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范文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5 18:11:17

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篇1

关键词:工匠精神;重要性;发展;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48-02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词汇,备受社会关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这种精神对于引导和培育当代职校生积极向上、健康生活大有裨益。当前,如何对职校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人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安溪茶叶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安溪茶校”)为例,研究“工匠精神”对安溪茶校发展的重要性。

一、安溪茶校发展中凸现的文化冲突

1. 工匠精神的核心

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上看,它要求每一个匠人不仅仅只是留住技艺、传承技艺,使之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把工匠的特点升华为一种精神,即树立一种对工作专注与坚持、耐心与严谨、执着与热爱的态度,持有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理念。

2. 安溪茶校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安溪茶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茶文化旅游体验和新型人才的农民培育等各种培训于一体的“省部级重点”中等人才学校。据《泉州晚报》2015年7月16日报道,该校林建明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职高、技校、职专”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办学社会化、交流国际化、校区公园化、校企合作化”新的办学特色。

3. “四化”办学特色中的校企文化冲突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人才学校,安溪茶校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出来的,因为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工匠文化氛围。在“四化”的办学特色中,安溪茶校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主要是校企文化的冲突。企业和学校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学校体制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教室即企业,学生即工匠。因此,企业和学校的文化冲突也就无法避免。主要表现在:

(1)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安溪茶校是社会文化主体,而企业是社会经济主体,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效益意识、管理行为等。具体说来,前者追求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目标最大化,而后者追求的则是以效益和利润为核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企业所代表的是市场经济的文化,显然与学校所代表的传承知识、技能的文化是两种不同的“异质文化”。尽管两者在共同参与开发人的能力上能够找到交叉点,但毕竟因价值观念的趋向不同,两者也就因矛盾和冲突而无法融合。

(2)效益意识的矛盾冲突。从上述观点不难看出,不同的文化规律造就不同的效益意识。企业文化遵循的是生产运营规律,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因为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学校则不然,它遵循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规律。也就是说,作为以传播知识、培训技能为基本功能的学校,它没有成本意识,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不同的效益意识,是造成校企文化难以融合的主要根源。

(3)协作意识的矛盾冲突。既然是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学校无疑是一个团队。许多人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正是人们这种意识的形象描述。其实,话虽这样说,做起来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大家知道,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气质,企业文化的功利性显然与校园文化格格不入,因为学校秉承的不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规训。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文化要由矛盾、冲突走向协作、融合,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4. 工匠精神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

毫无疑问,安溪茶校校企合作存在着校企文化冲突,但这种冲突实际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安溪茶校在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前提下,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用企业文化涵养校园文化,即把企业文化所要求的“精益求精、专注敬业、诚实守信、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中,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体验式人才的实践,营造实践工匠精神的环境氛围,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与超越。

安溪茶校基于“游学基地”的合作办学新载体,一方面,营造“筑巢引凤”环境,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学校共建“游学基地”,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践工匠精神的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实施“借船出海”策略,校企双方通过“游学基地”减少“冲突”,通过共识“互补”相互“渗透”,让学生走进企业园区,进入企业“心脏地带”,再造安溪茶校学生实践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安溪茶校的发展与工匠精神的培育

作为一所中等人才学校,安溪茶校既不是作坊,也不同于企业,其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能像打铁匠对待铁块、雕刻匠对待木头、石头那样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精雕细刻。但是要落实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

1. 文化再造――安溪茶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等人才学校特别是农村中等人才学校,往往囿于其发展路径,或疏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或沿用普通中学的方式,注重的是传播学科文化理论知识的校园文化。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安溪茶校的校训“厚德强能”,强调技能,主张德才兼备。在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其发展目标,有可能更新校训,但只是文化再造的起点,它需要经历文化提炼、文化设计、文化传播等几个阶段。由此可见,校训不是口号,它要求不断强化时代的发展理念,把新时期工匠精神重新提炼、设计并融入制度,建设物质文化载体,最终将其传播并贯彻在师生行为中,并凝聚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像工匠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 “互补”与“渗透”――推进安溪茶校校企合作的途径

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文化合作――融合校企工匠文化。2016年7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 一文,文章提出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五种文化,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前面分析过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恰恰碰触了这五种文化的建设问题。由此说来,校企文化虽不是一种对立,但要真正融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匠文化的培育是校企合作的文化“结合部”,有交叉就存在互学互补的可能。安溪茶校与企业合作“冠名”办班,形成了订单培养办学模式,不仅将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能力要求相结合,而且把企业所需“工匠精神”通过实习、实训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提升人才的素质的内驱力,有效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的培养脱节的问题。安溪茶校通过“互补”,弥补自己在工匠文化传播途径上的不足,同时逐渐把校企合作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冲突通过“互补”逐渐“渗透”“磨合”,从认识到认同,最后达到了真正融合。

3. 兼容并蓄 ――安溪茶校校企合作中领悟“工匠精神”的落脚点

校企合作是安溪茶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破解校企合作中文化冲突的难题,就要抓住校企合作中文化建设核心层面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工作方式及其对从工作环境中获取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在安溪茶校合作企业中,有茶企业、生态茶园体验观光、旅游、农业种植体验等……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在与具体合作企业的文化融合时,安溪茶校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特点,进行合作文化上的兼容并蓄,让企业文化中的“工匠之心”流入学校的方寸田园,让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养育之情”注入企业血脉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可持续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合作中的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本文仅就某些文化冲突现象寻找校企文化融合的结合点――工匠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教师只有突破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德清.系统科学与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

篇2

关于精选《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匠人精神》这本书的主旨是: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要喜欢自己现在做的工作,而不是被强迫。

  可以说这本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种缩影,令人佩服的就是:日本人从大型跨国企业,到街边小店、路边摊,维持经营上百年的店铺不在少数。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工作完全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当成了一种传承一种文化精神,且希望这种文化和精神能被后代永远传承下去。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传承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机智小聪明,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认真。因为他们喜欢做手中的事情。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这本书的总结:可以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一切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而修行过程中像书中所讲:最重要的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中反复强调: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与人打招呼,吃饭等等,都是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可是,正是这些小事才最应该注意。

  最后,借鉴一句别人的话: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会平庸,慢慢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而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生活的质量。

  所以用心做事,态度决定一切。

关于精选《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近期,详细解读了所里推荐的书《匠人精神》,著者日本工匠秋山先生在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急功近利,追求速效,刺激,追求创意,美学,带有浮夸,谜失的的社会大环境中,能不受外界影响,静心,决心,专心一致的做法,使秋山木工订制的家具能够使用百年或两百年,把“秋山木业”打造成著名企业。其实质文化内涵在于利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和“八年育人制度”,用“慢”字诠释了匠人的种种精神,使承袭与执着的精神得以唤发,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做人做事要“严、实、勤”。

  首先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16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和师傅住在一起24小时朝夕相处,就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一点一点地吸收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汲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关于精选《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就是日本人能够在1945年被原子弹炸毁后,利用短短的几十年内时间迅速又称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的原因吧。

  忘记以前是从明白的一个对日本最正面的评价是:“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快速的理解世界上别的国家的长处,并且快速跟本国的实体进行结合的国家,快速试错,并从过程中保留最原始的东西,加以宣扬。”

  这就像中国的茶道,汉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以前的人,穷人就和粗茶,富人才会品茶,也就让饮茶成为了很多富人结交的工具。反观日本,从中国学习到神奇的树叶能够用来品后,传回日本,最终发明了茶道,把品茶创造成一种职业。(不是说中国人不行,是中国人有必须的局限性。)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最终会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过于封闭,即便是懂一些东西,可是习惯性的揣着,怕别人把自我的技术学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个精神告诉更多的人,培养习惯。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强调记忆,定制标签。

篇3

问题一:“相由心生”与“风口”之变

不久前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段关于“相由心生”的阐释,原文引用如下:

“相”字的本意是:以目观木;“想”字的本意是:心达其内。用眼直接看到的是相,而加上心灵感受的是“想像”或者“意象”,人们看待客观事物,有一个主观观望和主观过滤的过程。一切客观存在,都是通过被主观认识而发生存在的意义的。但是,人们看到、感受到的世界并不是一样的,因为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同滤镜,让人们在相同的环境下看到、感受到不同的身外世界。人们对身外世界各种具体的事物,存在差异化的感知认知。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未能查到准确出处,如有朋友知晓,请告知,多谢。)

一切品牌都将遇到“相由心生”的问题,即,你有没有真心对待你的消费者,有没有始终保持着一颗诚心,消费者是能够感受到其“相”的,因为“相由心生”,消费者能够用心灵感受到你的心灵!真诚还是装逼,抑或是打哈哈,敷衍了事,大家都能看出来。

例如,一位读者在看完《点茶成金》后评价说,我们在鼓励卖茶者做个好人,而不仅仅是在讲授卖茶技巧和策略。我看到这个留言后非常感动,甚至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这位读者确实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的确希望自己的书不仅传播销售技巧和策略,更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家去做一个正直的商人,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

去年,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2015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主持人问刘强东创投大潮后中国出现了股灾,寒冬到了、泡沫也破了,下一个“风口”在哪?刘强东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其并未指出某个商业模式或某一科技领域,反而说“风口”可能不是在互联网,而是在传统行业。其他人如,马云的答案是“DT时代”,杨元庆的答案是“人人互联网、物物互联网、业业互联网”,马化腾的答案是“产业服务互联网化”。

孰是孰非,还可以再看看刘强东的具体回答:“风口可能不是在互联网而是在传统行业。比如服装鞋帽行业应该可以做出来中国人喜欢的快时尚品牌;在食品行业,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这个行业未来五年也能够涌现出一批令消费者放心的食品品牌。”其实,看到这里大家心中都明白,管它什么什么互联网、大数据、ITDT,都没有一口让人放心的饭菜重要,也没有一口让人安心呼吸的空气重要,更不如一杯让人放心的水重要。

而这一切,我们都将重视其相关品牌的“内心世界”,只有当这些品牌真正表里合一、内外合一、言行合一的时候,我们才会最终将其纳入长期的备选项。至于品牌的综合表现,自然是必须是健康的“相由心生”,而不是装逼,假装很干净很卫生的样子!这样子的品牌必然会被淘汰,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淘汰规律,就像100年前的村子里一样,必须真心实意的好才有活路,否则必然是死路一条。

显然, 对任何品牌而言,问题就是商机,忧虑就是商机,抱怨就是商机,痛苦就是商机,总之,如果你能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抱怨,消除大部分人的顾虑和痛苦,你的商机就是“风口”上的商机,品牌自然能够生存并扶摇直上九万里。

“工匠精神”是生存之本

工匠精神在回归,加速回归到其本来的位置上,尤其是,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写进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理念。例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历时40多年,先后造出五台航海钟,最令人称道的是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其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不仅远远低于法定最小误差2分钟,而且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魔力!

以我熟悉的建筑业为例,同样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至少可以实质性地提高工程质量,大幅降低豆腐渣工程的比率,大幅降低楼脆脆、楼倒倒、楼歪歪、路塌塌、桥垮垮等“怪事”出现的概率。但,工匠精神对中国建筑业的改变绝非如此,尤其是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看到工匠精神对资源和环境的“正能量”。例如,一座建于隋朝年间的赵州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历过十次水灾、八次战乱和多次地震,尤其是1966年邢台大地震,相距不远的赵州亦有震感,但赵州桥竟安然无恙。这也是工匠精神的魔力!

若是今天,中国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都用类似的工匠精神来建造自己承包的工程,试想,我们将节省多少资源和能源?我们又将避免多少“人祸”以及一些看似天灾的“人祸”?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经济上去了,人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对生活品质要求高了,对建筑的要求自然会提高,这就需要一场思想和精神上的提升,即,建筑企业必须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的质量和服务,才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正在快速变革的中国建筑业中找到生存的机遇。

例如,正在承受建筑业大变革的中国钢结构建筑业,很多钢结构企业都已关门或即将关门,位于山东滕州的三维钢构股份公司却独树一帜,去年9月其与国外签订的一个订单就超过了1亿元。为什么?正是因为其领先行业的工匠精神,二十多来专注于钢结构,从国内到国外,从高层建筑、人行天桥、体育场馆、机场到高铁站,从专业一级、设计甲级、法国船级社认证、连续十年无不良信用记录、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到登陆资本市场,都在一句句、一步步讲述着三维钢构的品牌故事,这背后正是现在和未来都需要的品牌价值和精神!

尤其是,三维所在的钢结构建筑领域,素来有“绿色建筑”的美誉,诸如,网络数据表明钢结构建筑节约土地20%、节约能源70%、节约水80%、节约建造时间70%,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可以进行“模块化”生产加工,再到建筑现场进行安装,综合优势十分明显。现在的钢结构行业加速转型,从超高建筑、大跨度场馆等迈入民用领域,诸如钢结构住宅、市政工程等等,这些都是大势所趋,但“新技术”的扩张和应用,更需要工匠精神作支撑,方能大展拳脚。

其它建筑细分领域以及更广阔行业,诸如家具、汽车、手机、文具、茶具等等,同样如此,不管前景如何、竞争如何激烈,是不是在风口上,“工匠精神”一样都是其领域品牌安身立命的根基,否则必然会被淘汰!除了刚刚提到的看得见的产品,其品牌塑造需要工匠精神之外,思想策略研究等无形的工作也需要工匠精神。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世界商业环境,每个行业都需要有领先的思想和策略作指导,而这些思想必须源于实践,同时又要跳出实践。

例如,从2009年算起,远卓品牌策划公司专家团队践行工匠精神,在茶商研究这个条路上已经走了七个年头,从品牌塑造、茶叶销售、竞争谋略、沟通策略等,相继完成了四部著作,即《指点茶山》《茶翅高飞》《点茶成金》《卖茶你要这样说》,其中,前三本书均入选了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图书采购,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推荐。习惯上被称作“制高点”,寓意帮助茶商快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占领卖茶的“制高点”。未来三到五年,远卓将完成后面的四部著作。

“快”,可以致死,也可致胜

先从一个记忆犹新的对话说起。“谢老师,我是某某的哥哥,投资了一个项目,亏了两个月了,要不要继续亏下去?”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让人立即感受到其难以控制的忧愁情绪。“只有这些信息不能做判断,要针对关键信息做足够的了解才能做判断,很多人投一个项目亏了几年了还在投,必须因地制宜。”我笑着说。“那我到杭州拜访您。”他急切地说。“我在出差,到杭州再约时间。”我回答。

每天电话请教、想登门拜访的人太多,心态不一样,抛开商业因素,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要快点找到答案,解决问题!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快速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做充分的调研,否则就是扯淡!解决品牌营销问题,不是算命,也不是看风水。即使是看风水,也得上门“看看”。何况,搞品牌营销的不是算命大师,主要工作除了见客户,就是不停地做调研和实践,不可能掐指一算就全部知道了!

说句题外话,倘若你深入研究算命大师,也会知道他们也会认认真真做调研,只不过你不知道他们的调研过程或调研方法而已。但如今,这是一个什么都追求“快和多”的年代里,能够“慢和少”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与自己相处乃至于世界相处的能力。例如,2015年8月上旬,我因为卖茶实验室的事情去山东做调研交流,记得有位安化黑茶品牌的茶叶销售主管,在店里接待了一位潜在客户,在他返回之后,她经常跟踪交流,就这样跟踪了三个月,最后成功将其发展为该品牌的茶叶分销商。

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更不能“快”,不能眼睛只看到顾客的钱财,而是要慢慢地,站在的顾客的角度去说话去沟通,如果顾客对自己不满意,就不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也不能上新项目或推新产品。更重要的是,在沟通过程中,不能图“快”,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愿,自己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达清楚,这样才能与顾客建立稳定的“有温度的关系”,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忠诚度。一旦顾客了解自己以及相关产品或服务,顺利走下去,达成交易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但是,若是顾客消费之后出现问题,我们就不能用“拖”来解决。例如,经常遇见这样的现象,客户的问题已经摆在眼前,其要求就事论事,解决当前问题,商家却堂而皇之地承诺客户下一次来解决,并绘声绘色地给出非常诱人的“未来条件”,但针对这一次出现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就是很多品牌在出现问题时,面对消费者时的态度:拖!拖!拖!与当初急着成交的“快”形成鲜明对比。为什么要这样做?很显然,当事的品牌希望用一个“拖”字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是让时间冲淡一切,过了几天消费者就忘记了,不再记得问题。

篇4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随着“工匠精神”被认知,众筹对于匠人的守护与扶持意义在被日渐强化。为了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京东众创生态圈的优质资源会全面对“聚匠计划”开放,未来会有更多的“匠心国货”好品牌在京东众筹平台上得以孵化。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万众创新的当下,众筹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多融资和推广机会,其中也包括“非遗”。对于王龆言,文化情怀或许是其参与非遗众筹的最大动力。2016年伊始,王鼍驼箍了与京东的战略合作。采访中,他告诉我,计划的诞生始于记录匠心、扶持匠心,借助京东众筹平台帮助默默无闻的匠人把手工作品变成商品走向市场。

王鍪侨撕吞煜拢ū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带领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具权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营销机构。他说:“我们的团队始终专注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文化有多大,品牌就有多大,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上,同时把焦点锁定在‘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手艺人身上,因为每一项‘非遗’事业的背后,都有无数匠人的劳作与奉献。我们是‘非遗’传承和发扬的关键与纽带,希望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的同时,还能得到年轻人的喜爱。以‘非遗’众筹为切口,体现匠心和手工精神,让更多优质传统手工艺回归中国家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迅猛发展,“非遗”失传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其中还有出现流失或者被他国抢注的现象,这些都是非常让人痛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采用社会营销的策略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王鱿M可以将“非遗”文化精髓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进行传承与发展。他表示,守护、繁荣非遗,除了全方位的保护之外,众筹模式也是对“非遗”生产方式的革新,因为众筹用市场的力量,将对“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前置,有利于“非遗”项目更好地面对和适应市场。未来,他们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更多“非遗”保护路径,让人们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寻访之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

因为要把十里茶香的生态好茶源源不断地搬运到茶友杯子里,因为都怀有积极弘扬中华茶文化这一共同信念,王龊兔尖制茶人张子全可谓一拍即合。每年清明到谷雨前后这一个月,是张子全最忙的时候,因为他要自己炒茶卖茶。好在我们寻访他的时候,他还是只在为采茶做着前期筹备工作。

据了解,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由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08年至今,在都匀市政府的支持下,张子全联合农户们成立了十里茶香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的成员几乎全是靠种茶为生,月收入与之前相比翻了几倍。

都匀地处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初来这里,发现这里是一个青山耸翠、山青水秀的好地方。踏进螺蛳壳山腹地摆忙乡,会有一股茶叶的清香扑面而来,一层大雾笼罩着整座茶山,行走其中,水雾不知不觉沾湿了全身。时值三月,满山油绿的茶树也涌出嫩绿新芽,繁密地挤满枝头,郁郁葱葱,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毯子铺在大地上。张子全说,这里是都匀毛尖茶生长的最佳环境,生长在这里的都匀毛尖茶喝上去格外清雅。

黔南的秀美山水窖藏在时间隧道深处,这片浸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茶园,已经芳菲数千年。在古老的传说中,都匀毛尖是治好当地蛮王伤寒的绝世秘方。这样的故事后人无法考证,但是从准确的历史记载中可知,在明朝年间,都匀毛尖茶已经成为皇室贡品,由于外形卷曲,因此被定名为“鱼钩茶”。清乾隆年间,都匀毛尖茶开始行销海外,成为洋人脑海里对中国的众多神秘印象之一。1956年,在品尝过该茶之后,正式将其命名为“毛尖”。

1965年,张子全出生在贵州省都匀市摆忙乡,是布依族人,也是张氏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他7岁时就看着爷爷做茶,15岁开始动手炒茶,传承祖传制茶技艺,现如今从事茶叶行业工作已近40年。初中毕业后,张子全来到高寨水库茶场工作,2005―2008年任黔南州螺蛳壳茶场场长。2008年,张子全得到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于2009年带领10多户村民成立都匀市摆忙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承包种植了1000多亩茶叶基地,2015年建立茶叶加工厂。此后,他的炒锅新增到20多个,并开始招收学徒,一方面传承手艺、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2012年,张子全被评定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在政府的指导下,正式培训第一期都匀毛尖传统手工茶学员30名;同年荣获185工程先进工作者;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产茶基地荣获“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基地”光荣称号。

听张子全讲,“都匀毛尖”早在1915年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摘取过金奖,但多年来这一品牌却并没打响。除了他以外,黔南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并在近年来开始强力推进茶产业。如今在都匀,茶叶产业已成为了当地人的“点金石”。手工炒茶是都匀茶农世代相传的手艺,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技艺,由于纯手工炒茶的数量有限,茶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5年7月,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入驻淘宝商城,并设立十里茶香都匀毛尖官方店,主营都匀毛尖茶叶,采用产地直销的销售模式,开创了以网络线上直销为主的新型茶叶销售模式。张子全以负责任的态度服务客户,让网友体验到网上购茶乐趣的同时,还从原产地直接送到买家手中,省去了中间环节,价格更实在。

“看看,这是毛尖的几种分类,珍品中的干茶条索紧结卷曲、茶毫密布,色泽翠绿透黄,轻嗅栗香袭人;茶汤翠绿清透,回味甘甜生津;叶底嫩绿明亮,芽头肥壮,形如‘鸦雀嘴’。特级毛尖就稍逊了,但细闻还是会有清幽栗香。再次级别的毛尖叶底依然是嫩绿明亮的,只是在口感上会稍微不及前两种。”张子全指着自家几种类别的毛尖茶说道。

当我们好奇毛尖是如何从嫩绿的新叶成为杯中之珍品时,张子全娓娓道来的传统手工艺制茶流程,又使我们学到了一门知识。他说:“传统手工艺制茶流程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几道工序,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至2小时后,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锅温120℃―140℃,投叶量500克―700克,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时,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团提毫工序。搓成茶团,抖散炒干,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炒干时做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最后,锅温50℃以下时,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对于王鲈诰┒网非遗众筹的邀约,张子全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说:“毛尖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其功效是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降脂减肥以及防癌等。但掌握制茶手艺的人毕竟还在少数,都匀毛尖需要更多传承人和支持者。通过非遗众筹这个平台,展现的不仅是茶叶,更是茶文化。”

寻访之郭家铺子“梨树王”牌贡梨膏

“人间四月芳菲尽,黄河故道梨花艳。”郭昌泓对我们说,砀山素有“世界梨都”美誉,是我国最大的梨园。2016砀山梨花节3月18日就在砀山百万亩果园拉开了帷幕。自2008年以来,砀山县已成功举办八届梨花旅游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月来砀山赏梨花,九、十月份来砀山采摘砀山酥梨享受农家乐,这些都已经成为了砀山旅游文化的招牌。

砀山,古称下邑,位于安徽省最北端。砀山历史悠久、资源富集,是后梁开国皇帝朱温故里,也出了傅友德、申屠、刘墉等历史名人。清明时节的砀山县,已是一片雪白的世界,只是把大地银装素裹的不是雪花,而是晶莹剔透的梨花。

郭昌泓是砀山县郭家铺子手工坊的创办人,这位1990年出生的“90后”如今担任着砀山县青年公益联合会主席、砀山县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砀山县青年商会会长、中共砀山县青年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生命关怀志愿者、中国十大感恩励志公益人物、安徽省三好学生、安徽向善向上好青年、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宿州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砀山县首届道德模范等20余项表彰。2014年8月至今,郭昌泓创办的郭家铺子手工坊累计营业额达300余万元。

多年来,郭昌泓带领上万人的团队致力于公益事业,足迹遍布四川、贵州、青海、安徽、等地,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0多小时,用真情为困难群体送上了梨都的温暖。如今他正在启动开展“10元月捐计划”,以更新的公益事业理念,倡导全民参与。

为了更好地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经过深思熟虑,郭昌泓毅然辞掉在北京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砀山县开始了艰辛的创业生涯。他的创业项目是自家祖传的“贡梨膏”,因为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祖传的“贡梨膏”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形成产业化,让更多的人受益。

“梨树王牌”贡梨膏是郭家铺子手工坊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艺品牌,也是砀山本土老百姓几代人熟知的品牌。对于自家品牌可以成功申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艺品牌,郭昌泓颇为自豪。“现在的梨膏多是工业化制作了,且经过勾兑,味道不那么纯正了。其实在古代,梨膏是一种神奇的药物。皮薄、酥脆甘甜,并兼有止渴生津、解热消暑、化痰润肺、止咳平喘、通便利尿之功能,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问题都有神效,传统中医都会用砀山梨入药。”

说起郭家铺子“贡梨膏”名称的由来,郭昌泓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据他所言,秋梨膏是用秋天成熟的砀山酥梨和其他中药配伍加工而成的药膳饮品,《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秋梨密膏”为史料记载,相传始于唐朝。据说,唐玄宗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效,御医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正在人们焦虑不安之时,一名道士用砀山酥梨及各种中草药配伍熬制的密膏治好了皇帝的病。唐玄宗在次日上早朝的时候,宣见道士,问“这是哪里的梨熬制的?”道士怕以后世俗缠身,便随口说道:“是砀山郭家的”。唐玄宗说:“以后郭家的梨在秋天成熟的时候一部分做成梨膏进贡,另一部分鲜果直接进贡。”道士出宫之后,把药方交给郭家就回终南山去了,从此,民间就把郭家铺子制作的梨膏称为“贡梨膏”并沿用至今,其他家做的则叫“秋梨膏”。

篇5

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台湾精巧的手工技艺也面临传承和断层的问题,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将无处安放。只有扭转快餐时代的价值观,感性地传播文化,以论述的方式重新道出工艺的力量,世间的眼光才可能关注手工艺并发生改变。其实,工艺、工匠、工业设计在内涵上也是一种以文化创意发展的产业形态,我们不应该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待。

就“工艺”两字而言,“工”运用技术展现,“艺”由整体形式表达,所谓的“工艺”是两者兼顾。而传统工艺是为人的生活而创造,发展到极致就成为艺术品。因为美学经济全球化,台湾的工艺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一改早期代工外销的观念,逐渐融入设计美学,让台湾的传统工艺文化转化成美学经济的获利形态。

记得刚到中心工作时,看到工艺品觉得好漂亮,便忍不住说:我们竟然有这么多东西啊,拿到市场贩卖不就吓吓叫(闽南语中很厉害的意思)。同仁听到很紧张地对我说:“主任,按规定,我们中心是不做生意的。”

一个礼拜后,我还是把大家集合起来,希望带着工艺家去寻找商机。2013年,工艺中心以“台湾顶级工艺”之名,带着八九位工艺家第一次参加了厦门文博会。

“台湾顶级工艺”,强调的就是“台湾设计,台湾生产”。传统中富有创意,更贴近生活实用;在地生产,显示出台湾工艺师的精湛手艺,注重细节。2015年,我们在大陆参加了4场展会,展出工艺品均为代表台湾的卓越工艺设计与技法。比如结合了远红外线技术与陶瓷釉药、运用稀土元素高温窑烧出千变万化的天目釉,树漆雕塑,通过大雅红土及麦秆灰烧出的地方原色生活陶,展现了台湾多元的文化和核心工艺价值。由国际知名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与台湾竹艺师陈高明合作的世界上第一张竹制的悬臂椅“43”,则呈现了台湾的顶级技艺。

多次来内地交流,我看到不少内地工艺品。凭良心讲,做工与技术的精细程度与台湾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超。台湾工艺品凭借什么优势进入大陆市场呢?我注意到,“生活”是彼此之间最大的差异,也就是台湾工艺品的优势所在。

我之前曾去拜访一位做茶具的台湾老师,他说自己做茶具是先从茶艺学起。从茶艺中体会茶具使用的细节,并从中去调整、改善茶具的设计。因此他做出来的茶壶、茶嘴不会渗出多余的水分,让消费者使用起来都非常舒适,我觉得这就是“生活”。

现在,很多当代优秀的工艺美术师都被传统局限了。中华文明有5 000年悠久的历史,可是我们在产品研发上常常绕在这5 000年中。虽然把传统的东西做得更精致了,却没有呈现出当代的思维。所以在内地,大家卖的是精致的工艺品。而台湾,卖的是生活的态度。

当传统工艺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时,可以考虑两个方向,进入一般人的生活还是具有文化特质的生活。进入一般人的生活,需要考虑用优质的设计做转化,符合一般人生活使用的目的与条件;进入具有文化特质的生活,则在创作时需要具有一定的精致水平与艺术表现能力,并注意与生活文化接合。因为大家都希望拥有文化特质的生活质量,所以传统工艺创作者在创作一般生活用品外,追求精致、高艺术化与文化味,便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生活美学是在用心、讲究的日常生活里,一天一天、一点一滴不断累积所形成的结果。美靠器物承载,工艺向来是开发食、衣、住、行、育、乐等生活中所使用的道具,工艺之道永远紧扣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不断寻求创新发展。

篇6

所谓“鎚起铜器”,就是用锤子敲打金属成型的锻造技术,而“鎚起铜器”也就是将一片铜板做成无接缝制品的高超工艺,这一技能需要工匠的高超技能。经过二百多年的技艺传承与改进,燕市地区的手工制作铜器的匠人更是将“鎚起铜器”的技艺推到了极致。当然,这项手工技艺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其他手工艺匠人一样,燕市的金属加工匠人在明治初年,也因为大量进口洋钉等金属制品而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匠人失去了生活来源。但是到了大正时期(1912~1925年),跻身世界列强的日本开始注重传统文化中的茶道、花道、香道等,于是燕市的匠人们进一步完善了洋金属业无法与之竞争的“鎚起铜器”加工工艺,制作出了精美茶具、花瓶、香炉,这些用具成为当时富裕人家的必备品,燕市的匠人们甚至还生产出能够与欧洲高端市场竞争的西式餐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燕市的现代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

今天燕市出口的西洋餐具占日本出口洋式餐具的85%,是日本最重要的金属加工基地。燕市的金属加IT业发展了,但孕育出该产业的“鎚起铜器”却因产量有限、制作工程辛苦而开始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1958年,“鎚起铜器”被指定为新潟县的无形文化财,1980年被指定为日本国的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在日本燕市从事“鎚起铜器”生产的坊间大约只有6-7家了,且大部分从业的匠人都年过五旬。

在燕市最负盛名的“鎚起铜器”当推玉川堂。玉川堂初代“当主”玉川觉兵卫师从藤七,并习得“鎚起”的精要,于1816年创立了“玉川堂”,后经第二代“当主”玉川觉次郎的改进,工艺更趋精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第一次参加1873年维也纳万博会,就挑选了玉川堂的“鎚起铜器”参会,此后燕市的铜器工艺更加闻名。本文所采访的岛仓板美于1952年入玉川堂第五代当主门下学习铜器制作,苦练15年技艺后出师门,在60平米大小的小坊间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岛仓堂。日本的手工艺传承中,家族内的传承关系十分严格,这种传承关系并不一定严格遵守“传内不传外”的规矩,而主要指的是出师的学徒只能带走从师傅那里习得的技艺,并不能从师傅那里获得任何的手工艺制作的专用工具,也不能分得师傅本家现有的业务。因此,岛仓板美从小到一个称手的锤子,大到加热铜板的火炉都一一由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然后还需要让自己制造的铜器获得新客户群体的认可。从1967年起,岛仓堂逐步发展壮大,三次改建工坊,其产品的风格虽一脉源白玉川堂,却较之玉川堂制品更贴近生活实用性。现在,岛仓堂的第二代岛仓政之已经正式继承了其父的技艺,也成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认定的“传统工艺士”。他更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设计与摸索,在茶壶与咖啡用具的设计上有着独到的心得,作品更具个性化。岛仓堂设计的洋梨型“急须”以其独特的造型在2003年日本传统工艺品公募会上获奖。

岛仓堂的铜器制作承白玉川堂,匠人从大铜板上切下需要取用的铜板,放在700℃以上的高温中“退火加工”,然后通过锤打加工使之成型。这个锤打的过程不是将铜片敲薄、延伸,而是工匠凭着多年的经验与感觉将铜片敲圆,铜器的大小与形状都在工匠的脑中。经过精细锤打、雕金后,再将各个部件熔接成一体,最后放入一定比例的硫酸铜和绿青的液体内进行自然着色(混合液体的比例是各工坊的秘密)。经过这一系列工序而成的“鎚起铜器”,拥有了柔和的线条、神秘的色调,将铜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小锤子的“啪嗒”声中敲打出来的铜器,包含了许多工艺制作技术,也凝聚了能工巧匠数十载乃至一生所追求精益求精的心血与执着。岛仓堂制作的铜器,从铜板选材开始一直到镀色的20多道工序均是出自岛仓父子之手,连一个小部件也不外包给其他金属企业加工。因此,制作而成的铜器长久不坏,永久使用。特别是独具匠心的着色技术,在铜质特有光泽的衬映下,“鎚起铜器”的颜色和光泽会随着使用年代的久远愈发展现出她的魅力,比如色彩流畅的宣德色、孤肃的紫金色、优雅华丽的复合金、单纯朴素的素铜色以及犹如新溻美人高贵而不张扬,低调而不失华丽的银色。由于铜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水质明显地变得细润甜活。使用经过鎚起工艺制作的铜茶壶泡茶,能使得茶叶更具清香,将茶的细腻一面完全释放出来,既赏人悦目,又沁人心脾。

铜器的使用常识

铜的热传导:铜的热传导效应是铝的2倍、铁的5倍,用铜器烧水,能够更省时省节能。由于铜具有很高的热传导效应,所以容器整体受热均匀,以铜制作的厨具往往能够让菜品更加美味。

耐腐蚀性:铜是一种十分耐腐蚀的金属,能够抵抗环境对铜器本身的侵蚀。也正因此,中华文明中的保留了大量的商周时期的铜器和历代封建王朝使用过的铜钱。

消毒杀菌作用:铜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是一种比较卫生的金属。因此,中国人早先有使用铜制作洗脸盆的习惯。所谓的“金盆洗手”大多也是用铜盆洗手,而非真的“金盆”。此外,中国人还很早就使用铜花瓶养花,使得花朵能够开放得更久、更美丽。

铜绿无害:很多人往往误认为铜器上的铜绿是有害的,这一点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人也曾有过类似的错误认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铜绿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难溶性化合物,很难被吸收,即便摄入人体也不会被吸收而直接被排出体外。

篇7

2015年11月21日,全国各地400多位古茶家人齐聚广州白天鹅宾馆,参与澜沧古茶“启航五十・古茶飘香”50周年大庆揭幕庆典。今年是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诞辰百年,澜沧古茶为纪念景舟先生,为古茶会员能领略大师风韵,特携景舟先生入室弟子、当代紫砂巨匠李昌鸿及嫡孙李仁辰,历时近一年,摹制大师最经典壶型汉云壶、笑樱壶,敬献景舟百年。

活动当天,紫砂大师李昌鸿携师父顾景舟先生亲手制作的汉云壶、笑樱壶真迹(价值一千多万)现场亮相,汉云壶是顾景舟大师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自创款,清雅中气势雄浑厚重;笑樱壶是紫砂壶的传统款,器型经典形制俊秀,在庆典现场得见顾景舟大师亲制的壶大家倍感幸运。

大师在中国,从“品赏民族文化与尊享艺术瑰宝”理念出发,打造出艺术生活活动,每一场跨界演出,都诠释了茶妈妈杜春峄与各位大师间的大匠无言,惺惺相惜,因普洱茶的那一缕芬芳,一场场精典轮番上演,杨丽萍《向生命致敬》孔雀专场,吕思清《琴与茶的对话》独奏专场,央视少儿主持人《我爱寓言》的儿童关爱活动,萨顶顶《花开欢喜》禅乐会,郎朗《一爱一生・致敬澜沧古茶50周年》新年专场音乐会。

东方孔雀,灵魂舞者

2014年12月6日,茶妈妈杜春峄携手《孔雀》・杨丽萍向生命致敬在广州大剧院华丽开场。来自全国的古茶家人和古粉共1500人欢聚,共同欣赏《孔雀》开屏,品味古茶飘香,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欢乐的“孔雀”之夜。

山之精灵,木之精魂,简约至美,致敬生命。《孔雀》在广州大剧院的艳丽开屏实现了来自云南的两个杰出女性的跨界合作。两个女人,素未谋面,一个在舞台绽放,一个在林间穿梭,她们说:女人歇不得。

杨丽萍,一个纯粹的舞者,她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

杜春峄,一个纯粹的茶匠,她说,我在古茶园中长大,我为茶投入了我的青春年华,茶回报了我永远年轻的心态和活力,愿所有爱茶人和与茶友缘的人健康、长寿、万福!

琴茶一味,名曲飘洋

2015年4月24日,吕思清《茶与琴的对话》在广州大剧院奏响。全国各地的古茶家人们欢聚在大剧院,共同享受这场音乐的饕餮盛宴。

吕思清,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中国小提琴家之一,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坚持,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他说,自己练琴这么久还真不知道练琴有捷径,学琴苦,练琴苦,所有练得好的小提琴家都是清苦的。

坚持,是茶妈妈杜春峄半个世纪岁月无声的守候。她说,那时候100多个人就只留下了30多个,真的苦,很苦很苦,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练习,方才练就大师的魔术手。数十年精益求精的探索,才能掌握纯熟的制茶技艺。虽然他们未曾谋面,却都有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彼此融会贯通,相互欣赏。

梵音秘境,天籁之音

2015年8月28日,萨顶顶《花开欢喜禅乐会》在广州大剧院唱响。

萨顶顶,BBC世界音乐大奖得主、中国民族音乐旗帜性音乐家。

圣洁梵音,洒脱蒙古乐,深意汉语,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用梵文演唱歌曲的人”,2015年10月,受邀中英企业双峰会上倾力献唱。

万物生长,四季轮回。春天是深情的,它生机勃勃,萌生希望;夏天是茁壮的,它火热执着,生长希望;秋天是喜悦的,它甜美甘醇,收获希望;冬天是祥和的,它绵长悠远,蕴藏希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四时,不紧不慢,不错不乱。人在凡间,再忙,也要听从四季的安排,再忙,也要聆听内心的声音,再忙,也要给自己一杯茶的时间,缅怀时间的味道,感知生命的可贵。

一茶一琴,一爱一生

2015年12月13日,郎朗《一爱一生》钢琴独奏会在广州大剧院奏响。世界各地古茶家人们欢聚一堂,同享这场最顶级、最高雅、最珍贵的艺术盛宴。

郎朗,世界顶级钢琴家,国际知名社会活动价,联合国和平大使,被誉为“中国符号”。在世界舞台上,他用指尖琴音,诉说着东方面孔的世界语言,让人们在听觉上品味历史文化,让古典穿越时空,让大家获得持续的精神滋养。

在茶林中,茶妈妈杜春峄用一杯茶汤,倾诉对这片千年文明的尊敬和热爱。这杯茶汤,经历千年风雨洗礼,万千日夜淬炼,向全世界诠释最纯粹、最本真的东方文明,向世人捧出“世界茶,中国味,古茶美”。

极致专注,匠心锤炼,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怀抱赤诚,持守真味,让世界品味中国的味道。聆赏世界,品味中国。

器茶良缘,紫砂经典

今年是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百年诞辰,全国上下举行多场活动隆重纪念,澜沧古茶携景舟入室弟子、当代紫砂巨匠李昌鸿、沈遽华伉俪,及其嫡孙李仁辰先生,摹制汉云壶、笑樱壶,敬献景舟百年。2015年7月19日,景舟百年・《器与茶的爱》在宜兴顾脉李门举行。

顾景舟,现代紫砂界的一座丰碑,振兴现代紫砂的第一人,开创了雄浑、厚重、简约、大气的新时代。

茶妈妈杜春峄,一位纯粹的制茶匠人,事茶敬茶半个世纪,始终追求茶之真味,为广大爱茶人创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澜沧味”。

篇8

莲花型熏香炉(图7):为北宋中早期。高12.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约10厘米。小直口,折肩,圆弧腹,束腰,喇叭形双阶式高足。炉体外周,贴有一圈八瓣仰莲花瓣饰。莲瓣圆肥丰满,整个炉体,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此器应为佛前或祭祀用品。

这件黑定莲花炉最具艺术魅力的莫属其色泽。通体宝光内含,如脂似玉,口沿及莲瓣莲缘及高足双阶处,由于釉薄,其颜色由玉白渐趋蜡黄至深棕色。莲瓣外缘及高足弦纹处,带有一缕缕青色,通体满釉乌黑而蕴润,色似黑玉。釉层深处,呈血红色。能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呈现白、青、黑、红、黄五种颜色,恰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可谓神奇巧合,意境深邃,令人不得不折服我国古代匠师们的聪明智慧和精湛工艺。通过大量实物标本印证,这种神奇颜色,并非偶然而成,而是当时匠师们已熟练掌握了釉色在高温下的演变技术。

双系水注(图8):为北宋中晚期。器高8.2厘米,足径7.5厘米。直口、短颈、鼓腹,下为平底,有圈足,肩部有对称关系,前有短流,后有手柄,造型端庄,丰满稳重,器形小而大度。胎质洁白,修胎工整,胎薄体轻,制作精良。釉色乌黑如金,气韵深穆。看得出是匠师们有意减少釉料中钙的含量,使得器身釉色十分稳重,不见流淌痕迹,且施釉均匀,器底除洁白的圈足外,作皆满釉。其造型、釉色、工艺、比例,恰到好处,彰显古朴典雅,为文人雅士文房用具之精美作品。 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代匠师们的审美之高雅,制作工艺之精湛。

乾隆皇帝曾有诗云:“抵论越州与汝州,朴无矩度有神道。恰似高士倪黄画,不以工求以韵求。”这首诗原本是借越窑、汝窑之风韵咏官窑两耳壶的,但对宋代诸窑精品名瓷,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评价。宋代名瓷,朴元矩度,以造型秀美、釉色独特而取胜。它是凝固的音乐,无言的歌。如同千古皓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名瓷,给人的感受,是无限的美,富含文化韵味的美,柴、越、汝、官、哥、钧、定,莫不如此。

篇9

〔关键词〕物之美 骷

日本在佛教和中国古代文化输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骷拧泵姥В并且由“物”为表像载体,通过“物”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面貌和整个社会美学架构,行成哲学体系。

中国和日本两国关系在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的波折,民族记忆基因里有着许多晦涩的苦难记忆,分分合合。要抛开政治纷争和固有的观念去认识另一个国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一两句话去定义一个国家未免也显得草率。中日两国文化有着许多的渊源关系,早在绳文时代就有古中国大陆板块人口迁徙到日本陆地,成为原住民之一。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也见证了中国唐代鉴真和尚将中国佛学和文化带到日本的艰辛历程,虽然一些日本学者并不愿意说中日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衣带水。

语言是一种国界,将不同的种族和国家划分开来,不同的语种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物的不同观念,有着各自的行为方式和各自认同的标准。脱离开政治语境和社会去谈文化艺术,那只会是无根之花。但脱离开政治语境去谈文化艺术又会轻快很多,艺术从来不会产生敌对关系。

而艺术语言能抛开繁琐,以一种轻快的方式进行跨文化沟通,从艺术去理解文化。

一个地域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艺术形态的形成,必定和之所处地缘政治和社会历史环境相关。文化的形成繁衍除了和地缘政治、历史相关,又和民族性格具有极大关系,日本具有复杂和矛盾的民族性格,正如同Ruth Benedict所著《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性格特质的分析。他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向强者学习,并在吸收外来文化后进行变通改良,呈现不同的面貌,转化成自己的文化后加以固守。如铃木大佐所说:“禅宗在印度生根,在中国开花,在日本结果。”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在大的历史变革中并未断节,一路下来,使得日本当今社会仍然有保留相当完善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日本处于半封闭海岛环境,长期处于不期而至的地震和海洋灾害威胁下,日本人对于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转瞬即逝有着强烈敏感,结合泊来的佛教和中国文化后,在本土融合形成了“骷拧保成为日本社会艺术文化主轴。与其说骷攀敲姥В不如说是哲学体系恰当,这种哲学体系贯穿在日本社会方方面面。

佛教和禅宗传入日本之后,佛教对于世界的认知在日本本土转换成和中国古代所不一样的哲学体系,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这是将泊来的文化往另一个境界发展出了结果。“骷拧笔峭ü“物”,将佛教的“无常”进行外化视觉呈现,“物”成为载体,由“物”进入精神性的“无常”体验,从“物哀”到对于追求“不完满”的审美趣味,这种“物”传递出静穆和朴素的力量。

可以说日本民艺和文化艺术对“物”(物是材质、器物、自然之物)的关照,是以“骷拧保 Wabisabi)为核,“幽玄”为体。

骷牛Wabi-sabi),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骷诺拿烙惺北幻枋鑫“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它是从佛教三法印派生的概念。骷琶赖奶卣靼括不对称,粗糙或不规则,简单,经济,低调,亲密和展现自然的完整性。骷琶姥г谌毡镜纳竺兰壑抵械牡匚唬大致相当于希腊对于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如果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内心带来宁静的忧郁和精神向往的感觉,那么它可以说是骷拧骷沤邮苌活是复杂的,但崇尚简单。它承认三个简单的事实:“没有什么能长存,没有什么是完成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接受这三样事实,就能接受满足是一种成熟的快乐。”① Wabi-sabi就像禅宗一样,用语言描述也只是它的表象。

“寂”作为审美状态,是“闲寂”、“空寂”,而不是“死寂”;是“寂然独立”,不是“寂然不动”,它是一种优哉游哉、游刃有余、不偏执、不痴迷、不执着、不胶着的态度。②

“寂”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听觉上的“寂之声”, 用声音去表现寂静,有声比无声更为寂静,称为“寂声”;第二个层面,是一种以古旧、磨损、简素、暗淡为外部特征的“寂之色”,“寂色”就是一种古色、水墨色、烟熏色、复古色。从色彩上说,“寂色”给人以磨损感、陈旧感、黯淡感、朴素感、单调感、清瘦感,但给人以低调、含蓄、朴素、简洁、洒脱的感觉。③第三个层面是“寂之心”,指人的一种寂然独立、淡泊宁静、自由洒脱的精神状态。 ④

“骷拧笔且恢稚竺朗泳踉则,无常和残缺的概念,“鳌保Wabi)大致是质朴和自然的孤独,而“寂”(Sabi)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饱经风霜、衰退、美人迟暮。(日语里生锈一词也是Sabi)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指的是事物与生俱来就是不完美的,同时承认事物在走向死亡宿命的过程中会不断变幻。⑤

以“物”(物是材质、器物、自然之物)传递这种“骷拧保是通过不同材质的考究运用,通过展现“物”的材质自然质感对比,产生骷诺挠男美感,这种对比是对不同“物”,不同材料的不同份量、比例运用,而这比例份量是以古法的风雅视觉气质为宗,是与鲁莽、草率、拙劣、粗狂相反,产生材质自然质感机理间对话,例如:古旧与新、木与石、木与金属、石材与木,大漆与木,粗陶与釉色……通过极简、“素”的表象语言,去表现恒久不变的“成、住、坏、空”的寂灭感,正如佛教所言:“从来诸法,常示寂灭相”。激发出对材质的重新审美体验,如同日本料理所传递出的是食材的本味,觉察自然本来面目。

这样一种体系渗透在各个领域:音乐、戏剧、建筑、服装、陶艺、木器、当代工业产品……通过这些媒介物,将“禅”融合进“骷拧苯行外化感官呈现,让人能感知并且通过“物”进入精神层面的体验。除此之外,日本民族近乎强迫症般精进完美做事态度,细腻委婉内心特质,对细节一丝不苟,给世界贡献了不少特点鲜明的当代文明成果。这种体系下,使得日系之“物”,都具有辨识风格极其强烈的特征,所生产出的产品和器物、艺术品,都具有相似视觉美感特征,强调“器物之美”,而这“美”就是“骷拧焙汀坝男”。

将“物”之美渗透到日常生活,以营造“物”和“景”的堆砌,通过视觉感知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枯山水园林、建筑;通过“乐” 用听觉展现出来,如:尺八、三弦琴。

枯山水,作为“物”的堆砌是极其讲究法式的,中国画在唐代传入日本后,自日本平安时代出现的园林典籍《作庭记》始,枯山水园林逐渐从皇室走进武家和寺庙,从真山真水转化为细沙碎石和自然元素组合的“假”山水。枯山水由禅僧所作,融入禅意,又叫“禅花园”,这种山水是用固态自然之物营造一种恒久不变的“场”,碎石构成水波荡漾的视觉想象,配合或横或竖的山石,充满肃杀、静穆的“寂”感,而非纯审美功能,体悟眼睛所见即是所障,是心动还是碎石的水波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枯山水中苔藓和植物的融入又平衡了沉寂感,露出些许的生机,通过春来春往的植物生命变化与山石的恒久,体悟时间。枯山水造园将人工造作痕迹藏匿于“物”之下,似无为而为,大象无形,感觉一切自然而然,浑然天成。以这种对“物”所表现出的骷啪材拢绝不是合家欢般的华丽艳美。它像樱花一般,转瞬即逝的美丽,无所持衡,是人体察自然本来面目之后的那份内心平和宁静,人景合一的无我。这和知识、思想无关,与直觉感悟相连,是睹“物”之时,心被 “空”出来,摆脱自身识见和经验的限制,进入宁静,你就是“物”,“物”就是你,无分别,引导你进入精神层面。

建筑,是扩大化了的“物”,在建筑领域例如安藤忠雄的当代建筑、SANAA建造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谷口吉生建造的铃木大拙纪念馆建筑等,带来视觉震撼之外,更传递出极简、静穆朴寂的震撼力量,静穆是一种能量,能将人心平静下来,“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如禅宗般“舍去一切多余,单刀直入,直指核心。”禅宗就是认识世物本来面目的不二法门。

听觉来说,作为乐器之“物”的尺八和三弦琴,造型极简,外表和中国古乐器差别不大,但是音色和演奏方式却截然不同,总是给人决绝的空寂幽远感,有声比无声更为寂静,寂寥之外又显倔强生机和韧性,这似乎又和日本民族性格相暗合。

还可以从茶道去体验“物”的艺术和对“物”的恭敬,这是对“骷拧钡牧硪恢置姥ё⑹汀

日本镰仓时代的临济宗留学僧南浦绍明在宋朝时来到中国,将径山茶宴带回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起源。无论是茶室的构建,茶道仪式的器物材质和造型法式,都是通过“物”这个载体,将骷鸥秤杩墒有裕用“物”将骷抛化成内心的关照和投射,整个过程将精神虚以待位,放下“我执”,赋予人造的物件以生命的气息。

茶室的构造是体现“鳌钡目占洌首先是一扇狭小的\口,无论何种身份的人相聚入茶室,都必须躬身低头,蜷伏而入,这意味着放下自我,放低自己,无分别,放下社会差别而才能进入冥想般的茶道仪式,整个过程关注的是正心诚意的不二心。茶道整个体系沿循古法,大量使用“寂色”,材质之间的对比,陶与铁,木与竹,苍古的茶釜,都是极具“物哀”的视觉审美享受。茶人用自然的古旧的材料布下颠覆旧与新、劣与优等相对概念的契机,放下分别心。

茶会中,对于茶道器物的拾取也是谨小慎微,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茶入、仕覆、茶杓、茶碗、茶筅,器物制法各有渊源和制作法度,规矩分明,器物历经岁月褒浆,器物背后都藏着工匠的故事,每件器物本身就已是审美艺术品,是充满生命信息和历史文化的化器具。

茶会不光是茶本身,通过强烈仪式感和类似宗教氛围,关注当下,在于那不住不留“一期一会”的瞬间。(一期一会:所有时刻都只有一次,不再来。对应禅宗的“当下”。)以突出“和敬清寂”这一茶道之基本精神:“和”是指人与大自然之调和;“敬”是指由主客之间互相尊敬开始,以至对任何事物都抱有谦敬之心;“清”是指心无杂念,令心意纯朴清静,达致“禅”的意境;“寂”更是与大自然融合为一,无始无终之宁静感觉。⑦

从茶人干净利落的形体动作,还可以找到和“能剧”相似的肢体艺术语言,同样都是一种类似宗教般纯粹、舒缓、简洁、静穆的张力,六根上的骷拧D芾钟肽芫纾同样是起源于唐武则天时期的古中国,极简的舞台布置和道具物,幽缓肢体语言的蛊惑般令人沉入其中。能乐更多是和幽玄相关。

除了“物”之哲学,还有对于“物”的恭敬心和严谨的态度,对于“物”的执着和表达,单看古式榻榻米和木屐仍在现代日本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就是很好的注释。在互联网吞噬一切的今天,日本社会仍然有很多百年工匠传人,也不乏千年老店。工匠的“技”与“道”往往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在日本民艺里,传承几百年的工匠,力图将材质和做工结合到极致,做到极致却又有意体现出形体视觉的不对称、不完满,醇熟精微的技术,由技入道,“茶道”,“花道”,“剑道”,“书道”,“香道”,“能剧” ……将技术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当今,虽然很多日本年轻人不愿意再传承自己父辈的手工艺,但整个社会仍能感受到对于工匠与造“物”的尊敬和坚守,体现出对材料和技艺的精进极致追求,并且在生活中处处能体会到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坚守,恭敬,执着,精进,完美。工匠对于独具匠心之“物”,依然是沿用古法尺度为多,宽厚长薄的分寸具有涵养,在这种对材质和造型法式的精道\用之下,器物所传递出来的温润优雅的气质,是让人能够回味把玩,似乎是一种经过洗炼后内心的素静,让人能静和定下来,去品味斟酌。

这“物之美”在日常生活中不以传统表层符号为载体,而是将这种禅宗为核心,骷盼表体的哲学体系进行推展,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使得古典风雅犹存,结出许多成果。有了这种对物态度和独特认识表现方式,在60-70年代才有了日本的“物派艺术”⑥,开启用当代艺术的手法对“物”的重新认识,进入世界艺术史。

当代社会的日本,在传统文化之外,既有鲜明特色的动画动漫(村上隆、宫崎骏),又有后现代的御宅族(Otaku)和腐女文化,奇装异服的、倾向欧美文化的青年。在更为丰富的当代环境下,这种“物”之“骷拧闭苎体系为骨架可以支撑融合更多的现当代元素,去表现更为丰富的艺术语言,这也使得日本当代艺术没有反复停滞在传统符号的表层,脱离开了对传统的符号化简单模仿,也不是一味模仿西方艺术语言。停留在传统符号表层的艺术,只会使得艺术语言的虚无,找不到实相。

日本“物”之“骷拧保由来千年,逐步发展完善自成体系,在当代艺术领域,对于同源的中国艺术或许有更多的启示和可能性探索。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释:

①⑤ Lonely Planet公司.Lonely Planet日本[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

② 大西克扎著,王向远译.日本风雅[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6.

③ 同②:P3

④ 同②:P1

篇10

中国从来都不缺少匠人精神,只是近些年,我们把它弄丢了。

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曾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关于匠人精神,老祖宗也早已给过答案。《庄子》一书中,就有对2 300年前中国匠人梓庆的精妙阐述。

梓庆是鲁国的一位木匠,L是古代一种乐器。梓庆用木头雕刻的L,见过的人都觉得精巧到只有鬼神之工才能做得出来。

鲁王很惊叹,就召见梓庆问:“先生能做出来这么精妙的东西,有什么诀窍?”

梓庆谦逊地说了以下一番话:

“我只是一个木匠,哪有什么诀窍呢?只不过在做工前,我不敢耗费精神,要静养聚气,让心沉静下来。”

“斋戒三天,我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我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

“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选择质地、外形与L最为相合的木头,此时L的形象已经呈现于我的眼前。然后我将全部心血凝聚于此,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器物精妙似鬼神之工,也许因为这些吧。”

何为匠人精神?

《庄子・达生》梓庆篇虽仅146字,但却朴实无华地述说了2 300年前一位中国匠人的精神境界与风骨。何为中国匠人精神?

1.专注走心、追求极致。

每一件作品,若想达到精致和完美,都必须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细、做到位。梓庆做L,先用七天的斋戒使身体和精神达到最佳状态,再走进山林选择木料。选料时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L的模样,再认真寻找匹配的木料动手取之。一旦进行雕刻,则聚气凝神,全身心地投入。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将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家族――雷氏家族。这个清代皇家建筑工匠世家,设计了中国近1/5的世界建筑遗产。雷氏的每个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的比例先制作模型,更为可贵的是,小至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也均按比例制成。正因严苛的极致精神,雷氏家族被同行尊之为“样式雷”。

无论是梓庆,还是雷氏家族,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的精神。

2.荣辱不惊、忘名忘利。

与如今许多人做事都希望利益回报立竿见影相比,梓庆的做法体现出中国古代匠人的更高境界。

“斋三日,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梓庆在做L之前,把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统统放下,只专心于工作的本分,达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

在今天的商业时代,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完全忘名忘利的企业家了。即使是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也会因为利益而出现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门”丑闻;同样,在日本也有财务造假的现象,即使是东芝这样的著名企业也不能避免。

3.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术到极致,几近于道。作为一名杰出的匠人,梓庆在选材前全然地净化自己,带着对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

“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在制作L时令自己达到忘记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灌注匠人的生命之魂去制作产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就是“道”吗?

如今,世界优秀的企业家和卓越的匠人,也都在穷极一生追求这一境界。

匠品之国

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匠人精神。作为世界上曾经最大的原创之国,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2 000多年的农耕经济时代,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各类精美的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距今已2 200年,其薄如蝉翼,用料2.6平方米,仅重49克。

中国书法、中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等,目前仍是许多世界博物馆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并还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纪录……

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所生产的匠品,一直都在影响着世界。古代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匠人之国”和“匠品之国”。

今天的中国,不仅能在尖端科技实现领先,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中国企业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样是现代中国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匠人精神的体现。

知耻后勇方成典范

时下提到匠人精神,许多人言必称德国、日本。国人在日本排起长队购买马桶盖,将德国制造的炊具成箱搬回家。相当多的人成为德国、日本产品的忠实粉丝。这正如过去的2 000多年,世界痴迷于追逐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人们对于匠品价值的认可从未改变。

德国、日本的匠品制造是怎么来的?确切地说,德国、日本的制造都经历过学习他国技术、仿造假冒、不断升级、自主创新的过程。

德国的匠人精神也就是最近100多年的事。

1830年,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1871年,德国制造处在假货和仿冒横行时代;1887年,英国新《商标法》,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Made in Germany”,以此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

知耻而后勇,德国从此开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时间,德国人持续不断地在各个行业,坚持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终于使德国制造成为世界上高品质的代名词。

日本也差不多。农耕经济时代,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日本的匠人精神也起源于中国。自唐朝贞观四年开始后的260多年,日本派出十余批、数千名遣唐使在中国学习。大到参照唐朝进行政治、教育改革,再到学习围棋、茶道、花道等生活方式,小到制豆腐、榨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遣唐使们几乎带走了唐朝各行各业的技艺。

日本的工业制造则从学习欧美国家的技术并进行仿造开始。1950年,日本还只能生产廉价而简单的商品。此后的20年,将传统手工业者的匠人精神传承于规模化制造后,日本制造的品质大大提升。

勿忘初心

中国有2 000多年的匠人精神传承史。由于历史原因,在近代,中国的匠人精神没有得到全面的传承。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也使商业伦理问题突显,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时有发生。

在规模化的工业制造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手艺传承更加艰难。未来的中国,无论是工业强国战略下的精工制造,还是对传统匠艺的保护,都更加需要全面传承、发扬中国的匠人精神。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

篇11

 

1 概 述

 

近几年,随着国人审美品位和消费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工业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过去那些朴实无华的产品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目光。特别是在国外一些高端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今天,人们感叹产品本身的精巧与严谨的同时,不禁发问,中国本土的产品设计何时才能达到如此境界?产品背后缺失的到底什么样的精神内涵?

 

其实,一些新锐的国内设计师已经开始关注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无论打开网页或是翻阅报刊,我们会时不时地看到这样一个词——“工匠精神”,从罗永浩创立并融入了情怀设计的“锤子手机”,到木墨,木智工坊等小众家具设计品牌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源自过去手工艺人的独特精神。消费者看中它背后代表着的高品质产品,设计师则用它不断地激励自己精益求精。

 

无论怎样,“工匠精神”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对于创新时代的排头兵,设计师们该如何去理解“工匠精神”,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工作?特别是针对工业设计产业而言,“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当今这样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在下面的思考中,我将尝试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相应的答案。

 

2 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

 

想要弄清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工匠,在汉字中,所谓“匠”,从象形文字的层面来说,外面的“匚”字旁代表盒子,而里面的“斤”代表斧子,结合起来讲就是放斧子等工具的盒子,表示从事木工,即匠字的本意。慢慢地,匠字被引申为掌握熟练技能的人,如“木匠”“皮匠”,或是指精巧的构思,如“匠心独运”。

 

可以说,过去的工匠,泛指的是具有巧妙构思并熟练掌握某种制作技能的人,他们担负着一件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制作的一系列完整流程。

 

与批量化的机器生产不同,工匠的生产制作方式拥有其独特的近身性——他们和产品密不可分,关注着产生和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保持着生产的连续性,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不会脱节。这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很难做到的,正是由于这种生产模式的影响,令工匠们可以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状态,而工匠背后的精神内涵也慢慢展现出来。

 

2.1 工匠精神是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工匠对自己的技艺从来都是不满足的,每天的工作既是产品的生产制作,又是对自己技术的磨练和提升。新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于对工匠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提升和改良技艺的机会。比如日本的小林研业公司,不起眼的打磨厂房中,出品着无数的宛如镜面般光滑的苹果ipod后盖,苹果公司之所以会将自己的产品交付给小林研业公司,就是看中了他们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Ipod的后盖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只有0.5 mm,而且打磨过程中稍微发热就会造成面板歪斜,这需要在打磨力度和角度上丝毫不差,小林研业的工匠们不断提升着打磨的技艺,最终,苹果公司以为需要两个月时间处理的ipod后盖在5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个个符合标准,堪称研磨界的奇迹。

 

2.2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完美细节的苛求

 

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说过自己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就行了”,所谓工匠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对产品品质和产品细节的近乎偏执的追求,每个工匠对待产品都一丝不苟,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要仔细考虑,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为了把食材最鲜美的那一刻奉献给顾客,在制作寿司时会根据食材的不同特点甚至顾客的不同身份作出调整,比如为女性顾客制作的寿司就会稍微小一些,为上班族顾客制作的寿司米饭就会压的紧一些,方便他们用筷子食用,对于左撇子的顾客他还会把寿司摆在顾客的左手边方便取用,这些对细节的专注将工匠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2.3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发展的深入思考

 

工匠们的工作看似单一,但实质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对产品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正是保持产品延续性的最直接途径。

 

日本京都茶叶筒制作企业“开化堂”有着百年历史,其铜质茶叶筒产品前后需要100多道工序完成,且对气密性的要求非常高,深受大众欢迎。

 

第六代传人八木隆裕则在父辈的基础上积极求变,他联合京都其他五家手工老字号成立“日本手制”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产品种类也面向世界各地的消费群体,比如利用开化堂茶叶筒优良的气密性,制作满足西方家庭保存需求的意大利面储存筒。

 

这种改变并非仅是开拓市场,而是仍是以产品为本,在满足更多人群需求的同时,保持自身产品的延续性。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自己平凡工作表现出的崇高敬意,一方面,工匠精神决定了工匠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为消费大众带来了品质优良,富含感情,经久不衰的产品。

 

3 为什么工业设计需要“工匠精神”

 

工业革命爆发以来,大机器迅速登上历史舞台,人们迫不及待地将它引入至产品的生产环节中,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在那个物资贫乏,供小于求的时代,机器生产的标准化和高效率令企业家看到了这里面隐藏的巨大能量。

 

但对于手工匠人而言,机器批量生产的引入将曾经的“制作”过程硬生生地拆分成“设计”和“生产”两个环节,就像包豪斯的莫霍利·纳吉说设想的那样,通过电话以及一些辅助工具就可以将设计传给工厂让其加工制作,而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过程,却是反工匠体系的。

 

这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失去了制作者的近身特性。有时为了迎合机器生产的高效率,设计师不得不作出妥协,对产品作进行简化,以便它能够更快地推出市场,刺激人们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种快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谋求利益,更多的企业家开始追求所谓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模式。

 

一方面,利用拙劣的设计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吹消费主义;另一方面,不断推出换代新产品刺激再消费,促使人们丢弃还能够使用的旧产品。

 

正如飞利浦设计思想中提到的那样:“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对身边产品不用过多关注的社会,一个‘用过即弃’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身边,大量快速消费式产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设计新潮,价格低廉,但做工粗糙,材质低劣的快消服装;虽然款式多变,但结构简易,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快消家具等等,这些产品数量巨大,却功能相近,款式相似,它们存在感低,难以引起人们关注,除了刺激人们消费外似乎一无是处。同时带来的,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和严峻的环境问题。

 

意大利设计师Giovannoni曾呼吁: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少”而“精”的产品,这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开始重新关注现代设计背后的工匠精神,并将重点重新转移至产品本身的设计品质上来。

 

换个角度看,就像现在大行其道的“慢生活”理念一样,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里,能够摒弃一切干扰专注于做一件事的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反速度的存在,这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厌恶快节奏生活,向往享受生活细节的心理。

 

4 结 语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和设计师来说,缺乏深入思考和文化内涵的简单直白的潮流设计、高效却低质的生产方式、缺乏产品延续性的开发模式已经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同时,快速消费模式使得市场堆积了太多的相似产品,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

 

种种原因都迫使我们必须进行转变,因此,唤醒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改善产品的设计生产模式,拉近用户和产品间距离,追求工业设计的伦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篇12

在历史上,云南各地的木匠、砍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凭着口传心授学得一技之长,四处闯荡。他们喜欢饮酒、吃辣椒,过着不算富裕但淳朴的生活,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与神奇而美丽的大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木匠:斧砍木料声声响

从丽江市区出发,出城过拉市海继续往虎跳峡和香格里拉方向走,中途向南约一个半小时后便到了海拔3000米的吾竹比村。

吾竹比村已有千年历史。村民人均五六亩地,村中大片种植油菜和洋芋(土豆),当地人笑着自称“吃的是洋芋,穿的也是洋芋”,意即村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洋芋。

吾竹比村隐匿在一片大山中,举目望去,山上尽是成片的树林。村民住着木头房子,屋里摆着木头家具,农田里用着名为“二牛抬杠”的木制犁,正是由于生活离不开木头,“会一点木工”成为吾竹比村男人的基本功。45岁的村民和相龙笑着说:“家里的木工活求别人干就有点丢脸。”全村两百多户、一千多人中,单是木匠就有六七百人。

吾竹比村家家户户都有一扇六合门,以求和和顺顺。站在同族长辈和志军的院中,和相龙指着木门说:“你看这六扇单木门中,雕刻的花纹有孔雀顶兰、鹭鸶穿莲、猫看菊(或金鹰护菊)、喜鹊闹梅,象征一年四季;还有富贵牡丹、松鹤延年,福寿之意。”

木匠有粗木匠和细木匠之分,起房盖屋、制作粗重农具者称粗,做精细家具、镂花雕刻者称细。谈起祖辈的木工活,和相龙思考片刻后说:“特点不一样,我爷爷伍锡是当时香格里乡的乡长,人称‘乡长锡’,算是个知识分子,他会盖房屋,做些简单的木头家具和农具等,我父亲和汝林是乡村医生,倒是会做屋檐的狮子头,但也不算好。”相比之下,擅长雕刻精美六合门的和相龙,显然是较高水准的木匠了。

在当地,起房盖屋、装修隔整的木匠比别的工匠更受人尊敬。起房盖屋单靠自家力量很难完成,亲戚、邻居都会出工出力,只要主人家管三顿饭就成。这也是吾竹比村的年轻男子学习木工的最佳时机,“先帮着造房子的人家干干活,打打下手,看久了也就会了”。

通常,造房子的人家要提前准备木料,吾竹比村人最常用的木料是青皮木。抬头环视满山的绿色,和相龙说,村民自家建房所需木料可以去山上找,选些树干直、树节少、外皮花纹不扭曲的,但是只有冬天才能砍树,吾竹比村深信“七八月不能砍,砍了会有自然灾难”。村民砍树时不能集中在一个区域,而是这里一棵、那里一棵。“没有树,就会刮大风。”和相龙说:“砍树前得在心中默念几句,大致说不是故意要砍树之类,也不能拢在一个地方砍,那样树就不会再长,分散开来砍,大树周围的小树很快会蹿起来。”除此,村民们还坚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被砍伐的树木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易。

在老木匠师傅的指导下,和相龙借着给人帮忙的机会慢慢学会了木工活,也认识了斧、锯、锛、刨、凿、曲尺、墨斗、锤、锉等工具。有一天,和相龙为村中一户人家做了一扇四季百宫六合门,拿了150块钱,远高于当时干农活二三十块钱的月收入。

1992年,和相龙在朋友的推介下,怀揣100块钱到丽江城发展。他的行为招来村民的种种“非议”,在村民的意识中“做生意的人都比较坏”,村里祖祖辈辈都是安分守己的庄稼人,这里流传着一句古话:“斧头扛在肩,不见有人富;锄头抗在肩,不见有人穷。”和相龙的爷爷和父亲对他的选择没有明确表态,“爷爷和父亲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地里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

顶着压力,和相龙在丽江城里开了一个木门店,月租50元。虽然来往的游客多,但面对笨重的六合门,许多顾客表示“有心无力”。直到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他拿着一张照片比划着说,能不能做一个雕刻版画。照片中,一个农妇正弯腰割稻,背后是玉龙雪山。这笔生意最终谈到了500元,客人拿到成品后满意极了。

面对这500元,和相龙突然开窍了,他开始转向做工艺品,把六合门做成了手掌般大的木门模型,标价800元。此外,他还将纳西文化中东巴师木偶、法杖等转为工艺品,如此,生意蒸蒸日上,离开吾竹比村时,为我们开车的一个年轻村民谈起和相龙时说:“他是我们村里走出去做得最好的木匠。”

皮匠:一把锥子闯天下

束河是木氏土司从明代开始扶掖来自中原各地的能工巧匠安家落户、传艺谋生的发祥地。作为游牧迁徙的民族,纳西族古时即有“四时羊裘”、“男女皆批羊皮”的传统。至明朝,木氏土司从外地引进一批工匠,安置在束河村,自此,束河也有了“皮匠村”之名。

滇藏路上“半日之内必有束河人”,时至今日,在香格里拉、盐井、拉萨等地都保留有皮匠村、皮匠街。而最让束河皮匠们感到自豪的是那句“一把锥子闯天下”的美赞。

束河皮匠怀揣一把锥子(制作皮具的主要工具),跟随“滇茶进藏”的马帮走遍滇川藏三角区。束河皮匠历史展览馆里有一张1913年摄于印度的王之典的个人照。据照片注释可知,100年前,一位叫王之典的束河马锅头带领马帮驮着中国的皮革制品、茶、盐等商品,一步步走到印度,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照相馆里留下了这张老照片。

在束河,相传皮靴的发明者就是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束河人孙膑为皮匠祖师,每年农历8月15日都要隆重祭拜。据史料记载,束河皮匠村的兴起正和一场“靴灯事件”息息相关。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遣将平定云南,凯旋之日适逢元宵佳节,遂诏令南京全城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灯会上,各路匠人相互较劲,其中,应天府皮坊的皮匠师傅们制作了一只彩绘羊皮大靴灯,格外引人注目。没想到,靴灯招来了杀身之祸,有人密报朝廷说有一匠人扎造靴形巨灯,聚众喧哗,嘲讽皇后“马大脚”。朱元璋闻奏后大怒,立即下旨查办处决匠人。马皇后闻知此事,劝谏朱元璋“国家初定,不宜滥杀工匠”,皮匠们才免于斩首,被发配到云南,做充军处置。

据夫巴在 《丽江束河——雪山脚下的千年古镇》一书中介绍,这批皮匠到丽江后,在边陲创办皮业,并跟随马帮在茶马古道一路传播精湛手艺。1942年以后,仁里村皮匠李习耀等向“工合”组织贷款,集资开办了皮革合作社,先后有32位工人入社,所产藏靴、皮鞋、皮口袋、皮条远销藏族地区。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仁里、中和、街尾、松元等村从事该行业的计336户,日产皮鞋约500双。其中最多的是仁里村,120户人家中有80户是皮匠。

那时的束河村,家家门口都钉着一排木桩,整条九鼎河每天定时泡皮子,男人制革、做鞋模,女人做些细活,有的就地营销,有的批发给外地客商。尽管如此,束河人非常注重保护水质。今天,游人可以在束河一条水道旁看到三口井:第一口井取水饮用,第二口井淘米做饭,第三口井水用来洗衣服。当地人的智慧从中可见一斑。

昔日俯拾皆是的束河皮匠,如今只余李金凤和张绍李两人,在束河皮匠村博物馆,两人的生平资料赫然陈列其上。早在李金凤祖父那一辈,李家就背井离乡到了澜沧江边的维西,在县城附近一个叫洛鲁的地方开起了皮匠铺,制作皮鞋、藏靴和其他马帮用具,为茶马古道上的藏客们服务。父母为李金凤取了个女孩名,希望他能继承家传的手工皮匠活儿。李金凤12岁就开始学皮匠活儿,至今他的皮匠生涯已超过半个世纪。上世纪50年代茶马古道上的生意终止后,他家又迁回了束河。后来皮匠成了资本家,不能公开做了,李金凤只有私下里接活干。直到1985年,李金凤才公开开张了自己的皮匠铺子。

虽然是祖传,但束河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上辈人不直接传授儿孙技艺,而是等他们年龄稍大些,读了几年书后,送他们到中甸、德钦一带亲戚朋友处学艺。因为这些地方气候严寒,哪怕冰天雪地,当徒弟的也要照常洗泡皮子,辛勤劳作的同时也练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年学成回来才能与家人共同操作。

皮匠很辛苦,利润不高,但也容易谋生,起码做皮匠比种田的收入要高。后人称颂束河人“一根锥子闯天下”,除了表彰其精神而外,投资成本低廉也是这一行业的实情。皮匠是个祖传的技术活,它需要的成本不多,一根锥子、两张皮、几根麻线,便可以开张了。而鞋子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只要肯吃苦,肯学习,就有他们的生路。

银铁匠:一把小锤敲千年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旧称石头寨)素有“银都”之称,早在南诏时期,新华村的匠人们即以金属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养家糊口。鹤庆有“新华有千家,千家有艺人”之说,“鹤川匠人”打造的银手镯、银戒指、银项链、银藏刀、银碗筷早已销往世界各地。

今天,新华村1000多户村民中逾85%的人从事金、银、铜、铁等金属手工艺品的加工,有九龙壶、九龙杯、手镯、戒指、耳环、项链、银碗、银勺、唢呐、敬水壶、大小号、百家锁、麒麟、胸链、门环、牛角刀等,几乎每一家所生产的产品都有所不同,俨然一个打造“白银帝国”的匠人大本营。

寸丽香编著的《白族人物志》收录了彭仁忠、寸发标等银匠师傅的介绍,其中,彭仁忠(1906—1985)人称“彭师”,原丽江玉龙九河人,迁居大理鹤庆后成为银器手工艺最重要的创始人和传承者。至今遍布滇西大理、丽江及川、藏、甘、青等地从事银器加工的白族艺人大多是彭仁忠的徒弟。其子彭友典、彭友训、彭友浩、彭荣生也随父从事银器手工艺加工。

新华村自古就有“走夷方”一说,当地村民说,村中随处可见的手工作坊,实际只占新华手工艺作坊的四分之一,更多的人家还在外地的银器一条街,或在外开办加工厂和商店。

28岁的新华村村民王寿锋在束河古镇开了一个老银店,除了商店老板身份,他也是一个小银匠。“在少数民族村子里,人们还保留着佩戴、使用银饰的习惯,这就使新华小炉匠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王寿锋说,当年,银匠们都会朝着大山上少数民族聚居村落走,而如今的新华匠人们都朝着大城市里走。

王寿锋的父亲是银匠,在青海玉树开银店有12年。王寿锋的哥哥今年30岁,初中毕业后就背着简单行李前往,跟着当地银匠师傅学艺,这种经历是许多鹤庆匠人的生活缩影。如今,哥哥还在青海开银店,已经待了10多年了。除了跟家里人学习技艺,王寿锋也曾外出跟老艺人学习,“先是站在师傅身旁看,然后尝试做一些简单的手活,比如一个复杂银饰上的简单部件,敲敲打打,都是慢慢学成的。”

王寿锋记得父亲说过,30年以前,老一辈银匠都是挑着郎担,去别的村里收银坨子、老银元作为原料,或加工银器。事实上,鹤庆除了银匠之外,还有大批石匠、篾匠、毡匠、小炉匠、纸匠、小皮匠、染匠等手工艺人,“我们这些手艺人,命运都相同,选择一门手艺就一直走下去。”

篇13

上述列举的通灵时间都需要一些器物实现:焚香需要香炉和香,试茶需要茶盏、茶壶、茶,洗砚需要砚台,鼓琴需要古琴。

以器物论,东方文化中有两个美学高峰。一个高峰是商周之前的高古玉,礼器居多,“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光素温润,毫无烟火气。另一个高峰是宋金的高古瓷,很多和茶、花、香相关的美器,用于上述通灵的活动,“点茶、插花、焚香、挂画”,单色不琢,和敬清寂,因为隐忍,所以美得嘹亮。商周之前的高古太遥远,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太短,生活太魔幻,相比之下,宋朝是个不爱打打杀杀的朝代,皇帝偶尔都是骨灰级的文艺男,宋朝的审美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具指导意义。

我案头常放几件古器物,多数能用,喝茶、饮酒、焚香,多数是宋朝的,相处久了,看到窗前明月,知道今月曾经照古人,会替坡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盏。北宋建窑兔毫盏,撇口,直径约10厘米,黑胎,酱黄色釉,釉中有筋脉状黑褐色纹样,俗称兔毫,盏底修足工整,盏外施釉不到底,凝聚处如泪痕。

一罐。宋金钧窑双耳罐,敞口,无颈,斜肩,圈足,内外壁满厚釉,底足不施釉。

一印。宋圆雕羊钮白玉印,微沁,两厘米乘一厘米见方,宋代喜欢用玉雕羊,雕工极细,羊神态自若,面部由多个棱面组成,体现宋代动物玉雕的特色。

我很难用语言形容这一盏、一罐、一印的美。我一直认为,文学首要的目的是求真,探索人性中无尽的光明与黑暗。真正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真正的美面前,文字常常乏力。白居易说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白居易这句诗流传下来了,我们还是不知道杨贵妃到底长什么样子。

如果勉为其难,用语言形容这三件器物呈现的东方审美:

东方审美就是实用之美。建盏的口沿很薄并且向外撇,喝茶的时候,上下唇贴上去,非常服帖,建盏的壁很厚,茶汤倒进去不容易凉;钧窑罐的形状很美,哪怕不插花,摆在案头就很养眼,釉厚,千年过后的今天,还是能当实用的建水,不漏不渗;千年过后的今天,玉印摸上去还是滑腻不留手,顺手、顺心。

东方审美就是传承之美。这三件器物,我都见过类似器型和做工的同类,在没必要改变的时候,古时候的匠人竭尽心力传承前辈匠人精心塑造的美,恭敬从命,细节一丝不苟,大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东方审美就是自然之美。它们似乎都不是主观设计的产物,古时候的匠人只是努力把它们恢复到了它们天生应该的样子。拿起青黑的建盏喝一口当年春天摘的古树生普,冷涩而后甘,山林的春天就在唇齿之间,“一杯落手浮轻黄,杯中万里春风香”。插一枝莲花到钧窑罐,仿佛养一枝莲花在一个小小的天青色的水塘,“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

篇14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断言,中国文化中的“业余精神”相当兴盛,进而导致“职业精神”的沦丧。他的立论依据就是中国绘画过分重视业余的文人画家,而对职业的画匠一股脑儿地加以贬斥。这倒不失为一针见血之见。究之中国文化的本质,官本位意识无处不在。当然,古已流传的谚语也曾说过“积财千万,不如薄艺随身”,或者“日进千文,不如一艺防身”的话头,颇显民间对技艺相当重视。其实不然,工匠即使匠艺何等精湛,甚或名声远播天下,还是免不了被文人士大夫嘲讽捉弄。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最喜拿工匠开涮,作为讽刺笑话的对象,诸如说裁缝、铁匠善于说谎,厨子总喜贪落主人家的食材,皮匠为贪小便宜而使奸诈之计等等,无不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说的一场笑柄。至于民间“读书万倍利”之类的俗语,明确道出读书仕进才是正路。于是,那些已经成名的工匠,也喜欢人们以官称称呼自己,如称医生为“大夫”、“郎中”、“太医”,称剃头匠人为“待诏”,称茶楼中跑堂的为“博士”之类即是。

儒家学说自创立以来,在孔老夫子那里,多少还是有一点“游于艺”的精神。儒家所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民间诸多技艺的认可。不过,在孔孟两位儒家大师的内心深处,不免又存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念头,这就造成了“劳心者”与“劳力者”两者之间的阶级隔阂。正如我的同乡知堂老人周作人所言,简单地认定中国存在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对立与冲突,或许显得有些武断,但从儒家大师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在深深烙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中,还是有阶级差别的。

旧时代的史家,说他们有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这无须否认。然就他们的史学观念而言,终究难以摆脱儒家思想的拘囿,还是将更多的关注点落实在“劳心者”方面,对他们的事迹不惜浓墨重彩。反观下层的“劳力者”平民百姓,尤其是那些靠自己技艺获取生计的三教九流之辈,那些写正史的史家们,仅仅将他们归入“方伎传”中聊以塞责,有些甚至惜墨如金,缺乏对技艺之人应有的尊重。

在这些掌握着谋生甚至不乏精湛技艺的人群中,靠煎炒烹炸谋取生计的厨子,其境遇或许就更显悲惨。即使是那些供职于皇家御膳房的大厨,能做出珍馐美味,如果我们想从正史中找出有关他们的些许影子,也是徒劳的。还是庄子独具慧眼,与儒家正统老夫子们的见解迥然不同,竟然在自己的大作中大谈“庖丁”的解牛之术,甚至将技艺上升到“道”的高度加以认识。这个庄子笔下的“庖丁”,即使不能说是厨子的祖师爷,但说他提升了厨师这门职业的地位,从此让一些读书人刮目相看,倒也符合事实。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代,因为像李渔、袁枚一类清客知识人的崛起,导致读书人也开始关注起各种吃食来,他们既是美食家,又是自己能够上灶烹调的实践家。此外,因为生活艺术化趋势的盛行,像时大彬一类的宜兴砂壶制作名家,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当时最为“时尚”的产品,进而与士大夫平起平坐。这倒是一种全新的现象,值得引起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