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态经济产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生态产业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多年来,*旗对生态产业的开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形成一定的生态产业基础。一是生态农业已注册几十个农畜产品品牌,是自治区产粮大旗,全国畜产品生产先进县,*牛力皋荞麦、四家子小米、富达鲜蛋、*苜蓿、*细毛羊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二是生态工业初具规模,中敖食品有限公司、下架蛋鸡屠宰厂、肉鹅加工厂、金利色素万寿菊有限公司、黄羊洼草业公司、金园谷物有限公司和康健沙棘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投产运营,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旗现有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5家,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22家,已建成投产的14家,可带动农牧民9.2万户,基本上做到每一项产业都有龙头带动。三是生态度假旅游也有初步发展,青泉谷旅游区已正式向游人开放,热水温泉开发潜力巨大。
*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型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缺乏经营规模大,带动农户实力强,产品销路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大多数农畜产品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不能够就地转化增值。
二是农畜产品虽然注册了26个品牌,但大部分还没有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是旅游业底蕴深厚,但起步较晚,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尚需要巨大的投入,要形成较大的经济增长比例,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四是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尽管旗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力度,但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民间资金原始积累不足,加之信贷资金规模小、周期短、利率高、协调难度大,致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在速度提升和规模扩张上与发展资金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产业发展望资兴叹。
二、发展生态经济所具有的优势
一是*旗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资源条件良好。自上个世纪建国以来,*旗经过几代人、几届领导班子、几十万干部群众、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在累计造林保存面积已达5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7%,人均9亩。*年全旗林业产值达1.88亿元;活立木蓄积达522万立方米,人均8.8立方米;林木总价值达9.4亿元,相当于人均在绿色银行存有保值储蓄1764元;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150万亩,占总面积的9.8%,人均超过2亩,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人工种草第一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年6月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旗“全球500佳”环境奖,*年国家绿委会、国家林业局又授予“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荣誉称号。目前全旗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区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动植物、地质等资源优质丰富,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二是*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软环境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经列入我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全旗广大干部群众都已形成广泛共识,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发展的希望所在、前途所在。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提出了大办工业、大上项目、全力招商的发展思路,创新招商方式,优化经济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旗内、旗外实力雄厚的商家来投资兴业,为生态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硬环境方面,油路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按照“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原则,通过国家投入、招商引资等措施大搞油路建设。截到目前,全旗油路里程达341公里,占全旗乡级以上公路里程的19%。“三横两纵七出口”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公路的通畅率和通达率明显提高。山湾子灌区节水改造和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续完工,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
三是生态产业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首先是牧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从国内市场来看,用于配合饲料牧草产品潜在市场约650~800万吨左右。从国际市场看,国际市场上主要草产品进口国日本和韩国需求量大,日本每年仅苜蓿干草的需要量达460多万吨,韩国每年需进口200多万吨,近年来转向我国寻求进口。但我国目前的草产品流通量不足50万吨,市场空间巨大,草产品价格走高。其次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供不应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21世纪人类的主导食品,从国内食品消费来看,我国人民随着经济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食品的安全、保健、营养问题越来越讲究,追求“无公害”的“放心”食品。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每年达200多亿元。*旗是农业大旗,耕地面积300多万亩,其中有116万亩种植杂粮杂豆。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蕴育了大量的绿色资源,免淘小米、高粱米、绿豆等粮食制成品,不仅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人们馈赠远方亲友的佳品;林家地乡产的“沃野”牌粉条,不但在当地市场抢手,而且远销河北、吉林和辽宁;牛力皋川的荞面是当地人民喜爱的美餐,在日本也享有盛名,不仅如此,“环球500佳”、“华夏第一村”等丰厚的人文资源,必将为*旗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三、生态经济发展的定位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要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优质高产低耗和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优先抓好绿色稻米、荞麦、打瓜、小米、粉条、无公害蔬菜等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二是要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基础,以坡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为突破口,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面积。三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各种农林间套种植模式、水域立体生态模式和稻田生态模式。加大推广以沼气、太阳能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力度,切实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是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生态林业,一是以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坚持山区、丘陵、沙地一齐上,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依托黄羊洼草业公司、康健沙棘饮品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好林草产业基地。突出抓好木材、山杏、沙棘、柠条、山竹子等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不断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强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河沿自治区级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确保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三是发展生态型工业。生态型工业就是建立工业系统的循环再生产过程,尽量将“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工业生产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发展生态型工业,一要加快工业结构升级。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效、低耗、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二要合理规划工业生产布局。在建设好新州工业园区、新北工业园区和四家子烟花工业园区的同时,实施工业下乡战略,集中力量建设好四家子、贝子府、四道湾、长胜四个工业小区,引导企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污染集中治理。三要广泛推广清洁生产。要选择一批重点行业和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建立清洁生产示范、生态示范工程。四要加强污染防治,强化环境管理。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实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台账”制度,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是发展生态旅游。*旗有八千年的文化底蕴,“全球500佳”的殊荣再次提高了*的知名度,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在需求。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一带一区”建设为重点,把生态旅游、度假旅游、考古旅游三大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并举,发展以大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小河沿鸟类自然保护区、黄羊洼牧防林、兴隆洼华夏第一村、萨力巴鸭鸡山古代大型祭祀遗址等生态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业,构建全旗生态文化旅游网络。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适时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相配套,提高旅游景区的品位和档次。
四、保障措施
1、树立生态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发展生态经济,重点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发展生态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干部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各级干部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实现由重经济、轻生态向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并重转变。在此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抓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研究和制定市、县、乡三级生态经济的总体规划,实现市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2、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建设水平。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牢抓住科技这个“牛鼻子”不放松,靠科技实现生态经济高产、高效、低耗的良性循环。一是加强对农业、林业等生态系统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资源进行分析论证,确立合理的发展模式。二是要狠抓科技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三废”处理等技术措施。三是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经济建设骨干队伍。
(一)我国钢铁工业的资源、能源消耗状况
我国铁矿石需求量巨大,被称为“全球吸铁石”,是世界上铁矿石市场最大的买主。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虽然国内铁矿石产量很大,但也无法满足需求,进口铁矿石数量连年攀升,进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199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占总需求量只有28%左右;而到了2008年,进口铁矿石已经达到44414万吨,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最大铁矿石进口国。我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占到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钢铁是耗煤大户,煤占总燃料消耗的80%左右。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消耗能源折合为标煤19453.07万吨,到2010年就增长到26036万吨标煤,增长了将近34个百分点。新水总耗得到一定控制,2005年消耗新水210712.3万吨,而到2010年消耗175602.5万吨,钢产量从1996年一直保持头把交椅的位置。吨钢综合能耗、吨钢电耗、吨钢耗新水逐年下降,某些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某些指标还有提升的空间。
(二)钢铁工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钢铁企业产生的污染可分为三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6%左右,烟尘占5.5%,粉尘占12.6%;废水的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10.3%,居世界第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16.7%。钢铁工业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钢铁产业政策也成为我国政府重点关注对象。2005年出台了《钢铁产业政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振兴钢铁产业,2009年颁布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了更好的发展钢铁产业、调整产业生产力布局,2011年出台《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说明了钢铁工业的重要性,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在能源面临枯竭、环境不断恶化、钢铁企业利润不断萎缩的大背景下,如何把生态理念纳入到钢铁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如何从效率、效果两个维度测度企业绩效,如何把企业效率-效果测度结果更为直观的表现出来,以及研究落后企业的最优发展路径,影响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的因素等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生态经济绩效理论基础
(一)循环经济理论
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改造大自然创造财富的同时,环境污染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思想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的“宇宙飞船理论”(KennethEwertBoulding,1965,1966)很形象的描述了地球的生态问题;《寂静的春天》(RachelCarson,1962)阐明了生态系统中化学农药的危害性;《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1972)指明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将制约世界经济的发展并导致发展停滞,即所谓的“增长极限”。在这一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把对废弃物的处理从末端转向源头,从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开始做起,并寻求废弃物资源化的再循环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DavidW.Pearce,KerryTurner,1990)正式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资源节约、绿色生产、环保设计以及可持续消费等问题,构建“资源使用—产品生产—再资源化”的封闭、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工业生态学理论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以工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干预实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以降低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排放为目的,研究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物质资源从自然领域向生产、消费领域流动过程中的组织、制度、管理、技术等,基于生态理论将工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对比,构建工业系统中的生态分析框架。工业生态学理论就是在尊重生态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人为的方法、方式改变开放的工业系统的运作规律,使之转变成封闭的自循环体系,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报废的产品重新流入生产领域,从而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工业生态学就是把工业体系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彼此联系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人类即使永远也达不到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纯粹的封闭式循环,但是可以采取措施、改变习惯、提升技术尽可能的接近“生态系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以复杂科学理论(ComplexityScienceTheory)的视角来看,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指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这些子系统一般指资源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也应该包括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社会活动要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要获得全面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否则,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是以压缩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
三、生态经济绩效应用研究综述
(一)传统经济效率研究综述
以亚当•斯密为首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大生产对提高企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新古典经济学以资源约束和最优配置为前提,将效率定义为追求最优的帕累托状态(Pareto,1896);Kendrick、ZviGriliches认为经济效率可以定义为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乔根生、索洛为首的经济增长学派把效率归结为全要素生产率,用产出增长率与投入增长率的差表示———希克斯中性下索洛剩余;以萨缪尔森、阿瑟•奥肯为代表的近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是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出越大越好;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分析了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积累社会财富。PatricialE.Beeson(1989)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1959到1972年的美国各州制造业数据为依据对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Bannistter、Stolp(1995)以墨西哥不同区域为研究对象,测算制造业效率,并得出规模、城市经济与生产效率正相关;SanghoKim(2001)采用SFA方法,通过对韩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来分析技术效率的变动状况;G.H.Jeffersom(1990)分析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在国内,刘小玄(1998)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非效率的特点并解释其成因;杨霞光(2002)分析了信息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赵国杰、郝清民(2003)基于非充分市场竞争的现实,采用分批次的DEA分析模型,研究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效率,并分析了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二)生态经济绩效理论文献综述
最早的“生态绩效”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科学委员会最早把该理念引入到经济系统中。8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组织(IUCN)在全球保护战略中强调“环境”的重要性,重申了“生态”理念。而正式“生态效率”概念是1990年瑞士经济学家Schaltegger、Sturn首次提出,并将生态效率定义为经济效益与环境破坏程度的比值。1999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即ISO14031。由于不同企业所属地区、内部情况、外部环境等条件均有差异,所以该标准没有具体规定环境评价的具体指标,而是根据一般情况设计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生态绩效指标库”,可为企业构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国外对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较早,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把有代表性的概念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概念都强调在提供满足人类需求产品的同时,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中,“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体现经济绩效,资源、能源、环境体现“生态”绩效。
四、生态经济绩效理论模型构建
(一)企业绩效的定义
最初,企业绩效与组织效率密切相连,正如Campbel(l1988)所言“用生产率衡量企业绩效具有现实意义”;Guzzo(1988)指出,这一效率就是投入产出比,它反映了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对于测度生产型企业的内部绩效用效率来替代是有道理的,然而,如果把企业外部的一些因素(市场、需求等)考虑进来,效率就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绩效。Bredrup(1995)把企业绩效概括为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效率———把输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有效性———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发展性———应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国内学者也对“绩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国家财政部统计评价司把企业绩效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经营效益和业绩,经济效益可用企业的利润水平、营运水平、偿债能力以及发展潜力来表示。冯丽霞(2002)认为企业绩效可表示为两方面:第一,用结果表示的企业绩效,即在某一时期内由某一具体企业活动而导致的企业产出结果;第二,以过程为导向的企业绩效。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的观察性绩效评价阶段。
这是最早的较为正式的绩效评价,14世纪复式记账的产生,使得账簿可以清楚的记录经济活动的相关情况,企业利益相关者就能够对每项经济活动进行单独评价。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监督者通过观察便可以掌握了解企业效益。
2.成本绩效评价。
业革命后,大型生产企业开始出现,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原始的观察性绩效考核不能适应时展要求,成本绩效评价应运而生。其评价指标就是通过统计而得到的企业成本,这里的成本与财务会计里的成本是有很大差异的。
3.财务性绩效评价。
19世纪末,为了适应由工业革命而导致企业生产方式变革,管理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测度提上日程。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所得到的数据判断企业过程业绩,根据企业财务数据评价企业的整体绩效。
4.战略性绩效评价。
20世纪末,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大大改变了市场竞争环境,进而也改变了竞争规则。NeelyA(1999)指出,经济绩效虽然还是企业评价的主要部分,但是仅仅经济利润已不能完全反应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过度偏重于短期利润的提高,往往会使企业降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弥补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Stewart-Stewart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来评价企业绩效,RobertS.Kaplan、DavidP.Norton(1992)提出了著名的平衡计分法对以往方法进行改进。
(三)钢铁产业生态经济绩效理论模型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模式;政策产业集群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时很少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它们大多采用“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带来的高产出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另外,传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共生理念较差,竞争效益往往大于协同效益,再加上产业链比较单一,因而集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动态演进和可持续发展[1]。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产业集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以保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耦合共生[2]。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两者都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趋势。相对来说,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会花费巨大的成本,而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费用将会大大低于企业单独实施的总费用。因此,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但是这需要共享资源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特点,所以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二是两者都需要形成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基于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传导机制,当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物质能量具有梯级利用要求,而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物质能量的要求,所以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三是两者都具有外部经济性。循环经济要求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将经营目标从单一产品过渡到社会服务,即既谋求产品的整体功能,又谋求资源环境的和谐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增强了谈判、议价能力,节约了运输成本,加大了资源信息共享,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了区域形象,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网络能够为循环经济中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提供良好的渠道,同时能够提升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而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3]。两者结合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除了要强化二者有机融合的理念之外,还要探讨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通过源于核心企业的生态化拉动关联产业乃至整个集群实现生态化[4]。
(一)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
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有三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主导产业层面的生态化,三是网络支撑层面的生态化[5](见图1)。核心企业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会率先利用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推进生态化生产,具体行为包括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梯级利用、不合格产品的再加工、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随着核心企业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纵向上,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实行生态化生产,如生产环保节能原料、使用简易包装等;在横向上,竞争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标杆,进行绿色设计,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化生产。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由于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的密切相关性,随着集群企业自身生态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会逐渐蔓延到关联企业。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态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为了自身生态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时,势必会设定生态准入规定,使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之间形成生态企业联盟,从而生成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中的主导产业层;再次,由于集群中企业的相对集中,加上自身消化副产物或废弃物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生态化发展时,核心企业层和主导产业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堆积,从而带动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不仅承担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无害化、再资源化处理的责任,还为部分企业废旧产品再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最后,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集群生态化建设输入技术及人才。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网络支撑层。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三类层面中,核心企业层及主导产业层的生态化对集群生态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不同层次中的企业相互内嵌、耦合,使不同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循环经济,进而突破主导产业的限制,推动集群内外部的生态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
由于其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必然会使三大产业中的企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就会形成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核心,三大产业经济实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局面。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种植业作为基础农业,规模大多不大,种类划分相对集中。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主动采取周围可有效利用的原料来发展农业,形成循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这种最基本的生态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集群中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产业集群是实行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它对新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要求最高,生态化在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信息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化的发展有利于其副产物的相互交换以及废旧产品的再次回收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集群边界,在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影响。图2是以农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延伸出的三产业集群联动的简单示意图。在图2中,主导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在该产业集群中,有细分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包括花卉产业、蔬菜产业、农作物产业;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及渔业。种植业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养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等既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作沼气池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当作生产生活的能源。这种物质循环构成了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由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扩散,种植业及养殖业中的粮、菜、畜、禽等可以用作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以作为工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料输入农业产业集群的沼气池。这样农业产业集群及工业产业集群便通过循环联系了起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花卉产业及蔬菜产业通过适当建设可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生态观光产业集群,这样农业产业集群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又联系了起来。这种上农下渔、工农服务业复合的生态化模式对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无废、高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致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集群中联动发展,这就达到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最终目的。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政策
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生态化既要结合地区特点采取适合集群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又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顺利进行的配套政策。本文从政府引导、合法机制建设、生态化平台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的制订。
(一)基于集群发展阶段的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明显,生态化建设较难展开。因此,政府要进行适时的“补位”和“归位”。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开始阶段,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核心企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并对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化项目,尤其是企业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机制[6]。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长阶段,要注意将重点从核心企业逐步过渡到主导产业,进而对已存在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以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不断降低产业集群生态化风险,引导其合理发展。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熟阶段,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同时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同打造一个集技术、人才、信息共存的生态集聚体,推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有效发展,并在集群生态化建设步入正轨后逐渐退出,由市场来自动调节其发展。
(二)建立合法化机制
合法机制会迫使组织采纳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结果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使环境中的组织采取了相似或一致的做法。产业集群生态化合法机制的制定可以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或模式,进而使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形成自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环保法规,设立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企业绿色评价体系,采用绿色GDP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7]。另一方面,要设立环保税,按照废弃物排放量的范围划定不同税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征得的环保费用于对环保企业的奖励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不仅消除了环保的负外部性,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法机制能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外界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生态化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顺利进行[8]。
(三)构建生态化平台
要使生态化在产业集群中顺利进行,还要建立保障生态化持续进行的生态化平台。首先,要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了解集群企业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使集群生态化中的“补链”得到切实应用,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浪费;其次,要完善网络支撑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以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循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集群内部关于清洁能源生产、高效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生态经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结论
关键词:范式;流域经济;产业生态化;产业食物网;产业生态园
一、发展范式选择
“范式”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科学首先在“范式”支配下,为解决“范式”所提出的“疑点”的高度定向的研究活动,当已有“范式”不足应付新的问题挑战时,科学陷入危机,最终导致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的科学革命(美: 托马斯 ・ S・ 库恩)。借鉴科学发展的范式理论,针对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全球化这两种全球化观点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高桥润二郎,2004),可以探索和总结出不同的发展范式,一种是传统的经济增长范式,即是莱斯特・R・布朗(美)归纳的A模式。该发展范式是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强物质化模式,强物质化模式表现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稀缺同步发展,在GDP做大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也变得更大。另一种是生态化经济范式,即是莱斯特・R・布朗归纳的B模式。生态化经济范式要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大规模的减物质化,即在经济持续正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生态化经济范式不仅强调生态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内生性,而且更强调制度、体制、管理、文化、道德伦理等因素的生态化观念和系统协同。当前,传统的高资源、高环境污染的强物质化经济增长范式在人均资源稀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肯定不可行,但是,生态化经济范式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绝对“脱钩(De-linking)” 的减物质化范式太理想,从我国当前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资源生产率来看,实现这个减物质化模式难度很大。资源环境的约束和技术管理的滞后迫使我国既不能继续延用传统的经济增长范式也很难实施理想的生态化经济范式。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十一五”规划下,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流域经济区来研究产业的生态化问题既能克服传统经济增长范式的缺陷又能为实现理想的生态化经济范式打下基础,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生态学主要是关心技术系统自身的运作,而产业生态学关心产业生态系统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集中研究人类这一物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美:T.E.Graedel)。我们认为,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综合运用生态经济规律,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利用一切有利于产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从宏观上协调整个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系统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确保系统稳定、有序、协调发展;微观上,通过综合运用清洁生产、环境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产业物耗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水平。可见,产业生态化是生态学的生物学原理在产业上的仿生与泛化应用,不仅微观层面的产业技术要求生态化,而且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和体系更要形成一个产业共生生态系统。
二、实证研究对象的概括性描述
皖江流域经济区的规划范围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宣城七市以及滁州市的东部地区,区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约40.3%,区域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33%。皖江地区地处省境中南部,古代称为“吴头楚尾”,西与湖北、江西接壤,东与江苏、浙江毗邻,长江横贯东西,流程400多公里,京沪铁路穿越其东部,是连结江浙与首都以及北方各省的要冲,是长江上下游交通的枢纽。该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巢湖烟波浩渺,天柱山、九华山自然人文景观俱佳,闻名遐迩的黄山离芜湖、安庆仅几个小时路程。该流域矿藏资源中以铁矿、硫铁矿和铜矿最为丰富,马鞍山铁矿总储量约占全省60%,马钢公司在全国10大钢铁企业中,铁矿石产量列第五,金属量列第四;该流域铜矿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居皖之首;该流域石灰石的储量最负盛名,安庆储量达8420.75万吨,铜陵高达6.9亿吨,马鞍山也有8087万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皖江地区依托资源优势, 确立了以冶金、化工、建材、汽车、机械电子为5大支柱产业的皖江开发战略,目前,马鞍山市有年销售额200多亿元的马钢集团、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纺织集团、跨入全国最大的原磁性材料生产和出口的磁性材料集团、耐磨材料集团、金属制品集团和煤化工集团;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皖江经济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区内已形成了新型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群。海螺公司年产10万吨PVC型材、华亚公司年产6万吨PVC管材和可耐福公司2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规模在全国都位居第一。2005年,奇瑞全年共生产汽车185588辆、销售189158辆,实现产值83.8亿元,产销量位居全国汽车生产企业第八位,轿车行业第七位,安徽省第一位;安庆市“十五”期间基本形成了以纺织、石油化工、水泥和新型建筑材料为主的建材工业的产业布局;铜陵市是全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在铜工业的带动下,形成了矿山开采、化工原料、农用肥料、塑料型材的产业链。总之,皖江流域经济区特别是位处长江南岸一线马芜铜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全省最高,已超过江苏平均水平,与浙江基本接近,是皖江地区的精华。然而,沿江布局的重化工业的发达是以牺牲该流域的资源环境为代价的。
皖淮流域经济区是安徽沿淮河流域的城市群,包括亳州、宿州、淮北、 蚌埠、阜阳、淮南和六安7市。该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约41%,人口占全省约55%,人口密度615人/ km2,是全国的4.6倍,居各大流域之首, 该流域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3.5%,“三农”问题突出;该流域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煤炭、电力、化工、纺织、烟草是其支柱产业。该流域2005年三产比为26:36:38,一产比全省高8%,二产低5.4%,所辖22个县有17个县以一产为主,2005年其工业增加值占比仅为28.5%,低全省5.6%。该流域经济区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在整个淮河流域水平最低,流域内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该流域与上游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强度大,自然地理环境脆弱,旱、涝灾害接二连三,且该流域粗放增长特征明显,沿淮布局的造纸、纺织、印染和化工业对淮河污染严重,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又造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经济危困,资源环境问题严峻。
三、流域经济产业生态化实践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我国的河流、河段已有近1/4因污染而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中国社科院2005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显示,从1998年以来,重化工相关产业以年均18.5%的速度增长。由于重化工业对GDP的贡献和拉动明显,目前在珠江流域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化工沿江布局,甚至在环境敏感区分布的现象。在中部,涉及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带给流域四省特别是中部两省河南、安徽不仅仅有旱涝自然灾害,还有沿河布局的化工、造纸业带来的更严重的水质污染。上世纪90年代初,淮河水污染不仅对流域水生态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严重影响全流域居民生活。2004年淮河污染严重反弹,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流域约60%为劣五类水质,污染由地上波及地下,直接影响1.3亿居民生活。鉴于此,流域经济产业生态化在实践上要做到:
(一)微观层面的产业食物网构建与宏观层面的生态产业结构提升是流域经济发达区的当务之急
皖江流域经济区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2005年三产比为10:50:40,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生态化在宏观层面上要求该区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三产比三二一的次序, 减少重化工业对资源与环境的毁坏。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是充分利用黄山、九华山、河流峡谷、人文景观、古民居等无数名胜,从而形成特有的天然生态旅游产业。通过食物网分析,我们认识了物种的相互联系以及物种间的能量和资源转换。同样我们可通过对产业食物网的研究,揭示产业组织间、不同行业间、不同企业间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等)和废弃物(如各种废料、残渣)的再循环与再利用。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甘蔗制糖为核心,形成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以及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皖江流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微观技术层面的产业食物网构建就是各重化工企业不仅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必须回收再利用各种废弃物,做到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如马钢的炼铁矿渣和铜陵有色的炼铜矿渣,两家公司可构建矿渣造有机肥的产业食物链,变废为宝,既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有利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保证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生态园构建是流域欠发达经济区的最优选择
淮河流域经济带是我国沿江沿河经济带的“谷底”,而皖淮流域经济区则是“谷底”的“谷底”。2005年,皖淮流域经济区三产比为26:36:38,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生态化在宏观层面上要求该区域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只要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能节能、环保,能够以需求为导向,不管重化工业与否,招商引进,大力发展,增加存量。在此基础上,当存量足够大规模效益递减出现时,才有实力和条件去转型发展技术含量、附加值、竞争力高的、自主创新为主的、以现代服务业支撑的先进制造业!而产业生态化在微观层面上的要求就是如何使第二产业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能节能、环保,产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是最佳路径。皖淮流域欠发达经济区的工业化一大半是“白纸”,但这“白纸”有“白纸”的优势,通过细致科学的规划,在“白纸”上更容易描画产业生态园!共生是经历长时间进化而形成的生态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产业生态学中的产业共生区别于生态学中的共生在于前者既可自然发生也可通过规划形成,而通过规划形成的产业共生系统称为产业生态园。丹麦卡伦堡产业生态园值得煤炭资源丰富的皖淮流域经济区借鉴,卡伦堡产业生态园是没有围墙的生态园,坐落在该市6km直径区域内的多家企业之间进行蒸汽、热、粉煤灰、硫和其他资源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共生系统。目前,资源丰富的皖淮流域欠发达地区一定要改变“资源全国共用,风险损失独享”的现状。皖淮流域的煤炭城市群承载着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煤供应和电力供应,而廉价的资源使得皖淮流域的煤炭城市群不仅不富反而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涸泽而渔式的开采,送走了光和热,留下了烟和渣,污染了自己的蓝天碧水。因此,只有通过产业生态园的构建,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开采的霍特林法则可充分运用,即耗竭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产,可以将它开采转化为货币资本而获取资本的市场利率,也可以让它在地下以市场利率的速度而自然增值,从而才有可能实现青山绿水与经济增长齐飞。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有限性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02-03
自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至今,中原经济区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优势,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和谐发展之路,让人对中原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与此相关,在规划的第五章中提出,要“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的要求,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突出主导产业,完善服务配套,严格准入门槛,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新型工业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产业发展定下了基调。
不难看出,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上。这里强调的规模优势、示范基地、优化升级、结构合理、节能环保、竞争能力等字眼儿里,都在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有新的内涵要求。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之中,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仅是在实现经济腾飞目标,还有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这个机遇和挑战面前,做出理性的合理的长远战略选择,走出一条属于中原经济区自己的持久发展之路。
对如何为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目标而选择一条适合中原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始终在进行着,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对其反思的必要。其中,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产业发展,应该走产业生态化的道路最为人们所关注。因为这条路有着美好的前景,它符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目标要求,“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产业生态化的确给了人们描绘了一个无限乐观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希望。问题在于,产业生态化理论还不成熟,实践还在实验阶段,人们说的和做的还有很大差距,对为一个刚刚起飞的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而言,有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必要,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这是抓住中原经济区经济腾飞机遇的真意。
人们是如何认识产业生态化的呢?从目前的国内外理论看,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虽然很多,但理论研究的总体情况还是处在初期阶段,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研究方法上还比较单一,多数理论还停留在低水平层次,应有的理论基础还略显薄弱。
首先,对产业生态化思想形成的认识论基础进行反思。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产业生态化理论,但在关于产业生态化的认识基础上还缺乏存在论的深思。因为这种深思的缺乏而没有触及到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认识根本,不免使得现有的产业生态化理论有去本逐末之嫌。
产业生态化理论也有自己的历史传统轨迹。在经济发展到底怎样进行,什么样的产业发展道路是人类应该走的问题上,那些从人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体悟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思想家,早已努力敲响了发展的警钟。实际上,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有个难解的关系症结,即人类与自然总是难以保持和谐的关系,在前工业社会就出现过生态因为人类行为而出现的危机现象,直到工业社会到来时,这一关系的症结才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人炸、资源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特征的全球生态危机。西方的思想家们从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了反思,如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马尔萨斯也曾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提出过对生态危机的预言。当人类社会跨进20世纪后,工业化带来的生态思考就更多了,从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揭示的全球生态危机根源在于人类长期奉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到环境库兹涅斯曲线对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辩护,再到米都斯的“零增长”启发下的“先治理,后增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留下的美好希望,还有思想家们提出的“边发展,边治理”工业发展道路,一直到提出充满智慧的生态化经济、产业生态化思想。
从产业生态化思想和理论生成的过程看,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出现,应该是学者们对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醒悟结果。虽然产业生态化思想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但多数观点都强调已经到了必须放弃传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时候了。
但这一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是缺乏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反思,停留在不愿正视产业生态化理论根本上是建立在关于发展本质和意义的前提之上。实际上,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所有活动,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是产业发展,都绕不开这些实际的行为背后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都必然发生在作为存在的有限性基础上。存在的有限性是对存在的否定性解释,即所有的存在都以它的反面存在为依据,如同发展本身已经意味著发展的否定,发展与不发展是并存的,这种存在的有限性构成了所有存在的根据。所以,在经济发展或产业发展理论中,不能丢掉这个根据。要超越存在的有限性规定,只追求发展,超越不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生态系统预设了人类发展无法超越的界限,如果没有对发展这一人类活动存在的有限性确认,发展就会像一匹临近深渊的脱缰野马,最后只能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所言,“可耻啊,我说!凡人责怪我等众神,说我们给了他们困难,然而事实却非这样:他们以自己的粗莽,逾越既定的规限,替自己招致悲伤。”所以,对产业生态化的认识,应该站在发展的存在边缘,把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思考置于存在有限性的前提之上,也可以说,产业生态化思想只有发自于存在有限性的根基上才可以枝叶繁茂,生机无限,并在实践中结出产业生态化之果。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而言,这种有限性的认识,不是去掉发展,而是强调在发展意义约束下的发展,不是去掉工业化,而是去掉那些肆意冲破生态约束界限的工业化。没有存在论的有限性思考,产业生态化思想也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产业生态化之路也只能是应景之说。
其次,关于产业生态化概念的反思。从多数学者主张的观点看,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出发,主张要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造出产业发展自己的循环系统,完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二是以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的原理指导,使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在相互耦合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发展,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全新生产生态系统。[1]
尽管人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毕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行为系统不一样,从根本上看,所有的人类行为系统,都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的子系统,只有适应整体系统的自我调节,人类行为系统才可能长久存在。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一个外在于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人的模仿,还是无法真正摆脱自身发展的约束,因为这种模仿是在自然与人为联系断开的链条中展开的,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调节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命力主要来自于一种保持自身平衡状态的机制,这种平衡状态是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中自身反馈机制来实现的。反馈机制反映了系统内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及适应过程,所有要素存在的可能性均来自于自身对其他要素的有限性,这一点与人工的模仿系统大不相同。产业生态化中应有的反馈机制,并不包含人类经济行为的要素会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个要素的变化而主动适应其变化反过来产生影响,最终趋于系统的平衡必然性。因为,人类行为除了有自然的生存渴望,还有着非自然的贪婪动机,甚至是强烈的主体性的自以为是、超越自然甚至是反自然的动机。
显然,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存在意义,不简单地是产业发展模式能否成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问题,而是如何把产业发展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且,能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参与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和发展自己的问题。产业生态化的涵义,首先强调的是产业发展应与发展背景下的自然环境、社会如何耦合实现有限发展的问题。产业生态化不纯粹是个经济问题,重点也不是个技术问题,是人类的发展理念改变和自然与社会的综合性问题。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改变人类的发展理念,改变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一切改变是产业生态化的出发点,也是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如果说,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发展过程,那么在它的起点上,即资源上就有个有限的、减量的开始,在利用和消费上就有个节约和生态环保的过程,在废物上就有个再利用和循环的结果。这样,产业生态化才能把产业发展置身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完成产业的发展如同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一样,物质和能量在其中循环、流动,被多层次、反复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通过产业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实现一个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
再次,对于借助多学科理论,如生态学和产业生态、仿生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等等,来构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认识,还是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
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那么,它需要的理论支撑首先应该是关于对产业生态化的存在论解释。为此,就需要在哲学层次上寻求坚定的理论基础,如存在的有限性理论,否则,产业生态化模式就变成了缘木求鱼,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一种方法或视角,那么,它需要的是从整体上的系统论解释和论证。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选择,是人们对以往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是开始对人类经济发展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意识醒悟,产业发展活动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活动一样,是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不仅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而且,如果它出了问题,必须把它放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去思考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没有系统论的理论和支持,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就会失去长远的意义。
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那么,它需要的是以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原理对经济的生态发展做出解释,并能够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管理。生态学本身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应用,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可以通过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理论,为产业生态化提供实践的理论支持,但无论如何,产业生态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将是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依赖和不能逾越的界限要求,又要满足经济运行自身规律下的目标实现过程。是按照经济规律和资本逻辑发展经济,还是适应生态系统的要求去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结局。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理解经济发展的过程,增长、发展、收入、利润等等经济目标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很容易理解,在人们争取生存或发展的路上,宁可舍弃经济发展的生态要求也要达到经济目标的种种行为。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去管理和经营传统产业,是个充满艰难选择的事情。
如上的反思虽然不全面,但对我们理解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问题或许有些启发。
第一,需要继续提高对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认识,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生态化的实施已经几年了,但还是需要在相应的认识上提高一个台阶。看起来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关于中原经济腾飞的契机,但它不简单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长远的,甚至应该是永远的发展战略。有了这样的认识,才可能在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中,全面转变关于发展的理念,不仅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它还是一个被纳入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有约束的可持续的发展经济。
第二,与此同时,作为能够在实践中对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生态化产生影响的主要活动主体,从政府,到个人,到企业,都应该真正从自己做起,提高认识,并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比如,个人在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就要从消费的生态观念入手,生态消费,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有约束的消费,加强个人的生态观念修养;在政府行为上,不仅要创造一切条件鼓励生态思想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还有以身作则,首当其冲地把生态观念置于一切政府行为之中;在企业行为上,尽快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经济行为的生态化。
第三,在影响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进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政府行为。这是由制度和体制双重背景决定的,政府既要制定中原济的发展战略,又要领导中原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腾飞,不仅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还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尽快实现发展目标。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产业生态化进程中,因为并不存在一个产业生态化自发实现的机制,产业的发展不会单凭市场经济规律和循环经济、生态思想的影响下自动实现经济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市场自己是不会说出生态真理的。[2]所以,政府行为至关重要。虽然现在对于产业生态化的普遍做法是,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已经建立了一些产业生态园区,的确能够起到样板的作用,但远远不够。政府要下大力气消除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生态影响,尽快总结产业生态园区的经验和教训,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中,更加广泛推行经济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而不是建几个产业生态园区就可了事的,这样才能把中原经济推向健康的生态化道路上去,与自然共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