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15:36: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政治哲学真理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高中政治思维能力运用有利于学生理解高中政治知识点,对政治学、哲学知识框架体系掌握更透彻。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传统政治教学采用的是原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填鸭式”教学,主要以完成教W任务为出发点,不利于学生强化政治学习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
一、思维能力的分类
高中政治的抽象性决定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以下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把握能力,丰富课堂,使政治课形象、生动,培养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
根据高考考纲,选取高中政治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分析能力越强,解题效率越高。现行人才选拔体制――高考制度制约了学生政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大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缺乏分析能力,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并不透彻。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一些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不完全深入,缺乏深刻的见解,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未产生积极作用。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对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在掌握的知识前提下,基于基础的知识点思维,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分析,提出创造性想法。这种创造性想法是一种更深刻的见解,是上升到一定层次的想法,是比分析性思维更高级、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沉淀,是经过知识积累后期形成的思维。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环境。
(三)实践性思维能力
政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因此培养实践的思维能力,是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实践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基础上发散思维,形成总结性思维。课堂上对此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掌握。知识被赋予实践性,学生能迁移学习。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对知识的拓展越有宽度和广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运用概念解释法。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是一个知识体系,是由抽象性知识构成的,知识的最基本反映是概念。概念是客观事物最基本、最本质的反映,对概念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学习。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对概念的理解能激发分析性思维,有的概念在字面上具有相似性,对相似概念进行分类学习,总结不同点和相同点,本身就是一种分析性思维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清楚地解释其概念,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中发散思维。举例来说,高二政治必修三教学中,对“民族”这一课题的学习,首先对“民族”这一概念学习,民族概念教学要从民族的基本特征开始,然后讲解民族的发展到民族的壮大这一历史过程,接着对民族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如部落、氏族,进行比较分析教学。第二,线索式教学。高中政治课不仅注重个体概念教学,还时刻对学生灌输系统性的知识。高中政治知识具有连贯性,理论体系的教学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体系是最基本的理论体系,教师在对每个知识的讲解中,时刻传输马克思理论体系轮廓,把灵活地运用到课堂内。政治学习围绕马克思理论体系,既方便理解又能解决分析问题。第三,比较法教学。抽象性的相似概念,需要进行比较才能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的特征时,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即平等、竞争、法制、开放,通过分析比较各个特征的具体体现,通过市场交易出现的现实行为反映各个特征。同时,通过四个特征学习联系资本主义市场,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对比教学,寻找差异,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学习。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鼓励学生创造创新个体。政治学习不仅是对概念和理论的把握,更要发现知识点背后的人文主义光芒,只有政治知识富于人性化,学生才能感受到政治中哲学的智慧。可以通过演讲、播放短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等。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短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历史感、责任感,才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通过浓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传递,学生将这种情感转换为内在的学习动力,转换为探索知识的创造性思维。第二,不否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学生对传统思维的否定,追求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就是求异思维,这种求异思维通常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学生的求异思维越强烈,老师越应站在教辅的角度,通过扶正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举例来说,哲学的辩证知识点教学中,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真理作为教学素材,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学生对此“真理”提出异议时,善于倾听学生发表的驳斥理由,从而对学生传输辩证知识的教学。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哲学的学习具有抽象性,知识富有生动性,才能加深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在看得见的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建设,创造新的概念形象。对课本内的白纸黑字的抽象概念想象出更贴切生活的具体形象。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些具有情景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进行想象,即使与理论相悖、矛盾,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对原始概念理解更深刻。
(三)实践性思维的培养
实践性的思维指不仅在实践中联系理论,还在实践中联系理论之后总结实践性思想,提出实践性的思想,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第一,以导学式的常规课为主导。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最基本的实践是对考题的解答。在课堂上,对政治考题进行解题能力的分析,判断学生积累的知识是否具有实践性。构建导学式的常规课堂体系,在这种常规课堂体系下,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政治学习的难点,运用联系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思考环节加入现实中的人和事物,通过实际现象和事实加深对自学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确定实践的目标,并探索实践方法,模拟实践效果。第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主动式的活动课。活动课中心内容是政治课的学习内容,采用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形式,不仅培养学生对理论实践的兴趣,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活动课以丰富学生经验和积累实践真知为目的。哲学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活动中设计需要解决问题的环节,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哲学的理论知识,既积累了知识,又丰富了哲学的实践性。模拟实践教学对教师具有挑战性,对活动课的把控是最重要的,保证学生在实践课上不偏离主题轨道,维持课堂正常秩序,活动形式的编导要科学合理,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性的魅力。
结语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学的需求,开展素质教育并非一味灌输知识,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高中政治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并在学习思想政治中不断提高各种思维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静.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4(8):135.
[2]赵国民.关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考,2014(6):94.
[3]王远.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旬刊,2016(9).
[4]尹君.基于思维三元理论的高中政治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6(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的重点在于探讨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勇于创新、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该努力尝试新的教学形式,探讨出高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身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是现在教学中所倡导的。师生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政治课上有的知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没有真正学懂知识的内在含义,不能灵活掌握。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就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同时,在指导中,教师也需要在指导中不断完善自己,增长教学水平。教师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该分析研究教材,找出重点难点,分析知识本质,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教学。(2)教师在授课前要进行精心准备,对于经济原理、哲学原理,政治常识的讲解,可以把报纸、电视等时政报道引入教学,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留心观察,政治学习生动有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既有现实意义。
二、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预习阶段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周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渴望自己去探索,去求实。所以,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对所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对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记,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的汲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更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阶段
1.生活教学法
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牢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一主题,把抽象理论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如:在讲授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时,课本上给出的是这样的定义: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起次要作用。在一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的例子: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矛盾有许多,民族之间的问题,国际的问题,等等,但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呢?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它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性质等等决定,制约了其他一切矛盾的解决,其他的矛盾解决以它的发展和解决为条件。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内部矛盾,群众之间有种种利益上的差异和取向上的分歧,人民内涵的不同群体或集团间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追求,总之在公有经济基础上有种种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冲突,但是公共利益是全局的长远的,决定了人民内部矛盾最终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温和的手段来解决。这样,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定性用的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2.小组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设立一个相关负责人,并且,在每一次进行小组活动时,负责人会发生变化,这样,可以锻炼每一个学生的协调与领导能力,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在安排小组活动时,可以运用辩论、演说、交流经验等方式,促进学生间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除疑惑,对知识点更加明确。在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报告,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强化知识的深入学习。
3.案例分析法
高中政治是文科中的一项重要科目,设计到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基本知识领域,由成千上万知识点组成,而且每一个知识点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不能保证学生能完全掌握相关知识,也不能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把握知识本质,不能全面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抽丝剥茧,引入相关典型案例,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相关分析,把每一个案例中所包含的政治学问题读懂讲透,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相关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解答。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课后温习阶段
在高中的学习中,课后温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在记忆上容易出现混淆,导致学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准确,在考核过程中失分。因此,要注重课后的温习,认真理解上课时老师讲授的内容,对上课中的疑问,要及时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把握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身边政治的关注,把所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比如:引导学生对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节目的关注,激发起学生对社会与政治的兴趣点,从而更深入、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在本质与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邹林德,刘丽.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92.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学政治课教学,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大有加强的必要。高中阶段正是处于高考的关口,是学业甚至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并且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很多学科在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那么我们的政治教学是不是也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呢?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第一线工作已经多年,就现今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思考,究竟怎样才能突破教学瓶颈,实现创新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一、突破旧方法,推陈出新
多年来,我们的政治教学始终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后,课业压力大,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多,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知识点,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尤其是高三,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知识把学生裹的严严实实的,而不是学生充分的掌握了知识。长久下来,那些来不及理解的知识还没等到被消化,学生就已经被落下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旧方法,就观念,推陈出新。
(1)这种新首先就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新颖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大量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吸收,很容易就会被落下。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的诉求放在第一位,学生学习的状况是怎样的,对当天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课下有没有及时的复习,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的。
(2)要真正做到求新,还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实现教材的求新。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和现实相结合,和时政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多去关注新发生的事件,把这些事件和课堂知识相结合。比如,哲学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单纯的去讲哲学,讲什么是矛盾,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是很晦涩,而且难理解的。但如果和实际相结合,就能使学生对这些难懂的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如对社会上新发生的事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什么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求新,是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更多的和社会现状,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这里一方面是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踏实的进行,要按照一定的安排,有计划的进行;另一方面也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让学生切实掌握住那些基础的知识点,要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安排进行。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很多老师,今天发现学生这方面有问题了,就多加几堂课,明天发现那方面差了,又加几堂课,这样就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很多内容没有讲到,自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授课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课程有所安排,把学生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提前预留时间,各方面实现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政治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于政治考察方式不同,历史可能更注重史实,地理可能更注重计算,而我们的政治最注重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对知识点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来分析各种问题和社会现状。因此,我们对政治的考察通常通过材料分析以及论述的形式来进行,但这恰恰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也不错,但就是答材料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点上。老师们都知道,这就是考试大忌,无论写多少,只要分析不到点上,就没有分。对于这样的现象,光靠背是解决不了的,重要的还在理解。要从知识点的根本出发,在学的时候就应该和相应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遇到考题,从问题本身出发,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整个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又是什么,它对应是哪个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稳中求胜。
三、培养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能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我们要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就要往“深”里下功夫,挖掘学生的潜能。
(1)我们对于知识点本身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问题本身进行讲解。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旧的事物已经消失,新的事物也在源源不断的出现。而我们政治所讲的知识点,如唯物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等,都是事物变化之外的根本东西,是一切变化的源头,是真理。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深入的挖掘这些内涵,学生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我们的政治教学也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课本上,应该对课外知识以及原理有更多的认识。这种广度的扩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有知识,更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想扩展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但对于这方面,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高中的课程繁忙,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不同。但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如果学生有这样的潜质和意向,我们就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进步,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我有一个学生,对于哲学十分感兴趣,我向她推荐了几本哲学著作,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作品对于高中生有些许难度,但她很喜欢。实际上,从不懂走向懂,从完全看不明白到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也是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步。
教育理念以及各种方法在不断的进步,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实现政治教学的创新,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政治教师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东伟.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
关键词: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动力。高中政治是培养学生的经济知识、政治知识和哲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那么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将大大降低,学生也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下面我谈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对策。
一、以良好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俗语同样适用于高正教学因而政治老师讲好每节课的开头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初步调动起来。据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学生在课堂的开始认真听讲那么学生普遍会认真听下去下,如果课堂的一开始不注意听讲那么整节课都不会集中精神。因而政治教学中政治老师应该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设置良好的导入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教师可以通过选用与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有关的故事、成语或音乐等来导入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如果政治老师步入课堂时精神状态不佳或没有设置良好的导入语,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严重挫伤。例如,高中政治教学中在讲解"量变引起质变"时候,可以通过相关成语例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集腋成裘",从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哲学原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二、以和谐的师生关系诱导学生兴趣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由于喜欢该位老师从而喜欢这个老师讲解的课程,如果不喜欢或害怕这个老师从而就会对这个老师讲解的道理和知识感到厌烦,这也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在课堂上的表现。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那么学生会对这位老师讲解的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因而一个政治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亲切感。例如,政治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提问环节、交流环节等来多与沟通关于关于经济、实时方面的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多接近自己,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
三、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政治课堂中讲解的主要内容就是党的理论和方针,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些知识所具有的特征是含义深奥,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而高中政治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候应该充分利用便利的多媒体条件,从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物事迹出发,展示给学生生活中实践这些理论的鲜活例子,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强烈感情。例如高二政治中有一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老师应该仔细阅读其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途径从而选择社会流传的优秀人物事迹。例如,可以选择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最美女教师》的视频资料:她为了救学生用自己年轻的身躯推开了学生而自己却遭遇不幸,感人的视频资料相信学生都会受到启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演变激发学生奋进的力量。再例如,在讲解哲学部分"世界是物质的"这部分内容时,政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害人的视频材料来使学生相信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一切歪理邪说在真理面前都会褪色。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避免出现迷信心理。
四、以幽默的教学提升学生兴趣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开创人是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主要是从意见和矛盾相互寻求出发,在归纳的基础上,对真理进行陈述。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善于运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达到锻炼学生可以独立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学的宗旨是教育者根据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整合,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带入一个具体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进而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团体合作能力,并将课本政治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相应知识,尽量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相关知识,有效掌握知识点政治课作为一门单调、乏味的课程,内容难以理解。如果老师们只是授予单调的概念和原理,大多数学生们将只会理解表层意思,更深层次的内容学生们会很难接受。所以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真实、生动且带有一定趣味性的案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分析讨论,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借助理论分析来了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规范个人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获得知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此外案例教学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教学理论性较强,?热荼冉仙羁滩⑶业サ鞣ξ丁=鼋銎窘枥鲜Φ慕步饩突崛醚?生觉得政治学习没有意思过于枯燥。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政治积极性。而案例教学则是运用生动、形象,合理的正反案例,能够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促进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提高。另外,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们可接受新的政治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又能有效的提高成绩。例如,在讲解《依法纳税》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让学生深入认识到逃税漏税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依法纳税。通常学生对这种案例的兴趣较高,这也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一丝乐趣,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
(一)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在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让学生预习课本―讲解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的定势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没有新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以经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偷”吃零食、说小话、睡觉、玩手机等不规范行为。此外,学生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局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理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教师在运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创设情境所用的案例要?c教学内容相关,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精选有针对性、趣味型、时效性和当地性的案例。
(二)通过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学生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感受偏向于枯燥乏味,以致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最终极大影响了整个教学课程的效率和质量。而高中政治教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理论性,所以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就要确保教学案例贴近实际生活,以此为学生构建一个具备生活真实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充分融入到教学案例的探索中,以此有效导入新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通过案例讲解知识,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高中政治教学作为一项偏向理论教学的学科,想要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解决理论知识过于抽象的问题,若是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也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通过具有针对性和形象性的教学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并在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思想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例如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著名的药学家屠哟哟作为案例人物,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些屠哟哟在医学方面的重要经历,并将青蒿的研究作为案例重点,详细介绍屠哟哟在面临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带领团队战胜了青蒿素的研究难关,使全球数百万的疟疾患者得到了治病良药,对于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继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2]。通过这个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屠哟哟对青蒿素的研究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充分认识到其艰苦奋斗的精神使自身在医学层面体现出自身的人生价值,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政治;课堂;实践;兴趣
传统教学是以前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教学理论为根本,即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三中心”的教学论文受到了质疑,也带给师生学习方法和观念上的困扰。而且三中心论似乎让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学习压力加大,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心强,这些都成为阻碍教育进步,阻碍学生成才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就要彻底改变教学思想,提出新的教学“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本”。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才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才能让给他们思考、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1.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教学导入点
导入点是课堂开启的敲门砖,是引导学生正式进入课堂学习的试刀石。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够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进而进入真正的学习当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政治教材的结合点,一般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时政材料或者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讲到“经济生活”时,政治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从大家的评论中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
2.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政治学习背景
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中也可以学习真理。在课堂教学当中,为了创造这种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环境去代入式思考,老师可以考虑创造一个环境,代入情感和角色,让学生去思考和成长。特别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背景,更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自身,从而提高对自己思想的影响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货币》这一章节时,就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身来理解“价值”、“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含义。老师也可以创造一个“经商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货币带来的便利,以及它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从货币的产生时间和变化为时间轴,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假定不同的时代去了解货币。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改观,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
3.增加案例的趣味性并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分析是政治教学常用的手段,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因为这种方式能够集中表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他们对政治知识的一种实践。因此案例是政治课堂中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材料,“生本教育”中,也应该将学生的地位体现在案例分析之上,也就是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并拓展他们的思维。增加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可以让他们自己搜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能够在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听取别人的想法,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印象和学习效果都会更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圈,他们接触到的人或事有交集,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让他们自己思考案例,提出分析,可以让其思维相融合,让学习范围更宽。
二、推广探究式学习,重视“习得”过程。
1.设计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
学习不只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这样几个简单的步骤,否则产生的只是大脑皮层的记忆,是表面的,而不能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和意识产生影响。老师要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得来知识的过程不那么“简单”,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和反思才可以的。因此,要将知识实践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特别是在高中政治中有很多关于货币或者是法律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有很好的应用。比如将货币一章节延伸到储蓄、购买股票、债券等问题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进行具体的了解,甚至可以模拟此过程。从而了解货币的价值和虚拟财富的运作,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很有帮助的。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还要注意其操作的难度,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降低难度是很好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这一章节的时候,不要用太难的哲学故事来让学生感到“云里雾里”,而要用比较简单的故事让学生感觉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田忌赛马”等简单的成语故事,就可以让学生总结从故事中感悟到什么,它和实践有什么关系。这样刚刚接触着哲学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影子,顺着这个线索前进就能了解哲学的奥秘。同样在教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理论时,也可以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进行教学。之后在复习课上时,可以适当增加任务难度,引发深入的思考。
2.形式多样的探究方式
探究形式对探究结果又很大的影响,没有一个探究形式是经久不衰的,而且长时间采用一种方式也容易造成师生的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如辩论赛、小组比赛、演讲、时事讲堂、社会实践等形式。高中生集中表现出自尊心强、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利用他们的这些心理,通过竞争、实践、独立和合作的形式让探究过程丰富多样,百花齐放。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政治知识,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的品德产生良好的影响。探究方式还是一种学习手段,长时间的熏陶能够让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如果想要给学生更多的自,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确定之后再去完成任务。
另外,在教学探究形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我教学”。因为政治是一门人文性的科目,也就是说一些知识点是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就能够对教材有所了解,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课上。既给他们一个自我发挥的机会,也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体验。学生的成长和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不管何种探究方式,老师都要做其中的灵魂人物,引导而非指导进行探究活动。保证政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突破传统,多样化政治课堂。
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要采用引导和吸引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他们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政治教学的实践点,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课堂的进度标尺,以学生的学习意愿作为教学方式的首要考虑。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让政治课堂更加开放、更加创新、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把生活带入课堂教学
教师要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贴近并回归生活,这样就能使抽象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生动形象起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比如学习“生产与消费关系”时,我们可以引用连续剧购物成为流通领域的话题,如《咖啡王子1号店》的播出,带动了购物的销量:咖啡,咖啡机及相关的很多产品。《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的播出是饼干系列产品销量猛增。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学习“抽象的哲学常识”时,我们就必须列举很多例子,如果这些例子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抽象空洞、枯燥乏味的观念。
要做到把生活带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在进行政治课教学时,就不仅不能回避现实生活中诸如腐败、偷漏税之类消极的东西,反而还要巧妙地将这些负面的元素融入教学之中,从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正视现实,明辨是非,从思辨中感悟真理,提升认识,扬善抑恶。
二、 创新课堂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我认为,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其首要出发点,就是授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态度和对于教学思维的理解。在如今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已经不能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听。
这种模式的转变,首先就要转变授课教师的教学思维,要发散与创新教学思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性地建设新思维的课堂。这种课堂不再是师生固定角色,而是在课堂上角色可以互相转换。在时间允许下,学生可以把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或是知识点的理解说出来,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们主动思考,也能对授课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契机。总的说来,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思维,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打破固有模式,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授课教师已经会让政治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了,但是高中政治的知识点相比于其他科目仍然略显单调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课件与案例就可以应付的,授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不要觉得课件等貌似偏离知识点的课堂内容是浪费教学时间。我们要明确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师将知识点讲出来,而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如何能更好地接受这些知识点。所以,课堂教学,当以引导学生们接受知识点为重,不要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当作摆设。
另外,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也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授课教师间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互相交流心得与观点,这些都是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与此同时,授课教师也要尽可能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学生们上政治课的欲望。
四、 培养课堂教学氛围,优化互动模式
上文已经提到过,授课教师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方式,会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但思维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固有模式已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这种思维转变过程中,授课教师要着重培养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总的说来,要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局面。但这种局面是需要长时间构造的,尤其是学生这一环节,面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单调与其他课程的压力,学生极易成为被动接受和不得不接受知识点的局面,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调动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依靠某一次的课堂提问或是偶尔的互动,而是要每时每刻地进行教学互动。而教学氛围,就是提供这种教学互动的基本保障。授课教师应当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应当尽可能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熟知。
教学风格的养成,极易推动培养教学氛围的形成。而这种教学风格,就犹如一面旗帜,让学生感受到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更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同时,互动模式也要开拓思维,进行革新和转变,进行更深的优化。互动模式不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么简单,互动不仅要存在于课上,也要存在于课下。为了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仅仅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是不够的。授课教师要时刻保持与学生们的联系,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并为下一次课堂教学做下铺垫。授课教师应当以学生接受知识点为出发点,以长期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一种独有的教学风格和长期的教学互动。这些,对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课堂质量是有推动作用的。
所谓“点、线、面”的教学思维,即将寻找教学知识“点”及贯穿知识“点”,建立“线”与“面”的教学思路整合为一个系统的教学方式,并保持“点、线、面”的教学过程处于不断的周期性发展和开放运动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的拓展、加深,考点和知识点密集,题目类型和知识应用也灵活多变,对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运用“点、线、面”思维来进行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现代社会物质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精神和意识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也为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点、线、面”的思维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防止学生孤立地、片面地、停止地看待社会问题的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方式的出现,起到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点、线、面”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用策略
2.1 寻找教学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里有很多教学大纲上的知识点及内容的关键点,把这些“点”找出来,并一一解决和消化掉是完成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课程标准,从案例设置点及查找思维冲突点两个方面来着手,寻找突破“点”,“以点带面”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打造高效、精彩的课堂教学。其做法首先是选取案例的设置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找出相关的知识分点,让学生从“点”上进行识记和细化、加深理解;并可把案例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拆分,让学生能够从同一案例的不同层面来进行掌握。其次是思维的冲突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等,作为打开学生思维的突破点,在基于“点”的教学方式下,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和发展。
2.2 利用“线”贯穿知识“点”
所谓“线”,就是能够贯穿知识“点”的纲。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线”的牵引,才能将多个相互独立的知识点及案例,连在一起,从而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组成一个连贯知识链的效果,深化理解教材间各个重点间的联系。教师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围绕线索,将已讲解过的、零散的基本概念、知识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连成具有内在逻辑线索的“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基于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来梳理“点”与“点”的关系,认清“点”与“点”的关系,从中找出其内在的逻辑纲领。
例如,在关于真理和谬误的讲解中,首先找到如“真理”的含义,及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认识的性质等重要的概念知识“点”;然后,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指导;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生生互动,学习、讨论有关真理和谬误的区分及举例说明,总结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并举例说明。
2.3 建立、整合知识的“面”
在把知识“点”串成“线”后,要把各个零散的原理和规律等知识线索整合成“面”,来完成一个周期的系统教学。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以每一单元课程作为知识“面”进行整合;也可对整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将不同模块的教材进行整合;也可以对于一个知识内容通过“人文”与“工具”的两面性构建出相关的知识“面”。进而,让学生采取如建立知识框架图、关系图及归纳总结等方式,思考并练习把知识间的关系以“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构建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小测试,以达到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
例如,应用相关知识,作关于“基因工程”的真理性探究或漫画讨论。在理解有关“认识”“真理”及“谬误”“科学”等重点概念后,通过师生互动即教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从中得出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等哲学道理。最后,学生通过做练习进行练习提升,并通过检查、测验来进行自查和反馈。
所应注意的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点、线、面”教学应该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周期结束后,并不代表相关课程知识的教学结束;而是需要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反思,在原有成果基础上吸收新的方法制定新的方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点、线、面”过程。这样,在“点、线、面”思想下,保持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以取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联系实际;备课充分
高中思想政治是从学生的思维上根据日常琐碎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样的经验要以生活为依托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诠释书本知识理念。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业已具备的好奇心,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尊重和理解学生,发展师生教学相长的关系。书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反之,生活经验支撑书本知识。本文根据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的普遍授课情况加以分析,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
一、通过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学进去”即指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学习兴趣能够指引我们学习的方向,能够激励学习者的好奇心,鼓励学习者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以一定的兴趣去开拓。纵观当今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很多课堂都是枯燥乏味、无趣单调的,很多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课堂实则为学生“养精蓄锐”的时间,根本原因在于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在授课时没能联系实际,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老师讲的学生不能感同身受,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原型与实例依托,学生难免会打盹,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学生通过另一种形式在向教育者提出意见,这就要求老师的课堂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现在老师一般都是学生的长辈,与学生的父母年龄差不多,也有很多较为年轻的老师,他们的生活经验一定比学生多很多,这也要求老师要善于向学生传达生活中的事例,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授课效率,以学生学会知识、利用知识、讲出知识为学习目的进行教学。例如,在高中哲学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跟学生讲一个小事例。老师上课时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一个苍蝇趴在窗户玻璃上张望,可是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却怎么也飞不出去,这个故事同学们能想到什么哲学知识呢?学生就会思考,看到希望却够不着,这不就是哲学中所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哲学原理吗?于是老师针对这个故事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交流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上课时间,与学生交流学习。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诸媒体,由学生报告学习成果,引导其他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观点概括、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比如,在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买东西时候的场景以及状况,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体会这个道理。如果学生不能深入体会或者是透彻理解,老师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模拟现场。一个学生充当买东西的人,另外一个学生充当卖东西的人,买东西的学生可以还价,但是卖东西的人却说,价值摆在这里,价格不合理,不能卖。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体会这一知识的应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结合课材,在质疑中学习
传统教学中有个较大的误区,就是老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听。只是听老师的讲解从不提出质疑和不同的见解,学生不会灵活地运用知识。对老师来说,作为知识的引领者以及教授者,不只要熟知课本知识以及框架结构,对整体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详细的把握,最重要的是要学生活学活用,对所学的知识展开联想,提出质疑。要让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老师说的就都是正确的,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这样的过程是学生自我主动思考的过程,老师可以在学生主动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加以指导和讲解。很多知识的区别只有一线之隔,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例如,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应用上,很多学生会产生质疑,比如,数学知识、英语知识、艺术学科以及哲学知识,让学生区分哪一个是普遍性,哪一个体现特殊性,很多学生会提出质疑:数学、英语、艺术等这些有确定范畴的知识是特殊性,而哲学知识是普遍性,因为哲学知识能应用于所有的事物中。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哲学是根据普遍真理积攒总结出来的知识,是特殊型的体现,通过学生的质疑进行讲解,在质疑中学习,使学生真正地学进去。
四、“学进去,讲出来”与作业结合
新课标下的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中,充当讲解者的并不一定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老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再讲解出来,一个知识点可以对应多个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只有学生自己组织好语言将知识通过生活内容讲解出来,才能真正地理解与运用。
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可以布置一些讲出来的作业。比如,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你认为怎样才能安全度过经济危机?或者一些类似于你作为一名投资者,怎样解决商品过剩,供大于求的问题等。请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充分结合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通过这一过程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起到知识复习和运用的重要作用。
教学是一种虔诚实在的教与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内涵并且运用才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初衷与真正目的。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结合教材鼓励他们对学习过程提出质疑,开拓思维,灵活地应用,最后创造机会使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讲出来,做到学以致用。“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机和结果。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将学和讲紧密联系,达到“学进去”“讲出来”这一教学目标,让我们全体师生向着这一目标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美华.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3(22).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催生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新教材的改革,在注重知识理论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在课堂中,把学生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创新。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质——关照生命活动。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本体价值。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主要涉及就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教育、以人为本和经济利益的教育、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教育等。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重视生命安全和培养对生命的敬畏,让学生学会爱护自我,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注他人生命。
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趋势——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高中学生处在认知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政治生命力课堂
1.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书本,报纸、电视和网络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等得到的信息,学生有时候不能马上消化,有的学生会把这些信息带进课堂,可贵的是,在这些信息中有很多都涉及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或学生就要积极地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特别是通过网络等工具,搜寻一些最新的时事要闻。可以让学生自己评论,然后大家评,最后老师根据教材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
2.使用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喻是汉语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是对某一事物使用跟它有相似点的事物进行说明和描述,从而使其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针对比较抽象的原理、概念,可以通过比喻增强其趣味性。比如,在讲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时候,可以将其比喻成“量体裁衣”。将生产比喻为人的身体,将生产关系比喻成衣服。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高不断增长,衣服也应该随着身高变化不断调整尺寸。这也就能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3.高中政治教师个性特质要求的激励培养方案。
务实和灵活是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必备的个性特质。这一个性特质要求的激励和培养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自己和学校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从政治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企业中的员工。它具有更强的责任性和公益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承载着学生和家长的希望,对一个学生教育的失败会影响几个家庭和几代人;教师承载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社会的兴旺、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中学政治教师更是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职责。这份特殊的沉甸甸的责任是教师进行自我激励的不竭动力,会促使中学政治教师不断自我发展,培养自身务实和灵活的气质以更好地适应中学政治课的教学。
另一方面,教师的激励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发展进步,仅依靠良心和道义来维持的职业是难以长久的,学校对教师必须有系统的激励培养方案,这是成功教学的更有力保证。对中学政治教师务实、灵活气质的激励培养,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
(1)学校应向政治教师明确这两种气质对政治课教学和德育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工作目标的明确可以提高工作绩效,只有认识到务实、灵活气质是合格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才会有往这方面发展的强烈而持久的动机。这就是由认知引起需要,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带动行为的真理之路。
(2)学校对政治教师务实、灵活的气质要求有明确的考核和度量标准。气质可以由行为反映出来,务实、灵活的气质反映在政治教学活动中,就是看其教学内容是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形式是否灵活恰当。测评考核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学校组织学科专家、学校领导组成考察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听课检查;二是学生对政治老师教学效果进行不记名的测评打分;三是政治教师自己的反思和审查。这三方面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相信会有较公正的评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标准明确,利于教师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是奖惩的标准,不然,“干多干少一个样、千差干好一个样”,必然会挫伤教师进步的积极性。
(3)学校可以采取专门培训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政治教师的务实、灵活气质进行优化培养。一方面提高其政治理论和教学理论修养,使政治教师可以由内而外地表现出这样的气质。另一方面参观访问政治教学卓有成效的名校,取经学习,借鉴间接经验。
4.在针对性的练习中总结经验,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
新时期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要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政治教学活动中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新型高素质人才。
一、高中思想政治主体性教学的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就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来看,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这样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培养高中学生在政治学习方面的兴趣,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育要建立在“三维”目标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跟价值这三个维度上都能取得进步。但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不同,就需要老师积极把握层次性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
(二)引导性原则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最为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政治给一般人的感觉就是枯燥的,讲的都是理论性质的东西,比较乏味。随便背背就能记住内容的心理让学生不太重视这门功课,对于政治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很难对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要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最关键的因素是非智力因素。激情和自主对培养学生素质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一些难点进行细致的降解,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运用综合的手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除此之外,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工作。对于一些哲学原理和一些经济原理要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引导,可以通过相关题材的报纸和电视对知识点进行引导,并在这些内容中进行筛选,帮助深入的学生政治这门课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结合相应的实践,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也变得更加的丰富,经济,文化,政治都有很大的比重,还体现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充满着丰富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营造一种氛围,结合教材,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思想,就需要教师重视实践性原则,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实践的重要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主体性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坚持政治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程模块建立在相应的生活情景基础上。政治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应用。要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最为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我国国家职能”的时候,可以在开始之前,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为大家播放我国政府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中抗震救灾的事实,利用这些制作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于抗震救灾方面的关心和关怀,通过讲述这些事迹,这样就增加了教学的说服力。在讲授经济中“价值规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个《蛋市》情景的创设,让一位同学扮演养鸡场卖鸡蛋的老板,一部分同学扮演小贩卖鸡蛋的,还有一些同学扮演买鸡蛋的,现场对蛋市交易进行模拟,要求养鸡场的老板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变动鸡蛋的价格,看是扩大规模还是缩小养殖规模,之后让大家对养殖场老板的决定进行评价,这个时候学生就开始运用书上的知识点来回答。
(二)组织讨论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材,找出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知识点。在政治课教材中,一个标题,一个事例,一段语言描述,都要让学生感觉到他们面对的是未知的知识点,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体现教学的和谐性。在讲解完一个课时的时候,要重视课堂训练的进行,从而更好的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时政简评的方式来巩固政治知识点。比如,在讲解教材中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个问题的的时候,在观点讲解完毕,可以让学生观看《焦点访谈》中的一期节目,内容就是谈论农村的社保问题,在看到被采访的农民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让学生分成机组,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针对课堂学习的观点来进行回答老师对此提出的想法,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被调动了起来。再比如,在讲述“金钱与价值观”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在课堂训练的时候上为学生展示一组漫画,讲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腐败现象,还有一些吃喝玩乐的现象,批判现代社会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不良之风。之后再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观点展开讨论,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点,还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在学习“保险、股票”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堂上讲述的保险、债券等存在的有点和缺点,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保险公司或者银行销售的保险、债券等现象,让大家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观察政治问题,分析政治问题,不断了解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调查研究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主体性教学,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教材中“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节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社会中的现象进行知识点的描述与学习,比如,衣服在换季的时候折扣和促销活动明显,再比如因为核辐射问题疯狂抢购食盐的现象。让学生的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看生活中都有哪些促销活动,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进过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各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调查结果。可以专门开展一节课来对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进行检查,让学生用小组调查报告的形式把调查结果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案例的分析,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在讲解环境保护问题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讲述2009年的春季,北方多处沙尘暴的天气,还有2012年冬季我国多处出现雾霾天气的例子,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报纸查询找出与雾霾相关的信息报告,找出雾霾产生的原因,各地区针对雾霾采取的措施,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些措施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等等。学生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就会取得很好的结果,这就说明,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就会迸发无限的学习和创造热情。
结论
政治教学是一门艺术,虽然教无定法,但是教学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主体性教学。让他们学会积极的学习,积极的生活,成为学习上的精英,生活中的强者。(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彭关森.政治课教学主体性原则教学实践浅淡[J].政治课教学.2012(11).
关键词:高一;政治课;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按照高考分值的比例在教学中搞教学歧视,政治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未进入学习之前,部分学生已将其视为“次科”,形成很多误区,忽略了这门课程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生活真、善、美。如何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掌握这门课程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们在第一堂政治课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
一、 利用学科特点感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感悟生活,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政治学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是培养“人”的教学,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就高中政治而言,本身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选修模块,内容丰富精彩,不能把政治课和思想政治工作或时事政治划等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看下面的例子,看看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有位母亲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从经济学思考:一个孩子扔掉果皮,一个孩子扔掉果肉,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他俩有过沟通和交换,就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双方各自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获得“双赢”的结果。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谈判和贸易是多么重要。
2、思考人生,一分为二看待学习生活中遇见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关键是看如何引导。学习中往往有实用主义的倾向,“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动力。人们谈到“考试指挥棒”就色变,除了批判好像就是厌恶。其实,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科高考和理科会考,引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慢慢从只见“知识点”和“考点”到见到富有“生命”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课程。这时候我们再举个小小例子让同学懂得思维开阔性,多角度看问题。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来说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得小组出线权。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暂停后,比赛继续进行。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从哲学思考:创造性思维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的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敢于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保加利亚队的教练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敢于独辟蹊径,获得出线,令人拍案叫绝。
3、关怀生活,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丰富的生活经历,充分的课前准备,激情澎湃的教态,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位值得学生信任的“生命关怀者”。这种生命的关怀是指在不违背社会制度和公共价值的准则下,对学生关于时政热点和教科书的个性化的理解和宽容,意味着对非主流的观念的容忍,以及引导学生的无限耐心。与初中政治不同,高中政治对学生能力等各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学生的想法也更多样化,老师在这里无论遇到问题,要像朋友一样,多和学生沟通,用自身魅力征服学生,而不是用老师专制权威“吓倒”学生。
通过感悟生活中小案例以及感受教师个人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就要介绍学习方法了。
二、把握学习规律,轻松掌握学习方法
1、预习。初中政治内容简单明了,就算没预习听老师上课也没多大的问题,可高中政治涵盖一些需要理解的基本原理,对学生领悟能力,情感态度都要更高一层甚至几层的要求,所以不预习,极有可能上课听不懂,不懂更不听,不听不想读的恶性循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输入的信念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预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我们要求预习时候做到:(1)按老师布置预习的提纲提要要求,边读边思考,有轻有重,有粗有细的预习,不能走马观花。(2)勤于思考,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做好记号,在听课的时候多加注意,如果还不能理解,课后再请教老师。
关键词:政治教学;有效途径;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19-01
一提到思想政治课,大多数人都认为思想政治课原理内容抽象空洞、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怎样才能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改变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1.把生活带入课堂教学
教师要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贴近并回归生活,这样就能使抽象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生动形象起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比如学习“生产与消费关系”时,我们可以引用“大长今滚动韩国经济”的消息:据官方统计,2005年4月,在《大长今》的热潮下,到韩国旅游的香港人较去年同期增两成。即使不能亲到韩国,在香港街头,也有很多韩国食品店大张旗鼓推出“长今餐”,服装店售卖韩剧中不同角色的服装、洋娃娃等各种玩意儿,还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学习“抽象的哲学常识”时,我们就必须列举很多例子,如果这些例子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抽象空洞、枯燥乏味的观念。 要做到把生活带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在进行政治课教学时,就不仅不能回避现实生活中诸如腐败、偷漏税之类消极的东西,反而还要巧妙地将这些负面的元素融入教学之中,从正面加以引导,使学生正视现实,明辨是非,从思辨中感悟真理,提升认识,扬善抑恶。
2.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方向
2.1 明确教学目标。只有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够打破瓶颈,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意义。对于高中生来说,进行政治社会化是成长路上必须的一环,也是成为社会公民的必要环节。世界许多国家的德育课尽管叫法不同,其目的都一是为了建立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理想社会,使青少年关心国家,认同社会,以国家利益为大前题,积极负责地参与社会义务。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树立现代民主、文明的意识与精神,继承科学的政治理念,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2 归纳知识体系。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四大知识体系,涵盖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商业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有着清晰的脉络分枝,德育内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样一个宏观窥探中,教者和学者都不容对其小视,才容易做到德育和智育双管齐下。才能让学生既有分,又有意。
3.让政治课堂充满时政魅力
时事政治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政治课结合时政教育,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那么如何让时事政治与课堂巧妙地结合呢?
3.1 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以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开场白能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进行要闻。 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在新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同学进行新闻,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在学生要闻后,我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开展新闻会,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也使学生自己口头表达的能力得到锻炼。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人格魅力
4.1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范围,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都在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将为各国的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信息技术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设法予以清除。中学政治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接受挑战,适应信息社会教育改革的需要,加速自身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为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4.2 优化形象,提高人格魅力。“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做为政治老师,不但要有坚实的政治专业知识、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满腔热情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政治老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学生就会对政治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产生怀疑。相反,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期望一致,或者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政治课的科学性,坚信思想政治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政治;形式;学生;素质
高中政治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规律性。了解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政策,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让我们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同时学习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的事情,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做什么都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我们才能成功。由此可见政治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中政治,是教育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新型教育方式下创新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呢?下面简单提几个建议: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教师只关注教了多少,而不关心学生听进去多少,课堂效率很差。教师只是为了升学而教,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型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高中政治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东西远远比分数更重要,古人云:先做人而后立天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用新型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喜欢上高中政治,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要勤学习
新型的教育方式虽然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教师不能故步自封,之前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教师要多学习新型教育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善于探究新的改革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教育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学校里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让自己的政治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位置高高在上,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对于教师的权威,学生一般都很畏惧,但是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是脱离的,教师听不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发展。但是,新型教育方式要求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高中政治主要是理论,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对政治提不起兴趣,只是为了升学死记硬背。在新型的教育方式下,特别强调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地给予解决。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政治之美,主动提出自己不明白的政治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求政治真理,共同探索政治蕴含的深层次问题,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四、善于利用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讲课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的引入给枯燥的课堂带来了许多乐趣,但是有的教师并不能完全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用得最多的就是PPT。教师想用好PPT,不能仅仅包括文字,一份完美的PPT应该包括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如果只包括文字,学生就会感到无聊、枯燥。当PPT内容丰富有趣的时候,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高中政治课中有些内容很抽象,知识点很难被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立体性、多方面、全方位地为学生展示一个个内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枯燥的政治理论,也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五、分组学习
新型的教育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讨论、去探索政治问题。教师在预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预习,各自找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组在讲课前互相交流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在课堂上提问解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让每个人动脑去思考,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政治原来挺有趣的,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政治这门课。学生有时候想问题难免幼稚,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是全盘否定,而应该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问题里的漏洞,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能让学生对教师心悦诚服,这样的课堂和谐而有效率。
新型的教育方式提倡素质教育,摒弃了传统教育方式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政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新型的教育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