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的公共性范文

艺术的公共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1:13: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艺术的公共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艺术的公共性

篇1

四个大兵的雕塑来源于一位摄影记者所捕捉的抗击雪灾的瞬间:2008年春运期间,在广州火车站连续奋战39个小时抗击雪灾的4名年轻战士靠着铁栅栏站着睡着了。这幅照片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广州日报和央视甚至联手寻找真实的“四个火兵”。据说照片初登报的时候,他们所在部队的领导被吓了一跳,以为媒体是来批评他们的。没想到他们被作为当代英雄人民子弟兵抗击雪灾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被广为流传,甚至他们复员后的生计也得到关心。这不能不说,这个时代的确变化了,人们对于军人的理解是人性化的、宽容的。也不能不说,媒体着实不容易,要找到一个好的题材树立公共形象,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统一。

这个感人瞬间随着资讯流进了千家万户,自然也流进了许鸿飞家里。以一个雕塑家天然的敏感,他除了感动之余,更震撼于图景本身的雕塑感!“雪灾”“抗灾”“士兵”“累”“站着睡”,这几个关键词如电火石光一般在他脑中闪过:“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雕塑题材吗?”于是,许鸿飞就开始做起这组雕塑。黄永玉为雕塑赐名:九天九夜。这是个虚指,但也为严肃的雕塑平添一分浪漫。本来,许鸿飞在广州就是个名人,一个名人按照一幅出名的“公共照片”塑造“公共人物”,那是名上加名,媒体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宣传接睡而至。这组雕塑最后在广州雕塑公园藩成。在今后日子里,它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将迎来无数人们的追思敬慕。

艺术的公共性角度观察《九天九夜》被关注和落成的过程,我们可以思考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是情感的问题。感人的艺术作品总是来源于真诚的情感。虽然我们很难衡量一个人的真诚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真诚的瞬间。这种真诚的情感总是能够引起或多或少人的共鸣。即便是一些艺术家很个性化的作品,如果他所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他的作品也会受到公众的队可。对许鸿飞而言,做浪漫的“胖女人”和做写实主义的《九天九夜》都是情感的触动。有很多人不服他的“胖女人”,认为在技术上有很多其他艺术家可以与他媲美甚至超过他。但是“胖女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艺术家的塑造技巧有多高超,而在于她代表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生活状态和地域文化――富足、悠闲、放松,可以喝一天的早茶,可以在自家的庭院做一个小瀑布,可以无所事事地发一天的呆。这对于在快节奏中生活的城市人而言,是多么难以想象甚至羡慕的啊。同样,《九天九夜》的雕塑在塑造技巧上足以反映一个受过学院专业训练的艺术家的水准,但这件雕塑最为有价值之处,仍然在于它对公众事件的反映和公众情绪的升华。摄影师所提取的画面,本身就可以说凝聚了公共危机中所呈现出的人性中最为真实和美的一面,这便是画面从一张图片过渡为一件个人创作,再过渡为一个公共雕塑的群众基础。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火家觉得这张大兵累得站着睡着的图景是最具代表性的,而不是一张大家一起抗击风雪的动态的图像?这令人想起当代油画家罗中立成名的作品《父亲》。在充满着“与天斗,与地斗”的农民形象的年代,那样画“父亲”,并且这样的“父亲”还被大众接受了,无疑代表一种样板形象的解体。到了今天,“超女”或者“快男”的流行文化又开始缔造一种“平民神话”,不管这种现象是好是坏,这起码说明:这个时代的集体意识不再是神化英雄和偶像,而认同他们作为人的喜怒哀乐。人们承认偶像或英雄是会疲倦的,是能够睡着的。当然他们的超常之处是必需的,一股人是躺着睡,他们则是站着睡,站着睡也许是因为没有地点可以让大家躺着睡,但就是这么一种姿态,恰恰也传递出随时待命的战斗气息,传递出相互依靠同心协力的温暖之情。

第二个可以探讨的是媒体在营造公共性时所起的作用。《九天九夜》的成功,媒体功不可没。有人也许会表示不屑。但在这个信息网络这么发达的年代,炒作不炒作有时候也不是个体所能控制的。无论是官方舆论导向的需要,还是同行之间的竞争,都要求媒体不断地制造热点新闻引起受众的关注。媒体的宣传在很大程度上设置了“公众议事日程”,因此,它们作为事件和受众的沟通渠道益发显得重要,并且具备了双重性。往正确的方向引,得善果;往错误的方向引,则让人不敢想象。

再来反观事件本身,借助公共危机做公关活动的案例是举不胜举的,比如“王老吉凉茶”对“5.12地震”的公益捐款。不说企业,有多少艺术家要为地震捐作品、捐钱呢?他们的动机和真诚度我们很难完全揣测。但这是坏事情吗?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有益于人民的,那么不妨就让他炒吧!炒真善美的艺术总比炒“艳照门”之流的新闻要好吧?当然对于“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

篇2

[关键字]公共艺术 公共性 流失

对公共性的重视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是对公共性的诉求,意味着中国民众已开始思考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权力问题。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在这个过程中,人既不断为生存创造条件,又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自我,推动社会发展。

按词义,字面上的"公共艺术"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艺术,性质有别于挂在私人家里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1.公共艺术的目标在于其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一元性。这种一元性体现了政治学上的权力概念,可以将之理解为既定的有组织的权力结构以非强制性权力形式对个体实施有意和有效的影响,以达到有益全社会的预期目标。从社会学或文化学角度来看,这种一元性是社会控制和文化渗透的体现,即社会规范通过一定形式影响个人行为,使个体在接受这些规范的内在化过程中趋向社会化。"文以载道"、"寓教于乐"则是美学对这种一元性的表述,它意味着可令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态始终体现着整合社会的道义。

2.公共艺术依赖的环境是公共空间。其中的公共空间不光指公共环境、场所、场地、放置雕塑的地理场景,还应该包括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也包括艺术家个体意识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意识的介入。希腊的广场和乡土中国中的祠堂、井口是公共空间,并不是因为它空间阔达开敞,而是因为人们在这里交换意见,共同生活,结为共同体。

3.公共艺术面向全体公众,并要求公众的参与。公众与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而进行互动,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也就是说,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最好先问问使用这些空间的老百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现有的方案他们喜欢不喜欢,他们准备怎么使用这些作品。缺少这样的民主程序,即使开发商或者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建设幸运地找到了最好的艺术家来创作,作品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4.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互动完成的。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结果,是实现作品的互动,即艺术家和公众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它是作品的延伸,它使公共艺术的结果呈现出开放性,作品的意义和结果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完成。公共艺术的成功与否,结论是开放的,作品公共性的实现与否是作品价值最后是否实现的依据,只有在公共性的框架中,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最后完成。

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认识误区

1."开放说"

这种认识专重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认为空间开放性把握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绝对依据。应该说,这种空间开放性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一种形态特征,但不能就此认为,那些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艺术形态就一定会缺乏公共性。开放的空间形态可寄于公共性,封闭的空间形态同样可寄寓公共性,因为公共性的实质不在于艺术的空间形式,而在于其精神蕴涵的一元性。

2."下放说"

这是从创造主体来考虑的。这种认识依照"后现代"主张阐释公共艺术,认为应该"去中心",将空间营造权"下放"到个体,以致把个体的"参与性"视为公共性。这种主张看似充满民主色彩,开的却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没有哪个老百姓参与了实际创作,也没有哪一种方式集中了民意。

三、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

公共性虽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公共性的流失现象在公共艺术方面也是俯首可视。而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

1.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目前中国所谓“公共艺术”其实是国家化的,是政府“为民办事”的结果,政府给什么,市民就要什么。公共艺术展现给大众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的艺术作品,而没有向大众提供了一个透过艺术作品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类、考量人类的全新的理念。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

2.依赖空间和诉求对象的狭隘性

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内大多数人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源于我们自身所生成的空间经验就是单一的,我们尚缺乏那种细致入微地分辨多元社会空间的敏锐意识。由此,在公共空间和对其意识同时匮乏的前提下,对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践难免流于狭隘和表层。由于公共空间是缺乏的,真正具有行动力的社区组织和民众也是缺席的,当公共艺术以“一切为人”的口号被实践时,这样的艺术不会为所处空间带来任何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只会提供快餐和佐料式的视觉愉悦,甚至更糟。

3.公共艺术的结果的封闭性,它的检验方式的单一性

在中国公共艺术有一种政府化的特性,很多公共艺术的设计、建立,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单独决定,并没有公众或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其公共艺术形成结果是封闭的,也只需政府或开发商内部检验。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杭州西湖边曾经奇丑无比的“美人凤”雕塑如今已经被拆除了,纽约时代广场上的极简艺术大师理查塞拉的弧形大钢板也被拆除了。更是对其公共艺术结果开放性,检验方式互动性的影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公共大众

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为艺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公共艺术为研究主题的会议、展览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越来越多,同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更是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和权力机构都是相对的,它讨论的是社会的公共事项,可以说“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它是对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的肯定,是人们对基本权利的享受。“公共”作为艺术的定语来说明公共艺术是共享的,而非个人,是以共享和交流为前提的。笔者着眼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结合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探究公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引发的思考和体会,就如何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大众的共同意愿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 可以看出,公共艺术设计的空间载体是公共活动场所,其面对受众主体是公共大众。公共场所是所有人都可以光顾的场所,另外其又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它的文化表述功能。就是说,这个“空间”是物质的实用的,同时又不是纯粹的“空”,而且有着非实用性的文化表征功能。正是这种文化表征功能的非实用性、非物质性,才证明着和叙说着这个空间的公共性,即人人都可以“分享”,都可以拥有,所以,才叫做“公共空间”。这才是“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质,体现方式就是“公共艺术”。这就涉及对公共艺术的公共要求,即它是公众的。

(一)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从操作层面上看,公共艺术是由公众、艺术家以及投资方,针对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众关注的社会主题,经过沟通合作,共同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有了公共合作的性质。而其中的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或某一社会团体,而后者也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一些开发商也把建筑开发的部分预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景观小品的建设,但往往是应付了事,效果也比较一般。但不管如何,公共大众是投资公共艺术的主体。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必须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林 强(莆田学院 福建省 351100)摘 要 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体现了公共空间开放、交流与共享的民主思想。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艺术的权利,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精神内涵,实现其特有的性质——公共性。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公共大众位于公共空间中,公共大众可自由观看和介入;另一个是说公共艺术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民意,以打破精英艺术与大众隔绝的状态。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公共艺术的服务主体是公共大众,只有通过公共大众的使用和评判,才能鉴别其优劣。因而公共艺术的使用权、评判权和决定权都在公共大众。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里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置身于公共环境之中,接受公众的使用、鉴赏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评头论足,也可能是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批评。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在艺术上的必然反映。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是广大公众普遍关注的、参与和认可的,并且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状态,因而其审美具有时代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艺术可看作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繁荣的标志,也可以看作是彰显时代风貌,昭示公众情感的形式之一。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雅的审美力,必须符合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复制现象从南到北蔓延开来,而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难逃其难。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设计都存在着盲目亮化、互相攀比、抄袭滥用的流弊。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根本不考虑本来的人文、环境、自然与实际发展状况,急功近利,盲目跟进,浪费资源,严重违背了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趣,使公共艺术的品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在景观公共艺术中,城市里的“步行街热”、“市井文化雕塑热”、“休闲文化广场热”、“图腾柱热”等等,甚至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的前卫艺术也毅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这些都是对公共艺术审美情趣的误解和亵渎。

作为受到公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不能是身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也不能标新立异,让公众不知所云而敬而远之;更不能“原模原样”没有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创造。而应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众所接受,即所谓“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

成功的公共艺术都会强调重视艺术作品个体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协调,关注公共大众的内心情感审美情趣要求。注重艺术作品与公共大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构造和谐社会,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

转贴于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传达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其它艺术不同,必须具备更深层次的社会艺术责任,必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反映和传达时代精神。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面孔,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着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展现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素养。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喜欢比艺术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俄罗斯艺术批评家爱森斯坦指出墨西哥壁画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及其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 作为一位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作品与公共环境的需要相吻合,还要使作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真至纯的崇高情感。

(一)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精神。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的主旨和意义。

(二)公共艺术应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的第一要义就是让艺术走出博物馆,走出艺术家的工作室、走出高等院校,而直接进入公共空间,进入公共生活,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共艺术设计的大众化、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自现代文明以来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要求。只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并体现这些思想的艺术设计,才是最先进的设计,也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民主化、平民化的传达就是让公共大众感受到公共空间的美好。它不是概念、不是标榜、不是象征,而是实现人文关怀的福祉。

四、结语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属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使用和评判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充分反映公共大众的意志和审美,传达民主化、平民化的人文关怀的“公共精神”才能实现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也只有实现了“公共性”,公共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林 强 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实现参考文献[1]温 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马钦忠.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M].学林出版社,2004.

[4]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5]杨 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场域性;公共性

公共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如建筑学、艺术学、机械学的学科,进一步细分还涉及到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等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艺术设计是一个包含众多学科知识在内,研究如何提升城市环境艺术品质,实现人文精神,打造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等具有综合现代设计手法的一种设计行为。现今结合城市环境建设展开的公共艺术实践项目越来越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结合相关学科对设计要素进行有目标和计划的排列解析、调整提炼,以此完成设计过程,在注重公共艺术所具备的艺术性之外,往往忽视了公共艺术的两个重要属性,即场域性和公共性。在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中,公共性和场域性是衡量公共艺术标准的重要所在。

1 公共艺术的空间环境要素和社会要素

1.1 空间要素

公共艺术与私有艺术最大区别在于设置场所。无论何种形式的公共艺术都是在公共环境里被设置或实施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作品与周边环境的物理空间,即可客观测量的实际的空间尺度。同时还要考虑作品给所在环境带来的心理空间,即作品所在环境的场域感。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它所在的环境相平衡,既要反映设计理念和风格特征,还要和环境相呼应。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大的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必须考虑大环境的组成因素和特征,表现出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1.2 社会要素

人的参与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要素,而社会正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活动构建的,公共艺术设计源自社会公众,服务社会民众,并非个人之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环境、民生都对公共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公共艺术力争要传达表现的。小到民生民情的生活所系,大到地区地域的社会动向发展,公共艺术所具备的公共性其实就是针对社会和民众而言的,公共艺术要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它要解决的既包括环境审美,也包括社会民主和民众权利问题。

2 公共艺术的环境指向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其主要载体是环境。没有了场所,公共艺术作品便失去了安身之处,更谈不上设计。公共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所在的空间环境是一种对话关系,两者要相互联系作用,以求达到公共艺术所在空间的场域性。

“场域”一词源于场域理论,该理论是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所研究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考夫卡把观察者面对一处环境时所感知到的东西称作心理场域(psychological field),促使观察者有所感知的现实环境称作物理场域(physical field)。每个人对于同一环境会有不同的印象,所感知到的心理场域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环境的物理场域也会对人的心理场域产生影响和作用,这说明人在环境里的心理活动往往是物理场域和心理场域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考夫卡还指出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两个方面。物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行为环境在受物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域也在运作着,这表明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行为环境、物理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可见,场域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属性之一,所呈现出的并不仅仅是环境场地的物质属性。场域是环境氛围和环境特征给人所带来的一种心理环境,是人对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感应。场域至始至终贯穿公共艺术设计过程的全部,设计方案必须与所在环境一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被设计考虑。心理环境对人来说是最切近的环境。实现人在环境中的体验和感知,才会达成人与公共艺术的对话,并以此建立起新的关系,这样的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

3 公共艺术的权力指向

公共艺术如何“公共”,是界定公共艺术得以成为公共艺术的标准。之所以被称为公共艺术,是其权利属性和社会目的决定的,它有别于政治意识形态派生的艺术;有别于精英派和自我个人化的艺术;也有别于纯粹商业目的的功利艺术。这说明公共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即公共性。公共性的权力指向即公众,以下通过开放度、参与度、受容度三方面来界定公共艺术的权力指向标准。

3.1 开放度

开放度所指的是场所的开放和精神层面的开放。首先,公共艺术作品所设置的场所必须是公开、公共、可供人自由介入的场所,场所的开放度越大,身在其中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公共性越强。其次,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民众,与民众建立起一种平等共享,沟通交流的关系,尽可能表达民生,顺和民意。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飞舞张扬的个人艺术彰显和垄断。开放度要说明的是公共艺术和公共环境对每一个公民自由独立、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认定和尊重。尊重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确定和尊敬;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确定和尊敬。

3.2 参与度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放置在公共环境里的公共艺术品无形中走进了普通百姓们的视野,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朝夕相伴。加之民众文化素养、民主意识、生活条件、精神物质需求的与日提升,普通百姓也开始关注起公共环境里的艺术品,并对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放置艺术品展开评说,渴望对公共艺术的设置问题拥有发言权。可见,对于参与的主体公众来说,他们既是需求者,也是使用者和评价者。这就需要方案执行方要尽可能尊重民意,为民众创造参与方案决策的机会,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另一方,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环境里的艺术,它的价值和意义直接体现在民众的参与度上,受容度是提升参与度的关键,具备强大的亲和力,才能将周围的人从观赏者转化为参与者,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3.3 受容度

受容一词源于日本,意指接受、容纳、顺应。此词多用于感觉、意志、文化等方面,也可理解为受容力、受容量。当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无论从视觉形态还是心理感受上都能得到观众普遍的接受和认同,可以说这件作品就具有了一定的容力和容量,说明它所承载的内容和它背后的意义是丰富而深远的,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受众面。可见受容的强度是作品得以存在的关键所在。民众对于公共艺术的受容度往往体现在对作品所具备的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和功能性的认知上。诸如艺术性所体现的平民化、通俗化、个性化;文化性所体现在的人文历史、生活时尚、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趣味性所体现的意识创新;功能性所体现的娱乐、休憩、共享交流等,在此原则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精神所需,生活所系。发自内心地喜爱和认同身边的公共艺术,才会主动地介入和参与其中。这说明受容行为往往作用于参与行为,受容度的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参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篇6

本土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区域特征的文化,它具有扎根本土、世代传承、相对稳定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本土文化中涉及到该区域内人们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如:自然环境、饮食文化、习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从时间维度上看,本土文化既包括了根植于历史背景的、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和基于现实生活的、融合发展的现代文化,本土化设计是指基于本土文化进行的设计,要求设计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进而形成具有文化特征的设计造型。

公共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属性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下出现的文化艺术作品,它的特征是公共性、多样性、文化性、艺术性。公共艺术是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空间环境中,是政府、公共社会、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对话、互动的重要方式,这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公共艺术的种类繁多,从广义上说,被运用和传播在公共空间环境下的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这不但包括了城市雕塑、壁画、园艺、水体,还包括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标识、导向等,其目的都是更好地为城市服务,为公众服务。现代城市是公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应是城市的文化、精神、社会生活、活力的体现,这就是公共艺术的文化性,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要求公共艺术视觉形式的本土化。

对公共艺术进行本土化设计的意义在于:第一,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生活,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使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互动中产生愉悦感。第二,实现美化环境。公共艺术具有明确的环境属性,符合环境特征的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美化环境的作用,否则,就是“画蛇添足”。第三,实现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文明的物质载体。它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形式风格等来传达城市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体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现代文化的融合,是传播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视觉形式。

景德镇本土文化中的主要特质与公共艺术的现状

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在其本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是瓷文化。景德镇还拥有着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作为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有着全国唯一五品浮梁古县衙、风光秀丽的瑶里、西郊古窑遗址、湖田古窑遗址、陶瓷博物馆、陶瓷一条街、明清园等,都纷纷展现了景德镇的本土文化。景德镇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城市,其城区的原住居民不多,大部分是近几十年来的移民,这也使得各种文化在景德镇交融、共生。

景德镇以瓷文化为中心,加以该区域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开放性、包容性和其他习俗,形成了景德镇现有的本土文化特色。

不可否认的是,景德镇的公共艺术已经开始重视本土化设计,出现了富含文化意义的公共设施设计,如:景德镇独有的瓷灯柱、大型生肖瓷雕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的雕塑和壁画、城市雕塑“太平窑”、交通主干道上的现代陶瓷文化墙等等。但景德镇公共艺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设计,毫无艺术性和城市特色,缺少本土化设计的理念;公共艺术传达的文化内容单一,大都以介绍陶瓷历史文化为主题,不能全面展示景德镇的城市文化内容;公共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装饰等视觉形式元素等等,这些使得整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形式缺乏整体性、文化性、个性,不利于景德镇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

实现景德镇公共艺术视觉形式的本土化设计

景德镇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其公共艺术设计应与城市的文化特质吻合,这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审美意识、提升和传播城市形象。那么,如何将景德镇本土文化融入到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当中,实现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呢?

首先,从指导思想角度说,城市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应具有全局观。全局观包含两个方面:第一,考虑握景德镇本土文化全局,合理处理各文化之间的关系。景德镇是以瓷立市、以瓷成市、以瓷兴市的特色陶瓷产地,其瓷文化无疑是重点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切不可“以一概全”地忽视其他本土文化内容的传达,影响景德镇文化的全面展示。第二,考虑城市建设的全局,宏观把握公共艺术的整体性、统一性。切不可将文化元素盲目地、随意地堆砌在公共艺术中,缺乏整体规划的公共艺术作品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的传达。把握好这两个全局有利于明确本土化设计的主体性和整体性。

其次,从具体实践角度说,城市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需考虑文化主题的细节性。公共艺术的开放空间环境特征决定了它应将城市的大环境和各区域的小环境结合,构建不同的文化主题。

第三,景德镇本土文化中的陶瓷文化可以为公共艺术的造型、色彩、装饰、材质等视觉形式元素提供丰厚的养料。陶瓷文化是设计的宝贵资源,2008年以青花为装饰主题的北京地铁站入口设计就是将青花装饰元素运用在公共艺术中的代表。陶瓷艺术作为器物设计中重要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色彩、装饰、质感特色以及工艺特点,都能与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相结合,为公共艺术的诸多视觉形式元素提供养料。

第四,景德镇本土文化可以给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多的体裁,丰富公共艺术的造型形式。除陶瓷文化外,景德镇其他本土文化内容也可以转化成设计符号形式,用艺术语言来传达景德镇本土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化以及景德镇的城市精神和理想,如在公共艺术中体现景德镇的人杰地灵、景德镇人的热情好客、拼搏向上、景德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等,使得公共艺术成为展现景德镇风貌的窗口。

第五,景德镇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离不开景德镇众多艺术家的集思广益。景德镇可以算得上是一座艺术之城,拥有着庞大的艺术创作者和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在对景德镇公共艺术进行本土化设计时,应该调动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创作出符合城市环境、服务公众精神生活、传播城市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结语

公共艺术的本土化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尊重城市文脉,将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底蕴、民俗民风与设计融合,是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根本。将景德镇本土文化贯穿到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当中,需要从把握公共艺术的整体格局、确定公共艺术传达的具体文化内容、确定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要素和将艺术家加入到公共艺术的创作队伍中等方面入手,这有利于构建形成统一而丰富的景德镇公共艺术环境系统,对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和塑造景德镇城市形象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3]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4]陈雨前:《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篇7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互动性;公众

1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1)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2)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作为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的性质,注重公众对作品的参与性和可及性,公众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和介入,从而增添了公共艺术的生气与活力。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

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而本文就是针对城市雕塑的互动性展开一系列论述。

2城市雕塑的相关阐释

(1)城市雕塑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的范围具有广义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涉及了相关的以空间造型为特征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景观、装置等,是作为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城市雕塑不仅起着艺术性的点缀作用,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2)国内外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国外城市雕塑在近代获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规划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出现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作品,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我国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祥子拉车》、《童趣》、《弹弦子》,长安大戏院前的《京剧五彩脸谱》等作品。

3互动性的相关阐释

(1)互动性的主体――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让置身于某个公共空间的人通过各种视觉造型、声音、材质、空间甚至时间等元素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于城市雕塑来讲,参与互动的主体是人,即艺术家(设计者)与公众(欣赏者)。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和使用的对象,通过审美感知、想象、联想、体验、解等欣赏性活动对艺术作品在形象体系加以复现和补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发掘和拓展。

(2)互动性的客体――作品与环境。城市雕塑一方面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在题材、尺度、风格上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并与之相适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提高它们的文化品味和风格,改善环境的现有品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它周边的建筑形态、交通状况、功能用途、空间性质等都会对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雕塑本身的位置、色彩、体量、尺度等都要与所在自然、人工环境相协调。

(3)互动性的体现。公共艺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艺术作品、人(设计者、使用者)和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构成了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雕塑作品的互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亲和而积极对话的品性,从而淡化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雕塑作品与环境的互动。雕塑被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就要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建筑、绿地、道路、水体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雕塑产生影响。城市雕塑承担着创造优质、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任务。人与环境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的环境,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空间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为了打造现代的空间环境,应结合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心理、行为特点等因素,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4)互动性的相关因素。亲和力: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与公众形成紧密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题材崇尚自然,贴近普通民众,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而是生活化的、通俗的、近距离的创作风格;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刻意追求表现对象的理想性、典型性,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强调真实的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趣味性:就是要让观者接受由观赏作品的趣味性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受到趣味的美感,并在愉悦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价值。功能性: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功能以外,还兼有实用的功能,特别是公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倡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许多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服务于公众的生活设施和物品。灯具、坐具、废物箱、指示牌等以雕塑化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让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得到实用的功能。

4结论

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作品是承载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场所和媒介,相关信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后,使人得到对空间形态和环境的全面认知,进而产生包括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反过来,人们又深刻影响和改变公共艺术的形式,使艺术作品能更好的融入整体环境,与环境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正是在这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关系中,人、公共艺术、环境三者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也就成为一种良性互动、富有创造活力的多元综合体。

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性,增加本身的参与性与创造性,让公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艺术中来,与艺术有更直接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共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3840.

[3]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林峰.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101103.

篇9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篇10

《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是2012中德文化年的重要视觉艺术项目,作为中德两国共同举办的展览,该展的三位策展人也分别来自两个国家――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柏林自由大学媒体与艺术学院院长席本哈教授。展览由21件/组大型作品组成,展出作品包括雕塑、装置、新媒体表演等多种形式,22位参展艺术家都是目前在中国最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得以让中国的当代艺术在欧洲的这个小镇绽放出公共的鲜妍。

小镇卡塞尔与公共艺术

去过卡塞尔的人必定知道,这座小城是天然呈现公共艺术作品的理想场所。虽然在二战后期因为军工基地的缘故几乎被夷为平地,但那些遗留下来的风景却更为打动人心:比如王宫公园(Kassel Orangerie)及其周围新老结合的建筑物;威廉姆斯高地大街的尽头坐落着号称是欧洲最大的山上公园威廉姆斯高地公园(Bergpark Wilhelmshoehe),山顶耸立着大力神雕像;作为古时的皇家园林所在地,在此还可穿行于巴洛克风格的园林之中。

最为让艺术爱好者欣喜的莫过于漫步在这座小城中,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波伊斯橡树。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在1982年第七届卡塞尔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为《7000棵橡树》,波伊斯在文献展开幕当天,于弗里德里希博物馆前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上,种下了第一棵橡树,5年后他要在第八届卡塞尔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的第一天亲手种下7000棵橡树的最后一棵。可是死亡阻止了他。当然故事远没有这么简单,1987年7月12日,第八届卡塞尔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展开幕时,波伊斯的儿子索恩・文策尔在波伊斯的夫人爱娃・波伊斯在场的情况下,种下了第7000棵橡树,完成了其父的这件公共艺术作品。橡树的生命周期可长达800年,从此,卡塞尔便有了一座可以生长的雕塑,到目前为止它是该城市最大的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让卡塞尔本地人倍感骄傲的还有其他几件文献展留下的公共艺术作品。作为美国波普艺术雕塑家的代表人物,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在卡塞尔留下了一件“铁镐”(《锄》)作品伫立于河畔。一如他经典的“雕塑纪念碑”化风格,巨型的铁镐,时时提醒人们战争对于这座城市以及整个世界的破坏。而另一件参展第九届文献展的作品,美国艺术家乔纳森・博罗夫斯基(Jonathan Borofsky)创作的《走向天空的人》则被永久矗立在了卡塞尔火车站广场上。

卡塞尔市通过跨越五十余年的历届文献展的举办,也为城市留下了大量公共艺术作品,承载了无数关于艺术和生活的回忆。此次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为这座具有浓郁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艺术景观,以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让西方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由此构成一次别具特色的艺术交流与对话。

传统元素与当代生活的对望与融合

公共艺术强调的是艺术的公共性以及艺术对日常生活的介入。此次大展的所有的展品,分布在卡塞尔市中心区不同位置的14个场地,以一种“静默”的形式与观众进行交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艺术作品偶然跃进他们的视野,或是驻足停留,或是与之擦肩而过,都是用一种非语言的方式暗示对彼此的态度,而非直接表达。展览涉及特定城市空间和场景的问题,与这些空间进行交流也意味着与卡塞尔市的历史、现实和居民生活的交流。

其中展出的青年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刑天舞》,灵感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学作品《山海经》。2000多个《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精卫、刑天等形象,如同显现于大自然间的一群精灵,成方整状插在“酒山”之上。而作品展示的位置正是德国童话大师格林兄弟曾经写作的地方,由此形成东西方文学历史之间的对话。西方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东方古老的遥想传说,却是以这样一种艺术的方式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可以说中国传统园林中最具特色的地方便是亭台楼阁配以假山石和风姿绰约的树影,所呈现出的虚实结合之感。史金淞的作品《我的花园》被放置在一个欧式的凉亭前,虽然作品的材料来自中国城市里被拆迁的建筑废料,意在唤醒一种城市化进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呼吁环保;但与此同时,作品形式本身却又形成了一处别具融合特色的园林景致。

展览中同样可见蕴含中国传统元素的作品。陈志光的《狮》被置于卡塞尔市政厅门前,与原有门口放置的西方狮子同台展出,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同由他创作的另一件作品,则放置于最古老的步行街阶梯上,象征皇权的中轴线概念,爬满了暗喻芸芸众生的不锈钢“蚂蚁”。同处还有,此次最年轻的艺术家毕横的作品《解・放》,用解放牌汽车改造成一个变形金刚的造型。丁乙的《如意》由三个巨大的不锈钢雕塑组成,还是该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十字”符号,结合中国传统的如意、云纹、玄机图像,使得东方的形象与西方的极简创作语言有机融合起来。

脱离于中国传统元素,关注作品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结合,艺术家吴达新和朱锫都选择了夜间观看效果最佳的作品制作方案,吸收太阳能和风能发光的《光辉岁月》以及灯柱《意园》。

中西当代艺术的“公共”对话

参展作品中有几件作品从选址和造型寓意中与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意外地发生了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形成了对话的一种形式。

早年在卡塞尔艺术学院求学的影像艺术家缪晓春,对西方美术史研读颇具心得,他以视频剪辑的方式重现了收藏在卡塞尔的伦勃朗的作品《从头再来》,该作品以投影的形式在市中心商业区国王广场外墙的屏幕上播放展示。管怀宾的《度园》置于豪斯・努克的作品《景观幻灯片》前,两件作品的并置将西方与东方观看世界的方式,特别是艺术家的观照视角作了比照,让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牟柏岩的《修》也格外引人注目,在新博物馆的墙外,一个巨型的胖人爬到梯子上向美术馆“偷窥”,作品带有一种诙谐的幽默感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与火车站广场上,乔纳森・博罗夫斯基创作的《走向天空的人》从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艺术家还专门为展览设计了一款“胖子”肥皂,通过“以物换物”的概念,即观众投入任意一件物品在机器中就可获取一块艺术家的手工肥皂,最大限度地吸引普通观众参与作品的创作,其公共性不仅仅流于安置作品于公共空间的表面形式,更多了一层与大家互动的意味。

作品《非常建筑之意・园》是艺术家向阳用旧家具和他独有的五彩立体“景观”组成,旧家具被重构成具有现代意味的空间,期间镶嵌着艺术家分别用丝线手工编织的中国山水与西方建筑样式的“五彩雕塑”。作品展览的位置与卡塞尔古老的弗利德里茨阿诺博物馆和卡塞尔文献展主展场相接,既让观众感受从传统到当代的文化穿越,同时也切身体验东西文化的对话。

艺术家张晋的作品延续了他的水墨创作概念,除了在墙面绘画外,艺术家还在作品两侧制作了两面镜子,一面凹镜、一面凸镜,传达出“阴阳”的理念。其作品绘制在防火墙上,这件作品的场地具有一定的美术史意义,美国艺术家珍妮・霍尔泽曾在此创作了著名的作品《常理》。并且,整个大环境是卡塞尔居民每天日常的生活空间,怎么考虑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互动,如何利用这面防火墙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艺术家对此进行几方面的统一思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多角度的影响因素,既给作品提供了更为自由多样的创作解释空间,又是形成了一个实际面临的难点。

篇11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如果城市是一本书,公共艺术只是书中的插图和花边,它没有主导阅读的力量,但却能够增添美好的细节,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而敏感。

1.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正因如此,城市的片面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了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2.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3.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从上面可以得知,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的参与和存在,它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般并不仅仅代表纯个人化的意志。然而作为艺术的思维创造和具体作品的完成过程,又不可能离开艺术家的个体作业和各种选择,这无论从公共艺术的题材风格的把握还是到精神内涵的诠释,皆与艺术家个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公共艺术的理想境界或所期望的社会效应,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去感召整体人类在不同时空片段中所共同拥有的审美经验与智慧。

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首先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在于它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尝试。简单的说,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艺术劳动及传播的社会化、群体化的结果。艺术家个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凝聚和回应了他所直接或间接面对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艺术观念及公众意识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家个体在艺术题材、风格乃至艺术价值观念的选择和探索,他和公共艺术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冲突。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发挥,才能真正领悟到公共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公共内涵。

本尼迪克特说过:“整体不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总和,而是一种由部分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实体。”那么,公共艺术恰是这种关联一切、却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的新实体。这种新实体鼓励人们“进入”艺术品之中,穿行攀爬于镂空的构架间,触摸和感受着艺术家的思绪,或静思或嬉戏,或攀爬或休憩。在互动之中,公共艺术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着人们的话题,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使之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篇12

【关键词】艺术化;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思潮――凡涉及建筑生产与审美情趣的概念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后者,而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属性时则又往往偏重于精神层面,在讨论建筑的技术进步与流派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流派文化等。这种倾向在探讨城市建筑形态构成时则更为明显,其直接表象地反映出当下建筑活动对人类的生活需求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情感、象征、美学等精神因素的需求。

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 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人类居住使用的功能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建筑亘古以来便被归列为艺术门类的一员,体现着独特专属的公共性。我们成长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的呵护,建筑的引领审美是带有“强迫性”的,人们不可能对身处其中或矗立于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的存在。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木材、石块、砖瓦、或是钢筋混凝土,这些建筑都会“强制”人们提出自己的评价见解或者审美评判。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表达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对我们的影响都如影随形、潜移默化。是故建筑艺术长久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有意无意地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融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设计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虽然有技术科技的发展支持,但归根结底是属于艺术范畴,它有着自己的审美逻辑和时代喜恶,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更要讲究艺术追求。譬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安全;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明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做法是:从国家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就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 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边形、多边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节点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自身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 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标志性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 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 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 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蓄的大都市的形象,外滩、南京路、东方明珠、金贸大厦……;而当今的首都北京则是古都风貌与时尚前卫建筑的混杂体,故宫、天坛、后海、鸟巢、CCTV等。

3.2 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人际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 着,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篇13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和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68-01

一、公共艺术设计定义及特点

公共艺术设计是指以人为核心,以诚实传播、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艺术为对象,运用综合现代设计手段,创造生活空间没、生活方式美和信息传情达意的艺术设计行为。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设计行为。它是综合众多学科进行整体运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团队协作的设计行为。其核心学科为:景观规划设计学、环境艺术设计学、工业产品设计学、绘画、雕塑等五个门类。

从这五门核心学科发散出去,公共艺术设计几乎涵盖现代设计学科的绝大部分内容,及部分艺术学科内容。并且它与人类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美学等众多学科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学科特点,即边缘性、横断性和复合性。公共艺术设计以大众的活动为设计核心,努力创造适合人的活动空间,注重人在其中的活动感受,这就决定了其必须以人类活动的舒适性及设计对象的公共性为设计基本出发点。

二、和谐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要素

(一)关于和谐

“和谐”一词于中国最早的提出于《左传·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意思是说,八年时间,九路诸侯,像一曲美妙的乐曲,和谐动听。从古到今,和谐是古人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向往。柏拉图说:“相反相成的声音协调统一产生了音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可见和谐具有的独特魅力。“异音想从,谓之和。”“谐,和也。”“和谐”是一种巨大地、包容性的统一。“浑成之美,天人合一”的境界,全在和谐。

(二)当代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所应该具有的和谐性

公共艺术设计涵盖了众多学科,如何达到学科间“物物相谐、包容统一”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小城市都在进行大建设,以惊人的“中国速度”打造中国城市,令世人刮目相看。但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对环境的破坏、对文化的无知、对人性的泯灭……,城市和谐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意识到: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并塑造环境设计,并没有被某些设计师及大多数任课教师所接受。但我们强烈的感觉到,这必然是正确的途径。单纯追求视觉形式的途径不是复制以前的方案,就是导致迷信时尚潮流而忽视公众需要的意思表达方式的泛滥。我们认为:美学目标必须与生态需要、文脉目标、和使用者喜好三个方面取得平衡并相互融合。”

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是直接联系的。在自然环境里,我们应自觉的将自己定位于配角的位置,主动地去协调与自然间的关系,去美化环境、改良环境,以我们的专业知识和道德良知来和谐“人·城市·自然”的关系。

三、和谐的公共艺术设计所能产生的巨大效应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项目建设是城市的形象工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魅力指数。一个好的、和谐的公共艺术品能以其艺术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对所在城市进行宣传,它是城市形象代言人。就像一提到埃菲尔铁塔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巴黎。一个好的公共艺术是具有标识性作用的,很大意义上它负担的是“城市名片”的功能,它能最直接、最有效、最形象的标识它所在的城市。

和谐公共艺术的建设不仅仅是在精神文明上对城市发展有益,同时也能对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城市环境还能很好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英国伦敦,由于当代公共艺术的推广实施,每年能给这座城市带来五十亿英镑的直接旅游收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的公共艺术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能有效宣传所在城市、使城市更加人性化、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等功能,及由这些功能扩展出去的其他功能,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篇14

灯彩的诞生也许是个人为了好玩,但是一旦被广泛采用就成为集体庆祝的主要工具载体,是节日和庆祝大型活动在夜晚的主要装点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形式不断的进行演化,不管它如何演化,其公共的文化艺术属性却一直在增强。灯饰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衍生出其他的文化功能,这些功能在许多民族的文化生活里都扮演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以民间庆祝丰收,展望美好生活的灯彩巡游活动中各色灯彩,最具特色和文化内涵。我国民间灯彩艺术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征明显,往往是以村、乡、镇为组织,集体统筹。有的以展示为主,有的强调竞赛性质,互相竞争推陈出新。一个原本依附在建筑空间内的灯具,经过精心打扮后,尺度变大了,形态变得更夸张、更艺术。各地的人们在元宵节、中秋节纷纷组织大型灯彩巡游,甚至为这个活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资金、人力、活动策划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遍布中华大地的灯彩狂欢无一不是组织严密,安全欢乐的公共娱乐。由灯彩衍生出的猜灯谜活动,将这种人与人的公共交往由感官接触引入到更深层的心智交流。往往参与者多达万人以上,灯彩艺术的公共属性是其它许多民间工艺品所无法企及的。

2灯饰成为雕塑或装置艺术

雕塑本身是没有太多概念的限定,它会随着时代的需求而进化,其中技术的进步对雕塑的创作会带来强有力的支撑。灯饰的概念边界也比较模糊,它和雕塑之间互相跨界的现象并不新鲜。在传统节庆中元宵节、中秋等许多地方会在公园、广场街道做一些大型的彩灯,造型多由古典戏曲、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有生肖等动物为题材的彩灯。其实那就是点缀夜景的雕塑或者装置艺术,原来受限于照明技术和塑形材料,基本没有能够长期的、巨大体量存在的,像雕塑或装置艺术形式的灯饰。随着现代LED等照明技术和室外耐候性、防雨、防晒、抗氧化性好的透光材料的出现,在城市街头、广场、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的灯饰雕塑或灯饰装置艺术随处可见。它不单单是公共景观作品只具有公益性,在商业领域为了达到吸引眼球,许多商家在展会、卖场等专门制作出能契合销售主题的灯饰雕塑或灯饰装置艺术作品,因为,在夜晚,在太阳无法到达的室内空间,唯有灯饰才更有光彩。灯饰转身成为雕塑或装置艺术,他们的边界已经变得不那么清晰,然而作为公共艺术确是毋庸置疑的。灯饰雕塑将光电、景观艺术、照明融为一体,它既比普通雕塑增加了照明、灯饰光影装饰的功能,同时又不是传统灯彩与雕塑或装置艺术的简单组合叠加,而是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来进行创作和发展。它更具有视觉性、更具有互动性、可变性和具有衍生能力的特点。现代智能芯片和LED光源的技术结合,可以和音乐互动,可以感知人的行为并作出光的变化,色彩的切换、亮度的转换、色彩闪烁的节奏频率、光影的舞动等等。较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和便利。

3建筑本体成为灯饰的艺术形式

“建筑物必须经过光线的照射,才能产生生命”[3],建筑与灯饰的关系非常微妙。灯饰可以作为基本元素,来迎合建筑外在形态。它是以个体的艺术小品形式起到局部的装点作用,如室内的各类灯饰、吊灯、壁灯等等。室外吊挂的灯笼和门町的柱式灯饰,建筑周边的路灯、庭院灯、草坪灯等等都是为了配合建筑的艺术形象而设计的,是附庸于建筑而衍生的艺术表达载体。灯饰也可以与建筑融为一体,一种是对建筑形态进行勾勒描绘,如窜灯对建筑外形的框构,加上彩灯的华丽,能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现代最新技术的LED光源以体积小、易造型、任意变化色彩、光彩闪烁等表现力强著称,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建筑领域。另外,有部分在灯饰设计中倾向建筑化形态,将灯柱和灯罩仿古典建筑柱式和屋顶的样式设计,平添了许多生活气息。所以,在许多节庆的灯彩中也有大量的建筑为题材的彩灯。都将建筑与灯饰牢牢的融为一体。光没有边界,灯光柔性特征必需借助某种载体来强化灯光功能和造型。当光照进建筑物中,即便如闪电只是瞬间存在,却也是强有力的表达载体。光的力量可以赐予建筑物鲜活的生命气息。建筑造型已成为城市重要的空间构成要素。当夜幕降临,优秀的建筑照明设计会形成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以至于建筑本身已然成为形态各异且独具魅力的巨型灯饰[4]。建筑与灯饰的结合(图4),才更使得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不会在黑夜里沉默睡去。建筑的公共性是建筑特别崇高于其他事物的显著优势,灯饰与建筑的结合让建筑的艺术、文化功能得到全新的诠释,是城市光文化的重要表现内容和形式。

4灯饰作为公共艺术形式对灯光工程的启示

如今城镇化浪潮在中国方兴未艾,许多城市夜景灯光工程在几年前已经如火如荼进行,灯光工程建设确实让城市的夜晚变得靓丽,对城市的治安也有所帮助,但许多粗放的灯光工程,没有很好的从灯光与周边环境、居民生活、绿化安全、本地历史文化等研究入手,只是简单的把街边的树全部照亮,将大桥、建筑、公园没有思想的照亮,甚至一度好像竞赛一样在比谁更亮。这样的工程现在饱受诟病,成为扰民工程。我们城市的夜空看不到星星,除了空气质量问题外,城市的夜景照明太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成为光污染。其实夜晚原本很黑,只要有些许微光就能很好的看清楚景物,朦胧也是审美中重要的表现方式。夜景要有夜的特征,不需要将夜晚处理成白昼,让入夜后人的生活节奏不要还像白天一样躁动,总体上要宁静祥和。所以灯光工程设计时可以以散布式照明,将主体景观进行灯光着色和渲染,如一些特色建筑装扮成一个与环境、历史人文契合的巨大灯饰或者是灯光雕塑等等,中间过度区域适当幽暗娴静。充分将现代光源技术LED、OLED等合理利用,精心设计,充分发挥现代灯饰技术的互动性和可变性。将灯饰和音乐互动,感知人的行为、心理并作出灯光的反馈[5]。色彩的切换、亮度的转换、色彩闪烁的节奏频率、光影的舞动等等,在恰当的时间和环境下给人适宜的感受。让夜景总体上保持夜晚的祥和,尤其是不能以牺牲周边居民休息生活的权利来建设粗暴的灯光工程。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