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范文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8:08: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

篇1

现在就农业科学技术这个侧面,分析一下它在近代落后的过程、原因和教训。

一、过程

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源远流长,汇集丰富。在秦汉时期,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具备,后来又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中国古代三百多种农书就是这一过程的真实记录。当欧洲人还在使用木犁时,中国已推广了铁犁。十八世纪他们把条播机当作新发明,而我国汉代已经有了这种东西。当欧洲农业还是休闲制时,我们已进人轮作复种阶段。中国古代农业在能量循环利用、用养结合、多种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制造精巧的农具、利用自然力,特别是水利工程方面都有很多创造。凡是深人研究过中国古代农业的外国学者都是叹为观止的,他们称为中国农业历史之谜,认为中国古代农业是创造了奇迹的。可以说在经验科学范围内,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成熟较早,水平较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了呢?这得先从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说起。英国产业革命和农业革命是同步发生的。农业革命既是生产关系的革命,也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革命。当时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具改革,推行条播机、中耕机等马拉农具,二是实行轮作制,用牧草、根类作物、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轮作,代替过去的休闲制;三是家畜由放牧到舍饲。因此改善了管理,增加了肥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些变革和欧洲中世纪比是巨大的革命,但它仍然属于传统农业,在技术水平上并没有超过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十八世纪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不比欧洲落后。

历史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农业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比较突出的事件是蒸汽机开始用于农业的固定作业,也有了蒸汽动力的绳索牵引犁。笨重的蒸汽机在农业上虽然没有象工业上使用那样成功,但不失为第一代农业机械动力。再者农业化学对植物营养、土壤、肥料进行了研究,企图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生产,用实验方法来探明农业中的因果联系。这说明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这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和欧洲比,不但发展速度落后了,而且水平也落后了。如果以李比希1840年发表“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运用’作为欧洲农业实验科学的开端魄话,这刚好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巧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就是在中国的历史转折时期开始落后了。虽然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开始落后了,但当时的差距不是很大的。欧洲、北美洲的农业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拿美国来说,本世纪三十年代前仍然是马拉农具,施肥很少,产量不高。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与西方比真正出现大的差距是在二士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这时西方推行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是半个世纪来发生的事情。

二、复杂的因果链条

中国有成功的农业历史,但没有发展为现代农业科学,而且在近代变得落后了,这又是一个历史之谜,更需认真总结。

从欧洲近代的发展来看,有几个因素促进了近代农业科学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工业的兴起,基础科学的产生,国际交流,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欧洲之所长,正是中国之所短,我们可以从它的反面来分析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衰落

在明代,江南农业有新的发展,水田作业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很繁荣。在这种背景下,涌现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和科学著作:有徐光启的总结农业生产方面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总结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天工开物》等,这些著作和同时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比都毫不逊色,互有长短。问题在于中国始终没冲破旧的束缚,带着沉重的封建枷锁步履维艰地爬行着。帝国主义的人侵又中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内外交困,农业生产日趋凋弊,从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停滞了。1639年出版的《农政全书,,是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此后再没有什么新发展。除1742年由皇帝授命编辑出版的,并没有多少新东西的《授时通考》外,不过出现了些小型地方农书。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连小型农书也没有了。直到二十世纪初的前后,才开始零星地介绍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然而这己是移植过来的技术体系。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有多半个世纪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处于空白阶段,旧的东西停滞了,新的东西还没有产生。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的要从农业生产中去寻找。没有生产提出新要求、提供新经验,科学技术就会枯竭。当我们处在空白时期时,欧洲农业科学技术却迅速赶上来,相比之下我们就落后了。

2.工业的落后使农业机械技术始终处于手工阶段

由机器作业代替手工作业,使农业越来越带有工业的特点,这是近代西方的趋势。资本主义初期,农业曾支援了工业。当工业发展起来以后,使农业这个古老的生产部门显得逊色,后来工业又反过来支援农业,使农业成为用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产业。没有工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造是不能实现的。中国在宋代就有比较繁荣的工商业,到明代工商业有进一步的发展,纺织业、陶瓷业、采矿治金都是很发达的,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以致于十九世纪初英帝国主义拿不出象样的产品和中国抗衡而求助于鸦片作武器。中国并不是不具备发展为工商业大国的基础,但是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把工商业发展看作是农业的腐蚀剂,有动摇自己统治基础的危险性,竭力推行“重农抑末”的政策,打击了工商业的发展。“重本抑末”在古代保护过农业的发展,但在近代不但起不了保护农业的作用,而且危害了农业的发展。因为工业发展不起来,农业只能停留在手工阶段。以后,中国的工业虽也有些发展,但总是带着殖民地的特点。帝国主义只允许殖民地提供原料,发展轻工业,不允许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有较大的发展,以便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都是在钢铁产量和机器制造业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实现的,中国近代始终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

3.农业基础理论科学没发展起来,农业生物技术处于经验阶段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各基础理论学科不断向农业科学技术渗透的历史,也是农业科学不断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化学继办学之后,成为带头学科之一,化学也带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突破,就从化学的运用开始的。二十世纪初,农业各基础理论学科先后成熟并独立出来,它们是:微生物学和病理学、土壤学和肥料学、植物生理学和动物营养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昆虫学和农药学及农业气象学等。这些学科既区别又联系构成了农业科学技术体系。这是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多出于匠人之手,有讲究实际的传统,有较高的技艺,这是中国古代经验科学水平较高的原因,但匠人们由于条件的限制而轻视理论,一些科学家也不乏高度的哲学概括,而理论上总显得空泛,没有实验科学的根底,这又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以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植物学为例,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和西方在科学发展上的区别。1858年由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合作翻译的.植物学,,是中国首先介绍西方近代生物学知识的书,原本是英国林德利(Iindely,2799一2565)的代植物基础》(ElementsofBotany),它和中国传统的偏重于实用方面的植物学(如本草学)有相当大的差别。它介绍了包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的内部构造,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不是按实用而是按亲缘关系的分类。这已经是近代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的普通植物学内容,是基础理论著作,偏重于自然规律的阐明而不着重于经济价值。这是西方生物技术发达的基础。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局限于经验,拘泥于实际,跟着生产跑,无法完成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农业生物技术没有能够达到普遍的理论认识。

4.经济的封闭性抑制了农业的发展,断绝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

近代科学是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十八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在技术上接受了低地国家的成果,德、法、意则受到英国农业革命的影响,而美国农业是直接来自欧洲的。英国在农作制方面,德、法在农业化学方面,美国在农业机械方面,俄国在土壤学方面,在近代都各有长处,它们的交流共同促进了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繁荣。海外的贸易既刺激了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新大陆的发现,世界航道的开辟,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资源的一次大交流。近展起来的国家都是航海业发达的国家。中国古代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常接受朝贡或派出使节,保持着半开放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交流。自郑和以后,中国的航海业不行了,西方强大起来了。封建统治者害怕与国外接触会动摇自己的地位,妄图关起门来做世界中心的美梦,不知道国际交往、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知道海外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近代科学发展如千帆竞发的形势下,中国却在孤立中沉没了。中国的锁国政策是小农经济保守性的反映。小农经济曾促进了中国古代集约农业的发展,到了近代它又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它自给自足,规模狭小,再生产能力弱,没有专业分工,基本上是封闭的农业经济。这种封闭性不仅表现在国内,而且表现在国际交流方面。当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时,我们不得不和国外发生关系,然已处于被动地位。帝国主义的入侵,强制农业商品化,进行不等价的掠夺性的交换,使农业生产恶化。这时虽然开始介绍国外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然而在如此低下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无法扎根的。

5.人口的激增既加大了农业的压力又成了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限制因素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近代才突出起来的。据估算中国历史上人口是在五、六千万上下波动,人均耕地至少在十亩以上,人多地少的问题是不存在的。封建的传统观念是鼓励多子多孙,把人口增加视为兴旺发达的表现。康熙时人口突破一亿,道光十四年(1834)达到四亿,清代时不到二百年人口增加了八倍,人多地少的问题暴露出来了。近代史上工业革命前后,发达国家人口巨增是普遍现象。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工商业发展很快,城市吸收了大量的人口,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劳力短缺是主要问题,迫切需要改进技术提高效率。中国的工商业一直没发展起来,城市容纳的人口很有限,增加的人口主要留在农村,人多地少是主要问题。大量的人口给农业增加了压力,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拼命复种和垦殖,恶性循环就从这里发生了。因为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对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机械技术的要求就不那么迫切。人们宁愿去雇用劳动力而不愿使用机器。这是中国近代一直靠投人大量的劳动而进行集约经营的基础。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我只说到了与农业科学技术直接有关的因果链条,而那些原因的原因基本上没有涉及,需要历史学家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三、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丰富的经验教训,“悟已往之不鉴,知来者之可迫”,总结这些经验教训虽无补于过去,却有益于今天和明天。西方近代如何发展的,我们如何落后的,今后应该怎么办,都需要历史地加以总结。

1.西方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是西方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造成的,这一点,我们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已经解决了,而且在制度上超过了资本主义。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将会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时期。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们是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物质墓础薄弱,旧的影响较重,经验不足。好的社会制度还要有好的组织形式,好的管理方法。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

2.农业机械技术是由工业技术武装起来的,要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先搞工业化,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最后不得不返回头来武装农业。我们不能走这样的路,我们必须工农业同时发展,既不能掠夺农业来发展工业,也不能发展农业不强调工业。工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对抗的关系。就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实现国家工业化时,农业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

3.农业科学技术要不停留在经验阶段,就得发展基础科学理论。我们既要重视应用问题的研究,也要重视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技术的突破是以理论突破为前提的,从达尔文发现杂交优势到杂交玉米的育成,从李比希的“归还说”到近代化肥工业的建立,都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理论准备。直到现在农业科学中还有不少领域是经验性的东西,还不能称为科学。只有在基础理论科学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农业。

篇2

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农业科学技术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

农业科学技术在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改善“三农”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由谁来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呢?换句话说,谁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呢?综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笔者认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实施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实施者,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在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应该而且必须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载体。修改后的科技进步法也进一步明确,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三、企业在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以企业为载体,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大、高、外”的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中的作用。在我国的传统体制中,国家的计划、科研单位的研究和企业的需求之间不可能相互吻合,这就使得科研与开发应用始终是“两张皮”,科技、经济严重脱节。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现状必然也必须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我国农业科技系统主体结构中,应该有一个以农业企业为重点的研究开发应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家择优支持一支精干的重大基础或公益性研究力量(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任务、经费、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我国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实力和水平。其他力量则纳入市场轨道,进入企业或科技进步相关的第三产业,使得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开发能力大大加强,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团应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力量。此外,大中型企业具有资金雄厚、科研实力强、市场竞争意识浓、又具有先进的管理及人力资源优势,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主力军。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从源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经过生产技术定型到商业成功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源技术发明、研究、开发、中试、工程设计、试生产、扩散等一系列相互紧密联系的阶段。这一复杂的过程具有目的性强、涉及领域部门多、投入大等明显特点。大型农技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其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先进的生产或加工技术,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品生产并销售出去,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强烈,也只有不断地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技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农业科技企业,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机制灵活、营销手段有力、市场反应迅速,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强大推进器,是现在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达国家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应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高科技战略紧密结合,当前应着力改造和培育一批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民营科技企业。

四、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应该成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主体,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故只有依靠市场的力量,切实推进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建议

1引言

依靠技术进步等非物质因素的农业经济增长则是具有新型农业的内延式增长特点,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物质资源进行生产,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等量的资源可以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亚力及污染程度远小于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增长方式。在我国各个产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依靠技术进步的内延式增长成为必然选择,也农业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2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转化的相关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战略[1],科技进步对各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天津、上海、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59%左右,科技进步的成果转化相对成熟;但是中西部省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却普遍偏低,在大部分集中在50%上下,少部分还达不到40%,农业科技的研发及成果的转化推广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可见,在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的同时,如何对农业新技术进行推广转化也是重中之重。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普遍不均衡,地形地貌及观念问题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难度,例如农业种植的收割机只能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广泛应用,山地、丘陵地区并不能适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农业产业存在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地方政府往往更愿意将资金、设施建设等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农业产业的相关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善的科技服务平台,不能为农村农户提供有效的技术知识普及,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天灾、人祸、虫害等对农业生产在成的损失往往由农户自己承受,农业类商业保险等避免规避风险的措施没有得到广泛扶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专利并未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在保障相关专利权益人的文件、条例的实施上,存在意识淡薄、力度不足的问题[2]。

3相关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转化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总结后,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需要纠正重工轻农的思想,一个地方的整体经济发展不能中考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及转化;在资金贷款方面,对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机构放开贷款条件,并减免他们的税收,有效的保障科技研发能够顺利进行,分担他们的创业风险;还可以对高校、研究机构、试验基地、推广转化平台进行整合,搭建一体化服务体系;此外,还需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切实保障科技研发人员、企业的专利权利,保证企业、机构保持充分的研发积极性;在农业生产风险机制上,大力推动银行开发农业贷款服务,以及推动相关农业项目保险业务的推广,有效地减轻农民、企业生产的压力,降低他们的生产风险[3]。2)需要加强对农业科研、推广人才的培养。大部分科研人才源于各大高校,所以应当对相关农业专业研发人才需要进行专业化培养,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常常需要实际实验操作,因此需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用、可用;在进行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推广问题上,企业及政府方面需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采用专业人员对农村农民进行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3)对农业知识匮乏的农村农户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农村人员,他们普遍知识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时,需要政府进行引导,派遣相关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讲解,并及时处理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莉侠,张睿,林建永.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104-109.

[2]周兵,冉启秀.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8):24-26.

篇4

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

首先,从我国目前的资源上来看,我国的耕地比较少并且水资源比较短缺,而且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就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而且我国的任务要求是不仅要确保粮食的安全质量问题,还要解决农民的就业方面以及要保证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

其次,从发展的阶段来分析,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在信息和市场化的进程飞速的向前推进着,我国的现代化农业进入到了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现在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各个地方在资源和发展水平上都有巨大的差别,因此,现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就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点。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是在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较深,所以农业的发展体制还是不够成熟。加上我国庞大的农民家庭,使得农户的经营水平和规模都比较的小而且还不够集中,并且生产力的水平仍然比较低。

所以,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方面,我们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使我国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体制变的相对成熟一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就显的越来越紧迫了。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现在的21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农业将会在家禽,农作物等动植物中挖掘潜力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从而可以使农业在高产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现在的农业拘束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智能化和产业化的特点,许多其他门类的科学技术逐渐的向农业化科学水平之中渗透,因此,不仅可以拓宽农业的生产领域而且同时也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化的农业将会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方面,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所应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使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同时也会农业成为生物技术中最有应用价值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及经济科学的联系也将会越来越紧密的,会让人们在本世纪更加熟练的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技术的规律,同时也对于农业发展的体制和农业发展的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重点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将会更加注重生物的遗传潜力,并且会更加注重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资源是农作物生长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条件。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在多样性方面的培养;而且要提高土壤的肥力,科学的对土壤施肥,从而可以创造出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且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其次,国家更注重了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因为,如果水资源不足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只有有了足够的水源,不浪费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的做法。另外,积极的发展农业在其它科学技术方面上的应用,从而可以开辟出更有效的新的技术和新的途径。

另外,还要提高科学种植的水平,注意并加强农业在各个步骤和环节做到要标准并规范的的生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领域

我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主要涉及的新领域有:

1.新的农业工厂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等等技术水平的总和发展和应用,我国现代化的农业也将实现的是人工创造的环境,并且进行全自动的技术,工厂化将会高度集密。

2.对于新能源的开发,面对目前所出现的种种的能源上的危机和短缺,利用生物的量化的方法进行能源产业的开发就成为了一种极易实现的可行办法,比如可以多用一些藻类和一些石油产品来解决这种能源短缺的问题。

3.可以开拓一个新的空间,比如可以大胆的想象把一些植物移植到 太空,在太空中培育出可以生长的环境,使植物发生变异产生出更好的特点比如种子籽粒的变大,抗干扰能力的增强等等,可以极大的丰富品种的发育进程,对于农业发展水平也将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我国的农业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各个学科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进入到了一定的科学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在新领域的发展空间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的几种主要的措施。

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工具和动力,所以,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把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大力推行农业技术革命,深化农业的在各项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更远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相对以前而言有了极大进步,相信通过未来的努力,将科学技术的水平在农业之中应用的更广泛的话,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有更高水平的提高,它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加广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好文 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6) .

[2]郭江山 孙建坤 李玉红: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2009,(5).

篇5

1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强烈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使农业科学技术档案遭受损毁;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用非法手段窃取重要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信息也将造成隐患。这不仅使农业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出现缺失,而且对本单位科研工作的创新也将造成严重影响。

1.1管理机制上的疏忽

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规范管理不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更是农业科研单位行政管理和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农业科研单位在制定中、长期规划纲要、农业科研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时,对农业科研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列入其中。比如,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源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不列入其中;在年度计划、总结中对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工作不重视,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对档案资源的利用需求不做统计;对“农业科研工作和农业科研资料建档工作实行‘四同步’”的政策规定不能全面贯彻落实等。鉴于管理机制上的不重视,造成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档案人员责任不清、业务不精、意识不强等不良现象,将造成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严重缺失。

1.2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的农业科研单位对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在形成、收集、鉴定、整理、移交、保管、借阅、利用、销毁以及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等环节中,制度建立不够健全完善;对负责资料收集、档案管理的不同岗位上的相关人员的责任、素质、技能、培训等没有具体明确的职责规范。另外,对于电子档案,在其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移交、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也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存在着电子载体遭破坏、信息被篡改、材料丢失和破损的可能性。因此,依法建立科学规范,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农业科研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系统完整性是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源建设、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的法制保障,应当引起各农业科研单位的足够重视。

1.3库房及设施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存放库房是其安全最重要的保证。但是,由于受经济所限,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对档案库房建设的投入不足,很多档案库房设在本单位办公楼区域内,一般都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的多年没有进行维修,雨季室内漏雨,库房湿度过高,水暖管道锈蚀,电路老化,存在水灾、火灾隐患;大多没有安装安全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设备;有的在基本建设中,不能根据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年扩增量,对档案库房的建设面积做详细的预算,盲目的留置一些闲置的小房间用于存放档案,库存面积小,导致现在《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赋予的档案安全保障措施等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在购置存放实体档案的存储柜、密集架时为了方便查阅,整齐美观,不考虑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时,便于搬运,给抢救工作创造便利条件等因素。上述现象将造成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隐患。

面对复杂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隐患,尽快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刻不容缓。

2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一个相对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一般应当包含安全人员保障体系、安全管理法规体系、设施设备安全保管体系以及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等。

2.1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人员体系

安全人员保障,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法规要求和专业指导下,通过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分工、部门配合、制度约束等管理机制的建立,为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障。具体包括决策、管理、执行方面。决策工作由农业科研单位相关部门组成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等机制,制定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规划、实施目标、重点工作任务、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及演练方案等。做好各阶段前期工作的统筹安排及全过程技术实施方案等,以科学的态度,作出科学的决策。

管理工作由档案部门负责,依法处理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协调各方面实施执行。并提出制定、修改具体业务工作中的安全策略、操作规范、实施细则等意见,记录和处理农业科学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在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执行者则是具体负责特定档案事务的设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要选择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专业人员,还要为他们创造业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更新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的要求。除档案工作人员外,收发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也是安全体系中的执行者,要对他们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明确责任,增强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给农业科研档案带来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2.2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法规体系

威胁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的因素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的法规制度体系。即由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统一体,来保障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绝对安全。

2.2.1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的法律

涉及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及其他专门法律中涉及到档案的内容或条款等。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档案法律,对于保证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们构建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体系并赖以实施的依据和准绳。

2.2.2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准、地方性档案法规

可以遵循的行政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可遵循的国家标准有《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有《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等。地方性法规有《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标准、地方性档案法规规定了对各种档案各主要管理环节的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既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依据,又是进行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的操作指南,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2.2.3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除了要执行国家有关档案法律法规外,还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包括档案工作制度、管理规范、部门工作职责以及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工作制度是依据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管理体制、管理分工、保密、档案利用原则等所做的规定,要求本单位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要执行。管理规范包括对归档范围、分类方案、保管期限、鉴定标准、整理、移交、保管、借阅利用、鉴定销毁、业绩考核等环节所做的规定。部门工作职责包括档案室、档案工作人员、库房管理人员、保卫人员等工作职责。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使用、密码管理、电子档案异质备份、业务系统操作制度等内部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规章制度,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也是确保其安全的有效手段。

2.2.4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有了科学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要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源监测,严格其管理和利用活动,依法管理,按章办事,科学有效地实现档案的管理与保护。依法对破坏、危害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行为进行查处,追究责任,维护档案法规的严肃性。

2.3设施设备安全保管体系

确保库房的安全无疑是整个系统安全的前提。包括库房建设、设施设备配备、日常管理等方面。在库房建设方面。对于计划重新修建的库房,严格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设满足未来30~70年需求的坚固、安全的现代化档案库房[1]。对于现有的库房,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患意识。同时,要开辟足够的库房存储面积,配备监控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温湿度控制、门禁系统等先进设施,实现档案安全管理的自动化和可控性。库房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日常存放实体档案外,还必须放眼长远,考虑到兼顾存放备份磁盘、光盘等离线电子档案,在做到“八防”要求外,应增加针对电子档案特性的电磁屏蔽等安全防范措施。小规模离线电子档案存储库房,可考虑使用恒温恒湿防磁柜用以存放电子介质[2]

另外,在配备存储档案密集架和防磁柜时,应当考虑在应急搬运时的安全便捷因素。做好设施设备安全保管体系建设,为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安全保障打造第一道防线。

2.4电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认识不足。一方面,由于开展此项工作资金投入大,要配备完善的支持电子档案运行的设施设备;另一方面,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保障技术尚未普及,现有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也不能保证具有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2.4.1开展电子档案的组织保障

随着信息化和办公无纸化的飞速发展,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鉴定验收、成果转化等系列流程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因此,从组织机制入手,进行电子档案的规划建设,是立足长远的发展之路。

多渠道筹措资金,配备完善的存储电子档案的最佳磁、光载体等先进的设施设备,建立归档数据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存储的电子档案长期安全可读,有效利用。确立将纸质和电子两种版本并存和异质异地备份策略管理的目标,是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的有效举措。

2.4.2开展电子档案的技术策略

实施电子档案策略,一方面,应以现存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纸质载体为基础,选择利用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扫描纸质档案产生数字图像,存储于安全性能好的磁、光介质上,供快速有效利用。再利用COM(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将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胶片上,制作成农业科研档案缩微品,进行长期安全保存[3]。另一方面,制定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轨制”归档管理实施方案。在文件生成、运转过程中二者共存,即两种版本档案同步随农业科研工作流程运转,使纸质和电子两种版本双套归档[4]。这不但有利于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策略,而且将增加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和有效利用力度。

2.4.3电子档案的人才队伍建设

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创新工作,需要高素质的,具有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方面基础知识以及在数字资源开发、组织和提供利用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此,应当通过引进和培养的渠道,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效管理电子档案。

2.4.4电子档案安全操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为确保电子档案扩散范围的精准控制,需要采用规范的存储方法,选择良好的载体和创造安全的保护环境。在接受电子档案存储时,要对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处理技术形成的农业科学技术文件材料,转化为通用格式,并要注明格式、文字处理工具,必要时保存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对电子档案的可读性、真实性以及传输安全方面,应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加强管理。还要采取严密的防尘措施,用先进的除尘设备,减少灰尘对电子载体的损害等。在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中,应该严密控制外泄和破坏,选择具有安全保密功能的运行软件,进行安全操作,必要时应该与责任者签订安全使用协议书,确定调阅档案人员范围和档案利用手续,以确保其安全。

3结论

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保障、技术保障、人员、经费、存储保障等多方面的协调工作。也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需要科学研究先行,做好前期技术储备及全过程技术保障。

篇6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学、公正地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各奖项的推荐、评审、授予等有关活动。

第三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科学、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四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农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仅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者组织不得作为获奖者。

第五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奖励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自然科学类

第七条《办法》第七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并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以及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

《办法》第七条(二)所称"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指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办法》第七条(三)所称"得到自然科学界认同",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引用或已应用。

第八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主要论著的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并指导研究工作。

(二)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或者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三)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

第九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应是在成果的研究过程中,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并提供技术、经费或设备等条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的。获奖单位必须是第一完成人所在的单位。自然科学类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第十条自然科学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前人尚未发现,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的发展,学术上为国内领先水,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价值,学术上为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促进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可评为三等奖。

第二节技术发明类

第十一条《办法》第八条所称的农业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新工艺包括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各种技术、方法等;新材料包括用各种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技术发明类奖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第十二条《办法》第八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或者由发明专利的",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且经指定查新机构认定的。

《办法》第八条(二)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办法》第八条(三)所称"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效益或者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的技术发明成果,如农业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等,在未获得行政机关审批之前,不得推荐。

第十三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该项技术发明的部分或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

第十四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技术发明类奖每个项目的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7人。

第十五条技术发明类奖的评定标准为:

(一)属国内外首创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已产生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节科学技术进步类

第十六条《办法》第九条(一)所称"农业技术开发方面",是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创新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并将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二)所称"社会公益方面",是指在标准、规划、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三)是指组装、集成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技术),取得显著效益的。

《办法》第九条(四)所称"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工程(项目),包括重要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在项目实施中有协作、攻关内容,技术、组织、实施难度较大。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效益显著。

第十七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获奖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三)在成果转化和集成组装、应用推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第十八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项目研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成果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科技进步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等奖的不超过11人,二等奖的不超过9人,三等奖的不超过7人。

第十九条推荐为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成果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成果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二十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技术开发方面:

在技术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或推广程度高,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新增利税显著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有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方面: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农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经济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得到应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以及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完成了较大技术、组织、实施、管理难度农业科技项目,在技术和管理上有显著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显著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效果较突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管理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应用效果较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有明显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推荐办法及评审

第二十一条凡符合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报奖人员和项目,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经所在单位审查、批准,统一向省农业科技奖奖励办公室(省农委科教处)提交省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及相关佐证材料。市(地)、县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由省农委组织鉴定或书面委托市(地)农委进行主持鉴定,也可以由市(地)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市(地)、县(市)农业科技奖申报项目统一由市(地)农业委员会上报。

第二十二条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经协商后,由第一完成单位组织申报、申请推荐。

第二十三条推荐项目必须统一采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的格式及软件系统,可到中国龙网进入省科技厅网址,或直接点击省科技厅网址

第二十四条推荐项目必需使用推荐管理系统录入有关内容,并制作软盘一同报送。

第二十五条凡已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市(地)级科学技术奖或者相当于本奖励级别奖励的成果,不得再次推荐。

第二十六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争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

第二十七条对落选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活动中又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重新推荐。

第二十八条推荐的项目应当按有关规定交纳项目评审费。

第二十九条奖励办公室负责受理推荐项目,并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推荐奖励范围、推荐时间、推荐书和软盘录入是否符合要求。推荐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还需审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广应用情况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佐证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能提交评审。

第三十条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项目,由奖励办公室按其相近学科进行分组,采取从专家库中聘请同行专家主审的方式进行评审。各学科评审组向奖励办公室提出拟授奖项目的奖励种类、奖励等级、奖励人员和单位的建议,奖励委员会在听取奖励办公室的汇报的基础上,对授奖项目进行复审、审核和批准。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委员参加的会议表决结果有效。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科学技术进步类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多数(含三分之二)通过。

第四章异议及处理

第三十一条经奖励委员会批准拟授奖的项目,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可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的或在期限内提出异议的,经复议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即为授奖项目。

第三十二条对获奖项目提出异议者,必须以书面形式写明项目名称、获奖等级以及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对所提出的异议,应包括有关证据。凡不按要求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三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获奖候选人所完成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评审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篇7

关键词:梅州市;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1 制约因素

1.1 发展机制不相适应

农业产权制度改革较滞后,改革后的成效不明显,农业土地流转困难,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不具备城乡对接条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制约了农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

1.2 产业体系建设不健全

受保守观念和资金条件制约,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家庭式经营模式比较明显;农业商品加工带头单位的量很大,可是生产方式落后,没法带领大家一起,生产线小,种类不多;普通的简单加工比较多,高水平、高效益的复杂加工不多;普通的商品多,名牌商品较少。

1.3 服务体系不完善

底层农业技术推动机构单一,农业技术的发展不能做到全面,无法建设主动高效的技术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带头代为、务农人员职业配合规划推动效果不明显,使得许多务农人员的生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没有播种、培育以及收割整体的服务,务农人员抵抗市场危机的实力不够。

1.4 物质装备条件差

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势头没有明显改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民因为资金原因拒绝接受农业科学技术产品,没有完善渠系配套等农田设施,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部分农业从源头就出现污染,存在的隐患较多;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1.5 自主发展能力弱

务农人员的文化水平一般不高,缺少体制化的经历过现代化的农业职业培训,使得务农人员认识领先科学技术的意识淡薄,许多务农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创业想法缺失,年轻农业劳动力往城市转移,就业压力增加,农业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更愿意往大中城市发展,导致部分地方有田无人耕,农忙季节找不到人的窘境,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2 应对措施建议

2.1 深化农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2.1.1 加强农业地产以及屋舍产权体系的整改,成立责任划分清晰、归属明朗、运转流畅的农业产权体制,改善并推动农业生产力,改善贸易中的安排资源的制度,慢慢减少城市和农业二元体系的矛盾,重点推进农业资本的个体化,加大全新工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寻找解决“三农”困难的合理办法。

2.1.2 加强农业产权体制的发展,能够给发展优势个性化的产业做出资本以及生产力的保障,可以搞笑的推动当代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进步。农业产权体制的整改会按照法律明确农业用地的拥有方以及使用方,农业合作模式以及农民个体也会根据法律获取用地的所有权凭证以及土地使用权凭证。农民能够凭借土地权属凭证,一方面能够建设用地轮流模式,为经济组织以及社会整合资源,为改善有针对性的农业的进步做出经济保障;第二能够用用地当做资本加入股份、给予别人营销的方式,进行别的产业的发展;第三能够使用变更用地归属,增强用的轮流速度,推动用地朝着模式化营销发展。想要圆满的推动农业产权体制改善产生的便利因素,建设生态农业旅行事业,建设用农家乐作为核心的周边产业的高速进步。

2.2 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

2.2.1 增强产业模式化进程。努力建设品牌良好,范围特征清晰,利润更大的出色农业商品。首先要促进“一乡一牌”或者“一庄一拍”产业规划,增强个性化的农业商品模式,产生更加强势以及特点突出的行业链条,建设整个省份以至于整个国家的关键的出色粮食、出色茶叶、出色果蔬、高级食用油以及深层次生产的厂地。其次要促进当代农业园林的开发,建设一定得产业规模化、进步整体化、操作贸易化、销售高端化、制度集中化的拥有着领先优势的技术标准性、景色优美的当代农业模范生产区。

2.2.2 促进农业商品深层次处理。招商“汇源”等资本丰厚、技术领先的农业产业生产带头单位,进行推动广东新大地、裕丰食品、长乐烧酒业、嘉丰农业、广东富农、康奇力药业南台药业等加工型龙头企业扩大生产,主动发展全新商品,拉伸产业体系,改善其农业商品种类缺失、生产体系不足的状态,开发一部分引领作用大、产业范围广、生产体系长、工程进度强的农业商品生产单位“航母”。

2.2.3 农业商品流通市场化。搭建“大宗供销+市场专柜+社区直供+电子商务”4大流通平台。在大宗供销上,打开梅-广、梅-汕、梅-珠-澳绿色产品生产销售整体的贸易途径;在贸易柜台中,在卜蜂莲花超市等全国连锁店设梅州特色农业商品专柜;在社区直供上,建立华南农业大学社区直供店等;在电子商务上,设定范围化的农业电子商务生产区,建设“实体经营同网络经营”相结合的农业商品展览经营通道,并能够凭借穗梅针对性的帮助扶持建立“穗梅农业电商联盟”。

2.3 抓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2.3.1 建设全新的农业技术开发结构。努力达成同升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梅州农业基础开发基地。一方面能够推动农业研究机构不停的进行生产学习研究的成体系的,努力达成在新种子培养、科学繁殖、有效培育、植物灾害的减免、环保工作、农业商品深度开发等角度的研究中的得到全新的进展。另一方面想要推动带头单位同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府合作,开发农业科研基地,自行发展牌子,增强公司的实力,产生全方位的基础开发高效模式。

2.3.2 提升科学效果转化的速度。首先要主动开发以优势农业商品和优势产区为核心,以推广主导品种为重点,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方式,建立科学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学技术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二是积极鼓励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种养户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2.4 抓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

2.4.1 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排灌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排标准,进一步完善渠系配套等农田设施,增强抗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快中低产田地的改造步伐,通过生物科学技术技术和工程建设等多途径提升地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现代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经济增长;技术引进

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关系更加紧密,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发展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具内在动力的运行机制,农业技术引进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论证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对其贡献发挥的制约,指出应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后”工作、拓宽信息渠道以及引进先进管理机制等途径,增强技术引进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力。

一、现代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是指多种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农业系统。现代农业技术特点是:将现代化工程技术、卫星遥感遥测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进行集成化组装。[1]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农业技术步入了科学化,预测和调控大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的提高。这样的农业,由工业提供和投入了大量的物质能量,如农业机械、农药、塑料薄膜、燃油、电力等。因此,现代农业也叫工业化农业。

二、引进农业科技技术的带来的利益

1、农业技术引进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技术引进,是我们借签先进国家和地区和科技成果、管理和发展农业的实践经验,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改造传统农业,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强农业自主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较高起点上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农业经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引进技术来加速农业技术改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是之用于更有利的地方,得到更好的发挥。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改造落后的农业面貌,促进农业发展的一条捷径。

2、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可以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科技技术的进步在生产中起到重大的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将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到农产品的深加工、运输、销售领域,必将大大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晶深度开发和多次增殖,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科学技术的引进使农业实现了产业化,高科技农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运用,将收到四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提高了资源的边际产量,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二是提高技术效率,使得每个生产单位都能达到新技术应该达到的投入产出水平;三是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益和产品结构效益;四是获得规模效益

3、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业经济增长也直接取决于知识和科技的生产、传输和利用,扩大知识资本投入量,提高科技技术的进步贡献率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农业技术的引进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知识化农业的发展。

4、引进科学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农业出现第三次革命,通过农业科学与生物科学的相结合,使更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从各个方面推动农业科学的更新和拓展,以新型的技术,促进新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开辟了农业发展的新领域。农业科学的交融,农业技术的更新,拓展与创新,在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塑造了更多更有的新物种及新品种,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6、农业技术的引进可以试环境得到一定的保护。利用新型的农业技术,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农业生物资源,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开辟新生物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三、增强引进农业科技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认识

1、强化科技创新研究。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科研机构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科研院所永恒的主题,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继续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十大工程”,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切实增强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明确主攻方向,找准自主创新的突破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努力争取在特色优势领域取得突破,以点的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全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加大科技攻关的力度,特别是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枸杞研究领域,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优势,全力以赴,重点攻关,尽快实现有效突破,争取推出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2、强化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科技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在科研院所尤为重要。在人才工作中,要按照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拔尖人才、吸引优秀人才的工作思路,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锻炼和造就一批领军式的人才,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提供智力支撑。以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为导向,努力培养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素质好、工作作风实、创新意识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为发挥人才的群体效应提供人力支撑。要积极探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激励措施,激活内部分配机制,在注重和谐公平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的待遇,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使各类优秀人才能够进得来、容得下、留得住,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才能。

3、强化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要按照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农业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不断调整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突出优势,培育特色。

4、强化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是第一生产力的直接体现。首先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坚持研究与转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决克服重成果、轻转化,成果与转化“两张皮”的现象,将其作为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成果转化的指标与科研任务同下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其次是要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按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把农业结构调“优”、把农业产业调“大”、把农业实力调“强”的要求,主动进入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积极寻求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支撑点、着力点和结合点,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强科研攻关,努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实现在每一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建立一个综合试验站或综合试验基点,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第三是要加强科技示范和推广工作。要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创新科技服务的形式和机制,研发一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推广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提高科技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显示度。

5、强化科技开发。科技开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是开发之源,没有科研的开发是无源之水;开发是科研的延伸,通过科技开发可以增强科研的活力。科技开发在我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成效关系到转制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整体事业的成败兴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科研与开发的关系,坚持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并举的工作原则,探索“研产”结合、“科企”联动、公益研究与科技企业之间协作共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研究和开发的有机结合,带动科技企业发展。积极组织和协调有关单位和科技企业进行开发,提高科技成果的物化水平,增强自身效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与院外企业及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和途径,拓宽我院科技资源与企业联姻的渠道,争取使一些具有潜力的科技开发项目能够尽早发挥效益。

四、引进现代农业技术采取的措施

引进技术也是有讲究的,盲目的引进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技术引进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宏观控制体系尚未建立,技术引进项目与我们所需项目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配合不够协调等等。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快农业技术扩散,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技术引进的重点和方式。要定向选择能适应当地生存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引进符合要求的新型技术建立起技术高密集的工厂化,自动化的生产体系。技术引进的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引资带技、引人带技、引种带技、引物(设施)带技以及技术合作等手段来实现。

2、建立市级引进农业技术的领导机构和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健全技术引进的管理体制。建立市级权威的统一领导机构,是健全农业技术引进管理体制,做好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的保证。农业技术引进的组织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因此,管理体制必须协调统一。

3、技术引进应突出重点,引进农业技术要看其进度,先进性并不是决定是否引进的唯一尺度,农业技术引进的决定因素是看其对农业生产有多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多大的生产力。因此,农业技术的引进要紧紧围绕主其生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

篇9

关键词 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必要性;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01;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16-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加强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的必要性

1.1 由我国国情和农村的现状决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十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的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等5级行政体系,县、乡2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推广体系的主体[1]。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多都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但是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自身及其转化过程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1.2 由农业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经验决定

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农业技术的采用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来提供农业科技成果,则会导致非政府部门农业科技成果的成本投入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提供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便会严重受挫。 因此,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部门也就必然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2]。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仅由个人或单个企业很难完成。

2 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因素

2.1 政府的财政扶持不力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53%。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不高、管理不科学、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队伍不稳定,其深层原因在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失明确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地位的法律。

2.2 推广方式简单,保障不力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组织框架仍然是按照从中央到省、(地区)市、县等封闭的农业行政条块分割体制,同一级别、不同学科的推广部门隶属于不同的厅局,相互之间自成体系。在同一系统内,县、乡2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体并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已残缺不全,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此种状况制约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3 科技信息服务不到位

农业科技推广从项目、技术上还不能适应农户生产需求,设计农业技术的信息分散于农、保、土肥、种子等不同的农技推广部门,不仅给政府内部获取和利用信息带来不便,也加大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难度。

2.4 推广人才及农民素质不高

由于基层环境及待遇较差,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高学历人才很少,而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户往往又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的机会,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农民往往不会产生信服感。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事物比较难,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初衷。

3 对策

3.1 明确法律地位,建立新型农业推广体系

当前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主体已经开始逐步由政府单一支撑向“政府为主、多元发展”的方向转变。中央政府应该从法律上明确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社会化创业组织、多元化服务组织、公益性推广组织“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推广服务组织的形成,以适应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农技需求多样性的特点。

3.2 充分了解农民意愿,加强对其后期的保障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迫切地需要利用新途径、新技术来解决生产经营问题,以改善其经济状况。想要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树立起“以民为本”的推广观念。因此,在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时,要选准推广项目,将成熟、效益好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带给农民,要充分与他们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共同的认知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群众增收和生产方式转变的目标。

农民采纳新技术是一种风险投资行为,新技术的引入势必会对原有传统农业有一定程度修正,这可能会给农民带来潜在风险。我国大部分农民属于风险规避型人群,采纳新技术是以模仿性为主,如果新技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推广,带来的收益若达不到农户的预期,往往会使其存在很大的抵御心理,而且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往往跟当地的生产要素、种植习惯等有很大关系,如果农民模仿并采纳了新科技出现“水土不服”,这会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失败,而农民一年的生活往往就会没有了保障。因此,政府可采取小范围示范推广的政策,并加大对农民的保障,建立完善的新技术采纳保险预警机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保险建设,为农民采纳新技术后的不确定性买单。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激发其积极性,同时也树立了政府农业职能部门的外部形象。

3.3 提高科技人员素质,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加强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配备卫星接收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在乡镇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远程接收和传播站以及图书资料室,激发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热情。抓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机遇,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让农民把在培训班学到的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实践。农业局可选择农作水平高、群众认可、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带头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帮助和带动其他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4-9]。

4 参考文献

[1] 中关村管委会网站:统计信息[EB/OL].(2011-04-20)[2011-06-05].http:///tjxx/,2011-04-20.

[2] 沈月领,李延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7):3119-3122.

[3] 周波.浅谈政府农业科技推广职能的缺失[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28-31.

[4] 孟爱民,刘翠玲.粮食核心主产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对策[C]//中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27-230.

[5] 陈文静,林树文,吕姗,等.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分析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2(5):28-31.

[6] 白国庆,余立云.吴忠市利通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24-25.

[7] 王自宸,夏冠男.海南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促进产业升级农民增收[J].现代农业装备,2012(8):34.

篇10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0.0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产品产量的有力保障,农业技术的创新是提高农业产品产量、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最有利的途径。但在目前我国的现实环境下,农业技术却面临创新乏力的尴尬窘境,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薄弱。

1 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一直以来,农业科学技术之所以发展不快,是因为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道路上存在着众多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其中因素众多,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研究体制限制农业技术的创新

我国的农业技术研究单位多为高等院校,而现如今农业技术已经不再是学术热点,在所属研究单位得不到重视,使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较少,研究人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而且所做的研究往往是脱离生产实际的理论研究,不能结合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且在现有的体制下,农业技术研究还存在研究成果转换率低的问题,因为技术研究单位是单纯的科研院校,并不能直接面对市场,成果不能转化成可用的产品交到农业从业人员手中使用,不能带来实际的社会价值。

1.2缺乏创新的动力

由于我国农业自身的特点是以个体农户为主,相比于发达国家大型的农场主,个体农户的耕地面积较小,自身的经济实力差,虽然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农机具的需求,但是仅靠其个人负担不起,而现有的先进的农机具更适合于在大面积耕地上作业,才能真正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现如今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导致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成为打工者,其打工所得收入大大超过种植农产品所得,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少,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的农机市场规模较小,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逐类渐减弱。需求反作用于研发,因为缺乏需求使得相关技术的研发缺乏动力。

1.3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虽然政府出台了众多扶持“三农”的政策,而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政策多数是偏向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本身,所投入的资金也多数用在了补贴农民上,而相应的农业技术研究并没有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农民得到了实惠,进而有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可是其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依然是陈旧的技术,生产效率上并没有得到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仍然没有竞争力,所以在农业技术上资金投入的不足,也是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2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要解决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对症下药,通过上述对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障碍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2.1实行研究单位与农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创新机制

让农业技术的研发单位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而企业则给研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将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且将这些产品作为推广重点。让科研单位农业技术的研究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到企业去任职,由企业给予研究补助,提高研究人员的工资待遇,提升其研究热情。

2.2开拓更多的农业技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小,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产品的原因。农业技术并不是高精尖技术,农业技术更多的是实用技术,实用技术的第一前提是要实用,如果不实用再先进也没有意义,技术创新也不等于是由不先进发展为先进,而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原则的,所以在农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应该结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多少,家庭经济负担能力低的特点,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创造出小型化、高性价比,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产品,同时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切实提供农民的需求,才会有市场,反过来就会更加刺激农业技术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2.3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转变观念,振兴农业并不是靠单纯的补贴就能够实现,更多的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来提升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提升农业产品的利润率,让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能够真正赚到钱,而不是仅仅靠补贴,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农业技术研究领域,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使得农民种地可以得到更可观的收入。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在农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仍存在着诸多障碍,笔者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农业技术创新改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是国家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之本,农业技术的创新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的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将农业技术的科研与创新工作推向更高的平台,实现我国农业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贾延华,段宜超.探讨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J].北京农业.2016,(02).

篇11

关键词:农业投资项目;实施;管理

“三农”问题自古便是制约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我国积极进行了农业投资项目建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对该项目进行实施及管理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加强了对农业投资项目的实施及管理的探讨,希望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农业投资项目的实施

1.1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科技的落后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在建设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就是说在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同时要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当地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及时花费相应资金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大力进行宣传,确保当地农民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并学会应用这一技术,这就要求当地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应用相关投资,为农民进行技术示范,将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农民,给予推广单位足够的资金,确保宣传的及时有效性。在实施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资金是最基础保障,同时只有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才能够提高项目质量,促进农业的进步[1]。

1.2促使农民成为农业投资项目的主体

在实施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各项科学技术的研发、农业投资项目的进行都要以农民为主,同时农业也将是农业投资项目中最主要的受益者。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也积极的增强了对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在实施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盲目浪费。这是受传统农村习俗及封建思想所影响的,部分地区农民没有将资金应用到学习先进技术当中,而是应用到一些迷信活动当中,如建庙烧香等;在实施投资项目过程中,侧重于对物化型硬技术的应用和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型软技术,导致不合理的农业科技投资现象的出现。例如,资金被大部分应用于都化肥、耕地的购买当中,而没有及时采用新工艺和技术,在技术投入当中只对单项的农业技术感兴趣,忽视多项技术的配套组合,导致当地农业科技始终无法取得进步。同时投入科技的过程中,拥有较单一的结构,科技大部分应用于种植业,而对林、渔和副等产业的应用较少,导致农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2]。

2加强农业投资项目的管理

2.1更新理念

在进行农业投资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农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应使用国家财政理念来管理这些项目。将粮食主产区作为项目重点,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粮食的安全长期增产;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服务能力;大规模改建中低产田,促进我国农田建设的标准化。新时期在管理农业投资项目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出发点落实到以农为本之上。同时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以农民基本利益的满足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化经营,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等。

2.2构建科学组织管理体系

在对农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过程中应从我国实际农业发展状况出发,在实践中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综合整合林、农及水利等项目,并且在当地省份构建农业投资项目开发厅,督促并监督县级部门的工作,同时相关服务部门应及时参与到该项目中,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构建工程监理机制,促使农业投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拥有严格的监督和把关。在现阶段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农业发展项目监理机构,因此由监理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既小又分散,而且拥有多种类型,因此在科学的管理体系当中应明确会计支出项目。

3结论

农业的发展同我国经济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联系,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现阶段我国在加强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并且应加强实施与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对高新技术的使用,并将农民作为主体,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应更新理念并构建科学组织管理体系。

作者:韩守圣 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农业生产;信息化;现代化;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47-02

引言

改革开放给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步入21世纪,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无疑是信息化浪潮对各大产业的冲击。信息化带来的最为直观、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经济效果使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如何提高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何利用好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发展的新机遇、如何利用好信息产业发展中国传统农业,为中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中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对此,中国也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重大战略,总理也曾多次对农业信息化工作做过专门批示。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1.农业信息化的涵义。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其含义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其内在作用,即信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咨询服务业逐渐成为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之一,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活动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二是其外在形式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表现为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2.农业信息化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2)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产品流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3)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的分工。

3.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2)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3)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4)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6)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农业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在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丰富即时有效的相关信息,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备资源。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二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可利用的农业资源相对贫乏,而物质资源消耗却很大;农业信息资源丰富,但信息的加工层次和水平较低;农业信息需求迫切而农村的信息交流闭塞;农业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滞后等方面,现阶段农业中信息交流闭塞这一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2.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1)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不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如何拓展,其本质内涵仍在于不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近年来,伴随着电子信息、网络通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渗透和覆盖到所有支撑农业发展的技术装备和设施中。当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力,对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推动作用。(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通过与信息要素的相互作用,增强了科技含量和信息含量,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实现农业生产正常、有序、高效运行。信息对农业质能资源具有优化作用,知识型的信息农业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中的物资消耗、人力消耗、资本消耗,以较少的投入创造更多的财富。(3)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融入带来的影响。首先,信息资源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引导、控制并改变着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适合自身条件的计算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及时进行决策模拟,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最后,通过因特网,及时了解市场和政策信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信息资源和技术的融入,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最终使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最优化。(4)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业信息化使得农业科研人员不受时空的限制,共享科研资源,加快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及相应对策

中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近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差,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而同时,中国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没有遍及整个农村层面,尤其是网络设施,这样,远远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要求;中国的农业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不健全,农业数据库资源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时效性、共享性、开放性也较差。(2)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中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信息意识不足,主动学习相关信息知识理论和操作技术的能动性差,利用信息的自觉性不高,导致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低下。(3)部分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虽然农业信息化这一概念自信息技术出现农业中后就被提出,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引起全国各地区的足够重视,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不够,这就严重拖慢了农业信息化的步伐。(4)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国家已重点开发了一批农业科技信息数库、网络体系和信息产品等,但是普及应用程度仍不够,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中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人才培养的投入也相对较少,缺乏从科研院所到镇、乡、村的梯队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这些严重影响了信息服务的质量。(5)农业信息采集渠道不规范、采集方法欠科学:目前中国采集的信息准确性差,权威性不强,主要是因为信息采集渠道不合理、不规范,如在数据库建设中指标设计不统一。另外信息采集方法不可行、采集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不足等也影响着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面对这些严重制约因素,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首先要明确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行使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管理职责,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制定一系列规则约束市场各方面的行为,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2)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示范等手段,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实现由“传统农民”向“信息农民”的转型。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信息服务根植于广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3)加快适应农业信息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人才的相对缺乏直接制约着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最为关键的。(4)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应标准和制度:出台现有农业数据库等资源中的信息采集标准,中国农业信息化监管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农业信息采集制度。对信息的存储、名词术语、数据格式、编码规则、技术规范、数据质量等统一规定,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提高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息整合,提高信息的采集及使用率。

结束语

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更是支柱性产业。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趋势。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资源的不断挖掘,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化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博.以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8).

[2] 赵旭强.试论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3] 汪冰.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1).

篇13

论文摘要:发展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农业科技推广要以人为本。在分析农民接受科技成果时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推介策略,以扩大科技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进步是其现代化的动力,而农技成果要想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工作是桥梁。但农技推广深度和广度相对于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来说,严重滞后。究其原因,其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为此,本文对农民这一群体在接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时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1农技推广中农民的心理特点

1.1趋避冲突心理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或动机斗争是很复杂的。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1j。趋避冲突在农技推广中表现主要有2种:一种表现是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的渴求,他们知道农业科学技术可以给他们带来直接利益,他们是愿意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另一种表现是,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养成小农心理,跳不出旧框框,他们又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对待科学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内心是积极的、主动的,而现实表现往往却是消极的、被动的,在权衡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他们是既讲实惠,又墨守陈规,这种心理影响了新成果的推广。

1.2感染从众心理

从众是发生群体行为的心理原因。从众乃是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外界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场合下,人们认为跟随潮流、人云亦云是安全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从众圜。农民相对与其他群体来说,对大范围的社会生活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不善于从环境中获得必要的正确信息和排拒不符合自己心理倾向的错误信息。他们在对待农业新科技有时甚至是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即使有答案,他们也极易受到熟人、朋友、村邻的暗示,且这种暗示相互影响.这样其原有的心理就瓦解了而受到感染,从而对农业科技容易采取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农民之间是一种朴实朴素的社会关系,他们意见的一致性很高,往往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很多,加上权威人士(社、村、镇等各级领导)不明晰的言论,所以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很大,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这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3求稳求实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飞速发展,他们也越来越不满足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现状,渴求知识、寻求信息,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班,收集和购买技术资料,目的是想得到先进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然而更多的农民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农民的思想有所变化,但多数农民仍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再加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诸多变化.以及单薄的经济实力、多变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等因素.使农民形成了牢固的求稳心理,农民害怕在花了财力物力之后得不到应有的成效。因此,他们对一项新技术进行决策时,总是谨小慎微,思前想后,怕失败后影响自己原先的生活,所以农民更注重现实的效果,总会精打细算,从成本、劳动力投入到产出、产值等各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人微,他们要看到推广的技术真正有实效才愿意采纳。增产效果显著但成本高,他们的兴趣不大;增产效果显著但风险比较高,他们更不会感兴趣的。这种心理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1.4直观守旧心理

还有部分农民受文化水平低的影响,对一些新技术的判断比较简单和直观。他们重视结论经验,喜欢按常规经验办事,根据经验和实践判断其是否可行。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自己采用某种技术而获得成功后,他们会坚定地继续采用这种技术,并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经验中没有的、没见过的就不相信,即使是听过也很难下决心。他们不会轻易相信推广人员的说教,不相信间接经验,不相信书本知识,当看见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试用成功了,才能相信,次年效仿。甚至有一些农民,对一些老经验、老办法不管现在适宜不适宜都不愿放弃。改变这类农民的心理行为有一定的难度,尽管他们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是农村中的元老级人物,影响力比较大。

2解决对策

2.1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首先强化农村教育,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吸引广大农民学科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农民科技进步的意识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愿望,使他们从封闭自守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对科技文化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其次.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他们应有足够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回答和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并且通过政策引导,协调其生产经营活动,使他们不是在新技术面前左右摇摆举棋不定,而是对新技术充满信心,削弱并逐渐消除其矛盾复杂的心理。

2.2增强透明度.抓好农田科技示范

由于农民有着易受感染和从众的心理,农民向其他农民学习的东西多于推广人员所教给的东西。因此,应充分发挥生产典型的模范作用,让各类农业生产典型登上培训讲台,以农民培训农民,增强透明度。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人员应放下架子,虚心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保护和激励农民的学习兴趣。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出,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介绍农技新知识和技术要领,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县、乡、村、组要做好示范工作,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引导农民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主动采用新技术。要多结合实地、实物进行推广,尤其在作物生长季节和收获季节,要及时组织农民对生产典型进行观摩,通过现场会的形式普及农业新技术.使农民通过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自己去对比,去判断,去转变。

2.3搞好配套服务。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根据农民注重效益的心理特点,农技人员在推广新技术时,要将该项技术需要的成本、劳动力投入及产出效益算给农民听,使农民了解该项技术的效益情况。在此基础上宣讲技术要领,农民就会愿意接受,推广的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也可以利用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采取农民与技术人员两者双向选择,风险、责任两者共同承担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民怕受损失而不愿接受农业科技的心理障碍。做好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在产前,搞好市场调查与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jJl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使农民从农业科技应用中得到实惠。

2.4全面解放思想.实现方法灵活多样

篇14

(一)日本

在战后,随着日本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日本的高等农业院校既有设在综合性大学里的,在综合性大学中称作农学类学部等;也有单独设置为少数私立大学的。截止目前,日本国内设有农学类学部四年制本科的综合性院校共有53所,这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另外还有7所农科大学及23所涉农学科的短期大学。日本的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展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人类科学、地球科学等许多跨门类、综合型学科。日本在1963年8月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WTO的前身)后,为了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趋势、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政府对高等农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一是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增招理工科大学学生,在此阶段高等农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二是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从1963年开始,将1953年、1954年在12所国立大学农学部设置的综合农学科,全部改组为农业工学科、农业经济科等学科,实现了农学专业跨学科的融合;三是通过发展大学农学部、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等措施,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农业人才;四是重视农学科研和成果转化。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对农学科研十分重视,设置在大学和企业中的农业科研机构共有223个。一些大学通过在农学部设置了单科或多科研究部门的研究设施,开展各具特色的研究。如北海道大学的酪农科学,东北大学的草地开发,鸟取大学的沙丘利用,岩手大学的山地利用等等。在成果转化上,自60年代以来,各大学农学部通过二至三年计划,运用自身成果,对农场设施进行整顿和改造,使这些农场也具有了各自和特点。如北海道大学的寒冷地旱作机械化,带广畜产大学的草要酪农,宫崎大学的暖地酪农等等。由于日本这些教育制度的保障,高等农业教育自由、独立潜心研究基础科学和学术问题,研究成果累累、效益显著。

(二)德国

在联邦德国,几乎没有独立设置的农业大学,而是由设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科学学院、高等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专科技术学院构成德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因此,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别。一是农业科学学院,它着重培养从事有关农业科学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二是高等农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大多是60年代末期由农业技术学校以及农业职业学校经扩建升格而形成的,因此,以实用技术为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从事职业的能力;三是农业专科技术学院,对学生进行专业农业教育,此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到农业生产企业和农场进行实习,培养具体操作能力。德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学中的农学院及高等农业技术学院中,因此在这些学院毕业的学生获得大学毕业文凭之后,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二战后的德国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联系的日益加强,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纯学术性质研究已经开始向生产实际应用研究方向转变。通过教学和科研,不仅向学生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及方法,更加强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和从事职业的能力。德国高等农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促进农业科技的繁荣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宗旨,来开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结构调整及教学内容改革。

(三)美国

1785-1787年美国政府实施的《西北部法令》标志着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产生,此后的两百多年来,美国通过法律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如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1887年的《哈奇法案》,1890年美国政府实施的《第二个莫里尔法案》等,促进着高等农业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目前,美国开设有农业教育学科的大学约占高等院校总数的4%-5%。从美国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属性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模式和综合性大学农科院系,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基本上是以综合性大学中的二级学院的形式存在,因此综合性大学中的农科类院系成为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施教主体。在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特点表现为:学校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所在州发展的需要来安排教学与科研,极具区域传统与特色。比如东部的马里兰大学与西部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农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科传统与特色上因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而很不相同,而这正是学院存在与发展的依据。不仅开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根据当地经济与农业的特点开设的课程专业范围广、门类多,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类;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经济、社会、政策、人口类;为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直接服务的综合类;还设有一些以农为主的研究中心,结集非农院系的教学研究力量来综合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培养的人才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此外,二战后美国政府就对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促使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荷兰

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的荷兰,人均耕地仅1.3亩,农业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9%,然而荷兰一直却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列世界第3位,荷兰农业的优势得益于农业的三大支柱—研究、教育和推广的密切结合,其中教育担负着推动和促进荷兰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任务。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是由少数国立综合性大学与地方农学院构成的“二元结构”模式,荷兰现有综合大学12所,以瓦哈宁根农业大学为例,它是荷兰国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它下设一所学院和七所国际农业教育研究院,由此构成了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的网络中心。瓦哈宁根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农业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思想,使教学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发挥学生们对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所设专业覆盖面宽,学生知识面宽,也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并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在校内的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而且还能到校外基地实习;相对集中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和地方农学院,能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确保了教学质量。

(五)英国

英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可以概括为“三元结构”模式,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地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组成。涉及农业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有15所,在这些大学里设有农学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部、动物生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营养生物化学学院、植物科学学院等,学院内部再设立涉农学科和专业。综合性大学是在1918年第一次欧洲大战结束后,才把农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农科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后生学科。地区性涉农学院则是融科研、教学、推广于一体的,是社会培养农学类专业人才的生力军。以英国目前最大的公办农业院校——哈珀亚当斯农学院为例,该学院于1901年创立,有近100多年的农业教育历史,主要进行全日制本科教学,兼有专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和继续教育。学校开设有作物科学与生产、植物保护、环境科学、动物科学与生产、农业工程、农业和食品市场、农场和商业管理、农业经济、土地管理、休闲与旅游等专业。其办学宗旨是:第一,发展学生的关键知识和实践技能,发挥个人潜能,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第二,通过理论学习和和应用能力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力;第三,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相关联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哈珀亚当斯农学院对4年制本科生与3年制专科生实行“三明治”的培养模式,即3年(专科2年)学校教学,1年(本科第3年、专科第2学年)在企业与农场进行实习工作。学校有专门的教学农场,面积约93㎡,独立经营管理,但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主。学院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参与到与农业相关的农场、企业中工作,学以致用。

二、对我国发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中国农业以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因此,农业对我国的政局和谐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直接保证,如果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没有更大的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上不去,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就无法得到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也难以持久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加强政策支持

纵观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将其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给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注意运用立法和拨款相结合的手段来干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政策的形成,抓紧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对农业高校提供优惠和倾斜政策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以确保政府指定的有利于高等农业教育政策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对农业高校设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拨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高等农业教育投入,扶持农业高校的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崭新、开放的农业教育体系。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布局

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作为个体,每个人所拥有智能的不同各具特点,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化,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鼓励教育对学生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不同学生群体的优势智能,发展其独特性以强化学生个性的张扬。此外,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基本上是部属与省属两种,从国家宏观上看,地方和部属农业高等院校仍存在“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重叠”、“低水平重复”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部属与省属农林高校在教育软硬件资源上的差别、区域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等,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应研究全国农业院校的整体合理布局,做到区域性与层次性的协调统一,做到定位更加准确。

(三)加强实践与科研训练,重视能力培养

日本农业院校四年制本科学生,在离校前要用一整年的时间接受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因此,应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和保证学生的实训,增加实验室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宽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使学生掌握农业高新技术,培养追踪前沿技术的能力;同时,要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政府的合作联系,注重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