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共安全调研,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层次、多途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逐步理顺部门监管职责。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切入点,开展文明餐桌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日渐完善,日常监管不断加强,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监管机制,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县政府把食品安全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年都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和定期召开专题会、现场会,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成立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确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食安办组织协调的工作体制。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五河县食品安全督查督办工作制度》、《五河县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保障监管体系有序运作;每年都与乡镇和农业、卫生、教育等主要监管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四员”队伍,初步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二)强化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县政府以农产品质量环节、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消费环节、畜禽屠宰环节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针对群众关注、影响面广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我县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强化宣传教育,贯彻法律法规,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
县政府注重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领域、各环节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班,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宣传,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辨别能力,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食品安全宣传不够广泛全面。
目前宣传形式仍以分发资料、张贴标语、电视广播报道信息为主,宣传内容仍以法律条文、食品安全知识为主,缺少一些生动的、典型的案例,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农村地区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和方法还比较欠缺,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盲然,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仍然较为缺乏。
(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力量薄弱。
我县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主体规模小,流动性大,条件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客观上造成食品监管战线长,管理难度大。机构改革后,由于受到编制职数、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影响,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普遍存在人员少,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人少事多这一矛盾在农村基层监管部门尤为突出。这一突出问题直接导致对使用食品非法添加剂、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管理等薄弱环节无法实现全程有效监管。
(三)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我县的食品安全仍然面临着检测手段落后,专业人员缺乏,工作经费不足的状况。肉食品市场也还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家通过专业部门认证的肉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校园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差,与学校集中用餐人数不相适应。有的学校及食堂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堂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校园周边尤其是农村校园周边商店所售食品还不同程度存在销售三无食品的情况。学校营养餐仍然存在隐患,全县学生营养餐缺乏统一的供餐要求和风险评估,个别学校对营养餐的安全管控还不到位。
(一)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建设。
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将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教育列入“六五”普法规划,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教育力度,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措施。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及监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严管重罚,且不能以罚代刑、以罚代管,必须按照法律规定
予以顶格处理。(二)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完善。
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协调领导机构作用,切实抓好涉及食品安全的统筹协调工作;食品安全监管各责任单位既要落实分工负责制,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于法律规定的监督主体不明确的问题,政府应本着有利于监管的原则,明确执法主体,明确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空白区域的监管,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
(三)进一步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的有效监管。
县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我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基础设施投入,充实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保障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经费,建立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抓住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要场所、重要时节,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一、办税服务厅网络安全现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安全防范的重点一是计算机病毒,二是黑客犯罪。
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交互业务的重要窗口,直接负责企业财务数据信息采集、纳税人网上报税服务支持以及个人所得收入明细表接收等信息交换事项。由于工作关系,办税人员通过办税服务窗口,完全可能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或间接接触税收征管系统及税务机关内部网络。假如办税人员提供的存储介质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带有未知木马程序)或者某些不法分子蓄意利用办税服务厅侵入税务内部网络,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相应技术防范手段,就成为决定税务机关网络安全度的关键因素。
必须指出,各级税务机关信息工作人员为税务网络安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这一点不容否认。但是,目前办税服务厅网络安全工作的现状仍然令人堪忧,在下列方面,明显存在不安全因素:
(一)忽视U盘等传递介质隐患造成的系统危险。就当前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数据业务需要纳税人通过U盘等传递介质报送,但这种数据传递方式存在明显安全隐患。2006年2月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曾发出警告,U盘已成为病毒和木马程序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最近的抽样调查显示,常用U盘有病毒的比例逼近80%。U盘已被信息安全业内人士视为电脑安全的头号杀手。利用U盘进行数据传递,有可能导致各种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程序侵入办税服务厅受理业务的计算机,从而侵入税收信息系统,造成外网与内网的非法数据传送,发生信息泄露,降低网络运行速度,甚至导致微机操作系统瘫痪。
(二)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网上报税提供支持服务造成的危险。目前,河北地税系统在办税服务厅开展的网上报税支持服务共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办税服务厅配备专门微机用于纳税人登陆因特网申报纳税;二是专门在内网设立报税网站,纳税人直接登陆地税内网申报纳税。
在第一种情况下,办税服务厅人员有可能利用工作闲暇时间使用因特网。由于内外网之间相互隔离,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会使用U盘之类传输介质在因特网上下载歌曲、软件和其他数据。这样就可能导致上文已经指出的U盘交互使用危险。
在第二种情况下,企业办税人员可以自由进入内网,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局域网内相邻计算机共享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内网已经无隔离地暴露在办税人员面前。冒充办税人员直接进入内网就成为黑客最简单、最直接的破坏手段。
(三)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网络安全防患意识有待提高。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网络安全防患素质令人堪忧。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普遍没有定期杀毒习惯,普遍没有设置开机密码,大多数不清楚黑客常见攻击途径,大多数对于光盘、U盘等外来传递介质警惕性不足,甚至还有一部分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使用盗版游戏软件擅自安装电脑游戏。
(四)后台配套工作不够完善。由于与因特网的物理隔离,内网统一使用的瑞星防病毒软件无法做到及时升级。微软为Win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提供的安全补丁根本无从下载。特别应该指出,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国内木马的感染量已经达到总病毒的90%,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反病毒软件对木马和钓鱼之类程序防范力普遍较弱,木马专杀工具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系统内尚不具备可靠性较高的木马专杀工具。事实上,甚至可以认为内网计算机对于黑客攻击手段几乎不具备抵御能力。一旦发生黑客攻击事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税务数据安全度高度敏感,较之其他单位,税务部门对于网络安全更应予以高度重视。正因如此,当前办税服务厅网络安全现状亟待改观。
二、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导致办税服务厅网络安全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集中于以下方面:
首先,税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尚不完善。目前,税务系统征管改革仍然处于摸索之中。征管模式的不断变化加之信息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建立一套一劳永逸的完美税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不仅如此,个别软件的上马,可能根本来不及进行安全论证。例如,河北地税系统正在使用的个人所得税软件,开发于网络申报纳税系统之前,并未预留网络申报接口。这样,纳税人至今仍然使用U盘等介质向税务部门办理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申报。其实,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问题本来并不难解决。又如,就信息安全的一般原则而言,内网和外网在物理层必须严格断开,系统外人员不得访问内部网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的办税服务厅允许纳税人直接通过内网报税,而且提供给办税人员使用的是配备USB接口、光驱、软驱等设备的完整终端。这一做法事实上为企图入侵内网的非法访问者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手段,无异于高悬于地税信息系统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次,网络安全制度不够健全。众所周知,良好的制度对于工作习惯、人员素质、良性环境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多年以来,税务部门之所以在票证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少之又少,恰恰是因为存在一套严格的票证保管使用和审核制度。但是,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税务部门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措施。一些零星规定,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实际上并未得到落实。经验表明,在缺乏有效制度的前提下,片面依靠个人自觉是很难指望网络安全现状能够有效改善的。
最后,办税服务厅人员素质尚有欠缺。在提高信息化支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的进程中,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目前,办税服务厅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工作经验有待积累,工作技能尚需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安全防范技术掌握不够。无可讳言,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熟悉税收法律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个别领导干部也存在观念老化,知识结构有待更新,对于网络安全重视不够的问题。这样的人员素质远不能满足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势必为网络安全问题带来严竣挑战。
为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杜绝办税服务厅网络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加强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认为,纳税人内网报税模式应尽快取消。办税服务厅应接入互联网,让纳税人通过外网报税。对企业财务数据信息采集、个人所得收入明细表申报等事项应该做到通过互联网完成,从物理层上断绝纳税人与内网的直接接触。如果暂时无法取消内网报税模式,也要将USB接口、光驱、软驱等输入设备立即从报税计算机拆除。
一、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数物业管理单位消防法律意识观念不强
在日常的消防管理工作中,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法律法规明确的消防安全职责了解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四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都明确规定了物业管理单位的各项消防安全职责。然而,一些物业管理单位对此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懂法、不守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造成了工作上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直接或间接地纵容了各类火灾隐患的滋生和生长。
(二)一些物业管理人员消防业务素质不高
在平时在履行消防检查时发现:个别物业管理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消防专业技术知识,学历层次、专业技术偏低,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小区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制度流于形式,有些单位仅满足于有人在岗,而值班人员对消防控制中心的各种消防设备的运行及日常的防火巡查情况却不甚了解,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运行的正常与否毫不关心,对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声响不闻不问。有的值班人员能够发现问题,但不会解决问题,更有甚者直接关闭了之。一些单位消防器材无人管理,内部消防设施、器材被盗现象严重,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损坏突出,消防设施器材长期处于缺损状态。一些单位与开发商、业主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职责,缺少协调配合,导致旧的火灾隐患久拖不改,新的火灾隐患又迭出不穷,久而久之,大部分消防设施的功效特别是联动功能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消防设施的完整性、可靠性,致使投资上百万的消防设施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大部分物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
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其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与业主的各项合同约定,也就是说,其只对合同约定的内容负责。而目前普遍情况是物业管理单位在与业主的交接过程中有很多单位和业主对消防设施的管理没有明细的合同约定,致使物业公司对消防设施要不要管理、如何管理、管理到什么程度均不明确,而大部分业主特别是住宅小区业主也基本不关心除电梯运行及环境卫生等以外的公共设施的管理,导致部分消防设施不能时刻处于工作状态,或有故障而不能及时得到恢复,影响了设施的工作效能;
(四)物业对部分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业主缺乏管理
部分业主往往只注重自己居住、工作场所的小环境,而缺少对建筑、小区整体安全的考虑,借着装修之名,肆意扩大装修面积,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擅自增加夹层扩大防火分区,改变建筑结构、楼梯形式,封堵排烟口、强占圈围疏散走道等,而物业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害怕得罪业主,未尽到劝阻和管理责任,在本单位无力解决的情况下未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妥善处理相关时宜,而只是认为我不是执法部门根本管不了这些事情,从而放任发展,增加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负荷,造成了大量的“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五)物业管理单位准入缺少消防必要条件
物业管理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的企业。虽然建设房管部门在核发资质证书时对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出来,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依附受制于房地产开发商,建设和管理不分的体制严重制约了物业管理单位的工作开展;
(六)消防设施日常维修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由于业主多且分散,在公共场地的使用、车辆的停放、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等方面业主与物业之间很容易引起矛盾,造成双方产生不信任和纠纷的情形,加上传统的“主仆”观念影响,物业管理处于被动弱势地位,导致物业管理费用不能及时收取。同时现有法律对建筑大修理基金的收取、保管、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要求维修基金的使用由售房单位或受托的物业管理企业作为实施单位,提出年度使用计划及分项目维修经费预算报告书,经业主委员会审核,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将维修基
金分批拨付实施单位,其操作程序复杂,很少有物业单位有决心和耐心去申请和使用这笔经费,致使包括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设施维护保养经费的使用得不到有效保障。(七)消防安全管理未纳入委托管理的正常范畴
在日常的监督执法过程中,笔者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与业主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有些物业管理单位未通过任何移交手续擅自撤离小区,致使小区的日常管理全面瘫痪,而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随即聘请了新的物业单位进行日常管理。而消防部门进入该小区进行监督抽查时,往往注重对物业管理单位的管理与监督,但由于原物业单位未将建筑主体的审验情况及消防设施的相关维护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而业主委员会也没有把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委托物业单位管理范围,则新物业管理单位就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消防部门只能把责任落实到业主委员会。但业主委员会是由所有业主选举产生的非法人临时组织,不具备法律责任承担能力,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小区火灾隐患的整改难度,大大加大了消防部门的工作量。
二、解决当前物业管理中消防安全职责不落实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目前物业管理的现状,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业主委员会的职责,完善组织机构,确保业主委员会人员的相对稳定。规范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单位之间处置问题的程序,明确合同约定中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规定每幢建筑(或小区)聘请物业管理公司应通过竞标形式进行,严禁单产权多使用建筑或多产权建筑开发公司委托下属物业管理单位管理。把建筑消防设施的委托管理作为业主聘请物业公司管理的先决条件,确保消防设施有人管理,明确物业管理单位的接管时间并完善建筑消防设施移交的手续;
(二)提高物业公司的准入门槛
建设房管部门在核发资质证书时,应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并把通过消防专业培训且取得相应的消防资格证书作为核发物业管理单位资质证书的前置条件。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消防部门与建设房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物业管理单位的相关信息,把物业公司拥有消防专业人员的数量、消防管理能力的强弱及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纳入物业管理单位资质申领、等级评定的范畴,提高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物业公司消防工作的指导
区级政府应将街道、社区范围内的物管单位纳入街道、社区及公安派出所的考核管理范围,定期保量的对辖区内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把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作为今后消防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并把物业管理单位纳入日常监督管理的视线,把规范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作为加强各类建筑、小区消防工作的基础内容,同时,物业单位要主动地与街道、社区及公安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现小区内出现违章违法行为,物业单位应及时报告街道、社区及公安派出所,切实将一些隐患扼杀在襁褓之中。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存在火灾隐患久拖未改的物管单位及个人应依法严肃处理,从严处罚;
(四)加大消防教育培训力度
切实加强对物管单位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街道安全办要具体抓好摸底、统计汇总工作,督促落实,防止漏报漏训。通过培训,使物业管理人员增强消防安全观念,切实学懂学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各项消防安全职责,树立起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管理人员要做到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会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力争使物管单位消防管理工作水平、岗位人员素质有所提高。
【关键词】公众安全;基建设施;急救培训;事件处理能力
一、调研背景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反应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然而近来中国的公共场合总是发生不幸的事件,社会和谐总是被破坏。“昆明火车站案”、乌鲁木齐火车站爆炸、山东招远麦当劳事件等等事件。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总是发生一些公共场合的事件,是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更何况实现“中国梦”。因此,调查公众场合的安全状况,对降低普通群众的生命伤害以及财产损失,以及构筑中国和谐梦是有必要的。
二、调研情况
根据不同公众场合的实际情况,为了尽可能使调查结果更明确更具有可信度。实践队对各大公众场合设计的对基建设施的调查项目和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各不相同。对于最重要的十堰火车站实践点,实践队设计出10大调查项目,涵盖安全卫生、安保防恐以及疏散等方面。而对于娱乐公众场所,则主要注重于疏散、消防建设的调研。
实践队员主要对实践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其中安全状况,主要调查消防设备完善,疏散通道、图示完整等基建设施的基本完善程度。实践队员前往实践点调查,还通过采访工作人员、访谈等方法了解基建设施的情况以及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以及接受消防演习、急救培训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
(一)十堰火车站
疏散方面:(1)入站口入口可临时改为出口;(2)出站口;(3)一楼候车厅中部3个站台入口,软席候车厅1个站台入口;(4)二楼1个站台入口。当发生暴力恐怖、火灾等安全事件事,需要疏散以上出口均打开。其中动车候车厅进入站台时较为拥挤,存在踩踏隐患。
消防方面:(1)一楼有8个消防栓,5个灭火器;(2)二楼有8个消防栓,8个灭火器;(3)动车候车厅无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安保方面:(1)行李安检机采用X射线原理,主要突出显示有危险性质的物品,并用颜色区分。(2)手提磁性探测器,主要监测金属物质。(3)火车站及其周边24小时都有3到5组、一组8人的武警小队巡逻,并携带有枪械棍棒。(4)火车站安全部门与特警建立联防信息平台,发生等事件后,30分钟内能够到达现场。由此看来,在没有炸药等普通暴力恐怖事件发生时,火车站协警以及武警可以迅速反应,当重大事件发生时,还可以联系特警部门迅速前来!
交通流畅方面:根据实践队队员一天的统计结果,中午火车站周边交通11:30-12:30拥堵严重,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特警车、急救车可能都开不进来。其他时段正常。
急救设备:实践队队员通过访谈得知一、二楼都有急救箱,但实践队队员实地考察并没发现。
总的来说,十堰火车站对突发事故例如暴力恐怖事件的防范、应急处理能力是有的,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但其他如急救方面却是缺少的。当交通不便时,救护车并不能马上到来的时候,拥有急救能力的工作人员以及急救设备尤为重要。
(二)人民公园
疏散方面:1、进园左右手两边都有整个公园的地图,地图上有疏散图示。地图是免费的,但实践队员观察到游客并没有意识拿地图,工作人员并不提醒;2、园内多处地方都有地图以及疏散图示。调查中,实践队员发现最大亮点:电子通行门的建设。自7月1日开始,电子通行门设立在人民公园门口,人员通入会被记录。当园内人数超过3万时,将不予通入,有效防止了踩踏事故的发生。
泳池安全方面:(1)泳池周围有护栏,有效保证游客的安全;(2)贮备有救生衣、救生圈,但设备太老太破;(3)工作人员接受过游泳培训,但问及CPR急救培训却是没有。
娱乐设施的安全性:每年都要经过省、市检验以及国检,每天设施都会试运行,一旦发现问题,都会停止运作并报至上级。
(三)五堰商城、五堰电影院
疏散方面:商城各处目所能及都有疏散图示,实践队观察到疏散通道并没被杂物堵塞。
消防方面:工作人员都有接受过消防演练培训,灭火演习等,并且半年一次。
(四)KTV娱乐场所
疏散方面:(1)会场都有明显的疏散图示与标志;(2)其中一家疏散通道堵塞,并且都是堆放易燃物品,安全隐患十分严重;(3)出入口单一,并且是电梯,在高峰期间易发生踩踏以及发生安全事故;(4)出入口的楼梯不明显,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马上安全普通群众疏散。
消防方面:(1)消防设备齐全;(2)员工也接受过一定的消防知识培训,但没有实际的演习。
总得来说,像五堰地区周边的商城、影院、KTV等人流量较密集的公众场合容易发生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但其中消防疏散演习并没有很重视,突发状况下容易自乱阵脚。
四、调研结论
调查中发现有些娱乐公众场合不用常备急救箱或者急救包,工作人员不具备急救知识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譬如人民公园有泳池,落水游客可能需要CPR心脏复苏技能,并且娱乐设施可能使人受伤,离医院又较远,因此紧急处理伤者防止二次伤害是有必要的。而这又是缺少的。在近来中国防恐背景下,一旦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对于伤者的紧急处理就很有必要。
20xx年,**、**两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0xx公里 。20xx年我省高速公路计划新开工14条,同时确保长株、邵永、衡炎3条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预计到20xx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 5700公里 。形成从省会城市到任何市州四小时的经济圈。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省边远、落后地区逐步纳入到高速公路的辐射网中来。而新开通的**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位于**的湘西山区地带,在**高速公路开通前,该地区相对于湘中、湘北、湘南地区是比较落后和闭塞的,延线又以少数民族的山区居民为多数,以及新加入到**高速公路警察队伍中不满一年的警员占了现在**大队总共民警数量的一半以上,新进民警执法水平和能力高低有别,这些特点使新开通的**高速公路警察在交通安全管理中遇到了一些在前面开通的高速公路经过的经济发达地区不太容易出现的现象和难题也必将更加普遍和突出,一些新问题也将不断出现。
一、新开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沿线群众对高速公路的功能和特点缺乏认识,不听劝阻,易引发事故。
主要体现在行人上高速的问题上。高速公路采用全封闭、全立交,路段两侧均设置禁入栅,交叉口全立交,避免横向穿越,使车速的提高和安全有了保证。**高速公路沿线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山区居民,根据民警沿线走访的情况了解到,沿线村民大部分是老人和留守儿童,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务工和就学,在高速警察进村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之前,受到的交通安全教育几乎为零,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高速公路,对高速公路的特点和功能不了解,高速公路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物,认为是:路就可以走,不然怎么叫路呢?因而行人经常置高速公路管理民警的劝告和交通安全宣传标语的提示于不顾,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进行赶集、走亲访友、上学、搭车等其他行为,易使松弛的驾驶员突然反应,在毫秒之间,躲闪不及,轻则影响驾驶员驾驶,重则车毁人亡。
在新开通的**高速公路所发现的行人中,以下几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1、高速公路延线的居民。
2、在高速公路上下车的乘客。
3、部分拾荒、流浪人员。
4、观光采风人员。
(二)高速公路沿线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意识差,几种典型交通违法行为较突出。
由于高速公路管理的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专门列出第四章第五节对高速公路行车进行了特别规定。新开通高速公路配套设施较新,也较全。全程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诸如“不系安全带”、“超速”、“酒后驾驶”等,都设有警示标志。各涵洞、桥梁上的禁止、取消禁止,提示标志也较为明显,然而民警在执勤执法的时候发现,沿线驾驶员违反以下几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多。
1、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下客的违法行为多。许多沿线居民,因为离高速公路近,不去车站买票坐车,而是直接和驾驶员电话联系,或者干脆就在高速公路的路肩上邀手,示意坐车,驾驶员为了营利,不顾危险,而突然刹车,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上下客。
2、超速行驶、遮挡号码、套用其他机动车号牌、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多。在新开通的**高速公路上,由于路况复杂,限速较低,初期超速车辆甚至能达到50%以上。处罚的普遍性,使得许多沿线司机养成了上高速挡号牌、挂套牌、不挂牌的习惯,上高速公路后,经常把车开在超车道上一路狂飙,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3、驾驶车辆不带驾驶证、行驶证、驾驶没有手续的、走私的、报废的、拼装的车辆违法行为多。这种交通违法行为在沿线的驾驶员违法情况中比较突出,自认为,自己在本县跑,不带驾驶证、行驶证应该不会有人查车,查了车,有关系打个电话就可以放;有的沿线驾驶员驾驶已经报废的、走私的、拼装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况很差,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新开通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是新建成的高速公路,出现诸多问题是难免的。由于规划设计经验的缺乏使得桥梁、涵洞等方便通行的道路设置存在某些不合理性,以及居民对新事物、新交通方式还存在的不了解,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新建成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新老问题。
(一)行人上高速,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高速公路沿线居民出行需要。**高速公路多穿越山区、贫地。年青人外出打工较多,留守的多为孤老病残,人员素质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相对较低。为了出行的需要,他们常破坏高速两旁的防护网而进入高速。高速公路的修建满足了城镇间的沟通,但因为设计与成本的原因,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考虑得面面具到,便不会是全程天桥与地下通道,使一部分沿线居民的出行绕了远路。而新建成的**高速公 路,远离省会城市之地,车流量相较老高速而言较少,少数生活于高速旁的人,麻痹大意,敢于横穿高速。再则新建的**高速大多穿山越涧,特别是跨河大桥、高山涵洞的建成,缩短河两岸、山两边的距离。沿高速走将减少行程,从而不必翻山越岭,节约出行时间,这也是少数人敢于以身涉险的原因所在。以**大队沅陵中队辖区数百米长的樱桃湾隧道为例。该隧道大大缩短了往来沅陵县凉水井镇何家村、白合村、王家岭村、云从洞村、凉水井集镇等地间的距离,节省了翻山越岭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每天在早中晚均有人穿隧道而过。
2、在高速公路上等车的现象并非新开通的**高速所独有,却以新开通的**高速较为突出。新建高速公路直接连接上了周边的市州中心城市,而城乡差距的明显,周边车站车辆班次规划的不健全,使一些小的出口附近乡镇的居民不再愿意到县区车站去转车,而直接选择了上高速招拦过路的客运货运车辆。大多高速出口没有配备车站站点,部分司机,为了利益的需要,也敢于在高速公路上停车载客,不顾事故隐患,严重违反高速行车规定。
3、在拾荒、流浪人员中,尤以精神病人最为典型。新开通的**高速公路大多车流量较少,但还是有部分拾荒者,为了一时经济利益的驱动,对高速公路上车辆制造的生活垃圾感兴趣,少数不文明的司乘人员抛洒到高速公路的生活垃圾成为拾荒者所青睐的财富。而沿高速流浪的人员中,以精神病人最为典型。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流浪人员上高速公路。 20xx年3月10日晚上 ,一名痴呆老人进入**高速公路,被沅陵中队巡逻民警刘念、向胜及时发现,并联系其家人送回。像这样的例子,在**高速沅陵中队日常的执勤执法中,经常能够碰到,而且经常能碰到的,就是家住高速沿线的一两个精神病人。
4、观光采风人员偶尔有之。新建的**高速两旁大多山川迤逦,溪涧潺潺,春有油菜花遍野;夏有青山蝉鸣;秋有漫山红叶;冬有银装素裹。不少采风、摄影人员偏就喜欢另辟蹊径,或乘汽车而下,或由路口而上,以独特的视角,“观赏自然,感悟人生”。20xx年3月上旬之后,天气变暖,阳光明媚之时,在**高速沅陵出口附近,常能够看到三两手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对高速公路两旁的金灿灿的油菜花颇感兴趣,在沅陵中队执勤民警的多次劝阻下,才从**高速沅陵收费站下高速。
(二)针对沿线驾驶员驾驶机动车上高速行驶出现的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
1、新开通的**高速大多每小时限速 一百公里 以下。这是针对高速涵洞桥梁多的整体而言,在某些路况较好的路段,因为是新建高速,路面条件甚至优于某些平原旧高速。驾驶员便会放松警惕,加速行驶。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及居民购买能力的增强,普通小轿车的最高时速都能达到每小时 160公里 以上。而走遍全国,没有一条高速会允许你跑到每小时 120公里 以上。以**高速沅陵段为例,该路段全程限速每小时 80公里 ,但实际上,查处的超速驾驶员经常抱怨,以每小时80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跑,“感觉就像是爬一样”。
许多驾驶员对高速公路行车规定不够重视,把平时驾车随意行驶的习惯带上高速,占超车道、骑线、随意停靠的比较多。特别是新开通的**高速车辆较少的情况下,前后没有车辆时,便把两个车道当成一个车道开。极易在超车前后造成其他驾驶员的心理紧张,易酿事故。
2、一些短途驾驶员,习惯性的不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出行。一些新车,临时牌照过期一两个月,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也照常上路行驶。对张贴检验保险标志的问题,普遍的不够重视,怕影响车辆美观,难以清洗,放在车上也不想去贴。认为万一被交警查到了一个电话也可以解决问题;一些车况不好的报废、拼装、走私车辆,驾驶员为了贪图便宜,坏了再修,只要能发动,能行驶就开着上路,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与不顾,这些虽都与驾驶人员日常的习惯有关,但也与当地地方交警部门管理的松懈不无关系。
三、交通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解决办法之初步探讨
正因为新开通的高速有着这样那样的新老问题,这就对我们高速公路管理支队的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省高速公路民警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形之下,新民警、新面孔不断的充实到高速公路管理队伍中来,必然会在管理中出现经验不足,协调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这就对新开通的高速公路的民警执勤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问题不是没有发现,没有处理,而是发现的不够及时,处理的不够完善到位。初步应做到“加强学习,做好宣传,有效管理,搞好沟通。”
(一)认真学好交通法规,善于向老同志学习,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提高民警自身执法水平和能力。
法律是执法者的武器,高速公路警察在执勤执法之余,应当积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只有学好用好法律法规,民警在执勤执法工作中,才能够在处罚当事人时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才能够对违法违章人员产生威慑能力;才能够在执勤执法中受到侵害时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熟悉沿线执勤执法环境,开展执法宣传。
1、对高速沿线的情况进行摸底,掌握民情社情,了解治安状况。对沿线的学校,居民集中聚居区进行走访,充分 利用 老师、村镇干部、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对群众进行教育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2、针对客车超员、在高速公路上下客的情况,要找准原因,对车站的驾驶员,重点对私营的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让其了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后果,了解我们高速警察的管理意图,对于屡次违反的驾驶员要列入“黑名单”,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
3、在醒目和重要的路段悬挂标语条幅,用手将安全知识贴在群众的心里,要走村窜户,用口将章程规定送到老百姓的耳中。只有沿线居民真正意识到你的认真,你的不遗余力,他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才会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三)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树立高速警察良好形象。
1、对行人上高速等问题,以规劝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七条之规定,交通警察对于当场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未影响道路通行和安全的,可以提出警告,纠正违法后放行。通过教育宣传的手段,逐步使居民习惯于不再走上高速。对规劝不听的,影响通行的也要尝试着进行处罚,毕竟对行人上高速的处罚是有法可依。
2、对驾驶员的处罚,不仅仅是使其交钱接受惩罚,还应当对驾驶员进行教育。在对驾驶员进行罚款、扣分等处罚的同时,要使驾驶员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确是违了法的,以后不能再犯,而不仅仅只是当面的唯唯诺诺;从心底里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法不仅仅是针对驾驶员个人的规定,而是对整个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规定;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不仅仅置自己于险境,还有可能会侵害到他人利益。
(四)与相关部门联动,共同抓好高速管理工作。
1、对护栏被破坏的地方,及时通知路政部门进行维护修理。护栏破损而得不到修复,使得许多本不上高速的人也跟风走上了高速,形成行人上高速的习惯。
2、对超员、在高速公路上下客等违法行为,通报车站、运管等部门。可尝试配合车站、运管,建立营运车辆的违法违规准入机制,对经常超载超员,视法律如无物的进行严厉打击,直至取消其载客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