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3 17:38: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事档案的管理规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改革措施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档案当事人无法知晓个人档案中的内容,对个人档案没有知情权。人事档案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部分用人单位可以接触档案,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记录不实内容,为当事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埋下隐患。社会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要实现透明化,真正做到有档可查,随时可查。
2.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国家档案管理规定中,只有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才有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利,而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无法管理人事档案,只能将人事档案寄存在人才交流中心。这种管理规定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人事档案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对企业和员工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3.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采用手工管理的模式,这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虽然部分管理机构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但是管理的方式也大多应用于目录录入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效率依然较低。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规定是档案随本人流动,而且档案转移的流程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跨区域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档案管理和人员流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单位为了防止人才流失,阻挠、干预档案的转移。因此,规范档案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4.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管机制缺失。
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缺乏明确要求,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也相对粗糙。很多档案袋中的纸张材质单薄,加之档案保存时间较长,破损、变黄和蛀虫的现象比较明显。档案材料的纸张大小不一,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监管机制,部分档案材料凌乱,档案管理的漏洞明显,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缺少有效的检查和监管,档案当事人材料更新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这对当事人的工作和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风险和损失,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
政府应推进人事档案的立法工作,强化执法力度。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档案管理规定,但是由于档案涉及面广,管理情况复杂,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而且,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比较笼统。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强化人事档案行政执法的主体建设。
2.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
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尚未建立。当前,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管理机构不重视,管理人员不作为,人事档案更新不及时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势在必行。有管理责任的机构和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和管理指标,从软件和硬件上评估,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使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从而在根本上维护档案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关于人事档案的检查和监管机制,有关人员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控,还要在微观上进行管理,即检查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无论是当事人自己填写,还是单位填写材料,都要做到公开、透明,确保材料信息的真实性和评估的客观性。
3.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进程。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更加智能和便捷,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无纸化、电子信息化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档案,当事人和企业单位可以随时随地快捷查询,这种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应用特殊载体进行电子档案的存储和管理,不仅效率高,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建立标准化和统一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人事档案管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构建档案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是时代赋予的全新课题。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应该立足于社会需求,应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建立全面、真实、可靠的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档分离;档案保管;档案转递
一份人事档案,囊括了一个人的一生。随着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的增多,造成了“人档分离”现象。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保管职工档案6954卷,其中有档无人档案为322卷。造成这些档案滞留的原因主要是辞职、除名、历史原因等。如何管理和转递这些人事档案,本文将从造成“人档分离”档案的原因、“人档分离”档案的保管与转递三个方面论述。
一、“人档分离”的原因
1.辞职人员档案滞留。近些年,企业员工由于个人原因纷纷辞职,辞职后通常档案滞留企业,原因如下:一、辞职后未能马上找到接收单位;二、辞职后找到接收单位,但接收单位为私营企业,对员工档案不予以保管;三、辞职后未能考取研究生,在家继续复习;四、入职后没有实际参加工作立即辞职,新接收单位为员工新建档案;五、辞职后出国定居,档案滞留本单位。
2.除名人员档案滞留。企业中,由于违反劳动纪律或是违法犯罪行为被企业除名人员,除名后档案滞留企业,原因如下:一、除名人员在狱中服刑;二、除名人员未找到接收单位;三、除名人员重新就业,但由于个人隐瞒,在新单位新建档案。
3.历史原因档案滞留。由于历史原因与企业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养老保险仍在企业续交人员,其档案仍在企业保管,导致档案的滞留。
二、“人档分离”档案的保管
由于很多年的积累,企业滞留人员档案越来越多,一些辞职除名后找到新单位的人员能够回企业办理档案的转递,而大部分未能找到工作或是个人原因导致档案滞留,如何保管这些档案。
1.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成立由有关领导挂帅的档案工作检查领导小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安排专人对检查情况践行督导。同时为了使档案工作实现达标的要求,制定档案工作开展的整体规划,有利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争取领导和政策支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硬软件投入
(1)按照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要求,寻求政策和领导的支持,争取资金,为人档分离档案配置符合办公标准的微机室、档案柜温湿度计等硬件设施。
(2)加大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争取资金引进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提高人事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速度,真正的实现“人档分离”。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1) 按照岗位编制配置要求,合理安排专职或兼职档案员。不定期组织档案员参加各种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2)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琐碎,繁重的工作,而且十分的乏味。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扎扎实实干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信息化办公的学习领会,全面高效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和有关管理部门跟上时展的潮流,引进现代化和信息化辅助手段,通过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对企业中的档案信息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实现要查找某一位员工的档案室,可是快速、准确、全面的查到这个人的所有信息资料,大幅度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三、“人档分离”档案的转递
1.人事档案属于一个人的机要文件,只允许专人转递或者机要运输,严禁通过邮政和快递转递的。
2.需要转递的人事档案必须毫无保留的转递,不能无故扣留或漏发。档案内容须包括:学籍档案、入党材料、转档手续、婚育证明、原单位为国有企业的,必须有离职文件。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方式落后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采用,计算机信息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广泛运用,甚至有些单位人事档案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这些问题存在不利于人事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管理,实践证明,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因此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以及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
(二)加强领导,提高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档案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按照人事档案达标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整体规划,是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三)注重人事档案的收集,提高人事档案质量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制度的改革,考察、考核、学历、各种培训、专业技术晋升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给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用新的人事工作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同事,教育他们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五)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要日渐增强的客观需求。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既方便利用者,又提高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夯实人事档案工作基础
1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大军中的一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和补充。“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范,也是我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和必备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相关要求,档案人员应做到“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这已经将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提升到了法律要求的高度,从他律性的角度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权责进行了明确。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把握好档案管理职业的自律性与他律性,首先做到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对自身提出的要求与自己在工作中树立起来的理想信念相结合,同时也要牢记法律规定,严格遵纪守法,做好《档案法》中要求的每一项工作。
2增强人事档案保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能否履行好档案保密工作职责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档案人员应绷紧保密这根弦,高度树立人事档案保密意识。
2.1提高保密意识,学习人事档案法律法规
档案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保密法》、《档案法》等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保密观念,增强保密意识。一是充分了解人事档案的定密依据、解密时间及保密相关要求,为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依据。二是积极参加人事档案保密的交流培训活动,提高业务素质,明确国家最新的规范规定,巩固保密知识。三是定期开展保密自查活动,对各个易的风险点进行定期自查,一方面差缺补漏,一方面对各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以此为契机宣传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督促其学习人事档案保密知识。
2.2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责任感
人事档案中蕴藏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不乏个人隐私信息。因此,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细致严谨,确保不发生人事档案泄密事件。要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各负其责,分兵把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严格约束下,自觉维护档案秘密性,做好人事档案保密工作。
3做好人事档案存放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工作
“保密工作无小事。”在人事档案的存放过程中,我们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3.1要加强人事档案存放库房的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存放的库房是做好保密工作,维护档案安全的重要保障。档案库房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从保密角度考虑,一般不应将人事档案存放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人事档案室的门窗应牢固可靠,档案库房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室内,设有专门的人事档案保险柜,由专人负责管理,无关人等一律禁止入内。
3.2严格人事档案存放管理制度
档案人员要切实承担起维护人事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职责:一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用人事档案要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批手续,有效避免人事档案的损坏,同时,发现人事档案有损坏及破损要马上修复补救,以免以后遗忘或增加破损;二是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负责人员要严格职守,积极采购保密箱、保密柜、防盗门等并投入使用,杜绝档案遗失或失窃的问题;三是保证人事档案存放的统一性与有序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人事档案卷宗排列方式和次序,使人事档案排列有序,整齐规范,便于管理与查找。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档案存放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管理,保证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与保密。
4落实人事档案保密工作职责
一[!]、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大军中的一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和补充。“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范,也是我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和必备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相关要求,档案人员应做到“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这已经将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提升到了法律要求的高度,从他律性的角度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权责进行了明确。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把握好档案管理职业的自律性与他律性,首先做到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对自身提出的要求与自己在工作中树立起来的理想信念相结合,同时也要牢记法律规定,严格遵纪守法,做好《档案法》中要求的每一项工作。
二、增强人事档案保密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能否履行好档案保密工作职责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档案人员应绷紧保密这根弦,高度树立人事档案保密意识。
2.1 提高保密意识,学习人事档案法律法规
档案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保密法》、《档案法》等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保密观念,增强保密意识。
一是充分了解人事档案的定密依据、解密时间及保密相关要求,为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二是积极参加人事档案保密的交流培训活动,提高业务素质,明确国家最新的规范规定,巩固保密知识。
三是定期开展保密自查活动,对各个易的风险点进行定期自查,一方面差缺补漏,一方面对各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以此为契机宣传人事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督促其学习人事档案保密知识。
2.2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责任感
人事档案中蕴藏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不乏个人隐私信息。因此,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细致严谨,确保不发生人事档案泄密事件。要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各负其责,分兵把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严格约束下,自觉维护档案秘密性,做好人事档案保密工作。
三、做好人事档案存放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工作
“保密工作无小事。”在人事档案的存放过程中,我们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加强人事档案存放库房的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存放的库房是做好保密工作,维护档案安全的重要保障。档案库房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从保密角度考虑,一般不应将人事档案存放库房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人事档案室的门窗应牢固可靠,档案库房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室内,设有专门的人事档案保险柜,由专人负责管理,无关人等一律禁止入内。
3.2 严格人事档案存放管理制度
档案人员要切实承担起维护人事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职责:
一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用人事档案要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批手续,有效避免人事档案的损坏,同时,发现人事档案有损坏及破损要马上修复补救,以免以后遗忘或增加破损;
二是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负责人员要严格职守,积极采购保密箱、保密柜、防盗门等并投入使用,杜绝档案遗失或失窃的问题;
三是保证人事档案存放的统一性与有序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人事档案卷宗排列方式和次序,使人事档案排列有序,整齐规范,便于管理与查找。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档案存放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管理,保证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与保密。
四、落实人事档案保密工作职责
一、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全面考察学生多年来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也是为用人单位提供评价人才使用的重要客观依据。但从人才中心所接转的的大中专毕业生档案情况来看:部分档案存在材料不全、散乱、错寄、自带甚至拆封等现象,造成无论是给毕业生的就业还是后期政审、利用等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事档案的散乱、缺失。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主要包括登记表、成绩单、学年鉴定表、奖励处分材料、党团组织材料等等。但在毕业生档案接收中经常出现档案材料错放、寄错,甚至出现一些重要的报到证、党团组织材料缺失等情况。由于没有专门的人事档案库房以及专业的登记保管等,在收集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材料过程中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同时,由于毕业生众多,大多需要新建档案,因此在存放过程中容易与其他毕业生档案混装在一起,存在档案保管不规范现象。2.人事档案的专业性、保密性不强。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需要严格依据国家档案转递、管理规定要求执行,但现实中由于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少,毕业生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往往由辅导员、班主任甚至是学生代为转递,非专业人员的过多介入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不强。此外,大中专毕业生在后期为了提高知识,参加相关的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或自考,这些后添加的重要的档案资料为了查阅、复印等在拆封后没有及时密封,减弱了档案的保密性和真实性。
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麦可思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光明日报》于2015年7月20日的《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但2014年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失业率为8.5%,每年有数十万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因此,做好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开发工作意义重大。1.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企事业单位招聘、选拔人才是一种人力资源的资本投资,是为了通过对人进行资本投入、提高人的职业技能或体能,增加劳动产生的一种投资行为。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将闲置、滞留在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有效利用,避免人力资源浪费。2.扩大流动人员就业服务保障。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往往辗转多个城市就业,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需要做好流动人员流动人事档案的转递、保管工作。一方面,各地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因掌握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故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事业、教育以及劳动人事等部门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就业人员人事档案的建档、转递工作,为流动人员就业做好服务。
三、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关键词】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1.引言
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单位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人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职工的学习经历、思想品德、工作经历、日常表现等内容的记录档案,是各单位日常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才流动频繁、流动量大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得更加重要,探索一条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建立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相对滞后,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档案管理的立法力度,逐渐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人事档案存在的“弃档”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个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当个人工作或学习单位发生变化时,并不能及时将档案随本人一起转至新的单位,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现在已有70多万份“弃档”。其次,人事档案内容不完善。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经历、日常表现、工作经历等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内容已经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如个人诚信、道德素质、特殊技能等方面。第三,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缺少专业化人才。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很难实现人事档案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管理,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的整理和保管,还要进行规范分类、档案修复等工作。所以,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才流动频繁的新形势下,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3.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
3.1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该符合现阶段人才市场流动性大的特点,能够对人员流动做出快速的反应,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3.1.1人事档案内容要与时俱进,保证完整性。人事档案记录的内容必须要准确、详细、全面,新型人事档案的内容能够真实反映一个人在各个阶段的生活、工作或学习情况,增加个人道德素质、特殊技能等方面的记录内容,这样就能给国家提供一个详细和准确的档案信息。3.1.2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人事档案要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各地方和单位不得随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人事档案规范统一。3.1.3人事档案管理要以服务为原则。人事档案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履历资料,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重要材料,所以人事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以服务个人为原则,能够适应市场化需要,对人才的流动管理有很大帮助。3.2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针对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今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打破现有人事档案管理统一的现状。现在人事档案都是有各单位或政府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效率低、不科学。人事档案应该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不受职业、身份等因素的限制,而实际社会中只有在正式工作单位工作的人员才有人事档案,而自由职业者、农民等特殊群体没有自己的档案,这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类别人员的人事档案可以转交给个人所在单位进行管理,组织各单位档案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知识。对于像自由职业者、农民等无固定工作单位人员的人事档案可以转交给当地所在居委会或村委会,这类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无需像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一样详细,只需要体现个人最基本的信息即可,这样降低基层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难度。人事档案分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而且对于现在人才流动频繁造成档案跟进不及时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其次,人事档案平等性。人事档案管理要遵循平等的原则,我国人事管理制度规定政府工作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国有企业员工、高学历人才等特殊人群才能够建立档案。一般情况下,不具备人事档案的人员在享受社会福利、就业、入学等方面会有很大差别。所以,人事档案制度要消除档案身份限定,对全社会公民建立人事档案,由各单位或政府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最后,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在管理和携带不方便、容易丢失、不易保存等缺点,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立电子人事档案是今后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电子人事档案可以进行快速查找、调用,便于集中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于民的宗旨,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现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作者:徐鹏 单位: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O二队
参考文献:
[1]朱传芳.关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史志,2014,(23).
[2]杨群英.新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5,S1:37.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71-02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依然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在认识层面,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工作任务重、工作系统性强,且工作业绩不明显的基础性工作。当前依然有很多人任务社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仅仅是一些简单的保管性工作,只要档案不丢失,能查询就完全可以了。事实上,这种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着极大偏差,不能充分认识到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受这种认识的影响,一些单位在干部档案人员安排上,往往是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处于消极应付状态。
(二)在管理方面,相关的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重保密、轻查询、不开放的现象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依然普遍存在。根据相关管理规定,目前只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才具有干部事档案的相应保管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告诉发展以及人员交流的增加,一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也开始出现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而实际上,这些企业多存是将干部人事档案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寄存并托管。由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不透明,产生的相应管理问题有增加趋势,一些当事人的干部人事档案被原工作单位填写了一些不实情况,但由于个当事人无法查阅个人档案,造成档案丢失和篡改等情况发生,当事人均无从知晓。当前人员流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人员流动过程中,由于干部人事档案无法做到与人员流动同步,所以人档分离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单位为了阻止人才外流,甚至将干部人事档案作为要挟条件,导致很多“弃档”现象出现。
(三)在质量方面,干部档案收集力度和材料质量均有一定差距。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归档制度不够规范和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也吃不够严格,很多单位在管理上多为生搬硬套上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没有进行相应的本地化细化。此为,过去传统的手工管理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的质量与效率均存在一定的制约,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进程较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不高。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些单位干部人事档案并未设立库房,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些干部对人事档案的存放和管理均不知晓,干部人事档案被放置在人事管理人员的抽屉或柜子中,甚至存在干部人事档案本人管理的严重问题。二是干部人事档案相关制度落实存在问题。虽然当前大部分单位均制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单位在查借干部人事档案时,既不登记也不出具介绍信的情况大量攒竹,回执单落实和按时归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三是现行制度中有滞后和制肘问题。新形势下,传统的管理制定应不能适应干部人事档案发展的需求,一些旧的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和修订。
(二)对干部人事档案认识不够到位
很多单位对待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用起来重要,管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问题,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定偏差。一是相关领导不够重视。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对干部档案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干部档案管理投入物力和人力较多,并且工作不能对业绩有所提升。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关心、不关注、不支持,在库房建设、机构设立、人员配置等方面均不能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二是相关人员配置不到位。一些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为身兼数职,工作任务比较繁杂,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多,工作压力大。此为,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一些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精通,无法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顺利实施。
(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可以说责任心是做好干部档案管理最核心的需求。很多时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就是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图简省、怕麻烦、走捷径都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也是当前各项干部档案管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三、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基础性、内部性、保密性工作,一直都不引人注目。一些单位领导也因此对该项工作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关注。要进一步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首先应解决各级领导的认识问题,不断加大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从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档案管理人员但与入手,不断促进干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 发展方向
1 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部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管理的效率化和节约化,即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思维的应用,以管理成本最小化换取管理质量和水平最大化,为人事工作提供发展和改革的前提。目前,人事档案具有材料散、更新快、利用广、查询多等特点,集中处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等手段实现存储目标、检索需求、异地查阅传输、资源共享等功能,以下做出具体阐述:其一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主要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将原始的纸质档案转型为电子档案,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存储载体,通过人工录入的方式准确、完整的将档案信息输入人事信息数据库,以办公自动化网络系作为平台,实现人事信息的综合利用,其优点主要在于避免了纸质档案的磨损和丢失,节约了管理成本,加速了信息传递和共享效率;其二是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指在实现人事档案电子化的基础上,保证档案信息使用安全性后,实现资源异地共享使用,人事档案网络化必须预先设置共享人事资源的权限,保证人事资源异地共享使用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三是人事档案信息标准化,指实现人事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可在线统计、查询、利用共享某一机构(某一地区范围、全国范围)的人事信息资源,即统一网络信息网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实现人事信息收集、存储、交换、共享的标准模式,实现跨区域人事信息的使用,给人事管理提供便捷。另外,在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还需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即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成为熟悉传统管理模式又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保证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2 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要素,但是现在社会中存在以档案要挟人才、擅自扣留档案、私自建立档案、私自修改档案等不良现象,违背了尊重人才的基本规律,限制了人才流动,阻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实行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可以开放管理模式,改革管理机构,解决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
2.1 改革管理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增加了例如认定个人工龄、(离)退休审批等工作项目,建立宏观调控、统一集中、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例如在县级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应由该县档案馆统一管理而非分散于各机关,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避免责任推诿现象;又如传统的干部档案、工人档案等分属不同人事部门管理,在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下,可以用职工档案、医生档案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档案代替,管理组织则由各级组织、人事、劳动等行政管理部门组成集中机构统一负责、共同协调,于此会解决人事档案管理分散问题,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从单位走向社会,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则可实行人事制度,即将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分离,将人事档案交又第三方管理的机制,实现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解决档案扣留和档案私带的问题。
2.2 改革管理机构
改革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的重要组成环节,其适用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下流动人员增长的现状,也推动了各基层单位的人事改革和聘用制度的发展。改革管理机构的措施其一是设置某一区域范围内独立的经济实体或者跨区域合作团队,在人事、档案、劳动等部门的共同监管下,依靠市场化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合理合法的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资源;改革管理机构的措施其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范围内各行业的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便捷人事档案信息的整合和传递,实践操作中,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前提,在某一区域内设立国家级人事档案中心,统一管理该区域范围内的人事档案。
2.3 优化管理职责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改革后的职责除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义务之外,还主要是配备符合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的各项软硬件设施、按照规定保证档案质量、确保档案的正确使用等。因此,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在流动人员大幅上升的情形下,一方面应该不断联系当事人取得最新的档案信息,条件允许下可使用网络技术或者追踪软件等;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完善身份追踪系统,收集和整理档案信息,保证档案的动态性、实效性,在保证档案信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配合基础单位的人才引进和其他工作。再者还需对先管的人事档案进行定期的核实检查,协调档案与当事人之间的变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主动更新档案内容,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最后还应做好人事档案补充的登记工作,为核对检查提供便捷的同时,使人事档案的静态信息更加明朗直观。
3 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不仅影响着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繁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其既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也需要微观的实践措施支持。未来人事档案的管理应遵照我国的基本国情,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针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理论系统、规律、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构、优化管理职责等措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和机制,另外还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其他现代化科技,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和标准化,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只关注生产管理,关注经济效益,人事档案工作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取得的成绩也不容易被关注。长期以来,大部分人包括部分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抄抄写写、整理资料这些简单的文字性工作上,认为人事档案工作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不能与生产工作相提并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正在大力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很多事业单位都进行了比较大的机构调整,都要求竞聘上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也存在变动,然而很多人没有进过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意识不够,对档案业务工作(档案收集、整理、装订)不太熟练,很难适应档案管理工作。
(三)人事档案工作缺乏力度,档案资料及时性差目前在很多事业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视度不够,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制度,在工作中也无法严格执行,很多相关部门也不积极配合档案收集工作,导致档案收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及时完成工作。单位没有形成档案监督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工作也不太严谨,很多的收集归档的档案材料存在资料不全、失真的现象。而且在事业单位中往往都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人才流动性很大,很多人都选择下海,这样相关的档案资料就要及时更新,尽量做到档案随着人走,尽量不要造成废档,浪费资源。
(四)人事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信息化力度不够
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也顺应时代的潮流,采用信息管理模式,但是很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有的事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将所有个人档案资料都输入到人事管理系统中,基本实行无纸化阅档。然而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是习惯手工操作,手工操作的缺点就是浪费纸张、工作效率低、不善保存。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如果想进一步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听取档案工作人员反应的情况,并及时解决档案工作遇到的问题。管理部门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规定。在日常人事档案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指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加强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的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最主要就是建立专用档案库房。标准的档案库房的标准:
1.防火防潮;
2.配备空调、灭火设备;
3.配备铁质的档案柜;
4.建立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
5.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设备;
6.定期检查档案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
(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
因为人事档案对当事人的各方面影响很大,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职工必须作风正派、责任心强、思想先进,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
1.当前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
1.1对重要性认识不够。首先,领导对其不够重视很多领导在认识上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认为档案只要不丢失、不泄密,可以应付上级的检查及调研即可,这使得各单位的人事档案工作进展缓慢,水平受到限制。其次,人员配置不足,受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影响,导致档案管理人员较少,而且兼职情况较多,管理不够专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严重制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再次,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没有专业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仍然在采用手工编辑的方式,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琐,资料非常容易丢失。
1.2保密意识较差。我国对人事档案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人事档案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一般认为是安全的需求及方便管理,但这种保密性却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增加了档案材料的主观性。
1.3弄虚作假情况严重。近年来,人事档案“弄虚作假”情况较为严重,而且有增长的趋势,高考、就业、考研中都有人事档案造假的情况。也有单位个别领导利用档案打击报复职工,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影响档案的准确性与严肃性。
1.4材料不够完备.当前我国人事档案材料不够完整,例如:年度考核表、学历、职称、表彰、处分等材料不够完整情况颇为常见,从其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对所负责的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档案材料混乱,丢失、破损情况严重,没有及时将材料进行归档处理,对材料没有进行认真审核。其次,干部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够充分.很多人都认为档案的作用不大,因此在工作中常会敷衍了事,保持能省则省的心态,如果材料让人保存则常会不交还给单位,导致资料丢失。
1.5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人事制度改革脚步不断加快,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各单位在人才选拔及使用上的手续都得到了简化,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则没有相应的做出调整,很多单位甚至采取扣留档案的方式留住人才,导致档案资料不完整,审批工作难度大的问题。
2.改进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提高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各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工作进行审核、监督、指导,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同时建立与人事改革相适应的整体规划,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2加大硬件的投入力度,为档案工作奠定基础。首先,根据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标准,配置足够面积的档案室、阅档室与办公室及微机室,同时要增加现代化的设备,包括温度计、空调、电脑等设备,做好办公室的通风处理工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创建良好的环境。
其次,引进现代化的设备监理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系统。要想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问题是关键,唯有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方可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及专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协作型与创造型的人才。其次,增强档案人员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继续教育、坚持学以致用、重视实效,使其可以对档案的新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最后,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择优录用,实现人才配备的合理性,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4收集人事档案管理材料。首先,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实行统一管理,同时要针对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并根据工作情况逐渐完善。其次,建立畅通的材料收集渠道。人事档案管理材料的收集工作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如对业绩的考核、考察材料、学历与专业的培训,任免、工资待遇、专业技术晋升、出国考察学习、业务能力、技术专长、发明创造、科研成果评定评价材料等需要入档的材料不断增多,这都对人事档案管理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其积极性,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与职业素养,及时收集档案及相关的材料,做好档案的处理及鉴别工作。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保证材料的完整性,提高手续的完备性,增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威性及准确性与真实性。
2.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要想发挥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就必须要注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改善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其次,运用计算机设备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通过信息统计对个人人事档案完整、准确与动态进行总结,进而促进人事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共享。在管理中建立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人事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系统中收益。
1.对员工管理实现了分工合作
高校与员工通过签订相应的合同实现了学校与员工之间的合同关系。高校和其员工也必须依照合同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人事制度使高校对员工的管理实现了社会化,那么高校员工的人事档案也就相应地归人事机构管理。一般情况下,高校人事档案的机构是人才服务中心。在合同期内,学校可以依据相关内容对员工档案进行相应的管理,一旦合同关系解除,员工的个人档案就会转到人才中心。这样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能够减轻高校在人事管理上的压力,实现自主用人。
2.部门和高校共同协作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教职工档案和进行人事的人员档案。教职工档案是学校聘用教职工的传统基本信息,由学校档案室或相关的人事部门进行管理。而实行人事的人员档案则是与学校签订相应合同以后的员工的一系列档案信息,由相应的人事机构代为管理。与此同时,人事机构应该对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良好的保管、传递,为高校人事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相关服务。高校人事部门也应及时将聘用人员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时转交给人事机构,以方便其进行统一管理。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不规范
一些机构在对相关的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时,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档案接收和档案存放等流程性工作,而对档案的审查、归类、装订、录入等方面的工作则十分欠缺。这就导致所的人事档案存放比较散乱,不能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查找,甚至存在导致档案丢失等现象的隐患。一些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也不是很重视,没有严格按照流程对员工档案进行审核、归档等。
2.人事档案的日常利用不方便
由于档案管理规定比较严格,使得高校或个人在查阅或应用相关档案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这就给人事档案的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高校各部门由于各种需要而对其代管人员的档案信息进行查阅时,往往需要由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到机构进行借阅,高校员工需要使用相关档案信息时,必须要通过用人单位开具相关证明之后自己才能前去查阅。
3.人事档案完整性缺失
人事档案需要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相关人员的信息和人事档案的价值。然而一些机构的管理工作在这方面则显得比较被动,往往不能及时对被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补充。在档案内容上,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有限,导致被人员的档案内容往往存在呆板、单一的情况,使一些能够反映出被人员能力的档案不能全面地呈现出来。此外,一些高校员工的进修、学历学位变化、职位调动等情况在人事档案中存在缺失的情况。
4.人事档案存在重新建档和遗弃档案的现象
重新建档本来是针对那些人事档案丢失或者查找不出相关信息的情况而采取的一种人事档案补救的办法。但随着聘用制的实施,高校为了防止人员流失情况的发生而采取扣留人事档案的措施,有些高校为了引进人才就对那些被扣留人事档案的应聘者采取重新建档的办法。虽然重新建档能够吸引一些人才,但也直接导致了“一人多档”、“有档无人”等情况的产生,违背了人事档案管理原则。而有些高校的员工为了职业发展,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往往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档案。高校不但不能将这些档案处理掉,还得花费很多的时间和人力、财力对这些档案进行相应的清理和管理,这就给高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对策
1.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有助于推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因此,人事机构人员和高校人事管理部门人员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人事机构人员应转变观念,重视被人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等工作,并及时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录入,以方便查阅利用。同时,高校人事管理部门人员应重视人事档案,并及时将相关员工的人事档案材料送交人事机构补充留存。
2.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些人事机构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够完全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环节和技能,从而导致不能高效合理地管理人事档案。因此,应加强对人事机构和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使他们能够充分掌握人事工作的相关流程和操作技能。此外,高校或人事机构在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聘用上也应加强对人员综合素质的考察,聘用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推进人事档案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操作就是指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各个步骤的标准化操作,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人事机构在对被人员档案进行收集、审核、整理、装订、录入等流程时,应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模式进行,使每份人事档案的整理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同时,高校在对员工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核实和规范化整理,保证人事档案真实可用。
4.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变迁更新,人们在实践工作中的意识思维也形成了根本性变革。我国档案管理法的履行颁布,不仅为档案管理任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要求。实践工作中唯有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全面变革,方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全面升华。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较多的工作人员欠缺认识了解档案资料的知情权。基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透明,无法有效落实知情权进而造成缺陷问题不断增加。一些原因在于原部门记录当事人档案信息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实性,甚至添加了欠缺实时性依据的档案,导致对当事人形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单位由于长久不能掌握个人档案导致档案内容不完整甚至无从知晓,因而由人事档案资料欠缺而造成的诉讼以及纠纷事件频繁发生。依照我国制度规定,当前仅有机关事业部门或是国企单位方享有保管人事档案资料的权利,而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化发展,外资单位以及民营机构的经济成分比例不断提升,该类单位并不具备保管人事档案的权利,而是将档案存储在人才交流中心而无法进行行政权约束,因而达不到有效管理人事档案资料的效果。为此,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从采用方法上来讲,档案随人走的传统模式经受了更大的挑战。伴随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人档分离机率大大增加,虽然干部档案以及企业员工档案管理规定对流动人才档案管理进行了要求,然而实践工作中有关管理单位以及流动人才享有的权益以及管理矛盾问题却逐步凸显出来。一些单位为预防人员不良流失用档案作为关卡,导致弃档问题频繁发生。社会上拥护淡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声音越来越高。制度层面,人事档案资料的汇总收集欠缺力度,同时材料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首先,归档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且执行欠缺严格性。少量档案机构仅能照搬照抄档案资料归档管理要求,无法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工作细则。即便一些单位创建了管理制度也在不同层面上包含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另外,汇总收集的资料并不完整精准,尤其是上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档案、员工考核资料、鉴定评估报告等,无法及时的囊括到个人档案之中。再加上欠缺监督核查机制、材料真实性无从考证,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只有全面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方能真正提升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2.1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性
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软件工具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进而对整体系统水平的优化提升形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应全面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意识,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性。可创建一体化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自动化水平,使工作人员从复杂的手工操作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当然,该过程之中应扩充数字化、信息化投入,以确保数字化技术持续不断更新与优化,以适应时展综合需要。
2.2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水平,着重建设数据库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将着眼点放在整体数据库系统建设中,构成系统的纵横节点均应符合一定水准,并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联通,进而可激发数据库系统内在优势,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整体能力水平。一些节点甚至可以对其他重要节点形成阻碍影响,并导致系统梗阻。因此,要想确保节点装备功能水平同应用效果同步提升并不现实,无法实现齐步走的目标。为此,可本着鼓励推进的原则使一部分单位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将这些机构作为试点单位,着重建设数据库系统进而获取到可全面推广应用的宝贵经验,这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整体系统建设极为有利。当前,一些单位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由整体层面来讲仍旧处在从处理文件向着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为实现这一阶段目标,应做好数据库系统建设,积极开发创新型数字化管理手段。数据库系统内涵在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以及便利化应用。创建数据库体系始终为一项长久、艰巨的工作任务,应经历从低至高、从个体至群体逐步推进的过程。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明确创建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经验在于,领导决策层給予全面重视,树立统一认识,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则应給予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人员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信息技术实践应用阶段中,应创建活库,通过应用频率检验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活性,并制定重要的整改发展策略,促进数据库从单一形式向系统化形式全面发展。应积极促进综合性数据库的优化完善并创建形成各个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目标库,利用网络平台连接构成分布式、开放化的数据库群,这样一来将令自动化数据库系统效率显著提升。
3结语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发展
人事档案是记录员工基本情况的载体,它记载了企业每个员工的具体经历以及他们的综合能力等资料。企业可以通过准确全面的员工人事档案,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确定用人机制。企业人事档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它对员工职称的评比以及干部的选拔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阐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现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发展人事档案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了人事档案。它是以个人为单位,以文字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材料,用于今后企业对个人的一些考察活动。人事档案能够全方位真实的记载员工的基本信息,反映员工的个人经历和综合能力。
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员工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学历和专业技能等材料,得到的奖励和处分的材料;员工在职务提升或工作调动的时候得到的一些评价或鉴定;政治身份的一些证明材料;聘用情况、工资待遇、离退休情况等材料。对企业来说,完整的人事档案是考察和评价员工的依据。对人事部门来说,管理好人事档案能够为企业合理任用员工提供依据。对企业员工而言,档案很好的反映出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的记录着自己过去的一切。所以说,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企业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单位特别是民营私营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注重档案的审核工作,认为档案没有用,怀着对人事档案无所谓的态度,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档案管理部门,但是该部门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管理方面很松懈。很多企业对于国家颁布的人事管理规定都不能严格的执行,形成不了企业自己的实施制度。此外,有些企业没有独立的人事档案管理室,使得人事资料不完整。一些企业,由于缺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使得档案的整理很被动。还有很多的企业,对于人事管理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发挥不了人事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功能。
二、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1.使企业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尤其是企业领导者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对企业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工作,使领导者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处,使其意识到人事档案对员工的重要性。
2.建立制度化和现代化的人事管理系统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改变,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将随之改变,这就给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的管理更为制度化。通过一些标准的制定,使得该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人事管理的现代化进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使得管理工作更具现代化。人事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等现代通讯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能够减少管理这些资料时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质量。
3.对人事资源进行共享
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人事档案的资源共享,这就要求档案的管理向信息化迈进。而要想达到信息化的目的,就必须利用相关的网络技术进行一些数据库的建立,以实现资源共享。
4.关于组织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与意义
组织人事档案是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各项表现和能力的直观反映,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社会关系,通过它可以对某一位员工做出比较清晰的了解考察,便于企业上级部门对员工做出正确的业务能力判断。从而为以后工作中的人员选拔和任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5.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专业知识的团队,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还要懂得计算机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以便能够独立的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对人事管理方面有很深厚的基础素养。所以,在管理人员的录用时,应该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择更优秀的人来任职。
三、总结
总的来说,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深谙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按照人事管理工作的规律来处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迈进,为企业在用人方面提供准确真实的依据。我们应该在企业中大力的推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使得人力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李志远;中小企业怎样申请科技创新基金【N】;中国煤炭报;2000年
【2】陈军:可信平台模块安全性分析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