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银行从业现状范文

银行从业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3 17:38:14

银行从业现状

篇1

加入WTO是改革开放的一大步,是对外的开放,也是对内的开放,这一变化对人的影响如果不研究好,就会使我们面临新出现的问题无法应对而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一、我行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人员在数量和质量结构上不对称。

加入WTO我行对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需求会更大,今后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及新业务的不断开拓,那些现在只能应付现岗位工作的人员,将难以面对今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我行现在就有为数不少的难以胜任现岗位的隐性待业人员存在。总的来说,农行人员仍然偏多,总体素质不高。(1)高档次专业技术人才偏少。以浙江省农行为例,从文化结构看,到1999年底全省农行员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总数的38%、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1%、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0%、本科文化程度的占10.5%,而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0.5%。从专业化结构看,助师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6.31%,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总数的19.94%,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1.06%,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69%。也就是说从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看,一般素质的员工占比很大,高学历、高档次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却严重不足。(2)随着农业银行业务电子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原有的只能适应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因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银行内部待业人员将不断增多。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业务中的广泛运用,我行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尖端人才将严重不足。(3)新业务的开拓也急需一大批精通外语、投资、证券、法律、企业理财等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2、年龄结构老化。

随着入世的到来,我行急需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由于这几年我行实行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使人员出现负增长,为减人增效,提高办事效率,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以浙江省农行为例,现有职工30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30%,30岁—45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0%,45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10%,也就是说人员年龄集中在30岁到45岁之间,现在已出现了临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若干年后,我行员工年龄将普遍老化,再加上不进不出,不上不下及提拔任用青年干部的力度还不够,使我们农业银行员工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

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在我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1)一方面在引进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人力资源闲置现象。(2)由于员工数量与质量结构的不对称性,也限制和影响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人员数量对质量劣性替代,使得我行缺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改善所必需的物质条件。(3)由于存在各层次、各岗位人员调配及区域性分布不合理,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致使经营成本增加。(4)由于侧重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而忽视了市场配置的职能,也就不可能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投入是一种经济行为(有利可图的经济行为),投资主体一定应该获得投资回报,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点,使我行的人才投入增加与人才短缺并存。

4、人才培养和使用存在矛盾。

由于受到经营效益和费用指标的限制,农业银行现行的投资方向往往只侧重于营业网点的装修、技术装备的改进和安全防范设施的完善等物质资源的投入,而对于员工的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人力资源投入的力度不大。对现有的人员,在用人机制上虽已不是完全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用人模式,但仍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批有专业特长的员工没有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或没有充分发挥其才能,开发利用的力度不足,措施不力,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版权所有

二、改善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的几点建议

1、大力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入世后,不但是国外的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将大踏步地进入国际金融领域,我行驻外机构也会增多,我行员工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往与业务合作也会更多,仅靠饭碗维系的雇佣关系难以维持原有稳定的人力资源使用。当务之急,一是要建立劳动合同用工机制,在农业银行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延续多年的员工只进不出的劳动用工终身制。二是要完善我行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内部人力资源流动市场,进行跨岗位、跨部门、跨区域的人才调剂,深挖内部资源,并做到合理配置。三是对那些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分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强制性的措施,如对长期病休人员可实行早退、内部退养;对不胜任本岗位工作且不服从组织安排的人员要实行下岗制度。

2、创新用人机制,完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当的奖励形式和工作环境,及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有助于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在当前形式下,建立和完善农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1)吸引优秀人才;(2)开发现有人力资源,促进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3)留住优秀的人才;(4)造就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国外发达的金融机构可以看到,其所提供的舒适的工作环境,相对较高的薪资,良好的福利保障都是吸收、留住人才的基本措施,这些措施也使得员工具有公平感、安全感、成就感。此外,欧美国家的一些大银行还推出了诸如带薪休假、住房补贴、医疗及退休保障等福利项目的激励措施,极具吸引力。

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与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挂起钩来,如建立利润工资含量制度,在工资奖金分配、职称晋升上体现区别对待的政策,再如实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才年薪制,坚持效益优先、稳健经营的原则,坚持责任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促进农行整体效益的稳步持续增长。当然对于我们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完善物质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精神激励机制,通过党、团、政、工、妇等组织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评先进、劳模,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激励员工自觉敬业爱岗,为农业银行事业多作贡献。

篇2

加入WTO是改革开放的一大步,是对外的开放,也是对内的开放,这一变化对人的影响如果不研究好,就会使我们面临新出现的问题无法应对而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一、我行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人员在数量和质量结构上不对称。 加入WTO我行对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需求会更大,今后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及新业务的不断开拓,那些现在只能应付现岗位工作的人员,将难以面对今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我行现在就有为数不少的难以胜任现岗位的隐性待业人员存在。总的来说,农行人员仍然偏多,总体素质不高。(1)高档次专业技术人才偏少。以浙江省农行为例,从文化结构看,到1999年底全省农行员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总数的38%、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1%、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0%、本科文化程度的占10.5%,而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0.5%。从专业化结构看,助师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6.31%,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占总数的19.94%,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1.06%,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69%。也就是说从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看,一般素质的员工占比很大,高学历、高档次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却严重不足。(2)随着农业银行业务电子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原有的只能适应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因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银行内部待业人员将不断增多。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业务中的广泛运用,我行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尖端人才将严重不足。(3)新业务的开拓也急需一大批精通外语、投资、证券、法律、企业理财等全方位复合型人才。2、年龄结构老化。 随着入世的到来,我行急需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由于这几年我行实行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使人员出现负增长,为减人增效,提高办事效率,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以浙江省农行为例,现有职工30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30%,30岁—45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0%,45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10%,也就是说人员年龄集中在30岁到45岁之间,现在已出现了临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若干年后,我行员工年龄将普遍老化,再加上不进不出,不上不下及提拔任用青年干部的力度还不够,使我们农业银行员工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3、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在我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1)一方面在引进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人力资源闲置现象。(2)由于员工数量与质量结构的不对称性,也限制和影响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人员数量对质量劣性替代,使得我行缺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改善所必需的物质条件。(3)由于存在各层次、各岗位人员调配及区域性分布不合理,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致使经营成本增加。(4)由于侧重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而忽视了市场配置的职能,也就不可能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投入是一种经济行为(有利可图的经济行为),投资主体一定应该获得投资回报,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点,使我行的人才投入增加与人才短缺并存。4、人才培养和使用存在矛盾。 由于受到经营效益和费用指标的限制,农业银行现行的投资方向往往只侧重于营业网点的装修、技术装备的改进和安全防范设施的完善等物质资源的投入,而对于员工的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人力资源投入的力度不大。对现有的人员,在用人机制上虽已不是完全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用人模式,但仍未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批有专业特长的员工没有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或没有充分发挥其才能,开发利用的力度不足,措施不力,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二、改善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的几点建议1、大力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入

篇3

大力推进银行卡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产业内部蕴藏着的巨大商机,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通过银行卡的产业化发展,带动通讯、软件、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推动金融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世界银行卡业格局

信用卡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是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竞争的加剧,推动了银行卡附加价值服务,如急救医疗、紧急垫付、附加保险费等。市场的作用促进了资源整合,不仅诞生了花旗这样的业界航母(其信用卡具有150种功能),而且催生了几大世界级大银行卡组织。

目前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发卡机构有五家:VISA国际组织 、MASTER CARD INTERNATIONAL、JCB、AMERICAN EX?鄄PRESS和大莱(DINERS)信用卡公司。除了JCB诞生于日本外,余皆来自美国。这些国际银行卡组织正各雄踞一方,大力进军国际银行卡市场,以其资金、技术、服务的优势正在渗透占领着世界银行卡市场。

二、中国目前银行卡业现状

(一)发展脉络。1978年中行广州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珠江卡,标志着我国信用卡业的开端。

以下的一系列里程碑事件可勾勒出中国银行卡业的大致发展脉络:

1.“金卡工程”实施12周年。自1993年7月在江泽民同志倡导下实施以来,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日新月异,银行卡网络建设正取得长足进展,用卡环境得以改善,信用卡的使用已进入诸多行业和普通家庭。

2.“314”目标基本实现: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努力,银行卡联网通用“314”目标(即300个城市同行异地联网、100个城市同城跨行通用、40个城市银联标志卡异地跨行运用)基本实现。从而推动了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运营机制的转变。

3.中国银联于2002年3月在上海成立:成立中国银联是金融领域应对WTO挑战的积极举措,有利于推行统一的银行卡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发展,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同时也将推动与银行卡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的发展。

4.银行卡中心开始独立运行:2002年5月工行牡丹卡中心成立。

5.央行设立征信管理局。

6.一卡双币:招行首发的一卡双币对于其争夺高端客户,提高自身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7.发卡量2004年突破7亿张大关。

8.2003年3月,我国首家银行卡产业园在上海浦东张江奠基。

(二)中国银行卡业目前的进展状况及其广阔前景

1.个例:中国银行卡业先锋———招商银行。

作为新一代综合理财工具,招行的“一卡通”融“储蓄、结算、融资、消费、网上支付、证券转账”等30多项个人金融服务功能为一体,对于在中国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的竞争格局中,弥补其规模小、网点少的不利因素,争夺高端客户,从而增强其竞争力提供了有效且前景广阔的工具。截至2005年6月底,“一卡通”累计发卡量近3800万张,卡均存款余额超过4700元,居全国银行卡首位。

另外,该行去年成为全国首家“一卡双币”国际信用卡突破百万大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每月刷卡消费已达10亿元,也是国内“一卡双币”国际信用卡交易量最高的发卡银行。

2.有关中国银行卡的2004年数据

2004年人民币卡交易量57.49亿笔,交易总金额26.45万亿元,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27.76%和46.94%。发卡量累计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贷记卡0.98亿张。当前,中国已成为银行卡发卡量第二大的国家(美国8.5亿张),平均人均持卡量为0.6张。但银行卡交易量在全球的比例仅为1.2%,仅为美国的十五分之一、韩国的五分之一。2004年持卡消费金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5%左右(2001年这一比例为2.1%),而瑞典、法国、美国、韩国相应的比例分别高达63%、55%、27%和35%。

虽然与庞大的借记卡数量相比,贷记卡的数量还微不足道,但是其增长速度却显示出它强大的成长性。随着联网通用的深入,中国银行卡产业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以前三年发展的趋势估算,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累积发卡量将超过8亿张。几年后就要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更会将我国银行卡产业推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1.一强两弱:截至2004底,发卡机构累计达152家(2003年109家),发卡7.62亿多张,但信用卡只占12.86%,.而在发达国家,信用卡的比例高达70%~80% ;特约商户达30.6万个,但占商户总数的比例仍很低,成为目前银行卡业发展主要瓶颈;ATM机超过五万台,但仅占美国总数的1/6;POS机45万台,年交易总额超过20万亿元、但消费仅占5%,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贷记卡)发展缓慢,因此,我国银行卡在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所起作用非常有限。这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商业信用不够发达、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都有关。

2.地区差距:与中国的二元经济特征相对应的是银行卡业的巨大城乡及东西部差距。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目前收入较低,占中国人口六成以上的农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将是潜在的巨大的持卡人群体。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商户、银行网点很少,ATM机、POS机只有零星布放,导致需求与供给的巨大差异。当前的金卡工程重点亦只放在一些大中城市。

3.无序竞争:目前虽有一些银行卡中心成立,但尚不成气候,尚无力与国际银行卡组织竞争抗衡。

4.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如果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标准、规范及产品创新都由国外跨国公司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外汇管理等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削弱中国政府对个人支付体系的监管效率,甚至威胁着我国个人支付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5.有关银行卡的立法没有跟上。我国针对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对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亦影响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综述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银行卡业随着中国的经济的改革开放迅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2006年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上实力强大的银行卡组织及银行业巨头在中国的布局将使中国银行卡业竞争白热化。而一旦失去竞争力,则等于将中国巨大的银行卡市场拱手相让。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其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当前时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被卷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对自己的工作实施一定的变革创新已经成为其必要的发展策略。就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而言,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的混乱是最为重要的,商业银行要想获得更长远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推动自身财务管理状况的改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财务管理现状,谈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推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经济最为重要的一环,其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定以及银行自身的生存发展,保证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处于良好的形势中,能够有效地推动银行经营效益的提升,从而帮助其在当今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健康的发展。当今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都加强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然而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失调。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还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导致了银行财务信息的失实以及内部管理问题的频发。银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是对会计人员的相关业务以及其财务报表和会议记录等工作实施直接的管理控制,以保证其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工作流程等,内部控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一种形式。而内部控制的缺乏也使得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督工作存在着欠缺,银行的财务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监守自盗的问题频发,从而对商业银行的整体财务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再者,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基层银行的财务考核指标的制定,与基层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从而使得基层银行的财务考核及经营效益都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基层银行收到的利润指标普遍存在着一种不合理的状况,经营管理状况好的基层银行就会对一些多余的财政收入进行私下的安置,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整体收入;而经营管理状况不好的基层银行则会为了完成目标而进行一些非法的交易或者是报假账等工作,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我国商业银行加强财务管理状况的相关对策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实施一定的变革,推动其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实现的一项工作。本文接下来就谈论几点推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状况发展的措施:

(一)改革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理念及体制

当前时期,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提升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就必须对银行财务管理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实施一定的革新,使新时期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下得到良好的实施。就银行财务管理理念的改革方面而言,首先银行应该将明了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个银行工作的重要性,并将财务管理工作贯穿进银行业务的始终。而且,银行还应该树立全部工作人员为财务管理工作负责的管理理念,推动全体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责任心的落实。再者,商业银行还可以建立一种财务管理的伙伴理念,将银行的各项业务结合起来,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就管理体制的革新而言,商业银行首先要使用先进的战略来对公司的工作体制进行改革,在公司中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工作部门。而且,公司还要对财务管理部门实施财务主管制度等先进的制度建设,推动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高效实施。

(二)加强对于银行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

我国的商业银行当前要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就必须对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使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以及银行其他各个部门都能够自觉地约束自身的与财务相关的行为。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对自身的财务收入及支出状况等实施必要的分析,然后针对财务状况建立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及运行机制,使财务工作的实施能够得到必要的监督。再者,商业银行还要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对银行的财务工作实施全面的预算,使银行的财务工作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与考评等各个环节工作的实施中得到有效的提前控制。此外,银行还要对财务会计人员实施责任制度及考核制度等,并为财会人员实施必要的奖惩,使财会人员在严格的责任考核中对自己的财务行为实施规范,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整体财务管理状况的良好运行。

三、结语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安全,因此,商业银行的领导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地探寻合适的措施,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变革,推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裘晓. 试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总会计师, 2008(11)

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 风险揭示

一、引言

2006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下称“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包括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下统称为“金融工具准则”),这四项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一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逻辑一致、相互关联,建立了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计量、列报的一套严密而完整的会计处理体系,有效地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此方面的空白。不同于以物质产品或劳务产品为经营对象的一般企业,商业银行则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和与之关联的金融服务。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其资产和负债大多属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新准则体系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巨大变化对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将原先部分表外核算的金融资产纳入了表内核算,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等。这些会计准则的变化使得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并且反映到了商业银行的利润表上或资产负债表上,这是否意味着新的会计准则将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对的风险纳入到了会计核算体系中,最终通过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指标的变动有效揭示了风险?本文旨在研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使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更加有效地反映了相应的风险,从而提高了风险在表内的揭示程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2006年财政部正式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而在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颁布之前,财政部已于2005年8月25日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规定具体内容请参见附件)与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准则的内容基本一致的。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新会计准则在银行业的实施是个渐进的过程。2006年先试行了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金融工具准则,2007年开始根据规定全面施行新会计准则。通过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实施的前后的风险评级指标对比,可以定量地分析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以判断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揭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用同样的方法将新会计准则正式全面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对新会计准则中除金融工具准则以外其他具体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揭示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从而得以全面判断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有效揭示了商业银行风险。根据前所述,首先通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实施的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金融工具准则是否能揭示商业银行风险。根据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在披露比较财务报表的数据时,需按追溯调整后的口径披露报告当期上年数据。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了研究该项会计政策实施对相同年份的年报数据的影响程度。

(二)数据选择 本文选择2005年年报数据和2006年年报比较财务报表中追溯调整后的2005年年报数据,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同样,通过会汁准则正式全面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新会计准则中除金融工具准则以外其他具体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揭示的影响时,由于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需获取研究对象的2006年年报数据和2007年年报报财务会计报表中追溯调整后的2006年报数据。根据此要求,样本银

行的上市时间需在2005年前(含),以便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相关研究年份的数据。经筛选2005年即已上市的商业银行有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五家银行。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五家银行作为样本银行进和研究,文章中的研究数据来源均出自于这五家银行2005年至2007年的财务报告。本文中数据的对比是将新旧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商业银行冈,险评级指标值进行对比。

(三)指标定义 商业银行风险评级指标是用来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基本状况的指标,取自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该评级体系分别通过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资产安全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等五个方面来实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评级,对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风险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依据各风险评级指标值加权汇总后给予总体评级的一种风险评估体系。这五个方面由于“管理状况”完全是通过定性描述进行评价,不适用进行数据实证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资本充足状况”、“资产安全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等四个方面的风险评级指标在新旧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变动研究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揭示影响。本文选取用以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的风险评级指标分别是资本充足率(反映资本充足状况)、准备覆盖率(反映资产安全状况)、资产利润率(反映盈利状况)以及流动性比率(反映流动性状况)。该四个指标均属收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则称为收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则称为成本型指标)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风险评级指标下降,则说明了新会计准则是能揭示商业银行风险的。

三、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揭示影响分析

(一)风险评级指标变动分析(1)《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实施前后各风险评级指标变动结果。从(表1)中可以发现,《暂行规定》实施前后风险评级指标发生了变动。《暂行规定》实施后,风险评级指标较实施前普遍下降。5家样本银行,共计20个风险评级指标值中,12个指标值下降了,4个指标值未发生变动,而上升的指标值只有4个。对结果进一步观察发现,4个未发生变动的指标值均是拨备覆盖率。进一步对实施前后的风险评级指标变动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如(表2)。从(表2)中数据可以发现,《暂行规定》实施后,除反映资本充足状况的资本充足率的均值较实施前提高,而反映资产安全状况的拨备覆盖率、反映盈利状况的总资产利润率及反映流动性状况的流动性比率较实施前的均值都降低,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最核心的四个评级指

标在《暂行规定》实施以后有三个下降了。前文已述,《暂行规定》的内容与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准则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在表内揭示的程度。在前文已述,对商业银行而言,新会计准则在银行业的实施是个渐进的过程,2006年先试行了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金融工具准则(《暂行规定》的实施),2007年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开始全面施行新会计准则。因此在将2006年末当期财务报表和2007年追溯调整后的比较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新准全面实施的影响,实际是在金融工具准则已实施的基础上,分析新会计准则其他与银行业相关具体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表3)中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正式全面实施前后的风险评级指标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暂行规定》实施前后发生风险评级指标的变动幅度,五家上市银行共20个风险评级指标值有12个未发生变动,甚至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在新会计准则正式全面实施后,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四个基本评级指标均未发生变动,而且评级指标均值变动也没有规律。可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是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带来的影响,其他具体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重大。因此,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有助于提高对商业银行风险在表内揭示的程度,主要是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带来的影响。(2)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前后各风险评级指标变动结果。

(二)风险评级指标变动原因分析(1)资本充足率均值上升原因分析。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规定当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活跃市场的报价作为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无论盯市价格还是估值价格,都与市场利率密切相关,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将直接会影响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使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与市场宏观环境联系在一起。由于受监管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不得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渠道比较单一,资产的运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投资债券是目前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结构主要手段,因此,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主要为所持有的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当宏观环境处于减息周期时,市场利率下降,建立在市场利率折现基础上的债券盯市价格或是债券估值价格上升。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根据准则规定无论是计入当前损益还是计入当期权益,最终都表现为银行资本的增加,从而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而当宏观环境处于加息周期时,市场利率上升,则会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历史数据表(表5),可以判断2005年正处于加息周期的开始,但从表2中发现2005年追溯调整后的资本充足率的均值是上升的,这是因为按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后的2005年报表上披露的资本总额是以前年度的累计影响数与当期变动数,在2005年之前市场环境一直处于减息周期,以前年度的资本累计影响数为正数,从而使2005年追溯调整后的资本充足率均值上升。随着市场利率不断上调,以前年度累计影响被抵消后,当期公允价值下降导致资本的减少,从而将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此,追溯调整后的2005年资本充足率较原先资本充足率上升,与本文开始的预期不一致,也正是这个原因。金融工具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了银行所承受的利率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使得银行资本状况信息更为准确。(2)拨备覆盖率均值下降原因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于商业银行金融资产转移的终止确认条件予以了明确:只要当风险和报酬发生实质性转移时,才予以终止确认。新会计准则避免了旧准则下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将不良资产通过“售后回购”等交易形式从表内转至表外,隐瞒银行真实的风险资产规模的操作。如民生银行2005年追溯调整后的拨备覆盖率下降,是因为该行将附有追索权的贴现票据在旧会计准则下票据贴出已终止确认,根据新会计准则又追溯转回,待票据兑现后方终止确认。不良资产的真实余额增加,从而导致拨备覆盖率下降。因此新会计准则有效地揭示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3)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下降原因分析。新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了表内核算。在商业银行实务操作中,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正数,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资产,同时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负数则确认为负债,同时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后,无论是确认为资产还是确认为负债,一律将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全部计人当期损益,因此商业银行报表也就真实地反映出了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财务结果。从表2中的数据发现,2005年追溯调整后的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下降,说明现阶段,商业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水平尚不尽人意,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出的财务结果是导致了总资产收益被拉低。(4)流动比率均值下降原因分析。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根据管理层持有的意图和风险管理的需要进行分类,因此根据管理层持有的意图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归为流动资产,将应收款类投资和持有至到期归为非流动资产,据此计算出的流动比率能够真实反映管理层意图下的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的状况。同时根据准则规定,交易类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将使得商业银行的当期损益或权益发生波动,而应收款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采用摊余成本计量,不会对当期损益或权益产生波动,从而避免了资本的频繁波动。从(表2)中可以发现,2005年追溯调整后的流动比率均值下降,说明了商业银行管理层意图――稳健经营、避免资本频繁波动,但在这种意图下的资产分类,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下降,其实质是用流动性来换取稳健性。监管资本作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持有用以承担风险、吸收经营损失、保护存款^免遭损失的最低风险资金,在银行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用来冲销损失,起到“缓冲器”的作用,所以维持充足、稳定的资本水平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正因如此,减少监管资本波动暴露的风险成为管理层共同的选择。新会计准则揭示了真实的管理层意图下的商业银行流动风险状况。

篇6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信贷营销管理;信贷客户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更大的地域主导性和地方产业性,其特点也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种类和服务对象上有其特有的地域性和特殊性。就城市商业银行的特色业务来看,信贷业务始终是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一块重要业务领域。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就其地方性,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与各地区的大小政府机构和事业部门的密切合作,其业务创新以及客户营销一直是个难解的课题。究其根本原因来讲,信贷客户的优良,决定着城商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信贷业务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银行的利润。对于信贷流程,可以将其定义为银行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并收回贷款本息,其中一部分为工本费用,大部分将成为银行的最终利润。本文将对信贷营销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对信贷业务的影响

首先,作为信贷业务的银行主体,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城商行的整体经营规划,这将对银行的文化理念、经营模式、市场服务、客户对象等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信贷业务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业务,对银行的财务状况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性。下面,通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背景予以了解。

近几年,各项监管指标显示①,城市商业银行持续呈现向好状态,从资本状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从资本状况来看,平均资本充足率保持在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8%的基础上;从盈利能力来看,在经过金融危机的打压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普遍存在着下滑的状态,而城商行保持了稳定不下落的态势;从流动性来看,很大比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较好。从整体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监管指标均处于较好的水平,这对于城商行来说无疑是发展业务的好时机,在此基础上的业务创新,规模扩张,市场推广等活动都会顺利进行,基本上可以说,城市商业银行处在良好稳健的发展态势中。

二、城市商业银行关于信贷客户选择的策略

城市商业银行缘其成立发展的地域性,其信贷业务便特定的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故其客户选择也应有其地区性和特殊性。在城市商业银行收回贷款本息的行为中,信贷客户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最切身的利益,为防止恶性贷款的发生,城商行在客户指引性选择上形成独特的判断力。

(一)企业生命周期的定性分析

可靠有效的客户定位,应该将企业作为特定的对象加以评判分析。常用的方法——企业生命周期分析法,是对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衡量。首先是要确定企业的成长阶段,可将其分为五段:起步阶段、存活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成熟阶段。其次,在这五个阶段中,又应该分别从企业的存在状态、经营管理、财务状况、战略取向、组织结构等方面着手,充分分析企业作为信贷客户的选择对象的适合性。

(二)企业生命周期的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即是要借助一些参考数据,构建模型,通过对销售额、资产负债、营业利润、资金投入等指标的统计调查分析,再加上信誉指数、专利指数、无形资产指数等序数列的数值,在模型中加以权数计算,得出数值,作为判断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参考值。现存的计量模型,如民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分别表示企业规模函数,企业发展后劲函数和企业无形资产函数等。其中,衡量规模的指针包括员工数量、营业额、有形资产;衡量发展后劲的指针包括资金状况、产品市场前景和管理实力;衡量无形资产的指标包括品牌、信誉、技术专利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快速简便的对企业的生命周期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加以了解,以衡量其作为信贷客户的价值度。

时期不同,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资金需求、投资结构都会有所不同,银行应判断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于信贷业务的受理与退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发展期的企业,银行应该扩大对其的信贷投入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对于繁荣期的企业,大部分投资已经在运行阶段,故只需做信贷量的调整或维持现存信贷规模即可;而对于衰退期的企业,银行应慎重考虑是否进行信贷服务,进行跟踪调查,后期的服务对于银行信誉以及今后的客户关系都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趋势

在讨论了上述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现存状态后,城市商业银行正在向新的战略发展动向迈进,不少商业银行为了补充资本选择了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券等方式增加资金规模,为信贷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城市商业银行正在转变“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单一的资金服务转变为多元化的全方面的业务服务,实现城市商业银行与企业客户在信贷领域的“互利共赢”,真正达到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的银行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传送带作用,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城市发展中成为金融领域的先驱者。为了进一步发展信贷业务,营销管理正在逐步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方经济开放化合作的转变,城市商业银行在树立营销观念的同时,必须使理念文化作为银行形象的品牌,打造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的龙头信誉,这就要求将工作踏实稳步的进行,在恰当的宏观环境和政策导向下抓住时机,大步迈进。

注释:

①刘煜辉,等.2010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摘要)[J].《银行家》研究中心,2010(09).

参考文献:

[1]刘煜辉,等.2010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摘要)[J].《银行家》研究中心,2010(09).

篇7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一、引言

中小商业银行虽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在我国银行业中,仍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易取得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其次,中小银行因其规模较小,具有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营销手段;再次,中小银行因其市场份额较小和中小型客户较多的现状,受外资银行的冲击比较小;最后,中小银行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也比较突出。基于这些优势及当前经济环境,我国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盈利现状的统计性描述

(一)资产状况

1. 资产规模

近几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得到快速增长。2005年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资产总额(亿元)分别为43320、19540、2873、2574,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12.10%、5.46%、0.80%、0.72%,而截止到2010年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资产总额(亿元)分别为140872、73703、25643、13887,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15.74%、8.24%、2.78%、1.55%。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份额已经由2005年的19.08%增长至28.40%。

2.资产质量

从近几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2.10 亿元,比2009年减少12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8.54%,比2009年降低了0.37个百分点。近几年各类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图2可见,我国各类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

(二)业务状况

在业务类型上,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但由于网点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很多业务难以开展,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过,很多中小银行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投行、私人银行等领域,效果也比较明显,中间业务发展也较快。

在业务地域上,中小商业银行表现出强烈的速度冲动与规模情结,自2009年银监会放宽了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以来,便开始迅猛扩张,不断走出原有乡镇、城市与省份,纷纷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力求做大规模。以城商行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已有42家城商行设立了115家异地分行,2010年的扩张速度更快,新开的异地分行的数量赶超之前总和,目前147家城商行中,异地分行的数量已经接近300家。

(三)盈利状况

从税后利润总量来看,如表1所示,近几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尤其是2008年与2010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整体税后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56.75%、51.68%。当然,由于当前的经济环境,我国银行业整体表现很好,但是,从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利润占比情况来看,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比重越来越大,如图3所示。

这足以说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在不断改善,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从盈利来源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贷款利息收入。以江苏银行苏州分行为例,在其2010年的收入结构中,贷款利息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占比为13%,而其他非利息收入仅占到了7%,其中手续费收入及外汇业务收入占比仅为4.3%,对利润形成的贡献度很小。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将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三、对策建议

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展盈利空间

息差不断收窄,是近几年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但可以给银行提供更多元化的利润来源,而且还可以帮助银行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盈利能力。

篇8

关键词:银信合作;影子银行;金融市场;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逐渐旺盛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影子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缺乏银行业内监管的委托贷款、银信合作以及非银行机构融资等,还辅之一些自由的民间金融业务,如典当行、地下钱庄等。其中,由于银信合作业务的增长十分迅速,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变向放贷、避开监管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货币政策的执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虽然金融稳定受到影子银行的潜在威胁,然而从金融业务创新的角度来说,影子银行对丰富金融产品类别、提升资本流动性以及提高金融机构利益方面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特征及现状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存在的差异较大,这些差异的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运营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信用扩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与资产证券化进行的,我国影子银行信用扩张的方式则是通过金融机构融资与商行表外业务进行的。我国现阶段影子银行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银行体系外部所有可以创造信用的机构、业务与工具,如小贷公司、VC与担保公司等;以商行为依托的银行业内部表外业务,如银信合作及其他金融工具;民间金融体系,如典当行、民间借贷以及地下钱庄等等。

2.不同的监督强度。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西方发达国家尝试对影子银行采取阶段性的监管措施,但在整体上,影子银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受到的监管强度依然不高,其特征也表现为试探性;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却一直处于金融监管的范畴中,并且在监管统计口径中也纳入了银行理财产品。同时,信托公司的各项业务也遭受严格的监管,具备信用创造功能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处于法律规范的监督之中。

3.不同的杠杆倍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商业银行资产与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大体相当,并有着高达40倍平均杠杆倍数;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规模要远远大于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几乎没有任何负债经营现象。

据有关影子银行的统计表明,2002年到2012年期间,社会融资规模中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所占的比重从93%下降到了58%,可见影子银行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部分学者研究发现,我国2012年末期的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93.7万亿元,而影子银行的资产规模就高达25.1万元,大约占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26.79%。促使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信贷需求不断增长,但信用供应却一直受到抑制;第二,虽然储蓄水平较高,但在转化为投资时的比率却相对较低;第三,虽然社会闲散资金较为充足,但投资在产品方面的资金却十分缺乏;第四,金融监管环境的不断严格化,促使金融机构希望通过创新的方式达到规避监管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监管套利。影子银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就是监管套利与金融创新,这种情况和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发展相似。

虽然影子银行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类别不同的影子银行产品和机构的发展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信用衍生品、货币市场基金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业务发展缓慢;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展由最初的爆发式自由发展,逐渐转变为监管制度下的稳定发展。银信合作发展的契机主要得益于2005年个人理财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开办,从最初的信托产品发展到后来的“打新股”产品,再后来又发展成为迅速膨胀的融资类产品,乃至近几年来银信合作业务不断的升级与转型,其产品也逐渐成为代表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典型。

信息合作的发展永远离不开金融监管和创新两块核心内容。在当今全新监管策略的驱动下,银信合作可以对产品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组合或投资类型的产品面目重新出现,从而规避国家对这方面的监管;或者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入到银信合作之中,从而避免融资业务的限制比例;同时,银信合作还能够在股票授权的情况下出现,利用风险资本系数的改变来节约占用资本,从而规避银监会对风险资本的限制。

二、影子银行理论模型设定与均衡分析

1.理论模型设定

假设模型存在的两个不同阶段,为t=0、1,t=0为信托期起始阶段,t=1为结束时期。模型的主要对象有投资者与信托公司两类交易主体,以及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与银行等服务机构。交易主体主要负责开发信托产品,并以此将理财产品销售给相关投资者,从而充分吸收理财资金;担保机构负责资金池担保业务,增加信托公司的信用等级;信用评级机构则负责对信托公司的资产进行信用评级。

在t=0时期的初始禀赋为ωinv,效应函数可以表示为U=Eω[C0+C1,ω]

上面公式中,C0表示的是t=0阶段的消费,C1,ω表示的是t=1时期的经济在ω状态下的消费。ω的状态主要分为三种,即增长状态(g)、衰退状态(d)、低迷状态(r),这三种状态组成状态空间Ω={g,d,r},不同状态下的资产不违约概率是π。

信托公司方面,假设信托公司利润最大化时的风险是中性的,当t=0时初始禀赋ωtru,此时信托公司在从转让公司得到收益权之后,构建资金池(资金池加权收益率为A,则预期收益率为Eω(πω,A));通过信用增加等手段,将受益权分为优先和次级两种,并向银行出售优先级受益权。银行再据此进行理财产品设计,并向投资者出售理财产品,从而募集到理财资金。当t=1时,信托产品就被信托公司收回,以保证银行投资收益。此时,将优先级受益权记为S1,次级受益权记为S2,并将二者在t=0阶段的价格设为p1,p2,将t=1阶段的收益率分别设为R1,R2。

信托公司应当支付的税费总额是构建资金池的一阶函数,公式为f(I)=α0+α1I。α1表示税费比率,主要由银行中间费、担保费用以及税收支出等各项费用构成。

2.对理论模型进行均衡分析

使构建的模型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进行工作,此时将信托公司为记为j,然后分析信托公司的最大化利润。当t=0时,信托公司的初期利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II=[ωjtru+DjrDj(α0+α1Ij)]+[Eω(πω)AIjIj]+[p1(S1,jTS1,j)R1(S1,jTS1,j)]+[p2(S2,jTS2,j)Eω(π2,ω)(S2,jTS2,j)]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信托公司预期利润的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托公司融资成本与产品发行费用,购买资金池时的现金流,信托公司优先级与次级受益权带来的预期利润。同时,当t=0时信托公司还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条件,分别是:信托公司自由筹集的资金;信托公司要在最坏状态下拥有足够能力募捐早期资金;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规模必须小于资金池总额。

因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在经济状态最差时获得收益,从而实现套期保值,所以我们能够认为,投资者关心的主要是最坏状态下的经济收益。

当市场状态达到均衡化时,由于基准利率不再对信托公司构成限制,所以信托公司可以完全操控定价权,从而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定价。[6]所以,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后,信托公司就可以确定风险利率是由S1的未来收益与市场价格p1之比得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与此同时,信托公司在构建资金池之后,将分层受益权发行出去,当市场状态达到均衡化时,信托公司的产品只能在影子银行体系之下进行交易,此时将特有风险消除之后,再对风险进行有效分配,从而提高了社会福利;当信托公司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后,就可以将影子银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不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

三、银信合作环境下影子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典范,对扩展金融机构、丰富产品种类以及加速资本流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从上述模型分析可知,我国影子银行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并且对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7]不仅如此,由于信托产品的交易范围只在影子银行体系之中,因此只要将传统商行与其之间的关联切断,影子银行的发展就不会出现集聚风险,并且还可以将各自的特定风险有效分散出去;另外,信用评级机构如果为了得到更多利益,进而调整信用评级,就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这将对影子银行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对影子银行的规范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我国影子银行的内涵与地位,明确各部门具备的监管职责;推动资产证券化的逐步深入,切断传统商行和影子银行的联系,可以防止兑付问题的出现,解决期间出现的此类问题;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部门必须做好各类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工作,尽可能地防止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

四、结语

在银信合作环境中,影子银行虽然有利于实现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对影子银行的发展进行规范,从而使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得到预防及控制。

参考文献:

[1]潘静.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其监管的制度构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2)

[2]鲁篱,潘静.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与法律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2014(02)

[3]闻岳春,肖敬红.银信合作视角下影子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4]肖雪莲.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5)

[5]魏涛,刘义,杨荣,曾羽,王家.激辩:中国“影子银行”与金融改革[J].金融发展评论,2013(02)

[6]袁达松.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J].法学研究,2012(02)

篇9

美国金融危机如果以次贷危机的爆发为起点至今已经是两年多了,如果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至今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在一系列的救助措施下,美国金融业的现状究竟如何,是否重新恢复了活力,美国金融机构是否获得了新生?了解美国金融业的现状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美国宏观经济的走向,有助于分析美国金融业的可能趋势,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一场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创伤有多深。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一些救助措施,恐怕现在还远不是谈论复苏的时候。为此,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在对美国金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还系统地回顾了各种救助措施以便读者对美国金融业现状有更加完整的认识。

U.S.FinancialIndustryRecoveryandImbalance

美国金融业复苏中的失衡

陆晓明

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意外并令人振奋的“V”形反弹。然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状态:市场之间、机构之间、市场和机构之间的发展反差扩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康复状况及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美国金融业复苏中出现失衡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复苏失衡

金融市场在2008年9月陷入深度衰退,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迅速复苏。对金融市场整体健康状况的描述,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取最能集中反映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银行业、宏观经济、外汇市场、货币政策效果等8个方面的指标,对这些指标以历史趋势水平作为标杆,确定它们的压力状态。在此基础上编制综合指数描述金融市场整体静态压力状态。并且对单项指标和整体指数作环比、同比分析,确定金融市场整体动态发展状态及所处的历史位置。本文选取以下8组12项指标,建立描述金融压力状况的“金融危机风险指标”(ROFCI),作为金融市场健康状况指标。

基于历史趋势水平,将上述12项指标和整体ROFCI指标划归为三个区域:绿色区域(24~40),表明安全;橙色区域(41~60),表明风险上升;红色区域(61~84),表明危机。指标分值越低,表明金融市场压力越小,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反是。

采用这一系统,对2007年至2009年9月的12项指标实际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次贷危机以来ROFCI指标曲线图。

从图1可见:美国金融市场健康状况在2008年8月开始急剧恶化,在11月达到峰值,而后开始好转。2009年4月开始脱离危险期,进入康复状态。整体金融压力比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明显缓解。并且这一过程进展迅速。到2009年8月ROFCI总分降至38,同比降60.5%,指数重返安全区域顶端。9月维持38,同比降79%。表明美国金融市场整体正处在康复初期,并且状态已接近2007年初水平。

但对单项指标细分发现,持续缓解的部分主要是股票市场、银行股票市场、流动资金市场和银行间资金市场部分。公司债券利差和CDS利差与危机前相比依然较高,表明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违约风险虽然缓解,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比其他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回落幅度更慢。

银行机构整体尚未康复。在这次危机中,机构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明显不和谐。危机之初的特征是市场因素主导:市场流动性突然枯竭。在市场处于危机状态的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ROFCI指数一直处于高位;而同期美国存款机构破产数增长平稳并处于历史低位。这种状况甚至使人们一度认为这次危机已改变了机构破产传统特征,形成了市场主导新特征。

就在ROFCI从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大幅下降市场开始复苏的同时,破产和被存款保险公司FDIC列入问题机构名单的机构数量却背道而驰大幅上升。其中问题机构数在第二季度达15年最高点。而且破产机构资产额增幅超过机构数量增幅,FDIC支付破产机构的成本和破产机构资产平均比也从危机之初的15%在7月以来上升到30%左右,说明破产机构规模在上升。破产机构数和资产额正双双逼近储贷危机时的水平。市场领先于机构进入衰退又领先于机构康复,正是这次危机的重要特征之一。

资本/资金市场和信贷市场复苏失衡

2009年第二、三季度真正大幅回升的主要是依靠资本和资金市场运作的融资机制。例如,综合反映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健康状况的彭勃资讯美国金融状况指数(USFinancial

ConditionsIndex),在2008年10月达到谷底-11,随后领先于信贷市场回升,在2009年9月底恢复到-0.5,接近2007年8月水平,也接近过去20多年历史均值。

而信贷市场则别是另一番景象。联储反映银行信贷松紧状态的信贷标准指数在2009年第三季度虽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历史健康水平。表明银行业仍采用提高信贷标准的方法紧缩信贷。2008年10月以来,美国银行业消费和工商信贷增量均大幅下降,同时现金资产则大幅上升,使信贷实际净增量处于历史低点,其中消费信贷出现了近40年来最大幅持续负增长。这既是信贷需求积弱不振也是银行信贷供给紧缩的结果。

大银行和中小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复苏失衡

政府鼎力相助,少数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大银行不仅摆脱危机,而且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次贷危机之初,遭受最大损失的是大量从事证券化业务的大银行。大银行资产中市场定价部分占比大,相应地损失暴露快。大银行巨额损失是次贷危机区别于以往金融危机的主要区别。时隔一年,这些所谓系统重要性大机构在经历了死亡之旅后,2009年初以王者归来的气势重返竞技场。其中有些从2008年的净损失翻身为净利润,有些从利润微薄转而为利润丰厚。10家大银行在2009年上半年盈利之后,6月获准向美国政府“问题资产处理项目(Troubled

AssetReliefProgram,TARP)”偿还680亿美元。财政部长盖特纳并预期在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之间,这些银行还会再偿还500亿美元。图4反映出花旗、大通、美洲、高盛、摩根士丹利5家机构2006年~2009年第一、二季度收益和薪酬状况。

大银行在2009年以来大翻身的主要特定原因有:

第一,美国政府的TARP计划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中的2390亿美元已注入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大银行。

第二,财务会计标准机构FASB对市场定价公允价值新规则在2009年4月实施后,大银行交易相关收益可能因此而被夸大。例如纽约梅隆银行根据新规则重新计算第一季度收益,结果仅此一项即使其第一季度增加了3.22亿美元净收益。

第三,这些银行的最大利润来源是曾将它们拖入破产边缘的自有账户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其中债券交易。相应地,盈利增长最快的也是投资银行业务占比最大的机构。这类业务收入的波动性极大,所以从事这类业务可能出现暴利。例如对美国银行业1998~2006年各类业务季度收入增长率考察发现:交易类季度收入增长率最大值可达370%,远高于其他业务17%~46%的最大值。

第四,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恢复,银行有毒资产价值回升。2009年第三季度衡量证券化资产的ABX指数上涨了30%以上。银行业因而可能从减记转而增记这类资产价值,从而有可能推高美国银行业第三季度及随后季度收益。

诸多中小银行风险/损失上升,其中有些在死亡线上挣扎,预期破产数会激增。中小银行主要资产是持有到期类信贷资产,损失暴露滞后。就在大银行度过危机开始康复之际,这些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开始恶化。它们取代大银行成为金融体系中新的弱势群体,正在经历美国自储贷危机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就中小银行细分看,资产1亿美元以下的超小型机构相对健康,而资产规模在1亿~100亿美元之间的中小型机构问题更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的银行救助项目对于中小银行多具有歧视性。

银行股票市场业绩和会计业绩复苏失衡

银行股票指数V型反弹。从近20年来的历史数据看,银行破产数、银行不良/核销资产率等会计业绩与银行股指之间明显负相关。次贷危机至今,美国银行不良/核销率一直上升,相应地,银行股指也随之大幅下降,并且降幅领先于股市整体。危机开始直到2009年3月6日银行股指跌至谷底以前,银行股指与银行会计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未超出历史常规。但自2009年3月9日始,银行股指V型反弹,并且幅度超过股市整体。例如SNL和KBW银行股指从3月初到9月底分别上升了152%和142%,远高于同期道琼指数增幅49.5%,创下过去7年来最大增幅。2009年3月以来美国金融股P/E值也伴随银行股指大幅上升,增幅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以及危机前高点,并且超过同期股票市场整体P/E值。于是整个2009年二三季度,美国金融市场一反常态,出现了银行股指和P/E值与银行破产、不良/核销率一道大幅上升的不和谐现象。

银行资产负债表依然疾病缠身。美国银行业资产负债和损益表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据FDIC,2009年第二季度存款机构净损失37亿美元;超过1/4的机构无盈利或净损失;不良贷款和核销账率持续上升;全行业资产减少了2380亿美元。

在银行风险依然很高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股逆势反弹的主要原因:

第一,银行投资者决策更多考虑的是业务和利润增长潜力。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大银行业务和盈利突然大幅增长,预示银行业盈利潜力改善,刺激了投资者冒险心理。

第二,银行投资者更多关注银行收益而非清偿力、国有化等因素。这反映出市场的短期行为,也反映出市场普遍预期政府会保障银行特别是大机构清偿力。

第三,银行股价跌至超低水平,激发了投资者抄底冲动。

第四,对熊市即将结束的一般预期。

市场风险及相关损失和信用风险及相关损失周期失衡

金融市场结构性变化形成了金融机构损失的特殊路径。而这又对美国金融业衰退/复苏路径产生影响。

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风险/损失的巡行路径及其形成原因如下:

第一阶段(2007年初~2009年初)房贷资产信用质量恶化评级下降,最先的反应是可市场交易的房贷证券化资产市场价值减记(writedown)和市场流动性梗阻恶性循环;相应地金融机构面对的主要是流动性危机。

第二阶段(2009年初~?)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上升加剧了整体资产价值下降,而始于2007年12月的经济衰退又加剧了违约现金流损失,将市场流动性风险和损失进一步转化为信用风险和损失。

信用风险导致的违约现金流核销(writeoff)损失滞后于市场减值损失,是一个相对长期和渐进的过程。随着次贷危机深化,监管机构提供大量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降低,但违约风险上升,金融机构损失从市场定价减值为主向信贷违约损失转变。

金融机构风险和损失失衡是前述4方面失衡的基础。

危机之初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定价损失冲击的主要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从事市场业务的大银行和投资银行。在市场流动性危机解决之后,金融市场和大银行也随之逐渐恢复稳定。而随后加速增长的资产违约现金流损失主要冲击的则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其中的中小银行及其会计业绩。所以出现了金融市场复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会计业绩持续恶化的不和谐状态。

未来几年美国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银行业的主要风险

由于零售和商业贷款损失暴露滞后于证券资产,所以信贷坏账清理可能取代证券资产清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业主要压力。总体趋势将是银行业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及其损失下降,而信用风险及其损失上升。相应地,银行破产这一金融危机的传统特色将会取代市场闭锁再次成为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以下是支持这一判断的主要论据。

银行违约损失将持续上升

第一,美国四大金融监管机构(联储,OCC,FDIC,OTS)2009年9月针对2000万美元以上大额银团信贷的年度考察报告“全国联合信用审察报告SNC”发现:2009年,美国金融机构信贷质量全面恶化,不良大额信贷从2008年的3730亿美元激增到6420亿美元,不良资产在全部资产占比从13.4%激增到22.3%,其中全部违约现金流损失已达530亿美元,超过过去8次审察之和,几乎达到前一次高点2002年的3倍。由于该报告涵盖了全部金融机构,它比联储和FDIC基于存款机构的数据更全面地反映了美国信贷质量状况。

第二,消费信贷和商用房贷核销目前和未来都将处于迅速上升状态。它们的质量恶化滞后于其他信贷和一般经济周期,延续时间更长。

第三,公司债券信用质量在2009年也迅速恶化,并且根据美国国际金融学会预测,公司债券违约率在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前两个季度还会大幅上升,并可能超过2002年公司危机时期。公司债券和国库券利差指数在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回落,但仍接近于2003年公司危机时期。

第四,美国信贷质量大幅恶化的原因除了宏观周期因素之外,2008年以前过于宽松的信贷标准也是主要原因。即使没有经济衰退那些年份发放的贷款质量也可能逐渐恶化。同样地,即使在美国经济复苏之后,这些年份的信贷质量依然难以相应恢复。所以美国信贷质量改善可能滞后于经济复苏。

第五,据IMF估算,2007~2010年美国金融机构全部资产损失将达10000亿美元,而到2009年第二季度总共核销了6000亿。这意味着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底还将有4000亿逐渐核销。

违约损失持续上升的主要受害者将是中小银行

第一,美国中小银行资产中信贷占比更高。2007年资产100亿美元以上银行的信贷占全部资产比重为57%,而资产低于100亿的该项占比为66%。

第二,中小银行商用房贷资产集中度相当高。据FDIC2009年第二季度数据:资产在100亿以下的银行在美国全部商用房贷中占有超过50%的份额。而且资产规模在1亿~100亿美元之间的机构商用房贷在全部信贷占比高达42%,远高于大机构的13.5%,超小型机构的29%和全行业平均数20%。

第三,信贷违约对中小银行冲击更大。2009年上半年消费者和商用房贷不良和核销率在不同规模的银行间大致相当,但影响却大相径庭。据美国国会2009年“8月监察报告”估算:至2010年,19家大银行商用房贷及证券资产潜在损失可能达530亿美元。但基于2009年5月压力测试,这些损失已包含在19家银行资本之内,不会导致银行倒闭。中小银行则脆弱得多。

首先,它们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信贷资产,很少采用证券化或出售来对冲风险。2009年第二季度中小银行证券化和出售信贷资产金额及其在全部资产中占比均远小于大银行。

其次,中小银行的上述赢利模式使它们的损失更主要靠资本和收入弥补。但和大银行相比,这类银行缺乏外部融资能力。并且基于目前和未来几个季度甚至几年的状况,中小银行也缺乏新的收入增长来源。在这种状态下,中小银行若缺乏政府特别关注,一旦出现重大违约损失,资不抵债,则只剩破产一条路。随着违约损失持续上升,美国中小银行破产案在未来很可能有增无减。

系统重要性机构隐患未除,风险特征持续

除了和经济金融周期相关的风险之外,美国大银行的结构患并未消除。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银行股上升反映出这些隐患。

第一,大银行2009年盈利主要来源集中于交易和投资银行等短平快高风险业务线,而其他业务并未明显回升。说明银行业复苏尚缺乏稳定可靠的基础。例如2009年第一季度花旗债券交易收入增长了47亿,但几乎所有其他主要业务收入都在下降。而交易收入一向具有波动性极大的特征。例如,据美国1998~2006年银行业数据:交易收入季度增长率最低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7%和52%,远高于其他业务的-46%~1.9%和3.4%~17.3%。

第二,大银行风险意识迅速回升而应对机制却未随之建立。

第三,大银行更大更不能倒――大通、富国、美洲变得更大,这三家加上花旗的市值在29家最大银行中占比从2007年9月的33%在2009年9月上升到50%以上。

第四,信用风险和违约损失同样会重创大银行。消费者信贷占资产100亿美元以上机构的全部资产的15.77%,而这些大银行的消费信贷占金融机构全部消费信贷的87%。而消费信贷在2007~2010年的平均损失率估计高于他资产达到17.4%。这将成为大银行新的主要损失来源。

第五,银行贷款和证券问题资产依然未解决,而且其总值难以估算。这些资产的不确定性很大。例如,2009年5月参加压力测试的19家大银行截至2009年底的全部资产敞口估计仍高达5751亿美元。2008年的TARP计划在实施时一改初衷,从购买银行问题资产到直接向银行注资,结果使大量问题资产继续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而2009年4月关于市场定价会计准则的修改,允许银行更灵活地作资产估值,对未出售交易资产可以不按市场定价,不将损失计入损益表。这样做会使许多资产问题暴露的时间延长,为未来埋下更多隐患和不确定性。资产定价的不确定,又会使净资产以及资本充足率的确定更加困难。银行难以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度过再次出现的市场和经济恶化。

银行业风险和损失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复苏的影响

随着银行业风险和损失继续暴露,金融市场在2009年初出现的亢奋状态可能逐渐平和。例如,2009年9月24日当美国四大金融监管机构“全国联合信贷审查报告”揭示信贷质量恶化的事实后,引发银行股普遍抛售,当日KBW银行股指下跌2%。

中小银行危机依然可能提升系统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美国8195家存款机构中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下的占98.58%。如果认为这些非系统重要性机构破产不会引发另一轮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则是对系统性风险的又一次误解,或者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美国在危机以来的两年内,特别是雷曼破产后,高度关注系统重要性大银行,强调“大到不能倒”问题,不惜代价维持它们生存。奥巴马政府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首次提出系统重要性机构概念,并将系统性风险防范锁定在系统重要性机构,这些都是进步。但忽视众多中小机构,以及中小机构破产激增的结果,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来源则可能从系统重要性机构转向中小机构,“小到不必救”也可能取代“大到不能倒”成为主要问题。以下是可能的路径。

随着银行核销账增长,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涵盖率从2006年初的160%在2009年第二季度降到64%,达199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点。同期,联邦存款保险基金/投保存款涵盖率也随着破产机构增长而从125%降到22%。

这些都预示银行弥补损失的资源逐渐短缺。为此FDIC不得不将负担转嫁健康银行。例如,2009年9月底,FDIC要求银行预付未来3年的保费,以筹集近450亿美元保险金来应对不断上升的银行破产案。而中小银行的收入和融资来源则更加有限。在这种环境下,银行持续破产则更有可能引发传统类型的银行挤兑。

中小机构单个倒闭确实不至引发系统性危机。但若众多“无足轻重”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仍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信贷紧缩直接影响美国经济复苏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启示

1 引言

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它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面对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2 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

2.1 相关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同

1863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联邦银行法案――《国民银行法》颁布。在随后的近150年里,美国又先后颁布了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现在的美联储,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70年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和1984年的《瑞格尔・尼尔跨州银行和分业效率法》允许商业银行跨州注册等,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美国银行体系――双重银行体系。在双重银行体系下,按照注册地的不同,所有的银行被分为联邦银行和州立银行。其中联邦银行在联邦注册,且必须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参保,然后由隶属于财政部的美国货币监理署审查合格后发放银行业从业特许证,并成为美联储的成员行,由货币监理署、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共同监管;而州立银行可以在银行所在州的银行监管当局注册,但不一定要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也不一定要成为美联储的成员行,由州监管当局监管,州监管当局有相当大的自主监管权。

中国的银行业法律主要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下,中国的银行业采用的是分业监管体系,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从银行、证券和保险角度对商业银行监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同业债券市场上的交易有一定的监管权利。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各省市都设有分局或分支机构,来配合总会或总行的监管要求。

相比美国的双重银行体系,中国的银行体系缺少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各分支机构是由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和银监局监管,且这些监管分支机构没有很多自主的监管权,受人民银行总行和银监会的集中监管。此外,中国的银行业分业监管体系也不能顺应全球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需要逐渐向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

2.2 信用评价体系不同

美国有世界著名的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和穆迪,它们负责对所有的债券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券进行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将根据它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财务和非财务状况,对债券发行人的支付能力、支付意愿、抵押物状况和信贷契约限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它们的评级前景报告,宣布将在未来对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券上调、保持或下调评级。其中,对发行人的支付能力的评价最为重要。评级机构计算发行人的主要财务指标,并与发行人同类企业或机构的各评级的财务指标的中值比较,初步确定发行人的评级。同时,评级机构也要考虑发行人的非财务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评级。

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不如美国完善。虽然中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对借款人在支付能力、支付意愿、抵押物状况和信贷契约限制等方面进行审查,但中国没有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大评级机构在中国的分公司),而且中国的商业银行并不像美国的商业银行那样对借款人发行的债券评级,只对借款人评级。

2.3 参与风险管理的部门以及它们的权力和责任不同

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部客户经理不但要做好贷前调查工作,而且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对调查报告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核实。除了这两个部门外,从事信用风险管理的部门还包括贷款复核部。贷款复核部是专门负责贷后管理的部门,其职责包括对所有已发放贷款的借款人进行定期的(一般是一个季度)跟踪检查,监控贷款的流向,特别注意借款人在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等方面的风险预警信号,落实还款来源,并确保贷款本息按时收回。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贷款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以及贷款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贷审会。业务部主要负责对借款人进行贷前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交送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业务部门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与业务部的主办和协办客户经理一同走访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核实,然后分析借款人的支付意愿、支付能力、贷款用途和抵押物状况等,撰写审查报告提交给贷审会审批。贷审会由风险总监牵头,由5-10名有多年信贷从业经验的委员组成,他们投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的发放条件。稽核部是负责银行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构,主要是从会计和法律角度审查文件和凭证的齐备性。中国商业银行没有专门负责的贷后管理的部门,贷后管理工作由上述部门共同负责。

从中美商业银行参与风险管理的部门以及它们的权力和责任比较来看,有两方面不同:一方面,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部信贷员的权力和责任更大,这就要求他们有更多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中国商业银行业务部信贷员经常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信贷员的专业素质还需提高;另一方面,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通常由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以及贷审会等部门和权力机构共同负责。各业务部门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定期的贷后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交由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审批,最终由贷审会讨论通过并由行长审批。然而,这些部门同时还要对续授信和新授信项目进行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部门的工作量过大、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对待贷后工作时仅仅敷衍了事。

2.4 利率定价机制不同

利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反映银行愿意为借款人融资而承担一定的风险所要求的报酬率,也是贷款的价格。美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是市场化的利率,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是由可贷资金市场上资金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当资金总供给大于资金总需求时,利率有下降的压力;当资金总需求小于资金总需求时,利率有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利率是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的高低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或信用等级直接挂钩,信用等级越高的借款人风险溢价越低,借款利率越低。

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是非市场化的,其借款利率是在中央银行规定的相应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或下浮一定比例来制定的。相比于美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更具政策导向性,而且不够灵活。

2.5 风险管理文化不同

在美国,已经产生了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体现在美国的消费者所有的历史信用记录都会记入累计的信用评分里。如果借款人的累计信用评分少于一定的数值,就会进入信用较差的“黑名单”,从而影响借款人未来的信用额度。

在中国,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虽然中国有信用征信系统,但没有专门的信用评分制度。因此,在信用征信系统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没有其他的途径去了解借款人真正的信用状况。

3 几点启示

3.1 增加各省(市)级监管机构的监管自由度

首先,应保留《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同时,各人民银行省(市)分行和各银监局在遵守上述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制定本省(市)相关的银行法律法规,增加它们的监管权力;其次,要增进各省(市)的银行业立法和监管机构间的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各省(市)的银行法律法规,同时,可以允许各城市商业跨省(市)注册,并遵守当地的银行法律法规;第三,制定《金融控股法》,加快我国银行业综合化发展的进程。

3.2 建立适用的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信用管理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第一, 保留现有的对借款人在支付能力(包括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的分析)、支付意愿、抵押物状况和信贷契约限制等方面的审查,并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同时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分配权重来计算企业信用评分,并制定不同行业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标准,将不同得分按照该标准划分信用等级;第二,借款人所有的历史信用记录及信用评分及等级的变化都必须被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征信系统。

3.3 设立专门的贷后管理部门

要提高贷后管理的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像美国的商业银行那样,成立专门负责贷后管理的贷款复核部。贷款复核部定期(如每隔三个月)对所有客户的贷后情况(包括资金使用用途、使用数量、短期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有无管理层人事变动等)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对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对贷款造成风险的情况写成报告,交由贷审会讨论并投票表决,最后由行长签字审批。

3.4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信用评级挂钩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是以央行规定的各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上浮或下浮而确定,市场化程度有限。而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的信用评级挂钩是商业银行增加利率市场化的最佳手段之一,也是提高银行贷款定价自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信用评级越高的企业发放贷款,银行需要承受的违约风险越低,在相同期限,相同额度的前提下,银行贷款利率越低。

3.5 完善信用征信系统

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征信系统是银行降低信用风险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当及时将已发放的和已偿还各类贷款和票据的信息上报,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立即将信息准确无误地记入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其次,商业银行和央行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征信系统的信息,确保无错误和遗漏;第三,加强征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除银行的信贷人员和负责系统维护的人,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其他人无权进入征信系统。

参考文献:

[1]阎小青.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04(07)

[2]朱剑峰,卜素.西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 2004(09)

[3]李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金融经济,2009(02)

[4]王玉芝.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视角(下), 2008(Z1)

[5]Peter S. Rose & Sylvia C. Hudgins. Ban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ervice (8th Ed.), PP.141-145, McGraw-Hill/Irwin, March 5, 2004

Comparison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hinese and U.S.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Enlightenment

Luo Jun

(Hangzhou Gudu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 L.L.C.,Zhejiang,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compar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with that of U.S. commercial banks, then it will identify the deficiencies i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ally, we can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mparison.

篇11

中国金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因此,银行业就是最大的宏观相关部门,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体系的整体状态实质上是由中国整体经济状况决定的。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已整整二十年时间。回想一下,在洲金融危机之初,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体系还相当脆弱,而脆弱的典型表现就是整体不良率畸高,我记得一个故事,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在接见外国记者时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高达近30%,此事当时被认为是泄密事故。我还记得1997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务院总理朱F基亲自主持召开了几千人参加的金融工作会议,会议当晚,我曾打电话给本科同学郑晖想了解一下会议内容,郑晖说:“会议有纪律,内容保密,我怎么敢在电话里跟你讲!”由此可见,当年危机袭来时,我们中央及各级领导神经已紧张到什么程度!

正是从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银行业改革步伐加快,通过不良剥离、财务重组、战略投资或财务投资人引入以及上市等种种改革安排,中国银行业整体健康状况空前、并正式步入黄金成长期。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银监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国际化理念,严格落实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监管原则,这从客观上拯救了一大批商业银行,有许多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正是在银监会的严厉监管理念下被迫进行资产剥离重组股改等等,从而避免了濒临破产的境地。从这一点可以认为,中国银监会的监管动作和行为对中国银行业的健康成长作用甚大。

那么,中国银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结束了自己的黄金成长期并步入所谓的严冬时期呢?转折点似乎是在2013年,也就是我们的领导宣布经济新常态的那一年。我早在拙文《新常态源流考》中就说过,美国人最早提出新常态概念时,新常态的近义词就是“新无奈”,而中国提出新常态似乎是赋予了许多新含义新内容,好象是充满希望的新阶段的意思。但中国的新常态即被国外称为“习常态”的这个概念,无论人们怎么诠释,就其本源意义上说也肯定包含着有中国特色的新无奈的意思,这个新无奈就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转型的阵痛期我们有可能实现无衰退成长吗?按照中央领导的意思,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其实际政策含义就是要实现无衰退调整。但在中国这样部门产业行业门类繁多的大国经济中,即使整体增长未现硬着陆现象,但结构上有兴有衰有好有坏有破有立是必然现象,正是这种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现实使得过去多年经营无差异产品――货币资金的宏观相关部门银行业开始受到拖累,许多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都与实体经济的整体不景气和个别行业产业的衰落息息相关,这就是中__国银行业步入严冬的根本原因。

从近年来的银行业数据看,利润普遍低增、不良率普遍反弹似乎已成为新常态。从宏观上说是国民经济的整体下行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拖累了中国银行业;但从微观上考察,在许多银行利润低增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些银行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在中国银行业爆发上海钢贸危机、青岛港事件、贵州山西煤炭行业大面积不良等影响较大事件时,为什么有的银行无一例外悉数卷入,而有些规模大体相若的银行却能置身事外,无一有染。这其间肯定有风险管理水平差异等原因在起作用。所以,当我们分析中国银行业现状时,既要强调中国整体经济状况对银行业经营水平的拖累性影响,又要从微观角度看到每个商业银行个体改进经营管理水平的空间和必要性。

银行业的春天从理论上说就是中国整体经济停止下行趋势、经济结构调整基本到位、新经济因素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过程的实现可能耗时较长,到底是一两年、三五年甚至是更长一些时间,谁也说不太准,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业的春天肯定会是一个迟到的春天。所以,我们银行业者应当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而眼下,对银行业监管者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三件事:

(1)按信息透明化原则挤出中国银行业不良数据中的水分。现在大家对2016年1.74%的不良数据都心存疑惑,许多业内人士透露:实际数据比这要高得多。我觉得这些埋伏的不良数据就是银行业一个潜在的风险,应尽早暴露,采取相应对策,有效降低或化解。

篇12

关键词:商业银行 现状 发展前景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1、缺乏完善、先进的经营管理

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工作上缺乏完善性、先进性和高效性,这一现象既是商业银行长期内部治理积弊的反应,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体现。其问题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

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如服务质量差,激励约束机制匮乏,风险控制不足以及道德风险较大等问题,导致一些金融犯罪案件和违法违规现象时常发生。

2)缺乏充足的资本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重要发展难题就是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当前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缺乏方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突出,并严重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充分的呆账预备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呆账预备资金额仅为总贷款金额数的两成左右。这就导致银行在面临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时,没有充足的呆账预备资金作后盾,从而造成银行的信贷危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破产。

4)缺乏高效率的企业结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较为庞大,造成它的管理层次繁多复杂,且职工人数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的增加了银行的经营管理费用。

5)经营效益不高。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从账面上讲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但其实际的财务状况却是处于亏损情况,甚至是有些银行属于巨额的亏损,这一“虚盈实亏”的财务状况也导致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领导人员对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认识不清,从而阻碍到银行的进一步扩大发展。

6)各类贷款比例不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贷款项目中,普遍存在不良贷款过高的问题,严重限制和影响到了银行的经营发展。

2、缺乏健全的产权制度体系

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产权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缺乏合理的股权结构。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银行法人管理方面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银行在股权结构上缺乏有效、切实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其银行的经营权、股东权以及监督权没有切实的分开,导致商业银行在股权管理方面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要求,无法实现银行经营者同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之间的平衡。

2)出资人存在越位和缺位并存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出资人缺乏自身监督权和决策权的行使代表,使得其对自身经营状况的监督控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导致出现出资人的缺位现象。同时,一些政府出资的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时常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导致形成出资人的越位。这两种形式并存的情况也会导致商业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

1、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发展

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也逐渐的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①银行客户的网络化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商业银行在清算系统、交易系统、服务网络以及其他项目经营上也逐渐的从实际货币交易转变为电子货币交易,进而最终实现银行业务的全部网络化操作;②金融服务的网络化流程。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项目正逐渐的从现实人工服务转变成电子网络化服务,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操作进行自主化的交易。

2、金融体制的自由化发展

家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实施一系列宽松的政策法律措施,提高和促进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业务经营以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并强化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这一发展趋势主要具有两大方面,即: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发展的自由化趋势,主要内容就是商业银行逐渐出现新的金融业务,并形成多样化的业务经营模式和金融资产模式;②金融市场发展的自由化,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适当的放宽外汇管制和税收限制,从而实现企业资金自由的在国内、国际市场间流通。

3、业务经营的全能化发展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就逐步取消了对银行领域的制约和限制,这就为商业银行的全能化业务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美国在1999年的金融法案中对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领域之间关系限制的取消,使得银行能够在经营传统业务的同时,也能够同时经营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实现银行业务的全能化发展,从而真正将过去传统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银行经营模式打造成一体化、全方位的“金融超级市场”或“金融百货公司”,实现银行的综合性管理和经营。

4、经营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办理方式是柜台人员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模式化交流,由于工作效率、员工素质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客户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或等待服务的时间过长造成客户的不满。随着电子网络化技术在金融银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客户在银行内办理业务时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模式化服务方式,而是通过银行营销网络和电子屏幕有目的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合适服务项目,不仅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也是客户能够更加清楚、明确的了解和认识银行相关业务的内容情况,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和项目的人性化。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摆脱当前面临的限制局面,就必须要顺应我国经济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是自身的经营发展转入到正确轨道上来,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确保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乔雪利.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3(07)

篇13

关键词:小微企业发展;公司治理;信息不对称;主银行制

0引言

小微企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无论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是关注民生、促进就业和社会和谐,都离不开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外部资金的支持。由于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难已成为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民间借贷,在直接融资渠道尚待完善的情况下,从商业银行贷款的角度突破融资瓶颈是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从商业银行角度看,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相继完成,“金融脱媒现象”日益突出,就信贷业务而言,小微企业将逐步成为银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

目前,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解决对策及措施方面已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如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资金需求“短、频、急”、信用状况差、信息不对称、担保物缺乏等;解决对策主要围绕政府的政策扶持、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调整、银行的产品及管理模式创新、小微企业的自身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及建议,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差别化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创新信贷产品、改进信用评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小微企业财务制度、采取联合担保等等。综上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从自身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大,其次是投入产出低,缺乏规模效益。从银行信贷经营角度,了解和防范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无疑,上述措施的实施和完善都将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建议主要围绕银行如何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及转移风险成本等方面,对如何从源头上避免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则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措施建议。

1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内在成因分析

1.1风险来源分析

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角度看,小微企业除了经营规模小、担保物少等客观限制因素外,信息不对称、决策不科学是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及风险状况掌握不足,丧失有效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信息基础。当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交易时,作为方的小微企业具有掌握自身经营和风险状况的信息优势,商业银行则处于信息劣势,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准确把控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造成商业银行逆向选择风险,阻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信贷契约关系后,信息不对称会诱发小微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形成道德风险,造成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决策不科学导致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么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要么导致自身面临发展危机。当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信贷契约关系后,商业银行作为小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应该在小微企业决策中得到体现和维护。小微企业决策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所有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能充分顾及商业银行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对经济规律把握能力差、经营和管理经验欠缺等原因也会造成小微企业的决策不科学,形成经营风险。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决策不科学导致商业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无论哪种风险都会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

1.2内在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公司信息不对称、决策不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我国大多数小微企业采用业主制或合伙制,普遍面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一方面,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高度统一,小微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方式,小微企业的企业主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衡,难以避免因企业主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造成对商业银行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侵害。同时,这种决策方式受企业主知识面、信息量及思维模式的限制,决策质量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往往过于简单,权责不明,内控及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会计和经营信息失真,造成企业与商业银行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角度看,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集中体现为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科学,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科学则造成商业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等潜在的信贷风险来源。

2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机制设计

既然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原因,完善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成为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2.1在贷前调查阶段

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点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风险。传统的做法是,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贷前调查,搜集小微企业的会计和经营等方面信息,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判断,进而做出信贷决策。由于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商业银行在贷前调查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收集和信贷审批评价,诱导小微企业完善自身公司治理结构。除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如内控及财务制度不规范)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外,小微企业具有造假账骗取贷款的主观意愿也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在贷前调查阶段,商业银行尚未成为小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无法有效介入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克服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可以依据激励相容的原则设计能够引导小微企业主动揭示内部信息的信号传递机制。

2.2在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后

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点转变为信息不对称、决策不科学造成的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通过与小微企业签订信贷契约,商业银行成为小微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两者之间形成委托关系。依据传统的信贷合同约定,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主要拥有对小微企业经营的监督权,并在特殊情况下拥有控制权,如破产清算。但是,由于小微企业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根本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单纯依靠监督权和有限的控制权很难对上述风险进行防范。商业银行应当以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身份,通过拥有更多的决策权、监督权、控制权等方式参与小微企业治理,帮助和促进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防范,而且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因此,依据贷前贷后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关系的差异,以及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方式不同,商业银行应设计不同的对策机制:贷前阶段应注重“诱导机制”的设计,贷后则要注重“参与机制”的设计。

3具体措施建议

防范风险是商业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第一要务,但是降低风险的措施往往会带来管理成本上升,因此具体措施要考虑风险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双重约束,既要达到有效防范风险的目的,又要避免因实施成本过高而不可行。基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投入产出低的情况,本文建议推出主银行制(类似于美国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银行),由主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进行集约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3.1建立小微企业的主银行制

小微企业自成立之后可以自行选择主银行,双方签订契约并建立长期全面的合作关系,约定小微企业的中间业务由主银行负责办理。通过与小微企业进行全面长期的合作,主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信息,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主银行应具有排他性,其他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可委托主银行收集小微企业经营风险信息和进行贷后管理。同时,基于长期全面的合作关系,主银行有意愿并有条件参与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促进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3.2对小微企业的贷前调查设置时间限制

由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靠短时间内的报表分析和现场调查很难有效把握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因此,建议银行监管部门制定贷前调查时间限制标准,统一规范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前调查行为。

3.3加大对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状况的调查评价力度

主银行在要求小微企业提供经营风险信息的同时,应注重对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搜集和调查。并在小微企业信贷审批评价体系中提高公司治理状况的评价指标权重。加大对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状况的重视程度,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从源头上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而且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小微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4建立小微企业信息自动申报制和信贷审批的动态评价机制

小微企业确定主银行后即开始定期向主银行提供经营、风险以及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和报告,主银行则对小微企业进行周期性动态评价,根据评价指标的得分状况决定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先后顺序、贷款额度以及贷款利率,从而激励小微企业主动提供信息的积极性。另外,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调查核实,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收集的成本投入。

3.5加大主银行对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的参与度

主银行与小微企业建立信贷契约关系时,应同时约定参与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的条件和方式。除必要的监督权外,还应包括主银行在小微企业的战略决策、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经营决策等决策中拥有的决策参与权。通过行使决策参与权,商业银行不仅可以防范小微企业主对自身利益侵害,而且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信息协助小微企业提高决策质量。在经营控制权方面,可适度放宽商业银行拥有小微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条件,帮助小微企业完善内控及财务制度。相关政府部门也应逐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并保障主银行参与小微企业公司治理的相关权利。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微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其对策[J].金融研究,2006(11).

[2]黄青竹,陈荣举.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融资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3).

[3]王琼.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金融领域,2010(7).

[4]李镇西.微小企业贷款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篇14

(一)信贷管理活动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1.从银行自身的特点来看。在所有的国家,银行都是从事盈利的金融中介机构,也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信贷是它所进行的一项主要的资产业务活动。信贷是一种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的一个范畴,是货币资金流通的一个重要方式。银行信贷与商品交易行为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一般商品交换的行为是钱物交易,是价值的双向转移,货钱两清后双方没有后续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较小。但银行信贷行为是钱诺交易,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银行在借出资金时得到的只是未来偿付本金的承诺,而未来是不确定的,承诺的实现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银行信贷业务承受的风险比一般商品交易活动的风险要大的多。

2.从贷款者方面来看。企业为了能够达成贷款协议,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优势,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向银行隐瞒自私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美化自身的形象。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从理论上,企业应该按照《会计表》的要求,保证所记载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禁止虚假信息。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故意隐瞒一些财务信息,导致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财务数据的失真。致使银行不能通过财务报表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从非财务信息上,如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生产和运作的管理、企业发展思路和竞争战略等等,企业为了能够达成贷款协议,也可能会进行隐瞒。

3.从信息搜集的成本方面来看。信息成本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成本,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成本。企业相对于银行来说具有信息优势,这这种优势使得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银行就需要在市场上搜集关于企业更多的信息。银行在进行信息搜集或者委托其他机构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是要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说银行要付出高额的搜集成本。

(二)信贷管理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因信息缺乏而在金融制度上造成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分别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

1.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与消费信贷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源于企业在信息中处于优势地位,而银行则处于信息中的劣势地位。企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状况,而贷款银行却只能凭借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判断企业的真实情况,提供虚假的信息给银行,骗取贷款。当银行接到企业的借款申请和提交的资料时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了避免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银行只好减少贷款投放量。双方博弈的结果导致银行出现所谓的“惜贷”现象,致使一些收心履约的企业反而失去了活的贷款的机会。商业银行与消费信贷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不能全面地掌握信贷消费者的资信状况,我国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虽已在上海和广东试点,但在全国尚未全面展开,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还没有个人征信系统。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者的收支状况、偿债能力等无法全面掌握。为了防范消费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只好设置高消费信贷的门槛,这也是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不能完全了解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和费用以及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资信评价结果。一是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保障信贷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贷款人对消费者的资信调查和评估结果也没有法律的形式保证消费者有权利进行审查。

2.存款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银行评级制度,银行也没有定期向公众披露财务信息,因此使得存款人在选择银行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显然比存款人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商业银行了解自身的信用状况、财务水平,即在存款关系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银行信贷管理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防范方法

1.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应将其资产处置、财务状况、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按照法规要求向金融监管机构、投资者、债权人或社会公众进行报告或公示。首先必须要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现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很不统一,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规定,多重标准给信息披露制度带来不规范性,这也造成同一企业因需要实现的目的不同,而向不同部门报送不同数据信息报表的情况。所以应该要求信息披露统一,要求报表的统一设计,达到统一指标口径。其次,金融监管部门对债务人信息披露的监管,把打击欺诈放到重要地位。企业的信息披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披露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承担方式、企业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的情况等;二是借助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和有关信息部门,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进行披露和报告,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公开程度;三是要着重披露与主要业务风险有关的指标及其变化情况,敏感会计科目的定义、运用和变化情况,以保证对资金应用的公开、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