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范文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2 09:41:43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篇1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

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与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所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与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与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新德育模式中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对人及人类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体现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构成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我们权称之为主体性德育模式。

注释:

①③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1、349页。

篇2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

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与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所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与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与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新德育模式中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对人及人类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体现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构成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我们权称之为主体性德育模式。

篇3

〔论文摘要文章从网络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网络道德教育应遵循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网络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相结合、网上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由此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了许多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问题,如传播病毒、黑客攻击、聊语污秽、人格冲突等,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有序运行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间题。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发展状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网络在我国发展和普及的速度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统计显示,1997年,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为29.9万台,上网用户为62万;2001年6月底,我国上网计算机已经增加到892万台,上网用户达到2550万;而截至2003年6月底,我国上网计算机已达2572万台,网民数量已聚增到6800万。在上网一族中,学生人数已成上网比例最高的,达到30.1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网络正以极快的速度、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进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年学生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聊天成隐、痴迷黄站、言行随意、沉迷网络游戏等,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2.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应对网络信息多元化的需要。网上信息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达100亿条以上,来自不同国家代表不同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信息汇集网上。这些信息良秀不齐,既有大量有益、进步、健康的信息,也有大量淫秽、暴力、反动、庸俗的信息。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网络优势,推销自已的文化、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对上网的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他们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充沛,猎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欢追求刺激。而网络开放性、新奇性、互动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又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因此,大学生对网络更是爱不释手,受网络的影响更大。但由于大学生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自制能力较弱,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面对网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容易受到误导而误人歧途。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道德选择能力,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在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规律,也是网络道德的基本特征和道德主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网络活动隐匿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唤起学生道德自觉性,培育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培养既需要学校正确的引导、激励和启发.也需要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和唤起大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使其形成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形成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化的道德。

2,坚持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道德教育能关注人们品德教养及行为规范的遵从,但在网络生活中仅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对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应通过纪律、法律、管理的手段坚决予以惩治、禁止,努力创造一个“缺德必惩”的网络道德氛围,网络道德规范的实施才有保证。当然,法律的健全与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法律本身,同时也在于人的道德理性,网络方面的立法和实施亦是如此,它也需要道德的自律和法律的他律相结合。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法制教育可以起到调整、控制、矫正其网上行为的作用,最终促其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因此,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3.坚持网上和网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自身传播速度快、吸引力和感染力强等优势宣传网络道德,对网上的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做出评价,表明爱憎,发挥网上的正确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加强网下的道德教育。因为互联网的道德问题是人们现实的道德素养在网络上的体现,做好网下的道德教育工作是解决网上道德问题的基础。无论网络如何具有隐蔽性,其行为主体不外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人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判断能力强了,识别是非、真假、正误就不成问题了。

三、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道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灌输、教育和培养的结果,网络道德教育同样如此。因此,探索新形势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网络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是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网上行为约束的根据和准绳。哪些网络行为是应该的、倡导的、鼓励的或允许的,哪些是反对的、禁止的;如果违反时将如何处置等,网络道德规范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即:“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里去窥探、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不应该拷贝或利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许或者作出了补偿、不应该剿窃他人的精神产品、要注意你正在写人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的系统的社会效应、要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你对你的同胞的理解和尊敬”。同时,把发达国家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道德相互兼容的、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2.把网络道德纳人学校教育内容中,一方面在“两课”中增加网络道德内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另一方面,在计算机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内容,教育学生要把网络操作知识与网络道德规范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

3.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要抓好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就必须建立起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教师队伍。而作为传统教育主要施行者的教师,大多数具备较强的道德水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具有大规模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只不过曾经因网络条件的限制而不如意。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这种培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加强网络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一个是提高教师的网络道德素养,做好学生的表率,对学生上网起到正面导向的作用。

篇4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Www.133229.Com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代发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篇5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 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篇6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代发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篇7

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描述各有不同,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热爱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①,“ 献身教育, 甘为人梯”②,“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民主、教育人道主义”③,“乐教勤业、教育民主、教育公正”,“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从教、教育人道主义”④。就字面表述而言,不同的说法都包含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及要求,但就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确立的依据以及目前存在的多种表述来说,应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反映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同时也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并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道德中, 明确强调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并且在1996 年,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也需要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要求。虽然前人不可能站在今天的教育高度,但我国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献身教育事业的先贤和典范,都可以成为我们确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历史依据。

特别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为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党和政府也在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祖国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逐步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加之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工作周期长,见效又比较缓慢。教育的对象也都是一个个各有特点的独立个体,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很难搞好教育工作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容当中应当体现出对人民和集体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所以,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原则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

其次,从社会经济关系来看,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也是其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包含依法治教,并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来贯彻执行。只有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知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素质的公民。所以,依法从教是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是违背教育人道主义的行为。体罚学生、填鸭式教育、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等野蛮教育的方式仍然不绝于耳。而人道主义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便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出现并倡导。从本质上讲,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事业,必然要致力于对人的普遍关怀和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自由的追求,致力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交给青年”⑤。因此,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教育人道主义,强调尊重人的发展需要,主张个人的全貌发展,并从教育制度及社会环境上最大化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

因此,在从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来看,应当包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三方面的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在职业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民主的特点。并且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教书育人,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还要时时刻刻体现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教师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伦理导向,其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这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教育民主而言,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且要收到以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调节。不同的上层建筑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是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民主需要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民主规定了全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必须信守的道德原则和教育措施而存在的。它能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协作的开展教育活动,也能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不论哪个社会、哪个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既包含知识的培养,也包含道德的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具备所处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及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还要在道德方面具备时代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既要探究科学可行的教学规律,还要积极培育能够参与各方面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人才。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实践当中用优良的道德品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做学生的榜样。

篇8

1.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要求

B.具体程序

C.具体方法

D.实施途径

2.通过常规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办法属于()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3.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的教育

C.道德品质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4.德育过程的基础()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

D.说理教育

5.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

A.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B.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C.品德水平之问的矛盾

D.能力水平之问的矛盾

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过的德育原则足()

A.社会化活动法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0.通过操行评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二、辨析题

1.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三、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联系实际,论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C

6.D

7.A

8.B

9.C

10.B

二、辨析题

1.错误。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

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2.错误。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简答题

德育过程具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1.(1)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理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是相辅相成的。

(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2.(1)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坚持不渝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

(2)这一原则是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条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教育效果。

(3)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重构原则

大学生德育评价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状况的评价。开展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开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具有很现实的积极意义。

一、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的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以往的德育评价体系在计划经济时代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往的德育评价体系受现代德育的冲击,也存在着不少缺陷。

1.从德育评价的内容看:德育评价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对大学生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评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德育评价的内容在以下方面必须加强:目前大学生中由于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就业压力、较高的上学费用等原因,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德育内容的现代化,德育评价的内容也应当相应地体现现代社会的内涵,如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群体本身的德育实践内容,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个有意义的人。大学生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还由于社会大环境中影视媒体、服饰用品、人们的言行举止颇具特点,也导致一些大学生以追求“个性”为时尚,他们的思想、道德、心理或多或少烙有鲜明的“个性”。以往对这些内容的评价要求不够,而恰恰这些内容却是德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重视与加强。

2.从德育评价的方法看:以往对大学生的德育评价应用比较多的评价方法是主体评价法,即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都属于终结性的评价,一般是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结束时做出的评价。德育及德育评价作为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不能仅靠每学期或学年一次的“集中”评价来完成德育实践,应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及时性评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德育实践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适时性评价”。只有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德育内容,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不同的德育评价方法,才能保证德育评价收到良好效果。

3.从德育评价的过程看:以往德育评价考虑比较多的是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看重的是评价的结果,即由德育评价小组对评价对象进行测评所得出的一个“评价值”,比较忽略评价过程。评价过程在德育实践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德育评价是德育实践的必要过程和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德育评价的实践过程,不仅要给出德育测评的“评价值”,更要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

4.从德育评价的效果看: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位于德智体美的首位,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德育评价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德育的效果与社会的期待仍然相差较远,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德育实践角度来看,在许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德育说起来重要、写起来非要、做起来难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可以说德育和德育评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形式上、应付检查上,没有很好的落实在教育教学、德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没有很好利用德育评价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培养诚实守信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因此,要发挥好德育评价的效果,做好德育评价工作路还很远很艰巨。

5.从德育评价的机制看:德育评价机制是保证德育评价规范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以往德育评价的机制比较侧重于德育评价的管理机制、目标机制与奖励机制的建立与施行,对于如何确保德育评价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进行的保障机制,如何充分利用德育评价推进德育实践运行机制,如何充分有效、及时、适时地利用评价成果鼓励评价对象的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舆论的作用让全体评价对象都熟悉理解评价内容,让评价对象都遵循评价内容的舆论监督机制等都有欠缺。因此,新的德育评价机制必须重视德育评价过程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舆论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和落实,只有机制完善,才能保证德育评价的顺利、有效进行。

6.从德育评价的模式看:德育评价模式关系到德育评价产生的效果。以往德育评价模式一般为:学生自我评价――同学外部评价――班主任老师评价――得出结论――结束。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种教育方法效率的高低、效果的好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积极性的高低。我们座谈时发现同学们对德育评价高度关注、想参与到德育评价的全过程,这为我们做好德育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要想提高德育实效,就必须遵循现代德育评价模式:宣传德育评价内容――德育实践――学生自我评价――全班同学评价――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管理干部评价――得出结论――结果讨论――反馈给评价对象――评价对象+班主任共同分析评价结果――反思工作。现代评价模式的优点是:同学参与面广、参与度高、评价结果有研究、分析、反馈,评价对象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有利他们扬优避劣,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实践,对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具指导意义。

7.从德育评价目标看:德育评价目标就是德育实践要达到的目标。以往的德育评价目标比较单一化、一刀切,不管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规律,也不管市场经济带给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这违背了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造成德育效率低下。大学生的德育评价目标不仅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也要符合德育评价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与德育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因此,德育评价目标必须有层次性。根据大学生的德育实际水平与评价目标,在德育评价目标中既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又有市场经济环境的现实生活目标,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特征。评价目标可分为:最高目标、理想目标和基本目标。德育评价的最高目标是指以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愿为之奋斗终生,愿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为标准;德育评价的理想目标是指以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并成为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为标准;德育评价的基本目标是指以培养一个大学生愿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做到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不危害社会为标准。德育评价目标层次化,有利于不同追求层次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精神。

二、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德育评价体系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的评价原则:

1.方向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内容、德育目标相统一,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政治思想道德总目标相一致。德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是构建整个德育评价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是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精神支柱。

人本性原则就是德育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关注学生主体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要有利于学生德育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倡导人本性是德育实践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所在。

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制定评价方案、构建评价体系、开展德育评价活动必须符合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大学生健康成长规律。科学性原则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求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防止片面性,要求评价体系具有层次性,符合大学生德育现实。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德育评价的评价指标可测评、方法可操作,而不是抽象的或是概念化的条条框框。构建的评价体系必须是实用、易操作,评价的指标恰当适宜,具体指标分类要系统而又不交叉覆盖,体现单项独立化、具体化,便于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测评。整个评价体系要逻辑严密,但又好操作、不繁琐,评价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基本属性和特征的整体认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抽象概括,而不做具体量的分析,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在大学生德育评价中定性评价一般是班主任或班干部对评价对象的阶段性鉴定和定性描述。定性评价由于评价者受时空和对评价内容理解的限制,在评价过程中难免存在局限性与片面性,但定性评价的长处是对评价对象的特长、优点、不足等起到画龙点睛的评价作用。

定量评价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科学计算手段对评价对象德育状况进行全面的数值量化评价,所得结果相对来说较为可靠、准确。由于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年龄阶段,其德育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对他们进行定量评价并不是万能的评价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定量评价的长处是对评价对象的全面、整体的综合评价。由此可见,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德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并突出发挥评价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所以又称为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评价――反馈――调节――矫正。要最大限度发挥好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关键是建立反馈性机制,将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结论,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以利其扬长补短,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德育教育教学或德育实践活动结束后对评价对象所获结果的定性与定量的终结评价与鉴定、或是一个阶段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阶段性德育成效的定性与定量的终结评价与鉴定。一般来说它是一项德育活动或一个阶段德育活动的全面的、整体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评,是终结性德育定论评价。

由于大学生德育实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评价结果更要重视评价过程。要科学评价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必须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该肯定的优点为终结性评价奠定评价基础,而终结性评价又为形成性评价提供德育实践的指导。

5.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根据自己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对照德育评价标准进行德育评价与德育鉴定的方式,简称为自评。民主评价就是全体评价者依据其对评价对象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的观察,对照德育评价标准进行德育评价与德育鉴定的方式。自我评价难免有时“放纵”自己,而民主评价有时也难免“苛求”别人,因此,这两种评价方法应该同时使用,共同促进德育实践,提高德育素质,使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实现德育的育人效果达到最大限度。

6.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静态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阶段的德育实际情况、德育发展水平进行的德育评价,对其结果做出静态的描述。动态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必须放在一定时空背景和环境背景下了解认识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的德育水平,并研究分析其未来德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其心理与生理的发展水平,在纵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未定型,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都将受社会环境、教育内容的影响,处于成长的动态的过程中,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他们的德育评价不仅要从相对稳定的横向比较来认识、评价其德育水平,同时还必须从纵向以发展的理念来认识、评价其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罗邻球,林章义.对大学生德育进行科学评价[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

[3]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4]郭耿玉.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8).

篇10

关键词:德育教育;系统观;整体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还强调,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德育教育网络,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环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探讨德育教育新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拟对德育教育的系统方法谈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把对象作为整体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提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谈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单一、分散、封闭的弊端,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分散德育为整体德育,进而由经验向科学,由静态的固步自封到动态地向全世界学习,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整体德育效应。

首先,分析德育教育系统。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质上是德育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种种教育内容,以转化其思想、规范其行为的过程。因而构成德育教育系统的要素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主要指党、政、军、工、青、妇等各级政工干部,各类学校的教育、干部、宣传、思想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等;二是教育客体,即更为广泛的教育对象,一切公民、一切集体和个人(包括教育者自身)都应接受党的思想教育;三是教育内容,主要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时事政治教育等等;四是教育手段,包括开展德育教育的各种渠道、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必须的物质条件。只要使德育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就会显示出整体性的优势。恩格斯在阐述这个原理时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把各方面力量组织部署好,形成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性。

其次,分析德育思想系统。思想系统是指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意识观念,它是德育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思想系统的要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世界观方面、思想认识方面、思想方法方面。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应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思想认识,包括对各个具体领域的认识,如对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民主、法制以及对科学、宗教的认识等;思想方法,是指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具体方法。思想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关联性很强,世界观对具体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起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影响并体现世界观。各种思想认识融会贯通,各种思想方法同时并用,才能体现思想系统的整体性。

德育教育系统和德育思想系统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各要素关联十分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众多的要素集合为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统一体。同时也说明对这两大系统的分析研究必须贯彻系统分析的整体原则,多角度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辩证的考察分析,以获得对其全面的深刻的科学认识,为找出合乎德育教育目的和要求的最佳科学方案奠定基础。

二、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要遵循其层次特征,注意整体与层次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教育对象思想构成要素的层次性和接受教育的差异性,因人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对象思想结构上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教育对象群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受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不同,都可能导致构成人们的思想要素的差异性。若把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不难发现这一群体思想结构有明显的层次性。如年轻人的恋爱观问题比成年人突出,宗教信徒的宗教思想比一般人突出,有的人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的人在这“三德”方面却严重欠缺。我们在评价人们的思想品德时,常说“高尚、一般、低下、恶劣”,就是对人们思想品德结构层次性的具体描述。

二是教育对象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人们的头脑是一个复杂的多种矛盾的统一体,各种矛盾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转化,促使人们的思想结构不断地变化。无论是什么人,先进的中间的或落后的,他们的头脑中往往同时存在首是与非、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等多种矛盾。就人们的思想状况而言,各种思想观念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有人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可能是唯心的,在分析此一问题是辩证的,在分析彼一问题却可能是形而上学的,正是思想上的这些矛盾、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从而形成了人们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

可见,教育对象思想结构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必须模范地、忠实地实践党的这一宗旨,同时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倡到互相帮助、互相服务,要求作为道德原则共同遵守。从今年六月在高校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教育全体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党员义务,实践党的宗旨。教育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其他管理干部、后勤职工要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就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督促后进,逐步形成一个文明、健康、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要求人们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服从总体的最优目的,从而达到总体最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更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在确定德育教育的整体目标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考察组成德育教育系统若干“子系统”的功能作用,通过有效地调整各子系统的功能目标,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系统最优化的目的。

德育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各具特色的若干子系统构成,如党、政、工、青、妇等系统,这些子系统不仅纵向贯通,有各自的若干子系统,而且横向还有密切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的大系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这两段话,都强调要发挥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实现思想教育的总体优化而努力。实现思想教育的最优化,党的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党的系统的功能作用,是能否实现思想教育最优化的关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并强调,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街道的党组织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增强思想政治参考文献:

工作的实效”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对思想教育工作失误,社会道德风尚就滑坡;什么时候党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思想教育就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就能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优化,还必须用科学的德育教育理论指导德育教育的实践。要积极吸收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实现教育内容的综合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实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增强德育教育系统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大环境的适应性,使德育教育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总之,系统方法是现代各门科学广泛采用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兼备多种功能。在德育教育中运用系统方法,除了应当遵循整体性、层次性、最优化原则外,还应注意与系统论其它的原理、方法和原则相结合,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使德育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2002.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5.166.

[3][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2004.9著作选读(乙种本),210.

篇11

关键词: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304-03

德育评估系统是整个高校德育系统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制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德育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比和评价,是检验德育系统各组成部分性能和状态优劣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评估,能够找出和发现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将经验和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德育组织和个人,使他们扬长避短、更加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德育评估通过对评估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归纳,将相关结果反馈给高校德育管理层,为他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形势、状态和发展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据,从而确保高校德育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高效、高质地发展。可见,要有效发挥德育评估系统的作用,必须完善高校德育评估体系 实施科学规范的高校德育评估。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不能靠主观臆断、有效的评估需要依赖科学、规范的一系列依据来评价和判断,这些依据就是评估中的指标(它包括“评”的指标和“估”或“结语”的指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针对不同的评估客体,根据德育目标细化而来的、是德育目标内容的具体化和“量化”;德育评估的主要对象、内容包括:教师思想道德评估、学生思想道德评估、内外德育环境评估、德育过程的评估、德育管理评估、校级、院系级、班级德育水平评估等。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应针对不同的对象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建立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应坚持如下原则:

1.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可行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要因地制宜,能很好地反映德育总体目标的要求和各分目标的特点,做到各分目标所占评估的比重和分量合理适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经历一个从规划设计、调整到在评估实践中检验,再规划设计、调整、再检验的反复、复杂的过程,才能形成一系列相对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所以,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根据德育目标内容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统计、模糊、加权等数理方法,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方法,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德育过程检验法。将这些方法共同作用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去,使其逐步科学化、合理化。同时,指标的建立根据不同的评估层次、对象内容特点要有相应的针对性,指标体系应分门别类、条理分明,易于理解、便于把握和操作。

2.定量与定性统一的原则。有什么样的德育目标,就会有相应的评估指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中定量和定性标准的统一共存是德育目标系统定量和定性统一原则的必然要求。定量指标是可以用数据或确定性的词语来界定的目标标准;定性指标则指无法用数据或确定性的词语而只能用非确定性、描述性的语言来界定的目标标准,其自身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容易引起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用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和一次都没违反来量化,而人的品德评价标准则只能用良好、高尚等描述性的语言来定性。当然,为了减少定性标准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可以运用量化的手段,如上例,在做品德良好描述的同时辅以两三个能体现良好品德的特例,对定性指标加以量化说明和界定。因此,德育评估体系的设计和确立应体现定量和定性统一的原则,该定量的指标要定量、要科学量化;该定性的指标必须定性,定性指标的描述应尽量减少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并尽可能的辅以量化的说明和界定。

二、优化评估过程,提高德育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德育评估工作的实效性主要通过评估过程的优化来实现,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评估方案、步骤,合理把握评估的方式、方法、原则和层次是评估过程和德育评估工作的关键。

1.科学规划、设计评估过程的步骤和程序。一般情况下,评估过程应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流程:第一,确定评估的主客体。解决由谁来“评”,“评”谁的问题;第二,确定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比如要评某一院系,是评其德育过程(比如:开展了多少德育活动等),还是主要评价其德育效果(学生品德的状况水平、教师师德表现等),或兼而有之。不同的内容,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第三,实施评估,按照指标内容,使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评估;第四,使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评估得出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做出结论;第五,对评估活动本身进行评价。评估活动完成后,必须对德育评估进行再评估,检查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评估结论是否科学、准确,评估方法是否得当等。总结评估工作的得失,以此促成评估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保证德育评估有效持续进行。

2.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的不同,德育评估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整体性和重点性评估。整体性评估主要指对校级或院系级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管理、德育过程、德育效果等)的全面评估,重点评估是指针对学生个体、某一核心德育内容指标等进行的评估;第二,短期与较长期跟踪评估,短期评估要求在较短时间段内完成,是较常采用的一种对客体的评估方式,较长期跟踪评估往往是为了某一特殊的目的和需要,对客体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观测评估;第三,考评、互评与自评。考评主要指上级对下级进行的阶段性评估,互评是同级之间的相互检查评估,自评则是自我检查评估,互评和自评是经常性的评估方式;第四,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绝对评估是对照德育评估指标标准对客体进行的评价评估,相对评估则是根据评估内容对同类客体进行得比较性评价和评估,比如,甲系比乙系的德育效果好就是相对评估能得出的结论。

3.合理、灵活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实施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有听取汇报、座谈、走访法,也有抽样调查、问卷、查阅、视察见证法,既有个别德育项目的单项测试法,又有整体德育目标考评的综合测试法等。在给出评估结论的过程中又可采用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模糊、加权等的数理方法,分析、归纳和推理等的思维方法。合理、灵活运用各种评估方法能够避免形式主义和纸上谈兵,使评估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公正、客观。

4.要确保德育评估的实效性,评估过程的实施还应坚持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估过程应符合德育过程的发展规律。评估过程中的程序、步骤和各种手段、方法的运用应科学、合理、规范;对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和要求的使用上,既要对量化指标严格把关,又要对定性指标在掌握其“要义”的前提下,善于变通、灵活运用,使德育评估效能的发挥真正落到实处。(2)时效性原则。德育评估的时效性原则是指德育评估工作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每一个德育目标的实现都有一定时间的限定性,这是德育目标管理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对德育评估提出的时效性要求,否则,没有时限的德育目标管理就成了无效的管理,没有时效性的评估便成了提前的或过时的评估,也成了缺少最佳现实依据的没有意义的评估。(3)公平和公正性原则。德育评估的公平和公正性原则指德育评估过程要客观、公正,真实反映评估客体(对象)的“原貌”。德育评估主要是对“人”的评估,评估主体(评估者)也是富有主观意识和情感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性,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出现情感分和印象分也在所难免。另外,由于不同的人在理解角度和能力上存在差别,同时,定性描述性指标本身具有模糊和不确定性,所以,不同的人对评估标准,尤其是对定性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不同,甚至相去甚远,导致不同的评估主体在评估指标尺度和标准的把握和运用上产生偏差,进而导致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这些都要求德育评估的管理和实施者不断提高自我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水平、增强评估业务能力,抱着对德育事业和对评估客体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灵活的运用评估标准,尽量杜绝“人情”分、“关系”分,规避“印象”分和“情感”分,使德育评估工作客观、公正和公平地顺利有效地展开。(4)社会评估和学校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虽然,学校是高校德育评估工作的主体,但是,高校德育评估不能仅限于校内,搞封闭式的评估。高校以及高校中的人在社会中的形象,高校中的人的品德等表现在社会、家庭中获得的评价都应是评估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德育评估应该结合社会评估,进行全方位、客观、立体地评估。

三、优化评估队伍,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

1.完善和优化评估队伍,确保评估的实效。(1)建立健全评估机构。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评估在整个高校德育中,即能起到督促、鞭策作用,又能起到纠错、导向、激励作用,如何有效发挥评估的效能,使高校德育扬长避短、不断提升,建立和健全德育评估组织机构是前提和基础。因此,评估机构也应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直接指挥和领导,下设办公室、指标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实施等德育评估机构,这样的组织体系有利于把握全校的评估工作全局、德育信息的畅通与共享,便于全校德育评估的计划、安排的顺利实施,使高校德育评估工作更具有效性、广泛性与针对性。(2)高标准、严要求,优化评估队伍。首先,高校德育评估要经常性地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调控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是一项长期、烦琐、复杂的工作,同时,评估又是对“他人”、“评头论足”的工作,因此要求评估组织和个人具备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其次,评估工作的业务性很强,因此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掌握相应的评估知识,灵活把握评价尺度,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掌控评估过程等各方面的能力。最后,在评估工作中,评估组织人员要和学校方方面面的人和机构接触,根据评估需要还要和社会上的人和机构,以及学生家长打交道,因此要求德育组织人员应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协作能力。(3)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估管理制度。制度是任何工作有序性的保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评估工作、奖惩制度,能够对评估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德育评估队伍的优化是确保德育评估实效的前提和关键。

2.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德育评估的主要任务就是经常性地、反复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和向相关领导和组织个人反馈有用、可靠的信息。为学校德育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控制”信息(包括师生德育水平状况、德育过程管理状况、内外德育环境状况、经验和不足、评价意见和改进意见等)是德育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没有信息,评估工作就无法进行,德育评估要很好地完成信息“收发”的任务,信息渠道的畅通是关键和保障。因此,德育评估要保证自身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长期、可靠、畅通的信息渠道,这其中,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渠道。

首先,要构建和完善内部信息渠道。德育评估应有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师生接待办公室,负责全校的信息采集工作,在各院系、班级设立信息联络点,培养信息骨干,并对成绩突出的信息联络点或信息联络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由此建立起一个信息及时、来源丰富的校内信息网络。

其次,要建立学校与社会和家庭间长期、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一方面,德育评估应有专门的外联机构,负责与社会相关组织、人士和学生家长建立长期的信息交互和联络工作,确保外部德育信息的纪实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经常请社会上的相关团体、个人以及学生家长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进行“评头论足”,同时,学校的评估人员也经常走出去进行相关的社会、家庭“访问”。从而构建起一个稳固、有效的外部信息网络。

此外,德育评估还应充分重视媒体对德育的影响,注意从广播、电视、报纸尤其是互联网中收集便捷的德育信息,去粗取精,运用于评估,从而构建起一个畅通的立体化的德育信息网络。

总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制度和信息畅通渠道,造就出一支精干的评估队伍,评估过程方能优化实施,有效的高校德育评估机制才能得以构建,高校德育评估工作的作用和实效才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周志刚.教育评估的若干问题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9,(12).

[2]冯翠玲.高等德育评估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1,(9).

[3]赵祖地.关于高校德育评估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0,(1).

[4]余常德.高校德育系统工程论[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5]赵金昭.构建大学德育环境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社会科学,2004,(4).

[6]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7]王福霞.中国高校德育系统研究述评[J].德育天地,2006,(2).

A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ts Way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EN Zhi-yin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in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Politics,Zhengzhou 450002,China)

篇12

1.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主观的吗;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理解和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义务教育的含义;怎样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工作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什么是课程;课程设计工作包括什么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什么是教学原则;科学性知识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班级上课制及其优点;课的类型及其结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国际教学改革的趋势。

3.德育工作

德育的概念;道德与思维;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

4.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班主任主要工作及其方法。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方法。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1.学习概论

学习的含义及其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的迁移。

2.知识的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含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因素。

3.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技能;技能的种类;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4.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构成;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5.教师的心理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形成“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13

教学评价寓于教学的全过程,德育教育也不例外。发挥德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现在高职德育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德育教学评价的方法、内容及原则,以期充实德育评价内容,探索德育评价新方式和新方法,来大力推动高职德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进程。

关键词:

德育教学评价创新

课题:

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五年制职业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高职教学为例”(编号2015324)的部分研究成果。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促进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离开了教育是无法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大工厂,更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它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影响着将来社会的社会效益。

一、德育教学评价的内涵及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祖国将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则是培养劳动者素质的主阵地。人才最重要的是品德,德育恰恰是对人才品德的塑造,是对人才心灵的雕刻。在德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德育教学,德育教学的成效离不开德育教学评价。那么什么是德育教学评价呢?笔者认为,以一定的德育教学为目的,采用一定的德育教学手段或技术,达到一定的德育教学效果,再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德育受教效果,这就叫做德育教学评价。

二、传统德育教学评价的局限性

一是传统德育教学评价更强调成绩的考核。一学期结束了,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是学生的德育评价结果。殊不知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岂是一张纸一个分数能衡量的。学生的品德成长和行为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只能依靠老师慢慢地用心去体会,用爱去感化。二是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存在随意性,教师随便下结论写下某某学生是问题学生、某某学生是坏学生等。殊不知学生都是可塑造的个体,他们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充满对未来的向往,充满对未来的想象,老师的错误评价可能毁掉他们的一生。三是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没有记录学生的成长,他们只关注学生与别人的比较,没有关注学生纵向的进步,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应该老是把学生与别人比较,要更多地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学生的进步,更好地记录他们的成长。四是传统德育教学评价只是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例如,只是单纯地指出某某学生品德有问题或进步慢,没有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某某德育教学效果不佳,但没有提出更好的德育教学方案等。所以随着德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德育教育的发展,传统德育教学评价已经陷入困境。

三、德育教学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包括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某一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就与不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其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更有利于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把德育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避免自我评价的盲目性和封闭性,因为同学彼此之间更了解,对别人的缺点和成就也看得更清楚,更容易被同学接受,提醒同学进步,激励同学成长。

2.教师评价

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整个德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评价既包括面对面的评价,也包括思想的评价和行为的评价。教师要给学生会心的微笑、肯定的眼神、高尚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注意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教师评价还要注意及时、贴切,要充满对学生的关爱。因为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教育事半功倍。

3.家长评价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更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者,他们有资格有必要参与教学评价。他们的评价更客观更真实,学生更容易认同,在方法上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人际关系上与学生更亲近,评价效果也更明显。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学生读懂家长,这是其他评价方法无法替代的。

4.社会评价

德育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上社会,要对社会有用才行,所以社会也要参与德育教学评价。社会通过学生做贡献的大小、学生品德对社会影响力的大小,来反馈德育教学,这样德育教育才知道自己培养的人才合不合格,也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调整德育教学目标,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四、德育教学评价的原则

1.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高职德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例如过程评价、终结平价及两者结合的评价等;评价主体要有广泛性,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都应该是参加评价的主体。当然,德育评价的多元性不仅包括评价主体多元性,还有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式多元性等。

2.以生为本原则

生本原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生本原则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一切教学都要为学生着想,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直以来德育教学的主体都是教师,他们像传授其他知识一样单纯地讲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德育教学效果,纯粹为教学而教学。学生学得无奈,老师教得没劲。这样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率的学习,会让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和抵触。应该创新教学评价,要突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突出德育教学的时代感。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使评价不仅仅停留在量化的考核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影响上,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3.发展性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国家建设者,一名合格的建设者或劳动者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德育教学必须将德育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德育教学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学生必须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予以全面评价,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习惯、道德水平。既要评价学生的学,又要评价教师的教。德育教学评价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评价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原则。

篇14

[关键词]心理咨询 德育 方法 结合

21世纪的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但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对于我国来说,要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就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教育中的德育。因为正如俗语所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个越是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如果缺乏应有的德性,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而目前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探讨把心理咨询方法与德育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心理咨询方法与德育方法相结合是必要的

(一)重视德育与德育实效性差的矛盾,为二者结合提供动力

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德育,但传统的德育的效果总是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工作本身对学生心理世界的忽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心理咨询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心理咨询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能否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品德。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个体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对此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个体在这些方面产生心理矛盾、困惑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就会削弱甚至抵消德育的效果。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的德育的实效性。其次,心理咨询有利于德育的科学化。传统的德育方法习惯于“填、卡、压”,难以摆脱德育方法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难以做到因人而异。而心理咨询不仅能丰富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克服德育改造中的某些简单化和成人化倾向,而且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性更强,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大胆借鉴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二)心理咨询已成为人们解决思想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二者结合提供契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一词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无病即健康的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即认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提出的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以及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面健康观,把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内容。至此人们在关注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心理状态方面,追求心理健康也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奢侈品,而成为生活的必需。当人们遇到心理问题、心理困惑时,人们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的心理咨询就成为一些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随着大学校园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为运用心理咨询方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契机。

二、心理咨询与德育的联系为二者结合提供可能

(一)心理咨询与德育的概念的界定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心理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关于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如“平行论”,“取代论”、“并构论”等。我们应如何来把握二者的关系呢?

(二)心理咨询与德育的不同

从以上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

1.从理论基础上看,德育工作是以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而心理咨询是以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为基础的。

2.从二者的具体任务看,通过德育主要使个体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而心理咨询侧重于个性的和谐发展,使个体摆脱消极情绪,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从价值趋向上看,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需要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其价值趋向是明确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在充分尊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咨询者应保持价值中立。

4.从运作机制上看,德育是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用符合某一社会、某一阶级的一些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言行,并为个体的言行提供一种模式,符合这一模式就给予肯定、给予奖励,不符合就给以否定、批评、惩处。而心理咨询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工作中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模式让学生参照,是让学生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构建其内心世界。

(三)心理咨询与德育的联系

尽管德育与心理咨询确实存在着许多对立之处,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其具体体现在:

1.从教育对象上看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工作对象都是人,都是有知识、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调整好心理不适,解决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通过德育就可以消除由于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终极目标上看,具有统一性。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德育的目标更强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从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性功能,还具有个人性功能,即通过德育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可以使个性充分发展,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的新目标。心理咨询具有明显的个性功能,但其社会功能隐藏其中。在工作中,心理咨询并非单纯以个人利益为重,因为各种社会标准影响咨询员的价值趋向和行为目标。所以说,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是统一的。

3.从促进个体发展看,具有相通性。无论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还是德育工作都遵循知、情、意、行这一过程,它们是相互渗透的。因为知、情、意、行的过程中需要许多人格因素如动机、需要、情感、理想等的参与,德育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动机、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是健康人格的塑造,还是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各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4.从工作原则和方法上具有相似性。就工作原则来说,心理咨询所遵循的诸如开发潜能原则、 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矫正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对来访者负责原则等,是着眼于维护来访者利益。而德育所遵循的原则诸如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继承和创新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等,是着眼于维护集体和社会利益,但在来访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上,具有一致性;就工作方法来看,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法、生物反馈法等,这些方法更强调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工作的重心是“听”,而德育的主要方法有正面灌输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个别教育法、修养指导法、批评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这些方法是以示范和社会学习为基础,注重言教与身教,强调灌输与疏导,工作重心在“讲”。

从表面上看两者在工作原则和方法上似乎很少有共同之处,然而深入分析就可发现差异背后有着许多的联系。如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说服教育、正面引导法;行为疗法中的奖惩法、模仿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法、榜样与示范法;心理咨询中的脱敏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行为实际法等都颇为相似。

综上所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为我们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通过本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体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三、在德育实践中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探索

(一)适当运用倾听技术弥补德育中说服灌输的不足

在德育过程中,经常用到说服灌输法,即教育者借助于语言把自己所代表的某一社会、某一阶级的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常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不仅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难以发挥,而且极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倾听,就能使咨询师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对待当事人,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辅导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本人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恰当运用倾听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了解得十分清楚,也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恰当运用倾听技术,了解到受教育者的独特一面以及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要想通过倾听技术达到上述效果,教育者在倾听时要注意:①要专注地倾听。通过自己的表情、眼神等一系列言语行为使教育对象感觉到你在认真听他的讲话,他是值得你倾听的人。②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这样不仅表明你对谈话的专注,能促进会谈继续外,而且能引导教育对象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③对听的内容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一定要克服德育工作中凡事都要用对与错的标准来评价的习惯倾向。在倾听时,先不要这样进行判断,以便教育对象把自己的思想问题全面暴露出来。

(二)适当运用强化法提高德育中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的科学性

德育中的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受表扬与奖励者明确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批评和惩罚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然而这种德育方法,如果不能恰当运用,就不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心理辅导中的强化方法是系统的运用一些手段去增进学生适应性行为而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做法。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它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之上的,在运用强化法时,为了达到强化的效果,非常注重强化的频率,强化物的选择等。这就给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如下启示:

1.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

2.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正如运用强化时需要选择强化物进行选择一样,对于奖惩的方式也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

3.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根据强化原理的及时性,既对教育对象出现的正性行为或负性行为只有及时地进行强化,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三)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模仿法优化德育中榜样示范教育法

模仿法就是患者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来进行模仿,从而形成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特别强调的是:①给患者提供的示范情景应尽可能真实。同时示范事件的顺序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呈循序渐进的过程。②示范者应富有感染力。通常情况下,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就越强,成绩越好。如果示范者高高在上,非通寻常,即使有杰出的示范表现,也只能让模范者自叹不如,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③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模仿并不十分困难,尤其是在有经验示范者的影响下,但要将模仿行为吸收、巩固、融合为个体自然行为中的一部分,就需要给予及时的强化。

从以上所述,可以给德育工作中运用榜样示范法以启发。长期以来德育中运用榜样示范法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实质上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榜样示范法的效果,一方面要注意对榜样的选择。使榜样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富有感染力,即所选的榜样要与学生的实际相接近,这样不仅能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模仿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模仿榜样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正确的言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强化,以使这些行为内化为个体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吉红,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3]缪克成.德育新论[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