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范文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1:16: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

篇1

近年来,环境信息科学(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iences,或EnvironmentalInformaties,或Enviro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早期单一的工程方向“环境信息化”正在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理论交叉、多技术手段集成的新兴学科领域〔。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eienees,ISEIS)作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组织,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以促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3S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立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将近10年时间,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建立了该专业,其中大部分依托原有的地理学、测绘工程等专业,因此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2003年8月,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召开了首届GIS专业教育研讨会,提出了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提出“低年级宽口径、高年级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但没有涉及到农林院校。随着地球信息科学和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广,层次不断深入,建立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及立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GIS教育和现代林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GIS专业是在摆脱原有专业的情况下设立的全新专业,因此建立新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的基本特点是该专业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范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内外GIS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充分调研,结合我校的特点,适应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立足林业,服务生态”的办学理念。通过专业建设,形成既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和技术性,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构成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形成完善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专业发展平台,构建立体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个环节都得到极大的改造和提升,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即:重视基础、面向应用、突出重点、深入前沿、分类培养、拓宽口径。

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综合应用能力,以资源与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预测及决策为主要应用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专业定位概括为:3S理论技术基础扎实(专业的根本,提高培养层次);立足林业,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专业特色);适当兼顾其他领域应用(拓宽就业渠道)。 br>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一)专业培养目标

GIS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政务商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方式

GIS专业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综合实习为主要培养方式,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合理安排以及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和综合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掌握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通过设置名师教室、科研训练学分和创新学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5.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三、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传统的一刀切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生源的不同特点、兴趣和基础,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达到不同的专业层次。

(一)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金字塔培养模式。

第一层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掌握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广大行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面向多行业应用,熟悉和了解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房地产评估,地籍与 施工测量,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与管理、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有关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分析等工作。

第二层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在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和技术,面向企业、科研单位、教学行业的GIS设计与开发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V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设计工具,数据库管理和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GIS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从事GIS设计与开发工作。

第三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具有进一步培养潜力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和深造,或成为科研、教学行业的研究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背景,掌握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能够利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从事研究、开发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到国外深造。

将该模式用一个圆锥体来表示,圆锥的每一个截面构成一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在二维截面上,表示该层次应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底面是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层次越高,人数逐渐减少,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是相应截面下圆台的体积。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3S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人才、软件开发人才、了解和掌握3S技术前沿信息的研究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拔尖人才。

根据此培养模式,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第一层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作为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通过不同门类的专业选修课达到该层次不同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第二层次通过专业主干课和有关系统开发设计的专业选修课达到培养目标;第三层次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理论、技术的学习,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如科研训练)达到要求;第四层次通过从低年级的外语加强,到高年级的专业讲座、名家讲堂、导师导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拔尖人才。

转贴于 (二)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与此相适应,在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要求深而广;专业课的设置注重知识的深度,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技术的角度加深;选修课则注重知识的广度,体现资源与环境特色,面向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1.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林业特色。我校GIS专业在加强专业基础的同时,应体现森林资源与环境应用的特色。因此,设置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学等课程。

(2)加强开发能力培养。根据GIS专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需求,加强开发的基础,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开发环境的工具,适应多种行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设置VC++、C语言、GIS设计与开发等必修课,以及选修课Java语言、WEBGIS等。

(3)强化实践环节。GIS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实践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综合实习5周,时间按排在第六学期末的暑假,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包括数据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应用主流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与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等。

(4)尽早培养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将遥感、GIS等主干课程设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使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专业核心。在核心课程教学中增加讲座、讨论教学方式,该方式已经在目前的教学中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设置“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地学模型基础”两门选修课,跟踪学科发展。

(5)强调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强,涉及计算机、地理学、数学、资源与环境等多种课程,课程之间密切相关,将“地球科学概论”与“系统科学概论”合并为“地球系统科学概论”,体现专业的特征。

(6)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同时体现我校的特色,拓宽专业渠道。选修课分为三类:开发类、应用类和前沿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类别的课程,并自成体系。

2.基本课程设置

(1)主要专业基础课:强调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以面向多种行业发展。

①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理)、VC++、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②地学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概论、地图学。

③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A、数理统计等。

④资源环境管理:包括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

(2)主要专业课:强调3S理论和技术的掌握。

包括专业概论、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象处理、GIS设计与开发。

(3)专业选修课:注重计算机、数学、地学知识的扩展和在3S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专业选修课包括:

①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方法、Java语言、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

②地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③数学:地学模型基础、多元统计分析。

④应用: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地籍测量与管理、施工测量、森林生态学、WEBGIS、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森林经营管理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四、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方面,改革和完善实习、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习比重,以利于学生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实际。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层次。

(一)课堂实验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对原有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的实验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实验效果跟踪,根据跟踪结果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二)课程实习

实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如在遥感图象处理与应用、GIS开发与应用课程中,采用国际主流平台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科研和生产应用的了解,以利于学生扩展就业思路,确定自身专业发展方向。

(三)综合实习

通过项目研究,决定增加5周的综合实习环节,以教学基地为主要平台,联合相关企业开展高年级综合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四)科研训练

制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计划,并要求有科研课题的教师通过双项选择确定3~5名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同时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GIS设计大赛,学科教师为指导。

篇3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发展概况 发展前景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性的决策支持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适当的地理模型和分析方法,适时的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1 GIS的发展

1.1 G18发展简史

20世纪60年代,为GIS的开拓期。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inson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并领导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CGIS,它具有覆盖,测量,资料数字化扫描的功能,支持一个跨越大陆的国家坐标系统,将线编码为具有真实的嵌入拓扑结构的“弧”,并且将属性和位置的信息分别存储在单独的文件中,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叠加、面积量算等。

20世纪70年代,为GIS的发展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GIS技术朝实用化方向发展。世界上先后出现了许多不同专题、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GIS。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研发了50多种地理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和处理地质、地理、地形和水资源信息;法国建立了地理数据库GITAN系统和深部地球物理信息系统:瑞典的区域统计数据库、土地测量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

20世纪80年代,为G18的突破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地理信息的处理效率和传输时效,尤其在栅格扫描输入的数据处理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走向成熟,并进入多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功能单一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智能化发展,新型的GIS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和决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GIS的普及期。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由单机、静态、二维向网络、动态、多维的方向发展,为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建立了事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C)、决策支持系统(DSS)、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EC)。GIS进入各行各业,成为许多机构的必备系统,成为现代化最基本的服务系统。

1.2 我国的GIS发展概况

1980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标志着我国的G18研究工作的起航,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世界的G18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为我国快速发展G18技术创造了条件。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加强了与国外的学术和技术的交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区域性研究,为我国GIS的研制和应用做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准备。

1985年以来,GIS作为政府行为,正式被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筹建了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实验室――国家资源与环境系统实验室,并完成了技术引进,数据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在全国大地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建成了1:100×104国土基础信息系统和全国土地系统;1:400×104全国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1:250×104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21世纪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GIS作为一门多技术交叉的信息空间科学,不断地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装备自己。在我国,全国开发了一系列空间信息软件和制图软件,建立大量数据库和一些具有分析和应用深度的地理模型和基础性的专家系统,完成了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和专题性的系统,如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国土基础信息系统、资源开发模型工具库系统、黄河下游洪水险情预警信息系统等。GIS的研究逐步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应用效益。

2.GIS的发展前景

2.1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延伸,是“3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18和遥感Rs,简称“3S”)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空间位置为主线,按地理坐标整理构建一个全球信息模型,描述地球上每一点的全部信息,使地理信息可随时随地的为任何人任何事服务。数字地球在当前的工农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已初见端倪,它必将在林业、水产、交通、地矿、通信、教育、资源、环境、人口、军事、新闻媒体、城市建设等众多领域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2 GIS在抗灾减灾中的应用

近年来,全球的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我国的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亟需建立更加有效的自然灾害管理系统。G18技术可为其提供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数据的快速存取和管理及分层可视化功能;提供空间、属性数据一体化分析和多种空间决策功能,并可与灾害分析预测模型相结合,快速生成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在1991年江淮等地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中,我国综合应用遥感、通信和G18技术建立的国家防洪遥感信息系统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综合减灾研究的进行,GIS技术将会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自然灾害评估,灾害应急救助救援,灾害保险与恢复等领域。

3.结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地球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时代,G18技术将更加受到重视,在全球享受GIS技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GI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将进一步深化,GIS必将在经济建设、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等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998.8

篇4

1横向课程模块化结构划分

该体系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服务,让学生在课堂中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优良的综合素质,因材施教,以发扬学生个性为原则,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其中全校通修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和谐健全人格,并有良好的语言运用与沟通能力和管理思维为目标,设置哲学、政治、体育、军事等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GIS关联学科知识为基本目标,开设资源、环境、生态、网络通讯等相关课程;开放选修课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标,设置GIS前沿和应用拓展的相关学科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则体现其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包括6大基本课程模块:GIS类课程、地理类课程、测绘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和创新科研与实践类课程。其中地理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GIS基础理论,数学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测绘类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化技能,GIS类课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空间分析能力,创新科研与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纵向菜单式、个性化GIS课程逻辑结构设计

在现有的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建立面向领域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横向分层次、纵向分方向的课程结构体系,搭建菜单式GIS课程结构体系,以指导、发现和培育个性化地理人才的基础。该体系包括4个纵向层次:全校通修课、学科通修课、专业方向课和方向拓展课,纵向层次间通过方向课程间的联系,建立树状课程关联结构体系。在该课程体系结构下,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感兴趣的学习方向/领域问题,方便选择系统化学习的课程体系,如对于地理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方向感兴趣同学,在学校通修课的基础上,学习地理类、测绘类学科通修课,选择性学习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并在方向课上修习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并选修本方向核心扩展课程——地理大数据挖掘。既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教学要求,又充分满足了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菜单式定制。

3面向领域问题的GIS实践教学课程优化设计

实践教学是GIS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升GIS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的GIS实践教育,也应体现层次性、模块化结构特征。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其中基础性实验着重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主要为原理性实验,强调验证性,由各课程的实验实习课完成。每门实验课包含若干实验内容,以验证、巩固课堂理论知识为目的,培养地学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主要强调地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以解决地理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主要包括数字测图实验、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设计与编绘实习等。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拟或自主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课题或项目,以强化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如网络GIS开发与地理信息服务实习、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与位置服务实习等。该体系一方面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理问题解决的各环节,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在教学中培养训练创新思维以及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篇5

同目前的热门专业如管理、计算机等相比,地矿类专业相对属于冷学门专业。开设地矿专业的大学也因为专业研究的关系,通常地处内地或偏远地区。因此,在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时候,地矿类专业往往被“冷落”。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和交流增多,地矿专业的学生所接受到的训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狭窄。有些地矿类大学受到冷落可能只是地域原因,其实也有相当有实力的。属于工学学科的地矿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又可分为采矿工程、矿井建设、勘查工程、矿山通风与安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选矿工程和石油工程等专业方向。工作性质多数为研究实验或加工生产,与工业关系密切。

从专业层面看,地矿类专业以极高的就业率傲视其他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身体不好者不适合报考地矿类专业。

材料类

材料学分为三个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大部分高校会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下又分出几个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三大类的知识,并且它还与其他一些工程科学相重叠,因此在各大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有若干分支。

材料学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是国内外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的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目前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在材料成型设计方面缺乏的人才在 20 万~30 万之间,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了“抢手货”。目前我国整个材料行业都缺少高精尖人才,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

机械类

机械被称为“工程之母”,几乎所有的工程行业都需要机械专业人才。从设计、制造和大规模生产一条龙,从地球到宇宙空间,都有机械人忙碌的身影。该专业也不局限于传统的机械行业,在许多尖端科学领域,机械往往也是该领域所依托的基础,像在航空航天业里,飞行机械师就是必不可少的人才。

机械专业属于教育部规定的一级学科,因此它底下设有许多二级学科,虽然各个大学具体开设的方向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有这么几个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仪器仪表类

仪器与仪表类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仪器仪表设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仪器仪表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测控技术及仪表专业的人才。

能源动力类

能源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它与材料和信息构成现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动力专业又可分为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二级学科,主要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能源动力学科和机械学科关系甚为密切,因此许多大学常把能源动力类专业归并到机械学院。比如清华、同济的热能工程系隶属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交大则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浙大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类

由于目前我国重视高科技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从而带动了与此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以及通信专业人才需求的大幅增长,近两年国家每年对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多达近两千亿元。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已成为朝阳行业,更将成为今后国民支柱产业,因此就业前景长期向好。按照教育部划分标准,电气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等专业。

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收集和处理污染物,消除污染,净化环境,使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水治理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常常是环境治理最初着手的领域,所以在很多院校,该专业与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也设在一起。

在高校专业的分类中,跟环境工程分在一起的还有安全工程。安全工程,简而言之,研究的是生产、工程或者说是行业的安全问题。很显然,不同行业需要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安全措施,所以,安全类专业是依托于各个行业的。

土建类

土建类专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建筑设计、水务工程、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景观学、风景园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土建类中建筑学是重中之重,建筑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较强动手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历史、美术的基础。国内大概有70多所大学设有建筑学专业,此专业的名校生非常有竞争力,此专业的学制一般是五年。

水利类

水利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专业。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人类靠渔猎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部族定居以后,需水日增,人畜供水和生产用水的引水、供水工程就产生了。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水利行业面临全面技术提升和改造的历史任务。该专业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水利行业进行改造,如采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等进行技术改造。水利类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三个专业。

篇6

关键词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Top-notch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Take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EI Qihong, LIU Xiao, SHEN Yuanchun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raining Colleges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op cre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of Wuhan University, and explor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rough optimizing training programs, deepen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social practice and other way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op-notch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designed 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for the related college brothers.

Key words college; top-notch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肩负起国家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任,是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和要求。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有涉及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七个本科专业,如何发挥学院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科发展,一直是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教育课题。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学院依据学科特点和多学科的优势,构建了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强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1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国际视野

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和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①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往往注重单一的学科专业人才,知识创新存在局限,学科交叉的方式可以使视野更加开阔和广博。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国际化与工程化双极发展战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践行学用一体的创新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充分利用多学科优势,进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一个是理科、一个是工科,学院注重这两个专业的优势互补,在教学计划中将二个专业的课程相互渗透,将科学与工程、软科学与硬科学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又能够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复合型环保人才。又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依托测绘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提出了“管理科学工科化”的办学思想,构建了工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既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直接从事地籍测量、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实际工作,又能综合运用计算机、遥感、GIS、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方面的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复合型人才。

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学院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了包括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开展暑期短训班、系列讲座、聘请外籍全职教师、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合作高校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一系列利用国际条件来培养学生的体系,以强化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教育和前沿问题的探索,促进各专业的国际化水平,并使本科生从中受益。②同时学院结合国际一流大学经验,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案,以国际化战略促进各专业走向国际化;积极拓宽渠道,寻求与名校联合培养。如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学生。

2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实践教学中,增加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试验,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实验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

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对实践教学的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综合改革、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项目,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在学院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得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学时数接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学时数的40%。在实验教学中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中的综合性实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中的痕量汞”,包含了水样的前处理,有机汞的破坏,过量氧化剂的消除,汞离子的还原,标准溶液的配制,汞原子的测定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在一个实验中训练多种实验技能;新增设计实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催化氧化分解”;在有机磷农药氧化实验中增加了TOC的测定等。又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依据“管理学科工科化”的办学思想,建立了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和应用全过程的现代土地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现代土地信息技术。

在实习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采取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们将承接的与课程有关的某些生产任务、科技开发项目作为集中实习的内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多本地图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集中实习完成的,并且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国家优秀地图作品奖。同时学院不断增加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院庐山风景区实习基地始建于80年代,历时20余年;武钢、三峡、武汉环境监测站等基地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须进行的校外专业社会实践的地方;百度、腾讯、华为、恒大为学生多元化实践创造平台。

3 加强科研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科研水平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自觉创新意识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分析的创新思维、不断开拓的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迫切需要高校教师通过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更新,丰富教学内容,把学科前沿动态情况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才能造就创造性人才特有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创新特质。③

学院注重课堂教学和科研成果相结合,鼓励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本科教学实验室;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多项横向科研成果在相应的课程中加以应用,强化学生的实践和科研水平,实现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的需求。如在环境化学的教学中,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即新型污染物问题、砷形态的转化、土壤污染与修复等纳入教学内容;将自主研发的地图综合软件DoMap整合到地图设计编制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全数字化地图设计实践教学特色。

学院积极采取措施吸收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通过大学生立项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整合,使学生深度介入科学研究,产出成果时间大为提前,SCI论文数量不断增加。环境科学专业为了提前锁定学生研究兴趣和方向,在三年级下学期就确定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向,将毕业设计和日常科研活动联系起来,以期提高毕业设计和科研成果质量。学院部分毕业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科研项目。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课外科研的激励政策,在鼓励和支持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学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学院自行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能力项目训练44项,给学生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学院连续承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大赛,如高校GIS开发大赛、ESRI程序设计大赛、中地数码杯大赛、天地图设计大赛、全国环境创意大赛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科研条件和氛围。

4 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同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采取课内教学与课外讲座相结合,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等措施,探索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丰富延伸。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④

学院注重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中的作用,以创建“绿色学院”为旗帜,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当地实践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找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使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既实现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我院结合资源环境类专业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研究,湿地、湖泊和鸟类迁徙调查和研究,长江、汉江和主要淡水湖水环境调查和研究,耕地保护调查和研究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学院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借助于产学研合作,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发现科技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单位解决问题和增加效益,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学院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饮用水安全环境宣教活动、结合国家土地二次大调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等大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社会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院还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的环保纪念日,对学生和公众进行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环保部门举办的环境保护竞赛和考察活动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服务活动等活动,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注释

① 赵东亚.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4):92-95.

② 何建华,刘耀林,刘艳芳.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4(6):68-70.

篇7

【关键词】采区优化;矿井设计;巷道布置;系统工程

1.采矿系统工程所具有的特点

1.1与信息科学有很大联系

采矿系统工程与信息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二十世纪晚期,找矿专家系统便伴随着人类对专家系统的研究而出现。在RS(遥感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这三个S在科技上发挥作用后随即便应用到了矿业上。矿业上运用到的各种软件也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1.2计算机科学与现代数学在矿业上的应用

现代的采矿系统工程中运用到的基础学科和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①应用数学下面的分支学科,例如:灰色系统理论,可靠性理论等;[1]②与运筹学相关的学科,例如:目标规划,排队论,决策论,线性规划等;③与计算机科学有紧密联系的相关学科,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学等。

1.3密切联系采矿工程的需要和特点

在解决采矿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采矿工业所受到的外界影响较大的特性。因此矿业中涉及到的系统工程技术,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多目标决策等,对矿业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采矿系统工程所应用的范围

当前,国内外对系统工程在采矿业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矿床评价与估值发展到采矿过程中的优化控制与管理,研究范围已经非常之大,研究结果也比较可观。

⑴对开采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设计,例如:开采矿山的具体方法,对开采过程需要用到的工艺和设备进行选择,划定矿井的开采边界,优化矿山边界品位与生产能力的,露天矿井的设计,矿井与采区的设计,短时间内矿山的生产计划,对矿山的发展等。

⑵对矿床条件的评价和分析,例如:对矿床所依存资源的评价,建立矿床模型等。[2]

⑶矿山边坡和压力的稳定,例如:对露天矿周围的边界稳定性研究,采场的矿压和稳定控制,回采巷道的布置和支护。

⑷对矿山的建设和项目评价,例如:对露天矿和普通矿井的建设过程优化,对新建和重建的矿山项目的评价等。

⑸生产工艺系统,例如:矿山开采完成后运输系统的分析,矿井内部的通风排水系统,生产过程中的监督系统,采矿过程的生产分析,矿山的生产系统的稳定性等。

⑹研究领域中的其他方面,例如:疏水排水工程,爆破工程,矿区中的环境工程等是近年来新增加的研究范围。

3.采区的类型和采区的设计内容

3.1采区的类型

在采矿系统工程中对采区的优化设计要依据矿井周边的环境来设计方案。采区中巷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布置类型:跨越式,走向长壁开采,倾斜长壁开采。

对于采区巷道的基本布置类型有两种,分别是走向长壁开采和倾斜长壁开采。这两种类型也是跨越式回采的基础,把跨越式回采作为一种类型是为了研究其适用性。所以也可以把跨越式回采表达成走向长壁开采或者倾斜长壁开采巷道布置类型中的一个分析。

3.2采区的主要设计内容

采区中的煤层厚度和设计过程中所需费用的评估是对采区进行优化设计的第一项任务。然后依据采区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参数和设计巷道具体的形式。同时采用相关技术对采区进行优化设计,最终选择出最适合的参数和巷道布形式,最大化地满足采矿系统工程的要求。

4.采区优化设计

4.1采区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从技术的层面出发,根据采区的具体情况来布置巷道的形式和参数的选取,使得最后的开采能力达到最大,保证采矿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3]

对采区进行优化的过程为:选定优化原则,多指标和单指标编制数学模型;依据采区中的煤层厚度,在可行的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最佳的巷道布置形式;选取对参数进行优化时参数的取值区间,包括上界和下界。对优化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存入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计算出优化的结果;对优化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当出现反常情况时,对存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检查,直至计算机输出的优化结果最佳时停止。

4.2对技术可行的方案进行初步选择

为了最大化地扩大采区优化模型的应用区间及其适应性,应当全面考虑会出现的所有状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给出了一些可行的设计方案时,应当需要结合采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案。

4.2.1倾斜长壁和走向长壁式开采

就当前回采工作面中所用到的机器和技术条件来说,倾斜长壁开采只能适应以下两种煤层:倾斜断层多或者地质的构造不复杂的煤层,煤层倾角比15°小。所以当煤层不属于上面那两种是可以抛弃倾斜长壁的开采方式。

4.2.2采区与工作面生产能力的上限

技术上能够选用的上限应当选取为采区生与工作面 中所有环节中生产能力最大时的最小值。[4]当选用综合机械化来开采时,回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主要由通风能力控制。一般情况下高沼气矿井的上限为3000t/d,低沼气矿井的上限是4000t/d;普通开采时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支架的速度,高档普采时最高为3000t/d或者采用采区联合布置的方式。

当煤层数多于2时,所增加的巷道掘进资金相对于巷道的维护所需资金的大小决定了是否采用联合方式来布置区段集中平巷,采区下山或者上山。这能通过简易的计算后决定取舍。

4.2.3双翼和单翼采区

双翼采区能够服务的时间比较久,采区走向的长度也比较大,因此能够布置的工作面比较多,对采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有益。采区石门,下山或者上山、车场的挖掘工程量相对比较少,上山煤柱的损失不是那么大。因此在不考虑一些特殊条件或者自然条件的前提下一般不选用单翼采区。

4.2.4煤层之间的联系方式

当选用联合布置时,煤层间的联系原则是巷道和生产中的工程量越小越好,联系方式主要由煤层间距离和煤层的倾角所决定。

在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数学与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采区优化设计问题的采矿系统工程,在矿业的应用范围和研究成果对其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凯等.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走向长壁采区优化设计[J].煤矿机电,2004,5.

[2]谢洪彬.童亭矿跨越软岩巷道矿压显现及支护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5,1.

篇8

[关键词]数字线划图DLG制作DLG应用

中图分类号:TS93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3-0105-01

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高度发展的当今,仅靠纸制地图和一些零散的数字地图提供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建立使传统纸制地图的应用发生了质的飞跃,数字地图代替了纸制地图在当今时代的应用,是纸制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由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测图越来越被需要。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4D产品的生产技术也有了不断的提高。与生产相关的方面,如数据获取、空中三角测量、质量控制、产品应用、生产管理等,在技术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航测内业“4D”产品生产技术的进展“4D”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表达形式,是测绘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基础,并成为国民经济建设部门进行决策、管理、设计、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我国解决人、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重大社会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本信息手段。摄影测量技术发明以后就成为测绘生产的主要手段,当前已由模拟摄影测量阶段经解析摄影测量阶段全面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因其数据源、生产过程、最终产品等全部为数字形式,故称全数字摄影测量。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生产,已经成为生产“4D”产品的主要手段。

其中,DLG(数字线划图)是现有地形图上寄出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矢量数据集,既包括空间信息也包括属性信息, 能进行空间信息的分层与叠加,提取属性数据,根据矢量对象查询属性或根据属性查询矢量对象,数据易于更新与编辑和创建专题属性和绘制专题地图等。 该产品较全面地描述地表现象,目视效果与同比例尺一致但色彩更为丰富,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其中部分地形核心要素可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中的线划地形要素.可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等各个方面以及作为人口、资源、环境、治安等各专业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

1 特点

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放大、漫游、查询、检查、量测、叠加地图。其数据量小,便于分层,能快速的生成专题地图,所以也称作矢量专题信息DTI(Digital Thematic Information)。此数据能满足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各种空间分析要求,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几种产品叠加,便于分析、决策。数字线划地图(DLG)的技术特征为:地图地理内容、分幅、投影、精度、坐标系统与同比例尺地形图一致。图形输出为矢量格式,任意缩放均不变形。DLG精度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与DOM复合可形成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DOM与和DEM复合可形成数字立体地形图或数字地面模型(DTM)。DLG可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而DLG数据的质量对于空间数据库至关重要的。适用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产品化加工,适用于大型、区域性专业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产品化加工。并且野外工作量小,作业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技术成熟,进度可靠,工艺流程简单。

2 生产技术

原始资料主要采用:外业数据采集、航片、高分辨率卫片、地形图等。

制作方法:

1)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三维跟踪的立体测图方法。目前,国产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VintuoZo系统和JX-4C DPW系统都具有相应的矢量图系统,而且它们的精度指标都较高。可以采用:先外后内的测图方式、先内后外的测图方式、内外业调绘、采编一体化的测图方式。我们在工作当中主要使用的是JX-4C DPW系统来进行操作的,由外业作业人员对测区加密控制网,基于JX-4C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数字线划地图的绘制JX一4C 面向影像的各种算法被加进去后使其可以实现半自动或手动定向,在DLG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航片和高分辨率卫片进行立体测图,在测图过程当中,对相片中的地物和地貌分辨不清部分,可以用估测的方式进行测图,之后再由外业人员将估测或者待测部分到实地利用其它仪器进行实际补测,将补测数据重新录入到计算机当中,由于立体的图形可以叠加至影像立体上去并且可以硬件放大、缩小、漫游,可以使作业精度得到一定的提高。

2)解析或机助数字化测图。这种方法是在解析测图仪或模拟器上对航片和高分辨卫片进行立体测图,来获得DLG数据。 用这种方法还需使用GIS或CAD等图形处理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编辑,最终产生成果数据。具体方法是:由航摄像片活着卫星遥感影像上准确判绘水系、交通、局鸣笛及工矿设施、植被等要素,不能准确判绘的要素(包括图形与属性),如地名、境界、管线等要素以及其他有关要素的属性应到野外进行调绘。根据内业预采的成果,到野外进行全面核查,纠错、补调,然后根据野外核查、补调的成果,内业再进行要素补充采集(包括图形与属性)和编辑。大大减少了野外工作量。

3)对现有的地形图扫描,人机交互将其要素矢量化。也就是在DRG背景数据上,采用人机互交的方式,进行DLG数据采集及属性录入,属性数据主要有DRG获取;当有新DOM以及专业数据资料时,应参照预处理图,在DRG与DOM叠合的基础上,以DOM为背景对更新要素进行图形采集,同时赋属性值;当发现矢量要素与其DOM同名影像位置的套合误差在某些部位超限时,应以DOM为准,对矢量要素进行修正。目前常用的国内外矢量化软件或GIS和CAD软件中利用矢量化功能将扫描影像进行矢量化后转入相应的系统中。工艺流程较简单,基于工程扫描仪、计算机等非专业化仪器设备,设备硬软件投入较少,生产成本低。

4)在新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上,人工跟踪框架要素数字化。屏幕上跟踪:可以使用CAD或GIS及VirtuoZo软件将正射影像图按一定的比例插入工作区中,然后在图上进行相应要素采集。

5)野外实测地图。

6)数字线划图缩编的方式。根据缩编数据与产品数据的对比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模板用于继承、转换或编辑处理等操作

3 数字线划图的应用

篇9

采用环境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科学等技术,综合分析台州市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整体上把握市区水环境现状特点,采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截污与治污相结合、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优化水环境河网布局和河网水系连通性改造,保护好水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1.1水系工程规划

以现状椒江水系、金清河网为基础,结合生态补水路线,拓宽永宁河作为椒江片区的主要调蓄河道。通过东官河承接永宁江来水,汛期栅岭汪排涝隧洞承接路桥来水排放至永宁河,调蓄向椒江水环境的水源分配;金清河网以南官河与青龙浦为主要蓄水河道,经七条河流入五洞闸进金清港并排入大海。将断头浜与周边骨干河道相连,增强水网水动力(见图2)。

1.2主干河道整治

(1)椒江片区。洪家场浦是椒江区主要的排洪河道,在增强其防洪排涝能力的基础上,增大了其蓄水容量,改善河道内水体的水动力条件。作为规划区东部主要的引排调蓄河道,可考虑拓宽河道宽度来满足水环境及水系连通的需求,承担着调蓄西部洪水以及为提供水源来改善城区水环境的质量。(2)黄岩片区。针对城区水动力条件偏弱之现状,充分利用城西老河道的拓宽相连,形成城区水系循环,提升该区水动力条件。(3)路桥片区。承接南官河及永宁河2条骨干引排通道,改善南官河和山水泾与金清河网的通道,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对该区域水系环境的流通能力,拓宽并改造低洼区。

1.3工业企业集中治理

目前市区内现有企业1.25万家,其中直接排入河道的有9000多家,已纳污的企业有3400家。对这9000多家企业进行污染源特征分析,废水年入河量约为1700万t,按照直接排入河道内企业COD总量的80%筛选出重点企业,要加强对这些企业内部的预处理,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提高废水处理后的再利用和排水水质的稳定性,保证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实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能耗、水耗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发展医化行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特别是新领域的精细化工和可降解生物材料产品,适当开发农用化工的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制剂。重视加强节水型企业建设,做好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鼓励工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多级串联用水(见图3)。

1.4农村污水处理

农村地区人口多,居民点分布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排放量变化系数大,给污水统一收集与治理带来一定难度。对不宜实施居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农户,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散式处理。一是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居住相对集中的宜通过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生活污水,采用生态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二是对人口规模较小、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户,宜就地就近收集,采用单(双)户型多介质毛管渗滤等生态处理池方式。对于未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村庄,根据已有分散式处理设施情况,通过新建或扩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同时,可采取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比较成熟的技术,如“微动力厌氧好氧+景观绿地”技术、“高度处理净化槽”技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多层土壤法处理技术等。

1.5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重经济价值和社会服务功能,合理开发和利用湖泊湿地资源有利于促进湖区周边的可持续发展。依靠水生植物作用,实现对坡面进行绿化和防护的目标,发挥出护坡的生态作用。在乡村居民点河道边采用自然型驳岸,区域建设木桩型、堆石型、抛石型、石笼型等兼具景观性的生态护岸,并设置间隔的亲水平台或台阶,增强水体通达性,营造出人水相亲的互动局面,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的游憩和休闲空间。

2整治对策

2.1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强对水环境功能区和水源地水量、水质的监测,把水域纳污容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工艺,用高新节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2.2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理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执法规范化,重视对水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和环境标准与许可证制度。加强环保执法监督检查队伍,不断巩固和发展整治成果。

2.3继续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提标改造,鼓励和扶植低能耗、低污染的节能环保型企业的发展,重点抓好耗水行业、排污企业的节水防污技术等推广应用。加大推进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鼓励外商、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参投资建设和运营,推进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中水回用及污泥资源化等项目建设。

2.4建立起水环境监控及预警管理体系利用物联网、数据库、GIS等技术,建立市级水环境监控管理平台,重视并制定出水环境风险应急管理预案,努力提高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技术水平。

3结语

篇10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篇11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篇12

【关键词】测量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10-02

测量学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测量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只有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领会、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中,一直存在数字测绘仪器资源不足,实习易受场地及气象条件限制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与掌握先进的数字测绘技术,我们经过探索与实践,将测量实习仿真软件引入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测绘仪器资源有限

随着测量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数字测绘已成为测绘的主流技术与方法,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成为野外空间数据采集的主要仪器,计算机辅助数字成图技术在生产单位广泛普及。但是,由于目前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受数字测绘仪器数量的限制,测量学实践教学中通常小组人数偏多,学生动手操作仪器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制约了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的空间。

2.实习易受场地及气象条件的限制

测量实习工作大部分需要在室外进行,受场地环境的限制,有时仪器很难摆开。另外,测量实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遇到大风、起雾、雨雪、雷电天气,测量外业实习常常被迫中断,严重影响了实习计划的正常实施。

3.教学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不科学

学生的实习成绩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对所实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考核,也是将来求职时用人单位很重视的评价指标。传统的测量实习成绩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评定:一是教师依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考虑各组完成的情况确定;二是根据学生实习成果及报告确定。这两种评分方式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弊端,第一种方式只有在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对每个学生实习表现能够全面掌握时,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习情况。实际上,每次测量实习人数都较多,教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定,这种方式缺少对每个学生具体实习操作内容的跟踪与考核,并且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第二种方式侧重实习结果,易导致为追求高分而作弊的情况发生。

二 仿真软件辅助下的测量学实习改革与实践

1.仿真软件及仿真测量学实习

为了改进测量学实习,我们自主开发了一款适合郑州大学实习场地特点的测量实习仿真软件Survey_YCD,并采集存贮全部郑州大学新校区范围内的实习控制点数据。该软件既可以用于室内仿真,又可用于实习外业数据记录,并可全程记录实习操作日志。经过两年的应用测试,收到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应引起高度重视。应用Survey_YCD仿真软件克服了实践教学中测绘仪器资源的限制,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该仿真软件不仅具备计算机辅助成图的功能,还可以进行野外空间数据的采集,可以满足测量学实习中内业和外业实习内容的全部要求,达到了实习仿真的目的。在该软件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利用有限的教学仪器设备,循序渐进、先仿真后实战,最终达到熟练掌握更多的数字测绘技术的目的。仿真软件可以选择光学经纬仪和全站仪两种测图模式,观测数据记录模式可以选择CASS格式或MapGIS格式。上图是模拟光学经纬仪的空间数据的采集仿真界面。学生操作前需要输入自己的学号与姓名数据方可开始练习操作。首先,选择“数据格式”与“测距模式”,从已知控制点数据库中选择测站并输入仪器高,从已知控制点数据库中选择定向点,并输入定向数据(定向水平度盘读数)。其次,输入检核点和观测碎部点的观测数据,包括视距、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和照准高。最后,计算碎部点数据,点击“计算”按钮,软件自动计算碎部点的三维坐标。点击“记录”按钮,记录碎部点的信息,并自动累加碎部点号。软件启动后自动对操作进行日志记录(加密不可更改),并可统计用户的操作时间、观测次数等基本数据。

2.仿真软件辅助下的测量学实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测量实习外业工作必须在室外进行,受雷雨、大风等天气的影响,测量工作常常被迫停止,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同时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也使参与实习的老师和学生备受苦楚,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与对本课程的热爱之情。Survey_YCD仿真软件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对测量实习的影响,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实习由室外转至室内,保证了实习的正常进行。同时,该软件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参与实习,先在室内仿真演习,再到室外实际操作,缩短在野外工作的时间,提高了野外空间数据采集的效率。

3.仿真软件辅助下的测量学实习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传统测量学实习成绩评定方式存在不严密、不科学的问题,Survey_YCD仿真软件可以记录所有学生练习的内容、时间、成果质量等情况,形成实习电子日志。学生成绩评定在原来的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习软件记录的实习电子日志,这样保证了评定方式的客观、公平、公正,避免片面性、主观性过强的现象出现,使实习成绩考核遵循一种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从而更加科学、合理。

三 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开发仿真测量实习软件,并将其用来辅助完成测量学课程实习,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实践操作,可以更快地熟练掌握数据采集与数字成图技术。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不仅克服了测绘仪器资源短缺、场地环境以及气象条件对实习的影响,而且通过仿真软件实时跟踪同学的实习时间与成果,也使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准确、科学。

参考文献

[1]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3、120、181~187

[2]张家平、董胜利、孙凌.基于现代技术条件下测量学课程改革的新探索[J].测绘工程,2007(3):76~78

[3]王庆国、邹进贵.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测量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5):117~119

[4]梁新美、胡友健、陈刚.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8(4):141~143

[5]王广军、高荣久.新技术条件下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J].矿山测量,2007(03):80~82

[6]高井祥.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4~18、35~36、61~70

[7]王庆国、邹进贵、杨华.提高测量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测绘工程,2007(2):76~78

篇13

本一批次院校平行志愿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扬子晚报记者为考生打探到最新录取消息,江苏22所高校热门专业录取线可以抢先看啦。

南京大学:文科388分,理科391分

南大理科一志愿满足率达到39%,一、二、三志愿满足率达到84%;文科一志愿满足率达到65%,一、二志愿满足率达到100%。

今年南大理科投档线391分,文科投档线388分。进档的江苏理科分为410分,预录取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投档的江苏文科分为401分,预录取到经济管理试验班。

2018年南大继续实行大类招生,并增加人工智能方向,录取最低分400分。杰出人才培养试点大理科班仍受考生青睐,录取最低分402分。计算机类录取最低分也达到397分。

文科专业类中,经济管理试验班继续大热,录取最低分394分,且只有辅助排序分靠前才能被预录。

东南大学:文科383分,理科388分,医科375分

普通类(1102)理科最低投档线388分,文科最低投档线383分,医科类(1126)最低投档线375分。

理科中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等专业受到众多考生和家长的青睐。其中分为405分,录取到信息工程专业。

“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专业覆盖哲、文、管、政、经、法等学科,是东南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文社科精英的基地,受到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分为403分。

今年,东南大学继续在江苏实行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经过资格初审、学科能力测试、综合素质测试,最终实际录取120人。此外,招生类型还包括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少年生等,考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圆梦东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373分,理科379分

南航今年在江苏文理科均增加了招生计划。理科投档线379分,录取分为389分,分别报考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中工程力学、飞行器适航技术,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南航特色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其中工程力学预投基准分最低分为388分。

文科投档线373分,录取分为383分,报考了工商管理类,文科专业中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其中经济贸易类预投基准分最低分为375分。为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学校根据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对部分专业计划进行了适度调整,未出现调剂录取考生,志愿满足率达到了100%。

南京理工大学:文科369分,理科378分

南理工今年在江苏预录取的文、理科考生愿满足率均达到100%,理科投档线378分,选测等级物理A,另一门B,文科投档线369分,选测等级AB,中外合作办学投档线356分,选测等级BB。

南理工进档的江苏理科分为390分,预录取至电子信息类;投档的江苏文科分为378分,预录取到法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自主招生分甚至超过正常本一批次的分,为392分,预录取至兵器类。

今年,南理工继续实行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相结合的方式,理科专业中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四个大类报考人数较多,文科专业中法学报考人数占报考我校文科考生的半数以上,受到众多考生和家长的青睐。

河海大学:文科365分,理科374分

普通类(1105)文科最低投档线365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74分,选测等级AB。中外合作办学(1605)理科最低投档线359分,选测等级BB。

普通类文科投档分376分,录取在会计学;理科投档分387分,录取在水利类(大禹强化班)。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法学、财务管理等;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水利类(大禹强化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拟增加招生计划,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科347分,理科351分

普通类(1106)理科最低投档线351分,文科最低投档线347分。中外合作办学(1606)理科最低投档线350分,文科最低投档线347分。

普通类理科投档分分373分,录取在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文科投档分分370分,录取在工商管理类。等级级差后,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362分,大气科学类362分,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362分,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361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361分,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361分;文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法学355分,汉语言文学354分,英语353分。

南京农业大学:文科363分,理科361分

文科录取投档线363分,理科录取投档线361分。文科录取分375分,录取在金融学专业;理科录取分373分,录取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金融学、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理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投资学、生物学基地班、园林、统计学、动物医学等。

南京师范大学:文科369分,理科367分

普通类(1108)文科最低投档线369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67分,选测等级AB;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办学1608)理科最低投档线351,选测等级BB;英语(中美合作办学1783)文科最低投档分355,理科最低投档分357,选测等级BB。

普通类文科投档分385分,录取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理科投档分387分,录取在英语(师范)专业。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英语(师范)、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数学类、地理学类、金融类、新闻传播学类、翻译等专业。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拟增加招生计划,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中国药科大学:文科359分,理科361分

普通类(1109)文科录取线359分,理科录取线361分,药学(中外合作办学1609)录取线356分。

理科分382分,录取在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文科分370分,录取在经济管理试验班。

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药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药学类、临床药学、生物制药等专业。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拟增加招生计划,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南京工业大学:文科345分,理科350分

普通类(1110)文科最低投档线345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50分,选测等级BB。中外合作办学(1610)最低投档线340分,选测等级BC。

普通类文科进档分363分,理科进档分368分。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专业为金融学351分,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建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59分,金融学358分,自动化357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356分。在完成原有公布计划的情况下,拟增加部分计划用于征求平行志愿,欢迎高分考生报考。

南京邮电大学:文科350分,理科359分

文科最低投档线350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59分,选测等级BB。

文科投档分366分,录取在经济统计学。理科投档分380分,录取在通信工程。考生选测科目等级中,每个A+加2分、每个A加1分安排专业。选测科目等级加分后,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是经济学355分;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通信工程367分,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4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363分。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使用预留计划将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全部录取。

南京医科大学:院校代码1112:理科370分

院校代码1134:文科340分理科345分

理科1112代码(五年制及以上医学类专业)最低投档分370分,理科1134代码(四年制医学相关类专业)最低投档分345分,文科1134代码(四年制医学相关类专业)最低投档分340分,理科1503代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最低投档分337分。

理科1112代码录取765人,分401分,录取在临床医学(5+3医)专业;理科1134代码录取527人,分376分,录取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文科1134代码录取99人,分358分,录取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理科1503代码录取90人,分370分,录取在临床医学专业(为常州市金坛区定向培养)。

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增加招生计划,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院校代码1113:文科线363分理科364分

院校代码1123:文科340分理科342分

院校代码1113:文科投档线363分,理科投档线364分。院校代码1123:文科投档线340分,理科投档线342分。

今年该校在江苏录取,进档考生理科专业分383分,一志愿填报该校“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本博连读)(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5一体化)专业;进档考生文科专业分376分,一志愿填报该校中医学(本硕连读)(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档考生理科专业分375分,一志愿填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113、1123院校代码线上生源充足,中医药学等相关专业持续热门。

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院校代码1504中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院校代码1613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尚有部分招生计划未完成。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和生物工程类(生物制药(分子生物学-药物研制))已入选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文科338分,理科337分

普通类(招生代码1114)文科投档最低分338分,分349分。理科投档最低分337分,分375分。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代码1614)平行志愿全部录满,投档最低分338分,其中中英项目分363分,中芬项目350分。进档的高等级考生可加分选专业,等级级差加分办法如下: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等级,分别加上6分、3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

部分热门专业录取线(含等级级差及专业级差分)如下:理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57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53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348分,会计学346分,软件工程347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配电工程)350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34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44分,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346分,通信工程(电力通信)345分,自动化342分,财务管理344分,网络工程342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嵌入式培养)343分,能源与动力工程342分,国际经济与贸易343分,工程造价343分。

文科:会计学345分,财务管理345分,工程造价347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45分,英语和工程管理342分,物流管理341分,人力资源管理340分。

因线上生源充足,学校追加了招生计划。

南京林业大学:文科348分,理科348分

2018年江苏省投档线:文科、理科均为348分。今年本一批次录取的文科分364分,理科分370分,均录取在风景园林专业。

本一批次理科(中外合作办学)录取最低分348分,本一批次理科(中美合作交流项目)录取最低分336分。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文科录取最低分337分,理科录取最低分336分。

部分热门专业录取线如下(含选测科目等级加分):风景园林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61分,理科录取最低分361分;园林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7分,理科录取最低分357分;城乡规划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4分,理科录取最低分355分;会计(CIMA)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6分,理科录取最低分355分。

目前,学校在江苏本一批次理科(中美合作交流项目)(1785)尚有5个计划;淮安校区(1345)文科尚有75个、理科尚有16个计划未完成,需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请各位考生及时关注我校招生网站和考试院官网的招考资讯,抓住被南京林业大学录取的最后机会。

南京财经大学:文科352分,理科351分

普通类(1116)文科投档线352分,理科351分,选测等级B+B。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616)文科投档线344分,理科349分,选测等级BB。

普通类(1116)文、理科分369分(含选测科目等级加分,下同)和375分考生均录取在会计学专业。除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财政学等财经类专业依然大热外,今年法学类、外语类、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备受考生喜爱,报考人数较多。

学校在专业录取时对选测科目等级中每有一个A+或A的考生分别加上2分和1分,加分后排序。其中,工商管理类的会计学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60分(含选测科目等级加分,下同),理科362分;审计学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8分,理科360分;财务管理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7分,理科359;经济学类的金融学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7分,理科359分;财政学专业文科录取最低分356,理科359。

江苏师范大学:文科344分,理科346分

普通类(1222)文科最低投档线344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46分,选测等级BC。

普通类文科投档分381分,录取在会汉语言文学(师范);理科投档分396分,录取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文科部分专业录取分:汉语言文学(师范)381分、法学374分、英语(师范)373分、翻译366分、历史学(师范)362分;

理科部分专业录取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396分、英语(师范)384分、国际经济与贸易381分,经济学375分,小学教育372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70分。

常州大学:文科340分,理科341分

普通类(招生代码1242)文科最低投档线340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41分,选测等级BC。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代码1631)文科最低投档线337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36分,选测等级BC。

普通类文科投档分365分,录取在法学(经济法);理科投档分375分,录取在法学(经济法)。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会计学364分,金融学361;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会计学372分,电子信息工程370分。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拟增加招生计划,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苏州大学:文科366分,理科367分

普通类(1261)文科最低投档线366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67分,选测等级AB。中外合作办学(1635)文科最低投档线351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55分,选测等级BB。

普通类文科投档分383分,录取在会计学、金融学;理科投档分385分,录取在临床医学(5+3一体化)。文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金融学374分,法学373分,经济学、会计学、知识产权都为372分;理科中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部分专业为英语(师范)378分,金融学376分,经济学、会计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口腔医学都为374分,法学、财务管理、金融数学等都为373分。根据进档生源情况,学校拟增加招生计划,录取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

苏州科技大学:文科339分,理科341分

普通类(1262)文科最低投档线339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41分,选测等级BB。中外合作办学(1636)文科最低投档线337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36分,选测等级BC。

普通类文科投档分354分,录取建筑学、英语(师范)专业;理科投档分361分,录取土木工程专业。文科录取分数线(排序分)较高的部分专业为建筑学347分,英语(师范)345分,汉语言文学(师范)344分;理科中录取分数线(排序分)较高的部分专业为英语(师范)349分,建筑学348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347分,城乡规划、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均为346分。根据生源情况,苏州科技大学拟在普通类(招生代码1262)新增部分招生计划,征求平行志愿录取更多考生,预计学校征平计划为文科24人,理科50人。

南通大学:文科341分,理科342分

普通类(1301)文科最低投档线341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42分;中外合作办学(1639)理科最低投档线336分;中美大学生双向交流项目(1791)文科最低投档线337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36分。今年录取的文科分364分,录取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理科分381分,录取在临床医学专业。一些传统的优势专业以及师范教育类专业进一步得到考生的青睐,高分段相对集中,其中理科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录取线均363分、医学影像学录取线361分;文科类英语(师范)录取线为351分、汉语言文学(师范)录取线349分、会计学(文科)347分。

今年南通大学增投了部分计划,将服从专业调剂的进档考生全部录取。同时,学校正考虑新增部分专业招生计划用于征求平行志愿,欢迎考生在本一征平阶段填报。

江苏大学:文科343分,理科348分

篇14

(贵州大学,a.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b.公共管理学院,贵阳 550000)

摘要:为了研究贵阳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其驱动机制,为该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分析2003-2012年10年间贵阳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相对明显,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林地、未利用地变化突出,期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人民生活水平和技术、资金、投资力度对耕地面积变化有显著的影响,而农业生产效益和产业结构对耕地面积变化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贵阳市;土地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构演变;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3.2;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4094-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67

收稿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0)006];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2]2170);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GDZT201305)

作者简介:彭漫莉(1994-),女,重庆綦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与信息技术,(电话)15285116320(电子信箱)manlipeng985332950@qq.com;通信作者,杨 柳(1982-),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研究,(电子信箱)yang_whu.edu@163.com。

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全球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则是其热点之一[1]。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加快,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从广度和深度上都不断加强,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稀缺、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及粮食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2,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对于土地利用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4-6],且多侧重于典型经济发展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驱动力机制等的方面[7-10]。虽然全国土地利用研究较多,但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贵阳市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土地粗放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贵阳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11]。鉴于前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典型喀斯特地区贵阳市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对贵阳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以期缓解该区域土地利用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促进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6°55′,东、南与瓮安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接壤,西靠平坝县和织金县,北邻黔西县、金沙县和遵义县,国土面积总面积8 034 km2,占全省面积的4.56%,贵阳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海拔506.5~1 762.7 m,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9.7%,喀斯特地貌普遍,占总面积的73.3%。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平均气温15.3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工业基地以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全市辖1市6区3县,2012年年末全市总人口445.17万人,生产总值1 710.30亿元。

1.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贵阳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数据中的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国资发[2002]247号)进行划分,即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12]。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来源于贵阳市2004-2013年统计年鉴、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1.3 研究方法

1.3.1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动态度可用来表示研究区域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13],分析研究区某一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定量描述研究区某一时段土地利用变化速度[14]。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为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是时间,以年为单位。

1.3.2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可以反映某区域特定时期的土地利用程度。不同的时段指数的变化可定量,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15]。

式中L为土地利用综合指数,Ai是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是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面积比,Lb和La表示在b时间和a时间的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Cib和Cia分别表示b时间和a时间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面积比,Lb-a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如果Lb-a>0,表示该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反之,则说明该研究区域处于衰退期或调整期。为了分类系统的一致性,土地利用分类主要参照刘纪远[15]、陈曦[16]的分类方法。具体情况见表1。

1.3.2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潜在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17]。主成分分析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少数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来直接解释原变量的相关性,二是对变量或样本进行分类[18-2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既可综合多个指标,又可避免指标简单相关性过高。主成分分析法主要通过SPSS软件进行操作,通过指标因子的输入,将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以及累计贡献率和主成分贡献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由贵阳市2003-2012年间土地利用情况(表2)可见,2012年贵阳市耕地面积为267 047.71 hm2,占总面积的33.20%;园地11 565.81 hm2,占总面积的1.44%;林地338 683.99 hm2,占总面积的42.11%;牧草地1 230.19 hm2,占总面积的0.15%;其他农用地35 271.84 hm2,占总面积的4.3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7 370.29hm2,占总面积的7.13%;交通用地8 265.88 hm2,占总面积的1.03%;水利设施用地8 291.67 hm2,占总面积的1.03%;未利用地76 609.22 hm2,占总面积的9.25%。与2003年相比,2012年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有所调整,面积减少的地类有:耕地(减少了10 119.19 hm2)、牧草地(减少了25 996.86 hm2)、其他农用地(减少了14 134.97 hm2)、水利设施用地(减少了1 113.98 hm2)和未利用地(减少了38 479.66 hm2);面积增加的地类有:园地(增加了3 943.19 hm2)、林地(增加了67 521.49 hm2)、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了15 355.29 hm2)、交通用地(增加了3 024.67 hm2)。

2.1.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的反映贵阳市2003-2012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将研究区间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2003-2006年、2006-2009年、2009-2012年。根据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计算(图1)可知,贵阳市2003-2012年间耕地数量一直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2009-2012年减少速度最快,年变化速率为-0.83%;园地三阶段变化速度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其中2006-2009年增加速度较大,年变化速率达23.01%,减少速度小,最大年变化速率仅为-2.45%;林地从2003到2009变化速度不断加快,2006-2009年,年变化速率为8.20%,2009年变化速度减慢,年变化速率为-0.25%;牧草地与其他农用地变化速度趋势大致一致,三阶段皆呈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其中2006-2009年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分别为-31.08%,-9.12%;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三阶段变化速度不断增加,年变化速率分别为1.76%,3.38%,5.92%;交通用地变化速度出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增加速度最大可达年平均速率14.30%;水利设施用地2003-2006年年变化速率为0.35%,2006-2009年,年变化速率最大为 -4.23%;未利用地2003-2009年年变化速率最大,达-10.89%。

为了能够更好分析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的变化趋势,将以上3种用地类型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表3)。

结果表明,贵阳市农用地虽然在2003-2006年及2009-2012年间,变化速度呈下降的趋势,而2006-2009年间,农用地变化速度有所加快,其年变化速率达1.80%;建设用地在三阶段间变化速度呈增长-减少-增长趋势,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最大年变化速率可达5.90%;未利用地年变化速率最大可达-10.89%,最小变化速率仅为0.02%,总体看来,未利用地数量呈减少趋势。

2.1.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根据公式(2)、(3),计算得出贵阳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结果(表4)。由表4可知,2003-2012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加的趋势,2003-2006年土地利用程度增加了0.41;2006-2009年土地利用程度增加了4.65;2009-2012年土地利用程度增加了1.77。三阶段的Lb-a均大于零,可见该研究区域在各阶段均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且2006-2009年发展速度最快。

2.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耕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时刻影响着耕地的动态变化[21]。从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析可知,贵阳市耕地从2003年到2012年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将耕地面积作为因变量Y,驱动因子做为自变量Xi进行驱动力分析。

2.2.1 驱动因子的确定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2]。本研究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量化性,综合考虑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选取的因子有:X1,农药使用量(t);X2,化肥施用量(104 t)、X3,农业机械总动力(104 kW);X4,年末总人口(万人);X5,粮食产量(104 t);X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X7,建设用地面积(hm2),X8,城镇化率(%);X9,GDP(万元);X10,人均GDP(元);X1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万元);X13,第一产业产值比例(%);X14,第二产业产值比例(%);X15,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基础数据见表5。

2.2.2 主成分分析 运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因子的相关矩阵表(表6),反映了各个相关系数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值越大,其相关性越高[23]。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贵阳市耕地变化的因子中,相关性较大的有X3与X9、X10、X11、X13;X7与X9、X10、X11、X12;X6与X12;X9与X10、X11、X12;X10与X11、X12;X11与X12;X14与X15,以上因子相关系数最高为0.99,最低为0.98。

贡献率越大则其所含信息越多,提取主成分个数可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进行选择。由主成分特征值和主成分贡献率表(表7)可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3.36%,足以反映原始驱动因子的绝大部分信息,并且其特征值均大于1,可以达到分析要求,因此主成分个数取为2个,计算得出2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表8)。

因子的荷载绝对值越高,则说明在该主成分中重要性越大。由表8可见,第一主成分荷载值一半以上的驱动因子荷载大于0.85,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年末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设用地面积、城镇化率、GDP、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均超过了0.9,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例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这些因子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人口和技术因素,由此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人民生活水平和技术资金投资力度对耕地面积变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中,粮食产量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对耕地变化有较大影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可见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结构对耕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分析2003-2012年10年间贵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发现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耕地面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林地和未利用地变化最为突出,同时各期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均大于0,表明其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

借助SPSS软件和贵阳市2003-2012年贵阳市统计年鉴的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人民生活水平和技术资金投资力度对耕地面积变化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代表性指标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年末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设用地面积、城镇化率、GDP、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第一产业产值占比;而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结构对耕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代表性指标为粮食产量与第二产业产值占比。

因贵阳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有限性和不完整性(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有一定出入,为了数据的统一性,故将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分析结果精度还有待提高。

本研究缺少10年间贵阳市各区、县、乡镇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区域差异性分析,且由于资料缺乏,无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性。

参考文献:

[1] 陈佑启,PETER H V,徐 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空间建模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2):116-127.

[2] 王洪新.基于EI-CA-Markov的曹妃甸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3] 杜云雷.基于Ann-Markov-CA的福州城市用地变化建模与模拟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4] SETO K C,WOODCOCK C E,SONG C et al.Monitoring land-use chan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sing Landsat TM[J]. Int J Remote Sensing,2002,23(10):1985-2004.

[5] DARLA K M, DANIEL M. Issues in spatially explicit statistical land-use/cover change(LUCC) models: Examples from western honduras and the central highlands of Vietnam[J]. Land Use Policy,2007,24:521-530.

[6] 邴龙飞,邵全琴,刘纪远.近30 a黄河源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13(3):289-296.

[7] 史培军,陈 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

[8] 胡银根,蔡国立,徐小峰,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武汉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实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6):214-218.

[9] 施益强,吴志强.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5):176-180.

[10] 何英彬,陈佑启,李志斌,等.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313-318.

[11] 申振东.建设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监测方法[J].中国国情国力,2009(5):13-16.

[12] 覃 琳,邱 凌,朱玉碧,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理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240-246.

[13]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14] 周元媛,何腾兵.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以贵州省黔西县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5):168-172.

[15] 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6] 陈 曦.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7] 吴 利,吴红.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桃源县土地利用结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209-211.

[18] 冯 科,吴次芳,刘 勇.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PSR与主成分分析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07(2):102-108.

[19] 刘飞跃,万哨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吉安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88-5790.

[20] 高啸峰,王树德,宫阿都,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1):36-39.

[21] 周小雪.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