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10:00: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认识误区;职业属性;主体局限性;合理定位

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一个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的全方位复杂的系统问题。宏观定位就是要使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中观定位是指高等教育要与区域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微观定位则要在学校的发展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机制等方面体现个性与特色。三者的定位应该是统一的。高等教育要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必须兼顾各个子系统统筹和协调发展。合理的定位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多样化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特殊反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宏观定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中观定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微观定位则表现为“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从而导致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缺乏个性和特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功利性的一种表现,是非理性化的定位。其危害性在于: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脱离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丧失了空间区位优势,与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呈现出不协调性;二是这种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剥夺了公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四是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通常归因于政府投资政策导向不当,这虽然很有道理,但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认识根源和现实根源。

一、从认识论上应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误区

对高等职业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定位中的狭隘性和庸俗化。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特征,于是,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职业培训或相关的职业证书培训。其实,“双证书”制度是现代职业与教育(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必然趋势,被众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遍认定为自身发展特色的“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教育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利,更不能作为办学特色的典范;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带有形式主义的庸俗化的极端提法,如“专业跟着市场走”、“社会上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在这里,“专业”似乎就是信手拈来的“东西”,想改就改、想变就变。事实上,专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是相对的,专业的设置有严格的限定条件。上述提法,严重地脱离了教育本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徘徊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认识误区。

从本源上讲,催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初动力来自于弱势中的学校“求生存”的愿望。给其提供灵感源的,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即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使得“职业”成为被人们争相占有的稀缺资源;二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三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地位的转变,即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关键是,人们往往被“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称所迷惑,其实“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本身暗含着“重复命题”。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得以完成的,高等教育就是职业化教育。这是由高等教育的H的性规定的,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全面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专业性”就是指按学科或职业分类培养高级人才,它是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体化——分离——紧密结合的螺线式上升过程。现代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现代社会实践。如果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将整个高等教育看成一条“带”,高等职业教育则处于“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端。

当代社会,科学与技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技术的纯科学或不需要科学的纯技术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无高低之分,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人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人可能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选择一项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或理想,但理论.和技术的水平往往有高低之分。高等教育的“高等”之处或体现在理论的深度上,或体现在技术实践的复杂程度上,并依据理论深度和实践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如果说“沿着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型,大学承担了大部分的知识创新任务”,那么,“这些新知识随即被传播到了工商企业实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则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之处应该是指较为复杂的技术实践活动,并依据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显著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之处。

可见,区别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职业性”,也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实践性”、“技术性”或“应用性”的程度。“职业属性”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属性,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具备了职业属性,但其质的规定性应是“高等技术教育”,它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只在于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即职业类型的差异。故而我们不应该从主观上将这种人才的类型分成不同的等级(如“蓝领”、“灰领”、“白领”之说,或“技术员”、“技工”、“工程师”之说)。因为:其一,从微观上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应该是个体个性化选择的结果,是个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结构是在人才大市场的流动中形成的,是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的结合;其三,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是动态发展的,主要是依据其学习和努力的程度而定。

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定位中的主体局限性及政府的角色

认清了上述问题,就应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各个层次,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专科层次。层次的定位,应该是微观理念与宏观调控的结合,关键是宏观调控。从微观上讲,学校要求升格,是对自身发展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校力求提高发展水平的一种良好愿望,但其自身定位存在着主体的局限性。从客观上讲,学校升格,不应该是行政手段所能控制的,而应依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而定。但是,学校升格,又是政府主观控制的结果。政府如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某个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学校,实质上是压制其发展.这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宏观调控的关键应该是在法制前提下的规范问题,而不是由政府主观意志决定让哪个学校升本科、哪个学校不能升本科。

转贴于 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如果说层次的定位主要在于宏观调控的话,类型的定位则主要在于微观的理性化发展。

虽然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高度结合.但这种结合又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教育发展的规律表明:教育的发展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学校教育是“闲暇”的产物(剩余时间和剩余经济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闲暇”就没有教育的快速发展。独立性是保证教育理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教育的独立性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足够的经费保障。众所周知,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威斯康星”至今还是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但是,如果没有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案》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由赠地学院发展而来的威斯康星大学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辉煌而耀眼。威斯康星大学也并没有因为它过去赠地学院的身份而被挡在大学的门外。美国社区学院也因为《莫雷尔法案》的支持而呈现出理性化发展特有的丰富多彩性。当然,美国“轻学重术”的传统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民众基础。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政府办学始终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模式,缺乏民众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在“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性院校承担,无论是从受益者角度还是从能力支付角度看,地方政府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供给的主体,经费的高低则主要依赖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趋同与攀升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求生存状况下“丧失自我”的无奈处境,并不是其理性价值观的体现。

二是法制前提下的相对“无法律区”,即适度的“自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太完善、法制不太健全的条件下,由于缺少公平竞争的条件,企图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格局是不可能的。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等”、“跑”、“要”等现象,虽然表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自我价值观的缺失,但深层的原因则是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

“法治”的缺位、经费无保障,成为主体在现实中“以自我为中心”与“丧失自我”矛盾性的根源,也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性”的一种表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表现的主体局限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问题并非自身所能解决。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竞争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要迎合政府的需要,以便获取政府投资这一资源主渠道。可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政府导向的结果。政府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角色转换,以服务者的身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转变“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科学制定质量评价指标,规范质量评价系统,以客观评价引导投资,以投资促进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

三、合理的定位是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高等教育的定位指的是高等教育根据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各级各类子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由此决定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社会与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期盼。这种理想与期盼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是多元化发展。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多元结构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合理”的定位,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变化,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定位同时也是一个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的过程。就现实来讲,我国已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为大众化的标志,我国2004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到19%)。目前,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除了部属重点大学和省属普通高校外,主要就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社会的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但是,衡量大众化教育的标准——毛入学率是一个数量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受教育的机会,但教育机会的均等与教育的公平性并不是一致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应该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应是多元化的,能体现公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对教育质量评价措施的缺位,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之一。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与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非理性化,是其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只有理性化定位,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新华文摘 2005,12.

②同上.

③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④约翰S布鲁柏克著 吴元训译教育问题史[M].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1991,8.

⑤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0.

⑥同①.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工融合”;培养模式;价值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68-02

一、“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普通性特点。学生能牢固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某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专门的技术训练,以及为掌握高新技术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第二,变通性特点。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三,融通性特点。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并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第四,潜通性特点。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和潜通基础。因此,“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才市场变化需要的必由之路。

二、“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经历了由以人文教育为主,到以科学教育为主,再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中世纪的高校人文学科占主导地位,17—18世纪先后发生的科学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许多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分化,以分科的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在高校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日渐衰微。20世纪中叶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科学伦理问题,引起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衡的深刻反思。许多高校把复兴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人文教育的失落表示了极大关注,呼吁高校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20%的人文类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课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起,先后发表报告,呼唤教育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三、“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文工融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而应看作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也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2.“文工融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克服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缺陷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院系调整,使高校的专业化突出而综合性削弱。这种专业教育的模式,造成了专业越分越细,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功利、轻奉献,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倾向性、共同性的问题。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时,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等基本修养方面未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一些学生道德失范、适应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和发展的后劲,这些都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规格需要的多样化,促使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类型、更人性化、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因此,推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3.“文工融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这势必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要求。近年来中国高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高校的素质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根据这种理念,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同时也导致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就业弹性。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不仅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且还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拒绝。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而是能够担负起社会发展责任的社会人。这正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人文需要科学奠基,科学需要人文导向;科学教育多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因此,“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巧的人”、“智慧的人”、“道德的人”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邱同保.论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09,(8):7-9.

[3] 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11):6-7.

[4] 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7-50.

篇3

【关键词】新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课题《区域共享型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宁教高【2010】297号-99)的阶段性成果。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GZYLX201136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9-02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是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对调整教育结构、广开成才之路、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为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全面落实教育方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决定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

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是我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目标。根据马克思社会结构相关理论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也必须从这一目标出发,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支撑。

如果从经济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教育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一些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发展经验看,职业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而从政治的层面上看,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以及采取多元办学形式,为大量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的平稳发展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

从文化观念的角度来说,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深入社会各层面群众心中,在社会经济文化获得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教育领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积极准确的文化引导,为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坚实的体系保障,从而促使学生养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

(二)教育发展规律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出发,具体划分为四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特点,客观上要求了职业教育必须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这也是职业教育相对于其他几种教育形式的本质特点。人才的培养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才需求相适应,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也必须遵循特殊规律。

(三)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学生是实现这一模式的根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为了获得发展的机会和专业技能素养,而个人的发展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简单的平均发展,而是要求我们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为学生提供具有专业型和针对性的教育。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必须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同忽视的决定性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因此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总规格和要求,但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需求的目标是有区别的。因此,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具有职业定向性,使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地方经济相联系,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成为主要从事成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只有在总的规格要求下,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具体目标,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二)坚持人才培养内容与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性特征就是在常规教育中强调技术教育的部分,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人才培养内容和技术相适应的原则,从高等职业培养模式的特征出发,从学科型教育向“技术型”教育转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观念,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对不同的职业岗位与岗位群,按技术含量的不同确定教学内容,从而制定面向不同职业岗位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三)坚持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充分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把学生的成长发展看成是一个生命整体的成长发展。要把学科创新和活动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校内创新和校外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

基于上述情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样也必须保障人才也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格特点;不仅仅要达到岗位工作的需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综合性人才的客观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素质水平。

(四)坚持人才培养手段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手段的变革是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上文中所论述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必须遵从其特有的规律,因此其培养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也就不难理解了。上岗即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要求之一,这也就是说,课堂内、实验室内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这就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程中加大岗位实际情景手段的运用,使教学效率出现新的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给学生提供真实场景的实践机会越多,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越多,学生就越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兴趣和广阔时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周期就越短。

三、加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对策措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才能进步,改革才能创新,尤其是在我国当前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只有改革才能够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而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唤起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觉醒已经成为我们发展高职教育事业的重点课题之一,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职业技术教育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经济的多层次结构和多产业结构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日益走向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类型和同一类人才的不同层次,而且无论类型或层次,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与人才需求相适应,教育也必然是多类型的,多类型的教育结构才能产生多类型的人才结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大体系之一。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和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作为现代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专业技能教育模式,为学生综合素养水平和整体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客观的支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满足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环节,实质就是优化和改进教与学的内容与方式方法,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社会活动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院校理论设置的重要依据,只有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整体兴趣爱好出发,才能够为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革培养方式,分类教学,分流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种类很多,而作为求学主体的学生其实际情形千差万别,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实施动态管理,推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我们改革封闭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种多样、灵活、具有开放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变学年制为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白“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不断的渗透行业特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师资队伍,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其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影响,而在高职教育中,教师是办学的主题,同样也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没有一直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教师队伍,那么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种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结合特点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形式客观上决定了高职教师也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内涵,也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所强调的“双师型”,具体来说,就是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前提下,同时具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际上,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肯定。

(四)坚持“双证”并重,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社会对策需求的多样性特征,正是这种改变的集中体现。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学历制度显然已经无法完全意义上的满足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不仅仅能够保障人力资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重组,同样也能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与“实用型”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发展。所以,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注重环境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其整体情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而提升教学效果,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必须构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实际上,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为学生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提供支持,通过丰富的精神养料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春风化雨中自然而然的完成对学生心理发育的引导。

(六)坚持为区域经济服务思想,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活力

根据地域经济展与需求变化组合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构成要素,使之成为适应地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构建的必需,也是形成职业教育地域特色的基本要求。构建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本着直接为区域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才有助于形成特色,这是改革的出发点。

(七)坚持开门办学,引入产学研结合模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开门办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产业和教育发展相结合等多种途径,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所培训的学生必须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因此能够反映出该行业整体特点的实训基地的构建也就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情况,学校有必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能否做到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课题。

参考文献:

[1]杨柳.教育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J].职业与技术教育,2003,(9).

篇4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093-02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以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为支撑,依据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现在国内外有许多典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如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建教合作”模式,以我国大陆为代表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不论哪一种模式,都是在一定国情、民意的特定条件下,由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探索研究出来的。

1 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所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不同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思。也就是说具体到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有其独特的构架和不同的内涵。虽然人才培养模式都包含了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但由于不同学校的各要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所以在同类学校中,其培养模式也会不同,当然人才培养出来的质量也就存在高低。如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赶上国外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如德国等),就必须构建自己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想构建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树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生吞活剥。

2 如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要想构建一个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这整个过程不是学校或企业独立完成,而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有效的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在二者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企业为学校提供一线的实训环境和场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就是进行实训教学的最佳场所,以满足学生岗位任职的实际需要。而学校则提供新的技术和更系统的课程体系,并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基地,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还要增强其现场实习的能力,并以学分的形式参与课程总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开展特色课程,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技能考核检验职业教育成效,以理论知识考核检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力的培养。

3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下面简单介绍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及相关企业共同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带来的成果。校企双方通过四年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构建了一套企业全程参与、二加三、素质渐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二进,三出,五阶段,渐进培养。

第一次请进来 大学的学生主体是高中应届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接触的主要是同学、老师和家长,没有社会经验,更不知道职业为何物,到大学后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周期长,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很难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所以为了更好地接轨市场,让学生入校即能感受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邀请企业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将新生从传统的对大学和专业的认知教育转换为对大学、行业和职业的认知教育。

在第一学年除了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外,延续职业认知教育,不断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特别是邀请本院毕业已经就业了的学生回校讲感受。这就形成第一阶段的校企合作:对学生职业观的初识教育。明确学习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认知各种不同课程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

第一次走出去 第一次请进来,是把企业请到学校里来,由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这样做仅仅是从学生意识上去认知,而没有直接感官上认同,很难形成企业和学生的认可。而且学生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家庭、学校,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环境。这些教育在学校的课堂是不能完成的。大部分家长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使得他们一直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环境里,不知家长工作的辛劳和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第一次走出去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工作的辛苦,体会家长的艰辛,并且对学生进行一次真实环境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第三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一线去“产学结合”实习,将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转变为体验,从传统的课堂素质教育转换为综合性素质教育。在学生“产学结合”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主要遵照企业纪律来执行。这一举措看起来简单,但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学校时始终将他们当作学生看(确实是学生),所以重在教育和做思想工作,以教为主,以罚为辅;而在企业一切以厂规厂纪说话,所有的员工(含学生)一视同仁,以处罚为主。教师起到疏导的作用,让学生体验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不同,让学生对职业认识从过去的感性思考转变为理性思考。

这是第二阶段的校企合作:将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转变为体验,从传统的课堂素质教育转换为综合性素质教育。

第二次请进来 第二次是把“企业”请进来,将学校的专业实训环境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实现情境式教学,使得学生在校内就能体验企业的工作过程。

为了更好地把“企业”请进来,与联通和移动在学校内共建移动通信基站、固定交换局等均为在线运营的站和局;并且在建设校内实训室时,完全仿照真实环境进行设计和建设。例如:数据传输实训室,按照真实环境的三层交换机结构的局域网设备配置进行设计建网;在FTTx光宽带装维护实训室,就设置了仿真墙、走线架等,完全模仿光宽带装维护的实际施工过程和环节;而无线网络优化实训场更是以联通的实际基站群为网络环境进行路测和数据分析。这样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训练,为学生就业上岗培养实用的专业技能。这个过程称为职业生涯模拟训练过程。

显然,这个过程仅由学校单方面进行是不行的,必须达成校企合作。这就是第三阶段的校企合作:校企深度融合阶段,是设备融合(双方投入设备)、师资融合(双方投入教师)和培养对象的融合(培养学生和企业员工)。这个阶段融合了校企双方的优点,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真实的岗位技能。

第二次走出去 第二次走出去是走进行业。这要分为两步走。

1)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每到实践性较强的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为下一步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2)订单培养。针对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定制式的培养,以满足不同企业对学生技能的需求。同时在进入企业之前,就能对企业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企业。

这第二次走出去真正地改变了过去职业教育沿袭普通教育那种注重校内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实践操作的教育模式。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到行业的相关职业岗位进行实际任务的现场操作,真实地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实现技能向能力的转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特征。这一次走出去,实现职业教育的最关键一点――技能到能力的转换。

在这两步走里面,第二步订单培养尤其重要。只有在订单培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元化教育,才是校企合作的无缝隙连接点,实现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融合。

第三次走出去 第三次走出去是送学生到行(企)业去顶岗实习。这个阶段看似简单,以为只要召开就业双选会就可以了,这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非常肤浅的认识。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不弱于上面讲到的任何一个阶段,因为它是检验学生是否适应岗位、是否受企业欢迎的试金石。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17-02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市场经济也一步步走向成熟。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对职业化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出现,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教育模式的僵化使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得到全面实现,问题层出不穷。客观现实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从业人员逐渐冷静下来,进行自我反思,以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化解目前的困境。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呼声四起,并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见仁见智的。为了厘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首先要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明确的定位,在对其具体把握中,明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从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固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对职业化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相对较弱。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进而步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的社会需要大量职业化技术性人才的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使技术性人才供需矛盾逐渐凸现出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应运而生。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余威下,人才培养模式仍残留了那一时期的影响,培养方式较为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首先,从设置的专业来看,专业自身定位模糊。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与普高教育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教学范围大而全,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一部分高职院校保留了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办学层次的高低不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就业岗位逐渐增多,专业性也逐步增强,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以及对就业市场的敏感度,这就造成高职技术教育阶段培养的学生在研究能力上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技术操作上与中职院校相比,也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就业压力增大。可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进行明确的界定,进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战略,是高职教育突围的关键所在。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全面掌握上存在严重不足。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而普高的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另一部分教师来自于中职院校,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而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较低。这种情况体现在教学中,就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开设课程的现象。教师可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在这中间完全是被动的。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积极的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人才培养采取消极的态度。这种自我定位的模糊也误导了学生,教师没有职业化的素质,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应该完全摒弃的。

再次,从学生自身来讲,自我定位不清晰。高职教育的生源一部分来自普通高中,一部分来自中职院校,由于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还不完善,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最低层次,因此,生源的质量较差,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对自我发展方向也比较模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自卑感,与中职院校的学生相比,又存在一定的优越感。这种状况的存在,致使高职学生不愿完全从事技术性的工作,将自身定位在管理岗位,但是,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也缺乏主动性的自我能力的提高,对自身定位的不合理,就业方向不确定,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资源的浪费。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缺乏对自身明确的定位,直接阻碍了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成功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应该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倾向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重在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把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侧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中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对技术性工人的定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应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等能力,在培养层次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分。在进行专业划分的同时,应以就业为导向,有其针对性;面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趋势,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自我优势,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学生应对自我有明确的定位,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按照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对高职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突破自身发展障碍,完成自我革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全方位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传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阴影下的产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定向的培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国家按照各行业的需要进行定向输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定向培养变成自主择业。这就增大了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种陈旧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桎梏。全面促使人才培养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市场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 也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需要更加职业化的人才来适应就业岗位的不断变化。高职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摆脱固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按照自身发展水平,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应积极的跟随市场的步伐,面对就业市场不断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不断的进行自我革新,调整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强调教师单向灌注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实践环节,弱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以学生听、看为主,课程设置上强化知识的掌握,将实践教学简单化处理,加之教学设备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结果导致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成为现代教学方式的典型特征。高职技术教育更应该加强学生自我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实践,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明确的界定,增强就业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投入教学过程。科技的革新促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整个教学过程,利用教学影像资料,立体化的整体感受,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能深入教学过程,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环节,将社会实践中新的成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专业当前的发展动向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熟练的掌握这些实践成果,这对于学生自身职业化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整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任务教学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同时也获得了团队合作的经验,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这成为今后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按照学校的自身情况加以整合,使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如可以将案例分析法和任务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对具体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循环过程。

三、结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培养手段的落后,培养方法的单一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革新是高职教育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革新成为从事高职教育的人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视为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即使结束了在校学习的阶段,通过自主性的学习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体现个人价值。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梦云.职业教育的特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116-119.

[2]黄益中.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A].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C].2002(04).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