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助推经济社会范文

助推经济社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助推经济社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助推经济社会

篇1

三年来,在省地税局的坚强领导和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六盘水市地税局按照“审慎推进、优化服务、效能建设、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科学调整机构、合理设置岗责、分类管理税源、科学配比人力资源、建立运行机制、强化信息支撑、再造工作流程等主要改革内容,确定“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纳税人申报真实性、合法性核查为切入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的改革思路,通过改革初步达到“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的目标,为全市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理清改革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为加快征管改革步伐,六盘水市地税部门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探索有效改革模式。

建立有效税收风险指向分析监控机构。监控机构按照征管改革的要求理顺了职能、职责及其相互关系,从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和征纳成本的角度,建立了科学、有效、可行的工作机制。

实施机构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通过改革,税源管理全面实现属地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通过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进一步优化、岗位职责调整基本完成。

实施办税服务外包。通过实施办税服务外包、所有涉税事项全部由前台受理,提高了纳税服务水平;通过推广网络申报、电子申报和网络发票开具等方式,有效解决集中申报拥堵难题;通过实施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提升了全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规范化水平。

机关职能实体化转变和目标绩效管理。通过职能转变和绩效管理,六盘水市地税局干部职工已经适应风险事务应对。征收服务人员能够通过应对风险事务提高工作责任心,提高涉税事务办理准确性;评估人员能够按照风险识别、排序、推送及应对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做到了管大、控中、不放小;税收管理员能够按照风险提醒,及时完成一般税源管理事务。

大力深化信息管税。在信息采集、获取、标准和分析利用上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外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运用,信息管税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推进信息化建设

转变服务观念

为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六盘水市地税部门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重点把握税源的信息监控。充分运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税企信息互换平台”的优势,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预测,提升数据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提高信息数据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进一步强化风险指标模型构建和维护。实时跟踪、筛选、比对、分析纳税人涉税数据信息,科学评估涉税指标,防止偷、逃纳税行为的发生,形成信息化的防范机制。

利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换,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逐步规范和完善“税企信息互换平台”和“第三方信息交换平台”,扩大信息数据采集来源,加强与国税、工商、银行、财政、国土等22家单位的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收征管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与协税护税网络的沟通。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与人工信息收集处理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税收征管资料更准确,税收征管的基础更加坚实。

以计算机考核为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手段,进而实现由集中考核向日常考核的转变,由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利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进行工作“晾晒”,将全市地税系统可量化的事务办理情况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中进行集中、广泛“晾晒”,内容包括前台开票数量、税源管理事务的办理数量、纳税评估应对处理数量和其他事务的处理情况。进一步细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考核模块考核指标,对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征、评、管、查”四个环节进行执法责任制考核。在全省地税系统首次实现税收执法行为的计算机自动考核监督,完善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考核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六盘水市地税部门在构建税收服务体系中,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切实转变观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服务新平台。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地税微博、地税子网站、QQ群的基础上,开通了六盘水地税微信和六盘水地税网上纳税人学校,为纳税人提供更新型、更多样的服务渠道,实现智能化、实时化、互动性的纳税咨询、宣传服务。

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新突破。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如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错时服务、绿色通道、送政策上门等。

拓宽服务内涵。实现纳税服务内容的新突破,简化办税流程、办税环节、审批程序,深入推进“一站式”、“一次性告知”、“免填单”等服务,以网上申报和网络发票为重要节点,进一步完善同城通办和自助办税,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努力促发展

改革见成效

六盘水市地税局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果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地税局及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征科司下发了关于六盘水地税局征管改革相关工作的情况反映,总局大企业管理司指定六盘水地税局汇报在征管改革过程中对大企业的服务与管理经验,中国税务报、《当代贵州》、六盘水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报道50余篇。

2013年11月6至7日,贵州省地税局组织全省各市、州、贵安新区地税局领导到六盘水召开对六盘水地税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的评估验收会。会上,与会领导高度评价该局的改革经验和做法,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篇2

十大体系建设是个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十大体系实施三年来,很多人认为,十大体系抓的都是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抓与不抓一个样。其实,十大体系离不开日常工作又高于日常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对十大体系工作的了解,认为十大体系的精髓就是以无缝对接长珠闽为目标,通过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抓好十大体系建设,需要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节点难点来切入,它不仅能锻炼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人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现象不抓十大体系也照样会出现,只是迟早问题。但我想,因为抓了十大体系,提前破除了制约发展的障碍,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体现了其体制机制创新的助力器作用。__通过对十大体系的大胆探索,有效破解了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着力破解四大难题,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围绕稀土、钨和甜叶菊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该县通过创新机制,着力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物流如何通达,质量如何提高等四大难题。

1、提高授信额度,增加信贷投放,解决好资金从哪里来问题。该县通过实施金融服务体系,出台了信贷投放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今年以来,__金融机构千方百计优化金融服务,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努力向上级行社争取扩大授权授信额度,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支持。__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的授信额由1200万元提高到4200万元,利华兽药由5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止10月底,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7亿元,比年初增加4.69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工业园区贷款总额达到4.6亿元,信贷增量达2.2亿元,比年初增长30.52%。

2、外引内育并举,解决产业发展的人才与用工问题。该县通过实施人力资源体系,一是组建了“__工业园学士后流动中心”,搭建了人才引进平台。采取政府补助、企业使用、来去自由的方式,专门为企业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已为菊隆高科、世瑞矿产、红金稀土等企业引进了15名紧缺人才,为企业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组建了“工业园劳动保障事务所”,搭建了劳动就业平台。专门规范劳动用工,帮助企业招工。通过举办就业再就业招聘大会及平时就业介绍,为92家企业招工6996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才62人,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同时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城镇公民职业化”两大工程,20__年培训农民35000人、城镇公民10774人。

3、提高通关效率,发展物流产业,解决物流不畅问题。该县通过实施口岸物流体系建设,在有效促进物流通畅的同时,创造了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奇迹。一是完善了口岸通关服务机制。开通了__—厦门、__—深圳铁海联运通道,提高了通关效率,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5%左右;建设了口岸服务网,及时将最新的外贸政策和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申办等知识宣传到各进出口企业,适时组织外贸企业参加进出口通关知识业务培训,使32个企业报关员知识得到及时更新。二是加快物流产业发展。该县把汽车货运产业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来抓,创造了汽车货运产业发展的奇迹。在20__年底,__共拥有货运汽车401辆,20__年新增货运汽车326辆,20__年目前新增货运汽车818辆、1462吨,车辆增长数和吨位增长数均为全市第一。汽车货运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今年新增的816辆车辆今后每年可增加的直接税费达800多万元(其中县级直接税费460万元),加上间接收入每年可超1600万元。同时狠抓物流载体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30亩,建成标准仓库11栋、1.1万平方米的__天志仓储物流中心于8月建成投产,且其隔热、防潮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洋塘汽车检测维修中心、红金汽车修配城、光彩物流中心、储潭货运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正在规范实施中。

4、采制推广标准,鼓励扶助创新,实施名牌兴县战略,解决质量不高问题。通过实施技术标准体系,该县出台了采用高新技术标准、鼓励技术创新、扶持名牌创建的系列政策,在工业、农业中大力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和争创名牌活动。省级名牌产品由20__年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前的无到目前的3个,分别是__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菊隆牌”甜菊糖甙、__远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远驰牌”钨粉和__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的“虔锋牌”钨铁,其中__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的钨铁还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为了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__还专门组建了“工业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__鑫隆康稀土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组织科技成果鉴定2个,已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2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5个,位于全市前列。技术标准的提高和名牌产品的效应开始在经济效益上显现。20__年1-10月,__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7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33.4%,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达7家。

二、搭建三大平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__在实施十大体系过程中,始终围绕优化发展环境这一核心,创新了系列体制机制,加快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对接步伐。

1、简化程序,增加透明度,搭建行政服务综合平台。为了方便群众办事,__在建设政策法规体系中,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有行政审批事项的30多个政府部门统一进驻中心集中办公。在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和程序公示制,做到各项行 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为了增加政策法规透明度,__还编印了《涉企政策(收费)一本通》,规范整合了涉及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企业房屋报建费用从58.2元下降到4.2元,真正实现部门规范收费,企业明白缴费。在十大体系进工业园服务站、进市场服务站、进乡村服务站设立了21个政策法规查询中心,为工业企业、市场业主、广大农民开展政策文件的查阅、咨询服务。行政服务正向政策透明、办事便捷方向迈进。

2、加快信息化步伐,建设高效便捷的现代信息平台。通过实施信息网络体系,城乡信息日益通畅。建成了县政府门户网站和11个乡镇门户网站,还有31个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60多个县政府组成部门接入了政务网。在重要核心部门推广应用了网上办公系统,电子政务正在逐步推广。开通了县档案网,设立了“现行文件”专页,县委、县政府、政府部门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可以在网上查阅、下载,利用网站加强对外宣传,提供办事服务。建成了__工业园网站,为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介、招工用工信息服务,园区企业宽带安装率达95%,16个企业开通了网站,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实施了乡村信息化工程,全县各乡镇建成了农民知识化网络培训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给农民留下了不散的课堂、不走的专家,建设了30多个“网络新村”,通过财政补助促成622户农民用上一宽带网,已有10%的果农收到了网上脐橙订单实现了网络销售,脐橙等农特产品销售半径由市内扩展到了省外;一批乡镇建成了惠民短信系统,利用这个平台与农民沟通互动。

3、创新产权交易机制,搭建产权规范流转的交易平台。在实施产权交易体系中,该县大胆创新机制,建设了产权交易中心、招投标中心、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搭建了流转规范顺畅的产权交易平台。所有国有资产处置统一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实行阳光操作。今年1—10月共组织国有产权交易33宗,市场评估总价8967万元,总成交价达12554万元,增值3587万元,增值率40%。通过阳光交易国有资产增值,筹集了资金妥善安置了职工,促进了企业改制。通过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将对全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核算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操作,既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财政运行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办事,为部门和基层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服务平台。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和谐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稳定之基。__通过大力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1、健全网络,规范管理,把握就业这民生之本。通过实施社会保障体系,该县在各乡镇和工业园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把劳动和就业服务网络向乡镇和园区延伸,搭建了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的桥梁。同时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加强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鉴证管理,妥善处理调整劳动关系矛盾,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41起,结案41起,结案率100%,涉及农民工252人,追讨工资45.4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9850份,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在逐步建立。

篇3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篇4

一、着力推动发展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投入方式,推动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推动建立黑龙江工业投资基金,促进“十大重点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落实激励政策,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推进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和中央及中央下放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支持龙煤改革攻坚。支持地质勘探三年专项行动,加快生成新矿权,推动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推进“三江”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推进哈牡、哈佳铁路加快建设,支持北安至富裕等公路项目建设,推动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三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推进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支持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扩大科技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规模,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非办公类资产清理处置和“三权合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推进开发省内外游客市场,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旅游产品供给水平。推动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五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有效实施货币化安置,推动完成棚户区和农村泥草(危)房改造任务,加大采煤沉陷区棚改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消化存量商品房。支持“三供三治”工程建设,完善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推进哈尔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抚远东极小镇建设。六是推进巩固生态化优势。支持雾霾治理,推动改造老旧供热管网,撤并淘汰小锅炉,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推进防护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二、着力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按照“大专项+工作清单+集中下达”模式,完善涉农资金整合管理机制,推动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打造全产业链为路径,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支持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支持耕地地力保护,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引导农民顺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和玉米收储制度,开展储备粮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试点,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省级储备粮管理体系。推动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机制,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保险资源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三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落实产业增收、转移就业、社会保障兜底等精准脱贫措施,促进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完善贫困县约束和退出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正向激励作用。

三、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统筹安排好民生支出,推动补齐民生短板,把基本民生保住,把底线兜住。一是支持教育公平发展。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启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支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减轻大病患者就医负担。加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合力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建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系统,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三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兜底性制度,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动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众给予及时救助。四是支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支持改善公共文化场馆设施条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支持体育场馆维修、设备购置,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四、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完善预算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完善省与市县收入划分制度。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将政府住房基金、无线电频率占用费等五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协调,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滚动编制三年财政规划。扩大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加强项目预算评审,将投资评审嵌入预算管理流程。二是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加大市(地)辖区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度。落实政府会计准则和总预算会计制度,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扩面至所有市县,选择部分省直部门开展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加大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力度,提高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效率。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绿色、创新产品采购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小微企业和本地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流程改革,降低政府采购成本。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动购买主体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四是落实降成本政策。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任务。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深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严控“三公经费”规模,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吃空饷”、超编进人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篇5

[关键词]内陆地区 附加值 软成本 助推剂

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是为制造工业产品所进行的设计,由于工业设计在产业振兴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许多国家已经把它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速该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投入巨大资金,并在产业政策上给予扶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内陆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沿海省份城市的发展稍缓一些,于是很多学者建议在内陆地区高校不必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理由是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做支撑和专业开设所需的实训条件。据调查,工业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工业设计专业及相关人才。工业设计的发展能促进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促进地区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环保和节能,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会带动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人才的引进和升级。发展工业设计有助于提升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现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市场调节与市场竞争,工业设计则是面向人和面向市场的技术。工业设计是人类创造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对大批量工业产品内在与外在的综合分析,进行多角度整体规划,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的产品,使产品趋于更实用、更科学、更完美。工业设计也促进人类审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从而使它不仅对发展经济,而且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内陆地区发展工业设计有重要的作用及现实意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设计能有力推动内陆地区的市场竞争

工业设计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科技被视作是第一次竞争,而产品的工业设计则是第二次竞争。目前的趋势是两次竞争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很多国际上的大企业在市场长远战略下将技术和工业设计并行开发,在推出产品的时候,已经在应用形式和产品外观上成为市场成熟的产品了。

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上,制造商是为了在有限的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必然要想尽办法打败敌手。在那些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市场上,对手之间必须应用智慧公平竞争。而现代设计恰恰是最有效的智慧竞争手段,制造商在设计师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商品以非常有吸引力的形象面世,提高了商品的竞争力。而在第一轮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制造高,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寻求更好的设计,由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最后是整个市场的商品都在设计水平上得到了提高。消费者成了最终的受益者。所以,是竞争导入了现代工业设计,设计反过来又促进了竞争。

2、 工业设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高附加值”

在“产品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是由“价格”来体现的。而价格则是由制造商品的原材料、零配件、人工费用、管理费用、包装运输费、企业应得利税收入、销售流通费等部分构成的。它们是“硬成本”,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能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而对于产品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设计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智慧劳动”范畴的“软成本”价值多少,是没有包含在内的。

在“商品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追新意识的增强,新技术含量高、款式设计好的商品,在销售上拉开了与技术过时、款式陈旧的商品之间的距离。而新旧产品可能在“硬成本”上是相差不大的。那么,我们把纯粹由于技术和设计所创造出的这部分价值叫做“附加价值”。如果这部分价值超过了“硬成本”,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商品称为“高附加值”商品。工业设计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创造高附加值,内陆地区的发展更需要“高附加值”的商品,从而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促进社会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师是在研究市场变化与消费者行为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所以对需求有着最敏锐的嗅觉,可以发现并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工业设计的力量令人吃惊。原价3000多元的一款手机,只不过在机壳上镶上一颗水晶,身价陡然上涨到8000多元,这个设计仅一个月就为TCL移动通信带来1个亿的销售收入。不是所有的设计都是简单的累加就可以创造无尽的附件价值,而是在于工业设计本身是一种技术,它的要求就是运用设计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和提高产品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加快大批量生产,有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为一个企业甚至地区发展创造“高附加值”。

3、工业设计能有力的促进内陆地区企业的发展。

工业设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第一环,直接决定着工业生产的成败。一件真正成功的产品,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给企业的发展指出新的战略方向,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创造出名牌效应。

工业设计是一种专门化的服务,其目的是创造与发展产品或系统的概念和规格,以使其功能,价值和外观达到最优化,同时满足用户与生产商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实现了最大的商业利润,才是成功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形象,而最终被社会所认可。企业要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企业就需要合理的利用自身掌握的资源,在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下,创造出自己的核心产品,并向社会推销自己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既为企业实现最大的利润,又为社会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得到社会公众认同,树立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见,产品在企业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工业设计的真正目的是创造产品的真正品质。现在,工业设计由设计产品发展到设计企业,引导市场的发展潮流。因此,工业设计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设计促使企业健康发展。合理的工业设计管理,必将促使把企业生产纳入到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之中,因为企业不可能今天生产一个产品和昨天以及明天的产品毫无关系,而是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和相对固定的产品形象,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韩国的三星公司。企业要想让工业设计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就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规划。

工业设计促进企业在产品方面的创新。伴随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人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工业设计师专业化的解决人和技术、人和机器、人和环境、人和人、美和技术、功能和美等各种关系,自觉的研究这些变化,不断为适应和满足这些变化而对本企业的产品做出有价值创新设计,及时发现企业高回报的创新点和盈利点。这些创新在设计管理者的引导和规划下,是可以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互相促进和完善的,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师是实现企业有价值创新的最有效环节之一,并推动创新。

工业设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目前很多企业所急待追求的目标,实际中,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不管企业设定了何种企业文化目标,如果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不一致的,那么它的文化也就意义不大,因为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当然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部门,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4、工业设计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从设计本身开始探寻节约的意义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身边的许多产品都是工业设计的产物,产品本身的每一个零部件,材料都与自然息息相关,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的使用本身就代表着环保指标,因此,在设计产品的环节中,如何使用对人、环境有利的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可回收循环利用,都是这门学科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具备的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也是方法,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引导使用者把注意力集中到环保意识上来,因此,工业设计不仅是制造某一个产品,更重要的是指向某种生活方式,通过使用产品本身,人们将养成一种环保的习惯,这需要设计者从一开始就具备环保意识,把整个设计贯穿在产品设计中,使其在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它的环保价值和意义。工业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工业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篇6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作。近年来,相继制定印发《安徽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文件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给予资金奖励,对以设计服务等生产业为主体的青年创业园区予以专项资金补助。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该省工业设计产业正呈现速度加快、水平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省了解工业设计、参与工业设计、重视工业设计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2014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一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在蚌埠市组织开展了“大赛终评评审”、“大赛终评产品作品展”、“工业设计大讲堂”等主题活动,现场举办了颁奖仪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媒体宣传和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大赛充分展示了我省近年来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成果,搭建了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不仅激发了工业设计从业热情,扩大了行业影响力,也增强了全社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营造了好的发展氛围。目前,安徽省第二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正在征集推广过程中。

设计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业设计服务机构集聚发展的创新体系建设渐露雏形。根据《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已率先在装备、汽车、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消费类行业领域开展两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认定工作,认定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等56个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校企联合设立创新服务实体,以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商贸链为依托,组建工业设计产业联盟的趋势方兴未艾。截止目前,合肥学院与深圳市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安徽深装合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绿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与马鞍山市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马鞍山江东工业设计发展有限公司。在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蚌埠后青春工业设计研究院、马鞍山江东工业设计中心、芜湖弋江区青年创业园、合肥(蜀山)工业设计城已经初步发展成为该省首批第三方工业设计服务机构集聚园区。

篇7

关键词:环保档案 助推发展 强化管理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chives has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but involves range wide, and there are more dispersed; as a resul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chives professional strong, in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and has a comprehensive, long-term, sustained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to maintain ecological balance, to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chives boosting development strengthen management

环境保护问题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把环境保护工作提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统筹规划,以着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总体目标;以改造落后产能、加快经济转型和可持续为科学统揽,重点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强化环保档案管理是历史重任

由于环境保护关系社会稳定和科学文明延续,关系人类生存和民族繁衍;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强化环保档案管理,发挥环保档案社会价值其意义深远,所以在环境建设中应该首先确保环保档案工作的优先发展。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节能降耗,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取得实效、成绩斐然。但在环保档案的综合管理与应用方面,总体说来还处于起步晚、发展慢的阶段。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保档案在管理手段上滞后;二是环保档案专业体系管理不健全;三是环保档案的管理模式缺乏系统性,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四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制度,在环保档案的实际应用中显露出诸多弊端。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且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这就决定着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要在很长的时间内仍将处于“警钟长鸣”的艰难发展阶段。因此,重视与之相关的环保档案管理,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必须跟进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就目前来说,对环境保护档案加强统一监管是经济发展中的大势所趋;为环保建设提供祥实资料和参考借鉴是档案工作的发展目标;夯实基础、体现价值、发挥效益是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方针。

环保档案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档案,管理要有超前意识,不能坐等档案送上门。要提前介入,要主动收集,要用对历史负责的良心去记录保管环保档案。安徽某县在招商引资中,不加选择的盲目引进了落后淘汰、污染严重的车辆电池生产线。且在投产后又大量偷排了含铅污染物,最终造成了附近居民区儿童严重血铅中毒的事件发生。经媒体披露后,当地档案部门主动介入,排除各种干扰,全面收集和整理了血铅中毒事件的档案资料进馆保存,以便让后人能够了解真情,引以为戒。这就是档案工作者对历史负责和自我超越的实践,也是档案工作者在经济转型中主动走进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社会大局的一次典型示范,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通过此事件说明,如何静下心来思考环境保护档案现状?如何为环保档案创造发展利用空间?如何建立健全环保档案统一监管体制?应该是档案工作者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当前着重思考的一个重点。

环境关系国家安全、环保档案是环境建设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保障。建立环保档案统一监管体系,提高环保档案综合利用价值,是档案工作者对社会和对历史责任的主动承担、而且任重道远。

2、统一管理是环保档案综合利用的基础

建立环保档案统一管理机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基本要求;综合利用环保档案,发挥环保档案社会效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环保档案在利用上的隐现性,决定了环保档案必须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开放性和统一性;在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上采用社会共享性和兼容有赏性。强化环保档案统一监管力度,是环保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都要具有环保危机意识和环保忧患意识;都要扮演一线角色走到台前;都要具有真正愿意坚守和务实奉献的执着精神,主动收集和管理环境保护档案。

建立国家层面的环保档案专业管理机构,是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国家环保事业,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实行环保档案全国统一监管体制,建立环保专业档案社会资源共享模式,是环保档案综合利用和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

管理好环保档案、为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环境建设提供服务,是档案工作体现社会价值、发挥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未来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必然侵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发展地方工业,繁荣地方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更不能给当地老百姓埋下生命健康隐患。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必须努力避免。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不容回避,如果没有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意识,就没有对环保档案的统一监管决心。环境治理不能总是 “纸上谈兵”,应该有重拳出击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作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环保档案统一监管体制不能鹤立独行、各自为政。应该有当务之急的远见卓识和当机立断的有效措施作为实践支撑。

重视和强化环保档案管理是加快环境建设的基础;管好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档案资源,是未来环保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依托。以往的各自为政和分散保管的诸多弊端,严重弱化了环保档案的社会价值;统一监管、方便利用,是环保档案发挥价值的捷径;固本求原、确保安全、广泛收集、归类统管,是环保档案发展的方向与坐标。运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建立国家层面的环保档案管理体系;用法律规范环评制度,以强制性手段监管和确立环保档案的行政管理措施,应该是环保档案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

3、环保优先理念助推皖江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安徽在承前启后中同样迎来了腾飞崛起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特别是拥有居湖临江的省会合肥,纵揽了淮淝水系之优势、独占了携南连北之区位,凭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环境,依靠着“环保先行”的建设理念实践,助推了皖江城市的快速崛起和跨越发展。

近年来,皖江城市以合肥为笼头,着力打造生态环保发展战略,因地制宜调整发展结构,超前规划环保先行;注重环保基础建设;把握环境治理高度;定位绿色发展远景目标,确保人与环境自然和谐统一。

安徽围绕生态强省、环保立市,定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为契机;以承接沿海经济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为优势;以世界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环保理念为借鉴;以招商引资中的环保优先、政策优惠、绿色发展和对未来历史负责的思路为统领。开放采取大跨步,建设采用大手笔,创新实践、敢为人先,后来居上,促进了皖江城市快速发展。

以省会城市合肥为例,制定通江达海战略目标,把水上文章做大做强;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环境为追求。引江济淮,疏淝水连巢湖灌通南北,把环境建设作为百业之首优先定位。在发展社会经济时,不忘历史资源之忧;打造徽风皖韵特色时,合肥先行建设生态样板。规划滨水环湖皖江明珠,示范带动创建皖江生态城市。现在,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合肥经济圈”已初具规模,皖江城市的未来发展正在环保创新之路上大步向前。

皖江城市的跨越发展,虽有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环保优先发展理念是根本和关键。生态强省、环保立市,加快了皖江城市发展提速;宜业宜居的皖江城市脱颖而出,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而且提高了皖江城市人民群众的生质量。

安徽在通江达海中已初步实现战略目标;皖江城市在环保建设中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如果没有皖江城市环保建设优先的理念,就不可能有建设皖江城市带的国家战略实现;没有建设滨湖大城市的高端“环评”,就不可能出台强化巢湖的“环保”和综合根治环湖污染的措施手段。

如今,800里首尾相连的皖江城市带上,热土连片、生机盎然。可以预见未来皖江城市带必然快速实现跨越发展。皖江发展的实践证明,沿江区域性城市带的崛起,依靠的是环保优先的建设理念;而未来的安徽富民强省的目标实现,也必将是继续以人为本、生态为先,推进建设发展。因此,强化环保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环保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发挥环保档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作为档案人应该自觉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参考文献

[1]潘祖华.记录转型过程.服务转型发展.安徽档案.2012(2)8~9.

[2]蓝星.环保:还需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中国信息报网络版,,2011.03.14.

篇8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内蒙古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246.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05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261.81亿元和1356.67亿元。三次产业构成2011年为9.2∶56.8∶34。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11位,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4.6%。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一批以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为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的90%以上,成为支撑全区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内蒙古涌现出了33个中国驰名商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内蒙古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商投资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口岸建设得到加强,过货量成倍增长。2011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38.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4%。

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向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内蒙古实现程度达到79.4%,比2000年提高23.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33个百分点。这表明,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

民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408元和6642元。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的支出相应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和住房的消费增长迅速,食品结构、衣着服饰向多样化、中高档方向转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2011年底,全区有452.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907.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全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中蒙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注意到,内蒙古在发展中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我们要按照国务院《意见》精神,狠抓落实。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落实国务院《意见》为契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依靠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全面协调发展,力争到2015年,使我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之后再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局面,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为此,我们建议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求更全面、更协调、更快速的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把服从宏观经济调控与发展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协调好各种比例关系,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克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真正把着力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优化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上来。把握好经济发展大局,对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着力协调解决好,防止矛盾和问题加剧。

篇9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乡村治理 转向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一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除了经济职能显著外,在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乡村社会善治方面,也已经发挥了现实作用,并且富有成效。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协调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村的内源性主体之一,其发展水平越高、发展程度越深,介入治理的特点就表现得越充分。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和责任人,但是现实中乡镇政府财政紧张,村级组织总体上财力不强。在这样的境况下,本着自愿自治原则发展起来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在了公共服务这一领域里。目前由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

协调治理农村生态环境。致力于乡村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于对组织成员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对其长远发展的意义的认识,开始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各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基于本土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理途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环保、可持续。

塑造新型农村文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在新农村社区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点。塑造新型农民文化对经济合作组织有双重意义,既可以实现为其成员服务的宗旨,也可以开拓出农民经济合作的新领域。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培训成员、提高成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也发挥出了培育新型农民、塑造新型农民文化的重要作用。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观动因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深深影响着乡村治理的进程。影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趋向治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观动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组织目标的重新定位。乡村社会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根基与土壤,改善乡村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不仅是应当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更是其组织目标重新定位的动机。这种趋向是基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要求,是在客观环境发展变化中对于组织发展目标的适时调整和重新定位。

二是组织利益的内在驱动。获取利益是一切主体内在激励的根本动力,组织介入乡村治理的选择,实质上也是为了实现成员的更大经济利益,争取更有利于扩大经济效益的便利条件和发展环境。组织介入治理有利于获得政府支持,增加政治资本,借助外部力量规避市场风险。

三是组织精英的意愿。组织精英参与治理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就将在更大的范围和不同机制中得以应用与提升,自身价值也得以更大化的挖掘和实现。此外,组织精英通过介入治理还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组织进入乡村治理,不仅实现了精英个人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增强了他们在乡村社会的个人影响力,实现了他们的权利追求,有利于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推动

政府政策的导向。早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村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形式之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以上条文看未来政策导向,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关于民间组织的政策引导存在将其引向治理并发挥治理功能的倾向。

同类组织的示范效应。据相关统计,截至2008年底,运行比较规范、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超过15万个,吸纳成员总数约3878万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介入治理,走进公共服务领域。不仅在他们之间具有典型示范、模式复制、经验推广的成长和发展特征,此外,每年还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其他同类组织、学者专家前去学习借鉴,访问考察。互动交流对乡村治理、对组织成长具有双赢作用。

学者专家的引导。目前,学界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热度也不断走高。绝大部分学者专家承认并认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同时也在积极探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的发展模式和建议措施,大力鼓励并引导这一趋向在适宜的组织与地区成为现实。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够在乡村治理的网络系统中同样产生了较大的价值,而这样的价值也深深影响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向。

与其他组织包括专门的治理组织相比,合作经济组织能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提供社会服务,通过盈利板块“投资”公共事业,具有资金优势。同政府相比,其治理活动具有更大自主性和灵活性。此外,组织深入植根于乡村本土,更为准确地了解村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作为村民利益的代表,组织利用自身影响力,以精英牵头,带动组织内外村民有序参与治理,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借鉴先进模式,走向“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是既有别于政府、企业,也有别于一般意义的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性组织,介于公益组织和营利企业之间,具有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特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社会企业一样,以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实现组织目的的首要途径,营利是两者发展目标的互通点。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不断实现经济领域成果的同时,还能通过参与乡村治理创造出社会企业的公益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社会形象”,而这本身也会“反哺”组织的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台阶,走向“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就可能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选择之一。

基于运转环境,内部双向分化。不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特质、运作方式不同,所处乡土环境也各自迥异,因此同是合作经济组织,其发展走向也很可能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分化,这里大致分为三类:首先,一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能完全转向参与公共服务的治理组织。或是由于当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程度已经较为成熟,该组织在当地发展空间较小;或是在该组织的人员配置、外部条件、客观需要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之下成为治理型组织更为适合。其次,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介入治理的客观条件不充分,不允许在发展方向上“分心”,亦或是基于大多数组织成员的意愿和决策,组织也会选择回归“主业”,回到经济组织单一性发展不再介入治理。再有就是并未在l展方向上做出“抉择”、选择继续维持其经济组织性质并介入治理的这类合作经济组织,在参与治理与发展经济过程中能够双向受益,两方面互为促进。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平等;劳动能力;教育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社会通过建立公有制实现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而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在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而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能够促进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平等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利用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竞争能够形成劳动者之间平等的局面。

一、平等的劳动能力决定平等的社会关系

关于劳动,恩格斯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实践也证明,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由于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活动,那么劳动能力就最准确地反映了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必须通过劳动体现出来,而劳动也必然反映一定水平的劳动能力。进一步说,不但人的发展本质上是其劳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劳动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各种交换形式背后隐藏着人们之间劳动能力的交换本质。既然交换的原则是等价,那么劳动能力平等的人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交换,而不同劳动能力的人之间自然就形成不了平等的社会关系。所以,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平等以人们的能力平等为其基础。

天赋和教育决定了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关于天赋,哈耶克说:“不论环境如何重要,我们都不应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人生来就极为不同,或者说,人人生而不同。”但是,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也就是说,教育比天赋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罗尔斯说:“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是人们获得某种特定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机器取代了偏重体力的传统劳动技能,信息化带来了劳动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方式,那么,劳动能力的差别就主要是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脑力劳动的特征是创造性,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判断,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没有劳动能力差别的人,只是这种能力差别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的劳动能力是相同的;而在形式上,却各具特色。这些本质相同却形式多样的劳动能力共同形成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人类能力体系,每个人在其中既能感受到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也能享受到自己生命自由存在的乐趣。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收入分配必然以劳动者作为尺度,而不再以劳动作为尺度。所以,社会主义必须找到普遍提高人们劳动能力的途径。今天,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战略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且有望消除人类劳动能力的差别。如果理想社会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通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就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深化逐步抵达按需分配的目标,最终实现由“先富”向“共富”发展的理想。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理想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导致经济危机,而且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社会成员由地位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他们说:“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7]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关系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必然导致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剥削现象的出现就标志着市场在初始阶段所创造的平等竞争的局面被破坏了。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否定市场经济的逻辑是:劳动者在商品生产的初始阶段拥有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权,但随着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占有权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者减少甚至失去占有权的时候,劳动能力强的人就有可能把部分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通过购买、使用劳动力,最终导致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而普遍雇佣劳动的出现就表明平等竞争局面的结束。这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能够利用竞争机制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平等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定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劳动能力生产方面不但存在着因每个人经济条件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的问题,也存在着被动地听命于物质生产需要的问题。那么,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够使得劳动能力生 产既显示出高效率也能体现出公平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制度优势相对公平地分配个人的消费资料,以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平等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市场经济因为竞争机制有可能产生贫富差距的时候,社会主义利用公有制发展平等教育又缩小了劳动能力及收入的差距,直至完全平等。

所以,不同的社会制度就使得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区别了劳动者的能力,而社会主义制度趋近了劳动者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类对市场经济的利用到达了新的阶段,公有制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而竞争的市场机制又促使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比任何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并有效地推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上,任何人都不敢懈怠,提升能力,不断进取,这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确实,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在形式上给每个人的感觉是公平的,人们在市场中能够感受到相对客观的衡量劳动成果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专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是典型的以货币为尺度的交换关系,人生的价值往往通过货币来表现。

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完成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任务,就要重视教育,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恩格斯说:“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也就是说,理想社会只有通过平等教育才能够推动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进而形成平等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不但具有自发性,而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支出在教育上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有条件快速发展,因为公有制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力生产提供平等的条件。当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了教育,人们的劳动能力水平就有可能趋同。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抓住教育这个关键,就会使得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1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

[5]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男,陕西绥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92号天成大厦1306房  邮编:510630

---------------

------------------------------------------------------------

---------------

------------------------------------------------------------

篇11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最难的工作之一。本篇文章结合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进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级组织发挥的作用,以及结合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发展阐述关于城中村改造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城中村

(一)含义

什么是城中村,城中村不?H是一种建筑房屋的形态,也是一种社会中的存在形态,城中村产生的根源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不良因素没有瓦解。

(二)城中村未改善带来的影响

在一些未经过改造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各种电线电缆相互交织,形成了“空中蜘蛛网”,不仅有碍观瞻,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些混乱的电线电缆上,还悬挂着一些生活垃圾,如快递盒、衣服、袜子、盛有食物汤水的塑料袋、纸屑、菜叶等等。有的电线甚至成了晾衣绳;同时在改造前,人们因居住环境较差,比较容易出现盗窃、丢失财物等问题;违法集建,环境卫生质量不好等常见情况也会发生。

三、城中村改造经济效益

(一)环境的改变

城中村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将逐步实现“绿化、净化、美化”三化要求。

(二)住房条件的改变

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三)村民个人收入的改变

城中村改变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蕴含着巨大商机,将会给安置在该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

(四)提升群众生活

提升群众生活,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这样做可以促使群众之间的和谐发展,提升自身的文明意识。保障群众享受改造的成果和文明进步的成果,积极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五)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由于环境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城中村改造环境效益

(一)改善环境,促进持续发展

实现城中村改造目标,呼应百姓需求、保障改善民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常态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其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同时有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美化城市,提升形象

城中村改造,将主城区城中村打造成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形象。陈旧的设施得以改善,这样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以及将城市更加的美化起来。

(三)基础建筑完善,改善居住环境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安置为先的原则,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坚持重点改造与成片开发相结合,综合开发与配套建设相结合,项目用地征迁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改善居住环境。

五、突出强调三支队伍促进城中村改造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基层承担着大量征迁任务,探索如何在征迁工作中更好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发挥好“三支队伍”作用,即村级两委会成员队伍、村级党员队伍、村级代表队伍,在全力保障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抓好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村两委班子是一个村的核心,是村级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所谓“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城中村改造进程实践中我们引导两委班子做到“四带头”(带头学习政策、带头配合征迁、带头做亲属好友思想工作、带头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以权谋私、不准阻挠抵制、不准漫天要价、不准向亲护友、不准反面宣传、不准背后煽动),全面推行“认亲帮拆”工作机制。在全村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拆、领着干”的良好氛围,为城中村改造打开局面。

(二)抓好村级党员队伍建设

对于老百姓来说,党员的身份就是先进的代表,大家对党员的期望值很高,党员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党的先进性。我们在确保两委班子成员全身心投入城中村改造后,进一步扩大队伍,把征迁工作当作党员锻炼能力、锤炼作风的“大舞台”,当作检验党员素质能力、打造“铁军”的“试金石”,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后,党员干部纷纷扑下身子帮助群众解决征迁实际困难,着力化解各种矛盾,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现和谐征迁上功不可没。

第一,坚持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重点以组织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参加党员干部培训等方式,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个人认为,党员固定活动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发挥了党员们在村里的作用,也给所有党员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第二,坚持先锋指数考评。我们充分利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工作,在上级规定扣分的基础上,根据我村党员实际,制定出九龙村先锋指数考评细则,并通过党员审议同意后执行。

(三)抓好村级村民代表队伍建设

很多时候,大家工作中常常突出村干部、党员地位,往往会忽视了村民代表的作用,实际上,村民代表这支队伍是村里最精锐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是体现一个村实力的重要证据。村里的代表不仅是村里的信息员,也是宣传员和传令兵。村民代表这支队伍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我们党员队伍,加强对这支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很有必要,这支队伍抓好了,能够进一步使得干部群关系进一步得到融洽,进而使得村级稳定以及得到更多的保障。

六、城中村的改造进展

(一)为确保回迁安置房按期竣工

采取“时间倒逼、成果倒逼”的方式,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分析会,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口径、一抓到底”的办法,逐一解决,有力、高效地推动回迁安置房建设。

(二)耕作标准、全面进展开来

每个工程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管理项目,低密度、大绿化、适度容积率。优先启动道路、绿化、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布局艺术化、造型景观化、品位高端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城中村路网结构和功能。整合并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满足搬迁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面提高项目的建设和水平。

七、结语

城中村改造需要更加重视抓好村级三支队伍建设,要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对每一个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面对“拆迁”“安置”“补偿”等城中村改造中极为敏感和易引发矛盾的重点问题,正确的做法是“换位思考”,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和顾虑,关注到每一个城中村居民担忧的点滴细节,充分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也只有这样,城中村改造推进难才能破解。

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国家文化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千百万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而且这部分都是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其校园建设。是培养这部分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概念

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人为有意识创造、长期形成和发展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客观存在。是可深层次反映学校特点并长期推动学校发展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与相适用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反映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精神风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承及物化了的环境、景观,等等。校园文化在结构上包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蕴藏于校园各种物质设施所看的见、摸得着的文化形态。如学校功能齐全的体育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施设备先进的科技馆,以及宏伟而舒适的教学大楼等。它能潜移黙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一个在2020年要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要尽量创造出最为舒适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组织内部的各种制度、行为规划、行为习惯、领导风格、职工修养、人际关系等等的总和。它已成文或者不 成文的规定为校园所有员工接受和奉行。对侵染在校园制度文化中的每一个人在受到同化和认同的同时,也传递着、传播着这种影响。也必将对群体中每个成员发挥着引导、规范约束、督促和保证作用。每一个高职院校都应该建设好健全的组织结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和专业技术水准等制度化的东西。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学校所独具特色的形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包含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等。校园往往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写照,既勉励着教职工,同时也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和目标。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具有特色的校训、校歌。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等,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其办学的风格。

二、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的施教机理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影响有潜移默化和间接性的特点。但并不盲目,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它在德育中传递着道德文化和政治文化的作用,它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以及情感态度、信仰等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主要通过暗示、感染、模仿等方式影响学生品德的知,情、意和行。

暗示上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使人们对接收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评地加以接受,并依此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而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它能使人不知不接受某种观念,并按其观念行事。在高职院校生活中,师生的言行举止、各种仪式活动、环境景观等,都可以经学生以暗示,使之接收信息,产生心理概念。形成其优良传统。因此,一定要求较好的师风,校风,学风建设,使之润物无声,自然而然比影响其思想和行为。模仿是有意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其模仿内容,不仅包括其行为举止,而是还包括其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减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也都可以通过学生的模仿而产生教育作用。但“上行下效”,模样的感召力尤为显著。为此加强师德建设,整顿师风、教风,极为重要,同时应在学生中培养模范典型学生也较为重要。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反应,使之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的、不自主的服从。感染的功效是源于移情。它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它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的需要以平息自己的情绪,从而建构人们对移情对象在 情感上的共鸣反应。感染的功效之二是在于激情。激起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情感、道德追求、激起其内心“愤排”状态。其内在的这种矛盾使成为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侵染在特定校园文化中的高职学生,各种场景、氛围景观,仰或是一场演讲,一场球赛,一堂好课,都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他们激励着,追求着,发展着,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

三、学生对校园文化德育影响的接触机制

所谓接受,指的是验收、认可和接纳。学生对校园文化影响的验收、认可,接纳是通过反映、选择、同化、顺应和内化等心理机制完成的其中反映。既是学生利用感知传统和反射整合机制将校园文化中包含的丰富经验移入头脑中,在有意无意中进行编码和记忆活动,形成特定的印象和观念的过程。这是学生接受校园文化德育影响的前提条件,选择是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特别是已形成的主客观评价而对校园文化中各种信息进行判断。比较鉴别,进而作出容纳或排斥的反应,既是学生利用感知和反射整合机制将校园文化中包含的丰富经验移入头脑中,在有意无意中进行编码和记忆活动,形成特定的印象和观念的过程。这是学生接受校园文化德育影响的前提条件,选择是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特别是已形成的主客观评价而对校园文化中各种信息进行判断,比较,鉴别,进而作出容纳或排斥的反应。选择是在反映的基础上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做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和指向性。不同的学生对信息具有其偏爱而选择起自己认同的信息。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个性。同化是指知觉到的新鲜刺激融入原有的图式以容纳一个新鲜刺激的过程,顺应促使图式发生质的变化,导致认知结构的成长和发展。当校园文化信息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品德结构的观念体系一致时,二者使含义发生挈含。校园文化的影响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理想结构之中,引起原有心理结构的变化,这就是同化。当校园文化的影响学生因有的经验结构指向不同,其强度又是以使学生不能同化时,便迫使学生打破原有的经验界限,改变甚至重组原有的经验结构,使其适应校园文化影响的要求,这就是顺从。内化是指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多次体验。接受熏陶,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能指向其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的极积过程。通过内化,主体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念,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通过内化,校园文化的德育才能有最后的实际效果,即学生经验结构的扩充,发展,最后导至学生的发展。

校园文化育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不露痕迹的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暗示,模仿,感染对侵染其中的所有个体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德育的主体通过对这种影响的反映、选择、同化、顺应、内化、从而接受。掌握校园文化蕴藏的丰富的德育内容,从而使其“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成长和发展”。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篇13

关键词:统计工作 创新 经济 推动作用 发挥

统计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显示器、预警器,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天平。特别是在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踏步跨进“十二五”发展快车道的今天,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统计工作必须要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正确处理统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新《统计法》的视野来看待统计工作,更加注重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效性,提高对经济运行状态的监测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形势的预测功能,及时校正经济发展过程中偏离航向行为的发生,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及时采集各类经济发展信息,进而形成一定的经济发展指标,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状态与状况,反馈给领导决策层,有利于宏观掌握经济发展态势,科学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对经济发展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便于科学准确地制定相关经济发展决策与部署,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搞好统计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分不开,更与经济部门依法统计、科学统计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准确详实的统计信息,为经济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矛盾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统计工作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各级统计部门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更加科学的分析来为经济发展助力。各级统计部门除了要在经济普查、人口抽样等常规性的调查统计中发挥作用,更要注重在对统计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利用,及时整理出统计数据的规律,查找统计数据背后隐藏的深层次规律,为地方经济发展准确把脉,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优势整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搞好统计工作是应对挑战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和多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迫切需要统计部门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制定经济政策,合理安排经济工作提供依据和智力支持,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高效的统计工作可以为地方政府及各级决策机构提供宏观的经济决策指导,正确研判经济形势,科学有效地指导领导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时代的发展进步给统计工作的发展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统计部门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统计工作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3、搞好统计工作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统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深入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状态以数据和可视的形式反映到决策层,影响和引导决策层科学决策与思考。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情民意调查工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相关情况的搜集与整理,及时向决策层反馈事关民生的实际问题,发挥统计工作在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风险和矛盾,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提高社会和谐运行的水平。

二、创新统计方式方法,推动统计工作创新发展

新的形势要求统计工作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理念和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统计工作,以探索的精神推动统计工作创新发展,更上一层楼。

1、积极拓展统计服务

传统的统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监测和分析这三大功能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统计工作的对经济社会的运行监测功能发挥比较明显,而相对而言,统计工作的分析功能还不十分科学和突出,预警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突出表现在统计工作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警的针对性和及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此,应当积极拓展统计工作服务的领域,突出统计工作创新,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开展调研,加大对深层次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提高经济形势预测的科学性。要积极倡树“领导的需要就是统计工作的开始,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统计工作的服务的目的地”的理念,及时跟踪经济形势变化,科学研判经济发展趋势,为各级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参谋服务。

2、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科学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是确保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统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以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统计工作的科学开展。要坚持统计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科学设置和调整相关统计指标,以更好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篇14

从大的背景来说,贵州水运提速肇始于贵州经济社会“后发”赶超与随之确立的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而直接促成的发酵因子是,两个国发2号文,即2011年国发2号文《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的国发2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前者对中国内河水运,后者对地处欠发达的西部贵州,皆称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贵州省主政者找到了贵州工业强省和城镇化战略与补齐综合运输体系中水运“短板”的深层逻辑。这个逻辑就是,物流尤其是低碳环保运量大的水上物流,是将贵州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不二选择;同时,以水上通道为依托,建立沿江沿河经济走廊,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实现后发赶超的最优战略路径。

贵州主政者正在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构建这样的共识:加快水运发展是充分利用水运资源,促进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加快水运发展是充分利用水运比较优势,构建贵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快水运发展是充分利用水运的潜在优势,是贵州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加快水运发展是充分利用水运的便捷优势,是贵州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注意到,贵州水运大发展的共识与广西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的逻辑一脉相承。四年前,广西主政者郭声琨、马飚吹响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的号角,此后,沿江产业园如雨后春笋拔节,贵港、梧州、南宁等广西港口千帆竞发,北部湾港经整合后一跃冲天,港口经济、航运经济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比照广西以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撬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十分乐观地预测,举全省之力发展水运的贵州,必将从2012年进发,收获水运助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累累硕果。

还不仅仅如此。相比广西,贵州因为受制于水电碍航闸坝之苦更甚,所以推进闸坝打通和意欲建设的水电枢纽,在理念和体制的变革中,更具革命性。此间,贵州就明确而坚定地提出“以航为主、航电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理念,相比过去倡导的“以电为主、兼顾航运”理念就具有颠覆的性质。贵州将藉此在都柳江航电枢纽等水电项目和推进闸坝通航设施建设中,进一步彰显航运发展和水资源综合运用的科学发展精神。除此,贵州在航运领域融资体制机制和渠道建设上,也有更深入的探索。目前,贵州落户的来自江苏的造船运输企业——贵州金州造船运输有限公司,成为贵州水运投资的最大引资项目,并正在成为贵州船舶制造业的大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