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3 11:09: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洛阳市洛龙区第三初级中学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阅读理解,在现在的语文考试结构中,占了非常高的分值比重。它是一项综合性考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做出检验。本文将从树立信心,端正态度;明确内容,理清思路;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针对题目,提取符合要求的语句,组织答案等四大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学生或者教师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
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无谓的失分。语文学习对现代文阅读理解不仅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各类语文练习中阅读理解能力所占比例大,而且逐渐以考课内向考课外拓展延伸,某种程度上对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空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重要性逐步体现。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不用怕了,下面笔者就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谈一些浅见。
1.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发展现状
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而且富于创见性地提出了新的具体规定和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对于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意见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了解叙述、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理解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切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局限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将课堂学习和课外拓展结合起来,促使语文阅读教学开始向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又存在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
第一,教学观念严重偏离,部分教师却仍死守传统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不放,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的被动接受者。另一部分教师则急功近利,明明还没有深入解读新课标,却急于“落实”,使阅读课堂流于形式。
第二,教学目标错位,很多教师错误地将阅读教学视作提高成绩主要途径,不惜将侧重点放在课文内容的解读,而不是阅读方法的培养上,学生毫无兴趣,更不用说积极、主动、有感情地投入。
第三,教学内容褊狭,很多教师将阅读重心放在范文讲解之上,不仅在课堂内未进行相关延伸,而且很少进行课文阅读推荐和赏析,更未让学生自主讲解、即兴发挥和延伸写作。长此以往,虽然学生对课文烂熟于心,可碰到课外阅读却往往不知所云,束手无策。
第四,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单一的讲授法和朗读法等传统方法教学阶段,而对强调互动性的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文献搜集法等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视不够,导致阅读课枯燥无味,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也随之错误定型。
2.自主、合作、探究――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改革之策
要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最重要和最行之有效的策略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全力引进和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成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改革语文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系统学习现代教育论和新课程标准,尽量把阅读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朗读课文、改编作品、设置疑问、“名师解答”,既让学生全力参与,又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并树立起课堂小主人的意识,由此生发对各个科目的热爱。
其次,深化教学目标,提倡个性化和创新式阅读教学。革除以升学率为教学目标的短视行为,延伸阅读内涵。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选取不同文体中的典型篇章,给予示范讲解,教授学生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然后再采取自愿与推荐方法,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展开不同文体的专题讲解与探讨,并进行方法总结。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在教师讲解《中国石拱桥》,向学生传授说明文有关知识后,剩下的篇章则可以由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进行探讨,以通过阅读巩固说明文基础知识之余,熟知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并激发他们绘画中国建筑的兴趣,最终使阅读与绘画等审美活动结合起来,拓展阅读教学的功能。
当今小学教育中阅读材料丰富,阅读信息量多,“提问式”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帮助、引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教学方式。因此,小学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对提升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设问导学,找对方向“准”阅读
由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且知识、语言水平有限,小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存在较大的障碍。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知识层次结构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阅读技能,排除阅读障碍。
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线索及课文重点设置疑问,以具体的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文章,抓准阅读方向,理顺文章思路。这样,通过设问导学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逾越在阅读理解上的障碍。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二泉映月》一课时,笔者是这样为学生排除阅读障碍的:
通过反复阅读1~4节,提醒学生注意对“饱经风霜”等重点词汇所在句子的理解。同时在黑板做如下板书: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听到……
在笔者的如此引导下,学生很快也能将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使他们对文章结构有了初步的掌握,能够思路清晰地紧跟笔者的节奏,深入探索,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二、提问激趣,调动情绪“乐”阅读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理解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热情,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快乐学习的情绪。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利用精巧的问题调动学生情绪,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深入阅读的欲望与兴趣。
学生对问题有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被唤起,就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阅读、享受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与作者产生和谐共鸣。
三、疑问促思,巧用矛盾“智”阅读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源自惊奇和疑问。”实践证明,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通过问题的提问,开启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抓住文章重难点,选准问点,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层层深入文章,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同时,一个好的问题就如一条纽带,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认识得以及时充分地交流,学生之间也积极探讨思考。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伦・凯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笔者带领学生从第一段开始分析,并提问:“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并与同桌相互探讨。待学生讨论完毕,笔者提问邀请学生回答。
生:“这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展现了海伦・凯勒的痛苦。”
师:“从哪些句子看出?”
生:“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学生体验了海伦・凯勒的痛苦心情后,笔者又问:“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们纷纷表示出痛苦害怕的心情。笔者趁势抛出疑问:“海伦・凯勒在一开始也是痛苦害怕,甚至逃避,那是什么改变了她,使她在以后能收获巨大成功呢?”在这样的一番巧妙提问中,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为下文的学习及全文的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困境;解决措施
高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同时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的小学生对阅读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对所给文章的主旨并不能准确理解。本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试卷或者习题中出现的阅读理解类的题目无论从难以程度上,还是在文章结构形式上,与教材中的课文非常类似,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语文教师没有对阅读理解课堂教学形成充足的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仅仅是根据教材中所包含的文章以及配套习题册中文章进行讲解,其课堂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对解题方法进行有效的掌握,对教材中知识的理解也仅停留于表面。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没有形成良好的认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该问题所引起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角色,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能真正的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最终使得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第二,教师在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的联系实际。阅读理解中的文章来源于生活,源自于作者对实际生活中某个问题或者某种现象的理解与感悟,文章内容的精彩程度取决于作者生活阅历的丰富程度。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仅仅是在课堂中进行,学生学习所用的课本也仅仅是阅读理解方面的相关教材,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社会进行充分的了解,对生活的感悟相对较为欠缺。
第三,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家庭作业相对较为繁重,在课余时间家长会给小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因此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扩大阅读量,知识的积累量相对较少;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在课时的安排上也相对偏重于数学方面的教学,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学生语文的学习以及阅读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困境的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的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调动。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就会积极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并会主动的寻找课外优秀的文章进行阅读,从而能够大大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将各个形式的文章基本尽数包含,例如说明文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文章形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想象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
第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层出不穷。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当中,例如投影仪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变的具体化,增加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量,设定特殊的教学情景,带给小学生视觉与听觉方面的冲击,充分的将学生的求知欲进行调动,为学生的积极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细致的讲解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而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以及提出问题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时间,杜绝在课堂教学中较为程式化的提问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抒发己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增加小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将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从根本上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其中的语文教学也是该阶段中的重点内容,因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提升自身的水平,摒弃传统中对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慧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小窍门[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37-38.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课改
[中国分类号]G633.33
一、新课改阅读理解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理解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种目标的提出,打破了长久以来对语文理解的固定性、限制性、束缚性的特点,使得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更具有实用性、开放性、灵活性、拓展性等一系列灵活而现实的特征。根据这个目标,我们认识到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中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1、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这方面各学校已经有所改观,教师的课堂直接性教授逐渐变少,让学生多说话多发言的现象逐渐增多。但在这种表面形式的背后,更要求在课程的设定上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重视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体会与感受,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多种方法。
2、坚持长期积累、提高能力
众所周知,阅读并不是一项急功近利便能出现成效的活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四百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量变引起质变,通过量的积累,阅读一些有代表性、水平较高的文章以后,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而且和课堂上教授的不同,通过这种阅读学到的方法与感受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
3、坚持人文精神的提升
语文阅读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在语法和表达方法上获得知识性的提升以外,在阅读篇目的内容上,更要对读者的激励、启示、感染、警示、劝慰等作用。而随着阅读题材的多样化,知识的丰富性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人文精神也在不断提高。而这种收获对于学生来说有时甚至会比方法的了解更有价值。
4、坚持个性阅读
这要求主要是针对语文阅读理解长期以来对结论的单一性、狭隘性予以坚决而有力的终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点,现属于自己的专属性收获与见解。
二、新课改阅读理解教学的一般思路
1、在阅读中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破除语文在考试中的相对较低的地位,让语文阅读承担起德育与智育两副重担。
2、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
破除以往阅读方式中沉默阅读、哑巴阅读的陋习,借助朗读方式把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全部寄托在朗读的语调与情感当中,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借助朗读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
3、在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经常存在的阅读与作文两大难题,一些同学认为它枯燥乏味,另一些同学却享受其中。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学生没有感受到阅读中的乐趣。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的内容与方式上更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读、愿意读。
4、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非常重要,囫囵吞枣的做法让学生只看到情节,没有体会到文章真正实质的意义与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应该在阅读中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三、新课改阅读理解教学的具体方法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课程改革新旧的变化有多么的巨大,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合适的改变。而教学方法的具体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学习淡化教授环节
在课堂上,保证学生发言、学习时间,通过多种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讨法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上,在出发角度、时间分配、课堂地位等方面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读懂文章、吃透文章。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应起到组织与引导作用,通过对一两个时机的把握是课堂进行更加顺利,在课堂进入僵局时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味教授与灌输。
2、重视思维拓展淡化标准答案
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既避免地会出现知识的迁移、内容的相似、情景的再现,而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选择回避而继续课程还是将课程暂停一起进行拓展呢?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以知识的迁移思维的拓展为主,不受课程课时的局限。当然在拓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适度把握,切不可将语文课改造为聊天课,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尺度把握。在思维拓展的过程中,可以有多角度多方面的观点,切不可拘泥于课本和标准答案,这样做既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会造成眼界与心态的束缚,使阅读走向僵化。
3、重视阅读时间淡化数量速率
在以往的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都有以下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要求我们对阅读时的时间给予充分的提供。草率的阅读根本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优点,而如果学生没有这种共鸣就对之后的讨论、分析呼应度不强,而对其他人讨论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会感到莫名其妙。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生在这次阅读与学习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心态也有影响,自认为别人不懂的东西自己难以理解,由此丧失兴趣和信心,慢慢地对语文阅读理解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不应一味地贪求数量与速率,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才会得到最终的结果。
四、总结与展望
在当前课程标准改革的大环境下,语文阅读的思路与方法也面临着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阅读的灵活、多变、宽广、丰富等特性得到发挥,同时在语文学科智育的基础上强调德育,将语文阅读的优势与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当前这种改革已经拓展开来,我们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未来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会呈现出一片丰富多彩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版
(一)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到:“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刺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所采用的方法都比较老套和单一,缺乏教具,从而很难培养学生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内驱力。大量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有效接受教材当中的“静止”知识,教师一定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死”的教学内容变成“活”的外部活动,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培养的同时体验到求知的快乐。例如讲授《九寨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想学生们展示我国九寨沟中神奇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壮观的瀑布等等,然后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神奇的九寨沟》,这样就会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秀美,在这种氛围下教师讲解相应的语文知识,会为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深刻品味文章意蕴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意蕴通常都是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得以体现。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课上一定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之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杜甫诗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微妙的变化;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之情;体会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豪情,否则,缺乏阅历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诗文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在语文阅读理解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即有效帮助学生产生疑问、解释疑问,保持学生们比较旺盛的精力,完全可以不用口若悬河、从头至尾的讲解。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就是因材施教;学生阅读的时候,语文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即示之以范。因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树立起以人为本及以读书为本的意识,将朗读权利归还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品味文章韵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设计,加深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为一门设计性质的科学,设计的本质就是问题、决策的求解及创造。新课标要求按照学生们的年龄阶段及认知规律特点,将能力同知识的培养序列化、具体化,贯穿在每篇文章当中,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精心做好课程设计。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明确相应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其次,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另两个因素,其一为新课标中的要求,尤其是相关年段目标规定,其二为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尤其是学生们已有的认识、知识及学习能力。例如讲解《草原》的时候,读完一遍学生可能都会觉得很美,但具体美在哪里,或许学生就不能准确概括表达了。这时候,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将“美”划分为自然美及人情美,让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描写自然美及人情美的句子,怎样理解蒙古草原上人们的情感?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习及讨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合作意识。这种教学设计不光能够摆脱以往的教师细致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还能让学生们充分体验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爱上阅读。
二、总结
[关键词] 语文阅读 阅读理解 思想价值 价值取向 多元理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于是,多元理解被老师们纷纷引入阅读教学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少偏差,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不和谐的现象。
一、“价值取向”的来源
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是因为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总有一定的大体明确的创作目的或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或艺术形象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也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另外,文学作品一经选入课本,就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定性,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再开放型的教材也会有一个或严密或松散的体系,要做好这个工作,编者自己心中对作品有一个明确或基本明确的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结论。
例如,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匆匆》选取入六年级语文下册,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匆忙,从而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这种选编目的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教学中,要探求这种价值取向。由此看,价值取向源于作品的客观性和编者对作品的认同性。
二、“多元理解”的产生
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大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如《红楼梦》,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就是读者主观能动性造成的差异。由此可见,“多元理解”源自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三、“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1.多元理解,切合文旨
切合文旨,是多元理解的灵魂。多元理解,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利于深化对文意文旨的认识,或使人物角色的形象更丰满,或使情感的体悟更深刻,或使思维的领域更宽广……多元理解不得远离文本,个性飞扬不得随心所欲,思维驰骋不是胡思乱想。
一位老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课末进行多元理解的拓展,“此时,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学生纷纷指责:“小鱼不应贪玩,以致被海浪冲上浅水洼;小鱼不应乱跑,要守纪律;小鱼不应离开妈妈独自乱闯;小鱼不应不听妈妈的话……”先且不说这种种“不应”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精神,是否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遗憾的是,课文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而非小鱼,课文的主旨是赞赏小男孩“富有爱心,珍爱生命”的举动与精神,而非小鱼的种种“不守规矩”。这样的多元理解偏离了文旨,失去了意义。
2.多元理解,顺应文理
顺应文理,是多元理解的命脉。人有人脉人气,文有文理文气,文理要通达,文气要通畅。多元理解必须整体把握文理文气,不悖文理文气。
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一位教师独具匠心,顺着“奚落”的线索,从角色的动作和神态入手,紧紧抓住表现陶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和表现铁罐的“谦虚、争辩”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品味感悟角色形象。至教学第七、八自然段时,富有创意地要求学生敞开思维多元理解,补全“陶罐( )说,铁罐( )说”。
然而,关于陶罐,当学生纷纷说出“温和、温柔、亲切、针锋相对、有点伤心、心平气和、冷静、平静、苦口婆心”等词时,教师高兴地一味加以肯定。
对于铁罐步步升级蛮横无理的奚落,无论从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的过程看,还是从陶罐说话口气中的反问句和感叹句来看,陶罐一方面并非懦弱可欺和毫无原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和宽容的,“温柔、温和、亲切、针锋相对”等词显然不合文理文气,不合陶罐角色基调和情感发展变化。若用上“提高声调、有些不悦、严肃、责怪、正色、据理力争、语重心长、好言相劝”等似乎更为合适。
关于铁罐,当一些学生相继说出“有些生气、脑羞盛怒、满腔怒火、怒气冲天、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火冒三丈,义愤填膺”时,教师同样大加赞赏。如果多元理解不顾褒贬,不分轻重,不顾语境,一味点头称是,不仅有悖文理文气,更可怕的是传播了谬误,造成学生是非不明。
3.多元理解,辨明主次
辨明主次,是多元理解的指针,不少作品涉及的角色形象,涉及的人物品格虽然是立体的、多维的、丰富的,但毕竟有主有次,多元理解教学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点。
像《西门豹治邺》一课,关于“你怎么评价西门豹”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西门豹善于调查研究,从“摸清底细”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他说“我也去送送新娘”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从兴修水利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聪明的人,有的说是个不信鬼神的人,有的说是个很有计谋的人,有的说是个铲除恶势力有术的人……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并大加赞赏,教学就此画上句号。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均没有错,学生能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抽象如此的品格特点,反映了学生相当强的语文能力和广阔、深刻、灵活的思维。然而,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仅止于此是很不到位的。试想,善调查、兴修水利等是西门豹的主要特点吗?是文章反映的主旨吗?显然,文章主要反映的是西门豹的不信迷信、驱邪除恶和过人谋略。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理解再多元,也是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一、建立并充实学生的前理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考虑自己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的认识、观点和看法,而忽视学生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以教师自己的“前理解”代替学生的“前理解”。在前理解理论中,我们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文,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前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学生的前理解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应当意识到偏见,通过努力倾听文本向我们述说的内容而纠正这种偏见,但是对这种偏见所作的纠正不再视作为对所有偏见的超越,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无偏见的理解,正是存在这样一种能纠正的偏见的事实,而不存在一种永恒的、固定的偏见,正是我们的历史性和有效应的历史的标志。”[3]假如我们想理解他人的见解,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坚持自己对事情的前见解,正像我们不能继续误解某个词语,否则会使整体的意义遭到破坏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我们倾听某人讲话或阅读某个著作时,我们必须忘掉所有我们关于内容的前见解。我们只是要求对他人和本文的见解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种开放性总是包含着我们要把他人的见解融入到我们自己的见解中,或者把我们的见解融入到他人整个的见解中。伽达默尔说:“人不停得形成一种新的前理解,这正是经验的不知疲倦的力量”。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醒学生尽可能扩大阅读面,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经验、思想、审美、能力和情感等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于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前理解与创造性阅读
通过文字固定下来的文本已经同它的起源和原作者脱离了关系,并积极的向新的关系开放,也就是向读者开放。“一件文本并不是偶然地超越它的作者,而是不断的超越它的作者的意向。因此,理解并不是一种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过程……完全可以说,只要人在理解,那么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4]正如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这个道理。德国的神学家格哈特·埃布林说过:“实际上,同一性和可变性这两个因素不可分割地相互依赖并共存于解释的过程中,解释的本性就是用不同的方式说出相同的东西,而且正是由于用不同的方式说,它们才说出相同的东西,那么我们仅仅是想象我们在说相同的东西,而实际上我们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5]任何阅读都不可能是“清白的阅读”,必然加进阅读者自己的“前理解”,因此,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的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对于文艺作品来说,则是感受到的艺术形象)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使作品的意义呈现开放性,就是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前理解去阅读文本,同时由借助于别人的前理解,努力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作品的其他含义;对理解到的意义做出自己的独到的价值判断而非仅仅停留于理解本身或人云亦云;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想象而生成新的意义和新的形象[6]。伽达默尔强调:“一切的理解都是自我理解”。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允许学生对作品有不同的见解和体会,避免用“标准化”的解释去强迫学生接受。 伽达默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是先于理解而本有的东西,在解释者(读者)的理解之前总是处于未定状态,向多种解释开放。作品有它自己的世界,解释者也有他的精神世界,两个世界在对话中展开理解,产生了一个永远开放的可能的世界——意义。这时,作品的世界不再限于它的本文的语言世界,解释者的世界也不限于其语言的前理解,解释者的世界进入了作品,而作品的世界进入了解释者的体验与理解。同时,在这种对话中又相互限制着对方。解释者固然有选择作品的主动权,并以个人前理解为解释前提随时“侵入”作品,但作品也以其内在统一性抵抗外力的任何破坏,防止解释随意曲解其完整性。这样,意义就成为两个世界融合产生的第三生成物。[7]
例如对课文《宋定伯捉鬼》的主题讨论时,我鼓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大胆发言。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文中的鬼,憨头憨脑,自始至终没有加害宋定伯的意思。宋定伯说什么他都信,没有心眼,老实巴交。而宋定伯,从一开始就打定要捉鬼卖鬼的主意,一路上使尽了欺诈的手段。”我想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否定这个同学的意见,但又觉得过于武断、轻率;要么对他的说法加以赞赏,又似乎一时拿不准。不过,觉得有思考比没思考好。于是,我先提议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接着又说道:“这位同学敢于思考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他的见解,非常独特,我也得再想一想,课后查资料,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好吗?”在这里学生运用了自己的“前理解”,创造性的发挥了阅读想象的空间,形成了不墨守成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阅读。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及对文本独特视角的阅读和理解,从而形成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
三、理解的循环与语文阅读
理解的循环指的是从个体出发去理解整体,并从整体出发去理解个体,这两种情景中都存在一种循环关系。正是由于为整体所支配的部分同时又支配整体,只有这样整体的意义才能成为明白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文本某一词语的理解往往离不开对具体的语境的理解。如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词的表面上分析,既然有“大约”就不能有“的确”,既然有“的确”,就不能有“大约”。但是从语境上来分析,上文是“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见到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19个钱呢’到第二年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19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见到他。”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孔乙己已经死了,也没有人见过他,仅仅只是估计。而根据“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种情况来估计,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通过这样的具体的语境分析,我们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这两个词语表现的真实含义。同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对形式的领悟,对课文的领悟也离不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两者存在一种循环理解的关系。
解释学中的前理解的理论非常丰富,对我们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不断去吸收、消化、利用这些理论,从而提高我们语文阅读教学。
注释: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册.〔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61.
[2]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5.56.
[3]〔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 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6.
[4]〔德〕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上册.〔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81.
[5]格哈特.埃布琳.历史性问题.〔M〕 .费城:要塞出版社.26.
[6]李镇西.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L〕.语文建设,2002.9.22.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首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的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相较于以前要少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得人们很难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出闲暇时间来阅读几本好书,这样就导致人们的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倒退了;第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以往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们能够参加的休闲活动很少,除了阅读几本好书外,基本上没有其它的休闲方式。然而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在休息期间把上网打游戏、外出旅游、逛街购物等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互动,而越来越少的人把时间放在阅读上。常听见很多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读书了,有点空余的时间都花在上网打游戏上。”事实上,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呢?首先从观念上,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于自身的学习成长具有的意义,让他们从心理上重视阅读;其次,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其实阅读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陶冶,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各种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让这些东西与学生的思想发生碰撞,这样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初中生在心理上往往具有一定的模仿倾向性,如果学生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读书,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注意改进阅读的方法
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用科学的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阅读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朗读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形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协同工作。在朗读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掌握正确的发音、提高语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重视朗读的作用,大胆地张开嘴把好的文章大声读出来。
2.注意速读的训练
人们要想在短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得大量信息,就要考虑到阅读的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速读的技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速读掌握大量信息。这种速读技能在语文考试中就经常用到。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是必考题,而语文考试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如果学生能够掌握速读的技巧,就有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适当地背诵一些经典名段
现如今,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强调素质教育,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适当地背诵一些经典名段,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背诵能够形成阅读的语感,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4.在阅读中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旦遇到一些经典的段落或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就可以及时地用笔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经过阅读以后,还能够从自己的阅读笔记中获得新的收获。
三、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仅靠课堂上的一点时间和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由于初中生年纪较小,自我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课外阅读方面需要教师的从旁协助。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看的书,并让学生在看完这些书以后适当地做一些读书笔记,而教师则要对这些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审阅。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看到学生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例如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很喜欢读书,但是却没有书可读,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班级里办一个“读书角”,鼓励学生把一些好书拿到“读书角”来与大家分享,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学生读到更多的好书。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关键词:阅读教学 强化预习 发展主题
“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而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教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而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课标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把教学立足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一、学前读
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这时,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拨,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提高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二、学中读
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中“读通。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紧扣重点,不面面俱到。要在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课文的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第三,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切忌东一琅头西一棒,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三、学后读
指理解后读,做到熟读成巧。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选择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第八乐段“九里山大战”为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即“攻天险”部分)配乐。这段音乐是传统名曲的部分,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呼号震天,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用在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学习中、发展中、成长中的主体。学生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抑或暂且还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教师也要相信他们会在以后的阅读中,随着知识、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会作出符合他们自我需要的调整或重组。但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而拔苗助长;有的老师嫌学生耽误时间而越俎代庖。其实,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任何违反规律的教学行为都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一、高中阶段常见英语记叙文的特点
从本质上看,记叙文是叙述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文体,在高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主要有以下两种:
1.人物对话类文章。这是高中阶段最为常见的记叙文形式。其主要是以人物的对话和行为作为阐述的重点,通过对话的展开,完成一定意义的文化或者情感展示。此类文章,通常以主人公的对话为主线,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或者行为肢体对话进行叙述。如何理解对话和肢体语言代表的意义,是学生阅读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站在语言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简短的对话语境进行理解和阐释。
2.故事类文章。趣味性的故事,或者社会事件的描述,是教材中故事类文章的主要形式,其一般以事件或者相关人物为切入点,根据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全线铺排。基本特征是:记人时,强调人物的情感变化,以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为核心内容;叙事时,强调事情的进展,对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全程描述。情节性强,是这类文章的总体特征,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记叙文的六大要素着手把握文章的主旨――时间(time)、地点(place)、人物(characters)、起因(cause)、发展(process)和结果(result),展开阅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细节内容。
二、高中英语记叙文案例设计
无论何种类型的记叙文阅读教学,都是以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学核心。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和阅读方法,去理解文章,挖掘文章的内涵。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通常以P-W-P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即 Pre reading, While reading, Post reading,来引导学生对对话类记叙文展开阅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进入阅读语境,掌握人物语言或者肢体语言的对话过程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通常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学的每个步骤中规定一个教学任务,然后再根据文章的内容在每个任务中划分多个子任务,同时保证所有子任务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让学生在完成各个子任务的同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也为下一个大任务做好准备。 下面以新课标 Module 4 Unit 4 Body Language中的阅读课“Communication: no problem?”为例,阐述P-W-P 教学模式在对话类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发展学生阅读技能、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使学生能够从语言对话或者肢体语言对话中掌握更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深度。
Step 1 Task 1:Pre reading.
Mini task 1: Brainstorm.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笔者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英国人和阿拉伯人交谈的录像,然后提出问题:What happened after the Englishman and the Arab talked for a while in the video?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开始就给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笔者通常以选择题或者给予明显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能够回答出问题。接着,笔者继续提问:Is there any problem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在这个问题提出后,先不要求学生进行回答,而是直接引出文章题目: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展开阅读。
Mini task 2:笔者在黑板上写下标题:“Communication: no problems?”然后,再通过标题和图片,让学生在开始阅读之前进行如下猜测:What can cause problems in communication? What would happen when there is misunderstanding in communication?...接着,笔者再根据学生的猜测结果,穿插开展生词词汇教学,如对 misunderstanding, greet, approach, be likely to等重点词汇进行教学。
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这两个任务后,对文章的阅读都产生了较高的兴趣,而笔者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想阅读,乐于阅读,还让学生树立了观察推断、猜测的阅读意识。此外,也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掌握了重要的词汇。
Step 2 Task 2:While reading.(略)
Step 3 Task 3:Post reading.
Mini task 1: Discus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Situation 1: Being stared at by passers by.
Situation 2: Are they gays or lesbians?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也为了让阅读立体化,笔者经常采用图片开展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对话,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来了解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中美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
Mini task 2: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you and Susan.
Requirements: A. Talk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B. Help Susan with her confusions.
C. Give Susan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void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还穿插了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文章中的词汇。 这些任务的开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仅能够提升本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然也为学生以后考试在阅读理解题中拿高分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拓展阅读面,提高学生英语记叙文理解水平
要提高学生对英语记叙文的阅读理解水平,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必需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外,课外阅读同样重要。缺乏课外阅读训练,想要提高学生记叙文阅读的水平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明确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训练阅读技能和方法。阅读技能包括整体感知内容,找出各部分联系,了解思路等;阅读方法包括朗读、有情感、集中注意力默读、圈点批注等。搞好阅读教学,重在启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即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习惯,使他们感到读书是一生的需要和乐事。要博览群书,兴趣要持久稳定,求知欲望要强烈,读书要专心深入,读书情趣高雅,追求新事物。以上这些往往是取得成功的起点。另外,有了兴趣之后,还要善于用脑,学会用笔表达。
开发智力,提高人文修养是重要任务。要有丰富的知识,如写作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另外,阅读材料中包含的其他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通过记忆、背诵,掌握一定方法,培养创造性,陶冶情操,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
(2)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阅读技能可采用感知技能:整体感知内容,感受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技能,揣摩语词,读解语段。要掌握这些技能,首先要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课文意旨,归纳写法。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速读,可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也可选择不同体裁,配合适当的方法进行训练。
(3)阅读教学过程。这里主要谈谈教读课的教学过程,可概括为一个模式,即阅读准备、整体感知、具体理解、总体把握、欣赏评价和反馈调控。创设情境,教师导入,学生明确目标、方法,初步通读课文,获得整体印象。通过概括抽象综合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利用想象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最后总结、练习、矫正,实现积累和迁移,让学生透过文章深入作者内心世界想象、体味,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行心灵交流。
(4)阅读教学方法。常见的有语感教学法、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范文应用法、点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这里重点谈谈思路教学法和范文应用法。
思路教学法指抓语言、明思路。如议论文,抓关键词语,其他如抓关键句、中心句和警句,表明作者写作主旨;抓结构,理思路;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抓线索,串思路;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如时间、事件、情感等。侧重整体感知,学会抓筋脉,按图索骥,有章可寻。
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方位多感官感知文章内容。要引导学生感受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像,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朱自清笔下的《绿》自然、幽雅;老舍笔下的《草原》翠流,轻轻流人云际;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奇特、壮观,令人遐想;峻青笔下的《第一场雪》粉妆玉砌、五光十色。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使学生体味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被感染、被陶冶,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油然而生。
其次,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合作深入探究,激趣,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些优美的文章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文章中,自然成了作者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了作者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作者,是作者赋予环境以生命。
第三,在文章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去深入思考,感悟人生。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些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在感受文章的美,体会自然与作者,自然与文章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对照现在的自然状况,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内容等。比如,我在讲授《鸟的天堂》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鸟为什么喜欢大榕树?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并说明理由。学生非常踊跃,他们有喜欢文中的美丽的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有的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更多的则希望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在经过讨论之后,大家形成了共识――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
对当前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也是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对自然环境接触的日趋减少,人们的想像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跺了,心境变得狭隘了。随着环境的恶化,产生美文的“土壤”也在逐渐消失。空气污染使得蓝天布满黑云;河水的污染使得鱼虾失去了踪影;水土的流失使得草原变成了荒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驱动占据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没有了,那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民风少见了;随着城市噪音污染范围的扩大,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不语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清静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一方面是来自于生活,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阅读的体验。老师在小学教学中,谈到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时,都会想到只要让学生多读就好了。多读,当然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但是,阅读这件事不仅要靠的是量,还要靠质的飞跃来提升阅读理解的效果。许多老师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时候 ,往往有很多学生感到委屈,自己已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了不少的文章了,却还是提高不了阅读理解的能力,而老师自己也感到很无奈,不知道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才能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下面就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理解的效果。
一、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法
教师在一般传统的的阅读教学方法上,都是根据教科书中的注释来分析给学生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已经代替了学生的自学过程,学生在无形中就已经完全被动式地接受来自老师的一切知识灌输,学生的思维就被禁锢和限制在一个固定模式上,从而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更无法进行自我思考。想要很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的效果,就要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培养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方法。
个性化阅读教学法中,老师要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尊重不同学生的在学习上的差异,提倡学生在培养属于自己特点的阅读习惯去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在课堂上不仅要适当地辅导学生在阅读方面上存在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去理解和欣赏阅读文章中的含义和语境,让学生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心得和感悟。老师在课堂上用这个方式的时候,要一直保持自己是个旁观者,学生才是阅读的主角,老师只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一片自主阅读理解的平台,让学生拥有自己对阅读理解的主观意识。
二、创造兴趣阅读的情境
拥有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上,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这就需要创造一个兴趣阅读的情境去吸引住学生阅读的兴致,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意识倾向。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用PPT课件展示一些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给学生们看,将学生的情感带入眼睛的感受中去,创造出一个山水甲天下的美景情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文字描述的好奇,然后再推动学生从文章句子中找到符合自己心目中美好的桂林山水的形象,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境和语言表述给老师听,然后老师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讲解。这样的方式又属于因势利导的方式,教师在通过激起学生自学的欲望和兴趣的同时,又将情境融合进课堂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理解效果。
三、疑问教学法
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时候,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多做的一件事最好就是多问学生为什么。例如在教《“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题目中要夸红领巾真好?课文里的红领巾是我们脖子上系着的红领巾吗?为什么要说红领巾真好?赞扬的是红领巾的什么品质?”根据这些主要的问题来进行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才会用心钻研到文章里面去,为了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也会很快就会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边思考边对整体进行把握,提高阅读理解质量。
四、锻炼学生敏感的语感
关键词:有效阅读 五步阅读法 悟读 赏读
很多老师的课堂上,语文阅读教学使得语文这一充满情趣的科目成了游离于学生需求之外的"自作多情"。阅读是什么?阅读本该是个体面对文本自我感悟为主的思维过程,教师怎可越俎代庖,好为人师?一切都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自我发展需求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这些需求并非时刻显性地表现在外,面对具体的文本,这些需求是不自觉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以文本为媒介激发他们处于不自觉状态的需求;从学生的发展来讲,需求不能总是停留在低层次,教师又应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发展,深化学生需求;文本或说教育的终极关怀是健全人格,因此,教师应将阅读教学收束于学生人格的重构,升华学生需求。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高中语文走有效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更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地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分解为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分类更具语文学科的规范性,要求也更具体,指向也更明确。这给我们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和新的实践操作平台。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阅读。阅读是贯穿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而当下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因此,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然的选择。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有效阅读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有效性的教学阅读策略研究。这个有效性,绝不同于阅读的功利性,这个有效性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还是阅读审美,以及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延伸。
四、我校"五步阅读法"具体内容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 事件、 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为+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五、教师在"五步阅读法"课堂的作用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操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亲自开车,永远学不会开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更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