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09:56: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反思能力 能力结构 教师发展 培养
近年来,反思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可以说,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新起点。因此,了解反思的内涵,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以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才能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环境中不断地享受自己成功的经验,领悟失败的教训,对外在的环境变化加以评判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调节和控制;才能在不断自我反思中获得自己专业成长的养料,提高反思的效能,并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从而促使自身职业生涯的快速成长。因此,具备反思能力和潜质已经成为新时代合格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专业人员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能力结构
1、对教育理念的反思能力
是指教师在先进理念的统领下,借助行动研究,通过回顾思考、分析评价教学经历和经验,探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将“会教”与“会学”结合起来,改进教与学的思想和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的过程。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教师观方面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从学生观方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看作是完整、独特的人,看作是能动的人。
2、对知识的反思能力
教师的知识包括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背景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它不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背景知识是教师必备的理论知识,是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船和桥,它决定着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专业知识主要指专业背景知识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是否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即深奥的内容是否通俗化,抽象的内容是否形象化,理论的内容是否实际化等。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能力
在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中,无论是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还是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看运用得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只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并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需重点反思自己对启发式教学思想本质的理解是否正确。
三、教师教学反思对专业成长意义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获得的经验,而应该对经验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就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教学水准上,而使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有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家引领与各级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但教师开展自我的行动性研究却是内在的、自发的行为,而诱发教师行为研究的“催化剂”则是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中引动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直觉反思是平时养成的反思习惯的基础。在此前提下,不断拓展教学反思的领域,逐步形成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观点。通过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反思,逐渐使自己不但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探索者,还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专业;教师;开放性教学;能力要求
一、开放性教学的特点
1.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全面开放: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开放,例如可以积极发言,甚至不举手就可以发言;②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开放,例如事先向学生们讲明将要学习的内容,或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点课”,学生点什么课教师就讲什么课;③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例如学生可以串座位学习,任意组合小组研讨;④教学形式开放,例如许多课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讲,教师答疑。
2.随机性
随机性是指教学在对学生开放的情况下,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过激或者由于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自身的行为越出了教师事先所设计的范围而产生的意外变化。开放性教学是有序的,但在运作中一定会出现随机发生的现象。例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由于是开放性教学,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有许多答案都是意料之外的,或者是偏离了学习内容,或者是离题太远,甚至“误入歧途”。
3.偶发性
偶发性是指课堂教学时出人意料偶然发生的事情。教学是动态的,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开放性教学。因为在开放性教学中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所以更容易出现偶然发生的事情。
二、开放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活动为主”原则
开放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开放性教学的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安排广阔的空间,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特别是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群体探究相结合的活动为主。
2.“学习行为放开”原则
学习行为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动手操作、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与同学合作等。放开是指摆脱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天资和能量,把自己的真实水平表现得淋漓尽致,毫无顾忌地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行为放开”就是指在教师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
3.“收”、“放”结合原则
“收”就是教师的调控、指导,“收”就是把对学生开放的程度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放”即指在教师必须控制的学生行为规范内,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即使个别学生在个别方面有些“过头”,教师也应当把它看做情理之中的事,是可以谅解的事。例如,在研讨问题时思想偏激、情绪激动,在发散思维训练时答案离奇荒诞、离题太远,在小小组活动时个性十足、态度傲慢等。
三、教师必须具备的五种开放性教学能力
1.教师营造教学民主氛围的能力
教学民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行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民主是挖掘学生各类潜能的重要保证。因为学生是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学习,他们能消除思想疑虑,减轻心理负担;他们能充满自信,鼓足勇气,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营造教学民主氛围的技巧之一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机会。长期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已经使学生形成了比较牢固的唯师、唯书、唯上心理定势,即上课只能听老师讲课,只能“吃”老师“嚼过的馍”,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最多的活动机会,让他们亲口去说,亲眼去看,亲手去做;让他们感知,体验,顿悟;让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
教师营造教学民主氛围的技巧之二就是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在不干扰、破坏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意见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发表与教科书内容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产生怀疑,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讨论问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言等等。
教师营造教学民主氛围的技巧之三就是给学生最真诚的。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疼爱、抚慰,不因学生的无序而训斥,不因学生的误答而羞辱,不因学生的过激而讥讽。只有教师赏识学生,激励学生,体贴学生,开放性教学才能进行。
2.教师创设“开放”情境的能力
这里的“情境”系指特设的教学环境,或者说是指课堂教学的氛围、条件。“开放”是指有利于开放性教学的一切形式和内容。创设是指设计、创造、安排、运作。综合起来说,就是教师必须创设各种开放的教学情境,才能完成开放性教学的任务。所以,开放性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教师会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开放”的教学情境包括的内容很多,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开放情境,甚至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也会设计出不同的开放情境来。
3.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讲解能力。“讲”是指说、解释、论述;“解”是指解除、解释、明白,是指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教师的讲解则应是把要“讲”的内容阐述明白清楚,打开学生暂时被束缚着或被系着的“未知的枷锁”。它的更深含义还在于,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得到“解”,学生不仅能接受讲的对象,而且能通过这些对象,打破更多束缚,自我获取新知。即使是开放性教学也需要有教师的讲解,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一种形式。在此,首先要澄清一种错误认识:有人认为现代教学应当废止“注入式”,不能采取教师讲的方式,于是就把现代的讲述式教学归于此类。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教师的讲解不都是“注入式”,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甚至像一幅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一样,给人美的享受。
4.教师的课堂设疑能力
设疑,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于深化教材内容,在于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每提出一个有水平的问题,都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个疑团,激起一层波澜。提问会刺激学生的大脑中枢,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检索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并能与新的问题紧密连接。这种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是思想提高的过程,是内化过程,也是积极的教学过程。
5.教师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
教师的应变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地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敏捷、果断而准确的处理;二是指教师有高度的智慧,能巧妙地、准确地、因势利导地给人以引导、启示和教育。
参考文献
[1].CN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网.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这要求职业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来全面指导教学。
文化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促使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未来的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中职语文教学却呈现出以下现状:一是教学模式普高化。二是教学内容及其评价的单一化。三是教学游离于学生实际,与专业课教学脱节,没有做到学以致用,没有很好地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
针对这些现状,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当前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机械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和训练答题能力的单一过程,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全面“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着重对人的关注。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要具有中职特色,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为学生打下必要的文化理论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应彻底改变教育理念,强化主动参与、服务职教的意识,要和专业课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要求,让语文知识成为连接和提升专业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并对专业课教学起支撑和服务的作用。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同时还要落实各专业的职业岗位对语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突出针对性与应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在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都要本着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服务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探索与普教相区别的教学新路子。
笔者所教授的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的是在旅游活动中提供服务、指导游览、传播文化的专业导游人才,更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热门行业,作为一名职业导游,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导游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来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导游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导游的知识面越广、信息量越大,就越可能把导游工作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要求,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可以说,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往往决定了一名导游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
管子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导游的岗位技能要求该专业学生涉猎广泛,知识全面,面向“准导游”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围绕导游的知识需要,突破教材、教参的局限,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延伸与拓展。针对这一任务,教师必须确立让中职语文课教学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质服务,而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中,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伯恩德·冯·德罗斯特曾评价说:“人类不可再生的世界遗产的未来掌握在今天和明天的年轻人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同时指出: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世界遗产教育”是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内涵的同时,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文化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旅游专业学生作为相关从业者,更需要有世界遗产的教育。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可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是具体可行的素质教育。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相辅相成。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载体,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职语文教材及读本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因素,从文化角度来说,所选课文从上古到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出自前人手笔的诗词文赋也不在少数,关联到的世界遗产不可胜数,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可以说,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正如曹明海教授在《语文教育文化学》一书中所言:“语文教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文化过程,是生命成长、精神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浸透着文化的精髓,包容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跳动着生生不息文化命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
将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正是力求深入挖掘语文中蕴藏的内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把学生从单纯学习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解放出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延伸阅读,开展综合实践性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吸收、消化世界遗产中的精粹营养,接触多元文化,站在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角度去研读、品味经典作品……去辨识、认同文化的底蕴与发展的价值。”丰富其世界遗产知识容量,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对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创新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体验,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为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轮中职教育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推进中职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深入把握,离不开对本民族意识与精神的弘扬,脱离深厚的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必然流于虚妄。
世界遗产教育正是丰厚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直接有效的行为,并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从教育的内容上看,世界遗产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生动体现。作为一名未来的导游,具备一定世界遗产知识积淀,对于借鉴、继承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悠久的世界文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除了具有人文基础性的特性外,为各专业学科服务的功用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并且这种潜力还非常巨大。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教学只有结合专业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世界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得益彰,更能显出职教语文的价值所在。作为旅游专业,更应有意识地将世界遗产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以此来丰富和完善学校专业教育的内容,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生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中学语文,2012,(6).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西北职教,2009,(2).
[3]章新胜主编.世界遗产与我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曹明海主编.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何勇.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路该怎么走[N].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35-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越高,他的教学质量也就越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各地区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力求通过培训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从不成熟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1. 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和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未来。如今,一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两者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势在必行。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才会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丰富学科知识以及增强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改革所要求的。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应更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3. 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因此,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跟不上,那教师还是原来的那个教书匠,而学生还是原来那个接受者。事实证明,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使学生发展最大化,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4. 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才能使教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1. 更新教师的自身观念
更新教师的自身观念是首要任务,要将专业发展的需要变成教师的内在需求,变教师“被发展”为主动发展。观念更新了,自身就会有所行动,有所进步。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应当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研究如何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要坚持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2. 教师需进行反思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师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研究,然后把研究的结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3. 培训机构进行反思
培训机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培训平台,但培训机构不能搞形式主义式的培训,所以应进行反思。培训机构要在培训教师之前,先弄清楚为什么要组织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培训机构弄清了培训的目的,才不会使培训流于形式,那么培训效果就会达到,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4. 改变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
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一部分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另一部分取决于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制度是否健全,也将影响教师的素养。首先,培训机构要重视职前教育,实行教师专门化训练。我们知道,《师说》中有一句话叫“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因此,教师在“出炉”前,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合格“产品”。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要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的专业培训,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培训机构应重视职后培训,实现教师多元化培养。目前培训主要有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每种培训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每个培训活动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将所有的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培训的最大效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也证明,将各种培训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雪飞.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的教师专业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0)
【摘 要】伴随着大学数学在各学科重要性的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化问题也成了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当代大学数学教育对数学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具体步骤和手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法的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估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以期为大学数学教育发展提供建议和贡献。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数学教育;大学数学;多属性决策;TOPSIS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在各学科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大学课程设置中数学作为各学科的必修课程,其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关于数学的发展,有两类的文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为数学专业者不断地钻研创新以促进数学知识的发展,另一类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数学学习之文化传承[1]。本文所探讨的焦点为后者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活动。大学数学教师作为基础课教师在大学教育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每所大学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要开设至少一学年的数学课程,数学教师在高校的影响面之广,接触学生之多都是其他专业教师难以比及的,故一名大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从中国知网及相关文献资料得知,针对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比较少,还不能提出普适性,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理论和规律[2-6]。现实情况是,许多数学教师是纯数学专业的,对于数学教育教学基本来自于个人经验和悟性所得,由此,大学数学教师如何具备与时俱进的数学基础和应用知识、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知识和能力、数学教学研究能力等是高等数学教师教育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7]。美国和新加坡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如重视数学教师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过程策略的掌握与应用,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和实际应用的联系;加强高等数学教育,心理,教学方法论等知识的学习,让教师在虚拟的和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反思习得教学内容知识生成和提高,显性化内隐的不稳定的教学内容知识;重视专家的引领,与教师一起寻找问题,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各个数学学科知识的各个主题或专题的学习和领悟等等,对我国的高等数学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8]。
通过上述关于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特点,通过分析当代大学数学教育对数学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本文将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具体步骤和手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法的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估模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以期为大学数学教育发展提供建议和贡献。
1 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实施
1.1 大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培训
数学教师需具备三大知识系统[9],亦即数学内容知识、数学教学知识、学生学数学的知识等三个层面,而现代科技工具与这三大知识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综观当前的教师之前培训的情况,职前教师现代化科技工具与数学教学的能力之整合与深化还有待加强。这方面的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包括科技化工具使用操作与设计能力、数学内容与科技工具整合、引导学生利用科技工具进行数学学习的教学能力、科技化的数学课程内容设计与学习评量实施、数学补救教学的科技化应用等。
1.2 大学数学教师的职后培训
科技工具进步日新月异,教师的数学教学专业能力亦需与时并进,所谓“教学相长”意即在此。但纵观当前教育主管行政机构,给予在职大学数学教师学习科技与数学教学的进修方面的很不够。大学数学教师只有若能够将科技工具的使用或设计,才能将本身的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更好的融入数学教学[10],进而提高大学数学教学水平。这方面的具体作法,学校应该鼓励并提供经费支持于大学数学教师对现代科技工具的使用和开发,并通过大学数学教师多媒体数学教学竞赛等对教师学习现代化科技工具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教师绩效和职称评定考核的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大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未能紧扣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的目标是取得更高学位或是发展教学能力,并不明确,加上学位的获得可以晋级加薪,因此造成大多数教师较偏于追求学位进修,而忽略教学现场专业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大学数学教师参与到专业教学培训中,提升大学数学教学能力。
1.3 鼓励大学教师数学教学改革和探索
目前大学的专业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学数学教师参与到数学教学改革实践,通过积累经验,不断思考讨论,才能找出促进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最好的途径。然而这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只有获得学校更多的支持才能一方面提升教师对于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的大学数学教师在数学专业化改革方面产生出更多成果。
1.4 完善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的饯行教师专业化的实施,需要对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合现行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对教师进行考核。目前由于人们对教师专业化认识的角度不同,设置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这需要各个院校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自身特点制订相应的评价指标。对于教学型院校,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和查阅相关文献[11,12]可确定如下的评价指标:教学技能素质、科研学术素质、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社会服务素质等。当然各个指标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
2 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价的模糊多属性评价法
对于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价,由于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此我们利用多属性决策的知识建立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价的数学模型。假设某大学拟对数学专业化的几名教师,记为x1,x2,…,xm进行绩效评价,采用的评价指标为o1,o2,…,on,现在学校组织同行教学人员和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由于是难以精确量化的指标,需要借用区间数进行表示,设对于xi相应于指标oj的得分为,这样建立了教师专业化评价的决策矩阵。,并设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为:w=(w1,w2,…,wn),其中。则可以利用多属性决策的方法对各教师进行专业化水平评价。下面我们将以一个例子说明数学教师专业化评价的多属性决策TOPSIS法。
设某大学要对四名专业化的数学教师x1,x2,x3,x4进行评价,为简便起见,这里只采用以下三个评价指标(属性)教学质量o1、学生反馈o2和科研o3。并设属性权重向量为w=(0.5,0.3,0.2)。综合同行专家和学生对这几个教师进行打分,最终得到的评价信息参见表1。
现在给出教师专业化评价的TOPSIS评价步骤:
步骤1 确定正、负理想解:
步骤3 计算xi相对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Ci=d(xi,x-)/[d(xi,x-)+d(xi,x*)],计算得到C1=0.4386,C2=0.5385,C3=0.4218,C4=0.4615
步骤4 按照Ci由大到小的顺序对教师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为,其中教师x2的数学专业化水平最高。
3 结论
大学数学教学在大学各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的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提升大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当代大学数学教育对数学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具体步骤和手段。并给出了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评价的多属性决策TOPSIS法,这有利于对数学教师专业化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教师的全方位发展。总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数学学科在各个学科重要性的提升,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大学数学教育中亟待完善的教学改革之潮流。随着国家科教兴国策略的进一步实施,大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也将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谢闓如,杨晋民,林原宏.数学学习科技与教师专业能力之探讨[C]//2011年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2011.
[2]陈淼君,孔璐璐.数学教师专业化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62-64.
[3]姜涛.数学教师专业化问题试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2-114.
[4]李晓东,张荣芹.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4):22-24.
[5]孙利,魏立平.基于实践性教学的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2):67-70.
[6]魏立平,马晓燕,朱殿利.谈数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改革——“MM(HT)教育方式”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97-99.
[7]叶立军.数学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本科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68-71.
[8]孟中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3:121-122.
[9]Fennema,E., Franke, M. L. Teachers’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C]//D.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2,147-162.
[10]Mishra, P., Koehler, M. J.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 knowledge[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6,108:1017-1054.
[11]潘怀林.构建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