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17:1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篇1

【关键词】 高职 旅游专业 文化素质 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消费需求高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致使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旺盛。旅游属于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目前旅游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导致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旅游人才流失率高,不利于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点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方面的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较,区别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强调的则是人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究中体现出的人性关怀,突出人性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它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人性。文化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强调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即提高人的素质。二是内在性。文化素质教育除了传授人文知识,还注重人内在品质的塑造,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即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内在性的特点。三是相通性或通识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其内容结构上与专业课程有区别,它既具有专业性的内容,又跨越专业的限制,使不是该专业的选课学生既能掌握相关专业最基本的知识,又能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基本道理,而且比较易于理解和接受。四是阶段性或渐进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经典《大学》中这样表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充盈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阶段性、渐进性。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以修身立德为根本,建立一个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教育体系。五是引导性。在文化素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学人文知识中蕴含的做人道理与处世哲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99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试点阶段,将文化素质教育逐渐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领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曾几何时,高职教育被诟病为“人力”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被冠以“机器人”、“工具人”等称号。在全国高等教育大声疾呼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也开始从思想上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程的引导性不够。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过于功利,有些课程为了增加学生选修人数,片面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工具性,而文化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没有或很少体现。二是课程设置存在“专业化”倾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具有相通性的特点,其课程内容应该跨越专业的限制。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来分门别类,导致某些课程实质上沦为专业教育的延伸,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合不够。三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大部分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课程开设随意、盲目,课程凌乱,毫无系统性、整体性可言,并且有些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学习完全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教育的相关度低。四是文化素质课程的落实不到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部分职业院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当作“面子工程”,没有全面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有的院校甚至将文化素质教育甚至约化为“两课”教育,导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课程的评价方式存在偏颇。目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评价方式基本与专业课程一样,大多数课程的评价仍以分数论成败。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阶段性或渐进性的特点,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非常复杂、缓慢,需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化,还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及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慢慢积淀为素质,其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必须经过教育、养成、熏陶等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不应是阶段式的,应该是长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都有待改进与完善。

三、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2、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做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高职教育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观,明白高职教育并非“制器”,转变高职教育为“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在文化素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系统性与针对性原则。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既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又要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既要贴近社会发展,又不能完全迎合学生。第四,可接受性原则。文化素质课程的开设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所开课程必须具备可接受性,让非专业学生也能“听懂”,并尽可能地增加课程的可感知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原则。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灿烂的文化与厚重的人文精神。当今世界,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素质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又要展现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与人文精神,尤其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要与国际前沿理论紧密联系。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全球各种文化的激荡与科技、经济、意识形态的较量中,有能力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正当权益,才能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健康、持续与协调发展,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构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课程结构问题。通过研究,综观各高校关于文化素质课程划分的情况,笔者将旅游专业的文化素质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大类。显性课程也称显著课程或正式课程,是指学校中的正规课程,是学校或教师公开承认并讲授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除了显性课程或公开授课等以外的课程,隐性课程避开课堂上的直接说教,而是将教育目的深藏在随时都可能进行的丰富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情感体验,在无意识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通常能达到显性课程难以达到的教育目的,并且易于为学生接受,所以隐性课程通常又被称为隐蔽课程。

(2)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显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课程的显性课程,按照课程类别可以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程是指蕴含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及相关的人文表达能力的课程。必修课的设置,按照国外的经验,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类课程,旅游专业可以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世界文化与文明、东西方文化比较、中外民俗等课程;第二类是方法类课程,包括科学方法、学习方法、生活方法的引导课程,旅游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可以开设一到两门与生态环境、地理有关的课程,如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与环境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课程;第三类是表达类课程,主要学众传播和表达技巧,结合旅游专业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高要求,可以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第四类是专题研究类课程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旅游是服务行业,与人打交道,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可以开设服务礼仪、公共关系、心理学及相关课程。选修课主要是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某一方面才能及个性发展需求相关的课程。旅游专业的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考虑开设语言类、艺术类、教育类的相关课程,语言类的可以开设各种地方方言,如粤语,艺术类的可以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类的课程,教育类的可以开设关于大学生恋爱、青春生活的等课程,如爱情、婚姻与家庭。

(3)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隐性课程被国内许多学者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主要指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目的,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塑造理想人格。结合旅游专业的专业学习及社会对旅游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笔者认为,高职旅游专业的隐性课程的设置,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多涉猎文学、历史、文化、民俗、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要阅读一定量的中外名著;开展各类人文知识讲座,如各类音乐、戏曲艺术赏析讲座,中国画、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鉴赏讲座,中国陶瓷、雕塑及各类工艺品艺术赏析讲座,各类影视评论、文物古董及旅游文化、公关礼仪等讲座;开展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如中国传统的各类民俗文化节、旅游文化节、旅游技能竞赛节、西方艺术节、戏剧节,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各类文化,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参与校内各类文化社团组织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演讲与口才、书画摄影展等,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观看各类经典影片、文艺演出和音乐会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围绕专业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旅游景区、主题公园、博物馆、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参观、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从而改造自我、提升自我,进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四、结语

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一名专业教师,笔者只是针对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建议,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不够成熟与完善,需要我们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完善。总而言之,高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 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

[3] 傅晓军、尹新:从哈佛通识教育到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4] 韩秀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4(11).

[5] 刘晓明: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篇2

关键词:理工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世纪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部提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国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在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

通常所指的文化素质是一种内化于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既反映了主体对文化客体的认识关系,也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它具有思想启迪和行为养成的基础功能。而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则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具体实践活动以及环境氛围的熏陶,对学生进行价值导引、精神提升和人格塑造。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简单地读几本书、听几支乐曲的问题,也不只是刻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是侧重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优化学生的价值观念结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一、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薄弱的原因

(一)根源于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和现实就业的压力

目前,我国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突出矛盾,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用人制度的局限,考试与择业竞争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升学竞争,强化了“应试教育”。就普通高校而言,虽然近几年来采取扩招的政策,但仍然无法满足众多学生上大学的迫切需求。这样必然会造成并加剧塔尖(大学)对塔身(高中)和塔基(初中和小学)的“指挥棒”作用,直接诱发并强化中小学阶段的升学竞争与筛选功能。塔尖的存在,意味着升学空间有限,越往塔尖,淘汰率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只有经过多次筛选而获得成功的少部分学生,才有可能登上塔尖。于是,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层层选拔,层层淘汰。不仅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大学挤,而且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重点班和重点学校挤,甚至尚未入学的幼儿也往好幼儿园挤,幼儿园的娃娃往条件好的小学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的升学率在逐年提高,但升学竞争状况愈演愈烈,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现象屡禁不止。

多年来,我国社会用人中的“惟学历”几乎成为定制。无论是招聘还是提拔干部,往往先看学历而不论能力,似乎学历高必然能力强,学历可以取代能力。有时,一个学历标准,就将许多能胜任某职的人排斥在外。我们无意贬低学历的价值,所反对的只是机械盲目的“惟学历”倾向。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同样学历的人们之间,其能力是相差悬殊的。仅凭这一点,就没有理由只看学历,更不必说人各有所长了。“惟学历”倾向的存在,意味着有较高的学历,就可谋到更合意的职业,就会获取更高的待遇。这种倾向必然诱发人们为高学历而奋斗,为升学而竞争。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则直接诱发了偏重与升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倾向。本来,中小学更应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由于升学考试包括高考历来偏重于知识水平的测试,中小学过早地瞄准与高考相关的学科的学习与考核,否则,就难以获得高学历。这种情况加剧了以升学和获取高学历为目的的“应试教育”。

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择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作为个人谋生与发展的手段,在经济结构尚未完善、择业渠道有待拓宽的今天,人们会不可避免地加入到谋求最佳出路的竞争之中。择业与升学尤其是选择理想的职业和考取重点中学或大学,主要是靠考试来定夺,按优胜劣汰的原则,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分数高则被录用或录取,分数低则被淘汰。不少学校为使学生在竞争中取胜,则不顾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往往采取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办法,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迫于种种压力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理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没有理顺

专业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因此,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衡量文化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和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专业课程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应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文文化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贯穿专业教育始终,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但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很多教师甚至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其次,就学生而言,专业教学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多数学生极为重视专业学习,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吃下。这就使某些人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再次,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量化。可以说,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三)良好的课程体系未能构建

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包括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四个方面,因此各个学校为达此目的,纷纷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然而人文素质课程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难以形成体系。课程的设置多由教师自由上报,随意性较大,显得较为凌乱。当然,也有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充斥其中。因此系统的人文素质体系亟需建设。其次,师生双方对人文素质课均缺乏热情。同时,由于缺乏教材,教师对所教课程难以做出明晰的要求;课程的考试方法也一般为开卷或写论文;学生对之重视程度低,有很多学生往往是冲着学分而来。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由于缺乏师资,一些重要的人文课程难以开设,凡此都影响到人文素质课的深入展开。再次,就教学内容来讲,目前理工科高校所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多以“概论”或“通论”的面目出现,内容很多却要用极短的课时上完,即便教师讲课非常精彩,课堂气氛活跃,然而由于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太用心,课后难以花费时间加以巩固,因此课程收效不太明显。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效果亟待提高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师生的信念和追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将一些著名的专家请进校园给学生作讲座,将一些高雅艺术团体请进来演出等;有些院校还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搞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展开,对于巩固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间接的文化知识转化为主体素质的桥梁。从素质的形成来看,这种转化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知识的输入和吸纳,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难以内化;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主体的“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转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这种理性情感的核心是责任感,责任感的核心是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的获得则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环境”,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

然而,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高等教育就是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所谓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被排斥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之外,这就妨碍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有些院校尽管也开展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但由于经费有限,把专家请进来容易,让学生走出去却较难,有的院校甚至连专业教学所必须的实践活动都难以保证。另外,有的学校为了摆脱组织管理难度较大的难题,干脆让学生自己去搞社会调查。这种“散兵游勇”式的社会实践很难保证效果。

二、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也是使文化素质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学生对此主观上不重视,沉重的专业课已经比较繁重,加之人文素质课大都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实施的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课堂气氛的调动确有难度,教师讲得自得其乐,忘乎所以,然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当教师把所讲的内容“大话西游”式地通俗化了以后,课堂气氛确实有所改善,教师却有亵渎人文素质课的感觉。这就要求院校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自编讲义,从外部条件上为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学校应重点建设人文素质精品课程,聘请一批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改革理工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减轻大学生的专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扩充文化知识,将人文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尽量扭转重文轻理现象,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切实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扭转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困局,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消化和吸收,根据理工科院校的具体实际,确立一套适应理工科院校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方案。

我们通常所指的课程体系包括显性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具体包括教学指导思想、专业划分、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结构、类型、数量、内容)、教学方法(含实验)、教材教具、教学评估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具体包括师生互动以及校园文化、文化氛围等等。就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的教学活动,其中又以学科专业课程为主,这是最核心、最符合其特点的一个方面;二是实践活动,这是起着基础性作用不可或缺的方面;三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和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这是具有性质同时渗透力极强的一个方面。前两方面属于显性课程范畴,第三方面则属于隐性课程范畴。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上其实就是课程、校园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系统教育。从广义上说,学校教育的三大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正好与上述三大支柱相对应。其中,活动课程既可体现在学科课程之中,也可体现于环境课程之中。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素质教育也主要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学科、语言学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二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方面,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和着眼点,目前广泛得到接受的有三种典型的理论取向。一是学科本位型,它认为教育就是授受具有严谨的学术体系的各门学科,而不应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以及现代社会课题的探究;第二是学生本位型,它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创造意义、产生知识,学习成果的取得有赖于学生的主动介入以及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提供,所以要以“课程适应学生”而非“学生适应课程”;第三是社会本位型,它认为学习是一种直接经验的活动,而且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过程,所以主张课程必须凭借社会的分析取得目标和内容并加以设计,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三种理论取向实际上反映了课程的三种不同属性,即文化属性、人本属性和社会属性。

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上其实就是课程、校园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系统教育,应当体现上述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这种系统教育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包括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作用下道德素质的完善和人格修养的提高,同时也是学生在与校园甚至社会交互过程中能动地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环节。由此可见,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上,要以遵循知识的整体性及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课程建设、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作为基础,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在传授科学知识、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三、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在具体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可以把显性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大体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课层次、专业课层次、相关专业课层次。基础课层次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层次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关专业课层次包括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课层次是职业技能、学术能力的培养;基础课层次是培养各种素质和潜能;相关专业课层次则是一种辅助,目的是拓宽专业面。所以,专业课层次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就要比其他两个层次高一层。在量的要求上,可采用学分制来规定各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根据我国对人才要求的实际情况,在理工科院校,基础课层次可占50%(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可达20个百分点),专业课层次可占35%,相关专业课层次可占15%,力求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专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这种课程体系的教学不能像以前那样由各单位、各教师之间孤立地进行,而是要求全校教师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共同商讨制定教学计划。这样,教师之间、各系之间就要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全校性的课程系统,凡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这种课程和教学还必须顺应知识结构的形成顺序,就是先基础、后专业,再进行扩大专业面的教育。近几年,有些国家(国内也在试点)将理工科大学本科低年级作为基础教育段,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集中加强一般基础课的教学,三、四年级才开设专业基础和适当数量的专业课。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受到基础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可开设大学语文、写作、演说、历史、伦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课程,可放在一、二年级进行。根据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要定位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语文5个学科。从针对性上看,上述课程设置符合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实际。我国教育长期重理轻文,基础教育长期推行应试教育,使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与训练,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普遍低下,历史、哲学知识贫乏,汉语水平偏低,加强上述学科训练,正好切中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病。从科学性上看,上述课程安排也符合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做人”的问题。“文、史、哲、艺”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最能体现人文精神,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便抓住了建立高质、高效课程体系的关键。从系统性上看,与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内在系统相吻合。人才培养主要有3种类型: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技能教育;与此相应的是3种类型的课程:知识型课程、情意型课程、工具型课程。历史哲学是知识型课程,文学艺术是情意型课程,语文是工具型课程,三方面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应注意适当地将管理知识结合到部分专业课中。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边缘学科。这种课程体系,目的是将理工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限的大学时期打下创新专业学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确立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着眼点在于不仅使学生具有解决目前社会生活及有关专业方面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而且要使其具有不断学习能力和创新以解决今后所碰到各种问题的潜在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人文选修课使文化素质教育有了形式上的保证,也便于一些院校的实际操作。由于在专业基础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是隐性的,量化的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文化成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从学校来讲,要树立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典型,加以鼓励,用他们的经验激励其他教师;积极鼓励教师从事该类课题的研究,为他们申报此类项目提供便利。条件成熟时,可以用是否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作为衡量教师教学优劣的标准之一。

我们所构建的活动课程体系包含了各类集体活动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等。具有学生参与自主性、课程内容和要求以及形式的非标准性和非同步化的特点,它强调知识技能的综合和创造性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发展兴趣和发挥特长,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人文关怀。校方应加大投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同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强化组织管理,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大学生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目前,一些高校如南京邮电学院将社会实践活动目标化管理,他们依托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广泛服务于社会,并且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样就确保了社会实践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而我们所构建的隐性课程一般指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界定,比较通常的表述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社区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社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因此,校园文化,对于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进行素质教育,另一重要的途径是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一般说,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生。除了通过教学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之外,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充分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要深化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改善具体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加深文化素质课的改革,加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自觉,最终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alysis

ZHANG Yi, SONG Zhen-chao

篇3

论文摘要: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形式,但在现实教育中,它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呈现出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大学的定位和特点,准确定位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目标;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并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资源。

一、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及其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教育一直是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十多年以前,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就世界范围而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迅猛发展,引发了许多危机。一方面,它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掌握高科技或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的人,由于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往往素质有缺陷,个性发展不健全,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技奴隶”和“智能强盗”,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影响着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科技高度发展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已经不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问题,必须靠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来应对。针对这种状况,国际上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呼吁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强调培养出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质量人才,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素质教育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被认为是教育本质的正确回归,是教育功能正确而完美的体现。同时也认识到,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国际眼光和改革创新,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有助于营造崇尚创新、勇于进取的学术氛围,激发和尊重学生的个人首创精神,培育以人为本、与真理为友、尊重学术、不懈追求的自由探索精神。因此,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及其选修课程之现状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但由于不同的大学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素质教育的着重点也有不同。有的重视课程体系的规划,有的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有的将两者结合,还有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对此,香港中文大学张灿辉等学者在“内地三市五校文化素质教育考察报告”中将这些情况大致分为了三类:“第一类以开展活动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即第二课程,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成绩卓著。第二类以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中以清华大学核心课程和北京大学的通选课程最具代表性,华中科技大学亦着手在这方面进行建设。最后,是以更为全面的学制改革去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成立,已引起内地对新型培养模式如火如荼的讨论,此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形式正备受关注。”总之,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各大学基本上是从各自对政策的理解、办学理念、实际条件和需要出发,设置学制和课程来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于寻求理念、制度、资源、实践等各方面的探索、改革和建设进程之中。

尽管如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仍然是大部分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内容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块。其中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在我国高校虽已经实施了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思想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之受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的不足或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呈现出很大的滞后性和缺陷,表现为:①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致使师生思想认识模糊,从而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沦为边缘化;②课程设置多随意性,课程结构与设置缺乏应有的科学论证;③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失调,特别是科学与人文的失调,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类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出现重文轻理的倾向;④课程形态失调,多学科课程,少活动课程,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⑤课程的实施方式单调而呆滞局限,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授知识,采用口头说明、演讲和详细解释等苏格拉底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缺乏应有的生动性和师生互动性;⑥教师授课的随意性致使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兴趣不足;⑦课程过程缺乏监控,质量缺乏评价;⑧教材缺乏或不规范等等。诸多因素致使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性保证,从而影响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策略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策略:

(一)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准确定位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改革、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各环节的重要指导依据。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立足于以育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关注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同时,体现学科之间的交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理念与方法的融合,并体现自由和秩序、深度和广度、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化和规范化、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转变

1.强化课程内容的科学性。①构建完整、丰富、前瞻的自然科学系列课程,拓展自然科学的课程类型和内容,进一步加强科学史、世界科技文化、科学社会学、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基础生命科学、宇宙掠影等方面的课程,扭转当前科学教育过窄或缺失的状况;②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在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都有机地渗透求真务实,质疑批判,执著献身,开拓创新精神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精神的教化,养成学生丰富和健全的人格;③增设科学方法论课程,让学生在有效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三)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展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资源

1.充分组织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目标。影响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优质课程资源,而影响优质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组织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学校应该实施多样化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分段培养、校际之间优质资源共享的合作培养、学分互换等形式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优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

2.形式灵活,课堂为主,讲座为辅,开拓空间,有效延展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以激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充分挖掘网络文化教育资源。让网络文化及其思想、艺术、娱乐等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注入时代的内容与气息,以增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时代感和影响力,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政治追求、思想素质和价值观教育,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培养其历史责任感。

4.构建客观而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考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整体效应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及时反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信息,为大学生自觉加强自身人文艺术修养指明方向,为教师采取正确的施教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奉行甚或永远奉行的教育理念,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迎接全球化挑战之所需,也是实现一流大学理想的具备条件;它将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而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摇霞,钱小龙.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0,(1).

[2]张达懋.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素质[J].教育辽宁教育研究,2002,(12).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重要性 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76-03

在世界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尺。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脱颖而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 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重任。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从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当代中国, 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被列入非常紧迫的任务和工程。在这种形式下,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各类学校艺术教育在教学活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课外活动、设备器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公共艺术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高校对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视, 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但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使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艺术、人文修养匮乏,综合分析能力差,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向高素质、高能力方向持续发展。导致造成这些后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不能满足大学生不同需求。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随意,因人设课。

在2012年12月对我院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 也不容乐观。高中没上过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占36.6%和33.9%,不识谱的占到了58.1%,可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承担着“补课”的角色,即补充讲授义务教育阶段所缺失的艺术课程。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艺术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0%,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重点大学也只占30%。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还缺乏全局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大学生公共艺术修养课的重要性

由于处于的时代不同,人们对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上也就存在着不同,最终对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过程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通过艺术的教育》中说到:“艺术教育可能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的一种重要力量。他坚信艺术中的创造性表现与一个健康的社会未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张同道则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归纳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在众多的观念阐述中,以梁继林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在高校中出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因此,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见解具有代表性。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日本学者时富利彦就这样认为:美术、音乐,这些特定的艺术形式有利于情操的培养,原因在于这种艺术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方式更能锻炼人的大脑前叶连合区。例如艺术作品在表现上具有多向空间感,如:古曲《十面埋伏》通过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乐使人联想到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其中模仿战马的嘶鸣旋律让人仿佛看到厮杀的战争场面,由紧张、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和灾难。正是在多项思维的作用下,人们在欣赏时有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绪跌宕起伏,时不时的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从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多项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达到促进人类创作素质发展的目的。

2.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众所周知,许多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才形成的。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表现欲、自信心、审美能力等等就可以抓住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记得学生在观赏罗中立《父亲》这幅作品时,用“备受震撼”、“心潮激荡”、“彻夜难眠”来形容他们的观后感,甚至有部分同学以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评论。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大脑一次次的“震撼”,心灵一次次“激荡”中被激活。这正表明艺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获得,因为艺术教育才是培养感性素质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如:画家与普通观赏者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前者是去体会作品视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深刻感受力,后者则是探究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音乐家与普通听众在倾听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存在着根本差别,音乐家享受的是作品音响结构听觉感性效果所带来的细致入微的体验感受,普通听众则追求的是作品是否悦耳动听。

4.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教育家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1]如张择端的北宋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画中所描绘的是当时社会实录: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生动的向世人展示了当时城市生活的面貌,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也让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当时宋朝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但不管怎样,它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对祖国民族的爱国之情有增无减。学生在欣赏名家的作品时,难免会不流露出对他们的人格、精神品质的敬仰!虽然这种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间接的、隐性的,但是这种间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条灌输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

5.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满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艺术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 能让人心情得到释放,精神得到享受, 可以使人的疲劳度降低到最低。在美育过程中,我们通过漫画、幽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等形式来调节人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如:学生在欣赏作品或聆听音乐时,让大脑从紧张学习的逻辑思维活动中释放出来,放松其心情, 调节其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6.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文化继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也日趋加快。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文化都被纳入到了教学内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在《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都有中外艺术方面的知识点介绍。学生通过学习, 即可了解多种世界艺术文化又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从而进一步去认识世界,培养爱国情怀。作为人类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艺术, 吸收着多种文化营养,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着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现状,本文将根据我院自身特点,来做一些探讨和总结。

1.课程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的关键

为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不容忽视。而能否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

1.1课程开设的依据与原则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一2010年) 中明确指出:“ 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3]这些充分说明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

高校公共艺术是普及性的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它涉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素质提升,拥有健全的人格。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原则―坚持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再者,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审美欣赏。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同时,能进一步运用它们去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这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另一原则――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

1.2课程开设面广且结构合理

一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我院十分注重艺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殊地位,探索艺术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程培养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改变音乐、美术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状况。另一方面,认真研究面对非艺术专业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实施途径。

二是开设全校性的艺术选修课程, 2006年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公共艺术课程受到了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同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将其纳入到教务处,并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普通工作,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同时,我们把《美术鉴赏》、《音乐舞蹈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课都纳入到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每个学期学生都爆满,甚至有同学为没选上此类课而懊恼。

1.3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丰富多彩,但适合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选修课教材却很少。我们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一门课程要涉及许多本教材的内容,既加大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学生也没有直观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美术鉴赏》这门课为例,我们采用了学院易镜荣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编的教材,该书揭示了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欣赏。其还借鉴徐庆平的“大美学”教育思想: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结合,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试图改变以往“美术欣赏”从古代到近代却缺少现代美术作品的介绍、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在书中以现代美术作品为主,不仅介绍了绘画作品的欣赏、画家生平极其艺术创作故事,还包括“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作品的赏析。全书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光盘),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该教材获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被其它院校作为教材多次印刷使用,该课程既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又是江西省高等学校优质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成绩突出。另外,《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艺术素质教育课,被确定为院级优质课程正在建设当中。

1.4不断走向综合化的公共艺术课程

作为公共艺术课程, 它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 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 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4]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 Multi-subject)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5]综合课程与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局限, 而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关联性、统一性,这样不但能反映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特点又能体现通识性的属性。

艺术课程不断走向综合,这是一种趋势所需。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为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的平台。在大专院校艺术课程的综合既为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又使学生的认识趋向整体化,让学生从认为没有联系的原理中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微妙联系,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能从一个角度考察向多维的、多角度的立体的思维方式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其高雅的审美品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培养,从而促进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应着重注意艺术教育在提高其价值的过程途径中如何体现。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 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上述要求,本人结合我院开展艺术教育所取得的经验来谈谈适合高校非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2.1课程丰富,灵活多样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被动转为主动才会带来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的每一环节, 都必须建立在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尊重学生个性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那种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课程必须具备丰富性、灵活性的特征且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最终,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达到美育目的。

如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来理解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其冷傲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以及讲述画家其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等,使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刺激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思维参与到教学中,生活与艺术之间这种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也自然地理解了。这样,不但可以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程内容中来, 主动用美的原则去判断、选择知识和信息,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

我校所开设的所有公共艺术类课程,全部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就拿《音乐舞蹈鉴赏》这门课来说吧,我们根据音乐舞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视听性等特点,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和资源,恰当穿插老师演唱、演奏及表演,巧妙点评学生答题、才艺、演说,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注重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基础理论的应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网络资源的广泛性、教师讲演的艺术性、才艺点评的趣味性、习题引入的巧妙性、网站导航(课内知识与相关网址)的延伸性等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因而《音乐舞蹈鉴赏》课总是特别火爆。

2.3利用课内、课外“双课堂”

艺术教育离不开课内、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这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学生通过课内艺术教育的学习,使其知识和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再通过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使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延伸和补充, 这样既可反映教学的水平, 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特色,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课堂, 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重。我院早在1996年开始就有了20多个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 这些社团在学校是最为活跃的, 我院借助这个平台, 给大学生提供了增长才干的机会, 使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陶冶了情操。

2.4参与实践,美育体验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学生来说,参与对艺术品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都投入这个过程,无论他们是唱歌、画画,还是在对别人的创作作出反应。这样做,无非是使他们投入对审美意义的体验。

我们始终贯穿“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引导学生摸索和掌握艺术的思维方法。凡参加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后,初学者的艺术修养迅速得到提高,不仅能准确哼唱几首完整的歌曲,勾画几笔,而且对艺术方面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乐和美,艺术成为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某些艺术基础较好的学习者,我们还推荐他们进校艺术团,让其继续“深造”,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而艺术团的成员,则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后,其知识和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不仅如此,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各种比赛进一步营造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大多数老师都担任了学生管弦乐团、电声乐团、戏剧社、声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画展、摄影展、歌咏比赛、书法大赛、寝室文化大赛的艺术指导,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团活动成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第二大课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2.5更新教材,提高质量

美源于精神,受之于感官,它不仅具有表象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高等学校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既不能等同于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也不能与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相提并论, 要想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这一切,就必须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在选用的教材里筛选适合学生学习并容易掌握的内容,再者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编添加不同的教材内容。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的应该是最能代表人类优秀文化的艺术成果, 因为只有好的艺术作品, 才会丰富学生的情感,才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教材的更新,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我们的教材做相应的调整,尝试在内容方面去探索和研究,试图在以下方面来加以体现:

2.5.1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强调高校公共艺术的时代性。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也应该引入流行元素,作为教学内容,不应该忽略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它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找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音乐舞蹈鉴赏》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把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双节棍》、《我的地盘》引入课堂,把那些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优劣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及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强调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社会时尚,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当代大学素质培养和高校艺术教育才能和谐发展。

2.5.2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根基,选择有鲜明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这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我们在公共艺术选修课“美术作品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中,就介绍了大量的工笔、写意、白描、泼墨等传统技法并通过美术欣赏课加深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学习和理解。

2.5.3以民间艺术为补充教材,以开发地方艺术风格为特色。我院地处于“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的中国傩文化之乡―萍乡。这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傩文化“三宝”圣地。我们把身边的艺术精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民间的风筝、剪纸、中国结、傩等手工艺的制作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学习热情。

2.5.4结合东西方的文论知识,从各个方面来阐述和鉴赏国内外优秀的作品,例如:我院的《影视鉴赏课》选择中国电影百年间的优秀影片,兼及国外优秀影片,来重点讲述现代阐述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结合中西方现代文论和古典文论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更充分完善的鉴赏电影。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学生耳濡目染形成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正确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6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少实践,在其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又存在偏差, 再加上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如用整齐划一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忽略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用专业的标准或降低专业的标准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应多激励和鼓励学生, 培养他们接触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样才有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热爱艺术。为此,我们在选修课考察考核方式上,一般采用开卷、交作品、讨论、交流、小论文的方式或以在报刊上登载文章的形式来代替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 也不违背我们开设公共艺术课的初衷。

2.7美术教育的深化与提高

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课程目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以及收集整理图文资料,学会撰写艺术评论及专题论文。如,鉴于课时有限,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一章时我们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

(1)老师布置研究课题;

(2)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3)老师概括、总结讲评本次课题要点。

研究性作业题目:按照历史顺序列表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画家画作。

要求学生:

(1) 自己设计表格,形式不限,但必须符合命题;

(2) 内容简明、概述正确;

(3) 必须手写完成,做在作业本上,下次上课之前必须交作业。

(第五章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成就。)

通过学生整个研究性的学习,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有的翻阅《中国美术史》等相关书籍,有的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一种好学和自学的习惯,并触类旁通,扩大知识面到其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面对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现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笛.以美导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能理论研究[J],综合艺术,2012.02,154-155.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 丁析 .关于艺术课程学科综合之思考[ J] .艺术百家,2005,( 6) : 167-170.

篇5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学 中国大学生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41-02

一、引言

目前,跨文化教育学课程只是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设,这种针对国际贸易班的跨文化教育注重的是其在具体商业活动中的实用性,而没有注重学习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所产生的影响。随着各个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频繁接触,不同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合作也不断增强,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国际间的合作从以前的远距离对话缩短为近距离的人际合作。这就使得大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变得尤为重要。社会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社会中,没有双语、双文化能力的人将是残缺不全的人。”(梁镛,1999 )这种“残缺”反映了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文性,可以在大学期间开设各类型跨文化课程,包括外语跨文化课,讲座,选修课以及必修课等。跨文化交际课程,包含了另外一个国家的语言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文学知识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并且是在两国文化之间作对比。“外语教学本身就具有人文性”(梁镛,1999 ),在已经掌握了一门外语的大学生中讲授这门课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二、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

“在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蓝图中,‘人文性’,‘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崔新建,2003)在西方,“人文”一词的提倡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中兴起。随着西方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人文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强调的是以人的理性思想为主,尊重科学,是与西方宗教对抗。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便捷和舒适的生活,却带来环境污染、人类道德败坏等社会问题。“人文性”提出是与“科技”相对立,并且使人们平衡发展。“人文素质”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更多的是关注人文精神需求。由于它的人文性,人文素质教育在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解决问题和创新上有很大作用。

为适应社会需求,高校(本科为例)开设许多以实用性为主专业,如机械、自动化、汽车工业等专业,为生产型工厂提供了大量人才,同时在一段时间内促进社会快速发展。但却使得“许多工作者成为了一个会用电脑操作机械的机器人”(张汉熙,1995)而非完整意义上的创作者。为了使现代大学生成为一个完整个人,在高校开展人文教育是必然的选择。

三、跨文化教育学的发展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为什么要选择跨文化教育课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呢?在现代教育界,大家对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其成为国际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这也是人文素质的内容。社会对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也有要求,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学历人群。

跨文化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研究内容不同,学习和研究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动机也不尽相同。19世纪的美国被称为大熔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成为美国公民,在带来文化多元化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同民族与种族之间的矛盾,这就为跨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大量机会和研究资料。到了20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发展,且与其它国家之间有了密切商业合作关系。显而易见,美国跨文化教育目的是为了消除种族之间的偏见,使不同种族之间交流更顺利,进而实现经济合作上商业价值。跨文化教育学在西方受到极大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都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目的上,却忽视了其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由于跨文化教育学所涉及的学科非常丰富,包括语言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人类学等学科,使得大学生在接受跨文化教育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习俗、文化等知识从而获得人文知识,进而使其在人文思想上得到极大地丰富。

四、跨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跨文化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改善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提升作用。

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素质教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那么,语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给学生传授文化教育。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教育时,通过视频或者现场模拟等方式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其他国家的文化,并让他们将本国文化与之进行对比,可以使学习者理解其文化内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当以英语为第二外语中国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在切身体会到西方国家文化素养后,会重新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文化的对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就会将他国的文化素养重新整合到自己的文化内涵中。

跨文化教育能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一直是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没有了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没有了活力。跨文化教育学并不是静态传授知识,它是一门动态的学科,是介于文化知识与交际活动之间的应用学科。正如Breen & Candlin (1980) 指出, 跨文化交际不仅关到遵从某种规范, 而且也关系到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 它既是遵守规范的活动,又是创造规范的过程(刘学惠,2003)。外语学习者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并不是把书本上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倒背如流,而是通过观察对方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后作出相应判断,灵活变通地应用所学知识,使双方交流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也需要学习者创新思维,才能使人类复杂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国内没有跨文化交际经验的外语学习者比较多,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会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如果为他们提供跨文化教学设备,使他们面对现实场景并感知文化差异,让他们意识到文化知识只是基础,在现实场景中如何解决问题才是中心。同时,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这一主张也正是人文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应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五、结语

上述内容主要是探讨跨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立对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跨文化教育在化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及提升自我的方面探讨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跨文化教育学在我国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高等学校对于这门学科的建设也在酝酿当中。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全局来看,在高等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

[2]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篇6

【关键词】新时期;英语教师;文化素质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英语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在提高教学效益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培养英语教师文化素质的有效措施,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

新时期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丰富的辅导和支持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新课程的英语课本包罗万象,十分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英语教师要积极为自己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籍教师,通过与外籍教师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其次,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功底。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工具,任何一种语言及其文字的产生都有它的文化土壤,学语言离开它本来的文化,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所以,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再次,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有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和精选资料的能力。教学中,学生学习状况不断变化,不会有永久的、可随手拿来的教材直接用。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学习材料,教师应该精选资料编写一些学习教材。这样,会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总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才能把学生带上良好的学习轨道。

2. 培养英语教师“以学生为本”的英语教育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目的。英语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兴趣和信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英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关键。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息的培养,具体包括帮助他们认识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必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意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使学生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为自主独立的英语学习者,自我管理英语学习,培养良好规律的英语学习习惯等。此外,以学生为本的英语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技能,主动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

3. 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文化素质

新课程中提出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级别目标,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目标,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素质。在英语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师要从权威性的教导者,转化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甚至是合作者,首先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具体包括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应具备丰富的辅导和支持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同时宽宏的心胸、耐心的性情也不可缺少的。新时期英语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应当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的英语课本中包罗万象,十分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新时期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为自己创造后继教育的条件,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学校可以实施双语教师培训,推广双语教学和英语老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要求外籍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总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把学生带上良好的英语学习轨道。

4.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丰富英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总之,使用这些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英语环境,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熟练使用电脑,能进行丰富的英语课件制作,以便更好地为英语素质教育服务。

篇7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是淄博市教科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根据新型文化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进行研究的。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研究,淄博市教科所构建起在中学进行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理论与操作方法。

一、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的研究与价值评定

(一)“九五”对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影视文化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文化形态之一,影视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基础教育一直没有开展这项文化教育,使教育落后于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之际,淄博市教科所自1993年开始将基础教育中的影视文化教育问题列为重要研究对象,由此规划成“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文化课及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1997年这项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组倾注十几年的心血进行攻关研究,着力进行课程、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与实验。通过在省内外80多所实验学校开展教学实验,研究课程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质、进行智力开发的巨大价值,并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将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定位为地方课程,由此解决课程空间问题。经过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辛勤努力,“九五”期间完成了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课题研究报告于2001年11月通过全国教科规办专家组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根据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影响的新特点,创设一种新形态的课程这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义”。[1]

(二)“十五”期间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研究

“十五”期间,课题组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体系,研究影视文化课程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等,研究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1.研究出台《课程标准》。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与理论信息,并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有关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课程教育思想。经过将近一年的攻关研究,课题组先后五易其稿,撰写成《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讨论稿)》。对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教育目标、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进行了规范,从课程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从而使影视文化课程成为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新型文化课程。并以地方课程的方式列入中学课程体系。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央教科所有关专家的审定,《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以“实验稿”的形式作为现阶段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2]这是全国第一份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2.教材建设研究。2002年9月课题组“关于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之中,对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与教材建设、教学理论与教材教法等方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为教材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教材体例在“九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文本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努力使之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教学实验中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订,由课题组研究的2册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已印出样书(正在编写第三册)。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报告(二万余字)也已发表。[3]教材研究成果已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并在全国地方课程研讨会上作为重点成果展览和介绍。中学影视文化课程不仅在全国中学影视教育中独树一帜,而且在地方课程的研究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思想

课题组在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理论的研究中,在高层专家的指导下,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构建起相对完备的课程教育目标体系,对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一)课程教育的基本理念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性质与课程位置的确定,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了影视文化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标准确定了中学以“课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影视文化教育”,[4]通过实施影视文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从而使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综合性、经典性、趣味性等特点。学习这样的课程会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审美水平,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影视文化课确定为地方课程,使这门新课程进入中学课程体系有了恰当的空间,也使课题组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承担起课程教材研究与管理的职责。

2.课程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教育希望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构想和蓝图的性质。课题组依据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影视文化课程的审美特点和影视文化课程对中学生诸项素质的培养,构建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总目标:学习影视文化课程,通过对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和审美方法,对作品表现的各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形象、人文和科学精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养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追求高雅影视艺术的审美趣味,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全球意识,以及关注社会、改造社会、美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生活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要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二)教材体例与教学方法

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包括多种载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呈现方式与体例各不相同,教材的使用也不同。一是影像教材。根据课程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各类体裁与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构成影视文化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影像教材是学生学习影视文化课的根本教材。学习影像教材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体观赏。只有在学生充分观赏原片之后,才能实施课堂教学。二是文本教材。文本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影像教材编写的学习指导用书。是学生学习教材作品的辅导和进行课程训练的依据,文本教材的内容主要由课文、练习项目的设计、单元专题知识等三项内容组成。课文与练习的设计力求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图文并茂,活泼多样。三是剪辑片段。是将教材作品的重点情节剪辑出来所形成的教学课件或教学实例。一部故事片思想与艺术信息量很大,将影片的重要内容分段剪出,根据课堂教学审美的需要适时插播。根据教学实验,一节课所用剪辑片段的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5分钟。四是教学参考资料。是为教师备课准备的具体教材作品的教学资料。对选作教材的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剪辑片断的内容作出详细说明,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影视文化是以影像为载体的新形态文化,在中小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没有现成的教学法。在“九五”至“十五”期间,课题组在省内外80多所学校中开展了广泛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师培训会、听课督导、教学公开课、专题研讨会、优质课评选等教研活动,深入探索影视文化的课教学规律,一批优秀实验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在全国各种会议上出示教学公开课,并在2002年7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出示两节教学公开课;通过创办《影视文化课教研通讯》及时反馈教学实验信息,进行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课题组在扎实深入的教学实验中逐步揭示了中学教学影视文化课的基本规律,构建起影视文化课教学特有的“四步教学程序”,以审美心理为基础的“导引—发现”式教学法,为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模式。

三、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

影视文化课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人格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从实验阶段就深受学生的欢迎,上影视文化课成为学生的期盼。课题组从多年进行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效来看,影视文化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素质、智力素质等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

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主要通过人类创造的文化精神陶冶人、教育人。以选取各种高尚的典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影视文化课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美感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高尚形象的道德精神价值,加深对人生真善美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积极、高尚的人文素质。而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先进的审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选取优秀影视作品欣赏,自觉接受高雅影视作品的陶冶。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式思维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影视文化课以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系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重智力潜能,尤其是右脑功能的智力潜能,这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积蕴新的潜质和能力。这使影视文化课教学成为中小学生发展智力素质的新的增长点。

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会议中展示。2001年课题研究成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出,并出示教学公开课。由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广泛影响,2002年7月中小学影视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淄博召开,课题组负责人作了《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市教育局长与淄川区实验中学、张店区实验中学校长分别介绍了开展影视教育的经验,周村区实验中学孟涛老师现场出示教学公开课《逆风而行》。2003年4月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从而使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形成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操作方法。

四、推进课程实施的新阶段

2013年10月《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重点课题,有115所中小学学校开始进行教学实验。2014年5月由山东省教科所主办,淄博市教研室、教科所承办的“山东省‘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成果展示、研讨会”在张店一中召开。青岛、潍坊、莱芜等地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淄博市各区县教科室主任、实验学校领导老师等240余人参加了会议。课题负责人做了课题开题报告,简要解读了《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课程性质、课程教育目标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研究等内容,重点做了《影视文化课程教学基本理论》讲座,从“课程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导引—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影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任课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理论与操作方法。张店九中谢文斌、张店一中杨静老师分别执教了《被告山杠爷》、《唱诗班的男孩》。教学公开课较好地展示了影视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获得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与会老师认为淄博的影视文化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操作性强,能理解可掌握,教学影视文化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次会议为中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为推进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标志着影视文化课程实施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29.

[2]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326。

[3]卓晴君,徐 岩.地方课程建设研究实录[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143-162.

[4]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与理念;社会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42-0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但这场改革运动与现实严重脱节,“实际上我们已经尝到了由此带来的后果,不少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过分强调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致使教学的内容不仅缺少真、善、美的内涵,而且经常出现有悖于时代特征、人文常理以及幼儿发展规律的东西”。因此,我们说这场改革偏离了轨道,在现实中滑向对“‘知识’‘教学’及‘知识教学’的贬抑、回避和否认,导致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其直接后果便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不足”。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标准化为基础,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学前教育课程遭受到了质疑,虽然这些理论本身并无过错,但当脱离了我国儿童的文化背景之后,便变得遥不可及了。与此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上,因背弃了本土文化,远离了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失去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波纳德・斯波代克(Bernard Spodek,1991)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研究者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文化的根上去思考并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一切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时代背景下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时展的必然,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发展价值。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理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学前儿童生活其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体,并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通过有机融合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秉承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以儿童发展为旨归,以儿童文化背景为依托,在儿童生活中,通过儿童自身在教育现场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促进儿童全面、整体发展的理念。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寻求人类共通和共享的经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将普适性与境遇性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儿童在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中自由翱翔,并在动态发展的人类生活文化场域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和享受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超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把儿童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使他们在身心、情感、智力、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整体、和谐的发展。另外,应尊重教师的知识与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在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者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儿童获得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在相互联系、适应、依存、影响及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是指其对文化、社会、课程发展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

管子曰:“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公平是重要的伦理学、法律学、经济学概念,包含平等、公正、合理、不偏斜、持平的意思。公平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尺度。约翰・罗尔斯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文化公平是指人类所有成员平等、公正地创造文化、持有文化、享受文化及其成果的机会、权利与自由。文化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更高发展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权利之一,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教育是人类社会迈向和平、自由、公平及正义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教育的不公平已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公平,而教育与文化的特殊关系使得教育公平成为文化公平的最主要内容,只有实现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平。

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头脑……而且,这长着头脑的身体,其双脚还深深地根植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婴儿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人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中一切的文化因子,诸如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礼法制度、行为规范等无不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每一个地区的儿童都是生活在不同场域之中的完整的个人,而不同场域的文化系统是有差异的,这种文化系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差异上。“民俗对人们的生活和群体的存在如此重要,是因为民俗包含着人们相处、互动以及相互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指令,包含着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是人人都可触摸的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最公平的文化系统。因此,基于民俗文化所构建的学前课程,是促进儿童发展最适宜的课程。

2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

联合国发表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国内学者也认为,“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偶然的,其关乎着人类的生存问题,没有多元文化的存在,人类难以维持生存。因此,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人类文明系统发展的长河中,人们总结出了“多元一体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世界上成功的文明体系的主要特征”。面对文化的多样化,“和而不同”成为处理各国、各地区文化问题的基本理念。

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西方种族冲突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加剧。一些文化学家提出了文化相对论,试图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赫斯科维茨(M.Herskovits)和本尼迪克特(Fulton Benedict)继承并完善了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和博厄斯(F.Boas)的思想,成就了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属于哲学范畴,它承认来自不同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价值,尽管它们彼此之间有区别,但对于靠这些价值支撑生存的人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人们对此应给予理解……所以,文化相对论是有关各种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文化相对论告诫我们,对不同文化应持尊重的态度,要承认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因子,才可能得到发展,而文化的封闭就等于植物失去了阳光雨露。

民俗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传统的上层文化大都可以在原始的民间文化中找到源头”。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从最基层的民俗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所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维护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民俗文化学家仲富兰指出,“正如地球上不能没有森林、田野、矿山、铁路一样,地球上也不能没有云彩、虹霓、晚霞、晨曦,而且正是这些形质无定的云和气,才调节了地球上的风雨寒暑,使有生命的万物得以欢愉地存活”。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继承了本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拥有与其他各种文化真正对话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去认识、理解其他各种文化,最终使本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传承需要教育,社会和谐仍然需要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程,和谐的课程能够体现和谐的文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崇尚自然、爱护环境。民众与自然建立了和谐共生的关系,如彝族的‘阿衣俄西格’(指儿童娱乐聚餐)增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侗族认为“山林是主,人是客”,各族人民都不允许随意乱砍乱伐、捕鱼、打猎等,这正是各族人民为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出的努力。第二,人与人相互尊重,亲如一家。各民族都非常注重对团结的维护,如不得强占他人田地、山林;不得毁坏他人庄稼,否则照价赔偿;不得挑弄是非,引起他人不合,否则会遭到全村寨人的鄙视;遇到外乡人过往,会迎回家中热情招待,有的还会留宿,给客人方便;在家庭内部,也非常讲求和谐,人人客气有礼,相敬如宾。第三,各民族间亲如兄弟,团结互助。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善良敦厚,有着高度的团结意识,并通过各族的神话、传说等反映了人们盼望天下一家、人人和睦、亲如兄弟姐妹的美好愿望。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因子,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既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意识、性格、习俗、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和思想精华,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产生活和发展繁荣的核心与灵魂。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是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精神中蕴涵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民众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用以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系统。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独特标记。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整个文化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将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以民俗文化丰富的意蕴为基础,使之与普适性知识相融合,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既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 传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其贯穿了整个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民众对天地人系统的深刻认识,它是中国哲学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并不断被民众所吸收,深入民众生活,是民俗文化的主体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自然背景。中国地处东方,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古奠定了农耕型农业社会的基础,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同时富饶的森林大地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造就了人类对天地既敬且畏的心理。中国人把天、地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整体,人类可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老子甚至认为天地的运行之道是完美无缺的,人类应该遵从这种完美之道,学习这种完美之道,达到天地与人同体。可以说,中国人的天地观是一种共生观。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文化系统。中国的民居,多取万物之造形而成,如侗族的鼓楼,便是取杉树之形。同时,我国的民居多是依山傍水,依形就势而造,非常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如四合院,因北方气候寒冷,风沙大,便四周合围而成,围聚在一起,以求与天地和平相处,人们一般还会在屋前多种果树花木等,以寓草木葱茏、兴旺富贵之意。此外,饮食、服饰、装饰等,无不追求五味调和、色泽匹配、有理有序的和谐之态。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课程所追求的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使儿童获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将自然界看成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朋友,以一种开放、平和、平等、容纳的心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这一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生命完满的过程。因此,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一方面可维护天地人系统的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文化与课程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9

关键词:礼仪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礼文化;教学改革;探索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教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我国的传统礼仪,强调内在德性的能动作用,把道德作为礼仪的依据,而不是把礼当作外在的、技术性的东西。因此,大学礼仪课程教学,应以能够揭示种种礼仪动作的道德依据的理论为重点,也就是以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为重点。

多年来,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在全院公选课“现代礼仪”、“社交礼仪”及旅游专业中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和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该教学研究已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立项项目,其中“现代礼仪”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学院优秀课程。

一、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行为科学,是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为人处世中,由道德伦理观念所反映出来的行为准则;从民俗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习惯方式。礼仪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及由这些而综合形成的外在的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弄清礼仪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地阐明礼仪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现代礼仪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明确现实生活中礼仪的原则、规范和标准,为人们提供符合一定道德要求、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较为系统完备的现代礼仪知识。教改实践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校礼仪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一是加强礼仪理论的教学力度,二是进行各种各样的礼仪实践活动。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升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我院专业设置情况和礼仪教学实践,我们重新修订了“商务礼仪教学大纲”、“社交礼仪教学大纲”、“教师礼仪教学大纲”和“旅游实用礼貌礼仪教学大纲”。新大纲注重了礼仪教育与礼仪文化的有机结合,强调了礼仪规范的实践训练。新大纲具有如下特点:体现了民族性、世界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的原则;具有较丰富的模拟训练和礼仪文化的理论内容。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现着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在提高和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构建现代的礼仪体系,要坚持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是继承民族传统礼仪中具有永恒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的内容;二是吸收国际礼仪中具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的内容;同时还要面向现代化,增加一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综合成一个新的科学,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1)将“礼”文化知识贯穿始终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大学生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的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包括礼仪的性质、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在礼仪教学中,即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么做,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总理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的复杂的情境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自如的礼仪风范,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失礼。

(2)加强礼仪实际训练和实践

礼仪教育最终是要促进知向行的转化,导之以行,落实到礼仪的行为上。而礼仪行为的生成,仅有礼仪的知识和要领的认识还不够,它只是礼仪知识行为的指南,还必须有实际训练,把教学和训练结合,通过实际训练,使礼仪凝结在学生的行为上,进而引导他们身体力行,付诸实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教材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切合改革思想的教材是改革见成效的主要保证。根据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际,我院专门设立了教材建设基金,推出了一套鲜明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教材》。由课程组编写,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礼仪修养》一书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和制作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辅助教材课件,以提高教学效果。

2.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个性化的学生,不仅体现业务素质,同时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教学方法的不同,反映着不同的教与学及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由于礼仪课程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是学生模拟训练的内容。另外,一是我院组建了礼仪队,不定期为学校、我院所在市进行礼仪宣传;二是每年举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次全院范围的礼仪知识竞赛;三是学院每年十月进行礼仪文化节。这些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礼仪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改革。几年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我们自己制作3套CAI教学课件;另一方面,购置了多种礼仪教学光盘,建立了礼仪教学网站,大大提升了礼仪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三、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个培养过程或培养控制的问题,它涉及众多控制要素。育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即知识、能力、素质、环境。对四个要素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培养模式。为了优化培养体系,我们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培养能力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培养模式。首先,我们积极探索实施礼仪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利用课内课外,各个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立大志,确定人生的追求目标;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学科体系构建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去激发学生,使科学素质的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其次,教学中以课堂讲授礼仪知识、实验室模拟训练礼仪、日常养成和体现礼仪相结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详尽介绍古代礼仪的形式和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时代特征,为自己或社会设计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富有人文精神的成年礼、婚礼、相见礼等:用学到的传统书信知识,给父母、老师、同学写一封格式规范、文字典雅的信件。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提出了许多很有创意的方案。通过培养过程的改革与创立,优化了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强化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不仅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术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礼仪课程建设,需要强化课程管理。根据我院专业设置情况和礼仪教学实践,礼仪课题组制定了“商务礼仪教学大纲”、“社交礼仪教学大纲”、“教师礼仪教学大纲”和“旅游实用礼貌礼仪教学大纲”。我们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教案、教学案例、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及教学光盘全部制成电子课件,挂在校园网上。课题组教师不断地加强教学教研,分析研究教学内容、课程的理论体系、知识点,教学内容研究要求细化到教学单元、章节。建立了教师互相听课、评教和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开展的互相评课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课题组还积极探索对学生要以素质考核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法与制度。考试形式采取多样化,如采用闭卷、开卷、论文、课题研究、现场模拟表演等考核方法,并给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分类分项进行考试。学生的总评成绩:作业(10%)+项目考试(30%)+期末考试(60%)。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一、我国现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管理现状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它是在教育观的指导下,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充分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理念与传统,大力学习与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在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发展,所形成的我国本土化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我国1994年正式提出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至今有近2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从提出到试点,从推广到普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也显现出不同特征。当前,随着实践的深入,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趋于成熟,由构建组织结构到完善领导体制,由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到立足校情制订配套制度,逐步形成各部门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架构要适应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开展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还存在着权力运行不畅,权力结构失衡;管理模式单一,行政化管理突出;相关部门责权不清,管理效能不高;管理过程缺乏监督,科学评估缺失等问题。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要彰显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建构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依据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需要,分别从规范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完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创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结构、吸收学术力量参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

二、改革管理模式,创新机制改革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由途径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基础性地位的普遍认可,我们也应清楚地意识到,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何深层次挖掘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质,保持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热度和关注度,实现内涵式发展,促进持续性发展,进一步建设国家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我们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有序推进,成绩突出,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已经逐步走上学院建制的发展轨道,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在培养方案中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和目标定位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研究过程中,基地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学校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例,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针对缺乏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的选课现象,作为课程建设主题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不仅要致力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体系化构建,而且要对学生的选课行为予以积极引导。“第一课堂”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战场和首选阵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更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必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并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认真分析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经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审批,学校将此类课程重新划分为三大类别,即:文化素质教育类、新生研讨课类、专业拓展类等。新版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须修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应修满4学分。同时对学生选修文化素质教育类学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理工类学生需要学习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等四类课程至少4个学分;经济管理类、社会科学类、语言文学类学生必须获得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类课程至少4个学分。

2.严格遴选标准,逐步推出“核心课程”,构建“有灵魂”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它不仅要将内部的要素连接成一个统一整体,还必须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通识的能力主要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根基。因此,不应把过多的应用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列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承担,通识课程内容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而非讲授知识细节,这是课程设置“有灵魂”之所在。

在新版培养方案中,学校将建立高标准、严要求的核心课程,把精心设计“少而精”的核心课程作为第一步,“以纲带目”逐渐形成配套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并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按照国家、省精品课程建设的高标准要求,将建立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好、知名度高、辐射性强、具有工程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全校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将从课程到教学内容,从教师到学生,都要打破常规和现有课程建设机制,走创新之路。为加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水平,学校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置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指导意见》,对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遴选标准、建设立项要求、申报评选程序及办法、建设经费及政策支持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正式启动了学校首批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立项遴选工作,入选的课程将作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类”的支撑性课程。

核心课程负责教师采取的是全校公开招标聘任的方式,采用“优胜劣汰”的制度。每一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都提倡担任主讲的教师应是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声望的教授。课程要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宽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核心课程要围绕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宽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以理解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包括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创造性应用能力等。核心课程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更加重视阅读、研讨、创作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或小班教学研讨,认真撰写读书报告。

3.加大力度打造学校通识教育选修精品课程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点打造一批辐射性强、教学水平高、影响力大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启动了通识教育选修类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

学校要求通识教育选修类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体上按照哈尔滨工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要求进行申报和遴选,申报课程要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学校有关专家按照《哈尔滨工程大学精品课程指标等级标准》要求对课程从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践拓展、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等主要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从源头上保证精品课程的课程质量

4.不断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开放大课堂

为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阔学术视野,高校应搭建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课程,已通过选修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对文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对全体学生介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思想、治学精神、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讲坛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并在“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特色”等六大模块中全面展开。同时作为一门本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讲坛”同样具备一般课程所必需的教学要素,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讲授方式等。在“讲坛”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基地注重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了固化的课程体系。“讲坛”的举办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有效促进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课堂教学的必要构成和有益补充,《启航讲坛》的举办,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大学生文化素质与文化品位。“讲坛”立足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六大模块类别构成,按照把“六大模块”当作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六大专业”来进行建设的指导思想,从每个模块的主要构成和支撑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性的讲座,进一步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范围,提高知识层次。

综上所述,纵观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文化素质教育仍需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教师文化素养和学校文化品位三方面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J].高等教育研究,2009(06).

[2]游家胜.关于深入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04).

篇11

【关键词】多模态 英美文学 素质课程 构建

一、引言

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如提高其语言基本功,培养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近些年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些院校过于强调高职的实用性和行业性,对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忽视了英美文学类课程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的意义,使得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滞后、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和方法简单。这极大地阻碍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使得英语教学改革偏离了方向,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英美文学欣赏素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结构主义批评思潮的代表人物,托多罗夫在其著作《濒危的文学》一书中曾经写道,“……我不能跳过诗人的名句和小说家的叙述。它们使我能够给自己的情感以形式,给自己细碎的生活之川以归整。它们让我梦想,使我为不安或失望而震颤。当我闷闷不乐之时,只能去读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激情昂扬的散文,其余的一切都是那么乏味。”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作用很多,能加深我们对日常情感和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救赎我们的灵魂。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为复仇而展开惊心动魄的斗争,勃朗特姐妹笔下的简爱和希斯克利夫情感炙热,华兹华斯的诗歌静观自然美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悲情英雄,……这些英美文学作品无一不带给我们对生命深深地触动,带给我们心灵的震颤与启迪。

作为青年一代的高职学生,要成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其健康的身心成长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开设英美文学欣赏课程,让学生通过文学教育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进而去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同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主义精神。同时据调查显示,在希望开设的英语课程中,75%以上的同学希望开设英美文学欣赏课程,仅次于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培训类课程的需求。

三、多模态化教学理论

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多模态是指运用语言、图像、声音和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建意义。随着国际交流的多元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智能手机、个人移动数字设备等的新媒体的出F,信息传递的方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结果是文本的表述趋于多元化,文字符号通常与视觉、听觉、空间与身势语等多种模态相结合,以更加丰富的交流形式共同进行意义的构建。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已不再单单通过传统的印刷文字,而是通过听觉、视觉、手势、空间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意义的表达趋于整合性和多重性;同时地区多样性(local diversity)和世界连通性(global connectedness)使全球文化的多元和语言的变异趋势越来越显著。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多模态话语最早是探讨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该理论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源自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主要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校课程的深度融合,许多学者开始把多模态话语理论引入到外语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多模态话语为基础的多模态听说教学,多模态词汇教学、多模态课堂话语教学、多模态写作教学、多模态教学模式、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多元读写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多模态化教学强调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以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英美文学类课程因其内容与文字、图片、影视、音乐、网络等模态的密切关联,使多模态化教学成为可能。

四、多模态化英美文学欣赏素质课程构建

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因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鲜有院校专门开设英美文学课程,一般是将其作为高职文学欣赏素质课程或选修课程开设,课时较少,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从人文素质课程的特点出发,尝试建构一种多模态化高职英美文学欣赏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手段,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基础,通过多模态化的教与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识读能力、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1.利用文字模态确定教学内容。文学作品中文字模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英美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文字模态主要是教材中的文字、PPT课件中的文字、学生课外扩展阅读的文字、学生提交的作业文字等等。由于素质课程课时有限,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等原因,英美文学欣赏课程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突出对经典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介绍,删减有关复杂的文学史、文学批评流派等方面的讨论。因此要精心编写英美文学选读教材,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十八、十九世纪和现当代文学;也可以按照作品的类别,诗歌、戏剧、小说(女性、战争、自然等题材)等,必须确保教材文字模态的准确性。

教师课堂讲解时使用的PPT课件中的文字是对教材文字内容的提炼总结,除了确保文字模态的准确性之外,应对PPT课件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排列等进行设计,使文字模态更清晰直观,便于学生观看理解。

作为课堂阅读延伸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是文字模态的。教师可以将课堂上讲授的文学作品的完整原版内容或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多部文稿以及有关介绍文学批评方面的理论文章上传至校园网络BB平台,供学生课下阅读欣赏。同时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文字模态的任务,如写读后感,文学作品人物分析等,学生同样可以上传至教学平台,让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批阅。

2.利用图像、声音模态改革教学方法。文学作品在本质上具有多模态性,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要发挥强大的想象力,把语言词汇想象成场景。因此在英美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和声音模态,既形成对文字模态的有效补充,又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图像和声音模态在PPT课件教学中可能是文字模态的辅助模态。例如在介绍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一诗时,可以在PPT课件中插入水仙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水仙的形态,和诗中的描述进行比较,想象诗人当时写作的心情和诗歌抒发的意境。这对文字模态起到了强化作用。当然PPT课件中模态的选择应是文字、图像、声音等的有机整合,而不应该相互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较于以前的以印刷文字为主导的“读文时代”,人们已经进入了由漫画、图书、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大众视像传媒所传播的“图像”为主导的“读图时代”。青年学生更是深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程应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影视语篇的多模态性使其比文学语篇更为直观易懂,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剧,因此可以将影视与文学作品进行多模态融合,拓宽以书面文字为主的英美文学教学。例如在讲授《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改编的电影。这部作品二十余次被搬上银幕,最近的一次改编电影是2011年的版本,以现代的视角叙述古老的故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染力。

文学是纯语言文字的艺术,而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利用图画、音乐、色彩、声音、灯光等多种资源,涵盖演员表演、场景设计、摄影技术、背景音乐等跨学科的协作。在英美文学欣赏素质课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利用电脑、手机观看电影,利用多种感官了解电影的叙事和语言,降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课上介绍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和电影进行比较,讨论两者的异同,重新审视经典文学作品;课后更多地去关注原著,让英美文学作品焕发新的魅力。要注意影视语篇的选择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文原著,并不能完全替代原著阅读。

3.利用多元评价进行课程考核。英美文学欣赏素质课程考核不宜以一张期末试卷的成绩来评判,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进行课堂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课堂表现既有个人的又有小组合作的。课外评价是灵活机动的,借助于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可以及时跟踪学生上网自学的记录,网络平台提交作业的统计,与同学及老师的互动交流等等。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包括文学知识小测验、文学作品评析小论文、小组合作文学作品表演等等。在课程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多模态化的手段,积极投身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例如在小组合作文学作品表演展示中,学生要上网收集资料,改编剧本,撰写台词(文字模态为主);还要将场景制作成PPT或提示板(图像、文字模态);最终完成配乐、对话和表演(声音、文字、手势等模态)。这个过程锻炼了其技术识读、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其团队合作、自信自强的意识。

五、结束语

英美文学欣赏素质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运用表达能力、了解西方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更能够提升审美情趣,形成批评性思维,健全人格,从整体上提升人文素质。而多模态化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声像资源和手段丰富英美文学欣赏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张芸.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模态化英美文学教学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2,03:65-68.

[2]祁继香.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83-84.

[3]徐畔.多模态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构建――基于电影的多模态特征及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1:163-166.

[4]宋凤丽.基于关联理论下的多模态英美文学教学[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8:67-49.

[5]陈惠君,王淼,吕英娜.通识教育理念下应用技术型大学英美文学课程改革[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9:95-98.

[6]李珂.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实证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141-142,169.

[7][法]茨维坦・托多罗夫.栾栋,译.濒危的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

篇12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素质教育 实践 探索

实践证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载体――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对提高我国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实践及存在问题

(一)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配置简单,工作分工不明确

在教育部批准设立的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分别将其挂靠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基地办公室大多是合用或借用。基地工作人员少,工作未明确分工,通常是按照上级安排,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时,兼做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各项工作,导致基地工作人员精力投入不够。

(二)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综合性大学都在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探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忽视了基地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而建立健全基地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达到基地目标的保证。在基地缺乏制度保证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一套规范的办事流程和行动准则。

(三)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综合性大学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概念界定不清,于是将专业课以外的所有课程,统统划到文化素质课程里,导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混乱;还有些综合性大学随意拼凑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导致选修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之学生在专业压力、就业焦虑、市场导向等因素的干扰下,不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导致部分综合性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效。

二、加强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经过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两个阶段,进入普及提高阶段,这就对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了迫切要求。制度是基地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综合性大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监督 、管理等配套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保障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使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提高综合性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综合性大学应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为依托,为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提供平台,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严格考核,使教师增强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其次,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申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题,发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出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专著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推进综合性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师资保证。

(三)实行“校中校”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综合性大学学生的文化素质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可行性教育途径等,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鼓励教师从事相关的理论和教学研究,根据本省及学校情况,编写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物,申报校内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题等,提高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水平,有效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性大学可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特色,在现有各种艺术节、体育节、学术论坛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实践活动模式,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应开展校际间的交流活动,整合地缘文化优势,争取社会教育资源,与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加强合作,发挥综合性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3. 设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比较齐全,师资比较充裕,应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涉叉学科,完善知识结构。根据本校特色和师资优势,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课程、科学普及课程、艺术审美课程、文学经典课程等为主线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毕业之前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以考核或考查方式结业,并发给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校结业证。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 1998-4-10.

篇13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欠缺,引起了党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做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表现为把文化素质教育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说得很玄乎,难度很大,贪大求全,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谓“虚”,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浅”,就是内容上表现为单项化,把文化素质教育肤浅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艺型的单项活动,或者简单地归结为让理工科生学文史,让文科生学理工;所谓“散”,则是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则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不持久,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

二、实践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对理工科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强调教化养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教化养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办学格调。

三、实践的具体方法

1. 厘清内核把握重点,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

(1)确立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的目标。分析总结多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弥漫性、渐进性等特点。要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首先要厘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校近年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上,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升华美好心灵,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而人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氛围优化都要以此为目标,并由此来整体把握和设计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2)确立“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深化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学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质教育生态链上的“裂点”、“缺点”和“断点”。不难得出结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需要链接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而其中最紧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因此,学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一以贯之。通过活跃和丰富学术文化、科技文化、体艺文化、心理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学生生活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开展。

――人文化就是从关心人、尊重人入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着力之处,是由外在的教育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钥匙和媒介,正所谓要以爱心育爱心。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开展,都注重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为人文关怀的行为,以人文关怀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诗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态和审美趣向来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审美活动为载体,以情境互动为表现,通过凝练和宣传学校“红柳精神”,打造红柳品牌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强化引导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导大学生从中体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幸福,使大学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里诗意地栖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滋润。

学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原则的指导下,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高、玄、虚、浅、散”的问题,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一致,内容更加系统,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虚浮变为实际,由散乱趋向系统,渗透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增强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内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文化素质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1)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学校从1994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开设了100多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5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2006年、2010年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收缩战线、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服务学生的要求,对分散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完善,凝练为历史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经典名著赏析教育课程、思维及道德养成教育课程、政治法律素养教育课程、知识普及教育课程五大课程模块,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规划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哲学导论、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读、西方文化概论、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13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使二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观、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积极开展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的研究,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和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加重论文及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的份量,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编选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了专业老师,制定了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大引进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购买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类书籍、影视资料等,丰富学习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的质量。

3. 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教化养成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合一、教化养成的过程,而其主体实践和切身体验活动,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学校通过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三大支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系列化、届次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堂拓展到实践,从课堂外延到校园,延伸到社会,由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校内、省内外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红色圣地参观研讨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储备服务社会,亲身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不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和主体认知,升华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来,学校以红柳品牌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拓展、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红柳精神是兰州理工大学90余年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光荣传统,学校深入挖掘红柳精神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富于创造性的红柳品牌文化。学校推出的“红柳大讲堂”,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作的诗歌《红柳颂》,已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经典作品;创办的红柳网,月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在红柳品牌文化的带动、示范、辐射、提升下,红色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学院、社区、班级、社团等各层面全面展开,系列化、届次化的科技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推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使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浓厚氛围里得到浸润和熏陶。

四、实践体会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深化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任务、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目标,以课堂教育、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用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化的熏陶环境,使教化养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统一,让大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乐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从内在素质上整体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

其次,要把握整体性、一致性、覆盖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尽管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蕴含丰富,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在内容上,要通过建立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整体优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积淀、实践养成、熏陶浸润等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在组织领导上,要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能够围绕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课堂教学、学习实践、氛围熏陶相结合,并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研习文化知识,开展主体实践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立体交叉、动静结合的环境氛围,使文化素质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要采取渗透性、渐进性、持续性的培育方式。要通过学校、学院、社团、班级、社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制定有梯度的和专业特点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校四年期间能够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地受到文化素质教育。

篇14

关键词: 地方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32-02

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课程建设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各高校纷纷开设素质教育选修课,旨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总体而言,大学文化素质课程建设还处于课程体系的搭建和管理方式的成型阶段,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课程设置的类型和数量、课程开设的形式及课程学分的管理上,而在课程体系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选配机制同个性化成长需要的相适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依然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一定距离[1]。不少研究者对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大都指出存在的现状和阐明素质教育的内涵。笔者就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建设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高校的功能定位与素质教育课程理念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最初是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教育是一种文化的活动,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就是用文化来开启人的人性与灵性,教会受教育者既会“做人”,又会“做事”,重在于全面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

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从高校分类的视角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功能定位一般为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建设有个价值适切性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是课程构建的一个价值取向,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理念在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素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将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素质。比如,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沟通的能力、理解人、关心人的情怀、自主创新的精神等都是各个岗位必需的。

二、课程结构优化与选修机制引导

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素质选修课要彰显出自身的特色,密切配合人才培养方案。从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的现状来看,素质教育选修课基本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课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般高校采用“拟定原则――自愿申报――汇总审批”的简单操作程序,课程构建与评价方式单一而不恰当,缺乏课程建设意识。学校一般规定学生修满一定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才能毕业,对于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内涵大多学生并不清楚,因为学分规定而选课。所开课程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空间,但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开课时间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基本是周末或者晚上。在时间上给学生的感觉好像是一种点缀,游离于专业课程之外。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启学生的灵性,从而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是素质教育选修课开设的依据。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素质选修课设置要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研究学生所需的素质结构,精心设计。组织相应学科群体与教学力量,有计划、有目的的优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结构,从而构建整体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同时还可以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开设有特色的素质教育选修课。

另外,在地方本科院校素质教育选修课中科学课程的比重相对不足,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学精神与理性精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交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课程的设置主要重在一种整体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不是具体学科知识的探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交融,对学生在人格养成、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人文的浸润、内在美的体验和熏陶,也需要理性的提升和科学精神的鼓舞,这也是开启学生生存之道和智慧之门的途径。所以,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结构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具有科学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选修制的实行是学生学习自由的一种体现,大学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包括教师教学自由和学生学习自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但在实践层面上,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选课缺乏理性,存在诸多弊端。素质教育选修课引导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引导,提高课程的选修质量。兴趣的培养在更大层面上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了解得越深入,兴趣或许会越浓烈,课程引导尤为重要。有些素质教育选修课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存在一个审美障碍问题,学校要进行选课方面的有益引导,形成自由选择与有益引导相结合的选修机制。

三、师资力量培育与课程教学范式转变

有研究者通过对清华、北大等10所研究型大学在校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师资水平是影响学生对于文化素质课程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学生课程投入情况、学校评价方式对满意度也构成一定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情况则对满意度无直接显著的影响[2]。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顾客,学生的满意度是衡量课程的一个重要维度。虽然课程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而师资水平是影响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课程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这种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学术素养,还涉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素质教育选修课却往往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教师对此很少倾注热情。很多学校的素质教育选修课成为教师自由兴趣的一种发挥,有兴趣的就选开课,这样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由。但是正因为素质教育选修课成为一种边缘化的状态,教师对于此课的重视不够,也无从谈教研教改。这种状态首先是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的问题。有些学校成立素质教育中心,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有些学校归口教务部门管理。不管形式如何,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管理是一门亟待提高的艺术,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管理一样,师资的培育是头等重要的。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营造一种重视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良好氛围,然后要付诸科学有效的管理。素质教育选修课师资可以依托教研室的力量,组建一批高水平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师资队伍。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其他专业课同等待遇。

素质教育选修课有自身的课程特色,不同于专业课程,更不是专业课程的概论课和减缩版。在实际课堂中,地方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在很大层面上是专业课的压缩版,既缺乏专业课的学术水准,又不能体现素质的培育,教师感到很迷茫,无从把握。因此,培育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师资力量和研究课程教学范式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管理者。素质教育选修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的任务。教师是主要的参与人,素质课程的特性要求教学模式的转换。素质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的内化、渗透和浸润。不仅是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知识的传播浸润到个体的素质当中,转化成智慧,从而提升人的灵性。在这种层面上,不适用于照搬专业课程的构建模式。文化素质教育的弥散性,要求整个教育过程当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是一种化育的过程,要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特点,深入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传播知识过渡到涵养教化上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新的调整与探索,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提升学生的素质涵养。摒弃整堂讲授的知识灌输,回归学生本位的化育过程,注重在拓展知识视野的过程中对于理性的深刻认识和高品位文化人格素养的养成。

素质教育除了化育外,还强调实践。实践的另一层涵义,就是教育要高度重视情境化的知识,注重缄默(tacit)知识、个人知识。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所以,实践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选修课不能只满足于讲坛传授,而应该延伸到实践的层面。素质教育选修课安排的课时少,要在有限的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不切实际,课堂有必要扩展延伸到课外。指导经典阅读、专题讨论以及在校园和社会中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等形式,以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平台来加强文化素质建设。

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又要切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