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差异原因范文

文化差异原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4 09:56: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差异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差异原因

篇1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2

【关键词】 婚礼习俗 历史背景 文化交融

1 课题背景

婚礼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时刻,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从古到今不论哪个国家,在什么地区,即使人们语言不同,但不无例外的都对婚礼非常重视,一场正规的成功的婚礼仪式对即将开展新生活的一家人有很重要的影响。婚礼习俗又是一种非语言文化,它对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强,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

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如婚礼的程序、嘉宾的邀请、喜服的颜色及样式和婚礼上播放的音乐等。然而究其原因,以宗教原因为主。很多中国人所知道的关于西方的礼仪知识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本人选择此课题来开展对中西方国家婚礼文化差异方面的研究。

2 中西不同的婚礼礼仪形式

2.1 中国婚礼形式

传统婚礼习俗有“三书六礼”,“三跪九拜”的礼节。所谓的六礼:(1)纳采:提亲后求亲。(2)向名:求婚后准备仪式。(3)纳吉:通知女方。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后来就发展成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4)纳征:纳吉后,送聘礼,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聘礼数目取双忌单。(5)请期:选择结婚日期。(6)亲迎。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象征繁荣)、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在传统婚礼上,唢呐喇叭所演奏的婚礼调子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一对新人所穿必须以红色为主,宾客所穿也尽量鲜艳,对宾客的招待也要以丰盛为主,样式要多,菜式要好。

现代的婚礼形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般是在教堂或酒店里,男女双方在结婚公证处领取结婚证后就是喜宴,在喜宴上新娘要轮流向客人进酒,每位客人都要喝一口新娘进的酒。喜宴结束后,大多数情侣会去度蜜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体现了中国婚礼的特点:隆重,热闹,喜庆。

2.2 西方的婚礼形式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一般有以下步骤:(1)来宾入席。(2)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婚礼开始。伴郎伴娘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3)女方家长入席。全体来宾起立,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全体来宾就坐。(4)牧师证婚,新人宣誓。(5)互戴婚戒,宣誓。(6)献诗。来宾唱祝福歌。(7)礼成。奏乐后退场。(8)茶会或晚宴。

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象征好运。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上就出现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3 中西方婚礼的差距产生的原因

3.1 宗教原因

中国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佛教。而西方大多数人信仰的是基督教,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而主婚人是神父。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天地,拜完天地就算是礼成了。

3.2 历史及文化原因

在中国长久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已占领极重要的位置。儒学深深的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活,而按部就班的婚礼正是宗法家族系统的一部分。而西方国家历史相对较短,他们的婚姻习俗则被宗教深深影响。它强调,不论男人女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和女儿。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美国豁达和独立,而中国保守老式。中国人喜欢喧闹的和兴奋感,这点充分体现在中国的婚礼习俗,西方人的婚礼则比较简单。

3.3 价值取向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有的价值观,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所以中国婚姻习俗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普遍都很热闹。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成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所以西方婚姻习俗都趋于简单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不同的婚礼习俗。显然,婚礼习俗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婚礼仪式,婚礼基调和婚宴。所有这些差异都归因于两国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爱情和婚姻观念,价值观和。在信息和通信时代,婚礼习俗的多样性的碰撞与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和西方的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正是人类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强,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交际日益增多,这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外国人交流和接触。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西方人无论是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或者是在行为规范模式方面和我们中国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差异下掩盖的利益差别,以免出现在交流过程产生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2]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 中美慈善文化;慈善文化特征;传统文化;财富观

Abstract:This essay stat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ino-US charity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enthusiasm of the public in donations, the amount of donations, the number and types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d the character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This essay also analyses the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se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values, credibility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d the laws of charity. Lastly, this essay puts forward four pieces of advice on developing Chinese charity culture.

Key words: Sino-US charity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charity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ception of wealth

1 慈善文化的含义

慈善即“仁慈善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换言之慈善是人们从慈爱、慈悲和善意、善良等意识出发,从事实际的善事、善举等行为举动,是一种人帮人的活动。因此慈善是人对人的一种心态 , 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同情心、怜悯心、仁爱之心、博爱之心等,又是指建立在仁慈和慷慨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和相互帮助的自觉自愿的互助行为 ,是发自内心的“善待别人 ,善待社会 ,善待自然”的精神和理念的体现。慈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慈善行动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文化是基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注重社会道义 ,强调社会责任 ,更多地考虑社会分配的公正性 ,把从社会得来的利益 ,再回报给社会 ,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平等性的特点 ,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 ,其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集体福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博爱、给予、利他、济世是慈善文化的基本内容[1]。随着社会的发展 ,慈善事业的功能、慈善活动的内容也逐渐扩大 ,由对特殊不幸者的施舍 ,拓展到对公共生活的关注 ,如教育、法律、宗教、科研 ,甚至环保等领域。

2 中美慈善文化的共性

“charity”(慈善),源自古法语“基督之爱”(Christian love),意为“为上帝而普爱众生 ”,带有浓厚的宗教 (基督教 )色彩。现代英汉词典将其解释为:“willingness to judge other persons with kindness”;“neighbourly love”;“help the person with money ,food”,即富有同情心、怜悯心;博爱;救济,施舍等。《美国传统字典》解释其为Benevolence or generosity toward others or toward humanity(对他人或人类的仁慈或慷慨);Indulgence or forbearance in judging others(对别人的宽容或耐心);Provision of help or relief to the poor; almsgiving(向穷人提供帮助或救济);An institution, an organization, or a fund established to help the needy(为帮助穷人而建立的机构、组织或基金会),也就是慈善、博爱;宽厚、仁慈;救济,施舍;慈善机构,救济基金等意思。由此看来,美国慈善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主张博爱,仁慈,要善待他人,帮助他人。

虽然“慈善”一词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使用的,但慈善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在中国早就已经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仁爱”也是中华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的主要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孔子倡导 “仁者爱人”,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他把为他人着想、宽怀容人、恩惠助人等当作“仁”。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说,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3]52。孟子认为所有仁爱之行,慈善之举都是发自人的内心深处,“不忍人之心”是人们从事善举的动机所在。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孟子又提出“仁政”,即君主有了“仁爱之心”,方能施行“不忍人之政仁政”。当然这种仁政也包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20之意。

综上所述,中美文化里都蕴含着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尊重人、爱护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和善待人,归结起来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即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和爱护他人,每个人都不应该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命运漠不关心。慈善作为一种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的助人行为,之所以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国家和社会中并有所发展,就是因为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相同的道德价值观——慈善。

3 中美慈善文化的不同特征

尽管中美慈善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但其共性不能掩盖存在于中美两国慈善文化上的明显差异。中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中美慈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3.1 美国民众捐助积极性较高,而中国则偏低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每年的捐赠大约有75%来自国外,15%来自国内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美国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85%的捐款来自民众[4]。 1998年美国有 70%的家庭向国内外慈善活动捐赠,2000年该数据为 90%,人平均捐款 1 000美元以上;我国到2002年,人均只有 0.92元人民币。直至2006年我国社会捐赠资金约100亿元人民币,占不到GDP 0.1%,其中企业和组织捐赠超过80%,社会公众捐赠仍不到20%[5]。显然,美国慈善事业的主力军是非营利的慈善组织和社会公众,而我国参与慈善活动的民众很少,这当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

3.2 美国捐赠数额大,而我国则相对较小

据人民网,截至2004年底,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2005年社会民间和官方的慈善机构接受的捐赠款共约60多亿元人民币,但这个数目仅占当年18万亿GDP的0.02%,而美国的慈善组织接受捐赠额为2 830.5亿美元,占GDP比例为2.17%。中美慈善捐款金额的差距显而易见。

2006年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0.4% 的人口掌握了70%的财富,美国是5% 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而根据胡润中国慈善榜统计,从 2003 年至2007年4月榜上的 100 位慈善家共捐赠了近 95 亿元,其中2006年为56亿元,捐赠额约占他们财富总量的 4.8% 。2005年百富榜的前4名,所有的捐赠加起来还不到4 000万元人民币[6]。中国的富豪是吝啬的,与此相比,美国的富豪则慷慨之极。例如,继巴菲特捐出375亿美元(约其财富85%以上)之后,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将自己580亿美元全部捐给了其名下的基金会,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撼。

3.3 美国慈善机构数量多且类型多样,而我国慈善机构少且单一

我国民政部统计结果是: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31.5万个, 其中基金会999个。而美国的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共有 140多万家,既有财力雄厚的大型慈善基金会如卡耐基基金会、盖茨基金会等,又有各教会附设的慈善机构,也有规模较小的社区组织,慈善组织遍及各个社区,比邻于医院、企业、学校。

3.4 美国慈善活动民间性很强,而中国慈善活动行政色彩浓厚

我国慈善组织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行政派生性特征,现存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慈善组织,都与政府行政部门存在 “血缘”关系。例如中华慈善总会主要是依托于民政部建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是从团中央分化出来的等。真正来自民间的大规模的慈善组织极少。我国的慈善工作通常是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机关运作 ,受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直接干预较多 ,具有浓厚的行政强制色彩 。美国是市场体制高度发达的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形成已久,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以规范数量庞大的各类慈善组织、机构的活动,引导国内民众积极向慈善组织捐献,而政府一般不以行政方式直接介入慈善捐献活动,其慈善具有自愿性、独立性和自发性。

4 中美慈善文化产生不同特征的原因

4.1 传统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中美民众慈善意识强弱

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主要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仁爱”说,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在他看来,慈善之举都是发自人们内心深处。换言之儒家传统强调慈善的道德教化功能,认为慈善行为受到内在道德力的驱使,行善与否是个人的道德操行,由此将慈善作为一种自律要求,对社会成员是否参与慈善活动较为宽容,无强制性规定。

美国慈善文化主要源于基督教中的“原罪” 和“富罪”。在基督教中人的本性是“好”的,但是当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上帝驱逐出伊甸园之后,人类就有了与生俱来的“原罪”。在这种说教下,基督徒把救赎的希望寄托在上帝的恩典上,他们顺从上帝的旨意,在灵性上净洁自己,努力去做上帝耶稣的良民,以期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否则在世界末日审判时会被投入地狱。早期基督教还认为富人天生就有罪,富人想要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穷人。美国宗教信仰者还认为 ,金钱等世俗的东西 ,其实都是上帝托管于个人的,并不永远属于自己 ,最后要如数归还于上帝 ,这种宗教文化理念就是财富要“取之于社会 ,还之社会 ”。基督教把慈善作为一种他律要求,使教徒有种恐惧感,因为不行善就会“下地狱”。 美国近90%的人信仰基督教,因此许多人都把慈善捐赠看作是对基督教道德原则的实践。 基于宗教的慈善当然比基于道德的慈善更能深入人心,更具影响力,因为慈善不能仅靠“恻隐之心”,还需要强制力。

4.2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而美国民众则较为信任其慈善组织

缺乏健全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造成管理混乱、善款用途不透明,使得中国慈善组织发展滞后,普通人对慈善组织少有信任。善款被挪用等腐败现象的频频曝光,更让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打了折扣,无形中影响了公众捐助的热情和信心。比如,1988年,中国大慈善家余彭年向湖南捐赠10辆进口三菱救护车,两年后被改造成了某些领导的专用车。盛怒之下,他将捐赠车辆悉数收回,转赠涟源县几家医疗单位,然而转赠的救护车再次被挪作他用。

美国的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不但要接受国税部门的管理和审查,而且每个公民都有权查阅相关报表,以确保捐款人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捐款用途,保护了美国人的慈善热情,也保障了美国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4.3 慈善法不同是中美慈善机构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中国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而在美国注册成立一家慈善性质的非营利机构非常简单,只要写清楚公司名称、地址、注册法人的社会保险号和主要业务方向即可,没有注册资金要求以及任何附加条件,同时还可向联邦政府国内税务总局申请免税待遇。 无需注册资金,又可免税无疑促进了美国慈善机构的蓬勃发展。

4.4 传统伦理观和财富观是造成中国富豪不肯捐赠的重要因素,而美国富豪钟爱慈善事业主要原因在于其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美国赠与法

中国是以父子关系为家庭轴心的,是一个重亲情、伦理的宗法社会。慎终追远、光宗耀祖,成为国人教育后代的重要内容。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得国人的传承意识比较强,而把财产遗赠给后代,正是这种传承文化的必然结果,这一传统观念局限着相当部分民众捐赠。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赠与法激发了美国富豪们的捐赠热情。(1)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和基本精神 ,强调社会赋予个体的权利 ,强调个人自主、个性的自由,同时也倡导个人自立、实现自我和竞争等价值观[7]。美国文化中自立、实现自我等价值观促使慈善捐赠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行为。美国文化认为靠自己的奋斗所带来的成功才是最有意义的,他们对继承家族财产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巨额遗产只会助长子女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思想。因此温饱有了保障的普通人每年都会从收入中捐一些钱。(2)美国文化主张把慈善当作最重要的美德,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正因为如此,《商业周刊》每年公布的慈善家排行榜比《福布斯》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3)美国的遗产税、赠予税高也是重要原因,美国法律规定 ,当遗产额在 300美元以上时 ,税率高达 55%至 75%,而有些州不仅征遗产税还会对继承者再次征税 ,所以富豪们的后代要继承遗产会重重受阻。因此在美国慈善捐赠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行为,慈善活动也成为了一种全民参与、富豪慈善家云集的民间活动。

4.5 我国慈善活动行政色彩浓厚具有历史原因,而美国慈善活动民间性强则因为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孔孟儒学中以“仁爱”为基础的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就是主张君主实施仁政。中国历代政权均十分重视慈善救济事业,把行善施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儒家文化过于强调政府慈善行为 , 抹杀了民间慈善力量的正当性 , 认为个人慈善行为与政府的仁政不能并存。因此,社会慈善主要依赖于政府,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救助行为主要来自官办,如赈灾、义田、放粮济贫等。这也是我国慈善文化历史悠久,民间慈善活动发展却极其缓慢的主要原因。

美国民众对政府不信任,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因而那些由“性本恶”的人组成的政府并不会真正考虑公众的利益。美国民众还怀疑政府的公共慈善事业中存在低效率及官员中饱私囊等现象,因而更愿意投身民间慈善事业。

5 推进我国慈善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美国,尤其是美国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则不尽如人意,这是与中美慈善文化息息相关的,因为慈善事业离不开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影响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比中美慈善文化差异,探其缘由, 克服我们国慈善文化中落后的部分,继承和发扬我国慈善文化传统美德 ,吸取美国文化中的有益经验,对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5.1继承和发扬我国慈善文化传统美德,吸取美国慈善文化中的有益经验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和丰富的慈善文化,至今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我们要继续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如“仁者爱人”、“恻隐之心 ”、“施惠于人”、“扶贫济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同时我们还需将美国“博爱”、“感恩”等优秀文化融入到我国慈善文化中, 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美汇聚的具有社会感染力和引导力的慈善文化价值观。

5.2 倡导正确的财富观

我国慈善文化和美国社会一样由来已久,但是和现代美国人对财富的新观念不同,中国社会依然沿袭了旧有的世代相传的想法,将大部分财富传给子孙后代,或是自己恣意享用,开名车、住豪宅,乃至、赌、吸毒,或是是将大批财产转移至海外,然后买绿卡移民。针对这种落后观念,美国“竞争”、“自立”、“自我实现”等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其积极内涵的。

5.3 完善慈善法律法规,转换政府角色

慈善事业重在社会公众的参与,其具体操作过程是排斥政府干预的,因为政府的干预可能改变慈善事业的性质,背离捐献者的意愿。我国慈善事业中政府的角色错位是限制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制订完善的慈善政策法律法规,以培育高质量的慈善机构,并引导其走向良性发展,政府尽快退出劝募市场才能推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5.4 制订遗产税法,激发国人的慈善热情

中国的少数富豪,其财富集中程度位列世界第一。征收高额的遗产税无疑会使更多的富豪加入到捐赠的行列中或注册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去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5.5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国民的福利保障

我国人民背负着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沉重的包袱。近年来, 医疗、教育和住房费用的攀升,更是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而目前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得依靠自己来解决,人们不得不为明天的生计担忧,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能力。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才能激起广大民众的捐赠热情。

[参考文献]

[1] 张 维.慈善文化: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J].成都大学学报,2007,(4):10.

[2]孔 子.礼记[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53.

[3] 孟 轲.孟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4] 叶 锋.《福布斯》取消中国慈善榜说明了什么[EB/OL] . china.com.cn. 2007-5-25.

[5] 沈亚军.慈善文化:中国慈善业的“短腿”[EB/OL] .gmw.cn. 2006-05-08.

篇4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生 传统文化 缺失 原因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英语的地位迅速上升。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发展, 我们看到的可喜的一面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日益熟悉。然而, 另一面也让我们看到, 当代大学生在如此精通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到了一种惊人贫乏的程度, 这种缺失现象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在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因此, 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尽快补上丢掉的一课, 并使他们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用英语熟练地应用,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1. 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种族渊源、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从总体上看,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文化基本上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 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 受基督教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 追根溯源, 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

(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 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进取心。例如, 在英语书面语中, 我字永远是大写的,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西方思想强调个人的自强自立与个性开放,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个人对家庭的义务比较淡化。而中国文化则强调群体意识, 崇尚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自称常常用鄙人、不才等谦词,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强调家庭本位的思想。

( 3)崇尚竞争与追求和谐的差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认为, 人是自然的主宰;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西方人崇尚竞争; 而中国人讲究和睦相处, 以和为贵。

( 4)思维方式差异。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 而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英语民族重直线思维, 在表达思想时, 要点放在句首, 再加入多种修饰或限制成分, 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而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习惯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的环境, 最后点出中心, 是螺旋型思维模式。

( 5)宗教文化差异。英语民族多信仰基督教, 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于是就有God helps those w ho he 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 hell( 下地狱)等俗语; 而中国的佛教信仰源远流长, 人们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故有借花献佛, 平日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习语。

( 6)法制观念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 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 主张用法制, 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 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中国人认为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 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 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 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 讲究克己复礼。总而言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 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从本质上讲, 农耕文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带有闲淡、随意、自由的特征, 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和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推崇和向往的世界; 而工业文明, 是一种机械化、大生产、协作性的生产方式, 它的出现, 推动了市场经济下和商业文明的产生,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

2. 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针对以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有关中西文化了解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音乐、美术、古典书籍和宗教、习俗等方面, 共20道题, 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不尽满意, 在价值观的调查方面, 认为将来成家后打算继续与父母同住的学生只占所有人数的3%, 这与我国传统伦理中以家庭为本位的孝道相背离。在音乐方面, 了解Ame rican CountryMusic的学生人数过半, 而听过5二泉映月6、5十面埋伏6、5昭君出塞6等我国民间音乐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在节日习俗方面, 主动参加西方传统节日的学生占90%, 而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学生只有25%。其中, 更有80%的学生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重阳节的意义一点不知。在建筑方面, 有9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西方的建筑风格而非我国传统的青砖红瓦住房建筑。

在宗教信仰方面, 近80%的学生竟然认为基督教为我国传统的宗教, 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比较青睐于基督教而非佛教。

当然, 在古典书籍的阅读方面, 众多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阅读我国的古典书籍而非西方的书籍, 这与我们的语言文化背景有着莫大的关联。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此次中西方文化知识的调查结果还是让人陷入了沉思,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固然是好事, 值得提倡, 但是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却令人不尽满意。

二、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1. 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日益的紧密,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社会上流行一种只要拥有娴熟的英语, 未来的生活充满阳光0的思潮。因此, 英语专业成为人们竞相捧之与羡慕的专业,认为读了英语专业, 毕业后工作肯定会好找, 有了英语这门硬技术, 就相当于有了打开未来的金钥匙。这种错误的社会功利思潮也逐渐地侵蚀着众多高校学子, 促成了高校学生只重英语和英美文化, 不注重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良之风。然而, 当前形势下, 我国正处于全面与世界接轨的转型期, 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英语自然成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无形中也体现出了英语的重要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误解, 认为只有学好英语才有前途, 学不学我国传统的文化都无所谓, 即使学好了对将来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2. 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主流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冲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此现象则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著名学者阿特巴赫指出: 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 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在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在制度规范、价值观念、课程标准、教学媒介语诸层面, 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阿特巴赫的上述论断。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取代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制度, 也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在当前形势下, 西方文化的标准、生活方式在无形中对青年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途径和机会更多, 更易于接受西方的文化标准。许多大学生都只看美剧不看我国本土拍摄的电影, 唯欧美音乐为尊。针对此现象, 我国一些学者发出了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过程的感慨。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上百年的忽略消亡, 又面临着国际强势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如何才能确保其在高校学子内心的地位是个很大的问题。

3. 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全面

教师是学生前进的导航仪,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莫大的作用。目前,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专业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设置, 许多年轻教师自身就是英肥中瘦的受害者, 而他们又作为园丁来教育下一代, 势必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知识结构融进教学方法中去, 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4. 教育转型阶段学生认识的偏差

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教育还处于改革探索的阶段,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学习和加强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 从20世纪90 年代末国家确定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转型,也给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带来了许多迷茫, 近年来一波又一波关于教育改革是非的讨论就是一个明显的论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到底学不学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 这些疑问在他们脑海中一直未得到明确的解答, 进而也促成了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的偏差。另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要学好一门西方语言, 学生就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并融合西方的文化, 这样, 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就会显得更为紧张了, 进而也就造成了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 这些弊端在教育转型期会显得尤为突出。

三、强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如何在对当代学生的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 达到两种语言间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使学生在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同时, 熟悉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并能运用英语准确表达, 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实际中, 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大力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不够, 他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定期考核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对不合格的教师给予督促提醒。这样, 教师日常学习的知识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教师在授课期间也会有很多素材对学生进行传授,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精深, 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2. 在教学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文化的讲授方式可以转变为中外文化综合讲解、有机结合。授课教师可适当地将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或对比, 或结合, 或综合运用, 这样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文化的过程中, 通过大脑的加工和对比尽可能多地学习传统文化。比如, 在讲述跟课文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西方文化传统的同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与之相同或相异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学生并无了解, 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习俗, 达到双重效果。由此, 在实际学习中, 他们开始注意到中西方文化中的相似性, 并注意总结, 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方面, 当代大学生由于考试和就业压力, 大多对英语阅读材料并不陌生, 如果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之余再阅读适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不仅能增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还有利于在文化对比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 增加就业的筹码。实际上, 阅读文化古籍也是一种文化学习, 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 每一字每一句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 还要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在无形中加强了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现在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都有英译本或专门的英语介绍书刊, 这为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掌握大量的关于中西文化术语的翻译技巧。

除阅读外, 我国目前有许多优秀国产影片都有英译版,英语专业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一定数量的英译国产电影, 如根据一些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等, 主要领会其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 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感性的认识。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 由教师指定文化题材, 针对中外文化的不同和相同点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辩论间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遏制西方文化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中泛滥的局面, 使学生姓中不姓西。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触西方语言文化, 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 很容易在思想上不加过滤地接收西方的文化, 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漠然或否定的态度。例如, 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大学校园中可谓尽人皆知, 一到情人节商家就想尽花样来招揽生意, 街上商店到处可见年轻人庆祝节日的身影。然而, 到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 七夕0的时候, 在年轻人中有很多不知七夕是干什么的, 街上到处冷冷清清, 与西方情人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 这也和商家的大力宣传有很大的关联。

高校作为文化领域的制高点, 理应首先加大对传统文化宣传的力度。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宣传画、板报、演讲等活动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 学校应该加大宣传,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气息的存在。学校还可以举行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辩论赛, 这样, 学生就会查阅相当多的资料,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样的,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诗歌朗诵赛等, 让学生在加强英语口语与听力的同时, 也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接受西方文化, 欣赏和发展我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习惯, 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篇5

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间的差异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文章从职官称谓、拟亲属称谓、称谓语“老师”、绰号称谓四个方面入手,对中日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和剖析。留学生要想“地道”地使用目的语国家的校园称谓语,在学习其语言形式的同时,了解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必不可少。

关键词:

中日;校园称谓语;差异;原因

不同的国家、民族,因语言不同,各自的称谓语自然会以不同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不同的国家、民族称谓语的不同,其差异并不只是语言层面上的,还与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着直接、紧密、深刻的联系。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和文化。称谓语的不同自然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间的差异。中日两国校园称谓语间的差异归根结底应是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体现。

一、职官称谓

在中国校园中,老师和老师之间互相称呼对方的职务,如“许主任”、“董校长”等等再正常不过了。学生对老师有时也会以职务相称,如“系主任”、“班主任”等。更有甚者,学生间也会以官职相称,如“班长”、“支书”、“社长”之类的。可以看出,在中国校园内,职官称谓是相当普遍的。然日本却大不同,职官称谓在日本校园中相当罕见。究其原因,恐怕不得不从各自的文化说起。汉民族的职官文化早熟且发达,对中国历代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政府组织就已高度发展,各级官职设置周密,名目繁复。职官与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都有直接关系,因而职官称谓的使用相当普遍。如我们熟知的“杜工部”和“韩吏部”实则就是对“杜甫”和“韩愈”的职官称谓。只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韩愈曾任吏部侍郎。类似这样的称谓可谓数不胜数。后世流行的某些职业、职衔称谓,如“大夫”、“教授”、“博士”、“郎中”、“导师”等,实际上都是由职官称谓演变而来的。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的职官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职官文化仍具广泛影响,职官称谓的使用依然普遍。除了政府机关、公务活动等必须使用职官称谓,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对担任一定职务的人,习惯上还是使用职官称谓居多,因为人们认为这样比其他任何称谓都显得更为尊敬礼貌。因此不难理解中国校园中,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时常会出现的官职称谓了。日本受中国的影响,“上下、尊卑”的观念也非常明显,这一点也会体现在官衔、职衔的称谓上。但日本并不只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治维新以来,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也很广泛,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其一。因此,日本校园当中,仅仅是老师对学校管理层的领导会用职官称谓,而老师之间、学生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并不使用。

二、拟亲属称谓

拟亲属称谓就是指对没有亲缘关系的交际对象使用亲属称谓来相互称呼,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称谓形式。在中国校园中,学生对后勤人员经常会以拟亲属称谓相称,如“楼管阿姨”、“看门大爷”、“食堂大妈”等等。这些称谓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大众化称谓。其次,学生间的拟亲属称谓也是相当普遍,“师兄”、“学姐”、“X哥”、“老三”等等,都是这一称谓的具体表现形式。那日本校园呢?可以说此类称谓是几乎不用的。为何如此?也得从两国的社会文化入手探其究竟。拟亲属称谓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深层渊源还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意识。它是家族意识的扩大和延伸,是宗子意识的泛化,是传统礼俗意识对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结果。它与我们的社会结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它被普遍应用于邻里、同事、同学、官民、主仆、师徒、朋友等各种关系的人群中。为了表示礼节,人们总是用拟亲属称谓称呼对方,即使知道对方的姓名和职业。因为在中国人看来,这类称谓往往具有其他称谓所不具备的神奇功效,那就是它会显得彼此更亲切、亲近,具有缩小说话人和说话对象间距离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校园里,学生对后勤人员以及学生之间拟亲属称谓会频繁出现。相比较,日本则不然。日本人具有非常强烈的集体或集团意识,他们的集团意识不是以家族为中心,而是以他们赖以生存的公司、社会,甚至国家为核心,所以日本人的亲属意识相对较淡薄,不太重视旁系亲属。因此,在日语中可供使用的亲属称谓较少,在已知对方的姓名和职业时,日本人会选择使用姓名称谓和职业称谓。这也就是为何日本校园中拟亲属称谓使用并不广泛的原因之一。其次,日本是个有着强烈归属感的民族,但他们有着这种群体意识的同时,更渴望和追求在种种和谐统一的群体关系中合理的自我位置。所以,日本人注重自己和他人(包括家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并保持相对的距离。过远显得太冷漠,过近又显得太亲昵,二者均被认为是“失礼”行为。所以,这种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交际原则使得拟亲属称谓的使用自然不会过于频繁。另外,日语的拟亲属称谓又具有绝对的年龄限定,有一个客观的社会标准。例如三十岁以上,已婚有小孩的可称为おじさん(叔叔)、おばさん(阿姨),而七十岁左右,已退休的才能称为おじいさん(爷爷)、おばあさん(奶奶)。如果贸然对陌生人、对年青的陌生人使用拟亲属称谓常常被看成是非常“失礼”的行为,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日本人对陌生关系者使用拟亲属称谓是慎之又慎,所以校园中没有太多的拟亲属称谓实属自然。不同的是,汉语受宗法制度的影响,选择称谓语时,看重权利关系和上下关系。但是,如果这两种关系不明确时,汉语则注重拉近人与人的社会距离。邻里、朋友、同事,甚至于陌生人以及临时关系中都时常会使用拟亲属称谓。因此,这也可以算做中国校园中拟亲属称谓使用频繁的原因之一吧。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校园中老师间使用“‘老/小’+姓”,老师对学生使用“‘小’+姓”、“去姓称名”或是“昵称”,以及学生间的种种“昵称”等也都是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体现。

三、称谓语“老师”

无论是中国校园,还是日本校园,对于任课教师,称谓都是一致的,中国是“老师”,日本是“先生”。然在中国,“老师“也是对教辅人员最最主要的称谓方式。而日本则大不相同,日本学生只会称呼教学岗位上的人为“老师”,而对于教辅人员,“さん”、零称谓以及“事務室の人”才是恰当的称谓方式。在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老师”一词被定义为“教学生知识的人,尊称传授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是,在大学校园中,对于教学人员“老师”是他们当仁不让的称呼。然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学生们不仅对教他们知识的教师称之以“老师”,对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行政办公室等非教学人员也称之为“老师”。众多研究结果指出此现象是由于对非教学人员称谓语的缺失而造成的。然而,在日本大学校园,对非教学人员同样也是称谓语缺失的情况下,却未出现类似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体现礼貌的方式、侧重点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都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对与自己有临时关系的人,一定要使用泛称后再进入话题,使用零称谓就不自然,有时就是不礼貌。且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指出,中国人在使用称谓语时一般遵循“尊人贬己”这一礼貌原则。于是,在校园中,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工作人员时,“老师”这一称谓便成为最稳妥最“合适”的称谓了。相反,日本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对于与自己有临时关系的人,直接使用“挨拶言葉”(寒暄语),而不使用称谓语则是礼貌的。再加上日语中“先生”一词是对教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等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的尊称,因此绝不可能随意滥用。若是对某个本不该被称为“先生”的人使用了“先生”这一称谓,极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对对方的讽刺。另外,中日校园中对后勤人员称谓的差异也应是这一礼貌原则的体现吧。在中国,介于不称呼对方就会显得不礼貌,于是就会有“直呼岗位”、“直呼‘师傅’”或是使用拟亲属称谓。日本虽然也有像如“八百屋さん、本屋さん”之类的职业称呼,但一般不面对面直接使用,而同样也只是使用“挨拶言葉”。

四、绰号称谓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校园称谓语中的绰号问题。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日本学生,都会偶尔给老师起些绰号。所不同的是,中国学生给老师的绰号形式极其丰富,有体貌特征类的、有普通形式的、有詈语式的。如“秃头陶教授”、“灭绝师太”、“老处女”等。而相比较而言,日本学生给老师的绰号形式则比较单一。如“森下(もりした)もりし”、“ドラえもん(又矮又胖的男老师)”。至于学生间的绰号,情况也类似。日本学生大多是根据对方的原名进行音节上的省略或变化,或者根据对方的外形特征来选取,相对保守。如“天パ”、“ひめ”、“ハゲ”等。而中国学生在此方面简直可以用极尽所能来形容,发挥想象和创造到了极致的地步,形式相当之丰富。如“哲人”、“少女杀手”、“忧郁小黄瓜”、“愤青”、“鲶鱼嘴”、“睡寒三友”等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绰号是一种特殊的称谓语,就是根据某人身上的一些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绰号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给人起外号一直都是世界性的言语交际现象。但外号如何起,如何叫,则因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当年北大教授IssacTaylorHeadland(1859-1942)在他的“TheChineseBoyandGirl”一书中有点夸张地说,中国人性格中有给每个人起外号的倾向。那么校园中的大学生自也不例外。中国的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在校园之中,同学间互相熟悉彼此了解,于是互赠绰号自然在所难免。再加上大学生们善于幻想,勇于创造的性格特征,绰号种类千变万化也是情理之中。但绰号文化之所以能称之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归根结底还得归功于中国人活泼、随和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人看来,好友间互称绰号那是亲密的表示。日本虽与中国毗邻、两国自古往来频繁,但两国文化在似曾相识中又有质的不同。日本是所谓的“纵式社会结构”,上下等级尊卑较严,讲究礼仪谦恭,陌生人之间较难接近,即使是朋友同学之间也要分清长幼,需要使用敬语。因此,绰号的使用限制也就比中国多。一般只能在背地使用,当着本人的面叫,常常被视为无礼,甚至会惹怒对方。因此,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日本学生彼此间起绰号的概率较之中国学生自然要小很多,再加上日本学生都是校外住宿,彼此间接触熟悉的程度比起中国学生来说也要低很多,所以日本校园中绰号的种类稀少、使用不多自然合情合理。

综上所述,中日校园称谓语有诸多异处,究其原因,都能在两国社会、历史、文化中找到根源。丁夏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从某种意义上,对语言运用的‘地道’是比‘正确’、‘规范’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因此,为了力求“地道“,我们在学习对方国家语言的同时,究其根本,探其缘由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程放明.现代社会语言环境中汉日语亲属称谓的对照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1).

[2]丁夏称谓与文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词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4).

[3]方经民.日汉亲属称谓的语用情境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

篇6

关键词:文化贸易;逆差;文化产业

一、国际文化标准以及文化折扣问题

现如今国际文化市场进入了垄断竞争的新时代,跨国性文化娱乐传媒公司表现出了绝对的垄断地位,而且其不断根据自己的运行规则来进行国际文化资源的开发,其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念影响着国际性标准的制定。这种全球化的文化标准成为阻碍我国文化走出国门的一个重要障碍。欧美国家那些有跨国垄断性质的国际文化娱乐传媒企业,其作为国际文化的制定者,左右着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因为本国的观众对外国影视产品所体现的价值观、历史背景、文化信仰等内容相对缺乏了解,导致了“文化折扣”的产生。调查发现,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对于我国的文化产品认可度普遍较低。我国的文化产品,尤其是影视产品,十分注重其中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民族性建设,这也是影响着我国文化产品输出的重要原因。语言也是产生文化折扣的一个重要原因,汉语的普及率不高,导致了文化产品的输出出现障碍。中国的文化产品在西方不被认可,主要是受到国际文化标准的限制,因为“文化折扣”问题的限制,使得我国文化产品处于劣势地位。除此之外,还加剧了我国的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各项权利的丧失,使我国的文化产品艰难生存于垄断企业所制定的差别定价体系中。

二、造成我国文化贸易逆差深层次的原因

(一)文化贸易缺乏法律规范

以我国服务出口和文化产品出口问题为例,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竞争无序情况。很多海外的演出商利用我国内部的竞争无序,压低我国文化产品的价位。缺乏文化产品相关扶持措施以及相关规范,也是导致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必须认识到,货物的贸易市场是主要通过企业自行开拓,但是文化产品的贸易与货物贸易截然不同,文化贸易的主要引导者是政府,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品品牌缺乏的建设

我国的文化产品之所以在出口上出现严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我国的国际市场占有度不大,而且现代文化产品和精品文化相对比较少。品牌对于文化产品贸易来说,影响重大。当前以及未来的国际市场,将迎来品牌竞争的时代。我国正是因为缺乏中国特色的知名品牌,才导致了我国文化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的认可。

(三)中西文化缺乏“摆渡者”和“架桥人”

在发达国家,经纪人制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而且在经纪人的培养和发展上都有着较好的规范,这对促进文化产品的贸易出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国在经纪人建设方面就比较欠缺,要想推动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就需要对文化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和创造,必须大力发展经纪人市场,要培养出一批较为优秀的摆渡者和架桥人。

(四)缺乏先进的国际营销手段

我国的传播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传播的方法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导致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都比较薄弱。发达国家比较重视营销的开展,而我国却往往在影视的制作上大做文章,但是对宣传推广却缺乏重视,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的销售能力比较薄弱,销售网络没有有效建立。

三、完善中国的文化贸易赤字战略

(一)促进文化贸易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政府支持保护机制

要想实现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我国就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文化市场,相关部门要根据文化贸易出口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文化产品出口补贴以及出口优惠政策,简化文化产品出口的程序,放宽文化产品的出口限制,在设立相关推动部门和机构的同时,对部门和机构进行规范建设,从而推动文化产品的出口,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出口的良好链接。

(二)推动国内文化品牌建设

在目前和未来的国际市场上,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和积累在我国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从未中断过。因此我国的文化企业要提升品牌竞争的意识,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树立传统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在提高文化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对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文化企业而言,一定要注重发扬本土文化,要在发扬的同时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打造文化精品来建设民族性文化产业。

(三)建立经纪人机构工作机制我国要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学习国外的文化经纪人的机构建设,通过完善其机构工作机制,推动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新闻出版等与国外文化的对接工作。通过与国际电影、出版等相关经纪人合作,实现对品牌的规模化发展。在吸取国外先进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文化中介机构的摆渡人建设。这对我国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需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和全球发展战略的结合,通过经纪人合作,使得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四)创建新型营销方式

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营销的产业投入,在充分了解国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尽量避免“文化折扣”。在文化产品出口之前,需要注重市场调研工作的建设,要深入国际市场,对文化品牌进行文化包装,并将民族文化元素与营销进行结合。营销不仅仅是产品营销,将来的发展趋势,将以品牌营销为主,产品营销为辅。

(五)强化对文化贸易的了解和认识

要深化现代意识,放弃传统理解,以科学的视角观察和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对于传统文化,要注意缩小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文化贸易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高附加值是文化生产、贸易的重要特征,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国家财富的积累,也为其他相关产业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它在提升国家形象和整体竞争力以及传播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不管是从综合国力的角度还是文化资源角度来说,我国现如今这种严重的文化贸易逆差现象急需解决和处理。我国需要加大文化贸易的发展力度,从而扭转现代文化贸易的逆差,让我国出口贸易的格局发生变革,这是现如今十分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文中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想实现我国文化产品的发展,需要扭转文化产业逆差,推动文化产品进步。

参考文献:

[1]繆凯,姚拓洲,郭新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应对[J].特区经济,2009(6):200-201.

[2]缪凯,姚拓洲.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应对[J].理论前沿,2009(5):33-35.

[3]谢晓芹,易锐.论当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问题[J].经济论坛,2008(14):57-59.

篇7

关键词:擂茶;武陵

【中图分类号】G633.5

我们一般人初知“武陵”,大概自读《桃花源记》始:“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位渔翁发现了桃花源,出来后向世人讲述了一段神秘而美丽的故事。故事里所谓“武陵”,是指东晋的武陵郡。两汉、魏、晋、南朝都沿用此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现在住在湖南西北的武陵人千百年来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茶法,这就是喝擂茶。擂茶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是因为它凝聚了武陵人的风俗习惯,体现了武陵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

一, 擂茶的来源和发展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源远流长的"擂茶"习俗是有史籍可做考证的。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有用茶,姜米等原料制作的茶饮并成为宫廷贡品的记载,据说就是擂茶。按文献记载,它始创于南宋时期。而在民间传说中,秦大将司马错屯兵沅水之南,在与桃花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筑城,当时民间流传“古羹”,就是擂茶的老祖宗。到了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武陵壶头山的"五溪蛮"时,路经乌头村(今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村)时,因军中发生疾疫,遂制擂茶以避瘴。康熙时所修的《桃源县志》载:“马援征五溪蛮……将兵行有纪,鸡犬不惊”,“凿石室以安民,民间献擂茶以报德”。[1]又说是在三国时,诸葛亮命张飞率军至湘中取武陵郡(今常德地区),行至乌头村时,正值炎夏酷暑,当地正好瘟疫蔓延,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连张飞本人也不能幸免。正在危难之际,村中一位草医郎中有感于,张飞部属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便献出祖传除瘟秘方擂茶,结果茶(药)到病除。擂茶也因此而出名了。

二、擂茶的文化内涵

武陵人都有喝擂茶的习惯。擂茶既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又是待人接物、结交亲友的重要仪式。擂茶保存了宋元时期民间饮茶附以佐料的习俗,以最好的茶加多种食品于其中表示各种祝福和敬意。特别是桃源、益阳和沅陵等地方更是流行。一般人们中午干活回家,在用餐前总以喝几碗擂茶为快。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就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爽,视喝擂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喝擂茶时,桌上摆着用盘碟装着的油炸锅粑、米面皮、馓子、油坨、盐腌菜茎、豆子、花生、瓜子、板栗、红薯片等,这些食杂果品,人们称之为“搭茶”。这些搭茶,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别有风味,人们边喝擂茶,边吃搭茶,谈笑风生,饶有兴趣,有首民谣歌日:“走东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还有说“擂茶三碗减衣裳,笑谈古今话衷肠。满盘尽是农家味,结朋友情谊长。”[2]喝擂茶成了武陵人交朋友,待人接物的一个重要方式。并且益阳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谓喝擂茶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

三、擂茶流传的原因

擂茶为什么在武陵地区得以流传并且成为这一地区的重要民间习俗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文化背景看,擂茶是我国茶叶最早的制作方法,啜擂茶是我国最早的饮茶方式,它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随着时代的前进,茶的制作方法和饮茶方式也跟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却始终不能否认中国茶文化的根――擂茶,茶的用途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古往今来,或联络感情,或招待宾客,或婚嫁喜庆,或祭祀祖宗,或商业贸易,等等,都无一离得开茶。如“茶话会”,是指用茶点联络感情、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这样的聚会一直延续到今天。如“茶仪”,是指“仪礼”中的一种名目,旧时向吏胥行贿的礼物就叫“茶仪”。如“茶礼”,是指聘礼,又叫“受茶”,为旧时女子受聘的代名词。如“茶食”,是指婚嫁时用糕饼点心之类招待客人。《大金国志・婚姻》云:“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3]如“茶会”,是指旧中国商人在茶楼进行交易的一种集会。各业各帮一般都有其约定的茶楼作为集会地点,商人在饮茶时商谈行市,进行买卖。如此等等。如果说擂茶是朴实无华的“母”,那么此后的茶是经过梳妆打扮的“女”,“母女”的血缘关系是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这种文化背景是擂茶能在武陵地区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

2、从经济背景看,武陵地区经济多欠发达,特别是山区人的生活大多较为贫困。尽管从北宋开始,“斗茶”之风逐渐盛行,明清以后,芽茶又逐渐得势,但这些茶制作考究,茶艺程序又十分繁杂,价格贵得惊人,除了皇帝后妃、达官贵人、干金富豪、骚人墨客及名门闺秀等等之外,一般的劳动大众是不敢问津的。劳动大众需要的是一种简单、便宜实惠、好吃的茶,擂茶就是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茶,擂茶不仅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味美,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因此,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最有利于自己的茶,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它,使它成为了现在武陵地区最为流行也最受欢迎的茶。

3、从自然条件看,武陵人多居或多崇山峻岭,瘴疠流行。据明《崇义县志》载:“若夫瘴疠……一、三月谓之青草瘴,五、六月谓之黄芽瘴,九、十月谓之新禾瘴,立冬以后,寒气渐肃,岚雾始衰,瘴疠无矣。”[4]在这一年就有半年瘴的恶劣自然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武陵人自然会想方设法,采取种种防范和治疗措施,而含盐姜、药草的香料擂茶恰有御瘴去疠之功效。此外,据周晖《汀北擂茶》记:当地人认为擂茶可以祛除邪毒。有人发烧不退,叫患痧症,便煮擂茶给他吃,热热地灌下两碗,睡一觉,出一身大汗,病便好了。遇上感冒、打摆子或食欲不振,亦煮擂茶吃。所以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武陵人就找到了一中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擂茶。别人或者视之为鄙俗、粗浅,但武陵人却一直视之为饮料中的佳品。这是武陵人所以传承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因此,从以上三方面来看,擂茶之所以在武陵地区流行是有其内在的背景和条件的。

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主流在民间,擂茶这一典型的民间饮茶风俗,欢快、质朴、简洁而明朗,以极强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它不象上层茶文化那样优雅而深沉,但更多地反映了武陵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与向往,表现了劳动者优秀的精神品质。置身其中,人们体会到的是茶的清香、人的美好和彼此之间友爱之情。“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深情”。在我国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百花园中,擂茶无疑是一朵散发着山花清香的奇葩。

参考文献

[1]解黎晴,秦人擂茶[J].湖南教育,2000(2)

[2]解黎晴,秦人擂茶[J].湖南教育,2000(2)

[3]丁旭,问津桃花源[J].民族论坛,2002(10)

篇8

(一)文化贸易欠缺法律规范,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我国服务出口和文化产品出口竞争无序的现象十分严峻。一些海外演出商利用这种无序竞争,压低我国文化产品的价位,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政府没有给予文化产品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是主要原因。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货物贸易的市场主要通过企业自身去开拓,但是文化产品贸易却与之不同,政府在文化产品贸易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产品知名品牌匮乏,对国际市场的占有力不强

我国文化产品无法“走出国门”,现代文化新产品稀少,现代文化精品罕见,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品牌对于服务以及文化产品贸易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当今以及未来的国际市场是品牌的竞争。我国的文化产品由于缺少具有代表中国特色的知名品牌,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所以想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就相当困难。

(三)中介机制尚不完善,中西文化“摆渡者”缺乏

国外发达国家经纪人制度发展相对成熟,这些经纪人在培育、发展并规范文化产品市场,促进文化产品的贸易出口当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中介机制尚不完善,企业或中介机构缺乏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进行生产、创造、推销的能力。若想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世界,除了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品种之外,还必须大力发挥中介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拥有优秀的中西文化“摆渡者”,而培养如此优秀的文化人才不仅需要战略的眼光,同样也需要过程。

(四)先进的国际营销手段匮乏,传播文化产品的方式落后

我国传播文化产品的方式落后,传播的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文化产品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营销方式在文化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作用。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国内影片在制作上往往不惜血本,对于宣传推广却相当吝啬。造成我国文化产品销售力量薄弱,销售网络不畅,以及把握国际市场贸易机遇、掌握国际市场信息的能力薄弱,远远满足不了我国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

(五)对于文化贸易认识肤浅,忽视传统文化在文化贸易中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观念认为做生意就是做生意,文化就是文化,两者毫无关联,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文化贸易中的作用,所以我国很少有人去做文化贸易。是否彻底否定儒家思想,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衡量改革开放彻底与否的标杆。与之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对自己文化产品和文化元素的保护非常重视。美国把中国的“花木兰” 拍成了电影;日本把中国的《三国演义》开发成了网络游戏软件。让笔者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国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弘扬和文化产业、文化贸易的发展处于一个模糊的认识和犹豫的状态当中仍未醒悟过来。

二、改善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策略

(一)促进文化贸易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政府扶持保障机制

国家必须建立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文化贸易市场进行规范,相关部门应当对文化贸易出口制定倾斜政策,对文化产品进行优惠税率以及出口补贴,实行出口优惠政策,简化文化产品出口手续,放宽文化产品出口限制;同时成立推广文化产品的专门机构,调节出口相关部门的关系,维护文化产品出口秩序,保障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收集和了解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关信息,畅通文化出口环节,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优化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创造民族文化知名品牌

当今以及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是知名品牌的竞争。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文化积淀从未中断。文化企业要增强品牌竞争意识,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创造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品牌。政府部门应当促进那些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力大的民族文化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求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获得一席之地。文化企业应当重点发展原创性强的产品,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生产出对国际消费者具有诱惑力和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在国际市场上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知名品牌。

(三)健全中介机构工作机制,发挥其“摆渡者”的作用

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健全中介机构工作机制。重点发展从事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展览演出等业务的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增强与国际知名电影、出版、演艺、展览经纪人或中介机构合作交流,向品牌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吸收国外中介机构工作机制,培养自己的文化中介机构的语言专家,对于国家而言有着相当的必要性和紧急性,造诣颇深的语言专家在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全球的发展战略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扮演着“摆渡者”的角色。

(四)探索先进的营销模式,提高销售能力

企业应当增加对国际营销的投入,充分了解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避免“文化折扣”,重视市场调查工作的效果,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化。建立文化品牌,用现代意识对文化产品包装同时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整合营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营销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营销,品牌的销售除了销售产品本身,同样也包涵了品牌的无形资产。

(五)加强对文化贸易的认识,重视传统文化在贸易当中的作用

我们应当加深现代意识,摒弃传统的认识,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和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应该引起重视,减弱中西文化中的差异。由于文化贸易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附加值高是文化生产和贸易的显著特点,文化贸易使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国民财富积累,同时也能为其他相关产业开辟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其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整体竞争力以及传播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篇9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篇10

文化差异影响原因翻译方法王佐良先生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多元化的。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等。中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人文地理、语言思维、教育礼仪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翻译时,会遇到文化差异影响翻译顺利进行的情况,尤其表现在如何选择词汇方面。

那么,中西方文化差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传统习俗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形式、注重的整体观念、崇尚热情、注重外形上的美感、重写意、重情感;西方人注重内容、注重个体意识、注重理性注重内在实用性、重写实、重理智。

第二,历史文化差异。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中国文化强调“道”“仁”,即教化的工夫,血缘的亲情在中华文化中是割舍不断的,是首要的。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西方的一切学说都始于哲学,即智慧的学问。

第三,宗教神话差异。中国受佛教影响深远,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表达方式,而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的语言文化有巨大的影响。

我们在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后,自然对这些差异所导致的影响翻译的原因也有所了解。翻译是一个再认识、再表达的过程,我们通过准确地选择词汇,来体现原文风格,并为读者接受。翻译家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这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那么,影响词汇翻译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第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中英语言词汇出现空缺情况。词汇空缺是指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它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物质生活方面和文化方面。例如,汉语文化中的道教以及和道教相关的词汇,在英语当中是没有对应词汇的。除此之外,汉语文化当中还有本命年等相关内容,也不存在于英语文化之中。同样,英语当中的一些关于文化的词汇,如hippie等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精确对应的词汇。

第二,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中英文词汇出现词义差异现象。例如,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来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也就导致了汉语词汇当中存在大量和农业有关的词汇,而英语中与之意思对应的却是一些和海洋有关的词汇。又如,中国文化喜欢一些和美好词汇谐音的动物,如蝙蝠、蟾蜍、龙等,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这些动物却是不喜欢的。这就导致了一些俗语和约定俗成的语言用法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容易导致歧义现象。

第三,由于长久以来存在的传统差异,导致中英词汇出现词义冲突。通俗地说,词义冲突是指中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在表层意思上是一一对应的,但其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是有所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例如,在颜色的表达方面,中文中和蓝色相关的词汇是褒义词。而在英文中,和蓝色相关的词汇既可以做褒义词,也可以做贬义词。即便是褒义词,其具体内涵和汉语中的内涵也是不相同的。

第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对于中英文中的一些词汇产生了不同的联想。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和不同思想的指导,人们对于中英文中一些特定词汇的联想也不尽相同,这也影响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汇的选择。例如,汉语中的“吃醋”“酸葡萄”,在翻译时我们不能直译过去,需要采用英语的能够表达嫉妒的词汇。否则,就无法表达愿意。所以说,我们在表达同一含义时,要根据不同文化内涵,选择能够产生相同语用涵义的词汇。

由于以上文化差异对词汇翻译影响的原因,使得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误导中西方文化中的信息,造成理解障碍、理解错误,无法体会源语言的内涵和魅力。这种词汇语义无法对应文化内涵、无法反映文化价值的现象,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词汇时应当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谨慎,仔细地分析隐含在词汇背后的文化因素,按照目的语的习惯进行选词,尽量做到准确地转化语言、移植文化。那么,我们在翻译中选择词汇时,应采取哪些方法呢?

第一,虽然中西文化存在差异,我们也可以采取直接译出原文的方法,即直译法。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源语言词汇的形式,也可以传达出源语言的内涵。它既能够体现出源语言的文化,也利于译语的理解。例如,acid rain(酸雨),black market(黑市),pour oil on fire(火上浇油), 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等。

第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一些源语言词汇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词汇,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

第三,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我们在翻译人名、地名、菜名等专有名词时,可以采用音译法或谐音翻译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加注解释。例如,sauna(桑拿浴“源于芬兰的一种蒸气浴”),a Don Juan(唐璜)等。

第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需要我们在翻译时要对一些词汇进行解释,即释译法。在采取这种方法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有理由、有根据准确翻译。例如,The study had a Spartan look.(这书房有一种简朴的景象),等等。

第五,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导致译文晦涩难懂、死板模糊,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用增译法,即增加适当的解释的词汇。例如,As a result of those economies, many of our new projects became possible.(由于采取了节约措施,我们的许多新工程才得以实施。)

第六,中英语言里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的差异很大,我们在翻译时可以采用代换法,将词汇的意义具体化或抽象化。例如,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等。

总之,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成就了翻译的必要性。反过来,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传播。一方面,我们要了解这些差异,找出这些差异对于翻译选词的影响原因。另一方面,也要针对这些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有效的翻译。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思考和试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奈达.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刘川,段跃萍.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翻译译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篇11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原因 教授方法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 two o’clock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28th of May in 1998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英:This is the book that she gave me.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阅读课的教学。

篇12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论文百事通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篇13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家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并购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05;C9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5-09

作者简介:张宁(1978-),女,山东单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理论与实践;李海(1970-),本文通讯作者,男,内蒙古杭锦后旗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和人力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0BGL02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JY049。 无论国内并购或跨国并购,文化差异都是并购双方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它往往是并购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但处理不当则会成为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并购中对文化差异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即组织文化差异和国家文化差异,也有少数研究聚焦于其它文化层次,如职业、职能、行业文化差异。然而,研究者对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中文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常常得出混合的、甚至是相反的结果(Cartwright,2006)。本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文献,就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如何,在哪些情境下这些影响会有所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一个研究框架。

一、国内并购中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国内并购的研究中,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往往只涉及一个层次,即组织文化差异,只有少数研究会涉及到其它文化层次,如职能文化的差异(Krishnan et al.,1997)。大多数研究认为,并购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对并购结果有负面影响:组织文化差异导致了并购中的冲突(Marks,1982);文化差异与对对方极端的、负面的评价相关,与并购方成员和目标企业高管团队之间的焦虑和民族优越感相关(Sales & Mirvis,1984);降低了被并购方员工的承诺与合作(Buono,Bowditch & Lewis,1985);导致员工抵制进而影响并购协同实现(Larsson & Finkelstein,1999);与财务绩效负相关(Chatterjee et al.,1992);降低经理人员承诺及整合过程的效率(Weber,1996);与目标企业高管团队的离职率正相关(Lubatkin et al.,1999);限制了信息系统整合所带来的协同作用,负面影响了并购绩效(Weber & Pliskin 1996);与员工抵制正相关,而员工抵制与并购后协同实现负相关(Larsson & Finkelstein,1999)。然而,Krishnan等(1997)对1986-1988年间完成的147个美国国内并购的研究发现,并购双方高管在职能背景上的差异与并购后的财务绩效正相关,与被并购方高管团队的离职率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职能文化的差异与并购绩效正相关。而Zollo(2003)的研究则表明,管理风格的不相似与累计超额回报正相关,而管理风格是组织文化的表现之一,即组织文化差异也有可能带来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国内并购的研究中,文化差异主要关注的层面是组织文化差异,多数研究的结论是并购双方的组织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负相关,但也有部分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化差异和并购绩效的操作不同。

总第437期

张 宁: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回顾与研究框架的提出

····

商 业 研 究

2013/09 二、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与微妙,因为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要面临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双重文化适应”(Barkema et al.,1996)。相应地,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也往往涉及到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的文化差异(Olie1990,1994;David & Singh,1994;Weber、Shenkar & Raveh,1996;Very et al.,1996;Very et al.,1997;Krug & Hegarty,1997;Larsson & Risberg,1998),但也有一些研究只关注国家文化差异(Kogut & Singh,1988;Calri et al.,1994;Morosini et al.,1998 ; Lubatkin et al.,1998)。国家文化的差异常被称为“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文化距离”假设认为与跨文化接触相关的困难、成本和风险随着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文化差异的增加而增加(Hofstede,1980;Kogut & Singh,1988)。然而,在跨国并购中,国家文化差异有时呈现为一个并购双方致力于克服的障碍,有时却是吸引并购企业的一个潜在的并购成功因素。

(一)国家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国家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绩效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在国家文化对并购影响的早期研究中,Olie(1990)认为,国家文化的差异可以导致组织成员的民族主义偏见。Kogut和Singh(1988)认为,由于整合一个已经存在的外国公司的管理体制的困难,国家文化差异对并购模式尤为重要,国家文化差异与一个企业选择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可能性负相关。中国的经验证据支持了国家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负相关的观点。阎大颖(2009)通过对2000-2007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进行研究,发现国家文化差异越小,并购后的绩效越好。孙俊(2007)分析了电信、家电、机械、能源四个领域中的22个大企业集团的跨国并购,结果显示,国家文化差异对绩效有负向影响。但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国家文化差异不一定对并购造成负面影响。例如,Morosini、Shane和Singh(1998)分析了52家意大利和英国企业在1987-1992年间的跨国并购,结果表明国家文化距离越大并购绩效越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这是由于接触到了不同的惯例,而这些惯例是嵌入在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文化中的。Calori等(1994)研究了英国、法国与美国公司之间的75个跨国并购中,国家文化的三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女性化)对并购后整合方式(正式的/非正式)选择的影响,结论是公司的控制形式影响了公司的并购绩效,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并购公司经理人员非正式的个人努力都与被并购方态度方面的绩效提高正相关。

(二)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最早同时关注到并购中的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学者是Olie(1990,1994),其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差异和国家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影响被整合程度所中介。David 和Singh(1994)又把职业文化加入到文化差异的范畴内,认为并购中文化风险来自两个公司间国家、组织和职业文化差异。现有的实证研究大多通过对特定国家的国内和跨国并购进行对比,来分析国家文化与组织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由于选择作为并购绩效的结果变量不同,且研究涉及到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之间的相互影响,或比较这两种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呈现出的结论比较复杂。

在一项文化适应压力对并购后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中,Very等(1996)以社会运动理论(social movements theory)和程序公平理论为基础,指出文化差异未必意味着文化适应压力(acculturative stress),它也可能带来文化适应吸引力(acculturative attraction),而国家文化差异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要依赖于所涉及到的国家和具体的文化维度;文化适应压力与并购绩效负相关;一些文化问题在国内并购中比跨国并购中更严重,进行跨国并购时不仅要考虑国家文化差异还要考虑组织文化差异。这一有关文化差异的观点在Very等(1997)的研究中被进一步明确。该研究指出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之间没有绩效上的差异,有时国内并购比跨国并购更难,国家文化差异可以对并购绩效有正向影响。

另一些研究关注文化差异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Larsson 和Risberg(1998)的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差异大的跨国并购实现了最高水平的文化适应,并取得了最高水平的协同效应,其员工抵制程度低于组织文化差异大的国内并购。这可能是由于相比文化差异不受重视的国内并购,跨国并购有更强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跨国并购有更高的结合潜能和实现这些潜能的整合程度。Weber,Shenkar和 Raveh(1996)对1985-1987年间52家被并购方为美国公司的国内和跨国并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并购中,组织文化差异在并购后整合阶段产生了负面影响,它导致更低的高管承诺和双方的合作;在跨国并购中,国家文化差异比组织文化差异更好地预测了压力和对并购的负面态度,而组织文化差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个关于国家文化差异与组织文化差异对被并购方高管离职率的影响的研究中,Krug 和 Hegarty(1997)对1986-1988年270家被国内和国外公司并购的美国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国外公司并购的美国公司离职率高于被国内公司并购的美国公司,这是由于跨国的组织和个人差异大于国内公司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跨国并购的研究中,总的来说研究结论不相一致:关注国家文化差异的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与并购所涉及的具体国家不同有关,而同时关注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差异和并购绩效的操作不同,以及对二者关系的中介过程和情境因素的关注不同。

三、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制或过程

深入讨论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研究只关注文化差异是否对并购绩效有影响以及有怎样的影响,而倾向于把影响的过程或机制视作“黑箱”。然而,如果只关注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似乎意味着一桩并购成功与否在其进行并购时已然注定。现实中,并购不是一个一次性的现象,而是一个不断展开和变化的过程,并购之后的公司管理行为、整合过程决定了并购的潜在价值的实现程度(Cyert & March,1963;Jemison & Sitkin,1986a,1986b)。一些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文化过程即文化适应来解释绩效 (Nahavandi & Malekzadeh,1988; Larsson,1993; Very et al.,1996),认为成功的整合可以依赖于文化整合如何被管理而不是依赖于最初的文化相似性(Schweiger,2002)。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包括“任务整合”与“人员整合”两个子过程,这两个子过程的互动促进了并购价值的实现,偏重哪个过程都可能给并购绩效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Birkinshaw等,2000)。此外,并购方选择不同的整合策略,会导致并购双方不同程度的接触,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即整合策略中介了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关系(Teerikangas & Very,2006)。

由上述可知,并购绩效并不完全由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来决定,并购之后的组织整合过程也会影响并购绩效,如果忽略不同组织在这些动态性因素方面的差异,就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目前,大多研究没有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影响过程,少数关注这一影响过程的研究,往往也只聚焦于人员整合过程,忽视了对任务整合过程的研究,更少关注上述两个过程的互动。

四、影响文化差异-并购绩效关系的情境因素

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可能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相关度和整合水平(Datta,1991;Larsson & Lubatkin,2001),权力和规模的差异(Larsson & Finkelstein,1999;Schoenberg,1996),被并购方保留的自主性(Haspeslagh & Jemison,1991;Hambrick & Cannella,1993;Very et al.,1997),接管的方式(Hambrick & Cannella,1993;Stahl et al.,2003),并购方先前的并购经历(Finkelstein & Haleblian,2002;Singh & Zollo,2004),行业类型(Weber,1996),并购发生的时间(Walsh,1989;Krug & Hegarty,1997;Weber,1996;Very et al.,1997;lubatkin et al.,1999),多元文化宽容度(Cartwright & Cooper,1993)。这些是相对静态和结构性的变量,它们既可能调节文化差异与整合过程的关系,也可能直接作用于整合过程或并购绩效,在研究中应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相对于这些静态和结构性变量,那些更具有动态性和过程特征的情境变量则只被少数学者所关注。David和Singh(1993)指出在并购过程中,组织可以学习、管理甚至操纵文化差异。在一项纵向现场实验研究中,Schweiger 和 Goulet(2005)比较了并购后的整合中,组织对文化差异的管理和干预,即深层文化学习干预(Deep-level cultural learning interventions)、浅层文化学习干预(surface-lever culture learning)和不实施文化学习干预对有益于并购绩效的员工感知和态度方面的影响,发现深层文化学习干预导致了比浅层和不实施文化学习干预更积极的结果。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中关注的情境因素大多是静态的、结构性的,只有少数研究关注了更具动态性和过程特征的情景变量,即组织学习、管理文化差异的主动行为,关注这些变量对于组织的并购实践可能更具有指导意义。

五、研究展望

由上述可知,无论在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中,关于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的研究,都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简洁明了的研究结论,其中的一些研究呈现出的结果尤为混乱。为了尽可能厘清、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及不同层次文化差异之间的互动。文化包括很多层次:国家、组织、地域、行业、职能和职业文化。跨国并购中双方会面临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数只聚焦于一个层次(国家文化差异或组织文化差异),少数研究聚焦于两个层次(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个别研究关注到其它层次的文化差异(如在职业、职能或行业文化上的差异)。关注不同层次文化差异的研究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此外,并购面临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以动态的方式相关、相互连通,这导致了研究的混乱:一方面,同时关注多个层次文化的研究中,对于哪些方面分别属于哪些文化领域有些混乱;另一方面,很难去掉不同层次文化之间的连接而分别研究它们(Teerikangas & Very,2006),相应地很难把它们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截然分开;此外,不同层次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动态性,也增加了衡量它们的难度。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例如涉及到跨国并购的研究,至少应关注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的文化差异;此外,不能孤立地研究不同层次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要关注不同层次文化差异的互动。当然,这样做在具体的研究设计和操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2.关注文化差异的测量问题。首先,在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国家/组织文化差异常作化为不同的衡量方式。其中,国家文化差异或者以Hofstede的国家文化分数来衡量(Morosini et al.,1998;Barkema et al.,1996;Datta & Puia,1995;Markides & Oyon,1998;Krug & Nigh,1998;Weber et al.,1996;Kogut & Singh,1988),或者仅用跨国并购对比国内并购表明存在国家文化差异,并不关注差异的具体大小(Lubatkin et al.,1998;Krug & Hegarty,1997、2001;Larsson & Lubatkin,2001);而组织文化差异的测量通常使用自我汇报的方式,如管理风格相似性(Chatterjee et al.,1992;Datta et al.,1991;Larsson & Finkelstein,1999;Weber et al.,1996;Weber,1996;Lubatkin et al.,1999;Zollo,2002),文化适应压力或文化相容性(Very et al.,1996、1997),高管团队的互补性(Krishnan et al.,1997)。文化差异衡量方法的复杂性使不同研究之间很难进行比较。其次,测量方式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组织文化差异的测量多采用自我报告的感知到的文化差异,其理由是: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是由其感知而不是“实际”或“客观”的环境决定的(Rentch,1990);即使间隔10年调查态度和行为的数据,其准确性也不会降低(Gutek,1978;Pettigrew,1979)。一些研究也发现这种方法具有高的信度和效度(Chatterjee et al.,1992;Weber,1995)。然而,回顾性数据的使用会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导致二次感知偏差(percept-percept bias) (Stahl & Voigt,2004)。此外,有研究者认为,组织文化差异的测量只抓住了调查那一刻对文化的“感知”,忽视了这种“感知”会随着并购整合的进展发生变化(Teerikangas & Very,2006)。理想的情况是,应该在并购发生前调查组织文化差异,与并购后的数据作比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谈判最终都会导致并购,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企业退出,获取这样的大样本数据非常困难、且花费很高,所以,现有研究多采用横截面研究,这限制了因果关系的推论。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国家文化差异的测量大多采用了Hofstede(1980)的国家文化分数,虽然Hofstede的国家文化分数是一种较客观的外部数据,但它的数据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收集的,尽管Hofstede(2010)认为国家文化可被视为“既定事实”,“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或气候一样稳固”,但基于几十年前的数据预测现有的结果变量,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未来研究对文化的测量除采取主观方法测量组织文化差异外,应采用客观的外部数据测量国家文化差异,并采取更新的国家文化分数以适应目前的研究。

3.综合多种指标衡量并购绩效。现有研究对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多种多样,有高管离职率(Krishnan et al.,1997;Krug & Hegarty,1997; Krug & Nigh,1998;Lubatkin et al.,1999;Krug & Hegarty,2001;Schoenberg,2003)、文化适应程度(Larsson & Lubatkin,2001)、员工抵制(Larsson & Finkelstein,1999)、整合过程效率、高管承诺、合作、压力(Weber et al.,1996;Weber,1996)、财务绩效(Chatterjee et al.,1992;Datta et al.,1991;Krishnan et al.,1997;Larsson & Finkelstein,1999;Lubatkin et al.,1998;Morosini et al.,1998;Schoenberg,2003; Very et al.,1996、1997;Weber,1996)等。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可划分为股票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以及社会文化整合绩效(socio-cultural integration outcomes)(Stahl & Voigt,2004)。这三类衡量方法各有特点:股票市场绩效反映了投资方对并购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的评估,往往用“超常收益”(abnormal returns)来衡量;财务绩效衡量了相对长期的并购绩效,往往以“资产回报率的提高”或“销售增长”等财务指标来衡量;社会文化整合绩效衡量了并购所引起的员工和经理人员社会文化水平上的冲突和压力的程度,往往以“员工抵制”、“文化适应压力”、“自愿离职率”、“高管承诺”等来衡量,这类衡量方法不同于前两类指标,属于非财务方法。财务类指标和非财务类指标抓住了并购过程的不同方面,并且其衡量的时间、所依据信息的来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常常大不相同,选择不同的衡量方法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Stahl 和 Voigt(2004)的研究表明,文化差异与社会文化整合绩效负相关,与并购后财务绩效不相关,与并购方股东的非正常回报正相关。由于现有的研究往往只采用一类指标来测量并购绩效,单一的绩效指标难以全面衡量并购绩效,限制了对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制的更清晰的认识,未来的研究应综合多种指标衡量并购绩效。

4.对于新兴市场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应采取动态的、过程的研究视角,以揭示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现有研究大多将并购后的整合视作一次性的策略选择,而忽视了整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整合策略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这一研究倾向与现有研究中并购双方的特征有关。现有研究中,并购方主要为发达国家企业,目标企业或者同为发达国家企业,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较少存在针对并购企业的心理优势。并购方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整合策略,并且自始至终一以贯之。但当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成为并购方,而发达国家的企业成为目标方时,后者往往存在针对前者的心理优势,抗拒来自被认为劣势一方的文化整合。此时,不论并购方的终极整合策略和目标是什么,在开始阶段的策略可能最好以安抚或妥协为主, 保留目标企业的原有文化,择机再以自己的文化去影响、渗透对方。已有研究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如 Kale,Singh 和 Raman(2009)在比较新兴市场企业与传统跨国并购的差异时指出, 前者整合速度是“渐进式”的。在实践中,中国企业联想的做法值得借鉴。联想的整合是分步进行、循序渐进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在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后,才进行下一步的整合。例如其业务整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过联想国际、联想中国并行阶段,而文化整合也经历了联想和IBM两种文化并行以及引入戴尔后的三种文化并行的冲突与融合期,直到形成一种全新的国际化文化。由于新兴市场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要面对所谓的“劣势文化”整合“优势文化”的问题,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问题,相应地,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采用动态的、过程的视角,揭示新兴市场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这需要更清楚地认识并购的过程和组织维度,方法上则要求更多地采用纵向研究和扎根理论。

六、研究框架的提出

综上所述,未来的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研究应该(1)考虑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及文化差异的互动;(2)在结果变量的测量上,综合使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以更全面地衡量并购绩效;(3)揭示文化差异究竟如何影响并购绩效,以及其他因素怎样影响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由于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并购实践,深入探讨这一过程,对于面临“劣势文化”整合“优势文化”问题的新兴市场跨国并购尤为重要。

本文认为:(1)尽管文化差异会给并购绩效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其大小并不能直接决定并购绩效的好坏,整合成功与否才是并购绩效好坏的关键。整合过程包括任务整合和人员整合两个子过程。现有文化差异方面的文献往往仅关注人员整合过程,而忽视任务整合过程。本文认为,任务整合是整合过程中“硬”的、相对“有形”的过程,人员整合是“软”的、相对“无形”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文化差异通过这两个过程影响了并购绩效,忽视哪一个过程,都无法全面地认识这一影响机制。(2)组织对文化差异的学习、管理和干预的程度,会影响到任务整合和人员整合能否顺利进展,能否达到预期整合程度,在文化差异-整合过程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然而目前很多研究忽视了这一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关注这一因素,探究企业主动行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可能对企业的并购实践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3)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其它影响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因素,如相关度和整合水平、权力和规模的差异、被并购方保留的自主性、接管的方式、并购方先前的并购经历、多元文化宽容度、行业类型、并购发生的时间等,可能是通过整合过程影响并购绩效,也可能对并购绩效有直接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纳入控制变量的考虑范围,再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以期对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有所借鉴。

图1 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1] Birkinshaw J,Bresman H,Hakanson L. Managing the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process:How the human iintegration and task integration processes interact to foster value cre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0,37(3):395-425.

[2] Calori R,Lubatkin M,Very P. Control mechanisms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Organization Studies,1994,15(3):361-379.

[3] Chatterjee S,Lubatkin M H,Schweiger D M,et al.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hareholder value in related mergers:Linking equity and human capital[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5):319-334.

[4] Datta D K. Organizational fit 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effects of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4):281-297.

[5] 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 London:Sage Publication.1980

[6] Kogut B,Singh H.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9(3):411-432.

[7] Krug J A,Hegarty W H. Postacquisition turnover among US top management teams: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oreign vs. domestic acquisitions of US targe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8):667-675.

[8] Larsson R,Risberg A. Cultural Awareness and National versus Corporate Barriers to Acculturation[A].Gertsen M C,Sderberg A-M and Torp J E. (eds),Cultural Dimensions of Inter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C].Berlin:De Gruyter,1998:39-56.

[9] Lubatkin M,Schweiger D,Weber Y. Top Management Turnover M Related M&A’s:An Additional Test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e Stand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9,25(1):55-73.

[10] Morosini P,Shane S,Singh H. National cultural distance and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8:137-158.

[11] Nahavandi A,Malekzadeh A R. 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1):79-90.

[12] Olie R. Culture and integretion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tion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0,8(2):206-215.

[13] Teerikangas S,Very P. The cul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M&A:From yes/no to how[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17(S1):S31-S48.

[14] Stahl G K,Voigt A. Meta-analyses of 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New Orleans,2004:I1-I5.

[15] Very P,Lubatkin M,Calori R. A cross-national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in recent European mergers[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1996,26(1):59-86.

[16] Very P,Lubatkin M,Calori R,et al. Relative stand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ecently acquired European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8):593-614.

[17] Weber Y,Shenkar O,Raveh A. National and corporate cultural fit in mergers/acquisi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J].Management science,1996,42(8):1215-1227.

[18] Cartwright S,Schoenberg R. Thirty year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search: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17:s1-s5.

篇14

关键词:跨国并购;跨文化分析;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09-04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地利用并购来实现企业规模经济,进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一批知名的中国企业如海尔、TCL、联想等也开始走出国门,以收购兼并的形式到海外经营。但是这些并购却并非都实现了预期目的,很多企业如TCL并购汤姆逊就以失败告终。这些企业的失败主要在于其文化整合的不成功。根据麦肯锡对2000―2004年间并购失败的案例研究发现,所有失败的并购,有50%跟人有关,包括沟通不良和文化差异。由此可见,文化是实施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巨大障碍,也是企业并购失败的罪魁祸首,处理好文化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1]。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海外资产纷纷缩水。很多人呼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去海外抄底,特别是在美国汽车行业三大巨头陷入破产危机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汽车巨头出去抄底的好时机。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对上汽并购双龙进行分析,分析它并购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国内要“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上汽并购双龙失败的跨文化分析

2005年1月28日,上汽与双龙完成股权交割,上汽正式以每股10 000韩元购得双龙48.92%的股份,总金额约5亿美元,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成为上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此后,上汽又先后十多次通过股市购买双龙股票,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33%,实现对双龙的绝对控股。并购后双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双龙工会的强势举世闻名,多次举行罢工使得双龙的重组计划无法得到正常实施。2009年1月9日,双龙申请法院接管,上汽正式放弃对双龙的经营权。2009年2月6日,韩国法院批准双龙的破产保护申请,正式启动双龙“回生”程序。①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上汽对双龙的并购失败。

从跨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此次并购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上汽对双方的文化差异认识不够。文化是指特定的人群共享的对内外环境的看法。不同的人群因为各自的经历不同而对同样的事情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文化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行为。文化差异是造成文化冲突的根源。跨国并购企业进行文化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协同。进行文化整合,消除文化冲突的前提是必须了解文化差异。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包括国家文化差异、商业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国家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边界内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文化通常代表拥有最多人口或最大的政治或经济权力的人们的文化。商业文化代表着与在一种文化中经营的各个方面相关的准则、价值观和信念。它向人们指出在一个社会文化环境中经营的正确的、可接受的方式。每种国家文化都包含其特有的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并不独立于更广泛的国家文化,而是被国家文化包容并指导着一个社会企业文化的发展,国家文化是商业文化的基础。另外,商业文化是对国家文化的一种反映,它影响着工作和组织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由于自身特殊的经历而形成的独特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从中韩的国家文化差异、商业文化差异和双龙汽车的特殊文化三个角度分析上汽并购双龙失败的原因。

(一)上汽对中韩国家文化差异认识不够深

从国家文化差异看,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既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又因各自发展路径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点。用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五因素模型[2]分析中韩文化,我们发现,中韩两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在五个维度上得分都比较接近,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1)在权力距离维度上,韩国的得分高于中国,韩国上下级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有明显的阶层概念。(2)在不确定规避维度上,中韩两国都属于高不确定回避社会,但韩国得分更高一些,韩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追求绝对真实的东西,对于不确定的、模糊的东西抵触强烈。(3)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上,中韩两个民族虽然都崇尚集体主义,但中国近二十年的市场经济使得其在这一思想上有所淡化,个人主义倾向不断加大,而儒家文化在韩国却保留的更为完整。(4)在男权主义/女权主义维度上,与中国相比,韩国更倾向于女权主义,他们更加崇尚和谐和道德伦理,重视民主决策,工会广泛参与到企业的各种决策中,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5)在长期取向/短期取向维度上,中国得分更高,更看重长期承诺,愿意为长期的收获放弃短期的利益。相比之下,韩国人对短期利益更为看重,长期收益对于他们来说充满风险,远不如短期可以到手的利益可靠,所以他们不相信长期承诺。而上汽并购双龙后采取的一系列做法体现了上汽对这些文化差异的了解不深。比如面对双龙工会担心上汽入主会将双龙的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而影响双龙工人的就业,同时可能会造成韩国国内汽车产业的崩溃,上汽总裁承诺将确保双龙汽车管理层和工人的职位,表示目前没有转移设备到中国生产的计划,将维持双龙汽车在韩国生产。所谓的“目前”是什么时间概念?这个措辞明显含糊。而韩国人追求绝对真实的东西,对不确定、含糊的东西抵触强烈。所以这个承诺虽然可以一时安抚人心,但却为以后的罢工留下隐患。为了获得长期的战略利益,上汽面对双龙工会的罢工,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妥协,以制定中长期规划等方式平息罢工,但是由于韩国人对短期利益较为看重,不相信长期承诺。因此上汽这种行为是以中国人的眼光办事,而未考虑到韩国文化的特点,显然不能够消除罢工的隐患,只会造成双方的彼此抱怨。

(二)上汽对中韩商业文化差异认识不够

从商业文化差异上看,韩国商业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韩国独特的商业文化源于其文化的特性。韩国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东亚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具备了儒家文化的“仁”、“义”、“忠”、“孝”、“中庸”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制度演化路径,它在进入近代以后先后融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实现了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改造,使儒家的“忠孝仁义”伦理高度制度化,成为具有韩式特征的伦理政治―新儒教伦理。新儒教伦理更强调责任感,忠诚爱国;重视家庭,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意见一致;重视教育,崇尚人才等。韩国的企业文化因此也充满了新儒教伦理特色,体现为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和高层领导的权力体制,以及权威性管理行为。尽管韩国人个性较强,但当他们组织成团体,并对组织拥有归属感、认同感时,就形成守纪律、讲服从和步调一致的强力型的组织文化。在业绩评价和奖励制度上,论资排辈仍然主导着韩国企业的奖励文化。但显然上汽并没有完全了解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2005年3月,上汽向双龙公司加派了5名高层管理人员,除蒋志伟58岁以外,其他人的平均年龄为44岁,最年轻的只有37岁,对于韩方管理者和员工来说太年轻,没有经验,不足以服众。而2005年11月3日,上海汽车公司以双龙汽车销售业绩不佳为由,更换了总经理苏镇等经营班子,赢得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提拔48岁的双龙产品开发本部部长崔罄铎为新任总经理。这一人事震荡让双龙内外人士感到惊讶。韩国企业的职务等级大致分为社长(总裁)、理事、副社长、常务、常务补充等。崔馨铎属于常务一级,在双龙五十多个核心管理层中,排名第十五左右。双龙上下,包括崔馨铎本人都没有想到他会接替苏镇成为代表理事。而且对于辞退苏镇的理由,上汽在辞退之初并没有说明清楚,而是在后来来自上汽的高管在一些场合提出,辞退苏镇是因为他有道德和腐败问题,曾经涉嫌以大大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入一块地皮。这一说法反而激起了部分韩籍职工的反感,因为韩国文化比较反感事后说这些。

韩国商业文化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其强大的工会。工会的强大来源于韩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自励”与“排他”下的忧患与团结使得韩国民族主义精神一方面图强自立,为民族不惜流血牺牲,另一方面又极具警惕性,怀疑外国人,尤其是邻国。正是由于韩国民族的这种自立与忧患使他们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在政治民主化进程曲折回还的背景下始终注意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与稳定。例如在朴正熙时期,强力推行“发展主义”,即国家和地区把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大力扶持大型企业,通过军人高度集权,摧毁一切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障碍。韩国经济就在这样的高度权威主义指引下高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正是韩国的“发展主义”,造就了韩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和成长。韩国的发展主义虽然打着振兴民族经济的旗号,但其实质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韩国政府以一种十分明显的支持资本反对劳工的态度来处理劳资关系,对资方违反劳动法视而不见,但镇压任何劳动骚动却十分迅速和残酷。长期以来,经济上的残酷压榨,政治上的专制,正是造就战斗性和旺盛斗志世界闻名的韩国工人阶级的直接原因。上汽在还没入主双龙的时候便体验过双龙工会的强势。当时双龙工会举行总罢工要求上汽签署一个特别协定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工人的利益,又防止企业技术被转移。上汽本来就是以外人的身份入主双龙,而且还是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身份,这让韩国人心理比较复杂。在这种背景下,上汽却没有充分理解韩国的工会文化,而是以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姿态来到双龙。与同工会处好关系相比,上汽更注重政府和公共关系,搞市民联欢,在平泽市建立奖学金计划,但对本厂职工的亲近和关怀却有限。同样以外来者身份进入韩国的通用汽车却每年春节都要邀请韩国职工一起爬山,还会在传统节日穿上韩国传统服装,表示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通用相比,上汽显然对韩国的企业文化理解不够,还是按照中国文化的思路办事。

韩国商业文化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韩国企业雇员不善于在正式会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反对意见。在韩国人看来,公开场合提出不同的看法可能会使其同事或领导感到尴尬甚至滋生抵抗情绪。韩国文化本质上不鼓励公开表达个人观点,除非双方有很密切的私人关系。然而韩国人喜欢在非正式场合各抒己见,有时是单独与领导在非正式场合交流。韩国经理与下属非正式交往的次数很多,非正式场合的接触被认为是上下级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手段。显然上汽的管理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学会了通过喝啤酒等非正式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但是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其本质,至今中方管理者仍然不理解“为何在讨论会议上一声不吭甚至一团和气的职工,一旦以劳工代表的身份坐到罢工的谈判桌前,就换了一副强硬的面孔。”[3] 这种对工会文化的不适应使得管理者一直把精力主要投放在与工会的斗争中,而无暇去进行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

(三)上汽对双龙本身特殊的企业文化不了解

企业本身的特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较长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自治的渴望就是双龙的企业文化之一。2000―2004年转入债权团重组这段时间,被很多员工认为是双龙汽车最辉煌的时期。这几年,双龙汽车进入实质上的自治阶段。这种对“自治”年代的怀旧,在双龙汽车的韩籍工人、管理人员当中相当普遍。在他们眼里,那几年不仅意味着节节上涨的工资,更意味着化屈辱为力量、独立奋斗、改变命运的成就。而上汽并不理解双龙汽车的这种特殊感情。接手仅仅一年半,上汽就雇用通用汽车的墨菲,试图大刀阔斧地减员增效。对于外资大股东的这种强势主张,双龙汽车老员工自然会产生本能的抵制,而这种情绪正好为工会所用。例如在2004年上汽接管前,双龙汽车内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保持创新的“精英革新运动”,强调创新和挑战。而上汽的领导来了以后,“就不容许搞了,说没有必要”。这种对双龙汽车特殊企业文化的不了解和尊重,自然容易被双龙工会利用,从而不断发起罢工。

二、借鉴与启示

跨文化整合的重点在于通过文化整合过程,建立能够为包括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都能够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以帮助并购企业更好地实现企业其他方面的整合。实现跨文化整合的前提是对跨文化差异的清楚认知。在上汽并购双龙的案例中,上汽对中韩国家文化差异和双龙企业文化的不了解正是其失败的关键原因。对于有志于进行海外并购的国内企业来说,在对外进行并购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做好并购前的文化评估

1.做好对被并购企业所在国与中国的国家文化差异的评估。对国家文化差异的评估,要找出双方国家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且要追寻被并购国形成这些特殊文化的原因,从而才能进一步理解认清双方国家文化差异。在这个基础上,衡量这种国家文化差异是否过大以及其融合的难度有多大,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不然就会像上汽并购双龙一样,由于没有做好文化评估,在并购后陷入被动的与工会的争斗中。

2.在了解双方国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要做好双方商业文化差异的评估。不同国家的商业文化都会具有相同点和差异点。并购文化整合的关键是寻找双方商业文化的差异。通过采用双方都能接受的行为方式来尽可能的消除双方之间的差异。不但要找出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商业文化与中国商业文化的不同特点,而且要找出它形成这种商业文化的国家文化来源。只有了解了它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3.研究被并购企业的发展历程,从而了解企业的特殊文化。企业的特殊文化是企业的员工们亲身经历和培育形成的,不了解企业的特殊文化,在并购后的管理中就可能由于忽视这些特殊文化而使企业的员工产生不认同感,从而难于建立双方的互信,不利于企业的文化整合。每个企业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是为被并购企业所有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只有了解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且尊重它,才能最大限度的消解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抵触心理,建立互信,共同创建新的企业文化。

(二)提高管理者的跨文化意识

1.提高管理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对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依赖于高素质的管理者。要培养管理者民族平等的意识,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理解文化差异,从而才可能赢得被并购企业员工的信任和尊重,顺利的开展文化整合工作。一个不尊重被并购企业各种文化的管理人员,只可能让被并购企业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并购整合行动的顺利进行。

2.提高管理者的跨文化沟通技能。只有与被并购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和体验文化差异,从而才能顺利地实施各种整合措施。通过双方的互相沟通,了解双方之间的差异,并就这些差异进行相互适应和协调,从而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新的企业文化。缺少良好的沟通,容易使双方互相猜疑,放大差异,给整合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三)多学习借鉴其他先行者的经验

学习被并购国的其他外来并购者在被并购国的经验。这些先行者在之前的并购整合行动中,已经实践了消除他们之间文化差异的方法。不论这些并购整合行动成功与否,都应该了解他们就消除双方差异采取的行动。并且对他们采取的措施要了解其原因,分析这些措施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吸取有用经验,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和被并购企业的实际,采取措施进行并购整合。而不能仅凭自身企业的管理经验对被并购企业进行管理。

(四)把文化整合作为一项持续的工作来做

文化整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文化整合的开展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不同层次的文化,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国家文化作为文化的核心层次,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对它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是“了解差异,尊重差异,存而不论”。被并购国的商业文化处于文化的中间层,也是很难改变,对它应该“了解差异,适应对方与坚持自我相平衡”。被并购企业本身的特殊企业文化则处于文化的表层,应该“在了解、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文化体系”[4]。要通过与并购企业所有员工一起不断的持续努力,形成新的能为大家所认同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并购行为的成功。

小结

文化整合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所要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通过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并采取措施消弭这些差异,才能成功地实现并购整合,从而推动企业并购行为的成功,使跨国并购行为真正推动本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绍婷.并购前后关键一百天[J].全球商业,2006,(10).

[2]李玉萍,粟慧.文化・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

[3]上汽高管反思双龙困境[EB/OL]..

[4]唐炎钊,王子哲,王校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一个分析框架――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J].经济管理.2008,(10).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oration(Group)(SAIC) Acquire Sangyong Motor ComPany(SYMC)

LIU Xiao-rong

(The First National Gas Plant of Changqing Oil-field Constituent Company,Jingbian 7185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