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交通的重要性范文

智慧交通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17:24: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交通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交通的重要性

篇1

庞学光:善待儿童“爱智慧”的天性

庞学光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几乎所有心智正常的儿童都有自己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这一事实是对儿童施与哲学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逻辑起点。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保护儿童的哲学天性。这有助于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人类思想和社会的进步,有助于哲学家的诞生。其二,训练儿童的哲学思维。其三,奠基儿童的幸福人生。哲学教育能使儿童在恰当的智力激励和挑战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能满足儿童“爱智慧”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能使儿童一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并能通过培养儿童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地将痛苦转化为幸福。

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在儿童教育的早期阶段知识分科壁垒的过早设立。这一特点虽然符合知识不断分化的趋势,却有悖于知识的综合化发展趋向。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它还会严重妨碍儿童提出和思考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原有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究理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一点一点地丧失。教育中扼杀儿童哲学天性的弊端,可以通过开设儿童哲学课程予以纠正和补救。以儿童为对象的哲学教育必须采取既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又符合哲学本性的内容与方法体系。目前可见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普遍是以蕴含哲理的小说、寓言、童话、诗歌等为载体引发儿童的哲学思考,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展开具体的教育活动。

孔企平、姚佩英: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孔企平、姚佩英在《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1期撰文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生幸福感的研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学校环境中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态度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的美德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在学校学习生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包括对学校、班级、同伴、教师、学习等方面的态度,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次,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各种美德形成的助推器。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基础上,学生会形成对教育活动和学校生活的正面认识,形成相对稳定的态度和看法。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对这些重要态度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主观幸福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又能拉近学生与学校生活的情感距离,增加他们对学校教育活动的认同感。在情感和认知的交互作用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篇2

于是乎,慧典先锋计划落地中国。“慧典先锋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全球可复用的最佳实践模型,以及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信息化水平的IBM智能运营中心,智能交通、智能水管理、和谐城市、应急等解决方案,全面促进中国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智慧城市。”伴随着IBM的宣言,中国智慧城市典范呼之欲出。

三重保障

和中国一样,巴西也是新兴市场里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2010年4月,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发生特大洪水与泥石流灾害,785人死亡,13830人被迫逃离家园。“这暴露了城市运营中的巨大缺陷——没有灾难和危机管理的统一指挥视图,导致资源可见性和全局视图缺失,缺少全面的灾害管理计划,因而难以组织和分发执行任务。”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智慧城市行业产品总经理孙崇腾直指要害,“这种惨痛的教训值得任何一个城市借鉴。”

里约热内卢成功申办2016年奥运会反映其城市运营水平已大幅提升——“IBM协助洪水防治、泥石流防治和整体运营。收集水文、地质、人口、天气的资讯,通过建模分析,产生智能响应,协调城市资源,把应急时间从数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

IBM的整体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和实施保证是里约热内卢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智慧城市市场显现巨大潜力,很多公司磨拳擦掌。我想强调的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旅程。”夏然娓娓道来,“在出发前,要注意三点,这恰好是IBM的优势——整体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和实施保证。”

整体规划设计需要强大的专家团队,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沉淀,“智慧城市的市场上有很多噪音,IBM希望与真正务实的合作伙伴一起,给决策者指引方向”。夏然发出了“邀请函”。

IBM软件集团解决方案部全球开发总经理沈丽琴从技术角度说明了如何才能建造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有三项基本特征: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对应信息的采集和汇聚、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决策和协调。” 从2008年提出智慧城市开始,IBM投入大量研发力量,成功承担超过2000个案例,在2011年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可移植的经验,包含在解决方案中,并建立行业资源库。

战斗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线的孙崇腾则直接摆出了美国迈阿密SunLife体育场智能运营、两个月减少6.6%水资源消耗的美国Dubuque市水资源管理、荷兰洪水管理、镇江公交系统等成功实践,“IBM的实施能力不言自明”。

一体智慧

“从‘智慧的地球’和‘智慧城市’的理念,到‘慧典先锋计划’,IBM传达的是在中国建设全球典范智慧城市的决心和信心。”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战略及市场总监吴立东言简意赅。

篇3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应用

引言

伴随着不断深入发展的物联网技术,现阶段智能城市建设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当中,因此加强对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成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而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建筑、交通、旅游、医疗等方面着重围绕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1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物联网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简单来说,互联网在结合通信网下诞生了物联网,因此其在应用等方面也成为了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在物联网技术当中,具有感知能力的装置可以负责感知和识别物理世界中的各类信息,并借助与互联网的交互传输功能可以使得人物和物物之间顺利进行信息互联对接,从而完成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掌控[1]。物联网技术出现和发展下,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也逐渐朝着智慧城市方向前进,智慧城市也被人们看作是集各综合物联网应用产业于一身的综合体,并且其主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感知和管控城市的重要任务。智慧城市在物联网技术下能够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存储、计算海量数据信息,从而使得无论是生产技术、文化生活还是城市的其他方面均能够更加智能化,进而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智慧建筑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慧建筑当中,指的就是建设智慧化的小区,即将物联网技术等运用在社区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当中,实现家居安防、家居智能等一体化的智慧小区。而在此过程当中,云管理平台以及业主的手机客户端是实现小区智慧化的关键,物业通过运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将云管理平台同业主手机相连,使得业主利用手机客户端即可随时随地对各类物业信息进行查看,享受全方位的物[2]。以故障报修为例,智慧建筑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电梯、水电网等内部系统当中设置自检系统,同时安装故障定位装置,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的具体影响范围,之后由云管理平台向业主发送故障处理情况、进展、结果等相关信息,帮助业主对故障报修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2.2智慧交通

所谓的智慧交通指的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交通工具融于统一的网络当中,使得人与交通工具能够在统一的交通网络当中建立起感知与互动,进而有效提升运输效率、保障服务水平、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以智慧停车场为例,通过在停车场安装监控探头,并利用传感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其与主控室相连接,进而在主控室大屏幕上能够将当前车位占用情况直观、清晰、准确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停车场的全面监控。同时,在监控停车场中的时间监控功能,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具体的车位占用时长,并将其传输至停车场监控系统当中,而监控总系统将以此为根据计算出停车场的分时段占用率,之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停车管理安排计划。与此同时,停车场监控系统也将与收费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之间的传输与交换,进而实现资源有效共享,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

2.3智慧旅游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旅游行业也掀起了一阵“狂潮”,红火发展的旅游行业与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之下将诞生一种全新的产物即智慧旅游。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web收集和整理海量的信息,并不断添加形形的旅游元素,结合游客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借助内部软件对全部旅游资源进行智能化分析,为游客进行“私人订制”如制定专门的旅游线路、线上完成旅游产品交易及相关业务咨询等,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与此同时,为游客提供一系列如酒店住宿、餐饮选择、消费维权等其他相关服务,进一步增强游客的满意程度,尽可能满足其旅游需求。

2.4智慧医疗

(1)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身体全部变化情况在内的个人健康档案,并进一步扩大共享医疗健康信息资源的范围。从而使得患者入院求医时,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提升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2)还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建立起包括医疗设备、药品信息等在内的公共卫生系统[3]。通过优化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并积极实现共享,能够使得政府在面对各种突发医学事件如传染病等时,可以立足于各种医疗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决策,节省宝贵时间。(3)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运用在远程急救当中,在救护车内安装监护设备帮助急救人员采集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信息,之后通过CDMA网络直接将信息传输至急救指挥中心或是医院急诊中心,进而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其存活率,如图2所示。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城市建设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事实证明,在物联网技术下构建出的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确实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在大力推动智慧城市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在医疗、教育、住宅等各方面落实好与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的智慧与智能程度,努力为城市居民打造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笑娟.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应用.《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2]曹宇.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全国各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16:3

篇4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角色

1.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首择。目前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处于发展探索阶段,但是不同的城市在发展智慧城市的时候侧重点各有不同。新加坡主要侧重交通、教育和医疗系统的应用,意在建设一个市民、企业、政府三者合作的电子系统,让市民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韩国首都首尔建设智慧城市的侧重点为城市安全、设施管理、智能交通和环境四大方面;美国纽约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实施电子健康记录与服务,启动纽约市IT基础设施服务行动计划,升级政府的E-mail系统,建立智能停车系统等[1]。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试点建设阶段,科技部在2010年确定国家“863”智慧城市项目试点城市为:深圳和武汉;工信部在2011年9月确定全国第一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扬州、常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2012年12月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建设试点,从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方面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研究[2];国内智慧城市发展也有所成效,近两年涌现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数字南昌”、“生态沈阳”等智慧城市建设优秀的城市[3]。

2.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

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探讨和分析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寻找智慧城市发展合理、科学的建设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4]。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研究可以为各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2.1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技术提供者

百度百科给出物联网的定义如下:“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无处不在。

2.1.1射频识别(RFID)技术

物联网技术发展中十大核心技术之一: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不需要人工的干预,RFID技术的特点有:防磁干扰、防水、耐高温、识别有效距离大、使用寿命长、数据加密、存储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5]。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系统、物流包裹跟踪和识别、产品防伪、运动计时、票证管理、汽车防盗系统、停车场管理等[6]。

2.1.2传感网络

传感器网络是由分布不同位置上的自动装置组成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和这些自动装置共同监控不同位置的环境状态,比如花圃湿度状态监控、楼宇噪音监控等。传感器网络主要应用于环境与生态监测、医疗健康监护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家庭电器自动化等[7]。

2.1.3智能技术与云计算

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这两种技术影响着物联网的整体性能,关系着物联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能源节约机

物联网技术能够节约大量能源以及人力,降低了城市信息管理的成本。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都是以“低碳”为核心,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都大大的节约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财力成本。

2.2.1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能耗计量及设备能效分析,采用系统集成的手段,构建能耗计量和管理平台,通过建筑物能效综合管理,在热水供应、照明、家电等方面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8]。目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建筑节能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热点,是未来物联网应用市场的主力军,对促进我国工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效益等目标的实现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2.2交通节能

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还有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通信技术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城市交通管理,从而建立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于车辆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旅行信息系统等[9]。

智能交通能大幅度的降低汽车能耗。通过智能交通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车辆平均车速提高了,就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和废气的排出,这样每年可节约上亿吨汽油的消耗。另外,智能建筑的不断完善,也会有效缓解交通使堵塞,减少汽车在路上的停滞时间,从而减少尾气的排放,空气质量也相对有所改善,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能源节约。

2.3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专家认为,物联网除了可以节约成本以外,还可以大大的提高经济效益。

物联网主要是人与人间的信息交互,以手机数量(1000部数量级)计算其产业规模,其经济总量已接近万亿台,若全国的移动终端来计算,其经济规模是巨大的。所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无线传感器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可见物联网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10]。

3.结束语

智慧型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物联网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智慧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物联网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发展的法律和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革新、加快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建设等。通过对物联网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廖智翔,卓伟.广西电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24).

[2] 胡佳艳.智慧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4(17).

[3] 杨心丽.基于生态文明的智慧城市建设刍议[J].住宅科技,2014(5).

[4] 浦江峰.物联网技术对于智慧城市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4).

[5] 颜杰.RFID标签防碰撞盲源分离算法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14.

[6] 翟惠林.带有防伪芯片的物理印章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3.

[7] 尹琦.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校园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模型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8] 李华文.探讨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9] 刘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交通流量估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10] 许文婷,谭硕,薛飞,俞园园.物联网商业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

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在人类的发展中,城市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拥堵的交通、低效的城市管理、完善性欠缺的环境监测体系、实效性低下的城市应急系统等。 在这些实质性挑战下,就要求积极引入科学技术,来获得跨越式发展。 其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模式, 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 因此,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探讨分析, 来寻求智慧城市的合理、 科学建设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的内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建设的延续,是继工业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后的更高阶段发展。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高速无线信息化基础设施、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其传感经络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广电网、传感器网络等多网融合;其传输神经中枢包含智能技术、云计算、数据挖掘、模糊识别等,内容主要涉及智慧生活、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服务、智慧经济、智慧管理、智慧技术、智慧产业等,是城市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总而来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城市、环境、自然间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的更高层次。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质上就是在我国的各个经济体系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融合,然后在实际的生产、加工等多种行业中得到了交汇。 在这种新型融合模式下使产业结构、社会形态等发生巨大的改变,他所涉及到的领域非常的宽广,从政治到文学、从工业到社会等,具体包含以下四层含义:①在战略上的相互融合;在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上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上保持高度的统一, 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完善匹配。 ②在能源上的融合;信息能源与工业资源有着相互的融通,通过二者之间资源的互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的使用程度,同时保护了不可再生资源。 ③在经济上的融合;在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促进知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信息化的发展速度。 ④在技术上的交汇;信息的 IT 技术和工业上的生产技术融合起来能够产生新的科研成果,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 物联网在构建智慧城市中的意义分析

2.1 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涉及城市周边的工业以及城市中央区的商业发展以及其他行业。从大的方面来讲,物联网技术的实现对于城市各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都有重要的意义,这就体现了智慧城市中资源的集中利用以及结构的最优化等特点;从小的方面来说,则是进一步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为新行业的诞生以及新的营业模式等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物联网的发展代表着城市科技水平的发展,将物联网运用于智慧城市的设计当中,能够极大地促进城市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2.2 降低城市信息管理成本

物联网技术的实现直接取得的效果就是降低了城市信息管理的成本,由于物联网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就具备了处理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存储和传递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在城市的日常运转中,不仅仅电子商业等行业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传统行业如农业、工业也逐步走向信息化。所以在城市的日常管理中,做好信息的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是重要的方面之一,可见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无疑是便利了城市的信息管理等过程。另外,在降低信息管理成本的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实现却不会增加数据管理的风险。相反,物联网采用非对称式加密技术以及网络通用的协议,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性。

2.3 有利于城市的整体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实力,物理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种类,不仅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形成。在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上,应该更加与新兴技术和未来信息时代走向相协调。物联网技术正式当前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而且物理网的实现将会有助于城市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城市的智能化上,这同时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

3 物联网技术在构建智慧城市中的重要性

3.1 公共服务智能化的实现

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智慧型城市中的主要运用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公共服务智能化的实现。公共服务是市政管理的主要日常工作,只有基础服务做得好,才能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认可。首先,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宏观上对公共领域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基于物联网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为市政府管理提供双向的管理手段,在应对城市安全问题、食品管理问题、环境监测管理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为市政府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3.2 农业和商业发展智能化的实现

农业和商业都是城市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实现能够实现农业管理的智能化以及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灌溉系统就能极大地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成本。物联网将外界环境变化与灌溉设备之间建立起联系,一旦外界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达到了预设值,就将自动化带动设备的运转,实现自动化灌溉等需求。另一方面,也能随着条件的改善而控制灌溉水量和周期等等,总而言之,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等产业的智能化程度。

3.3 居民生活智能化的实现

物联网技术也促进了城市居民生活智能化,从理论上来看,物联网的最初理念就是为实现远距离控制设备的功能而设计的,所以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简单举例来说明,即使居民距离自己的房屋有较远的距离,但只要设备与控制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在一起,就能够实现远距离控制家中电器。在居民生活管理中,智能化地管理如水电、煤气等,将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不仅利用了网络为基础平台,而且也具有较好的人机互动性,方便居民的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4 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实现

交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中较为关键,也是较为棘手的管理环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的实现能够提高城市运转的效率,而且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交通管理设备的自动化,一方面,能够为日常的交通疏导和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能够为交通事故的处理、交通疏通等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交通路线的最初设计,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设计交通线路。交通的便利性也能够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可见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实现既有助于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也有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智慧型城市的构建既是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同时也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物联网这一技术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城市信息的交流和管理的便利性。借助于物联网等新兴网络技术,将更加容易地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城市商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也利于旅游和交通的管理。因此,智慧城市的实现将会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篇6

这部交通安全教育片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电视里的场面让我们触目惊心,那真是血的代价,是用生命来唤醒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部教育片主人公是个朝气蓬勃的中学生,追逐速度,为了抢一时之快,窜红灯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请您阅读。

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12020年8月9日至11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与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该博览会是交通安全行业唯一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交通管理部门支持,交通安全行业协会主办,各地交通管理主管部门组织终端用户(交警支、大队)参观洽谈的博览会,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该届博览会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展位1132个,参展厂商230余家,是博览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笔者亲身参加展会现场也体会到了本届展会的规模,本次展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4号和5号展厅,笔者基本参观了80%的展位,本着寻找亮点,立旧纳新的思路,将本次展会的产品按照交通警用设施和系统分为三类:

一、传统的交通警用设施和装备

如交通护栏、交通标志、警用摩托车和汽车、警用服饰和警用爆闪灯等。作为基层交通执法人员的必要保障,该类基础设施装备是必须的,也是单兵执勤执法业务的标准配置。

不难发现,出现在此次展会上的该类设备设施,在设计上突出了美感兼具交通执法的功能,例如警用制服采用的颜色鲜亮,反光效果突出,制服整体效果在保留交通警察职业特点的同时又增加时代感,颇有流行服饰的美感。

交通护栏的设计采取了柔性化元素,材料更多地采用高强度塑料合金,其外观线条更加柔和,喷涂也采用了亮珠白的磨砂工艺。当然,除了静态交通标志设施,融合电子信息技术的动态交通标志设施也依旧出现在该届展会,可变限速标志、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行人过街动态显示屏、停车场车位提示信息屏等依旧占据着本届展会的一方舞台。

二、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和设备

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执法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仿真系统、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系统等。一如既往,交通控制系统依旧是在信号机和系统功能上增强完善。

信号机在内部设计上更注重模块化和即插即用的创新,在信号机本身的功能定位上也并不单一的只为信号控制,而逐渐向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多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过渡,例如可以接入第三方设备,预留多种扩展接口,监测外部环境以及多源数据传输等扩展功能。

在信号控制系统功能上偏向于向算法精细化和控制范围广域化发展。大部分控制系统更侧重于强调自身系统的多适应性,能够适应更多的交通场景和复杂多变的交通流变化情况,能够适用于更多的路口协同联动或大区域的协同控制。

交通执法系统由于今年公安部加大对行人闯红灯和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执法力度,此次展会出现了不少针对行人闯红灯和机动车与行人冲突时的视频抓拍设备和系统,其中不乏高清4K的前端摄像设备和视频采集抓拍技术。

三、智慧交通系统雏形和设备

如物联网及车辆网系统、智能驾校教练机器人、云存储和大数据平台以及互联网+系列平台和APP等。

这里提到智慧交通系统雏形,笔者本人认为目前展示的各类自家命名的智慧交通系统或产品都是处于智能交通产品向智慧交通产品的过渡阶段,可以称之为智慧交通系统1、0。

不少系统或产品厂家还在消化或思考自身产品的未来定位和发展规划,因此本次展会展现的智慧交通产品呈现模块零散化、定位模糊化、功能独立化和系统割裂化的特点。

例如本届展会出现了诸如“数据池”、“数据湖”、“数据云”、“数据中心”等说辞,但均没有有效地展示出其作为智慧交通系统数据大量、多源、异构、内容丰富、关联复杂、自我重生、潜力巨大的优势;展示的“智慧大脑”、“交通大脑”、“警务大脑”、“城市大脑”等尚处于概念孵化期,其明显带有智能交通的功能和模块的痕迹,简言之,是在已有的智能交通产品上披了一件所谓智慧交通的外衣。

四、思考

从本届展会的定位出发,是为了展示为公安交警执法和管理工作而服务的先进技术产品和理念的,展会重点展出公安交警执勤执法与安全防护装备、警械、特种警用车辆等,以及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近年来在挖潜科技系统效能、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路面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因此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越来越多,例如交通出行APP、互联网+驾考驾培、智慧护栏、物联网及车联网等提升交警管理和执法服务的产品会逐步普及。

从长远来看,以服务交通出行的人性化产品以及具有人工智能的交通管理服务系统或产品或许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例如为“低头族”行人服务的智能信号灯,能够在手机终端指挥的智慧信号机、停车诱导屏,具备准人类思维的能够主动思考的交通诱控一体化平台,能够直接钉入地面的微型地磁检测器、主动预警车辆事故的视频检测器等等。

总之,大势将至,未来已来,围绕公安交警的科技创新和智慧驱动势不可挡,更多的厂家将会出现在科技强企、智慧驱动的道路上。

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2从小时候起,我们不断被灌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一停二看三通过",几乎形成了我们对交通安全的全部认识。今天观看了事业部团委及技术中心团支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影片,眼前浮现的那一个个真实而残酷的现场,让我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行人最关注的就是行路安全,横穿马路时,要走人行穿越道,穿越马路时,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大中城市的马路,一般都分成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单车,人力三轮车和其他慢行车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行路时,必须走人行道。在人行道行走时,不要多人并行,在没有划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尽量靠边走,这样才能确保行路的安全。

在说骑车安全,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不要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单车,三轮车和推拉各种人力车上街,就算满了12周岁,骑单车上街也要走慢车道,不能进入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骑单车。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到的路段,要尽量靠右行驶,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间去骑,这样骑车安全就不成问题了。

还有乘汽车安全,坐公交时,要遵守秩序,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等车停后,先上后下,不要拥挤,不能在车还没停稳时就抢先上,要扶好把手或椅背防止急刹车,摔倒或撞伤,还有乘车时不能向车外,乱扔杂物,也不能把头,胳膊,或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因为这样容易被对面来的车或路边的树枝刮伤,坐汽车特别是坐长途汽车,不能携带鞭炮,汽油,一类的易燃易爆的物品上车。而且下了汽车,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横穿马路就必须从人行道通过。绝不能一下汽车就急忙奔到马路中间,更不能不等汽车开走就从车前车后往马路中间跑,那样看不见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容易出事。

总而言之,看了这个安全教育片,我获益良多。今后也当继续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要求,关注自己及他人的安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3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收看了由汉源县交警中队的交警叔叔为我们作的题为《珍爱生命,平安出行》的讲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

走路时要注意行路安全。横穿马路时,要走人行穿越道或者过街天桥。穿越马路时,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红灯停,绿灯行。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大中城市的马路,一般都分成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单车,人力三轮车和其他慢行车道和行人走的人行道。行路时,必须走人行道。在人行道行走时,不要多人并行,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疯玩打闹,追逐嬉戏,在路上快速奔跑,看书或者我拿手机。在没有划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尽量靠边走,这样才能确保行路的安全。

乘坐坐公交时,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等车停后,先上后下,不要拥挤,不能在车还没停稳时就抢先上。上车后要自觉投币或刷卡。要扶好把手或椅背防止急刹车,摔倒或撞伤。乘车时不能向车外,乱扔杂物,也不能把头,胳膊,或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因为这样容易被对面来的车或路边的树枝刮伤。不能乘坐无牌、无照、无证的车辆。不能乘坐非法运营的车辆。不能乘坐超载车辆。不能乘坐残疾人驾驶的车辆。要提醒家长不能酒驾,不超载,不超速。坐汽车特别是坐长途汽车,不能携带鞭炮,汽油,一类的易燃易爆的物品上车。而且下了汽车,要先走到便道上去,如果需要横穿马路就必须从人行道通过。绝不能一下汽车就急忙奔到马路中间,更不能不等汽车开走就从车前车后往马路中间跑,那样看不见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容易出事。

我还知道了,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单车,三轮车和推拉各种人力车上街,就算满了12周岁,骑单车上街也要走慢车道,不能进入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骑单车。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到的路段,要尽量靠右行驶,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间去骑,这样骑车安全就不成问题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一定不断学习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平安出行。

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4前两天,我们参加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看到了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看完以后,我极为感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滚滚的车轮,形势于生命的边缘,因为车祸,已有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有多少儿童失去了亲人…一张张哭丧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一声声发自内心深处的凄凉的哭喊,在我面前无时无刻的浮现,据统计,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因车祸而死亡,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人因车祸而受伤,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掩藏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楚啊。

在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悲剧中,其中,最领悟难忘的是七岁的女孩——钱红燕,钱红艳是一个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在她4岁的一天,同小伙伴一起给妈妈送钥匙,再过马路的时候,一连卡车无情的向钱红燕撞去,就在那一瞬间,从此,女孩失去了双腿,而行走的工具便是一个套在下身的篮球,望着七岁的小女孩,靠着篮球艰难的行走,我感慨万分,多可怜的孩子呀。无难以想想呀是怎样度过着漫长的三年,怎样打发着艰苦的日子?司机们,你们曾想过,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在你的失误中终身残疾,你可曾体验过这个女孩身上那常人无法忍受的痛楚:你可曾感触女孩父母流下的颗颗辛酸泪水……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交通事故却把人们唯一的生命夺走了。今天观看了视频后,再一次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感受到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司机们哪,你们是悲剧的制造者,在你们无情的车轮下,多少鲜活的生灵,告别了他们一脸的世界,同他们最爱的亲人阴阳相隔,在你们无情的车轮下,凝聚了多少人发自内心的哭喊,凝聚了多少人充满悲愤的泪水。停手吧,亲爱的司机们,请不讨因贪图钱财利益,“超速”超载“等等。

司机们,行人们,生命只有一次,请你们不要违反交通规则,生命是宝贵的,拥有生命是幸福的,为了亲人,为了朋友,为了自己,请切记: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5我们聆听了由交警主持的讲座——注意安全,关爱生命。通过这次讲座,让我们更深层地了解到了生命的价值。我国每年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就在2005年,事故达35万起,而因车祸身亡的人们足以两次坐满可容纳25000人的体育馆。多么令人惊愕的数字!闯红灯、超速行驶引发一连串的汽车追尾事件,因此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

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是现代人富裕的象征,但每一次出行都是生命的。生命诚可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常的生命和身不可测的命运把我们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经历春夏秋冬,体味生老病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担当自己的责任,建设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人生中,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迟早都会一身清净回归大自然,那一时刻也许遥遥无期,或许近在眼前,但在这之前,我们不能够坐以待毙,要适时地抓住将要逝去的岁月,珍惜每一天,才不枉走这一回。青山上的花儿告诉我:生命的美丽绽放在春天;田野里的小溪流跟我说:我的生命,在酷暑为行人解渴;校园里的枫树说:我用火红的生命点缀伤感的秋日;门前的雪人说:有我在,冬天不再寂寞!夜晚,我做了一个奇妙的梦:天空湛蓝如水,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闪亮透明的翅膀,飞在空中,向招手……

大学交通安全观后感6经济的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悲剧的原因欠缺交通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司机超载、无证、超速、酒后、疲劳驾驶等违规操作人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作秀一群小孩在马路中间玩耍……这个镜头令我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如今据统计每年人类因交通事故死亡77万人也说每分钟都有人离开中小学生的死亡也了33万多么惊人的`数字!竟有那么多人时时刻刻都在离开中小学生盲视交通守则而惨剧的事例在周围也经常某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疾驰”在放学路上红灯亮了在他眼里不他飞速横穿马路还在车上摆着姿势甚至有时两手离开车头地骑车这时前面正有一辆大货车驶来车速快而来不及刹车学生“嘭”的医生迎面撞上了货车从后面刚的一辆小汽车接着又撞上了货车了三车连环撞得悲惨后来学生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真一时放纵交通安全才断送了可贵的生命!

篇7

我是在研究日立集团时注意到这个现象的。关注日立,则是由于我近乎偏执的不相信――我不相信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积累的日本企业真的会全面亏损(日本大地震时日企对世界的重要性就有所体现)。据说,日本企业都是由大财团控制,而大财团喜好对冲风险。基于此,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我还是相信在日本大企业中,有亏损的就一定有盈利的。

于是,在新一期的财富世界500强上,我发现了日立:日立以1224.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高居38位,其净利润则是44亿美元。相对于其营业收入来说,净利润虽说并不多,但和其他日本企业相比,日立44亿美元的净利润还是格外的耀眼。

众所周知,IBM有智慧地球战略,日立则几乎同时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在世人纷纷聚焦IBM的转型之时,却忽略了日立的紧随其后。同样,当我们开始注意到日立的转型时,却也容易忽略东芝、松下、三井不动产、NEC等日本企业的跃跃欲试――日企正欲纷纷转型智慧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日立就是打头阵的先锋。近年来,日立主打的事业是社会创新事业,即其IT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的融合。2011~2013年的三年里,高达100亿美元的资本(占其投资总额的70%)都将投向这个事业,而主打的战略就是智慧城市战略,即通过借助IT技术对各种城市元素进行关联,从而让城市运作更节能、安全和“智慧”。

日企之中,日立打头阵,东芝紧随其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日立把它定位到智慧城市,东芝则进一步聚焦为智慧社区。

和日立一样,东芝也是大型多元化集团,其社会基础设施部门在集团中也是很大的一块。不知是否是受日立影响,还是东芝也认为IT和基础设施融合是大势所趋,和日立一样,东芝去年也进行了大范围的结构重组,将与智能社区相关的社会基础设施业务整合成为一部分,以增强联动能力。

东芝在华打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几乎和日立一模一样。政府方面,东芝参与建设的项目有天津生态城建设、江西省共青城市智能社区技术实证项目、锦州市智能社区项目。企业方面,东芝先后和大型IT企业中国东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与大型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达成合作协议。

低调的日立并没有明确说出其智慧城市业务未来几年可能的销售额,东芝则把目标定的十分明确:2015年,智能社区业务的全球销售额达到9000亿日元。(按照目前汇率,约合728亿元人民币)。

除日立和东芝之外,松下、NEC、三井不动产、NTT、日产等都跃跃欲试涉足智慧城市领域。NEC两个月前高调宣布全面进军智慧城市。而此前,松下早已转型做楼宇、写字楼、家庭、店铺等整体解决方案,如今更是顺势做起了智慧城市,目前已经和大连市政府达成协议,豪言将大连科技城打造成中国首个智慧城市样板。日产、丰田、富士通、三井不动产则是顺手做起了智慧城市的生意――通过智慧城市的大概念推广各自的产品:日产主攻智能交通,丰田负责汽车智慧导航,富士通搞定云计算,三井不动产则卖自己的住房解决方案。

文章到了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按理说,像日立、NEC、松下、东芝等企业在各自原有主业竞争力逐步减弱、行业前景又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寻找新领域、多元化经营可能是其唯一出路,但这些日企为什么又要纷纷转型做智慧城市,而不是其他领域呢?

这还要从智慧城市的定义上说起。目前,虽然各大巨头纷纷进军智慧城市,但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IBM、思科、西门子等企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侧重点。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利用IT技术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和资源的城市,IT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

而日本这几大巨头在IT上都有不错的积累,这又要归功于日本政府的产业促进政策了。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将IT行业列为重点扶植的新兴产业,先后出台了e-Japan、e-JapanII、U-Japan、I-Japan战略,借此推动日本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几大巨头完成了在IT领域的前期积累。拿日立来说吧,其IT业务2011年的销售额更是高达159亿美元,规模已然很大。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钱途”不可限量,这也是日本企业纷纷进军智慧城市领域的大背景。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500多座城市宣称将打造智慧城市,仅中国就已经有150多个城市宣布要建设智慧城市,计划投资规模更是以万亿元为单位。另外,在各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日本企业更侧重的是生态和IT基础,而中国急需要的就是生态环保,这也正是日企在华这么积极的原因。

智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下面有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处理、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云计算、物联网等细分行业,可谓兼容并包、异常庞杂。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没有一家企业能独自占领整个市场。IBM厉害是吧?但也只能提供主机、软件和虚拟的解决方案而已。思科也不错吧?但也不过只能提供网络相关产品。西门子大牌吧?但也只能提供医疗、能源和一部分工业产品而已。

这还意味着什么呢?这还意味着如果某家企业真的能兼顾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假设它还都能做的不错,那么这家企业将获得巨大的优势。可惜现实中没有哪家企业有这么大能力,但这也没关系,如果把某些企业组织起来构成联盟,是不是就可以相当那样的一个巨无霸企业呢?

日本企业正是这么做的!日立、东芝、三井不动产等58家日本企业日前组成日企联盟,联合竞标智慧城市项目。

日企联盟收到成效了吗?

是的。来自商务部网站的消息显示:2012年8月4日,日企联盟已经分别与东营市和温州市签署了协议。日企联盟将从规划阶段开始全面涉足当地的环保城市建设项目,该联盟将承接温州市和东营市包括住宅、交通和医院等领域在内的城市建设规划,例如运用节能技术的住宅建设、新一代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建设以及医院建设和水质管理等。

日企联盟将从规划阶段开始按领域划分,每个领域由多家企业联合制定计划,缺啥补啥。缺IT基础?缺建筑机械?缺火力发电设备?别担心,日立有;缺智慧建筑?也别担心,三井不动产有。缺水力发电设备?缺医疗设备?缺信息设备?别担心,东芝有。如果这58家企业还不够怎么办?别担心,吸收新成员呗。

篇8

我们可以将智慧城市理解为云计算、物联网实现落地的一种方式。物联网实质上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RFID技术将传感信息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云计算实现了信息集中化、智能化,成为信息价值的载体。智慧城市通过云计算技术将物联网获得的信息存储并加以利用,让物联世界的数据产生价值并最终服务于人。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人们描绘的一幅美好蓝图,而且在逐步实现落地。

政策支持 网络先行

智慧城市该如何腾“云”驾“物”?通过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即可看出端倪。2013年,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式起步,政府确立试点目标,然后集中投入重点建设。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总体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这样的一针强心剂,坚定了这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信心。从随后公布的规划信息看,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提出了不少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无线城市、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实际情况同样让人感到乐观。例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无线城市也在运营商的推动下逐步形成规模,奥运前后掀起的平安城市建设热潮为智慧安防奠定基础,智慧医疗也在部分城市的改革下成为现实。

从以上的信息不难看出,智慧城市方方面面的建设既有消费需求的拉动,也有技术发展的推动,同时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的力量可以在大处推动,以北京为例,已经颁布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解决特大型城市发展难题,人口、资源、交通、环境;二是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发展高端产业,催生新的业态。政府还可以通过小处落实,例如杭州和苏州推进智慧医疗方案,在预约挂号上下功夫,分时段预约就诊,通过电子病历实现先诊疗后付费,通过微小的动作,实现了智慧医疗的落地。政府还可以因地制宜,例如江苏无锡依托物产业优势,建立规模宏大的云计算中心,实现“云”、“物”融合。

腾“云”驾“物”的源动力有了,具体到实施,就是技术和方案的推进。依然以北京为例:北京首先确立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即建设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北京市选用TD-LTE技术建设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建立覆盖到四环以内所有物与物的通信的物联传输专网。同时,北京市也在积极推动政务云,在政务领域规划建设“1+1+16”框架——一个市级的政务云、16个区县和重点领域。

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这一点,担负基础网络建设的运营商表现可圈可点,中国移动最早“无线城市”战略,而中国电信的方案则称为“光网城市”,中国联通则直接“智慧城市”战略。无论是“无线城市”、“光网城市”还是“智慧城市”,都是利用运营商的多种网络覆盖,为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城市百姓生活等方面提供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当运营商建立完善基础网络之后,还要相关数据服务加入进来。

三大巨头 各有侧重

IBM是智慧地球的发起者,推行基于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软件是方案的灵魂,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躯体实现智慧城市的理念。IBM坚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中国城市的运营压力。IBM智慧城市创想包括:以环保为主体的绿色智慧城市;以健康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医疗;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筑;以政府服务为主体的智慧城市服务;以科学发展为主体的数字化智慧城市。相应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对应了能源、交通、通信、商业、服务等诸多方面。

IBM的整体思路是:汇集来自物联网的各种信息制定智慧城市的决策,通过云计算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和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解决潜在的问题。IBM以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先行者身份,深耕智慧城市发展,并充分利用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分析洞察、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为城市公共安全、制造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快速交付以市民生活为中心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个典型是微软。微软的侧重点是云计算,注重数据的分享。智慧城市的预警信息通过云计算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最终达到终端信息的呈现。微软的“云端智能城市战略”包括:建设代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城市云,以N屏与物联网为端,提供信息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篇9

中图分类号:N04;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52-02

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雷震洲(1942―),男,上海人,教授级高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原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通信技术。通信地址:。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在智慧地球中,“智慧”对应的英语是smart。在英语中,该词用来形容聪明、伶俐、精明、巧妙、机灵、洒脱、敏捷。英语中还有两个跟智慧有关的常用词,它们是intelligent和wise。intelligent用来形容聪明、理解力强、智商过人,wise 形容的是博学、明智、英明、充满智慧、明察善断。由词义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三个词隐含着不同程度的“智慧”,按照高低的排序似乎是wise、intelligent和smart。举例来说,当说“圣人”时,英语一定会用a wise man;当指一个理解力强的孩子时,会用an intelligent child;当说一个乖巧漂亮的男孩时,会用a smart boy。在电信界,曾经的“智能网”对应的英语是intelligent network,现在的“智慧地球”对应的是smart planet,而wise迄今还未见专用过。

一 “智慧地球”概念的引入回顾一下近200年漫长的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做得不聪明、不科学,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些后果甚至直到今天还没有扭转过来。IBM列举了一些美国的例子:由于电网效率的低下导致40%~70%的电力浪费;在现有的油井中只能开采出20%~30%的石油;美国纽约在交通高峰时,平均40%~45%的车辆在寻找停车位;美国每年出现220万起由于写处方而导致的配药错误;低效的供应链使得消费产品和零售业每年损失400亿美元,相当于年总销售额的3.5%;金融市场因为缺乏有效的跟踪与监管,盲目扩张,最终酿成危机。上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认识、能力、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受利益、贪欲的驱动。可以推断,在其他国家也一定存在类似的情况。

一方面为了补救以前的过失并改良发展路线,不再继续无节制地伤害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另一方面为了继续增强自己的实力,走在世界前列,发达国家需要借助现代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为地球引入“智慧”,把事情做得更好、更聪明、更科学些。发展中国家目前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这一历史进程,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多少也走了一段发达国家的老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然而,既有前车之鉴,何必重蹈覆辙,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就可以借助现代ICT技术引入“智慧”,既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同时又让地球受益。我国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就是想让我们工业化之路的后半程走得更好更快吗?

因此,“智慧地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善待地球、拯救地球、保护地球,把人类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好。

二 如何获得“智慧”IBM提出了实现“智慧地球”的三大要素,即3I:instrumented、interconnected、intelligent。并把它们译为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其实质是感知、传送和处理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将在地球上构成大量目前备受关注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BM“智慧地球”的理念是把物联网运用于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行各业之中,再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人和物的沟通、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实,感知、传送、处理这三大要素形成“智慧”的原理并不深奥。试想一下,我们人体不就是这样工作的吗?人首先由五官和皮肤等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然后把感知的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送给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处理器,它结合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和处理方法对感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最后做出判断和决策,向相关器官发出控制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采取相应的行动。“智慧”的高低取决于感知的精确性、传送的可靠性、知识的丰富性、运算的速度、处理方法的应变性。在三要素中,感知是前哨,没有它,整个过程就成了无米之炊。

三 “智慧”用在何处既然是“智慧”,当然就可以用于每个地方、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然而,基于ICT的“智慧”在一个国家短期内全面铺开并不现实,因为获得“智慧”需要成本。所以每个国家一定要根据自身需要和轻重缓急来部署,选择好自己的切入点。比如,在美国,“智慧电网”被选作切入点;在日本,“智能交通”被选作切入点。

另外,不同地方、不同领域所需要的“智慧” 是各不相同的。最有效的“智慧”需要找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来进行设计,所谓“对症下药”。“智慧城市”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治理最严重的城市病。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相信有朝一日,网上将有数万亿件东西互相通信。大量的物联网应用将使地球披上一层“通信外壳”,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随时将感知的数据输入网络进行处理,像皮肤一样保护着地球。

四 “智慧”需要尊重、

篇10

【关键词】宁波轨道交通 互联网+ iTVM 重构轨道交通形态

1 宁波轨道交通现状及规划

2008 年 8月,宁波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首个建设规划获批的城市。目前,第一轮建设规划建设项目 1 号线全线、2 号线一期先后通车试运营,72 公里的轨道交通已贯穿宁波。第二轮建设规划于 2013 年 11 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周期为 2013 年至 2020 年。

到 2020 年,宁波将全面完成第一、二轮项目建设,2 号线二期、3 号线一期、4 号线、5 号线一期、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实现运营线网 183.1 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格局基本形成。到 2030 年,宁波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模将形成“一环七射两快”的远景线网,线路总长约 410 公里,将有效覆盖 420 平方公里的宁波市区范围。

依据此线网规划,届时市中心城区人均轨道交通规模为55千米/百万人,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至0.58千米/平方千米,这一数值已经与国内地铁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相近,能够有效的支撑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未来客流也将超过50万人次/日。那么如何更好的为宁波市民服务,充分贯彻“建设轨道交通就是建设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就是发展经济、运营好轨道交通就是改善民生”的总要求,是一个值得探索问题。

2 互联网售票机(iTVM)---自动售票机(TVM)的新技术形态

自从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互联网+”仿佛一夜之间席卷的所有行业,也为城市轨道交通带来了新的业态模式。宁波轨道交通在去年五月就创新地提出了打造宁波“智慧地铁”的目标。通过“宁波地铁”APP、“宁波地铁GO”公众服务号、“智慧阅读”等多种方式,宁波轨道交通已经在智慧地铁的探索方向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要求下,iTVM服务项目便应运而生。

iTVM是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与移动互联网的一次跨界合作与创新突破,此次项目所涉及的“互联网售票机(iTVM)”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项目,该项目以微信、支付宝、银联闪付和Apple Pay为入口,在线上完成支付并获得取票二维码,再与二维码取票机数据对接,最终形成线上购票线下取票的完整闭环。用户可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闪付和Apple Pay进行线上购票并获得取票二维码,线下通过二维码扫描获取地铁票,避免了购票过程中找零、排队等诸多不便。

这种互联网售取票机采用更加符合用户习惯的直下式竖屏,相较于传统的售票机更具科技感,通过二维码扫描取票只需几秒钟,方便快捷。另一方面,iTVM的机械结构相对于传统的TVM来说,去掉了易发生故障的纸币、硬币和找零模块,结构极大简化,对于运营方来说,使用相同的运维资源,可以维护更多的iTVM。将来,也可以为iTVM加入聋人助听线圈等辅助功能装置,方便残障人士使用。而借助线上的售票APP,结合LBS服务,可以将乘客下车站周边的旅游餐饮服务等进行集中推送,拉动周边消费。

3 大数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新数据形态

互联网的核心是信息的传递,信息作为一种虚拟产品,其连通性和可复制性使其产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使得数字化信息产品的复制和传送可以同时进行,任何用户都可以复制和接收信息产品,连通的用户越多,信息产品被复制和传送的次数就越多,大大降低了平均成本。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中,信息的供给者与需求者是可以互换的,因此形成了供需双方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性则在于其将社会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匹配,解决用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使用户共享社会福利。

同时,互联网做为一种面向全球公众、可提供广泛接入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信息作为互联网的核心产品,其可复制性特点使得它的成本结构表现为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相应地,信息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较弱的排他性,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公共产品的特性。互联网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也同样体现到相关产品的供给方式上,并对政府的规制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iTVM服务借助互联网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特点,放大其正外部性的特点,一方面将传统的TVM购票数据转化成城市轨道交通新数据形态---大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不同消费者不同的出行需求,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从需求产生到需求被满足的整个流程,发挥平台低成本的延伸性,提供一站式衔接全流程所需的各项服务;发挥平台服务的多样性,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及信息。动态收集和处理城市居民出行体验数据,并进行综合性的反馈和维护;并借助大数据平台持续对城市消费者的出行体验进行升级与完善,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和使用的便捷程度。

4 机遇和变革--轨道交通主体关系形态变化

TVM做为市民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iTVM的加入不仅使其重要性更进一步,更为城市轨道交通、政府与市民带来的新的组织关系形态,重构了政府、市民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见图1)。iTVM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使市民的出行路线、时间、目的地等信息能够被广泛采集和分析,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平台能够将实时采集到的乘客的相关出行信息传递给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并根据大数据所得结果实行交通管控和疏导;另一方面,运营方自身也能依据这些信息,优化轨道行车时间表,提高行车效率。未来,移动出行平台也将可以提供准确、实时的轨道行车信息、未来时点用车需求信息和行车动态预测,从而助力政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交通实况监控。譬如,监控到未来相关节假日的某几个时段市民购票数量增多,并且集中在几个目的地,此时,便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行车时刻表进行优化,提高市民出现效率。同时,也可以将相关信息提交给交管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接驳方案,多部门协同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所以,iTVM项目不仅仅是对传统TVM的一个升级和改造,更是一个铺垫,一个契机,一个开端。引入“互联网+”的宁波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必定不仅仅是一个大众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更将是宁波智慧城市进程中的核心交通工具。未来,基于“互联网+”理念打造的宁波智慧地铁,将可以通过客流信息监控、监测、分析、客流量分布优化等前沿技术手段,形成一个完善乘客出行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成为以交通疏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联系便民服务及各类餐饮、景区等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5 小结

宁波轨道交通未来将继续坚持这种探索精神和创新灵魂,继续以管理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服务好乘客出行综合需求为目标,充分贯彻“建设轨道交通就是建设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就是发展经济、运营好轨道交通就是改善民生”的总要求,不断满足乘客、社会、城市、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的深入融合互联网产业经济,“引导”和“推动”行业创新,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建立企业、行业、社会创新平台,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基地,并以此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服务好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许玲.互联网+形势下的宁波地铁商城初探[J].宁波经济,2015(12):44.

[2]宦建新.宁波地铁:城市发展新动力[N]. 科技日报,2015(11):8.

[3]陈怡璇.打造智慧地铁[J].人物,2015: 98-100.

[4]姜伟,金桦.关于互联网经济发张的若干思考[J].电视技术,2015.

[5]余丹.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优势及遇到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6(02): 255-255.

[6]聂品.依托大数据 申通地铁打造“智慧地铁”[N].上海证券报,2015.

作者简介

于丹,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轨道交通票卡及收益的运作。

篇11

在物联网、“云计算”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后,“智慧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包括日本大阪、瑞士斯德哥尔、北京、上海、宁波在内的多个国内外城市陆续把“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纳入政府发展计划范畴。而“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出游前,通过体验平台,旅游者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信息咨询、预订付费。到达景点后,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身份认证,享受数字景区的智能化服务,动态了解旅游信息并获得帮助。游玩结束后,旅游者还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反馈有效信息。这就是智慧旅游带给游客的体验。智慧旅游对于传统旅游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它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

智慧旅游的概念在2011年就被提及,作为传统旅游行业的纵向延展,智慧旅游建筑在大数据、物流体系、GPS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让旅游不断智能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细分领域的进步,智慧旅游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特别是政府层面,一些具有旅游资源的地区认为这是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契机。智慧旅游的概念也开始不断升温,不过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概念层面。

2013年是智慧旅游概念深入普及的一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建设。智慧旅游的落地之路并不顺利,闸机验票导致游客进门速度变慢;电子票务系统需要不断升级,景区掉进无穷无尽的付费模式中;OTA巨头更关注独占渠道,而非实际的地面业务。智慧旅游要真正做到以游客需求出发,而不仅仅是投入设备、采用新的技术。

细分领域各自为战

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那么“科技”就是旅游的支撑。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旅游业开始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行业,它涵盖了老百姓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智能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多方努力,包括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智慧交通等。只要是旅游业涉及领域,都应该跟上智慧旅游前进的脚步。游客完成一次旅游体验,需要牵扯多个因素,只有各种要素充分联动,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

目前从细分领域上来说,特别是地图导航、物流、出行等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但是几块内容并没有融会贯通,难以协调发展。其中,景区电子门票、酒店在线预订、交通信息作为智慧旅游践行的基础建设,尚未形成化学反应。特别是数据层面还没有完全打通,不能实现相互协调和共享,各个细分领域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

当游客扫二维码进入景区后,该景区所有的信息都能推送至用户手机,用户可以实时了解景区情况。但是,一旦游客走出景区大门,就很难再收到相关信息。智慧景区的服务内容还是被划分在独立的服务范围之内,不具备延展性。

为此,地方运营商纷纷与当地旅游局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尝试以自己为中心打通各个领域。以南京为例,目前已经实现了电信和移动 3G 网络的全城覆盖,联通实现了道路和城镇区域 3G 网络的覆盖,全市 WIFI 热点超过 1800 个。同时,通过智能传感技术构成智慧网络,实现景区、酒店、交通和社区等的互联互通,通过智慧感知,获得相关资源信息,进而搭建信息服务公共云平台。在信息资源富集的同时,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为社会服务提供信息资源依据。

智慧旅游对于传统旅游最大的颠覆在于打破空间和地点的阻隔。在智慧旅游的理想状态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去查询、消费、游乐,一切行为都可以在云端统一协调。

易观国际分析师孙梦子向《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智慧旅游涉及多方利益,应该由政府牵头,因为只有政府才能去协调。但也就是因为政府牵头,智慧旅游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更深入的发展。”

人工服务不容小觑

去年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景区容量超载现象,全国假日办接到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贵州梵净山等景区关于接待人数超载、游客滞留问题的投诉。尽管人满为患的场面已成为黄金周必不可少的一幕,但丝毫不能浇灭游客的热情。

景区电子门票预定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游客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实现景区门票的预订、预售,逐步将游客的购票习惯引导至线上,提升在景区售票方式中的占比。游客在购票的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包括预订游览数量等信息,从而更好的规划旅游行程。

每当同一时段的门票预订预售数量达到景区安全游览最大负荷临界点时,该窗口就会关闭并给出温馨提示建议游客预订其他时间段的门票。通过这种手段,游客可以清晰知晓景区游览当日的状况,避免游客盲目抵达景区却买不到门票情况的发生。其实,绝大部分的欧美旅游景点都是通过网络提前预订预售,其比例远远高于现售现付形式。

电子门票预购只是智慧旅游中的一小部分,但就是这一环节也时常出现纰漏,网上购票后现场无法激活的情况频频发生。进入旅游园区后,当出现不能自助的查询信息时,面对游客的询问,工作人员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这不仅需要电子购票系统、园区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也需要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

今年元旦,在山东“码上贺年会”的活动现场,与公众高涨的参与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作人员缺少相关知识。山东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闫向军表示,“很多景区负责人是第一次见到电子门票,第一次了解电子门票的操作流程,而且配备二维码识别设备的景区很少,电子门票还不能用二维码,只能用条形码和数字串码。”

篇12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城市化和信息化。信息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居住、交通,到工作和休息,对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导致产生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成为必然。一个理想的城市,对管理者而言,要易于管理,也就是要便于监控、便于修改、便于实施同时便于升级。而对城市的使用者居民而言,城市需要生活方便、设施完善、服务齐全而且价格合理。这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图景。

智慧城市可以定义为将技术融入到可持续发展、公民福利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它是一系列的智慧计算技术在各种关键基础设施和服务上的应用,比如城市管理、教育、医疗保健、公共安全、房地产、交通和公用事业等。通过采用提高城市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有效性的智慧技术,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而这种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会减少。

派克研究预测,2010到2020年间对智慧城市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智慧城市技术市场将从2012年的每年61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每年202亿美元。智慧城市市场涉及的主要行业包括智慧建筑、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防、智慧工业自动化等。

目前智慧城市模型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地方,智慧城市将会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正在进行中的试点项目可以为亚洲、中东的新城市中心设计提供模板,也可以为欧洲和北美的古老城市提供覆盖基础设施的框架,让它们变得更智慧。从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到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再到智慧城市(smart city),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发展意义和侧重点

就全球来说,城市消耗了75%的能源,60%的水资源,排放了80%的温室气体。随着城市的扩张,现代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发达国家,比如欧洲,其城市和区域政策中已经确定将未来数年的三个主要的城市和区域目标作为第一要务(欧洲委员会,2008):第一,竞争力将继续成为欧洲区域政策的核心,由研究、创新和技能提升来维持的竞争力要全力走向知识经济;第二,维持就业、减少贫困风险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具有优先级,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失业的后果是贫困;第三个目标是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节能的需要、使用替代能源、确保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城市和建筑的碳足迹以及维持有活力的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将有助于应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并且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维持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提供解决方案。

各国发展智慧城市的侧重点不同。比如美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以IBM、Cisco等大的信息企业集团为主导。政府用财政资金推进重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而企业作为主体,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业务和产业模式等的创新。以IBM为例,它在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其后于2009年公布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并先后推出多项软件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医疗、智慧电网、智慧企业等。目前,IBM的智慧交通系统已经在斯德哥尔摩、布里斯班、新加坡等地应用,而智慧安防系统也在纽约、圣巴巴拉等地应用。

自20世界90年代起,欧洲的一些城市就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如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等。它们关注的重点是绿色、低碳。目前欧盟的政策也对智慧城市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主要的关注是源于欧盟的未来互联网计划:智慧城市是未来互联网计划的催化剂,因为密集的社会生态系统严重依赖于对社会互动的回报有深刻影响的互联网技术。在多个欧盟计划中,思路和策略正在形成中,包括“生活实验室”。

各国智慧城市案例

“智慧城市”最初是指在田野上或者沙漠里建立一个闪亮的新的大城市的雄心勃勃的项目。最著名的是要在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的一个巨型的台子上建立一个最终成为4万人的家园的城市。另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项目是韩国首尔附近的松岛市(Songdo City),它曾被称为一个奇幻的房地产项目。虽然现在说这些项目失败还为时过早,但他们确实都遇到了问题。比如完成马斯达尔的时间已被至少推迟到2025年,这不仅是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更是很少有企业和个人愿意搬到那里。

虽然这些所谓的全面性的试点项目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却有很多已有的城市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建立的智慧交通系统可以根据拥堵级别对车辆收费。该系统由IBM实施,于2007年1月开始运行,至当年7月短短半年的时间,斯德哥尔摩的总车辆使用降低了22%。由于系统的实施,人们的出行模式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公交用户增加了4万,碳排放量减少了12%,并且对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产生了出乎意料的影响。斯德哥尔摩的人均碳排放量已经降低到了4吨/年,是欧洲的领先者。欧洲平均每人每年是6吨,美国是20吨。经过公民投票,瑞典政府决定从2007年8月起,该城市正式永久性地运行这个城市拥堵收费系统。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是一个阿姆斯特丹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独特的合作,旨在说明在现在和未来如何节省能源。阿姆斯特丹的“智慧城市平台”是帮助企业和公民开发和测试绿色项目的机构和基础设施的组合。在项目的倡议网站列出了30个项目,从安装智能电表到船舶电网连接,从而在城市的港口停泊时不再需要使用柴油发电机。其他想法包括一些所谓的“气候街道”,其目的是减少整个的购物街的能源使用。据统计,在直辖市中,40%的能源开支是路灯。智慧公共照明网络可以将路灯的能源消耗减低40%,并且将整体系统成本降低30%。通过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项目,该市期望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40%,能源使用比1990年减少20%。

哈德森河(Hudson River)从北向南贯穿纽约的曼哈顿。这条520多公里长的河流沿岸有超过1200万人居住,是美国东部最富庶的区域。但是在过去20年里,河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保护和重建哈德森河的生态系统,纽约市政府推出了在河上全面安装传感器的新一代水资源管理项目。传感器将监测到的实时的、不同水位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数据传回计算机中心,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决策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生态系统、观察沉积物和污染物,从而深入了解人类生活对水质和鱼类迁移的影响,最终修订区域发展政策和发展模式。

2011年8月,美国的帕塔鲁马市(Petaluma)的水资源和保护部(WRC)开始推广“智慧后院项目”,旨在实现帕塔鲁马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项目将为房主提供高效用水的技术,可以让房主很容易地优化景观健康,同时减少户外用水。水资源和保护部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节约超过4500万加仑的水。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智慧的城市很可能是新加坡。地理环境的限制迫使它较早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城市中央区变得太拥挤,新加坡随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手动城市道路收费系统。1998年它成为第一个自动化系统。在新加坡,人们像听天气预报一样可以随时知道交通拥堵预报。通过地下传感器和交通信号灯上的摄像头,司机不仅可以知道哪儿有交通堵塞,而且可以提前10到20分钟就知道哪儿有交通堵塞,从而选择一条更顺畅的路线。现在它正在规划打造更高级的版本,将使用卫星来确定车辆的位置。从2006年开始,新加坡启动并实施《智慧国2015计划》,以期提升新加坡的创新能力,并利用无处不在的ICT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一个全球化的城市。

发展障碍

智慧城市将创新的方案汇集在一起,为解决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远景,但是,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如果智慧城市要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蓝图,将会有大量的技术、财务和政治上的障碍需要破除。

发展智慧城市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资金缺乏。尽管发展人力越来越被证明大大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不幸的是,许多投资者和机构都不愿意为发展人力投入大量资本。其次,大量的政府问题也需要加以解决。今天的税收、监管和组织结构已经远远过时,迫切需要改革。

另外,缺乏标准化阻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尽管全球有100多个城市在测试智能基础设施,但对于到底是什么构成一个智慧城市仍然没有全球的共识。智慧城市的定义被那些在智慧城市的概念下营销其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进一步模糊化。目前,许多企业只是将智慧城市的发展当成销售其产品的一种手段。最后,是智慧城市的使用者——居民——对智慧城市的认识不足,他们对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没有信心,因此不采取行动。毕竟,智慧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

发展方法及发展趋势

人们一直很困惑智慧城市到底由什么构成,因为大家大多数都是关注不同的结果。比如,知识型城市更关注教育,终生学习,个人成长,创新和知识资产的发展。而数字城市更多的是由大的ICT提供商驱动,比如Cisco、IBM和Siemens等,旨在让每个人、每件物品都可以通过高速网络、服务器和仓库的复杂排列而相互联系起来。生态城市更关注的是通过大量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真正的智慧城市需要三个方面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任何适当的智慧城市的模型都必须是多维度的,涵盖不同方面的智慧,并强调跨多个领域的融合和互动的重要性。城市是一个系统的系统,任何试图界定其动态特征的模型必须能够代表这些元素的多样性。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一是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包括有线和无线的高速互联网接入以及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执行部署。二是ICT服务支持套件,包括智能媒体服务引擎和城市范围内的对传感信息的开放式访问。要实现这些,必须要推动整个ICT基础设施的水平化,同时需要创建跨产业的交汇点。实行标准化的时候,必须考虑多个行业和应用领域,可能需要交叉标准化组织甚至是产业联盟。另外,需要推动涉及不同的配套产业的范例、试点和实地试验的展示,从而创造合作并推动“想要如何”的水平化案例。

智慧城市必须在经济上可行,这意味着要在全球知识经济中竞争。达到和保持世界一流的水平需要一个根深蒂固的创新、学习、合作的文化,以及吸引和留住不同的知识工作者和创业者的氛围。

最终,智慧城市项目的成功在于社会参与。如果公民不准备使用它,最先进的智慧基础设施将一无是处。专家们认同,发展的道路上的第一步应该是让人们认识到智慧城市的优点。完成了这一步,公民、企业和政府官员将会在智慧城市的愿景下团结在一起。

达到智慧城市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善经济和政治效率,促进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二是通过多角色、多领域和多层次的城市发展,创建有竞争力的城市的愿景和战略;三是重视城市进步的社会资本,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包容性的城市的方法。

智慧城市理念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城市空间有集聚化趋势。为满足多功能、高质量的协同合作的需求,城市会出现各种功能在中心区进一步集聚的趋势,这会促进城市中心区进一步繁荣,功能更为强大和多样。另一方面,城市空间也将有扩散化趋势。智慧城市的完善的信息化会导致经济运行对空间的依赖度降低,从而加大城市空间向外的能力。这一趋势会导致城市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疏散,城市职能外移,在地域分布上延伸城市范围。

篇13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城市化和信息化。一方面,在日益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并巩固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城市的物理和社会基础设施更好的运作。另一方面,信息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居住、交通,到工作和休息,对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导致产生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成为必然。由此,引入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想方设法使城市变得更有效率,通过移动技术提供更多的服务,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公民参与创造更好的决策,打破官僚作风以激发创新的、积极进取的创业型经济。可以说,一个理想的城市,对管理者而言,要易于管理,而对于城市的使用者――居民而言,城市需要生活方便、设施完善、服务齐全而且价格合理。这正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图景。

那么,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注重的是什么?它们有没有发展模型?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智慧城市?本文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以期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启示。

智慧城市发展的侧重点

智慧交通

交通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商务、环境影响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智慧流动性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同时减少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关重要。在全球先进的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一直倍受关注。

伦敦的客运和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的创新包括使用车牌识别进行拥堵收费、在2012年伦敦奥运时开始试用的智能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地铁中的无线网络等。伦敦向数字货币迈进带来了效率节省,从伦敦交通的非接触式牡蛎卡(Oyster card)到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都能即时支付旅费。

哥本哈根是欧洲领先的智慧城市,也是全球领先的绿色城市。哥本哈根是全世界人均碳足迹最低的城市之一(人均不到两吨)。同时,哥本哈根拥有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碳减排计划,期望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该市建立了核心目标,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绿色建筑标准(所有新建筑物要到2020年实现碳中和)以及增加运输通道等。目前,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使用率相当高,城市中约有40%的通勤依靠自行车。最近,该市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了具有传感器的智慧车配,不仅能向骑行者提供实时信息,还能为管理员提供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的信息,助其进行公开数据汇总。

作为智慧城市舞台上的先驱,巴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举措是共享的流动性。巴黎的自行车共享网络Vélib因其范围大且使用广泛而领先于世界。目前,该系统拥有超过2万辆自行车,在整个城市中就有1800辆。有证据表明,Vélib让城市中的车辆拥堵减少了5%。为了不被淘汰,巴黎与Bolloré合作,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范围最广的电动汽车共享项目之一。项目于2011年推出,车队很快就会有3000辆共享电动汽车。

在美国,旧金山拥有人均水平最高的新兴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全市有110个公共充电站。通过拥有更多的公共汽车和火车,并使用应用程序为骑车人和行人显示最佳路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也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同时,该市还专门为视障人士开发了应用程序,用于公共交通导航。

另外,在交通中,停车是影响每个人的问题,从司机到商家,甚至是城市政府。目前,巴塞罗那正在建立一个智慧停车生态系统,以管理停车的真正需求和供给,使城市和驾驶者做出明智的运输决策。该系统利用无线网状传感器网络,将物理世界,即停车位,与智慧移动停车应用程序连接起来,以减少与停车有关的挑战。智慧停车平台通过超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车辆,提供每个停车空间的实时状态。通过实时信息和历史分析,不仅能为城市的停车生态系统提供重要见解,从而让城市做出更加明智的停车政策决定,而且还可以实现需求转移机制,例如基于需求的定价等。

与之类似,美国的洛杉矶市也在利用智慧停车技术提高停车场的可用性、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并在停车空间紧缺时促进推倒使用其他交通运输方法。通过向司机提供实时的可用停车信息,司机可以基于地点、时间和价格轻松地找到开放的停车空间,同时还能节省时间并减少排放和交通。使用该系统,交通方面的二氧化氮排放可以减少5%~10%。

公民参与

因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为“人”服务,因此,公民参与是智慧城市的关键。而世界上先进的智慧城市在建设中也确实一直注重人的参与。

伦敦市希望由伦敦人来决定城市应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并希望伦敦人对创新的推动不亚于技术专家、投资者或政策议程,从而使伦敦成为一个更伟大的城市。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一个伦敦人都要在城市里各司其职,并拥有参与塑造未来的技能。在整个2014年,智慧伦敦委员会要求伦敦市民和企业提出他们希望政府解决哪些挑战,而政府希望市民和企业帮助其提供解决方案。为此,大伦敦市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GLA)创建了通话伦敦社区(Talk London community),将伦敦人带入政策决策过程中。通过该社区,伦敦人参与政策对话,以产生新的想法。在这个社区中,政府还可以咨询伦敦人对他们的想法,以确保政策反应迅速、有效并能引起社区的共鸣。当人们注册加入社区时,政府收集重要的人口统计数据,并询问其最感兴趣的领域,从而让政府能够针对某些群体的人进行特别对话,并确保该社区中有广泛的伦敦人的参与。与其他努力相结合,比如公开超过500套伦敦数据的伦敦数据存储(London Datastore),大伦敦市政府领先驱动,以利用技术和数据增加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同时,大伦敦市政府还利用技术来听取人们对城市的看法,并通过市政厅的“倾听伦敦”(Listen London)平台追踪人们对政策举措的响应。

而更具创新的做法发生在蒙特利尔。2010年,该市通过了一项条例。根据条例的规定,任何人只要获得15000个签名,就可以引发关于任何话题的公共咨询程序。利用这一过程的第一批公民维权人士获得了25000个签名,引发了关于如何支持越来越多的都市农业的公开的公众辩论。这一做法相当明智,它不仅可以显示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而且政府可以相应地迅速做出决策。

在亚洲,韩国的首尔在使用数字化工具支持公民参与方面一直很创新。除了数字交易和关于运输、工作等方面的实时信息外,该市提供OASIS在线建议系统,用于在线接受公众提出的规划建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00条建议。

越来越受重视的智能手机

现在,智能手机无处不在:在工作场所、在家里、在火车上,甚至在超市过道上,都有人盯着那些小小的屏幕,通过滑动并点击来发送电子邮件、玩儿游戏并下载最新的应用程序。可以说,智能手机给每个公民带来了便利性、连通性和即时通讯。而同样,智慧城市中也离不开智能手机,因为城市政府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从市民处收集数据。

比如在美国的波士顿,城市中使用摄像机和感应回路来管理交通,使用声学传感器来识别枪声。但是,城市中最大的传感器来源却是公民的智能手机。通过开发道路碰撞(Street Bump)一类的应用程序,城市居民延展了城市传感器网络,为智慧城市服务。

在城市中,要让工人弄清楚所有路面的凹坑相当困难,这时就需要居民的帮助。而波士顿的方法正是尽可能轻松地获得这种帮助。该市开发的Street Bump应用程序使用智能手机的加速计和GPS,可以通过碰撞感知凹凸坑洞,并自动向城市报告凹凸坑洞。司机打开应用程序,当发生碰撞时,手机上的加速计会检测到碰撞,而GPS会确定位置。从Street bump使用者发出的信息汇成更大的数据流发向城市。当有足够多的人在同一个位置发生碰撞时,应用程序会将此位置定义为一个凹凸坑洞。目前,这只是加速计和GPS技术在城市政府应用程序中的第一步。在未来的版本中,为轮椅使用者量身定做的应用程序可以记录路边斜坡的质量,从而城市工人知道哪里需要进行修复。最终,应用程序可以引导轮椅使用者经过最少的颠簸斜坡,顺利地从A地到达B地。

智慧城市发展模型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型,从3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到了4P(public-private-people partnerships,公共-私营-人民的伙伴关系),再到现在的5P(Public-private-people-professor partnerships,公共-私营-人民-教授的伙伴关系)。可以说,智慧城市的开放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要素越来越全……

最初,人们认识到城市必须与私营部门合作,以获取资助并实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这种所谓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3P)已经在城市、区域和国家政府中被应用了几十年。在过去的十年中,出现了一种想法,将城市作为生活实验室,以促进创新并进行城市级别的测试。欧洲生活实验室网络(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ENOLL)一直是这种4P理念的支持者。该模型通过诸如参与预算编制和开放应用程序竞赛一类的想法,让公民直接参与地方创新系统。而目前,一种更强大、更有趣的协作模型是5P模型,它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本地大学参与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比如波士顿、巴塞罗那、伦敦和阿姆斯特丹)都开始通过直接支持5P合作的创新潜力――涉及公共 (地方政府)、私营(初创企业和跨国公司)、人(公民参与)和教授(本地和国际大学参与)部门――来表达开放创新。

波士顿拥有世界级的大学系统,在市区拥有超过70所大学。其中的麻省理工学院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寻求发展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SENSEable城市实验室正在进行与在城市中使用大数据及传感器,以方便实时学习和适应城市的应用研究。同时,麻省理工学院也是创新的“哥本哈根车轮”(Copenhagen Wheel)的开发者。该系统通过城市中骑自行车的人获取实时拥堵和空气质量数据,同时还推动电动混合动力。另外,波士顿拥有新城市机制办公室(New Urban Mechanics office),它通过公民、私营部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来解决城市挑战。在前市长的支持下,波士顿建立了创新区,在城市中鼓励增加了数百家新的初创公司。

巴塞罗那通过主办年度智慧城市博览会(Smart City Expo)和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已经成为智慧城市运动中全球领导者之一。巴塞罗那拥有数所顶级大学,包括ESADE和IESE商学院,它们通过课程、中心和研究来积极推动当地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该市还与La Salle大学合作,推出了智慧城市的硕士课程。事实上,巴塞罗那也是世界上最先正式接受创新区概念的城市之一。它的创新区被称为22@,拥有超过4500家公司,支持产生了5.6万名新劳动者(超过50%都是受过大学教育)。同时,22@区是波士顿创新区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类似的新兴区的灵感来源。

伦敦被誉为欧洲的金融之都,它已经接受了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议程,并使用5 P模型支持当地的创新。LSE城市(LSE Citie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研究中心之一。同时,英特尔公司的可持续、协作城市合作研究院(Intel Collaborativ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Collaborative Cities)坐落在伦敦,该研究院本身就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英特尔之间的协作,其重点是“研究、开发和部署自适应技术,以优化资源效率,并使新的服务能支持和加强城市居民和城市游客的生活质量。

阿姆斯特丹的“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Amsterdam Smart City)是企业、机关、科研机构和阿姆斯特丹人之间的独特的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支持创建了数十个侧重于使城市变得更智慧的创新合作。真正鼓舞人心的项目目前尚未推出,姑且称它为阿姆斯特丹先进都市解决方案研究所(Amsterdam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etropolitan Solutions,AMS),其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研究所,它培养人才,并且由工程师、设计师、数字工程师及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开发跨学科的大都市解决方案。AMS将深入理解城市,为挑战设计解决方案,并将其整合到城市中。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从阿姆斯特丹市获得了5000万欧元的支持,它涉及到两所荷兰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瓦格宁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独立研究小组TNO之间的协作。同时,合作中也有波士顿市的几家本地和国际的公司,包括埃森哲(Accenture)、 IBM、思科、 KPN (荷兰的领先的电信公司)、壳牌(Shell)和 Waternet(Amsteram 的水的主要水源供应商)等。AMS将在2014年6月正式启动。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5P项目,如果成功,它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实施中的5P模型的活生生的例子。

智慧城市的建设步骤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城市都声称处在各自的智慧之旅上,但是,大多数城市都只是执行一项纯粹基于项目的聚合的战略,而并未清楚地了解它们在哪里,或是他们要去哪里。城市依然不习惯象企业一样思考长期规划。但实际上,遵循结构化和严谨的方式生成策略并衡量进展相当必要。在这方面,纽约市执行得不错。市长Michael Bloomberg最近的2013年城市报告中有完整的数据,表明纽约市从流动性到教育等主题的进展状态。明智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考虑遵循五个迭代的步骤:

第1步:制定基线。这一步相当必要,因为它可以通过与同类城市比较,帮助城市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

第2步:聘请工作人员和公民。在基线数据在手的情况下走向公民和城市工作人员,寻求理解挑战、机遇与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同时,可以使用手机、web和脱机工具进行参与,以确保广泛的接触。

第3步:制定具有可衡量的目标的短期的和长期规划。短期和长期策略是必要的,而且是互补的。短期策略能速赢,这可能发生在城市工作人员和民选官员的任期内;而长远的策略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创新和投资。在这个阶段,不要拘泥于选择获胜的技术,而是要专注于最终的目标。

第4步:确定项目的优先次序。一旦完成第3步,城市可以确定项目的优先次序,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将预算分配给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所有工程项目的倡议人都应建立改善中的基线,应实现该项目被认为是成功的关键度量指标。

第5步:测量并报告结果。正确的策略实施需要定期测量向目标进展的情况,而为此必须首先选择正确的度量标准。在智慧城市世界中,目标是越来越多的生成实时数据。城市必须衡量他们的长期目标的进度,并在前进的道路中让公民和其他利益攸关者参与。

智慧城市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为了在全球各地取得真正的进展,城市必须树立正确的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基本原则。

篇14

关键词:吉林市 智慧社区 建设典型培树 问题研究 探索

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01-02

现阶段,“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在国内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未来城市建设与智慧电子网络等结合将更为突出,智慧城市建设将是重点体现。智慧社区建设是城市智慧化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以及先进经验的引进,其已经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选择。基于当前吉林市社区管理薄弱,社区服务不够深入,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等状况,综合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培树经验的基础,有的放矢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对策探索。在借鉴国内外智慧社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培树分析,建设有针对性的智慧服务平台。提出植于政府宏观调控下,构建新型管理方式,发展智慧服务理念;同时结合社区社会层面,通过建设社区信息服务中心等多功能服务系统,整合社区资源,切实调动社区的积极性;从社区自身来说,社区内智慧平台建设应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服务体系,创建智能服务系统。

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以及其治理模式还处于探索时期,成功运行的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部分社区,智慧社区建设促进了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变,也创新了社会治理观念、手段乃至内容,终将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契机。

一、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研究现状

(一)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内涵

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其定义是基于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因此,智慧社区建设首先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其次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最后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二)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基本概况

智慧城市综合了资源多样化、信息交互无障碍化以及信息程序的自动运行化等特点,以实现城市便捷、高效发展和运行为目标。我国从2012年12月开始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工作,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进行试点开展。2014年12月底,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达90多个,涉及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密切联系智慧建设的受众――社区和社区居民。智慧社区建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经验借鉴有限,有必要进行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社区是城市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更是党和政府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注重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率先从社区入手,基层社区的创新管理与建设事关我国发展的根本,随着社区的拓展以及新要求的提出,社区管理模式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新时代下新型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社区管理职能要不断提高,管理模式要进行创新,服务平台也应拓展和创新建设。基于这样的基础下,将“智慧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并在全市部分社区启动了智慧社区建设,是吉林市进行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深入研究的根本所在,一方面可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对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研究的内容

1.智慧社区的信息化建设

在基于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进行应用、整合和再造,通过主动感知和网络互连的方式,建立吉林市智慧社区生态化服务和运行平台。

2.智慧社区的系统化建设

智慧社区强调信息的采集、互通、处理和应用的系统化,通过建立一套符合智慧社区要求的现代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社区公共服务系统。

3.智慧社区的治理化建设

主要是把社区中各主体,即政府公共部门、社区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充分协商的互动过程,综合建构智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基层共同体的发展方向,转变到以社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培育社区共同体,重构社区共同体。

二、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培养措施

根据发改委、工信部、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吉林市现阶段要结合社区智慧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网格化策略探索。

(一)信息基础设施“树”的网络化

吉林市要基于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依托通信运营商全面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当前,吉林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光纤宽带网、无线局域网、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以及应用终端等五个方面着手开展,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上网服务,保障通信质量,为广大社区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并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社区屏等多种载体,面向不同群体和推送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信息。

(二) 生活服务“树”的便利化

吉林市要以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推进社区生活服务建设。

吉林市的生活服务树主要从生活信息、便捷服务开展,汇聚社区周边生活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社区居民,积极创新为居民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 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树”的信息化

吉林市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广覆盖、易使用的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树”主要从社区管理、医疗卫生、社区文化、关爱救助、教育体育以及交通出行六方面着手实施。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创新社区居民就医模式,为家庭医生提供随访、诊疗服务的信息化支撑,并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实现实时查看联网医院挂号就诊情况,同时为社区居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以及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实现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健康监护等,构建社区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文化服务功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关爱救助信息管理,助力社区帮扶救助和养老助老工作的开展。关注社区学生教育和居民体质,营造社区和谐教育、健康环境,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创建有序、便利的出行环境。

(四)小区管理智能“树”的建设

吉林市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安全、舒适、高效的智能化小区,主要做好居住区周界、重点部位和住户室内的安全防范,提高居住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可以通过访客对讲、周界防越报警、闭路电视监控、电子巡更、管理与监控(物业运营管理、公共设备监控和小区门禁管理)、车辆出入与停车来进行管控。

(五)家居生活智能“树”的建设

吉林市可以引用先进技术,实现家居生活设备设施和家庭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使居家生活更加舒适、安全、低碳,主要从家庭设备监控、家庭安全防范入手,利用各种探测工具和手段,对居家环境进行监控,保障人身和家庭财产安全,提升居家生活品质和安全。

三、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探索的意义

智慧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区生态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它需要结合到社区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进行创新建设。吉林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来重构社区新型管理和发展建设,结合存在的背景和发展的时代性,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智慧社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

智慧社区在吉林市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视角,纵然有理论研究和学术分析基础,但

真正的因地制宜的研究依然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原有的部分理论概念不能适应新型信息时代背景下社区管理。因此,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需要通过网络背景下,结合网络管理理论,依靠多元治理理论进行合作和自我契合。通俗来说,就是结合时代和信息发展要求,进行新型治理拓展,以更便捷、高效服务和管理为目标。

2.现实意义

智慧社区是社区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重构“线下”现实社区和“线上”虚拟社区的结合体。把政府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和个人等都囊括进智慧社区平台上进行互动和协商,共同参与治理社区公共事务。

首先是,政府通过信息化平台技术,建设一系列的智慧服务平台,更加高效地提供了社区服务,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整个社区的服务建设,及时提供社区的必要服务,通过技术化手段进行监控和分析。

其次是,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把社区资源全面整合,把社区的卫生、人文、教育、信息化搜索以及电子商务都进行互联共享,促进了社区的网络化和服务化。

最后是,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形成社区治理合力。通过打造现代化社区“智慧综合体”,创造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空间和平台,从而为拉近社区成员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通过此课题研究,分析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典型培树的优势和未来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化时代基层社区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永民. 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中国信息, 2014,05:1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