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能源危机的实质范文

能源危机的实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4 10:00: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能源危机的实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评价;考试改革

能力本位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被视为取代传统知识本位教育的最有效形式,成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并在CBE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能力本位指导下的职业院校考试改革。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中的能力观

“能力”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概念,这里提到的能力指的是职业能力,不同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能力的概念,统观国际职教界对“能力”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综合的不断扬弃的过程。

任务型能力观能力本位理论兴起之初,受理性主义的影响,特别强调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注重能力目标的行为化与量化,可以称其为“任务型能力观”。这种能力观把能力等同于操作技能,对操作技能进行分解,易于控制学习过程和进行考试评价。但是,将能力仅仅理解为操作技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作为操作技能基础之上的一般素质(从事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带有普遍性的知识、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创造力等等)的重要性,难以真正培养出胜任岗位要求的全面的职业能力。

通用型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将能力看作普遍适应的一般素质,认为一般素质是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基础,是促进个体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特别关注一般素质的培养。通用型能力观弥补了任务型能力观的缺陷,提出培养劳动者职业适应力与转换力的一般性素质,满足了新条件下对宽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其缺点是脱离了具体的职业情境,忽视了特定职业岗位具体操作技能的培养,因而难以适应具体职业岗位的特定要求。

综合型能力观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能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认为能力是个体在实际岗位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这种能力观侧重于职业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职业活动的过程,将职业能力的非技术方面和不可预测的方面都概括了进去,从而使能力的标准真正体现了特定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与态度整合的特点。综合型能力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两种能力观的局限,将一般素质与具体工作情境联系起来,视能力为一种复杂的、可分为不同等级水平的素质结构,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通过对上述三种能力观的比较,我认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中的“能力”指向与生产、管理、建设、服务密切相关的职业,既包含了通用的一般素质,又涵盖了具体岗位中的实际操作技能,是个体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在特定职业活动或情境中的综合体现,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应用性。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主要运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一线。(2)复合性。职业能力是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复合体,多层次、多领域的能力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3)专门性。职业能力针对一定的具体工作岗位,离开了特定的职业情境,就谈不上职业能力的存在。(4)差异性。不同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与需要决定其对能力的目标指向与水平层次不同。(5)可变性。随着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能力本位评价与传统

职业教育考试的比较

能力本位评价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考试有实质性的区别。

传统职业教育考试的弊端传统的职业院校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普通学历教育的评价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难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1.重知识考核,轻实践技能考核。职业院校现行的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识记和掌握,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够。在考试时间安排上,通常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常模给每个学习者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考试形式不利于考察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实际水平。

2.考试方式单一,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职业院校的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作业以及实际操作等,但仍偏重于闭卷形式,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结构尚未普遍应用,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考试目标上,多数职业院校采用常模参照评价方式,对学习者的评价多是根据个体得分以及在群体中的名次加以衡量,因而就全体学习者而言,无论学习质量如何,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合格,也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优等生,评价目的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选择与甄别的功能上。

能力本位评价的内涵与特征英国的教育评价学家艾利逊·沃尔夫(Alison Wolf)认为:能力本位评价是在对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由于对所要求达到的学习结果给予了明确界定,因而使评价者、被评价者或第三人对被评价者是否达到学习结果均有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不是基于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而是看结果的完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能力本位评价强调的是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实质上是一个标准参照,相关人员要事先清楚评价内容及程度。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概括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考评的八个基本特征:

1.评价指向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明确陈述出来后就形成了相应的能力标准,这些能力标准由社会各行业参与制定,而不是根据所学习的课程来制定。

2.评价具有透明度。由于对能力标准预先予以明确陈述,因此评价人员、被评价人员或第三者都事先清楚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

3.所有的操作标准要求都应满足。在评价过程中,对于能力标准中每一能力要素都要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学习者已达到了相应的操作标准。

4.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应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情境与方式相接近,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收集证据,评判能力。

5.标准性参照评价。评价时将学习者的考试表现与事先制定的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是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

6.重视对原有学习能力的认可。能力本位评价可以根据一些历史性评价证据(例如毕业证书、技能证书、成绩单等)认可学习者具有的学习能力。

7.个别化的评价。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评价完全是个别化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8.连续性的评价。能力本位评价是连续性的过程评价,强调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连续性地收集不同的证据以判断被评价者的能力,而不是根据学习结束时的一次测验结果评价学习的效果。

能力本位评价与传统职业教育考试的比较为进一步揭示能力本位评价的实质,更深入地认识能力本位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对传统职业教育考试与能力本位考试进行比较(见下表):

转贴于

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考试改革

能力本位评价较之传统职业教育考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职业院校应在能力本位理论的指导下,积极转变观念,改革考试机制,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积极转变观念,确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考试目标职业院校考试改革必须从传统学科本位考试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中跳出来,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确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目标。职业院校的教师是考试改革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抛弃传统考试观念,根据社会岗位群的要求,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考试内容和方案,切实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将精力转移到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训练上,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淡化理论考试,突出实践技能考核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考试应淡化对学生的理论性考试,将重点放在职业能力的考核上。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考核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独立的质量考核体系中,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地位。要引入市场参与机制,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权利交给市场,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参与试题的制定,加大实践性试题的含量,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的力度,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丰富考试形式,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由于职业院校教学目的的特殊性,考试可以尝试采取多种方法与形式,根据具体内容以及特点与要求,选择适宜的考核方法,包括笔试、口试、调研报告、论文、读书笔记、实际操作等各种方式,有的可单独运用,有的可综合运用。考试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专业模块教学结束之后进行,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进行。总之,教师可以多准备几把尺子,只要是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考试方式都可以采用,以期提高职业教育考试的有效性。

重视学生参与,引导学习者自我完善传统的职业教育考试,教师集教学、命题、辅导、监考、评价于一身,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依据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考试标准的要求,评价主体应既包括学校内部的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学校外部的考试机构、考试团体、家长等,要注重教师考试与学生自我考试相结合,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试中,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评价他人,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注重自身参与评价与自我体验,促使学习者自我完善,不断提高。

建立统一的考试标准,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职业院校应依据社会岗位群对本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制定专业能力考试标准,努力保持考试标准的透明度、个别化与连续性,并将考试标准与要求预先告知学生,以便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加强自我训练与培养。同时要积极促进考试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相互协调,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凡学生所学专业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开考专业(工种)相同的,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职业技能鉴定,通过学校的学业考试与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两方面的考核,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驾驶员行为特性;感知能力;判断能力;操控能力

中图分类号:U471.3文献标文献标志码:A文献标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1.02.011

The Research for Driver Skill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Driving

Jing Qiang,Luo Jian,Gao Yongqiang,Zhang Lei,Zheng Xiaoxi

(Department of Technological Support Engineering,Academic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Beijing 100072,China)

Abstract: Driving a motor vehicle is the process that the driver adapts to the vehicle and roads by manipulating the relevan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genci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driv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the vehicle control capability and perceptual abilities are utiliz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Combining the two-stage and multi-stage evaluation approaches,a driver skill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 basic for digital driving practice.

Key words:drive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perceptual abilities;capability of judgment;vehicle control capability

驾驶员对信息的处理是在一定时间下进行并完成的。根据人行为的S-O-R(刺激―中间变量―动作)经典模式拓展[1],将驾驶机动车过程中驾驶员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分为感知、判断和操作3个阶段,其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

驾驶特性是驾驶员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特性。依据驾驶过程的不同阶段将驾驶员驾驶特性分为感知特性、判断特性及操作特性3类。影响驾驶特性的驾驶员自身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按延续时间的长短又分为短时和持续因素两种情况,所以研究驾驶员的驾驶特性主要是研究驾驶员自身的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

在对驾驶员行为特性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假设,分析了各种驾驶员模型,希望能够准确反映驾驶员的行为特性,进而建立符合实际的完整的驾驶员―车辆―环境系统模型,为驾驶员职业化、道路建设与改进、汽车安全性设计、道路交通事故防范等基础工作提供评价标准。

1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分析

从人―机―环系统角度讲,评价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好坏不仅要考虑动作的完成质量及熟练程度,还应综合考虑信息刺激的多源性及复杂环境中驾驶任务集聚的协同反应机理。

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驾驶技能训练中,需首先掌握好“六大基本功”,即油门与离合器控制、换挡、转向、制动、对正方向和判断距离[2]。通过结合专家经验与驾驶员行驶特性建立评判模型,如图2所示。

1.2 评价指标的分析

1.2.1 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主要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对车辆的几何尺寸、运行状态的一种感觉掌控能力。驾驶员的控制行为实际上就是信息感知、判断决策和操纵动作所组成的一个不断往复进行的信息加工、传递和处理过程,感知作用于判断决策后影响到动作。

(1)空间感知能力,即对车辆尺寸、周边空间间距的感知能力。在汽车驾驶中,由于受视景的约束,对道路的观察受限,只能通过下死界判定法、卡长法或者死界升高法等粗略估算前方距离。左右侧车宽与杆距离的估计也都是凭借经验得来,都属于对空间的感知。通过在预定线路范围内行驶、撞杆等方法来进行评价。

(2)速度感知能力,即在车辆运行期间对车速的估测。由于驾驶员相对车辆是静止的,感知车辆行驶速度依靠视景外景物的变化,所以对车辆运行速度的感知就转化为对景物变化的感知[3]。使用速度知觉测定仪来评价驾驶员对速度的感知能力。

(3)环境感知能力,即通过车体姿态等对路面条件的感知能力,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震动等对车况的感知能力(这里忽略声音的影响),主要是感觉加速度和车辆冲击度的变化。本文中车辆冲击度车的定义为:车。参考文献[4]中提到,大脑前庭器官中,耳石感觉线加速度,半规管感觉角加速度。外部传递进来的加速度要经过人耳中的前庭器官传递给大脑,感知环境的变化。

耳石传递模型为:

式中:、、、分别为前庭器官的特征参数,取值于参考文献[4]。

1.2.2 判断能力

驾驶员的判断特性因人而异。驾驶经验与驾驶水平的差异、感知速度的差异、疲劳、酒后驾驶及驾驶适应性等问题都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特性。在影响驾驶员判断特性的所有心理品质中,最重要的是驾驶员对道路情况变化的反应及注意能力。

(1)反应能力

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对行车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选择反应时间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心理指标。驾驶员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时间越长,反应能力就越差,越容易发生危险。反应时间长、认知和反应时间稳定性差、动作反应比认知反应快的驾驶员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着较大的事故倾向性。反应时间长的驾驶员易发生车速判断误差及行车间距判断误差。根据各基本动作元素之间的操作时间间隔来进行评价。

(2)注意水平

驾驶员的注意水平也影响其判断特性,注意具有指向性、集中性及分配性等特征。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道路交通信息,经过大脑的识别、判断、抉择,然后采取正确的驾驶操作,保障行车安全。注意能力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心理因素。注意的集中性直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判断能力,而处于疲劳状态的驾驶员注意分配能力较差。这项指标可通过注意分配试验仪来测试。

1.2.3 操控能力

驾驶员通过控制车辆操纵机构来实现期望车速、方向等。操纵能力主要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在各种情况下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包括通过障碍物、限制路、坡道驾驶,加减速控制等。驾驶员操纵汽车不当,容易造成动作差错。如由于受训不够、动作不规范造成的动作不到位或动作错误;由于安全意识较差、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动作盲目或随意;由于经验不足、疲劳造成的动作不协调等都会造成驾驶员操作失误。此外,驾驶员对车辆的操纵能力也直接反应了其驾驶技能的优劣,包括操作动作的完成质量与熟练程度两个方面。各评价指标定义如下:

(1)完整性主要考察在驾驶过程中,是否按照驾驶规则操作,先后顺序是否正确,有没有漏掉或者多余的动作;在动作识别中,根据识别结果正确的组合中动作数识 与标准动作库中动作组合动作数标作比较,即。

(2)准确性考察变速时机是否准确,行驶轨迹是否与预瞄轨迹吻合。

变速时机在判断车辆加速()、减速( )后,选择合适排挡。一般情况下,按顺序换挡规则如下:

当加速行驶时,;减速行驶时,。式中:为确定换入的排挡序号;为当前排挡序号。

若考虑行驶车速与动力和阻力状态,按最佳排挡模型:

则换入的最佳排挡序号即为。

式中:、、分别为车辆所选择的挡最小行驶速度、最大行驶速度、最大动力值;、分别为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和给定地面阻力系数及转向半径条件下的阻力值。

根据行驶轨迹与预瞄轨迹吻合的原理[5],汽车转向机构的每个转向角对应着前方可行行车区域的一个点,故预测出的预期轨迹点可由下式计算:

在预瞄曲线转向时,保证车辆在路面的某个规定的范围内,在安全性指标和轻便性指标都满足的情况下,特征值取预瞄点与规定范围内左侧边界距离IDS1和右侧边界距离IDS2(越大越好),以及前方规定范围内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曲率变化与预瞄点预期轨迹点所对应的航向角夹角IDS3和IDS4(越小越好),对应的隶属度分别如下( IDS1和IDS2,IDS3同IDS4):

式中:、为评价指标的特征值;、为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为特征值的上下界。

(3)平顺性。由于传动件动力传输过程中如果变速会有冲击产生,这就要求驾驶员在运行期间操作动作必须平顺,尽量减小冲击力,要求对车辆操作部件的操作动作要柔和,尤其是离合器的操作,可采用单位时间内操作部件变化的百分比 来衡量,即:

(4)工效性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个数,且保证每个科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两种情况: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该类动作的个数为规,正确完成的个数是规,

作为时效性指标之一;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科目,实际中完成科目训练所需时间越短,时效性越高,将作为另一项指标。

(5)连贯性考察基本动作之间是否满足最长间隔的要求,通常时间间隔越小,说明驾驶员动作越熟练,故要求,, 和分别是同一类动作中实际操作第、个动作的时刻。

(6)动作的协调性。考察驾驶过程中各基本动作之间的配合是否协调,主要是油门和离合器的配合。

离合器结合特性表明:离合器结合过程包括空行程、离合器部分结合、离合器完全结合3部分。其中第2部分是离合器主、从动盘滑磨及传递转矩逐渐增长区,因此这部分行程中离合器抬起速度应放慢,避免产生较大冲击;而第1、第3部分为了减少摩擦功,应该迅速完成。因此在考察驾驶动作的协调性上需选取离合器冲击度、主离合器滑摩功、起车时间、换挡时间和发动机波动量作为评价的指标。公式分别如下:

式中:为车轮半径;为变速器输入轴角速度; 为主减速器传动比;为挡位传动比;为离合器主、从动片从开始接触到摩擦转矩克服阻力矩所用的时间;为离合器主动盘转速和从动盘转速达到相等时即离合器锁定时的时间;为起车时离合器完全结合时间;为分离离合器的时间; 为摘旧挡时间;为选挡时间;为同步、挂新挡时间;为再结合离合器的时间;为目标挡位传动比;为换挡前挡位传动比;为换挡前发动机转速;为发动机目标转速。

它们的隶属度都属于偏小好型,故选用降半 分布[6]。

2 驾驶技能评价指标模型

2.1 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由于本文评判对象的有关因素很多,故采取多级模糊数学评判。其评判模型如下:

设评语集:={好,较好,中等,较差,差};

评判因素集合:={感知能力,判断能力,操控能力};

二级评价指标集合:={空间感知能力,速度感知能力,环境感知能力},={反应能力,注意品质},={完成质量,熟练程度};

三级评价指标集合:={完整性,准确性,工效性,平顺性},={连贯性,协调性}。

又令,,,,,为,,,,,的模糊转换矩阵;

为对应的权重量;,,,,,为评价结果对评语集合的隶属度。因此,建立驾驶技能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

最后经过(1)~(4)式计算就可以得到驾驶员驾驶技能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2.2 基于层次分析法权重系数的确定

在权重系数的确定中,常用方法有专家估测法、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由于前两者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太强,结合前两者的优点,本文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经过专家对模型中各层次元素的相关重要性两两比较,并采用指数标度法对元素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赋值,可建立比较判断矩阵,然后经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权重系数的相对重要度,最后通过计算综合重要度,得到驾驶技能评价的综合权重值,见表2。

3 结论

本文采用系统理论中的“分解-综合”方法[7],结合驾驶员行驶行为特性,建立了一种具有树形结构的车辆驾驶训练多级评判指标,建立了驾驶员技能评判模型,从而使对这类复杂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可行性加强,为设计汽车驾驶训练评判系统打下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LIU A,SAVLUCCI D.Modeilng and Predciiton of Human Drvier Behavoir[C]//The 9th Inlt.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etr Inetraciton.New Orelans,LA,Aug 2001.

明波,荆强,王玉栋,等.坦克驾驶[M].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2003:32-36.

Ming Bo,Jing Qiang,Wang Yudong,et al.Tank Driving[M].Beijing: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Institute,2003:32-36.(in Chinese)

杨建国,肖永剑,王兆安.交通微观仿真中的驾驶员视觉感知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37-2441.

Yang Jianguo,Xiao Yongjian,Wang Zhaoan.Traffic Micro-simulation Model of Driver Visual Perception[J].System Simulation,2005,17(10):2437-2441. (in Chinese)

胡子正.驾驶员运动感觉及其评价[J].汽车工程,1996(4):223-229.

Hu Zizheng. Automobile Driver's Motion Sensation and Its Evaluation[J]. Automotive Engineering,1996(4):223-229. (in Chinese)

高振海,管欣,郭孔辉,等.驾驶员确定汽车预期轨迹的模糊决策模型[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2000,30(1):7-10.

Gao Zhenhai,Guan Xin,Guo Konghui,et al. Driver Fuzzy Decision Model of Vehicle Preview Course [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0,30(1):7-10. (in Chinese)

陈水利,李敬功,王向公.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87-207.

Chen Shuili,Li Jinggong,Wang Xianggong. Fuzzy Se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5:187-207.(in Chinese)

篇3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政工人员 素质 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政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只有与时俱进地提高政工人员的各项素质,才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保障,并不断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因此,应将政工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放到一定高度予以充分重视。

1. 当前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素养及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认识程度和责任意识不够

在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片面认为思政工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对于单位的发展作用不大。一方面,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仅将思政工作当作一项上级布置的任务来抓,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到思政工作的内涵和意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工人员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政工人员的认识还不到位,由于当前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专业出身,因而往往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在平时的岗位上仅是将其作为获得经济来源的一个工具,而并没真正将其放到恰当的位置来对待,并树立起应有的责任意识。

1.2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达标

部分政工人员的思想理论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首先,对于马列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或者理解不够深入;其次,对于职业道德知识学习得还比较片面,也没有将其与所在的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再次,所学知识并没有随着时展及时予以更新,而是固守着已经过时的知识,这相对于众多的接受信息的渠道以及员工可以获得的巨大的信息量,政工人员的理论知识显然会小巫见大巫,无法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1.3相关工作能力不完备

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政工人员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旧有的仅单纯开展思政教育方面的工作,显然已不适应当今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然而,目前很大一部分政工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拓宽能力的必要性。首先,政工人员并没意识到当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思政教育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来协助管理者开展工作,促进单位的发展,大部分政工人员认为管理工作是领导者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干戈,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归结点在于稳定人心,凝聚人力,避免人心涣散给单位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与管理者的管理目的是相通的。其次,很多政工人员的还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当今社会各种工作的重要性,有的虽然有所认识,但却固执地认为创新与政工工作是不相干的,政工工作使用的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的理论知识,无需创新,而实际上,这与思政理论倡导与时俱进的思想恰巧是背道而驰的。再次,部分政工人员还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等技术能力,由于习惯了传统的理论宣讲,对于当前富媒体时代对人们能力的要求还并未充分认识到,对于思政工作并没有借助生动有趣的多样化形式开展,尤其是将计算机作为开展教育的基本设备来丰富教育形式,增添教育的吸引力。

1.4政工人员的政治敏感性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经济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或冲击,部门政工人员并没有站到一定政治高度上去敏锐地发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并将其及时与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交流,以避免不良思想政治观念侵蚀某些员工的思想,并在单位内部形成一定的思想波动,影响单位的正常发展。另外,部分政工人员虽然具有一些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的意识,但却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员工内部,树立起一种群众的观点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意识,最终成为纸上谈兵似的夸夸其谈。

2. 加强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素养及能力培养的策略

2.1提高认识程度,落实责任意识

要想当前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深入持久的开展,首先必须要求相关人员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认识到思政工作对于事业单位不可低估的意义。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是政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深入开展的保证,领导重视了才能积极支持政工工作,才能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才能为政工队伍的建设和政工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另一方面,政工人员必须自身加强对于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内心树立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政工工作对于单位凝心聚力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认清自己肩负的重要任务。

2.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应时刻不忘加强对于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学好马列主义、思想等基本的科学理论,且能对事业单位的职业道德知识熟练掌握,并能将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融会贯通,以助于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另外,对于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止步不前,而应积极分析时展的形式,及时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促使思政工作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再次,学习理论知识时还应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相适应,并紧紧照应单位的文化内涵,以不断丰富思政理论理论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2.3完善政工人员各种相关的工作能力

政工人员要想在新时期更有力地开展政工工作,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管理能力。即协调单位管理者做好单位部分管理工作的能力,政工人员的工作和管理者的工作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想切实了解单位员工的思想状况,稳定人心,就应协调管理者做好辅助工作,切不可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想法。(2)创新能力。时代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都应树立起创新意识,政工工作也不例外。应不断深入研究思政理论,在具体的工作中,创新性地予以应用;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大胆尝试各种现代化的更符合当今人的心理需求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3)基本的现代化技术操作能力。应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等现代化的操作能力,为政工工作的开展赋予更有趣的形式,以调动单位职工浓厚的受教育兴趣。应通过完善网站建设以及视频方式等的宣传教育,使政工工作更广泛深入地开展。

2.4提高政治敏锐度

鉴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政工人员应注意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政治敏锐意识,对于单位内部职工的思想情况应及时了解,对于受到不良思想政治观念误导的职工应及时与他们展开沟通,尽量将不良思想倾向扼杀于萌芽中,避免其滋生后对单位其他职工的思想造成污染,并影响单位的稳定发展。政治敏锐度的提高需要政工人员多观察、多分析,并能树立起群众观点,深入职工内部进行探查了解,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将自己锤炼成一个政治敏感度达标的政工人员。

结语:

政工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稳定长远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应结合时展特点和事业单位自身的情况,强化政工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政理论素养,并能培养起新时代需要的各种相关的工作能力,在敏锐的政治意识督导下,更好地开展政工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 于美文,张凤霞.浅谈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J].党史博采(理论),2009(12).

[2] 陈丽.浅谈新时期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 2011(16).

[3] 刘英奇.提高政工人员素质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篇4

[论文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标准培训课程开发技师考评制度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应该围绕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确定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划分职能,相互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目前的条件下,职业院校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的主力军,积累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对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相对比较熟悉,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必要的基础性作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与唐山市技师学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为全国农民工示范性培训基地建设单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承担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下面结合学院的实际谈谈认识。

一、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技能人才主要是在企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培训,以及名师带徒、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使从业者从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但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从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的关系来看,职业院校应在以下三个维度上进行准确定位(如图所示)。

(一)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师益友

职业院校处于企业和学生的中间地位。院校与学生之间没有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学生职业成长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院校通过开展科学的培训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获取必要的职业知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活动的需要。职业院校的最大优势在于熟悉职业培训与教育规律,能够主导教育培训过程,以科学的培训和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职业院校的价值体现在受培训和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上,而职业能力的提高反映在岗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改善以及薪酬水平提高等方面。

(二)企业科学发展的合作伙伴

企业的宗旨是通过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员工培训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技术进步和员工素质提高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从社会生产的整个流程来看,职业院校是从企业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培训和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是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院校与生产企业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院校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协助企业实施相应课程,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制定出每个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职工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做中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对具有一般性、基础性和超前性的学习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有计划地正式培训。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由于职业院校已经从企业分离出来,在职能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之外,职业院校还可以为社区人员提供就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以及职业标准的制定等。职业院校的这些活动是公益性的,并不针对某一企业的特定需要,但对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促进力量。

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一)帮助职业准备者完成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帮助未曾走上职业岗位的青年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根据职业个性特征确定职业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目前,许多企业院校以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为重点,只考虑某一企业、某一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忽视职业生涯中的一般需要和长远需要,导致毕业生难以转换职业或者长期从事技术要求低、薪酬待遇低的工作,不能成长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全面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不等同于就业指导,不仅是简单地一些需求信息或传授求职技巧,而是以促进从业者终身职业成长为目的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职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指导活动必须作为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目前,学院已经将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列入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实施职业指导课程。

2.实施全程职业指导。完整的职业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几个阶段,是一个前后衔接、不断递进的教育过程。入学前主要通过招生咨询使考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职业个性完成职业选择,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学生人学后除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要坚定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必要的供求信息。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应了解他们的岗位适应情况、职业成长的进展并进行追踪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入学前和毕业后的职业指导工作,并对在校期间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实施监控。

3.实施全员职业指导。职业指导是对从业者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专职教师的任务,更不是专门职业指导机构能够包揽的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全体成员都负有职业指导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要求,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指导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通过全员职业指导,使职业指导成为一种随处进行、随时进行的常规教育活动。

(二)培养从业者必要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德国“双元制”的实践表明,完全依靠“做中学”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从业者的职业成长,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传统的操作技能被程序所取代,纯粹的操作技能性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从业者必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教学效率较高,适合于传授通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职业的通用能力。根据我院的经验,为增强培训效果,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仅在课堂上单,然后再去工厂实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锻炼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目前,学院已经在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完成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正在组织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2.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难度太大,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一种可满足需要的现实选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院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任教师侧重于教学组织和理论指导,而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指导。这种方式既弥补了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学院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兼职教师占到了30%以上,个别专业已达到了50%,在师资方面满足了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3.建设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必要物质条件。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学习职业知识还是学习职业技能,都需要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学院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断、接收了14个中小企业和学校,走了一条“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之路,对实施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支撑作用。学院最新购买的一处厂房,单体单层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经改造后成为农民工培训和职业职工培训的主要场所,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中既有利用1亿元贷款购置的实训设备,又要引进校外企业投资的生产线,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真实产品。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培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交互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职业培训理论研究,促进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我国的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经验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培训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训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与德国强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相比较,我国职业培训研究机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是推动我国培训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当前亟待搞清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培训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决定着企业培训制度,在职工流动性很大的条件下,企业就会缺乏培训的积极性。为了同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应探索一种统筹使用职工培训经费的制度,即:企业先按照规定比例将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技术培训经费上缴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根据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返还,并给予适当补贴。这种制度既可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又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学院正承担着“机电类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模式”的省级立项课题,经过系统研究后将给政府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2.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既需要大量的课程理论,又需要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尽管有CBE、MES等模式可以作为参照,但要在现实条件下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进行探索。学院在课程开发中采用了“三主体模式”,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联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课程专家负责制订开发方案,指导开发过程,评价课程质量;企业专家负责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培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教学专家负责教学分析,按照教学规律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排序、转化,最后变成可以实施的课程。

3.基于生产过程的技师考评模式。目前的技师考评方式与生产过程是脱离的,影响着考评质量。探索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工作模式,推行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技师评价方法,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当务之急是将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即时考评制度。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标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分类还不全面、不科学,既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进行。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工程类和技术类职业的标准;二是职业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使得某些标准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职业带”理论,工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包括工程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在我国目前尚无技术师序列的职业标准。随着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应该尽快制订出工程、技术、技能等各个序列的职业标准并及时加以更新,扭转目前不同类型职业分头管理、交叉职业无人管理的局面,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养与使用的统一

目前,中、初级技能人才主要靠职业院校来培养,一些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具备高级工资格的毕业生,他们是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预备对象。但是,由于培养与使用在规格和数量上的不协调,许多企业不能将职业院校毕业生安排在相应岗位,甚至还要重新培养,这不仅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被动。政府应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正常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教育效果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

篇5

关键词:职业能力;重要标准;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67-02

一、职业能力概述和分类

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包括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以及一些专业技能的。一般一个人在某一岗位工作,他是否具有胜任此岗位的专业能力是这个人能否胜任此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比如教师必须要具备教学能力,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生产技术,外交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等。这些素质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否则就没有办法正确行使他们的职能,就成了形同虚设的东西。综合职业能力则是指从事大部分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一些普遍的并且极其重要的职业能力。比如人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领导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一般来讲,在拥有基础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之后,这些综合职业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比如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通常要具备很强的领导能力,人际能力,心理素质也必须很好,这些有时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逐渐培养的,有时也是天生具备的。这些有时跟个人的个性魅力是有着重要的关系的,一个人的个人魅力不仅表现在他自身所呆着的素质,也代表他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

二、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分析

1.按需设置,分工协作的原则。各单位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应与本单位业务活动的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且会计部内部机构应合理分配人员,分工协作。通常业务规模较大,过程较复杂,管理要求严格的单位会计机构应该相应较大,且分工较细,要求协同工作的能力越强。相反,业务规模小,业务简单的则相应会计机构较小,分工也粗。因此一般来讲,小型企业会计岗位很多存在一人多岗,代岗替岗等现象。而大型企业则很可能是一人一岗,或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这中分工原则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条理更清晰,而且对企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2.责任权利相对应的原则。会计机构内部必须实行岗位责任权力相对应制,是指明确各项具体会计岗位的职责范围、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以及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在明确责任后,还要规范会计人员的权利范围,做到在保证会计人员应有权利的基础上,会计人员不得越权,专权,擅权。规范其行为准则规范。会计岗位责任权利对应制是单位会计人员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单位健康运作的有效保证。因此,各单位应当建立会计岗位责任权力相对应的制度,这是形势所需要的,也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

3.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在国外也称为会计责任分离,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的“钱、账分管”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凡涉及款项或者财务的收付、结算以及登记工作,必须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在一个单位中,会计的舞弊行为一般会牵涉到对现金的贪污或挪用,因此,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从根本上保证货币资产的安全。这对国家而言有积极作用,对企业而言促进了企业的合理化。根据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这是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因为出纳人员是各单位专门从事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会计人员,根据复式记账原则,每发生一笔货币资金收付业务,都要登记收入、费用或者债权、债务等有关账簿,如果把这些账簿登记工作都由出纳人员一人承担,将会给贪污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同样,为防止利用抽换单据、涂改记录等手段进行舞弊,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当然也不得由出纳人员担任。避免企业中出现个人权利的过大,而导致出现一些垄断或者是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问题。因此,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4.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岗。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进行轮岗可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会计人员轮岗,不仅是会计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轮换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会计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此外轮岗制度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会计人员在某一固定岗位上舞弊,即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资金的贪污或者挪用等行为,轮岗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威慑作用,是保证单位财产安全的一项有力措施。

三、推论高职教学可以按会计岗位设置课程

在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缺乏实际意义,教学目标不明确,会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堂教学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针对这些教学问题,相关教学工作者采取了很多解决措施,包括明确会计教学目标,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但是远远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通过对会计岗位设置的研究我们可以产生一种想法,就是将会计岗位设置推论到高职教学的课程之中。

因为会计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置,分工协作的原则;责任权利相对应的原则;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岗等。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尽快让学生接触会计专业的实质内容,可以将这些原则渗透到会计教学课程设置之中,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实例来讲解为何遵循这些原则,以及怎样遵循这些原则,比如介绍某些不同公司的会计设置和分工情况,介绍会计的责任权利的范围,详细讲解如何进行会计的内部牵制等。总之通过将会计岗位的设置带到教学之中一定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中的会计行业,并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贾剑房,郭丽冰,刘生平.职业能力的构成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57-60.

[2]赵志群,赵丹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