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

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13 14:57: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人们房地产消费的理性化以及建筑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现代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房地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果,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

一、对建筑设计基本理念的分析

在对一个建筑进行设计前,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明确自己设计应该制定的主体和方案,然后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定位不同的设计,这种设计由很多因素来影响,比如说居住环境,人口消费等等,首先要对其进行一个大致的方向规划,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才能做到使自己的设计脱颖而出并且人性化。

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前提进行考虑。我们知道,设计最终的服务目标是人群,因此,无论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什么形式,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方便人群而进行的整套设计,明确自己的方案,知道什么作为本次设计的主体,在了解这些事项之后,要积极寻找创新点,将要考虑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避开某些特定的因素和缺陷问题,并且在设计中加入新兴元素,将新技术引入设计理念中,更好的利用当代技术对当代人进行服务。

再者,要对的综合技术指标进行设计。技术指标这个名词出现在股市中,最早时是其特有的名词。该指标主要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股票市场的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数字。这个数字叫指标值。指标值的具体数值和相互间关系,直接反映股市所处的状态,为我们的操作行为提供指导方向。技术指标分析,是依据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来判断汇率走势的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动量指标、相对强弱指数、随机指数等等。

二、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建筑的商品化,建筑设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设计不断映入眼帘。但其中存在的一些设计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的建筑设计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的采取错层式的设计

对于建筑而言,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错层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错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片面的追求错层设计,会给设计带来巨大的影响。有些情况不宜采用错层设计,比如说一些面积较小的户型不应该采取错层设计,采取错层设计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踏步的设计,但踏步却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得原本就不大的居住面积变得更加紧张,而且踏步会使得空间产生分割,空间散乱、不统一,没有主次之分。又比如说,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不宜采用错层设计,为了使建筑符合抗震要求,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整体保持对称和简单,建筑物的刚度应该分布均匀,建筑的形心与质心尽量在一个点上,而错层这种设计将会打破这种平衡。

2、小面积选择跃层设计

在我国现存的大部分高层设计中,跃层设计越来越普遍。通常来讲,跃层一般在独门独院的一层中较为常见。而在高层建筑中采用跃层设计大多是为了追求改变和新颖,并没有其实质上的功能需求。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之间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跃层设计基本上可以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要。在高层中设置带楼梯的跃层,楼梯设计往往较为陡峭,而且步宽尺寸不够,给居住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不利于老年人和儿童的使用。此外,楼梯还将占用一定的使用面积,在面积不大的套型中不太适合。

3、 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问题

当前建筑在厨房和卫生间的管线布置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国当前对厨房、卫生间的管线布置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这就使得装修时,不同工种之间随意施工,管线的布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考虑接下来设备和装修的要求。比方说有的煤气管道随意穿行厨房,给后面的橱柜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可能导致防水工程质量不达标。在小面积中,卫生间所占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有的设计者盲目的追求卫生间的数量,而忽视了其实用性和经济性。其次,卫生间在设计时常干湿不分,设计不够细致,很多卫生间的坐便和淋浴处于同一个空间,更有甚者将洗衣机等电器置于卫生间内,这样会使得淋浴过后,坐便以及洗衣机都被打湿,给使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了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4、建筑外观盲目追求“简欧”风格

在我国一些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简欧”风格成为一贯的设计手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设计者抄袭建筑外观的现象过于严重。而且很多地区表现为:大城市抄袭外国设计,小城市抄袭大城市设计,农村抄袭小城市设计。设计者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设计风格,单纯的注重外观,而忽视了的实际功能。设计者简单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外观设计当中,而忽视了真正的使用功能的提高和完善。

三、改善建筑设计的相关建议

1、户型设计的功能空间分离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居民的功能空间分区更加明确,不同空间的专用程度不断提升,其使用效果和质量也在逐渐提升。现代化的设计标准应该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分离、工作与学习分离。中应该实现公私分离,中的各种空间可以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其中卧室、工作室、卫生间等都属于隐私性较强的私密区,而起居室、餐厅、厨房等都属于公共区域。在设计时应该按照公私分离的原则进行不同生活单元的设计,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

2、平面布局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由于居住者的文化程度和价值观不同,不同的居住者有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家庭对的要求各有不同。同时,同一个居住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对空间的使用方式也会有所差别。因此,设计者在对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还需要所设计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

3、厨卫布局完善合拍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劳务最多的场所为厨房。因此,对于厨房的设计尤其需要重视。厨房设计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使用面积的大小,更取决于厨房使用是否方便,尺寸是否合理。根据日常厨房使用操作过程得知:厨房的厨台设计为П或L型比较合理。厨台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微波炉、电饭煲等常用电器。对于卫生间的设计尤其需要注意污水的排放、空气的更换和卫生的保洁。普通居民家里的卫生间一般配有浴缸、坐便器、洗脸盆等盥洗用具,盥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入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4、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

在总体规划满足日照、朝向和安全的基本要求下,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地形、景观优势等,并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得到沟通和互动。应指出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和声环境等多方面。设计师要注意对小区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如厨房油烟排放、汽车库废气、垃圾房等进行合理控制;要重视节地、节能、节水的措施和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要发挥植物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并建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化系统。

结束语

建筑设计没有绝对最佳的标准模式,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比较,去寻求相对的最优方式。才能逐渐的完善我们的设计,才能使我们的行业不断地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思想,不只盲目照搬规范和依赖计算机程序作设计,用自己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判断力和创造力为业主和社会设计出更好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杨柳.现代建筑设计中功能设计探讨[J].科技风,2010.

篇2

关键词:路桥连接处;设计与施工;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TD2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路桥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将会影响到公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是减少 “桥头跳车”的重点。由于公路基础结构与桥梁基础结构的不同使得这两个结构在建成后承受车辆荷载时发生不同的变化。公路路基的软性结构使得其在投入使用后将发生沉降,而桥梁基础的刚性结构其使用后的沉降量非常小,这就造成了桥头错台情况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将造成行车过程中“桥头跳车”情况的发生,长此以往还将影响连接处路基结构,造成地表水下渗侵蚀桩基与路基,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在现代公路桥梁设计施工中,必须针对路桥连接处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与施工管理,以此减少和避免错台情况的发生。

2、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2.1路桥连接处结构特点以及“桥头跳车”现象

针对路桥连接处结构特点以及“桥头跳车”现象进行设计路桥连接处的设计重点是有效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针对路桥连接处发生“桥头跳车”的原因,路桥连接处的设计中应针对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差异进行设计。运用搭板、排水等方式减少桥台与路堤间的沉降差,有效预防“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首先,在路桥连接处的设计中,应注重桥台基础加固以及路堤回填加固的设计。选用沉降系数小的回填材料减少桥头错台情况的发生。但是,受回填此案料自身固结以及沉降量的影响,路桥连接处建成使用后,路堤仍会受自重与荷载影响产生压缩。因此,在路桥过渡段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台背路基的地质情况、路堤长度以及材料特性。必要时选用钢渣桩等结构形式保障连接处路堤的刚性,避免沉降的发生。采用桩基形式进行加固主要针对路堤软土路基特性进行,对于一般性路基可以采用搭板设置的设计方式有效减少连接处错台的发生。针对目前我国公路中已经采用搭板设计的连接处易发生二次跳车的现象,现代路桥连接处多采用二次搭板设计,在搭板尾端加设潜埋变厚式埋板,以此减少二次跳车等现象的发生。

2.2路桥连接处的施工管理重点分析

在减少和避免桥头错台、跳车问题的各项因素中,除设计因素外,路桥连接处的施工管理对连接处的施工质量、错台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对路桥连接处的施工也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公路施工单位明确了路桥连接处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路桥连接处进行相关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此强化对路桥连接处的施工管理。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还应针对桥梁构造物的特点对台背进行加固。首先,应对基础进行强夯、减少路基基础的沉降。同时注重台背回填材料的控制。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压缩率低、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回填材料,以此减小路堤天鼓的压缩续变性。在台背回填过程中还要注意回填材料的存放管理,减少存放过程中腐殖土的参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为了减少路桥连接处的错台情况,针对桥台碾压困难的问题,施工单位还应注重小型夯实设备补夯的质量控制。并通过严格的现场检验控制夯实效果,在上一工序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后进行下一工序工作,以此减少沉降差的发生,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在注重施工材料以及夯实施工过程管理的同时,路桥连接处的施工中还应注重设备管理以及技术控制。通过科学的设备管理以及设备养护避免施工过程中设备故障对台背施工的影响,同时也减少非专人操作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另外,施工单位还应针对路桥连接处的特点进行技术压低啊你的控制与管理。注重台背回填过程中的排水、注重台背回填方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等。通过沉降观测、搭板埋设控制等技术方式减少错台情况的发生,提高路桥连接处的施工质量。

3、路桥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防止和避免“桥头跳车”现象,道路与桥梁之间一般设置过渡段用以平整路面。但是,由于桥头引道设计不合理,即使设置搭板 “桥头跳车”现象依然严重,有时甚至出现搭板断裂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现象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3.1设计不合理

搭板法在路桥过渡段中的使用有助于降低路桥间的刚度变化、提升过渡段路基的整体强度。但是,由于桥头搭板工程一般不作专项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最终影响到搭板功能的发挥。比如,设计过程中未认真计算地基用板量、未仔细考虑台背路基的沉降问题,一旦台背填土被雨水冲走或其他原因都可能导致台背路堤与搭板之间脱空,以致于搭板强度不够,最终发生搭板断裂等严重问题,进而引发“桥头跳车”现象。

3.2软土地基处理不当

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是路桥连接处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关键因素。软土地基之所以会处理不当,关键在于设计勘探阶段地质勘察布孔不够密集、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早发现软土地基,甚至于没有探测清楚软土地基分布范围、物理力学性质,导致遗漏软土地基处理或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影响施工设计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了勘测设计方面的原因,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不合理也是一项重要因素。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换土法、超载预压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等,每一种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软土地基处理,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方法选择不当,未严格按照处理方法处理软土地基,以致于路桥连接处出现不均匀沉降、位移等问题,导致路桥过渡段路面不平整。

3.3 边坡防护措施不到位

据调查,许多道路连接处路堤沉降之所以非常严重,关键在于边坡和锥坡水毁严重。为了保护路桥结构完整、防止洪涝灾害,路桥连接处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边坡和锥坡。但是,由于设计与施工不合理致使边坡和锥坡防护措施设计不到位,台背防水和排水设施设计也存在不合理,导致台背路堤填土严重流失,影响了路基强度。日积月累下,经雨水和河水冲刷的过渡段路基在车辆长期反复作用下必然出现沉降,致使桥头基础变形而产生了“桥头跳车”现象。

4、路桥连接处设计与施工解决问题的方法

4.1严格设计桥头搭板

路桥过渡段一般采用搭板结构,该种结构和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是防治“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搭板法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设计桥头搭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小型桥梁搭板长度为5m,大中型桥梁搭板长度为8m。由于桥头引道一直处于高填方路段,相对而言沉降量较大,为此一定要加长搭板长度,有利于消除沉降。

4.2合理设计路桥缓和过渡段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地基处理方案中应注意段间缓和过度设计,便于降低段间的差异沉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合理设计路桥护缓和过渡段设计。

4.2.1注重桥台基础和路堤边坡加固处理设计

桥台基础和路堤边坡加固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台背路基地质状况、填土材料及路堤长度等问题,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后科学合理设计加固处理措施;

4.2.2严格选择台背填筑材料

选择沉降系数小的回填材料,有助于在车辆长期反复作用下避免路桥连接处发生显著沉降。除此之外,还可选择强度级别高、渗水性好的填料,比如砂石;4.2.3设置强度过渡段

由于公路和桥梁结构不一样,当从桥梁结构过渡公路结构时必然存在不相同的强度,为此,应在路桥连接处设置强度过渡段,有利于缓解地基沉降问题;

4.2.4确保勘测设计结果的可靠性

勘测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必选采用科学手段探测施工现象情况,准确掌握软土地基范围、深度,以及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准确的设计依据;

4.3加强施工管理

4.3.1科学设计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作为施工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正式施工前必须科学设计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配置各项资源、严格筛选路堤填筑材料,做好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施工组织工作。除此之外,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制定工作,避免因技术问题而影响了路桥施连接处的施工质量。

4.3.2严格进行路基夯实工序

防治路桥连接处沉降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严格落实夯实工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路基夯实工作。首先,台背路堤填筑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分层填筑方式完成填土工作。同时,完成每一层填土工作后应利用科学仪器测得相关数据,确保相关数据符合施工标准。

篇3

关键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工程设计 改进措施

小型水库的修建本来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水库长时间的运行和修建时工程技术的限制,导致了现在出现问题的小型水库越来越多,而我国的幅员辽阔,小型水库分布的地域广阔,水库大坝的坝型也各种各样,因此在针对不同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时,采用的施工方法也大不相同,而如果不对这些小型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就会造成水库不能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的经济效益等,还会严重的威胁到河流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就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规划和结构的设计及审查工作方面出发,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做出简单的分析。

一、对于现有小型水库工程的测量

如果想对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就要先对小型水库的全面进行了解,而由于小型水库修建的年代相对久远,因此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同时,还应该对小型水库的具体情况做时间的测量,为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提供准备的依据和参数,在对小型水库进行测量时,主要为了获取水库区域地形的参数、水库大坝体横纵面的参数、泄洪水道的横纵面参数、灌溉水道的横纵面参数。

除险加固设计阶段的测量有一些数值一定要准确反映实际地形。如原放水涵进口高程能否正确测出,将涉及到水库死水位是否准确的问题,另外原放水涵的尺寸大小,涵管是否笔直贯通,测量图也应该准确表示出来,以便提供给设计人员考虑旧涵管是否适用加套管的方案进行加固设计。

进行测量野外作业时,当水库水位较高,也应设法测出大坝上游坝坡及两岸实际地形,提供更为准确和详实的数据,将能大大减少设计工程量偏差太大的问题;当水库水位低,库盆显露时,应增加库盆地形的测量高程点,绘制库盆地形图,可供水文复核水库库容曲线。

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的设计

有了对于小型水库各项测量之后得出的参数,就可以对水库的除险加固方案进行设计了,由于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法全都来自于施工方案的设计,因此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能直接决定加固工程的成功或失败,如果设计的方案合理,就可以一次性的把加固问题处理的很好,而如果方案的设计不合理,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有可能加剧水库的险情,甚至出现事故,因此有人把方案的设计称为除险加固工程的灵魂。

在对病险水库进行大量的分析之后发现,现在的病险水库最大的问题就是渗透的问题,包括大坝主体的渗透和大坝地基的渗透两种,而根据不同的坝体和地基的施工类型,采取的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法也不同,常用的处理方法经常是灌浆处理。在了解了水库的具体情况之后,可以根据实地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所以对设计出的除险加固方案都会有很大的争议,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对于处理除险加固的施工方法在一些水库成功的应用之后,再次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其他地方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时也会失败,这样就此方法的合理性就会产生怀疑,在使用此方案时就会产生很多的怀疑。在实际进行方案的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资金方面给与足够的考虑,争取设计一个最优化的方案既能达到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设计又能尽最大的限度节省资金,但是当有些设计方案中复杂的施工与资金问题产生冲突时,还是应该以实际问题为主,尽量从水库除险加固方面来考虑,不要主要考虑资金或者施工技术,总之,方案的设计是以更好的进行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的,这一宗旨不能改变。

三、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水库溢洪道的泄洪能力的计算问题

由于在水利工程是一个实际问题的工程,因此很多的理论只能起到指导的作用,如果严格的按照理论进行,那么对于水库溢洪道的泄洪能力的计算,就会出现偏差,这会影响之后对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严重时还可能对加固时的施工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直接影响水库的安全。

2、缺少加固工程设计方案的比较

众所周知,由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很多小型水库的溢洪道的侧墙和底板都是用浆砌的石墙,现在很多小型水库的问题都出在这里,通过拆除这些浆砌的石墙,换成用混凝土制的墙,再配合一些顺直的除险加固的设计,溢洪道的泄流的水平就可以满足现在的要求,而不用去加高加宽坝顶等,但是由于设计方案的短缺,在设计好了除险加固的方案时,没有对比的方案,对于施工之后的案例比较的更少,因此无法更好的说明方案设计的实用性。

3、防渗透设施的不当

在对于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往往会很重视坝体的防渗透设施,但是对于坝体和两边大山之间的接触的部分却很少考虑到放渗透措施,因此很多水库的坝体并没有问题,但是在大坝与两边山结合的地方却经常会出现渗透等问题,这主要是土工膜铺设过短造成的,很多时候大坝的主体也会出现渗透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土工膜的问题,土工膜由于其优异的防渗透性而被应用于水库大坝工程,但是一些土工膜施工的不恰当或者土工膜的施工设计方案出现问题都会出现这种结果。

4、缺少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复查

目前,很多的水库在进行除险加固的设计时,一些地方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缺少实地考察和理论的论证,因此在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除了设计的不合理之外也是由于缺少一个对于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复查,这样也很容易使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不合理脱离现实等问题。

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改进措施

1、准确的进行水库溢洪道泄洪能力的计算

在进行水库溢洪道的计算时,一定要考虑到实际的问题,由于实际中溢洪道不可能是平整的,因此在计算水流量等参数时,只可以作为参考,实际的情况还要进行实际的测量,对于不同急流扩散段,急流弯曲段等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和测量,以有效的防止溢洪道的泄流面不足造成水库水溢出的情况,对大坝和下游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2、分析资料,进行方案设计时多借鉴成功的案例

为了防止一些复杂的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出现问题,必须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一些比较才可以更好的被执行,尤其是加高大坝和加宽溢洪道等方面,一定要先进行方案的比较才可以继续施工,如果水库的险情不足以采取加高坝体等措施,那么在没有对比方案的情况下,就可能就采取了对大坝的加高来处理险情,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还浪费了财力。

3、准确的设置防渗透的土工膜

由于土工膜的放置是防止渗透的直接方式,因此在土工膜的施工时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大坝体和两山之间的部分,应该把土工膜一直设置到山体里面一部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水的渗透。

4、严格的进行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复查

为了防止在对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设计中存在的纰漏和错误,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检查时,应该一切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认真对除险加固措施的相关参数进行金属,在满足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尽量的较少工程的资金的投入。

五、结语

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更好的利用水库资源,而大多的问题水库都是坝体的问题,而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时,往往会只针对水库出现的问题和施工的方法及采用此方案的优点等进行论述,而比较少的进行施工技术的说明,尤其是在本次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具体施工技术,这在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施工都会带来不利。除此之外,对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建,杨祖欣,郑英.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水运, 2009, (10) .

[2] 薛化斌,李梅,路辉.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问题及对策[J].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9, (04) .

[3] 袁国林. 浅析小型水库工程的除险加固措施[J]. 陕西水利, 2010, (01) .

[4] 吴强,石峰. 浅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2) .

篇4

关键词:病险水库;出险加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34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政府深知水利工程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都比较重视。从建国起我国就为防洪修建了许多的水库,这些水库在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使得水库的安全情况不容乐观。更为严重的是由丁一些水库的防洪洪标准在建设的时候就比较低,所以就将险情就进一步的加重了。因此,对纳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作迫在眉睫。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存在的问题

1、前期工作力度不够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安,所以前期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关系到水库能否保安;我们病险水库能否按时完成,关键也在于前期工作是否按时做好;只有前期工作做好了,才能保障水库除险加固的效率;水库能否产生效益,也要看前期工作是否到位。所以说,前期工作就是安全,前期工作就是效率,前期工作就是效益。根据现状,由于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加之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小型病险水库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等深度不够;个别地方随意更改设计,擅自降低施工标准;有些项目审查复核工作还不够严格,现场勘查工作不够深入。

2、项目的资金来源问题

实践证明,光靠国家的资金难以全面解决问题。目前来看,部分工程建设内容无法实施、项目整体进展缓慢、管理费用超支,一些地区工程竣工验收率低。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地方未形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稳定的资金渠道,尤其是区一级的建设资金到位率低,影响了工程的实施和投资效益的发挥。

3、项目实施管理问题

项目资金来源不容易,如果在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而处理方案又达不到要求,造成经济损失,给除险工作造成更大的压力,这方面的例子不少。有的水库多次投入资金治理,险情仍旧,发人深省。有资金保障,合理的处理方案,实施就是关键了。必须要有一个正规化的项目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否则项目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差,加固工程失效,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观测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小型水库的管理只停留在从表面观察的水平上,还不能做到从本质上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只能是被动的解决问题。

4、大坝填筑质量差,清基不彻底

大坝坝体及基础防渗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坝体浸润线偏高,渗透稳定性不安全,容易发生渗透破坏;大坝防渗体沉降、裂缝、变形严重,渗流异常; 坝体裂缝、变形,坝坡不稳,特别在高水位运行时,稳定不能满足;排水棱体老化堵塞抬高坝体浸润线,排水不畅; 大坝普遍存在白蚁危害,在坝体内形成渗漏通道,影响大坝结构和渗流安全稳定。

5.水库配套设备落后制约了泄洪能力

由于我国大部分水库是在建国不久建造的,当时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一开始配备的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水库没有配套必需的泄洪设施或闸门启闭机等设备,后续也没有增加这些设施设备,导致水库防水调度陷入困境,从而影响泄洪水平,存在安全隐患。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的经验,为了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应该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水库加固工作的管理监督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加强质量监督力度。只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排除病险才能保证水库安全。除险加固工程,必须明确各方的责任以保障加固工程的质量,必须有健全的质量保证措施,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明确责任,对出现的问题要马上进行责任追究并采取弥补措施。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充分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此外,应该成立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对加固工作不断进行检查,确保除险加固工程落实。

2、进一步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

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需要各个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各部门应互相交流,认真统筹规划,准确找出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出正确有效的解决对策,制订科学合理完善的加固措施,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难度。

3、寻找充足的资金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量大、需要资金多、工程时间比较长,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应以公共投入为主。按照我国“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专项资金。但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只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其他合理的资金来源。所以,要结合水库安全现状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融资政策。大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规模比较庞大,仅靠地方政府能力难以胜任,可以将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列为基建项目;对发达地区,有经济效益的中型险库所需资金可以通过贷款筹资加固,或者通过发行债券和股份合作;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小型水库需要的资金相对较少,应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给予一些支持政策。

4、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

第一,尽快建立水库管理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应摒弃旧体制,实行水库建设和管理统筹相结合的新型建设管理体系,明确各方权责,科学化管理,多项投资并行,产权明细化,水库服务有偿化,适量增加水库管理费用支出,逐步实现良性运营。第二,提高人员能力和素质。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增加水库调度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第三,完善水库管理规章制度及细则,使其科学化、规范化。第四,结合自身优势,可以大力开发水土资源,以水土资源开发促发展,发展促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5、水库除险加固时要充分考虑必要的管理设施

回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必要设施。因此,添加一些必要的设施是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步伐的前提,只有添加这些必要的设施才能完成水库加固工程任务。

6、提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大力宣传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合理的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并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监测机构和管理制度。此外,必须提高水库加固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水库除险加固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当高的专业素质。按照有关制度要求,要不断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水库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不但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能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现存大量水库,潜存诸多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了水库周边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将会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出台。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步伐,促进水利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小丰,胡长江.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探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2):26-27.

[2]汤鹏,马若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监理的实施方略[J].陕西水利,2013(01):83-84.

[3]杨槐. 浅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278-279.

篇5

【关键词】基础设施;PPP模式;运用;建议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 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基本上是由政府承担 ,其结果是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成倍增长,政府债务不断增加,造成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因此,公共部门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更为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并减轻财政负担。

采取公司合伙的 PPP 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将适度的市场竞争与政府规制相结合,可以在实现社会福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利润 ,同时也能够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投资主体单一,且融资渠道狭窄。一般是政府为投资主体,主要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2)管理和运营体制落后,资金利用效率和建设效率较低,对社会资源配置没有充分利用;(3)缺少法律法规的管制。

二、引入PPP管理模式

为化解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融资难和债务危机问题,国家财政部专门成立了包括金融、经建、预算、条法、国库、国合等为成员的PPP工作领导小组,从制度、机构、项目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推广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1、PPP模式简介。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公共工程项目融资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相互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2、PPP模式的特征和优势

(1)PPP的运行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在PPP模式中,公私双方通过合理的风险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合作达到共赢,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PPP模式主要优势如下:一是能够实现融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是能够降低项目费用。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三是政府和民间部门合作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四是能够合理分配风险。由于政府分担了项目部分风险,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的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PPP模式的优势和特征,充分运用PPP模式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势在必行。

三、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具体运用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而言,采用PPP模式其主要运作思路是:首先 公共机构根据基础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建设的需要,以特许经营权协议为基础选择某一民营机构进行伙伴式合伙,双方共同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确认、技术设计及可行性分析等项目前期工作,确定好风险的分配方案,由持有特许经营权协议的民营机构组建项目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及移交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双方相互协调,共同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基础设施的不同形态来确定选择PPP管理模式。

1、对于建成并可运营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出售、租赁、合同承包等形式与民间资本合作,向民间资本发放特许经营权证,由民间资本进行经营管理。民间资本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通过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合作,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与运营效率。在出售和租赁的形式中,还可以为政府置换和融通资金,从而支持和从事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2、对于拟扩建和改造的现有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LBO(租赁-建设-经营)、BBO(购买-建设-经营)等形式与民间资本合作,这样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速度并提升基础设施的功能,同时还能为政府筹集一定的资金。

3、对于新建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BOT、BTO、BOO等形式与民间资本合作,为新建基础设施融入民间资本,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4、PPP模式在轨道交通建设中主要以出让线路经营权为主。线路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建成后委托有运营经验的社会投资人负责运营管理和相关资源开发。社会投资人由政府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以特许经营费作为标的。运营公司可以是社会投资人独自组建,也可由政府和社会投资人共同出资组建。运营公司只有使用管理权,承担专业化的运营职能,采取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以实现公司盈利,政府负责监督、规范运营公司的运营。

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PPP模式的特点,政府在以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应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和措施。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和市场监督能力,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2、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分类。

3、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管理体制,形成更加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

4、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间接融资,扩大融资渠道,广泛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本。

5、完善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提高私人资本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程度,建立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信息披露制度

6、尽快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投融资法律法规。

采取公司合伙的 PPP 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将适度的市场竞争与政府规制相结合,可以在实现社会福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利润 ,同时也能够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灏.加快PPP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轨道交通市场化进程[J].宏观经济研究,2004(1)

[2]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 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 2008年第4期《建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