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艺术教育范文

公共艺术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艺术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艺术教育

篇1

1.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公共艺术教育变成专业化培训,其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2

理念是行为的前提和先导,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强化,首先须摒弃“专业至上、应用第一”的错误理念,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将艺术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但在有些主管教学的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唱唱跳跳、玩玩闹闹,没有将其提高到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应有高度。所以经费投入往往不足,物质保障显得很无力。或者是有些学校有预算,划拨了艺术教育的年度经费,但实际情况是艺术教育经费的使用还处在“一次活动、一次申报、一次批复”的状态。“主管”认可或需要的艺术活动的经费自然好办,而属于艺术教育计划和建设等项目范畴的经费就变得非常“模糊”。如一个超万人的在校生的某高校,只有一部钢琴可供教师上课和学生使用。这是“经费”在“模糊”情况下的一个真实例子。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吹、拉、弹、唱等艺术技术,它主要是让大学生接受一定程度的艺术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中,艺术教育的开展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跟其他公共课一起,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在课程的构建上,依据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案例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和各校实际情况,应作出完整合理的设置。同时,一个由高专业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组成的教学和研究团队、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都是为规范公共教育,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所必须。从而最大可能最大意义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全程”的教育。它要求所有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大学生从入校直至毕业,始终得到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地的艺术教育,并贯穿于整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从事公众艺术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如场地、音响设备、活动经费等。各校要有统一、系统的公众艺术教育组织安排。这些物质条件在缺少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在实践中是难以落实的。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多地走进一个既封闭又顽固的非良性空间。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公众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在政策、师资、资金等软硬件方面给予艺术教育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形成各部门有机整合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否则,有效的开展高校公众艺术教育就完全成为了一句空话。

二、挖掘艺术社团的艺术引导与熏陶功能,辅助学生独立开展艺术探索

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把开展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国内外成功的公共艺术教育经验表明,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不仅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质量,而且还应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任何艺术教育的课程,一定不仅仅限于上好几堂课而已。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都能不同层面地带动诸如审美情趣、学习感受、情感体验、文化价值和人格塑造等精神内涵层面的东西的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艺术社团也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本身就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乐园,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各种音乐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鼓励那些有兴趣但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带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开设形式多样不同内容的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专业、年级、层次等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相关的活动规章制度,安排合理的时间段和活动场所,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并融入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学校每年可以开展不同的艺术活动,比如迎新晚会,举办各种歌唱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元旦文艺汇演、音乐剧话剧比赛、模特比赛等文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的音乐技能学习通过文艺汇演和表演观摩等方面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中得以展示。当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基础不同,学生中自然会出现一些音乐掌握上的好差之分。我们开展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不能只针对那些有较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对于那些初学者或者在课堂通过指导才刚刚对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台表演等入门的学生,也要给予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技能课的期末考试以面向学生观摩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但使他们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可以使大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实现自我启迪、自我教育,还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喜爱。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篇3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采取培育、引进、激励措施,提高师资质量。所谓“培育”,即是鼓励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学历层次,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提高对高校艺术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从事艺术教育的使命感、事业心;所谓“引进”,是指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性别协调、梯队建设完善的艺术师资队伍;所谓“激励”,即是针对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师考核、晋升、评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公共艺术教育要得到长远、高质的发展,有必要创办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艺术专业。这样,既可以拓宽学校的学科专业门类,又能够带动普及教育的开展,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还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个人的发展。

二、完善多课堂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

完善多课堂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首先是建立和完善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框架。课程设置的主体应该包括艺术教育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教学一线的教师及学生代表。课程设置应展开广泛的实证性调查和咨询,为教师、学生、专家建立民主交流的平台,以便广泛吸收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性框架。其次是课程设置应参照专业的特色。理丁科院校的课程应在进行艺术、美学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及艺术鉴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将审美教育融人理工科教育的全过程:由原来的艺术、美学延伸到科学审美。要从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转变为增设一些理科、工科与艺术相融合的课程,从而促进大学生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共同开发,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具体来说,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课堂人手,完善多课堂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

1.解决好第一课堂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一,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提倡综合教学模式。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和美术,而且还是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公共艺术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在课程安排上不可能细致地分门别类,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整合艺术资源,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其二,高雅艺术进高校。李岚清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着重提到高雅艺术的价值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鼓舞人民的精神意志,发展人民的创新思维等。其三,健全和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把艺术教育课程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并力求做到课时、进度、考试、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只有通过严谨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对艺术有较为系统、完整的了解,对艺术的门类、形式特点、风格流派以及社会作用等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并从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积极的精神营养。

2.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实现艺术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即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普及艺术,增强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因此在第二课堂中,既要有艺术特长生的“准专业”的表演,同时也要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其他学生积极参加,使艺术教育拥有更加广泛的受益群体。再则,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更多艺术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审美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此外,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注重文化的传播,定期开设相关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并吸引专业学生的参与,通过具有不同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的研讨和交流,促进艺术科学研究的发展。

3.拓展第三课堂,将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台湾《艺术教育政策白皮书》中提到:“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与社会各界有关的企业、基金会、艺术团体、学会、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各文物馆等双极互动,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以相互提供最新的研究、资讯和技术,以及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课程,协助改善艺术教育环境和师生发展的潜能。”有人认为,这种活动应归到非学校的艺术教育,但笔者认为虽然教学场地不在学校,但该活动由学校组织,艺术博物馆只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素材,它也算是学校艺术教育,准确地说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第三课堂。

三、根据高职院校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艺术教育特性。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例如,教师在进行艺术知识教学时可以讲数学的美学,虽然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纯理性科学,但它又是一门最美的科学,对于塑造人性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与功效。这是因为,数学中的美的标准和一般美好事物的美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表现为或归结为简单性、统一性、和谐性、对称性、奇异性等。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遵循数学的审美准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去享受数学的美,同时人们学习和研究数学,最能有效地增长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艺术技能训练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的实验、实习、作业等实践环节,寻找恰当的切人点,让学生感到艺术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此外,针对偏于抽象思维、缺乏审美体验的学习方式,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要以激发学生的个人表现力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激起学生的表现力,不可强制启动,只能用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等方式来诱发。首先是创造情境,使身处情境中的人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期待和冲动的动力状态。这一点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仅仅用动情的语言、传情的眼神是不够的。教师更应该与学生共同接受艺术的感染,与学生情感共融。此外,这种情境应该是自由、平等、合作的,学生可以表现其内心情感,允许有差异,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总之,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其表现力会大大激发,同时,情境本身也会由于表现动力的激发与强化而得到保持和加强。

四、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其一,加强科研,设立相应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及时推广优秀成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制定规范的科研管理政策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以引导艺术教育良性发展。其二,加强与其他高校交流合作。一是多参加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二是建立艺术教育网站,形成自己的网络艺术教育阵地,一方面宣传工作和教学成果,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引发社会和学生的关注,扩大社会影响,并有利于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中去。三是建立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网,及时为学生提供艺术教育的政策和研究前沿信息。

五、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篇4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发启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目前虽已经达到了普及的层面且小有成绩,但其深度及成效不容乐观,发展与完善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在过去前行的近三十年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随着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受教群体数量的递增、人才定义的诠释、社会需求的改变而逐渐自我定位。加上近年来诸多学者的关注与剖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特征越加明显,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教学前提与基础的“公共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仅从字面就可以清晰地拆分为“高校”、“公共”、“艺术”和“教育”四个子系统。“高校”是地点,“公共”是前提与基础,“艺术”是内容和范畴,“教育”是核心与过程。其中“公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区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属性的关键,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采用、受教群体的确定和教师专业背景的要求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且有效地进行和开展。“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既与“非专业性”相对等,也与“非公共性”相对立。它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折射出了普及与体验、平等与开放的内容特性。其一,普及与体验主要是特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以普及艺术及其文化为首要,以学生情感体验与感知为目标,达到审美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己任,这一点一定不能与专业艺术教育相混淆。其二,平等与开放主要是特指受教群体学习的权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是除艺术专业学生之外的所有非艺术专业学生,他们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即使如此,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对受教群体依然不存有任何门槛和要求,所有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这既是受教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类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挑战。面对差异性极大、需求不一且数量庞大的受教群体,如何在仅有的课时内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家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促进和指导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文件,如1996年公布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2002年公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教育部办公室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这些文件都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以提升,从而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关键词就是“审美”,这与专业艺术教育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并没有被充分理解,甚至是被歪曲。绝大部分高校将其审美教育停留在音乐领域或静观模式上,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多音乐类和鉴赏类课程且无系统文化与理论支撑。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系统的美学理论,需要教师将其贯穿在课程教学当中,而不是单一地看图片、视频或听音频。除此之外,美术、戏剧、书法、戏曲等等艺术领域在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毫无涉及。如此,原本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以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也只是纸上谈兵,更何弹素质理念下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范畴的“广泛性”与“交叉性”

“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其涉及面非常广泛,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仅从常态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暂且认为它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等领域。在人文领域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交叉的现象。以音乐领域为例,现有的交叉学科就有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可以看出音乐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成体系,而这些学科仍旧隶属于音乐门类。“艺术”这种极强的包容性与延伸性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也因此而具有了鲜明的广泛性与交叉性,从而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我们大可不必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局限在某一单一的艺术领域或艺术形式当中,除了开设各种鉴赏课之外,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也是可取的。这无疑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一大有效途径。

(四)受教群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群体,是除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之外所有的学生,其有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艺术基础、个人认知的差异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一般限定于本科层次。而本科层次的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他们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并且通过高考的筛选而进入高校,已经具备了心智较成熟、文化基础较高和心理发展较稳定等三个特点。又因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庞大受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他们大部分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专业的补充和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有意识、有方向地选择自我需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遵循受教群体的复杂特性,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规划与分层,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将学生们艺术基础和偏好进行分层与整合,从而规划课程设置,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现实特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美育”及“素质教育”的头衔下,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培养“全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虽一直在探索与实践,但从宏观层面看,现实状况仍然不尽人意,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处于恍惚、迷失的阶段且具有不谋而合的相同特征,这与起初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就如今的实况而言,我们可以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状况特征,即现实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地位的“从属性”及“边缘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常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大学生综合素养极其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公共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受教群体的内化影响不容忽视。然纵观目前多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走上了偏离的轨道,其定位与初衷相背离,其地位具有鲜明的“从属性”且逐渐“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无专门机构的管理与规划,公共艺术教育整体呈散沙状态;教学过程简单随意、无目标,呈走过场状态;教师群体普遍以完成课时量为目标,呈浑水摸鱼状态;受教群体基本上以混学分为目的,呈吊儿郎当状态。久而久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空壳组成部分,空有头衔,无实质效应。就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建议与方案,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滞后的现象。笔者认为意识尤为关键,要想进步与发展,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意识,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摆对它的位置,从思想观念中树立它的地位,才可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向前的脚步。

(二)机构与体制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机构的设置与体制的完善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与发展的前提。目前各高校已经根据学科的不同相应设置了院系,各院系会根据本院系的学科方向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管理教师团队和组织各项活动。而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却没有这般平等的待遇,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典型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主要分三种形式存在:其一,无任何机构设置,其教学由本校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的老师兼任;其二,有简单的机构设置,且挂靠在团委、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艺术团等校二级单位,纯属“傀儡”机构;其三,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有自,发展空间大。在这三种形式中,前两种为主流,只有极少数的高校为公共艺术教育设有专门的机构。这一特征的显现无疑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最真实的写照,连其发展最起码的机构与体制都没有,又怎谈进步与完善。

(三)教学体系的“模糊性”和“松散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其完整而规范的教学体系,且教学体系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般来说,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与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设计、教学结果评估等几个方面。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而言,其教学体系具有“模糊性”和“松散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学知识范围不明确,各项课程都没有教材和合理的规定范围;教学内容片面,仅限于某一艺术门类或艺术形式;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主要是看和听,受教群体的真实体验严重缺失,缺乏参与性;教学结果评估环节不规范,无目的性,甚至是被省略。教学体系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学体系的模糊和松散直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滞后。而上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那些普遍特点也直接反应了其现状的消极。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成为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它是教育得以实现的过程,是教育发展的根源。

(四)师资学科背景及学术意识的“单一性”和“缺失性”

教师是教育的施教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是由各专业艺术学院或各综合高校艺术院系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普遍精通某一种专业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背景、文化底子薄且缺乏学术意识,其开设的课程一般会与自身的专业技能紧密挂钩且内容单一不涉及任何史论、文献和美学等理论内容,即缺失文化理论支撑。这样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从而导致了“对牛弹琴”的教学现象。对于以美育为最终目的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施教群体必须一专多能,精通艺术理论,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有极强的学术意识,弄清教育目的,了解受教群体,更要从学术的角度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这样看来,各高校应该将师资引进的目光投向艺术理论专业的人才,而不是艺术技能的人才。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培养歌唱家、演奏家或绘画家为目的,“素养”和“审美”才是初衷。

三、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如何优化公共音乐课程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自2006年开始就有了专门的管理与教学机构,隶属于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省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就现状而言,依然有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前行的步伐不能停止。笔者将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进行了一个归整,即目前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有舞蹈欣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剧欣赏、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交响音乐与音乐家等五门课程。由此可见,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有以“欣赏”为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以西方及现代音乐艺术为主要课程内容等特点,而音乐基础理论、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性严重缺失。结合每学期学生评教、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估反馈意见及笔者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笔者对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优化提出以下构想。

(一)音乐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开设

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才能真正从审美层面对各种音乐进行真正的欣赏,没有基础理论的音乐欣赏如空中楼阁一般,有形无实。据调查,目前高校中绝大部分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识五线谱,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连简谱都认不全,更别说节奏、和声、调式等一些进行音乐欣赏时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此,《基本乐理》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基本乐理》这一课程作为专业音乐教育四大件的第一件,其理论性极强,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略显枯燥。这要求教师需多运用多媒体将趣味性融入课堂,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适当掌握教学的难度。

(二)音乐文化类课程的开设

由于音乐本身文化属性的存在和人文学科的发展,音乐这一学科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形成了许多有体系的学科。音乐学科的交叉性使音乐与许多学科产生了共鸣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样一来,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必只局限于“欣赏”这一个范畴,文化范畴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教师可将课程专题化,开设一些专题式的课程,如《音乐史》、《世界音乐概论》、《音乐养生文化》、《音乐哲学与思考》、《文人与音乐》、《音乐美学概论》、《音乐教育发展史》等音乐文化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从学科的角度与受教群体产生共鸣,也能让学生将音乐的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开设

篇5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23-01

一、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政府从没有规定使用相同教材,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材,却惟独为艺术教育规定了一套国家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人才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兴旺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带来了美国对教育的大反思,美国人在前苏联的艺术教育与人才的关系上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相比较后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兴衰,这一共识掀起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的热潮,继而推动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发达国家高级尖端的人才辈出,其原因不能不让人深思和反省。面对我国综合性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还不健全的现实,广大师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就在于使学生受到人文素质的熏陶、健全人格心理素质、完善个性发展、调整知识结构、开发多元智力,掌握将不同学科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普及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其目的不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技巧的艺术家,而是通过对学生普及艺术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和丰富心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增强创造能力。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一)确立与国际化普通艺术类课程目标接轨的目标

从思想上统一艺术课程设置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在开发学生潜能,修养德行等现代化人才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功能、地位和作用。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包括: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又有与人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艺术教育还在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具有独特功效。应该结合当地文化和本校实际,努力创造条件,探索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规律,促进艺术教育科研、教学和课程管理研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道德修养,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艺术教育目标要从其在综合大学的任务出发,要与专科艺术院校区别开来,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走出来,对艺术专业的学生,也要致力于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者或具有综合大学学科背景的艺术学者,而不一定是艺术表演家。“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道德、人格、理想、情感以及身体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全校公共艺术类教育必修课程审核制度

1设立必修课程设置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是设置全校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的权威学术机构,由各学科学术专家组成,不受行政干涉,每两年审核一次课程。它决定必修课程科目的设计、审核和修订以及相关比例和学时、学分数,确立每一个科系的核心课程,确定其教学的基本目标等;规定本科生达到毕业的总学分数和在各种课程领域中的选课所占的比例和学分数,在大学四年的不同时间段中必须选择并达到的学分数;规定本科生毕业所达到的艺术教育课程学分数:协助教务处修订课程评价体系。

2设立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专家委员会

决定学校开设除必修课和核心课以外的艺术课程门类,每学年期末审核为全校开设的艺术教育公共选修的核心课程和任选的一般课程科目;确定其教学的基本目标等;配合教务处组织制定教学教材;规定各课程的学时数、学分数。课程设置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它反映大学的办学理念、特色和质量。在课程类别设置上,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引进师资相结合,开设较大门类课程,并要求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面:方法上应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个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授专家是大学的宝贵资源,他们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将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三、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

(一)设立相应的艺术教育组织机构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艺术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无论那种形式的机构设置,只要是适合本校的实情,并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就是科学的。笔者认为,可以设立一个直属学校管理的相当于艺术教育教研室的中心或科室的教学机构,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术委员会、院系以及教师和其他部处、社团等协作,定期研讨艺术教育问题;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全任课教师,落实学生选课,收集教学反馈,开展教学研讨,选编教材,制订教学计划,考评教师的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组织教师的制度化培训和与其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活动等。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虽然具体安排有直属的机构负责,但需由校长、书记亲自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组成由艺术教育直属的机构牵头,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学校各级部门一级班子参加的管理形式,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统筹各个方面,使工作合理化,规范化。

(二)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

领导和领导的认识水平是公共艺术教育理想得已实现的关键,监督机制是改变落后最好的办法,因此,对管理制度及部门的监督是推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各项措施的进一步保证。此项评估十分重要。它包括如: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和态度评估;领导和部门对艺术教育课程的支持程度评估;领导和部门的管理工作实施措施评估;对课程设置的数量、质量和监测力度评估;对师资队伍建设及结构配置评估;对艺术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及效果评估;对教学设施和条件配备力度评估等。教师是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和质量保障。它包括教师是否具有开设某些课程的能力评估:教师对课程教授的策略评估;教师对课程的准备程度评估;教师对教材资料的来源评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所作出的努力评估等。

参考文献

篇6

1涵义:简单的来说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情况及平时的校园各项活动,探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情况,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水平,培养艺术概念,并且在教育中不断的结合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展开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用,可以直接的美化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见刊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并且还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基本内容: 对于高校来说,德育教育中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单单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方式,其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教育新形式,所以说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不断的增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道德精神,更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总之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在结合后会产生出一种沟通高校大学生内心的桥梁,使得德育教育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产生德育教育,也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反补公共艺术教育,总之两者的结合对现代教育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

二、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因此来说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有效的打开德育教育的局面,并且使得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因此,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1.首先就是认识到德育工作并非只有单一课堂教学的方式,需要增加实践课程,运用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等形式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德育的基础是美德伦理,没有美德的熏陶,德育只有只是一味的灌输式的教育,是机械僵化的,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他们天生具有的美好情感的葬送。

2.我们要应用艺术课程和艺术社团互相?o助、相互促进的办法,来使艺术教育能够真正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能够让大学生真正融人艺术的殿堂中来,不断发挥艺术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和交叉学科中所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齐头并进、互为补充,不断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让大学生在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上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3.高校在执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候多是以实践为主,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可以直接发货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艺术欣赏课中教师不断的增加学生的艺术知识量,以此来打开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错误认知,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形成,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多去参加艺术活动以此获得更多的生活实践,并且在这中间来提高学生的对于公共艺术与思想品德的养成。

4.对于高校来说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程度,这样也是从另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同时在跨学科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强调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表达内涵与意义,另外在德育教育既要保持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还需要不断的增加实践的活动。在实践的德育教学中需要把公共艺术教育渗透其中,并且让大量的学生明白所实践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既要保持学生的德育教育还需要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篇7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篇8

关键词:美育;兴趣;功利化;审美经验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126-03

一、艺术教育与美育

艺术伴随人类历史洪流已经走过几千年,无论是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说”,还是德国作家席勒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游戏说”,或是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所支持的“表现说”,都一再证明了艺术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密不可分。而教育起源论也向大众展示了教育乃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本能反应,与人类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在教育学科设置上,艺术教育又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非专业艺术教育,非专业艺术教育又称为公共艺术教育。本文所主要探讨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以美育培养为基准,不以传授专门技能和知识,也不以艺术为求生技能的艺术教育学科,其教育功能主要是大众美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实践,美育包含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大众美育功能主要包含三点:第一,以兴趣为核心,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第二,脱离社会功利性一面,主要从人文情怀角度阐述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导向性作用。第三,鼓励自我审美修炼,从学习创作中获取审美经验,得到圆满。这三点在某一程度上也形成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脉络。

二、兴趣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

兴趣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能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获得最初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素养,此所谓“知道”,这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真正兴趣的创建,是引导其建立自身主观的兴趣点,从最初的“表象直观兴趣”演变为“思考主观兴趣”,这是兴趣培养的根本意义。这比拿新鲜、有趣的事物来引起关注而产生的短暂兴趣更为重要。短暂的兴趣只是一个单纯接受的过程,没有持久性,其具备的特点就是“能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但是一旦热情消失,,就会弃之而去。所以如何将这种直观的“直接兴趣”和能产生其他影响的“间接兴趣”结合起来,才是关键所在。

真正的兴趣培养应该具有包容性,不具有排他性。这不仅体现在授予者——教师身上,同时也会在接受者——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在学生接触艺术,对其有基本了解后,往往会产生创作欲望。这一时期,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生的表现力和热情最为高涨。由此而产生的兴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会对其所学进行大量和深入的研究及创作。这时博览其他作品,采纳众家之长,将会延长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且巩固兴趣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包容能避免学生思想的禁锢,不让其思想越走越窄,最后消失于无。这和前面提到的“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延续和巩固学生的自身兴趣。杜威认为“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这里的兴趣不仅体现了学习过程,还体现了学习广度。跳出课堂书本之外,创造新的学习点,这才是培养兴趣的本质。

在杜威看来,“兴趣是居间的事物——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东西”。这就是学习的一个过程:从学习的起始阶段到最终成就。可以这样说,兴趣就是连接一个事物起点与终点的直线,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

三、去功利化体现公共艺术教育成长

正确兴趣的建立,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随后就是其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缓慢而艰辛,在前进的过程中往往进一步退两步。前面曾提到,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育特点是纯粹的人文情怀,这就需要一个相对纯净的学习和接受环境。这里所说的纯净并不是不知世事的一尘不染、阳春白雪,而是一种对艺术审美最为纯粹的感情。因为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并不是以教授专业生存技能而存在,而只是对于学习者自身审美素养的修炼。但功利化的追求成了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壁垒。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近年火热不减的艺考、送孩子去上“大师班”的教育投资都是艺术教育功利化下的产物。在功利化的影响下,学习者的求学目标已不再单纯,最初的兴趣已转变为对于成功的一种扭曲的执着。不可否认,这是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下不可避免的产物。但是反观公共艺术教育,其前景更为让人担忧。功利化的结果让公共艺术教育乏人问津,大量的教育资源缺失、严重的师资不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蒙上一层阴霾。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功能所反映出的审美素质提升、人文情怀关注被移放至角落。只有跨过这一难关,公共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篇9

艺术教育具有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的艺术教育需求,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总体说来,艺术教育在当代具有两种培养指向,一是艺术人才的培养,二是普通民众艺术审美修养的提高。无论出于专业教育目的还是普及性教育目的,公共艺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加艺术修养。当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艺术,人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艺术相伴。较高的艺术修养是人们提升人生境界与生存质量的基奠。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即是让普通民众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原理乃至技巧,以不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与审美修养。另外,公共艺术教育对提升大众素质和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健全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以及丰富的审美情操等。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如下观点:“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艺术通过一定的形式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虽然关于艺术的本质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有一点无可否认,那就是,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对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我国当代公共艺术教育能够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也是汇集各类艺术品格的精神宝库。中国是人口大国,不仅需要经济建设,更需要文化建设。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公共艺术的加强是当代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公共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联,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人们的内心相沟通,公共艺术凭借其公共性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广泛的认知,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内涵,使人们的精神价值观念得到提升、心灵找到归宿。现代社会生活会越来越多地与艺术相关联。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推进,人类的生活因为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有着超越想象的进步,尤其是资讯的极速进展,使得物质和商业文化能无国界、零时差地广泛影响地球村中的所有人。而时尚的不断变换、观念的不断更新、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都催生着新的审美需求和新的艺术消费模式的产生。因此,在这个以电子媒介为艺术教育主导媒介的时代,唯有提升和扩大艺术与文化的教育,才能拯救人类因物质文明发展而渐渐窒息的心灵,也唯有透过艺术,才能引导人类去创造真正符合人性的文明生活,增进种族之间的彼此了解与相互尊重,促进世界和平。

二、当代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社会群体所需艺术类型的认识有所欠缺社会各阶层的成员由于生活状态的不同,使其在学识高低、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就使他们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不尽相同。但仍旧有诸多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无法贴近实际,忽略受众群体需求,一味追求外在形式。这就导致了如今的文化艺术活动缺乏多元性,无法将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落到实处。(二)广大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待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不管是在城市小区还是乡村街道,艺术活动的参与人数一般较少且具有固定性。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区域也存在很大的空白,例如在很多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甚至几年都未必会有一次。同时,由于公共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的侧重性,使其在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状态和文化情况的能力上有所欠缺,这也就导致了有些地区虽然文化活动较为丰富,但社会大众依然无法从中发掘魅力。(三)文艺工作者的个人素养和专业能力亟待改善现阶段从事文化工作的队伍中,普遍存在女多男少、学历水平低、年龄整体偏大等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缺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比如据山东枣庄市市中区调查显示,约89%的社区文化干部并非文艺类专业出身。(四)公共文化服务缺少一个系统的鉴定评判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社区文化更加宏观,涉及的范畴更加广泛。就目前相关文化部门来说,整体上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入了解和调查,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缺少现实可行的评判标准,亟待建立一个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评判鉴赏体系。(五)“泛媒介场”的多重强势影响把受教育者引向歧途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核心的电子媒介的日益发达和普及,使电子媒介主导时代的艺术教育总体趋向于娱乐化,并取代以往的以纸质媒介为主导的诗意启蒙。如此,处于电子媒介时代或网络时代的艺术教育,遭受到由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和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多种媒介组成的“泛媒介场”的多重强势影响,一定程度上把受教育者引向了追求某种感官刺激、图像沉迷、非理性思考等的歧路。目前以大众艺术为主要教育媒介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较注重消遣性或娱乐性。这样的艺术教育往往主动迎合大众的现有趣味,只对大众提供较低层次上的教育,使大众在毫不费力的接受中取消了自我意识和思维的独立性。相应地,这样的公共艺术教育也不再是以启发式为主而是以通俗化、消遣性和娱乐性为主。因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泛媒介场”往往对受教育者施以多重甚至是过量信息的“狂轰滥炸”,从而使他们在缺乏冷静的理性思考时就毫无选择地、茫然地接受了教育,同时也使艺术教育中的提高艺术修养等教育目标遭遇到被重重解构的危机。这就使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方面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其功用主要停留在非审美方面的内容——从道德层面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就需要公共艺术教育重新考量如何将严肃艺术渗透到公共艺术教育中这一重大课题,这也是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

三、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整合资源、方便就近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加强调研、统筹规划,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首先要落实具体的负责部门,索取这些设施的具体资料,这些资料应包括设施的开发年限、存在数量、位置分布和对促进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构建一个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其次,针对不同设施的具体情况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并多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在其位置分布上应重点考虑到所处位置及待安置位置的人口密度、主要社会成员成分、交通便利程度以及辐射范围等因素,进一步提升设施安置的合理性。对现有的主要艺术馆、图书馆、文化站、少年宫、公园等进行改造,提升关注程度,审核排查不达标的文化设施,确保文化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受设施问题的制约。另外还应依照设施的排查情况,进一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充分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对利用率较低的文化设施加以改造或更新,适度调整设施的服务种类。(二)坚持自愿参与、培育品牌的原则,发掘社会大众的艺术积极性首先应该着重强调对社会大众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启蒙,增强人们心中的公共文化意识。并且倡导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机构重视公共文化问题,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动用政府力量实施干预,促进艺术活动发展。将艺术活动推进到每一个群众的身边,使其成为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身利益的一部分。再次,摸索社会大众生活习惯与文化活动开展之间的契合点,全面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调动能力,打造参与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群众文化路线,如新年音乐会、文化广场、元宵节游园会、“数字电影进农村、进工地”等专题性活动。另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文化娱乐活动的系统性。同时还需扩展宣传范畴,增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展品牌文化活动的推广渠道,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提高辐射力度。并且也要在宣传过程中展现出文化艺术活动的娱乐功能,促进娱乐和教育的有机统一。(三)坚持公益服务、全面覆盖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需求目前,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时间大部分是行政班时间,这就使上班人群在空余时间很难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就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够针对所服务人群的不同情况,调整设施的开放时间以满足多数上班人群的需求。与此同时也需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应着力确保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低收入人群的文化需求也是公共艺术文化服务所必须要考虑到的。应该倡导有关部门多策划一些适合低收入人群欣赏和参与的艺术文化活动,提升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应该考虑到通过财政补贴降低文化艺术活动的门票费用,从而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参与门槛。这里应该着重将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作为主要侧重点,按照以上建议进行完善。(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作的原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应着手于文化工作者精英队伍的保障和培养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贴近群众、甘于奉献、热心服务的文化工作队伍。其次,要善于发掘团队中的种子选手,进行着重培养并提供优先待遇。再次,要广泛从群众中吸纳品行优良的艺术爱好者进行培养和发展。最后,要确保政府投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形成与当前经济建设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还要普及公共文化的艺术概念,促进社会大众对该活动的认识,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维护。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形成指标完备、评价科学、考核到位的绩效考评机制,奖优罚劣,示范鞭策,形成规范的竞争激励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五)加大博物馆、文艺场馆等良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艺术氛围的营造要走出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真正实现受教育者之间的审美交流与沟通,就需要重新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教育方式中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加大博物馆等良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纯艺术氛围的营造,从而召唤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本能需求,力求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审美意识生成的情境,让公共艺术教育在更为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受教育者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设计思维 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卓越教师成长

近年来,国外创造性艺术教育思潮方兴未艾,国内陆续出版了如(美)荷伯豪斯的《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比利时)罗莎梅尔的《我来画》、(美)安柏利的《跟着安柏利大师学画画》、(日)安雅光野的《美丽的数学》系列绘本等,这些著作创意新奇、想象力丰富,可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优质资源。江苏师范大学历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并致力于卓越人才的培养工作,2012年以来,以笔者主持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退耕还林”型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为基础,新开设一门艺术教育课程“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30课时,其中讲授8课时,讨论3课时,艺术实践19课时),该课程以设计思维的培养为关键点,尝试把艺术素养贯穿到卓越教师成长的高度进行探索。经过两年的实践,课程体系趋于成熟。

一、“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

“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是江苏师范大学公共课程艺术素养模块的一门艺术课程,结合国内外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现状,围绕儿童创意美术进行相关的理论、技能与创造性表达的实践。通过学习和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儿童创意美术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形式语汇,正确把握儿童创意美术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段,注重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更新,并选择既有一定研究价值,又有相当实践意义的专题展开深入学习,以提高眼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教学目的如下:

(一)培养更多关注学生自身基础的发展,给艺术教育和学生的成长持续提供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进而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卓越的教师。

(二)通过艺术的方式,提升未来教师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理论素养。

(三)通过独特的创意表达方式,提高未来教师的方法论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其教学设计、课题设计、教学有效实施、观课评价的能力,进而能够运用恰当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

(四)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意美术引路课、示范课、观摩课,培养一批在生源地有影响的课改“种子”,进而推动学生生源地的教学改革。

(五)通过对儿童创意美术不同层面的掌握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独到的创作实践训练,以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教育方式,培养多元的文化视角,提升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预期使学生能写出关于该课程的学习报告及教学改进方案,另一方面要创作出比较完整的美术作品。

二、“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和大纲内容选编原则

“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浓缩并提升了国内外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的相关理论、技法的精髓,融入与国际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体系接轨,与时展同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大纲内容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要求,从提高未来教师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的目标要求,根据本课程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选编。

三、“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第一讲,《点》与儿童早期的优质艺术教育(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该课程,着重让学生对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对卓越教师如何激发和评价儿童的艺术有所理解。

2.通过《点》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成人该怎样鼓励一个在艺术实践中只说“我不会”的儿童。

3.让学生理解具有创意的人的特性是什么?艺术如何增强了这些特性。

教学内容:

1.《点》的故事与动脑创作有趣的“点”(艺术实践)。

2.激发和评价儿童的艺术――由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引起。

第二讲,儿童早期艺术活动的特点(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儿童各个发展阶段中艺术活动的特点有哪些?合适的激发艺术的计划是什么?怎样用儿童的兴趣去激发他们的表达和发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艺术的元素,并理解艺术家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教学内容:

1.“当我的青蛙跳上高高的荷叶”(艺术实践) 。

2.研讨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画面更有趣。

第三讲,就地取材巧创造――如何激发和评价儿童的艺术(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随意看・自由想・快乐画・轻松做”系列创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各样的激发策略。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指导儿童画画的艺术活动过程中,什么时间段做出鼓励性评论是最合适和有益的,并为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鼓励性的评语做一个列表。

教学内容:

“随意看・自由想・快乐画・轻松做”系列创作活动(艺术实践)

1.手形变变变,2.字母变变变,3.工具变变变,4.烟花大会与花开无声,5.科学实验巧创形。

第四讲,实践方法与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体验(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

2.让学生探索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的实践方法,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实践,并进一步理解运用平面和立体的材料工具进行多样和重复的体验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用多个创意方法创作可爱的小动物(艺术实践)

第五讲,卓越教师的推动作用与“退耕还林”式美术教育理念(6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教师的教研项目《“退耕还林”型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卓越教师的关键角色和推动作用。

2.通过优秀绘本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参与和培养孩子的艺术发展的重大责任,并对如何成长为卓越教师有所思考。

3.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让未来的卓越教师学会怎样把艺术的内容和快乐传递给学生,并把学生引向自由、创造性和自信的表达上来。

教学内容:

1.案例解读与创作:青铜铭文里的小精灵。

2.读绘本,玩创意――启发孩子的多元智能。

3.把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绘本作家安雅光野《美丽的数学》系列绘本解读。

4.我国博物院印行《娃娃入宝山》系列绘本解读。

(二)实践环节类型:艺术创作实践

1.名称,艺术创造性表达的实践与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体验。

2.主要内容与要求,动脑创作有趣的“点”、“当我的青蛙跳上高高的荷叶”、“随意看・自由想・快乐画・轻松做”系列创作活动、青铜铭文里的小精灵等。

(三)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与实践成绩,平时成绩占5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观察体验报告等;实践考试成绩占50%。

2.综合考核成绩的计算,由平时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50%+实践考试成绩×50%=100%。

四、“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自课程开设以来,共收到了百余份学习报告,笔者分别回复,以加强教学互动,并为改进教学听取合理化建议。从学生作品展览的效果和学习报告看,学习目标得以初步实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思维范式,创意表达方式独特。如学校物电学院2013级某位学生提及,经过多天的学习,她由好奇到被吸引,再到喜欢,这番快意的体验,让她感觉犹如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仿佛就是一场思维狂舞的盛宴……正是教师别具一格的循循诱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满了脑电波狂舞的刺激与快意。卓越教师班2011级学生提道,作为她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公选课,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的讲解,懂得了如何尊重每个学生的灵感,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通过新奇多样的创作尝试,了解到美无处不在,创意无处不有,亦通过电影、绘本等典型案例的展示,深切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爱与责任感。

“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共五讲,精选包括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美术语言、创意美术多样实践方法等内容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艺术实践探索,借以提高学生对儿童创意美术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这一课程理论阐述清晰、作品素材典型鲜活、文化视野开阔、注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授课过程注重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在授课形式上配备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深入浅出,例证丰富。通过对儿童创意美术不同层面的掌握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独到的创作实践训练,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教育方式,培养多元的文化视角,提升了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该课程的开设,为优质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探索。

(注: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退耕还林”型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JG201231)

参考文献:

[1]芭巴拉・荷伯豪斯.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篇11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动漫;审美;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课程体系的合理构成是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书法等传统艺术门类占据了主流地位,其他属前卫、通俗、流行艺术范畴的艺术门类则因认知缺陷和学科建设的缺失而很少被提及。只有先弄清动漫艺术是否具备成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载体的合理因素,才能为动漫艺术进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充足的论据,并打消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家长心中的疑虑。

一、动漫艺术审美品格符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那么,动漫艺术教学能否实现以上目标呢?可能许多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于是,分析动漫艺术审美品格就成为正本清源、化解争议的根本途径。作为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单纯从娱乐性去理解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魅力,这无疑是对动漫艺术最大的不公。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论艺术》中指出:“艺术的创造能够在人的心里唤起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2]从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活动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出动漫艺术完全符合作为艺术活动的基本要素,大众对于其娱乐化的浅显认知来源于动漫艺术广泛的群众接受度以及部分动漫作品基于商业利益而展现的低俗格调。然而,这并不妨碍动漫艺术自身的艺术地位以及我们对好的动漫作品的欣赏。动漫艺术被广泛接受并不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而是其融汇了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的综合技能,创造出了一种符合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所喜爱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主张“我不仅批判高级艺术那种疏远的深奥主义和总体性主张,而且尖锐地怀疑任何高级艺术产品和通俗文化产物之间本质的、不可逾越的区分。历史已向我们证实,一种文化的通俗娱乐(如古希腊甚至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可以变成随后时代的高级经典。实际上,甚至就在同一个文化时期,一件作品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取决于它被公众怎样理解和利用。”[3]同理,动漫艺术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其受众以及社会群体对它的选择和认知。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无视动漫艺术被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事实,而选择因动漫作品中的某些低俗存在而全盘否定或有意避讳的态度,那无疑是对动漫艺术的践踏和对学生教育的不负责任。负责任的艺术教育态度应该是去探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动漫艺术具有何种魔力,让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对其喜爱之极”。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动漫审美分析,有助于艺术教育工作者合理利用动漫艺术的积极因素,实现其艺术教育作用。

西方“移情说”美学代表人物利普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观点下去解释。这个观点总是由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4]“移情说”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探寻青少年的动漫审美乐趣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动漫《ONEPIECE》(又名《海贼王》)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的动漫作品。该作品在日本国内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受到儿童青少年群体甚至成年人的广泛喜爱。在我国,这部风靡十多年的动漫剧更成为伴随“90后”一代成长的主要作品。根据笔者授课班级的反馈情况,《海贼王》在“90后”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讨论这部作品时充满欢快、热情甚至激动。他们更在文中写到这部作品如何教会了他们坚持,如何在他们失败时给了他们再出发的勇气,如何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一部虚构的故事,却能够成为青少年学生在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精神食粮,谁又能说它不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呢?《海贼王》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可它渗透在情节中的勇气、坚持、友谊等品格力量是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移情”至海贼王的故事情节中,在被动漫作品感动的同时满足自己心底的情感需要。“一方面主体通过移情赋予对象以生命;另一方面主体又有从客体中观照自我情感的审美需求。”[5]动漫作品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形象而强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简单的说教要更加真切和充沛。《海贼王》那一个个也许算不上优美的人物形象,展现的却是对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的人文关怀,谁又能说《海贼王》对青少年群体人文素养和审美品格的影响会小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呢?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将优秀动漫作品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学生感受到与其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相对接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场是,读者(接受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并对作品的历史生命具有决定性影响。”[6]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缺乏了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并不被接受者从心底感受和认知,其审美功能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从此角度来看,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无疑是被接受度最高的一位动漫大师,其作品被人们评价为“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7]。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等宏达的叙事主体,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是将唯美的二维绘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离奇的童话故事和温情的人类情感相结合的动画叙事手法。其作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及有着纯净心灵需求的成年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风之谷》中人类的暴行对于自然生灵残酷的伤害和最终自食其果的画面,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龙猫》中那憨态可掬的龙猫形象以及与小姐妹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温情更让人重温了童年时光;《千与千寻》中千寻的坚持和自我成长启发了无数少年在成长之路中自我探寻……从1984年创作成名作《风之谷》一路走来,宫崎骏用其动画人的坚守、人文者的思想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了一部部动画经典杰作。正如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所预言的:“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宫崎骏在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这一预言。他用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代青少年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体味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理解成长与坚持;他也用其作品精致优美的画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个个细节的美感存在和创想创意的魔幻之境。奥尔德里奇说:“将客观事物分成两种:物质对象和审美对象,同一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知觉的主体采取何种知觉方式(观察的方式还是领悟的方式)。如果事物的基本特性引起主体对它采取领悟的方式,那么该事物就将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反之,观察方式下对应的就是物质存在。”[8]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宫崎骏动画带给了人们太多感悟和赞叹,完全符合审美对象的特质。而且其作品广泛的接受度,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深入解读作品的审美情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在讨论将动漫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载体时,我们就不能不触及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即如何消解动漫作品中低俗存在对广大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动漫作品中的低俗存在造成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动漫作品的极度反感,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认知下,创作内容低幼化成为中国动漫发展的唯一方向。反过来,中国缺乏适合广大青少年阶层的动漫作品,加剧了青少年对以日本为首的他国动漫作品的热爱,这阻碍了青少年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也滋长了低俗动漫通过非正规渠道的大量传播。可见,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回避和阻碍并不能真正影响青少年阶层对于动漫的热爱,反而会因缺乏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因认知不足而接触到不良动漫作品,进而受到不良动漫作品思想的侵蚀。将动漫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载体,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动漫作品所涉及的文学、美学、心理学、电影学、异国文化等意识形态,让学生透过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深入了解和探讨作品背后的人文意义,能帮助他们从浅层次的欣赏上升至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体悟。学生只有提升了对动漫作品的审美情趣,才会自动分辨和远离低俗动漫作品,从而形成动漫发展和传播形态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由于动漫艺术所具备的综合性特征,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实现的将不仅仅是艺术与审美认知的提升和发展,还将通过作品中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文学性等丰富内涵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优秀动漫艺术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优秀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动漫艺术公共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A].2006-03-08.

[2]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6.

[3]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5.

[4]马奇.西方美学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41.

[5]岳介先.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J].江淮论坛,1994(4):26.

[6]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社会科学研究,2012(2):109.

[7]焦素娥,孙晗洁.宫崎骏动画艺术的人文情怀与诗意追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9.

篇12

1.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公共艺术教育变成专业化培训,其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

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篇13

纵观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青年的成长与成才。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教育部在颁布实施

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中提出:“改革人

才培养体制,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把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综上所述,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整体认识,让领导落实有依据、教师贯彻有目标、学生学习有方向,使学校公共艺术

教育沿着正确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高职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渴望。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因面临升学压力而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音乐熏陶。在进入大学后,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学

生摆脱被网络歌曲、网络游戏充斥的课余生活,拥有一个绽放自我、释放压力的平台,形成开朗、外向、善于沟通的性格,并在艺术审美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社会发展对高职毕业

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想要获得“入口旺、出口畅”的招生就业形势,就必须在重视硬件教学条件的同时,重视“软实力”的比拼和打造。其中,艺术教育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有

力考量依据。校园特色、人文环境、师生素质面貌等均可通过艺术教育成果加以体现和说明。学校招生简章上的艺术活动图片是对学校形象的集中展示;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主题晚会是学校对学生深

厚情感的集中表达;“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艺术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推进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在“内重实力、外塑形象”的工作中少不了艺术教育的参与和支持。

(二)公共艺术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催化剂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技术和艺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接受过艺术熏陶的学生思维活跃、沟通能力强,是企业文化最好的诠释者。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可以使技术更加精致、精美。拥有艺术

敏感度的毕业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可以更快地接受并掌握新技术、新科技。艺术教育还能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审美能力和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学生拓展活动空间、展示自我表现力,使学生在职业

生涯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大多数高职生毕业后会进入企业、工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如果在大学时期缺乏对其精神世界的关注,那么日后高度紧张的工作会使高职生难以负荷、身心俱疲。对此,社

会对高职教育提出要求:关注与呵护高职生的精神世界、用人文精神与艺术关怀滋润他们的心田。艺术教育的熏陶与培养有利于高职生在学生时代就学会运用健康的方法、手段释放压力、寻找快乐,使

今后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职业生涯发展更加顺畅。

三、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效能

本文所涉及的艺术教育指狭义艺术教育中的非专业性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在高校以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故称“公共艺术教育”。其开设目的主要是通过艺术课程向学生揭示美、展现美、传

递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普及艺术教育、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部将《音乐鉴赏》等8门课程列为高校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下面,笔者

以本单位所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音乐鉴赏》为例,就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根据高职特色制定教学目标

1.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应当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体现高职特色,并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选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既要“有用”又要“有趣”;既要情趣高雅、

赏心悦目,又要紧贴时代、喜闻乐见,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诉求和需要。

2.结合专业教学。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充分思考,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专业学习的结合点。目前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上看,艺术选修课程是可以与专业相渗透的。例如,航空管理

工程学院所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就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艺术赏析的案例、训练的内容等方面着力贴近专业培养目标,受到学生的认可。

3.切合学生实际。高职教育学制短、高职生进校前接受艺术熏陶机会少等现实决定了高职《音乐鉴赏》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宽口浅底”的盘式教育模式。因此,要减少晦涩艰深的艺术理论学习学时,加

大艺术经典作品赏析的比重,改变高职学生对艺术课程门槛高、听不懂的固有认知,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真正感受到艺术世界的精彩与魅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1.由浅至深、由实践至理论。在艺术课程授课时,教师应把握由浅显至深入、由实践至理论的教学原则。高职《音乐鉴赏》课重在“鉴赏”二字,教师应将主要授课时间用于音乐作品的听赏,听赏的曲

目也应从广泛流传或有一定知名度的经典音乐作品开始,使学生从“已知”进入“未知”,轻松接受、快乐入门。另外,学生在学校所进行的艺术活动大多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不必过深过难。如果学

生学有余力,教师可指导其在课外进一步学习。

2.由声乐及器乐、由本国及外国。从种类上讲,音乐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因此,在《音乐鉴赏》课程安排时可以考虑将声乐作品用于实践演唱、将器乐作品用于欣赏聆听。教师可引导学生演唱

并点评最熟悉的声乐作品,如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和带有地域色彩的各地民歌。器乐演奏则需要长期的训练,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首先了解不同乐器的不同的音色、特征和

基本构造,随后再安排纯器乐作品的欣赏。另外,从地域上讲,音乐有本国音乐和外国音乐之分。按照学生的心理认知习惯,教师应先介绍学生熟悉的本国音乐,再逐渐过渡到介绍外国音乐。

3.由现在至过去、由流行至古典。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从时间跨度上讲,音乐有当代和古代之分。根据“近大远小”的授课经验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教师应按照音乐创作的时间脉络反方向安

排授课。也就是说,离我们近的音乐作品先介绍,离我们远的音乐作品后介绍;现当代音乐作品先介绍,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后介绍。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

热情。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艺术学习需要

1.传统教学。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应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立交桥”教学模式,拓展与革新传统的实体教学平台。第一课堂指传统的课程教学,即“公选课”,教师在规定教学时间

内完成授课任务,学生获得艺术学分。第二课堂是指包含艺术社团在内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教师定期进行艺术指导与排练。第三课堂是指聘请校外艺术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定期举行艺术讲座与交

流,进一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开发利用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艺术教学,教师可将授课教案制作成PPT,将文字、音乐、视频、动画等在计算机中自由切换。实

践证明,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艺术学习的认知规律,也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3.新媒体教学。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拓宽公共艺术教育的覆盖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微课、慕课(MOOC)等新的授课方式能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艺术教育内容和信息,使学生的学习方

式更加灵活多样,实现了艺术教育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因此,公共艺术课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会使用教育新媒体、教学新手段、教育新平台,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向前发展。综上

篇14

就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材的出版而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及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的陆续颁布,对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均做出了法制性的规定,而且许多普通高校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也专门研究设计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方向,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材的编写出版逐步走上正轨。迄今有一定影响的教材主要包括:(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起陆续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其中包括吕艺生等著的《舞蹈鉴赏》,周秦、刘秀梅、张福海著的《戏剧鉴赏》等;(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起陆续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其中包括冯双白著的《舞蹈鉴赏》等;(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起陆续出版的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包括吴贻弓、李亦中著的《影视艺术鉴赏》等;(四)其他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李中会编《舞蹈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刘祯编《戏曲鉴赏》等等。以上教材的出版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但也因此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首先,大多出版于2006年《方案》颁布之后,并沿用了《方案》对八门教材的定名。其次,由于时间所限,基本还没有出齐。再次,由于还处在探索之中,故教材体系上差异较大,有的是按历史的顺序,有的是按理论的逻辑,有的是按区域划分,还有的偏重具体艺术作品的鉴赏;此外,已出版教材并没有经过大范围使用的检验,教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显现。有鉴于此,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进行整合及权威修订和出版仍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出版的方案设想

(一)按照国家要求出版高质量的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系列教材

《方案》中列举了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同时该方案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快予以开设。对此,首先应着重开展这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材建设。对于教材的编写原则,既应当适当考虑各艺术门类知识的完整性,将各艺术门类的历史演进、基本知识、经典作品按其内在的逻辑架构反映出来,做到整体结构科学合理;也应当充分考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教材深入浅出、点到即止,力求做到专业知识通俗化,充分做到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进退有度,学生爱学,学后受益。对于教材的编撰方案,侯春莹、王庆华撰文提出了公共艺术教材编撰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欣赏教材的编写,共同构筑在相同的一个平台,亦即将这四大门类艺术教材分别编写出一套自身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用书;第二种方案是将四大门类的教材编写在同一种书中;第三种方案是编撰制作艺术课程的电子教材。这一意见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思路。总的来讲,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考虑到不同艺术门类的差异性,我们认为应以八门课教材各自独立、作为系列丛书出版为好,这样便于编撰出版和学生把握。对于教材的出版方案,我们认为应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形成不同课程的编写组,在充分了解不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特点、问题、需要的基础上,争取兼顾不同类别高校、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吸取现有教材所长,编写出知识全面规范、内容详略得当、程度深浅兼顾、图书与电子出版物并举的教材体系。同时在使用中不断吸收各方面意见,及时加以修订。此外,考虑到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般安排在低年级学生学习任务中的实际,应选取目前高校开设较普遍的课程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的教材加紧进行规范建设并出版,以尽快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重视出版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教材

《方案》还要求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根据高校目前的教学情况,任意性选修课程一般包括:作品赏析类中的《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等;艺术史论类中的《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批评类中的《当代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等;艺术实践类中的《合唱艺术》《DV制作》等。此外,还应开设的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有《地方戏曲》《民间美术》等。这些课程的学生需求虽然不如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那样普遍,但是更能适应学生兴趣,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实现交叉创新,因此也要高度重视。为此,出版社应根据自己专业编辑人员的实际,适当出版部分体现学科、地域和师资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教材,供教师和学生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能够把各地特色音乐、戏剧、舞蹈、手工艺术等形成系列入门级的教材,供大学生选择学习,可以极大丰富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内容,对于扩大传统艺术形式的社会影响,促进其传承均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应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戏剧、舞蹈等纳入教材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辅助读物出版纳入出版议事日程

艺术教育课程电子教材的编撰制作也是教材出版的重要内容。原则上,系列教材的各分册都应配有完备的电脑教学课件,以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学习的需要。电子教科书具有容量大、教学直观和声音、图文并茂的立体交叉应用的特点,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既可集中教学、课堂讲授,又可以进行网上分散的教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类学科更需要音像教学作为直观配套手段,通过播放大量的音频、视频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即便一般常规的艺术教学不使用电子教材授课,制作电子课件和配套音像资料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电子教科书的编撰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强调艺术教师提高对电脑软件的熟练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与计算机教师配合完成教科书的编撰制作。二是编撰电子教科书既要根据电子教科书自身编辑的特点规律,又要兼顾到运用教材授课的逻辑规律;既要体现电子教科书自身编辑的容量大和立体效果强的特点,又要兼顾到公共艺术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特殊性,注重编纂教材的主次、繁略。总之,多样化的电子教材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辅作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喜欢艺术但不喜欢上艺术课的情形。此外,还要关注那些承载艺术教育技能实践环节的艺术团、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的技能课的教材出版,这些课程科目繁多、特点各异,各高校可因校、因师、因生而异,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的、适用于素质能力教学特点的教材、讲义或教案规划。

(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出版应注意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