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技术的概念范文

农业技术的概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1:41: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技术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技术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概念;意义

引言

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更加注重农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往往会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生产出的农产品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过于依赖化肥和农药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而言就有重要意义。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与推广意义

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出绿色农产品,而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种植技术。近年来,在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农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使得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不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有些工业废料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污染了农田,导致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标[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强调的是绿色环保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必然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现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不仅是人民群众和国家相关部门深切关注的问题,同时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保证农产品的种植培育在安全环境下进行,生产出绿色、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供人们食用,同时,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强调采用绿色健康的种植技术,尽可能地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量,有效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含量;提高农业经济性,现代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许多人而言,宁愿花更多的钱,也要追求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因此,超市中虽然相较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的价格更高一些,但人们仍然青睐于绿色食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绿色、健康农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与资源,虽然我国各类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枯竭的现象,再加上工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们可用的绿色、无污染的空气、水等资源越来越少。基于这种情况,大力应用与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起到有效保护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并且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资源利用率,由此可见,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绿色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于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农村经济条件[2]。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建设示范基地

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要想应用和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建设示范基地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在创建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过程中,农户可以全面、直接地都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了解,通过亲身体验和参观学习,真正认识到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与重要意义,从而在今后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更有信心、更主动地去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此外,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为广大农户创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使农户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让农户全面、深入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同时,也让他们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我国相关农业部门应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加以研究与创新,使之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同时,应该加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才,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

2.2制定有效的惠民政策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技术,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该技术是陌生的,他们不了解该技术的优势,因此,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仍然青睐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而不愿意去尝试运用新型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担心新技术的应用会降低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惠民政策,激发农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制定奖励与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户采用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激发农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效推广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农户的农业种植技术水平。除此之外,各地区还应该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的作用,要求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给予农户技术方面的支持,使农户尽快地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将该技术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与推广[4]。

2.3与绿色种植企业合作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方面,绿色种植企业比一般农户,在种植管理、风险控制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绿色种植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扩大绿色农业种植面积,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规范性,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价值[5]。

2.4加强宣传力度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尚未得到广大农户的全面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技术的影响力较小,知名度不高。因此,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户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识,不断改变传统的种植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认可度,增强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认可,为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提供群众基础。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问题;改进策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曾有许多学者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处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低谷。因为越到高年级,数学学习内容就越是抽象、逻辑性越强,学生学习难度越大。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自信心受到严重的影响,数学学习成绩始终没有大的进步。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同时,作业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关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及学生的完成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学生数学作业数量多,学生每天都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而且作业布置很随意,老师对安排给学生的作业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只上上完课程了就随意地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有很大一部分作业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

2、学生作业不认真,纯属应付。学生作业字迹比较潦草,作业格式不规范,随意性较强。

3、学生自主反思意识薄弱。学生作业负担太重,整天忙于应付,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回顾意识较差,往往是翻开书就写作业,从不复习梳理所学知识,对作业的检查意识也较差,认为完成作业便大功告成,至于作业的对错那是老师批改的事情。

4、教师批改作业不及时,评价不科学。老师面对一大堆的作业,很难做到及时批改,即使批改,也只上用“√”和“х”标明对错,缺乏定性评价,课堂练习和讲评较少,使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果越来越差,效果越差就越不想学,形成恶性循环,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二、改进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策略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讲清作业要求,合理的安排作业

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一些教师对作业价值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认为大量布置作业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往往不考虑如何发挥作业的“正功能”,只想见缝插针地布置繁重的作业任务,不顾学生的感受,给学生增加沉重的负担,如节假日留大量的作业,留机械重复性作业就是一些典型性表现。这种超量繁多的数学作业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导致一些消极效果:作业过多或形式单一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使学生作业字迹潦草,乱涂乱改;少做漏做;引发学生的欺骗行为,助长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教师首先要改变这种“多做就是负责的表现”的观念,要把作业看作是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活动。要注意控制作业量,我国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不超过1个半小时,高中不超过2个小时”。[1]因此,教师布置作业要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适量,即作业布置的量和深度不能超过要求。布置作业要少而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愿做,乐做。

布置作业时,切忌那种布置完作业就匆匆走人的做法,要预留布置作业的时间,布置作业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要讲清作业的目的,要求,包括解释完成作业的途径,交作业的时间,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格式等。布置完作业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以便回答学生关于家庭作业的问题。要要求学生养成用小记录本记录当天作业的习惯,不仅要记作业的内容,还要记清作业的要求,布置作业的时间,上交作业的时间。

2、批改要及时,利用恰当的评语,激励学生学习

作业批改是对学生学业状况的审查和评价。教师通过作业批改获得反馈信息,找出存在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知道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可见教与学双方都需要及时得到对方的反馈。

农村教师由于教学工作和家务都很重,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及时深入的批改学生的作业,那么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全批全改方式来达到目的。如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批改中来,教师用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集体讲解订正后,让学生自我校对,自我批改;或将学生的作业本打乱,交叉批改,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别判断能力,从别人作业中接受教训,从别人的作业中吸取优点,改进自己的作业。同时,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谊。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2]数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如果能在留意学生解题正误的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挥学生的潜能,用不同的评语来取代单纯的优、良、中、差的话,学生就能深深体会老师对他的关注。特别是后进生,当他的作业有丁点儿的进步时,老师若能批上“有进步”、“再努力”,“加油,赶上去!”等评语的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家校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低,玩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而做完作业后往往缺少自我检查的意识,故家长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农村,家长和教师很难见面,但现在信息沟通方便,电话基本上已普及,家长可以通过电话和教师取得联系,了解课堂教学内容、课后作业情况,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认真书写、自我检查作业等良好习惯。这样,到了高年级就算家长无法辅导孩子学习、没有时间检查学生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教师还应该要求家长在孩子完成的家庭作业上签上姓名和日期。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孩子的学业和健康成长仅靠教师是无法完成的,他还需要家长的教育和辅导!因此,建议我们农村的家长,少出门打工,多点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

1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涵义

1.1农业推广的概念

在探究农业推广内涵的过程中,基础工作为对农业推广的概念进行解读与分析,为农业推广内涵打下基础,农业推广概念需要从狭义、广义与现代农业推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如下。1.1.1 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狭义推广的概念是指,在大学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了新的农业技术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农民,农民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推广主要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领域,对其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型研发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但是由于研究的领域过窄,对农业的指导效果较为一般。这种方法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农业欠发达地区被广泛应用,我国当前也主要应用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取得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1.1.2 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广义农业推广的概念主体为农民,在该概念的践行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会调查农民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讲解相关农业知识,从而让农民能够在务农过程中应用相关农业知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最终让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务农活动。我国当前已经开始针对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展开了一定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就取得的效果来看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对相关农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1.1.3 现代农业推广概念。现代农业推广的基础在于当其的农产品发达,农民能够通过对相关农业技术的全面运用已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能够让农民对产生的多余农作物进行合理售卖,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在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下,主要推广的内容为各类互联网技术,并向农民提供金融、农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在现代农业推广概念下,技术推广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技术等。在当前的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全面落实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对于我国来说当前还是任重道远。

1.2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内涵

对农业推广内涵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情进行研究的,通过对当前我国各地农业推广形式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无法按照上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定义,从农业推广形式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为一些大学与科研院所逐步提升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对这些技术进行讲解,实现对农民的有效教育,保证这些农业技术能够被更好应用。同时我国当前也已经加快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工作,一些农业站的工作人员会向当地农民介绍互联网上的农业资源,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上传提高农民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技术是一种独有的农业推广方式,即将广义、狭义和现代农业推广方式进行合理融合,在提升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能够更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

2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1新时期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2.1.1 技术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内容为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比如农耕器具、选种育种等方面,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一方面相关大学与农业科研院所当前已经加强了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在论证完成后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另一方面也会对农民进行教育,让农民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相关高新技术进行应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基本要求就是加大对各类高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让农民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下,已经能够同时完成在广义与侠义方面的农业推广工作,极大加快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2.1.2 农民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民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为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我国已经重视对农民个人素质的提升工作,这种个人素质提升内容包括让农民掌握各类基础农业知识,让农民能够提高对这些农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地区中,已经开始推行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让农民能够应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以及学习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就试点区域取得的效果来看,当前的这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农业推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速度。2.1.3 辅助设施方面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相关辅助设施的应用,这些辅助设施包括互联网技术、农业器械等,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工作中,已经基本全面普及了农业器械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关注重点为信息化系统建设。由于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中已经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了普及,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所以我国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已经加快了对农业现代化体系中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在后续的农业推广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下降,并且农业推广的质量大幅提升,最终形成了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良性循坏。

2.2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指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能够反作用与新时期农业推广过程中,这种指导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互联网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推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向农民提供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从根本上提升了新时期的农业推广效率与效果。2)农业技术的促进。在新时期农业推广的过程中,一个重要推广内容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由于现代化农业体系不但能够提升农作物产量,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农民会更加主动地了解与探究农业高新技术,这种现象让农业推广工作能够更好施行。3)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中,也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讲解,这些内容能够为农作物的生产、销售过程产生助益,在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中,将会对这些建设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2.3通过新时期农业推广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措施

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快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1)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在今后的政府部门工作中,可以建设农产品交易网,让农民能够应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这些互联网的功能进行讲解,从而让农民能够对该信息化系统产生兴趣,从而进行主动了解和探究。2)提高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需要能够向农民讲解甚至演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所以农业站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进行考核,保证推广人员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要求。3)优化农业推广机制。农业推广机制不但包括应用信息化系统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教育,也需要能够让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个人素质,所以在新的农业推广机制优化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与其薪资水平进行挂钩,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篇4

    1.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概念的不适应

在人们的普遍概念中,农业技术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这个环节,相当于英语中的technique。因此,尽管人们将其扩展到产前和产后,但最终仍然没有脱离一个“产”字。显然,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并与传统农业较低的生产力相关联。虽然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机械技术”,尤其是近来不断发展中的所谓农业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电脑农业”、“精细农业”等,但归要结底无不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目标导向的。因而,这些技术在小规模的示范阶段,因其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并且在这种农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使农业增产和增收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一旦将这些技术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应用时,便会出现农民应用先进技术后“增产而不增收”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在选择应用新技术时,缺乏对市场最基本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则与人们使用了这种单一性的、不完整的农业技术概念有关。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概念中,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

严格意义上的农业技术应该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艺、程序等的总称,它不仅作用于生产过程,同时也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既作用于物,同时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则在于对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变化的、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因此,农业技术不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与人所关联的社会,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社会风险,并在同市场的关联中,控制市场风险。

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业技术被限定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产物,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同样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果。人们在选择农业技术时,往往对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性因素考虑不够。在农业技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和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往往运用静态的决策方法,即只是根据当前市场状态,而缺乏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基本预测,有时是按当前外地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的价格来组织当地的农业生产,决策时存在着严重的时空错位现象。而在当地农产品市场容量极为有限时,农民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造成了农民间的无序竞争,各种农产品收购大战中,最终受损失的是农民的利益。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时,均出现过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产,从决策到见成效,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决策的延滞效应,使农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随着政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政府权威性的逐步衰减,农民们甚至发现了“逆政府号召而动”的规律。在用市场行为标准处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时,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冲突呈日益加大的趋势。

2.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的价值

面对这种当地市场空间狭小,而政府调动资源能力超强的情况,各地农业技术部门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在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励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推广模式: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在解决农民对技术某方面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农民所不期望的负效应。大规模推广的各种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扰、破坏市场平稳运行的反作用。

严格来讲,农业技术部门缺乏真正有效的技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技术有效性的评价再也不是以前以产量的增加幅度为唯一的标准了,衡量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只能是通过市场,较之计划经济下的专家评估体系更加客观。显然,在许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是同市场脱节的,即所推广的新技术缺乏市场检验的过程。因此,当问到技术人员自己敢不敢首先应用所推广的新技术时,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虑市场因素时,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求农民采用新技术,岂不有自欺欺人之嫌?当然,这里涉及到对技术的评价问题,即如何认识技术效益的两面性。当人们追求技术的正效益的时候,往往会缺乏对技术可能的负效益的应有认识,缺乏对技术应用风险性的正确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经济效益同市场风险呈正相关,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场风险亦愈大。而且,任何技术的经济效益是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联在一起的,受到市场供求均衡基本规律的制约。

农民在满足自身对农产品消费的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目标时,农业生产技术以其极大提高产量的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农业技术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粮食自给问题。然而,在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商品化生产时,农业便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更多的则取决于同生产相关联的经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策略决定了对技术选择的效益。一旦经营策略失误,技术愈先进,产量愈高,则带来的损失愈大。

 

由于对技术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便显露无遗。农民尚没有改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然人状态,其对技术的选择应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严重制约。

(1)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有效参与。

(2)农户处于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的多主体决策状态,所形成的决策趋同性,经常导致农副产品生产的供大于求。

(3)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场,导致农户有限资源的内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本市场,农户调动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很难充分地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把握市场机会。

(5)政府技术部门在向农民提供技术时,处于严重的部门分割,学科分离的状态。

所有这些反映出农村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落后状况,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的滞后,使农民在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外,缺乏根据市场机会和其自身特点选择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3.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系特征

面对市场,农民不仅需要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更需要与农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市场经济体系为农民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因而也促进了农村社区原来基本上处于同质状态的农户间的不断分化。在同一社区农户自然资源禀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掌握和应用农业技术的差异, 导致并加速农户间分化的根本性动因。因此,当我们比较同一农村社区农户间的差异时,会毫无例外地发现,那些社区中的“能人”(专业大户),较一般农户,尤其是较贫困户的优势,并非仅仅表现在农业生产这类“硬”的技术上,更多的是在“软”的经营技术上,包括更强的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更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即他们在对其“智能”的应用上,呈现出高于一般农户的明显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者,更重要的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农业的经营者,即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特点,组织进行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经营活动。在传统农业中,种什么、养什么以及怎样种、怎样养的技术对于农民生存条件的获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场条件下,生产技术必须在同市场关联的情况下才能意义。所谓的经营技术,首先是要会进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销售利润,从而制定针对不同市场状态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场价格风险的措施。显然,绝大多数农村“专业户”,通过长期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基本上具备了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使之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一般农户的技术水平尚没有进入到这一层次,使其提高农业效益十分艰难。

当然,即使那些成功的“专业户”,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技术,农业生产和经营仍然停留在较小的规模上,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不能参与到更远、更大的市场中去。本地农产品市场空间的狭小以及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成为农业提高效益的瓶颈之一。因此,农业组织技术所针对的是如何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对大市场的适应,通过组织的形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促进农户间需求和农户自身特点的分工与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强调并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建立,其实质便是农业组织技术的具体推广和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格局,相对于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其有效运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越高,生产经营的规模越大,对有关信息的需求量则越大,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与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呈正相关。农村中的“小贩”在关联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业流通领域中信息的价值。农业信息技术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径,使信息最终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显然,相对于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格局,有组织有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更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同传统农业的保守性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经营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机制的。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创新便不会有农业的发展。当然,这里所讨论的创新并不仅仅是前述各技术层面上一般意义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强调战略层面的创新,包括观念上、意识上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运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适应不断变化中社会、市场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能更好地为全社会的发展服务,并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在农业中的参与。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国应该将农业技术理解为一个体系,即除了农业生产技术外,还包括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各种技术,包括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等,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处于不同的层次。处于下部的技术是基础,是高层次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在处于低层次的技术得到基本配置的情况下,则取决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来讲,较高层次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五个层次的技术中,除了生产技术是以物为载体外,其他四个层次的技术均是以人为载体的。显然,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则愈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仅涉及到对人的技能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智能的开发。

4.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战略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农业技术进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制度环境,并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建立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农业技术体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术体系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适应,尤其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市场中的行为方式。

 

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有农业技术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加强其同市场的关联,在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技术队伍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按照农业发展对技术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1)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以技术发展主体的角色参与市场,通过市场检验和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和技术人员的价值。为此,需要技术市场的建设同其他农业要素市场的建议综合在一起,根据农业技术的特点,形成农业技术市场运行和管理的规范。

(2)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同市场-消费者的关联。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使技术人员能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不断提高其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

(3)在强调农业“硬”的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农业科技政策需要将重点逐步转移到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上,促进生产技术、经营技术、组织技术、信息技术和创新技术等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格局。为此,需要根据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制定相关的农业技术政策和发展计划。

(4)建立农业技术体系中部门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尤其需要运用市场行为替代政府行为,使市场利益机制在技术资源的配置和技术效益的分配过程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为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资源市场化的进程中,提高农业运行的效率。

(5)根据农民对不同技术的需求特点以及其掌握不同技术的能力差异,建立不同形式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多样化和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为此,需要借助市场资源来装备农业服务的手段,而不应沿袭“等、靠、要”的思维方式。

篇5

在人们的普遍概念中,农业技术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这个环节,相当于英语中的technique。因此,尽管人们将其扩展到产前和产后,但最终仍然没有脱离一个“产”字。显然,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并与传统农业较低的生产力相关联。虽然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机械技术”,尤其是近来不断发展中的所谓农业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电脑农业”、“精细农业”等,但归要结底无不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目标导向的。因而,这些技术在小规模的示范阶段,因其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并且在这种农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使农业增产和增收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一旦将这些技术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应用时,便会出现农民应用先进技术后“增产而不增收”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在选择应用新技术时,缺乏对市场最基本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则与人们使用了这种单一性的、不完整的农业技术概念有关。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概念中,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

严格意义上的农业技术应该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艺、程序等的总称,它不仅作用于生产过程,同时也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既作用于物,同时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则在于对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变化的、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因此,农业技术不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与人所关联的社会,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社会风险,并在同市场的关联中,控制市场风险。

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业技术被限定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产物,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同样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果。人们在选择农业技术时,往往对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性因素考虑不够。在农业技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和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往往运用静态的决策方法,即只是根据当前市场状态,而缺乏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基本预测,有时是按当前外地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的价格来组织当地的农业生产,决策时存在着严重的时空错位现象。而在当地农产品市场容量极为有限时,农民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造成了农民间的无序竞争,各种农产品收购大战中,最终受损失的是农民的利益。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时,均出现过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产,从决策到见成效,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决策的延滞效应,使农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随着政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政府权威性的逐步衰减,农民们甚至发现了“逆政府号召而动”的规律。在用市场行为标准处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时,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冲突呈日益加大的趋势。

2.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的价值

面对这种当地市场空间狭小,而政府调动资源能力超强的情况,各地农业技术部门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在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励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推广模式: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在解决农民对技术某方面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农民所不期望的负效应。大规模推广的各种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扰、破坏市场平稳运行的反作用。

严格来讲,农业技术部门缺乏真正有效的技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技术有效性的评价再也不是以前以产量的增加幅度为唯一的标准了,衡量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只能是通过市场,较之计划经济下的专家评估体系更加客观。显然,在许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是同市场脱节的,即所推广的新技术缺乏市场检验的过程。因此,当问到技术人员自己敢不敢首先应用所推广的新技术时,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虑市场因素时,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求农民采用新技术,岂不有自欺欺人之嫌?当然,这里涉及到对技术的评价问题,即如何认识技术效益的两面性。当人们追求技术的正效益的时候,往往会缺乏对技术可能的负效益的应有认识,缺乏对技术应用风险性的正确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经济效益同市场风险呈正相关,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场风险亦愈大。而且,任何技术的经济效益是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联在一起的,受到市场供求均衡基本规律的制约。

农民在满足自身对农产品消费的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目标时,农业生产技术以其极大提高产量的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农业技术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粮食自给问题。然而,在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商品化生产时,农业便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更多的则取决于同生产相关联的经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策略决定了对技术选择的效益。一旦经营策略失误,技术愈先进,产量愈高,则带来的损失愈大

由于对技术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便显露无遗。农民尚没有改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然人状态,其对技术的选择应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严重制约。

(1)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有效参与。

(2)农户处于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的多主体决策状态,所形成的决策趋同性,经常导致农副产品生产的供大于求。

(3)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场,导致农户有限资源的内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本市场,农户调动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很难充分地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把握市场机会。

(5)政府技术部门在向农民提供技术时,处于严重的部门分割,学科分离的状态。

所有这些反映出农村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落后状况,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的滞后,使农民在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外,缺乏根据市场机会和其自身特点选择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3.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系特征

面对市场,农民不仅需要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更需要与农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市场经济体系为农民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因而也促进了农村社区原来基本上处于同质状态的农户间的不断分化。在同一社区农户自然资源禀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掌握和应用农业技术的差异,导致并加速农户间分化的根本性动因。因此,当我们比较同一农村社区农户间的差异时,会毫无例外地发现,那些社区中的“能人”(专业大户),较一般农户,尤其是较贫困户的优势,并非仅仅表现在农业生产这类“硬”的技术上,更多的是在“软”的经营技术上,包括更强的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更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即他们在对其“智能”的应用上,呈现出高于一般农户的明显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者,更重要的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农业的经营者,即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特点,组织进行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经营活动。在传统农业中,种什么、养什么以及怎样种、怎样养的技术对于农民生存条件的获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场条件下,生产技术必须在同市场关联的情况下才能意义。所谓的经营技术,首先是要会进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销售利润,从而制定针对不同市场状态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场价格风险的措施。显然,绝大多数农村“专业户”,通过长期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基本上具备了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使之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一般农户的技术水平尚没有进入到这一层次,使其提高农业效益十分艰难。

当然,即使那些成功的“专业户”,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技术,农业生产和经营仍然停留在较小的规模上,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不能参与到更远、更大的市场中去。本地农产品市场空间的狭小以及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成为农业提高效益的瓶颈之一。因此,农业组织技术所针对的是如何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对大市场的适应,通过组织的形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促进农户间需求和农户自身特点的分工与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强调并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建立,其实质便是农业组织技术的具体推广和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格局,相对于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其有效运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越高,生产经营的规模越大,对有关信息的需求量则越大,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与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呈正相关。农村中的“小贩”在关联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业流通领域中信息的价值。农业信息技术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径,使信息最终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显然,相对于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格局,有组织有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更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同传统农业的保守性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经营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机制的。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创新便不会有农业的发展。当然,这里所讨论的创新并不仅仅是前述各技术层面上一般意义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强调战略层面的创新,包括观念上、意识上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运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适应不断变化中社会、市场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能更好地为全社会的发展服务,并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在农业中的参与。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国应该将农业技术理解为一个体系,即除了农业生产技术外,还包括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各种技术,包括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等,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处于不同的层次。处于下部的技术是基础,是高层次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在处于低层次的技术得到基本配置的情况下,则取决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来讲,较高层次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五个层次的技术中,除了生产技术是以物为载体外,其他四个层次的技术均是以人为载体的。显然,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则愈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仅涉及到对人的技能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智能的开发。

4.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战略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农业技术进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制度环境,并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建立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农业技术体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术体系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适应,尤其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市场中的行为方式。

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有农业技术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加强其同市场的关联,在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技术队伍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按照农业发展对技术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1)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以技术发展主体的角色参与市场,通过市场检验和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和技术人员的价值。为此,需要技术市场的建设同其他农业要素市场的建议综合在一起,根据农业技术的特点,形成农业技术市场运行和管理的规范。

(2)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同市场-消费者的关联。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使技术人员能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不断提高其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

(3)在强调农业“硬”的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农业科技政策需要将重点逐步转移到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上,促进生产技术、经营技术、组织技术、信息技术和创新技术等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格局。为此,需要根据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制定相关的农业技术政策和发展计划。

(4)建立农业技术体系中部门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尤其需要运用市场行为替代政府行为,使市场利益机制在技术资源的配置和技术效益的分配过程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为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资源市场化的进程中,提高农业运行的效率。

(5)根据农民对不同技术的需求特点以及其掌握不同技术的能力差异,建立不同形式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多样化和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为此,需要借助市场资源来装备农业服务的手段,而不应沿袭“等、靠、要”的思维方式。

(6)克服技术人员固有的“官本位”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运用利益机制同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农民和农业企业建立平等的、互惠互利的用户和伙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社会资源在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投入。为此,需要强调技术人员在研究、开发和推广农业技术中的利益合法性,促进技术人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实现其角色根本转换,使之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市场的运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