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在线课程的优势范文

在线课程的优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17:17: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在线课程的优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线课程的优势

篇1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 现在 规范化 个性化

一、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

1992年,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正式建立,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共享。在此境遇下,一些大学开通了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把课程资源传送给学习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在线课程并未对所有的人开放。2001年4月,美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了要通过网络平台向全校师生提供教学讲义、笔记、作业等各类教学资源的计划。至此,在线课程正式成为了开放式课程。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行动的主要项目,在线开放课程计划旨在使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公众所分享。2003年10月,在线开放式课程网站正式对外了覆盖了两千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一经就吸引了众多学习者。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基本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并没有针对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地设计,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平台。可汗学院在2006年推出了微视频课程,微视频课程推出后,因为它充分关照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适合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而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这一时期,耶鲁大学也了视频讲座。但是这些视频课程虽然能够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观摩学习,但是依然缺乏互动性。针对这个问题,2008年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门子开发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MOOCs。MOOCs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开放课程,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改变了以往开放课程缺乏交流平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开放课程的实效性。

就我国而言,从2003年到2010年这7年间,我国相继建设了3790门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加入了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牵头构建的MOOCs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拿MOOCs来说,由于上线没有限制,课程没有限制,地区没有限制,使得在线开放课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且资源规模也越来越大,资源从本地架构到了云端,实现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发展形式越来越丰富。一是学习的媒介形式越来越丰富,从固定的PC客户端发展到移动的手机、平板等客户端。二是学习的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从过去的纯文字学习到后来的纯视频学习再到现在的多形式的互动学习,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三是学习的方法形式越来越丰富。从过去的单个学习到现在的协作学习,从过去的碎片化学习到现在的系统化学习。但是就目前来说,在线开放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问题。传统的课堂学习就存在个性化学习空间和时间不足的问题。在线开放课程也存在这一问题,没有指定相应的个性化学习鼓励政策,缺乏交流与互动平台,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育。此外,在线开放课程还存在碎片化学习弱化了学科专业学习效果、与课堂学习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等问题。

二、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实现方式

(一)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发展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发展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课程结构的规范化。在线开放课程属于终身教育当中的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对课程结构的规范化要求很高,需要教育者针对教育目标设计出学习的环节与程序,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交流平台,并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测。可以说,课程结构的规范化对于实现在线开放课程的规范化,进而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课程结构设计可以以二级结构组织若干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可以安排视频、测验、讨论等活动;二是促进课程内容资源形式的规范化。一方面,要确保教学资源能够流畅和清晰地呈现给学习者,且要避免教学资源与学习者所用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等不相兼容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做到教学资源与学习者的互联网浏览习惯相符合。此外,各类课程内容资源都有着常见的质量和格式规范,要按照这些规范设计、组织和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比如视频格式,一般采用MP4格式,H.264编码方式,分辨率在1280*720以上,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25分钟,片头一般不超过10S;三是课程制作与运行流畅的规范化。在线开放课程从设计到制作再到运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分为若干阶段、若干模块,主要包括线下制作和线上建设两个方面。线下建设即课程制作要按照由总体到局部、自上而下、分模块推进的原则,使各个阶段的任务清楚、模块清晰。线上建设即课程运行也要实现规范化发展,其目的是形成完整和独立的线上教学周期,使平台内部形成一系列的关于课程推广、课程审查等的管理流程,提高运行效率。

(二)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个性化发展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个性化发展也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课程内容设计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关照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团队通过搜集交流平台上常谈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作出解难答疑视频,采取师生一问一答的访谈形式开展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讲授形式,适应了在线开放课程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二是促进授课风格的个性化发展。事实证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除了视频样式等技术层面的改进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个性化的授课风格。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授课风格离不开个人气质、知识积累、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经验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在这些方面发展自己,并在语速语调、神态表情、课程案例选择等等方面都要加以关注;三是交互手段的个性化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线开放学习越来越重视交互手段的发展,但是效果依然不明显,大部分学习者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中处于独立学习的状态,缺乏与其他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只是处在临时浅层交流状态。为此可以采取创建学习QQ群、微信群聊、百度贴吧等交流平台,方便课堂交流。也可以开展常态化的见面会,将交往的场所从网络转移到现实当中,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 .

[2]宣葵葵.美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 : 特征、影响及争论[J].高教探索,2014.

篇2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5011703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对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水平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水平。可以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决定了课程总体发展的水平。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滕豪斯曾经说过:“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中,国家教育部门固有的权威地位导致其作用的过度透支,由于幼儿园和教师自身的原因,使得教师在课程中作用的缺位。因此,应积极探寻教师在课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1幼儿园课程的内涵解析

关于“课程”一词的出现,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奕奕寝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他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1]。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其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首先提出“课程”一词,把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课程。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教育界一直众说纷纭,不同的幼儿教育专家对其有不同的阐述。虞永平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指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综合性的和有益的经验。”[2]李季湄指出:“幼儿园课程是达成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3]冯晓霞在其主编的《幼儿园课程》中把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幼儿在幼儿园中进行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4]通过对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分析得出,幼儿园课程主要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大要素。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幼儿园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实施策略以及评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编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可教授的学科或科目,因此,“课程”即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课程的教授者,所以“课程的执行者”是传统的课程观念对教师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的一个角色定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一直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专家学者们编制的课程执行,这样做一方面符合国家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在短时间内能看到执行的成果。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比较低,教师不需要思索,只需照本宣科,从而减轻了工作负担。由于传统观念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这种单纯的“执行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幼儿园教师很少主动地去设计和编制幼儿园课程,只会选择适合自己组织教学的幼儿园课程和教材。即使有的教师尝试自创一些教育活动,但是大多数教师还是选择采用和借鉴现成教材和资料,因为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同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5]。教师渐渐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只需把握好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手段、形式,而教学内容背后隐含的课程理念则无关紧要,也无需研究或探寻。

2) 课程实施缺乏自觉性和创新性。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理论,我国采用的是辛德等人的观点,将课程实施分为忠实取向、相互调试取向和课程缔造取向[6]。当今幼儿园教师普遍采取的课程实施取向是忠实取向,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采用的是课程执行的课程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只是按照已有的教材照本宣科,扮演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角色,缺乏对教学方法的思考和研究以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考虑。

3) 课程评价缺乏全面性和自主性。幼儿园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师和幼儿的行为、教育质量以及幼儿教育总体社会价值的重要工作。根据评价的主体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是指对幼儿园内或自己的课程实施效果作出评判的一种评价方式;外部评价是指由专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整体情况作出评断的一种评价方式。在追求效益和质量的今天,教育界普遍将课程评价工作视为一道测验题,仅仅把升学率或分数作为衡量和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课程评价时有的完全由园长来进行,或让不同班级的教师互相测查,将对幼儿课堂表现的检测结果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7]。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一方面幼儿教师失去了课程评价的自,另一方面教师出于功利性质的角度出发,重视外部评价,而忽视了自我评价和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2.2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如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国家政策以及幼儿园发展机制等,同时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水平较低、缺乏自主意识和上进心等等。

第一,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幼儿园教师缺乏主动编制与开发课程的意识。幼儿园课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专家建议的课程、书面的课程、教师支持的课程、传授课程等。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程编制的任务主要是由专家和学者来完成,并且国家通过政策的颁布上升为国家意志,教师无权也无须考虑,只需履行传授的义务,因此缺乏对教材的领悟,也没有关注幼儿的兴趣,其任务只是按照统一编制的教材有效地执行课程的内容。可见,课程专家建议的或政策宣导的课程与教师支持的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8]。

第二,幼儿园的发展机制是导致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出现缺失的因素之一。教师缺乏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园长出于幼儿园发展的某些功利性考虑,在课程评价中忽视了教师的自我提升,缺乏对教师自我评价的鼓励。同时,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缺乏合作和交流。

第三,教师的自身因素也是导致教师在课程中作用缺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专业素养是影响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和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师专业素养较低导致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加之职业倦怠使得教师缺乏上进意识和进取心,教师对课程编制和实施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因此,教师亟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3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作用的重塑

3.1课程编制――由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定位是从师幼的关系角度来讲的。但是,在实际课程建设中幼儿教师不仅要与幼儿互动,还应与专家和其他教师以及管理者互动,参与课程开发中的每一个环节[9]。在对课程不断改革与反思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忽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会产生很多弊端。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行动与声音”,因此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是当下我国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一种现实需要。教师应在《纲要》的指导下,根据班级中幼儿的真实情况,首先确定一个操作性强的课程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组织简单易行并适合本班幼儿学习的活动。幼儿教师应认识到无论何种课程模式,首先要理解它的精髓,并在正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情况下,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就能达到教育目标。在我国现实的条件下,教师应注意多扬长避短,综合利用多种课程模式。

3.2课程实施――由消极实施者变为积极开发者《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课程实施者,不应只一味地盲从于专家设计的方案,而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创造性研究者和开发者,同时走进幼儿和研读幼儿,在课程实施时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幼儿原有的经验,多关注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差异,要以研究的眼光看待课程实施。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幼儿的特点自发地开发并生成课程,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智慧。教师通过反思教学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园本教研,积极与园中教师和专家探讨,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预设和生成,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将新的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新的教学智慧,探索出新的课程实施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同时,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同时应处理好幼儿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以及面向全体幼儿和注重个体差异的关系[10]。

3.3课程评价――由强调外部评价到兼具内外评价课程评价对于课程的发展以及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在课程评价中要发挥主体作用,不能仅仅由园长来垄断对课程评价的权利,或者把同行亦或是家长等其他人的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参考因素。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幼儿园的管理者、社会和专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在课程评价时要参考外界的建议,因为他们的评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实施的真正成效,但对课程评价来说,他们不是完全的卷入者[11]。此外,教师在课程评价中要兼具内外部评价,多对自己的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并且在评价时多关注幼儿的发展,少一些功利性。课程实施的评价不是为了制约和刺激幼儿的发展,更不是为了评出“优等生”,而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走进他们的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的目标最终是通过教师教育行为才能得以体现的。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在课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更要重视教师在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的影响和作用的发挥。针对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现状,国家、幼儿园以及教师三方应形成合力,重塑幼儿教师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素养,致力于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和质量的提高,促进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方良.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2] 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09214.

[3] 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8.

[4]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5]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J].早期教育,2004(8):45.

[6] 鲍同梅.从课程实施的视角看教师课程自[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1820.

[7] 虞永平.让幼儿园课程评价情境化、真实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12):1316.

[8] 关永春.论基于教师个人体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0(9):46.

[9] 杨琼轩.新课改中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评论,2004(5):9.

篇3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两个平台呈现在广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至立部长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信息化社会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A、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语文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B、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C、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对资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 (1)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2)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 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 “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持互动化教学。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从交流中、从信息资源中学习。隐性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尚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如经验、意识等等;二是隐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析方可挖掘出来的知识。显性化是指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用媒体表达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 使隐性知识共享、互动,实现知识创新。 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一般是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让信息技术有计划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也各科教师在具备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 2、李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 《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 3、吴季松,“论知识经济”,《光明日报》, 4、邓立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教育研究》

转贴于

篇4

关键词 教育技术;幼儿园课程;信息技术

国内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比较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尹俊华先生的论述:“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的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

二十一世纪,由于计算机、电子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了信息技术的内涵,极大地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物理基础,是科学实施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育技术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幼儿园课程实施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认知工具。有效运用教育技术,对于构建与课程相匹配的立体信息环境,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幼儿的学习潜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思考:教育技术目前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应用现状如何?教育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将会对幼儿教育带来哪些改变?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在幼儿课程实施中的运用?等等。

一、教育技术的运用将给幼儿教育带来质的飞跃

1.教育技术的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学习中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发现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为学习者提供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不同的学习个体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幼儿教学环境即可以实现班级教学,又是幼儿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兼顾了幼儿的个别差异,让幼儿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

2.优化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

目前,教育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主要有四种方式,即多媒体投影教学、多媒体交互式教学、个别化教学、远程网络教学。媒体传播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恰当使用教学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果。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使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而且画面的色彩性、动感性、趣味性等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课程实施过程能有时间以儿童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

3.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

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实施过程,无意识地培养了幼儿的信息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哪些媒体是做什么的,可以产生哪些效果。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将有利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从娃娃抓起并不是说要让幼儿掌握多少的信息技术知识,而是应该根据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出发适当培养其对新事物的感知与了解。

4.促进家校合作与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或利用平台,记录幼儿的成长情况,以供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成长进行评价,使教师和家长可以即时交流幼儿的成长情况,提高家校信息的共享。

5.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等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教师可以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远程交互式教学平台、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即时通讯软件和教育Blog等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解决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差异问题,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二、教育技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运用现状

1.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观念与意识很淡薄

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用来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对一些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亟需回答的问题,由于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不到位的原因,致使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到位,甚至连教育技术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知道教育技术的却对其概念的认识有误,常常犯把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的错误。有些幼儿教师由于害怕被新技术所取代而极力反对技术进步,形成了技术应用的阻碍着,这也使得教育技术的观念与意识没能在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得到广泛的认识认可。只有当教师意识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才能使得设计构建新型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2.传统的教学工具仍是主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只是陪衬

当前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采用的教具大都是传统的教具,如黑板、粉笔、录音机、实体道具等。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较少,有用也只是象征性地作为陪衬,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高,使得一些媒体设备成为了摆设,闲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3.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育技术素养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态度和责任。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在教育技术素养方面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对媒体的选择较为盲目,缺乏对媒体的整合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媒体的使用目的性不强,对媒体的运用常常只发挥其单一的功能,不懂得发挥多种媒体的组合效应。由于缺乏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素养培训,面对琳琅满目的计算机软件和媒体设备,教师常常感到茫然,也缺乏必要的自信,不知道如何选择和有效运用、如何为儿童做适宜的指导。

(2)缺乏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人员和设备的整体水平还较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主要还停留在“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阶段。幼儿教育由于处在教育的起步阶段,幼儿园教师未能在信息技术水平及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进行相应的提高,使得她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更是缺乏。此外,幼儿园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制约了幼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时,教师缺乏教育技术的专业化素养,就不能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本,难以适宜发挥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三、对于改善当前教育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1.幼儿教师是教育技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关键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幼儿教师要认清信息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利用新技术不是追潮流,媒体设备不应该仅仅是摆设。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知识,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素养。

(2)善于选择媒体提高媒体的整合能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学教学媒体日益现代化、多样化要实现对教学媒体进行有效的利用就首先要熟悉教学媒体的特性,幼儿教师在熟悉了教学媒体的特性之后还应该能够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媒体的组合以求达到提高课程实施效果,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幼儿教师应遵循这几个原则: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依据媒体特性;依据教学对象;依据教学条件。

2.社会应该在促进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肩负责任

(1)开发更多有益的、实用性强的教育软件。过去的十几年,我国面向学龄前教育阶段的软件,尽管在数量上、内容上发展迅速,但是在软件质量上却不容乐观,更多交互性强、智益性高的教育软件还有待开发。只有这些教育软件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运用,获得教师的认可,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儿教学的热情。

(2)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必将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教育技术不能在幼儿教育中得到较好的运用,主要原因在于幼儿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还不高,对媒体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参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还较差,因此,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为教育技术能更好地运用幼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力平.信息技术与早期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余武.教育技术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3]杨立.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王俊萍.中小学学生教育技术素养标准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自主探究 服装构成 优质课堂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宽,这就要求服装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应“因时而变”,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服装构成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启迪设计灵感,培育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效率的高低则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天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着现实的、深远的指导意义。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提高本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本校服装构成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教”不单纯是要求学生“懂”,还要让学生“会”,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金钥匙。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效率、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达成学生“学”的能力和效果。新型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作为服装构成课的授课教师,首先应当明确这门课的课程性质。服装构成课不是训练学生表现能力的课程,而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程。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授课教师一开始没驾驭好,学生也就会对这门课程兴趣淡薄。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导”,是辅导、引导、开导。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以往在讲到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时,以教师“讲”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和模仿的状态,往往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枯燥而乏味。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同样是讲点线面构成,教师要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首先结合流行从网上搜索不同服装上的点,如点状四方连续花纹、纽扣、立体花等在服装中应用的范例。充分发挥时尚流行资讯在教学中的作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强化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的参与性教学。从而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自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的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指导地位,诱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有意识的去挖掘和充实,并渗透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创设情境,努力营造创新意识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优质。在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和创意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创意过程中要树立自我否定的意识。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要敢于打破惯常的设计创意思维定势,从多角度思考,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服装构成作为一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是完全站在自由的立场去追求造型的可能性、材料的开发性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应考虑到如何让专业基础课紧跟时代步伐,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总结和寻求出更适合于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采取“保留基础,注重应用”的原则,突出实训环节,学习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检验动手技能呢?那当然就是设计作品。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评价模式,将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专题研究、上课表现、社会调研等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并对整过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同时,在展示学习成果时,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学生“当堂训练”成果作出恰当的评价。研究该课程与其它课程教学方法体系与考试评价方式体系的相互衔接和相互支持问题,使之纳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它们整合条件下的作用。

高校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等部分。服装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通常不分专业都由基础教研室的教师进行授课,这种授课体系往往会导致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内容上选择一刀切的方式,换了专业、换了学生,却不换教学内容,教学和训练缺乏专业针对性。这种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课剥离开来的作法,其后果就是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服装构成课教学不能与后续专业课进行有效的衔接。学生不知道学习构成是为了什么,更不了解怎样运用到实践当中。服装构成课程教学需要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就对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对不同专业的专业理解程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调整。

总而言之,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我们丰富教育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升华教育境界,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作为服装教育工作者,更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真正将课程改革、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