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种植科普知识范文

农业种植科普知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4 18:23: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种植科普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种植科普知识

篇1

他带领创建的威志生态种植科普基地于2008年成立,注册资金481万,占地300亩,日光温室13座,拱棚100座,专门向广大农村蔬菜种植户推广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基地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发展成员66人。通过培育蔬菜种植技术,基地带动了周边6个村庄的群众致富;基地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提高种植户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和科技致富能力为己任,辐射带动了全县多个乡镇和农村日光温棚蔬菜种植,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户的增收致富能力,为建设新农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日夜奔波着,操劳着……

一、用科技武装头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他坚持农村的发展在于科技的带动,为了更好的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他以示范基地为阵营,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积极改善科普设施,并大力举办科普活动,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科普知识中来,并为广大的农民提供科普资料。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并且按照省科协“三创一带”规定,威志蔬菜示范基地积极与当地科协、科技局等单位密切合作,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技术骨干组成,并且聘请了三名知名专家作为科普顾问。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工作小组负责科普宣传工作的处理、协调和信息收集,真正做到了科普工作有制度可循,科普工作有人办事,科普工作有钱办事。

为了更好的宣传科普知识,示范园积极改善科普设施,积极开展科普活动。随着对科普工作认识层次的加深,示范园区对科普设施投入逐年加大。新建科普培训教室两间,科普活动室三间,图书室一间,购置了一台电脑,两千册科普图书。由于科普设施的不断改善,园区成员得到有效及时的培训学习,园区与成员联系更加密切,科普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科技活动周、全县科普日等科普工作计划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示范园不断创新学习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家授课,查资料,开展讲座”的方式,成功举办了科普讲座15次。主要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病虫害问题,并且传授病虫害的防治与解决;耐心的给农民讲解蔬菜的科学种植。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科普惠农知识宣传栏,并且定期的更换内容,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二)为了给农民朋友提供更好的科普培训,他带领基地大力开展了一下工作,加强技术服务、加强新品种的引进、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

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大面积实施生物菌肥技术、黄板诱杀技术等。二是通过基地成员推广产出效益高的茄杂二号、韩国鲜黄大白菜、美国圣尼斯西红柿、高山娃娃菜等名优蔬菜品种,通过发放技术明白纸和田间地头技术指导,使基地成员户年均增收3500元,农民在科普中得到了实惠,科技在农民中得到普及;三是深掘科普内涵,探索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基地创立至今,始终突出科技兴农,大作生态农业文章,使用有机肥料、采用诱捕害虫技术,引进和培育新优种苗,生产有机绿色蔬菜为重点。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拓展服务功能。为使科普工作计划得到落实以及科普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基地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基地内沟、渠、路整齐合理,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亩,这些设施和已有设施组合集成配套,不仅提高了基地内的技术含量,而且大大改善了基地生产科研和科普环境条件,增加了科普服务功能,使新品种、新技术能够及时普及推广,让科技真正能够为人民的增收带来实惠,科普工作在生产科研中达到很好地贯彻。

二、与群众共同致富,得到上级表彰

他坚持个人富裕不是富,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一)几年来,他带领示范园举办科普培训45次,科普讲座14期,培训人数3000人次,辐射带动种植户4000户。利用田间地头指导广大菜农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无偿培训大批会员,并亲临现场指导,印发科普实用技术资料26000份,培训菜农1500多人次,用科技手段,不断推进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真正为农民服务。此外,威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还为人民群众提供生产中的农用物资等产品,对农民的蔬菜进行统一销售,解决了农民销路的问题。示范种植基地,真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真诚的一条龙的服务让农民种植舒心且踏实。他多推行的科技致富,真真切切的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他是所有农民的楷模与榜样,新农村的建设需要这样的“科技达人”。

篇2

XX镇2019年基层科协工作项目是“科普宣传,建设美好家园”。举措主要是带领科普志愿者立足社区、面向企业、走进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普及科普知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利用科普条幅、科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宣传低碳生活、精彩妙招等日常生活科普知识,达到丰富社区居民、企业工人、学校学生的科技文化生活的目标。增强人们的科普养生知识,同时也倡导科学、环保、文明的文化理念。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教育,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了搞好这个工作项目,达到期望的效果。XX镇科协已开展了如下活动:

一是XX镇科学技术协会已在世纪联华超市门口,对XX镇群众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放置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科普小知识展板,内容简单易懂又非常实用,深受群众们的喜爱。针对漫天飞舞的杨絮,科协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预防过敏方法的介绍,简单易操作,接受度高。并邀请XX卫生室医生为前来群众免费量血压。同时发放宣传500多份小册子和宣传画,并走进农贸市场,让更多群众对科普小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宣传现场气氛浓郁,互动热烈,效果显著。

二是联合镇团委、志愿者协会在XX大药房门口,开展了急救知识宣传,通过发放《市民安全救护手册》、《日常急救手册》、急救知识题解答、和群众自己体验心肺复苏的步骤等方式,让XX民众更加重视急救知识、进一步了解学习急救方法,不断提升自护能力。

三是对全镇300多家企业进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宣讲,为夏日企业安全生产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同时走进我镇余北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生活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意识。

篇3

近年来,广西宜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把提高农民农村种养实用技术水平,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们整合培训资金,首先投入150多万元,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和市级教学平台226个,利用远教终端多功能网络服务平台,依托乡镇、村站点,开设农企对接、致富直通车、科教前线、实用技术等“远教课堂”,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学到农村实用科普知识,了解到外界情况。目前,广西宜州市16个乡镇按“六有”标准建立了远教站,210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播放点;建立村屯农家书屋166个,各类藏书30多万册。受益农民达10万人之多。

为使“科普充电专线”纵向到边、横向到点,触角延伸到户、到人。广西宜州市还根据季节变化、农民需求,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了政策咨询、信息公布、技能培训、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机制,保证科普传播渠道的畅通。

此外,该市就近就地为农民工开办了建筑、餐饮服务、无线电装接、农机维修、电焊等工种培训,226个远程教育培训站点按照农民工需要“点菜”,“订单”培训,组织举办了七彩山鸡养殖、鸽子养殖、无公害蔬菜栽培、农家乐餐饮等技能培训,成为名符其实的“家门口学校”。

篇4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应用

1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中的应用

1.1 有效提高了农民防灾避险能力

为更好的发挥气象信息应用效果,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湖口县气象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和气象信息普及宣传,因地制宜创新气象科普宣传内容,实现气象科普产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层分别印制《气象与生活》、《气象与农业生产》、《预防雷电十要十不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等十多种科普宣传材料,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气象环境、气象法规等多个方面;利用世界气象日和防灾减灾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科普活动,以培训、开会、农函大讲课、手机报、电子屏、乡村大喇叭、开放科普基地等多形式将气象科普知识送至各家各户和田间地头,在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以及农业生产基地等制作固定的气象科普传栏,合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同时同仁县气象局还每年针对不同气象灾害开展灾害应急演练,从而真正提高应对灾害能力。

1.2 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元化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近年来,同仁县气象局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展多元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产品,通过设立1个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一级站、12个中尺度灾害性自动监测站、1个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基准站等使该站气象灾害预测水平不断提升,研制开发出多种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提供乡镇72小时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等预报产品,使公众天气预报时效延长至7天,并可随时制作未来1小时、3小时及6小时等短时天气预报预警。

1.3 依托政府机构强化和其他部门联动推进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为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湖口县政府接连下发《关于成立湖口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通知》、《湖口县乡镇气象工作考核办法》、《关于开展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通知》,从组织、机制和保障上全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促进乡村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开展。同仁县气象局加强与各部门配合,形成一个由防汛部门报汛员、农业部门农技员、林业部门防火员、民政部门调解员以及村干部等组成的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全力承担气象信息传播和气象灾情的收集。

2 种植技术专业面临的现状

种植技术专业,是我们农业一门传统种植枝术专业,也是农业种植的一个重点。但是,由于受过去“跳农门”的误导,学农意识一向很淡薄,再加上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冲击,农业产品比较价格低,对农业也要有-定专业知识。为了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增加种植专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和教研组的同志一道,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发现从群众中指教入手,从实践中突破,在交流中提高,实行“讲授方法”、“实践中”、“交流中”多方面配套指教,学技术,是种植专业走出低谷的必由之路。

3 多方面”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3.1 讲授技术 生动活泼的指教是“多方面”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层次的教论,都离不开讲授,而讲授的内容又大部分集中在基础理论部分。针对农业种植专业技术自身特点,我们在教论中重点提高教论质量,实行两个“优化”。

3.2 指教目标 大量事实证明,目标制订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效率的高低,为此,我们在充分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又结合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注重目标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土壤肥料》中“堆肥”这一项,我们制订了如下指教目标:重点学习掌握堆肥堆制技术,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3.3 指教方法 是实现指教目的,完成实践任务的手段。它的选择与运用上,我们本着施教过程、启发,指导思想,激发群众有兴趣和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农业的关键上来,例如在讲解《植物栽培概论》“和谷类作物分蘖”一节时,很多群众对分蘖发生的位次分不清,越讲越糊涂,我就用“家谱”和分蘖发生的位次相比较,再通过讲解启发、对比、总结,完成了认知领域的指教技术目的,使群众理解掌握了知识,在实践中有理论基础。

4 在实践中

丰富多彩的实践指教是教好种植专业技术的最好突破。实践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是实践中所追求达到最终的目标。同时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4.1 实验指教与观察相结合 把群众带到田间、地头现场讲授,现场指导,提高群众的感性认识。对于技能性重点指导,例如“土壤水分测定”、“小麦杂交人工辅助授粉”等实验。边讲解、边示范、边国指导,直到使群众能掌握。要观察识别植物的特征、病虫害的发生等。

篇5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6-1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气象服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服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对我国新农村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农村需求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方面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的预报,并且这种预报有时还不是特别准确,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很多气象服务不但没有,而且很多气象部门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例如农业需要的气象服务,名特优农作物经济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气象保障服务、养殖业发展的气象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适应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气象服务必须能够跟的上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为农业提供及时、准确、时效性的气象信息服务。

1.2 气象科普的匮乏

由于气象部门资金的匮乏,很多气象科普不能直接选到农村,很多农民不能了解到比较科学的气象知识,只能是通过电视等一些媒体得到有限的气象知识,这就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气象服务,又何谈去利用好这些服务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留守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再就是富余的人们直接搬到城市居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于气象的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再就是很多气象服务人员对农村的了解不多,这导致了很多气象服务不符合农村的现状,这样就浪费了财力,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1.3 防雷知识的空白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能够认识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对于雷电的避防还是处于空白阶段。很多农民还是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这就会出现雷击而遭雷击伤亡事件。农村绝大部分的民房没有防雷装置。

2 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2.1 体制改革和人才建设

随着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这就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气象部门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思想,不能把传统的服务一成不变地强压给农民,气象部门一定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这样的话就对气象部门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对整个气象运行系统进行改革和调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建设。

2.2 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加强对农村的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这对农村减少天气及地质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国家气象卫星和地方监测的数据为农村提供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各项服务,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立和完善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3 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科普知识,能够让农村的农民非常容易的接受这些科学知识。气象信息的提供一定打破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来进行传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要利用好现代工具和传统工具,气象部门还要定期给农民培训一些科普知识,通过举办农村气象技术培训班,传授经济实用的农村适用技术,培养乡土气象专家,从而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科学利用气象信息的水平。

2.4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雷电知识的普及对于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通过科普知识进行宣传,让农村人们认识到雷击的危害,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日常工作规范管理中,建立完善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参考文献

[1] 韩佳芮.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若干问题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 周文韬.我国气象信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04).

[3] 陈利敏.合理利用气象经济 促进农产品营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