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9 17:24: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工程地质勘查作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Geological Survey of construction is a multi-trades, multi-process interoperable with systems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more in the sparsely populated, high altitude,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convenience, geographical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very complex area, with operations dispersed, multi-point line length, highly mobile features, security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otentially unsafe factors, if not strengthen prevention control, there will be various types of accidents and injury ev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ield in front of the preparatory work and specific work program, and the field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proposed precautions.
关键词:野外地质勘查 工作程序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标识码: A
一、野外地质勘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收集勘查区及周边以往相关资料,包括物化探、航磁、重砂以及区域地质、矿产等相关资料。
(二)对要勘查的相关地区已存在的资料进行仔细研究;
(三)通过初步的实地了解与参考资料熟悉勘测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岩矿石地质特征等基本情况,并对当地分布的岩石名称与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进行初步了解;
(四)准备一套工作区野外用图,包括:区域地质图、勘查区地形地质图(野外地质手图、室内清绘图)、工程布置图、相关剖面。
(五)核实矿权登记范围及勘查证书;还有地勘单位编制的立项书、设计书、审查意见及批复的主要工作量,认真领悟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以减少工作时的错误;
(六)准备出发前的野外办公用品,它包括:记录本(地质记录本、物探、化探、测量专用记录本)、质量管理体系表格、各单项工程地质记录表、送样委托书、采样登记表等各种表格,安全会议记录本,稿纸、三角板、2H 铅笔、坐标纸、橡皮、量角器、绘图板等;
(七)准备在野外工作时的工具,钢卷尺、采样钎、采样锤、手持 GPS(参数设定)、数码相机或录像机、皮尺、测绳、铁锤、罗盘(磁偏角校正)、放大镜、采样布、样袋、油漆、手电筒、工作服、安全帽、登山鞋、手套等;
(七)后勤保障方面的准备,比如说越野车、所需食品、住宿设备等。
二、野外勘查时的工作程序
(一)路线踏勘,这是勘查前的基础工作,在开展工作前,要根据对当地岩层的了解选择1-2条具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踏勘。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项目组全体成员一起来学习、判断、识别出地层岩性、构造、矿脉等地质特征,在各人员的考查确认之后,由项目负责制定出以后要用的填图单位,还要与相关的岩矿石标本进行比较,统一命名,完成一切相关工作,为以后的工作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
(二)1:2000 实测地质剖面,用罗盘定方向、皮尺或测绳量距离进行 1:2000 实测地质剖面工作。虽然 GPS 很方便快捷,但是不能用它来替代,有些测量还是要经过手动工作来降低误差。工作时各相关工作人员,要分工合理、前后搭配得当共同完成剖面测量任务。
(三)1:1000 勘探线剖面,与上一步比较,这步就要用到数字仪器以仪器法测量,在探测后还要设计剖面,探测和设计时要保证其准确性。
(四)对施工的工程及时进行地质编录,详尽的记录勘测中的数据变化,编录时不得随心所欲,乱改乱填,内容格式要按相关规范进行,使工作人员能够轻松的查录;
(五)有些勘测工作(如对矿产品的探测)要进行系统采样,采得的样品要及时送相关部门检测化验,送样时要提供采样地点、时间、方法和各种相关数据资料,采样的规格以满足规范要求为宜,不能扩大或缩小;
(六)对工作区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矿床充水因素及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工作,可以了解工作区供水水源方向及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为后期 的矿山开采提供依据。
(七)野外原始资料整理,工作做完后要及时对之前所测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同,对有还未完善的工作表格要加于补充完善,包括采样登记表、化验送样委托书、化验结果表、采加化周期表、内、外检统计表、工程测量成果表等。
关键词:野外;工程地质;测绘;勘察;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iel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different rocks, soil distribution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dverse effects of major tectonic elements and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re analyzed.
Key words: field;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survey
中图分类号: P258
一、工程地质测绘作业问题
工程地质测绘 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 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表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
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查明较大范围内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不需要复杂设备和大量资金、材料,而且效果显著[1]。另一方面,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也可以大大减少勘探和试验的工作量,从而为合理布置整个勘察工作,节约勘察费用提供有利条件,在山区和河谷等地层出露条件较好的地区,这种方法是最主要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一般分为小比例尺(1:50000~1:5000),中比例尺(1:10000~1:2000),大比例尺(1:2000~1:5000三种。需要注意的是,比例尺的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确定测绘比例尺时除了考虑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外,还应考虑到建筑物规模及类型、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区域研究程度。为了保证精度要求,要求地质界线、地质点在图上的误差不超过 3mm, 填图的底图比提交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进行比例尺 1:10000 测绘时,常采用1:5000的地形图作为野外作业填图的底图,在外业填图完成后再缩小成比例尺的成图。测绘范围大小应以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前提,一般应包括建筑场地及附近地段。对于大、中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多以建筑物为中心,其区域往往为一方形或矩形。如果是线形建筑(如公路、铁路路基和坝基等),则其范围应为一带状。
划定的测区范围是否能够满足查清测区内对工程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地质结构条件要求[2]。如某一工程正处于山区山洪泥流的堆积区,此时如仅以建筑物为核心划定测绘调查范围则很有可能搞不清山洪泥石流的发育规律。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即使补给区再远也要将其纳入测绘范围。再如隧道工程,其测绘范围应随地质构造线(如断层、破碎带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布置,在包括隧道建筑区的前提下,测区应保证沿构造线有一定范围的延伸。地质观测点的定位应根据精度要求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选用目测法、半仪器法和仪器法。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地质观测点,如地质构造线、软弱夹层、地下水露头以及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或为了解决某一特殊岩土工程问题时,宜采用仪器法。此外充分利用天然露头( 各种地层、地质单元在地表的天然出露) 和人工露头( 如采石场、路堑、水井等)不仅可以更加准确了解测区地质情况,而且可以降低勘察工作的成本。
二、主要构造对工程建筑的不利影响
1.褶皱
①倒转褶皱常常对抗滑稳定不利;
②背斜轴部岩层破碎、风化剧烈、强度较低,对地基强度不利;
③褶皱构造中如有软弱层,则容易产生层间错动和顺层断层,形成不利于抗滑稳定的主要软弱面;
④褶皱构造中存在刚性与塑性岩层互层时,刚性岩层往往裂隙比较发育而成为较好的裂隙承压含水层,而上、下顶板的塑性岩层会产生泥化现象,使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下降;
⑤较薄的塑性隔水层在倒转褶皱区易形成不连续的扁豆体,从而破坏了原隔水层的连续性,并使其力学强度不均一。
2.断层
①逆掩断层倾角平缓,上盘尤为破碎,其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②断层通过软弱岩层处,特别是多条断层接近或交接处,破碎带的宽度往往很大,岩层破碎程度加剧、风化程度较高,对岩基稳定性不利;
③同一区域多条以上断层在其倾向相反或倾角不一致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倾角较缓时,往往会形成弧形软弱面或楔形体而影响岩体稳定。
④断层带与围岩弹性模量差别较大,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
⑤断层破碎带中的糜棱岩和断层泥的透水性一般较小,但断层带往往会成为渗漏带或岩溶发育带;在强弱透水带的交界处往往会出现管涌或潜蚀现象;
⑥ 断层带易形成河谷深槽,其两侧往往会成为地下水的排泄区,其岩层的风化程度也常常较高。
测绘中应着重研究断层的新老关系、断裂带的性质(尤其是未胶结的破碎带),要精确测量断层带的产状,调查其延伸情况,分析断层性质、构造岩性充填物性质、胶结物性质,并对断裂的新老关系和其再活动性作出评价。3.裂隙
裂隙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对岩体的整体稳定不利;
裂隙加剧了岩石风化的速度、使其强度降低;
连通的裂隙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对于水工建筑物和其他需要防水的建筑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层面裂隙,特别是岩层倾角较缓时,易于形成浅层滑动面。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时,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第一,裂隙的产状、宽度、填充物性质和胶结程度,裂隙的规模以及与某些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第二,裂隙的数量统计;第三,裂隙成因分析。
三、不同岩、土分布区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在山区或丘陵地区进行大、中比例尺测绘时,其重要内容是对岩性和地质构造方面进行研究。岩石分层可以按地质年代划分为标准,测区往往只出露一个“统 ” 或一个“ 组 ” 的地层[3],单纯按地质年代来分层就可能满足不了工程勘察的要求。实际上按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来划分。
(1)不同岩类分布区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侵入岩及深变质岩分布区岩石以花岗岩、闪长岩、片麻岩、石英岩为代表。着重研究的内容有:① 侵入岩的形态、产状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特别应注意接触带的情况,因为接触带常常是软弱的结构面;② 侵入岩体的流线、捕虏体、原生节理面等原生构造情况;③ 岩体的各向异性特征;④ 岩脉与构造断裂及层面的交切关系;⑤ 古风化壳及现代风化壳的厚度、成分及分布规律。
喷出岩分布区岩石以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为主。需着重研究的内容有:①喷出时代、喷出旋回、喷出间隙的风化情况和沉积物性质,特别应注意易胀缩的岩石(如凝灰岩等)的分布; ②岩石的孔隙性、洞穴和气孔的分布情况,气孔充填物的性质及其化学稳定性;③ 原生节理的方向、密度及延伸情况;④ 喷出岩与上下围岩的接触关系和接触带情况;⑤构造破裂性状。
沉积岩及浅变质岩分布区 岩石以砾岩、砂岩、泥岩、页岩、板岩、千枚岩为主。着重研究的内容有:① 岩性及岩石的各向异性特征、颗粒组成、胶结物的成分和性质,特别应注意软弱夹层、泥化夹层和可溶盐(盐岩、石膏、大理岩) 的分布情况;②岩层厚度、产状、层位关系、构造变动和层间错动情况以及层理层面裂隙发育情况;③ 泥质、石膏或钙质胶结的半坚硬岩石的强度及风化、溶蚀程度; ④ 含水层的划分及顶、底板的强度和透水性能。
岩溶发育地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着重研究:①岩石成分和化学性质,可溶成分的溶解速度,相对隔水层的可靠性。②岩溶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溶洞充填物的性质,特别要注意地下暗河的发育情况;③岩溶发育与地貌、地质构造的关系。
(2)构造的工程地质研究
构造条件是基岩分布区的重要工程地质条件之一,也是各类工程建筑选址的重要依据之一。研究区域构造条件的目的是判断查明测绘区的构造体系、构造的发育历史及测区所处的构造部位,从而对区域稳定性和地基的稳定性作出初步评价,预测施工或工程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大范围构造条件,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重点注意查明测区内主要构造线的分布、延伸情况,构造发育史和构造应力场的活动情况,构造的继承关系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收集的地质资料,充分利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地层学等原理,分析编制区域地质图,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必要的野外现场工作,最后弄清区域地质的全貌。
工作区构造条件,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如褶皱变形、断裂变位和节理裂隙等,这种小构造的具体分析,对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决定岩体完整程度、强度、透水性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新珊.关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43.
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公路设计涉及多个专业,因此,相关企业必须重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性,特别是在施工图纸设计环节。在施工设计中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路基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将对其安全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对整个道路结构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在设计路基时,为达到施工相关规范,必须确保其测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这也离不开精确的地质勘查数据。同时,还要按照实际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岩石类型等地质勘查信息进行公路设计。在设计中相关部门必须将地质勘查数据作为设计工作开展实施的重要依据,做一个全面、系统化的分析,才能确保公路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二、地质勘查工作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概况
地质勘查工作在公路设计中主要通过一些综合勘察技术与方式勘探公路沿线的地质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其主要技术为工程地质调绘、探坑、螺纹钻、原位测试、钻探、室内试验等,在选择、应用地质勘查中必须对其有效性和适应性加以重视,确保勘察提交资料的完整性与精确性,能最大限度满足设计不同环节对勘察工作深度的要求。
(一)地质调绘
地质调绘必须结合路线和沿线工程,并通过相应的遥感解译和勘探技术进行。主要勘察地形地貌的成因、类型及分布情况等,还可以勘察岩层的产状,地质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公路地质勘查和岩土工程设计工作。的构造类型等。
(二)地质勘探
作为公路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手段,勘探是进行深度地质资料获取的重要技术。目前公路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地质勘探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挖探,主要包括两种:坑探、槽探。开挖的探坑、探槽深度必须控制在地下水位以下,并遵循公路工程地质勘探的需求对其长度、断面进行确定。在资料提取中主要包括岩性描述、断面图等。第二,钻探,作为地质深度资料获取的另一种技术,钻探必须对其钻进的回次长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低于岩芯管长度。并对岩芯采取率进行有效控制,在地层构造较为简单时,其勘探方式还可以选用一些简单的手段,如小螺纹钻、洛阳铲等。第三,物探,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各类岩、土物理性质的差别为前提,为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判断,可以通过对天然或人工物理场变化观测的方式进行。目前公路工程设计地质勘探中最常见的方式为:电法勘探、地震法勘探、声波勘探等。物探成果解释必须相比一些勘探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
(三)试验
作为公路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内容,试验主要是定量评价岩土的工程性质,从而得出岩土的相应参数。目前公路工程设计地质勘查中主要分为二种试验,为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主要的试验项目内容含有补充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室内试验通常都包含各个类型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土工试验等。确保其各项试验与国家相关指标相符合。
三、地质勘查工作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一)勘察路线工程地质
主要对路线方案、布设相关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路线方案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良好地质情况的方案,着重对复杂地形地貌路线进行勘察,有效控制其方案及布设的地质情况,并对路线的最终方案与布设进行确定。
(二)勘察路基、路面工程地质
在初期勘察及测量定位环节,必须按照相应的路线,认真勘察中线两边规定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为设计路基路面及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勘察桥涵工程地质
在桥涵基础工程设计中根据各个阶段勘探深度要求的不同,初期勘探与详细勘探施工中,必须进行相关的地质勘探作业。首先调查各个方案的合理性,根据路线、桥梁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良好地质情况的桥梁位置;其次对桥梁位置进行选择后,必须对其地质进行认真勘察,这样可以为设计桥梁及相关工程进行提供准确地质资料。
(四)勘察隧道工程地质
在公路设计中对路线方案选择影响最多的就是隧道施工,隧道地质勘查中,如勘察数据不准确,将对路线布设控制点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勘察隧道地质中必须做好两点,选择隧道方案和位置,主要包含对比隧道和展线、明挖的地质情况;还要详细勘察隧道洞口和洞身的具体情况。
(五)勘察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质
勘察筑路材料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沿线所有材料对在沿线分布的天然筑路材料、工业废料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改造及利用。根据各个阶段勘察深度的不同,可以为公路设计各个阶段的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地质勘查工作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要点分析
(一)准备工作
在实施公路工程设计地质勘查工作前期,必须和实际勘察工作相结合,进行实地公路沿线的观测,并进行勘察方案的详细制定。制定勘察方案时,必须对项目设计图纸、地质情况、水文状况等施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并遵循相关部门提供的勘察技术要求及其他施工要求进行勘察方式、技术的合理选择,确保布置工作量的合理性。
(二)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查
在对已有地质资料充分收集的前提下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这个环节主要工作内容为地质资料调查,进行有效的工程地质勘查作业,其勘察重点地质为复杂性地质或不良地质,如特殊性岩石区等,对其路线控制点、路线走向、选择工程方案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降低对施工路段的影响,进而优化路线设计方案。
(三)初勘与详勘
必须遵循现行相应勘察方案进行勘察工作的实施,按照勘察材料对勘察施工中的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室内试验时,应根据施工要求对土样、水样的试验项目进行选择,对各个地层构造及其物理力学特性进行统计、分析。
(四)准确评估地质灾害
关键词:岩石;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勘查设施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国近代的工程地质勘查实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O年代,工程地质勘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总结了诸多学术资料和工程经验,该学科逐渐进入独立发展的阶段。在各大院校也专门开设相关学科、在实践上也有一些专门成立的地质勘查公司,为我国工程项目的地质勘查工作出谋划策。而地质勘查工作是保证房屋建筑不可缺少的工作。特别是对岩石地区建筑工程的地质进行勘查,就易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将要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对此,应该加以重视。
1 岩石概况
岩石是一种固体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有三态:固态、气态(如天然气)、液体(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态物质,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不同的矿物质拥有不同的属性,也就致使不同岩石拥有着不同的性质。并且,各种各样的岩石又会在地壳的不断运动中,变换属性。这样也使得辨析岩石的性质和对其进行分类成为地质勘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岩石的分类形式多种多样,而根据岩石的成因,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是由以前的岩石风化成碎屑,或动植物的尸体沉淀积压而成。年代越久远,沉积地底就越深,相对的,越靠近地面的岩石,沉积的时间则越短。火成岩,又称岩浆岩,是由于岩浆活动致使岩浆侵入地壳内部,或流出地表形成熔岩,再经过冷却而凝固造成的,如花岗岩。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外力(高温、高压或化学成分的加入)的作用下,使原来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三种岩石中,沉积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但是在做地质勘查工作时,对各种岩石的性质和构造都应该了如指掌。
2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应具备的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工程也越来越大,对工程地质的勘查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岩石地区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2.1 高端精密的勘查设备
地质勘查有钻探、井探、触探等多种手段,而每一种勘查手段都是建立在高端勘查设备上的。例如,在进行钻探作业时,就应该选择稳定性能好的钻机。如果所选钻机性能差,那么在选样过程中,对岩芯的破坏性就会加大,所取样芯的效果也会不好,也就直接影响到整个勘查结果。地质勘查是建筑工程实施的基础,而勘查设备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勘查设备,那么勘查则无从下手,而设备精密与否,则关系着勘查结果的准确性。
2.2 专业的勘查人员及勘查技术
作为专业的勘探工作人员,应做到对各类岩石性状、属性和各项勘探技术都了如指掌,能够在使用时做到得心应手。根据所取得的岩芯来识别岩石,通过岩石碎屑分辨岩石所属种类,根据岩石的实地情况确定岩石的钻井深度,通过对勘查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推算岩石的承压能力等等,都是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要知道,一个工程的建造区域,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岩石,而对于这些岩石就需要技术人员应用自己专业的勘查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识别和确认。
勘查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勘查技术,还要具备负责任的心态。因为在整个勘探过程中,技术人员不仅要对每个阶段所得的勘探结果进行或详细,或简略的记录,而且还要将所得的样品进行不同方式的保存。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过程,如果勘查人员心态不好,在勘查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只是敷衍了事的话,那么勘查结果会一些出现误差,会导致整个勘探工作的瘫痪。那么也会影响建筑项目的实施和建筑成功后的稳定性。如此说来,勘查人员的责任心在勘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岩石地区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
3.1 岩石取样不准确
岩石地区建筑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要做到准,还要做到细。准,是对这一岩石区域内的岩石种类和构造进行勘查和分析,然后得出明确的答案。细,则是对同一区域内,从岩石的断面和平面进行多层次的细查和分析,从而让这一范围内的岩石状况得到全方位的确定。但是在岩石地区的勘查仍然很容易因为岩石种类多且分布无规律,所用经费不足,技术设备和人员无法达到勘查要求等,导致取样难,取样不准确的后果。
3.2 岩石识别不准确
钻井取样,不同层次会潜藏不同性质的岩石,即同一岩石,在不同的层面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在岩石地区建筑工程进行地质勘探时,工作人员很容易被岩石体所表现出来的假象迷惑。现以沉积岩为例,作个简要的分析。沉积岩是全球分布最广的岩石,而它并不是从浅到深,从左到右都是同一种性质,同一个构造。从纵向来看,越深入地下,沉积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而距地表越近,则表明沉积的时间越短。沉积岩从浅到深,呈现的是一个时间越来越长的趋势,而这样的时间变化,也就使得岩石性质和类属各不相同。所以在岩石的辩别过程中,就必须分辨出不同层面的岩石所具有的特性。然而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某种岩石会因为内因或外因的作用,呈现他种岩石的性状,这也就很容易导致勘探人员被岩石所表现出来的假象迷惑,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3.3 范围大,容易取样不足,导致检测不到位
整个建筑场地的面积大,在进行勘查作业时,不可能孔挨着孔,洞挨着洞的进行探查。但是岩石在面的分布上,又会因为各种因素作用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性质和构造。而不同性质和结构又决定了该片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所以,在岩石地区建筑工程地质的勘查工作中,由于范围广,造成取样的不足,就导致了岩石检测的不到位,这也就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的实施。
4 总论
地质勘探是进行建筑建设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地质勘查,我们能够很好地掌握地质的情况,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现阶段,岩石地区建筑工程的地质勘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整个勘查工作运行起来频频受阻。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过往的理论基础上,不断添加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促进整个地质勘查理论的完善和勘查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卫红.地质勘查工作环境亟待改善[J].地质勘查导报.2010.007
[2]沈珊珊.加强地质勘查质量管理刍议[J].中国矿业报.2010.B02
[3]刘涛,刘.青岛岩石地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探讨[N].岩土学报.2010.32
[4]常士彪,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遥感技术;铁路工程;地质勘查
中图分类号:U2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中,在前期的设计研究方案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其设计方案也必须随之进行变更,为了可以在数据缺乏的条件下和规定的限期内将铁路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完成,这便需要将遥感技术更好地运用到铁路工程地质勘查中来。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得还不够完善,也没有阶段性突破,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所以,针对铁路工程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研究,对我国铁路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遥感勘查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笔者结合现阶段已经完成的铁路工程地质勘查项目与自身的工作经验,对遥感技术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现状,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1. 首先,解释基础数据由比例尺不同的航卫图片组成,专家进行手工标注和判释工作的时候通常是通过相关软件工具或是立体镜来完成的,如此一来,便会造成人工劳动的强度较大,并且其工作效率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2. 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对单个地质体进行定量分析与岩性的定量识别,并且解释基本为定性的描述,且其局限性比较大,详细程度受到约束。在勘察的后续阶段的弃渣场选址、勘探孔布置以及供电测绘等工作便难以拓展。
3. 遥感勘查的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对高陡坡激光雷达成像的定量化与高精度和地表形变监测等遥感技术的利用较少。
4. 对于综合利用基础数据的效率不高,受到主管思维模式的禁锢,从而对与铁路工程的地质条件产生定性地评价和分析,从而导致缺少同时拥有信息提取、数据集成以及定量评价等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
二、铁路工程中遥感技术的技术体系
1. 技术体系目标
在地质环境中的多解性与复杂性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地质调查在整个铁路工程中长期处于一种投入高但产出较低、外业劳动的强度较大以及难以保证质量的现实状况,进而便很难跟上其他的专业信息化技术的脚步,而改变目前这一被动现状的突破点在于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有效利用。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查方面3S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且其带来了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化工具,从而对人工调查视野和对地理环境的逼真模拟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在铁路工程的地质勘查中也是提供了不同精度和尺度的地质的空间位置、几何形状与目标属性等有效信息。对遥感解释的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详细作业程序的制定工作都是极其有必要的,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勘察阶段与地质环境等条件都可以满足铁路勘查工作的需要,从而将信息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铁路遥感勘察体系建立起来。最后将地质调绘工作做得更加精细,综合地质勘查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有所提高,对外业工作的劳动程度也可以有所减少,从而实现对劳动力的解放。
2. 研究方法
对铁路线路的选线设计、地质勘查以及地质解释等等传统的业务需求进行充分地考虑,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先进研究作为核心指导,实现在铁路勘查中GPS技术、GIS技术与遥感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的充分发挥。资料收集、生产试验、项目应用、技术调研、标准制定等为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将具有高层次技术平台建设起来,其中将三维地理建模、遥感信息解译、综合勘察资料以及工程地质调查等功能结合到一起,从而使互通、共享专业资料的目的得到实现,进而铁路地质勘查技术的工作程序与勘查技术也就得以形成,对传统的铁路地质勘查的方式也做出了改进工作。
三、遥感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关键技术
1. 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工程地质知识库
为了使遥感图像更适合于专家系统的解释,将工程地质遥感的数据库建立起来。搭建这个数据库的目的在于,整理和合并专家解释的分析数据和实际经验等信息,从而确保数据在自动解释中的调用与供给。对有着岩石岩性、水系结构、断层构造等等地质图像的特征与标志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再将纹理知识、GIS知识以及空间几何特征的系统分析进行引入,将相关的地学信息的关系图谱建立起来,并且提炼出相关的通用的符号语言和图解方法等等,再将GIS数据模型进行应用,从而建立起工程地质知识库。
2. 提取工程地质中的岩性信息
在气候恶劣、植被稀缺和交通极其不便的北方山区,其开展地面调查工作的难度较大,通过高光谱数据对岩石进行识别,其技术对岩石岩性的研究和诊断非常有利。除此之外,岩石的化学、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屋里特征都可以通过光谱的吸收特征得到反映。另一方面,在岩石强烈风化和高植被覆盖的南方山区,岩性信息极其微弱,给高光谱对其的定量识别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仅仅通过多光谱遥感去实现其岩土性质的分类工作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如此一来,关键问题变成了对多源信息的选择和获取,对遥感影响所采集到的光谱、植被以及纹理信息等数据进行整理并融合,再通过对岩土工程性质进行分类,最终对其分类的结果予以分析评价。
3. 利用遥感技术识别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