将比现在增加一倍,对于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3.4国外投资对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推动相关数据显示,仅200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营养健康行业已经获得国外风险投资5亿多美元,其中营养健康食品所占比重最大。而且以大部分国外营养健康食品风投看好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大量外来资金将大大缩短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我国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4总结
我国是较早具有营养健康学的国家,从传统的中医学开始,我国医疗行业就十分重视营养健康食品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我国的中医营养学,拥有先进的营养健康以及疾病预防理念,这都将成为我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以及市场发展的基础动力。
参考文献
[1]闫庆松.日本健康食品市场准入及法规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1,(01).
[2]陈楚华.略谈湖南营养健康食品发展之路[J].中国食品,2012,(22).
[3]王瑞元.大力推进全谷物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J].现代面粉工业,2011,(04).
经过严冬的一场冰雪拷问,戊子年的春节翩然而至。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代表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和我本人,向全国食品营养领域中的企业家、科学和教育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政府机构及在华国际组织官员、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和本版面的广大读者,致以真诚的节日问候!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购买能力的显著提高,食品供应的极大丰富以及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对大多数人来说,食品消费的要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我们也非常遗憾地发现,在摆脱了食品供求约束,人们有条件充分实现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和感官享受之后,新的健康问题又出现了。这就是因膳食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引起的营养摄入失衡问题。与营养失衡相关的多种慢性病迅速增长,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同时,营养失衡也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当然,环境的污染、食品加工的过度精细和农产品本底营养的衰减、体育锻炼的缺乏等,也都影响着营养的均衡摄入。
事实证明,用手术刀加药片解决由营养不良引起的儿童发育成长问题和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限,更难以根治。遭遇问题较早的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又转回到食品上。既然是食品“闯的祸”,还得由食品来解决。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最理想的办法是管住自己的嘴,科学合理地进食。但是,各国的科学家不约而同地发现,管住嘴并非易事。人们既不了解该怎么管(营养知识缺乏),也管不住。于是,以维护健康为目标的食品功能化,主要是营养功能化的热潮在全球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营养强化食品、膳食补充剂、低脂低糖食品等应运而生。由于这些食品并不以牺牲口腹享受为前提,又顺应了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因而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食品工业一旦以现代营养科学为指导,同营养素提取、添加、合成、复合、配比等高新技术相结合,就升级为营养产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出数倍、数十倍的崭新市场。
当前,我国人均国内产值已经达到2500美元左右,绝大多数人已具备了消费健康食品的认识基础和经济基础。我们的食品企业应及时抓住产业升级换代和市场格局重新调整的机会,将企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产品的研发及定位结合起来,寻求新的突破。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在从“吃饱”、“好吃”向“好吃+健康”提升的过程中,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自主研发与创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营养与食物(饮食)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为两部分:“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二者的区别在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价值,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以及改善人体营养的措施;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的安全性,即食物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通俗地讲,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坏”的一方面(安全)。因此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两方面。
食物中的“好”――营养学
“营养”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大家的营养知识却未必丰富,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学科,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是难以掌握的。上面跟大家介绍过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那么它的具体定义如何呢?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食物营养)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增进健康(人体营养)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苹果含有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指的就是食物营养;我们经常倡导的“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就指的是人体营养。
营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实验研究”、“人群研究”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以《毒理学实验》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动物实验,比如,给大鼠或小鼠喂一段时间食物、药物,然后进行解剖取脏器、骨头等,最后通过仪器分析它们的各种指标的变化。“人群研究”是以《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最后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自己要积极主动,多跟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多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从指导个人或群体合理安排饮食、保健防病,到参与指导国家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改善体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营养学的应用无处不在。目前营养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国内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在宁夏西吉、青海乐都、广西都安、云南寻甸等地,中国贫困地区儿童严重营养匮乏,发育迟缓……这些都是营养学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营养学的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营养充足”转向“营养最佳”。以前强调温饱以防止饥饿,强调食品安全来保证生存,而现在应强调食品有可能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改善健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和减少疾病。人类预期寿命在增加,老龄人口在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期望在增强,这些趋势使人们逐渐从重视延长寿命转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也是促进营养学概念转变的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坏”――食品卫生学
而说到食品卫生学,有一点不得不说,我国原来有一部《食品卫生法》,后来又出台了一部《食品安全法》从而替代《食品卫生法》,因此可以说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为什么现在人们如此重视食品安全呢?网络上一个名为“中国人的一天”的段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切,“早起,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中午,在食堂要份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黄馒头……”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离我们生活很近而问题又很多,人们才那么重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很多,我给大家举“瘦肉精”为例。2011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3・15”的网站上,九条焦点新闻有八条是关于瘦肉精的。而早在2006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瘦肉精就排在了第三位。那么“瘦肉精”为何屡禁不止呢?这就是学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学生及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思考的范围有:行业、立法、司法、行政、媒体,因为范围的广泛,因此如果我们能自学一些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很有帮助,北京大学在本科阶段针对大二以上的同学开放双学位,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你可以选修一个双学位。
以上说了食品卫生学的现状,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趋势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的关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食品卫生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专业背后的思考
我也知道,正在看这本书的读者们都关注专业毕业后的故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就业面挺广的,比较对口的单位是:食品保健品企业、医院的营养科、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相关科室等。但就像我的一位老师曾说的,“如果你对未来有强烈的冲动,而且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成就一个人生。那你不管以什么事业去起步,都是为未来做‘练习赛’而已,只有底蕴的厚度才能决定事业的高度,而不是光鲜的简历。”最后祝福大家理想丰满!健康幸福!
关键词: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130626
基金项目:黔财教(2012)229号,黔科合NY字[2012]3083号,贵州大学2013年SRT计划项目“影响葡萄酒关键因素的研究”及2013年贵州省
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兔眼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构建”资助
作者简介:杨雪莲(1981—),女,四川巴中人,博士,主要从事果树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32303
1 引言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高低与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有着紧密关系。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1]。公共营养学科是当今热门学科之一,而公共营养基础课程中就有各种蔬菜、水果等食品营养是社会的主要焦点之一。我国高等教育涉及到营养学专业或方向有:医学、食品科学、农学等专业,具体通过开设医学营养、食品营养学、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等课程。据统计,本科教育层次开设营养学专业较少,而专科教育层次(其中职业技术学院居多)开设有关营养学专业的学校和专业远远高于本科院校[2]。营养健康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营养学知识的普及推广在当下尤为重要。目前专业从事营养学相关的专业技能人才稀缺,并且有营养学专业的学校开设课程不够系统和全面,因此营养学建设和完善需要相关学科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食品营养学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居民营养的改善、疾病的预防、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3]。食品营养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身教育的内容,因此该学科需要不断的深化和拓展。据调查,美国大学生中有53%的学生修过营养课程,88%的学生接受过营养学理论教学,87%的学生接受过实践教学[4],而我国关于食品营养学的教育仅限于特定专业,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普及和推广营养学知识刻不容缓。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园艺植物各类营养成分的学科,为合理膳食搭配奠定基础,因此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将成为公共营养学的基础课程。园艺植物食品营养主要包括以蔬菜、水果、茶及部分可食花卉的营养成分说明为主,辅佐日常生活中膳食搭配机理达到健康营养的目的。建设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将对食品营养学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
2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
2.1 教学内容与重点符合高校大学生求知需求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的内容丰富,以选修课形式出现在大学课程教育中。该课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园艺植物的化学成分介绍,具体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风味物质等阐述。其次介绍蔬菜的营养、水果、干果的营养、茶及部分可食花卉等的营养。第三,简单介绍人体基础营养需求。最后,以正确选择园艺植物食品,合理膳食搭配为结语,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生长期吃快餐,吃速食食品,对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取量极为稀少,导致体质较差的现象,有的大学生甚至在上基础体育课过程中坚持不下来或出现晕倒现象。因此,如何增强或改善体质,成为很多大学生渴求的知识。而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中的园艺植物化学成分及果蔬营养等重点知识能够满足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吃果蔬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饮食取向,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部分速食食品及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并能够积极主动向健康饮食靠近。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开课对象不分专业,不分年级,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目的是向不同专业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果蔬营养情况,并向学生推广健康合理的膳食搭配,影响深远。
2.2 教学目标激发大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的热情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教学目标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园艺植物食品营养的组成及掌握基本的均衡膳食搭配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对园艺产品的色、香、味、型等认知,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日常生活中果蔬的认知,并激发对园艺植物乃至其他农业知识的学习热情。部分蔬菜生长周期较短,学生可通过亲自种植体验生命的伟大和劳动的快乐。
目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对科技需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农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场所的高校肩负着向农业不断输入人才的重任。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可起到引导大学生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并激发大学生为我国农业发展奋斗的热情。
2.3 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通过教学实践课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初学者加深对园艺植物的认识,并学习合理膳食搭配,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生物的奥秘,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热情。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是一门有潜力的第二课堂,该课程的建设与普及对高校第二课堂具有深远影响,但如何建设该课程,如何发挥该课程的作用,有待当前高校教师积极思考与探索。
3 对策与建议
3.1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设计思路与原则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间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尝试一种教授与引导相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势在必行。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设计思路为将传统教学的灌输教育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监督式教学变为任务式主动学习型教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5]。
3.2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通过实践课程,再在理论课程中详细介绍各类果蔬的化学成分及营养成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明确课程主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探索问题,从实际观察和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课程教学可通过动画视频,现场模拟等方式,以鲜艳的色彩,动态模式引起学生们的感官刺激,从而达到对所学课程加深印象的目的。课程建设要求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达到引导式教学的目的,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
3.3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分配任务,如阳台蔬菜种植与管理;市场调查,包括菜市场、超市果蔬供应情况,医院缺乏营养病症收集、质量检测中心数据收集等任务,通过同学们亲自种植和调查过程达到深入了解该课程所授知识的目的。
任务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及应变能力[6]。通过动手实践,自主设计实验或者其中调查,达到激发学生本身潜在的求知欲望。在该课程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及实践创新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4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第二课堂采用产学研结合式教学方法
该课程课设过程中可与食品加工厂,如贵州省本地辣椒酱生产厂、薯条生产厂、榨菜生产厂、蔬菜加工厂、食品检测中心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产学研的教学平台,让所学的知识展示于生产或生活中。通过产学研过程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看到自己所思所行造成的结果,培养其自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建设的产学研环节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贡献。当前培育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7],而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的产学研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自体会果蔬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食品检测环节出现的问题,诱导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如何生产出自己喜爱的食品,或如何降低食品的不安全因素等。
4 结语
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有益补充,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该课程建设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营养价值观及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体魄、合理饮食习惯有助于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局势。通过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创新创业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积极建设园艺植物食品营养学课程是当前农业院校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路新国.《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4):174.
[2] 周 永,韦 娜.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78~779.
[3] 孙远明.食品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0.
[4] Short J E,Chittooran M M.Nutrition education:A survey of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in undergraduate dietetics edu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4,104(10):1601~16041.
[5] 曾德芳,王珺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0):93~9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二、追求食品营养是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
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三、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昧、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食品科学;自然辩证法;人本主义;生态自然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
1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2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3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4追求食品营养是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5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9-181,184-186.
[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5-16.
[3]张文学,杨立刚.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界定[J].生态经济,2003,6:2-4.
[4]孙明,刘晓庚.化学物质的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3,24(8):176-177.
[5]谭云.现代食品的安全问题[J].粮油食品科技,2003,11(1):29-30.
(一)社会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可以在培育营养学人才的同时,发挥乘数效应,使学生的营养学学习带动家长,社区,乃至社会对科学摄食,均衡营养的理念的普及,从而加强家庭的预防保健工作,培养居民终身健康养生意识,在营造学生学习氛围的同时,让大家互学会用,从精神层面形成自觉的人文关怀。此外,通过对营养素,营养强化产品和保健食品的认识,学生、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杜绝不良食品的危害,防微杜渐,共同监督食品安全领域,真正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对社会建设领域的保障性教育(营养学普及),扩大性就业(营养师队伍建设)、完备的社会保障(多一重自我健康保障)、高水平的居民健康都有进步促进作用。
(二)文化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扩大营养学人才培养的范围,增强营养学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营养学人才培养的素质,形成完整的营养学教育格局。营养学教育同其他科学教育一样,从小培养有利于学生对食品营养知识的储备,学成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娴熟的学习技能技巧,让学生从小受到健康营养理念的熏陶,加深对营养学学习的兴趣,建立深厚的营养学情感,更利于食品营养学人才培养。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课程顺应新课改要求,顺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适应社会,有可操作性。传统的课程设置有极强的局限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营养学课程通过各种实验,开放性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念能力,养成主动性、自觉性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基础教育的内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学生食品营养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来弘扬他们自爱、他爱、大爱的精神。
(三)经济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可以以点带面,以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区,社区带动社会,发挥乘数效应来养成良好的营养饮食习惯,抑制疾病的高发率,减少大众的医疗支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通过群众自治、全民共治和社区医院的配合,提高公共营养健康水平,避免国家在医疗建设上的盲目过度的经济投资,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食品添加剂及保健品的识别来共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伪劣产品。
(四)政治建设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营养学会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中心,围绕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精神,以发展创新、积极开拓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为科普资源核心内容;以儿童青少年、城镇居民、公务员、农民等为重点人群;创新宣传形式,打造品牌活动,开发科普产品精品,积极参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为提高全民营养科普素质和改善民生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努力。”“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编著营养知识教材、开发教具,结合营养立法工作,努力争取将营养知识纳入国家小学教育体系。”“民以食为天”,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着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食品营养学的教育正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对国家号召的热切响应。它在通过尊重理解部分民族食品禁忌、巩固食品安全来增强了多民族团结,巩固国家政治环境的安全稳定。
(五)生态文明建设功能
开设食品营养学,是通过对人体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体,生命体的价值。通过对营养素的作用机制和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来增强学生“和谐、整体、平衡”的理念;通过对食品加工中营养素的破坏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再通过万物同源,融会贯通的营养理念来引导学生从整体、和谐、辩证的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基础课程中开设食品营养学的可行性
(一)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发展规律要求
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目标是形成学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导入正确科学的饮食营养观念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可以塑造良好的体型,提高学生的体质,并通过食品制作的美观效果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食品营养学教学可以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科书,影音资料,手绘画册和参考图书。侧重于学习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通过直观、简单易懂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使教学内容简单,易读,易掌握。适当增加食品加工程序、烹饪工艺内容,让学生从做中学,加强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力,把课堂生动化,培养学生对营养学的深厚情感,促进食品营养学的进一步普及。
(三)教学方法多样促进学生学习理解
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可采取多样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结合调查、讨论、实验、参观、访问、合作、研究等多方面的讲授形式,并运用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教学互动,增强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特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运用简单大方的图形坐标,使教学层次分明,并注重补充最新的营养学相关新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建构。
(四)师资资源配置严格便于课程开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师来源趋向多元化,不限于当地师范院校的食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是面向全国各大高校的相关食品与营养专业的毕业生,凡是热爱教育教学,并且通过教师入职资格认证考试者都可参与《食品营养学》课程的讲授。在入职后,每隔三年都要进行教师资格再认证工作,确保教师来源的规范性和先进性,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便于课程的开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语
食品标签雾里看花
香港《明报》曾报道,有些对花生过敏的人常常在买食品时提心吊胆,因为很多食品用花生油烹调,但在标签上却没有注明,不少人食用后发生了过敏症状才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我国在食品标签方面已经制定过一些国家标准,但它们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食品的营养成分上,标识模糊往往是误导消费者的重要原因。标注“无糖”的食品可能只是没有添加蔗糖,但里面仍然含有乳糖或果糖,使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标注“高蛋白质”的奶粉里,可能添加了豆类蛋白质,使一些对豆类蛋白过敏的人食用后发生过敏反应。
这样的遭遇相信不少人都曾经历过。通过食品标签来了解食物,是消费者目前唯一,也是最简便、快捷的渠道。食品的标签可以传递重要的营养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了解食品质量特性、新鲜程度及品质登记等消息,仔细查看和比较标签上的营养健康消息,能够帮助消费者作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因此,标签上写些什么,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是不是全面、有效十分重要。购买食品的时候,除了关注它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多少人知道,标签上的配料表、净含量、营养成分表、储藏指南、食用方法等,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标签越详细是生产厂家越负责任的表现,越有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健康。
在云南营养学会主办的“2008昆明营养知识宣传周”期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院士提醒大家在查看标签时一定要注意几个不可忽视的内容:保质期(最佳食用期)、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和营养标识。所谓营养标识就是标签上出现的关于该食品营养成分之类的信息,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引导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健康需要,合理选择食品。
读标签,中外差异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院士曾说过:“在欧洲,一个老太太进超市买食品都会详细阅读标签说明。因为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有比较成熟而完善的营养标识规定,公众也有良好的习惯。”
在美国,9岁左右的孩子就学会了在购买食品时自己看食品标签。为了让孩子学会看标签,美国人可是花了不少心思。200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通过网络,以漫画等互动形式,生动活泼地指导9??1 3岁的孩子如何看食品标签,让他们避开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食品,并鼓励他们吃更多含有钾、铁、钙和纤维的食品。
上到七旬老人,下到九岁顽童,都能够读懂食品标签,通过自己的双眼为健康把关,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在我们身边,谈及食品标签,很多朋友都感觉云里雾里,常听到消费者这样说:“现在天天都听说‘食品安全’,但看着花哨的包装,我的心里老是没底啊。”
是的,这是食品标签的症结。一方面,很多朋友在挑选食品时,往往只是注意食品包装质量和价格,而对标签上的很多重要信息“视而不见”;另一方面,面对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很多标签并不太醒目,要看明白标签,总是感觉不太轻松,有时候甚至还被虚假信息误导。
国家规范出台
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组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径。为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身体健康,卫生部日前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在卫生部网站上,能够查找到《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全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食品标签。
5招识别食品标签
第1招:查看标签的内容
标志不齐全慎防假冒
食品标签必须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
第2招:查看QS标志
无标志不得直接接触食品
按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凡是直接跟食品接触的塑料袋必须是“食品用”的,而且必须有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的食品安全许可标志QS及编号。
因而,选购食品时要注意塑料外包装是否有QS标志,需要QS标志的范围包括食品用保鲜膜、塑料桶、食品包装袋、塑料奶瓶、一次性塑料餐具等产品。
第3招:查看标签位置
标签不得与外包装分开
按照规定,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若发现标签是挂在食品外包装或放置在包装内的需慎防假冒。
按规定,标签的一切内容应清晰、醒目,易于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辨认和识读,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
第4招:查看文字是否规范
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按《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净含量与食品名称必须标注在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同一视野;标签上必须标示的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
第5招:查看标签内容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简介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它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毒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它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方向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选择继续深造,因为国家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向尖端人才发展。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和谐统一的,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必备能力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3.具有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一、加强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食物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全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是,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消费差距仍然较大,食物供给的结构、质量,距广大人民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居民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并存,营养健康科学知识不够普及,不良饮食习惯较为常见,给社会带来巨大医疗成本,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食物营养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一)食物生产不适应营养需求。优质食物的品种及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协调,特别是安全有保障、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识的优质食物比重较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数农产品生产方式粗放,清洁生产及健康养殖技术滞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部分加工食品过度追求精细,致使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损失,造成食物资源浪费。 (二)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双重挑战。我国城乡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致使居民食物与营养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相当比例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膳食营养摄入不足,贫血、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有关部门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约有20%的城乡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其中以营养缺乏性贫血最为常见,并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新兴城镇地区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居民因营养过剩而引发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人数不断增多,并向低龄化人群蔓延。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糖尿病的比例为1.9%,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的4倍,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8200万,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大约有3.34亿;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孩子中有1/3出现了至少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近几十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但健康的生活习惯没有跟上,导致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工作提出了严重挑战。 (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高度关注。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屡有发生:部分食用农产品存在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超标;食品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一些小作坊、小食摊卫生条件令人担忧、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等。另外,农村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一些地区甚至尚为空白。 (四)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健康。由于膳食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滞后,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较低,特别是中低收入地区、教育欠发达地区和新兴城镇居民的科学膳食消费意识更为淡薄。另外,受不健康饮食文化的影响,大吃大喝陋习屡禁不止,既不利于健康,又造成很大浪费。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要进行四个战略转变
我国食物生产、消费、营养由不同部门管理,三者难以协调同步,导致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粮食、畜产品、果蔬等主要食物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市场波动频繁;主要食物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品种、个性化需求,常常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需求相脱节,既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又使得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进行战略转变:
(一)由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水平,改变传统的“生产什么、就吃什么”的方式。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发挥市场在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中资源配臵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建立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实现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的转变,进一步探索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的优化配臵方式,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科学转变。实践证明,居民预防和控制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和健康的营养消费理念。我国城乡居民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较低,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即摄入不足、膳食过量和过分追求食物精细化与贵重化,忽视营养结构合理搭配,再加上饮食不科学,造成营养性疾病高发。因此,在坚持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要把科学饮食放到同等重要地位,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科学。 (三)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农产品生产转变。随着全社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必须顺应人民要求和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有品牌保障的食用农产品,加强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质量安全认证进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把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扩大总量规模,加快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突出区域生态优势,适度发展有机食品。使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高,地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加。 (四)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向加工食品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营养均衡、方便快捷的加工类食品备受青睐。要增强对主食加工化营养的指导,制定米、面等主食产品加工标准,推进主食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新型食品工业。
三、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