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林业勘察设计范文

林业勘察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3 14:57: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林业勘察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林业勘察设计

篇1

【Abstract】China's social economy is in a fast developing stag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forestry occupies a relativel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our country is a big country in forestry, so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main points of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勘察;设计要点

【Keywords】new situation; forestry survey; design points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57-02

1 引言

对于林业勘察设计来说,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1]。具体进行林业勘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相关勘察的难度,勘察的规模进行确定(见图1)。实施林业有效勘查能够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因此,认识林业勘察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林业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林业勘察设计具体作用

2.1 有效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在进行具体林业勘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林木的所有权等等具体的内容进行明确,而且也需要正确地处理使用权以及所有权问题,这就能够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目前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林地承包形式,这种形式能够促进林业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是也会出现各种经济纠纷,那么这时候进行科学的林业勘查就为土地所有权以及使用权提供了一定的合理性。

2.2 有效促进林业生产建设

对于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地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化的管理。在开发过程中比较注重林业的经济性,那么这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而有效的开展林业勘察能够有效的结合某一个区域的林地状况,从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样既能够有效的保证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林地生产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3 林业勘察设计具体要点

3.1 不断完善沟通平台

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来说,将林业的具体勘察、规划以及设计工作分别下发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但是没有建立起相关的部门促进其工作进行合理的沟通,那就会迫使各项任务独立进行,可能会导致工作任务重复,而且也不能够有效的发挥整体的作用,所以在具体开展林业勘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强化整体功能,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对于我国的林业来说,占地面积非常大,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走访勘察、进行具体的规划以及设计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积极的建议以及完善信息化建设。将我国相关的林业面积、林木的种类等等这些比较基础的数据上传在有关管理信息平台中。而且也需要对林业的具体使用以及开况做一个了解,促使我国的林业勘查计划逐渐向自动化水平不断的发展。(见图2)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促进林业勘察设计能够顺利的开展,而且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率,那么就一定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对于林业勘察设计工作来讲,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这就需要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拥有较强的技术水平,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2]。所以,相关的单位一定要加强人才建设,可以具体组织一些活动培训员工,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促进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在招聘选拔工作人员的时候,就应该提高标准,同时也可以采取具体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一定要着重培养相关的林业人才,促进林业能够顺利的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有效地将林业勘察工作落实。科学技术非常的重要,比如说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有效的选择种子,进行科学的培育,有效地防治病虫。当然,群众人员也要提高自己的意识,要保护森林,促进林业发展的实效性。

3.4 有效应用GPS技术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比较迅速,当然也就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在具体进行林业勘察设计中就可以有效的应用GPS定位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勘察以及测绘,能够有效的促进林业的发展。比如说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定位森林样地,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实际勘察,能够进行科学的测绘,大大降低了工作的难度。而且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森林资源进行勘查,也是我国以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林地面积进行一定的测量。通过具体对林地面积进行测量,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某一个区域的林地覆盖面积,GPS定位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难题,所以应该得到广泛的使用。另外,还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林地资源的管理。对于林业的发展来说,林地资源是其基础,合理科学地利用GPS技术,可以具体实时地监控占用林地的行为,同时也能够做到更加准确的定位。有效地应用GPS技术,还能够对损毁林地案件进行具体的监控,比如说乱砍滥伐事件,可以更加精确的计算出被毁的林地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工作人员绘制出具体的位置,为处理事件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当然,GPS技术在造林规划中,后续检验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3]。

3.5 加强科技应用

要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高效优质林业,就一定要大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发展,同时也要具体应用比较先进的技术,促进其能够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林业勘察设计中,各个部门都应该积极引进丰产栽培技术,培养优良品种;抓好节水以及抗旱技术;另外还要注意病虫防害技术,可以具体应用一些生物或者是鸟类防治。从而促进森林环境不受到污染[4]。

4 结语

对于我国来说,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当然在具体落实林业勘察规划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各拥奈侍猓这主要与相关的部门没有认识到林业勘察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意义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林业勘察规划,对林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影响,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沟通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效利用GPS等一些先进的技术,加强科技的应用。促进林业勘察设计,才能够在新形势下,确保林业资源的有效开发。

【参考文献】

【1】廖绍强.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J]. 现代园艺,2015

(02):19-20.

【2】王琳琳.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理念的转变[J].防护林科技,2016(09):88+97.

篇2

英文名称:Forest Investigation Design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4505

国内刊号:23-1229/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关键词:林区;道路勘察;选线

林区道路勘察设计中,选线工作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造价、交通安全、养护条件以及运用费用,因此在勘察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各项因素,确保最终的定线工作顺利进行。通常选线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含: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量车速以及沿线工厂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勘察中,结合科学技术,确保选线工作具有精确性和科学性。

一、 林区道路等级的确定

在研究林区道路勘察设计中,要根据林区道路等级具体确定,综合考虑运输因素,结合《林区公路设计规程》依照年运量的规定具体确定,具体的公路等级确定中,不仅要满足森林经营、护林防火、木材生产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林区工人农业生产、人们生活运用的运输状况,站在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最终为林区确定永久性道路。在道路等级确定中,通常交通量是混合的,非机动车辆和非运材车辆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具体勘察道路之后,确定林区道路的等级。

二、 林区道路勘察设计的选线工作

林区道路在选线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实际勘察,结合相关的技术等级以及标准,根据林区道路起始点、终点以及中间的控制点,结合当地的地形以及地理环境因素,将经济因素考虑其中,最终完成选线工作。针对地形、地质、水文以及气象比较复杂的林区在选线工作中,一般根据1:50000的比例尺,选出一条或者是多条能够满足主要车型行驶要求的线路。在林区道路勘察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技术标准,选择合理的测量仪器,进行实地踏查选线,全面掌握该林区的地形、水文、气象以及其他的相关因素,在综合分析之后,结合经济因素确定选线的位置。遇到特殊地段时,勘察人员要先对其进行草测,绘出示意图,然后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候,逐步缩小线路布置范围,最终确定出具体路线。然而在选线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1)在确定线路起点、终点以及中间线路的控制点时,要对林场、村庄、跨河段、等其他地质不良地段要全面分析,确定出最合理的方案。在确定控制点时,针对越岭线的确定,要着重研究越岭口、山脚控制点以及山坡控制点,大概估算出展线的长度,在进行选线。对于小桥涵洞地形,勘察人员应该估算孔径、长度以及道数,然后选线。针对地质不良的地段,在勘察过程中,测量人员要拟定绕避或者采取措施,提高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选线工作中,勘察人员还需要考虑、调查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调查可能征用的土地质量和具体数量、调查线路可能吸引的交通量,最终写出踏查报告,选择出合理的选线方案,来确定最终的道路选线问题。

三、 定线

依据踏查选定的起始点、中间位置的控制点以及布局方案,并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物以及地质等特点综合考虑,加密中间的控制点,确定好直线、定交点以及定曲线半径之后,最后完成定线工作。具体的定线工作是在上级批准林业局道路勘察设计或者是踏查报告之后,按照道路勘察任务书中相关的技术指标来确定最终的道路定线工作。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质条件等,选定最佳的林区线路,确保最终的定线工作顺利进行。在最后定线工作中,要注意填挖方平衡,不仅要考虑工程量要少,而且要避免对农田以及住宅区的占用。由于林区道路设计中,对于挡土墙路基工程设置的比较多,因此可能会造成机械施工效率不高的现状,因此在选线和定线中,要尽量减少使用该路基。一般采用土石方路基工程,在具体施工中投入机械操作,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使其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政治、文化的交流。在林区道路勘察设计中,主要的选线和定线包含:

1、 沿溪线

沿溪线是林区道路主要方案之一,该线路不仅能够使用林区木材生产下坡集材装车的特点,而且线路纵坡一般比较均匀平缓,对于车辆的行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该线路主要以运输木材为主,一般在森林资源比较多的一岸。

2、 越岭线

越岭线在选线和定线中,要通过垭口线形之后,确保该线路达到控制的越岭垭口,根据越岭垭口两侧山坡,利用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比较好的位置,尽量使线路经过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降低木材生产成本。避免在施工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 山坡线

山坡线通常用来修建林区道路的支线或者是岔线。为了加快木材生产以及营林的需要具体设置的。其走向呈现为下坡集材装车。布线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鸡爪地形和陡峻悬崖地带。确保路面干燥,提高道路运输能力。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林区道路勘察设计选线工作的效率,要求勘察人员要按照相关技术指标具体进行,全面考虑林区道路勘察选线的影响因素,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指标,根据该林区的地理环境、水文及其气象等,科学、合理的选线,通过确定林区道路的起始点、中间距离的控制点到之后的定点定线,提高林区道路运输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海东,张少武,蔡红兵.林区道路的选线[J].云南林业科技,2014(26).

[2]吕希奎,严晓惠,刘瑞.浅析黑龙江省林区风电道路勘察设计要点[J].林业科技情报,2015(10).

[3]何建明,刘晓东,黄雄.区域水文地质遥感解译在公路勘察设计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3(07).

篇4

关键词:工程勘察设计 专有技术 研发 制度需求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08-02

一、引言

专有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对专有技术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专有技术实质上就是为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使用某一特定工艺所需要的具有秘密性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它包括各种工艺流程、加工工艺、产品设计、设计图纸、技术资料、方案、配方、技术规范,以及管理、商业、财务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表现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口头传授等。

21世纪以来,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勘察设计专有技术作为技术秘密已经逐渐成为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是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的重要资源,它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勘察设计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和创新,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行业内部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随着勘察设计行业大量的专有技术的形成和研发,使得勘察设计专有技术成为勘察设计行业的秘密武器和“杀手锏”,为勘察设计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勘察设计企业研发专有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对于专有技术研发的一系列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制度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对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制度需求。针对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研发,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它的制度需求进行分析。

二、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宏观管理的制度需求

技术研发的过程管理主要是从专有技术研发的各阶段进行总体的管理,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其中专有技术研发的宏观管理是一种战略型管理,它主要是依靠国家勘察设计部门运用一些必要的经济、法律和相应的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使得专有技术的研发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进行开发和合理地利用。

在专有技术研发管理的制度中,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技术研发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非正式约束的规则,它是一种对研发人员行为的不成文约束和限制,不具有强制性;正式制度是人们在专有技术研发过程中对研发活动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的方法、政策、法规等,起着约束人员的技术研发活动的作用,具有强制性;而这些制度的实施机制则是指由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体系、实施规程和行使机构等。从中可以看出,实施规程和运行机制离不开机构的支撑,非正式的制度能够摆脱机构的约束。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机制的调节,而一个有序的、合理的、公平竞争的机制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才能形成,一些非正式的习惯、方法等在其作用上微乎其微。换句话说,就是专有技术研发的管理离不开机构的保障,而宏观管理的直接表现就是相应机构的形成和设置。

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研发需要部门、人员的协同努力,需要综合地进行有效的规划、协调和管理。我国专有技术研发的管理涉及许多部门,我国勘察设计协会、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都对专有技术的研发活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对它的研发机制、研发办法等作出规定,但是由于专有技术的研发水平与利用水平不高,导致专有技术研发缺乏系统性管理。因此,组建相应的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活动管理的现实制度需求。

三、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成本管理的制度需求

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使得专有技术研发活动的成本管理效率很低,所以将研发过程的四个阶段引入到研发成本管理中。对于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成本投入。勘察设计企业为了在投入最小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应该对每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使得研发过程各阶段的成本管理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各阶段的成本控制,从而使得成本管理效率有所提高。这就是专有技术研发实现成本管理的制度需求。

成本投入是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的力量源泉,近年来,我国在专有技术研发活动上面的成本处在迅速增长期。2006年,我国的研究与开发(R&D)成本支出总额达到3003.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2.6%,其中企业支出占绝大部分。可见,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发的新主体,所以勘察设计企业对专有技术的研发投入的成本也越来越多,就更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或制度体系对技术研发的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目前,我国关于研发成本管理的研究非常少,对于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成本控制方面。例如,2005年,徐露宁、张和明提出了控制产品设计阶段的研发支出的相关对策;2007年,闻树瑞提出了机遇研发活动中的各类风险控制的研发成本控制框架。然而,对于专有技术研发这类具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是不能简单地将它和产品的研发视为一体。对于专有技术的研发,我们将专有技术研发过程的各阶段引入其中,对其每个阶段进行成本管理,进而对研发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成本管理。

国内外的学者根据不同标准对技术研发的各阶段的划分不同。本文前面提出将专有技术研发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分析各个阶段的成本对技术研发成本进行管理。

1.初级基础研究阶段。基础研究主要是明确要研发的技术方向、进行初步的资料收集、调查报告等。成本支出主要是对工作人员的工资、调查费用、咨询费用、图书资料费等。这个阶段是整个研发活动的开始阶段,对整个研发活动的成本支出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研发成本的高低。因此,在此阶段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初级基础研究阶段的各方面的成本支出,对成本管理进行全面的管理。

2.发展研究阶段。发展研究阶段是对技术研发活动基础性研究的进一步研究,此阶段进行研发的可行性研究,对研发的技术进行初步评估,以及进行市场对技术的需求进行调查等。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本包括主要研发人员的薪酬、调查人员差旅费、各项调查费、所需材料及设备费用等。这一阶段的成本投入在整个研发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也可能会有加大成本投入的风险发生,对于此阶段的成本管理制度需求是很大的。对此阶段的成本支出,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将该阶段的成本投入划分不同的比重,使得成本的利用达到最有效、最合理。

3.技术研发阶段。该阶段是研发取得成果的阶段。专有技术形成的阶段,此阶段成本投入较大,这一阶段的主要是测试新产品和新技术,由此相应地产生各种费用支出支出,如人工薪酬等。专有技术的价值成本是技术研发阶段的结果,所以在研发各阶段中,技术研发阶段对于技术研发成本投入、质量以及后期收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该阶段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

4.应用实践阶段。应用实践阶段是对研发专有技术的应用测试。该阶段的成本支出主要是投入使用前的必要准备支出。这时发生的研发支出相对较小。该阶段是研发勘察设计专有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技术研发阶段的研究成果是否达到要求、不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等,都在实践应用阶段能够体现出来,因为应用实践阶段要对研发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在应用实践阶段就会产生较大的专有技术检测风险。在该阶段之后,可以根据实践的结果对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细微调整,使其更适合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

四、专有技术研发的管理标准化的制度需求

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的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规范。在石油、化工、电力等勘察设计单位都是各自有自己的工作规范和一系列的适用标准,但是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还没有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标准体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研发工作,难以实现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有效利用。所以,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的管理标准化显得格外重要。

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管理标准化涉及专有技术研发管理标准的编制、和实施的整个过程,这些都是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专有技术研发的基础,对专有技术研发进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专有技术研发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为专有技术的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结语

鉴于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其研发的制度需求仍是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对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的制度需求进行分析,为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研发的制度构建提供参考。此外,除本文上述几方面之外,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研发还对组织研发、人才供给等方面有着现实的迫切的需要,因此,对于工程勘察设计专有技术的研发需要构建一整套制度体系来对研发活动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成思.Know-How概论.建筑管理现代,2004,(4):12~14

2.陈燕玲.勘察设计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9~70

3.宋雪莲,张德洲.企业研发成本控制策略探讨.财务与管理,2010,(11):89~90

4.管随诊.企业研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1):185~187

5.马海群.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需求分析.图书馆.2009:10~11

6.李松龄.制度需求的概念.制度研究与评论,1999,(3):34~37

7.李厚廷.制度需求的制度变革动力效应.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8(8):38~40

8.于旭,杨秋月.制度创新视角的知识管理.图书馆报工作,2010,54(4):113~117

篇5

英文名称: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陕西省林业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林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咸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2117

国内刊号:61-1092/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6

英文名称:Sichuan Forestry Exploration and Desig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9151

国内刊号:51-1490/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实施单位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 平原地区防洪措施 平原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模式的优化 平原地区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技术措施 平原地区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 浅析平原地区高速公路软基路段裂缝病害成因及处理措施 豫东平原地区园林绿化技术 平原地区排水管网规划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GPS定位系统在丘陵及平原地区电力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平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降低平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措施研究 浅谈平原地区干线公路施工管理 浅谈平原地区城市防汛 浅谈平原地区公路景观 平原地区森林资源发展状况浅析及对策 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垃圾现状调查及处理模式探究 基于分类指导原则的平原地区新农村规划方法探析 平原地区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典型设计 平原地区砖瓦用粘土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平原地区造林 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的观察 水土流失对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危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翁友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7(1):110-114.

[4] 贾治邦.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强大推动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6.

[5]李荣锦,梁珍海,王磊.试论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城乡绿化工作思路的创新[J].江苏林业科技,2006,33(1):38-40.

[6] 魏明亮,王和平,宋光新.加强四旁树经营管理提高木材自给能力[J].林业资源管理,1999(5):21-23.

[7] 徐春.浅议平原绿化中的四旁绿化[J].江苏林业科技,1995,22(1):47-48.

篇9

*年9月25日至26日,交通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确任务,全面提升设计理念,全面提高设计水平,努力开创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建国以来召开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前所未有。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做了工作报告,提出了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新理念,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勘察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司张剑飞司长做了总结发言,提出了贯彻落实新理念的具体意见。会议的主要精神刚刚刘可同志已传达。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从源头上确保我省公路建设“提高质量,控制造价”工作继续推进,结合目前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实际情况,经厅党组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基本情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

一是勘察设计取得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我省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勘察设计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本省单位共有33家,从业人数超过1500人,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70%,其中甲级(临时甲级)5家,乙级(临时乙级)17家,丙级(临时丙级)11家,范围涵盖了公路、市政、冶金、建筑、水利和林业等部门,甲级单位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提高,设计文件越做越好,设计质量越来越高,乙级和丙级单位设计水平也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外省在*已从事或正在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的甲级单位有13家,这些单位实力雄厚,在*有一定的勘察设计市场份额,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和高兴,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252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了全省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国道主干线粤境路段基本建成(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今年年底完成);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5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国省道整体路况水平良好;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居全国前列,*年完成“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省“一日生活圈”基本形成,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洛溪大桥、番禺大桥、崖门大桥以及正在修建的东二环1100m跨的悬索桥、湛江海湾大桥等桥梁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开阳高速公路被省委省政府、交通部树立为“阳光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宣传;长大隧道、大型枢纽式互通立交建成数目枚不胜举。这与广大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是勘察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积极引进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测设方法和技术手段,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地质勘探上加强了遥感技术、物探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路线线形设计和结构计算采用了先进适用的设计软件,设计文件和图表基本做到CAD,计算机出图率已到达或接近100%。勘察设计手段和设计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勘察设计的全过程中,设计单位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合理选择路线走向,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各类方案进行反复的技术经济比选,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勘察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年交通部与*省联合组织了川(主寺)九(寨沟)公路改建示范工程,在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好评。为推广川九公路成功经验,提升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去年4月,我省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被交通部列为部省联合组织的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设计单位*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根据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的要求,坚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按照“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改变了以往生搬硬套及陈旧僵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把设计真正当作一幅作品来对待,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是勘察设计市场开放规范。我省的公路勘察设计市场实际上从80年代初就开放了,和我省的施工市场一样,是全国最开放的,原部属设计单位、外省优秀的设计单位均在*承担了勘察设计任务,从1981年广珠四桥联合设计,到洛溪大桥、虎门大桥的勘察设计等一大批项目,今天参加会议的代表从一个侧面就反映了开放的态势。自*年1月1日交通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基本实行了招投标制度,高速公路除了省政府批准以外的项目都实行了勘察设计招投标,勘察设计单位从原来受委托承担勘察设计任务,转变为通过市场竞争承揽任务,极大地促进了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激活了设计单位内部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通过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方式和评标标准,以单位业绩、勘察设计人员能力以及对招标项目的理解为依据,不以勘察设计收费的高低作为决定因素。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五是审查咨询工作逐步加强。目前高速公路和部分国省道项目实行设计咨询,咨询意见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为审查、决策和政府审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对设计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为下一步审查提供了基础条件,逐渐形成了咨询工作制度化,强化了设计管理手段,为减少设计变更,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了基础。*的设计咨询工作也是面向全国开发的,根据专家、业主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评价,武汉中咨路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立德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及我们省交通咨询服务中心对设计的咨询认真细致,咨询意见比较中肯,有建设性,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审查和决策的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部分项目实行了设计监理制度,部分项目实行了设计“双院制”,为规范设计管理和咨询程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各位代表,在我省公路建设投资数额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广大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保证了我省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年我们建成了通山区高速公路,*年底提前一年实现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在座各设计单位功不可没。通过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为加快我省公路建设的步伐,为“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做出了决定性的基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作风优秀的设计和管理人才,设计市场基本规范有序,设计审查和咨询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对广大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深表谢意。

(二)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要求

我们深刻认识到,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它与前期工作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如果前期工作做深做透,那么将会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效率的提高,减少对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设计方案等的反复论证。公路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规划设计与建设是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相互统一的过程,前期工作中要特别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各方关系,充分利用各方成果。

*省的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设计对象多样。我省面积不大,只有17.8万平方公里,但地理和地质条件的分布不均衡,整体上讲,粤东北山岭众多,粤西地势平坦,珠三角河网密布。粤北及粤东部分地区属山岭重丘区,崇山峻岭,植被茂盛,河谷盆地多,农田较少,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珠江三角洲地带水网密布,软土地基分布广泛,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占据全省总量约八成左右,路网发达,交叉众多,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粤东粤西土壤零星分布软土地基、高液限土和膨胀土等,水源有限。

二是使用条件复杂。*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按照德江书记的说法就是“最穷的在*,最富的也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山区和东西两翼经济总量少,发展较慢,这也是我们公路勘察设计不能回避的一个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交通量增长较快,且南北通道上货车所占比例较大,重车和超限超载车较多,对公路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地处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对排水系统设计、路面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指标要求较高。还有我们的海岸线长度超过三千公里,这些都是*的特点。因此,勘察设计工作应充分考虑*特色,在路基、路面、桥梁等专业设计上,在结构安全性、功能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多作考虑。特别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减少路面的早期损害方面要认真总结和改进。

三是政策执行严格。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农用地使用要求越来越严格,从去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用地政策实施以后,用地指标非常紧张,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特点,我们的工作也很难进行下去;对拆迁工作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补偿标准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要正确处理好公路部门与其他行业的关系,设计中应充分重视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方针、政策,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爱惜和保护,对相关部门的合理要求,如水利、文物、林业、地质、土地及环保部门,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协商。在涉及到重要设施的拆迁等问题上,要充分尊重物权所有者的合理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避让或保护。否则会影响建设项目的审批和顺利实施。

(三)目前勘察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与交通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公路的期望和需求相比,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上对勘察设计存在问题提到的五个方面总结是非常中肯的。结合*的具体情况,目前,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1)考虑工程本身和专业结构内部要求较多,从社会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认识不足,对相关工程和要求等设计考虑不多,对自然尊重不够,工程大填大挖现象比较突出,勘察设计不够精心。(2)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勘察设计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不足,深度不够,尤其是重要工点的地质勘察深度更显不足,地质勘探手段单一、钻孔数量较少,桥型方案选择不合理,桥梁跨径布设及桩基设计不合理,隧道选址不合理,矫枉过正,高边坡过多采用锚杆锚索,软基处理方案不经济,使项目一开工就造成较多的设计变更,如粤赣、梅河高速公路,工程造价难以合理控制。(3)设计方案比较不充分,比较结果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高填土软基与桥梁、深路堑高边坡与隧道、桥梁经济跨径(特别是地质差、软基深、桩基长时)、桥梁下部结构(如高速公路整体三柱式墩与分离双柱式墩)等方面的比较,缺少量化指标,有的纯粹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结果反映不切实际。(4)“用心”设计不够,“制作”多于“创作”、“粗放”多于“精细”,有特色的设计少,照抄照搬现象较多。在技术标准和指标掌握上,不能因地制宜,生搬硬套现象较普遍。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繁重和设计周期短的情况下,更谈不上“用心”和“精细”设计,造成一些设计方案欠仔细研究斟酌,标准指标把握不够准确,路线大填大挖;桥梁墩柱林立,桩柱直径大、钢筋含量高;靠近城镇及城郊美观要求较高的地方,桥型方案的选择在美观方面考虑不足。(5)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上缺乏内在动力,创新力度不够,技术含量低。

在这方面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如国道105从化段边坡塌方不少;省道323连南段去年也发生了超过20万方的大塌方;还有英佛一级公路,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大填大挖,下午我们将对此进行专门的案例分析,以使大家受到一些启发。

二是设计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尚待提高。部分设计单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各阶段设计质量负责人不明确,人员素质较差,数量不足,配置不全,设计深度不足;个别设计单位过分讲效益,过多承揽超越自身能力的勘察设计任务,存在分包或挂靠资质现象,设计审核和审查把关不严,文件错漏较多,造成设计变更频繁,有些项目累计变更达数千项之多,*海丰长沙湾战备公路就因此被国家计委稽查办和财政部专员办点名批评;个别设计单位后续服务不到位,业主的合理要求未得到满足,派驻设计代表不能很好解决现场施工的需要;部分设计单位越级承揽设计任务,违反了国家规定。

三是设计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1)随意更改技术标准,国省道及地方项目为了申请高补助,前期工作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地形地物等条件将技术标准做大,到了设计阶段又将技术标准随意降低,主要表现在路线长度、公路等级及路基宽度等方面,建设项目变成“缩水”工程,上面提到的长沙湾战备公路也存在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完成整改验收;(2)部分项目(特别是地方项目、低价抢标的项目)不按国家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随意压低或克扣勘察设计费,有的项目甚至连钻探测量费用都给不足,更不用说设计费,在严重缺少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必然造成设计文件混乱,设计质量低劣。(3)部分项目超规模现象较严重,有些项目的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服务区规模,国省道、地方公路收费站房规模,不按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进行建设,超标准较多;交通工程机电设备选型追求高标准和高配置;随意变更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动辄就用改性沥青;(4)变更设计管理滞后,个别业主采取“先斩后奏”的做法,变更后不按基建程序报批,设计单位过分迁就业主意见,待工程建设完毕后再上报设计变更,有些项目甚至通车几年还未完善手续,迟迟不能竣工验收。(5)设计审查意见执行不力,个别项目在施工图设计中未能严格执行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有的应该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解决的问题,但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方案仍未解决,造成后续审查困难,如江珠高速公路江门段施工图设计,根据评审,大家认为是高速公路项目中设计质量比较差的,桥跨布置、主墩设计、甚至是预应力配索等都有违常规,不能满足我们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粤赣高速公路,目前实施的土石方数量比初步设计增加24%,桥梁桩基的长度比初步设计增加了25000延米,增幅达55%;还有西二环小塘至九江段施工图差错也很多。

二、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工作的意见

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的推动下,社会需要交通供给能力和规模的扩张,由于货物形态、技术经济特征的复杂化以及人们选择交通模式的观念及行为的重大变化,安全、快捷、舒适、方便乃至个性化的交通价值取向增强,对交通的服务形式、内容与质量都会提出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机动、更高标准的要求。为发挥交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和先导作用,现阶段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交通系统,与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运输服务。在新的交通实践中,公路行业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走安全高效、优质多样、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部长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要求我们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要做到:“节约建设成本,不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高指标,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在保证安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优化工程细部构造和建设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辅助工程,增强工程的可靠性、耐久性,节油、节能、节土地,在公路水运建设中,合理选择和利用线位资源、岸线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树立安全、环保的工程建设新理念,要从勘察设计入手,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都要围绕安全、畅通、环保的目标,通过规划协调,科技创新,设计周密和施工精细,提高安全水平,保护生态。”

冯副部长讲,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二是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四是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五是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六是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围绕“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精神,结合我省公路勘察设计的实际情况,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做到“明确一个观念,强化两个协调,抓好四个环节,落实六项工作”。

(一)明确“设计是灵魂”的观念,强化“设计与自然景观协调、与社会环境协调”的意识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这个“灵魂”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提,是工程管理的龙头,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勘察设计工作搞得好不好,不仅影响到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还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可以说,设计是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没有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建设成果。设计工作做好了,就能为整个公路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设计是灵魂”这个关键之处,要深刻体会设计上的节约是工程最大的节约,设计上的浪费是工程最大的浪费。

从公路设计开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用户第一”的理念,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标;其次,设计者要有必要的环保意识,设计时必须考虑环保选线,考虑与周围自然景观、社会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因建设和运营给沿线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第三,设计者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框约束,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树立“不破坏、少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观念。

(二)抓好“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规范设计市场,强化设计审查”等四个环节

一是要提升设计理念。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交通主管部门的同志,首先要学习“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贯彻到行动中去,我认为总体设计和路线方案设计比什么都重要;其次,应遵循安全设计原则,将道路安全设计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地质与地形相结合的选线原则,在地质评价稳定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布设线位。昨天游副省长到厅调研也提到这个问题,我们的京珠北高速公路应该是做得很不错的项目,符合部颁技术标准,但又确实不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目前被国家列为*安全督办的项目,这说明了我们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外,还需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京珠北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载、超载货车的比例达到75~80%,还有沿线的天气特点也是需要我们充分考虑的因素,有些路段到了冬天结冰,中断交通,今年我们对与其平行的坪乳公路的28km路面进行大修,还有清连一级公路71km的南下车道也进行了维修,以期在京珠北中断交通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分流一部分车辆,确保交通顺畅。第三,技术指标的选用要相对均衡,这一点非常重要,设计中不要片面追求规范规定的一般指标要求,在特定的线形组合条件下可以采用低限指标。在采用低指标前,应以行驶速度进行逐渐过渡,采取不同的曲线组合,将行驶车速降下来,避免高指标直接接低指标。第四,要尽量改善平纵线形,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五,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减少或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第六,提升设计理念,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来进行设计,和国外相比,我们的特点是车况差,超载严重,尤其是驾驶员素质比较低,所以我们在设计上要考虑到这些特点。第七,尽量利用旧路,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节约土地资源的理念,对*来说,土地矛盾尤为突出,去年国土资源部批给*的指标是8400公顷,连第一批国家发改委确认的项目要求都不能满足,很多项目工可和初步设计都完成了,但却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没法开工。还有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不追求不切实际和超越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公路建设项目已体现出新的勘察设计理念,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认真、深入学习和借鉴外省经验,不断加强设计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在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上,有很多设计理念、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吸收。

二是要提高设计水平。首先,要科学理解技术标准和规范,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与认识、技术指标的运用与把握上,受设计人员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实践经验、工作习惯等影响,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全面、科学地理解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公路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安全性、功能性为主,顺应地形灵活采用适应路段特点的技术指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上,我们今天在座的既有甲级设计单位,也有很多乙级、丙级的地方设计单位,地方设计单位、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部门的技术人员更要懂得如何去把握规模和技术标准,尽职尽责为当地行政领导当好决策的参谋,不要领导说做多大就做多大,要考虑交通需求,不能一味追求形象工程。其次,与相关部门、行业的协调不够,当前不少设计单位对我们公路建设项目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性评价、文物调查等一系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审批并不太了解,甚至不闻不问,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汕揭高速公路线位就是因为跨越了两条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河流而在环保部门没法通过审批,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有利无弊的事情,在京珠南和粤赣高速公路,由于做了环评,发现了有些路段存在高放射性物质,使我们对线位及时做了调整,避免了不必要的变更,也使我们施工、营运更安全。第三,要特别重视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特别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和调查。勘探调查的准确性是设计质量的基础,关系到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经济性,勘探、调查的错误或不准确、不详细,甚至盲目套用地质资料进行设计均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第四,在设计上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在整个勘察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摒弃旧有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路线设计应遵循“随弯就势、标准灵活、合理优化、保护环境”的原则,采用多种植物进行防护,掩盖施工痕迹,突出个性化设计。第五,应遵循舒适的原则,具体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地形,顺应山势,不刻意寻求长直线,尽最大可能采用以曲线代替直线,加长缓和曲线长度,加大曲线比例;纵面不追求高指标,在线形组合的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低限指标,但应严格控制合成纵坡,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注重平纵线形组合协调,力求线形连续、流畅及公路景观的协调性;提高路面等级和平整度,减少行车颠簸,最大限度地为乘客提供行车舒适性。还有一点希望大家注意的是要做好设计回访的工作,我们现在设计和施工了这么多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后出现什么问题,有哪些优缺点,很值得我们设计人员去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是要规范设计市场。加强勘察设计市场准入制度,做好从业单位资质管理工作,按国家资质管理的规定从事勘察设计工作,采取动态管理手段,及时掌握设计单位的从业情况;积极推行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实行个人执业注册制度,鼓励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取得注册资格;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活动,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力争我省在公路勘察设计上对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各地级市的交通主管部门要更加注意这个问题),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优秀的单位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理顺勘察设计分包关系,确保勘察深度和设计质量。

四是要强化设计审查。设计审查是政府实施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举措,应以咨询意见为依托,严格设计审查咨询和审批工作,对提高设计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很有成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符合各自实际的审批、审查和咨询制度。高速公路、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和特别复杂结构的工程等,设计中可逐步推行“两院制”,由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或咨询单位进行设计监理或审查咨询,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审。审查中,应重点加强安全、环保、土地节约等方面的审查力度,加强路线方案、软基处理、高边坡、路面结构、桥梁方案、互通立交等专业的审查。刚才提到的和相关部门协调的问题,我们现在有些项目虽然都做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性评价,但很多都是为了审批通过而做,而没有把这些专题的结论应用到设计中去,梅龙高速公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地质灾害评价指出这个项目存在断裂带,还有相当部分的岩溶,设计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线位调整等,所以我们要让这些专题报告的成果应用到我们的设计中,不是为了审批而做这些报告,而是为了应用。对达不到勘察设计深度要求的文件,坚决不予审查、审批。对于设计审查与审批的意见,要认真落实,对贯彻和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要给予批评直至处罚。在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厅计划今年出台《公路勘察设计审查咨询管理办法》,请代表们在明天的讨论中提出意见。要严格设计变更管理,当前不少工程变更设计频繁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按程序逐级审查报批。杜绝项目报批前有意降低工程造价和在变更设计中随意增加工程造价的行为,坚决打击利用变更设计谋取不正当利益。现在设计变更最大的是路面,勘察设计单位要切实加强路面设计深度,每个项目都要进行料场调查,对材料做试验,获取必要的设计参数以指导设计,以后的审查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三)落实六项具体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设计示范工程。推动部省联合组织的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的进度,根据交通部《咨询要点》的要求加强指导,深化设计,并适时向部公路司和部专家咨询组进行设计情况汇报,条件成熟时召开一定范围的现场会推广该项目的勘察设计经验。请省公路局在国省道和一些地方公路的设计项目上也要积极推进设计示范工程,做到以点带面。

二是抓好路面设计工作。根据厅的统一安排,今年的建设管理工作中,要“以路面质量为中心”,交通部在设计工作会议上和质量监督会议上也把路的早期损坏作为重要课题来加以研究解决,根据新颁布的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学习外省的先进做法,针对*省的荷载和环境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系统分析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场地、现场试验、工序控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要求,特别是要总结*省已经通车运营多年的高速公路(如佛开、机荷、华南快速干线、广珠东等)沥青路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和提高我省路面建设水平的综合措施。对新建和扩建高速公路、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加强养护工程中的路面设计工作,提高养护工程中的路面设计水平。因为从现在起我们要对几千公里的国省道路面进行大修或罩面,方案的选择关系到超过100亿元的投资,所有在座的特别是*的设计单位要注意我们已有的国省道和地方公路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多研究,多思考,拿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

三是切实降低用地单位指标。工可编制单位要认真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交通需求、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尤其是国省道和县乡公路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指标,从根本上减少用地数量。设计单位要把降低用地单位指标作为设计控制的重要标准,对占用农田较多的线位应进行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比选中,要把占用土地因素考虑在内,深化路基与桥隧的技术经济比较,择优推荐桥隧方案。严格控制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旧路改造项目中,要结合旧路技术状况最大限度地利用旧路。项目审查和审批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对用地数量进行核查,并优先选择用地数量和非农用地数量少的技术方案。我们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请大一定要家理解和支持。

四是切实提高审查人员的技术水平。目前,我省基层审查单位的技术力量有限,根据扩大县级权限的要求,县一级技术管理能力与技术管理要求的矛盾尤其突出,要加强设计审查人员技术水平,建议在市县交通主管部门设立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并应对其技术职称和技术经历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今年在不同的阶段,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设计审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五是做好施工图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的要求,施工图审查是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对施工图审查的方式作了一定的调整,项目法人在施工图审查工作中将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同时交通主管部门还是要审查批复施工图,这与我省以往的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厅将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推出具体的管理细则,把施工图审查这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做好。

篇10

关键词:森林资源;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17-2

近年以来,覃塘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广西东靠西联的战略方向,积极构建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把林业发展和建设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特色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等林业工程建设,全面带动林业生态和产业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质量也得到较为全面的提高,努力为建设西江流域重要的产业集聚中心服务。本文以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数据更新,对覃塘区森林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索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区域概况

1.1自然概况

覃塘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东经109°12’~109°39’,北纬22°50’~23°25’之间。东与港南区、港北区毗陵,西靠来宾市,南与横县接壤,北邻武宣县,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距贵港市区21公里,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68公里。地势总体是南北高、中间低,西北地区为岩溶峰林地带,地势险峻,中部、南部为平原区,属于浔郁平原的一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石灰土,土层深厚,较为肥沃。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大小水库众多,森林植被主要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为活动较多,原生植被已完全被次生林和人工林代替。

覃塘区隶属贵港市,下辖10个乡(镇),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52.2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为57.3万人,主要是汉、壮族人口,其中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区域内物产丰富,制糖、水泥和饮食等产业发展迅速,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

1.2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覃塘区林业用地面积46599.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2%。其中:有林地面积26298.3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6055.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95.0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116.3公顷,宜林地面积2046.6公顷。其中商品林地面积26765.8公顷,公益林地面积15544.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97841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为1168029立方米,占97.5%。森林蓄积中,纯林蓄积1154163立方米,占98.8%;混交林蓄积13866立方米,占1.2%。全区森林覆盖率为32.8 %。

2森林资源特点

2.1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29124.3公顷增加到目前的44566.9公顷,增加了15442.6公顷,增长了53.0%。森林覆盖率由21.7%增加到32.8%,同比增长11.1%。森林蓄积量由884819立方米增加到1168029立方米,增加了283210立方米。森林资源总量大幅增加。

2.2林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森林生态状况得到改善

覃塘区公益林与商品林比例由1999年的10:90转变为目前的37:63,公益林的比重逐渐增加,林种结构得到逐步改善。并且森林无灾害面积占99.3%,森林健康等级为健康的森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98.4%,说明了覃塘区在稳步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战略和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2.3林业产业迅速发展

覃塘区乔木经济林面积为183.3公顷,灌木经济林面积592.6公顷,分别占乔木林地面积和灌木林地面积的0.7%和3.7%。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种类多、品种丰富。目前,鲜果保存和干果制品新技术已形成产业化,木材、人造板、松香和家具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特别是近几年来速生丰产林和短轮伐用材林基地建设迅猛发展,占覃塘区用材林面积达到77.6%,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同时,丰富的经济林、竹林和速丰林等资源开发已成为目前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农脱贫致富、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林业创汇的重要基础。

2.4林地总量不足

覃塘区作为贵港市辖区,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大,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打造“华南建材大基地、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随着覃塘区城区扩建、“一园两基地”(贵港(台湾)产业园区、贵港覃塘三水铝土矿综合示范项目基地、贵港覃塘铝锭加工项目基地)的项目启动,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覃塘区城镇化、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浆纸一体化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无论在数量、规模和投资上都将大幅增加。覃塘区是广西农产品主要供应区,随着国家近年来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量的项目用地向林地转移。而覃塘区林业用地面积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仅有约三分之一,林地总量不足。建设项目对林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导致林地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日趋突出。

2.5树种结构单一

覃塘区目前有乔木林面积26540.0公顷。其中:杉木类706.5公顷,占2.7%;速生桉类19830.7公顷,占74.7%;松类面积5803.1公顷,占21.9%;其它阔叶树类199.7公顷,占0.7%。从数据可以看出,乔木树种种类较少,结构较为单一,森林总体质量不高。

2.6林地生产力不高

覃塘区目前的乔木林面积26540公顷,蓄积121万立方米,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45.6立方米/公顷,根据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成果,广西区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8.11立方米/公顷,覃塘区为广西的76.4%,林地生产力不高,从侧面反映出覃塘区森林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3.1完善森林资源科技化管理

由于较为全面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十年才开展一次,所以林业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做到每年更新森林资源数据,与林业生产密切联系,并定期监测森林资源动态,准确掌握林地保护利用信息。确保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可靠性,并适时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林业生产发展方针、政策,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依据。

3.2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林地资源管理是林业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林地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当好当地政府的参谋,促进地方党政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林地管理工作的领导;二是要依法统筹安排各行业、各项目使用林地的工作;三是要加强与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四是要加大力度惩治破坏林地资源犯罪活动;五是严格履行使用林地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核审批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林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3.3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森林分类经营

据覃塘区森林资源现状,将森林进行分类经营,不同类别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验方式。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林种结构,既能做到按市场需要组织林业生产,又能维持森林的生态效益,并能较好解决林业作为物质生产部分和公益事业管理部门双重功能的矛盾。实施分类经营,有助于满足社会对森林不同功能的多样性需求,最大限度的解放林区、林地生产力,搞活林业经济,促进森林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为森林资源产业化和工业化提供条件。

3.4充分挖掘林地增长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张,都不可避免的使用到林地资源,为了保证未来林地面积不因为被占用而大幅度下降,应充分挖掘林地补给的潜力。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措施可以增加林地:一是对坡耕地或丢荒耕地继续实行退耕还林,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地数量;二是对区内已废弃或用地到期的工矿场、采石场、临时用地等实施整地造林或植草恢复森林植被;三是加强对原难利用地、干涸水塘、灾害损毁等未利用地的植被恢复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3.5全面开展植树造林

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通过全面开展造林绿化、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和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大力推进荒坡荒地、工矿废弃地、临时占用地、宜林闲置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积极参与“绿满八桂”造林绿化、珠江防护林建设、道路绿化等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快对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和一般灌木林地的绿化和改造,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林地利用率,确保森林数量稳步增长。

3.6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森林整体质量

通过科学规划、分类经营、分区施测对森林资源进行严格保护和积极发展。着力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优化森林结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对现有低产林的改造力度,对林分质量差、森林蓄积量和生长量小、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的低下林分进行改造,提高林地生产率。

3.7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区域林业产业规模

覃塘区目前有较大面积和较大比例的速生丰产林,要按照分类经营的方针和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发展企业化基地造林,对商品林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对商品林产业化基地建设进行扶持,按照“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原则,创新建设模式,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步伐,明确产权归属,做大做强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Z].广西,2009.

[3]杨小兰、吴国欣.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11,(4):125-128.

[4]王少忠.东山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福建),2009,(2):20-23.

[5]莫继有、吴永富、兰俊等.广西东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策略.[J].桉树科技,2011,(1):53-56.

[6]覃爱昶.从江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0,(12):100-101.

篇11

关键词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问题;建议;新疆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60-01

林业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三大战略任务。自治区党委把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作为重点工作和关键措施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疆各族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坚决保护好全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做好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可为编制各项森林资源保护规划及保护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源数据[1-2]。

1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评定森林经营利用效果,为编制林业规划、设计、计划,确定森林经营措施和安排各项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3]。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内容包括:基本图、林相图、经营规划图及资源变化图;森林资源变化分析说明;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表;林地林权证明资料;森林资源统计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卡片、簿册;森林资源各项调查、科研、经营的文件和经营总结资料等[4]。

2 存在的问题

各山区林场均设有资源林政科,科室有3人以上编制,有相应的资源档案室。但多年来各场对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仅限资料存入档案室,基本上未对林班的台账进行有效更新,资源数据较陈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年清、二年变、三年乱”的现象,未能充分反映该区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

3 建议

3.1 充分利用新二类调查成果,及时更新森林资源档案数据

2009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规划设计院、新疆林业规划设计院等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设计资质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全面完成了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所辖25个国有山区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摸清了新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家底。各项数据都已更新到2009年度资源数据,数据资料已交付各场,为各场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带来了有利条件。以此为契机,及时更新资源数据是比较容易进行的。

3.2 开发适合新疆山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与财务管理一样,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应具有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软件,应保证其可操作性较强。应对适合新疆山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特点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开发,如编制森林资源蓄积消长变化程序,将各场森林资源以林班为单位,将二类成果中提供的各树种林木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龄的年平均生长率或年公顷生长量等森林资源蓄积消长变化因子编入程序,操作上较为简便,保证每年均可进行数据的更新。这样,不但保证了各林场资源数据计算的迅速、准确,实现了全疆山区森林资源数据共享,还方便查阅[5-6]。

3.3 各项林业工程建设都要抓好工程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林业局抓好林业六大工程、推进林业五大历史性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7]。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为全力推进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结合新疆当地实际,通过对正在实施的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细化、具体化,提出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新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涵盖了新疆山区、平原绿洲及绿洲边缘荒漠的广阔区域,通过十大林业工程的实施和推进,能够有效保护和增加新疆的森林资源,进一步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更加有效地为各族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显著地发挥林业在自治区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王帮霞.仁怀市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与更新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9):201.

[2] 郑洪军.浅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J].辽宁林业科技,2006(2):48.

[3] 郭丽岩,夏鸿喜.森林资源监督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企业,2005(2):51-52.

[4] 金昌仙.信息时代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S1):69-70.

[5] 李彤,王江,郑焰峰.河北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11(5):44-46.

篇12

关键词:营林绿化;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132-03

1营林绿化现状

石林县营林绿化工程始于1989年,至今已有25个年头,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发展等阶段。在1989~2014年的25年间,累计实施完成营林绿化任务35831.7hm2,其中各类营林绿化项目分别是:一般造林12628.2hm2;工程造林1033.9hm2;退耕还林工程10342hm2,涉及国家级退耕还林1800hm2、荒山造林3066.7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3355.3hm2,市级退耕还林2120hm2;珠江防护林工程4745.7hm2;特色经济林核桃种植2804.9hm2;石漠化综合治理2111.2hm2;交通沿线面山造林600.3hm2;县级政府样板林156.5hm2;重点示范造林83.7hm2;五采区植被恢复69.5hm2;辖区绿化355.1hm2;杨树种植900.8hm2。其它项目:新造林地补植补种1161.6hm2;幼林抚育169.3hm2;封山育林7809.7hm2;全民义务植树1382.93万株;苗木基地建设2335.5hm2;国家森林抚育1333.3hm2;省级中低产林改造666.7hm2;村庄绿化376个,绿化面积935hm2,植树234.14万株。

25年来,石林县的营林绿化工作在“科技兴林”思想的引领下,打破简单粗放的造林陋习,开展了营林绿化工程,在试验示范、推广、发展中不断总结完善,全面提升了营林绿化档次,彰显了新的造林发展模式,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造林质量奠定了基础。

回顾石林县的营林绿化工作,大体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发展等几个阶段。

1.1试验示范阶段

1989年,分别在本县境内的山区、半山区、坝区三种不同类型的尾窄黑、松园口、黄家庄三个自然村进行工程造林试点,面积66.7hm2,分三个试验林组:华山松林组;桉树、圣诞树林组;圆柏、桤木、麻栎林组,成活率分别达95%、92%、89%。在三个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1990~1993年试点工作范围扩大到全县所有乡镇及一个国营林场,累计完成造林3187hm2,平均成活率达87%以上。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证明在石林县开展营造林绿化工程,只要选择好立地条件、造林时间,效果还是明显的。这一阶段的试验示范为日后营造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造林时间选择、施工、管护等积累了经验。

1.2推广阶段

1994~1996年是营林绿化工程推广阶段的第一个高峰期。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工代赈林业建设项目、干果基地建设,工程造林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展了华山松菌根菌接种育苗工作,成活率提高2%~3%。这一时期共规划设计358个地块,累计造林4378.7hm2,工程造林地块分布在海拔1530~2500m之间,树种主要是华山松、桉树、圆柏等,成活率90%以上。但这一时期正处于推广阶段,范围、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资金不足,管护经费不能落实,使工程造林地的幼苗管护差,受人、畜践踏和山林火灾危害,影响了造林保存率。

1.3发展阶段

1997年至今,随着营林绿化技术日益进步,营林绿化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省林业重点项目: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绿色扶贫攻坚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种植业以及市、县项目的相继实施。这一时期在全县境内规划设计18005个地块,累计造林24007.1hm2,营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活率达95%以上,树种主要有桉树、板栗、核桃、墨西哥柏、圣诞、樟木、华山松、竹子、栾树、清香木、红叶石楠、球花石楠等等。并推广应用Ⅰ号、Ⅲ号生根粉移栽干果苗木,成活率由以往的85%提高到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营林绿化工作采取的措施

2.1对营林绿化项目建设管理

2.1.1项目计划管理

各年度计划任务一经下达,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属于建设地点、项目调整、建设规模变化、投资变更等重大变动,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不涉及投资和造林面积、不降低质量、不影响项目功能的一般性变更,须报原审批部门备案。

2.1.2财务管理制度

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结算制度,并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措施,实行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工程建设实行报账制,重点项目实行监理制,以工程检查验收结果作为支付工程资金的依据。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根据单项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有关财务凭证予以报账。

2.1.3工程技术质量监督制

重点营林绿化项目,如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委托有资质、技术力量强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项目监理聘请信誉度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以利于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及合同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设备采购采取政府招标采购形式;施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2.1.4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

工程质量标准按国家、行业及实施部门有关工程标准执行。项目实施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工程纳入合同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谁主管、谁负责,做到目标任务、责任质量,奖惩明确。在施工中,施工方必须按作业设计施工,并按要求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监理单位加强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若工程质量不合格,除责令其停工返工外,经济损失由施工方负责。

2.2技术保障措施

2.2.1技术培训

搞好技术培训是营林绿化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造林技术规程、施工作业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生物措施技术等等。

2.2.2搞好技术服务

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如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指导,加强林业、水利、农业、气象、土地、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各项目的技术指导。林业及相关技术部门严把造林种苗关,实施从栽培到管护的全过程科学管理。

2.2.3其它

项目实施中,按要求做好任务完成情况与资金使用情况的统计工作,按时上报月报、季报报表及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出工程信息简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搞好宣传工作;完成的单项工程及时组织验收;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营林绿化取得的成效

石林县在1989~2014年的25年间,共设计工程造林地块22828个,累计造林面积35831.7hm2,保存面积26515.5hm2,保存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74%。经过长期营林绿化工程建设,通过“造、封、管、改造”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大面积的工程造林,有效地恢复了植被,自然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工程造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1生态效益方面

提高了森林植被,形成了乔、灌、草多层次多结构的植被群落;水土保持和固土保肥效益不断得到改善;提高了固碳释氧效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有了较好的抑制作用。

3.2经济效益方面

2002年、2003年实施的国家级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补助资金足额到位,第一轮8年补助期已满,第二轮8年补助政策正在实施。2012年又启动实施市级退耕还林项目,经济林核桃补助期8年,其它树种补助期5年。这些工程项目和配套的补助政策受到了全县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被称为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石林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稳步、持续和健康发展。

3.3社会效益方面

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尤其是增加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林地面积增加,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并趋于合理;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的食物结构也发生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得到明显提高,项目区内有一大批农民接受到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提高了生产技能。

总的来讲,石林县的营林绿化工作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营林绿化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营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现有森林纯林比重大,林分质量低、效益差,林分生态功能减弱。近年来气候连年干旱,旱灾、冻害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巴江、普拉河、大可河等水系源头森林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江(河)航道水土流失严重。

4.2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尚不完备,营林绿化任务艰巨

受营林绿化用地、资金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全县营林绿化进度还不是很快。林农矛盾突出,城镇面山绿化任务艰巨,全县还有2/5左右的村屯需要进一步绿化达标和提升绿化档次,道路、河渠等绿色廊道建设相对滞后。

4.3营林绿化用地和资金矛盾突出,营林绿化推进难度大

(1)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营林绿化征占土地补偿费用太高,此项资金又无出处,导致营林绿化用地很难落实。

(2)物价持续上涨,营林绿化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生态条件恶劣的地方,立地条件差,县、乡镇财政困难,群众筹集营林绿化资金能力弱,致使营林绿化工作资金筹集的难度加大。

(3)营林绿化机制不完善,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影响了群众营林绿化的积极性。

5对今后营林绿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5.1切实保障营林绿化用地

在严格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落实好农田防护林、护村林、城郊苗圃、公园、运动绿地、经济林、生态林等营林绿化地块。

5.2进一步放活林地使用权

坚持树随地走、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

5.3实行营林绿化和林木采伐优惠政策

凡参与营林绿化的集体、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只要符合相关项目规定的条件,可享受国家、省及市、县资金补助的优惠政策。

5.4多渠道筹集营林绿化资金

采取向国家争取一块,省里补助一块,市、县投入一块,集体、个人解决一块,吸引社会参与一块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营林绿化资金。

5.5继续实行财税和信贷优惠政策

对个人造林育苗的,继续实行林权抵押贷款、享受当地信用社小额贷款等扶持政策,其它金融部门要提供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石林县1989―2014年造林绿化作业设计及检查验收报告[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2009.

[2]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石林彝族自治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2009.

[3]李灿云.云南省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J].林业调查规划,2002(3).

篇13

关键词 果尔除草剂;曼地亚红豆杉;药效

中图分类号 S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117-01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Rehd.)是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的树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但由于曼地亚红豆杉初期生长较为缓慢,容易被杂草淹没覆盖,影响正常生长,所以需要及时进行田间除草。使用人工除草的方法耗费人力且成本较高,在较大规模种植中并不适用,因此多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由于苗矮小,喷施灭生性除草剂很容易洒到苗上,对小苗造成伤害,必须使用对红豆杉无药害的选择性除草剂。

果尔的有效成分为乙氧氟草醚,是一种二苯醚类触杀型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残留物质较少等特点,使用效果良好,目前有关果尔在红豆杉中使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1-2]。因此,特进行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苗圃设在丽水市农业生态科技园内,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石牛村。苗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2′,北纬28°42′;年平均气温11.5~18.3 ℃,年均日照时数1 712~1 825 h,无霜期180~280 d,年均降水量1 400~2 275 mm。苗圃内土壤为砂质壤土。

苗圃地钢架大棚南北走向,高3 m,宽8 m,长30 m,覆盖遮阳网。棚内纵向修建4条地畦,畦宽1.3 m,畦高0.2 m,沟宽0.5 m。畦面上种有曼地亚红豆杉二年生苗,栽种密度为8株/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除草剂为果尔除草剂,由美国陶氏益农(Dow Agro-Sciences)公司生产,乳油剂型,有效成分乙氧氟草醚含量240 g/L。施用对象:稗草、狗尾草、牛膝、狼尾草、马齿苋、酢浆草、车前、三白草、牛筋草、白矛等。

1.3 试验设计

根据果尔除草剂施用量不同,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300 mL/hm2(A)、450 mL/hm2(B)、600 mL/hm2(C)、750 mL/hm2(D)、900 mL/hm2(E)、1 050 mL/hm2(F)、1 200 mL/hm2(G),以清水作为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面积13 m2(10.0 m×1.3 m)。

1.4 试验方法

试验使用相邻的2座大棚,共8条地畦。按试验设计的8个处理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果尔除草剂。喷雾器中倒入12.0 L清水和对应剂量的果尔乳油,搅拌均匀,按照常规作业方法立即喷施。为了减少操作误差,喷施除草剂的工作由一人完成[3-5]。施药时间为2012年3月5日,此时多数杂草已萌发生长[6]。施药3 d各小区在对角线中心取1 m×1 m的区域。后调查杂草株数,统计除草效果,继续观察持效期和药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除草率和持效期随着果尔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增。其中,处理A灭杀杂草不彻底,杂草上有许多黄斑,仍能维持生长;处理B~F的除草效果可以达到要求,灭杀较为彻底,除草率可达91%以上,但处理B的小区,除草持效期较短。

此外还可以看出,处理G出现药害,部分曼地亚红豆杉苗上出现黄色斑点。受药害的小苗1~2周后可逐渐恢复生长。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果尔对于曼地亚红豆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除草剂,在适宜用量范围内,可有效清除苗圃中的杂草,药效期较长,大幅减少人工劳作,可以用于曼地亚红豆杉苗圃除草。综合考虑成本问题,对于二年生以上的苗龄曼地来红豆杉苗圃,其适宜喷施量为600~750 mL/hm2。

4 参考文献

[1] 林成.除草剂果尔在针叶苗圃的应用试验[J].林业勘察设计,2001(1):101-104.

[2] 谢永生.果尔除草剂在松类育苗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2(1):147-148.

[3] 王鸣凤,徐八骏,王泽超,等.丁草胺、果尔、盖草能除草剂在苗圃中的应用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1(7):33-34.

[4] 张静,王艳玲.果尔除草剂在沙棘中的应用试验[J].中国果菜,2009(6):35.

篇14

林业生态的工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勘察工作、规划工作、育种工作、造林工作、抚育工作、保护工作以及项目验收工作的有效凭证。由于受到工程管理的影响,所以在林业生态工程中,档案实体处于一种很明显的分散性管理状态中。

1工程档案实体的分散性

森林生长具有分散性,工程的实施也具有分散性,所以真实地记录工程的档案材料也处在一种很分散的管理状态之中。启动一个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它的运作和验收等诸多材料应该分散地保管在项目所涉及的各个省、市和地区。

2工程档案的利用具有成套性

森林的生长周期特别长,短则几十年,长则上百年,就是培育速生丰产林也得需要8到10年的时间。为了很好地研究森林资源的变化规律,做出有效的科学决策,设计合理的经营方式,制定有效的生产方案,通常需要一个项目或者是几个项目中的一个或是几个周期来作为依据,才能整理出有价值的档案材料。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林业生态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解决林业生态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可能性。网络技术使得异地查询以及工程档案资源的共享成为现实。在林业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消除档案信息资源的局限性,将原本互相孤立的档案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调用。让更多的用户能够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分散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以及不同的单位的林业生态建设资源存储在同一个网络库中,便利广大用户的查询使用。

1制定规划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档案网络化的实现涉及面很宽,这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化工程,仅仅通过网卡或者是电缆线把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在此项工作开始运行之前,林业的主管部门必须组织相关的人员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实况进行调研,并且根据相关的规划,制定管理工作实施的细则,用它来对工程档案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进行指导。这样做可以避免盲目性网络建设引起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让林业生态建设在规范化和健康化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在编制林业工程档案网络化管理的规划时,编制人员一定要充分地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网络接轨的问题。能否让档案信息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档案信息的网络覆盖面来决定,所以在编制上网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它的前瞻性、预见性,认真对待工程档案网络和相应网络能否成功接轨的问题;第二,在确定近期目标或者是中长期目标时一定要以具体的相关规划标准作为依据,分阶段实施;第三,在编制上网规划的时候,要对人才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分工与合作、软件的开发以及硬件的配备等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

2开发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应用软件

实现档案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除了要用一定的硬件设备作保障外,还需要功能齐备、兼容性很强、操作简便的一套网络软件和科学的数据库系统,所以数据库系统以及网络软件的开发工作是很重要、很迫切的。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负责编程的工作人员要跟档案管理人员密切配合,争取开发出来的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该软件系统应该具有兼容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扩展性,要做好软件开发的后期服务工作,实现计算机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给计算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建立数据库

通过对档案数据进行采集和准备,可以将不一样的数据信息转变成为能够被统一调配、被充分利用的数据资源。假如只知道建设网络硬件、开发网络软件,忽视了库藏的不断丰富、档案的数据量不断积累,将很难将网络技术的有利特性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林业生态建设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将变成一纸空谈。

4培训人员

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档案管理,不仅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门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的操作技能。所以,项目所涉及的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规划标准,结合项目所在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要分期对不同批次的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慢慢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紧跟时代步伐,满足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需求。

5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

在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能够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这并不意味着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可以随便地被任何数据使用者所利用。由于某些原因,数据在一定的阶段或范围内不可以随便地被调用和公开,这种情况引起了档案数据使用范围的确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必须和项目管理部门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范标准,明确档案中数据的使用范围,通过技术处理等手段对档案数据的应用范围进行限制,增加更多的保护措施。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