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2 15:4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多技能人才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技能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技能培训 一岗多能 评星定级 提升素质

1.实施背景

石钢公司自动化部主要负责该公司通信、计量、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等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 2011年石钢公司提出“以信息化推动业务管理扁平化、流程化和高效化,推进生产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高效运营体系建设”的工作方针。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公司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网络信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石钢公司自动化部面临的现实是,因前几年企业改制高端人才流失造成的技术人员短缺和整体素质偏低。为了尽快满足信息化发展对各种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节约费用,自动化部决定与高校联合办学,自编教材,对部内员工进行一岗多能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而且要让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掌握多种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通过在工作中开展评星定级活动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学习多种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一岗多能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实施

2.1一岗多能培训

为提高多技能培训质量,石钢公司自动化部申请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对企业、岗位、人员三方面进行充分的需求调查分析、培训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共同编撰符合石钢公司现实需求的、职工容易接受的培训教材并进行普及培训教育。

(1)明确培训目的:一是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与操作技能,具备一岗多能技术能力。三是通过技能考试,对员工技能水平进行等级评定。

(2)明确培训方案制定的原则:提高工作绩效;提高员工的任职能力;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和安全水平;培训内容与现场实际一致;方便职工自主学习;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即自学、集中辅导、实际操作等。

(3)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使培训计划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前必须了解自动化部各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培训需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企业需求分析,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营销系统的年度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侧重点。二是岗位需求分析,通过对具体岗位职责进行综合分析,决定如何培训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三是人员需求分析,通过对员工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4)教材编制

依据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编制培训教材。2011.01.01~2011.06.30,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工作,以石钢公司自动化部主管人员为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协助,完成了八个工种的教材编写,共约78万字。

(5)实施培训

培训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中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并对培训教材采用DACUM技能开发表,评估难易程度(等级)和授课答疑安排(频度),合理安排自学和授课答疑课时。

2011.07.01~2011.08.31,在完成自学的基础上,请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答疑为主,通讲为辅,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工种普及达标率在98%以上。

2.2评星定级活动

(1)为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员工学习掌握多种技能的主动性,在开展一岗多能培训的基础上,自动化部在员工中开展了评星定级活动,每月对员工多种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评星定级,并给予奖励,职工每通过一个星级评定,绩效工资系数上浮0.1。

(2)将评星定级与岗位劳动竞赛和技师技能鉴定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与岗位劳动竞赛相结合,将星级员工和月度最佳岗位工挂钩,达到促进积极、鼓励先进的目的。

(3)设计自动化部星级员工臂章,为取得星级员工称号的职工举行授牌仪式,让他们“亮星示范”,以视觉冲击的方式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有78人(87.6%)通过一星级达标评定,20人(25.6%)通过多星级达标评定,已评出2星级员工19人,3星级员工2人。

3.效益测算

3.1节约培训经费

(1)节约教材编写费用:由自己的技术人员编写培训教材,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编辑、修改。付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教材编写费用a:3.9万元,节约教材编写费用b:3.9万元。

(2)一轮讲课费c:5.14万元。二轮和三轮自行培训节约讲课费d:5.14×2=10.28万元。

(3)一、二、三轮培训实操实验环境自行搭建,每次共需106次,每次平均300元,节约实操设备使用及耗材费e:106×300×3/10000=9.54万元

节约培训经费:b+d+e=3.9+10.28+9.54=23.72万元。

3.2节约人力资源费用:截至目前,共评出二星级员工18人,三星级员工2人,均已安排到一岗多能岗位,年节约人力资源费用(18+2×2)人×4.9(2012年石钢职工年平均管理费)=107.8万元。

篇2

[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作者简介]林旺兴(1964-),男,北海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广西北海5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Z1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5-02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 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误区。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如果能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课程设计;多元智能;人才培养

1.多元智能的内涵

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开发,帮助学生发展适合其职业特点的智能。

2.目前岗位工作中旅游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缺点

目前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然而,旅游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表现出不适应的现象,市场缺失大量多元智能型旅游专业人才,即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旅游服务人才,具体表现如下:

2.1应用性不强,缺乏实践基础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行业脱节,校企之间鲜见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合作大多仅停留在有关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一些形式上的事项,甚至有些实习基地的合作也只停留在纸面协议的形式上,具体到安排学生实习时困难重重,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由于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企业以追求效益为目标,二者渐行渐远。

2.2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力

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首先面临的一线服务工作,而在旅游行业发展成熟的今天,许多旅游企业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服务流程,学生在岗位中按照旅游教育提供的思路工作,表现出高度的标准化、规范化,而失去了人性化和差异化,同时也缺乏创新能力。

2.3眼高手低,自我认识不清,服务意识差

旅游行业工作技术要求较低,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重复、单一性工作的不适应,另外,许多旅游人才将自己定位在“大学生”、“高智力劳动者”、“储备管理人才管理”,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这造成了目前国内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普遍较低的不良后果。

2.4人际交往能力普遍欠缺

许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中高不成低不就,不可一世,个人意识较强,在岗位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差。

以上出现的问题说明:目前旅游专业的教学在对学生除智力以外的多元智能,如:创新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然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的启发和培养上是缺失。而这些问题都是与旅游专业课程设计相联系的,因为 “课程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最集中和具体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反映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和以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来进行课程的开发,重点要结合启发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设计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旅游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合格人才。

3.基于ICDS课程理念的旅游管理人才多元智能培养对策

3.1塑造ICDS课程设计理念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要能在对旅游职业岗位要求的掌握课程目标设计和针对岗位职责要求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课程项目设计的基础上,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最终实施课程教学设计。而ICDS课程设计理念要求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能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入问题(Introduce)—搜集有影响力的材料(Collect)—讨论并验证问题(Discuss)—执行并解决问题(Solve)”四个阶段设计,即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针对某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情境引入问题,学生查阅并搜集有关联性的材料,大胆探索假设,自发组织讨论并求证,并最终解决问题。ICDS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教学过程是依据学生个体的听辨、观察等智力活动,将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头脑中建立并强制储存,学习后以模仿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一旦遭遇特殊性问题,便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素质等教学中存在的顽症,取而代之,我们将多元智能人才的启发和培养设置在每一节ICDS课程设计当中,让学生置身于动态的学习当中,在立体的多维的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究,这是在静态单一的课程设计中无法完成的。

3.2树立内在建构的“新学习观”

通过ICDS这种课程设计理念,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面对专业认知领域复杂的真实材料和环境,并在此环境中探索、发现、建构知识;学生主动搜集、分析有关资料信息,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这种方式使学生以自己的方法来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实现了学习的“多元切入点”,另外,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穿连知识点,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能够有利于学生自身优势智能发展的知识体系,为所有的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了方法。

3.3于课程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多元智能

基于ICDS课程设计理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除智力之外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元智能,并间接帮助学生树立内在建构的学习观,使学到专业知识成为“内化思维”,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实践技能到达认知的最深层次,获取而来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不易被遗忘,而且能够具有转化为学生潜在或现实思维的可能性,成为塑造学生多元智能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萧云瑞,诸惠芳,邹海燕编著.外国教育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骆辰君.知识内化导向的旅游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993年加德纳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由以下7种智能组成: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任知智能。之后,在1995年提出自然观察智能、1999年又提出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智能,考虑了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学习特点,开启了教育教学的新思维,它倡导的是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能教师眼中没有差生)、多样化的人才观、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采用丰富多样的、适应性的、有广泛选择性的教学技术)和积极的评价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经验,受到了教育者和家长的广泛欢迎。中国正在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多元智能将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学院瞄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国际化开放性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外语扎实,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强,能够胜任涉外岗位对外语的要求。专业过硬,主要指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综合素质良好,主要指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三、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研究内容

(一)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我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种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应用实践能力差。综观访谈的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潜意识中弥漫着对其它学科的排斥和忽视。再加上,现在许多学校实行严格的听课制度和班级考勤,使有心选修其它专业的学生们被拒于千里之外,没有过多的时间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此外,由于学校的学习和用人单位实际要求的脱节,学生们并不能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

2、考试,忽视多元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是选拔和评价学生(评定奖学金,推荐升本等等各种荣誉)的主要途径,这就使得学生们无法走出应试的束缚。因此,除了期末考试,英语专业学生还尤其看重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剑桥商务英语等多类证书考试,目的性很强,功利思想严重,进而轻视人文知识的积淀和知识半径的拓展,疏于自己在自律、自省、观察、抗挫力、创新性、协调和适应性等方面能力的锻炼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对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借鉴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借鉴、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多元智能理论”使广大的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多元智能理论”转变、优化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篇5

[关键词]产业集群 多元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吴曙光(1976- ),男,湖南涟源人,湖南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李新生(1971- ),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湖南 株洲 41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056,项目主持人:李新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17-03

一、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 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提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使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法国波尔多的葡萄业、美国的硅谷软件产业等。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如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浙江的低压电器产业等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强大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其特殊性。

1.产业集群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岗位结构和类型结构具有特殊性。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在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特性。如湖南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群内有电力机车厂、时代集团、广缘科技、湘依电器、南车电机等大中型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主要是机械、电气控制类等高技术创新人才。特定的产业集群需要特定的专业人才。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具有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和物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正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和调整,企业的各岗位出现了相互融合、交叉,技术结构的转变使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岗位结构和类型结构也作相应的改变,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往往注重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忽视了多元技能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样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升级。

2.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具有特殊性。产业集群对专业化人力资本具有“拉力”与“推力”效应①,同时对人才流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会把大量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诸多的差异,可能有更好的集群吸引他,这样就会把人才推出去。由于改革开放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人才的发展视野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因此人才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往往会向经济和地理位置优越的产业集群集聚,经过反复的“推”和“拉”,使人才充分地进行流动,把优秀的人才集聚在一起,市场自动地对人才进行优化和配置,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人才竞争力,激活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目标单一,就会造成就业的岗位过窄,选择的机会出现瓶颈。只有具有多种技能的组合,才能对就业选择显得游刃有余,才能顺利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公司、企业的顺利对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推”和“拉”作用下居于主动地位,不断地为产业集群经济服务。

3.产业集群要求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是产业集群面临的重大课题。产业集群的发展转型需要努力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技术型向创新型转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决定产业集群的兴衰,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集群必须依托不断延伸的产业网络,逐渐从以加工制造为主向设计研发和品牌制造为主转变,进而从工艺升级、产品升级进而转向功能升级。由于产业经济的集群化发展,生产中许多相关的工作岗位整合到一起,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从而实现集群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越来越需要知识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重视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复合性教育,只有具有相关专业的复合性技能,才能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需要。

二、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国际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渗透型”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基本属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只是切入点不同。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尤其是在产业集群经济的背景下,这些模式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能力,能够及时地对市场作出分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调整专业招生比例,建立人才发展和预警机制,健全人才评价制度。目前,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应用技能为目标没有错,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与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就会发现许多的异同:相同点是学校、学生和社会紧密结合,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不同。前者以实现就业、市场的需要作为导向,后者以创新作为导向;前者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来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后者以创新教育、终身教育为核心来建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以终身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建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教材、师资、课程设置相关联,所以往往停留在模式设计层面,并没有实质的实施效果。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考虑,后者具有优势,当然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应用能力的高职办学理念具有优势,但社会不断发展,工作岗位往往与自己学的知识、技能不是一一对应的,从事的岗位要求变化很快,学校是愿意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是把学生培养成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才?毫无疑问,后者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面临许多职业选择,如果具备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可以选择其中最好的或最感兴趣的职业,否则学生就只能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那样去选择了,失去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风险②。

2.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不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许多因素,如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的水平、专业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学生的来源、就业面向的单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人才培养的每个因素都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大背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的环节都会受到制约,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直接导致职业院校的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的失效。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专业结构适应不强。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输出地为学校所在区域,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产业集群里的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集群需要复合型高技能创新人才,专业宽度比较大,知识面较广。学习科学理论认为,在以不断变革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对劳动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种能够帮助自己在不确定的、变化的新情境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的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恰好缺少这种适应性技能。湖南株洲有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和服装产业集群等几个上百亿的产业集群,大量需要机械制造类、航空类和服装类的高技能人才,但湖南株洲本地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每年大量从外地职业院校引进人才,所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职教城,整合多所职业院校的资源,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和教学设施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产业集群根据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经常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结构升级。这种变化没有及时反馈到职业院校,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专业结构脱节,久而久之就出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专业结构失衡,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拥有的理论知识脱离企业实际需要。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多元技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随着国际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产业集群经济的新挑战。根据产业集群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际,提出建立多元技能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用模型图表示,见图1。

多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型含义如下:一是技能与技能之间区域的大小不同,代表技能的规模、培养人数、师资队伍、教学场地等不同,并且技能的种类随市场人才类型和专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技能1和技能2等其他技能之间可能是同一个领域,也可以是不同的领域。二是技能的培养过程不单纯以培养技能,而是以知识的复合型适应技能的要求来支撑技能的培养,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成一定的关系,知识的复合型可以适应技能的演变,从而加强各项能力的培养。

1.多元技能的提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人才”,要求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只有经过反复练习与实践才能达到,但随着区域集群经济的发展,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类型越来越多,要求岗位人员拥有更多的技能去适应集群经济的发展。多元技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对多种技能进行选择,经过反复实践,在多个领域里或同一领域的多种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技能之和。只有拥有多元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才更能适应产业集群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多元技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技能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控制动作执行的那些个体经验,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客观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本身的执行经验。知识与技能是构成活动的调节机制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首先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③。 知识与技能可以相互促进,知识能提高技能熟练的速度,同时也是改进和创新技能的武器。反之,技能的获取可以对已有知识正确与否进行验证,同时对不足的知识进行完善,对正确的知识进行巩固。知识和技能都是构成能力的因素,缺一不可,通过对专业技能相关的知识进行复合型培养,然后根据知识的复合型对相对应的技能进行熟练操作。当然这种培养是根据产业集群经济的需求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点来进行的,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引导学生去培养。如产业集群对机械专业需求人数增多,根据以往的人数变化,学校就业部门可以判断机械专业需求人数可能呈增加趋势,如是学校在设置机械技能培养的人数和种类也相应增加。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其他因素去选择自己的技能培养种类,最终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对各种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具备了相关技能的复合性,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要求,更能适应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多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高职院校通过如下的实施办法就可以实现以多元技能为模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具体实施办法如图2所示。

第一,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分析产业集群主要是给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大背景、大方向,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人才培养,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人才培养数量。产业集群的分析主要有:分析产业集群的专业需求及专业动态发展;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动态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的人才技能结构需求;根据对产业集群的分析建立产业集群人才预警机制,对人才的需求做动态分析,根据需求制定学校专业招生规模和比例,相应制定多元技能的培养数量和方向。

第二,学校招生规模分析。各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资源优势和专业特色。许多职业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至师资队伍、学校硬件条件跟不上招生规模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师资和硬件实施,难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对现有的学生规模进行分析,才能确定师资和技能的规模。

第三,学生技能的选择。确定学生人数后,要通过建立学生技能库,对学生的技能选择种类和具体技能种类的人数进行确定,根据历史的技能选择记录,并能够判断技能选择人数的变化,确定下一年的技能培养和配置技能培养要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技能,可以选择多种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

第四,分析学校的资源。学校资源分析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的优势、特色专业、场地的标准和师资的结构等,从而设置技能种类,充分分析学校教学资源以后,确定技能培养的种类和技能培养人数,然后才对选择技能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培养,真正做到学尽其能,学有所长。

第五,多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分析了产业集群经济的特点,从而确定学校开设的具体专业,根据学生招生规模、学生技能的选择和学校资源,从而确定技能选择人数、场地和教师。每年高职院校根据产业集群和学校招生规模等参数的变化修改该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技能培养主要在高职生毕业的当年实施,在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后,可以有效地有目的地去培养多元技能,学生掌握各技能后就能迅速适应产业集群的岗位,即使找不到非常对口的专业,也可以选择相关技能的工作岗位,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促进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多元技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产业集群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也需要产业集群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反复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多元技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湖南株洲的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试点探索,在株洲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产业集群各企业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也推动了湖南株洲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胡蓓,莫莉.产业集群的人才成长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89.

②吴曙光.以人为本建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2007(4):20.

③咸桂彩,袁良栋.“技能”是什么[J].职业技术教育,2011(24):56.

[参考文献]

[1]李实.构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6(4).

[2]李新生,傅家望,冯光.关于产业集群与发展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5(1).

[3]欧汉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篇6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语文能力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号召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多元能力,尤其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能力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多元作用

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观点是重在技术,至少基础的语文可有可无。现在,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随着对“知识”这两个字的认识逐渐趋于完整和全面,语文课以其“活到老,用到老”的长效性,而越来越受职业教育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的案例,基础课和专业实作课一分为二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功不可没。

此种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上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教育课程的安排更偏重于专业理论,专业实作其次,而作为基础的语文却处于课程安排的弱示群体中。这一点,无论从语文课在传统职业技术教育课时安排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学校的关注态度,甚至学生的主观思想上都可窥见一斑。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随着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人们逐渐认识到: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不光是需要过硬的技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本领,也决不是单靠动手以力所能达到的。于是,人们悄悄把原本不屑一顾了的基础学科语文提上心里的重要位置,开始逐渐重视并运用它的工具性功能。而且,语文学科的理论性,也在人们认识观念的转变中,逐渐由一门学科上升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那么,语文这一基础能力在职业技术类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可忽视的作用呢?

一、语文能力是优秀的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完整的语文能力具体表现为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用的文字驾驭能力。说通俗了就是说语文能力包括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传统观念认为:对于技能型人才来说,不做是万不可以的,因为它直接对口的企业用工用人的目的就是出产品,只有出了产品才能赢来效益,而产品用嘴是怎么也说不来的。这种观点乍一看,不无道理,但细究其理,却漏洞百出。试想,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市场需求相对于从前的稳定,也在不断地呈现出动态变化和起伏状态。而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拓宽市场领域,使产品符合多元市场需求,迎合需求者的消费心理,显然,需要一个有敏锐的观察视角,能对市场具备前瞻的预见的智者。试想,一个木讷不善言,只会出苦力,做死的工作的人,充其量叫“匠”,而这种“匠”和技术两个字是无论怎样也拉不上关系的。

相反,一个善于表达,能说,能写又善做技术工人,他能及时洞查出市场的哪怕小小的波动,他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而且,此类技术人员,能在预见的同时,用他的嘴或笔,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更重要的是:现在企业都不再是闭门造车,和外面多彩的世界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一个口头表达,驾驭文字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俱强的技术工人,有利于在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时,树企业的良好形象。而这种有益于企业形象的多元能力,是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日积月累,和不断自我品悟而养成的素质习惯。

二、兼具良好的语文能力和技术能力这双重能力元素的技术型人才,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人才。

就像上述提到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创造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而在这品牌真正得到国家、社会和消费者认可的过程中,是什么起着沟通的纽带作用?显而易见,是语文能力。众所周知,专利权的申报不仅要有实际的商品模式,有可用价值的吸引,更重要的要有对其专业产品利国、利家或利民的论述说明。即专利产品申报报告。试想,一个不具备丝毫的文字表达能力,日常生活中连最简单的交流也不善长,或者,连给车间主任写一份请假条也要错字连篇的人,它即使有再丰富的头脑,即使有再勤奋的能吃苦耐劳的品格和精神,他的东西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得不到老总的肯定,就更谈不上向国家申请专利了。这种智慧,被埋没在认劳和埋头闷干里,又有谁会给予其半点同情呢?再有,社会心理学家对企业的蓝领一族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善于言谈者,心中积郁的对社会对企业的不满会很多,而且,在某种催化条件下,这种不满会恶性膨胀,导致仇视领导仇视社会甚至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反,拥有良好的能力基础,凡事喜欢积极主动的争取,此类人虽处蓝领一族,但往往凡事都看到阳光的一面,因此他的心态也比较积极乐观,而与此相应的,他的工作动力被良好的心态驱动着,他对社会的良性贡献便就越大。这种人的心理往往存着秋天落叶一般浓厚的感恩之情。这是语文能力在对职业技术群体来说,相对于显性的隐性作用的表现。

三、具有良好的语文能力的人才,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篇7

【关键词】多技能;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是我国新兴的教育体制,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区别,其宗旨是培养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成功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针对当今牧医专业职业教育,我们界定了多技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

1.职业院校牧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职业院校牧医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要求;牧医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主要包括:现场各种动物养殖管理技术、动物繁殖生产、动物疫病检验和诊断、预防和治疗,饲料和兽药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在生产中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又有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内外部条件关系,教师使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借鉴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掌握的实际技能仍然有限,甚至于有些技能已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应用。因此许多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后,几乎都得经一定的技能学习和培训才能上岗,有许多因技能差或所掌握技能不合乎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失去就业的机会。

1.2现阶段牧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分析;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顶岗实习、通过加强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单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这些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1.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走产学研相结合育人的道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与养殖企业、公司等通过协商,并签定协议,进行定向培养以满足生产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并进行顶岗实习,达到掌握技能目的。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①生产部门所需技工岗位通常固定,所解决就业的人数有限。②受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适应于某一企业,过于单一。③毕业学生就业选择范围固定,丧失灵活自主性。④企业裁员时,订单培养的学生大多无法适应新的企业岗位,再就业机会很小。

1.2.3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积极推行专业知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单一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的界限,采取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专门能力,又解决了实际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提高。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多样化为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条件。

由于牧医专业各学科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的技能详加细化强化,往往忽略了横向联系,因此这种职业人才培养方式大多无系统和固定的做法。现阶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处于零散的、不系统的某些项目顶岗实习,掌握若干项技能。通常是临时性从事少量生产项目,片面性大,所掌握的技能有限。

1.2.4加强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培养实用人才;为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通过加强实验仪器设备和基地养殖场的建设,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校内实习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强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1.2.5校企联合办学;通过职业学院与相关生产企业的互助关系,定期聘请企业中技术人员来校讲学和进行培养,学校的师生也深入企业中培训和顶岗实习,达到提升应用职业能力目的。

1.3现阶段牧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足方面;现阶段牧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往往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生产中应用的多项技能,也使学生掌握的技能较为单一,或仅适应于某些地区,甚至某些生产部门,一旦脱离了原有的生产厂家或地区,在新的单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而无法就业,只能频频更换就业单位,所学技能无法在固定的生产部门中持续更新,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落后而不再适用,以至于有些毕业学生在毕业后不久就被迫转行。

职业教育有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最主要的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尚存在系统性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差异与距离。我国已多次尝试引进国外先进模式以推动高职教学改革,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国情有相当紧密的关系,这给全面引进国外经验带来了难度,大量的实际教学改革实际上仍局限于宏观或局部,没有全面提出符合国情特点的培养模式,更没有系统总结开发方法。

2.牧医专业多技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项人才培养实践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在不同课程学科教师联合指导下,进一步扩展生产实践的种类和范围,使被培养的学生尽可能全面掌握现阶段畜牧业不同行业生产中的多项操作技能,同时结合在校学习、总结和讨论分析,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指导、体会交流,达到进一步掌握和强化生产技能的目的,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应用能力升华的目的。(要系统的、多方面掌握畜牧业第一线生产多项技能,制定系统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企业取得密切联系,探索职业教育牧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我们进行多技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为了使学生多方面、系统地掌握畜牧业一线生产的多项技能,我们制定系统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企业取得密切联系,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牧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进行多技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2.1教学模式改革内容①授课方式以目标培养为中心,授课内容采用目标教学与讨论总结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岗位实训同时进行。在外实践,在内学习和总结,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以掌握生产中实际技能为目的,进行授课、总结和分析。②学生轮流进入本专业多种生产部门和行业,在教师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工学结合”实践,可以一人兼多个不同职业。在校进行相关技能学习和讨论,相互交流心得,进行总结。③通过在校内养殖场、校外养殖企业、饲料药品生产销售部门、动物疫病防治部门、畜产品加工厂实地进行顶岗实践,通过指导或自学直接从当今生产中获取最新的操作技能。每名学生在熟练掌握技能后进行有计划轮换企业单位和岗位,同时在学校集中交流和讨论,或进一步强化训练。④对没有掌握的技能要再次训练和强化,直到合格。

2.2实施研究过程;选取畜牧兽医专业三年制高职两个平行班级,对试验班相关师生进行试验前动员,进行试验。另一班采用常规教学作对照。对实验班级采用如下方案;横向选取:兽医0731和牧医0831为试验班;牧医0832和牧医0731为对照班。纵向选取:牧医0551和兽医0551为试验班;牧医0552和兽医0552为对照班。

实验时间从2009.3日-2011.1日,期间按计划进行项目研究的实施,学生轮流进入社会各生产部门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寒暑假期间,根据学生家庭住址具体情况,分别安排学生到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省内多家养猪场、鸡场、饲料生产销售部门、兽药店、肉禽加工厂、动物医院等进行顶岗实习,个别在兽药生产厂兼职,进行兽药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掌握相关的生产技能。除去节假日,为期20-30天左右开始轮换工种,负责教师定期到区域进行指导,解决问题,了解畜牧生产的新动向。

2010.7月学生毕业,2010.7-2011.1之间对学生继续就业情况继续追踪调查。

3.项目研究结果统计

3.1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加,知识技能掌握更为全面;通过调查统计,试验班级牧医0551、兽医0731的学生相比对照班级牧医0552、牧医0731更多的掌握职业技能,同时为了更好地学习技能,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能自主地学习探究技能的理论支持点,通过教科书、网络、相互交流来增加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牧医专业的职业教育目标,树立正确专业思想,专业学习兴趣浓厚。

相反,对照班级学生,多数对畜牧行业生产感到陌生和抽象,无法将课堂教学的知识和生产技能有机的联系起来,机械性记忆,掌握知识不牢固,丧失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无所事事,少数同学转移兴趣去玩电脑手机游戏或上网聊天。在毕业生产实习中晕头转向,不能提出观点见解,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机械性执行,不受生产单位重视。

3.2实习中行业技能的掌握;实习中,试验班级学生能正确掌握牧医专业的多项主流操作技能,通常在一个工作所需能力掌握后,调换工作种类,再次完成新的技能要求。而对照班级相比之下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前期强化训练,需一定的时间在某一工作单位感受熟悉企业生产环境,不理解生产中主要技能的意义和操作,掌握工种和技能较少、不完善,就业时不适应,频频更换单位无法适应。大多只从事低层工作,有的只能从事饲养员工作,有的干脆转行。

3.3独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在试验班级实习调查中,实习单位反映,试验班学生普遍存在实践操作能力强,深刻掌握理解畜牧生产技能,并能举一反三,达到了能力升华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后的试验班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为从事畜牧行业工种多样,掌握技能较全面,个别的在没有毕业时就被实习单位确认留用。

3.4技能测试;学生在毕业前的职业技能测试中,试验班级的学生表现积极,成绩突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10月份的全国首届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中,试验班级有4人通过考试取得了执业兽医师和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而对照班级无一人通过。

截止2011年1月,对毕业后兽医0731、牧医0551试验班和牧医0731、牧医0552对照班不追踪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毕业班级相关数据对比

4.结论

多技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牧医专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数据统计来看,试验是成功的,试验班级和人数达到一定的样本规模。统计数据表明,试验班级的成绩、技能掌握、就业岗位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班级,达到职业教育目的,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深入课题研究。

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牧医专业学生的多项实践技能,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我院牧医专业学生进行在校教学和现场操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多项技能培养模式研究和探讨,使学生掌握目前畜牧业生产中主流应用技能,进一步探索更适合牧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利前,张京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篇8

关键~:多元智能;英语教学;课前演讲

高级英语承接基础英语,立足于教材,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对课文的预习、理解及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课前演讲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课前演讲部分设计不清晰、形式模糊、衡量标准单一,学生通常不愿做、不爱听、没收获。而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精力集中到词句讲解、篇章分析方面,没有充分把握住课前演讲这一教学环节,使之流于形式,因而错过了帮助学生成为多角度、有深度的思考者和学习者的机会,丧失了使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机会。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一个解题能力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一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可以分成八个以上的范畴。智能是动态发展的,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其聪明才智表现在各个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结构,而个体的智能组合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结构来了解学生,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发展机会。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改变传统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而忽视学生其他智能优势的评价态度。

二、结合应用型特点、遵循多元化的设计原则

应用型高校是以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及其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型高等教育,因而要求教学应“接地气”,教学内容要衔接生活,体现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级英语课程属于语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和分析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高级英语虽然以发展语言能力为主,但其实际培养目标是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服务,并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多元化差异。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展现学生除语言智能外其他方面的智能,如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从而达成培养目标。

课前演讲是学生面对班级全体同学演示一个特定的话题,或解释某一个主题相关问题的陈述性活动,是学生独立完成与课文主题相关内容的演讲。通过课前演讲,学生从接受者转变成展示者和课程进度的推动者。教师在布置高级英语课前演讲的课题时,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充分的评估,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需求,采取多元化、自由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前演讲内容与成绩构成的多元化

高级英语是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此时,学生已积累了较为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较为流利的目的语,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目的语与母语差异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此提高提出问题并依据资料给出解决策略的能力。这一阶段课前演讲的安排应灵活、全面,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展示个人优势。

课前演讲在高级英语平时成绩中占有重要比例,因而在设计成绩构成时应尽可能多地覆盖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高级英语课前演讲成绩评价可大致涵盖内容设计、语言表达、主题关联性及扩展、多媒体使用、课堂互动五方面,能够展现学生的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智能。结合高级英语的教学目标,在设定分数时,除内容设计占40%外,其他四部分各占15%,以此给学生充分展现个体智能的机会。课前演讲还包括综合评价环节,包括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学生自评三部分,以此来推动学生内省智能的发展。在个体展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进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同一小组负责同一课教学内容的推进,以及文章背景、跨文化元素的展示。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密切配合,帮助个体更好地完成个人任务,从而促进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转贴于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篇10

关键词:开源软件;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多维人才培养;多层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242-03

一、开源软件及其特点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以下缩写为OSS)是一种源代码可以任意获取的计算机软件,这种软件的版权持有人在软件协议的规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权利,允许用户学习、修改、增进提高这款软件的质量。由于开源软件的这一大特点,因此,无论是软件开发爱好者、软件开发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都对OSS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乃至推崇。

到目前为止,OSS所涵盖的软件类型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论坛、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等,种类应有尽有。OSS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政务系统、网络商业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等各个领域和行业,OSS在软件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高职开展基于OSS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意义

OSS除了可以大大降低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之外,它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开源的项目、框架和资源非常多,可以作为高校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库;二是OSS的开发和自由修改的特点,非常适合用来点燃学生的创作动力[1],学生很容易在阅读代码和修改代码的过程中逐步收获成就感;三是由于高职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加灵活,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所以在OSS人才培养方面,高职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无论是在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利用开源软件进行人才培养的步伐虽然已经迈出,但是利用开源软件和开源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形成和固化。因此,要推动开源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着手,并通过成功的校企合作培养开源人才的例子来形成示范的效应,从而引领开源人才培养的全面推进。

三、基于OSS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

我们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开源技能人才的多维立体培养。探索在课程教学、课程实训、参与教师的教科研项目、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参加企业的顶岗实习等多环节、多渠道进行立体的技能人才培养。

2.多层次的技能型开源软件人才培养。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模块修改-模块设计-系统修改-系统实施-系统设计和开发”等多个等级上循序渐进地培养不同层次的开源软件技术人才。

3._展“校企联合”的软件技能人才培养。探索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计划、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投入场地、设备人员力量等的教学资源,共同制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4.提出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根据学生实训和实习情况的信息反馈,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级考核标准等内容,形成既能适应人才市场上的技能需求热点、内容上又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从而有利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开源技能人才。

四、基于OSS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可以描述为两个出发点、两个目标点、三大研究内容、四条工作路线,实施方案如下图1所示,具体的方案思想阐述如下。

1.两个出发点指的是以校内的培养和企业培养作为培养高职学生软件技能人才的出发点。

2.两大目标点一是指培养多层次的高职学生软件技能人才,二是指形成和沉淀出切实可行的基于开源项目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用于指导更多的高职学生,使得更多的高职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各层次的软件技能人才。

3.三大研究内容是指研究在校企联合的培养体系和框架下,具体地开展多维、多渠道、多环节的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及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多层次的技能人才的研究等三个主要的内容。

4.四条工作路线指的是图中四个箭头所示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向,四条路线具体为:(1)以企业为主导提出软件技能人才的需求并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2)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多维的立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3)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具体的课程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和参加技能比赛、参与到教师的教科研的各类项目研究中等的多维多环节的立体实训。(4)企业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工程项目开发中去。

从上面的项目实施方案图我们还可以看出,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是以全世界的开源项目作为教学和实训的基础和资源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开源项目的特点决定开源项目的源代码是无穷无尽、完全公开、免费下载的,完全能够满足学校和企业的任何教学环节的需要;好处二是学生以这些公开源代码的开源项目为基础,可以以任何的角度和范围来切入到这些开源项目的扩展和适应性的开发之中,使得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做到通过因材施教达到培养多层次的软件技能人才的最终目标。

五、基于OSS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

我们的实施方法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为主体。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企业对于掌握开源软件技能的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还包括甄选合适的开源项目的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等;实践的内容包括把开源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实际案例、以开源项目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科研项目、参与各类的技能大赛以及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训等,从多渠道的立体培养以及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两个方向和角度来培养能够快速灵活适应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软件技能人才。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实施流程如下图2所示。

六、_源软件技能人才的多层次培养

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面对分工细、技术性强的IT行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也各有不同,因此高职IT专业要建立立体化的培养机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多层次软件技能人才的培养。

1.通过竞赛培养技术能手。通过竞赛培养优秀学生和技术能手,不仅能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斗志,同时还能带动其他的参赛同学共同进步。在高职,以赛促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我们除了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省赛、国赛甚至是世界级的技能大赛之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科技节等活动,开展一些校内竞赛。在设计竞赛时还可以校企合作,联合IT企业策划技能大赛,让比赛和技能要求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

2.校企联合培养技能人才。除了部分的优秀学生之外,大部分的学生主要都是通过立体的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培养成为行业的技能人才的。“立体”是指校内教学、校外实训和网络课程(虚拟课堂)教学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校企合作共同完成IT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走向社会,学生只有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才是合格的技能人才。因此,我们在软件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应该及时地引入一些企业的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或者是同等难度的校内项目的开发,这样,学生才能胜任日后的企业工作。

3.强化资格证书,突破行业门槛。在我们的多层次软件人才的培养设计中,我们把考取必要的技能证书看作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最低目标。我校在强化资格证书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推行了“六个一工程”,其中一项为至少取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必须达到“六个一”的要求才能准予毕业。可见,在我校,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已经成了我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最低目标,不少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顺利考取资格证书而开设的。

七、基于开源软件的技能人才的多维度培养

软件技能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从校内校外结合的教学环境、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及不拘一格的创新教学方式等多个维度来形成目标一致的合力,才能为高职IT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高职应该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场景和环境方面,学校应该强化校企合作,真正把企业的人员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甚至是企业的文化资源都高度融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做到校企共建、校企双赢。

此外,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通过企业导师的专题讲座、学生之间的作品交流、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来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微课、慕课、移动App甚至是教师的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来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通过多维度的人才培养,就能更好地推动软件技能人才的成长。

我校在多维度人才培养方面于近两年连续4次举办移动应用开发作品展示的活动,活动除了校内的师生参加之外,同时还邀请了软件开发行业的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企业的老总和技术大咖们给学生的作品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作了精彩的点评,使学生能够获得企业对他们作品的最客观的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后续学习的努力方向,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八、小结

本文首先探讨了开源软件及其特点,说明了在高职基于开源软件培养软件技能人才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基于OSS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法,探讨了基于OSS的高职软件人才的多层次和多维度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丹.开源软件环境下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策略[J].软件导刊,2010,(3).

[2]都春,刘兴波.试论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开源软件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Discussion on Training Softwar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Using Open Source Software

HE Sheng-hua,PAN Bi-chao

(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510515,China)

篇11

摘要石油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其发展、管理与生产等一切活动均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和组织,强化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石油企业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然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帮助石油企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解决办法

在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背景之下,石油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技能人才在石油企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多数石油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目标才能实现,因而对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一、我国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对我国部分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调查访问了解到,大部分高技能人才培养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岗位安排不合理

高技能人才在石油企业中大多居于一线生产线上,而很少涉及其他岗位,这种不合理的岗位安排使得高技能人才优势得不到合理充分的利用。高技能人才不仅具备高强技能,可以完成一线生产任务,同时对新员工或技能水平较低的员工也能够发挥指导和辅助作用,但许多石油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使得基层单位高技能人才岗位配置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二)缺乏带头意识

由于石油企业大多数高技能人才隶属于基层单位,且岗位基本被固定在一线生产线上,使得高技能人才缺乏带头意识,在企业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时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其中所具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与榜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

二、解决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办法

(一)聘任内部培训师,一对一培训

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和资源充分利用角度考虑,石油企业应优先聘任内部培训师来担任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并采取一对一培训、一对一帮扶模式对培训对象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一定培训费用,而且可以提高内部人力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内部竞争,促进现有高技能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为顺利实施这一培训活动,石油企业需要适当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并向全体员工表明,只要通过培训达到高技能水平的人都可以享受此种待遇,以此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与工作能力,进而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二)强化高技能人才带头作用

事实上,在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高技能人才本身便有着积极的带头作用,只是许多高技能人才本身缺乏这种意识而已。那么如何充分调动采油企业基层单位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呢?根据经验总结与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有效提升高技能人才带头作用,首先需要领导层进行引导和思想教育,让基层单位高技能人才意识到自身的带头作用,并为高技能人员带头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平台与尽可能多的机会,以促进高技能人才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强化高技能人才带头意识。其次,鼓励基层单位高技能人才积极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并对其在工作中做出的优异成绩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留住高技能人才。同时鼓励基层高技能人才对其他员工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助,让普通员工以高技能人才为模范和榜样向其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缩小与高技能人才之间的差距,让现有高技能人才成为推动采油一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大助力,提高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促进石油企业从高层到基层各层级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

(三)提升全体员工队伍素质

仅仅依靠一个、两个高技能人才并不能帮助石油企业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实现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也不能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时,应以提升全体员工队伍素质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对全体员工进行技能培养、岗位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员工技能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明确员工岗位职责,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养。鉴于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锻炼技能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经验才能得到有效的丰富,因而石油企业需要加强实践培训环节,鼓励基层员工努力克服自身胆怯心理,敢于大胆设想,积极探索尝试,对自身在培训中的表现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不足之处努力弥补,同时对培训中的方法进行不断积累运用,并加以相应的改进。通过这样培训后,相信石油企业全体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结语

以人为本正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与关键,石油企业也不例外。虽然当前我国多数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随着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越来越重视,对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贯彻的不断深入,以及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与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相信我国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一定达到预期理想的目标,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摘要:“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壁垒,将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融合,推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切合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求。本文以面向中国制造2025人才特征为视角,从人才培养标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导向等方面,分析“3+4”模式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并结合“3+4”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归纳“3+4”模式重构的原则,探析新形势下“3+4”模式改革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3+4”衔接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27-04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与科技形势的发展,以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和3D打印制造等高端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悄然兴起[1],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等[2]。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围绕“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主线,积极推进制造产业的提质增效、人工智能和创新发展,与国际“再工业化”战略形势接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策应新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所共同关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3]。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成功突破了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的洪堡教育思想,着力培养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注重学生入学前在相应专业领域内的实践过程和经验。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为典型代表的欧美工科院校创建并积极推行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并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促使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模[5]。

2012年,江苏率先推行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补充、完善和促进了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融合,切合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发展需要,在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现代科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6]。2014年,我国进一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组织六部委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引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加强传统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3+4”模式中职教育阶段,突出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核心专业理论课程的强化,提高理论知识基础与专业素养,从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衔接;本科教育阶段融入创新素质、专业设计与应用能力,着重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而言之,“3+4”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度符合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人才的发展需求。

二、“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国制造2025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目标定位

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都是以人才为核心展开的,创新的实质在于人才,提质的主体在于人才,绿色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基础在于人才。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传统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制造一线的单一技能型人才,缺乏科学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现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虽然在面向实际应用的工程教育方面进行了强化和改革,但职业导向依然薄弱,两者在解决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术、高专业层次职业人才迫切需求的问题方面,依然乏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导向特征鲜明,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目标定位,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技术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弥补了传统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与新时期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协调。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进一步推行,“3+4”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与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二)密切关注制造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的中职教育源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与社会企I生产制造一线接触密切,长期关注技术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职业导向打下基础;第二阶段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实际工程应用,与行业企业存在广泛且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需求同步。该模式综合了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的双重优势,主动关注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和人才基本能力需求变化,不断深化改革技术技能人才衔接培养模式,积极争取社会企业、行业等参与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由合作学校、牵头学校和参与企业共同谋划设计,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缓解了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

(三)立足地方产业特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工业化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15%的构成比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尤其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使得我国企业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则充分融合传统中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本科层次技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双重特点,培养实用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特点鲜明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特色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符合中国制造2025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要求。

三、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对“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一)推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多样化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国际制造业发展热潮的进一步深入,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理论结构和能力素质特征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单一学科知识、单一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已远不能获得新时期职业工作中所需的全部知识和工作技能,推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多样化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具备完整产业链相关知识、掌握核心技术操作技能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是要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围绕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深入学习智能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学科知识,融汇智能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等先进制造业理念;二是要求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多元化能力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求掌握终身学习系统方法,不断提升自我,以满足不同阶段工作对新技能、新技术的要求。

(二)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紧跟国际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步伐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引领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的内涵与外延,创新创业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局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在掌握先进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兼具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综合传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优势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特点,更要结合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可以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借助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创新新工艺、新方法的引进、应用和优化,帮助现代制造业实现设计创新、加工创新、产品创新,从“制造”向“质造”、“智造”逐级蜕变,创造出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技术与产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坚守职业导向优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岗位不断涌现,未来制造业一线人员不仅要活跃在生产制造一线岗位,更有可能参与产品设计、工艺开发、营销售后等多线式岗位工作。人力资本的转型和人才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成为制造业能否快速、高效转型升级的关键。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我国制造业主力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任,“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典范,要注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工匠精神”熏陶,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中职和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社会企业、行业领域实际生产制造各阶段环节的了解,知道企业缺什么样的人才,懂得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坚守职业导向优势。通过“3+4”切实将普通本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协同,促进职业教育在普通本科教育阶段的延伸,使得职业人才在职业教育范围内接受可持续性再教育,加快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进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整体提升。

四、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原则

(一)“3+4”模式职业导向特色与支撑区域制造业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下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需求,细分基础能力、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三层次能力”,以技术技能人才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工程性的职业导向特色,使得“专业驱动”培养的传统职业教育理念向“需求拉动”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进一步推进面向制造行业、企业开放的多元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重构,从而促进地方中职与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知识体系构建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以“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重构为抓手,按照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能力、素质要求,构建能力结构培养层次与方案,模块化n程体系,重组原有的基于专业体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要素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坚守科学教育服务职业实践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解决职业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素质脱节的问题。

(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围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多元能力的培养,按照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制造一线工程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结合学生不同的就业面向和个性发展,采取相应的人才培养路径与措施,既体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又反映了地方“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统一。

五、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策略

(一)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优化调整“3+4”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系统梳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对“3+4”衔接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制造业发展规划,将智能制造技术、智能生产模式、技术创新能力细分到人才培养知识构成和能力特征中,推进“3+4”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的优化调整与发展,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变革、行业需求的适应性。

(二)构建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同步的“3+4”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合理设置“3+4”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性导向、实践性导向鲜明的人才培养特点,课程内容侧重于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根据行业领域实际应用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积极开展校际教学教研协作,以课程内容衔接的层次性、连续性和一体化为中心,中职阶段课程设置紧抓技术技能实训和核心专业课建设,强化文化基础课程,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注重工程实践与应用创新,有效加深和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和个性化,注重多学科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衔接课程体系。

(三)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蛹嬷敖淌ψ试垂蚕

加强教师校外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校外培训中心和校内专门机构,建立建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有效发挥兼职教师管理体系优势,确保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职业实践能力与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对于“3+4”衔接人才培养,高校还应加强中职与本科教师的学习和交流,在教师资源和合作企业资源方面开展共享共建,培养一个兼具丰富实践能力与较高学科理论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团队,从根本上保证“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学,完善政府、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工合作制度与模式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企业实际生产制造环境。现代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面向区域社会开放办学的力度,将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充分融入“3+4”衔接人才培养构成,共商专业设置,共制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以与地方支柱制造业企事业单位全方位深度合作人才培养为重点突破,将技术技能人才最新发展需求实时反馈到“3+4”人才培养教学中,按照产品设计制造、工业生产管理等先进制造全流程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周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在现今制造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创新能力是核心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基本动力。“3+4”衔接人才培养过程要注重区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工程人才培养之间的创新创业能力递进关系,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创新、实用创新、技术和技能创新等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专业课程设置、学科竞赛等环节,探究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性创新设计,推进“3+4”衔接人才创新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人格理念的构建,从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多元评价,以用为主,建立与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反馈体系

从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层次高移的前瞻入手,构建能够衡量“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强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多维度的专业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社会、企业和院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凸显以职业实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与完善“3+4”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与反馈体系。

六、结束语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深度切合中国制造2025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促进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在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理念相匹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衔接过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仍须继续加深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合作与交流,加快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融贯发展,实现“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5-9.

[2]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23.

[3]孙爱东.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5,9(6):41-45.

[4]胡斌武,陈朝阳,吴杰.“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3):91-96.

[5]张代宇,戴淑娇.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中本“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4):158-159.

[6]黄小璜,杨燕,柳铭.“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3):101-103.

收稿日期:2016-11-30

篇13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需求规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将高技能人才定义为: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一、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使用与评价

(一)技能型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愈发受到企业重视

在企业经营和生产一线中,技能型人才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发挥着技能带头、技能公关“师带徒”的教育培训作用。企业为体现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通过设立首席技师和特殊贡献奖对高技能人才予以激励。

(二)企业一般从职业道德、工作业绩、技能公关、技术推广等方面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

具体而言,对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包括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预防排除重大事故隐患中的贡献及取得的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否掌握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培养后备技能人才上的成绩等等。

(三)企业亟需高技能人才

在现代制造业中,大量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不断应用,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众多企业表示,亟需具有新观念、掌握新工艺、了解新材料、熟悉新设备的新型技能人才。

(四)关键岗位、重点岗位上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十分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关键岗位、重点岗位上的技能型人才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这类技能人才很难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往往需要企业进行多年培育,一旦流失通常让企业损失惨重。

二、高技能人才的类别及其企业需求规格

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企业对他们的需求规格分别是: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

要求在生产加工或服务一线中从事娴熟的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难题。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如高级钳工、高级厨师等。

(二)复合技能型人才

要求在生产加工或服务一线中掌握至少两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能解决生产操作难题。例如数控加工中心技术师。

(三)知识技能型人才

要求具备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如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等。

高技能人才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劳动。高技能人才“高”在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是“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或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技术、技艺、创造、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三、不同专业类别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规格变化分析

企业对不同专业类别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存在差异。

在二产类专业,企业关注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这部分人属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典型技能人才。如焊接工、模具工。

在三产类专业,企业关注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文秘、饭店服务等。

无论三产类还是二产类专业,除专业技能之外,企业都十分关注技能人才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尤其是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

专业性、岗位性越强的技能人才越是强调技能熟练程度,比如供排水、数控技术、会计等。

职业教育特色不够突出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的需求不迫切,并且倾向于追求高学历,比如电子商务、金融事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在中职、高职都有分布,在中职层次难以培养,在高职阶段不知如何同本科区分。

四、高等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高技能人才

(一)高职教育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既可行也必要

任何一类教育的培养定位都要适当拔高,因为任何人才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都很难达到一出校门就成为不折不扣的人才。高职学院很难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学院不能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当然,在高技能人才中,高职院校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更具优势,其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明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价值。(1)人才培养类型的确立能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确立,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真正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2)人才培养层次的确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发展空间。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定位,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层次与劳动分工层次之间的紧密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功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综合、全面和技术复杂程度及其所具备的责任、能力、素质要求,高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高低。

(二)高职教育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1.厘清技能定位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使命,综合涵盖岗位技能、工种技能与职业技能,知识、技术含量明显高于中职教育,职业资格取得等级达到国家职业标准四级,成绩优秀者能达到三级乃至更高。

2.加强职业素养塑造

企业需求调查显示,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除了有熟练掌握技术、娴熟运用技能的要求之外,对包括职业态度、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在内的职业素养十分看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把技能和素养相融合具体落实到课程和教学中。同时,加强职业指导,并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职业指导直至进入就业并切实达到良好针对性目标。

3.瞄向新型技能人才

新型工业化时代的技能人才应该是既能掌握和运用理论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善于运用心智技能,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标志。高技能的能力素质结构和规格要求呈现出不断的动态变化,职业院校应善于捕捉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与时俱进、具备时代气息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是根据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制度、过程等要素的多样化组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四个关键环节加以勾勒。

1.准确进行培养定位。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方面以较为扎实、够用为度;技能方面达到熟练强化,紧贴企业需求,以岗位需要为原则。

2.建立和完善由通识教育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构成的全新课程体系。通过对课程的调整,将学生更大比例的时间用于实践和实习。

3.加强实践教学。采取共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尽可能与生产、管理、服务一致,加强实践训练;逐步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强化实践考核;健全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调动优秀的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送一些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部门进行技能培训,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按“双师型”道路发展,同时注重从企业和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另外,在工资、职称评聘、进修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引导教师逐步向“双师型”或“一体化”教师方向转变。

(二)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不同培养主体,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需要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单纯在职业院校的3年时间,很难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尤其难以真正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引导。

1.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应充分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加快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逐步建立一支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建立一批示范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培养预备技师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广泛动员企业支持,通过促进校企结合、联合培养,共同评价技能人才。职业院校难以一步到位培养高技能人才,可以先培养预备技师,预备技师经过在企业真实岗位的磨练之后才能成长为技师。

3.改革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企业参与技能人才的评价,将企业纳入职业技能评审委员会,在考题设计和考官组成上都要给予企业参与权。

(三)加强双证书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相契合

职业院校双证书教育模式是将企业对新员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评测、业绩评价、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考试的要求,通过教学过程和考试环节来实现,促进职业院校培养与企业实际生产要求相结合并且实现教学成本较低、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较高,其核心实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的需要为依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来组织课程,规范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课程结构、教学师资、教学指导以及教学活动分析过程,形成一个以任务驱动为主体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四)注重基本素养的塑造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后劲的技能型人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非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热爱本专业的思想,达成职业承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其次要构建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满足竞争性职场的要求。职业核心能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在该专业长期由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他在执行岗位任务时所发挥出的别人无法模拟的具有持续优势和较强知识特征的能力。

(五)加强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所谓职业意识,主要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职业院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职业院校还必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人才培养中决不可“见物不见人”,保了“技能”丢了“根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 北京统计年鉴(2008)[M].北京:北京统计出版社,2008:10.

篇14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调研 问题 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德国提出“工业4.0”,我国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笔者所在地区也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市”的战略。建设工业强市,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人才。认真分析本地高技能人才现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对重塑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地高技能人才建设情况调研

据统计资料,截至2014年,当地企业职工总人数约为65.6万人,高技能人才13.65万人,其中高级工10.73万人,技师2.17万人,高级技师0.75万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20%。高技能人才分布不均匀,工种比较单一,年龄偏大等问题突出存在。笔者对当地一些企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得到这几家企业技术工人队伍结构数据,见下表。

通过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面较好。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地典型企业中高技能人才占企业职工总人数比例较高,许多高于20%的平均水平。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所占比例较高,尤其是国有、集体企业或长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企业,像某动力企业达到了90%,某医疗器械企业更是达到了100%。二是高技能人才分布不均衡。调研发现,企业与企业之间高技能人才分布不够均衡,高技能人才多集中在一些国有、集体或者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并且传统机械加工类工种较多,新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很少。像某动力机械企业,由于长期与国际市场接轨,高技能人才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34%。而像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表中的某纺织企业高技能人才仅占职工总人数的1.2%,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偏低。三是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从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可以看出,高级技工以上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人数更是稀少。比如表中的某汽车配件企业,高级技师数量仅有3名,高技能人才出现断层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当地11所技工院校2014年在校生人数为23660人,当年招生数为8007人,毕业生数为8685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二、制约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因素

1.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在现实的劳动力消费结构中,明显存在着“重视文凭,轻视技能、重视科技人才、轻视技术工人”的倾向,并且激励机制不健全也影响了劳动者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单从招生来看,只有文化课成绩差,实在没有其他深造途径的学生才选择就读技工院校,造成技工院校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加大了学生成才的培养难度。

2.政策支持落实力度不够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支持技工院校发展、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如技工院校高级、技师班毕业生在政策上应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技师和高级技师在企业工作的,应分别享受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关待遇等,但这些政策大多没有从根本上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不被承认教育学历、参加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受限等大大制约了技工教育的发展。这些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带来很大的阻力,也打击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办学条件制约

长期以来,技工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生均公用经费等政策未落实到位,造成办学条件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远远不能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实施,许多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标准不统一,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到最后造成“社会需求的我没有,我有的社会不需要”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4.企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职工教育经费是为了提升职工素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但从企业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的企业中约一半企业未提取或未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个别企业甚至没有开展过职工培训。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企业特别是新办企业和民营企业不了解职工教育经费政策及提取使用的渠道:还有些企业认为随着劳动力的市场化,花钱培训职工不合算。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崇尚技术的氛围

指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消除传统观念对技能人才的偏见。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共取得5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的优秀成绩,创造了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这是技工教育体系建设的可喜成果。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加大竞赛典型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梯度一定会更加完善。

2.加大政策扶持和落实力度

政策的扶持力度和落实力度是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保障。当前对于技工教育来讲,则需进一步明确技工院校学历认证,即中级毕业生为中专层次学历、高级毕业生为专科层次学历、技师班毕业生为本科层次学历;技工院校毕业生与其他学历毕业生一样具备报考公务员及入伍、就业的同等资格和待遇。要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鼓励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技工教育。加大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经费保障制度,调动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积极性。

3.健全专业设置与调控机制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院要认真研究分析当地产业、行业门类分布和技能人才现状,走进企业调研人才需求情况,对学院现有专业进行分析评估:对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各方面办学条件尚有欠缺的要重点发展;对于社会需求和招生都较为稳定,办学条件较为成熟的要稳定发展;对于新技术、新理念和新的市场环境催生的一些新专业,要认真研究论证,慎重决策,量力而行;对社会需求萎缩,招生困难的少数专业要进行调整和撤并,确保院校立足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4.创新紧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培训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