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生心理健康自述范文

学生心理健康自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29: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生心理健康自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生心理健康自述

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和正定县的初中抽取学生样本400人。其中非独生子女学生184人,独生子女学生216人,独生子女学生所占比例为54%。在独生子女学生中男生为129人,女生为87人。并且独生子女学生中城镇户口为117人,农村户口为99人。

2.研究方法

(1)施测。测量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一致性训练,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测量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采取无记名方式答卷,全部400份答卷均合格。

(2)测量工具。本文采用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调查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测量。采用1~5分的五级记分法,将SCL-90得分归纳为9个因子作为研究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

(3)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并且对相关分析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级研究结果

为了解独生子女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将因子分≥2以及由此而计算出的比例作为检出率(其中因子分2≤X

2.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口变量学方面的差异

(1)不同地域独生子女学生各因子比较结果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对调查样本不同地域情况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为P0.05,说明方差为齐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独生子女学生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城镇独生子女学生各因子的得分。不同地域状况的独生子女学生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性、恐怖病症四个因子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焦虑性和强迫症状两个因子在不同地域状况的独生子女学生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因子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研究表明,城镇学生处在较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中,社会竞争也十分激烈,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要高于农村学生。

(2)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学生各因子比较结果

为了研究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性别的独生子女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为P0.05,说明方差为齐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女学生各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男学生各因子的得分。不同性别的独生子女学生中所有9个因子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研究表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由于男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造成了男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要显著高于女学生。

(3)不同年级独生子女学生各因子比较结果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对调查样本不同年级的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为P0.05,说明方差为齐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表现出来的压力在增大。不同年级独生子女学生中人际关系、抑郁性、焦虑性、敌对性四个因子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躯体化、恐怖病症、精神病症三个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2。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随之带来更多的苦恼和困惑。

3.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机制

(1)社会支持,构建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机制

社会环境间接或者直接地影响着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第一,社会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使人民切实体会到没有子女也能老有所养的优越感受,切实取消人们老无子女就无所养的顾虑。第二,民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要做好家庭协调工作,彻底遏制住离婚率迅速上升的趋势,有效地解决和调解家庭问题与家庭矛盾。第三,宣传部门、计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办家庭学校,教育家长培养民主的家风、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2)家庭引领,构建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

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直接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独生子女学生成长及其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学校或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家庭中正确的教育态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利于独生子女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在这种融洽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儿童最易接受父母的积极影响,父母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可以促进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民主的家教方式。民主的教育方式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特征、有助于养成孩子的自制力和毅力。第二,加强独生子女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

(3)学校推进,构建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机制

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学校要进行如下工作: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建立独生子女学生心理档案,为独生子女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实行独生子女学生定期心理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学术报告,开展理论辅导讲座和座谈等。同时,也可以采取心理训练的方式,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对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培养学生的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并使其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与和完成学习及生活任务做好心理准备。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独生子女学生属于潜在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地域上、性别上和年级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有针对性地予以重视和加以引导。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2] 郑克岭.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育模式.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 刘红萍.独生子女情绪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08(28).

篇2

关键词:贫困生 自我概念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3-03

Abstract:As a student population of poor students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part of the health of their hearts on their school life, the fu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employment, and establish self-concept, to help poor student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on poverty students build self-confidence, self-esteem and so eliminate build a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plays an important contact. In this paper,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or students start to explore self-concept for Poor Students of the guiding role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Poor Students;Self-concept;Mental Health

大学贫困生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学费用,生活困难的学生。贫困生是大学生群里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脱离原来的学习生活氛围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后,他们是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带来心理冲击的一部分,而大学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又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学习成长和人身观、价值观的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看待贫困、认识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对贫困生的健康心理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内涵

“自我概念”是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斯(W.James)提出的,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自我概念主要有5个层面: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物质自我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待自己身体的层面;心理自我是人格特征、个体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内心心理世界的层面;社会自我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自我,对自我的社会角色、社会资格的认知,考虑社会如何看自己,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社会自我也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理想自我是个体期待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即在理想中的“我”应该是怎样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人行动的重要原因;反思自我是自我概念的反馈层面,是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我的看法。

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开始逐渐脱离了对成人的依赖,强调了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尤其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而自尊和自信也是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的成分。

总的来说,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多方面认识的总和,包括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的了解,自己和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以及对自己客观理性全面的评价。

2 贫困生心理的一般特点

当今贫困生主要来自西北部偏远地区,这些地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教育也比较落后,当贫困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后,会面对多方面的不适应。

(1)自尊与自卑。“90后”一代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家中的独身子女,贫困生也多是如此,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这些同学能够靠自己不断地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承载了父母、家人极大的希望,所以,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但由于家庭困难,经济来源受限,贫困生在生活、学习、社交上与其他家庭富裕的同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让那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家庭、下岗职工家庭、无特殊劳动技能的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比其他同学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很容易自我怀疑,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下,贫困生容易逐渐对自己不满、变得患得患失。这种自卑的情绪会使得贫困大学生对自己能力评价过低,怀疑自己,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产生一种长时间的消极体验。

(2)虚荣与妒忌。除了自卑外,贫困生还容易产生妒忌的心理。大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除了单一的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活动,当看到其他条件好的同学可以穿名牌、用名牌,就会产生妒忌的心理,同时,能力强的同学能很快的适应各种活动,获得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追捧,一部分困难生找不到自己的优势,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很容易遭受其他同学的冷落,久而久之,这部分贫困生逐渐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怨天尤人的同时也对其他同学产生妒忌。还有部分贫困生耻于贫困,虚荣心较强,他们不再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而是想办法兼职挣钱,或者用受资助的钱或者父母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追求享乐,企图消除与别人在经济上的差距,用物质来弥补精神上的缺失、用金钱来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3)焦虑与抑郁。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因经济贫困形成较为自卑、敏感,为了弥补经济上的缺失,这些贫困生会更加的勤奋努力,给自己设定非常高的目标,希望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赢得大家的认可,他们的成功成才的渴望极其强烈,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患得患失,心急如焚,产生焦虑感。另外,大学的氛围比较轻松,除了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团体活动,相比那些有目标、有特长、有能力的同学,很多贫困生不敢面对自己、不敢展示自己,也不乐于与其他同学交往。长期的单调乏味、缺乏交流的生活也使得他们越来越内向,慢慢变得郁郁寡欢。

3 影响贫困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

自我概念是伴随着个体成长逐渐构建起来的,而大学时期是个体的自我概念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段的贫困生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等对孩子的自我概念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但对孩子的期望较大,通常给他们灌输了“出人投地”的思想;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这对孩子的自我概念形成,尤其是自信、自尊这方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而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认可、积极的教育对子女的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的塑造有很多积极意义。

(2)个体的综合能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个人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相对而言,一般性格开朗、乐观积极的贫困生能够更好的评价自我,面对挫折和失败也能积极面对,学习能力强的贫困生更容易养成自尊,同时也能够适应集体,发展自我。

(3)他人的反馈。在和同伴的学习交往中,同学老师的对贫困生自我概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贫困生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怎么样评价自己的,一些积极的正面的反馈会让贫困生更加全面的看待自己,也能帮助贫困生树立进步的信心,相反,一些不恰当的评价反馈,让本来就敏感的困难生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4)社会舆论。外界的社会新闻、社会舆论对贫困生自我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上一些“金钱至上、富二代、穷潘俊钡壬缁嵊呗鄱云独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冲击,他们会不自觉的对号入座,揣摩社会如何看待自己、思考自己处于怎么样的社会关系之中。

4 贫困生自我概念的积极构建极其作用

自我概念的树立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客观全面的自我概念可以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健康的心态、心理也可以促使贫困生逐步构建更好的自我概念。积极全面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贫困生是更加全面的认知自我、找到自信,更好地融入集体,同时也能帮助贫困生面对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无论是对贫困生的大学生活还是步入社会,都有积极的应道作用。

(1)正确的看待贫困,消除自卑。经济上的困难是贫困生面对的最大压力,也是贫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经济资源的短缺,贫困生很容易对“贫困”产生错误解读,认为贫困是可耻的,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说正确的看待贫困对大学生健康心理、自我概念的树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贫困生应该相信到“贫困”是暂时的,这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是可以改变的,现在的贫困不代表将来的贫困,其次,要认识到“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物质上的贫困不代表精神上的贫困,应该更多地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贫困生也应该意识到,虽然自己又暂时的经济困难,但是相比于更困难家庭的学生来说,还是幸运的,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接受生活的考研,勇敢的生活,用知识、文化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消除自己的自卑心理。

(2)全面的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贫困生全面的认识自我首先需要了解自我。当下困难生对自我的认知主要还是停留在“不如别人”:长相不如别人、穿衣搭配不如别人、自己的起点低学习赶不上其他同学上,很少有贫困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其实在贫困生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由于这方面很少被提及所以常常被忽略。比如:他们有耐力、受挫性强;他们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烈、学业抱负水平高、他们生活上更独立,比普通大学生能够自理等等。贫困生应该学会全面的看待自我,也要学会全面的评价他人,不要总着眼于自己的弱项,而是看到自身的长处,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摆脱自卑心理,树立信心。

(3)投身实践,检验自己。自我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锻炼,在锻炼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接受客观的反馈,在实践中摸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社会或集体需要什么样的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一个怎么样的角色,能够胜任什么样的角色等等,这些概念和意识的形成,都需要不断地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可以更多的与同伴交流经验和思想,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他人的尊重;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也能让贫困生脚踏实地的专注于所做的事情,避免好高骛远,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妒忌和虚荣的心理。

(4)给予积极全面的回应,减轻焦虑。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对于贫困生来说,积极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可以促进他们用更加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很多贫困生试图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回馈学校,在学习上他们格外的努力,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老师、同学对他们的评价格外的看重,所以,当贫困生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当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挫折,也要及时的给予关怀,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奋斗激情,也能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看待自身的方式,自我概念对个人的个性和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是个体认知发展、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贫困生全面看待自己、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从社会活动中去评价自己,这对大学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培育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逐渐完善自我概念,贫困生才能更好的克服由于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而健康积极的心理,也能促使贫困生形成更好的自我概念。

参考文献

[1] 周红.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81-182.

[2] 朱敬先.健康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一、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尽管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认识到现行的应试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素质教育应该得到提倡,尤其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可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难实施。很多学校只有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偶尔开设课程,检查过后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有些学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的必要性,也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但在课程实施时往往不能保证课时,因而其有效实施存在困难,更别提实施的程度。

2.教材存在的问题。教材的偏差存在于价值取向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价值取向以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为主,这种教材只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种知识点编入,忽视了学生的价值,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的健康发展。

3.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课程目标的理想化表现为有些课程目标的制定不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人为地杜撰,目标过于呆板,没有意义。课程内容的理想化表现为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

4.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采用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较为混乱。目前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都以考试的定量方法为主,这种方法不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提高,只能反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是不能评价出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的。

二、优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热身”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始一般用于这种方法。“热身”就是让全身动起来的活动,好比运动员参加比赛之前的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尽快地兴奋、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是“热身”的目的,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大胆地展示自己。“热身”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开心、兴奋即可;有时可以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它犹如一个序曲或前奏。“热身”的形式不限,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场地来设计。

2.情景体验法。心理课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模拟或想象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其中去感受、体验、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明了自己的心理反应状态,对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例如,针对有些初中生常出现考试过度焦虑,教师可以设计模拟考试的场景,再现考试的场面,让学生在场景中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步消除焦虑;对有些学习自控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教师可以带他们到最热闹的地方去看书,地点可以是学校或校外,让他们讨论问题,从而测定和训练学生的自控能力。通过情景辅导活动,学生辨别哪些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哪些情绪情感是积极的,在学会调节的同时疏导自身的不良情绪,提升健康的情感。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多种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讨论分析法要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各抒己见,通过交换意见或辩论,集思广益,交流思想和感受,促使问题的解决。讨论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较为常用,而且效果比全班讨论要好。小组讨论时的组合可以是老师随机指定,也可以是学生自愿组合,一般以自由组合为主。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广泛地交往和畅所欲言。

4.心理自述法。心理自述法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就是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既可以帮助情绪合理宣泄,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心理自述法一般遵循自愿原则,在活动中初中生可以讲述自己对某些事件的感受、讲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讲述自己的某次经历、讲述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家庭等。心理自述法是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活动课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触及学生的个人隐私。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

大学生幸福感就是大学生人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它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其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影响到大学生成才,因此,国内的许多学者十分关注大学生幸福感问题。比如,苗元江的研究认为大学生是以积极情绪为主导的,最满意的指标是道德、健康与家庭[1];何英、李景华的研究结果表明,二、三年级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最高[2-3];严标宾的研究认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存在着高度的相关[4];张雯、郑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5];等等。这些有意义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由于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信与脆弱、独立与依赖、热情与冷漠、开朗与孤独等心理特点成了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一方面,他们生活衣食无忧,具有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他们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超越了传统的认知观念,已经呈现多元化与独特性的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与独特性的发展趋势使得一些大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大学生幸福感问题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辽东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苗元江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辽东学院的306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该项研究,及时了解与掌握辽东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1.1.1研究对象

以辽东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本专科大学生360人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46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306份,有效率为85%。

1.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综合幸福问卷》(MHQ),该问卷分为A、B、C三个部分,包括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自我价值、有好关系、利他行为、人格成长以及自述幸福感等10个维度。其中, A、B两部分采用7级平分;C部分采用9级平分。总分越高,大学生幸福感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反。

1.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2.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主要是采用苗元江博士的《综合幸福问卷》(MHQ)对辽东学院大学生进行幸福感状况测量,以此测量结果为依据来分析与研究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

(2)数据统计分析法

主要是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平均数、百分率以及标准差等具体的数学研究方法。

1.2.2数据处理

本论文的所有数据均利用计算机设备,采用spss/pc+12.0软件进行自动处理。

2.研究结果

2.1丹东地区大学生幸福感整体现状

对辽东学院306名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10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平均数与标准差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2.2大学生幸福感人口学比较研究

2.2.1低高年级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比较

对辽东学院306名低年级与高年级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10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较,如表2所示。

2.2.2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比较

对辽东学院306名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10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比较,如表3所示。

2.2.3城乡大学生幸福感状况比较

对辽东学院306名城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10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比较,如表4所示。

3.讨论与分析

3.1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分析

3.1.1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现状总体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由于本研究采用维度计分,没有合成总分,因此,采用自述幸福感维度作为衡量大学生整体幸福感水平。本研究测评的分数全距在1-9分之间,平均分5.85,标准差1.65(N=306)。总的看来,本研究显示大学生整体幸福感状况良好,自述幸福感位于中点(包括中点)以上者占87.65%。

3.1.2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人口学分析

在本研究中,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年级、专业、城乡、差别以及独子与非独子等4个因素,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这4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人口学因素。

从年级比较看,大学低年级的正性情感高于负性情感,而健康、利他以及自我价值好于高年级;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2)。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高校十分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因高考而使身心健康状态没有完全康复,因而大学生都十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由于刚刚步入校园,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与向往,其幸福程度是最高的。对于高年级来说,已经习惯了大学的“三点一线”的生活,经历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因此,幸福感的指数较之低年级,没有明显的变化。

从专业比较看,理科大学生在健康、利他、自我价值以及自述幸福感方面得分略高于文科生,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不一致,造成上述结果可能与所选样本的性质有关(见表3)。另外,从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文科大学生了解社会多于理科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程度也比较深刻,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较大,而理科大学生正好相反,因而幸福感的指数就高。

从城乡比较看,城市大学生在正性情绪、自我价值、自述幸福感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而农村大学生只是在利他方面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见表4)。作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家长的整体教育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因而,城市大学生更容易体验到幸福。而农村大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在校生活困难,为解决生计,不得不走出校园勤工俭学,因而农村大学生很难体验到幸福,但是,由于劳动人民乐于助人的淳朴本性并没有改变,因而农村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大学生。

3.2辽东学院大学生幸福感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幸福感缺乏

目前,“90后”大学生以及成为高校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与心理已经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思想活跃与敏锐,但不具有合作意识;接受新知较快,但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理想与信念淡薄,抗挫折能力低;等等。从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大学生体验不到幸福。辽东学院的大学生是大学生总体的一部分,也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

(2)大学生幸福感的认识误区

通过个别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比较满意,其幸福观也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陷入了幸福观的误区。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幸福观的拜金主义倾向。他们常常认为,钱是万能的,有钱就会幸福。因此,有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崇尚金钱,在行为上追求物质享受,过分强调感官快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在总体上,辽东学院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从年级比较看,大学低年级的正性情感高于负性情感,而健康、利他以及自我价值好于高年级,其他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从专业比较看,理科大学生在健康、利他、自我价值以及自述幸福感方面得分略高于文科生;从城乡比较看,城市大学生在正性情绪、自我价值、自述幸福感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而农村大学生只是在利他方面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

4.2建议

4.2.1开展幸福观教育

幸福观是人对幸福有关问题的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追求与行为准则,因此,幸福观教育是当前德育的基本内容。通过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体验到幸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4.2.2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规则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统一思维,而决定这种思维的根基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在高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4.2.3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大学生的幸福感归结起来就是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时得到的幸福;学会做人,学会了怎么样与社会接触,学会了怎么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为自己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而不断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带来的幸福感。因此,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4.2.4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因而应培养大学生能够体验到快乐的心态。一般来说,大学生能否体验到快乐与客观的环境、事物的认知相关联。大学生体验不到幸福,主要是由父母的爱太多,自己的生活太一帆风顺所致。如果大学生能多尝试挫折与失败,在去体验成功就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此,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大学生幸福感研究与思考[J].青年研究,2003(1):8-10.

[2]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述[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

[3]李景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分析[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95-98.

篇5

关键词 中老年教师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身心健康方面不容乐观,繁重的工作和源源不断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而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幸福感与个人健康问题,不仅对自身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和国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幸福感维度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

1 现状

1.1女性教师群体的自我价值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

在对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性别分析中,女性教师群体的自我价值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的,且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在社会中大多数情况下男女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有关,男性在家庭中往往扮演“顶梁柱”的角色,且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往往也高于女性,因此来自于家庭、职场等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往往很简单,只需要她们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处理家务以及相夫教子上,同时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相比男性而言要小很多,把“朝九晚五”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够了,而且高校教师这个身份足以让女性教师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这使得她们较男性而言更容易满足,因此女性群体的自我价值高于男性群体。

1.2 男性教师群体的正性情感平均分低于男性群体

在对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性别分析中,女性教师群体的正性情感平均分高于男性群体的。一般认为,女性由于承担更多的是家庭照料之类的角色,而且女性往往对生活都进行细腻关注,这些都使得女性更愿意体验和表达情感,比男性在情感体验上更为敏感,因此在正性情感的表达中,女性教师得分要高于男性教师得分。

1.3 女性教师群体的自述幸福感平均分高于男性教师群体的平均分

在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中,男性教师群体的自述幸福感平均分低于女性教师群体的平均分。专家认为,如果女性在遇到对自身不好或自己难以控制的事件时,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她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抵消消极影响,但是如果她们的生活相对要积极美好,那么女性比男性更能体会到强烈的幸福。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在社会中大多数情况下男女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女性群体较男性群体而言无论从生存压力还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压力要轻松,所以在自述幸福感的比较中,女性教师得分要高于男性教师得分。

1.4 幸福感与职称有关

云南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中,教授职称的群体与讲师职称的群体在自我价值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讲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讲师职称的群体在自述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讲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副教授职称的群体在自我价值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副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教授职称的群体与副教授职称的群体在自述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高于副教授职称群体的平均分;其它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前高校里的职称竞争很激烈,尽管职称是在教师中的一种评比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更是社会地位的体现。由于此原因,初级教师与正教授在人们心中有着天壤之别,初级教师总觉得自己在其他教师和学生面前低人一等,很多初级教师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努力着向教授这个目标迈进,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参与相关课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来增加自己的科研成果,直到晋升为正教授那天这些压力才会真正释放,同样的中级、副教授的焦虑水平也是如此。

2 建议

2.1学校加强重视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重视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有必要设立相关高校中老年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各项有利于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交流会等形式的活动,保证高校中老年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2.2 加强与扩大高校中老年教师身心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在学校范围内,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举行高校教师健康知识讲座,针对个别教师诸如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思想上提高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对健康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2.3 保证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定期进行体检

把对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定期体检落实到位,针对体检的每一项都严格把关,严厉杜绝“走过场”的行为。针对中老年体育教师可能出现的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等慢性病要认真进行检查,同时在日常饮食、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

2.4 提供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条件

改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针对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状况,合理引导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给高校中老年教师提供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培养高校中老年体育教师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邹琼.幸福感的两大研究取向及其整合的心理结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篇6

过去,消极心理学常常强调人类病态的心理特点,很少有学者去关注人格成长、人类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增进幸福感的方法。受此影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局限在心理疾病的筛查、诊断、干预、治疗等方面,很少从正向去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例如善良、热情、包容等等。而积极心理学诞生以后,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阵波澜。积极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设计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交往技能、审美能力、创造性、对未来的设想、洞察力、智慧和才能。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感、利他性、同理心、关心、文明、现代化、忍耐力及职业道德。从积极心理学关注的这些人类品质不难看出,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体及群体中的正能量,关注人类生活中、现实社会中积极、美好的一面,它采取更加积极的方法去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类的活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北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1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来看,许多学校并没有及时汲取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仍然在用消极心理学的框架,在课堂中注重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对于表现异常的学生十分敏感,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身上所具备的优秀、积极品质关注较少,认为那是人理应具备的品格,不用过多关注,也不用积极引导。久而久之,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得不到关注,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鼓励与指引,失去了很多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机会。从目前北京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模式来看,很多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是否产生病态心理,及早筛查,尽早治疗。重诊治,轻预防;重反应性干预,轻前摄干预;重个体咨询,轻团体辅导,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2.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北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鉴于上述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有必要引入当前北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的。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并非意味着完全摒弃以前消极心理学的内容。消极心理学中对于疾病、缺陷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大多数学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仍有少数人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缺陷。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由于高考失利或对学业失去信心才不得不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在入学时就有沉重的负担。在他们看来,自己比起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是被淘汰的人,不受到别人的关注也不受别人的重视,毕业后即使很快找到工作,也是低人一等,有自卑心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这样的学生,他们身上仍有诸多积极品质的存在。例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人善良、热情、善于交际、幽默,有年轻人的活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品质,在课堂上给予正确引导,放大学生的优点,积极培养学生向上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积极预防,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北京高职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模式都是以“学生心理问题和疾病”为中心的“矫治模式”。从学生一入学的心理普查,用到的工具主要有90项症状清单(SCL-90)、焦虑量表(SAS)等,关注的都是不健康的人格。从筛查中筛选出得分较高的学生,分别谈话,以达到进一步确认的目的。从每年的心理普查情况来看,被选出进一步接受咨询的学生往往带有恐惧、抵触的情绪,很多学生自述自己平时生活、学习正常,没有不适,也有少数学生在咨询过程中阻抗严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这都与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正向人格特征,反而去关注他们消极的一面有直接关系。针对这类情况,可以在筛查结束后尝试不立即进行咨询或辅导,而是通过上课或学生日常活动对他们进行特别关注,在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后再进行辅导。学生在得到充分的肯定,并感到被接纳以后,往往阻抗就不会那么明显,并且恐惧、抵触的情绪也会随之消失,反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未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向

篇7

>> 中国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 一位男同性恋者的自述 大陆男同性恋引爆第三波艾滋疫情 上海市部分男男同性恋者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调查 南昌市男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调查 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 男男同性恋社区精英在参与艾滋病防治中赢取社会资本 男同性恋时尚记者的美国之旅 男同性恋者婚内ED的调查 男同性恋门诊 今起落户朝阳 等 浅析网络男同性恋亚文化流行原因 男同性恋负面身体意象的特点 中职生同性恋倾向现象、成因及对策 黄石地区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梅毒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两种方法用于男男同性恋者艾滋病抗体筛查的结果比较 男同性恋与异性恋大学生自尊结构初探 异性恋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 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特点与理论分析 北京一对男同性恋者举行婚礼 当代高校男同性恋婚恋观的质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2-11-29.

[6]李慧静. 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0):464-469.

[7]常进锋,陆卫群. 同性恋自杀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青年与社会,2013,514(4):291.

[8]许学华,张夔. 同性恋歧视及其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1):43-46.

[9]于宗富,张朝. 男同性恋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8):2291-2293.

[10]李望舒. 关于同性恋的概念、成因、治疗及对青少年的预防.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62-64.

[11]杨扬,岳文静,朱振菁. 同性恋的心理社会成因.学理论,2012(15):63-64.

[12]汪新建,温江红. 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医学与哲学,2002,23(4):1-4.

[13]马文靖. 浅析同性恋成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科技信息,2008(11):156-157.

[14]饶夏溦. 同性恋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健康状况.科技信息,2007(24):126.

[15]杨明慧. 中国男同性恋心理研究现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2):165-166.

篇8

关键词:新生 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原因分析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90

1 原因分析

通过对乐山职业技术学院SCL-90测试得分在200分~239分之间的同学进行集体访谈,总结归类得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原因:

1.1 学习问题

1.1.1 学习困难

护理系同学对这个问题反应较多。很多高中读文科的同学在学习一些专业课的时候有很大困难,像人体解剖、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等。

同时,有同学反映他的学习压力还来自于本身家境不怎么好,怕挂科影响以后国家助学赞助。

1.1.2 学习方式突变

学生对于学习很迷茫。高中时都是由老师安排学习时间。但现在下了课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而且总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

1.1.3 学习与工作的冲突

有同学反映,他很喜欢在学生会的工作,但是有些活动或会议是在上课时间开展的,这时如果去参加活动,课程就落下了,如果去上课,能力又得不到锻炼,这个时候就很矛盾、很纠结。

1.1.4 学习氛围

有同学反映,学校缺乏学习及学术氛围,下了课很少有人在教室里自习,自己一个人自习就觉得怪怪的,所以也出去玩了。

还有同学反映,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及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外,并没有一些专业类及交流类的讲座,感觉没有大学的学术氛围。

1.1.5 课程安排

师兄师姐给同学们做过一些经验交流,有些就告诉他们现在学习的课程与将来的工作是毫无关系的。学生很不理解学校为什么还让他们去学习这些没有用处的东西,有些同学认为学的专业与安排的课程看起来一点关联都没有,学习起来没有兴趣。

1.2 人际关系

1.2.1 人际关系适应

有些同学认为大学的人际关系相比于高中时复杂了许多,感觉人心隔肚皮,再也找不到像高中时那样的知心朋友了,大家都只是点头之交,有时候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了困扰时,也不知道该跟谁倾诉,会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刚入学的新生普遍感到有种陌生人的隔膜感,难以达到信任的心理沟通。在测验中“感到孤独”、“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等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这也是人际关系敏感这个项目高居阳性因子检出率首位的原因。

有些迷恋网络及网游的同学反映,不知道如何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迷恋网络的同学,可以和网上的朋友或恋人交往得十分融洽,但在现实生活却不知如何与他人共处;还有些同学在游戏中能够如鱼得水,但却不知如何应付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就会觉得还是游戏中好。这些同学因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网络,因此他们还面临着学习的压力。

1.2.2 异往

在一些机械类专业中,由于男女比例失调,男同学普遍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班里与男生打交道的时候非常自如,但却不知如何与异往。

1.2.3 与辅导员关系

辅导员与个别学生关系过于密切,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公平感。而评分等级制度让有些辅导员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忽视班级建设,只关心分数,使得辅导员与班级的同学关系紧张,同学们表示很有压力。

2 工作措施与建议

2.1 团体辅导

对于轻度症状的学生,学院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用心理学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并丰富其课余生活。

2.1.1 学习工作坊

针对我院护理专业的文科生同学,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坊,首先让同学们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刚开始出现听不懂的现象很正常,不必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其次,请理科的同学推荐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2.1.2 人际关系工作坊

针对同学们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开展不同的工作坊,把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相似问题的同学集中到一个团体中进行工作,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还有别人跟自己一样,缓解一部分压力,再针对不同问题由同学们共同探讨出不同的应对方式。

2.2 个别咨询

对于中重度症状的学生,个别辅导是最主要的方式。同时,对于这些学生在进行预约咨询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本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的过程中,对于分数超过240分的同学进行个别跟踪访谈,逐个预约,进行个别咨询,了解其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现在学习生活状况,听取其自述,找出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及追踪;对于确有严重心理障碍者、心理疾病者,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将及时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及向学校领导的汇报工作,同时转介专业精神科进行治疗。

这就要求学院加快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步伐,健全组织架构,完善院系两级心理咨询室的各项设施,配齐工作人员及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

2.3 开设课程

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传授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从而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适。

2.4 专题讲座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在大学新生中举办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专业学习方法等内容的讲座。同时,为了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我院应加强校内外专家交流,开展各种专业性及交流性的讲座。

2.5 心理专栏

利用校园宣传版开辟心理专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还可以采用举办宣传版报展览和比赛,观看心理电影,开通校园心理广播等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汉澜.教育测量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吕久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篇9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1.本课题以课堂教学和多种活动为载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形成内驱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2.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篇章和内容,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让班队会课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3.研究的重难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研究对象:我校1—6年级所有学生,并在每年段确定一个实验班(二.2班、三.2班、五.2班)为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的重点研究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现代心理学理论、小学德育纲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以班队活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机动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活动形式组织设计、安排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活动中有时可能只有体验而没有结论,要切忌操之过急,切忌有意识地让学生得出或直接告知某种结论,以免落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稍后课“激情、明理、导行”的框架。

(二)以班队活动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设计过程尽可能考虑成为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的过程。

以“情境—感受体验—质疑”班队活动方法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创造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新的变式:“生活情境—角色扮演—谈话辅导”。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渗透心里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也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新教学思路:“情境渲染—发表意见—自述自评”。网络环境下教学渗透心里健康教育。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开放式个性化学习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体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实现目标的达成。

(三)探索出多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建校园网站,心理咨询室,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2.设立QQ心语信箱、E-mail,专门为那些有心理困惑又不敢面对心理辅导老师的学生,与老师进行网络交流设置的,体现保密性的原则。

3.红领巾广播室,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学生的心里,人人重视心理健康,形成心理健康新观念。

4.“优化校园心育环境”,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5.激发了学生对主题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心理调控能力。

(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心理教育技能与水平

教师学会了在育人过程中,如何捕捉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与诱导点,因势利导务实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有效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①转变了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提高了认识。②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③提高了教学能力,转变了教学行为。

(五)学生经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后,有许多成功实现心理调控的个案

(六)通过课题实验,研制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学习网站

我们通过远程教育、互联网、VCD光盘、教师自制等渠道,广泛引进、下载、征集、开发、整合等方式加工整理建设成我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精品课件、优秀课例、教研论文、教学设计、知识长廊、学生作品)以丰富的资源配合课程改革,供师生网上查阅、访问、共享、学习,建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学习网站。

四、结论与思考

经过三年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基本实现了课题方案的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情境——感受体验”的班队会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2.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由过去在教学中媒体演示型、播放型向操作型转变

3.探索出改善社会、家庭、学校三大心理环境的方法

首先是要创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心理环境的建设。其次,要注意家庭教育心理环境的创建。此外,要积极开展学校联谊活动,以班级、年级组、学校三个层面进行活动,形成有观摩活动、听课活动、娱乐活动,家长、学生、老师演讲活动等等,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家长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增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加深心灵的沟通,增强双方的理解,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整体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刻苦钻研、认真踏实、勇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同时,涌现出一些课改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市级教坛新秀。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整体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我校整体素质的提高,校容校貌日新月异,校风校纪谨严有序,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我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十五教育中远程示范学校”、“陕西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陕西省艺术特色学校”、“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大附中附小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县教育局授予“府谷县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五、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方向

教育科研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我校地处城市与农村的交界处,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讲相对较低,且多数为进城务工人员,整天忙于生计,和孩子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学校也缺乏必要的交流,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研究能力的不足,阻碍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3、心理健康教育未纳入课程计划之中。

篇10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治疗性的,或叫补救性的。即如果学生真正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

(2)预防性的。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发展性的。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一些学校和心理辅导教师将主要的目标集中在第一个层次上,即治疗性的或补救性的目标上。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报道的新奇性也常常将极少数真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及心理辅导教师对其辅导的过程与成效作重点的报道与宣传。在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因此,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服务对象与神经科医生的服务对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面对的是病人,心理辅导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常人。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心理辅导教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2 在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时,要寻找科学的依据

(1)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心育目标的具体化。因此,内容的确定,应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直接依据。如果将治疗性或补救性的目标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势必将学生视为不正常的“病人”进行教育与治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教育发展的模式。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1)以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为其主要对象;2)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3)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4)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2)学生的年龄特点。即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主编的《心育论》中,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学习心理的指导。学习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教师、家长最为关心的事。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其基本内容为: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掌握有关的学习心理知识,依据学习纪律组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开发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等。

2)情感教育。一个人的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其基本内容为:培养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德和培养起高级的社会性情操。

3)性心理教育。个体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学生伴随着生理发展,性逐渐成熟,为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儿童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性别的不同教育,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防止形成性神秘心理,以适当的方式科学地回答孩子对性方面提出的问题,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科学的认识。在中学阶段的主要内容为:性生理教育、性心理卫生教育与指导及性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克制力,帮助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用理智支配、指导情感。

4)人际关系的指导。儿童、青少年非常重视同学间的友谊,也渴望得到师爱、父母之爱,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基本内容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态度,有较强的人际关系知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健全性格的培养。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对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良好态度,培养良好的性格、情绪、意志和理智品质,矫正性格上某些不良品质。

6)耐挫能力的培养。其内容包括:怎样辩证地对待挫折、怎样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并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7)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心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而且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些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自我心理修养的内容包括:认知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情感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意志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性格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等等。

以上心理教育内容的体系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的。在几年的心理教育实践中我们认为,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必须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

(3)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每个地区或每所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该年龄段共有的心理特征外,还有一些较独特的心理特点。例如,我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在确定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我们先后通过问卷调查、与班主任交谈、与学生座谈、坚持读学生的周记、让学生提建议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现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为:

1)学会适应新环境。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我校的高中生,大多是原初中的佼佼者,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褒扬、同学们的赞誉。现在他们的环境变了,地位变了:原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现在落后到几十名;原来在班上是班干部,现在成了“普通百姓”。多数同学处在压抑、苦闷之中。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设置了这顶内容,帮助他们懂得怎样看待这种环境、地位的变化,怎样适应新的环境。

2)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正处于“第二自我发现期”,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在老师的心目中怎么样呢?同学、老师会怎样评价我呢?等等。他们渴望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结合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我们向他们介绍了解自己的方法,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特征,并学会做气质的主人及塑造良好的性格,还提供有关的量表与测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存在着特点和差异的。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地塑造自我。

3)挖掘潜力,学会学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学习的压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尤其重要。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主要介绍科学学习方法的几个环节、记忆技巧、注意规律与思维方法和个体的生理节律等等。使学生知道怎样科学的安排时间,怎样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会调节、控制情绪。主要介绍保持愉悦情绪的重要性、健康情绪的标准、情绪表达的正确方式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何对待挫折,尤其是在学习中如何消除紧张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5)学会交往。着重介绍交往的准则,人际沟通的模式与技巧,使他们学会扮演生活中不同的角色,促进学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

6)应试心理与技巧。主要介绍应考前、应考中及应考后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及调节方法和考场上的答题技巧。

7)文理分科指导。高一即将结束时,学生将面临文理分科的问题,究竟学文还是学理,许多同学拿不定主意。在这一单元,着重介绍学科、职业与兴趣、职业与能力、职业与气质、性格,并通过专业兴趣自评量表与职业兴趣自评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使他们能平静地对待一切,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做出较科学的选择。

以上内容体系的第一单元“学会适应新环境”、第三单元“挖掘潜力,学会学习”、第六单元“应试心理与技巧”主要是根据我校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来确定的。第七单元“文理分科指导”是根据高一年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确定的。在这一体系中我们未涉及“异往”与“早恋”的内容,因为我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将主要的或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早恋问题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因此,在绝大多数学生未考虑该问题时提出这一问题反而会引起有些同学的关注。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实效性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

3 关于心理教育课教学形式上的探讨

心理健康指导课不同于心理学理论课,因为它不仅仅是定义、概念和心理学理论的讲授,心理健康指导课也不同于游戏与活动,因为它不仅仅是只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进行情绪体验,而没有“知”的指导。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晚之以理、功之以情、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也同样需要“晓之以理、功之以情、导之以行”。所以在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注重“理”的讲授、只注重“情”的体验或只注重“行”的训练都是片面的。因此在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将“知、情、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外,还创设了各种情境性的活动,提供给学生许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情绪体验与具体行动中受到感染和锻炼。其具体方法是:

(1)情景体验法。即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氛围,让他们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如在讲完赞扬别人的技巧后,每位同学发一张用彩笔写好的“请你珍存”的纸卡,让学生离开座位去寻找对象,互相写赞扬对方的话。然后请部分同学到前面宣读。同学们在宣读的过程中,无形中就受到了情境的感染和鼓舞,从情感上得到升华。

(2)角色扮演法。结合,教学内容,我们经常让学生准备小品表演与即兴表演,使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并学会扮演角色的行为技巧。

(3)讨论分析法。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

篇11

一、咨询个案示例

来访者基本资料:高三重点班女生小程(化名)。高考前三个月在班主任建议下前来咨询。

来访者自述:在班里学不进去,头很痛。每天一走近教室就觉得心惊肉跳,不敢进班,硬着头皮进去了也根本没有学习状态,所以想换班级。但现在的班是重点班,老师的配备很好,担心换了班级没有这么好的老师配备,为此很矛盾。

“高二时,我在平行班,成绩一直领先,过得很愉快。高三怀着希望和斗志考进了重点班,开学不久,忽然发现自己对班上的某个男生产生了好感,因为有一次看到那个男生打篮球的身影很帅,虽然连他到底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也不敢看,但这种偷偷喜欢的感觉还是很美好的。高三的第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从来没有考过那样差的成绩,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身体也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从那以后,我发现自己一看到那个男生就会不自觉地紧张,总觉得他在盯着我看,渐渐地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就会紧张,甚至有点害怕。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开导我,我觉得心里好受了很多,好像不那么怕他了。但下学期以来,我又开始对这个男生感到紧张,现在发展到只要看到他或听到他的声音或者想到他就觉得愤怒和恶心,有时恨不得冲上去打他一顿,把他赶出教室。所以我想到要换班级。”

班主任反映:小程平时在班里不声不响,与班里及宿舍同学关系一般。学习上很努力,但情绪不稳定,近几次大型考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有几次考试时要么趴在桌子上不答卷,要么从考场跑出来。很让人担心。

咨询过程及结果:此个案历时三个多月,一直到高考结束,常规心理咨询共12次。期间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积极配合,针对小程的学习生活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小程的学习状态在不断反复中逐渐好转,最终以稳定的情绪参加了高考,并以超出本一线十几分的好成绩被提前本科录取。

二、启发及思考

本个案从最后的结果看,可以说是成功的。小程的成长与成功固然离不开在心理咨询室的这段经历,同时也离不开班主任的关心和帮助。班主任在与心理教师的不断沟通、积极反馈中,对小程给予了关注和鼓舞,并为其在班级及宿舍的人际环境做了很多协调工作。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教育不是单兵作战,尤其对于帮助问题学生而言,更需要教育者的通力合作。

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长远而稳定的效果。

关于在中学里提高学生心理咨询的有效性以及班主任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特点

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其他途径相比,心理咨询是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途径,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对少数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专业、科学的心理咨询能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帮助。所谓心理咨询,即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来访者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学里一般由专职的心理教师或持证上岗的兼职心理咨询师担任。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当学生开始接受心理咨询,所有的工作就都由心理教师在心理咨询室中完成呢?从心理咨询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学生心理咨询要取得好的效果,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尚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与成年人接受心理咨询有所不同,表现在个人的求助意愿不强烈,相对来说缺乏主动性,或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正确,对是否遵守咨询规定较随意,而这些方面对咨询效果都有一定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常态的成长环境,如班级、家庭等一些客观因素恰恰就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时,我们就难以苛求学生仅靠在心理咨询室获得的帮助去获得问题的真正解决及成长,这是不现实的。

(二)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面临的应激源增多,各种心理问题随之增多,这也导致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加大。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当好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人格完善、潜能发展与自我提高等。

但从积极的角度看,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有着辅导学生心理的优势条件,同时这也是班主任提高工作实效性的一个抓手。因此,班主任树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识,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基本的心理辅导及咨询的技巧,将使其学生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整个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班主任在有效心理咨询中的可行做法

1. 转变观念

在学生心理咨询这一问题上,班主任存在的误区一般有:一是误把心理问题判断为道德问题;二是对心理咨询有所抵触,“我是班主任,学生有心里话应该跟我说”;三是对心理咨询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认为学生咨询了一两次,问题就应该解决了;四是认为学生已经进行了心理咨询,就不再关注。

班主任工作是深入学生内心的工作,其实就是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因此班主任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了解和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相应的心理辅导技巧。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遇到比较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感觉个人难以解决时,可以建议学生去心理咨询室或主动联系心理教师,及时转介。

2. 关注与反馈

对于已经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班主任仍要保持关注,尤其是“被推荐”或“被要求”去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相较于主动求助的学生,其心理问题一般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须和心理教师通力合作,反馈学生在常态环境中各方面的反应,如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提供学生在教室、宿舍等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或变化。

3. 积极配合

对心理教师在遵守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作出的一些建议,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做一些可行的工作,如,必要的时候联系学生家长或者科任教师。家长及科任教师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缺少他们的配合,班主任的教育要取得成效将事倍功半。

三、本案例的不足之处

本案例没有挖掘和利用家庭的力量。在咨询中,笔者了解到小程的成长及其家庭结构有特殊性,她与父亲互动的一贯模式使笔者担心其父的介入在短时间内会使小程的成长更曲折,也因时间的特殊性(距离高考很近),所以笔者没有尝试与其家庭沟通、争取其家庭的支持。从长远角度看,小程要实现个人真正的完善与成长,需要在家庭沟通上付出更多,并调整与父亲的亲子互动模式。

篇12

听到他的讲述,我没有及时做出回答。因为高度紧张导致的案例临床从未见报道,从医学角度解释也难有让人信服的理论依据。难道这是一种新的精神疾病?带着疑惑,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原来是这名大学生因平时的不良心理宣泄方式,导致了“高度紧张―”的条件反射。

这名大学生有着较长历史的(即)行为,而且性格有些内向。最早因浏览看,发生第一坎行为。后来一旦遇到挫折,心情感到压抑,就有的冲动,并通过缓解压抑心理。长此以往,他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旦心情不好,就产生强烈的>中动并完成的程序,形同条件反射。后来遇到关乎学位证书的重要考试,在考试铃声响起时仍未找到考场,担心延误考试影响考场发挥,心理呈现高度的紧张、焦虑。但他没有时间和条件按照以往的宣泄入境调节心理,于是在条件反射的机理下,大脑自我调节以自主的方式弥补无法完成的部分。由此开始,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恐怕他不需要,神经调节就自动帮他完成了。这种情况如不及时矫正,有可能发展成更为频繁的“焦虑一”条件反射,成为一种无法自控的病态“生理-心理-生理”调节现象,对他的身体、心理及生活、交际都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听到我的解释,他的疑虑消除了。我给他提供了一些健康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增加交际、经常锻炼、阅读以及他比较喜欢接受的QQ聊天、网络游戏等,建议他一旦心情不好就寻求多方位的调节方式。并告诉他坚持下去的好处,以及相反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几周后,他自述的次数明显减少。但这是他担心不良后果,努力克制自己的结果,的冲动依然存在,只是能被其他的调节方式成功代替。随后,我从皮肤病学教材、期刊上搜集了一些有各种性病症状的女性生理图片给他。他把图片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觉得恶心,以至他对异性有一些负面的理解。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借此冲淡他对异性过度美好的想象。

篇13

关键词:心理社团;心理预警

由于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伤人或自残事件在近几年在中小学校园内频频发生,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从事件本身分析,似乎是事情应急措施没有及时到位。但从深层意义分析,是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措施系统没有建立,即缺乏对危机的预防、预警和预控,以致造成一些无谓的损失。心理预警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有效方法,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点。

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招募一批对心理健康有浓厚兴趣学生成立心理社团,以他们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活动,以点带面建立学生层面的心理预警机制,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广泛的各种心理健康活动,不仅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更能确保高中校园心理预警机制的有效运作。

一、校园心理预警的概念解读

预警一词最早出现于军事领域,是指为了应对突然袭击的防范措施。当预警目标的构成模式和目标量接近或者超出设定的目标量值时,预示着即将发生突然袭击,因而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主体作出相应的对策。因此,预警是组织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

心理预警是根据心理预警指标,搜集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评估,筛选出可能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并给予及时的保护和干预。而校园心理预警通过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和现实的问题并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二、心理社团在校园心理预警中的优势

从预警机制的本质来看,它是组织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在高中生社团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反馈心理危机信息是完全可能,并具有自身优势的。

(一)高中生心理现状

随着高中生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观察、理解、安慰、开导、交流、影响等能力,这为其扮演“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开展各种心理活动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而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自我表现欲、自尊感日益增强,希望通过帮助别人来提高自尊感,体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一特点为其发挥心理预警作用提供了动力。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心理断乳”阶段,他们需要摆脱对家人、对权威的依赖,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新的支持与安慰,同龄人之间的情感支持与安慰就成了他们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品,因而他们往往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容易互相接纳,容易引起共鸣,这是成人无法代替的。

(二)心理社团的组织

高中生心理社团成员的构成为其校园心理预警中作用的发挥提供保证。心理社团的成员均是由对心理学感兴趣,且有意愿帮助他人的学生组成。例如某校心理社团“心灵观察站”在招募心灵观察员时,根据“个人自愿、班级推荐、心理教师考察”的原则产生。社团成员要求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能主动关注他人,善于与人交往,喜欢做学生工作,并有学习了解心理知识的愿望。这使得我校的校园心理预警化被动为主动。而各心灵观察员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所有班级,又使得校园心理预警的涵盖面得到保证。

(三)心理社团的活动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恰当引导可以使高中生心理社团在校园心理预警中功能的发挥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尽管让学业负担较重的高中学生真正担任“心理咨询师”存在很大难度,但心理社团指导教师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和体验,教授心理危机的基础知识;再通过恰当的引导、组织、指导和激励,激发学生对心理危机的敏感性,使学生具备心理咨询与预警的内在动机、实际能力,并转化为现实的行动。

三、心理预警在校园心理社团中的实现路径

(一)心理社团团队的组织

由于心理工作触及人的心灵,对工作者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因而心理健康教师要从心理服务的特殊需要出发,慎重选择社团成员。要将那些真正乐于助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且有耐心、有热情、有责任感及人缘好、美誉度高、善解人意且能保守受助者隐私秘密的学生选,同时防止具有窥探他人隐私、力图控制他人等不良动机者以及自身心理不健康者混入队伍。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我校的心理社团“心灵观察站”在社团成员招募中,要求成员填写《心灵观察站成员申报表》,而社团指导教师通过学生自述和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慎重挑选会员,为以后心理预警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人员保证。

(二)心理社团团队的辅导

高中生对心理工作往往热情有余而存在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的缺陷,尤其对于心理危机知识,更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加以培训和指导。介绍心理危机干预和应对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技巧、危机耐受力和危机免疫力等,预防危机的发生。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信息网络和快速反应通道。

除了统一学习外,心理危机知识培训可通过分层传授实现:心理健康教师心灵观察站部长干事心灵观察站成员,在分层传授中成员可直接向心理教师提出疑问及反馈学习心得,此举还加强社团学生干部的学习深度,同时增加他们在社团中的威信,提高社团的凝聚力。

此外,根据学生心理工作的需要,传授一些心理辅导基本的常识。例如,让学生明确心理服务过程中的热情、真诚、尊重、平等、守信,以及不随意张扬、不乱贴标签、不武断下结论等基本要求。通过分层的短期培训、个别指导、定期督导、相互学习和交流等途径,逐步提高社团成员的心理辅导能力。

如在笔者所在学校的最近一次校园心理危机的培训中,在了解了心理危机的极端形式――自杀的征兆,判断自杀倾向的人群及如何及时处理后,社员们分成三人小组,一人扮演有自杀意念者,一人扮演发觉同学异常的心理社团成员,两人模拟危机场景进行实战训练,而第三位同学当旁观者,在模拟结束后给予点评,客观分析社团成员在模拟训练的成功与失败之处。通过此种三人小组模拟训练来实际体验危机场景,迅速提高成员的心理辅导能力。社员们在模拟训练中认真投入,在提高成员的心理辅导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三)心理社团心理预警的机制

建立心理预警系统三级监护机制,一级是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灵观察站学生的监护,是距离学生最近和最容易了解学生情况;二级是心理教师的监护,能给予科学与专业的心理干预,并决定是否向有关医疗机构和人员转介;三级是各年级组、教研组、学校科室领导的监护,对所管理范围内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把握,容易调动各种力量给学生以及时的监护。

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灵观察员们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汇报。每周以口头形式向班主任汇报一次,每个月以书面形式向心理健康教师汇报一次。而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每学期向家长和学校领导汇报学生心理状态。使家长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向。通过此种方式有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信息网络和快速反应通道,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例如,上学期快期末时,某班心灵观察员向心理老师汇报,该班一女生在上一周中不断地向周围的好友要求填写她的同学录,并不时地说一些祝福的话。且一改往日忧郁的神情,显示异常兴奋。上课时经常偷偷发短信,不听课,对于学习成绩的下降漠不关心。细心的社团成员注意此状况属非正常状态,在该周的“班级心理状况表”中填写此情况上交给班主任,同时向心理老师汇报此情况。引起了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关注,我在遵循保密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该女生近阶段表现信息收集及对本人的耐心谈话了解到该生上高中以来由于学习压力大无法取得令自己和家长满意的成绩一直郁郁寡欢,有放弃学习的念头;而在不久之前经其表姐介绍某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员徐某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令她感受到“爱情”,在听信了徐某去大城市发展赚钱的蛊惑后,决定于下个月与其“私奔”。了解此情况后,班主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她分析目前状态与放弃学业后的利弊;心理老师与她一起探讨“爱情”与人生……在大家一致的努力下,该女生终于彻底放弃弃学的念头,重新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灵观察员的敏锐觉察让校园少了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校园心理社团团队的激励

由于心理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心理社团成员虽然投入大量的热情、时间和精力,但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事与愿违,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丧失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要使学生的自主预警工作能够持之以恒,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要让学生确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问心无愧的观念,避免独揽责任,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心灵观察员每月一次的“观察督导”时间中,各班心灵观察员们将各自在班中发现的问题现象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并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这一活动不仅使小观察员们的心理辅导技能在交流探讨中迅速增强,同时,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同伴老师的肯定支持,加强助人的信心。适时激励,维持心理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除常规的校园“督导”外,心理观察员们会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与社区的小朋友们分享心理知识与游戏的乐趣,传播心理健康知识;享受自然,社员们来到风景秀丽的郊外在心理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在一个个心理游戏的体验与感受的分享中,净化心灵,感受成长。

心理社团是校园心理预警的新平台,以心理社团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践其在校园心理预警中的作用,不仅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救火队员”的角色,也扭转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被动局面,使全体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监护。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心理危机及可能引发的后果[J].北京社科规划,2003(8)

[2]刘效仁.心理危机干预应成为公共福利[J].新闻周刊,2004(10)

篇14

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进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是一个新的尝试、一个新的领域。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但来自繁重的学业,更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工作与专业对不对口?工作中遇到问题如何处理?诸如这些问题接踵而来,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伤害。通过体验式教学,老师针对每个学生或者说每类学生遇到的问题设置有情境、有角色、有目的的场景进行实践和演习,从实践中进行体验、思考、总结,以及和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与老师进行沟通和请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这种方式把教学广泛地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在看似无意实则特意的教学安排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处理问题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心理压力也逐渐缓解,用积极的正能量来面对将来要遇到的一切。

2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在如今的高校中,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素质,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他们同时又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知识和压力并存,机遇与挑战齐飞,导致他们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就会形成心理问题,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值得学校高度重视和关注。

2.2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渐地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中起步较晚,因此,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以及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倾向理论性,缺少实际操作。虽然在专业课程中,专业性较强,内容涉及面较广,但学生还是觉得枯燥,所学知识很难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师资力量。第二,在教学的形式方面,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这种被动式的接收知识的方法,导致大部分知识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一边是老师应付差事般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边学生也觉得自己没学到知识,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起不到正面的作用。第三,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和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其也只是做到了广度,而没有一定的深度。很多知识只是粗浅的表层,而未追根溯源,了解更深层的知识。第四,在教学设施及用具方面也略显陈旧,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脚步,不能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当中,达不到与时俱进的同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点,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它的出现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将被动转主动,老师也由传统的单纯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方式并用的授课方式,课程也逐渐向有针对性的素质训练方向转变。这将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的原因以及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

3.1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的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落实教育方针,通过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才情卓越、心理素质过硬的新型的人才。在一些教育指导中曾指出,“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突出体系建设,以学生作为主导,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分析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创立具有特色并且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找出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或者是规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是缺点,从而培养他们自主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就目前的高校学生来说,不仅要有一个智慧的头脑,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这样的学生才能给社会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相互辅助,相互渗透,把理论、实践还有周围的环境进行融会贯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所以这个自主学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简单的通过记忆或是熟练应用就可以了,它是需要学生从自身出发,首先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找出身上的不足,然后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尤为重要,他们教育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将主动权交予学生手中,老师从旁观察、指导、提问、协调,用多种身份进行多方位的启发和提示,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进行分析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表面上把疑难问题推给学生的做法,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让其好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尝试处理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但锻炼了学生,其实也锻炼了老师,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育资源,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2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影响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较,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势必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3.2.1改变了教育过程的主体,由原来的以老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全体学生在完成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到体验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老师填鸭式的传授,在体验过程中,亲身感受一些事情的发生、发展,进而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会逃避问题,而是想办法去主动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主动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

3.2.2改变教育的尴尬氛围,形成和谐、友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轻松、自在、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老师是站在讲台上“演独角戏”,坐在台下的学生很难被吸引。而体验式教学,不但学生参与其中,老师更是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和多种角色的扮演者,他们在这种体验式教学中关系会逐渐和谐起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更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快速成熟起来。

4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4.1在当今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五种比较常见的体验模式

4.1.1交流式。

通过对一个事物,老师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对比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1.2讨论式。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模拟,最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讨论式可以采用讨论分析法和心理自述法进行自由的发挥。

4.1.3活动式。

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们通过团体内部的交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更高效地吸收知识,并且运用到活动中,他们进行简单的互动,相互的探讨,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4.1.4角色模拟式。

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制造一些问题,让他们以新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这样得到的心理体验和经验是非常珍贵的。这样的问题在解决之后也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如有类似问题出现,他们一定会处理得游刃有余。

4.1.5心理剧式。

这种模式产生于国外,是在团队领导者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让每个成员进行自我的表达,使其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4.2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专业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素材的选择,创建出适合并且丰富体验式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讨论,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并结合不同的心理专题进行实际的演练,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2.1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把心理健康学的主要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以理论做基础,设计出整体教学内容和专题教学内容,分别从整体和局部着手,让学生了解到该课程的概况和重难点问题。在此教学方案中,应该让学生重点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的,最终的教学效果能达到怎样的程度,这些都是教学方案设计所要涉猎的内容。

4.2.2体验式教学氛围和情境设计。

有了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情境的设计,运用一些计算机技术以及教学道具来创建丰富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空间里面对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给学生创造在视觉和感官上具有不同层次感的体验。针对空间的设计,要遵循人人平等、自由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坦诚地进行交流,老师也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平等、相互尊重、真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交流,是一种享受。

4.2.3情境活动的设计。

针对境景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图片、动画、音乐、影视以及多种计算机软件进行活动设计,创造出不同的效果来进行活动设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突出主题,与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起来。

4.2.4进行体验和分享。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中的组员通力合作,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和总结,最终拿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再通过演示的方法把要解决的问题表演出来。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团结协作,更能进行观点共享,集思广益,使大家都受益匪浅。

4.2.5体验内化应用。

在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过后,老师进行整体的概括和总结,将本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再次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们将理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进行思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

5结束语