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3 11:09: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呼吸内科轮要二个月了,现把二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发现,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哮鸣、发热、气急等表现,这些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它们有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等轻症的表现,也可能是重症肺炎、肺癌等致命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果不进一步检查确诊,很可能就会导致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待呼吸系统的疾病,不能仅凭病人的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而想当然地作出临床诊断,而应进一步地进行必要的检查,取得确实可靠的临床资料,通过严谨正确的临床思维,慎重地作出诊断。事实上,呼吸系统疾病病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感染、肿瘤及结核三类。感染疾病按病原学分又可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肿瘤主要是肺癌,其它类疾病往往是目前原因不明或目前尝无明确归属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都是少见病或是只需了解的疾病。
在询问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问病史的一般方法外,还应该注意学习呼吸系统疾病在问病史方面的特点。呼吸器官强大的代偿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之一,如果不对本身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就很难对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及诊断提供有用的资料,所以在问病史时往往满足于病人有什么症状,而忽视了对这些症状的进一步了解,使得临床资料缺乏应有的价值,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有咳嗽这一临床表现,如果仅仅满足于病人有咳嗽这一症状,而不进一步的深究,这种临床资料对于疾病的诊断的作用显然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对咳嗽这一症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弄清咳嗽的时间长短;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有痰;咳嗽的规律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是偶发性还是反复发作;其程度是轻还是重;声音的大小、频率的高低;与气候及气节的关系;是否有昼夜节律性;与、运动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如此的细致的了解后,就会发现,尽管许多疾病都有咳嗽,但各种疾病的咳嗽仍然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发现和认识这些差别,将会为疾病的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
在治疗方面,由于呼吸系统感染在呼吸科十分常见,因此在呼吸科抗生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因此,熟悉和了解常用抗生素的适应症、体内代谢途径、毒副作用,以及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的有关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95-02
前言: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部以及胸腔都是主要病变的部位。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年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做到更好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更好的护理这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医学课题。
1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特点
本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冒,咽炎和支气管炎。患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起病较急,咽干,头痛,鼻塞同时出现流鼻涕的症状。很多人对感冒不以为然,但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风湿病、肾炎等。另外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感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是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值得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警惕。
1.2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多由感染、过敏或理化刺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先有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痛、头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3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特点
肺炎球菌性肺炎大多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一般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很快升至39到40℃、寒战并发热。多伴有头痛、胸痛、全身痛咳嗽、有粘痰、带血或呈铁锈色、气急发绀等症状。
1.4气胸及其特点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在患者非外伤的情况下,肺组织连同其表面的脏层胸膜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X线检查无其它明显病变的气胸则称特发性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多数有咳嗽、摒气或用力过度等明显诱因。
1.5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1.6哮喘及其特点
在易感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也很常见。
2对以上疾病的临床护理
2.1对患者的护理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等严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病人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多食蔬菜、水果等,以清淡、爽口为宜,忌饮食不节;对于一些患有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患者来说,消除空气中的污染和烟尘是很重要的环节;如伴有发热的症状则可用冰袋敷前额,用酒精擦身,注意卧床休息。原发性治疗,即治疗气胸的原发病,抗感染,一般治疗,保持安静、镇咳、避免对于气胸患者,用力、呼吸困难者吸氧,胸腔排气。闭合性气胸、肺压缩少于30%,症状轻者不必抽气。肺压缩超过30%,伴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用胸腔排气治疗。 此外,无论是何种呼吸系统疾病,都应加强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质是病情好转的前提。
2.2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科室与医院要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对法律、法规中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容进行筛选,开展有预见性的教育活动,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讲解医患双方义务与权利方面界定和护理工作法律责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护理人员礼仪教育,使用文明用语,态度和蔼真诚,让患者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完善本科室的监督制度随机抽查,定期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3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表现为:病情反复、体质虚弱、久治不愈等特点。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临床症状、病程长短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心理需求的不同,提供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对其呼吸道的护理应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使用吸痰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语: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数量在很多地区都呈现出一个大幅上涨的趋势。由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较多的。而且由于病患个体情况的不同,护理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护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多变的学科,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挑选组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是呼吸系统相关医护人员,也是所有医护人员面对的挑战。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出发,为患者建立科学的医疗方案,培养良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中医辨证,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概率,总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结果: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9例,占22.5%;脾肾阳虚型10例,占25.0%;痰湿内盛型12例,占30.0%;外寒内饮型9例,占22.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以下四类,痰湿内盛型感染率最高,脾肾阳虚型患者感染率再次,肺热壅盛型患者感染率与外寒内饮型患者感染率最低。
【关键词】呼吸系统 感染性疾病 中医辨证 分型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体质、抵抗力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弱。真菌感染已经逐渐成为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病因,真菌已经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种[1]。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2]。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笔者试图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感染情况相互验证,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自21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49.43±11.78岁。其中经西医诊断为肺气肿患者8例,慢性气管炎患者15例,肺炎患者4例,肺肿瘤患者7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例。
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4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对照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概率,总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感染类型的规律性与特点。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结果:
经中医辨证,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肺热壅盛型9例,占22.5%;脾肾阳虚型10例,占25.0%;痰湿内盛型12例,占30.0%;外寒内饮型9例,占22.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讨论: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肺气肿患者,慢性气管炎患者,肺炎患者,肺肿瘤患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4]。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为有大量的痰液产生,而不一样种属的细菌感染的患者其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而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5]。
本文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类,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湿内盛型、外寒内饮型。上述四类分型其中有三类可以相互转化,外寒内饮型患者并未发生任何转变。肺热壅盛型患者转变为痰湿内盛型,其转变过程包括邪实正未虚,体现为临床病程长,发作频率较为频繁,一般肺部感染长期不愈患者易发生。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为痰液黄粘、咳嗽、痰液量大。胸闷、便干、口渴,但无发热现象。有痰湿内盛型患者转变为脾肾阳虚型,其转变过程包括正虚邪实、实邪伤正、久病致虚、正气不足。一般有长期吸烟史、肺气肿、年老体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易发生。临床表现为咳吐粘稠或白色的痰液、经常咳嗽、早晨起床后痰液量较大。有脾肾阳虚型患者转变为痰湿内盛型,其转变过程一般发生在患者出现心衰后经一系列医疗措施后逐渐好转时。肺心病或慢性气管炎患者由于劳累或感冒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心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能平卧、浮肿、喘息、心悸气短。
本研究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真菌感染概率密切相关,患者的真菌感染率服从以下规律:痰湿内盛型感染率最高,肺热壅盛型患者感染率次之,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感染率再次,外寒内饮型患者感染率最低。4种中医辨证分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真菌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参考文献
[1] 范洪, 郑小丽, 石海香, 等.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3, 2(1): 24~26
[2] 蒋洪敏, 韦超凡, 陈利玉, 等. 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 19: 453
[3] 叶应妩, 王毓三主编.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2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 461.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掌握各临床病的起因,但是缺少实际操作,能够知道基本的病理过程,但是缺少更多的学习。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自己填了),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拥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带着满腔的热情,我来到了实习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实习。在五医院各个科室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教学规定的临床实习任务。
在工作上,我坚持按时到岗,及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个别科室的带教老师要求特别严格,各项书写内容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书写,容不得半点错误,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决不能拖到明天。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我在工作中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了细心谨慎、尽职尽责、力争做到最好的品质。
在学习上,我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刚到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的时候,我对临床知识、临床技能操作了解甚少。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向科室其他医生求教、与其他实习同学交流以及参阅相关书籍资料等等,我对病历书写基本要求、各项记录及申请单的书写、住院病历排序、化验单的粘贴、医嘱要求、内科全身体格检查、胸水穿刺等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之后其他科室的轮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在手术科室,我积极争取手术上台机会,争取能够当第二助手、第一助手甚至亲自操作,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无菌观念,同时训练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五医院还经常组织各类学术讲座和报告会,科室内组织病例讨论等,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各种临床疾病的相关知识。在骨科实习的时候,我还曾跟随带教老师听过一场武汉市骨科协会学术讲座,对骨科的医疗进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 军团菌;抗体;呼吸科
军团菌病是军团菌感染所致的,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累及多系统的急性的传染性疾病。20世纪40年代,首次发现军团菌从士兵的血液中培养出来的,但当时并未认识[1]。直至1976年,退伍军人在美国的费城组织一次集会,后发生严重的肺炎爆发流行,引起34人死亡,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军团火病。6个月后鉴定出病原体与30年前为同一种细菌,遂命名嗜肺军团菌[1]。随后,军团菌病在很多国家及地区都出现过散发或爆发。目前随着空调、加湿器等电器的广泛使用,军团菌发病率大大增加,危害也更加严重。为了解军团菌病的现状,故将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呼吸内科部分患者120例进行军团菌抗体测定,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0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肺炎患者35例、发热原因待查患者10例、肺癌患者7例。。男患者77例,女患者43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2.4±2.6岁。
1.2 诊断标准
我国对军团军菌病的诊断标准是1992年4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会制定的:
(1)患者有胸痛、咳嗽、发热、寒战等临床表现。
(2)X线具有炎症表现。
(3)符合呼吸道的分泌物、血、痰及胸水培养有军团菌生长。
(4)符合呼吸道的分泌物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
(5)符合血清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前后两次抗体效价达1:128或更高。
(6)符合血清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前后两次抗体效价4倍增高,达1:80或更高。
若具备(1)、(2)项,加第(3)、(4)项中任何一项,可诊断为军团菌肺炎;若具有(1)、(2)、(5)项者为可疑军团菌肺炎。
1.3 方法 所有检测患者均空腹采静脉血,离心后抽取血清送检。采用微量凝集试验的方法来检测军团菌抗体,检测8型抗体,分别为Lp1、Lp2、Lp3、Lp4、Lp5、Lp6、Lp8、Lp10。
2.结果
对12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军团菌抗体检测的结果如下(见表1)。共检出军团菌抗体阳性30例,阳性率为25%,其中以Lp3、Lp4及Lp5菌型的阳性率发生的比率高。在68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有30.9%的阳性率;发热待查及肺炎阳性比率分别为40%及14.3%,而我们选择的呼吸科患者总的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25%。
表1 不同病种的呼吸系统疾病军团菌抗体检测结果
标本数 Lp1 Lp2 Lp3 Lp4 Lp5 Lp6 Lp8 Lp10 阳性数
慢支 68 0 0 5 8 7 1 0 0 30.9%
肺炎 35 0 1 2 1 1 0 0 0 14.3%
发热待查 10 0 0 1 1 1 1 0 0 40.0%
肺癌 7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120 0 1 8 10 9 2 0 0 25.0%
3.讨论
常见的军团菌有麦氏军团菌、长滩军团菌、嗜肺军团菌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军团菌有41个钟、64个血清型[2],能够致20多种人类疾病[3]。呼吸道是军团菌的主要感染途径,动物实验证明,军团菌直接感染肺泡会致病。人呼吸时,军团菌进入呼吸道,侵犯体内的巨噬细胞以及肺泡组织,引起肺部炎症。军团菌病在临床上有2种表现类型,一种为肺炎型,即以咳嗽、咳痰、发热和肺部炎症为表现,X线可见典型的肺部炎症;另一类型症状较轻,无肺部症状,仅表现为肌肉酸痛、头痛、发热等类流感样表现,系毒力较低的病菌引起,可自限。军团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早期与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类型的肺炎不好鉴别,易漏诊。临床呼吸科医生应在诊疗过程中认识及重视本病,以便正确诊治。
参考文献
[1] BaronS[EB/OL].http://gsbs.utmb.edu/microbook,2003-01-21.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10-02
The correlative factor analysis offungus infection from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ZHAO Li-ping1, FAN Hong2, LIU Jing2
(1.The Hospital of Cangzhou Medical College,Cangzhou 061001,China;2.The Cangzhou Hospital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fungus infection from respiration system diseas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rationa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Methods: We cultured sputum fungus for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patients,unambiguous fungus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144 cases,analyzing the composing ratio of respiratory system different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the relativity of fungus infection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age,course of diseases,antibiotic application.Results: In 144 case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 patients,the composing ratio of different diseases fungus infection was chronic bronchitis tracheitis(42.4%)>lung tumor(25.7%),cor pulmonale(16.0%)>emphysema(9.7%),pneumonia(6.2%),every group had obvious difference(P
[Key word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Fungus;Infection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率为22.8%,并呈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6.9%[1],真菌感染正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了探讨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我们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过痰液真菌培养,对明确真菌感染的14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通过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144例,男79例,女65例,平均年龄67(32~81)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61例、肺炎9例、肺气肿14例、肺源性心脏病23例、肺肿瘤37例。
1.2真菌培养方法
1.2.1标本的留取要求患者在早晨起床后反复漱口,深咳留取第一次痰液送检,并连续送检3次。标本合格判断标准[2]: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不合格标本重新送检。
1.2.2 真菌培养痰液标本留取后1 h内送检,立即以常规方法接种于沙促罗培养基上,培养时间24~48 h,培养温度35℃,真菌鉴定以分纯菌落接种于VITEK细菌生系统YBC试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系统内读数鉴定。质控菌株为ATCC 60193白色念珠菌菌株。
1.3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每例患者痰液真菌培养连续2次或2次以上阳性,经鉴定为同一真菌,并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为真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白色黏液丝状痰或黏液胶胨样痰或脓痰,重者痰液中可带有血丝,甚至咯血、呼吸困难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不同疾病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见表1,慢性支气管炎>肺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肺炎,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
表1 144例呼吸系统不同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
病种 例数(例)构成比(%)
慢性支气管炎61 42.4
肺炎 9 6.2
肺气肿14 9.7
肺源性心脏病23 16.0
肺肿瘤 37 25.7
合计144 100.0
2.2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年龄≥60岁的98例,占68.1%;年龄<59岁的46例,占31.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2.3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在真菌培养前应用抗生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激素类药<2周的9例,占6.3%;在真菌培养前应用抗生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激素类药≥2周的135例,占93.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2.4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病程的相关性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105例,占72.9%;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39例,占2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并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特别是白色念珠菌能抑制细胞免疫[3],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命[4],真菌已日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特点为,一是真菌感染多发生于慢性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构成比最高;二是真菌感染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患者比其他患者真菌感染高2.1倍;三是真菌感染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不当患者。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总结分析如下:
3.1 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
本研究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91.0%的患者在疾病发作后不进行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首先使用抗生素,部分患者还同时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甚至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应用时间超过2周以上。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主要表现为,一是试验性抗生素的应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采用由高级到低级、再由低级到高级的轮翻战术,这种抗生素无效换用那种,那种抗生素无效换用这种,反复试用抗生素;二是经验性抗生素的应用,临床医师往往以自身的经验,想当然地应用抗生素;三是患者自主抗生素的应用,大多数患者错误地认为所有疾病均应抗感染治疗,因此大小疾病自主应用抗生素。由于长期反复大量应用抗生素,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极易发生真菌感染。
3.2 临床医师的细菌培养意识淡薄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91%的患者在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才进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有3例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无效时,不断加大抗生素的剂量,反复更换抗生素的类型,以致联合应用3种抗生素,而病情仍逐渐加重至死亡。在治疗过程中一直未能进行细菌培养,最后通过死亡前的痰液细菌培养才证实了白色念珠菌感染。多数医师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只考虑抗生素应用的种类不正确,反复更换抗生素的种类,而不注重感染菌谱的检查,这就增加了真菌感染率。
3.3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需要长期放疗或化疗,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可破坏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发生真菌感染。本研究也提示肿瘤患者的真菌感染率较高。
3.4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肺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为了预防因化疗药物造成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的细菌感染,同时应用大量抗生素[5],其实放化疗治疗所造成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本身就易发生真菌感染,再加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破坏了机体的正常菌群,更增加了真菌的感染机会。
3.5 滥用激素
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特别是农村,盲目追求治疗效果,任何疾病均应用激素类药物,使激素成了常规用药。
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真菌感染,特别是老年患者、慢性病和恶性肿瘤患者应注意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并做到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因此,细菌培养监测呼吸系统感染菌谱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尤其是对年老多病、身体虚弱、慢性疾病、放化疗患者,更应慎重选择药物。同时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征,加强基础护理,注意病房和患者的个人卫生,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也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范洪,郑晓丽,石海香,等.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痰液真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1):24-26.
[2]叶应妩,王毓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87.
[3]蒋洪敏,韦超凡,陈利玉,等.白色念珠菌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1999,19(6):453-455.
[4]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55.
【关键词】 肺;院内感染;真菌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sceptible factors,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s of nosocomial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ward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Methods The chart files of 54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admitted from June 2005 to December 2006 in the ward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socomial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was 38%.COPD(518%)was the main predisposing disease,and candidiasis(611%) was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The main suscepti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osocomial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are long-term use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963%),hypoalbuminemia(593%),long-term use of adrenocortical steroid(333%),and diabetes mellitus.There is no 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Fluconazole(922%)is more efficient in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Nosocomial pulmonary fungis are important pathogenin the secondary infection in respiratory disease.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is candida albicans.Combined therapy as well as treating fungus infec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cure rate of nosocomial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Key words] lung;nosocomial infection;fungal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的深入开展,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占所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院内真菌感染者绝大多数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1]。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54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的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06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例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47~99岁,平均年龄75岁。
12 诊断标准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2006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2]。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无变化: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均无变化。恶化:临床症状加重,肺部阴影增多。
14 研究方法 本组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史资料、易患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有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计算百分比及统计列表等。
2 结果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427例,其中54例发生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38%。其中确诊病例3例,临床诊断病例51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6%。
21 基础疾病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本组资料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分别占222%和111%,
22 感染的易患因素 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指静脉及口服应用广谱抗生素超过2周)52例(963%),最短3天,最长时间15天,合并低蛋白血症(指血清白蛋白
23 肺部真菌感染的真菌类型 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本组资料中酵母菌属51例(94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3例(611%)。其次为曲霉菌属,见表3。表1 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基础疾病表2 54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表3 54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真菌类型
24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上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有无色透明的“拉丝”样痰42例(778%),口腔内颊黏膜、舌表面可见白色斑点30例(556%),肺部真菌感染在X线胸片或胸部CT上的表现也无特异性,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类似,常见3种类型,即肺炎型16例(296%)、支气管肺炎型27例(500%)、炎性结节型4例(74%)。
25 治疗和预后 已发生了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全部接受抗真菌治疗,51例用氟康唑治疗,3例用伊曲康唑治疗。5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痊愈或好转49例(907%),无变化2例(37%),恶化死亡3例(56%)。
3 讨论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其中以COPD(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也占重要位置,分别占222%和111%。在感染的易患因素中常见的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因素。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多为老年人,这些患者年龄大,多有反复肺部感染,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损,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多种问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本组资料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可能易患因素的患者就有46例,占852%。由此可见,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基础疾病,同时存在多种易患因素的患者极易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本研究发现,培养出的真菌中酵母菌属最多,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11%,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3%,其他酵母菌占204%,另外还发现曲菌3例。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相似[3,4]。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表现以及胸部X线表现上无特异性,并且因多是继发感染,常与肺部原发病很难完全区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在原发病的诊疗过程中,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发热、白细胞增加;影像学提示有新的不能解释的肺部浸润影;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用一般细菌感染不能解释的病例应考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合格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可做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2]。
在治疗方面,目前针对真菌感染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不多,主要有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5-氟尿嘧啶和制霉菌素等。国外资料认为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病例特别是全身真菌感染者应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5],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本组资料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对于51例患者我们选择了同样对酵母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但相对毒性低,半衰期长、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组织体内分布广泛的氟康唑治疗,痊愈或好转47例,有效率为922%。3例曲霉菌感染患者用伊曲康唑治疗,有效率667%。我们在抗真菌治疗同时亦积极的控制原发病,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指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积极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因此,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及时应用高效的抗真菌药外,积极控制原发病和易患因素的综合治疗对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同样极为重要的,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钱小顺,朱元珏,许文兵,等.12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7):417-419.
2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3 李从荣,彭少华,李栋,等.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485-487.
【关键词】肺;院内感染;真菌
analysisonnosocomialpulmonaryfungalinfectioninrespiratorydepartmentward
caizhu-ying,tangji-hong,wanglei,etal.departmentofrespiratorydiseases,putuohospital,shanghaiuniversityoftcm,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usceptiblefactors,clinicalfeaturesandtreatmentsofnosocomialpulmonaryfungalinfectioninthewardofrespiratorydepartment.methodsthechartfilesof54patientswithnosocomialpulmonaryfungalinfectionadmittedfromjunetodecemberinthewardofrespiratorydepartmentwerereviewed.resultstheincidencerateofnosocomialpulmonaryfungalinfectionwas38%.copd(518%)wasthemainpredisposingdisease,andcandidiasis(611%)wasthemostcommonpathogen.themainsusceptiblefactorsassociatedwithnosocomialpulmonaryfungalinfectionarelong-termuseofbroad-spectrumantibiotics(963%),hypoalbuminemia(593%),long-termuseofadrenocorticalsteroid(333%),anddiabetesmellitus.thereisnospecificclinicalfeature.fluconazole(922%)binedtherapyaswellastreatingfungusinfectionareimportantmeasurestoincreasethecurerateofnosocomialpulmonaryfungalinfection
[keywords]lung;nosocomialinfection;fungal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才引起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已有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和器官移植治疗的深入开展,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呼吸系统真菌感染占所有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院内真菌感染者绝大多数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1]。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年6月~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54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年6月~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例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47~99岁,平均年龄75岁。
12诊断标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2]。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无变化: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均无变化。恶化:临床症状加重,肺部阴影增多。
14研究方法本组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史资料、易患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有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计算百分比及统计列表等。
2结果
年6月~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427例,其中54例发生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38%。其中确诊病例3例,临床诊断病例51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6%。
21基础疾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本组资料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分别占222%和111%,见表1。
22感染的易患因素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指静脉及口服应用广谱抗生素超过2周)52例(963%),最短3天,最长时间15天,合并低蛋白血症(指血清白蛋白<35g/l)32例(59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指静脉或口服相当于强的松05mg/(kg·d)以上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超过2周]者18例(333%),合并糖尿病14例(259%)。此外,54例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可能易患因素的患者46例(852%),见表2。
23肺部真菌感染的真菌类型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本组资料中酵母菌属51例(94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3例(611%)。其次为曲霉菌属,见表3。表1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基础疾病表254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表354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真菌类型
24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上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有无色透明的“拉丝”样痰42例(778%),口腔内颊黏膜、舌表面可见白色斑点30例(556%),肺部真菌感染在x线胸片或胸部ct上的表现也无特异性,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类似,常见3种类型,即肺炎型16例(296%)、支气管肺炎型27例(500%)、炎性结节型4例(74%)。
25治疗和预后已发生了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全部接受抗真菌治疗,51例用氟康唑治疗,3例用伊曲康唑治疗。5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痊愈或好转49例(907%),无变化2例(37%),恶化死亡3例(56%)。
3讨论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其中以copd(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也占重要位置,分别占222%和111%。在感染的易患因素中常见的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因素。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多为老年人,这些患者年龄大,多有反复肺部感染,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损,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多种问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本组资料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可能易患因素的患者就有46例,占852%。由此可见,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基础疾病,同时存在多种易患因素的患者极易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本研究发现,培养出的真菌中酵母菌属最多,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11%,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3%,其他酵母菌占204%,另外还发现曲菌3例。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相似。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表现以及胸部x线表现上无特异性,并且因多是继发感染,常与肺部原发病很难完全区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在原发病的诊疗过程中,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发热、白细胞增加;影像学提示有新的不能解释的肺部浸润影;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用一般细菌感染不能解释的病例应考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合格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可做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在治疗方面,目前针对真菌感染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不多,主要有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5-氟尿嘧啶和制霉菌素等。国外资料认为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病例特别是全身真菌感染者应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本组资料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对于51例患者我们选择了同样对酵母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但相对毒性低,半衰期长、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组织体内分布广泛的氟康唑治疗,痊愈或好转47例,有效率为922%。3例曲霉菌感染患者用伊曲康唑治疗,有效率667%。我们在抗真菌治疗同时亦积极的控制原发病,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指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积极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因此,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及时应用高效的抗真菌药外,积极控制原发病和易患因素的综合治疗对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同样极为重要的,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钱小顺,朱元珏,许文兵,等.12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7):417-419.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45(8):697-700.
3李从荣,彭少华,李栋,等.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485-487.
急性心肌梗死(即AMI)作为内科常见的急症,能否及时诊断对该类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临床资料表明,在收治的符合AMI诊断标准的486例患者中有76例被首诊医生误诊,误诊率达到15.6%,而这些误诊病例多来自基层医院,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探讨影响AMI诊断的原因对减少误诊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27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为53.6岁。这些患者的既往病史: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12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7例,高血压病的患者7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例,心绞痛患者8例,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例,脑血管病史的患者3例,糖尿病患者12例。
1.2临床表现
1.2.1首发症状胸痛的患者出现8例,腹痛与咽喉疼痛的患者各3例,其他部位痛的患者6例;呼吸困难的患者14例,咳喘患者13例,心悸患者8例,恶心以及呕吐的患者6例,反酸以及烧心的患者2例,腹泻以及腹胀的患者4例;其他首发症状的患者19例。
1.2.2体征心界扩大的患者11例,舒张期奔马律的患者24例,心尖部闻、2级与以上收缩期杂音的患者为18例,心率出现失常的患者17例;两肺底部闻及罗音的患者28例;上腹部压痛的患者17例,具有其他体征的患者12例。
1.3辅助检查血白细胞(6.8-17.6)109/L,中性粒细胞0.68-0.92,红细胞沉降率4-45mm/h。血清心肌酶谱改变符合AMI诊断标准者73例(占96.1%)。
梗死部位:下后壁患者35例,其中有7例患者合并右心室梗死;前壁、前间壁的患者23例;广泛前壁患者5例;侧壁患者7例。另有5例(占6.4%)患者的心电图只出现了不典型T波改变,以临床表现和心肌酶等作为确诊,因而梗死部位表现为欠确切。
1.4诊治情况本组患者的误诊时间5-44小时,平均为11.3小时。被诊断消化系统疾病诊治19例占24.3%,其中误诊为胃肠炎7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胰腺炎4例,其它为5例;按呼吸系统疾病诊治20例,占25.6%,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6例,肺气肿合并感染各5例,支气管哮喘4例、急性喉炎各5例;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诊治26例,占33.3%;按其他疾病诊治12例,占15.8%,其中诊治为感染性休克4例,口腔疾病5例,肾绞痛等其他疾病3例。
2讨论
2.1影响诊断的常见原因
2.1.1病人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因患者范围、部位、年龄以及基础病变等方面存在不同,因而临床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痛阈常存在显著增高。本组以呼吸与消化系统症状等作为非心脏特征性表现的患者55例,占70.5%。78例患者都没有典型的胸痛方面的症状,没有明显胸痛的患者占66.7%(52/78),无任何疼痛者占21.8%(17/78),此17例无痛型AMI中,老年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12例。
2.1.2医生思路狭隘基层医院的一些医生对急性心肌梗的各类临床表现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以呼吸、消化或者神经功能障碍作为首发表现者的患者,这些医生通常会忽视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因而导致误诊。本组患者有44例属于这种情况。
2.1.3医生过分依赖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受患者基础疾病、体形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时间或者范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非Q波心肌梗死时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通常会存在短暂且不典型的情况,单靠一次或者二次心电图就排除诊断难免容易导致诊断错误的出现。本组研究的患者中首次心电图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为19例,占24.4%。4例,占5.1%的患者及格过反复查心电图仍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规律者,因为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较晚,因而错过了演变时间。此4例患者的首次心电图在其发病后32-40小时进行检查,只记录到不典型的T波变化,因而没有确诊与定位价值,这些患者以血清心肌酶与临床表现进行确诊。
2.1.4医生责任心不强医生在接诊时不询问患者病史,甚至不做心电图等面的检查,仅凭患者主诉医生就做出诊断与处理,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常见原因。本组因此误诊8例,占10.5%,其中一例因误诊误治发生心脏破裂而死亡。
2.1.5患者自身因素多数病人发病时首先自行诊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用一些药物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正确诊断及治疗时机。
2.1.6医院医疗条件所限根据目前国内医疗现状,一些高、精、尖设备在基层医院还难以普及。
2.2防范
2.2.1因梗死发生的部位、范围、时间及每个病人身体素质不同,其表现也轻重不一。故首诊医生不能仅凭借无相关症状就排除相应的疾病,要充分意识到疾病的个体差异性。
2.2.2临床上有许多为同症异病。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要扩大诊断思维,抓住症状本质,不能拘泥于常见病的诊断上。
2.2.3针对出现某些症状的患者,一旦在家中自行处置后短时间内病情无缓解,应该意识到疾病的复杂性,立即求救或由他人护送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治,以利于预后康复。
关键词:呼吸系统;护理;呼吸道感染;病变
现今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1],护理专业也因逐渐增加的老年人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群体本身就较为脆弱,老年患者在患上疾病之后,病情会表现的更加复杂,恢复时间长,在老年人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便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行动会受到极大限制,据相关统30%左右的老年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多病共存是老年群体的主要特点,在临床中的不会有典型的表现,但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给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的困难。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5±5.2)岁,50例均为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45例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出现增高情况。4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红蛋白下降情况。46例患者肺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减退情况,心电图出现改变的患者5例。50例患者入院后都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以及镇咳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2]。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度,病房室温保持在18℃~20℃为宜,并保证病房通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单,空气污染以及有害尘雾污染的预防是护理过程中注意的重点,以此避免患者呼吸道再次受到刺激50例患者入院之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和合并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要及时取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可采用3%的双氧水在患者咳痰前漱洗口腔,以此防止患者口腔以及咽喉部受到细菌的感染,在取得患者痰液之后及时送检。抗生素的选取要根据患者的痰液培养出的细菌类型为选取依据,在为患者使用前要应该对抗生素的性质进行仔细了解,其中包括药物的半衰期以及溶解性能。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痰液进性状进行仔细观察,以此观察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记录患者每日的痰量。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给予患者吸氧。重症患者在吸氧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患者在吸氧之后意识逐渐恢复,设备显示患者的身体指标较为稳定则说明患者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若患者呼吸逐渐变浅,则患者可能出现CO2麻痹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加入呼吸兴奋剂并及时对氧流量进行调节。必要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在护理痰液较为粘稠且不易咳出的患者时,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对适当对患者补液,以此促使患者的痰液能更轻松的排除,同时对患者呼吸道通畅也有良好的保持作用。帮助患者排痰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采用超声对患者气道进行雾化以及湿化,在雾化的过程中选取1~5μm雾粒为宜,雾粒小能使药物均匀而缓慢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 促进痰液排出。阻塞明显者,可先行导管吸痰。
护理人员要及时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年老体弱情况以及悲观情绪改善,鼓励患者参与文体活动,引导患者锻炼,以此增强老年患者体内的免疫机能得以增加,保证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2 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之后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5±5.2)d,50例患者及其家属多护理较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该及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①在辅助呼吸时要注意和患者的呼吸频率一致;②在为患者通气的过程中要定时为患者翻身,必要时用吸痰器为患者吸痰,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在连接管道存在漏气情况以及痰液阻塞患者呼吸道的情况时患者多表现为呼吸不畅,患者气道的阻力也会因此明显增大;③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送气压力以及机器的运转情况也是主要观察对象,护理人员要防止通气过程中气管出现脱落以及漏气情况出现,并且对患者所吸取氧气的浓度进行控制;④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患者接受通气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恶心、烦躁以及面色苍白的情况下要及时停止为患者供养,此情况表示患者可能存在氧中毒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师汇报,检查患者此种情况是否是因为吸入性酸中毒以及呼吸性碱中毒所导致。本研究中50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之后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5±5.2)d,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3]。
参考文献:
[1]孟爱凤.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3-1575.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感悟
在内一科实习一个月了,我深刻感受到心血管内科在整个医院,乃至人们生活中的至高地位。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者人们的健康,它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一旦患病,就将终身服药,所以预防是很关键的一步。人们往往不注意这些,只有在身体出现严重危害的时候,才会前来就诊,尤其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在实习的这一月中,我对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知道了:高血压病人来了常规要做心电图,拍胸片,做心脏彩超发现微小病变,还有实验室检查,治疗上不但要降压,而且还要抗凝,降脂,扩血管等等对症综合治疗。在实习的这一个月中,我也见到了很多的病例,比如: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炎等。对它们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让我很有深感的是:病人来了常规化验血糖,通过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尤其对于低血糖昏迷病人,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许就会给予高糖口服,这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也许还会造成病人死亡。这点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实习学员学习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心内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心电图分析是最基础的,还有心肺复苏,常见药物的运用,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平喘药物等。对医师素质的要求也很强:
⑴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心血管疾病,发病凶险,危及患者生命,要快速进行抢救及治疗;
⑵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心血管疾病其起因十分复杂,要求医师应时刻关注疾病变化;
⑶要有十足的耐心。心血管疾病发展变化非常不稳定,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应及时并耐心的讲解;
⑷要有医学综合能力。心血管疾病多并发有其他系统疾病,这就要求医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综合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上要求,积极完成科室及带教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定期完成医院的各项考核,圆满完成进修任务。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感悟
一年的工作结束了,自我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在过去的一年里,最令我开心的事情就是我最终由一个实习护士转为正式护士了,这就意味着我不会再为自我将来的工作发愁了,我能够安心的在我的护士工作上工作了。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能够给自我打一个及格分吧,没有什么异常的贡献,也没有什么失误和错误,仅有不断的工作,学习,上班,下班,一年就这样过来了。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又是“全国卫生系统管理年”,我在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现将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自去年7月进入本院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__科、__科、__科和icu轮转学习。经过这一年的实践学习,感觉要想将以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我并多请教带教教师,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体会要领。
此刻我在___病区轮转,这是一个综合科室,有超声刀、介入科、中西医和化疗。我感觉在那里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超声刀术后要注意皮肤的保护、肢体温度感觉活动度及肢端足背动脉搏动等;介入科术后应嘱患者患肢制动,沙袋加压,观察病人排尿情景。
之前在_科期间,第接触____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各类癌症的化疗方案、化疗适应症、化疗禁忌症以及并发症都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各类化疗药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性不一样;在化疗期间,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刻采取的护理措施;长期化疗的病人行深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另外,在化疗过程中,病人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皮肤黏膜、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化疗反应,这时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分外地热情关怀病人,尊重并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床头交接班,给予病人情感方面的支持。
更早的在_科期间,学到了_________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由于妇瘤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仅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我的职责和义务,可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要再次感激院领导、护士长和带教教师给予的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忙,感激同事们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有许多提高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除熟悉了各科室的业务知识外,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礼貌礼貌服务,坚持礼貌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可是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进取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在护士长进取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高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周二的晨会,坚持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护理部组织的2次技术操作考试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本事。
在将要迎来的一年中,我会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后,详细的将自我在未来一年要做的事情完整的想出来,在将来的一年中,我会本着护士的天职,进取认真努力的工作,把我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在自我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我会不断的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质,将为人民服务时刻记在心中,实现自我人格的升华!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感悟
在呼吸内科轮要二个月了,现把二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发现,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哮鸣、发热、气急等表现,这些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它们有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等轻症的表现,也可能是重症肺炎、肺癌等致命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果不进一步检查确诊,很可能就会导致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待呼吸系统的疾病,不能仅凭病人的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而想当然地作出临床诊断,而应进一步地进行必要的检查,取得确实可靠的临床资料,通过严谨正确的临床思维,慎重地作出诊断。
事实上,呼吸系统疾病病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感染、肿瘤及结核三类。感染疾病按病原学分又可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肿瘤主要是肺癌,其它类疾病往往是目前原因不明或目前尝无明确归属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都是少见病或是只需了解的疾病。
在询问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问病史的一般方法外,还应该注意学习呼吸系统疾病在问病史方面的特点。呼吸器官强大的代偿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之一,如果不对本身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就很难对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及诊断提供有用的资料,所以在问病史时往往满足于病人有什么症状,而忽视了对这些症状的进一步了解,使得临床资料缺乏应有的价值,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有咳嗽这一临床表现,如果仅仅满足于病人有咳嗽这一症状,而不进一步的深究,这种临床资料对于疾病的诊断的作用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56-02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感染分布,使临床选择抗生素治疗更有针对性。方法:通过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不同菌种感染分布特点。结果:1058例细菌感染者中,革兰阳性球菌81例、感染率为7.7%,革兰阴性杆菌712例、感染率为67.3%,真菌265例、感染率为25.0%,细菌种属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细菌感染;分析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可产生大量痰液,不同种属细菌感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痰液性质不同。本研究对呼吸系统疾病按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并对辨证不同分型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感染分布、细菌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细菌感染与性别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07例,女351例,年龄14~85岁,年龄
1.2细菌培养
1.2.1痰液标本的留取:要求患者在早晨起床后反复漱口,然后深咳痰液于无菌标本容器内,2h内送检。痰液标本合格判断标准: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要求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
1.2.2细菌培养方法:接到痰液标本后,立即以常规方法接种于血平皿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沙保罗培养基上,培养时间24~48h,培养温度为血平皿和麦康凯培养基培养温度37℃,沙保罗培养基培养温度35℃。
1.2.3细菌鉴定[1,2]:以分纯的细菌菌落,利用美国德灵公司提供的MicroScan自动细菌生长系统,革兰阳性菌接种于Pos12鉴定板上,革兰阴性菌接种于Meg21鉴定板上,真菌菌落接种于YeastID鉴定板上,培养24~48h,系统内读数鉴定。质控菌株为ATCC25922大肠埃希菌菌株、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ATCC60193白色念珠菌菌株。
1.3呼吸系统疾病细菌感染判断标准[3,4]
1.3.1细菌感染:痰液培养有细菌生长,经鉴定排除正常菌群,属于呼吸道致病菌,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结合临床感染症状可确诊为呼吸道细菌感染。
1.3.2真菌感染:痰液培养连续2次以上有真菌生长,经鉴定为同一种真菌,为真菌培养结果阳性,并结合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白色粘液丝状痰或粘液胶冻样痰或脓痰、重者痰液中带有血丝、甚至咯血、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可确诊为真菌感染。
1.3.3细菌混合感染:痰液培养有细菌生长,经鉴定排除正常菌群,有2种呼吸道致病菌,为呼吸道细菌混合感染。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细菌感染分布:本文中,革兰阳性球菌81例、感染率为7.7%,革兰阴性杆菌712例、感染率为67.3%,真菌265例、感染率为25.0%,细菌种属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
2.2细菌感染与年龄的相关性:本文中,年龄
2.3细菌感染与性别的相关性:本文中男707例、感染率为66.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1例、感染率为8.6%,革兰阴性杆菌480例、感染率为67.9%,真菌166例、感染率为235%。女351例、感染率为34.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例、感染率为5.7%,革兰阴性杆菌232例、感染率为66.1%,真菌99例、感染率为28.2%。男性不同菌种感染率,革兰阳性球菌的溶血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的粘质沙雷菌和产碱不动杆菌、真菌的热带念珠菌明显高于女性的感染率(P
3讨论
中医学认为,痰的生成是由于气机郁滞或阳气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津液聚积所致,痰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通畅,而且污染气道环境,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滋生地,细菌的大量增殖亦感染气道,加重痰液质和量的改变,使痰浊阻肺,成为肺系证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菌种细菌感染气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痰液的性状各异,据报道,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混合感染均以革兰阳性菌+真菌为主。
关键词:呼吸内科;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空气环境的不断恶化,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机率越来越高,在真菌感染中,呼吸系统的感染最为常见[1]。我院专门成立疗效研究小组为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以及相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年龄31~71岁,平均53.7岁。所有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肺心病25例,哮喘21例,肺癌15例,支气管扩张13例,肺间质纤维化9例,肺脓肿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在住院过程中都有肺部真菌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负荷《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由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中的相关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疾病类型的真菌感染特点以及对应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菌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痰培养3次均为阴性,胸部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阴影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阴影上都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超过半数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42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放化疗、低蛋白血症和肿瘤是疾病的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他病原菌包括光滑假丝酵母菌,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曲霉菌以及隐球菌酵母菌。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痊愈6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见表1~3)。
3 讨论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的范畴,往往在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时或菌群失调时才会发生感染情况[3]。患者大多数都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几率最高,经研究,发现患者有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气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增加了受感染的可能[4]。在易患因素中,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最高。所有患者中平均年龄偏高,中老年人的体质因素也有一定影响,这部分患者呼吸道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呼吸功能不够健全,免疫功能较差,有菌群失调的现象存在。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
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没有特异性表现,容易混淆,造成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5]。目前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表现,然而有部分患者在X线和CT的检查结果中显示同普通细菌性肺炎比较类似,鉴别比较困难。而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包括三唑类和多烯类,例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以及5-氟尿嘧啶等,然而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在用药上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适当静卧休息,饮食注意热量和蛋白的摄入,积极控制原发性疾病[6]。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及防治中,相关卫生知识的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尽量减少聚会等,从而起到防止易感者和病毒细菌携带者流动的目的。
综述,由于肺部真菌感染往往在临床中无特异性表现,并且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因此对呼吸内科肺内真菌感染需要重视并消除一些诱发因素以及治疗疾病的原发病,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参考文献:
[1]陈琦,曹红霞,梁万年.22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7):208.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10,4(5):86-87.
[3]李金梅,周以玲.120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8,12(7):667-668.
[4]吴素玲,杨大锁.16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2,14(4):79-80.
【关键词】 不典型 急性 心肌梗死 误诊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78-01
1 临床资料
1.1 般资料
本组患者38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AMI)诊断标准[1],男31例,女7例, 年龄38~70岁,平均54.3岁。 既往无任何病史者10例,占26.3%;有高血压病史者15例,占39.5%;有冠心病病史者8例,占21.1%;有糖尿病病史者3例,占7.8%;有肺心病病史者2例,占5.3%。
1.2 临床表现
发病诱因:无明显发病诱因者17例,占44.7%,有发病诱因者21例,占55.3%, 主诉与表现:上腹痛、恶心、呕吐5 例。,腹痛、腹胀9例,腹泻1例,上腹不适2例;发热、咳嗽、咳痰、气憋、呼吸困难5 例。头痛2例,胸部不适1例;胸闷、心悸、气短4例,心慌2例,四肢冰凉、神智淡漠、血压下降、脉搏快3 例,左上臂疼痛2例,烦躁、失眠1例,左上肢疼痛伴麻木1例。
1.3 辅助检查
有14例患者在初诊时进行了心电图检查,但未发现对诊断AMI有明显帮助的依据。38例患者虽然在诊治中都先后做了心电图检查,但到确诊时仍有3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并不典型,最后靠心肌酶学依据确诊,其他3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改变。38例患者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升高,高出正常值的5~26倍,对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帮助很大。
1.4 误诊情况
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17例,占44.7%, 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的8例,占21.1%, 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的7例,占18.4%, 误诊为其他疾病的6例,占15.8%。
2 误诊原因
2.1 误诊为急性消化系统疾病
本组17例患者均以突发急性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就诊,拟诊为急性胃炎、胆囊炎。入院后查上腹均有不同程度压痛。收住院予以抗炎、解痉治疗,但症状均未见好转却进一步加重,急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酶谱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
2.2 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
本组5 例以咳嗽、咳痰、气憋、心悸来诊,门诊胸透提示:“肺纹理增多”故以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后胸闷、气憋明显加重。常规心电图检查提示为AMI,急查心肌酶谱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
2.3 以休克为主要表现AMI
本组3 例患者以四肢冰凉、神智淡漠、血压下降、脉搏快来急诊。急诊科以休克原因待查收住院。常规心电图检查提示;1 例广泛前壁心梗,2 例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梗塞,心肌酶谱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
2.4 误诊为颈椎病
本组3例中1例以左上肢疼痛伴麻木,2例以颈部疼痛来外科诊,拍片示:颈椎骨质增生。以颈椎病给予对症治疗,第二天疼痛仍不缓解,且出现逐渐加重的胸闷和胸前区疼痛,再次来急诊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3 讨论
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性改变。本病死亡率高,50%的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h内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尽力挽救患者生命在临床上尤其重要。但是在临床上部分患者表现往往不典型(即不典型AMI),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抢救。分析其原因是:(1)对不典型心肌梗死认识不足。对本病的发病过程、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缺乏充分认识。(2)一次心电图正常,即排除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当时,心电图多数异常,但间歇期可能恢复,故对可疑病例最好做动态心电图、B超检查以协助诊断,心肌酶谱检查应该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的常规检查。(3)对相关科室知识欠缺。如3例误诊为颈椎病,2例误诊为牙髓炎,均为先就诊于外科及口腔科,接诊医生“先入为主”,造成误诊,后经常规治疗,临床症状不减或加重后才做常规心电图明确诊断转到内科。故应注重全科医生、全科意识的培养。(4)采集病史及查体不够详细,漏掉重要线索。无论何种情况,如果检查疼痛部位无阳性体征,仅有病人自觉症状,要引起足够重视。注意这一点对避免误诊很重要。几点建议:(1) 对突发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气憋者且排除饮食不当、中年以上患者,应警惕AMI。应及早做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 (2) 对于原因不明的休克,咳嗽、气憋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常规行心电图检查。(3)中老年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是发生不典型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4)对于临床上不易解释的症状,要及时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测定,尤其是肌钙蛋白,因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其他酶学指标,可大大提高AMI的诊断正确率。(5)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监测,以尽量减少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总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使AMI患者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地诊断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对防止发展为心源性休克,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74-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