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园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幼儿园教学能力提升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4 10:00: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幼儿园教学能力提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幼儿园教学能力提升

篇1

一、通过“一课多教”提升教师的回顾反思能力

本园的“一课多教”实施的主体是年轻教师,主要做法是让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自行选择一个活动内容,在同年段的平行班中多次试教(一般3次),每次试教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包括活动中处理各种偶况、幼儿的突出表现、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然后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下一次试教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使每一次的有益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促进了老师们回顾性反思能力的提高,也让年轻教师为承担园级或更高级别的观摩任务积累了自信和胆量。

二、通过“年段互助”提升教师的评议反思能力

“年段互助”,顾名思义即以年段为平台开展教学观摩互动。相比全园性或级别更高的观摩活动,“年段互助”比较适合年轻教师平时的练兵。对年轻教师来说,经常邀请本年段的其他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审视、评价甚至批判,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课堂过程的调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通过评议互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使执教老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使听课教师学会反思,引以为戒。

三、通过“师徒结对”提升教师的归纳反思能力

“师徒结对”的观摩活动,既有师傅到徒弟那儿听课指导,也有徒弟到师傅那儿听课学习,为避免时间一久流于形式,我们通过AB表及汇报课记录表,让双方将指导和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归纳反思,既找出问题的症结,也获得宝贵的经验。在仔细梳理的过程中,新老师逐步学会反思的方法,使反思更有指向性,老教师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使反思向纵深发展。

四、通过“借鉴名师”提升教师的对比反思能力

除了本园的“师徒结对”之外,我们还要求年轻教师找一些全国知名的或是自己喜欢、崇拜的名师为榜样,多看一些她们的教学视频,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劣势,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五、通过“一课多研”提升教师的合作反思能力

我们的“一课多研”提倡全体教师都参与,目的不是为了推出某个活动或突出某个老师,而是为了提升合作反思能力,尽力发挥小集体的智慧,从而让更多的教师明白怎样教才是更好的。我们的“一课多研”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我们成立了语言、数学、科学、美术和音乐五个学科小组,每组选择同类条件下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一位教师为组长,或有老师自告奋勇愿意担任组长也可,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一个学科组;第二步,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各自展开“一课多研”活动,在“一课多研”活动中,集中听课、教师评议、集体反思、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再一次通过观摩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加以验证。其中的每轮研讨,都凝聚着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开课教师获得成长,评课的人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同伴互助、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教研目的,真正体现了合作反思、智慧共享、优势互补。

篇2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自主阅读能力;策略

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热点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1]。近年来,绘本阅读以其独特的多元价值被幼儿园广泛吸纳,绘本阅读的主体是幼儿,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的原则,引导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自主阅读的能力。那么,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呢?

1.精选优秀绘本,开启阅读之门

绘本的选择对于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尤为关键。因此教师在挑选绘本时,应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因素,选择易于幼儿理解、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为幼儿打开阅读之门。具体而言,绘本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绘本的趣味性。有趣的绘本能吸引幼儿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绘本《我爸爸》中爸爸变成大马大口大口吃东西的样子,常常会逗得幼儿开心大笑。

(2)注重绘本选择多样化。多样化的绘本题材有利于拓宽幼儿的阅读视野,帮助幼儿获得多元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因此在绘本选择中,教师应坚持丰富性和多样化的原则,尽可能涵盖幼儿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选择富有知识性、情感性、哲理性、科学性的不同系列的绘本。

(3)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绘本。绘本的选择应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贴近幼儿世界,以引发幼儿的共鸣。如在讲到“我的亲人”小主题时,可选择《我爸爸》《我妈妈》等描述亲人主题的绘本。

2.引导学生在翻阅、观察、表达、讨论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优化集体教学活动,首先,应让幼儿产生翻阅绘本的愿望。教师可利用封面导入、游戏导入、猜想导入等方法巧设导入。如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封面和封底画面感十足,教师提问:“有一天一只小猪碰到了一只狐狸,你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呢?”以此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由此让幼儿产生翻阅绘本的愿望。其次,应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从封面到封底逐页仔细地翻阅绘本,确保他们在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中解读书中的奥秘。再次,在幼儿翻阅绘本后,应给幼儿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自主表达的同时,要组织幼儿积极地讨论,可针对同一画面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自由辩论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和思辨能力将大大得到提升。

3.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延伸阅读空间

班级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我们可以利用班级的区角、墙面等空间,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分阶段地放到里面,或者提供一个幼儿交换图书的“流动图书馆”,供幼儿自己选择阅读。另外,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阅读延伸。比如组织幼儿将绘本故事以绘本剧的形式进行演绎展示,让幼儿在布置角色表演场景的过程中,加强对绘本故事的认识;或者阅读新绘本后,鼓励幼儿创编故事情节,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理解的故事画出来;有的绘本中文字内容富有韵律,我们可以配上优美的旋律,通过歌唱绘本的形式引导幼儿富有韵味的说唱……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感知绘本阅读的无限乐趣,从而提高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4.加强阅读技能训练,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阅读中的技能训练对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阅读活动中,首先,我们应提高幼儿对画面理解的能力。指导幼儿在自主阅读时从整体到局部,从人物的动作到神态、表情进行细致观察,并联系前后页将画面串联起来,使幼儿意识到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的页面组成,同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认真思考,以积累幼儿的阅读经验,逐渐提高幼儿的读图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发展幼儿反思与质疑、预期与假设的能力。幼儿逐渐形成提问质疑的意识后,带着问题去探究,幼儿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性,从而自主阅读的效果会更佳。最后,应提高幼儿对情景的分析和记忆能力。引导幼儿辨别绘本画面中的的细微差别,对画面情节进行合理的猜测、想象和分析,加强情感体验,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将阅读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阅读经验。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它有利于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是幼儿个性正常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2]。而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绘本这一载体,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以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丽.如何提高幼儿绘本阅读的自主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4(11).

篇3

一、以理论做导航,更新教育观念

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指南》精神,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的目标。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采用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自学、听专家讲座视频等多种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和进修,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如,在幼儿园人手缺编的情况下,派出谢似钿老师参加了为期9天的福建省第十二期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市里安排的“《指南》背景下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的系列专题讲座。每月幼儿园坚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学习相关的美工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实施《指南》,从改变教学设计思路开始,解读《指南》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等,了解当前幼儿园美工教学新动态;同时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让老师们搜集日常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把握幼儿美工技能教学引导的度”、“幼儿美工教学如何解决技能教授与想象力之间矛盾”、“幼儿美工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策略”“如何有效的实施美工活动分区教学”等问题进行探讨;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参研人员的理论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操作材料是美工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

如:“花儿朵朵”这一主题的手工活动,第一次教师组织活动时,用了统一的范例,提供给了孩子们同样的制作材料,虽然孩子们制作出了比较精细的“各种各样的花”,但是,这时的孩子们只是在模仿的“艺术工匠” 。这种活动无法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体现创意的机会与条件。

这就体现了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活动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幼儿在解决问题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经过几次的集中研讨、修改、实践,教师在设计上做了调整,把活动室环境布置成四组,为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区,折剪区、环保区、泥工区等。丰富的材料,自由的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三、开展系列活动,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并由此积累起丰富的感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系列活动设计能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如:“美丽的花瓶”

活动一《参观欣赏花瓶》,教师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到花店参观,观察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状,给孩子们展示花瓶与花的整体,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了花瓶的美,孩子产生了花瓶、花、装饰的直接关系,他们感受到了花瓶美化环境的美感。

活动二《PPT欣赏花瓶》,ppt课件配上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中一幅幅的浏览花瓶,孩子们又从另一个角度感知了花瓶,是一种情感的提升,但是PPT一闪而过的画面无法让孩子近距离的感知花瓶身上的花纹装饰。

图片展解决了这一缺陷,我们将图片长时间的展示在活动室周围,孩子们不断的近距离的欣赏,他们发现了花瓶身上的图案,并喜欢上这些图案。通过这样的不断的欣赏,感知,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欲望。

活动三《设计创作花瓶》,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颜料、排笔、剪刀、各种瓶子、皱纹纸、蜡光纸、毛线、彩色吸管、双面胶等材料,在活动室一角设计了花瓶展览台。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花瓶:有的剪纸剪出花瓶的基本形状,有的幼儿拿起塑料J,将吸管竖着粘在瓶子上,无规则的进行排列装饰整个瓶子,有的幼儿拿起了玻璃瓶用黑笔在瓶身上画上图案,有的用颜料在瓶身上涂上不用颜色的大块的色块,这一次活动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于花瓶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综合性的选择材料进行表现,很多提供的材料都无法得到很好的采纳与利用,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区域范围较小,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活动四《手工坊》,教师投放一些手工作品(图片和小制作)供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模仿再创造。并调整、增加材料的投放,选择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运用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出了形态各异、不同材料的花瓶。可见活动材料的投放创设,直接影响着孩子思维的拓展,我们提供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孩子的创作想象力。极大的满足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创造的欲望,并给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反映客观事物提供可能性,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发挥。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也得到了升华。

结束语

篇4

【关键字】幼儿园;教学;家长;参与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0-0050-04

关于“家长参与”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有的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有的指“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还有的将其定义为“家长关注幼儿的所有学习活动,包括在家和在学校内发生的活动”。〔1〕综观这些定义,都强调家长参与幼儿学习活动,这表明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利用这一资源的重要方式。研究表明:有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孩子比那些没有家长参与的孩子的学业成绩会更好,而且孩子对学校有更多的好感。〔2〕可以说,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笔者在长春地区随机抽选了两所幼儿园,并在园长的帮助下分别抽取大中小班各一个,一共向家长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53份,回收率为90%。问卷的内容涵盖了家长对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态度以及具体参与行为等。所有问卷的调查数据用spss11.5做统计分析。另对一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作为补充,最后得出结论。

(一)家长对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

调查结果(见图1)表明,家长对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认识。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家长有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权利,并且认为这种参与是有意义的。

调查还发现,不同职业的家长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不同。其中职业为教师的家长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支持度最高。同时,学历越高的家长越赞同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这与济南某幼儿园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广度

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如直接走近幼儿园的教学现场,为教学活动准备材料、提供帮助,在家帮助幼儿巩固在幼儿园所学的内容等。其中约75%的家长表示会尽力为幼儿园提供帮助、准备材料等,其他家长则表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愿意提供此类帮助。如果教学内容正好是家长所熟悉的领域,超过一半的家长都愿意到课堂上去当助手甚至登台小试身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并会在家里辅导幼儿,配合幼儿园的教学。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度

本调查显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缺乏主动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幼儿园的邀请之下才会到教学现场(见图2)。即使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配角。只有12.5%的家长觉得在参与中有较大的主动权,有50%觉得有一定的主动权,而21.9%的家长则感到基本没有主动权,甚至有12.5%的家长觉得完全被动。

(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式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调查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式:一是教师通知家长参与活动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在入园或离园时口头通知或发书面通知”(85.7%),有时是通过电话和书信(15%),没有教师曾用过电子邮件来通知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二是家长了解教学活动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近80%的家长都是通过“入园和离园时与老师的交谈”来了解,有71.9%的家长是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了解,有37.5%的家长是通过活动室外面的公告栏来了解,此外还有家园联系册等。第三是教师为家长提供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研究表明,目前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开放日、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练习册、请家长观摩教学活动等。鲜有教师邀请家长作为自己的教学助手或让家长组织教学活动。但是,家长期望的参与方式是:请家长随时参观活动(34.4%)、家园联系册(34.4%)、家长会(25%)、亲子活动(25%)、邀请家长当助手(18.8%)、请家长组织活动(18.8%)、开放日(15.6%)、与其他家长交流(6.3%)等。

可见,大部分家长都很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而幼儿园教师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也愿意在某种程度上提供机会。但是幼儿园与家长在沟通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家长对怎样参与的认识不同,有的家长尽管参与了活动却不知道这就是在参与;其次,有近40%的家长希望能给教师当助手或自己组织活动,但是幼儿园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最后,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忽视了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参与。

二、影响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因素分析

家长是否乐意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参与的层次与水平如何等,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Mapp,Karen L(2002)〔4〕认为,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有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长自身的经历等,而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的环境、教师的态度等。笔者认为,家长和幼儿园本身是影响家长参与的直接因素,而社会因素是间接因素,它通过影响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观念、行为等从而影响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参与。

(一)家长的学历、职业等会影响其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

家长的学历、职业等与家长对“家长参与”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参与的能力和信心之间都存在相关。研究表明,学历层次较高的家长和那些本身就是教师的家长对“家长参与”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也更有兴趣去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而一些学历较低的家长则没有足够的信心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参与动机也不强,这使得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较为被动。

此外,时间是制约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幼儿。大多数家长表示自己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不能保证每一次都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开放活动和亲子活动等。

(二)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态度及行为会影响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

尽管很多幼儿园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家园工作的开展、幼儿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家长并非教师,也没有教学经验,因此幼儿园对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存有疑虑。而且组织家长参与教学活动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付出更多精力。幼儿园教师要考虑到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愿意提供的支持也限于他们觉得能控制的活动,这必定会限制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也减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机会。

此外,幼儿园教师对于家长的兴趣、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了解不多,这可能导致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精心准备的活动不感兴趣;对活动时间的选择也很少从家长角度考虑,这更降低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三)社会环境对家长和幼儿园的影响

调查发现,在我国即使是那些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家长,其参与水平和参与频率仍然低于国外的家长,这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我国目前还没有“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制度上的保障,这导致家长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

按照Swap,Susan McAllister(1993)〔5〕的家长参与模式理论,我国家长的参与只属于保护主义模型。这表明家长的参与行为还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Cheng(1994)在浙江的研究表明,我国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干涉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认为,学校的教学是教师不可懈怠的职责,父母支持教师与学校的方式就是不干涉、不对抗。〔6〕

三、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建议

既然家长和幼儿园是影响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以提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同时,相关管理机构应提供社会支持与保障以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发展。

(一)制定相关制度,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已有研究表明,国外的家长参与水平普遍比国内要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有比较健全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如在美国,早在1970年就已经使家长参与成为一种制度,并且从国家到各州政府都设有相关的“家长参与”的机构,如“家长参与研究中心”。这样可以为家长参与提供制度与组织保障,并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提供家长参与的方案以及检查与评估等。

而在我国,目前有关家长参与的理论、政策法规都较少。虽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要重视家长资源,但并没有明确家长的权利与义务,这导致家长及幼儿园认识不清。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制定制度,成立相关组织以明确家长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在保障家长参与权的同时也约束他们的参与行为,避免家长过度参与从而干扰幼儿园的正常教学。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开展“家长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家长参与的有效途径。

(二)更新理念,增加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机会

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参与活动时受到教师的尊重,则会更愿意参与活动。同时Gbadamosi, Tara等人(2003)还指出,如果教师能了解家长的兴趣,邀请他们参与其所关注的活动,家长对活动的参与水平与参与广度都会得到提升。〔8〕因此,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应转变理念,积极为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提供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首先,应建立家长资料的收集、研究和分析制度,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家长的兴趣,邀请家长参与他们期望了解的活动。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的家长给予鼓励与表扬,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还应为家长提供各种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提升家长参与能力的机会。如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通过调查表向家长介绍主题及预设的活动,请家长提建议并写明自己可以提供的帮助;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邀请家长观摩,甚至邀请有专长的家长当教学助手;在主题活动结束后,请家长写反馈意见,包括活动开展后幼儿在家的表现以及对活动的评价等。

(三)家长从自身做起,提升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认识和能力

对于家长而言,首先应明确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他人”的地位,积极关注子女的教育,主动与教师联系,为幼儿园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其次,家长可以通过上家长学校,向教师以及有经验的家长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从观念上提升自身参与的积极性和科学性,从实践上多次或深入地投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使自身的科学育儿能力得以更快提高。

参考文献:

〔1〕ALBRITTON,SHELLY,KLOTZ,et al.Parents as teacher:Advancing parent involvement in a child’s education〔R〕.Biloxi:Mid 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Association’s Annual Meeting,2003.

〔2〕WALBERG,HERBERT J,et al.Family programs for academic learning〔J〕. School Community Journal,1992,(2):12-28.

〔3〕济南市天桥区教工幼儿园课题组.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1).

〔4〕MAPP, KAREN L. Having their say: Parent describe how and why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R〕.New Orleans: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2.

〔5〕SWAP, SUSAN MCALLISTER. Developing home-school partnerships: From concepts to practic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3

〔6〕周欣悦.谈中美家长参与教育的差异〔J〕. 教学与管理,2003, (3): 80.

篇5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质量 问题 对策

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的好与坏,不仅仅关系到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牵涉到每一位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待。当前伴随着幼儿园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园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了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心的问题,以及幼儿园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把控的问题,还有就是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师资力量的继续教育的问题,这些都是摆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就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

一、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的问题

首先可以看到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原因,另外一个就是来自于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体制问题。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对于日常教育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了,幼儿园教师还没有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幼儿教师真正地从教师的岗位转变成为幼儿园中一员的角色。从这个角色转化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教师应该更多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地承担起自身角色转变的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世界,是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对幼教理论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改革,信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幼儿是互动中的学习主体,是能动的主体,他们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多种活动获得发展,也必须通过教育活动中的探索、游戏、交往、操作等主体性活动才能获得真正发展。[2]

其次,就是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了制度还没有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还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幼儿园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对于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来说,一般幼儿园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幼儿教学管理制度,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的相对较少,这样的话就不能够发挥出管理制度的作用,比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按照制度的要求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幼儿教学制度的良好作用。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更多地时候问题往往出现在教师对于幼儿的日常管理上面,只有完善好日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的手段,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幼儿园日常管理的有效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当前幼儿园教学中的知识化教学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这样的话往往就导致了教育教学任务的提前,往往容易导致幼儿在进入到小学阶段的时候产生一种抵触学习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能够影响到幼儿的一生,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影响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问题都是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最重要的解决方法不仅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且也需要幼儿园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日常管理制度,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改变。

二、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提升幼儿园的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从教育管理的制度上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需要教师在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特点,找出一条能够适合幼儿园教学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不断提升和完善教师的各项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幼儿园教师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可以看到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才能够将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升起来,让幼儿教师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教育教学的培训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将自身的工作情况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和完善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有效地完善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应对策略来说,还需要建立起的就是要从幼儿园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来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对于开展幼儿教育主导者教师用制度来进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更能够有效提升和完善日常的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创新对于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就难以提升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标准和规范,只有拥有了幼儿园工作的标准和规范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儿园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目的。

最后需要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训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出一条能够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教育教学之路,制定出适合于自己幼儿园发展的思路,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最终达到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了教师和制度两个层面上,鉴于这样的一种现实状况,就需要教师和幼儿园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适合于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南“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09)

篇6

关键词:管理理念 势在必行 阐述 策略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而现代化是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21世纪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教育的现代化与幼儿发展的需要对幼儿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思想与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能力势在必行。结合笔者实践,就此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1、转变理念是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基石

(1)以人为本,树立新的儿童观。以人本主义观念来看,儿童不仅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因此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完整的有机体。新的儿童观认为,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同时儿童具有发展的、学习的、教育的潜能,且其发展具有可变性、阶段性、个别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都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任何个体的发展都不是与世隔绝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是建构幼儿园教学管理新理念的基础。新的儿童观对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儿童与成人一样,其人格的价值是等值的。二是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养成独立的个性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原动力,是开拓进取品质的心理基础。

(2)全面兼顾,树立和谐的发展观。儿童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就幼儿教学管理而言,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儿童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他们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起点、发展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幼儿的探究具有尝试错误性。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往往由于自己知识经验和认识特点的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与教师期望的教育结果或答案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驰,需要教师的正确对待,教师要认识并理解,这是幼儿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对此,教师要有耐心,尊重这一现象,同时能从幼儿的错误回答中寻找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引发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3)适当放权,树立新的教学管理观。现代管理理念认为,强调实行动态管理并以之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把教育过程决策权下放给教师,管理者在此扮演着与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平等互动的角色,从而把握园所发展的大方向,实现有效管理。

(4)优化硬件,树立整体环境观。《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可见,环境是现代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除了创建平等、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以外,还包括物质环境的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幼儿园也应当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教师能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其它电教手段,为幼儿提供更为立体、全面的信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2.1 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学管理主体是有多层次的,能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好幼儿园自身对教学的管理。幼儿园教学管理水平是直接与教学建设的水平和实施成效联系在一起的。而幼儿园对教学的管理中,最基础的要素就是教师。只要紧紧抓住教师这个突出因素,教学的实施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对教学内涵、目标、内容、教法、幼儿学习特征的研究,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幼儿园对教师的培养可有如下做法:

(1)加强幼教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教育的成功,奠基在学前,师资是关键。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因而十分有必要不断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幼儿教师的进修与培训是教师队伍进修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的进修与提高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它与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

(2)用多种方式更新、转变教师观念幼儿园有必要引进多种教育理念,如多元智能、整合课程、创思等教学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教师外出进修,或把专家请过来,听取讲座介绍,更新知识和观念。

(3)定期进行研讨与培训定期举行专门研讨会议,内容一般是安排和落实幼儿园近期的活动,讨论和总结上阶段的各类工作,计划和修订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内容。同时通过会议手段使得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是否合适,教学进度是否需要调整等方面。

2.2 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篇7

关键词:幼教;小学化现象;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以及社会不良宣传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教学现象,即在幼儿教学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这样的教学形式,违背了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误导家长进行教学,从而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应当预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幼儿园教学中的小学化现象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1.不利于幼儿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

幼儿阶段的身体机能不论是哪一方面都处于发育之中,如果要求幼儿长时间地处于集中注意力以及认真学习的状态中,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的神经系统的伤害。而幼儿本身是好动的,如果要求幼儿长期坐着不动,这样也只会影响幼儿的正常身体发育。

2.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的心理成熟能力不同于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系统的学习能力,幼儿的学习特点大多是喜欢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而在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现象也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解决方案

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存在小学化的现象,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之间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教学观,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教学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切实落实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化。再如,应当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幼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或者在幼儿教学中应当加强幼儿园以及小学间的衔接工作,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良好的幼儿园以及小学的衔接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这一现状,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如冰.绥化市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1).

[2]常官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若干问题探讨[J].语文学刊,2012(24).

篇8

关键词:幼儿;主体;幼儿园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学突出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基于幼儿主体地位审视幼儿园教育教学,深入解剖当前幼儿教学中主体发展现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课堂还给幼儿,使幼儿成为课堂主人,构建“幼本”课堂,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切实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主体”现状

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伪主体”现状不容乐观,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弱化,甚至被架空的现象普遍存在。1.1教师挟持下的“伪主体”: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思维惯性,不少教师仍然是新瓶装老酒,课堂仍然是老一套,经验主义严重,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不少教师剥夺了幼儿课堂的话语权,幼儿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与灌输”,幼儿主体被虚化,幼儿成为教师挟持下的“伪主体”,严重扼杀了幼儿学习主动性。1.2幼儿放任下的“伪主体”:幼儿园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极端现象是过于放大幼儿主体地位,不少教师对幼儿学情缺乏合理定位,过于夸大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管理能力,课堂放任幼儿自我表现,幼儿学习陷入无序、低效状态,从而出现幼儿放任下的“伪主体”,幼儿不仅得不到发展,还养成了自由散漫的陋习。1.3活动弱化下的“伪主体”:幼儿主体地位的实现不是一个概念,需要借助活动为载体,强化幼儿主体体验。然而不少幼儿园教师不注重幼儿活动设计,幼儿缺乏足够的活动时间,活动机会也相对较少,幼儿成为知识的“存储器”,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主体素质仍然得不到有效发展,成为活动弱化下的“伪主体”。1.4个性缺失下的“伪主体”:个性是衡量幼儿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个性化发展不显著,不少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学习依赖思想严重,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薄弱,不能利用学习资源自主开展自主学习,突出地表现在“主体”独立意识的缺失或弱化。

2基于幼儿主体的幼儿园教学重构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伪主体”现象严重制约了幼儿的自主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效率提升,需要我们对幼儿园教育教学进行重构。2.1平衡话语权利,尊重幼儿主体:教师要基于幼儿主体地位,释放课堂话语权,重构课堂教学,改变当前教师一言堂现象,从注重教的设计向注重学的设计转变。释放话语权需要教师根据“生本课堂”的要求,为幼儿创造更多学习、展示的机会,推动幼儿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给予幼儿足够思考与动手实践的机会,尊重幼儿,对幼儿学习成果不能简单地给予否定,要及时发现幼儿学习中闪光点,因势利导,促进幼儿主体发展。2.2突出教师主导,回归理性课堂:突出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唯幼儿”,突出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是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幼儿园要改变当前否定教师作用的极端思想,基于教师主导作用,实现幼儿园课堂的理性回归。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我角色,从课堂“中心”中走出来,转变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幼儿掌握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方法;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幼儿正处于学习能力培养关键时期,也是习惯养成时期,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通过外在约束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成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幼儿学习的伙伴。幼儿由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师要以伙伴的形式,介入到幼儿学习中,与幼儿共同成长。2.3强化幼儿体验,提升课堂互动:幼儿体验是彰显幼儿主体的重要路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重视幼儿活动体验,精心设计幼儿园课堂活动,营造生动的课堂活动情境,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教学游戏、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与主动性,激活幼儿主体意识,使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同时,扩大幼儿园课堂互动面。目前不少课堂互动面狭窄,课堂成了教师与部分优等生互动的天地,中等生以及学习薄弱的学生缺乏参与课堂互动机会,需要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儿全体,优化活动设计,设计差异化问题,从而推动更广泛的师幼、幼幼互动,促进幼儿主体发展。2.4优化教学目标,发展幼儿个性:幼儿园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优化幼儿园教学目标,基于幼儿全面素质发展的高度,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加强学情分析与调研,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幼儿的学习实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准确把握幼儿存在的优点,查找幼儿不足,从而根据幼儿的学情实际采取差异化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等,扬长补短,使幼儿个性得到充分释放,挖掘幼儿潜能,将幼儿不足对幼儿个性化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总之,幼儿主体发展是幼儿园教育存在的根本,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不懈追求。幼儿园要不断审视幼儿主体发展现状,针对幼儿主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基于幼儿主体发展重构幼儿园教育教学,为幼儿主体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富琴.寻求幼儿园教学本质的回归[J].学子月刊,2015,(12):19-19

篇9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引导语;导入深度;导入难度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言语的艺术性、恰当性、科学性是幼儿园教学活动顺利推进的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幼儿心灵的工具。”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习性、特点和爱好,多采用鼓励性、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去开展“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引导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目的性、条理性,只“引”未“导”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语应用技巧的高低,是提升师生间交流互动流畅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条理性、科学性引导语,从而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进而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

众所周知,幼儿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度低、自控力差等特点。因此,很多教师为较好的把握课堂节奏,通常将课堂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点的讲解、课堂纪律的维护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引导语联系性、逻辑严密性、目的性等方面的设计。更有甚者认为,只要向幼儿提出问题就是“引导有佳”,而对引导语的意图、目的、作用缺欠考虑。例如,“你觉得这幅画漂亮么?”“你在干什么?”这些引导语大多是教师未经思考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这样的引导语只会得到幼儿简单机械的回答,而未起到真正的引导启发功效。

2.频率、深度把握不到位,导致“事倍功半”

苏霍姆里斯基曾说过:“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适度、适量、适时的应用引导语,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往往因把握不好引导语应用的难度、时机和频率,而导致了课堂过于死板或课堂节奏难以掌控等问题。若引导语的难度、跨度过大,容易挫伤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若引导语过于简洁明了,又会让幼儿感到毫无新奇感而失去探究欲望。此外,有些幼儿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一题多导”“一导再导”的方式使用引导语,常常会因引导语频率过高而打乱幼儿的思路,进而影响其思维的升华。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引导语应用策略

1.巧“引”妙“导”,因势利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引导语的导入契机、引导技巧、引导频率等多方面入手,从而在巧“引”妙“导”中,激发探索新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

例如,在学习中国“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时,教师可以先问幼儿:“小朋友有没有给爷爷奶奶洗过脚?”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们播放《妈妈洗脚》这一公益广告。最后,将授课班级的小朋友分成几个活动小组,让其讲一讲父母关爱自己的点滴小事。这种贴近生活的引导语,不仅可以让幼儿们在活动中“有话可说”,也为其沟通、交流、感恩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法、实验法、舞台剧法等多种形式,引发幼儿积极地猜测、探究。从而以高质量、低密度、科学化的引导语激发幼儿强烈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舒张有度,凸显层次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授课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征,从而设计出生动形象、灵活多变、富有弹性的引导语,从而真正为幼儿的整体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诸如正引、反引、追引、侧引等引导语。例如,在学习完“爱好动物、人人有责”这一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小猫爱吃什么”“小狗怎么叫”等,然后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印象和认识模仿动物开展“交友”活动。从而在促发幼儿勤于动脑、乐于探索的同时,逐步培养其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开展高效、优质、科学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可靠保障。毋庸置疑,富有艺术性的引导语是顺利开展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设计出与其学习水平相适应引导语,从而以适当、精准、科学的引导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康丹, 张学林.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言语行为透视[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12).

[2] 支娜.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2) .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1-01

对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教学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十分重要。幼儿启蒙阶段的教育,是为幼儿未来基础知识的学习,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能力的丰富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所谓的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其实就是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进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幼儿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在游戏化教学中,游戏化应当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将学习与娱乐完美结合起来。在幼儿园教学中将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说明幼儿教学与游戏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教师要先规范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方式,以保证其性质的科学方向;其次,幼儿教师要将“游戏精神”贯穿至教学中的头尾;最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单一,使幼儿对游戏化教学更感兴趣、充满好奇,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2、特点。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来说,与之相对应的教与学的过程都应当是充满游戏性、趣味性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戏化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外部特点与内部特点。其中,外部特点有,一是幼儿可自由选择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游戏化的方式可供幼儿自行选择;三是教学活动的难易与幼儿自身的能力相匹配。内部特点有,一是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二是幼儿个体间存在差异化;三是幼儿教学游戏化有体验性。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导性过强。作为幼儿学习中的指引者,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引领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十分重要,且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游戏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为此游戏教学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幼儿教学质量的好坏。但由于对教学过程“度”的把握不到位,大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的过程中从指引者便为了指挥者,未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得幼儿仍习惯在教师的指挥下学习,幼儿的教学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长期在教师过强的指挥下,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在游戏中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无法感受到游戏教学的乐趣,幼儿自然会对游戏教学产生一定的抵触。

2、游戏形式过于单一。虽然游戏化教学早已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从当前的应用效果来看,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易陷入到模式化、表面化的教学中。一方面,大部分幼儿教师将教学游戏化单纯的认定为自由活动,并在幼儿自由活动时,让幼儿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活动即可;另一方面,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游戏时,习惯采取集体活动的方式。且为了方便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会不断减少活动的过程与方式,而这将会给幼儿造成游戏是负担的错误心理,难以对教学游戏产生兴趣。

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环境存在问题。第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环境创设不符合相关标准。由于办学条件、办学实力的限制,部分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环境的创设并不符合国家标准,如国家标准规定幼儿园小班人数应为25人,中班人数应为30人,大班人数应为35人,但实际情况却往往有40多人。这大大减少了游戏玩耍的空间和游戏的机会。第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中所利用的游戏材料较为单一,数量少,且多为桌面材料,并不能引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开展对策

1、创设符合游戏开展的环境。一方面,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幼儿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确保幼儿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幼儿教师需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学习差异,以及心理特点来进行,且还要保证游戏教学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只有创设安全与游戏兼具的教学环境,才可吸引并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学习。

2、合理整合游戏化教学资源。为了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幼儿园教师应合理整合教学资源,以使游戏化教学得到广泛使用。同时,幼儿园还需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提高对教学资源的敏感度,此外,还可充分挖掘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实现玩与学,学与玩的融合。比如,为锻炼幼儿的灵活性,幼儿教师可开展“把小动物送回家”的游戏教学,首先,教师要在事前选择一段节奏轻快的音乐,并准备四个框子,里面分别装有小兔子、小狗、小羊、小鸡的图片;其次,教师可组织学生先在音乐声中做一做活动,做做操,给幼儿出示小兔子、小狗、小羊、小鸡的图片,让幼儿帮助小动物们回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幼儿坚持到底,并用柔和、甜美的话表扬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强化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开展可让幼儿园教师及时掌握到幼儿的爱好与兴趣,姑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以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己任,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同时,幼儿园教师也需引导幼儿在游戏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真正使幼儿的学习地位得到落实与巩固。

结束语:对幼儿来说,爱玩、活泼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利用游戏来开展教学不但符合幼儿的天性,而且还可开发他们的智力与兴趣。但基于当前幼儿游戏化教学开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仍需幼儿教师的不断努力,做好幼儿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34.

[2] 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篇11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以及社会不良宣传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教学现象,即在小学教学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这样的教学形式,违背了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误导家长进行教学,从而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应当预防小学化现象的发展,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

在幼儿园教学中产生的小学化现象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现象危害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不利于幼儿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

幼儿阶段的幼儿机能不论是哪一方面都处于发育之中,如果要求学生长时间的处于集中注意力以及认真学习的状态中,这样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的神经系统的伤害。而幼儿本身是好动的,如果要求幼儿长期坐着不动,这样也会影响幼儿的正常身体发育。例如,有的幼儿园片面的追求教授知识的数量以及难度,没有根据幼儿的自身条件来设计教学内容。

2.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的心理成熟能力不同于小学生,其没有足够的、系统的学习能力,幼儿的学习特点大多是喜欢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而在幼儿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学心理。例如,在有的幼儿园,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取代了游戏教学的形式,这样一定情况下束缚了幼儿自身的发展,以及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失去了幼儿教学的趣味性。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解决方案

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的现象,防止其发生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部门以及一个人的事情,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之间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教学观,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的成长。例如,在幼儿教学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切实的落实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化。再如,应当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幼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或者在幼儿教学中应当加强幼儿园以及小学间的衔接工作,明确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良好的幼儿园以及小学的衔接工作。再如,在幼儿教学中,应当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采取游戏教学法,运用幼儿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应当顺应幼儿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知识的多少以及难度,这样才能真正地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改善这一现状,从而有效地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文丽艳.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J].考试周刊,2013(92):183.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幼儿园教学;原则;方式

在学前教育繁荣发展的今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被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来,所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则,科学引入多媒体技术,努力创造良好的幼儿园教学环境,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

1.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

1.1需要符合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所以,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科学选择素材,合理制作教学课件,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教学目标。

1.2具有互动性

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是集中幼儿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坚持互动性的原则,充分尊重学幼儿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3具有立体性

幼儿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很低,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坚持形象性、立体性的原则,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基础知识,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

1.4具有生动性

幼儿的心智不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而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不断增强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式

2.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活跃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老师,一旦学幼儿对某一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关注、探索该事物,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解《好喝的汤》时,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小猪煮汤的情景,让幼儿通过动画形式,理解简单、易懂的道理,以培养幼儿的思想观念。在煮汤之前,小猪出去拔萝卜了,然后陆续来了五只小动物,它们分别往锅里放了一条鱼、两颗青菜、三个蘑菇、四只大虾和五粒豌豆,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找出不同动物所添加的物品,让幼儿掌握数字、蔬菜种类等基础知识,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以吸引幼儿的眼球,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香喷喷的大米饭》时,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大米饭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充分了解制作大米饭的基本步骤,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2.2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很容易出现走神、乱动的情况,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利用动态的多媒体课件,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我会打招呼》时,如果一味根据教学内容,讲解打招呼的方式,难以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所以,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动态地演示教材的内容,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兔与兔妈妈、公鸡医生、山羊医生等动物打招呼的情景,让幼儿结合声音、肢体动作等,了解小兔与其他动物打招呼的具体表现,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另外,在教学过程汇总,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课件,帮助幼儿学习教学内容,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喂“宝宝”吃饼干》时,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亲自尝试一下给不同动物喂食物,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效果。

2.3通过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幼儿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低,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取知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学习《糖果店的秘密》时,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果店的日常活动情况,让幼儿了解买卖东西的基本步骤,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幼儿的参与程度。例如,在阅读短文、画画时,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歌曲、图片等,以舒缓幼儿的心理,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3.总结

总而言之,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需求,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努力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效果,以提升幼儿的综合水平,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士荣.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152.

[2]高玉蓉.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5:229-230.

[3]王晓红.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4:185.

篇1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教学;应用

引言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实现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1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1.1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启蒙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中,老师先出示人体内部器官的挂图,告诉幼儿我们人体内部有哪些器官,叫什么,又各在什么位置,在幼儿基本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将食物的运行过程动态的演示给幼儿看。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让孩子弄清这些食物到底是怎么“旅行”的,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觉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动态的画面。如果不借助于多媒体手段,那孩子就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弄清楚,这就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1.2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语言是依靠于“说”的学科。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再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又如演讲、歌唱比赛等教学内容,都可以在多媒体上面呈现出来,让孩子身心参与其中去体会,从而提升了语言方面的能力。通过依托于多媒体,能够让语言由简单的文字,变成活灵活现的交往环境,这对于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3多媒体技术在美术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也有很大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孩子的学习内容仅仅是课本或黑板上面的图画,形式相对单一;而多媒体教学则突破了这一界限,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给孩子呈现水墨画、简笔画、油画等等,而且无论是色泽还是画画的技巧,都很容易讲给孩子们听。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画画的步骤以动态的方式讲给学生,使他们更容易听懂。这种直观、多元的美术教学,势必能够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2运用多媒体技术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各因素的功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式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即为技术而技术。一方面,教师要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择课件,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这些适宜的课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地修改和编辑。另一方面,教师要强化教学设计意识。在多媒体课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起来的意识,不能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单纯地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多媒体技术等诸多教学要素进行认真地分析,注意综合考虑各要素的功能与特点,避免机械组合、重复组合或盲目组合。

2.2目的性原则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要让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使之既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助于幼儿的学。为此,教师应明确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一定要克服整个教学活动依赖多媒体技术的现象,避免简单地用新技术把书本和黑板搬到屏幕上,从而不过是把“人灌”变为“机灌”而已。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让多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将多媒体技术用在关键处,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3发展性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与中小学课程不同的是,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是幼儿各种活动的总和,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发展更新极快,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观念,灵活应用与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好、用活、用实多媒体技术,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3结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对幼儿园教学来说,是在课程改革中凸显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与情感发展,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去开发、探索和研究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姣h.浅议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J].《成功(教育)》,2013,(04).

篇14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信息技术 必要性,应用方法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教手段在各科教学中广泛应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既能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又能为幼儿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启迪幼儿的思维。同时,声、画、动感的刺激还激发着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一节教育活动中,教师会多次使用信息技术,然而每一次的使用,是否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该是我们教师努力思考和追求的,如果巧妙地运用好信息技术,(这里的巧指设计巧、运用巧、时机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起到异彩纷呈的教育效果,从而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感知、理解、从而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1]。

二、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更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幼儿教育的整个体系中,在营造园本文化、促进家园共育、优化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2]。总之,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其鲜明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能够多样化幼儿园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

而且由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或家长更是包揽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幼儿多数情况下只有被动地听从老师和家长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幼儿能够全感官地全面参与和体验学习;能够有机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2.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参与下教学的优势总的来说是可以帮助教师在视觉上给儿童一种提示和吸引。如果只是声音的传授,儿童很容易疲惫和转移注意力,但多媒体课件、音视频、网络资源的加入、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能够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能够更加容易内化体验到的知识或情感。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单调、枯燥的教学生活变得可听、可看、可感,且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需求。

3.信息技术能够创新幼儿园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张、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受到来自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威胁,在幼儿园教学中也体现出这点,利用这些新兴媒体手段可以将幼儿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新奇神秘的自然景象、心弛神往的卡通世界一一展现在眼前。

4.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幼儿园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让幼儿园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利用信息技术,在非富多彩、多渠道的知识传输下,幼儿可以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逐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这种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可以优化教学环境。

5. 信息技术是幼儿园教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 “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建议稿)》也提出“幼儿园教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可见,信息技术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信息化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幼儿园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是幼儿园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幼儿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

1.明确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才使用,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进行全盘的考虑,既要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首先是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服务。特别是要考虑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的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2.综合运用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不应成为各种多媒体手段的“大熔炉”,也不应该对幼儿进行“满堂灌”,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

3. 调动幼儿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任何有效的活动设计都要经得起幼儿的考验,要能适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和年龄特点,要能成为拓展幼儿思维的重要媒介。

4.教师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相反,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还要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并且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从教学理论层面上讲,在教学关系上,幼儿、教材、教具、教师等这些教学要素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要加强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

四、结语

现阶段如何将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与幼儿园教学发展相结合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和整合信息技术,就要从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开始,科学有序地结合有利于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与运用能力的提升及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 佘雅斌. 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活动指导课程教与学的方法[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4).

[2] 陈鹤婷. 幼儿信息化教育探赜[J].科教文汇,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