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2 15:48: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经济是用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这个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直接的社会劳动、直接的社会产品、有计划的产品生产、有计划的产品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经济,就其完整形式而言,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不存在的。然而,不完整的、变了形的计划经济,却存在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时起就着手建立的一套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二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各种形式的计划来分配资源、安排比例,调节各部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在传统体制下所看到的计划经济。很显然,传统的计划经济是排斥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引发出了两者关系的大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谁是本体,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现实操作,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作者不是仅从概念出发,而是立足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为“建立我国商品经济计划新体制的目标模式,必须站在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主体,逐步进行计划经济的商品货币取向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史起点,“是非现代商品经济型的实物经济运动结构,这种运动结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行政力量控制的产品经济和夹缝中生存的初级商品经济三者组合而由成的经济体系。”“因此很显然,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主体目标选择应是三重混合经济形态共同向现代商品经济的转化,”,’b砖么在这一基本框架内所进行的计划经济体系的改革,就必然是商品经济取向,即计划经济体系的商品货币取向,或者称为计划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见该书第14页)商品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计划主体多元化。以社会、政府、企业为乒重计划主体,进行计划系统微观基础和宏观管理再造,(2)计划对象间接化。计划管理的直接对象不是个量的企业活动,而是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不是实物性的使用价值流程,而是货币性的价值流程;(3)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市场运行竞争化。以此实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计划与市场调节的主体结合。
二、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皿出发,探讨计划与市场结合的运行机制
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计划运行机制,作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探索,一是在计划决策权的配置上,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三大层次的经济主体中的分布结构状态;二是重构宏观计划管理中的信息基础。作者认为,实物计划体制中的政府计划者集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与现代经济信息膨胀及信息传输方式之间有极大的矛盾,解决计划者能力不平衡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控制模式和重塑信息通道,这就是不断改革价格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横向自动协调的信息通道,三是选择商品经济计划管理形式要坚持多样化原则。从现阶段看,要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的社会生产环节和领域、不同的经济层次、不同的产业与产品、不同的管理层次、不同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的时间空间等,采取不同的结合形式来实现,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发展趋势看,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现形式,最终将采取可调节的竞争性市场、政策性计划为主、极少量的直接计划为辅的模式,四是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计划工作水平,建立合理的商品经济计划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动力结构。作者认为,要实现计划机制运行合理化,必须构建合理的体制基础。这个体制基础主要由宏观调控、企业机制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组成。宏观调控体制是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起着导向作用,企业机制是实现这种结合的客观基础,对经济活动的细胞起着规范作用,市场体系则是实现这种结合所必须的客观环境,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加快对这三个方面的同步改革,解决目前存在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弱,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等问题。
摘 要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经济发展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国有企业的发展,牵动着我国其他企业的发展前途和运行的命脉。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中,我国已经开始特别的重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且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严格的要求和指导国有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我国的建设水平比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通过我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浅析自己的观点,希望更好的帮助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效地、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国有企业取得成绩的时候,怎样去实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完善其内部控制,增强市场竞争了和占有率,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必须改革的一个重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有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为了进一步的完善其建设,为国家经济做“标兵”,我们就要对其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实用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来,国有经济以国有经济为载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单位”,其资产的管理主要是由国有企业直接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体制剥夺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损害了国有企业经营和创新的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不断地崛起,由于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已经摆脱了政府的传统经营模式。逐渐的单独经营,积极开拓进取,从市场竞争中崛起,并且挤进了世界的前列。比如说青岛海尔集团、上海宝钢、一汽等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佼佼者。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赢得了市场,也占据了市场,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办事,结合其自身的需要,逐步的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工作流程。
(一)产权链条的合理化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治理逐步的完善,管理水平也逐渐的提高,很多国有企业公国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和清理,逐渐的理顺了产权关系,并且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的建立起了自己较为明确的、合理的产权链条。
(二)逐步的规范了投资决策和管理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许多的企业已经逐步的将重大的项目和重大的决策集中到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安排,或者通过人员的业绩授权管理制度;有些跨区域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的建立和完善了在境外的投资专项管理制度,明确的规定了投资项目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风险预算、申报核批、实施和评估的一系列流程。
(三)集中化和电子化的资金和财务管理
在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很多的企业已经建立了重要职位的委派制,定期的对员工进行绩效的考核。比如说上海宝钢集团,研究了一套有效地人才选拔、提升、薪酬的安排和企业内部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的安排制度,充分的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四)审计监督的有效加强
在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方面,设立了专职的内部审核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员工的绩效、企业经营的总体情况都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计。比如说中石化集团,就成立了相关的审核委员会,全面的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审核。
(五)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员的管理逐渐的融入到了网络化管理中,降低了传统模式人的随意性,及时的了解企业内部人员的动态,是管理比较集中。
(六)风险意识得到了强化
在许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专门成立了有关的风险预测和风险管理部门,严格的控制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风险,通过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办法和风险承担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比若说我国的中石化集团就建立了相关的风险预算部门和承担部门,减少了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三、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仍然采处于低级水平状态下,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缺乏激励、没有动力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激励机制欠缺现象一直存在,虽然有很多的企业注意到这类问题的严重性,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进一步的弥补,但是效果不佳。在激励机制欠缺的情况下,许多的有高业绩、高回报的员工得不到企业的激励,很难在他们的心理形成动力,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奉献的精神就慢慢的消退,企业的总体经营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随着企业的逐渐改革,企业赋予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但是这些权利掌握在经营者的手里,有的员工为了竞争高职位和高水平的收入,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夺权,而不是放在业绩和经营上;也有的员工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希望弥补激励不足的问题。
(二)产权结构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产权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惩罚措施,导致了内部控制难以进行。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都是“稳工资”,员工不论是业绩的多与少,都接受的是固定的工资,这样就让很多的员工认为工作与不工作都一样,自己的那份工资还是会有的。在国有企业,只要员工进入企业,就享有“终身制”的待遇,只要员工不犯重大错误,他们正常的情况下都会终身的留在企业,享受企业的待遇,这样很多员工也就有机可趁,工作偷懒、不认真、寻找闲暇时间进行娱乐消遣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难以实施,处于低级水平状态,不能发挥有效地作用。
(三)没有完善的控制环境和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在企业的发展中,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等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下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制约和其内部控制的有效进行。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形成和发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考核评价等缺乏统一的指导;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缺少乏力和必要的管理手段等。这就说明了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的建立一个统一性、完整性的内部控制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一)改变产权结构,有效加强内部有效控制
国有企业现有的产权结构很不符合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我们要将产权结构有中央集权向地方所有进行转变,一些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家必须掌握控股;对于一些数目比较多的企业,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我们应该重组,下方到省、市地方政府,更有利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稳脚跟。通过这样的产权建立,能更好的改变国有企业的不足现状,加强了内部的有效控制。
(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国家一定要对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建立严格的人事管理制度,凡是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负责人不得晋级或者调任到其它部门任职,这样就可以给那些不负责人工作人员给予重大的打击,堵死他们的后路。要让国企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人承担,起到真正的内部有效控制。
(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我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建立。不仅要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而且还要建立企业的独特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
(四)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国有企业人才引进机制,要引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型人才,留得住老员工,再经过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确保企业“以人为本”战略目标,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五)建立科学的信息平台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离不开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于和企业内部不相关的商业机密,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公布出来,既可以让企业的员工都能了解更多的企业信息,加强民主监督,也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六)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经营的状况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统一进行审核,确保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其内部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加快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步伐,充分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不断地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高东云.加强国有控股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对策.企业研究.2011(9).
[2]张秀云.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改进.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3]王文娟.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5).
【关键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绿色GDP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人类的接受,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以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将自然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经济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分析方法体系就成为研究热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即是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将经济活动中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描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为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而确定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有关文献使用的概念是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缩写为SEEA)。
如同GDP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SNA)的核心指标,绿色GDP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绿色GDP是在对现行SNA中GDP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对绿色GDP尚无一个权威的定义,但各种定义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考虑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对GDP进行修正来定义绿色GDP。目前,国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绿色GDP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后得到的一个总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以后的经济活动之最终成果。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保护和谐度越高,反之亦然。
在人们对绿色GDP的种种争议中,有四种观点值得特别关注,即绿色GDP万能论、绿色GDP迫切论、绿色GDP简单易行论和绿色GDP无用论。绿色GDP万能论的持有者认为绿色GDP是完美的、是万能的,他们把目前经济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归结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欠缺,认为只要进行了绿色GDP核算,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就可以转变目前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绿色GDP迫切论的持有者主张应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并以其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在短期内迅速以此来衡量经济运行情况和政府的能力。绿色GDP简单易行论的持有者认为绿色GDP这个指标能否计算只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只要政府肯投钱、研究人员肯出力,环境成本和资源损耗就能得到合理的量化。与绿色GDP万能论相反,绿色GDP无用论持有者认为绿色GDP没有什么用处,没有必要核算,根本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统计指标,对绿色GDP持有抵制的态度。
笔者认为,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兼顾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指标。其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效率与速度的协调发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对绿色GDP进行了近40年的不懈探索,我国对绿色GDP的关注与研究也有20多年的历史,这本身就说明绿色GDP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此外,不少人把绿色GDP核算等同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只要有了绿色GDP就可以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像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物一样,绿色GDP来自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离不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因此,应当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绿色GDP,即不能人为地夸大其作用,盲目崇拜,也不能消极地认为其无用甚至抵制,既不能轻言简单,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当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完善其理论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状况
(一)国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学者一直为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着艰辛的探索。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ERI)”,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与反映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1972年托宾(James Tobin)和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将家务劳动价值、地下经济创造价值、闲暇以及环境成本考虑到GDP核算中。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1989年卢佩托等(Rober Repetoo)提出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重点考虑了自然资源的耗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 B. 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并于1994年进行修改,该指标考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由“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4大组要素构成。同年,世界银行提出了“真实储蓄率”(Genuine Saving)指标,真实储蓄率是从国内总储蓄中扣除人造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折旧,它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评判依据。
近年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西蒙等人(Simon,2000)的《绿色国民核算》就综合反映了绿色核算的最新成果。他从国民账户的历史出发,提出了绿色国民核算的方法、模型、构造与应用等。哈特维克(Hartwick,2000)的《国民经济核算与资本》分析了纳入环境资本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账户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经济方法的改进。巴特尔穆茨等人(Bartelmus,1998)的《环境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国际收入与财富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关于资源环境核算的框架、理论与方法。马肯亚等人(Markandya,1999)在《欧洲绿色国民核算――四国案例研究》中,根据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绿色核算实践,对自然资源和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理论推动和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及多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逐步形成若干重要的核算体系,包括:联合国等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缩写为SEEA)、美国亨利・佩斯金(Henry Peskin)教授的应用于菲律宾的《环境与自然核算项目》(缩写为ENRAP)、欧盟统计局的《欧洲环境的经济信息收集体系》(缩写为SERIEE )、荷兰统计局的《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核算矩阵体系》(缩写为NAMEA )。相比之下,当前比较权威的是SEEA核算体系。SEEA体系是惟一获得国际权威性机构认可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统计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其卫星账户与总量指标相协调,该体系的编制方法已被2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目前SEEA已经有了1993- SEEA , 2000-SEEA和2003-SEEA共3个出版物,它们分别标志着SEEA发展的不同阶段。1993- SEEA提供的是理论框架,2000-SEEA提供的是操作指南,2003-SEEA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SEEA已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就目前来看,SEEA仍然处于研究过程中,其中一些内容至今还存在争论,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随着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的不断完善,一些国家在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挪威、芬兰、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菲律宾、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印尼海地、萨尔瓦多、泰国、巴西等20多个国家的政府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或环境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实施方案的探索和试验,目前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国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
我国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研究起步略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中国的环境资源核算研究大多分为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研究和资源核算研究两个方面。对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最早也比较全面的研究是过孝民、张慧勤于1984年开始主持的《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该项研究在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述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被冠以“过――张模型”,该模型重在对污染损失的计量。1988年由李金昌主持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侧重探索将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与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由金鉴明主持的“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在生态损失的计量研究上取得了进展,使得人们对中国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有了一个大致的量化概念。
从国内的各学术研究机构来看,1988年受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首次尝试进行了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1996-1999年,北京大学研究小组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即对资源、环境、经济的综合核算,重点对核算模式、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00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设计了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核算体系,并以北京市为对象,系统地进行了1997年的环境质量和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绿色GDP测算,得出在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带来的损失后,北京市的绿色GDP为当年核算GDP的74.9% 。
在政府层面上,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的部门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简称绿色CDP核算)研究》项目,开展环境污染核算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于2005年在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四川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是依据《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而建立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侧重于对资源的核算,同时兼顾了环保支出与环境成本,主要对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环境退化价值核算和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支出核算进行研究。《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侧重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以及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是一份可以为全国及局部地区进行环境核算提供具体指导的框架性指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上述两个核算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完整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分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和环境退化成本核算两部分,其中环境退化成本包括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具体包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等五大类;环境污染损失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等三大类。
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手首次正式了《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该报告是第一份基于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环境污染核算报告,是迄今为止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最新、最权威的研究结果,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过,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此次核算未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是计算了部分环境污染损失,一个完整的绿色GDP还需要更为艰苦的工作。
考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较为完善,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有待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配套机制的完善上加强研究和规范。二是国外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尽管丰富,但相当多的指标体系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的实施上需要有所发展。三是从指标构建来看,各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容虽不相同,但指标构建方向都是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四是核算方法总体上讲侧重于实物核算,价值核算由于涉及内容的复杂性,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核算方法的多种多样,导致了计算结果难以统一,相互间的可比性差。五是从目前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效果看,虽然在具体核算项目选择、定价方法和评价有效性方面各有千秋,但普遍存在具体核算过程的实现和核算精度受数据资料基础约束的问题,而且往往编算范围越宽泛,这种影响越突出。总体来看,由于绿色GDP在数据获取和核算方法上存在很多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国际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制度,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数据。目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仍然是一个充满探索、实验的研究领域。
三、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基本上处于对国际成果的跟踪状态,还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整个SEEA(2003)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初步构筑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与基础,但它们对实际数据测算工作的理论支持和指导程度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面临很多技术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产权划分难以实现。除了已探明、确定归属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产权归属确定十分困难。二是资源环境的定价较为困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关键点就是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计量,资源和环境大多数无法从市场价格中寻找参照,而目前所提出的各种估算方法还难以形成统一的、举世公认的标准。三是资源环境损失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通常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直接环境损失人们往往能够计算,但却很难预料到间接的后果和长期的损失。四是按地域扣减资源环境损失很难实现。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开放性”,当环境损耗跨地区时,无法确定该损耗的具体归属。
(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基础薄弱
资源和环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还不健全,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的核算资料主要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广泛设立网络式检测站点直接进行测量来取得原始数据,这就使得有些资料难以全面采集,有些数据的采集成本非常昂贵,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存在很大的缺陷。
(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
一是环境法规、统计法规的不完善,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导致统计的不完整和不精确。二是评价标准的不完善,资源环境核算本身就极具复杂性,而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资源环境核算的工作规程、制定评价和评审的标准。
四、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和发展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一)加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完善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加强对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地上资源耗减的估价方法研究,实现宏观耗减核算与微观企业耗减核算工作一体化。目前对环境损失的估价方法都具有很强的个案性和特殊性,应进一步探讨模型化、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加强对生态成本计量和评估研究,使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领域中。
(二)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微观基础
会计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借鉴国外经验,加速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立完整的绿色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绿色报告信息披露制度,设计与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
(三)建立环境资源核算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系统
从反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等角度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统一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对核算口径、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相关部门建立必要的数据信息交换机制,为后续研究和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和数据保证。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搭建相关部门统一的工作平台,下设若干核算专题小组,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目标,负责组织试点和实施工作。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统计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适合我国实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应坚持科学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原则,以联合国SEEA2003为指南,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一版本)[S].2004.
[2]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一版本)[S].2004.
[3] 潘岳,等.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 朱启贵.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及其思考[J].统计研究,2005(9).
[6] 耿建新,等.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7] 王金南,等.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正确充分的认识
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够,是我国物流业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对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少企业往往认为物流服务导致成本增加,而不是产品增值。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服务需求不足,而且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
我国企业中自营物流的占大多数,导致专业的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现在大批功能单一的货代企业。这些企业服务范围窄,横向联合薄弱,不能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档次低,装备落后,无法满足客户在时间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或提供的物流服务没能使客户感到比自营物流更有利。
3.物流人才十分缺乏,严重阻碍发展
国外物流教育和培训很发达,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还非常落后。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及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更是贫乏。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物流配送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商品流通形式,包括了生产、加工、包装、配送、管理、运输等诸多环节,没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绝对不行的。开展综合物流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精通各种运输、仓储业务,善于动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人才和专家。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一是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
在物流这个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仅仅是资金、技术上的差距,更主要的是知识和观念上的差距。现代物流不仅要降低成本,更要满足顾客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物流业的客观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学习有关物流的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对物流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4.技术和设备落后,功能不全
目前物流配送中心普遍存在着设施薄弱,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国外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使储存向空间延伸。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日本已呈现出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而我国的大部分连锁商业目前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运输、通讯等手段都很落后,技术和设备都比较缺乏。无法完成配送功能,效率低、效益差。
另外,城市规划建设跟不上,配送中心效率低。交通运输是配送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道路狭窄,车流量大,交通堵塞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因此,各配送中心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运输难题。送货不及时,会给各成员商店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削弱连锁商业的优势。
受传统观念制约,传统物流企业服务范围受到局限,运作成本大,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模式落后,配送速度慢,安全性差,缺乏竞争力。而国内现代物流设施、物流服务的不足和低效,恰恰是目前外商普遍感到有所缺憾的地方。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事业,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发展。如今,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已基本建立在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没有高效的物流体系,正常、高效的国民经济体系就无法建立。
在现今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上,资讯科技系统是最重要的资产。现代物流一定要做得准时、准确、开放,以迎合市场需要。现在我国的物流单位忽略智能系统及保安原则的重要性,如果经常使用不可靠的统计数据及预测,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5.市场分割,法规不全,制度环境改革须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关键就是要打破部门分割,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物流体系。为此,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以货物流量、流向及其合理组织等因素为导向,统筹制定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的规划,并将物流作为内在的经济要素统一纳入到交通等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中,大力发展联运、共同配送等集约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以构建结构合理、有机结合、高效运行的一体化物流体系,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6.信誉问题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产业化 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体育产业化则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体育产业全面走向市场,依市场规律最佳配置体育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发展体育产业,在一定的政治保证下,最关键的经济决定因素是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
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现状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属于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次奥运会或一次世界大赛,就是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消费活动,全世界每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约4000亿美元,体育产业的经济效能已被各国政府和人民所认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体育产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体育产业的开发虽晚,但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约6000亿元人民币,全国的体育消费总额大约在1400亿元人民币,体育消费已开始成为大众消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积极主动承办各项世界体育比赛,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到经济的因素,未来将是体育与经济的融合。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应
现代体育作为产业最显著的是其消费特征。当我们想从宏观上把握体育产业的主体特征时,往往只能从消费需求的角度,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给出消费需求的总量规模和结构特点,计算出体育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从买方的角度,通过对消费者的抽样调查得来,由此得出的收人涵盖了体育消费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体育消费的所有范围。如果用这个收人水平来对应供给一端,计量体育产业各门类的产出水平,则很难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产出数额明显低于收人数额。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卖方数据来计量在产业概念的判别上很难区分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边界,无法涵盖体育消费活动的全部过程。
从产业要素的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服务与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都紧密相关。如果就把这种综合性作为体育产业的产业特征,体育产业将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庞杂的产业群体,无法个独立的产业需要归纳出明确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有鲜明生产特点的产业要素做支撑。如果一个产业仅仅表现为若干个产业活动的集合,表现为对相关产业成果的再汇集和整理,是很难获得独立的发展品格,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的。正由于此,体育产业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概念,作为产业组成部分的体育用品、体育旅游等也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分列在其他产业中。作为一种遍及社会诸多领域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必须要有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有一定的消费规模作基础,才能谈到产业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只要是对需求的激活与拓展。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体育部门是一个以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其特征的经济部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和财政之间的关系,体育是纯消费部门。国家财政对体育投入的多少,既影响了体育事业发展和增长的速度与结构,又间接地决定了体育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而财政对体育投入的比例与结构,除了意识形态、观念和国家的体育政策外,经济总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育产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并与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规模与水平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体制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而论,体育作为一个经济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于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艺术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不可能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个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的产业化格局。
(作者: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育,体育经济与产业)
参考文献:
[1]张贵敏. 对我国体育消费的几点思考.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