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课堂的优点与缺点范文

智慧课堂的优点与缺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10:00: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课堂的优点与缺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课堂的优点与缺点

篇1

以前我们说的课堂观察大多是指多教室的观察,课堂观察还应该包括的学生的观察。

当课堂观察只是教师间非正式的专业交流方式时,大家能够分享课堂观察中的教育智慧,还能够品味课堂观察过程中的友谊。可是,当我们感觉并认可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后,就开始让课堂观察登堂入室,并用诸多规章制度来保障它。就像把美丽的花朵摘回家放到花瓶里一样,你越是欣赏花朵的美丽,越是用花瓶去滋润它,它却因为离开了自然环境而日渐枯萎。当课堂观察成为教师的一项任务的时候,教师只是感受到了课堂观察带来的压力,却离教育智慧与友谊越来越远了。我以为,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的最根本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上课人询问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在课堂观察中,上课人往往是被动的,听课人是主动的,问题在于听课人是用自己的主动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是揭示课堂教学中的缺点。在上面已经讲过,当听课人揭示课堂教学中的缺点时,不但找不到产生缺点的原因,而且还打击上课人与听课人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当听课人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时,不但可以让上课人觉得富有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发现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的原因。其实课堂教学在行为层面上的经验往往是不可以迁移,因为它是镶嵌在上课人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以及课堂教学的背景之中的;真正能够为上课人带来收获的,并不是简单模仿上课人的成功经验,而是探索与学习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的原因,通过对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原因的移植,来优化与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情境,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优点更多而缺点更少。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阵地,课堂中无处不在的教学资源有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的是非预设生成的,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地处理和使用。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堂中往往会生成具有个性创意的资源,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深刻的、有浅显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对课堂资源的使用情况。

在课堂上,当我们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后,只要孩子能对答如流,回答的问题能迎合老师的心理,老师往往会不吝啬地大加夸奖:“你真聪明、你回答的真好”等等。如这位教师,前者学生的回答虽然只回答了一个结果,却迎合了老师的心理,得到了表扬;后者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但学生的智慧火花已在闪现,但却没有被老师重视,而一句“再想想”了之。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就需要适时进行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这智慧的火花并不代表只了解一个结果,更要关注一个过程。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

作为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法对教师语言和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让学生尊重的教育者。

篇2

智慧型教师绝对不会去溺爱学生,因为他们懂得溺爱学生的出发点虽然原本是善良的,但最后的归宿却可能与自己的愿望相反。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却往往是昔涩的果实。

智慧型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倾注爱,也注重将爱倾注到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之中,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工作。因为智慧型教师懂得:学生的成功需要家校合力。

智慧型教师懂得如果伤害了学生的求知欲,就会造成他们厌学,就是舍本逐末,以末害本。所以,智慧型教师总是努力使学生在教学中始终保持高涨的求知欲。

智慧型教师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点,并用赞赏的语气评价学生,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力。

智慧型教师遇到教育难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总是责怪自己,而不是责怪学生;智慧型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巾,总是努力做到“严”与“宽”天衣无缝,让学生从“宽”中体会到教师的信任,从“严”中感受到教师的期望。

智慧型教师在对学生讲道理的时候既注重内容,也注重方式。因为智慧型教师懂得:许多时候学生并非不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不接受的往往是教师讲道理的方式。

智慧型教师不会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不会整天盯着学生的失误。因为智慧型教师懂得:学生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因而犯错误是难免的,也只有让学生在学校里适当地犯错误,他们才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记住教训,将来到社会上才能少犯错误。

智慧型教师总是把学生的行为和学生这个人区分开来。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人之初,性本善”,智慧型教师相信学生具有向善、向上的原动力和潜能,否则教育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智慧型教师不仅善于发现优等生的优点和差等生的缺点,而且更善于发现优等生的缺点和差等生的优点。智慧型教师不仅善于敦优等生,更善于教好差等,也就是说智慧型教师小仅能够将优等生培养成更优等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差等生培养成好学生;不仅能够善于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自信不自负,而且更能够善于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自强不自卑。

智慧型教师不会给学生很多需要记住的答案。而会给学生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智慧型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导而不是教,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牛从“学会”剁“会学”。

智慧型教师掌握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因为智慧型教师懂得:学生总是容易忘记别人教给的知识,而能够记住自己学到的知识。

智慧型教师善于使学生的受教育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的自我实现的发展过程,善于使每个学生达成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

智慧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使学生的角色由听课者转化成参与者,并最终变成合作者。此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但教师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处于首席地化,即“平等中的首席”。

智慧型教师懂得: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因为学生的错误是课堂很珍贵的资源。所以,智慧型教师总是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好这个资源。学生出错之时,正是智慧型教师出彩之时。

智慧型教师是学生无可替代的学爿伙伴,是互相成就的成长伙伴。因为任何一个智慧型教师的成功都是学生成就的结果,而任何一个学生的成功也都是智慧型教师成就的结果。

钾慧型教师总是用自己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而不是让学生的“学”来适应自己的“教”:总是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智慧型教师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不仅看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运用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智慧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善于让课堂充满问题,更善于让问题肩发思考。因为让问题启发思考的价值远远高于让课堂充满问题的价值。智慧型教师教学生学智慧,而平庸的教师教学生学知识,称职的教师教学生学方法。

智慧型教师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因为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华东师范人学叶澜教授所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够成为名师,而一个教师写五年的教学反思则很可能成为名师。

智慧型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智慧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智慧型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智慧型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智慧型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控制自己的表现欲,以便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及思考的时间。智慧型教师在教学中提倡“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教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也不讲。

智慧型教师的真正本领,不仅体现在他们会讲述讲解知识。更体现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智慧型教师都是雕塑家,他们的一举一动在雕塑着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智慧型教师也是学习型教师,他们不仅善于在工作中学习,而且也善于在学习中工作。

智慧型教师尤其强调要传授给学生最基础的学习内容,冈为越是基础的学习内容,越具有长远的发展价值。可以这么说:基础性也就意味着发展性。

智慧型教师的教学充满智慧:即能够让学生将昨天的知识转化成今天的需要和明天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智慧型教师懂得:学生的智慧比他的知识更重要,教学的过程比教学的结果更重要。

智慧型教师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智慧型教师在学生心田播撒快乐的种子,那么将来收获的就一定是学生幸福的人生。

智慧型教师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超越其他教师,而是集中在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智慧型教师总是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智慧型教师总是善于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因为他们懂得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没有给予学生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是有了倾听,便能够在心灵上给予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

篇3

评价课堂,要讲究课堂观察分析的艺术,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以理服人。表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两点”分开法(优点和缺点分开):优点是扬弃分明,缺点是容易产生关注“好课”和“坏课”的负面影响;“两点”合一法(优点和缺点合一):优点是领略过程,缺点是操作有一定难度;假设法:优点是提出期待,让大家看到理想中的好课,缺点是扬弃不太分明。下面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试以“两点”合一法进行表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教师教育智慧

首先,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物理思考方法,因为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目标没有落实好,就不能算成功的课。其次,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否充分展现,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能力。

2.关注学生探究过程、教师有效引导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教学方式,变教师主讲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观察者应关注教者是否恰当处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是哪些情况需要学生探究?一般说来,形成性知识需要学生探究,即形成物理概念、定律或公式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规定性知识不需要学生探究,即概念的约定属性和概念的自然属性。

问题二是如何组织学生有效探究?应关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①教师提供最佳的探究时空;②学生采用有效的探究学习方式;③教师搭好探究的“脚手架”: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的问题式“脚手架”――师问、生问;引导学生探究的实践式“脚手架”――操作、实验、填表、记录;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参照式“脚手架”――教材、他人。

问题三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一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时:①妥善处理先与后的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传统教学一般是教师指导在前先,学生模仿练习在后;新课程一般是学生尝试探索在先,教师引导在后,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②妥善处理主与次的关系,体现物理学科特色。当学生的思路偏离物理知识技能、物理思考方法重点时,教师必须引导转向;当学生的思路出现障碍时,教师必须进行排忧解难、点拨指导。③妥善处理多与优的关系,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当学生的思路与他人重复时,引导学生另觅新法;当学生的思路开阔、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时,引导学生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方法。

二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度:①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原则。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采用个别辅导,轻声、耐心地讲解;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进行面向全体的“公众引导”。对于知识、能力水平较低的“学困生”,应采用个别辅导,引导模仿学习;对于优、中等学生,可以引导自查自纠,再做一遍、查一遍,自己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②以《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对照“课标”,不能“降标”也不能“超标”。

三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法:①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自评。②学生与学生对话。当遇到难度一般的内容或问题时,学生有解答的欲望和能力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引导学生讲述,既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又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③学生与教师对话。当遇到起始的教学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或规定的术语,或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讲解、分析、概括。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可以随时质疑,对教师的讲述可以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体现对话的平等性。

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教师有效激励策略

篇4

一、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因为学生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上数学课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先强调:“同学回答问题后,我要找同学说出刚才那个同学回答问题的优缺点。”短短一句话学生就能认真地倾听回答。“他回答得非常流利!”“他回答得不是很全面,应该这样回答才更好。”……

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主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度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紧迫感,让他们感到只有刻苦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

二、引导自我评价,促进自主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读数时,笔者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笔者又试读了一遍,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些了吗?”“比前一次要好。”“只要你大胆地说出来,你就是最棒的。”

三、形象的实物评价,让学生乐此不疲

实物评价如果运用得好,能起到比口语评价更好的激励作用。如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笔者就会在学生的课堂自练本上印上智慧星,并作为期末的考核依据。如果学生的智慧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到教师处换取一些小礼物。这种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笔者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高了。

四、激励――引领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才会真正产生激励性的效果。如果在恰当的时候,你由衷地对发言的学生说:“你真会观察生活!”“你很有思想!”“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你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快说出自己的想法。”“很佩服你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大家在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这会让学生心潮澎湃,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实践证明,激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等,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及时地运用恰当、有效的多元化评价策略,致力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就会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阳光!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篇5

关键词:课堂评价 有效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4-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正确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委婉含蓄的批评,让课堂充满温情

通过观察和实践大量的教学过程,很显然,委婉含蓄的语言远比硬邦邦的言辞来的效果好,在我的课堂教学实际中,我发现以下两种方式的批评效果很好。

1.1 幽默式批评

幽默式批评即寓批评于诙谐之中。例如在分析试卷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有的同学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内容,等这位同学自己意识到时,一下子显得很尴尬,可一时又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知识点。这时我会笑笑说:“哦!你认为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样既让其他同学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又肯定了这位同学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拜托了尴尬境地。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充分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1.2 自省式批评

“批评的智慧在于让学生成为自我的批评者。”自省式批评的最大优点是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较持久。例如,在课前自学阶段让同学们先试着自己归纳课本知识总结,每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将本小组的知识总结写在黑板上,然后大家积极讨论,对每个总结方案进行评析、补充或修改。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更易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往往一个有效的课堂评价,会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回答的优点及存在的缺点,使学生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不断进步。

2 适度有效的表扬,让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及时有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所谓“适度”,就是要掌握好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或放大学生的缺点。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

针对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表扬:

一位同学回答的问题非常流畅,切合问题要求,我就用极其真诚的语气说:“你的回答非常好,题干把握准确,知识点表述条理清晰,你的语言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继续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那位学生听了一脸的惊喜,自豪和兴奋都从眼睛里溢出来了。

一位比较内向、平时不常举手的小姑娘回答了问题,虽然她的声音仍不很响亮,但她已经能做到主动地举手发言了,这就是她的进步。我抓住机会进行表扬:“今天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你说一遍刚才的答案,行吗?”

简单来讲,课堂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表扬学生需要的,表扬学生在乎的,这样的表扬式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3 及时有效的评价,让课堂充满激情动力

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每一个精妙的回答、每一次认真的作业、每一次良好的表现,老师都能够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很棒”,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实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及时的评价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有时这样的及时评价也会出现“好心”办成“坏事”的情形,因为老师的迅速评价、过早地下结论,在某种情况下会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动力,也影响了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分析、探索的思维动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注意评价的时机是否恰当,适宜时,应当及时评价,毫不迟疑。不宜时,就不能过早地下结论,而应本着关爱、信任和期待,运用点拨、启发、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积极状态,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关注全程、关注全面,让课堂充满和谐

篇6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演讲刚进行到一半时,台下突然有人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旁边的工作人员一时不知所措,谁知威尔逊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我马上就会讲到你所提出的关于环保的问题。”

这是一种巧妙的应急回答,展现了智慧之美。作为教师,每个人都会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意外之“急”,但如果能科学处理,巧妙应对,就同样能化险为夷,点石成金,展示出教学智慧之“美”。

【案例回眸】

课题: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1)》。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如下:

(指导学生用学具边操作边思考)

生1:一堆1个,一堆5个。

生2:一堆2个,一堆4个。

生3:分两堆,每堆都是3个。

生4的回答却非常令人意外:

“一堆是半个,一堆是5个半。”(笔者观察:该学生是用纸片剪成的圆片做学具的,其中有一个圆片被他剪成了两半。)

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宁静。

可能教师对意外情况也慌了手脚,他没有看到更没有想到该生是把其中一个圆片分成了两半,便问其他学生:“这样分,对吗?”

学生往往是善于察言观色、听音辨意的,看到老师这么问,都大声答道:“不对!”

没有什么新的话语,课堂继续进行下去……

【策略建议】

对于突然出现的课堂生成,教师不作任何评价,仿佛事不关己,把它高高挂起,很明显,这是不恰当的处理。那么就这一案例来说,我们怎样处理才能够使得课堂进展顺利,又能绽放出新的美丽呢?

策略一:教师当场答疑解惑,作出评判。告诉学生:“这是对的,不过老师没有说清楚,我们这里所说的分法,都是指分成整个的,用数来表示就是我们学的1、2、3、4、5、6等,而半个用这些数是不能表示的,所以这种分法不作为我们这节课的分法。”

优点:迅速解决问题,效率高,不影响课堂流程。

缺点:比较呆板,过于平静,没有创新,容易浪费生成的价值。

策略二:对生成内容加以延伸,发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现场用实验说明这种分法是存在的,再让学生讨论,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分析的话,还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优点:尊重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拓展了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利,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缺点:比较耗费时间,容易偏离课堂的主旨,偏离教学目标,往往完不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策略三:课外留下空间,设置悬念。教师向学生说明这种想法是对的,而且这是我们以后在四年级将要学到的内容,用数来表示的话,它是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问家长,也可以问老师,提前了解以后要学的新内容,做个小小数学家。

优点:把课内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建立了大课堂的观念,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缺点:容易让学生觉得问题没有当堂解决,教师对此也有担心,担心自己失去了权威感,怕学生因此看不起自己。

【思考启迪】

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是不可能没有生成的,也无法回避生成。如同一场足球赛,教练是不可能让比赛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去进行的。对于节外生枝,不必慌张,而要看成一个好的机遇,如果点化得当,就会妙笔生花。

我的观点是:“维持大局,灵活处理。”既要把意外的生成解决得当,又要完成本节课的既定目标,这里面就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喧宾夺主。可以根据生成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如果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事先有预设,则按照预设去办;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告知解决;如果问题稍复杂,但略加研究应该可以解决,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果问题恰好与后面的课程内容相呼应,则不妨为学生留下空间,告诉他们,这是后面会研究到的问题,我可以现在告诉你们问题的答案,但详细的道理,你们可以课后预习研究;如果问题很深很广,连教师都没把握解答,心中无底,则干脆老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老师一时也不能说准,不过,希望同学们课后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或者采取上网等方式寻找答案,老师也愿意和你们课外共同探讨。

不同的生成,应对的策略应该是不同的,要灵活处理。其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是笔者所能完全列举得了的。对于本课,我认为策略三比较合适,把生成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去解决,既解决了问题,又迅速处理了突况,保证了课堂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如果放开手脚去讨论这种分法的有效性,则很难回到平均分这个主题,更难以到达本课的中心地带――认识除法,课堂容易失控。所以笔者建议进行课外延伸处理,这样做,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容易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沟通,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立体式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篇7

一、用幽默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欢乐,其主要特点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扣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如醍醐灌顶,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如饮一杯清新的甘泉,让人浅斟细酌、回味无穷;一个富有哲理的警句,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比方说,老师在上课时听到有动静,可以说:“怎么还有人在伴奏呢?”

在这种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情绪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灵感伴随着智慧的火花和谐相生,进而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把自主性还给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了,学生也会疲倦。如果能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一些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检验一下他们的学习成果,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印证,这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一个苹果或一个梨,说得其味道再好,不如让学生亲自品尝一下。自主必须参与,只有充分参与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即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进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欣赏学生

无论是谁都喜欢听的话,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小孩子尤其是这样。如果教师总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其结果无非是:改过得少,怨恨老师得多,即或不怨恨,至少也会有一点排斥老师了。

日本著名幽默作家佐藤爱子小时候并不是什么文学爱好者,她对文学产生兴趣,始于她的父亲。有一次,她的父亲看了她的信后随口说了句,“这孩子写东西挺好”。从此点燃了佐藤写作的激情。后来佐藤回忆说:“这句话成了我的支柱。”它激励了处于逆境中的佐藤,使她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并成为广受欢迎的作家。由此可见,人的能力一旦被认可,进而就会产生发挥能力的心理。

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眼里看到的都是他的学生的闪光点,因此他不会整天批评、呵斥他的学生,而是欣赏学生的优点。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长处和短处,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生都一个样,那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胜任感受老师的影响很大,受到的表扬越多,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学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

篇8

一、用历史典故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哲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典故,会使哲学变得鲜活而有趣,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信度,让学生在以史为镜的思考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从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我首先讲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她们都被称为美人,但四个美人又各自都有自己的缺陷:西施耳朵特小,王昭君脚特大,貂蝉有狐臭,杨玉环形体过于丰满,以至于走路的响声不堪入耳。如果是你,你将如何评价这四大美女?这些历史人物,特别是美女让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发表见解,最后得出结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讲到“矛盾普遍性”时,我列举了历史上对一些伟大人物:如对牛顿等的评价,他们虽然都对历史地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晚年也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既然伟人都是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凡人?所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要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缺点。

二、用动听歌曲激励学生奋勇前进的斗志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抽象的哲学教学同样需要音乐。主题鲜明的歌曲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治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在哲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通俗动听的歌曲,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开发非智力因素,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知识掌握牢固,促进青少年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此时,我自己唱了一首歌曲《蜗牛》:“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歌声展现了一幅蜗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畏困难的景象,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在歌声中引发大家思考:人生之路有困难也有喜悦,为了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那你的人生之路该怎幺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从歌声中深深感受到蜗牛历经伤痛后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激发了他们战胜挫折的动力。这样,在播放、歌唱富于哲理的曲子的同时,能够带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让学生如同品味千年陈酿,历久弥香,回味无穷,明确肩上的重任,催人奋进。

篇9

一、德性养成法:以育人促教书

德性养成法的基本理论是以育人促教书,这种教学理论倡导以知识教学为载体,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德性养成法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作为一种德育资源,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德。例如指导学生抄写生字,看学生是不是认真,是不是规范,是不是有耐心,是不是有审美之心。于是把指导学生抄写生字的过程变为培养学生德的养成教育过程。

德性养成法的内容十分丰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以知识教学为主线展开的,既然这样,就必然向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如请学生认真听讲,请学生积极思考,请学生认真练习,请学生读书,请学生总结,请学生研究探索,请学生交流讨论等。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作出种种反应的过程中,教师用心察看学生德方面的表现,如认真、主动、思考、专注、坚韧、理性、审美、合作等。根据学生作出的种种反应,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二、四性六会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我们把它粗略地总结为四性六会,四性即认真性、思考性、勤奋性、自主性;六会即会自学、会自查自纠、会研究探索、会交流讨论、会总结整理、会复习应考。这四性六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知识教学作双重考虑。以数学为例,既把数学作为知识来教,又把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习惯来教。在教数学的过程中,坚持培养学生四性六会方面的习惯。学生四性六会方面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习数学的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三、精教多导法:在精讲多练的基础上强调养成教育

精讲多练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教法,一直以来被广泛采用。精教多导法以精讲多练为基础,强调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精讲多练到精教多导,充分体现了由知识本位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精教多导强调以育人促教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精教,精教一方面指教师教得少而精,另一方面指课堂上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二是多导,多导充分体现了育人,在学生用大量时间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做好育人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关怀者,通过大量的面对面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素质,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毛病。在该过程中,要给予后进学生以特别的关注。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精讲多练是在教师讲的基础上学生练,在学生练的基础上教师讲,在讲练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教多导则是在精讲多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的导,例如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和四性六会良好习惯的培养。

四、三个坚持法:每天坚持帮助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

三个坚持法,就是教师以育人促教书,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德和良好习惯,每天坚持帮助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这种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学生的进步,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优点不断得到发扬,缺点不断得到改正,每天不断习得新的知识和取得新的进步。根据这种概括,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每天坚持帮助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

就总体教育而言,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关于三个坚持的教学计划,在一段时间里,发扬学生中什么方面的优点,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什么缺点和毛病,将哪些方面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新的增长点。就某一个学生而言,教师充分了解这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每天帮助这个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进步增长点。由于三个坚持法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又采用治本的方法,所以这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五、生活教育法: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知识的过程,更进一步,我们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看成是一种集体生活和学习生活,看成是一种德性的、人文的、情感的、智慧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有目的地对学生践行人文关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这种基于生活的教育方法称为生活教育法。生活教育法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重点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例如,有个数学教师,发现班里一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怕和人交往,做事十分胆小。为改变此种情况,他就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集体生活的机会,请他当课代表,经常提问他,让他检查其他学生的作业情况。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的胆量渐渐大了起来,提高了人际交往和工作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比解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个培养学生做事能力和做人能力的机会。

六、关系培养法: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操作对象发生的关系中培养人格形成德性

道德存在于关系中,是人面临一种境遇,一种真实关系时的选择。所以道德的学习完全是一种关系型思维。人的德性不是抽象的,最终表现在关系中。而学生与班集体的关系又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操作对象的关系中。关于人的道德的这一关系性理论,拓展了我们搞好学校德育的视野,使我们找到了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卓有成效的途径和方法。

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中,主要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善于合作和交流、平等待人、富有同情心、敢于发表独立见解、作风民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具体为在学生与班集体的关系中,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乐于融入集体、善于融入集体、主动为集体做事的品质等等。班集体是一个学生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小社会,学生乐于融入集体,善于融入集体,走上社会以后,就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人与操作对象的关系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对象是学习的内容,人与操作对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德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如,培养学生态度认真、作风细致、勤于思考,积极主动、知难而进、专注、理性、坚韧、求实、日事日毕等作风和能力。教师们每天都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培养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能力的迁延和弥散,考虑到培养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做事能力之间的转化和一致,我们的教学将会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和创新。

以上介绍了几种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集中到一起,就是多元的教育目标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即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法也是多元的,关键是看你把知识当作什么来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教育教学的百花园里,我们播了什么样的种子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教育教学无疑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情感的德性的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每一位教师不仅是关于智慧的教师,而且是关于情感和德性的教师。我们强调德育为首,强调寓德育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教师,语文教师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开展着德育,数学教师以数学教学为载体开展着德育,物理教师以物理教学为载体开展着德育,如果学校所有的教师和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全时空地开展着德育,学校的道德教育一定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篇10

1、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2、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3、道而弗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4、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

5、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6、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7、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8、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9、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10、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11、“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1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13、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14、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5、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6、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

17、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18、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19、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

20、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站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2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谈十年书。

22、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3、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就是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

24、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25、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26、我愿做人梯让年秦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27、师德最朴素的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2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30、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3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32、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3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34、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35、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36、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37、教师就是要敬业爱生。

3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9、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40、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41、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62-01

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的双重功能,避免空洞、程序化的缺少灵活性、针对性的课堂评价,利用个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指明改进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得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下不断成长。

一、评价要注重个体差异和随机应变

每一个学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个体差异,因人因事随机应变,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比如,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学生,要“谨慎表扬”,即如果他们的课堂表现只在他们的“实力”范围之内的,那么,教师只以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就可以了,而当他们“跳起来摘到了果子”的时候,教师则应该给予赞扬,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对于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教师则应“适机表扬”,即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关注他们的表现,一旦发现他们有突出的“闪光点”,就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促使他们有更多的突出表现并取得更大进步;对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都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则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对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进步,都要进行大力表扬,比如,上课时坐得端正了,上课时注意听讲和积极发言了,能够把一个简单地问题回答得比较完美了等,教师都要以热情的态度,给予积极地表扬,以建立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信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此外,教师还应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 “突发事件”。例如,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课堂表现也不积极,但却在教师的鼓励下主动走上讲台,在黑板上板书,那天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晏子使楚》,他把“晏”字写得很大,把“楚”字写得很小,比例的不协调,使板书看起来有些笨拙和扭曲,台下的同学们竟然哄堂大笑,如果此时教师只是一昧的责备台下同学,那么,虽然可以使这位同学的内心得以稍许平静,但却并不能缓解他的尴尬,也将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灵机一动,转换话题:“同学们都预习过这篇文章吧?……对晏子是不是很佩服?对楚王子是不是很憎恨?……这位同学多有智慧啊,他竟然会利用‘晏’和‘楚’的板书的大小来表达他对晏子的崇敬和对楚王子的蔑视,我们是不是该为这位同学鼓鼓掌?……”教师的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课堂评价,不仅保护了小学生稚嫩的心灵,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至于学生在板书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私下沟通的方式促进其提高。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更加踊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评价要敢于批评和指明方向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指导……”如果教师对于这段话没有正确理解,那么,会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明显错误不予以明确的否定,或者是干脆避而不谈,这不仅使得学生无法认识自身的不足,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评价也是一种艺术,其艺术性表现在如何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批评,指明方向。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章节中的“写好铅笔字”时,发现有的学生的字写得太小,教师可以根据该同学的实际情况这样评价:“某同学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很正确,这值得同学们向你学习,但是,字要是写得再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不仅热情地肯定了学生的优点,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所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帮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成长。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委婉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从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评价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课堂考勤;深度学习;MCV架构

前言

随着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Smartcampusoverallframework)的,智慧校园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1]。而课堂考勤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更应该向着智能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2]。本文研究了的当前应用的课堂考勤方式,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终根据社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3],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的设计。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搭建了整个系统框架,包括数据库系统、服务器、计算机视觉模型、网络通信、图像采集系统、客户端和网络通信系统。

1课堂考勤方式现状

目前校园中主要的课堂考勤方式存在为两种,分别是传统的考勤方式和生物识别的考勤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传统的考勤方式包括点名考勤和通过校园卡进行考勤,点名考勤的方式仍然是高校中最常用的考勤手段,因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根据点名册直接核对现场的学生信息,但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就是花费时间,影响上课效率,为此有些教师不进行点名,因此影响了考勤的效果。校园卡考勤解决了点名占用课堂时间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具有学生代考勤的漏洞,因为学生可以拿着别人的校园卡进行考勤。生物识别的考勤方式包括指纹考勤和人脸识别考勤,这些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考勤方式代考勤的弊端,但这种方式受设备硬件的影响,识别能力太慢,尤其是在下课后学生较多,考勤签退时容易发生拥挤等现象,具有安全隐患[4]。因此,为解决当前考勤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

2系统设计基础

2.1系统开发环境

本文设计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主要是使用Python开发语言,Python是目前最流行开发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Web服务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的主要优点是开发效率高、可扩展性强、跨平台和具有可移植性等,满足了本文系统的设计要求。另外,在开发过程还用到了基于Python的第三方软件开发包,包括Flask用于搭建系统的Web服务器;PyQt5用于搭建系统的客户端;OpenCV用于系统中对图像视频的处理;Tensoflow用于开发计算机视觉模型,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完成人脸检测和识别任务;Mysqlclient用于管理、访问、查询和更新Mysql数据库。

2.2系统开发框架

本文设计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通信基于Web应用,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架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开发和部署效率。目前较流行的Web应用主要有MVC(ModelViewController)和CMS(ContentManagementSystem)两种架构。本文使用了基于Python和Flask搭建的MVC架构[5],该架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器。使用该框架的优点是可将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进行分离开发,提高开发效率,方便系统的部署、维护和管理。

3系统设计方式

3.1系统总结构设计

本文设计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MVC构架的设计,我们将该系统分为了模型层、控制器层和视图层,另外还包括网络通信设备。

3.2模型层设计

模型层主要是关系型数据库模,MySQL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也是学校管理系统使用最多的数据系统,为了更好地与学校管理系统兼容,我们选择了MySQL数据库,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3.3控制器层设计

控制器层主要包括服务器应用软件和计算机视觉模型,服务器应用软件的功能包括系统通信配置、数据业务处理和系统各模块间的调度。计算机视觉模型是实时课堂考勤系统的核心模块,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实现[6],主要作用是进行人脸检测和识别两个部分,计算机视觉模型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在人脸检测阶段使用VGG16检测器作为主干网络,为提高模型的检测准确率,通过引入注意力模型和多尺度特征融合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有效地从输入图片中提取人脸位置信息,得到人脸图像。在人脸识别阶段首先使用FaceNe人脸识别网络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图,然后通过决策树算法与待检测的人脸特征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图片中的学生信息。

3.4视图层设计

本文设计的实时考勤系统的模型层主要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和客户端。目前各学校教室内都安装有监控设备,因此为节约成本和安装消耗,图像采集系统使用教室内的监控设备作为图像采集系统,负责采集教室现场图片。客户端设计首先在本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接口,然后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设计图形化用户界面,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本系统的功能,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方便维护和管理。

4实时考勤功能的实现

实时考勤功能的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首先系统启动后,用户可以随时更新考勤信息,比如在数据库中创建新的考勤表等。接着系统会自动读取考勤表的信息,比如课程所在教室、上课时间。然后启动考勤程序,进行签到、签退操作,并将考勤数据保存到考勤数据表中。整个系统启动完成后可以自动运行,直到关闭系统,而且可以实时进行课堂考勤。

篇13

一、鼓励学生灵活地、大胆地处理教材,展示的形式更是可以不拘一格

教学中,我们不能受教材束缚,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可视学生实际,适当地将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给学生一片崭新的天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先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体会母亲的爱,了解这位坚强、无私的母亲,体验到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后,我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怀念母亲的文章、表现母爱的诗词或名言,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母爱的伟大,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迁移运用的训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个性内容,焕发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读课文、说感悟、演情景、搞制作、画、唱等等,课堂中的文本展示与情感展示都是学生自己在想办法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只要不脱离文本即可。说、演、唱、制作等各种形式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二、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教材或教师的启发和同学答题的触动之下,常常有智慧的闪耀。我们把这种智慧的闪耀称之为“闪光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闪光点是十分可贵的,它是学生自我努力、积极思考、获得成功的标志。学生会在一次次的体验中美滋滋地感到自信心的增长。

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学生毕竟还不习惯。有些胆小者不敢说不愿说,有些不善说不会说,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闪光处,以表扬鼓励为主,恰当提出改进意见。作文课上,我经常展示学生习作,即使一些不太优秀的文章只要有可取之处,就积极展示。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于是,许多孩子就盼望着作文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我们不难看到,赏识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四、赏识要有科学性,教育要注重艺术性

赏识教育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它需要赏识者的聪明才智、科学方法以及充满艺术的感召力。 首先,赏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在赏识要有依据,要具体,并有针对性。赏识内容不能盲目和随意,要对事不对人,要针对学生对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针对学生的性格和本人。常常听到教师说“你很好”、“我很喜欢你”、“你是个好学生”。如果这样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事物,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大家都认为你是好样的”,而只是教师赏识意识下出现的“规范”话语,那么在学生心中不仅起不到预料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认为是教师对自己的迁就,学生从中感受到的不仅不是尊重,反而是一种忽视与轻视。这种感受越积越多、越积越深时,爆发出来的只有愤怒。

篇14

可是在我们的现实教学生活中,我们真正将评价落实到了实处吗?在听课时,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课堂评价,有的老师一节课除了说:“你真棒”、“你非常聪明”等等,再无他话。私下,我问几位同学,喜欢老师表扬吗?有的同学说,当然喜欢了,但老师表扬多了,也就无所谓了。因为老师每节课都表扬,我们出现的错误也不指出来。

俗话说“糖吃多了也腻人”。固然,每个学生都喜欢表扬,但表扬绝不是多多益善。相反,过度表扬是有害的,容易导致学生心思浮躁,不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数学思考。

我们常常打着新课标的幌子说我们要提倡赏识教育,但是这样的“泛滥”恐怕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智慧的语言去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是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型课堂评价呢?如何才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到应有的作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谈起:

一、深入了解,客观评价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是对教师评价的基本要求,要坚决摒弃那种对学生评价的随意性:见到什么、听到什么、甚至是此捕风捉影的事,就随口肯定或否定一通,不加分析、主观臆断,这样就会造成评价的失准、失误,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丧失评价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产生极大的负而影响。

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很难预测和把握。对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出格”和“反常”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全面的了解,细致入微地分析,避免主观武断。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事情的“是”与“非”,才能正确区分“动机”与“效果”,“偶然”和“一贯”。要以教育学生为基本的动机和出发点,因人而异,采用正确、有效的评价方式,以达到学生受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二、实事求是,因人评价

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学生,这是评价正确性的基本要求,但单纯的评价正确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的可接受性,真正使教师的评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学生内心引起共鸣,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并经过努力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做到:

1.因人而异: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潜力等方面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也不能离开学生的具体的个性去评价。评价只有适应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2.教育目的评价:无论是对学生的褒扬性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贬抑性的评价,教师都要基于教育的目的,抱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在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自己,尤其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时,更要注意诚恳和心平气和,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感受到温暖和亲切,感受到滋润心田,有所收益。

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三、关注过程,关注全面

所谓“关注过程”,就是关注学习的过程。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而,评价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堂评价不能游离于教学活动本身而存在。

所谓“关注全面”,就是课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不能择其一而忽略其余。只有在纵向上关注全程,在横向上关注全面,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当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时,教师的表扬可以更加煽情一些。而当学生显得浮躁时,教师应该适当减少表扬的次数。

批评与表扬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缺其一。但这里所谓的批评,不是板起脸孔的呵斥,不是令人无地自容的挖苦,更不是贬损人格的辱骂。批评同样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批评需要智慧,批评要讲究艺术。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以下两种方式的批评效果很好。

幽默式批评。幽默式批评即寓批评于诙谐之中。如我对老写错别字的同学谈心时,我经常会笑呵呵地批评:呵,又一个河南秀才!下回可要细心了。

自省式批评。每次我发现了问题,都是给学生提示一下,然后让他自己去发现。“批评的智慧在于让学生成为自我的批评者。”自省式批评的最大优点是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较持久。

巧妙机智“激”、恰到好处“评”学生,能够学生感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同时评价学生也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一个途径。

四、正确引导,激励评价

在学生“做”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客观标准有一些差距或较大的差距的情况,在经过努力后,还不能有明显的进步,这时极易产生“追求疲劳”,自信心减弱,自尊心“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