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英语启蒙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英语 启蒙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9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平凡发生和发展作,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的英语就更显其重要性,因此我国也特别重视英语的教育。为了给未来的大学生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将来更好的研究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所以我国主要进行的外语教学就是英语。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只是从初中开设了英语课,然而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甚至有些地方还从幼儿教育期间就开设了英语课。尽管国家如此的重视英语教学,但是在有些地方,地方特别是在一些贫困的山区所取得的成效仍然是事倍功半的。造成这样的后果的原因很多,通过几十年教学的反思,我找到了一些原因。下面就英语的启蒙教育提出我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之与同仁们共勉。
第一,提前进行语音教学。
英语既然是拼音文字,我们就应该像学生学汉语拼音时,先学声母和韵母那样先交给学生的音标,再进行拼读,不然学生很难学会读英语单词和句子,他们只能靠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单词的读音,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很困难。用不了多长时间它们也只好偃旗息鼓了。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做过一次大胆的试验。从1986年至1993年我在教学初中英语教材时,总是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先教学字母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没有提前教学英标,所以多数学生不要说会读单词,就是字母都不会读。例如:多数学生总是将w读成打不牛,将q读成苦还有的读成口的。总之学生的读音是五花八门。不管老师教多少遍都很难读正确。单词就更不用说了,多数学生自作聪明,将单词的读音写上汉字死记单词的读音,例如,将car写上汉字卡于是他就将car读成汉语拼音的qia(卡)了。关于学生对单词的读法简直是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一一的列举。
通过多年的反思我觉得应该将教材进行整合。启蒙英语教学应该先教学音标再逐渐教学单词和句子,于是我1993年后就开始进行试验,先教学音标再教学字母和部分单词和句子。
果然比以前的效果要好,学生也不再给字母和单词用汉字注音了。
第二,启蒙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尊重孩子的人格。
初学英语者都有一股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利用它们的兴趣和好奇打好坚实的基础,这将对它们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以鼓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模仿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加以辅导和鼓励,鼓励他们大胆地读,大胆地说,即使说错或者读错教师也千万不要进行挖苦和讽刺,如果这样他们才会建立起自信心,否则就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甚而至于产生厌学的情绪。
第三,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情景,尽量使用肢体语言,不要将英语课上成了半英半汉的英语课,或语法课。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所以我们学习语言就是为了更好的与别人交往,要想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思都应该有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所以从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到的语言是记不牢固的,这也给学习者带来许多学习的困难,因此作为老师来说肩负的责任就更为重要了,不但要教会学生读,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说写和听,要学会这些东西,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是是难以办到的。所以老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语言的学习环境,多组织一些对话练习,多教唱一些英语歌曲,在上英语课时尽量多使用肢体语言,少说汉语,尽可能多说英语,尽可能将英语课上成全英课。如此一来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在环境中学到英语知识,感受到英语国家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了解一些英语国家文化特色,使他们不自然地产生继续努力学习英语的愿望。也只有这样我国的外语教育才会取得成功,才会有更多的外语人才产生。
参考文献
[1] 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
[2] O’Malley,J.& 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 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J].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4] 戴焱.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3):26-29.
[5] 郭志明,王美君.教学与管理同步―― 中学英语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特点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2):36-40.
关键词:家庭英语启蒙教育 兴趣
以前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总会有人问:“你是大学英语教师,你家的小孩英语教育肯定没问题啦,学的怎么样了?学了多少了?”殊不知,这样的问题总会让我不知所措。因为作为成年人的老师,我已有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对小孩子的英语教育还真只是一个新手,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其实,对于是否让孩子从小学英语,什么时候开始,怎样进行这些问题我内心总是充满了矛盾。一方面看到迎合社会需要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看到很多孩子都接受了早期的英语启蒙教育,再加上自己的语言优势,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似乎又心有不甘;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孩子应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想随她喜欢,不想逼迫她过早学习,害怕适得其反。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我比较随性地、非系统地让孩子接触了英语。
现如今女儿已经六岁,迈入了基础学科的正规学习阶段。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我开始回顾、思考和总结之前的种种尝试与努力。我发觉,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在幼儿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但必须指出的是父母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家庭参与的真正目的——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抓住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本着开发兴趣、维持兴趣和发展兴趣这一宗旨来进行和展开。而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家庭英语启蒙教育才是可行的、有效的。
那如何才能以“兴趣”为中心来展开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体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 立足于孩子的天性,开发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活泼好动,所以在家庭英语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好动性”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能开心地动脑、动手、动口,大大地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首先,可以在家里买一些英语的动画片,儿童歌曲等,每天不经意地、不定时地重复播放给孩子听,不要约束孩子,也不要吩咐孩子去听去学(幼儿也有叛逆期)。其实,即便他们在玩玩具,毫不理睬,但这不同于母语的“外来语”足以引起他们的好奇,他们会自发地吸收。可能在一些日子过后,你的孩子会给你偶然唱出一句“外来语”,让你大吃一惊(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孩子对英语并未排斥的情况下,父母可以采取进一步地方法。每天下班后或者是周末休息时,一定记得抽出时间和孩子亲子互动。互动时,父母就可以将英语的启蒙教育融入其中了。比如,父母们可以利用实物进行对照。公园野餐时,可以边吃苹果边说“yummy,i like apples.”,然后做出吃得很香的样子,孩子是可以领会的。当然还可以创造情境,扮演角色。比如,在家里,爸爸和妈妈可以分别扮演一些小动物,然后藏起来。重复地问“panda, where are you?”, “rabbit, where are you?”,“mama cat, where are you?”,“papa dog, where are you?”等等问题,同时相应地回答“i’m here.”或“here i am”。这样慢慢地孩子也会主动加入来扮演和模仿,“where are you?”的问和答就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轻松了解了。这些英语表达再通过日后不断地听和说,就可以形成孩子的记忆了。
父母还可以利用空闲和孩子做一些手工,不管是用手撕,还是用剪刀剪,只要孩子完成了一样作品,记得竖起大拇指,用英语赞美和肯定孩子,如“very good”、“good job”、“beautiful”、“wonderful”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不但能听懂,还能在正确的情境中学会用这些词。
所以,千万不要让幼儿“静”下心来背单词,记句子,这样不但违背了孩子的成长特点,而且还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态”中学习英语才更具科学性。
二、 贴近生活,维持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只要围绕生活,贴近生活,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其实简单易行。小孩在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之后,不要急着灌输更多的内容,大部分幼儿在学习中会“遇难而退”。所以,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应意不在多,而在于维持孩子建立起来的这份兴趣。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地巩固教给孩子的英语,再适当地增添知识。比如,早上刷牙洗脸,可以一边做一边说,“wash my fac
e”, “brush my teeth”, “comb my hair”等等。最初,不要逼迫孩子跟着你说,只要你坚持,孩子就会逐渐领会和开始模仿。记得女儿三岁时经常看外公学跳舞,影碟里舞蹈老师会一边迈步,一边说“quick, quick, slow”,后来女儿也学会在模仿舞步节奏时用上这句话。笔者听见后还故意兴奋地抱起女儿说“哇,宝贝,你知道吗,你会讲英语了。这就是英语。”笔者想让孩子觉得学习英语是简单的、轻松的。又如,笔者在每晚睡觉时总会给女儿一个亲吻,然后加上一句“good night”,后来女儿也会这样对待家人,十分温馨。有时,还会特意叫女儿帮忙拿东西,然后对她说“thank you”;而在帮助她后她说“谢谢”时,回答“you’re welcome”,这样一来一回,女儿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对话。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家庭英语启蒙的机会。总之,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可以让孩子感觉英语学习很轻松,很快乐。其实,父母只要在学前阶段能维持孩子建立起来的对英语的兴趣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胜利了。
三、 让孩子自然拼读,发展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 幼儿英语 启蒙教育
英语教育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能在幼儿心理和生理机能尚不成熟的关键期,使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其次幼儿的模仿和记忆力此时很强大,要积极的抓住幼儿的生理优势,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由于幼儿独特的自然吸收、模仿、学习的能力,通过语言的的听说读写来达到锻炼幼儿学习语言的目的。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积极的创设必要的氛围,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可以轻松自在、自然的接受到广泛的知识。因此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教学的首选教学方式。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教材去适应幼儿年龄阶段教学的对于语言的学习的需要,而游戏正顺应了这种要求,对帮助幼儿理解与母语迥异的另一种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能促进幼儿模仿的能力,能提高幼儿接受英语、学习、模仿,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的认知,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自娱自乐、自立自强中愉快的学习。教学案例:一个筛子,6个面不同的颜色(color),标上不同的数字(number),投到蓝色,让幼儿学习blue,并且指出,谁的衣服是蓝色的;投到3,让幼儿学习three,并且让学生自动3人拉手。在“玩”“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happy”“sad”的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对于做对的孩子给予奖励,对于做错的孩子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愉快的学习英语,还能锻炼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给予孩子更大的自信心。
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自然环境,适时地提高幼儿的英语教学能力。让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学习英语。英语是运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教材内容,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戚戚相关,如学校、衣服、游玩、饮食等等,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成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在每天早上,和幼儿说“good morning”,说幼儿的衣服“beautiful”,幼儿在放学时说:“goodbye”,幼儿帮助其他孩子了,教育幼儿说“thanks”“thank you”。这些日常用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久而久之,幼儿不仅听了会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幼儿的英语教育中,运用形象情境,增强幼儿的直观效应。什么是形象情境呢?利用动画、图片等各种形象直观的方法,结合声音、文字,刺激幼儿学生的视、听觉,从而增强英语—“第二语言”的启蒙作用,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包括直观教具、挂图、投影、录像、幻灯、电影、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形象情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对于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的图表、动画,幼儿学生兴趣高、感受强、印象深,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也可以使教师和幼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顺畅。对于可爱的小动物(animal)dragon 龙 horse 马 mare 母马 colt, foal 马驹,小马等,让幼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更加的感兴趣,能使这些单词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还有一些课文内容仅用语言叙述比较抽象,幼儿的认知水平,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辅助于图表,声光、动画、色彩,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帮助幼儿学生印象深刻、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
关键词: 英语启蒙教育 时间及次序 教学内容和方式 学习效果评价
为了适应教育市场竞争的需求、满足家长的热切期望,同时也为了幼儿能接受更全面的教育,在我国的城镇幼儿园及其他一些幼教机构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些幼教机构中所进行的普遍是英语教育,而并非双语教育。双语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同一教育机构中以两种语言为学习目标和学习媒介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讲指学校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教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活动。很显然,由于英语语境和师资方面的缺乏,大多数幼教机构所进行的并非真正的双语教育,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所以只能称之为“英语教育”或“英语教学”(在本文中我们统一称为“英语教育”)。另外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就是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是在渐进的、无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获得语言能力(通常指获得母语)。语言学习则经常是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知识而获得语言能力(通常指获得第二语言)。第二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习得,但这要依赖于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所接收到的语言信息。
在这样的英语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英语启蒙教育的时间问题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0―3岁,如果在此时进行任何一种语言教育,只要他是语言听觉器官健康的幼儿,自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这一期间所需进行的大多数是母语语言教育。因此这个阶段的语言教育我们暂不作讨论。
据研究表明,成人即使处于理想的第二语言环境中,在各个方面也很难达到像母语一样的能力。这是因为这些学习者已经过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他们的言语系统已经丧失了接受外来语言的可变性。但这并不说明学习第二语言越早就越好。研究表明,成人的第二语言习得远比幼儿更快、更有效。因此,最佳的学习外语的年龄阶段应该是青少年早期,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还未完全丧失言语系统接受外来语言的可变性,而他的认知能力已经相当地发达,能够促进新的语言的学习。
就这一点来说,幼儿园英语教育并不是弥补缺憾的最佳时期,而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这一阶段。但这并非彻底否定幼儿园英语教育,如果在这个时间得到第二语言启蒙,将来孩子掌握语言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另外一个关键的时间问题就是关于学习内容的先后时间顺序。据学者研究,婴儿的听音、辨音能力和对词意最初的理解力的发展早于发音能力和表达能力。幼儿园英语教育作为一种第二语言启蒙教育,是立足于幼儿基本掌握母语口语的基础之上,这种启蒙教育不应该喧宾夺主,也不应该“小学化”、“初中化”,而应该从学习英语口语起步,以听说为主,不搞认读。因此,在教学时,听的教学应该早于说的教学,或者在最初的阶段,听的教学占主,说的教学为辅。正如学习母语那样,幼儿在能够准确表达某个词或句子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听懂这个词或句子的能力,学英语亦应如此。按先听后说,或者先以听为主,以说为辅才是一种符合语言规律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问题
很多幼教机构或者幼教工作者把记单词、学说句子当成是英语启蒙教育的基本方式。甚至给幼儿留作业,让他们练语法、学短语。这种机械而枯燥的方式不仅很难起到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作用,反而极易扼杀孩子们爱探索、爱尝试的精神。另外在讲授时,很多教师死板地用母语解释词义,然后一遍遍地领读或者让幼儿自己读。对此,我认为收效并不会太大,幼儿在学习时基本上没有兴趣去集中注意力,也很难真正地记到心里,即使记住了,也不一定会使用。
英语启蒙教育应该做到符合“三化”,即生活化、情境化和单纯化。这三个方面,一个涉及英语使用的频度,一个涉及英语使用的层面,另一个涉及讲授的具体方式。有了频繁的使用,才可以将它转化为自身言语系统的一个部分,达到如母语一般的熟练程度,遇到情景或者事物,本能地听或者说英语。语言是一种极其灵活的东西,情境就是其生长的土壤。有了具体的使用情境才可以使准确性和实用性得到贯彻,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语用错误。对于英语的讲授方式,虽然使用直接法教授有师资方面的难度,但是尽量使用英语讲授,多借助于实物、情境等直观的手段。这样就能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的干扰,尽量使幼儿在最初学习英语时就能以英语的思维方式来想问题。
三、对英语启蒙教育效果的评价问题
这个问题和前两个问题是相联系的。前面的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就无从谈起。幼儿语言获得的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里主要指对口语中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这里我们要谈的是英语教育,因此这个语言获得就相应的应该是对“英语口语中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因此也就确定了英语启蒙教育效果的评价应该以这两项为主要指标。
总之,我们应该始终记得英语启蒙教育只是一种语言的启发阶段教育,在不加重幼儿课业负担的情况下,配合科学的、有趣的教学,为幼儿提供一个尝试和探索崭新领域的机会,是所有幼教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寄石,楼必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第一版.
[2]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第一版.
[3]张加蓉,卢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第一版.
1.实施前提是理解幼儿
从幼儿出生开始,就具有自己建构及其与他人建构的文化、体格及知识等。在不同历史背景及文化下,对幼儿教育也有不同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应有与成人一样分享的权利。并在后现代主义观点下,教师应创造适合幼儿学习的良好环境,并为幼儿提供自由的创造天地,耐心聆听幼儿心声,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也应充分认识到幼儿仍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没有足够的能力及知识完全选择或应学习什么内容,这是需要成人的适当引导及帮助,进而促进幼儿更好发展。
2.实施目标具有多样性
所谓实施目标的多样性,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及社会阶层中,应寻找适合幼儿英语发展的教育目标。适宜的教育内容必然导致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在现代教育课程中,忽视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后现代主义教育强调幼儿、家长、教师等参与到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幼儿启蒙教育应充分考虑周围社会及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还应考虑到社会的不确定性及不可预期性,使得教育目标具有多样性。
3.实施课程具有差异性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课程主要是根据幼儿自身实际情况进而制定教学课程。早有学者提出幼儿教育课程主要从儿童发展、文化价值观及文化知识等三方面制定。长期以来,现代课程中具有普遍性,将所有幼儿看成是在同水平上,并未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实施差异性教学。因此,这种传统教学观念逐渐被一种新观念所取代。新观念提倡幼儿教育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并涉及社会复杂性及文化差异性。此外,应对每一个幼儿的长处及短处加以反馈,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或别人的长处、短处,实现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多样化发展。
4.实施过程具有动态性
英语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第二语言,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下,提倡教育的动态性、互动性,对于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也不例外,同样需要体现出动态性。所谓动态性则是根据幼儿自身发展规律、让幼儿教育凸显其特殊性、启蒙性及趣味性,使幼儿快乐学英语,并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策略
1.多样化教学,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大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知识有强烈兴趣”。幼儿具有好动、好奇及爱玩心理,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实现英语启蒙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要使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可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内容,如常列举幼儿玩具的颜色、书本上的图画及家具名称等。也可带幼儿去逛超市,遇到较常见的东西,用英语反复说。如遇到漂亮衣服可说“beautiful”。其次,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可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贴一些英文字母及国际音标等,如“A、B、C、D···”“[i:]、[蘅:]、[蘅]、[u:]、[藜:]、[藜]、[蘧]、[覸]”“/蘧/、/鬑/、/藜/、/覦/、/覸/”等。也可要求家长在自家冰箱上张贴牛奶(milk)、水果(apple、banana、orange、coconut、grape等)的图片及英文单词,帮助幼儿学习。最后,可充分利用CD、录音机,开展英语诗歌对唱,观看简单的英语电视节目,联合视听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及投影等刺激学生学习欲望。如学习动物名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小动物,让学生在观看小动物时,了解每一种小动物名称,如,马(horse)、鸟(bird)、狗(dog)、猫(cat)等。若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说这些单词,显得较单调,且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若将这些内容直观形象展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加强记忆。
2.互动学习,让幼儿自然习得英语
互动教学是构建快乐课堂的前提,只有引导幼儿感受英语魅力,让幼儿自然习得英语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谓互动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应该是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即是演员,又是导演,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歌曲或故事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创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在互动中理解英语、掌握英语,最终习得英语。如在进行字母教学中,可开展举卡片的游戏,当说“A”时,幼儿应快速举出A图片。在画字母的活动中,可设计各种字母画,并引导幼儿看图,从图片中寻找大小字母。又如开展猜字母的游戏中,两个幼儿组成一组,其中一位幼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与字母极像的图案或者实物,让另一位幼儿猜猜这些是什么字母。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获得英语知识。
3.因材施教,让幼儿感悟英语魅力
后现代主义教育认为教学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实施差异性教学。幼儿英语教学中也应根据幼儿特点实现因材施教,加上英语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如在每一天早晨起床后,可跟幼儿说“goodmorning”;走了,可说“goodbay”;当其他幼儿帮助自己了,可教幼儿说“thankyou”。又如家里来客人了,提醒孩子说“wel-come”;坐下用“siddown”;站立用“standup”。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并不是所有教学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也可在课外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说、听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交际能力,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4.动态思维,让幼儿学会驾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