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典故范文

茶文化的典故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8:08:31

茶文化的典故

篇1

关键词:迁徙文化;茶文化典故;影响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所形成的文化自然也是多元文化。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战争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主动或者被动进行大规模的迁徙,由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迁徙文化。而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茶叶的价值,并大规模种植,当前已经形成多种知名的茶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由茶衍化出茶文化,而茶文化的典故正是茶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典故的形成除了当地人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来迁徙文化的作用。

1民族迁徙文化内容概述

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是动机,民族成员部分或者全部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居住。随着民族群体迁入到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往往也会形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我们将此中现象称之为“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指的是因为本民族内部的发展,或者是各个民族之间由于相互影响,使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从风格、模式到结构等发生变化。造成文化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外部的,即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造成的变化;另一个是内部的,主要是由于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的。迁徙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住所文化变迁、饮食习惯文化的变迁以及风俗习惯的变迁等。

1.1住所发生变迁

住所最主要的功能是让人们避免受到水灾或者风雨的侵犯。不同民族的住所不同,会受到各民族所处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住所文化变迁,比如说游牧少数民族,他们为了便于迁徙,所以建筑一般都是容易建造和容易拆迁的,但是随着他们迁徙到内陆或者中原地带之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之当地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的住所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具备定居的特点。

1.2饮食习惯发生变迁

饮食习惯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生活习俗之一。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不同,因此饮食习惯也有着巨大差异。比如在北方民族食用的主食大都是蔬菜、乳和肉等,而南方则是以大米、蔬菜等为主。随着历史上或自然因素或战争因素的影响,北方民族在向南方迁徙的过程中,其饮食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3风俗习惯发生变迁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或者地方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一个地方或者民族的风速习惯包含了丧葬、婚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风俗习惯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随着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当人们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其风俗习惯也会受到迁入地大环境的影响,进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茶文化典故的形成过程

2.1茶的发源及特征

茶本身是位于我过南方的一种嘉木,随着茶价值被发现,经过千年的发展,茶叶已经作为一种保健饮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不仅是我国南方人对整个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种贡献。茶发源很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传说茶源于荼字,是从黄帝的名字中演变而来的。茶是一种小乔木或常绿灌木植物,属于山茶科。茶一般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被大范围种植。我国的茶区一般有三个地域,分别是江南和西南代表的一级茶区;江北,西北代表的二级茶区;华南地区代表的三级茶区,在云南地区更是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大茶树,茶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比如有排毒、养生的作用等。

2.2茶文化内容阐述

茶文化包含整个茶品的过程,比如品评茶叶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达到精神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是饮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比较喜欢品茗,甚至有的地方更是将饮茶作为一种艺术享受,大力推广茶文化。茶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即茶文化典故,不管是茶的起源、还是各种茶类的发展等都有着不少相关的典故。

2.3茶文化典故简述

2.3.1关于茶文化起源的典故据相关史料记载,茶最早发源于我国,而就其发源也有不同的典故。常见的关于茶发源典故有三种,分别是:第一,神农说,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和农业、植物有关的起源都会归结于神农氏。唐朝陆羽的《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第二,西周说,在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华阳国志》中记载,茶最早产生于西周武王伐纣时期,在巴国,也就是现在的汉中和川北一带就有人将茶纳贡于周武王了。第三,秦汉说,当前最早的比较可考的茶学资料出现在汉代,《僮约》为西汉的王褒所编著,此文详细的记载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情况。在其文章中可以发现,当时的茶已经成为社会饮食中的构成部分了,而且还把茶作为待客的珍贵之物,可见茶具备了比较重要的社会地位,

2.3.2不同种类茶具有的特殊典故我国茶园面积广博,茶的种类自然多样化。不少种类的茶都有其特殊的茶文化典故。比如台湾的冻顶乌龙,就传说是一位林凤池的青年去福建参加科举考试,后来高中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出发前去武夷山游玩,发现乌龙茶,并向茶农购买,带到台湾南投县种植,便产生了冻顶乌龙。又如龙井茶、虎跑泉;茉莉花茶等,我国不少的种类茶都有特殊的典故,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3迁徙文化对茶文化典故所产生的影响

3.1迁徙文化丰富了茶文化典故的内容

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受到自然灾害或者是各民族战争的影响,不少民族选择迁徙到别的地方。由于迁徙的存在,使得茶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自然也使得茶文化典故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在唐朝时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唐朝时期中国的一部分人迁徙至日本,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带到日本,因此现代日本人所钟爱的茶文化是起源于中国。日本的饮茶风尚,一直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时代,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和尚及日本的留学僧最澄法师带入日本,并很快在日本的上层社会流传。到了十五世纪时期,日本的名僧村田珠光,采用十分大众的形式来将品茶和鉴赏茶叶的内容与佛教结合起来。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茶道艺术,此种茶道提倡茶禅合一,旨在清心。从此之后佛门逐渐普及到民间,进而形成了二十多个流派。比如松尾流、宗偏流、南声流、石洲流、细流、内流和乐流等。到十六世纪时期,丰臣秀吉时代的高僧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创立了一派茶道。一派茶道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也是迄今日本流传最广和影响最深的茶道艺术。由此可见,迁徙文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种茶和品茶,而是与茶相关的文化以及典故内容的丰富,为茶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迁徙文化创新了茶文化典故起源的类型

关于茶文化典故的起源说法多种多样,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典故发源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西周说、神农说和秦汉说。但是在英国,有不少人认为茶文化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印度。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因为,在历史上曾有英国的一支军队在印度发现了所谓的野生茶树,于是就有人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但这些茶树是由部分的印度人在中国受到当地文化习俗和种茶饮茶习惯的影响,进而偷种过去的。毕竟在几千年的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从未记载印度种茶的说法,也没有人在当地制茶。或许他们都犯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那就是,茶树的历史很长,甚至要超过人类的历史,因此不能说哪里有茶树就可以说茶文化起源于哪个地方。最早的制茶和种茶记录都发生在中国,所以茶是起源于中国。迁徙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丰富,不仅包含住所形式的变化,而且也包含了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变化,正是由于部分印度人来到中国受到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的影响,这才使茶文化起源的典故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

3.3迁徙文化促进与佛教有关茶文化典故的发展

佛教缘起于印度,古时候将其称之为天竺。在唐朝时期,政治清明,朝廷大力鼓励僧人引入佛教,也有不少国外的僧人极力传播和推广佛教。而佛教和茶文化相结合的典故有很多,比如中国人所惯用的“吃茶去”,就是源于禅林用语。这句话最早源于唐代僧人从惗禅师的口中。从惗禅师是山东青州临淄人,幼小出家,他一生都崇尚茶、爱惜茶,几乎是唯茶是求。在他每一次说话时,总会说一句“吃茶去”。比如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的诗人赵朴初就曾经引用了“吃茶去”这一典故,在他的诗句里面有这样两句诗词:“空持百年偶,不如吃茶去”。甚至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也引用到了“吃茶去”这一典故。当前“吃茶去”这一典故已经成为中国人以茶会友、用茶的习惯用语。也正是由于少部分人的迁徙,将国外的佛教文化传播至我国的境内,再与当地的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形成不少和佛教相关的茶文化典故。促进了佛教和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总结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又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迁入迁出,使我国的迁徙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我国的茶文化典故的发展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迁徙文化的影响,不仅使茶文化典故的起源得到创新,而且也丰富了其发展的内涵。尤其是茶文化与佛教文化所产生的典故,更是流传至今,被现在不少的人所沿用和喜欢。

参考文献

[1]郭雅玲,冯会,郑明芬,黄晓敏.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1(2):43-47.

[2]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58-60.

[3]叶丽琴.温州茶文化及其对温州茶产业发展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文本故事;舞台时空;表演模式

纵观中国的古代戏曲,归到一点,它们都是在“讲故事”。

《牡丹亭》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宝,并不仅仅因为它旨在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更在于汤显祖笔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结合作家所处的年代,自由恋爱是一种奢望,所以主角们只能在梦中相会,而杜丽娘的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更是只能在戏曲故事中出现。可以说《牡丹亭》的爱情是汤显祖理想中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爱情。而话剧《茶馆》则用了一种“呈现式”的结构,通过“裕泰”茶馆陈设由古朴到新式到简陋的变化,对茶馆这一地点中出现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的一一呈现,用独特的风貌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就这两部戏的文本故事比较而言,《牡丹亭》更注重于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展现,汤显祖用顺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有头有尾,时间长达几年的故事。中国戏曲家们按时间顺序,采用一些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时间漫长且涉及诸多空间的故事,有序地组织在有限的戏曲体制中。而话剧《茶馆》以幕来分割,使得故事有了间隔,人物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作品要表现的是真实的场景,是曾经发生的现实。并没有掺进作者对茶馆的主观臆断。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而变革无疑会给社会带来新气象。在这里,吸引读者的不是新奇的故事情节,而是茶馆外面真实的世界。读者可以分别从《牡丹亭》和

《茶馆》有所感悟,并且从人物身上感受时代气息,《牡丹亭》是含蓄的,而《茶馆》则是清楚明白的,是写实的,所以注定在舞台的表演上有所不同。

有了一个很好的本子为基础,所以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则会带来舞台表演的成功。随着古典戏曲表演体系的成熟,

《牡丹亭》成为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的剧目。《牡丹亭》中出现了人界、仙界、冥界,及人界与仙界、冥界的交混,空间的转换变化非常自由。中国古代戏曲演出舞台非常简单,常常就是一桌一椅,或者一些简单的布景,一张布幔隔开前场后台,并不用物质的手段设定舞台要表现的空间场景。那么怎样在这样简陋的舞台上实现丰富多彩的戏曲空间昵?首先,以曲词叙述表现空间,变换空间。演员唱什么说什么,舞台上就假定是什么,随着演员唱辞的变化,戏曲空间也在变化。《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舞台上并不需要放置真的花园,观众从演员的唱词及动作中来品味花园的景色及人物的心境。其次,以上下场形式自由转换空间。主要通过人物的上场、下场,再辅以叙述性台词,表现空间的转移。《惊梦》一出中,杜丽娘首先上场,而后随着场地的变化,春香的上下场,花郎的出现,再到杜丽娘回房后因一时感触,进入梦中,梦境中花神和柳梦梅的出现,更是成为这一出的看点,舞台时空的转移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表现。再者,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表演实现戏曲空间的转换。这些动作表演甚至形成了程式化的特点,表现为角色并不下场,而是以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表现舞台空间的变化。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空间是虚拟的、主观表现的空间。不管是以角色的唱词念白表现戏剧空间,还是以演员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表现戏剧空间,都没有实际存在的客观对应物。正是由于中国戏曲时空的叙述性、虚拟性、主观性,才会产生这样奇异的效果。

如果说《牡丹亭》是戏曲舞台的经典,那《茶馆》无疑是话剧舞台上的一颗明珠。《茶馆》的舞台表现是真实的,舞台上再现的是茶馆这一龙蛇混杂的地方。序幕拉开,喧闹的大茶馆中出现各式各样的茶客,我们尽可以从人物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中感受时代的气息。人物从大门进进出出,谈论着门外的是是非非,第一幕,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日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暗示了茶馆的入不敷出,显然时代对茶馆的影响是巨大的。《茶馆》的舞台时空并不是由人物演绎的,它的舞台空间显示的一直是茶馆,只是茶馆也因为时事所迫而渐渐走下坡。老舍选择最能反映社会的窗口――茶馆,截取一个生活的片断以再现生活,作者就是截取了茶客喝茶,闲聊的一段来反映人物因为时事而做出的不同反应。

看过《牡丹亭》和《茶馆》的舞台演出,不难发现两者有显然的不同。中国古典戏曲中表现一个个情感高潮,而非情节高潮。通常的情况下,这里剧作家通过剧中角色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浓郁的曲辞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牡丹亭》“惊梦”一出自古被认为是全剧的精华所在,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梦中相会深深打动了观众,我们发现这一出是全剧情感的集中地,戏剧节奏显得极为缓慢,似乎让人觉得就要一直停留在这一刻。整部剧的节奏时而缓慢时而跳跃,这在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都有所反映,故事情节的发展最重要的无疑是高潮部分,是情感的高潮。而《茶馆》则是一种铺陈的手法。看到由焦菊隐导演的《茶馆》,我们不需要有情感的跟随,有的只是要看,要听,看茶馆的变化,听茶客的闲谈,这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显然在情感的起伏上,看《牡丹亭》远比《茶馆》更浓烈。这样明显的差别让他们不论是在文本还是舞台上都绽放无比的光芒,成为无法跨越的经典。

参考文献

[1]《虚拟性和写实性――中西戏剧舞台结构原则比较》叶树发

[2]《中国戏曲的时空特点及成因》韩萌

篇3

一、《经茶经》一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清朝康熙年间,圣祖康熙帝下令废除了“圈地令”和“迁海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扭转明清交替之际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使封建经济重新步入了逐步繁荣与发展的轨道,从而大体上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其继任者雍正皇帝也能实行重农务本的政策,提倡和鼓励垦田开荒,全国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社会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与明代相较,当时的茶业生产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茶叶种植区域大为扩展,长江以南各地在在种茶,自不待言,北方的部分地区如河南、山东、陕西等地,也有少量种植。当时,茶叶品类与制造技术也有新的发展,不仅绿茶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产区和众多茶叶名品,还创制出了红茶、乌龙茶等茶类,初步完善了中国茶类的基本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茶叶已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茶叶课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元年(1662),户部向全国各茶区发卖茶引157928引,此后逐年有所增加,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达到353424引 (1),国家每年由此而获得了数十万两的茶叶课税收入。

随着茶业生产和加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各阶层的饮茶风习日益浓厚。当时,一部分前朝官吏与文人士大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纷纷绝意仕进,转而在风雅艺术中寻求人生寄托,以显其才俊、能力和品位,展现遗世独立的情怀。在文人雅士的推动和影响下,茶饮在全国的普及化程度大为提高,不仅汉族百姓须臾不可离,满、蒙、藏等少数民族也不可一日无茶,饮茶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千家万户,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与此同时,宫廷茶事在经历了明代的沉寂后,在清代又重新转盛,“茶宴”、“赐茶”等茶仪成为清朝宫廷礼仪的一部分,生活在深宫中的帝王后妃们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享受,不少朝中大臣也有机会体味到饮茶之乐趣。清朝多个皇帝嗜好饮茶,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就非常喜爱饮茶,据说他南巡时,曾亲自为产于江苏太湖的名茶“碧螺春”题写茶名。为了满足宫廷饮茶的需要,清廷在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茶叶产区,岁岁采办名茶入贡。历史上篇幅最长的茶书《续茶经》,就是在这种社会各阶层饮茶成风的氛围之下问世的。

《续茶经》的作者陆廷灿,字扶照(四库全书作“秩昭”,疑误),一字幔亭,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少时勤习举业,好古博览,曾拜宋荦、王士祯等当世名流为师,然屡试不第,只能做一些低级的小官。初任松滋县(今属湖北)教谕,课仕有方。康熙五十六年(1717),被朝廷任命为福建崇安县县令,期满后转后补主事,以养病家居,未赴任。回籍后,著书自娱以终,所著有《续茶经》、《艺菊志》、《南村随笔》等。又热衷于搜集整理乡邦文献,曾整理刊刻多种乡人文集行世。早年,廷灿曾于嘉定城南之“槎溪之上,卜筑读书,名花异卉,琳琅满目”(2),尤喜艺菊,四处遍觅奇种,罗植其间,并请著名画家王罨娉赏迹一时名公巨卿、文人学士纷至沓来,游园赏菊,品题赋诗,被人们称为文坛盛事。其性嗜茶,“对寒花啜苦茗,意甚乐之”,“政暇兼及茶事,于采摘、蒸焙、试汤、候火之法,益得其精”(3)。菊,凌霜傲雪,香远益清,花之隐者也;茶,南方之嘉木也,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子喜菊爱茶,其人物性情,殆可想见。

《续茶经》一书,陆廷灿在福建崇安任上即着手编撰,十余年后的雍正十二年(1734)方告成书。关于该书编撰的缘起,他自己曾有过详细介绍。据其自言:“余性嗜茶,承乏崇安,适系武夷产茶之地。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4)陆廷灿任职的福建省崇安县,境内有武夷山,自宋以来一向是著名的茶叶产地,所出产的武夷茶闻名遐迩,清代以后,武夷山一带又不断改进茶叶采制工艺,创造出了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乌龙茶。史载,“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香味清浊不同,且泡时岩茶汤白,洲茶汤红,以此为别。采时以清明后谷雨前为最,名曰头春,叶颇粗大。稍后为二春,再后为三春,叶反细,其味则薄。又有八月采者,名秋露白,最香。其岩茶之名,有选芽、漳芽、兰香、清香诸种。又有名松萝者,仿佛新安制法。”“岩茶著名之处,如复古洞、白云洞、竹窠、金井、章堂、梧峰、东华岩、青狮岩诸处,种植烘焙得宜,香味两绝。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洲茶,初出嫩芽为之,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其香气亦以诸花熏成,巧立名色,不过高声价以求厚利,不及岩茶远矣。”(5)当时的浙闽总督满保,将武夷茶作为贡茶,献于朝廷,并多次向陆氏询问茶叶采制工艺,陆氏为了回答上司的质询,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造茶入贡,便于闲暇之时,在历代正史、野史、方志、笔记、文集和茶叶专书中爬罗剔抉,广搜博采,辑录出了大量的茶文化史料和茶诗茶文,并以陆羽《茶经》为原本,从其原目,撰成《续茶经》三卷,回故里后订辑成书,付之梨枣。

当然,《续茶经》的编撰,还与清初的学术风气的变化有关。从当时的学术思想来看,清初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大都厌恶明学之空疏,存在黜明尊宋的倾向,并兼修汉唐训诂之学,为乾嘉间考据学的勃兴铺平了道路。加之清初的封建统治者出于巩固其统治之需要,大兴“文字狱”,大规模禁毁书籍,加强了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文化专制不断加深,使得当时“治学者皆不以天下治乱为心,而相率逃于故纸丛碎中”(6),群趋训诂考订,乾嘉以后,考据之学更是盛行于一时。茶书的编撰者们也难免受考据学风的影响,往往沉湎于故纸堆中,很少有新鲜的见解和独特的创造,这就不免使清代的茶书大都成为整理、摘录、编撰、续写前人之作。《续茶经》一书,自然也不能例外。

二、《续茶经》的内容述要

《续茶经》一书,完全依照唐陆羽《茶经》的体例编成,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茶学著作。作者从历代数以百计的正史、野史、方志、小说、笔记、文集、丛书、类书以及茶叶专著等各种典籍文献中,多角度、多层面分门别类地摘录了自汉代以来除《茶经》以外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茶文化史料,使该书既博大精深,又条理分明,成为名符其实的《茶经》续篇。全书凡七万余字,内分上、中、下三卷,目次与唐陆羽《茶经》相同。卷上为茶之源、之具、之造,卷中为茶之器,卷下为茶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之图,共十目,分别与《茶经》各章相对应,但部分章节的内容与《茶经》有某些差异。书中所收茶文化史料的内容,大致涉及下列方面:茶的起源与历史,茶树的种植特性;茶叶的种植方法与采制工艺,历史上的不同时代制茶工具;茶叶的烹饮方法与品茶技艺,宜茶水品的鉴别,历代茶具的变迁;各种茶事典故,茶人逸事;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区域和茶叶名品;历代茶叶诗文及选句,茶的专门著作和茶画名目等等。

具体而言,《续茶经》卷上“茶之源”一章,汇集了历代典籍文献中的茶史料近百则,内容包括茶的起源与历史,茶叶品类的发展,茶树的种植特性与种植方法,茶叶的效用等方面;“茶之具”一章,引用历代茶叶史料二十余则,记载唐代以后茶叶采制工具及其发展,又论及茶叶的烹饮工具,与陆羽《茶经•二之具》专论茶的采制工具有所不同,内容颇为芜杂;“茶之造”一章,其要点是论述茶叶的采制工序,包括茶的采制方法、茶叶品质鉴别方法、成品茶的贮藏方法等等,本章虽与《茶经•三之造》一脉相承,但集唐代以来茶叶采制技术之大成,内容比《茶经》更加丰富。卷中“茶之器”一章,主要记载的是宋明时期的饮茶用具,作者通过大量史料,较为系统地叙述了自宋至清茶具的详细情况,反映了中国茶具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繁趋简,从奢华富丽到反朴归真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茶具艺术的发展史。

卷下“茶之煮”一章,内容颇为丰富,涉及面广,其重点是叙述自唐以来煮茶用水的选择和茶叶的烹煮方法两个方面,显然是陆羽《茶经•五之煮》的补充和发展,但本章所引资料稍嫌芜杂,这是一个缺点;“茶之饮”一章所引资料,内容涉及饮茶的起源与历史、历朝历代不同的饮茶方式、饮茶的效用及茶叶的药用价值等方面,从而大体上反映了历代茶饮风俗的变迁;“茶之事”一章,为历代茶事典故、史料的总汇,作者在本章中,全面而系统地收录了自两晋以来大量的茶叶历史资料,内容包括茶之品饮习俗、历代茶政、茶圣陆羽事迹、茶之神话传说、名人茶事、茶人轶事、各地名茶、茶诗茶文等;“茶之出”一章,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自唐至清主要的产茶区域和名茶产地,同时,还记载了古代历史名茶数百种;“九之略”一章,介绍历代茶叶专著,辑录茶叶诗文及诗文选句,在内容上与《茶经九之略》无多大关联,反映出该书与《茶经》体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茶之图”一章,列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画、茶图名目,后附以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明盛搿恫杈咄肌贰⒃罗先登《续文房图赞》。因《茶经》未列“茶法”一目,故陆廷灿又将“历代茶法”作为附录,列于书后。

从内容上来看,《续茶经》一书仅仅是依照《茶经》原目,分门别类地摘录了历代典籍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茶文化史料,并没有自己的写作,但是,这恰恰是该书的特色与价值所在。众所周知,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便进入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大发展阶段,不仅制茶技术不断革新,茶叶品种、类别更替频繁,茶叶的品饮方式也在不断地演进变化,由此而产生的茶文献、茶史料、茶典故以及茶诗、茶文、茶词、茶画、茶联等,皆是连篇累牍,浩如烟海,人们披览起来如入迷宫。陆廷灿的功绩就在于把历代茶文献按《茶经》之体例,分门别类,摘分编录,类辑成书,从而把唐代以来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梳理得极为清楚,并全景式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这就表明,《续茶经》不仅是名符其实的《茶经》续篇,而且堪称中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

陆氏在编撰《续茶经》时,采择范围广,征引史籍量大,在摘录各种史料时也极为慎重,能视每则史料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取舍,揭其要领,删其重复,作了不少钩沉辑佚和考订疑误的工作。据陆廷灿在该书的“凡例”中所言,《续茶经》作为《茶经》的续篇,其中所选录的主要是《茶经》问世以后所出现的茶史料,这些史料大都采自宋、元、明、清时期的典籍,然而,“有其书在前而《茶经》未录者,亦行补入”(7);因《茶经》原本只三卷,大约七千余字,为了避免所续太繁,作者对历代典籍中的茶史料,并未原文照录,而是有取有舍,“是以诸书所见,止摘要分录”(8);对于在各种典籍中内容相近或多处重出茶史料,只选一种,“不取重复,偶有议论各殊者,姑两存之,以示论定”(9)。

《续茶经》一书,体例较为完备,所辑史料的价值也较高,显示出了征引繁富、考证精详、颇切实用的特点,一向为学界所重视,不少学者均给予了肯定和好评。《四库全书总目》对该书评价颇高:“自唐以来阅数百载,凡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即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一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录而存之,亦足以资考订。”(10)特别是其中辑录了陆羽《顾渚山记》、裴汶《茶述》、周绛《补茶经》、乐思白《雪庵清史》、罗大经《建茶论》、桑庄《续茶谱》、范逵《龙焙美成茶录》、无名氏《瑞草总论》、邢士襄《茶说》、卜万祺《松寮茗政》、王草堂(王复礼)《茶说》、王梓《茶说》、吴从先《茗说》的部分佚文或片断,使这些稀见或已散佚的珍贵茶文献皆藉《续茶经》而得已辗转相传,成为目前极为珍贵的茶文化史料。这一切,对中国古代茶文化文献史料的保存与流传,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茶道精神的发扬光大,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然,《续茶经》一书也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除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局限性之外,该书还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虽然该书所选史料范围较广,内容较为丰富,大大超过了它所依据的唐陆羽《茶经》,但仍然存在着某些遗漏。如关于唐初及唐以前的茶叶史料,作者仅选许慎《说文》、王褒《僮约》、张华《博物志》等数则,而《诗经》、《尚书》、杨雄《蜀都赋》、刘义庆《世说新语》、常璩《华阳国志》等书中的一些茶史料则未收录;卷下“九之略”对于明代茶书的记载不足三十种,朱权《茶谱》、朱涕摹恫杵住贰⒊陆病恫杪碇尽贰⒄灾履《茶谱续编》等均未著录;“十之图”关于历代茶画的记载,也不够全面。二是作者书中存在着某些误记、误判。如《北苑别录》历史上仅有一种,为宋赵汝砺撰,作者在“九之略”中,误为三种,并分列三个不同作者;同在“九之略”中,钱椿年撰、顾元庆删校的《茶谱》一书三出,分别记作《十友谱茶谱》、顾元庆《茶谱》、钱友兰翁《茶谱》,这些都是较为明显的错误。

三、《续茶经》的版本情况及其评价

《续茶经》自问世以来,流传较广,其版本主要有两种:一是雍正十二年(1734)寿椿堂刊本;二是乾隆中奉旨修四库全书时,编修者不嫌其文字过长,将其全文收录,入子部谱录类,从而形成了四库全书本。从时间上来说,寿椿堂刊本在先,四库全书本在后,比对两种版本文字上的异同,可以基本上断定四库全书本所依据的实为寿椿堂刊本,因此,这两种版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寿椿堂刊本前有雍正十三年(1735)北平黄叔琳序,首列唐陆羽《茶经》以及宋陈师道《茶经序》、《唐书陆羽传》,继之以《续茶经》凡例、正文,历代茶法附于卷末。每卷之首,题“嘉定陆廷灿幔亭辑”。每半叶10行,行20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字体为宋体,饱满而流畅。因刊刻者校勘较精,错字极少,属于刊刻质量较高的版本。四库全书本无序跋,无陆羽《茶经》及其序传等史料。半叶8行,行21字,全系人工手誊抄而成。台湾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使四库本《续茶经》成为国内目前最常见的一个版本。

由于四库全书全由人工缮写而成,在编纂过程中,虽有总校、分校,但因部分官吏责任心不强,校勘较为粗率,在书内存在着誊写错误、脱落颠倒、遗漏抵换等种种弊端,这一点,在《续茶经》中也有所反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四库本在誊抄的过程中,误将原寿椿堂刊本中“五之煮”第十六页与十七页页码颠倒,致使原本属于《煮泉小品》的数则史料被列入《茶疏》之中,原属《茶疏》的二则史料则归入《煮泉小品》名下,令人不堪卒读,这说明四库本的誊写质量并不高。是故,寿椿堂刊本不仅是《续茶经》最早的版本,而且是刊刻质量最优的版本。

おぷ⑹停

(1)《清圣祖实录》,卷七。

(2)《艺菊志》,王复礼序。

(3)《续茶经》,黄叔琳序。

(4)(7)(8)(9)陆廷灿《续茶经》,凡例。

(5)王复礼《武夷九曲志》,卷十六。

篇4

记不清哪个诗人说过,闻到茶香就想写诗,看到茶园就有写不完的诗。我是在茶园中长大的,茶园中的村庄就是我的故乡。

故乡叫凤庆,在滇西澜沧江畔,是全国著名的滇红茶诞生之地。故乡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茶园中央,吃的用的穿的全靠茶树上诞生出来的产品,茶的一颦一笑,时时牵动着故乡人的每一根神经,所有与茶有关的话题,都令故乡人激动。我从未见过,有人比故乡人对茶更痴情,更执著。

在故乡人的字典里,“茶是摇钱树,买粮又买布。儿去上学娘采摘,上学生产两不误”,茶让故乡人受益最深,故乡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在故乡,有一株树龄为3750年的大茶树,树高9.06米,粗5.82米,是地球上最粗大的人工栽培型茶树,被称为世界茶王之母。每年人们都要去祭祀它,那不是迷信,而是对茶树的养育之情深深的感恩。这感恩,在故乡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已融入他们的血脉。

于是,由茶而形成的民风民俗紧紧缠绕着故乡人的一生,牵引着他们的悲喜。茶民们以茶入药,以茶入食,以茶入饮,以茶为礼――茶成就了他们的全部。

故乡人对茶有一种亘古不变的膜拜,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愚忠”,是对茶的迷信。可正是这些看似肤浅的表象,却透出故乡人纯真的内心世界,构成了故乡人独特的茶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故乡的茶园愈加茁壮,茶园中的村庄也不断延伸,可故乡从未出现过砍掉茶树种粮食的现象,故乡的茶园和村庄,一直相处得和谐。村庄和村庄之间在地域上有界限,却没有鸿沟,茶园与茶园之间虽然也有四制,却没有明显的界线,谁家多摘了几棵,谁家多采了几株,故乡人从来不斤斤计较,一个被茶熏陶过的故乡人,他的胸襟是宽广的。

茶的祥和熔铸成了故乡人淡泊的个性,他们不骄不躁,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物质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他们无关。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一样,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茶园丰收了,他们获得的又重新投到茶园上,不断丰厚着故乡茶文化。

在故乡人的生活里,茶与人的关系是紧紧交融在一起的。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的情景,不难看出故乡人与茶悠悠相融的境界,因此故乡人十分懂得“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厚福只在茗碗炉烟”的真正内涵。于是做客茶园中村庄的人谁都可以感受到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的极致境界。在故乡,走进苗岭,你可以喝上先苦后甜的两道茶,走进彝家,你可以尝到性味甘醇的罐罐茶,走进傈僳山寨,你可以喝上野味十足的石板茶,到了白族人家自然是喝三道茶,走进一个汉族人家,你也可以喝上清香四溢的百抖茶。“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这是对故乡人待客之道的真实写照,客人来了,一盏好茶就是欢迎客人的最高礼节,逢年过节,就“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那种纯粹的田园式的生活,那种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生活,造就了故乡人“老爱壶天闲日月,时亲茶道契神仙”的精神境界。

篇5

我不得不说,在没有看《茶人三部曲》这部书之前,只知道喝茶是一种饮料,顶多是一种茶文化。而看了《茶人三部曲》之后,我对茶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作者以“茶”为主线,以“杭天醉、杭嘉禾、赵寄客、沈绿爱”几个典型人物为中心,展示了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尤其是对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这真是一部展现中国茶人命运的历史画卷。

整体来说,这部书给我三个印象。作者功力深厚,知识渊博,对茶文化研究精深,叙述起来如数家珍。作者王旭烽说:“一部好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程度,二是具有不可重复性,三是要在文本、语言、结构上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要有差异。”她在这篇小说中用了三种语言,即使用了成语、诗词,追求工笔画般的细致;用了方言,读起来特别亲切;还有外来欧化的长句子,尤其是展示内心世界和抒情时用。从这一点,显示出作者文化小说家的风采。还有,这本书把人格化了的茶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融为一体,使世纪风云、杭州影史、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显示出严谨明达的史观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能够把历史画卷一般的茶文化刻画的如此深刻,富有情调,确实令人叹服。还有,书中不少关于茶的知识及典故,使我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比如知道“茶”的含义是:茶者,娇美意也。《诗经》曰:有女如荼。还从这本书上知道泡茶的水,也是有讲究的,有二十个等级。但是作者对茶知识和典故添加有些过度不够自然,有时候突然有种在读一部宣教文章一样生硬,没有行云流水的感觉。这是其一。

我始终认为,一部好的作品是要靠领悟,能让读者自己去深思,然后通过解读,精华部分背诵下来,这就是最好最伟大的作品了,《茶人三部曲》就给人以这样深厚、丰盈的感觉,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在读的过程中,作者叙事写人如茶一般,处处留有三分,没有淋漓尽致、酣畅淋漓的感觉。这种叙事方式,是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写一半留几分,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我更认为这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作者通过体现绿茶温柔平和的一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茶和人显然是经不住社会的打击和腐蚀,才有了那么多人物性格鲜明,令人纠结的个性风格,真是让人觉得可怜又可恨!故事发展到杭嘉禾身上,我才感觉到茶的宁静、平和坚韧,像茶树一样经风沐雨。从中我才稍微理解,茶文化的熏陶就像品绿茶一样需要深入到茶人骨髓,方能有所体会。作者是女性,我感觉还是比较偏爱女茶人的,比如林藕初、沈绿爱嫁到杭家的女性形象,让人感觉到了茶的阴柔、温和、平静。随着故事的慢慢深入发展,我细细了解或者品读到她们的坚韧如松、浓烈如酒、热情似火、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还有钟情,有点推崇女权主义的意思。总之,人物都有一种茶的因素在里面。这是其二。

在对人物的描写中,出现的人物比较多,主要是作者战线拉的比较长的原因。在读的过程中,感觉有些人物是突然出现,让人一会半刻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现过,显示出了人物关系的复杂性。有种人物相互交织,时隐时现的手法,阻碍了大家的阅读兴趣!再说第三部,畸形的社会,使得青年的一代性格古怪,举止不符合常规。出现的人物特别多,作者铺开叙述,似乎要面面俱到,好像又抓不住中心,就连杭家的后代几个挺有代表性的人物都没有细致的描写,感觉模糊,人物形象不典型。这是其三。

总之,这是一部茶文化的历史画卷,作者在里面突出了杭家人坚强、独立,如茶叶般清净、高洁的品格。作者这种宏伟的历史叙事和细腻的人物情节描写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享受。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读者会喜欢上这部小说,融入到茶文化的历史当中。

篇6

抱着对李女士“把故宫带回家”的好奇,记者于近日来到位于前门商业区大江胡同紧邻北京台湾会馆的得意典藏前门店,采访了这位“最接近故宫的人”——步入得意典藏,就仿佛进入了故宫典藏与现代生活品味的结合体。李女士十分好客,热情陪同记者参观了她的礼品世界。从故宫典籍到藏画的复制品,从故宫风格的瓷器到字帖,从中国古代服饰到工艺品,从“清明上河图”到“富春山居图”,从“滕王阁序”到“兰亭集”,李女士如数家珍。短短的20分钟,仿佛走过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在就座准备开始采访的时候,记者的目光落定在李女士手中那只茶杯上。善于观察的她立刻看透了记者的好奇,于是谈话就从这只特殊的茶杯开始了。

一只穿越历史的茶杯

那杯盖与杯沿儿上分别烧制着天干与地支,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气、尊贵。

“很特别的茶杯。”记者不禁赞道。但李女士讲起它的来历,却是记者没有想到的。

“这茶杯的创意来源于故宫的一件藏品,即万年甲子转心笔筒。在中国,甲为天干之首,子为地支之始,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便组成了干支纪年法。而传统干支纪年循环的第一年亦称甲子年。万年甲子转心笔筒便烧制于清乾隆八年,也就是甲子年的前一年。据资料记载,笔筒制式为唐英榷陶时期的创新之作,在乾隆八年以前曾有上贡,很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故于乾隆八年六月二十一谕旨‘照从前进过的锦上添花万年甲子笔筒再烧造几件送来’。负责此事的内务府员外郎唐英于十二月初一将此笔筒呈上。笔筒有‘循环如意,辐辏连绵’的寓义。”由此及彼,李女士手中的茶杯也有着同样美好的寓意。

接过茶杯,端详着,听着李翰莹的讲述,记者心中一种历史感油然而生,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得意典藏的台湾母公司——得意传播科技,由李女士的先生李作群于1988年创立,此后经历了从文化传播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变。也是在这个时候,曾任台湾公共电视台和中华电视台节目制作人的李女士加盟了这家公司。之后,得意公司投资2亿2千万元(新台币)与签约,共同研发“文物数位影像数据库系统”。故宫提供文物,得意公司负责拍摄制作。双方共享该研发成果50年的知识产权,并由得意享有50年的独家对外授权。《清明上河图》、《人在故宫》等作品在日、英、法等国出版并在国际上获奖。2000年公司在大陆设立办事处,2005年在北京成立得意典藏公司。

对待文物的三种精神

当被问及对文物的理解,“文物究竟是人还是物”时,二十几年与文物结缘的李女士品了一口茶,娓娓道出了对待文物应有的三种精神。

“首先是还原精神,这体现文物的来源依据,即文物的历史和人文背景。其次是保持客观的精神,即保留学术批评的空间。文物是供人欣赏并可以接近的,比如故宫收藏的书法作品也不一定都是好作品,也是可以从学术角度去批评的。第三是尊重的精神,就是尊重文物的公开性和文化传承性。文物应被保留在博物馆内,供更多的人欣赏并研究,以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西方过去靠掠夺而占有的东方文物应当物归原主,至少复制品应该回到它的故乡,担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

故宫应是每个人的故宫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精英,说起故宫这个话题,李女士侃侃而谈。

“明永乐元年正月十三,礼部尚书李至刚提出北平应立为京都。永乐皇帝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一道圣旨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大明王朝第二个京都,而一座伟大的宫殿也将由此诞生。这就是紫禁城,而我们更习惯称它故宫。作为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故宫有着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同时故宫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600年宫廷变迁、人世沧桑,几千年文明传承、文化积淀,故宫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和社会与历史的宝库。故宫的定位决定它的高度。它究竟是旅游景点,还是博物馆,或是公园?导览工作是应该派给旅行社,还是文物专家?品质管控应该得到重视,因为北京故宫是崇高的,它又是中国脱离帝制的见证。故宫应该成为历史教育基地,应该成为人们喜欢去的地方。”

李女士还介绍了的经验,提出了她对北京故宫的建议。

“故宫应该与百姓发生关系,这点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做得比较好。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市民接近文物。比如晚上开放,在餐馆的菜品中增加‘翡翠白菜’等。北京故宫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要更好地规划空间和人流,如采用预约制和路线规划,避免游人拥挤在文物附近,让资深导览员有讲解的空间,让小朋友有听故事的地方。其次,要体现人文关怀,方便游人如厕、饮水、进食、购物,避免过分的商业色彩。第三,尝试取消以高门票价格来控制人流,而采用乐捐的方式并配合参观预约制。第四,在出版物方面,讲故事的方式应该多元化。第五,国家级的博物馆不应是一座空房子,要改变本位思维,把故宫建成全世界的博物馆,坚持用多元和人本的理念来传播中华文化,打破紫禁城的禁忌,积极与社会融合,鼓励全民参与,使故宫真正成为每个人的故宫。”

篇7

关键词:中西文化;茶产品;翻译;差异;问题;对策

作为茶叶原产地以及茶叶生产大国,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且是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十六世纪茶叶逐渐传入到西方国家并且得到当地接受以及喜爱。茶文化广泛传播促使茶文化逐渐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我国茶文化的西方茶文化。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不断进步促使茶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茶叶最早是作为药物被发现的,茶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与茶叶有关的典故,文人墨客也创造很多描写茶叶的作品。外国人逐渐对中国茶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在茶叶有关诗词以及历史典故英语翻译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分析

我国最早发现了野生茶树以及茶叶药用价值,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荼”是最早名称,唐代陆羽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到了唐朝,饮茶已经成为全面性活动。我国茶叶种类非常多,划分标准也存在着非常的差异,或者是根据产地和外观,或者是根据茶树名称,或者是根据历史典故等等,营造了独具特色茶文化。到了十六世纪,茶叶被传到了西方,得到了世界各个阶层喜爱,逐渐在西方养成了饮茶风俗。在英国最为著名的就是下午茶,公爵夫人Anna是最早发明者,Anna喜爱饮茶,但是早餐和晚餐时间过长,因此,Anna在下午五点左右邀请朋友饮茶谈心,在饮茶期间提供茶点,渐渐得到大家欢迎,逐渐被流行开来,形成了文化习俗。

2茶产品翻译存在的问题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非常大差异促使茶产品翻译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进行茶叶产品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语言上并没有形成共识,茶叶名称包含着关键词“tea”,有的茶叶名称则并没有涉及,并没有形成统一化标准,茶产品意义存在着不清晰。诸如,“白牡丹”被直译成为“WhitePeony”,很多茶叶爱好者无法区分这个究竟是花的名字还是茶叶的名字,这就使得外国人在理解方面存在着困扰。在茶产品翻译过程中,很多产品选择拼音直接翻译的方式,但是却并没有针对实际情况来添加注解,又没有语境关联,这就使得西方茶叶爱好者无法理解茶叶名称翻译中存在着文化性因素。一部分茶产品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茶叶翻译名称无法直接体现茶产品特色以及茶产品内涵,诸如,“西湖龙井”被翻译成为“XihuLongjing”、“碧螺春”被翻译成为“Biluochun”、“信阳毛尖”被翻译成为“XinyangMaojian”、“太平猴魁”也直接翻译成为“TaipingHoukui”等等,外国人在理解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

3中西文化背景下茶产品翻译对策

3.1优化茶产品英文翻译工作

我国茶叶种类非常多,在命名过程中,往往是整合茶叶产地、茶叶种类来进行命名,其中绿茶的翻译方式最为直接,大多是采用直译法,而青茶“安溪铁观音”直译成为“AnxiTieguanyinTea”或者“OolongTea”。红茶则是翻译成为blacktea,在翻译过程中,切忌将茶叶翻译成为“redtea”。诸如,“大红袍”应该翻译成为“WuyiMountainRockTea”或者是“Dahong-paoTea”等等。另外一种代表性茶叶品种,黑茶主要对外销售,诸如,普洱茶就是非常著名的黑茶,黑茶需要发酵之后才能够饮用,营养价值非常高,有利于减肥和降低血压,是维吾尔族地区以及藏族地区等生活必需品,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翻译黑茶产品过程中,往往采用音译法,诸如,将“普洱茶”直接翻译成为“PuerTea”,也更加容易记忆。

3.2重视茶叶相关文学作品的翻译

茶叶名称具有非常丰富美学文化,很多茶叶名称包含着民俗节日以及地域名称等方面内容,那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翻译原则来进行翻译,实现传神达意,删繁就简,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茶叶的精髓。西方文化影响下,在茶叶产品翻译过程中,需要坚持策略性,这样才能够更加生动体现出我国茶文化特点,同时也能够更加直观、更加有效体现茶叶文化内涵,促使西方茶叶爱好者能够更好接受我国茶叶文化。在进行茶叶名称的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翻译茶叶名称时统一加上“Tea”,构建统一化标准,如果西方文化中存在着固定一名,那么就可以直接使用,诸如,绿茶和红茶被翻译成为“GreenTea”和“BlackTea”,乌龙茶则是被翻译成为“OolongTea”。如果茶叶名称包含着茶叶色泽、茶叶味道、茶叶采摘时节以及茶叶地点等等,那么可以尽可能将这些内容翻译出来,诸如,茶叶分成了雨前茶、明前茶等等,这些都是根据采摘的时节来命名的,翻译成为“Pre-GrainRainTea”、“Pre-OingMingTea”,还有一部分茶叶是根据茶叶产地来命名,那么可以将音译法和Tea相结合,诸如,一部分茶叶产地是著名旅游景点,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旅游景点名称来为茶叶命名。诸如,杭州西湖是享誉全球的地名,那么西湖龙井可以直接套用为茶叶命名“WestLakeDragonWellTea”。还有一部分茶叶名称存在着较为复杂隐藏性意义,翻译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音译翻译方式。以大红袍为例,隐藏着一个典故,那么就可以直接翻译成为“DahongpaoTea”。因此,在进行茶产品翻译过程中,首先可以对茶叶进行简单汇总,了解茶叶名称蕴含的实际含义,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更加有效表达实际含义。

3.3坚持科学的茶产品翻译规律

在进行茶产品翻译过程中,可以不断总结规律,选择更加科学翻译方式。在进行茶产品命名过程中,大多是结合茶叶产地和茶叶类别直接翻译,利用直接音译法能够翻译茶产品名称,这样的翻译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外国茶叶爱好者在茶产品理解方面却存在着非常大的障碍,西方人虽然理解茶叶名称,但是却无法深入了解茶产品真正意义,同时外国人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在进行茶产品翻译过程中,还有一部分茶叶名称是按照茶叶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并不是采用音译方式,而是根据字面意识来进行逐字逐句翻译,茶产品名称趣味性更强,人们也更加容易记住茶叶名字,通过恰当使用茶叶名字能够避免想当然翻译。同时还可以选择与英文单词进行直接翻译,通过选择对应单词能够更加准确表达茶产品含义,但是该类翻译方式却存在着非常大局限,由于很多茶叶种类是中国特有,往往很难找到对应单词,那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结合茶叶名称来选择最优翻译方式,这样的翻译效果更加理想,同时也能够促使外国茶叶爱好者深入了解茶文化,激发外国茶叶爱好者茶文化兴趣,茶文化宣传效果以及推广效果更加理想。

4结语

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实际影响范围非常广。由于中西方在生活习惯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直接的影响到茶叶产品翻译效果,为了能够传播茶文化促使西方茶叶爱好者更好接受茶叶产品,那么就需要在茶叶名称基础上融入西方文化因素,提升茶产品翻译质量,更好发扬茶文化。在茶产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多阻碍。翻译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了解茶文化、茶产品,积极掌握相关专业术语,提升翻译准确性。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表达字面意思,还需要优化翻译语言,注重翻译语言生动性以及有趣性,促使外国人产生茶产品了解兴趣。翻译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典故以及诗词实际含义,结合实际含义来进行翻译,促使外国人能够更好的理解实际内容,突出茶叶相关诗词以及典故的实际韵味。因此,在茶产品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翻译规律,结合多样化翻译方式来选择最佳翻译方式,特别需要保障茶产品产地以及茶产品类型等信息翻译准确性,促使茶产品能够进行对外销售,提升茶产品推广以及宣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昭仪.目的论视角下的茶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刘珍珍.中国茶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名翻译[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0):11-12.

[3]周子伦.英语“茶”话溯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10-117.

[4]李萍凤.中英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对外经贸实务,2014(6):67-69.

篇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人们最熟悉的对杭州的描述,而对杭州的赞美却不仅仅这一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的诗文墨宝裹挟着细腻无比的情感抛洒在这里,或忧愁或喜悦。宋代大文豪苏轼写尽山水却对杭州情有独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到杭州,“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这是乾隆在杭州龙井的题诗。杭州的美不是从文字阅读和图片浏览上能够体会的,它是一座需要你亲身经历,用心体会品味的城市。所以,要想了解这座“人间天堂”的魅力,亲身走一遭是再所难免的了。

来到杭州你才真的知道,无论多么细腻的笔触、多么优美的文图,都无法将杭州这座容情山水间的秀美城市的风貌完全展现。它让一切丰富的,华丽的形容和修饰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杭州的美在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哪哪儿都透着一股子灵气。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一个个词语听着便让人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梦境之中。

杭州的美在于山水相依、城景交融,人在城中,城在画中,浑然天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人们常把这副描写济南大明湖的对联当作杭州西湖的写照,岂不知杭州的美和西湖的美又岂是这一副对联所能描绘的。泛舟西湖,若是晴天,你便被绿树鲜花及满眼的艳丽所笼罩,心情也像出笼的小乌兴奋得想要欢叫,若是阴天,隐匿在飘渺之中的群山便构成了一幅极尽写意的山水画,美的让人有些忧伤。

杭州的美在于虎跑梦泉,龙井问茶,虎跑泉与龙井茶自古被称为“杭州双绝”,用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别有一番真味。游人来到这里,品一杯虎跑泉冲泡的龙井茶,凭几临栏,暖风徐徐,眼中不尽美景,手上袅袅香茶,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西湖龙井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西湖龙井茶因产地不同,又分为五个品号狮,龙、云、虎,梅,即产于狮峰山龙井村、五云山,虎跑泉、梅家坞一带的龙井茶。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龙井茶还分为明前龙井和雨前龙井,即清明节之前采摘的龙井和谷雨之前采摘的龙井。民间素有“雨前龙井为上品,明前龙井为珍品”的说法,明前龙井其珍贵度堪比酒中女儿红,所以明前龙井又别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说的便是这明前龙井。

杭州的饮食习惯也受到饮茶之风的感染,高雅清淡。杭帮菜是浙菜系的典型代表,菜品品种丰富,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喜食河鲜、湖鲜也是枕水人家的一大饮食特点。杭帮菜制作精细,变化多样,并喜欢以风景名胜来命名菜肴,烹调方法以爆炒烩炸为主,清鲜爽脆。主要名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干炸响铃”、“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叫化鸡“霉干菜扣肉”等,并且几乎每道菜都有一个典故在其中,让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更显文艺范儿。

杭州名菜

楼外楼:

杭州楼外楼菜馆是一家名闻中外、有160年历史的名餐馆。它坐落在美丽西湖的孤山脚下,与西湖风景中的一些很有名的自然和人文景点平湖秋月、放鹤亭,玛瑙坡,西泠桥、苏小小墓、六一泉、四照阁、西泠印社,俞楼、秋瑾墓、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等为邻。楼外楼创建于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它的创始人叫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谋生的落第文人。他从南宋诗人林升的诗中取了三个字,把自己的小店取名为“楼外楼”。

龙井虾仁

将河虾洗净,挤出虾仁,用蛋清、精盐,湿淀粉浆好:取龙井新茶10克,用沸水50克沏泡10分钟:浆好的虾仁用四成热的大油滑熟,再烹上茶叶、茶汁、绍酒翻炒即可。“龙井虾仁”是取用清明节前的西湖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而成。菜肴色泽白绿相衬,口味鲜嫩清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西湖莼菜汤

选用杭州西湖特产的鲜莼菜和鸡脯丝、火腿丝制作而成,故又名“鸡火莼菜汤”。此菜鲜莼翠绿,滑嫩清香,鸡丝白净,火腿丝嫣红,色彩鲜艳,汤清味美,是一道具有杭州风味的浙江名菜。系用杭州西湖特产的莼菜与熟鸡脯肉丝、熟火腿丝,加上高级清汤、精盐、味精、熟鸡油汆制而成。菜肴色彩谐和,汤莼味美,莼菜鲜嫩润滑,脍炙人口,突出了地方风味特点。

典故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翰弃官还乡,竞因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就因为这件事,后来便有了“莼鲈之思”这一成语典故。

江南 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炒制的茶叶,正是“明前”茶(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的最佳。河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而成的“龙井虾仁”,集两者之精华,菜品色如白玉翡翠,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嫩滑鲜美,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名菜。

宋嫂鱼羹

宋嫂鱼羹的配料更为精细讲究,用鳜鱼或鲈鱼蒸熟取肉拨碎,添加配料烩制成鱼羹,因其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故有“赛蟹羹”之称,是闻名遐迩的杭州传统风味名菜。

典故:据(宋)周密著的《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潮,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自称是东京(今开封)人,随嫁到此,在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于金银绢匹。从此,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誉京城的名肴。

叫花童鸡

选用15千克左右重的嫩母鸡,宰杀褪洗干净后,肋开取出内脏,经用山奈、八角、酱油、绍酒、白糖、精盐、味精、葱段、姜丝和成的卤汁腌渍,再逐层包上猪网油、荷叶、玻璃纸,用细麻绳扎好,最外面再包上和好的酒坛泥(和泥加料酒、精盐),放入烤箱内烘烤3至4小时,去泥包,蘸花椒盐、辣酱油佐食。典故:相传,古时有个叫化子,偷来一只母鸡,在缺锅少灶的情况下,他就用泥巴将鸡包起来。放在火中烧烤,烧熟后再剥去泥巴,食之滋味鲜美异常。后来这一泥烤技法传入饭店酒家,又经过不断研制改进,才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西湖腊鱼

西湖醋鱼选用鲜活草鱼,经饿养1~2天,促使其排尽泥土味,并采用活杀现烹,不着油腻菜品,色泽红亮,酸甜适宜,鱼肉结实,鲜美滑嫩,胜似蟹肉,风味独特。这个菜的特点是不用油,只用白开水加调料,鱼肉以断生为度,讲究食其鲜嫩和本味。 典故:西湖醋鱼,又名叔嫂传珍。古时西子湖畔住着宋氏兄弟,以捕鱼为生。当地恶棍赵大官人见宋嫂姿色动人,杀害其兄,又欲加害小叔,宋嫂劝小叔外逃,用糖醋烧鱼为他饯行,要他“苦甜毋忘百姓辛酸之处”。后来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会,又尝到这一酸甜味的鱼菜,终于找到隐名循逃的嫂嫂,他辞官重操渔家旧业。后人传其事,仿其法烹制醋鱼,“西湖醋鱼”就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霉干菜扣肉

猪肉枣红、干菜油黑,鲜香油润,酥糯不腻,成鲜中略带甜味,是干菜焖肉的风味特色。典故: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厨世,两位厨师学成返惠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惠州市民的欢迎。

东坡肉

“东坡肉“经历代厨师的不断总结发展,而被公推为杭州第一名菜。选用带皮猪五花肉,刮洗干净,切成75克重的正方块,放入水锅内焯透捞出;取一大沙锅,用竹算子垫底,铺上葱、姜块,再放上猪肉,加入白糖,绍酒酱油,加盖密封,烧开后,用微火焖2小时,焖至酥烂,撇去浮油,皮朝上装入陶罐内,盖上盖,上屉蒸30分钟至酥透即可。特点是油润柔糯,味美异常。典故:此菜相传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故事。宋元佑年间(约公元1090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刺史,发动民众疏浚西湖,大功告成,为犒劳民工,吩咐家人将百姓馈赠的猪肉,按照他总结的经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烹制成佳肴。与酒一起分送给民工,家人误将酒肉一起烧,结果肉味特别香醇可口,人们传颂东坡的为人,又将此独特风味的块肉命以“东坡肉”。

杭州小吃

知味观:

素有“知味停车、闻香下马”雅称的百年名店――杭州知味观,由孙翼斋先生于1913年创建。知味观东临繁华商业街延安路,西濒湖滨商贸特色街及风景秀丽的西子湖,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是目前杭城最具知名度的餐饮企业之一。1913年,孙翼齐与义阿二两人出资在湖滨仁和路开设知味馆,次年在生意清淡的情况下,孙翼齐想着自己的点心不比别人差,就写”欲知我味,观料便知”八个大字,贴在门楣上,迎来顾客的好奇,生意日渐兴隆。知味馆以经营各式名点为主,辅以杭州名菜的经营,“幸福双”、“猫耳朵”、“西施舌”等成为菜馆的传统名点。1956年公私合营,文革期间改名东风馆,1979年恢复原名。

知味观立足于杭州传统菜肴,大胆引进各地精华。在名厨的主理之下,八大菜系各领风骚,名菜层出不穷,如“鸡汁银雪鱼”、“干菜鸭子”、“武林熬鸭”、“蟹黄鱼丝”、“龙凤双会”、“辣子羊腿”、“蟹黄橄榄鱼”、“一品海鲜盅”等精美菜点。真所谓“此味只应天上有,缘何为我落人间”。

干炸响铃

“干炸响铃”是用泗乡特产的豆腐皮,切成正方形,卷上用猪里脊、精盐、味精、绍酒和成的馅,再切成3.5厘米的段,放入五成热的菜油中炸至松脆捞出,装入盘内,配葱段、甜面酱、花椒盐佐食。泗乡豆腐皮产于杭州富阳东坞山村,故又名东坞山豆腐皮,已有1千多年的生产历史,以上等黄豆、优质水源经18道工艺精制而成,腐皮薄如蝉衣,油润光亮,软而韧,拉力大,落水不糊,素有“金衣”的美誉。

典故:干炸响铃,色泽黄亮,食时脆如响铃而得名。

但民间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杭州城里有一大一小两家饮食店。大饭店老板欲独霸生意,常常寻事生非,欺负小饭店的老板。一天,他得知小饭店里豆腐皮断档,便唆使一些无赖到小饭店去专点吃豆腐皮,扬言若不能满足要求,就砸掉小饭店的招牌。此事激怒了一位经常在这里喝酒的彪形大汉,只见他一言不发,急出店去,跨上自己的黄膘马。挥鞭而去。过了不一会儿,只听一阵马铃儿叮当响,大汉已出现在小饭店门口,手中还托着一包从泗乡买来的豆腐皮。事后得知,此大汉乃是一位有名的江湖好汉,专爱解人危难。他的举动使小店老板感激万分,立即动手烹制了豆腐皮制作的下酒菜,不惜用上好的猪里脊肉,入油锅加而成。为了纪念这位好汉的功德,小店老板把豆腐皮卷成了马铃儿的形状。“干炸响铃”名肴就这样问世了。

油焖春笋

“油焖春笋”是选用清明前出土的嫩笋,顺长剖开,拍松,再切成5厘米长的段,用花椒油煸炒后,加入酱油、白糖、味精和鲜汤,烧开后改用小火焖至汤汁稠浓,淋上香油即成。特点是油重、糖重,色泽红亮,口味偏甜,属于浙江的传统风味菜。

杭州酱鸭

1 选用当年饲养成熟的肥壮鸭子空腹宰杀,洗尽后在肛门处开膛挖出内脏,除去气管、食管,再洗尽后斩去鸭掌,用小铁钩住鼻孔,挂在通风处晾干。

2 将精盐和火硝拌匀,在鸭身外均匀地擦一遍,再在鸭嘴、宰杀开口处内各塞入5克拌料,将鸭头扭向胸前夹入右腋下,平整地放入缸内,上面用竹架架住,大石块压实,在0度左右的气温下腌12小时即出缸,倒尽肚内的卤水。

3 将鸭放入缸内,加入酱油以浸入为度,再放上竹架,用大石块压实,在气温0度左右浸24小时将鸭翻身,再过24小时出缸。然后在鸭鼻孔内穿细麻绳一根,两头打结,再用50厘米长的竹子一根,弯成弧形,从腹部刀口处放入肚内,使鸭腔向两侧撑开。然后将腌过的酱油加水50%放入锅中煮沸,去掉浮沫,将鸭放入,用手勺将卤水不断浇淋鸭身,至鸭成酱红色时涝出沥干,在日光下晒两至三天即成。

4 食用前先将鸭身放入大盘内(不要加水),淋上绍酒,撒上白糖、葱、姜,上笼用旺火蒸至鸭翅上有细裂缝时即成,倒入腹内的卤水,冷却后切块装盘。

定胜糕

将粳米粉,糯米粉放入盛器,加红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匀,让其涨发1小时。再将米粉放入定胜糕模型内,摁实,面上用刀刮平,上笼用旺火蒸20分钟,至糕面结拢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

典故:在唐代,常熟城里的官府规定,市上的糕点要计量,一升箩米做十个,约合一两一个,叫做“定升糕”。常熟百姓为使一两一个的糕点做大,既吉利,也讨官员欢心,后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用梨木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模样的容器,正好装下一两湿米粉,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容器口大底小,容易倒出,图案有半桃、牵牛、梅花、线板、棱台、五星,等等形状。倒出后上蒸笼一蒸,乘热盖上红印,取名为“鼎盛糕”。到了明朝,打仗的事儿越来越多,老百姓就把“鼎盛糕”送给当兵的壮丁作为干粮,取名为“定胜糕”。猫耳朵

杭州“猫耳朵”,是杭州的名小吃,它是一种面条,因形似猫的耳朵,故名。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典故: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 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隆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杭州采访侧记之龙井茶

拍摄当天,我们来到了杭州最著名的龙井村,车子盘旋而上,终于来到慕名已久的龙井的故乡,但见每家每户站在门前。或炒茶或品茶,每家主人都热情地招呼你过去品茶,但确实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起,尤其清前茶的价格更是贵的令人咂舌,龙井茶每斤在2000元左右。

告别短暂的龙井村一游,我们奔赴了正宗的茶园――梅家坞,一路上,茶园脆嫩,清爽宜人,风景之美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偶尔会碰见茶庄旁边修葺的茶室,挂上古雅的“龙井茶”几个大字,就知这里便是品茶的胜地了。当我们一行穿过梅岭隧道,从雕刻着巨大的“梅家坞”三字的门牌下走过,漫山遍野的茶园向我们敞开胸怀,扑面而来,而这种突如其来的绿色将整个心情撩拨到兴奋,进而停下来,开始为整片的茶园所震撼。

清幽幽的茶香扑鼻而来,从五云山淙淙而下的梅坞溪经过清淤驳i勘后靓丽洁净了好多,映衬着一幢幢白墙青砖乡村别墅美丽的景致,干净整洁的江南民居、秀丽精致的小桥流水、油绿油绿的茶园……美景美色有些应接不暇。

正当欣赏茶园春色时,一行采茶的茶农从山上采茶归来,走在最前面的是顾客,跟茶庄的老板谈好价钱之后,茶庄雇佣几位茶农早上6点就开始采茶,直到新茶采摘完之后下山,我们看到每个人茶篓子里都只有星星半点的新茶。问及现在的采茶情况,他们说今年温度比常年偏低,新茶比往年稍晚一些,随着温度升高,清明节前的茶叶还能不断采摘。

狮峰山、龙井村、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篇9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结构

老舍先生的《茶馆》作为“京味儿”话剧的代表作之一,是继1958年舞台演出后又于1982年在遵循原貌不变的原则下又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就叙事而言,舞台再现和银幕再现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显而易见的:影片和戏剧都是展现,不是讲述,……。”[1]而从文学的角度更进一步讲,“话剧、电影以再现为基础,通过生活真实的再现以体现创作者的评价。”[2]从演员到台词,以及情节安排、角色塑造,都是以裕泰茶馆三个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为背景,“大茶馆,小社会”,借形形人物的出场,展现清朝末年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政权覆灭前夕民众的生活状态,浓缩半个多世纪的世事变迁。无论舞台演出还是院线播放,都是再现那三个不同时期的真实生活,虽然同属非文字媒介叙事,但二者毕竟外在表现形式不同,抛开对《茶馆》表意的研究,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比话剧舞台叙事,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挖掘电影版《茶馆》为表意而显现的深层结构。

一、叙述者

无论是观看话剧《茶馆》还是电影《茶馆》,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作品中的事情是谁讲述的,或者换句话说,是谁将《茶馆》这个小社会呈现出来的呢?笼统概之,是叙述者。那么,与话剧相比,电影的叙述者是谁呢?

话剧,以对话为主,并伴有少量的音乐、歌唱,以演员在台上的对白或独白为主要叙述手段。而电影则是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技巧展现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各项艺术的一门综合艺术。因此,根据话剧和电影的主要特征得出二者的叙事模式分别为舞台叙事和蒙太奇叙事(或称银屏叙事)。这里,所谓的叙事就是“存在于通过某种机制讲述故事的一切文本中(书写、舞台、影片或其它)。”[3]通俗的讲,话剧是通过舞台叙事来再现生活真实,电影就是运用蒙太奇手段对影片进行制作,最终上映来达到银屏叙事的目的。电影在话剧(或戏剧)基础上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技巧制成影片搬上银屏的一种传播形式。相应的,话剧导演成为电影导演,话剧演员成为电影演员,舞台泛指为影片所需的场景。可见,电影叙事是“叙事传播的两种基本模式的融合:叙述和我所说的演示。”[4]

话剧叙事和银幕叙事的差异即已清楚,电影叙述者也就一目了然。“叙述者就是叙事作品中故事的讲述者,也称叙事主体。”[5]话剧《茶馆》中,每个人物形象都对应着一个人生故事,不同类型的人物出现都在诠释不同的人生。因此说,演员作为叙述者的主要形式存在于话剧叙事当中。而电影版《茶馆》可将话剧中的叙述者搬到电影中。除了基本叙述者老舍、导演谢添先生及相应的扮演者之外,与话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蒙太奇的组接技巧。“蒙太奇的活动能够将各个时空段落组合起来。”[6]而在戏剧里没有“闪回,也没有影像画面、构图和分镜头的混合。”[7]蒙太奇的组接技巧是通过摄影机来完成的,是“通过摄影机的错位,观众感觉到影片叙述者的引导作用。”[8]这里,“影片叙述者的蒙太奇活动能为叙事建构一个真正的过去时及动词的其它时态或语式。例如,条件式,祈愿式。因此,必须承认,如果镜头是现在时的,如果涉及的是一个过去的现时化。那么,一些蒙太奇的操作(当然不会是全部)就承担了时间的操控,这是任何叙述者活动的可能性之一。”[9]这与话剧舞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在电影《茶馆》中,有一个最核心的叙述者,那就是蒙太奇,它将所有镜头组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有时间过渡的故事情节。

另外,电影《茶馆》里,一开头切入“茶馆”这个电影名字是,有一段画外音交代茶馆作者、故事发生的背景,等等,这也是话剧《茶馆》所没有的。因而,也将其归属于区别于话剧《茶馆》的叙述者之一。

二、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指的是叙事作品进行叙述时观察的角度。根据布斯的叙事理论,叙事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由叙述者向受述者发送作品信息,影响到观众或读者的认知判断能力,最终得到接受者的认同或反驳。因此说,叙述视角就是叙事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向接受者传递叙事作品中信息的重要方式。

对于叙述视角的分类一般遵循热奈特的三分法。在热奈特的叙事体系里,“叙述视角”被称作“聚焦”。无论是“聚焦”还是“叙述视角”,都表述的是同一概念范畴,都同样“被定义为叙述者与他的人物之间的一种‘认知’关系。”[10]根据这种“认知”关系,将叙事作品中的聚焦大致分为三类:“未聚焦的或零聚焦的叙事:叙述者是‘全知的’,即他说的比任何人物所知道的的要多;内聚焦叙事:有固定的内聚焦,叙事说明的事件仿佛是经过唯一一个人物知觉的过滤,变化的内聚焦,焦点人物随小说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多重的内聚焦,同一个事件根据不同人物的视点被多次地提及;外聚焦的叙事,读者或观众无法得知人物的思想情感。”[11]换句话说,零聚焦是通过全知的叙述者的眼睛来传递信息,内聚焦是以作品中人物的眼睛来过滤信息,而外聚焦则是通过作品外的旁观者传递信息的。因而,无论是文字媒介叙事还是非文字媒介叙事,相同的故事情节,选取的叙述视角不同,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判断。即便是话剧版《茶馆》与电影版《茶馆》同样的故事原型,也难逃叙述视角的差异。

话剧《茶馆》主要是通过舞台上的人物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每个人物的形象塑造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对白来完成。观众是坐在剧院里观看舞台上的人物之间的对白来感受整个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尽管每个出场的人物台词简短明了,但是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伴着浓郁的“京味儿”,更使其无愧于话剧史上之经典的美誉。例如,常四爷面对流氓打手二德子的无理挑衅,随即甩出: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少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这地道的北京腔儿,话里带刺,锋利无比。无形之中嘲讽了二德子,同时更表现出常四爷豪气的爱国情怀,有着浓厚的感彩。如此的例子不胜枚举,话剧《茶馆》就是若干个这样的对白堆砌起来供观众享受的语言艺术。显然,话剧的的叙述视角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完成故事情节的陈述,可以将其归类于内聚焦的一种。除此之外,舞台布景、灯光、音响等因素也会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譬如,舞台灯光的调节对观众的叙事认知给予一定的操控,某一处的光明或者黑暗可以局限观众的事业,等等。

“如果舞台空间使观众的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电影则可通过各种技术处理,从某些方面超越舞台甚或文字的局限”[12],最典型的就属蒙太奇手法了。如果说人物对话可视为内聚焦的一种,那么,蒙太奇的手法就算是外聚焦了。蒙太奇是独立于叙事作品之外的,可以使观众看到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发生的事情,有些特写镜头可以把叙事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清晰的呈现于观众面前,慢镜头更是可以将故事进行艺术加工,使其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电影《茶馆》除了人物对话这一叙述视角外,更重要的是镜头与镜头间的切换和衔接,声音的配合来为观众叙述故事情节。它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迅速变换的场景,于是运动便成为电影的基本特点。整个《茶馆》就一堂景,但是蒙太奇使得其繁衍了五、六百个镜头,最终获得生动且丰富的表现力。与话剧《茶馆》开场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茶馆》一开始就用一个很长的摇镜头介绍茶馆的面貌,随着画面的逐层推进,由茶馆门柱上的对联到茶馆里的茶具、凳子,跟着画外音切入:

“《茶馆》是老舍先生留给我们的一部不朽的名誉。这样的茶馆现在已经没有了,可在旧北京却布满四城,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通过一个大茶馆的兴衰,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旧时代的画卷。……”

这几个镜头的组接并伴随着画外音的切入,不仅让观众知晓《茶馆》的创作者,而且同时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观众也随之而进入到电影的情景叙事当中。

再如,掌柜王利发,导演运用镜头的切换来依次表现三个不同时代的王利发,岁月流逝,由年轻走向年迈,他的茶馆也在经历着岁月的洗礼,生意逐渐萧条,茶馆里的茶客发生变化,茶馆的布置也随时代而跟着变化,万事万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莫谈国事”,可最终还是难逃“国事”对它命运的改变。与话剧不同的是,这三个场景的变化不受舞台的限制,不时的变幻茶馆周边环境的镜头,告知观众相应的社会状况,一定程度上给电影更添一些真实感。因此,叙事视角上比话剧更具灵活性。

三、叙事结构

我们通常所说的“结构”是指所研究的对象的组织或排列形式。那么,叙事结构就被视作是一种叙事作品的框架,是依次展现于接受者面前的故事情节。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叙事作品,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是它的结构。把握了叙事作品的叙事结构,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一步一步去挖掘作品的内在涵义。

“艺术作品,不论小说、戏剧、绘画、雕刻。无一不需要结构(布局)”[13],话剧和电影业是如此。在话剧中,叙事结构说的就是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里展开的故事情节。它的基本单位是“幕”。“幕”作为话剧的基本结构单元,每一幕终止就代表着作品中一个故事环节告一段落,而每一幕之间都有一定的连贯性、逻辑性和顺序性,最终组合成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就以话剧《茶馆》为例,整场演出历时139分钟,共有三幕,每一幕代表着一个时代,用三个时代的人情世态来讲述半个世纪的社会变化。从清朝末年的腐败到军阀混战再到,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浓缩在这个小小的茶馆里,茶馆里从开始熙熙攘攘的茶客到最后要靠小丁宝来“拉客”,情节高度集中,台词简短凝练,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感受五十年的世事变迁。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茶馆》在表演故事情节的时候采取顺序的方式,在舞台上按照时间的推移依次为观众展现特定时代应该发生的事件。诸如“你完了”,尽管一语双关,但没有办法同时出现故宫火灾、皇室出逃、清兵溃败和老百姓避难等一系列的场景,从接受者的角度对叙事作品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电影则不同,它以镜头为单位,按照故事情节推进的需要无时无刻不在变换着镜头,切换着场景,它相比较话剧而言在叙事结构上打破了时空对其的局限性。“在影片总体结构的意义上,叙事结构与通常所说的电影蒙太奇结构含义相当,他表明着一部影片的总体架构方式,……包括……隶属于影片构成和影片感知的各个方面的组合和建构。”[14]一部影片要给人新鲜的感受、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宣泄必须要有别出心裁的叙事结构,而叙事结构就需要蒙太奇的组接技巧了。但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没有话剧那么明显的分段,并非直观可见的对象,也让常常不会被观众所重视。但要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不得不对其进行了解。《茶馆》里,有长镜头、短镜头以及特写镜头等,通过对镜头的组合和剪辑演绎一部横跨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史。镜头给了电影叙事极大的自由,它利用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事物,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像本来的生活一样自然而流畅。电影《茶馆》一开始的热闹场面,有玩鸟的、“谈事儿”的、下棋的、有在这个地方进行不道德交易的,等等,镜头的随意切换,仿佛真的带着观众回到了那个年代的“茶馆”,生活的真实油然而生。可以说,镜头作为电影叙事结构的基本单位为电影“怎么样讲故事”做好了铺垫。

简言之,以上赘述是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茶馆》的话剧版和电影版进行比对,从话剧与电影在叙事理论方面的差异性看到电影叙事的特殊性――蒙太奇。但在电影叙事学理论中,还应对叙事空间专门进行探究,以丰满叙事学理论本身。

[参考文献]

[1](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14页.

[2]安葵.《戏曲“拉奥孔”》.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3](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25页.

[4](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26页.

[5]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51页.

[6](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125页.

[7]转引自(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125页.

[8](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126页.

[9](加)戈德罗著,刘云舟译.《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127页.

[10](加)戈德罗、(法)若斯特著,刘云舟译.《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76页.

[11](加)戈德罗、(法)若斯特著,刘云舟译.《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75-176页.

[12]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90页.

[13]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第144页.

篇10

例一出卷四五《刑部》卷之七,《诸奸·凡奸·舍居女犯奸,出舍》条。岩村等校定本句读如下:

[舍居女犯奸,出舍]至元六年中书户部:来申:郝陌、郝忠、郝奈儿召到张乞僧,作舍居女婿。其郝奈儿与刘元通奸,经断,张乞僧不肯住坐。乞照详。省、部相度,既郝奈儿犯奸经断,难以依旧住坐,合令张乞僧将妻出舍,与伊父同居。合下仰照验施行。

人名郝忠,此本出校,曰:“郝沈刻作郭,陈氏未校,下同。”所谓陈氏未校,谓陈援庵先生《沈刻元典章校补》[4]也。所谓下同,谓人名郝奈儿,陈氏亦未校,仍作郭奈儿也。易言之,岩村本“郝陌、郝忠、郝奈儿”云云,沈刻本作“郝陌、郭忠、郭奈儿”(顿号为笔者所加),陈氏无校改也。

惟毋论有校、未校,陈垣氏及岩村氏均未对三人(郝陌、郝忠、郝奈儿)合召一夫(张乞僧)之不合情理置一辞。按陈垣氏熟悉元朝典故,校出沈刻《元典章》讹误、衍脱、颠倒诸处一万二千余条,岩村氏校定本各条文,皆经当年元典章研究班群贤之论定,对此三妻一夫之事,具沉默不语,殊为可怪。岩村本行世后四十年,祖、李二氏点校本出,仍作“郝陌、郝忠、郝奈儿召到张乞僧作舍居女婿”,且注曰:郝忠、郝奈儿二郝字,元刻均误作郭,今据下文订云云。三女共一夫,二氏亦不以为异,依旧传布不误。

案元朝行一夫一妻制,三女共一夫,法所不容,疑三人中只有一人为张乞僧之妻。据下文,此人应为郝奈儿。郝陌、郝忠为男人名,应非其人,实无可疑。但郝陌、郝忠两人名,缘何出现于此?

据条文,郝奈儿与刘元通奸,已经司法断决,惟赘婿张乞僧不肯续留郝家住坐。据此可知,告诉人应为郝家人。依《元典章》编辑体例,此处应作“郝XX告”。疑“忠”字误,当作“告”。但“郝陌郝告”(沈刻本)或“郝陌郭告”(元刻本)云云,仍有疑处,盖人名“郝陌郝”或“郝陌郭”均甚为奇怪。按本案未见郝奈儿之父,推测郝父应已亡故,告诉人为郝母。郝母本家姓氏未详,设为“田”,依元代官府文书所见例推之,此处“田”字前应有“阿”字,或作“阿田”或作“郝阿田”,两者具可。元刻本“陌”下一字为“郭”,作“郝陌郭”,疑郝母本家姓“郭”,原作“郝阿郭”。郝、阿、郭、陌四字,具有“霹”旁,告、忠两字,形亦稍似,稍一不慎,即可致误。推论至此,应可确定,原始文书本作“郝阿郭告”,元刻本误作“郝陌郭忠”,沈刻本误作“郝陌郝忠”。

下文“合令张乞僧将妻出舍,与伊父同居”云云,谓令张乞僧携妻郝奈儿离开郝家,回到张家与张父同居生活。张乞僧似已原谅其妻郝奈儿,但仍不满于妻母郝阿郭,不愿再与阿郭同住,故阿郭赴官告也。

元刻《典章》,本非善本,鲁鱼亥豕,往往有之,传钞诸本,每况愈下,学者引用是书,稍一疏忽,即为所蔽。举此一例,可见一斑。从事于此者,慎哉。

例二出卷一八《户部》卷之四,《婚姻·收继·叔收嫂,又婚元定妻》条。今据元刻本试加标点如下:

《叔收嫂,又婚元定妻》

至元十年,中书户部:

来申:

胡阿郭告:老刘至元七年二月內,属赵二、马阿刘为媒,定问讫阿郭小姑胡茶哥,与次男刘二(应作三)为妻。去年六(应作三)月內,刘二自缢身死。比及二七其间,有婿刘三已将伊嫂阿郭接续为妻公事。取到一干人等词因。看详刘温先于至元七年,问到妻胡茶哥,至今不行迎娶,一面将亡过亲兄嫂阿郭未及周年收为正妻,其元定妻胡茶哥年二十,已及成婚之岁,若将刘温并嫂阿郭于夫丧制中成婚,依法断罪听离,却令本人迎娶胡茶哥为妻,况兼已有条格:“叔叔合收嫂嫂”,若拟刘温亦将胡茶哥求娶为妻,又有钦奉圣旨条画一欵,节该:“有妻更娶妻者,虽会赦,犹离之。”钦此。不曾断过如此体例。乞明降事。

省部照得来解内,刘二至元九年三月十三日 (公元1272年4月12日),自缢身死,其妻虽是于夫服內信从刘三长兄刘琮,竞于至元十年二月二十日(公元1273年3月10日),与小叔和同接续成婚,即系钦奉圣旨内一欵:“小叔合行接续收继”,难同有妻更娶妻体例。合准以此为定,令小叔刘三将嫂阿郭收继,仍将元定妻胡茶哥依理下财求娶为妻,外据刘宗、刘温所招罪犯,从本路量情断遣。仰照验依上施行。

条文先则谓刘二于至元七年定到未婚妻胡茶哥,次则谓刘二已于至元九年自缢身死,再则谓某路官府于至元十年拟令刘三(注意:非刘二)迎娶其元定妻胡茶哥。然则胡茶哥之定婚夫,究竟为刘二,抑或为刘三?死者为刘二,或者为刘三?初读全文,如堕雾中,竟无头绪。再者,文中数见之阿郭,或谓为胡茶哥之嫂,或谓为刘温(案即刘三)之嫂,前后两阿郭,鄙人初意以为一人,即认为阿郭初嫁为胡茶哥之嫂,夫死之后改嫁刘温之兄刘二,刘二死后为小叔刘温即刘三所收,先后三嫁。惟刘馨珺学棣与党宝海博士两人先后惠告,以为胡茶哥之嫂阿郭为一人,刘温之嫂阿郭为另一人。刘、党两人之赐教,时不同,地亦异,而所持意见,竟不谋而合,诚撼动我心之事也。[5]乃将阿郭之事,参照刘、党高见,推敲再三,以为二君高见与鄙人私意,是非不易断,公婆皆有理,可以并行,以俟高明。兹将彼我两说,说明如下。

请先改正条文内一个错误。案刘二自缢身死日期,引文倒数第五行作至元九年三月十三日,年月日具全,应当可信,而开头第五行作“去年六月内”,应改正作三月。

次说条文内“次男刘二”为“次男刘三”之讹。考本案中胡茶哥定婚夫之名有二。一为官名刘温,此从“刘温先于至元七年问到妻胡茶哥”、“其(刘温)元定妻胡茶哥”、“却令本人(刘温)迎娶胡茶哥为妻”、“若拟刘温亦将胡茶哥求娶为妻”云云可证。另一为小名刘二或刘三。据第五行,为老刘“次男刘二”,但据下文“令小叔刘三……仍将元定妻胡茶哥依理下财求娶为妻”云云,则为刘三。一日刘二,一日刘三,必有一误。又,第五行谓刘二已于去年即至元九年自缢身死,下文更明言刘二自缢身死日期为至元九年三月十三日。据此判断,胡茶哥定婚夫之名,可能为刘三,非刘二,易言之,第五行“次男刘二”疑为“次男刘三”之误。按本文“刘二”凡三见,“刘三”亦三见,假定“次男刘二”无误不改,则虽将下文所见“刘二”与“刘三”作任何组合之更动,本条文仍无法通读.窒碍如故。但若将“次男刘二”改为“次男刘三”,其余五处“刘二”与“刘三”只字不改,则案中诸人关系可以厘清,案情可以明朗。此为原文更动最少,而能解决原文前后矛盾之唯一方法。故私意以为“次男刘二”乃“次男刘三”之讹。

惟其人既为“次男”,则其人不曰“刘二”,而曰“刘三”者,不能无疑虑。然此疑虑,时或可解。《典章》本卷前文《婿死,不回财例》条内,马立次男名马三,非马二:下文《嫂叔年甲争悬,不收》条内,路显次男名路四儿,非路次儿、路二。援彼例此,老刘次男不叫“刘二”而叫“刘三”,完全可能。

老刘次男为刘三,刘三“亲兄”刘二,易言之,刘三长兄为刘二,而又有“刘三长兄刘琮”(倒四行)之说者,盖一就老刘之子二人而言,一合老刘两子及老刘之兄之子即刘琮三人而言。刘琮,末行作刘宗,疑有一误。刘琮、刘二、刘三(刘温)应为堂兄弟,大排行,疑刘琮小名刘大,而刘二、刘三为其堂弟。

刘二自缢身死,弟刘三以小叔身份收继寡嫂阿郭,故曰“有婿刘三已将伊嫂阿郭接续为妻”,又曰:“刘温……一面将亡过亲兄嫂阿郭未及周年收为正妻”,又曰“其妻(案即刻二妻阿郭)……与小叔和同接续成婚”。

刘三收继阿郭,条文先则谓系刘二“二七”期间内,即至元九年三月二十七日之前,但下文谓为至元十年二月二十日。两者明显抵牾。鄙意以为,二七期间内接续为夫妻云云,或谓已行夫妻之实也;至元十年二月二十日和同接续成婚云云,或谓是日始正夫妻之名也。文内有刘温即刘三“将亡过亲兄嫂阿郭未及周年收为正妻”云云。至元九年三月十三日,刘二身死,至元十年二月二十日,阿郭、刘三和同接续成婚,正合“未及周年收为正妻”之语。又,《典章》卷一八《田长宜强收嫂》条有“有小叔田五儿将阿段两手拿住,令伊兄田长宜将阿段收继了当”云云。此处“收继了当”,谓强暴得逞也。《典章》语言,时有超越其字面意义者,不可不察。刘三将伊嫂阿郭“接续为妻”,或谓尚未成婚,而已燕好也。

条文误字暨疑处既已改正疏通如前,前后抵牾应已消除,惟本案始末仍需依时序解说如后。(一)妇人郭氏原嫁胡某,故曰“胡阿郭”。(二)胡阿郭小姑名曰胡茶哥。(三)不记年月,胡阿郭夫亡,改嫁老刘长男刘二,成为刘三之嫂。(四)至元七年二月,刘三与胡茶哥定婚。(五)至元九年三月,刘二卒。弟刘三即刘温将嫂阿郭“接续为妻”。(六)十年二月,刘三将阿郭“收为正妻”。(七)依“叔叔合收嫂嫂”条格,小叔刘三得将寡嫂阿郭收继,但时当刘二丧制中,须“依法断罪听离”;另一方面,若准刘三依条收嫂,并令刘三求娶元定妻,则是有妻再娶,亦须断离。事发到官,地方官“不曾断过如此体例”,故申乞朝廷裁断。因本案涉及户籍登记及婚姻效力问题,属户部事务,故中书省发由户部处理。户部遵奉今上皇帝至元八年发布之圣旨以为最高法律,准刘三收继阿郭,且令刘三求娶元定妻胡茶哥为妻,不受“有妻更娶妻”之法律约束;惟刘三因于胞兄刘二丧制中收继兄嫂阿郭,违反法律,故“从本路量情断遣”;刘三堂兄刘琮亦“从本路量情断遣”,盖因刘三收继阿郭,刘琮或为首倡者,或为主事者之故也。

刘三收继阿郭之记载,鄙人解读如上,不敢自以为是,盖因《典章》编者剪裁原文过甚,诸人关系因而晦涩不明,益以抄者梓者误抄误刻,后人读来更感迷离,难以究诘。举例言之,由“胡阿郭告”云云,据鄙人点读《典章》全文之经验判断,本案原告应为胡阿郭,但胡阿郭为何告官,则本条文字并无一语及之,于是乎吾人仅能衡情设想,以求解答。职是之故,鄙人前述之解读,不能尽获众人之首肯,意中之事也。刘馨琚、党宝海二君质疑鄙人之主张,以为案中阿郭实有两人,一为胡家妇,一为刘家妇,我则以为阿郭先为胡家妇,后为刘家妇,一人而再醮三嫁者也。

按全文中“阿郭”凡六见,首见之“胡阿郭”及次见之“阿郭”,其为同一胡家妇,断无可疑。第三至第六见之“阿郭”,以前后文观之,亦可断定为一人,即原为刘二之妻,后为刘三所收者。此后一阿郭,刘、党二君以为非是胡阿郭,而为另一人,吾人可依元人惯例,姑且呼之曰刘阿郭。假使二君所见为是,则本案案情较之鄙人所述者为简单,即刘二死后丧制中,刘三收继刘阿郭,置其元定妻胡茶哥于不顾,胡阿郭为小姑胡茶哥鸣不平,故赴官告诉也。

惟两阿郭之说虽亦可通,仍有若干疑问。其一、胡茶哥缘何不自行赴官陈告,乃嫂胡阿郭缘何代作不平之鸣?其二、假使果有两阿郭,文中理应设法区别,以免混淆难辨,《典章》编者缘何虑不及此?

鄙人一阿郭之说,要系根据点校《典章》全文所得经验而来。前已言之,元人文书称呼妇人,或在本家姓氏前加一“阿”字,或更加夫姓,如阿陈、洪阿陈、阿林、叶阿林之类。记忆中《典章》所见妇人带“阿”字者,一条之中,或一见,或数见,皆能一一辨别,无混淆之虞。兹篇所论之阿郭,鄙人断定为一人,经验使然者也。此其一。再者,《典章》编者节录胡阿郭之诉词,末句为“有婿刘三已将伊嫂阿郭接续为妻”云云。“有婿”二字,最为紧要,盖胡阿郭已为刘三接续为妻,故称刘三为婿。若此处阿郭为刘阿郭,则胡阿郭诉词中称呼刘三应为“刘二弟刘三”或“弟刘三”或“有弟刘三”之类,岂能称之曰“婿”。此其二。缘此二端,我故断定文中所见阿郭为一人。

惟鄙人之说,亦有懈可击。其一、党君谓,如阿郭为一人,则至元九年三月刘二死前,阿郭已为刘家妇,应称刘阿郭,缘何仍称胡阿郭?其二、刘君谓,如阿郭为一人,则夫婿刘二丧制中,彼与小叔刘三续亲,法所不容,阿郭缘何赴官自暴?

二君之问,诚不易答。思之再三,勉强索得半解以应之,曰:阿郭再嫁刘二,有实而无名,婚姻不成立,故官府文书仍依其前之身份,称之曰胡阿郭。刘二死后,阿郭依从刘二堂兄刘琮之主张,为小叔刘三所收。考当日华北汉族间千余年来几已绝迹之收继婚,因蒙古之统治,又有复燃之势,逮至元八年忽必烈发布“叔叔合收嫂嫂”之圣旨,民间有恃无恐,强行收继者有之,既有妻室又行收继者有之,驯至以为凡是收继,皆属合法(详拙撰《元代的收继婚》)。胡阿郭或者即是持此想法之妇人。彼为刘三收继之后,或因刘三元定妻胡茶哥意欲争回刘三,或因他人拟告阿郭服丧期间成婚,或因吾人不得而知之其他原因,阿郭故而赴官陈告,以保住彼与刘三之收继婚姻,维护一己之利益。观户部之判决,知阿郭得遂所愿,合法为刘三收继,惟刘三仍得依理下财求娶元定妻胡茶哥为妻。胡阿郭与胡茶哥,由姑嫂而娣姒,人伦巨变,时代使然者也。

刘、党二君子所见与鄙人异,《典章》编者、钞者、梓者草率其事使然者欤。

[1]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元典章研究班发行,两册,1964、1972年。

[2] 日本东北大学《东洋史论集》第2辑(1986年)、第3辑(1988年)、第4辑(1990年)。

[3] 一册,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篇11

茶文化是中国的经典文化,前几日有幸在南京清凉山上的崇正书局品了一道茶,印象深刻,忍不住对茶文化产生思考。

冬季的一天,来到周庄人,又看到了周庄里的居民吃茶。吃茶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 “满月茶”等习俗,江南水乡的“茶道”历史悠久。

未吃阿婆茶,不算真正到过周庄。在周庄,吃过阿婆茶的人,将会品出水乡古镇的味道来。在周庄,常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居民,边吃边谈,有说有笑,一道茶的工夫,一个故事也就讲完了。

席间听老者说,采茶人是非常辛苦的,有时为了采到好茶,可能会负笈千里,和衣而睡,等待茶最好的时候采下,烘焙干净,才有了我们的好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深山老林……

故事没有结束,茶就续上了,这是一次深刻的茶经历,茶文化,其实就是茶精神——不怕难,不难苦!

篇12

关键词:茶馆环境设计;传统文化;图案;应用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当前这个现代化的后工业文明社会中,我们的茶馆环境之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不是一种价值的倒退过程,而是一个精神审美的过程。在当前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式茶楼”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文化存在,在当前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表现注脚。本文认为,在茶馆环境的设计理念中,巧妙地应用适当主题的传统文化图案是一种将“茶与艺术”相结合、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结合的美学实践过程。这种美学的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将与茶文化有关的传统文化图案应用于茶馆家具载体中

如上所述,茶文化是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联合体。现代社会家居文化具有现代性、后现代性的特征,市面上的家居坚持实用和简约的风格,以满足生活实用需求为主要目的。但在茶馆的家居装饰中,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局限于茶水本身,同时还涉及到颇具视觉意义、审美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的文化符号。原因在于,这种传统文化装饰符号可以在较深层次上解决后现代人的精神空虚、文化虚无的某些症候。因此,在茶馆的家居装饰中,我们可以选取与茶文化有关的吉祥符号图案,诸如铜器纹、瓦当图案、汉画像石训、方胜盘长等。设计师可以将这些装饰品与茶馆内的柜子、茶几、茶桌、屏风、衣架、博古架以及床榻等家具进行结合,在这些家具的显著位置进行布置,将审美价值注入家具的实用性之中,做到艺术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有机统一。

2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营造最佳的传统文化展现力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装饰图案十分丰富多彩。设计师在利用这些传统图案时,通常会使用雕刻和镶嵌等工艺技术。当然,到了后来还有诸如粘贴、烙花、刻漆等表现手法供设计师选择。例如,为了增加茶馆的文脉延续功能,提高茶馆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在屏风、床榻、椅子等家具上雕刻上诸如“寿”、“福”、“梅兰竹菊”、“竹报平安”以及“五谷丰登”等吉祥图案。又如,为了突出茶馆的典雅细致、玲珑剔透和工艺精炼等文化品位,可以在一些适合匹配贝克、玉石、动物骨骼、玛瑙、水晶等物件的小家具上(例如书箱、橱柜和套几)镶嵌上这些具有传统文化功能的图案载体,从细节上给访客、消费者等一种“雅”“善”“美”的精神享受。对于茶馆环境布局来说,对传统文化图案纹饰的采用主要有直接采用、变形夸张处理、抽象化运用、提炼延续等手法。我们既可以将传统的青花瓷图案直接印在茶具上,也可以对之进行抽象和夸张———比如可以将茶馆中的柱子之类的物件粉饰上青花瓷图案,将之构建成一个形象的艺术品,从中寻找到现代建筑的古典之美;还可以将青花瓷图案广泛地应用在墙壁、屏风、衣柜、壁橱等家具上,配合暖色调的灯光,一种古朴的文化气息便会扑鼻而来。另外我们还可以将青花瓷这种古典的文化图案与现代化的元素结合起来,比如将青花瓷的茶馆背景布图与《青花瓷》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给消费者营造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归属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小城故事”主题餐厅的内部设计。“小城故事”主题餐厅不仅仅以邓丽君的歌曲“小城故事”进行命名,还在内部环境装修中广泛地采用了与邓丽君元素相关的内容,比如大量的邓丽君的照片、循环播放的邓丽君的名曲、暖色调的灯饰系统、富于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家具装饰等,所营造出来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享受。

3将“率性自然”的传统文化图案与茶馆的整体布局相结合

茶馆的“整体布局”是茶馆整体上呈献给消费者的一种文化感官。作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一种产物,我国的茶文化在本质上的意义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尤其是自然生活。茶馆设计并不刻意追求脱离实际生活的抽象审美,其十分讲究人与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重视“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对此,传统文化图案装饰广泛地被设计师应用于茶馆的灯饰、墙壁、绿植盆栽、背景图、饰品等方面。例如,我们可以在茶馆书房中广泛应用“福”、“寿”、“和”、“道”、“自然”等剪纸图案,借之烘托出一种我国古代禅家反思式的文化氛围,实现一种“禅茶一体化”的审美享受,这符合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又如,我们可以在茶馆照明系统中添加进诸如“龙凤呈祥”、“中国结”、“福禄同寿”等方面的图案符号,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淳于雅致的文化品位。茶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审美的情感导向的文化,本身并不具有物质性和功利性,内在的基本价值导向是让现代人们“返璞归真”,从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所以,茶馆设计师不应当仅仅是碎片化地应用传统吉祥图案,还应该注重“整体性”层面,从休息室、棋牌室到包间、洗手间、文化长廊等都应当注重人的返璞归真这一命题,做到崇尚自然,让现代人的心境可以沉淀下来、稳定下来,享受快节奏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与厮守,为现代人营造出一种最质朴的文化环境和心灵驿站。

4在茶馆文化长廊中按照朝代顺序应用独具代表性的图案纹饰

现代茶馆承载的消费功能不仅仅是局限于一种物质消费的层面,还带有浓厚的精神文化消费的特质,带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对现代茶馆的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图案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文化复古,而是一种对茶文化精神价值的崇尚———道法自然,崇尚自然、和谐、绿色、健康。茶馆的文化长廊或者包间门牌号等的布景设计可以按照我国古代朝代次序,将各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图案纹饰作为一个显著的文化符号来定位。在此,以陶瓷瓷器符号中的图案为例,我们可以将以下这些符号按照次序应用到茶馆中:汉朝至六朝时期以“青瓷”图案为典雅,西晋时期则以青釉洗图图案为典雅,东晋时期青釉中加入了褐色斑点,隋朝时期青釉印花四季最为流行,唐朝则以青釉黑斑为代表,北宋产生了划莲瓣纹并开始出现青花瓷,明清时期瓷器崇尚写意图案等,具有明显的代际传承印记,我们的茶馆设计可以追踪并应用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图案符号,给人一种完整的历史感,从中感悟到我国厚重的茶文化变迁史。

5重视传统文化图案的色彩调和与均衡

人们在茶馆的消费带有很强的文化消费的特质,而文化氛围的营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色彩调和问题存在着关联。例如,红、橙、黄等暖色调给人一种温馨、包容、沉稳、积极的感受,冷色调则呈现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受。我们在利用传统文化图案装饰茶馆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色彩的均衡与调和这个命题。例如,如果茶馆包间中的家具(如木柜、茶几、长凳、书桌等)所采用的是红木色调的话,那么在气氛营造上就可以采用色调相兼容、可以互相搭配的色彩作为搭配。又比如,在采用图案纹饰的时候,背景里面太过深沉的冷色调装饰一般不宜采用,因为它会带来一种死亡、寂静、意志消沉的感觉。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茶水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的搭配问题,例如红茶应当与橘黄色灯饰匹配,整体上营造出一种稳重、古典、温馨的气息。在地面砖的选择方面,现代茶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消费的多元主义,不同的消费者对茶馆地板的喜好不同,有的消费者执着于实木地板,有的消费者对石面地板感兴趣,有的则注重庄重优雅的地毯,有的则喜欢竹面木板,不一而足。除了考虑这些材质不同的地板布置方式以外,还要考虑其颜色格调是否与茶馆整体的格调相适应与否。如果选取红木家具、暖色调的背景,地毯颜色则要选择红色或者橘黄色,整体烘托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古典雅致。

6将“软装饰”与传统文化图案纹饰充分结合

“软装饰”是茶馆当中一个重要的装饰组成部分,是形式层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美学认为,审美的客体一般可以包括“形式层的审美客体”、“意蕴层的审美客体”、“道德层面的审美客体”等。软装饰是除了那些相对固定的装饰部分单元如墙壁、床榻等,可以相对自由灵活移动的装饰品。人们在茶馆中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对“软装饰”的满意度是茶馆形成口碑效应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这些“可支配”的物件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具体物品,是消费者对茶馆形成好印象的直接来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借鉴故宫等传统建筑的风格,在屋顶部分用“祥禽珍兽”作为装饰,发扬其“镇宅避凶”、“招财进宝”和“富贵生财”的美好寓意。对于茶馆内的过道和走廊,设计者同样可以采用镂空的传统图案,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罗琼.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旬刊,2008(2):178-178.

[2]张红红,辜蕾.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08(21):144-144.

[3]骆婷婷.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居住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09.

[4]邱悦,马本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语言的关系研究[J].大众文艺,2011(19):81-82.

篇13

可怜当年华工远离家乡,来到气候酷热的南洋,在南洋深山老林里伐木筑路,因气候炎热每年又都有漫长雨季,这里终年弥漫着一种毒气,俗称瘴气,严重危害着华工的健康。为了恢复体力,增加抵抗力,贫穷的华工唯有求助老家的汤文化来进补。他们购来大量廉价解毒的中药材,与猪骨一起熬汤。一锅滚烫的汤下肚,饮得浑身大汗淋漓,毒气也随之排出,最后再沏上一壶浓浓苦苦的功夫茶收口,顿觉轻松爽心,肉骨茶之名,也因此而起。

根据南洋气候湿热的特点,华工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内里加入大量丁香、八角、茴香、当归、胡椒等中药香料,故而肉骨茶与传统的讲究清淡少油腻的广东煲汤已有很大的不同了。肉骨茶带有浓浓的药材香和辛辣味,都是为了祛湿,肉骨汤必须熬得稠稠的,肉骨酥烂如豆腐,具有丰富的味觉层次。久而久之,成为东南亚一道经典名菜,殊不知,内里盛载着一段辛酸的华工血泪史。

肉骨茶有马来西亚派与新加坡派两大类,前者药材味较浓,又称为福建派;后者味道较清,别称海南派。一般讲,新加坡式的肉骨茶较适合我们的口味。

有人说,肉骨茶那种浓浓的强烈的辛辣气息,很像王家卫的电影。肉骨茶因为是草根出身,本身是为体力劳动者所设的,故而至今在南洋的肉骨茶铺仍保留着清早开门下午二时即结束营业的传统。如你有心去新加坡见识一下肉骨茶,就要记住了,免得吃闭门羹。

潮流兴素食,现今素肉骨茶十分流行,以花菇、冻豆腐、姬松茸代替肉骨的香气,再配上相同各式药材,熬出的汤汁一样浓郁入味,素肉骨茶因为健康而广为民众欢迎。

小链接:素肉骨茶(一人份)

原料:南枣3粒、牛蒡2条、桂尖15克、冻豆腐2块、川穹10克、素鸡 适量、当归5克、花菇5个、玉竹5克、姬松茸5个、胡椒豆15克、姜3片。

制法:1、先将姬松茸用水浸软,胡椒豆捣碎;

2、姜片切丝下少许油炒香;

3、将水烧开,并将浸泡过姬松茸的水注入;

篇14

“花腰女儿”商标是新平龙泉茶业公司将茶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经典之作,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该商标由花腰傣里最具特色的傣雅和傣洒两个支系的少女头像组成。

花腰傣妇女的头饰是先将束发盘于头顶,用一条宽约寸许、两端绣花的青布条加一条鲜红缨穗,从头顶垂至两边耳际,又用一块宽约半尺、长一尺的红长花布从前额披至脑后,用十一条宽两寸两端绣花的青布条捆稳后,将披于前额和后脑勺的红条花布撩起别进头帕内。如此头饰,高高耸立,宛如古代中原秀才高帽。

耳环是花腰傣头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孩出生的第三天就得穿耳眼,十四五岁开始戴银制耳环,这意味着姑娘已到了谈恋爱结婚的年龄,出嫁时带的耳环更大,一般有筷子那么粗。

花腰傣妇女出门,无论是赶集还是劳动,头上总斜顶着一顶与众不同的笠帽。虽是一顶小小笠帽,由于形与戴的方法的变异,使帽子的功用发生了质态变化,魔术般地产生了无尽的风情;再加上腰部挎着的那别致的小秧箩,上下呼应得很巧妙,浑然一体,既不做作,又达到了一种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11月25日,新平龙泉茶业有限公司十周年厂庆在花腰傣故乡——云南玉溪市新平县举行,在龙泉茶厂成立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龙泉茶业打开厂门,用花腰傣特有的好客和风情,给八方宾客献上了一份以花腰傣文化为主题的民族茶文化大餐。龙泉茶业用10年磨一剑的精神跻身玉溪市龙头企业,用花腰傣文化铸造了民族茶文化品牌。

花腰歌舞笑迎八方客

庆典现场精彩不断,花腰傣少女们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将庆典推向高潮。花腰傣姑娘们的舞蹈《快乐的花腰花》,赢得大家热烈掌声。茶文化展示自然是茶厂厂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龙泉茶厂三位职工代表带来的茶艺表演,让大家看到龙泉茶人对茶的深厚感情。服装、音乐、茶器具、茶、水等等和茶艺师相融一体,让人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然和谐、灵动又静美。

活动现场,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杨琴媛女士、新平县副县长李伟先生等行业协会与政界领导,还有全国各地的商,以及媒体朋友纷纷到场祝贺。因参加广州茶博会而不能亲临现场的云南普洱茶协会会长张宝三先生,也特意转托杨琴媛女士送上墨宝“龙泉茶香”书法。

民族文化铸品牌

神秘的花腰傣是我国傣族的一个分支,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剔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花腰傣有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等自称,现有7.2万人,80%居住在新平县内,其余散居于元江等县内。

新平地处滇中腹地,位于哀牢山脉中段,是有名的花腰傣之乡。新平县红河谷居住着4万多古朴典雅的花腰傣人,是中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神秘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艳丽华贵的服饰蕴藏着无穷的魅力。龙泉茶业公司便坐落在这个风情万种、含情脉脉的花腰傣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