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2 15:4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多技能人才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技能培训 一岗多能 评星定级 提升素质
1.实施背景
石钢公司自动化部主要负责该公司通信、计量、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等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 2011年石钢公司提出“以信息化推动业务管理扁平化、流程化和高效化,推进生产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高效运营体系建设”的工作方针。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公司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网络信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石钢公司自动化部面临的现实是,因前几年企业改制高端人才流失造成的技术人员短缺和整体素质偏低。为了尽快满足信息化发展对各种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节约费用,自动化部决定与高校联合办学,自编教材,对部内员工进行一岗多能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而且要让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掌握多种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通过在工作中开展评星定级活动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学习多种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一岗多能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实施
2.1一岗多能培训
为提高多技能培训质量,石钢公司自动化部申请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对企业、岗位、人员三方面进行充分的需求调查分析、培训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共同编撰符合石钢公司现实需求的、职工容易接受的培训教材并进行普及培训教育。
(1)明确培训目的:一是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与操作技能,具备一岗多能技术能力。三是通过技能考试,对员工技能水平进行等级评定。
(2)明确培训方案制定的原则:提高工作绩效;提高员工的任职能力;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和安全水平;培训内容与现场实际一致;方便职工自主学习;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即自学、集中辅导、实际操作等。
(3)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使培训计划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前必须了解自动化部各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培训需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企业需求分析,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营销系统的年度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侧重点。二是岗位需求分析,通过对具体岗位职责进行综合分析,决定如何培训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三是人员需求分析,通过对员工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4)教材编制
依据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编制培训教材。2011.01.01~2011.06.30,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工作,以石钢公司自动化部主管人员为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协助,完成了八个工种的教材编写,共约78万字。
(5)实施培训
培训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中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并对培训教材采用DACUM技能开发表,评估难易程度(等级)和授课答疑安排(频度),合理安排自学和授课答疑课时。
2011.07.01~2011.08.31,在完成自学的基础上,请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答疑为主,通讲为辅,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工种普及达标率在98%以上。
2.2评星定级活动
(1)为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员工学习掌握多种技能的主动性,在开展一岗多能培训的基础上,自动化部在员工中开展了评星定级活动,每月对员工多种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评星定级,并给予奖励,职工每通过一个星级评定,绩效工资系数上浮0.1。
(2)将评星定级与岗位劳动竞赛和技师技能鉴定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与岗位劳动竞赛相结合,将星级员工和月度最佳岗位工挂钩,达到促进积极、鼓励先进的目的。
(3)设计自动化部星级员工臂章,为取得星级员工称号的职工举行授牌仪式,让他们“亮星示范”,以视觉冲击的方式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有78人(87.6%)通过一星级达标评定,20人(25.6%)通过多星级达标评定,已评出2星级员工19人,3星级员工2人。
3.效益测算
3.1节约培训经费
(1)节约教材编写费用:由自己的技术人员编写培训教材,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编辑、修改。付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教材编写费用a:3.9万元,节约教材编写费用b:3.9万元。
(2)一轮讲课费c:5.14万元。二轮和三轮自行培训节约讲课费d:5.14×2=10.28万元。
(3)一、二、三轮培训实操实验环境自行搭建,每次共需106次,每次平均300元,节约实操设备使用及耗材费e:106×300×3/10000=9.54万元
节约培训经费:b+d+e=3.9+10.28+9.54=23.72万元。
3.2节约人力资源费用:截至目前,共评出二星级员工18人,三星级员工2人,均已安排到一岗多能岗位,年节约人力资源费用(18+2×2)人×4.9(2012年石钢职工年平均管理费)=107.8万元。
[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作者简介]林旺兴(1964-),男,北海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广西北海5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Z1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5-02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 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误区。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如果能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设计;多元智能;人才培养
1.多元智能的内涵
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开发,帮助学生发展适合其职业特点的智能。
2.目前岗位工作中旅游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缺点
目前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然而,旅游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表现出不适应的现象,市场缺失大量多元智能型旅游专业人才,即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旅游服务人才,具体表现如下:
2.1应用性不强,缺乏实践基础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行业脱节,校企之间鲜见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合作大多仅停留在有关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一些形式上的事项,甚至有些实习基地的合作也只停留在纸面协议的形式上,具体到安排学生实习时困难重重,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由于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企业以追求效益为目标,二者渐行渐远。
2.2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力
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首先面临的一线服务工作,而在旅游行业发展成熟的今天,许多旅游企业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服务流程,学生在岗位中按照旅游教育提供的思路工作,表现出高度的标准化、规范化,而失去了人性化和差异化,同时也缺乏创新能力。
2.3眼高手低,自我认识不清,服务意识差
旅游行业工作技术要求较低,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重复、单一性工作的不适应,另外,许多旅游人才将自己定位在“大学生”、“高智力劳动者”、“储备管理人才管理”,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这造成了目前国内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普遍较低的不良后果。
2.4人际交往能力普遍欠缺
许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中高不成低不就,不可一世,个人意识较强,在岗位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差。
以上出现的问题说明:目前旅游专业的教学在对学生除智力以外的多元智能,如:创新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然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的启发和培养上是缺失。而这些问题都是与旅游专业课程设计相联系的,因为 “课程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最集中和具体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反映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和以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来进行课程的开发,重点要结合启发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设计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旅游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合格人才。
3.基于ICDS课程理念的旅游管理人才多元智能培养对策
3.1塑造ICDS课程设计理念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要能在对旅游职业岗位要求的掌握课程目标设计和针对岗位职责要求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课程项目设计的基础上,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最终实施课程教学设计。而ICDS课程设计理念要求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能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入问题(Introduce)—搜集有影响力的材料(Collect)—讨论并验证问题(Discuss)—执行并解决问题(Solve)”四个阶段设计,即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针对某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情境引入问题,学生查阅并搜集有关联性的材料,大胆探索假设,自发组织讨论并求证,并最终解决问题。ICDS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教学过程是依据学生个体的听辨、观察等智力活动,将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头脑中建立并强制储存,学习后以模仿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一旦遭遇特殊性问题,便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素质等教学中存在的顽症,取而代之,我们将多元智能人才的启发和培养设置在每一节ICDS课程设计当中,让学生置身于动态的学习当中,在立体的多维的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究,这是在静态单一的课程设计中无法完成的。
3.2树立内在建构的“新学习观”
通过ICDS这种课程设计理念,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面对专业认知领域复杂的真实材料和环境,并在此环境中探索、发现、建构知识;学生主动搜集、分析有关资料信息,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这种方式使学生以自己的方法来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实现了学习的“多元切入点”,另外,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穿连知识点,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能够有利于学生自身优势智能发展的知识体系,为所有的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了方法。
3.3于课程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多元智能
基于ICDS课程设计理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除智力之外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元智能,并间接帮助学生树立内在建构的学习观,使学到专业知识成为“内化思维”,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实践技能到达认知的最深层次,获取而来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不易被遗忘,而且能够具有转化为学生潜在或现实思维的可能性,成为塑造学生多元智能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萧云瑞,诸惠芳,邹海燕编著.外国教育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骆辰君.知识内化导向的旅游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993年加德纳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由以下7种智能组成: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任知智能。之后,在1995年提出自然观察智能、1999年又提出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多元智能理论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智能,考虑了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学习特点,开启了教育教学的新思维,它倡导的是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能教师眼中没有差生)、多样化的人才观、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采用丰富多样的、适应性的、有广泛选择性的教学技术)和积极的评价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经验,受到了教育者和家长的广泛欢迎。中国正在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多元智能将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学院瞄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国际化开放性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外语扎实,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强,能够胜任涉外岗位对外语的要求。专业过硬,主要指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综合素质良好,主要指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三、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研究内容
(一)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我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种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应用实践能力差。综观访谈的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很大一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潜意识中弥漫着对其它学科的排斥和忽视。再加上,现在许多学校实行严格的听课制度和班级考勤,使有心选修其它专业的学生们被拒于千里之外,没有过多的时间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此外,由于学校的学习和用人单位实际要求的脱节,学生们并不能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
2、考试,忽视多元能力的培养。由于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是选拔和评价学生(评定奖学金,推荐升本等等各种荣誉)的主要途径,这就使得学生们无法走出应试的束缚。因此,除了期末考试,英语专业学生还尤其看重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剑桥商务英语等多类证书考试,目的性很强,功利思想严重,进而轻视人文知识的积淀和知识半径的拓展,疏于自己在自律、自省、观察、抗挫力、创新性、协调和适应性等方面能力的锻炼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对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借鉴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借鉴、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多元智能理论”使广大的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多元智能理论”转变、优化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评价观。
[关键词]产业集群 多元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吴曙光(1976- ),男,湖南涟源人,湖南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李新生(1971- ),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湖南 株洲 41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056,项目主持人:李新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17-03
一、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 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他提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通过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使该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法国波尔多的葡萄业、美国的硅谷软件产业等。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如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浙江的低压电器产业等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好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强大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其特殊性。
1.产业集群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岗位结构和类型结构具有特殊性。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在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特性。如湖南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群内有电力机车厂、时代集团、广缘科技、湘依电器、南车电机等大中型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主要是机械、电气控制类等高技术创新人才。特定的产业集群需要特定的专业人才。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具有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和物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正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和调整,企业的各岗位出现了相互融合、交叉,技术结构的转变使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岗位结构和类型结构也作相应的改变,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往往注重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忽视了多元技能和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样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升级。
2.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具有特殊性。产业集群对专业化人力资本具有“拉力”与“推力”效应①,同时对人才流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会把大量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诸多的差异,可能有更好的集群吸引他,这样就会把人才推出去。由于改革开放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人才的发展视野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因此人才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往往会向经济和地理位置优越的产业集群集聚,经过反复的“推”和“拉”,使人才充分地进行流动,把优秀的人才集聚在一起,市场自动地对人才进行优化和配置,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人才竞争力,激活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目标单一,就会造成就业的岗位过窄,选择的机会出现瓶颈。只有具有多种技能的组合,才能对就业选择显得游刃有余,才能顺利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公司、企业的顺利对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推”和“拉”作用下居于主动地位,不断地为产业集群经济服务。
3.产业集群要求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是产业集群面临的重大课题。产业集群的发展转型需要努力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技术型向创新型转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决定产业集群的兴衰,决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集群必须依托不断延伸的产业网络,逐渐从以加工制造为主向设计研发和品牌制造为主转变,进而从工艺升级、产品升级进而转向功能升级。由于产业经济的集群化发展,生产中许多相关的工作岗位整合到一起,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从而实现集群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越来越需要知识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重视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复合性教育,只有具有相关专业的复合性技能,才能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需要。
二、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国际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渗透型”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基本属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只是切入点不同。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尤其是在产业集群经济的背景下,这些模式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能力,能够及时地对市场作出分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调整专业招生比例,建立人才发展和预警机制,健全人才评价制度。目前,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应用技能为目标没有错,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与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就会发现许多的异同:相同点是学校、学生和社会紧密结合,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不同。前者以实现就业、市场的需要作为导向,后者以创新作为导向;前者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来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后者以创新教育、终身教育为核心来建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以终身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建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教材、师资、课程设置相关联,所以往往停留在模式设计层面,并没有实质的实施效果。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考虑,后者具有优势,当然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应用能力的高职办学理念具有优势,但社会不断发展,工作岗位往往与自己学的知识、技能不是一一对应的,从事的岗位要求变化很快,学校是愿意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是把学生培养成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才?毫无疑问,后者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面临许多职业选择,如果具备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可以选择其中最好的或最感兴趣的职业,否则学生就只能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那样去选择了,失去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风险②。
2.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不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涉及许多因素,如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的水平、专业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学生的来源、就业面向的单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人才培养的每个因素都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大背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的环节都会受到制约,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直接导致职业院校的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的失效。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专业结构适应不强。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输出地为学校所在区域,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产业集群里的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集群需要复合型高技能创新人才,专业宽度比较大,知识面较广。学习科学理论认为,在以不断变革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对劳动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种能够帮助自己在不确定的、变化的新情境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的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恰好缺少这种适应性技能。湖南株洲有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和服装产业集群等几个上百亿的产业集群,大量需要机械制造类、航空类和服装类的高技能人才,但湖南株洲本地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应产业集群的发展,每年大量从外地职业院校引进人才,所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职教城,整合多所职业院校的资源,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和教学设施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产业集群根据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经常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结构升级。这种变化没有及时反馈到职业院校,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专业结构脱节,久而久之就出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专业结构失衡,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拥有的理论知识脱离企业实际需要。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多元技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随着国际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产业集群经济的新挑战。根据产业集群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际,提出建立多元技能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用模型图表示,见图1。
多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型含义如下:一是技能与技能之间区域的大小不同,代表技能的规模、培养人数、师资队伍、教学场地等不同,并且技能的种类随市场人才类型和专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技能1和技能2等其他技能之间可能是同一个领域,也可以是不同的领域。二是技能的培养过程不单纯以培养技能,而是以知识的复合型适应技能的要求来支撑技能的培养,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成一定的关系,知识的复合型可以适应技能的演变,从而加强各项能力的培养。
1.多元技能的提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人才”,要求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只有经过反复练习与实践才能达到,但随着区域集群经济的发展,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类型越来越多,要求岗位人员拥有更多的技能去适应集群经济的发展。多元技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对多种技能进行选择,经过反复实践,在多个领域里或同一领域的多种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技能之和。只有拥有多元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才更能适应产业集群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多元技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技能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控制动作执行的那些个体经验,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客观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本身的执行经验。知识与技能是构成活动的调节机制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首先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③。 知识与技能可以相互促进,知识能提高技能熟练的速度,同时也是改进和创新技能的武器。反之,技能的获取可以对已有知识正确与否进行验证,同时对不足的知识进行完善,对正确的知识进行巩固。知识和技能都是构成能力的因素,缺一不可,通过对专业技能相关的知识进行复合型培养,然后根据知识的复合型对相对应的技能进行熟练操作。当然这种培养是根据产业集群经济的需求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点来进行的,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引导学生去培养。如产业集群对机械专业需求人数增多,根据以往的人数变化,学校就业部门可以判断机械专业需求人数可能呈增加趋势,如是学校在设置机械技能培养的人数和种类也相应增加。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其他因素去选择自己的技能培养种类,最终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对各种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具备了相关技能的复合性,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要求,更能适应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多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高职院校通过如下的实施办法就可以实现以多元技能为模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具体实施办法如图2所示。
第一,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分析产业集群主要是给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大背景、大方向,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人才培养,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人才培养数量。产业集群的分析主要有:分析产业集群的专业需求及专业动态发展;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动态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的人才技能结构需求;根据对产业集群的分析建立产业集群人才预警机制,对人才的需求做动态分析,根据需求制定学校专业招生规模和比例,相应制定多元技能的培养数量和方向。
第二,学校招生规模分析。各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资源优势和专业特色。许多职业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至师资队伍、学校硬件条件跟不上招生规模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师资和硬件实施,难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对现有的学生规模进行分析,才能确定师资和技能的规模。
第三,学生技能的选择。确定学生人数后,要通过建立学生技能库,对学生的技能选择种类和具体技能种类的人数进行确定,根据历史的技能选择记录,并能够判断技能选择人数的变化,确定下一年的技能培养和配置技能培养要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技能,可以选择多种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
第四,分析学校的资源。学校资源分析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的优势、特色专业、场地的标准和师资的结构等,从而设置技能种类,充分分析学校教学资源以后,确定技能培养的种类和技能培养人数,然后才对选择技能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培养,真正做到学尽其能,学有所长。
第五,多元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分析了产业集群经济的特点,从而确定学校开设的具体专业,根据学生招生规模、学生技能的选择和学校资源,从而确定技能选择人数、场地和教师。每年高职院校根据产业集群和学校招生规模等参数的变化修改该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技能培养主要在高职生毕业的当年实施,在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后,可以有效地有目的地去培养多元技能,学生掌握各技能后就能迅速适应产业集群的岗位,即使找不到非常对口的专业,也可以选择相关技能的工作岗位,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促进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多元技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产业集群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也需要产业集群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反复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多元技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湖南株洲的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试点探索,在株洲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产业集群各企业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也推动了湖南株洲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胡蓓,莫莉.产业集群的人才成长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89.
②吴曙光.以人为本建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2007(4):20.
③咸桂彩,袁良栋.“技能”是什么[J].职业技术教育,2011(24):56.
[参考文献]
[1]李实.构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6(4).
[2]李新生,傅家望,冯光.关于产业集群与发展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5(1).
[3]欧汉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