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10:00: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认识误区;职业属性;主体局限性;合理定位

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一个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的全方位复杂的系统问题。宏观定位就是要使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中观定位是指高等教育要与区域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微观定位则要在学校的发展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机制等方面体现个性与特色。三者的定位应该是统一的。高等教育要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必须兼顾各个子系统统筹和协调发展。合理的定位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多样化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特殊反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宏观定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中观定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微观定位则表现为“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从而导致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缺乏个性和特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功利性的一种表现,是非理性化的定位。其危害性在于: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脱离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丧失了空间区位优势,与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呈现出不协调性;二是这种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剥夺了公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四是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通常归因于政府投资政策导向不当,这虽然很有道理,但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认识根源和现实根源。

一、从认识论上应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误区

对高等职业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定位中的狭隘性和庸俗化。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特征,于是,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职业培训或相关的职业证书培训。其实,“双证书”制度是现代职业与教育(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必然趋势,被众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认定为自身发展特色的“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教育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利,更不能作为办学特色的典范;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带有形式主义的庸俗化的极端提法,如“专业跟着市场走”、“社会上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在这里,“专业”似乎就是信手拈来的“东西”,想改就改、想变就变。事实上,专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是相对的,专业的设置有严格的限定条件。上述提法,严重地脱离了教育本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徘徊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认识误区。

从本源上讲,催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初动力来自于弱势中的学校“求生存”的愿望。给其提供灵感源的,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即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使得“职业”成为被人们争相占有的稀缺资源;二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三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地位的转变,即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关键是,人们往往被“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称所迷惑,其实“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本身暗含着“重复命题”。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得以完成的,高等教育就是职业化教育。这是由高等教育的H的性规定的,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全面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专业性”就是指按学科或职业分类培养高级人才,它是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体化——分离——紧密结合的螺线式上升过程。现代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现代社会实践。如果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将整个高等教育看成一条“带”,高等职业教育则处于“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端。

当代社会,科学与技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技术的纯科学或不需要科学的纯技术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无高低之分,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人可能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选择一项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或理想,但理论.和技术的水平往往有高低之分。高等教育的“高等”之处或体现在理论的深度上,或体现在技术实践的复杂程度上,并依据理论深度和实践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如果说“沿着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型,大学承担了大部分的知识创新任务”,那么,“这些新知识随即被传播到了工商企业实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则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之处应该是指较为复杂的技术实践活动,并依据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显著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之处。

可见,区别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职业性”,也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实践性”、“技术性”或“应用性”的程度。“职业属性”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属性,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具备了职业属性,但其质的规定性应是“高等技术教育”,它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只在于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即职业类型的差异。故而我们不应该从主观上将这种人才的类型分成不同的等级(如“蓝领”、“灰领”、“白领”之说,或“技术员”、“技工”、“工程师”之说)。因为:其一,从微观上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应该是个体个性化选择的结果,是个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结构是在人才大市场的流动中形成的,是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的结合;其三,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是动态发展的,主要是依据其学习和努力的程度而定。

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定位中的主体局限性及政府的角色

认清了上述问题,就应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各个层次,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专科层次。层次的定位,应该是微观理念与宏观调控的结合,关键是宏观调控。从微观上讲,学校要求升格,是对自身发展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校力求提高发展水平的一种良好愿望,但其自身定位存在着主体的局限性。从客观上讲,学校升格,不应该是行政手段所能控制的,而应依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而定。但是,学校升格,又是政府主观控制的结果。政府如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某个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学校,实质上是压制其发展.这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宏观调控的关键应该是在法制前提下的规范问题,而不是由政府主观意志决定让哪个学校升本科、哪个学校不能升本科。

转贴于 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如果说层次的定位主要在于宏观调控的话,类型的定位则主要在于微观的理性化发展。

虽然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高度结合.但这种结合又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教育发展的规律表明:教育的发展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学校教育是“闲暇”的产物(剩余时间和剩余经济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闲暇”就没有教育的快速发展。独立性是保证教育理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教育的独立性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足够的经费保障。众所周知,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威斯康星”至今还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但是,如果没有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案》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由赠地学院发展而来的威斯康星大学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辉煌而耀眼。威斯康星大学也并没有因为它过去赠地学院的身份而被挡在大学的门外。美国社区学院也因为《莫雷尔法案》的支持而呈现出理性化发展特有的丰富多彩性。当然,美国“轻学重术”的传统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民众基础。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政府办学始终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模式,缺乏民众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在“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性院校承担,无论是从受益者角度还是从能力支付角度看,地方政府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供给的主体,经费的高低则主要依赖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趋同与攀升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求生存状况下“丧失自我”的无奈处境,并不是其理性价值观的体现。

二是法制前提下的相对“无法律区”,即适度的“自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太完善、法制不太健全的条件下,由于缺少公平竞争的条件,企图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格局是不可能的。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等”、“跑”、“要”等现象,虽然表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自我价值观的缺失,但深层的原因则是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

“法治”的缺位、经费无保障,成为主体在现实中“以自我为中心”与“丧失自我”矛盾性的根源,也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性”的一种表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表现的主体局限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问题并非自身所能解决。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竞争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要迎合政府的需要,以便获取政府投资这一资源主渠道。可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政府导向的结果。政府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角色转换,以服务者的身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转变“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科学制定质量评价指标,规范质量评价系统,以客观评价引导投资,以投资促进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

三、合理的定位是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高等教育的定位指的是高等教育根据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各级各类子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由此决定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社会与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期盼。这种理想与期盼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是多元化发展。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多元结构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合理”的定位,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变化,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定位同时也是一个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的过程。就现实来讲,我国已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为大众化的标志,我国2004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到19%)。目前,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除了部属重点大学和省属普通高校外,主要就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社会的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但是,衡量大众化教育的标准——毛入学率是一个数量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受教育的机会,但教育机会的均等与教育的公平性并不是一致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应该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应是多元化的,能体现公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对教育质量评价措施的缺位,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之一。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与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非理性化,是其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只有理性化定位,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新华文摘 2005,12.

②同上.

③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④约翰S布鲁柏克著 吴元训译教育问题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1991,8.

⑤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0.

⑥同①.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工融合”;培养模式;价值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68-02

一、“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普通性特点。学生能牢固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某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专门的技术训练,以及为掌握高新技术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第二,变通性特点。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三,融通性特点。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并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第四,潜通性特点。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和潜通基础。因此,“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才市场变化需要的必由之路。

二、“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经历了由以人文教育为主,到以科学教育为主,再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中世纪的高校人文学科占主导地位,17—18世纪先后发生的科学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许多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分化,以分科的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在高校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日渐衰微。20世纪中叶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科学伦理问题,引起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衡的深刻反思。许多高校把复兴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人文教育的失落表示了极大关注,呼吁高校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20%的人文类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课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起,先后发表报告,呼唤教育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三、“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文工融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而应看作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也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2.“文工融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克服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缺陷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院系调整,使高校的专业化突出而综合性削弱。这种专业教育的模式,造成了专业越分越细,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功利、轻奉献,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倾向性、共同性的问题。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时,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等基本修养方面未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一些学生道德失范、适应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和发展的后劲,这些都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规格需要的多样化,促使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类型、更人性化、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因此,推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3.“文工融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这势必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要求。近年来中国高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高校的素质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根据这种理念,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同时也导致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就业弹性。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不仅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且还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拒绝。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而是能够担负起社会发展责任的社会人。这正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人文需要科学奠基,科学需要人文导向;科学教育多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因此,“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巧的人”、“智慧的人”、“道德的人”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邱同保.论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09,(8):7-9.

[3] 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11):6-7.

[4] 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7-50.

篇3

【关键词】新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课题《区域共享型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宁教高【2010】297号-99)的阶段性成果。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GZYLX201136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9-02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是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对调整教育结构、广开成才之路、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为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全面落实教育方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决定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

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是我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目标。根据马克思社会结构相关理论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也必须从这一目标出发,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支撑。

如果从经济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教育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一些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发展经验看,职业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而从政治的层面上看,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以及采取多元办学形式,为大量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的平稳发展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

从文化观念的角度来说,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深入社会各层面群众心中,在社会经济文化获得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教育领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积极准确的文化引导,为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坚实的体系保障,从而促使学生养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

(二)教育发展规律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出发,具体划分为四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特点,客观上要求了职业教育必须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这也是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几种教育形式的本质特点。人才的培养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才需求相适应,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也必须遵循特殊规律。

(三)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学生是实现这一模式的根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为了获得发展的机会和专业技能素养,而个人的发展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简单的平均发展,而是要求我们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为学生提供具有专业型和针对性的教育。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必须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同忽视的决定性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因此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总规格和要求,但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需求的目标是有区别的。因此,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有职业定向性,使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地方经济相联系,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成为主要从事成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只有在总的规格要求下,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具体目标,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二)坚持人才培养内容与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性特征就是在常规教育中强调技术教育的部分,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人才培养内容和技术相适应的原则,从高等职业培养模式的特征出发,从学科型教育向“技术型”教育转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观念,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对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按技术含量的不同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制定面向不同职业岗位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三)坚持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充分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把学生的成长发展看成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要把学科创新和活动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校内创新和校外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

基于上述情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样也必须保障人才也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格特点;不仅仅要达到岗位工作的需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综合性人才的客观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素质水平。

(四)坚持人才培养手段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手段的变革是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上文中所论述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必须遵从其特有的规律,因此其培养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也就不难理解了。上岗即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要求之一,这也就是说,课堂内、实验室内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这就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程中加大岗位实际情景手段的运用,使教学效率出现新的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给学生提供真实场景的实践机会越多,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越多,学生就越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兴趣和广阔时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周期就越短。

三、加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对策措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才能进步,改革才能创新,尤其是在我国当前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只有改革才能够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而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唤起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觉醒已经成为我们发展高职教育事业的重点课题之一,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职业技术教育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经济的多层次结构和多产业结构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日益走向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类型和同一类人才的不同层次,而且无论类型或层次,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与人才需求相适应,教育也必然是多类型的,多类型的教育结构才能产生多类型的人才结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大体系之一。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和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作为现代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专业技能教育模式,为学生综合素养水平和整体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客观的支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满足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环节,实质就是优化和改进教与学的内容与方式方法,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社会活动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院校理论设置的重要依据,只有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整体兴趣爱好出发,才能够为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革培养方式,分类教学,分流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种类很多,而作为求学主体的学生其实际情形千差万别,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实施动态管理,推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我们改革封闭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种多样、灵活、具有开放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变学年制为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白“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不断的渗透行业特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师资队伍,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其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影响,而在高职教育中,教师是办学的主题,同样也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没有一直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教师队伍,那么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种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结合特点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形式客观上决定了高职教师也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内涵,也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所强调的“双师型”,具体来说,就是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前提下,同时具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际上,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肯定。

(四)坚持“双证”并重,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社会对策需求的多样性特征,正是这种改变的集中体现。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学历制度显然已经无法完全意义上的满足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不仅仅能够保障人力资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重组,同样也能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与“实用型”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发展。所以,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注重环境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其整体情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而提升教学效果,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必须构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实际上,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为学生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提供支持,通过丰富的精神养料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春风化雨中自然而然的完成对学生心理发育的引导。

(六)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思想,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活力

根据地域经济展与需求变化组合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构成要素,使之成为适应地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构建的必需,也是形成职业教育地域特色的基本要求。构建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本着直接为区域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才有助于形成特色,这是改革的出发点。

(七)坚持开门办学,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开门办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产业和教育发展相结合等多种途径,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所培训的学生必须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因此能够反映出该行业整体特点的实训基地的构建也就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情况,学校有必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能否做到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课题。

参考文献:

[1]杨柳.教育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J].职业与技术教育,2003,(9).

篇4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93-02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以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为支撑,依据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现在国内外有许多典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如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建教合作”模式,以我国大陆为代表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不论哪一种模式,都是在一定国情、民意的特定条件下,由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探索研究出来的。

1 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所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不同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思。也就是说具体到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有其独特的构架和不同的内涵。虽然人才培养模式都包含了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但由于不同学校的各要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所以在同类学校中,其培养模式也会不同,当然人才培养出来的质量也就存在高低。如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赶上国外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如德国等),就必须构建自己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想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生吞活剥。

2 如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要想构建一个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这整个过程不是学校或企业独立完成,而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有效的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在二者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企业为学校提供一线的实训环境和场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就是进行实训教学的最佳场所,以满足学生岗位任职的实际需要。而学校则提供新的技术和更系统的课程体系,并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还要增强其现场实习的能力,并以学分的形式参与课程总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开展特色课程,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技能考核检验职业教育成效,以理论知识考核检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力的培养。

3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下面简单介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及相关企业共同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带来的成果。校企双方通过四年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构建了一套企业全程参与、二加三、素质渐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二进,三出,五阶段,渐进培养。

第一次请进来 大学的学生主体是高中应届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接触的主要是同学、老师和家长,没有社会经验,更不知道职业为何物,到大学后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周期长,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很难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所以为了更好地接轨市场,让学生入校即能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邀请企业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将新生从传统的对大学和专业的认知教育转换为对大学、行业和职业的认知教育。

在第一学年除了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外,延续职业认知教育,不断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特别是邀请本院毕业已经就业了的学生回校讲感受。这就形成第一阶段的校企合作:对学生职业观的初识教育。明确学习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认知各种不同课程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

第一次走出去 第一次请进来,是把企业请到学校里来,由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这样做仅仅是从学生意识上去认知,而没有直接感官上认同,很难形成企业和学生的认可。而且学生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家庭、学校,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环境。这些教育在学校的课堂是不能完成的。大部分家长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使得他们一直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环境里,不知家长工作的辛劳和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第一次走出去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工作的辛苦,体会家长的艰辛,并且对学生进行一次真实环境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第三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去“产学结合”实习,将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转变为体验,从传统的课堂素质教育转换为综合性素质教育。在学生“产学结合”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主要遵照企业纪律来执行。这一举措看起来简单,但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学校时始终将他们当作学生看(确实是学生),所以重在教育和做思想工作,以教为主,以罚为辅;而在企业一切以厂规厂纪说话,所有的员工(含学生)一视同仁,以处罚为主。教师起到疏导的作用,让学生体验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不同,让学生对职业认识从过去的感性思考转变为理性思考。

这是第二阶段的校企合作:将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转变为体验,从传统的课堂素质教育转换为综合性素质教育。

第二次请进来 第二次是把“企业”请进来,将学校的专业实训环境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实现情境式教学,使得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企业的工作过程。

为了更好地把“企业”请进来,与联通和移动在学校内共建移动通信基站、固定交换局等均为在线运营的站和局;并且在建设校内实训室时,完全仿照真实环境进行设计和建设。例如:数据传输实训室,按照真实环境的三层交换机结构的局域网设备配置进行设计建网;在FTTx光宽带装维护实训室,就设置了仿真墙、走线架等,完全模仿光宽带装维护的实际施工过程和环节;而无线网络优化实训场更是以联通的实际基站群为网络环境进行路测和数据分析。这样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训练,为学生就业上岗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这个过程称为职业生涯模拟训练过程。

显然,这个过程仅由学校单方面进行是不行的,必须达成校企合作。这就是第三阶段的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阶段,是设备融合(双方投入设备)、师资融合(双方投入教师)和培养对象的融合(培养学生和企业员工)。这个阶段融合了校企双方的优点,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真实的岗位技能。

第二次走出去 第二次走出去是走进行业。这要分为两步走。

1)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每到实践性较强的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为下一步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2)订单培养。针对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定制式的培养,以满足不同企业对学生技能的需求。同时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对企业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

这第二次走出去真正地改变了过去职业教育沿袭普通教育那种注重校内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实践操作的教育模式。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到行业的相关职业岗位进行实际任务的现场操作,真实地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实现技能向能力的转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特征。这一次走出去,实现职业教育的最关键一点――技能到能力的转换。

在这两步走里面,第二步订单培养尤其重要。只有在订单培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元化教育,才是校企合作的无缝隙连接点,实现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融合。

第三次走出去 第三次走出去是送学生到行(企)业去顶岗实习。这个阶段看似简单,以为只要召开就业双选会就可以了,这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非常肤浅的认识。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不弱于上面讲到的任何一个阶段,因为它是检验学生是否适应岗位、是否受企业欢迎的试金石。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17-02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市场经济也一步步走向成熟。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对职业化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出现,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教育模式的僵化使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得到全面实现,问题层出不穷。客观现实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从业人员逐渐冷静下来,进行自我反思,以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化解目前的困境。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呼声四起,并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见仁见智的。为了厘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首先要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明确的定位,在对其具体把握中,明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从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固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对职业化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相对较弱。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进而步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的社会需要大量职业化技术性人才的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使技术性人才供需矛盾逐渐凸现出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应运而生。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余威下,人才培养模式仍残留了那一时期的影响,培养方式较为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首先,从设置的专业来看,专业自身定位模糊。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与普高教育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教学范围大而全,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一部分高职院校保留了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办学层次的高低不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就业岗位逐渐增多,专业性也逐步增强,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以及对就业市场的敏感度,这就造成高职技术教育阶段培养的学生在研究能力上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技术操作上与中职院校相比,也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就业压力增大。可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进行明确的界定,进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战略,是高职教育突围的关键所在。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全面掌握上存在严重不足。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而普高的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另一部分教师来自于中职院校,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而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较低。这种情况体现在教学中,就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开设课程的现象。教师可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在这中间完全是被动的。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积极的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人才培养采取消极的态度。这种自我定位的模糊也误导了学生,教师没有职业化的素质,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应该完全摒弃的。

再次,从学生自身来讲,自我定位不清晰。高职教育的生源一部分来自普通高中,一部分来自中职院校,由于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还不完善,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最低层次,因此,生源的质量较差,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对自我发展方向也比较模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自卑感,与中职院校的学生相比,又存在一定的优越感。这种状况的存在,致使高职学生不愿完全从事技术性的工作,将自身定位在管理岗位,但是,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也缺乏主动性的自我能力的提高,对自身定位的不合理,就业方向不确定,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资源的浪费。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缺乏对自身明确的定位,直接阻碍了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成功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应该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重在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把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侧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中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对技术性工人的定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应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等能力,在培养层次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分。在进行专业划分的同时,应以就业为导向,有其针对性;面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趋势,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自我优势,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学生应对自我有明确的定位,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按照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对高职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突破自身发展障碍,完成自我革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全方位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传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阴影下的产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定向的培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国家按照各行业的需要进行定向输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定向培养变成自主择业。这就增大了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种陈旧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桎梏。全面促使人才培养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市场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 也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需要更加职业化的人才来适应就业岗位的不断变化。高职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摆脱固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按照自身发展水平,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应积极的跟随市场的步伐,面对就业市场不断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不断的进行自我革新,调整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强调教师单向灌注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实践环节,弱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以学生听、看为主,课程设置上强化知识的掌握,将实践教学简单化处理,加之教学设备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结果导致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成为现代教学方式的典型特征。高职技术教育更应该加强学生自我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实践,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明确的界定,增强就业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投入教学过程。科技的革新促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整个教学过程,利用教学影像资料,立体化的整体感受,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能深入教学过程,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环节,将社会实践中新的成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专业当前的发展动向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熟练的掌握这些实践成果,这对于学生自身职业化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整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任务教学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同时也获得了团队合作的经验,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这成为今后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按照学校的自身情况加以整合,使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如可以将案例分析法和任务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对具体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循环过程。

三、结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培养手段的落后,培养方法的单一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革新是高职教育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革新成为从事高职教育的人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视为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即使结束了在校学习的阶段,通过自主性的学习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体现个人价值。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梦云.职业教育的特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116-119.

[2]黄益中.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A].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C].2002(04).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41.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定位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胡万义,男,汉族,副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程度;其次,高职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职业素质教育;第三,高职教育是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第四,高职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实践性,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第五,高职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双师型”的教师。

一、高职教育的科学定位

我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校特点,进行了科学定位,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以转变思想为先导,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

二、教学实践

近年来,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基本产生了如下共识:(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4)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5)“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6)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

(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是以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基础,以两个国家级试点专业为龙头,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如在我校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构建了产学结合“以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人文类、基础类、花卉应用类、树木应用类、经营应用类和任选课类6个模块,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3个层次训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3项基本培养”的“1633”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高职教育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部分设施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实训用教学仪器设备从少到多,从落后到先进。新建了室内设计技术实训中心、生物资源利用实训中心和公共综合实验中心等。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验实训课时得到充分保证,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增多,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能力得到加强。在产学研结合上,我校通过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设备优势,本着“双方需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形式,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尤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选送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从企业调进人才作为教师和从校外聘用教师。大大加强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选用优秀教材,抓好教材建设

我校根据高职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合理选用统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对没有统一出版教材的学科,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任课教师协商,确定该学科暂用教材或自编讲义。

(五)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我校首先出台了教学管理规定,其次,坚持课堂教学质量三级测评,建立了学院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建立了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学院领导与专家、学生评教的三级测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六)开展“多证书”制度

开展“多证书”制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多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其他如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驾驶证等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专业教学要涵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的全部内容,由此来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多证并重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三、管理模式

目前,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校内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本科院校设立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等,有的与成人或继续教育学院合属办公)的管理模式;二是本科院校与社会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大型集团企业等合作办学,以独立的职业技术学院运行的管理模式;三是本科院校与中专(或成人、民办)学校联合办学的管理模式。

我校采取的是第一种管理模式,我校高职教育由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面管理,包括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工作。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师培训和聘任、教学监控与督导等。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在校外实习期间的管理、综合素质教育、党团活动、课外活动和就业等。

四、创新模式

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可以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地域或地方特色;也可以是依托行业办学,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相关行业企业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行业特色。创新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双证书”制度,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改革,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模拟仿真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内实践教学的模式。

(三)构建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模式,突破传统校外实践教学的模式。

(四)构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从内涵、外延、形式上阐述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性内容;从理论上论述 “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素质、队伍建设的途径,从而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五)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模式,从理论上阐述高职教育教材的本质特征、内涵和途径,以及要求高职教育教材体现的是实践指导性、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岗位的针对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多元性和前瞻性,从而构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智荣.关于本科院校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刍议.西安教育学报,2004(12).

〔2〕 刘凤菊,王新平等.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中国成人教育,2001.

篇7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需求导向的原则。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距离”。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3)特色品牌的原则。办出鲜明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抢着开设,从而导致没有自己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2)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3)人才培养教育内容老化。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人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5)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以上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篇8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的要求在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时,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上是以持续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或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表1 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英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已超过5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普及化阶段;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40%左右,可以说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20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达23.3%,虽然这一数据还赶不上上述发达国家,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人数规模居世界前列。正是以这样一个高等教育规模为基础,我们才能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并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处在小规模的“精英”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会显得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换句话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宽厚的数量基础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比数量和规模,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要求所在。那么,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了。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关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确切定义。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作以下一些基本理解。首先,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衡量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论高校培养的是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其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无疑可以称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们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表2反映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2007年的100余年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国别状况。美国以224人(占总数的43.0 %)高居首位,英国、德国位列二、三。若以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分界线来统计获奖者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2.7倍。美国与德国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11.4倍,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了总体的2.7倍;而德国则相反,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少于二战结束前。美国与德国的这种获奖人数变化的差异,不仅佐证了世界科学中心自20 世纪初期之后由德国转移至美国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发展差别,并且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诺贝尔奖获奖者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高校的分布状况。

表3从取得博士学位的角度列举了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获奖者最多的高校。在物理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1所高校中,美国占7所,德国2所,英国与法国各1所,具有这11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数165人的43.0%。在化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2所高校中,美国占4所,德国与英国各3所,法国与瑞士各1所,具有这12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总人数137人的50.4%。

另外,根据对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状况的统计,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的单位分布在87 机构(这些机构除个别科研院所外,绝大多数为高等学校),平均每个机构约1.79人;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总数的41.0%;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排名前13位的机构中,美国占6个,英国2个,瑞典、奥地利、丹麦、瑞士、法国各1个,在这13个机构中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66人)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总人数175人的42.3%。[6]从上述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所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有的巨大优势,毋庸置疑,这种优势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或曰高等教育强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多少不能概括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水平、质量的全部(因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相比毕竟极少或者说是个别,且诺贝尔奖获奖者只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多种人才中的一种),但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若是仅仅培养出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而高等教育的其他方面较弱,那么可能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长时间培养不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那就更难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了。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3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一个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教育组成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随着学分制、选修制、大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的逐渐扩展,一个以宽专业、宽基础、宽口径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正在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偏重课堂讲授、偏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重视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上述诸多变化,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进行? 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国高等教育30 年来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以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参照系。

1.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内容的性质、人才培养方法的选择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走向。譬如,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在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的教学过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为止,全世界能够训练学生从事科学、学术研究的机构,实际上唯有德国的大学。”[7]又如,自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的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大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制定的重要基础,其影响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远及大洋此岸。因此,理念的更新在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革新中,教学观的改变显得尤为迫切,而教学观革新的核心是逐步树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的思想。计划经济时代,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有计划地培养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对口的专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计划性与统一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4年所学课程已被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4年的学习过程即是这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展开过程。这种方式虽然对培养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有作用,但对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许不太适宜。因为创新是一种不受拘束、富有个性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勇于质疑、善于批判、敢于打破常规的能力与素质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应成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理念基础。其实,早在19世纪德国大学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学习自由就已被作为一条基本的原则。

2.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

人才培养结构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作一研究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诸种结构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就层次结构而言,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金字塔型”,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橄榄球型”。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众多国家的一致的标准或模型。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可以发现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这么认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的所谓“低重心”层次结构和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的“高重心”层次结构两大类,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层次结构,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为928万人,研究生为133万人,研究生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2.5%;英国2005年在学本科生108万人,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7.8%;法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104万人,研究生25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9.1%;日本2007年在学本科生251万人,研究生26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9.4%。[8]我国2007年在学本科生1024万人,研究生119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0.4%。[9]从上述统计来看,应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大发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日本,接近美国。换句话说,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正在从“低重心”向“高重心”发展。但问题是仅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水平、高质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协调不能仅仅认为是数量结构,还应包括内容结构。如不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同类型人才(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内容、方式的区别与融通问题等。

3.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专门人才的培养来讲,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即“本科+ 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代表主要是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以培养法律、医务、商务、管理、教育等专业人员为目的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逐渐出现,由此,本科学院(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加专业研究生学院成为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构成方式,“本科+研究生”成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中,本科教育的通识性、研究生教育的高深性成为基本特征。所谓“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在本科阶段完成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本科教育的专业性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所确立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后一种。为了达到在本科阶段完成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我们制定了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到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研究生比例已经达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0%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重复,研究生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现在应该是到了认真思考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指の国比[M].2008.10-13;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8]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要[M].2008.244-245,64.

[5]徐万超,袁勤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1);葛君,岳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6]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

篇9

【关键词】高等美术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第一种:一对一,师徒或者父子口传身授型培养模式,是我国传统的保守式技术教育方法,师徒或者父子口传身授型学习,学徒基本功比较扎实,能在实践中长期摸索、体会,师傅手把手的带徒弟针对性很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比较多,所以学生容易提高的快,它的不足就是可能因为师傅的知识局限性限制了学徒自身的发展,而且这种方法比较保守,培养徒弟耗时长但人数却很少。一般学期较长、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师傅的传授能力与学生的领悟性很重要,也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素质。

第二种:在玉石雕刻工厂师傅指导下,学徒们边生产边学习的类型。在工厂参加实践中学习的方式有一定的优势,工厂中的各级学徒在一起劳动,相互探讨,知识共享。真枪实干、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同时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生产效益,学徒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它的不足就是工厂往往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产出,忽视学徒的能力提高。比如说,新参加学习的学徒只做一些简单的雕刻造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厂往往派给他们的任务都是重复的加工同一造型的产品数十件,这样学生在做这件作品的生产效率确实是提高了,熟练了,不用动脑就可以做了,为工厂创造了经济效益,可是长期以往,重复简单的学习延误了自身的学习历程、减少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玉石工厂学习的学徒大多长期从事一种生产工艺流程,拿玉石雕刻车间的学徒来说,玉石雕刻车间的学徒们等待,在设计师傅勾画好稿子、专业负责切大型的粗雕师傅把玉石的大型磨出来后,他们再进行细致雕刻。长期以来学徒动手的能力逐渐加强了,可是他们也越来越依赖师傅的设计了,好多学徒设计能力的不到锻炼,只能单条腿走路,永远成不了大师。

第三种:就是在玉石雕刻职业学校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以上两种学习方式,占有一定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它的不足,它的不足体现在:这种学习的学习优势也取决于学校的办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配套设施及维护等等硬件设施及教师的水平能力、办学的培养模式。在高等美术职业教育中设立玉雕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美术类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府,高等美术职业教育的出现弥补了美术专业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之间的空档,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实用型美术人才的任务,和普通高等艺术教育相比,高职美术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而与中等艺术职业教育相比,它又突出了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使整个艺术教育教学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一般来说,高等美术职业教育招生对年龄、地域、文化程度、工作经历等的方面要求不严格,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即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工作需要来学习,入学门槛比较低,所以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带着求知的欲望来学习,学习效果比较好。美术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的学生在美术基础上已经奠定了很好的绘画基础,再开设玉石雕刻课程中,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就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高等美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办学紧贴市场、服务经济的特色教育属性,把具体的岗位目标和艺术市场纳入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来,着重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采用应用型、技能型和学术型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上提供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实战性强,所开设专业课程的设置均与职业岗位的技能知识要求紧密结合,使学生成为既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顺应市场的需要,近年我国开设玉石雕刻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如中国地址大学珠宝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实训基地,广东平洲有玉石雕刻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玉雕学校。此后,各职业类雕刻学校如雨后春笋相继开办。其他的还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培训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平洲玉雕工艺美术学校、石家庄市珠宝玉石中等专业学校、广州玉石雕刻职业学校、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玉石设计与雕刻中技大专、广州玉石雕刻中专学校、保山市隆阳区远征路保山学院、湖北天赐科技学校。在高等美术职业教育中设立玉雕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高等美术职业是传播玉雕技术的重要阵地.科技知识的传播离不开教育,而科技知识的应用更是与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便充当了把知识技术的传授与实践经验融为一体的教育基地。

第二、高职教育是促进玉石雕刻产业发展的杠杆,高职教育不仅是开发人力资源投资的主渠道,也是推动玉石产业建设的动力。

第三、高职教育借市场之手把好玉石雕刻教育质量关。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借用市场之手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和约束的市场机制, 用市场机制调节高职院校的服务面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市场需要就是我们的标准,用高职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对社会的服务、市场认可度来检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高等美术职业院校开设玉石雕刻专业,利用自身的办学的灵活性、能动性,紧靠市场、顺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应用性、实用性人才,打破保守式传统人才培养的束缚,为玉石雕刻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江华.综合素质优先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素质培养[J].艺术教学与管理-新视觉艺术,2010,4.

篇10

关键词:培养模式 土建类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来,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展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这里“工学结合”强调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工学结合”在无线电、电子、计算机、汽车、机械等专业实现的效果非常好,姜大源先生、赵志群先生都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论著,使得这类专业的工学结合如火如荼。

但是,正如没有一种可以包治百病的药一样,“工学结合”也并不是在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按统一模式往下套的。分析现在做得好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比较依赖个人技能,而且多是工业产品。换句话说――产品是重复的,生产的地点是固定的,机械和设备是不需要移动的,个人的技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比如收音机的组装、软件的开发、汽车维修和机械制造等。这些工作多是以个人技能为主,产品往往是重复的,工作地点位于车间,对人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不多,学习的内容多是实际操作及其相关知识,边做边学容易实现。并且,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结合也容易实现,因为学习的环境和工作的环境是类似的――地点是固定的,人员也是固定的。

但是,机电类专业“工学结合”这样一个特点,对土建类专业就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状态。土建类的专业培养的主要是管理人员,无论是组织管理人员,还是技术管理人员,都是基本上不参与实际操作的。土建类专业的实际操作者都是工人,管理人员只需要掌握工艺、组织,去组织工人施工。和工业产品相比,建筑产品是单件的,没有完全一样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产品的生产是露天的,产品不动人员、设备在动,并且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想让学生从开始到结束完整地参与一个工程,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就决定了土建类专业绝对不能照搬照抄机械类、电子类专业的“工学结合”的模式,必须开创出一套适合土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土建类专业而言,“工学结合”要找准切入点,“工学结合”不能结合到建筑工人的培养模式上去,土建类高职院校不是培养木工、瓦工、钢筋工的专业,工人是技校来培养的。土建类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要结合到管理人员的岗位上,在管理工作的层次上。所以,土建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建立在具体的管理工作背景之下的。

以施工员为例,同样是施工员,既可以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技术工作。施工现场管理岗位对施工员的要求是施工组织能力,施工组织能力要求这个岗位的人至少会看懂图纸,能抄图,会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写出技术交底,会记施工日记,懂得施工工艺,会使用检测仪器检查中间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组织并填写施工记录,检验结束后可以编制检验批、分部、分项的验收记录。能够发现质量缺陷和质量通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纠正和预防。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要求施工员具有施工技术应用能力,这个能力要求施工员可以制订正确的施工方案,采用合理、先进的技术完成工程施工。

施工员岗位向上延伸可以做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具有审查图纸、地质资料、办理开工手续等工作能力。同时,能够执笔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项目总工应该具有对项目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进行总结的能力,项目总工应该具有申报各类奖励,QC成果,总结各类工法的能力。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具有施工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对工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顺利完成建筑施工。

施工员岗位的向下延伸,可以从事具体的分工种的施工管理(比如只管钢筋工或者木工)、测量放线、施工预算、施工试验等具体的工作。尽管这些专业课程可以做得像机电类专业一样的“工学结合”,但是还是属于施工管理的范畴。这些工作是和工人的工作不同的。同样是从事测量工作,放线工和测量员的素质是完全不同的,放线工只要有技能就行,测量员必须懂得测量学理论。测量工遇到了问题可以找测量员解决,而测量员就应该具有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如果测量员没有测量学的理论支持,就无法胜任工作。然而,测量学的理论多是以误差理论和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数学的基础和误差理论,也就没有了测量学。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中如果没有这些理论,培养出来的只是测量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对施工员这样的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的要求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扎实深厚的数学和力学知识。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下,深基坑、大体积砼结构、高大模板工程,钢结构的吊装等,一般都要有比较深的数学、力学知识,才能对施工工艺中的一些参数进行分析判断,以决定最终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所以,高职土建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削弱对数学和力学的教学要求,而是要加强,要加强到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现在有的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所谓改革,一味削减数学、力学课程,重点强化工艺课程,这种做法长期下去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内容,力学不但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还要包括弹性力学。这些知识对能力的形成起铺垫作用。

第二,施工工艺的应用能力。土建类高职应给学生提供较为完整的施工工艺的训练。这些施工工艺包括土方与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要求学生应该初步掌握这些施工工艺,但不是灵活应用,因为在学校里面无论如何也是培养不出来可以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施工员的,灵活应用这些知识,需要在施工实践中多年的积累。

第三,施工过程的管理能力。土建类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针对岗位的过程模拟训练或实训。这些模拟的或顶岗的过程应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的编制、安全交底的编制、施工日记的记录、施工记录的填写记录、施工试验记录、质量验收记录等。

第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表现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写上,而且表现在各种施工记录的填写上。特别是,许多毕业生毕业后在申报科技奖、工法、优秀论文、优秀施工方案时表现出的语言功底很差,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明白什么是关键词,搞不懂什么是是科学领域,甚至是一些著名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会弄错。所以,土建类高职院校应该开设语言课、写作课和文献检索课,这是弥补这方面缺憾的重要措施。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下图这样一个知识的层次结构。这个结构中位于低层的是基础类的课程,如数学、力学、语言和计算机;往上是专业基础类的课程,如建筑结构和专业施工工艺。这两部分是属于学科性的课程,前人已经总结了上百年,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式,我们这些人,估计也不会发现什么简便的方法。所以,建议土建类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时不要轻易变动这类学科课程。然而,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的课程,比如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实际操作的课程,目前正是土建类高职的弱项,也是可以取得突破的方向,土建类高职应该在了解行业、地方和企业特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以期学生毕业后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接企业,对接行业。

前面说了许多的课程,有的教师会说“我们的学生自身的素质接受不了这些知识…..”也就是学苗不好。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采用“先天不足后天补”的方法,强化练习和训练。其实若干年前,中国女排拿不到世界冠军,有人就找了很多原因,什么人种啊!饮食啊!生活习惯啊!但是,袁伟民没有信这个邪,他坚持“两严三从一大”(就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训练,终于将中国女排送上了国际冠军的领奖台。同样对高职学生也要强化类似的训练,就是该像袁伟民训练女排一样,多作业、多练习、反复提问,促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样有了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和严格的训练,相信高职学生就业后的竞争会迅速增强,甚至赶超本科院校。

综上所述,土建类专业应该着重学生的基础培养,拓宽学生发展的基石,同时,专业类的课程应当面向工作岗位进行训练,这样的的培养模式既可以打造学生发展的潜力,又能及时对接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一些共性特点,例如,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彼此借鉴。前者偏重技能和实践教学,而后者偏重学术和理论教学;前者所培养的是兼具高技能与一定理论修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后者培养的是理论功底深厚、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但是,必须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以“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所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等等。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这3个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成败。

(一)职业性

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显著特点之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以高等职业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概念是相对“工程”、“操作”而言的,包含在“应用性”这一特征范围内。而“职业性”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符合职业岗位群或岗位的具体要求,要从职业岗位的角度来培养人才,要以培养人才适应岗位的工作能力为重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专业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普通高等专业教育以学科为重点,以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为教学内容,并不强调职业要求;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职业性教育,由于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必须掌握上岗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即要取得某种或某类职业的资格,所以不需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需要强调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基础课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不少于总学时数的1/3等,实际上就是其“职业性”的反映。

(二)应用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特点是与其培养目标相关联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2大类:一类为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另一类为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3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主要职能是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物质形态或使之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技术型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但不必像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那样具有系统深厚的理论基础,而是更强调理论的应用形态。由于现场工作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所以对技术型人才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只有这样,技术型人才才能适应技术迅速发展和职业不断变化的需要。因此,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必须以“应用”为主旨进行构建。例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课。应主要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在推行以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新技术应用能力,这是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因此,应用性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更强调的是在工作现场和生产一线的直接应用性,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应用于研究、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应用于设计,是有较大区别的。

(三)实践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第3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特点。这个特点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途径、手段等相关联,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例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构建基础是工作现场与生产一线的职业(如会计、护理)、职业群(如轻工产品制造)或覆盖若干职业的知识构成的某一类技术,而不是按学科的分类构建的。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业实践课的学时所占比例较大,目的是使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开发、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计划的制订等,都要求有来自生产一线与工作现场的专家参与。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则要求其具有“双师”的素质,既要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要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还要能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所以产学合作教育不仅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主要方式。

总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和行业开展经常、广泛、类型多样的联系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师资要求、评价要求、办学形式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知识为基础,以技能性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而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基础,以高深学问的教学为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都归属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

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前者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职业技术性的特点,主要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具有特定专门业务知识技能的技能操作型人才,包括能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去的以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以及能把决策者意图具体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一线管理人才;而后者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的特点,主 要是培养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所以两者的关系应该理顺,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具体说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如下特点。

1.应用型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其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其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职业技能主要有2个特点,一是这种技术技能必须是同一岗位最先进的;二是这种技术技能是以满足岗位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为宗旨的。无论这种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都必须通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获得。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的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在明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前提下组织教学的。

在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针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应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注重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职业能力。总之,高职人才培养所强调的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转贴于 3.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但应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掌握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能够将研究型、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的技术技能操作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各种信息,能够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等。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是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4.人才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要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产学研结合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因此,实施高职教育的教育者,既要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要有校外的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双向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更要注重计算机等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致吻合,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社会职业岗位分工的需要为中心来考虑;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应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加以确定;人才培养要按岗位建立模块,而且强调到生产单位进行实践这一环节,即组织学生到生产单位进行实训实习。

(三)教学内容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而不强调基础理论的完整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也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安排。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实践与理论并重,特别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通过设置和实施大量真实的实践环节或模拟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与训练课程,以促进学生相应技艺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形成。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基础课的设置与学习方面,应坚持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强调基础理论的选择与学习必须能为专业实践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四)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重视“教、学、做”的合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实践创新的空间。因此,其具体的教学方法更多的不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通常所用的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而是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训练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法等。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以案例和课题组织形式出现的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占较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中案例、课题教学法和案例、课题考核法成为重要的方法和形式。例如,建立以“阐述案例、课题背景一自学/查找资料一课堂讲授辅导/现场教学/按组分析和讨论一情景模拟/实验分析/计算机分析和仿真一提出报告、实施结果、实验分析结果”为主要过程的教学模式,使学习过程变成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使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基础上通过讨论、研究的方法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较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组织和贯通知识,可形成较为丰富、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重点

技术型人才在社会劳动总体链环中处于终端,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这类人才除了要具有较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水平外,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分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一般而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大体应为1:1左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教学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虽然都能增加与职业相关的经验和能力,但有着性质上的差异。前者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经验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而后者旨在验证专业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六)师资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应为“双师型”,即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或会计师等。为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除了要加强专职教师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外,还应大量聘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承担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实训任务。

(七)评价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着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适应就业的需要。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所在。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取得“双证书”或“多证书”,即在取得代表其学识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应该取得代表其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而“双证书”或“多证书”的获取率也应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评价的标准。

(八)办学形式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与认定属于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是一个项目,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人才培养规格和事业发展规划,选拔、组合、培养、考核、任用与调整英语教师的使用,使之能够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与认定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河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明确

河北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相继实施了“燕赵学者计划”“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师资培训、岗前培训等项目计划,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例如有院校提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中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确保每年每个专业有1名以上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建立兼职教师库,使兼职教师总数要达到150人左右,确保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1以上,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和实践技能课时的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调研得出,河北省内高职院校均能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建设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有详细的建设规划。由于英语教师属于专任教师范畴,这些规划均适用于英语教师,因此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

(二)英语教师入职标准已基本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准确把握定位和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有效的保障和准入制度,保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高职教师师资队伍。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华北地区经济特征和各高职院校的自身情况,河北省很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师师资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学历进修。制定符合院校特点的、系统的进修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和提升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是技能提升。各高职院校均制定专任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规章制度。这些方法和措施均极大的激发了英语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得英语教学内容紧贴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学、做、用一体化,教、研、产、销一条龙”,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着高职英语教师承受着比普通高职教师更大的工作压力。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以技能型见长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学校英语教学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本身培养高端能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因此,培养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大英语教师的培养规模,构建多种师资培养模式

在保障稳定的英语师资来源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开放式的英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通过综合大学、理工类高校或其他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成人本科教育等在职教育学校,以期使高职英语教师获得专门、系统的教育实践训练。因此,依托众多高线优质资源,建立多远开放式的高职英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使得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场所加强自身的实践锻炼。

(二)产学研结合建设英语教师双师素质队伍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英语双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础工作之一。高职院校要鼓励英语教师参与企业考核与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鼓励英语教师运用在职培训中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开展科研工作。英语教师职称晋级必须有足够的企业实习经历和科研成果,否则不予晋级并逐步实现英语教师从单一的基础学科知识型向专门技术型转变。

(三)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英语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高职院校职称评审虽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但也应该考虑到双师素质型教师要进行技能培养,为避免部分教师为应付职称评审,疏于实践、实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影响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应该考虑在继续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纳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系列的同时,制定独立的考核办法,并且积极推进新进专业教师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事管理改革试点。

总之,河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建设,英语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符合河北特色的师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数量、质量和河北高职发展规模之间的差距,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与英语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的现实矛盾,生产技术水平的更新与英语教师知识更新滞后之间的差异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北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探讨河北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任务,对于河北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课题“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与认定标准”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008047。

参考文献:

[1]张杜宇.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7)

[2]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7)

篇13

关键词:地质人才;地质教育;市场供应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267

1 地质专业的特点与教育现状

(1)地质专业的特点。地质专业队伍其他专业的本质来说,它具有特殊性,这是一门不仅具有理论性的学科,要需要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能力。它通过生命、天体和环境这3个方面的结合来体现出它所具有的的综合性,是一个非常复杂但却又开放的的体系。在其他学科中,所有的实验是可以通过再次实验重现当时的现状,在通过现象去分析结果,但是在地质学中,在历史演变的过程是无法再次重现的,他只能发生一次,没有任何的规律可言,可见,地质学有别去其他学科,它是无法重现的。再次,地质学作为一门具有巨大知识面的学科,不单单局限在一门学科中,地质学科的分析很可能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非常复杂,而且,地质发展至今都是没有规律性的,无法预料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在我们分析这个事物的变化的过程非常复杂,经过重重的演变,很可能将原来复杂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那么,我们再培养这类人才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要加强巩固,目的是让这类人才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对面各类突发的状况,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惊慌,能静下心来科学的分析问题。还有这门学科不仅需要有强大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强大野外的实践能力。因为在地质学中,大多数情况是要通过野外获取的,所以一定要具有强大的野外实践能力,才能获得到最新的资料,从而进行实际的分析工作,为国家的科研成果献上自己的力量。

(2)教育现状。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我国高校对于地质类学科的教育缺乏创新能力和与时俱进的能力。给学生教育的教材基本都是老教材,枯燥乏味,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兴趣,还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导致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无法突显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人才的缺失,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教育事业大力兴起的今天,学校千帆一律的建设文科、理科和工科的教育,导致了今天我们高校教育没有特色,没有专业性的教育,对理论知识的培养较少,实践课程也逐渐减少,培养出来的并不是各类既能都精通的人才,而是趋向于纸上谈兵的教育方针。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是现象是大一的学生一般只局限在公共课程的教育,无法接触到专业课程,而后的课程又因时间的关系被迫降低专业知识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摄取,最终导致学生处了社会无法胜任手头的工作。

2 社会市场的现状与需求

(1)目前社会市场的现状。目前的现状和教育形成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企业需要具有该专业知识的人才上岗,而高校的毕业生却又频频毕业就是失业。原因的大致分为两方面:第一,现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地质类的实用人才,非常现实的想法,要你过来是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的,不是还需要重新培养,你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自然不会要你;再者,受到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影响,学生学的知识太泛,没有牢固的专业知识,且严重缺乏野外实践能力,导致目前人才市场的供不应求。

(2)目前市场的需求。在之前一段时间中,因地质工作不景气,导致大量专业人员的走失和转行。据可靠消息显示,目前在3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仅有23%左右,在这行业中,年龄老化严重,没有新人接班,市场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地质类工作难以开展,形成一种“有车没人坐和有人没车坐”的现象。关键在于缺乏创新能力的人才。

3 建议

虽说我国目前的教育事业如火如荼,但却在地质类的教育教材过于老化,无法跟上社会进步发展的步伐,导致目前市场的人才匮乏,现急需加强地质教育学科的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学识渊博、基础扎实、品德优良的专业人才。

(1)目前培养人才的措施要推陈出新,转变培养人才的模式,培养具有时代性的创新人才。首先要对这类人才进行基础巩固,强化专业知识的培训,扩大这类人才的知识面。就当今的形势分析,要抓住地质类学科的未来发展和渗透,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这两点应该是当前教育部门需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重点。对于长期以来我们学生对该领域存在的知识面狭隘、专业知识水平不够的现象要加以扼制,培养学生能把握各种现象存在的内在联系,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在教育体系中,科研应与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那么,科研成果又如何去影响教学的发展呢?首先,可以从科研界研究的成果转向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加快提高这类教育的水平发展;再者,在科研中用到的材料,仪器也可供学生使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要;最后,还为学生创造了科研的机会,会影响到学生对科研的理解,引领学生走向科研的道路。

(3)要培养专业的实用人才,这是一门具有特色的学科,要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培育对应的人才。那么野外的实践就要必须加入培养的教材中,培养专业人员的野外工作能力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强,汪雄武,苟正彬,雷传扬,张伟刚,宋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面向人才市场的地质专业高等教育之我见[J].学理论,2011(02):273-274.

篇14

关键词:就业导向;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1号文件《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以就业为导向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经济的功能。2006年11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充分体现了我国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那么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怎样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服务,仍是农业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高职教学与管理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 以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为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条件,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业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应深入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准确把握地方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由此引起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开设相应的专业,以满足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灵活地根据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具有适应性[1]。吉林省是个农业大省,几年来我院围绕“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精品畜牧业、高效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和劳务经济”这个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设置了作物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特种动物养殖技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验、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群,适应了地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需求。

二、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确定具有高职教育特征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共同构成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但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具有一定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强调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就业导向为原则,坚持社会经济需求和技术需求相结合,深入分析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对人才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按要求来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技术的特点。因此,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2]。学院每个专业系都成立了有校、企或政府多方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毕业生加强联系,利用各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各岗位群的需要,紧紧围绕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确定各专业具体业务技能要求和人才质量标准,实行人文、职业道德、身心健康、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教育,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适用性。

三、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一体的教学体系

农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需要的,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不能偏离培养目标,而且要突出实践性和灵活性。因此在确定教学体系时,应深入分析社会工作岗位对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确定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然后再根据这些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确定理论教学体系,根据农时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将实践教学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做到边理论讲授边技能训练,淡化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突出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一体的教学体系。避免传统的先课堂理论教学后生产实践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同时将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的有关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我院建设了有北药基地科技示范区、大田作物生产实践基地、特种动物养殖场、家畜家禽养殖及禽蛋生产场、葡萄生产园及葡萄酒加工厂、食品加工厂、食用菌生产厂等组成的大学生生产实践基地园区,在这里教师可以边授课边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

四、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整个培养过程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解放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统一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制定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纳入整个培养过程,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适应性,也会增强毕业生对岗位变动的应对能力[3]。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学院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专业系主任和教学教学辅助部门参与的专业改革领导小组。在专业改革初始阶段组织学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发的相关文件,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深入教师、学生中座谈、指导,转变师生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教育思想;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教育为模块式能力体系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注重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一元化”向辅修制、双证制的“二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主的单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转变。

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校实际的素质教育体系。把素质教育融入政治理论教育、领导班子建设、师资培训、专业教育、学生管理、社团活动、各种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学院各专业以社会经济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专业确立了“建立专业基础公共平台,实践教学实行分流,按模块嵌入主要生产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5+1的教学法模式”。 中草药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3+2+1的教学模式、双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启动的二主二辅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全园素质教育模式。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了“融合式理论教学与开放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现场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手段。改变黑板、粉笔加教案的旧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加信息量和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变单一的知识性考试、终结性考试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全面的综合性考试;考试内容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考试方式由原来的单一闭卷笔试变为口试、案例分析、写课程论文、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学生信息员制度、专家督导制度、教师与学生评课制度等,形成良好的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为一体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在原来的学生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配合教学,以培养学综合素质为中心,成立各种社团组织,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风建设。

五、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实现产学结合

广泛开展院校和地方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校的科技、人才、信息等优势,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派往地方,发挥下乡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地方科技与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推动院校的科研与创新,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使院校与合作地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教学、科研、推广、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外基地,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高职教育提供质量保证[4]。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先后与吉林省的九台市、双辽县、郊河市、长春市双阳区等十多个县、市、区、镇建立了院地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与推广等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向平.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5,4:23-25.

[2]林朝霞,邵敬浩.关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