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发展方向范文

农业机械发展方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0:18: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机械发展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机械发展方向

篇1

1.1环保型农业机械可以减少污染

化肥、农药、集中圈养是农业增效的重要措施,但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三大主要污染源。施用化肥是实现农业增收的一项主要措施。传统的表施或浅施。化肥很容易挥发。阴雨天施肥可以防止化肥挥发。而一旦遇上大雨,化肥很容易被雨水冲走,氮素肥料如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的利用率一般只有27%和37%。流人小溪或池塘的化肥,对地表水形成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使用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既能把化肥的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促进农作物增产,又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农药防虫治病是实现农业抗灾保丰收的重要关键,如利用高性能的植保机械,能够将药物予以高度雾化,既可以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又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

1.2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土壤肥力

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以及连年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耕作层越来越瘠薄。同时,由于化肥等无机肥料的用量增长,使得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肥力下降,土层板结加快。使用先进的土地耕作机械,实行深耕、精耕,使用保护性耕作机械,改良土壤耕作层,能够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利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械收获,并随之将秸秆粉粹还田,让过去一烧厂之污染环境的玉米、小麦、水稻、高梁、大豆等秸杆还于田里,变成腐殖物增加耕地的有机质,变废为宅,从而提高地力,减少过量无机化肥对土壤的侵蚀和破坏。

2节能型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的需要

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于劳动力的节约,农业用耕地、能源、水的节约,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如何发展节约型农业呢?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就会大幅度地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大量精准拖拉机、耕整机、节能型农机,以及滴灌、微灌、喷灌机械的使用,就会实现农业节地、节能和节水;各种精播机械、化肥精施及秸秆还田机械、高效农作物植保机械的使用,也必将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利用率。近年来,农机产品中的大功率拖拉机,在节能环保发动机、高性能离合器、组成式变速箱,各种液压、电控从至全球定位系统等新部件、新技术的应用,更使用户获得了高科技所带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例如联合收割机驾驶室内安装空调,采用HST液压无级变速、纵向轴流技术新结构的尝试;青饲收获机、复合作业机具、动力耙、大型免耕播种机、机动喷雾机及激光平整地系统等新机具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应用。都不断地引领着农机产品向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装备方向发展。

3关于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制

3.1新型节水技术及装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大,重点研发适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生产的低成本、智能型的喷灌、微灌、滴灌、渗灌及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提高设备的整体配套性能和产品质量。

3.2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开发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节本增效、减少耕地侵蚀、防止农田扬尘、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要重点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的虫、草害防控技术与装备、大田高效节水、配方施肥技术与机具。

4关于高效安全植保机械的研制

4.1大田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与机械

重点是农药低量防飘移喷雾关键技术与设备、农药静电喷雾技术与装备、水田宽幅喷杆喷雾机、智能化病虫害防治技术、航空静电喷雾技术及关键设备、农林重大病虫害情监测预警智能化研究。

4.2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机械

开发适合果园作物的专用高效植保机具,推进植保机械专业化,重点是自走式果园自动对靶风送喷雾技术与没备、回收式果园风送喷雾技术与没备。

4.3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机械

围绕提高喷雾机的通过性、作业方便性,通过低暈、均匀、精确喷雾、控制系统及智能喷雾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温室蔬菜专用喷雾机和新型喷雾器雾化装置。

4.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与设备研制

篇2

关键词:农机管理;方法;发展方向

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成本的消耗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先进的农业机械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生产劳动负担,但由于农业机械的种类繁多,同种农业机械也千差万别,基础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异,且农业机械的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机械管理的难度。但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使用量每年都在大量增长,规范化的农业机械管理是当前时期所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能促进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合理化发展,更有利于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使用程度的整体把握。

1农业机械先进管理方法介绍

农业机械的科学化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农业机械的购买、使用、维护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以达到农业机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进而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和优质发展。

1.1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强化农机管理

农业机械的管理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各国农业机械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农业机械管理所需的数据建立电子化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实现时时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管理的实用性和透明度。对农业机械的相关数据建立全面的资源库,细化农业机械的类别和级别,并统计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习惯、人口数量结合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图表,并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为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管理和便捷的数据查询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并能更直观的了解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分布情况及使用、维修和售后情况。通过完善的数据系统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本地区农业机械使用的合理发展方向,保证农民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的农艺情况和地形特点,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的适应程度,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1.2促进农机销售和维修过程的正规化

加强对农业机械销售和维修过程的记录与统计,可以有效统计我国各个地区农业机械使用的情况与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农业机械销售统计,可以分析我国农业机械普及的情况,为农机推广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可以针对每个区域特点制定合理的农机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向更加合理适用的方向发展。通过对维修过程的详细记录与统计,不但可以建立农机维修过程的档案,对农机进行更好的维护保养,还可以把握某个地区农机的维修情况,对合理建设维修网点及网点的合理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强化档案的更新速度与保管能力

对于已经建立了农业机械档案的农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对档案进行新的考证与审查,对发生变动的农业机械做到及时的更正,对于农业机械的主体情况和档案记录严重不符的农业机械,应当及时联系农机购买者,妥善了解情况及完善相关资料,并补齐缺少的文件,确认无误才能再次存档。档案管理人员在建立档案时,应当通知农机使用者,在发生档案变更时通知档案管理部门,以确保档案的实时更新。对于农业机械档案的保管,应当规定具体人员负责指定类别农业机械档案,任命的人员要保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经常更换负责人员。这样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档案管理更加全面。同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和使用制度,继而保证档案审阅和使用的正常运转,并对审阅人员做及时记录,避免档案损坏现象的发生。

2农机管理的发展方向探索

(1)多方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现阶段的基层农机管理,其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往往存在很多的不专业行为和不完善的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对管理人员做技术和管理培训,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保证管理人员规范、专业的进行工作,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管理软件层出不穷,农机管理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的掌握相关技能,做到农机的先进化管理。(2)全国农机档案实时联网,有效管理外籍农业机械的使用。现阶段农业机械生产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大型农机跨地区作业,这尽管提升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却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情况下,外籍农机在作业时因管辖范围及相关资料缺失,无法对外籍不合格机械做到及时的查处,导致问题机械在本地以外作业事故时有发生,这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有效收益。因此,建立完善的全国农机档案联网技术,使得农机管理脱离地区限制,农机资料实时可查,管理工作将会更加高效和优质。(3)农机管理工作要因地制宜发展。在如今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很多问题的发生都与区域特性直接相关,在进行农机管理时,针对地区的共性问题做到及时的统计与整理,并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机械管理制度,促使农业机械安全、稳定的使用。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22

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处理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高效的生产效率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根据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将朝着一个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1 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

1.1 原始时期

原始社会的简易农具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的起源,在《齐民要术》、《耒耜经》等古籍中有所记载。耒耜――一种早期的耕地工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前3000)出现。发展到公元前13世纪,拥有了铜犁头为主的牛耕。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铁、木制农具已经在农业的耕种、收获、生产与加工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一些原始社会农具的基本原理至今仍在部分农业机械中应用。

1.2 建国至今

1.2.1 建国1949―1980年,初始发展进程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与方针引导下,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保障服务体系,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应用农用机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投身农业机械的初始建设当中,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有了基础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天津拖拉机制造厂、鞍山红旗拖拉机厂等一批早期的农业机械制造骨干企业。

1.2.2 1981―1995年,体制转变进程

土地经营权的主体随着的实施变成了农民本人。由于国家在农业机械上的扶持力度和优惠慢慢降低,农业机械的发展步入暂时的“窘境”。1983年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个体购买、使用农业机械来改变这种情况。此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又步入正轨。根据当时农民购买、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有限以及农业机械应用小型化的特点,农业机械的生产模式有所侧重,重点生产小型、应用广泛的农业机械,因此这一类农业机械在该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2.3 1996―2003年,跟随市场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出现“进城热”的现象,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季节性短缺。为改善此类情况,经过国家农业部等部委的决策,在1996年,开始对小麦进行规模化的跨区域机械收割。市场引导下,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道路形成了。

1.2.4 2004年以来,法治引导进程

这一进程从2004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这一里程碑式的进步,在促进和保障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一系列的法治保障,根本上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我国的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

我国迅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在过去的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的趋势的增强,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也会发生改变。结合市场需求,我国的农业机械向着高效智能、节约环保、舒适便捷和个性、专用性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2.1 向节能环保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采用的是一种高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以高能源、资源消耗来得到较低的生产效益,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未来的农业机械通过增加环保节能设计,向低能耗、环保型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2 向智能高效发展

农用机械的发展技术将呈现以下特点:马力系统将向无级变速转变,实现更平稳的驾驶;GPS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将使农业实现导航作业、精准定位;“互联网+现代农机”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技术引导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的创新。

2.3 向舒适便捷发展

在农用机械的操作中,劳动强度比较大,驾驶员相对比较累。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民在注重其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对其舒适度的关注。在这方面,我国已有初步探索。中国一拖的大轮拖在保证作业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先进的换挡系统和人性化设计,在2013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带给参观者舒适的驾驶体验,曾获得“优秀新产品奖”。

2.4 向个性、专用性发展

当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产品,但大都结构相似,功能单一。现在农业机械的“多拉快跑”已不再是农民选择的唯一标准,农业机械的个性、专用性也同样重要。比如蔬菜、禽类等不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山地、高原等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作业,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也不同。未来的农业机械必须综合用户的使用范围、使用习惯及地域等方面进行设计研发。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监控;自动灌溉

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当代农业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源逐渐减少,这样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更适应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的现状,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也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的农业收入,促进了我国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1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分析

1.1局部自动化

传统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其最终生产效果主要依赖于人工的操控和调整,因此在传统农业机械生产中人力资源的消耗依然比较大。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的自动化发展,人们在传统机械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的技术改良,从而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局部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作业的精准度以及效率,因此在现阶段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占据着比较主要的部分。除此之外,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的局部自动化不仅能够降低传统农业机械操作的复杂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燃油、化肥、农药等能耗方面的资源投入,减少了农业生产成本。

1.2无人自动化

在当代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无人自动化操作了,进一步减少了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的投入,深入优化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通常情况下,无人自动化生产主要适用于工作量大、重复性强的简单农业操作中。在生产过程中,无人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借助卫星定位、计算机控制等技术来控制农业机械来运作已经设计好的操作流程,比如耕地、收割等工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当代的监控技术,来对无人自动化农业机械工作过程进行监测把控,确保农业机械的无人自动化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全面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2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适用范围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70%,但是我国当代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尚无法适用所有的农业生产环境,比如当前在棉花种植方面无法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关部门正在深入探究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通用技术方面,扩大农业机械自动化的适用范围,促进自动化对农业机械生产的全面覆盖。除此之外,通用技术的研发,能够使自动化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同时还可以降低农业机械自动化操作的复杂性,避免农民由于自身能力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的效果。

2.2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不仅重视生产效率,而且也强调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因此为了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正在面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步。当代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当更侧重于收获、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环保性,同时加强农药、化肥施用操作方面的精准性,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2019年1月7日中国日报网报道,我国已经发起了试点项目,并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来逐步研发更加环保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从而降低化肥和农药的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3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3.1在自动化监控中的应用方向

现阶段,在温室大棚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农机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来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进行监控,并根据温室大棚中种植作物的生长需求,来采取相应的环境、温度等方面的调节措施,从而为温室大棚内的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节约人类资源投入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除此之外,随着农机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自动化监控水平也逐步提高,据2019年的相关报道,我国已经研制出了13种农机自动化智能监控终端,为农机自动化生产的高效运行提高了有力的监控技术支撑[1]。

3.2在自动化灌溉中的应用方向

农机自动化技术在灌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此同时,自动化地灌溉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自动化灌溉中,人们可以通过设置灌溉农机中的最低、最高、报警水温线,来控制灌排,减少了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的投入。除此之外,随着当代农业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农机自动化在灌溉中的应用更加精细,就目前来看,人们已经可以借助薄水灌溉、湿润灌溉等方式,通过农机自动化灌溉将稻田的用水量减少20%~50%,大幅度地节约了农业灌溉中水资源的使用[2]。

篇5

关键词:设施农业 农业机械化 农业发展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其在有限的生长空间内,获得较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管理精细的系统工程,需要把生物、环境、工程有机结合。这一整体效益必须由技术含量高的相关设备和器械作为载体才能够完成。因此,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同步发展。

1 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

(1)耕作机械。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的耕作环境,国内陆续引进和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可实现犁耕、旋耕、开沟、作畦、起垄、喷药等作业,部分机型还具覆膜、播种等功能。这些耕整机械具有体积小、质量小、操作灵活的特点,扶手可做360°旋转,垂直方向可做300°调整,耕深可达20cm,工作效率667-1334m2/h,基本满足了温室耕整地的要求。日本、意大利、荷兰和以色列等国家的产品广泛用于旋耕、犁耕、开沟、作畦、起垄、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灌溉和施肥等作业项目。但进口机型价格高,一般在7000元/台以上,而且配件不全,维修服务跟不上。

(2)种植机械。设施农业作物的种植和栽培方式多种多样,配套机械也各不相同。目前使用的播种机械有条播机、精密播种机等,大多可与多功能田园管理机配套。栽植机械主要是钵苗移栽机,有穴盘育苗及钵盘育苗等配套设备,国内小型移栽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数穴播机不能满足播种行距和穴距可调的要求,急需开发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要求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能适应设施内的作业要求。

(3)微量灌溉和施肥设备。传统的棚室灌溉采用沟灌、浸灌,这种方式需水量大,土壤养分流失严重,供水量难以控制,并且棚内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病害。而采用微量灌溉技术,可达到节水、增产、提温、省工、高效的目的。微灌包括滴灌、渗灌等,水量控制准确,水流量小,可以兼施可溶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微灌设备包括压力水源、过滤装置、干支线输水网、施肥灌溉装置等,价格便宜,多数农民买得起。

(4)环境监控、植保及卷帘机械。大部分棚室环境条件监控是依靠生产者的经验、感觉以及简单的测试仪器进行,很不精确。棚室使用大田用的喷雾器械,效率低,农药残留量大,农产品不利于出口,因此一些地区已开始使用超微量喷雾机和烟雾机,如韩国生产的手提式烟雾杀虫灭菌器、国产的脉冲式烟雾机,植保效果较好。传统目光温室多采用人工卷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目前国内已经开始生产机械卷帘设备,主要有支臂式和固定式两种型号,其中支臂式的电动卷帘机发展较快。

(5)温室取暖设备。目前,温室取暖方式以火炉为主,火炉造价低,农民容易接受,燃煤热水锅炉造价高,运行成本也较高,一般温室难以应用。近年来,燃煤或燃有油热风炉、石油液化气燃烧器等加温设备开始应用,但运行成本也较高,目前只限于效益较高的温室或育苗室使用。

2 近期发展重点

(1)开发专用微型耕作机,合理选择配套动力。要求体积和质量小、动力足,操作舒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尽量减少发动机对设施环境的污染。动力以2.21-4.41kW为宜,最好是汽油机。

(2)增强作业功能,提高配套比。要求配套机具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换便捷,能分别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和施肥等多种作业,操作手柄能上下左右调整,以适应设施内的工作条件并方便田间转移。

(3)开发穴盘育苗播种成套设备。在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微耕机配套的小型钵苗移栽机,先以半自动机型为主,逐步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4)研制适合设施内作业的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要求精播机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能适应设施内的作业要求。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特点;发展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近些年,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各种农业机械制造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具体到目前,农业机械设备制造阶段体现出与农业自身行业相关的特殊特点。具体体现在:

1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特点

1.1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受限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农业推广面不广,其原因一是后耕作面积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二是农产品品种不能及时统一更新,产品质量高低不齐。三是广大农民朋友受祖辈影响手工劳作的的意识有待提高。这三方面因素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限制了农业机械设备制造。

1.2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以中国特色为主 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结合中国农业自身的环境、气候等方面。由此可见,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在中国的农业上起着带动整体农业经济实力的作用。

1.3 农业机械化设备结合新科学技术 现在的农业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研制的过程中也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协同合作,在机械、电子、气象等方面寻找新的共性过程。因其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特征和需求,在工作与研究中,将“田间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等农业新应用安装在自走式农业机械和拖拉机等机械上,提高了农业的完成效率、质量标准。在提高整个农业机械的舒适度后,因其自动化改善明显,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大大提高了原有的速度,并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新技术。

2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国内两千多家规模企业能生产3500余种产品,但关键核心部件和装置技术落后、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不足,高端产品匮乏、低端过剩,产品技术水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国内农机具大部分技术相对简单、水平落后、同质化严重,高端与大型复杂农业装备及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精准作业与智能化产品空白点多。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口依存度90%以上,我国农垦每年从国外进口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400台套,这种完全依赖进口农业装备支撑的规模化大农业生产方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暗藏着巨大隐患。大宗农机可靠性仅发达国家40%,国外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可靠性分别约为330小时和70~100h,国产仅100h和30~40h;水、肥、药利用率仅国际先进水平的50%,每年多耗费柴油180多万t,直接浪费22万t农药,多消费化肥1000万t。占我国国土面积45%以上的丘陵、山地适用机械严重缺乏,机械化水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多数仍处于人畜力阶段,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状况下的农业正常生产,制约了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发展。

我国农机发展潜力无限,但也存在三大制约因素:一是:我国农机技术原创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支撑农机新产品开发。二是:我国农机企业科研能力弱,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创新的能力不强,研究、开发、生产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运行模式,产研、产学处于一事一议的松散合作阶段。三是:国内多元长效机制缺乏,持续创新投入能力不足。

3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发展

3.1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国家发展方向 中央的相关文件部署了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举措,在党的十七大中,不断强调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为了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走的更远,所以在塑造农业生产的建设上应多投入热情。

3.2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经济发展方向 为了顺应现在的农业发展趋势,规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之路,必须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业机械设备制造融入现代化新技术,协调现在的工业发展,推动城镇的现代化建设。

3.3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技术发展方向 现在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发展方向是在原先的结构上进行调整后作为主线,在基础上增加相关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为农民增收同时提高国家农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农业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科技的发展进步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根据中国特色的农业环境为中心,寻找适应民生的、可持续生产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农业机械制造设备。在建设农业生产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的开拓实践。为提高我国的整体农业水平,提升国有农业的经济效益有着深远的影响。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是建立在原有的传统农业机械基础上,同时融合了现在的相关技术,对应具有农业特点的环境、气候、农作物等相关因素进行了成套机械设备生产的改善。我国在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中加大了投资力度,为农业机械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21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正迅猛发展。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合理定位农机化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农机化,鼓励发展地方经济;加大农机与农技的结合力度;加大农机化部门工作者培训力度,提高团队综合实力;提高农机操作者技术水平;农机化各部门之间要团结协作。具体笔者会在下文一一展开介绍,希望对我国农机化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1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合理定位农机化发展方向

一是尽管我国已经出台很多惠农政策,但是力度还有待提高。建议个别地区,要有针对性的特殊处理,因地制宜地发放补贴。政府可以适当对个别情况特殊、需要继续扶持的农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给予补贴,增加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购买需求;二是要合理定位农机化发展方向,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种植农作物一部分是供自己使用,但更多的部分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合理定位农机化发展方向,提高农民农机化作业水平,合理利用农机具。

2 因地制宜发展农机化,鼓励发展地方经济

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离不开农业及技术的配合,同时还要适合当地情况。因为不管是先进的机械设备,必须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展开农作物的种植,比如在山区,很多大型农业机械根本无法施展,不具备作业条件,就不能大力推广。所以要做到因地制宜开展农机化,同时鼓励发展区域经济,将机械化水平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水平,加大农机与农技结合力度

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了,那么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实现农机化与农技化全面进步,这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水平。农业机械离开农业技术就会变得很单一,发挥不了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技术也要不断调整,农机与农技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只有进一步加大农机与农技的结合力度,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

4 加大农机化部门工作者培训力度,提高农机化团队综合实力

农机化工作者是我国开展农机化工作的主力军,所以农机化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机化工作的进展和质量。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农机化工作所取得成绩与广大农机化工作者是分不开的,但是客观来说,在开展农机化工作的过程当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当前我国农机化工作团队要继续提高整体的综合实力,受时代快速发展和人员老龄化严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机化工作团队要想适应目前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显得有些吃力,所以一定要加大培训力度,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思维方式,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农机化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脱产培训,为了工作大局可以分批次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聘请专业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授课方式,让大家有所提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大家学习兴趣。定期安排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还可以给大家创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培养大家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定期开展培训十分必要。

5 提高农业相关人员的机械化操作水平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农业机械化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先进的机器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进行管理和维护,如果农村地区只是机械地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不采取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机械化操作水平,那么同样也会阻碍我国农机化发展进程,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农业相关人员机械化操作水平的提高。这需要广大农机化工作者,积极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把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推广出去,让好机具好技术都得到普及,让广大百姓受益。

6 加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促进农机化工作顺利开展

农机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多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农机化工作涉及的内容繁多,工作复杂,尤其是基层农机部门,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所以需要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建议各部门之间要紧密沟通,团结协作,遇到问题要及时处理,勇于担当,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琳,郭长明,黄鹤,胡跃坤,刘斌.农机推广工作之我见[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06).

[2]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0,(02).

[3]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

[4] 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农业发展;自动化;机械化;农机

当今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快速提升,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不足以满足生产需求,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更有助于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农业生产模式,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安全。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机的科学技术含量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呈现较大的地域性差异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情况繁杂。由于科技水平、气候条件、地区经济、地理环境等差异,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程度出现较大的差距。例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即使占有我国较大部分面积,其发展水平也不高;对于我国面积最大的西部地区,由于其地形多为山地,经济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等,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水平也较低,农机难以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

1.2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市场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在农机市场,一些不合格的农机产品混入其中,劣质的农机零部件与农机自动化配件流入市场,导致农户在使用此类假冒伪劣产品时,难以进行高效生产,且农机故障频发,商家也未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维修服务。加上市场监管能力不足,农机监管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也阻碍了农机的健康发展。再者,我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市场结构不均衡:大型农机较少,中小型农机偏多;简单低端的农机多,而智能、机电一体的农机少;主要粮食生产作业农机较多,而其他产业的农机少;用于耕种收的农机较多,而用于秸秆处理、环境处理等的绿色农机较少。

1.3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也有依赖于新型农户,但是农民欠缺农业相关的知识文化及科学技术教育,许多乡村缺乏农机自动化技术人员,掌握先进农机使用方法的农户也是少之又少,这也是难以开展先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农机使用的过程中,农机操作、保养及维修问题困扰着农民,使农民渐失使用先进农机的信心。

1.4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在发展中与农艺没有形成较

好的对接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田间种植方式差别较大,田间管理方式不一。由于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与农艺没有形成较好对接,其间的联合研发管理水平达不到实际需求,自动化管理水平更是比发达国家落后。在农机研发中,没有注重不同地区应用农机进行各种农业生产的差异性,特别是缺乏对丘陵地带农机应用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

2促进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的对策

2.1加强对农机生产、销售的管理

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做好对农机生产、销售的监管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确立较为完善的农机生产制度,以高标准做好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备生产质量的监督工作。同时需要促进农机生产行业合作交流,对恶性竞争行为予以处罚,保障农机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农机销售问题,应加大对农机市场的监督力度,建立农机销售投诉机构,维护农户权益。而针对许多农民因农机价格较高而放弃使用农机进行作业的问题,国家应当对购买农机的农民及时发放相应的补贴,鼓励农民使用农机。

2.2加大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研发力度

目前,我国农机研发技术人才缺乏,农机产品质量优化、创新设计、难点突破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机研发中可以将数字化设计技术运用在农机设计中,以减短设计周期,增加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优化。还可以充分运用虚拟设计技术,这样可以充分显示农机的作业性能及其相关参数,便于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农机产品的稳定性,保障农机安全高效作业。研发过程中更需注重实地考察,分析不同地域农机的作业特点,研发出复合型农用机械,实现一机多能、自动高效等功能。

2.3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当今,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多数是非大规模农场模式。在传统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中,农民职业特点趋向于老年化、副业化,农民缺乏对先进农机的认识。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农业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政府应当增加财政资助,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知识、田间管理技术、农艺知识等培训活动,提高农民职业素质,鼓励农民走职业化道路。

3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1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趋于多元化

农机向着种类丰富、自动化功能齐全的多元方向发展,满足我国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是当今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研发生产无人农用飞行器、采摘机器人、温室生产机器人,以及适用于高原、丘陵地带作业的农机等,解决我国农机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2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向环保、精准方向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与“生态农业”主题紧密联系。在农机研发中,例如其中的发动机,从动力结构优化到开发应用电能,总体上朝着低排放、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再者,在自动化方面,农机使用高精度传感器、视觉识别等技术,从播种到施肥,从除草到喷药,再从灌溉到收获,实现精准作业,提升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3.3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物联网技术

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的每个细节进行全面的监控,将农机装备与农业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确把控。对于农田管理,现代化的农机装备配有物联网功能后,农民可以在终端通过农业物联网系统,控制农机完成相应作业,减轻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快捷方便地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在农机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可控农机、无人驾驶也是农机发展的大趋势。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机自动化发展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篇9

一、新时期农机事业肩负的使命

(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过程,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所以,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生产方面需要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来支撑;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工具,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方面需要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工程措施,在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服务村容整洁方面需要农业机械化来推动。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农机事业的使命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增机、减人”的趋势不可逆转,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促进农机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

近几年,中央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农机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按照我市农机化发展规划,从现在起到2012年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应因势利导,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充分认识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着力研究解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计划、财政、金融等综合部门做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业机械化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创新农机事业发展体制和机制

要建立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制定农机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机事业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切入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应以民营、社会化为主,发挥市场作用,坚持政府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社会公益性设施,由政府负责维持;经营性产品和服务应提供市场平台,明晰权责,放开经营管理权。

每年安排必要的扶持资金,大力扶持农机大户、专业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在丘陵地区和农业大县,把培育农机大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纳入每年工作目标考核。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组织跨区作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帮助农村中的“留守”农户解决劳力缺乏的困难。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把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解决农机化发展问题的突破口,在巩固提高原有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新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承包服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程度,实现了农机资源的共同利用。有效提高了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宽了服务路子,提高了经营效益。所以,在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思路上,要立足“引导不干预,扶持不包办”的原则,坚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服务队、农机专业大户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引导发展;坚持围绕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自我发展为主,引导服务组织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他们向实体化方向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融合。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推进模式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农业机械或装置在自身操作过程中或工作状态不依赖人手工或感官而自动将其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劳动舒适性、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产品品质,因此,农业机械的研究应该立足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向着高精尖的自动化方向发展,以谋求能达到节约资源、安全生产和优化人力资源的目的。

1 国内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迅猛发展,国内农机数量急速攀升,农机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经济也相应的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业经济的繁荣也证明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机械自动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全国农机总动力、农机作业面积和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大功率农业机械动力设备数量增多,农机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凸显,有效保障了生产的进度和质量;农业机械制造水平不断增强,我国农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农机厂家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产业化不断加快,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形成的农机销售、田间作业和设备维修三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了国产农机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我国农机制造业水平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制造业水平不高,多种农机目前仅是仿造国外产品。在部分农机自动化装置中,只是对农机的部分做了改进或增添了一些设备来提高整机的作业和操控性能,此举不但增加了农机构造的复杂程度,而且会因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使农机价格更加昂贵,增加了维护成本,限制了应用和推广。因此,自主研发符合实际生产需要且价钱合理的农机设备,应该作为我国农机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2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不成熟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科技在农业机械方面未得到应用,计算机GLS、GPS、监测监控系统(尤其是是传感器)和动态控制执行系统等适合精准农业发展的硬件设备发展水平不高,国内相关农业主管部门加快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导致我国精准农业发展还不够成熟。

2 关于我国以后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的讨论

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要得到良好的推进,就要克服各种各样困难,在不断的尝试中持续前进。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和实际生产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认为要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强化政府部门引导、服务和调控职能,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使农机的应用和推广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过减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机生产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农机设备的科研创新,此外,也要切忌出台一刀切政策,国家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该综合考虑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作物品种以及劳作方式等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地区,出台适宜该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机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促进农机科技成果的应用,并强化农业机械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而农机企业也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实现行业内良性竞争,积极主动参与国内竞争。

2.2 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成熟度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研发和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成熟程度,即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可靠程度。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成熟度,就需要我国科研机构、农机生产企业考虑到我国农民当前对农机装置售价的购买能力、所采用的农机自动化技术在田间作业、农产品品质改善等过程中的实用性、农民在农机的操作、使用、维修和保养等过程中的方便性。

2.3 进一步推进精准农业发展进程

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进一步推进精准农业发展进程,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是我国展示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需要。目前,国际社会精准农业的发展重点集中在节水、节肥等农业技术体系的自动化控制方面,节水、节肥可通过精准灌溉和施肥来实现,以达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目的,这也是我国建立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集中科技研发力量,搞好科技攻关,实现精准灌溉和精准施肥技术的不断突破,实现精准农业的不断进步。此外,伴随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是新时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重点,目前,农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系统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我国在农业机械智能化方面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有了不小差距,因此,要奋起直追,抓住新时期新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进一步促进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向智能化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胜强.浅析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和推进模式[J].科技风,2013(08):265.

篇11

关键词:加快 农业机械化 进程 建议 思考

推广农业机械化是青河县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农机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农机化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理论探讨和实践力度,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青河县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与发达县市相比,我县农业机械化还存在发展相对落后、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应用范围小等问题。许多方面的机械生产还处于空白状态。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品质较差,品种不全,与国外的农机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机企业多数相对分散且规模小,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恶性竞争等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的健康发展。

2.成本偏高,效益低,投入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由于农业机械化使用成本增加,直接影响我县农业机械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机械的价格高于农民的收入水平,燃油价格升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农机服务站发展不稳定,信息服务落后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加之政府财政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不足,与农民的现实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的1/10,同时标准化的农田与农机耕道建设严重滞后,农业机械示范推广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农业机械新技术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

主要体现在:我县的多数农村家庭都采用小型农机操作,不仅暴露出大机械和小地块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成为我县农机化水平提高和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同时大农机数量少,配套率低,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状态差这种现状亟待更新。在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呈现出了三多的显着特点,即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多,收割机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多,农机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但从总体看,仍存在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项目单一,缺少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程度较低。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机农田作业组织发展较快,但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散乱。造成上诉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认识不高,投入力不足。由于更新大型农机具投入很大,农民家庭的购买力不足。并且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往往要看到效益后才肯接受,从而造成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不快。二是农机利用机制问题。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无用武之地,影响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三是农机科研、开发、制造能力弱,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二、加快我县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 ,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开展农机使用等技能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定期对农机推广、监理和试验鉴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倡导涉农单位为农村、农业提供公益,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装备,为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2.优化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地貌形态、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结构、区域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指标,坚持农业区划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有效、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坚持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3.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机制,提高推广能力。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加快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运行,及时满足农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篇12

【关键词】无人农用机械;农业生产;自动化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农业机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切实提升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效率,降低了人们的工作强度,直接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也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农业机械已经走上了智能化的初级道路。但是在农业机械无人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智能化农用机械的领域,我国和国外先进的设备存在显著的差异,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国外经验。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开始不断地向城市进行迁徙,随着城镇化格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种植人口和土地资源会随之下降。所以,在短期内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信息化是我国农业机械的关键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全球农业发展的统一趋势。

1国外无人化农机设备与技术的发展概况

正是因为国际上的科学技术起步要远远早于国内,在农业发达地区,比如北美、澳洲和西欧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普及使用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并且个别发达国家已经在农用无人机械方面已经有着丰富的知识贮备和经验积累,所以当地的无人化农业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美国一部分的大型农场早已经开始使用GPS进行导航定位的自动化农用机械,到2022年,美国95%的农场都普及这项自动驾驶收割技术。约翰迪尔、凯斯纽在2016年率先推出了无人驾驶农业机械产品的升级版,机械装有感应和监测装置,可以自动实现对障碍物的规避和控制,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远程进行控制,并且实时监测和调整,真正意义上的可以做到24小时的无人机械作业。但是目前该产品还是商业实验阶段。

2国内无人化农机设备与技术的发展情况

我国于2016年由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对外公布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并实际展示了拖拉机在农业活动中的效果。当年的东方红无人驾驶机器装配有国三指标的发动机、电动控制系统、电子悬架系统等,为之后我国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奠定了坚实的数据积累和支持,随着东方红无人机械的诞生,我国无人化机械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后续开展了以无人机械为代表的整地插秧等农业活动,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共同关注。我国由于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增长过快,不得不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无人化。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但是国内粮食生产总值比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国还需要大量的进口还弥补粮食的短缺,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研究过于分散,并且规模不大,并不能高效地完成技术研发。我国大量的土地过于分散,很多地方无法使用大型机器,这些原因都促进了我国开始农业无人化机械的发展。

3农机发展的关键技术

就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和先进的国家技术对比而言,我们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差距,我国也已经预见了农业智能化机械的发展的前景,正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互利网技术,以期帮助农业机械缩小差距,提升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综合能力,举全国之力用最短的时间缩短和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无人农用机械主要存在两个发现趋势,一种是大型的自动化农机,另一种就是小型的农机机器人,大型的机器主要针对于大型的拖拉机进行升级和研发,而小型的机器人就需要更多灵活便捷的机器设备来替代,把这些机器放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加速自动化农业的发展,农机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基础原则就是对智能设备的研发。最近几年,我国下发了多部关于提高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把发展农业机械智能化作为国家战略政策。农业机械产品的升级和完善将带动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目前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早日突破农业机械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整合。农业机械无人化需要使用大量的传感器还定位技术,依托于北斗导航的全方位覆盖,我国将更快的实现农业机械的精确定位,加入不断研究升级的AI控制技术,我国农业机械的自动驾驶有望早日突破。农业信息化的含义就是指利用传感器技术收集和汇总农业的数据,在使用加密通信数据把传感器中的所有环节进行连接,最后比合成监控网络,把传感器和农业环境进行连接,农业物联网就是基于此项技术。农业机械自动驾驶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精准程度,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产物产量,而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精准操作,可以生成农业大数据进一步完成农产品的追踪等。按照当先的发展形势而言,农业机械无人化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的缩短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实现弯道超车。

4无人化农机的升级发展策略

伴随着现代农业机械智能化无人化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农业制度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时代。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需要综合信息化、传感器、网络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入未来兴起的AI技术,可以更加全面的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1加强农机领域的跨界人才培养

当前,农用机械无人驾驶还属于一类新兴技术,整个技术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不论在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缺少专业完善的理论培训制度。教学资源的匮乏,导致培训体系不完整,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现代工业和农业机械等专业领域的培训少之又少,而且现有培训的机构资料也属于过时,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系统整合的问题所在,需要用科技进行创新,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首要任务就是普及人工智能的基础,其次对专业人才进行相应的技术提升,最后才是以市场为主导,对企业相关的员工进行专业化的技能训练,让更多新型行业得到专业的人才的带动。

4.2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现产品跨界发展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AI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所以,发展农业机械的未来核心工作就是综合整理技术的跨界和应用,结合我国AI和互联网产业的优势地位,主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合作共赢,针对传统农业机械做出技术突破。与此同时,整合和汇总传统农业机械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产业链条,降低成本,整合优化资源渠道,加速现代化技术服务社会的时间,加速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农业和的发展。当前,我国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加入到现代化无人机械的研究中,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加速成果落地,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保证我国无人化农用机械的高速发展。

5结束语

本文着重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实际情况,并且得出一系列的发展策略,指出农业机械的无人化和信息化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我国农机产品更加的完善,就必须对人工智能和网络科技进行有机结合,持续完善的对我国农业机械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不断在产品创新发面做出突破,进一步缩小和外国先进设备的差距,最后全面发力,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邓文刚,陈慧敏,高刚毅.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3):239.

[2]瞿聪.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南方农机,2020(1):59.

篇13

1.1旋耕机的应用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作的农业机械,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作完后地表平坦等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旋耕机在此作业下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合均匀,地面平整,满足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农业生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项技术多用于开垦灌木地、沼泽地和草荒地。

1.2联合耕作机械的应用

联合耕作机是多种农业机械组合而成的,能够一次完成耕地、整地等多种农业生产作业,能够减少机械在田间的来回次数,简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争取农时,及时进行播种或栽种。

2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新技术得到全面发展,现有的成果并不是完全不变的,科学技术总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农业机械的新技术发展将充满希望。

2.1智能化、自动化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其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也将成为必然。实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与农民工作量,为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推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就必须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自主创新,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

2.2绿色化产业道路

构建绿色环保型社会是当今我国积极倡导的社会理念,它可以促使现代化建设逐步向绿色化产业道路迈进。农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实现其绿色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建立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倡导绿色农业,使用先进的、节能型的、低能耗的农业设备,是推动农业绿色化、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节能型农业机械设备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节能型农业机械设备,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情况,确保市场需求与市场供应统一协调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推动农业绿色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2.3提高创新意识,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机械

现代化建设以创新理念为基础,不断提高人文、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创新意识,加快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要积极配合,鼓励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这样有利于加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政府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引导企业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力度,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把实现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技术化作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逐步将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应用于农业发展中。

3结语

篇14

条件成熟 需求多样

目前,俄罗斯的农机需求者可分为三大类:集体农庄、私人农场和农业企业。一些集体农庄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生产运营水平低,缺乏技术资金,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随着俄罗斯农业市场化的深入,这些集体农庄的农机设备已不适应未来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亟待更新,因此,是未来大型农机更新、普及进程中的主力用户。利用土地股份和部分农机设备建立的私人农场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受经济水平和土地规模限制,偏向于对中小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公司化经营的农业企业是俄罗斯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化力量,拥有普及运用先进农机技术的积极意愿和多样化的农业生产能力,是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实践者和推广者。

此外,俄罗斯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在农村65%以上人口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俄罗斯技术工人和专家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具有使用、维护农业机械的技术基础和推广条件。

政策优惠 大力扶持

由于积累了长时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的经验,俄罗斯在农业机械政策引导和质量监督上形成了覆盖中央、各联邦主体以及基层的多层次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体制,而较为完备的管理机制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机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检测鉴定体系,共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国家标准化管理系统,即国家标准化技术监督中心,主要负责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产品的质量认证管理,以及市场执法监督;另一个是农业部门系统,即农业部装备政策司负责全国农机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农机产品性能的试验鉴定工作。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扩大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俄联邦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一,重视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俄设有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普及工作的组织,鼓励农机推广组织、农机生产厂商、农机经销企业、试验农场等举办形式多样的农机展会,展会有各种机械的演示活动。由试验农场举办的展会,还将种植业、养殖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技术加以讲解和演示。

第二,政策灵活有效,国家优惠扶持。为了扩大农业机械使用的广泛性,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一是实行分期付款卖给用户,缓解用户资金短缺的压力。俄政府对农民或农场购买农业机械,或提供资金补贴,或提供无息贷款,农民购买新的农业机械可直接利用机具折价来担保;二是实行租赁经营,帮助无力购机的农民和农场主能够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这项政策的功效在于一方面由国家鼓励、引导生产企业推出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达到国家标准的农机产品,从而促进了企业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产品的销售,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鼓励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第三,完善土地使用管理,保证机械化。俄政府积极完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实行土地质量等级的奖惩制度,探索土地的租用和拍卖机制,引导发展规模化的大型农场。俄政府还对进口国外农机产品给予减免关税照顾,对农民和农场购买农机作业用油可凭信用证赊购,对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收购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